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论文

2024-08-31

欧美文学论文(通用8篇)

欧美文学论文 篇1

3112003925 陈裕发

我读了雨果写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是以真实的事件作为基础:1801年,贫苦农民彼埃尔•莫因因为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叛5年苦役,出狱后,随身带着一张黄牌身份证,到处找不着工作。此事,引起了雨果的关注。约在1828年时,他打算以彼埃尔•莫因为题材写一部小说。雨果从1845年动笔,1862年在盖纳岛流亡时完成。他以一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审视一切,反思一切,终于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一生备受挫折,他的精神历程也是极其坎坷。他本是一个善良的劳动者,社会的残害、法律的惩罚、现实的冷酷使他“逐渐变成了猛兽”,盲目向社会进行报复,以致犯下了真正使他终生悔恨的错事,而这种悔恨却又导致一种更深刻的觉悟,成为他精神发展的新起点,促使他的精神人格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冉阿让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劳动者。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他的全部经历与命运,都具有一种崇高的悲怆性,这种有社会代表意义的悲怆性,使得《悲惨世界》成为劳苦大众在黑暗社会里的挣扎与奋斗的史诗。

雨果把世间一切的不幸成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的冉阿让、因贫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以及甘为司法鹰犬而最终投河的沙威,沿着邪恶的道路走向毁灭的德纳第,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所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封建社会的原因造成的。

这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能把荒芜惨淡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更让我为雨果这位文学巨匠写上佩服二字,不得不感叹当时阶级的社会对待穷人的残暴;也感叹当时法国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感叹人们你与我诈的阴险;更感叹那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人民,为了反抗社会的不公而做出的伟大牺牲,那些心中充满爱和希望的人。

作者雨果把法国底层人民的苦难,归之于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整部小说的目的在于揭露这种社会压迫如何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在《悲惨世界》这本书里,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同时又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的不甘和抗议。

欧美文学论文 篇2

一、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创作初期都受到艺术作品本身的主旨影响,科普作品源于文学作品,是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了文学的创作要素,进行文学艺术的加工而形成的艺术作品的一种,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普作品在传统意义上说属于文学作品的大范畴,或者说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丰富与发展。不同之处莫过于文学作品更多的侧重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而科普作品更侧重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一方面,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是艺术型与知识型的关系。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更加侧重对艺术风格的表述,属于比较典型的艺术作品,通过欧美文学作品能够感受到比较浓厚的艺术色彩,在欧美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出欧美文学艺术独到的表现手法,把欧美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读者弄个通过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认同,从而在唯美的艺术表现中体会到独特的欧美风情,这也正是欧美文学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从传统视角来看欧美的科普作品能够发现,科普作品沿袭了传统欧美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的同时,更加侧重知识型的表现形式,使科普作品在兼具艺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内涵表现出来,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欧美的科普作品来感受欧美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对下一步科学技术发展的构想,从欧美科普作品中,作者能够感受到相对浓厚的知识符号,对科学技术前沿的知识形成客观的把握,同时,在欧美的科普作品中又带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风格,使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专业类书籍,能够更容易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

另一方面,从传统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是内涵提升与视野拓展的关系。传统的欧美文学作品能够有利于读者的内涵提升,使读者通过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带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的欧美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读出相对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使欧美独具特色的人本主义特点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让人能够感受到欧美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同时,欧美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传统的自然观,把作为自然界的主体人与自然界的客体自然界本身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得以突出,从而为广大读者塑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艺术特色,在阅读欧美文学作品时,读者的精神得到洗礼,内涵修养显著提升。从传统视角看欧美的科普作品能够发现,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比较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人们的视野因为阅读而实现有效的拓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正是因为人类的实践才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当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产生之后,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来让广大民众接受这些成果,欧美的科普作品恰恰发挥了提升民众对于科学技术理解和认知的作用,使人们的视野得到拓展。

二、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随着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在各种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能够读出现代主义的味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现代主义的思想推动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的发展,使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在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蓬勃发展。

1.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到20世纪左右,欧美文学作品的发展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几乎所有的欧美文学作品都能够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融入些许现代主义的元素,使整个的作品创作过程遵循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对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特点进行丰富和发展,使一种新的文学创作主流在人们的文学艺术神经中扎根,并逐渐的成长起来。现代主义之所以成为推动欧美文学作品飞速发展的关键动力源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文学作品本身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现实,而这些社会现实恰恰是欧美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的,只有立足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真切的感受到作品的生命价值,才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仿佛相关的故事情节就真切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能够从中找到现实的缩影,这也正是欧美文学作品创作的一大亮点。当然,现实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文学艺术加工,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在现实的事件基础之上,对于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艺术性的表现,现代主义的理念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艺术作品中,使文学艺术作品中融入了现代主义的民族特色和历史色彩,创作了非常丰富的欧美文学作品,为世界的文学艺术库增添了力量。

