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2024-06-30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精选11篇)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zgjsks.com

2014宁夏教师资格考试备考指导: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2014-09-18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

教学设计题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必备题型之一,在考试分数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重。一般是要求考生首先阅读材料内容,然后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写出教学内容的难点及理由,并设计突破这一难题的教学策略。对于考生而言,这类题目的失分率较高,原因主要有一下两点:第一,对于所给内容不熟悉,难点把握不准确。第二,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设计的教学过程不完整或者缺乏新意,甚至是偏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问题,中公讲师吕倩在此提出以下的备考策略,供考生参考。

第一、仔细阅读初中(高中)新课程标准,尤其是对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课程目标等部分要深入分析、理解。只有做到对相应学段新课程标准了然于心,才能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整个教学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熟悉教材,了解课程重难点。教师资格考试的考试时间相对固定,这就给考生提供的充足的备考时间,所以,要提前制定复习计划,尽量熟悉教材内容,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教参找准重难点。重难点的选取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可作为难点。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观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或者这些概念对于学生目前的认知程度而言,难以理解,所以这些概念和观点可以作为课程的难点。其次,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作为难点。比如在用价值规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物价上涨现象等。

第三、了解教学设计流程,选取不同学段课题多做练习。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同时应该注意导入要简洁新颖,具有吸引力;新课讲授环宁夏分校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nx.zgjsks.com

节要逻辑清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提高应具有梯度性,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作业环节,要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和新颖性。在了解课程设计流程之后,应选取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不同主题的课题进行联系,形成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2

关键词: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书面表达;题型分析

一、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对象和目的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下简称:PGG考试)的对象为高校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PGG考试主要目的是全面检查学生掌握和运用各项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各项基本技能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考试包括听写(15分)、听力理解(35分)、阅读理解(20分)、语法与词汇(20分)、书面表达(15分)五个部分。

二、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中书面表达的题型变化及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德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其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基本功;具有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初步了解德语国家的国情”。写作的能力在四级考试中具体体现在书面表达部分(15分)。而且在历年的PGG考试中,书面表达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测试一直是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遇到的难点和瓶颈。

从2012年6月开始,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2011修订版)》的要求,PGG考试的书面表达部分考试时间调整为40分钟,分值为15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作文题目,参照所给的提纲、图表或其他材料,写一篇150~18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能够做到内容切题完整、语篇合乎规范、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表达得体。

三、学生在德语专业四级考试书面表达中的主要问题

书面表达部分属于主观性很强的命题作文,从历届德语系学生的专业四级考试状况来看,写作也属于最灵活和难度最大的题型,学生在这部分出现的问题最多。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些学生审题错误,没有看清写作要求,出现严重的偏题现象。2011年的写作要求为一篇议论文,题目A是关于孩子学外语是否会比成年人学得更好,有的学生写的却是应不应该让孩子学习外语。

第二,缺乏必要的语篇结构,或者文章结构不合理,不符合有关语篇类型基本特征。2012年的写作为新题型,要求写一封个人给官方机构的公函,即求职信。公函要求固定的格式,如双方地址、事由、地点日期、称呼、正式分段、问候语和签名,缺一不可。有些学生对格式掌握不牢固。

第三,内容不切题,或内容要点有疏漏,或内容缺乏条理。2013年的写作要求是写一封给父母的私人信件,信件中要表达自己想当志愿者去乡村支教的愿望。学生作文内容要点不够全面,内容组织缺乏逻辑性,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第四,语言不够通顺,表达不够连贯。2014年的写作试题要求看图作文,写一个父与子的故事,同样要求使用过去时态,语句表达要有变换,句子有适当的连接。但有些学生的作文有明显的时态、语法、句法和词语搭配错误。

第五,写作速度太慢,时间不够,篇幅未达到要求,字数太少。2010年的写作试题都是内容提要,给出了两篇较长的关于快餐食品和青年旅社的文章。对于这类作文,学生要能快速阅读和自行组织语言撰写内容提要,否则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写作。

四、提高学生德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

德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如何才能在PGG考试的书面表达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德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循序渐进地培养起来的。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写作备考。

第一,具备良好的德语语言基础,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语法、词汇和正字法错误,以及各种英文或中文式的表达,严重影响语言的表达。

第二,注重平时的德语翻译和写作练习。学生可以针对特定主题由易到难进行翻译和写作练习。写作水平提高依赖于平时的点滴积累。

第三,建议学生学习《德语写作教程》,提高德语写作水平。通过德语系统写作训练,能避免写作过程中的审题、结构和篇章方面的错误。

第四,牢固掌握好各种写作类型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点。PGG考试中的写作主要有内容提要、故事梗概、故事复述、看图作文、信函写作、图表描写、议论文等。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结构特征、语篇特征和语言特点。特别是每个类型特定的语言手段需要熟记。

第五,扩大德语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储备足够的背景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图表描写、议论文写作中要求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写作的各种技巧。

PGG考试中的写作部分虽然难度大,但只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扎实的德语语言功底,牢固掌握好各种写作类型的语篇特征和语言特点,针对自己的写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勤学多练,一定能提高德语语言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3

2015年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政治备考之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五)2015年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政治备考之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

(五)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

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答: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提出的论点,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二是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于封建制度内部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①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中一些条件较好的手工作坊的行东日益富裕起来,终于转化为最初的资本家;而一些帮工和学徒则成为雇佣工人。与此同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破产的行东,最终连同他们的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于是封建行会组织逐步瓦解。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这样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资本的发展。而商业资本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而且还采取各种方法控制小商品生产者,最终使其完全丧失独立地位,实际上变成了雇佣工人;而某些控制小商品生产者的商人即包买商,则变成了工业资本家。

②封建社会末期,货币地租代替了实物地租,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变为单纯的契约关系,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两极分化急剧发展,大多数农民贫困破产,成为农村的无产者和半无产者;少数人发财致富,成为农村的资产阶级——富农。农村中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产生。

2015年浙江教师招聘【省统考】笔试课程:

http://zj.zgjsks.com/zg/2015js_zpbs/?wt.mc_id=lq11904

(2)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代表了进步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的封建主义制度此时就竭力阻碍和限制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冲

zj.zgjsks.com

破封建主义制度的束缚。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可以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①资本原始积累

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资本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以及广大劳动阶级的苦难。这种变革的序幕就是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具体过程中,一方面建立起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雇佣劳动关系。资本家通过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进行剥夺,用剥夺的方法和残暴的手段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货币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这一过程是通过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暴力和非暴力方式完成的。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制度经过几个世纪的发育和发展,到18世纪初期和中期逐渐壮大。一方面,以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为主要过程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逐步完成,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欧美各国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新生的资产阶级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措施,所以,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工业革命先是从工业领域开始,逐渐扩展到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并在每个领域都实现了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从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工业革命的同时,农业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即资本主义农业革命。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基础上,农业部门也通过采用机器生产,实现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占据了农业领域。

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历史体现。

2.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zj.zgjsks.com

答: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即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劳动者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生产;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的集中,既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也是资本主义运行的现实条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一方面,劳动力成为商品:由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同时,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另一方面,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也就成为资本,因为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无法购买劳动力则即使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也无法使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货币就不能成为资本。

(2)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实现的。由于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生产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出利润。这样,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主义占有是对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应用和结果。因为:资本家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转化为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而工人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取得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工人把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让渡给资本家,资本家就把这种已归他占有的劳动,同另外也归他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转化为一种新的产品,因而这个产品在法律上也归他所有。所以资本家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和占有劳动,遂占有产品,正是应用;厂商品生产所有权,遵守了等价交换规律的结果。因此,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4

A

“按照”和“按”

(1)作为动词时,两个词语相同,表示根据

(2)表示介词时,根据后面所接词语的多寡选择,比如我们说“按期完成”,但是不说“按照期完成”。

B 1.“巴不得”和“恨不得”

(1)前者所希望的事情能够做到,后者所希望的事情做不到;(2)前者的宾语可以被否定,后者不能;(3)前者可用数量短语作宾语,后者不能;(4)前者可以加“的”修饰名词,后者不能。2.“被”“叫”“让”

(1)“叫和让”当介词时,用法基本上和“被”一样,只不过“被”更为正式;

(2)“叫和让”作介词时,后面如果是指人的名词,可能跟动词用法混淆,产生误解,“被”没有这个问题。

(3)“被”可以放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的助词。“叫”很少这样用,“让”没有这种用法。

.3.“不必”“甭”“无须”

(1)“无须”不可以单独使用,前两者可以;(2)“无须”可以放在主语前面,前两者不可以。4.“必然”“势必”

(1)用“势必”的地方都可以用“必然”,但是“必然”只有两种情况可以替代“势必”:a.必然+动词/形容词;b.必然+助动词;

(2)后者多用于社会生活方面,式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5.“毕竟”“终究”

在表示总归的义项的时候,二者相同,但是表示最终的义项的时候,只能用“终究”。

6.“边”“一边”

表示两种以上的动作同时进行,前者只用于同一个主语,后面可以用于不同主语。

7.“遍”“次”

前者强调从头到尾,后者则不一定。8.“不”“没有”“没”

(1)“没有”用于客观叙述,限于指过去和现在,不能指将来。“不”用于主观愿望,可以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2)“不”可用在所有的助动词前面,“没有、没”只限于“能、能够、要、肯、敢”等少数几个。

“不”和“助动词+动”有五种形式:不能吃、能不吃、不能不爱、能不能吃、能吃不能?

.“没有、没”只有一种形式:没能吃。9.“不比”“不如”

(1)作比较时,“不比”只是强调差异,强弱不明;(2)“不如”后面可以不带宾语,“不比”一定要带宾语。10.“不必”“未必”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表示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表示不需要、用不着。

11.“不得了”“了不得”

(1)前者一般没有名词性主语,后者一般有;(2)前者通常不作定语,后者可以;

(3)前者不能做“有”(没有)的宾语,后者可以;(4)后者可以表示“超乎寻常”,后者不可以;(5)两者接在“形容词+得”后,意思没有什么差别。12.“不管”“无论”“不论”(1)“不管”常用于口语;

(2)“不管”常用于“形+不+形”格式,“无论、不论”这种格式中间常加“还是、跟、与”。

13.“不管”“尽管”

前者后面表示假设,后者表示事实,不能接任指。14.“不管”“任凭”“无论”

“不管、无论”后面常接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任凭”则一般不用;

.15.“不过”“只是”

表示补充、修正上文的意思时,两者用法相近,“只是”的转折语气比较舒缓,后面不能停顿。

16“不及”“不如”