2.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科普作品。在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所创作出的欧美科普作品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类的知识性读物,也包括科学技术思想方面的内涵型读物,这种科普作品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创新。现代主义主导下的欧美科普作品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广大读者的科学技术精神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毕竟科学技术类书籍不同于科普类的作品,科普类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创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文学的创作方法融入到了相对生硬的科学技术类的纯理论知识中,赋予了纯粹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新的生命,能够大大吸引读者的兴趣,使科普类读物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中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欧美科普作品创作带有独特的科学世界观和科学认识论,相比纯粹的文学作品而言,科普类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整个创作过程能够发现相对严密的逻辑特点,这也是现代主义者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则,可以说,欧美科普作品不仅是建立在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基础上的创作,而且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知识基础上的文学作品的创新与发展。

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思潮异化的表现,对于欧美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而言,在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异化的表现,使得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创造思路,推动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出现了新的转机。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对于欧美文学作品与科普作品创作而言是淡漠的,而实际上这是一种精神的转向,是对禁锢的人们艺术精神的一种解放,使人们能够在新的欧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下创作出让人们认可和接受的作品,可以说,后现代主义造就了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从后现代主义看欧美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在作品中能够有明显的现代主义转向特征,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融入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倾向,使一些宗教的味道融入到具体的创作中,后现代主义欧美文学作品成为很多读者寻找心灵依托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欧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达到心灵升华的目的,借助于文学作品对于读者内心世界的影响,来排解读者对于社会的众多不瞒,让人们学会通过接受文学作品中的事物来接受客观世界中的事物,达到社会世界与心灵世界相通的作用。

从后现代主义看欧美科普作品能够看到,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作用下,科普作品的发展也不再局限于对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和延续,文学艺术的气息能够在科普作品的创作中得到体现,使读者能够发现在科普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文学艺术的特征被有效的融入其中,并实现艺术特征的升华,让欧美的科普作用更有吸引力,能够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术思想的传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科普类作品而言,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模式更适合于科普类作品的发展,使现实的社会发展产生更为合理的转向,推动了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人们价值观的进步。

浅谈骑士精神与欧美文学 篇3

关键词:骑士精神;《堂吉诃德》;欧美文学

一、引言

文学也是有关人的学问,任何文学形式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或明显或隐晦地反映着该时代的精神特质。

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基督教和封建贵族统治欧洲社会的时代,而骑士就是其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之一,骑士制度也随之产生。而随着骑士阶层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欧洲文学史上反映骑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骑士文学也逐渐增多。根据题材的不同,骑士文学可以分为抒情诗、传奇、小说三种类型。骑士精神中崇武好斗的精神特点迎合当时的审美需求,也曾一度流行于欧洲,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依然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骑士小说是西班牙文学史上一朵灿烂的瑰宝。

《堂吉诃德》正是由西班牙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所著,表现了骑士制度衰落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超越时空限制的经典形象,既有风车斗士的滑稽、又有绅士的风度、还有幻想家的奇思妙想、近乎疯癫的骑士游侠形象。他希望借由堂吉诃德这一荒诞的人物形象和他的奇怪行为和结果消除骑士小说一直以来的社会地位和人们心中的形象,替换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形式。

二、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

欧洲的骑士制度始于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朝,在中世纪达到巅峰时期。骑士们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是欧洲社会的重要一员。由于冷兵器时代的逐渐没落和封建社会的灭亡,骑士制度也随之消亡。13世纪,骑士由战士向绅士的转变使得骑士精神在欧洲逐渐形成。骑士在军队战争中的地位逐渐衰落,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社会地位和精神代表存在与欧洲社会,并且得到追崇和提倡。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骑士文学与它背后的骑士精神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结果之一,也会随着它们的社会基础崩塌而消亡,遵循社会规律再重新由新的社会制度和文学形式和社会精神所替代。《堂吉诃德》是骑士文学末期的缩影,是骑士文学在中世纪的集中表现,给中世纪的文学和骑士文化带来了终结,画上了句号。

堂吉诃德先生的生活背景是中世纪后期,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走到后期的时段,他所代表的骑士精神的消亡是时代所趋。因此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也将同它们的经济社会基础一样成为历史。[1]

三、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他自身的经历为他写《堂吉诃德》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灵感,人物刻画之细腻,情节描述之生动都体现了他与他所在时期的特点。

塞万提斯的父亲是一位落魄的外科医生,为了生计举家迁往西班牙,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他还去过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感受过那里辉煌而灿烂的文化。领略了那里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头脑里形成了非常狂热的为国献身的想法。塞万提斯曾做过宫廷侍卫,战队士兵,还参加了著名的雷邦多战役。战争中,他被敌军抓去成为俘虏,而后五年的俘虏的生活以及策划出逃给他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到国家把他接回。

四、骑士精神在《堂吉诃德》中的体现

故事中那位面容悲伤、憔悴,身体瘦削乏力的乡下老叟,由于受到骑士小说的荼毒,堂吉诃德行为怪诞,不断地学習骑士小说中的骑士行为方式。但堂吉诃德也不是完全遵循骑士制度里腐朽虚伪的一面,在游侠阶段,他捍卫作为骑士的尊严,努力践行作为骑士的职责,同时也行侠仗义,为民打抱不平。他同情那些受压迫的社会底层人民,表达了对弱者的关怀。

在《堂吉诃德》中,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而且其中不乏深刻见解,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火花。例如堂吉诃德教导即将上任的桑丘,要关心民间疾苦,而且教导他为官方正,文能治廉,武可抗敌,爱国勇敢,宁死不屈等骑士精神。正如堂吉诃德说“鄙夫不指地位卑微的人,王公贵族而没有知识都是凡夫俗子”。[2]

塞万提斯将堂·吉诃德的骑士道德夸张化,显示出他符合骑士道德的最高理想,把他和他的崇高理想道德推入尴尬的境地,与冷酷贪婪的外部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中世纪社会终结之后,文艺复兴可以使人性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堂吉诃德》之所以引人深思在于它不仅在于它反封建的指向,而且在于通过堂·吉诃德表达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面对现实而发自内心的悲哀。塞万提斯认为骑士道德虽然落后陈旧,可是提倡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念,一种充满诱惑力的道德精神,体现了人类的某种共同愿望和理想。屠格涅夫曾评价道“我们应当承认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只不过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罢了。”[3]

【参考文献】

[1]倪世光.中世纪骑十制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95

[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下)[M].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26一230

留学文书写作:欧美文学 篇4

Personal Statement Program: 20th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s: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My first reaction on reading Ezra Pound’s 1916 poem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was that of outrage. Is it a poem by any definition? If it is a poem, how is it to be interpreted and understood? And finally,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that this poem has produced for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

My initial bewilderment subsided as I realized that there must a raison d’etre behind this apparently bizarre literary phenomenon. What I should do is to put this poem into the context of the American literary evolution and literary history. At least, the poem raise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t requires me to understand some of the crucial changes that must be happening around the turn of the last century.

欧美文学论文 篇5

说明:

【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使该专业学生达到培养其对外国文学史的整体把握之目标的重要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学生对外国文学要有“史”的把握,把握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外国文学史知识;二是外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及重要的作家作品。在对外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框架进行简洁、明晰的勾勒与描绘的同时,突出四个高峰:古代文学、文艺复兴文学、19世纪文学、20世纪文学,尤其加大了20世纪文学的比重。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关系】本课程于大三第一个学期开设,是大三第二学期“外国文学(亚非部分)”课程的姐妹课程,该课程也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平行参照的体系。

【教学时间安排】上课共17周,周3学时,共51学时,其中复习一周,考试一周。

【考试安排】按学院规定,本课为闭卷考试课。考试内容主要为两部分:文学史知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占30%。

【参考书目】

1、《欧洲文学史》(上、下),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梁立基、陶德致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外国文学》,匡兴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外国文学史》,金元浦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说明„„„„„„„„„„„„„„„„„„„„„„„„„„„„„(1)绪论„„„„„„„„„„„„„„„„„„„„„„„„„„„„„(5)

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古代文学„„„„„„„„„„„„„„„„„„„„„„(5)

一、概述

二、荷马史诗

三、古希腊戏剧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6)

一、概述

二、但丁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6)

一、概述

二、塞万提斯

三、莎士比亚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7)

一、概述

二、莫里哀

第五章

17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8)