(1)前者用来表示人或事物,前后都是名词,后者还可以表示权衡利弊,因此前后还可以是动词;

(2)后者还可以用于“不及+动”和“动+不及”,前者没有这样的用法。

17.“不免”“难免”“未免”

“不免、难免”表示客观上的不可避免,“未免”表示某种过分情况的评价、不以为然。

C 1.“才”“再”

前者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只是比较晚。后者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后来的某个时间实现。

2.“采取”“采用”

前者的使用对象较为抽象,后者的对象较为具体;后者只能带名词宾语。

3.“参加”“参与”

前者主要是加入某组织或者对某事提出意见;后者是指参加了计划、讨论或处理等活动。

.4.“曾经”“已经”

(1)前者表示有过某种行为或者情况,后者表示事情完成,从时间上来说,前者较远;

(2)前者所说的活动可能已经结束,后者所说的活动可能还在继续;

(3)前者常接“过”,后者常接“了”。5.“常常”“往往”

(1)前者表示动作的重复,可用于主观意愿,不呈现规律性,可用作将来的事情;后者是对以前情况的总结,不用于主观意愿,有规律性,不用做将来的情况;

(2)后者要指明情况、条件或者结果,后者没有这种限制。6.“常常”“通常”

前者指频率较高,后者多用于带有规律性的动作或行为。7.“朝”“向”

(1)后者可以替换前者;

(2)前者不能用在动词后面,后者可以;

(3)引进指人的名词时,前者用于具体动作,后者不能。8.“朝”“往”

(1)前者强调面向,后者强调移动;(2)表示移动时,两者可以互换;

(3)单纯指移动时用后者,单纯指面向时用前者;(4)前者可以直接跟人或物的名词组合,后者不可以。

.9.“除非”“只有”

(1)表示强调某条件是唯一先决条件的时候,两者通用,但是除非从反面强调,语气更重;

(2)前者可以用在“是......”前,后者不能;

(3)“除非...,才...”可以说成“除非...,不...”,后者不能。10.“从而”“进而”

前者强调进一步行动,后者强调因果。

D 1.“但是”“而”

表示转折时,二者相当,前者多用于关联词语,后者不受限制。2.“当”“在”

(1)表示时间时,二者相当,但“当”不能跟单独的时间词组合;

(2)表示处所时,前者只能跟少数名词组合,不能跟处所词、方位词组合,后者反之。

3.“到底”“终于”

(1)后者多用于书面语,后者口语、书面语都常用;(2)前者修饰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带“了”,后者不受此限;(3)到底可用于问句或表示“毕竟”表示强调,后者不能。4.“倒”“却”

(1)前者有责怪意味,后者没有,语气较轻;

.(2)前者后面多用积极意义的词或短语,后者不限;(3)前者可以表示让步、舒缓语气、催促或者追问,后者不可以。

5.“点”“些”

(1)前者常用于不可数名词,后者常用于可数名词;(2)前者表示少量,后者不一定; 6.“对”“双”

(1)除眼睛、翅膀外,跟肢体、器官无关的东西不能用“双”,只能用“对”;

(2)前者有儿化音,后者没有。7.“对于”“关于”

(1)表示对象用前者,表示关联用后者;

(2)作状语时,前者在主语前后均可,后者只用于主语前面。

E “二”“两” 后者用在量词前。

F

“非常”“十分”

(1)前者可以重叠ABAB,后者不可以;

(2)后者可以接在某些否定词后面表示程度降低,后者不可以。

.G

1.“刚才”“刚刚(刚)”

(1)“刚才”和“刚”意思相近,但词类不同,“刚”是副词,只用在动词前;

(2)“刚、刚刚”可以接时量短语,“刚才”不行;(3)“刚才”和“刚刚”后可以用否定词,“刚”不行。2.“每”“各”

(1)前者侧重于集体当中的个体,后者侧重于普遍的个体;(2)前者和量词配合才能加在名词前,后者可以直接加在部分名词前;

(3)前者后面可以用各种量词,后者后面只能用一部分量词。3.“根据”“据”

(1)后者可以跟单音词组合,前者不可以;(2)后者可以构成据说、据传等,前者不可以; 4.“跟”“同”“和”“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多用“同”。用作连词时,使用频率为“和>跟>同”;

(2)“与”多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书名、标题中。5.“更加”“越发”

后者用于两种事物的比较,前者仅限于同一事物的进一步变化。6.“固然”“虽然”

.(1)前者侧重确认某种事实,后者侧重让步;(2)前者很少用在主语前,后者则比较自由。7.“过”“了”

(1)前者不能加在动词重叠中间,后者可以;

(2)A.“动词+过”表示已有经验,总是与过去的时间相联系;“动词+了”表示完成,与过去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

B.“动词+过”所表示的动作不延续到现在,“动词+了”所表示的动作可能延续到现在;

C.“动词+了”表示有一定结果,“动词+过”则不一定。

H

1.“还”“又”

都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是前者表示没实现的动作,后者表示已经实现的动作。

2.“好在”“幸亏”

前者表示有利条件本来就存在,后者表示偶然出现的有利条件而避免了不良后果。

3.“和”“以及”“及”

(1)“及”只能连接名词性成分;(2)“以及”前能停顿,“及”前不能;

.(3)“以及、及”所连接的常常前面比后面重要;(4)“以及”可以连接小句,其余二者不可以。4.“忽然”“突然”

(1)“忽然”同副词“突然”,一般可以换用,但“突然”更强调情况发生得迅速和出人意料。

(2)“忽然”很少用在主语前。5.“互相”“相”

(1)前者不限,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2)后者多修饰单音节动词,后者一般不修饰单音节动词;(3)前者不限,后者修饰双音节动词受限制;

(4)“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互相”不能。6.“会”“能”

(1)前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后者的能力往往是自然获得的;

(2)具备某种能力,二者大致相同。但表示达到某种效率,只能用后者。

(3)表示有可能,可以互换。7.“或者”“要么”

都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前者可以连接句子,也可以连接名词性词语,后者一般只连接句子。

8.“或者”“还是”

前者用于陈述句,后者用于疑问句。

.J 1.“既然”“因为” 后者比前者客观。2.“即使”“尽管”“虽然”

(1)后两者的情况是事实,前者的情况一般是假设;(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3.“进行”“举行”

前者不能加名词宾语,后者可以。

K

“可以”“能”

(1)前者表示可能性,后者表示能力;(2)能表示客观的可能性;

O “偶然”“偶尔”

前者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后者跟“经常”相对,表示频率。

Q.1.“恰好”“正好”

前者作副词时与后者用法相同,比后者更强调事情的巧合性。前者一般不能作补语或谓语。

2.“千万”“万万”

(1)前者多用于祈使句,后者多用于否定句;(2)后者语气比前者强烈。3.“前后”“先后”

前者用于空间,后者用于时间。

R 1.“认为”“以为”

(1)前者一般用于正面判断,后者多用于与事实相违背的判断;(2)前者前面用“被”,后者前面用“让”。2.“如何”“怎么”(1)前者多用于书面语;

(2)作代词时,后者用于句首表示惊讶,前者用于句末表示征求意见。

S 1.“始终”“一直”

(1)多数情况下,后者可以替换前者;(2)后者接动词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前者不能;

.(3)前者不能表示将来,后者可以。2.“丝毫”“一点儿”

(1)前者只用于否定式,后者比较自由;(2)前者一般不修饰具体名词。3.“所有”“一切”

(1)前者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带“的”,后者直接加名词;(2)前者着重强调数量,后者着重强调类别;

(3)前者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后者只能修饰可以分类的事物。

Y 1.“也”“又”

(1)前者表示和其他人动作等同,后者表示和自己的动作等同;(2)都可以表示两种动作、状态同时存在。前者既可以用形容词也可以用动词,后者一般只能用动词;

(3)主语不同用前者,主语相同用后者。2.“一方面”“一边”“一面”

前者侧重表示并存的两个方面,时间可有先后。后两者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3.“一概”“一律”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一般用后者。4.“一起”“一块儿” 前者多用于书面语。

.5.“一起”“一齐”

前者表示在空间上合在一处或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事情,后者表示时间上的一致,二者不能互换。

6.“一直”“从来”

(1)表示从过去持续到现在,二者可以通用,后者语气更重;(2)后者多用于否定句,前者没有这种分别。7.“由于”“因为”

(1)前者可以同“因此、因而”配合,后者不能;(2)后者常用于口语;

(3)前者不能用在后一小句,后者可以。

Z 1.“再”“又”

表示动作重复或者继续时,前者所述对象往往未实现,后者用于已实现。

2.“在”“正”“正在”

(1)“在”强调状态,“正”强调时间,“正在”既强调时间也强调状态;

(2)“正”后面不能用动词的单纯形式,其余二者不限;(3)“在”后面不能接介词“从”,其余二者不限;

(4)“在”可以表示反复进行或者长期持续,其余二者不能。3.“只要”“只有”

.前者表示具备了某种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后者表示某种条件是唯一条件。

4.“至于”“关于”

前者是插入话题,后者的话题是一致的。后者可以用在书名或者文章名,前者不可以。

5.“逐渐”“逐步”

的司法考试备考指南 篇5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可以参考之前通过司法考试考生的经验,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总结出一整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间不要耗费太多时间,控制在一周左右为宜。

司法考试难度大的原因是什么?几乎所有人给出的答案都是“要记的内容太多”。其实,即使是“死记硬背”,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当然,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建议使用理解性记忆比较好,只有把知识点内容理解并转换成自己的,才能有较长的记忆周期,也不容易忘记。

民法、刑法前期要重点学习,因为这个科目理论性教强,需要彻底掌握;打基础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下独角兽司考网校的司法考试培训课程,授课老师都是民法、刑法的业内大咖,能够用透彻的讲解解析民法和刑法中难点和易混知识点,尤其是基础较差的考生,可以迅速找准重点和难点。同时,独角兽网校的司法考试培训辅导课程采用全高清课件,均配有同步字幕,可以加速播放,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终端设备上随时学习和下载。音频、视频、字幕,三管齐下强化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充分提高学习效率,迅速提升分数,为各类考生提供一体式快捷解决方案。

2、学习时间

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学习完一个系统的课程。试想,若是连课程都没有学习一遍的话,怎么能谈通过考试呢?笔者的一位朋友曾经报名学习过独角兽司法考试培训的课程,由于他本人是在职学习,没有充足时间参加面授班培训。笔者为他推荐了独角兽司法考试培训,他们的教务老师在报名后了解了他的法学基础,为他制定了专属的学习计划,建议他保持在800个小时及以上的总体学习时间,对于通过司法考试是很有必要的。他是从11月初开始复习的,准备的相对比较早,时间比较充足。按照独角兽网校老师制定的司法考试培训和学习计划,前期第一遍打基础的时候一边看视频课程一边对照名师讲义学习,在讲义上做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我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还有重点的地方(红色笔勾画是不会的指点,黄色的是重点知识点)听完一节课后,自己下来翻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把不懂的地方弄明白。学习完一个科目后就做一遍真题。进入第二遍复习的时候,进度就会很快了。在考前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做题。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是过着非常充实,也很辛苦。考前十五天的时候背诵大量的知识点的内容。

3、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对于学习复习司法考试尤为重要,很多人只知低头学习却没有规划,很容易影响复习效果甚至半途而废。学习计划要保证大的方向不会出错,小的方面可以按照自己执行的时候进行微调。先制定一个大的计划,再分几个小计划,明确本周要完成那些,下周要完成哪些。对于在职考生老说,一般周一的时候是最忙的,所以尽可能在前一个周末多挤时间学习,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把周一要学习的内容都学习完,以备不时只需。如果在职的学员经常加班,后期的时间就无法保障,所以必须尽可能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才能保证完成既定的周计划。切记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有一次就会有两次哦,长此以往,计划永远是完不成的。随着学习计划的推进,在学习和复习中,大家会现象一些奇特的现象,就是你之前学习民法的内容,明明都会都懂了,但是学习刑法的内容的时候,民法的多忘的差不多了。这个现象是正常的,符合每个人的遗忘曲线定律。因此在一个月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计划:可以在每周日用上午2个小时的时间,快速的过一遍之前学习的内容,每个月的月底过一遍上个月学习的内容。重复的学习,才会巩固,也就不会发生经常忘记的情况了。

4、好的学习资料

书籍资料方面有三个是必须的,第一就是参考书教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三大本,确实三大本很全面。笔者之前有在某宝上购买了一套三大本,拿到书后,满怀激情的去学习,一周后就有点儿抵触心理了,一周半就动都不想动那本书了,结果放弃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这里推荐一本书,独角兽网校的司考应试指南,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老师已经在书里边把重点的知识点的内容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每个章节还有一道练习题。感觉还不错!

第二是法条,这个法条的内容基本上差不多,大同小异。

第三本就是历年真题。对于司法考试而言,历年真题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我们必须对它要有足够的认识――善待真题。应该说,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的精华所在,它将司法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以题目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命题专家智慧的结晶。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真题必须反复的做,并且要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真正搞懂每一道真题,而并非单纯的记住答案。在制订复习计划的时候,应当把真题练习单独列出来,穿插在每一轮的复习过程中。笔者的建议是,真题至少做两到三次。希望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次对题目的内涵都能够有更深刻的认。

5、一个好的心态+坚持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指南 篇6

初级会计考试总共涉及两本教材,分别是《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初级实务考试时长2小时,共10章。具体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基础。重点部分是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财务报告、产品成本核算。

同学们在复习时可适当分配更多时间给重点章程。经济法考试时长1.5小时,共7章,分数分布较为均匀,主要是分为了经济法和税法两个部分,对于经济法部分要以理解为主,记忆为辅,记忆时主要是对于数字要记牢;税法部分除了记忆还需要学会如何计算,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找相关习题进行练习。

二、做好规划,合理利用时间。

在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要学习两科17章的内容不能做好计划只会事倍功半。考初级的学员有上班族还有学生,无论是什么,对于时间的安排上老师建议每天至少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对于有着充裕备考时间的学生可以在学完理论的基础上再加入半个小时的配套习题,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而对于上班族来说,在下班后给自己两个小时的固定时间进行知识整理,将任务完成;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上班族要学会利用离散时间加强掌握,比如说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通过手机听软件做习题、听课程等。

三、学会整理知识点。

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做笔记,将书中的知识点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概括,做出大纲,以便进行复习。平常要加强习题练习,另外要准备一个习题本,将错题和相关知识点、答案详解记录在册,考前再翻看一次。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总会在同类型的题,甚至同样的题上犯错误,这就是不擅于总结,错误才能暴露你的薄软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方法。

1. 何为“担忧族”考生

其实“担忧族”考生不仅仅出现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在很多大型考试中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有的考生会担心,时间只剩不到两个月了,再接着复习初级会计还会有意义吗?

有的考生担心,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还能通关?已经没有时间了!我怎么能跟得上别人,已经落下了很多。我没有全面的复习到,万一考试考了没有复习过的知识点该怎么办?有的考生担心,临场发挥如果紧张或者遇到突发状况出问题怎么办?还有的考生直接会担心,我这次又又又考不过怎么办啊!?小K想说,淡定淡定!!淡定。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的,不要太过于紧张。

2.“担忧族”考生担忧的原因

“担忧族”考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和在前期的备考过程中基础知识薄弱,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他人和考试本身,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出于考生对于考试的结果过于重视和考场环境的潜在恐惧,使得会计职称考生无法以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出现“担忧”的一系列症状。所以备考过程中,对心理的调试很重要,外界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3.“担忧族”考生如何应对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担忧族”考生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距离考试还有五十天,路在脚下,不在心里,过多的担忧只会延缓复习的进度,而不会产生任何增益,毕竟心理上的潜在意识不是在这考前的一天两天就能完全克服的,但时间却是在一点点的流逝,与其追寻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不如从今天起,这一刻起,就开始努力。

小K温馨小建议:

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计划,不要设置过多、过高,不要给自己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不要不断暗示自己考试的重要性,而是全身心的回归到备考中来。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7

卓越品质

备考2018特岗教师考试,如何事半功倍

正在备考2018特岗教师考试的童鞋们,2018考试在即,复习中的你是不是还在为题量大、内容繁杂不好记而发愁?因为特岗教师考试不同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公务员90%靠能力;事业单位60%靠记忆,40%靠能力;而特岗教师考试90%靠记忆,因此,我们需要准备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知识印入大脑。要想在考试中拿高分,首先要知道考什么?都有什么题型?

一、要知道特岗教师考试考什么?

特岗教师的考试内容以各级教育部门发布的招聘简章规定的考试内容为主,各地的简章又有很大的差异。目前而言,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

第1种内容为:

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法规、新课改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第2种内容为:

专业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各占150分,总分300分。这个公共基础知识也有不同,有的地区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论知识,有的地区是指文史法律数学政治时事等综合知识。

二、把握考试题型,复习才有针对性

题型1:主观题+客观题

全国80%以上地区都是这种题型:包含填空、单选、多选(或者不定项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含案例分析)这几种题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组合。这种考试题型造成两个难点:一是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知识太多;二是主客观易混淆,耗费精力大。

题型2:全部客观题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10%左右的地方考试采取这种命题方式:一般包含单选、多选(或者不定项选择)、判断这三种题型。这种题型复习难度相对较小。

题型3:只有主观题

这种情况一般很少发生。

三、题型思路

一、填空题

主要考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答案文字极少但重视细节,主要考记忆能力。

有许多概念虽遗忘了定义,只要你原先学习时对它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还是可以根据理解对它进行推断和回忆的。填空题都会给出一些前题、范围或文字说明。大多数题会给出一些同类项。这些文字提示是你进行推断的依据。

二、选择题

单选常是四选一,主要考査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明确程度。正确答案在四个备选中。备选答案相似度、迷惑性很大,区分和选择的关键仍是对已给出的文字的理解程度。可据以进行逻辑推演。多选题更难些。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选择题答题技巧:可釆用比较、推理、排除的方法。

三、辨析题

辨析题有两种答题要求:

1、辨别命题的正误;

2、分析命题在何种条件下才是正确的,考生可据要求做答;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1)辨别命题的正误(打×或对号)此类题无前题条件的情况下判断它是对或错。如“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斗爭是双趋冲突”(×)。命题大部正确但含部分错误也应判错,如: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依据(×)。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2)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列出判断题的前题条件或附加条件並阐明理由。如“环境及实践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分析:必须加上“在具备正常遗传素质的前提下”,因为无脑畸型儿等在任何环境中均不能发展。

四、简答题

简答题多是较大的问题,但只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题目类型分以下几类: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都是教育教学生活中实况描述。每个案例都隐含一个或多个与理论相关的主题。

案例分析题解题技巧:案例表面上茫无边际,其实解开并不难。要经过审题、析题、答题、再查题四步。

(一)审题:

1、案例一般都有错综复杂的亊实和人物关系。审题要先了解亊件的经过及结果,不忽略题中每一信息;

2、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是什么;

(二)析题:

1、将问题分类(主要是师错或是生错、是思想品德类还是教育教学类);

2、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3、回忆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正面理论;

(三)答题:

1、先用一句话概括问题的实质。一定要开门见山,简单明了;

2、谈问题原因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简要地说明原理的大意即可;

3、分析说理,列出题中的亊实与原理对照,衬托前面的结论;

4、最后通过总结再次强调观点;

六、教育写作题

题型分析:卷面给出材料和问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所反咉的主题并写出系统的表达个人见解的小论文。(千字左右)此题常涉及宏观教育中涌现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是教育理论改革中的讨论问题。

解题技巧:

1、分析命题的出发点;

2、找出现象中合理之处及不合理之处;

3、寻找与教育理论的结合点;

4、紧扣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论述相应的教育现象;

关于优路:优路教育品牌主要从事教师行业职业(执业)资格认证培训业务,包括:教师类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如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考试等认证培训。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8

业科目备考指南

《2018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考试大纲》已经发布,针对2018国考公安专业科目的复习备考,建议考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基础知识

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工作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考生在备考时首要任务是熟练掌握考试大纲中提及的各类基础知识内容,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够灵活运用。

考生可以对照考试大纲的内容,对各个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逐一了解各个考点的具体内容。同时,考生要注意同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2018年考试大纲中新增内容较多,考生不可忽视对新增内容的复习。

二、抓核心考点 1.职业素养

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与忠诚度、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力,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尤其是同公安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等。

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是对公安工作人员日常实务相关的服务与执法理念的考查,包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人民警察职业纪律,考生要重点了解其具体包含的内容。

2.基础知识

(1)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此次考试是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所以在考试时会更多地侧重考查考生在一线执法过程中,当面临具体的案例时,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因此,考生要重点关注一线执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这是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的。同时,考生要注意2018年考试大纲中新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开始生效,属于此次考查的重点内容。

(2)公安基础知识。此处知识点较多,侧重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考生要重点掌握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执法监督。

3.基本能力

此处要求考生掌握的群众工作能力、行政管理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实务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是同考生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在整套试卷的考查中,一是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以案例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能够针对题目中案例所反映的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在情境题中,以长段材料描述一个较复杂的具体案例,要求考生能够针对此案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结合具体的法律基础知识作出正确选择,此类试题的作答难度较大,对考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考生要熟悉各项基本能力的具体含义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将法条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多做实战模拟题

山西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备考指南 篇9

XX以的民法真题为基础,分析民法考情并总结出考生们应当注意的事项。20的民法试卷共41道题,35道单选题、3道简答题、1道论述题、2道案例分析题。

一、客观题方面

1.总论部分

总论部分考查了10道题目,比有所增加。从内容来看,仍然侧重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民法总论侧重于民法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民事行为、代理等知识,每年题目都会涉及这些知识。

2.物权部分

物权的变动不大,题量和往年一致,稳定在5、6道题,考查重点是所有权、善意取得、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等。年这部分考查方式更加灵活,不是以基础概念来表述的,而是融合了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很多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备考资料

3.债权部分

该部分题目2013年有所减少,考了6道题目,虽然题量有所减少,但仍然是这几年的高频考点,集中在债的发生原因、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消灭、合同分类、双务合同履行的抗辩权、合同解除,对于这部分的考查是以基础知识为主,题目比较简单。

4.人身权部分

政法干警对人身权的考查不多,基本上是1-2道题,而且比较简单,考点集中在人身权中的人格权,仅需要掌握人格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以及各个权利保护的内容即可。

5.婚姻家庭

这部分从开始涉及,之前从未出过题目,2013年考了5道题目,是这几年考查最多的一年,虽然题量有所增加,但是题目难度不大,基本以基础知识为主,考点集中在法定结婚年龄,夫妻财产制度,重婚,收养等知识XX版权。

6.继承权

继承权部分一直比较稳定,变化不大,题量大致在4道左右,仍然考查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的内容,都是历年的高频考点。

7.民事责任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10

2012年江西省基层政法机关招录培养干警公告 报名入口 职位表下载历年真题 复习备考资料等考试信息详请点击:http://url.cn/3Fuwnp这里考试信息资料更新及时。2012年江西省定向招录培养基层政法干警考试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面试保过课程: http:///zhengfa/jiangxi.php

2012年政法干警考备考专题:http:///zhuanti/2012/zhengfa/ 各科目考试大纲:

包括行测大纲、申论大纲、文综大纲、民法大纲、专业综合1大纲、专业综合2大纲

政法干警考试是指法院、检察院干部和法警,公安民警,司法所干部及狱警培训两年后分配到相应岗位任职的一种政法类公务员录取新程序,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所工作人员等。政法干警的录用程序与一般公务员相同,但录用后要到规定的院校接受两年的专业培训,学习期间免学费有补助。毕业后,研究生要在基层服务5年,本科7年,专科9年。

为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完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根据《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政法〔2011〕22号),决定组织实施江西省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考试录用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围绕加强政法工作和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大局,以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为目标,重点从部队退役士兵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为基层政法机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招录对象和条件

(一)招录对象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包括公安现役部队)25周岁以下,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力,符合报考条件的已退役士兵(大专以上学历退役士兵可放宽至27周岁)。

2、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要求在2011年9月底之前取得毕业证书)。对2009、2010年毕业至今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其档案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3、我省统一招募并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等四个项目人员(指由我省省级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以上四个项目人员的服务期计算至2011年9月30日。其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必须是我省省级相关部门按照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部署招募在西部省份服务期满的人员。

(二)招录条件:符合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报考相应学历学位教育考试的基本条件;符合职位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见招考计划表);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还应符合人民警察招录条件。

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法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本科学历。报考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试点班的,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专科及以上学历。报考专科试点班的,须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报考资格条件中的专业要求,按照《江西省2011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分类目录》执行。

年龄计算方法如下:25周岁以下是指1985年8月5日以后出生;27周岁以下是指1983年8月5日以后出生;35周岁以下是指1975年8月5日以后出生。此计算方法适用于本次考试录用全过程。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考: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和试用期内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此外,报考人员不得报考与招录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

条所列需要回避情形的职位。

三、实施步骤和方法

考录工作按照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录取等步骤实施。

(一)报名

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11年8月5日8:00至8月11日18:00,报名网站为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江西公务员热线及江西人事考试网。本次考试实行诚信报考制度,网上报名时不进行资格审查,面试前再对入闱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职位资格条件,选报自己符合条件的职位。报考时要填写诚信报考承诺书,如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面试资格,后果由报考人员自己承担。

2、网上缴费。完成了注册、填表及上传照片的考生,等待照片审查通过后,即可进行网上缴费。缴费时间截止到8月12日18:00。缴费时需分别缴纳公务员考试费用和教育入学考试费用。缴费成功方视为报名成功。报考特警人员在网上报名后暂不缴费,并于8月13日到招考单位所在地设区市公安局(地址在网上公布)领取体能测试准考证,按规定时间(8月14日)参加体能测试,体能测试合格人员于8月17日8:00—18:00上网缴费完成报名。

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免收考试费、面试费和其他测试费,体检费由招录机关负担。拟享受减免费用的人员应提供以下材料: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原件)和低保证(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凭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区、市)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原件)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经省人事考试中心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这部分人员,不进行网上缴费。

3、改报职位。报名人数不足5人的职位将予以取消,报考了这些被取消职位的考生,要在8月17日8:00至18:00期间上网改报培养学历层次相同的其他职位。改报结束后,对不足规定报考比例(计划数在10人及以下时,规定的报考比例为5:1;计划数在11人及以上时,规定的报考比例为4:1)的职位将相应调减计划。

4、打印准考证。报名成功的人员,要在2011年9月12日至16日登录报名网站打印笔试准考证。

(二)笔试

1、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时间为9月17日,考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考试范围以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公务员公共科目考务工作委托省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2、教育入学考试。时间为9月18日,考试内容为:报考专科的考生需参加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的考试;报考专科及以上学历起点本科和第二学士学位的考生需参加民法学的考试;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需参加专业综合Ⅰ(刑法学、民法学)、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的考试。应征入伍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后报考试点班的,教育考试笔试成绩总分加10分。教育考试的有关安排及办理加分的手续见教育部门入学考试公告。

3、笔试合格线。笔试结束后,根据笔试情况,分类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只有达到合格分数线者,方可按笔试成绩排序进入面试。笔试总成绩计算公式为:笔试总成绩=(公务员笔试各科目成绩之和÷公务员笔试各科目试卷满分之和)×50+(教育考试笔试各科目成绩之和÷教育考试笔试各科目试卷满分之和)×50。

(三)面试

1、确定面试名单。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末位同分时一并入闱),按以下比例确定面试人选: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职位的,面试比例为4:1。报考其他职位的,计划数在5人及以下时面试比例为3:1;计划数在6人到10人之间时面试比例为2.5:1;计划数在11人及以上时面试比例为2:1。入闱面试人数达不到上述规定比例时,相应调减录用计划。调减录用计划按照“不足调减1个计划时不调减”的原则进行。入闱面试人员名单及各职位入闱面试人员最低分数在网上公布。

2、资格审查。入闱面试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的时间地点将在网上公布。资格审查时须提供毕业证、报名表、准考证、身份证及职位要求的有关证件,退役士兵还需提供退役证。资格审查中,对不符合报考条件和职位资格条件的,取消面试资格。对取消或放弃面试资格产生的面试人员空缺,从本职位未入闱人员中按笔试成绩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递补。如出现无人可递补的情况,按前款规定调减计划。资格审查贯穿于考录工作全过程,凡发现报考人员与报考条件或职位资格条件不符的,取消录用资格。

3、面试。面试时间和有关事宜另行通知。面试时如出现考生缺考、违纪等情况,招考计划不再调减。当职位面试人数与招考计划数相等时,考生面试成绩须达到所在面试小组参加面试人员的平均分,方能进入体检考察程序。

4、体能测试。报考特警职位的考生,报名时进行体能测试,体能测试标准按照《考录特警人员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赣公字〔2005〕98号)执行,合格者方能参加笔试;报考其他警察职位并入闱面试的考生,在面试后进行体能测试,体能测试标准按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人社部发〔2011〕48号)执行,合格者方能按考试总成绩排序进入体检和考察。体能测试的年龄段划分标准为:30岁(含)以下是指1980年8月5日(含)以后出生,31岁(含)以上是指1980年8月5日(不含)以前出生。

(四)体检和考察

1、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考生考试总成绩为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百分制)之和。根据考试总成绩(总成绩相同时按面试成绩),按计划录用数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参加体检、考察对象(法律硕士研究生职位按1:2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面试及体能测试后,如因考生放弃、体检或考察不合格等原因出现职位空缺,原则上不再递补。

2、体检。体检标准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执行。人民警察职位的体检标准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执行,其中视力要求按照职位表的备注栏执行。

3、考察。体检合格人员进入考察,考察由各招录机关按照《江西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实施细则》(赣人发〔1997〕43号)组织实施。

(五)公示和录取

教师资格考试政治备考指南——如何备考教学设计题型 篇11

公务员考试年年有变化,其中题型的创新算作一大可观之处。新题型极易成为每年考后的焦点讨论话题,它的出现往往使得掌握固定思维和方法的考生面对新的挑战而感到不知所措。近三年来申论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推荐】:2013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名师辅导课程

2013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汇总

1.编者按

编者按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是编者(不是作品的作者)对作品的解释或引申。

【真题链接】

“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2012·国家·省级·第一题·2)

2.观点反驳题

除了“编者按”,2012年省级试卷还有另外一种格外新颖的题目露面,可以称之为观点反驳题,要求就某种观点进行理论和事实性批判。

【真题链接】

“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

(3)不超过400字。(2012·国家·省级·第二题)

3.宣传手册

2011年国考省部级题目中的“宣传手册”让人耳目一新。应用文写作的出题十分灵活,可塑性较强,宣传手册即为一种。

【真题链接】

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2011·国家·省级·第三题)

4.启示型分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了一种十分明确的启示型题目,要求谈谈从给定的一段文字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真题链接】

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20分)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3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2010·国家·省级·第二题)

5.词句阐释

词句阐释类型题在近三年的试卷中的出现频率较多,但相对而言亦属于新题型。一般题目中要求对所引用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准确而简明的解释。

【真题链接】

根据“给定资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

上一篇:XX年学校述职报告下一篇:疫情情形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