一、概述

二、卢梭

三、歌德

第六章

19世浪漫主义文学„„„„„„„„„„„„„„„„„„(9)

一、概述

二、拜伦

三、海涅

四、雨果

五、普希金

六、惠特曼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10)

一、概述

二、斯丹达尔

三、巴尔扎克

四、狄更斯

五、果戈理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六、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11)

一、概述

二、福楼拜

三、哈代

四、托尔斯泰

五、契诃夫

六、易卜生

七、马克·吐温

第九章

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12)

一、概述

二、波德莱尔

三、鲍狄埃

四、左拉

五、莫泊桑

第十章

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13)

一、概述

二、罗曼·罗兰

三、德莱塞

四、高尔基

五、肖洛霍夫

六、布莱希特

第十一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14)

一、概述

二、卡夫卡

三、艾略特

四、乔伊斯

五、奥尼尔

六、福克纳

第十二章20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14)

一、概述

二、海明威

三、帕斯捷尔纳克

四、艾特马托夫

五、贝娄

第十三章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15)

一、概述

二、萨特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三、加缪

四、尤涅斯库

五、海勒

六、马尔克斯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教学内容】

一、为什么要学习外国文学;

二、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三、怎样学习外国文学。【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学习外国文学的意义;

二、了解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三、了解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及途径。【教学的难点及重点】

学习外国文学的方法及途径。【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时间为1课时。【思考与训练】 怎样学习外国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

【教学内容】

一、古代文学概况:古希腊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

二、荷马史诗:史诗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色。

三、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古希腊戏剧的特征。【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文学的分期、内容、特色;把握古代文学在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了解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价值。

三、了解并把握古代希腊戏剧的起源、演变、内容和特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荷马史诗;

二、古希腊悲剧。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时间为2~3课时。【思考与训练】

1、为什么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2、荷马史诗的英雄主义和艺术魅力。

3、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创作风格的异同。

4、如何理解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

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教学内容】

一、中世纪文学的类型及主要成就;中世纪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象征、寓意、梦幻文学特征;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和开创性。

二、但丁的生平与创作;《神曲》的内容与矛盾、结构与艺术特色。【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中世纪文学的分期、类型和特征;领会中世纪文学的价值。

二、全面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三、了解但丁的主要生平和创作,领会《神曲》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二、《神曲》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时间为1~2课时。【思考与训练】

1、何全面理解基督教在中世纪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2、期英雄史诗中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3、俗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神曲》如何体现了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代伟大诗人的成就和矛盾?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教学内容】

一、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概况: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各国的发展。

二、塞万提斯的生平和创作;《堂吉诃德》创作目的、形象塑造和艺术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成就。

三、莎士比亚创作和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和根源;《哈姆雷特》。【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产生、特征和发展;领会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二、了解塞万提斯的主要生平和创作,把握《堂吉诃德》的创作目的、形象塑造和艺术成就。

三、了解并把握莎士比亚的主要生平事迹、作品和创作分期,《哈姆雷特》的题材、情节、主题、人物和艺术成就。莎士比亚在中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二、堂吉诃德形象;

三、《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成就。【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一、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时间为2~3课时。【思考与训练】

1、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在欧美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十日谈》的挑战性和创新性。

4、《巨人传》中的人物形象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认识?

5、堂吉诃德是怎样一个矛盾复杂的悲喜剧形象?

6、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特点。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教学内容】

一、17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概述;

二、莫里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17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把握古典主义的基本内涵,领会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二、了解莫里哀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伪君子》的思想艺术特征,把握伪君子的形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古典主义的基本内涵及《伪君子》的思想艺术成就。【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一、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时间为1~2课时。【思考与训练】

1、《失乐园》的叛逆精神。

2、如何评价古典主义理性原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3、古典主义悲剧的艺术成就。

4、以《伪君子》为例说明莫里哀喜剧创作的特点。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教学内容】

一、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概况;

二、卢梭;

三、歌德;《浮士德》。【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的概况,把握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基本内涵,了解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领会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二、了解卢梭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新爱洛伊斯》的思想艺术特点。

三、了解歌德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浮士德》的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基本内涵;

二、《新爱洛伊斯》的思想艺术特点。

三、《浮士德》的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一、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二、间为2~3课时。【思考与训练】

1、作为启蒙运动组成部分的启蒙文学的政治倾向。

2、菲尔丁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小说对19世纪文学的影响。

3、伏尔泰和狄德罗哲理小说的特点。

4、为什么说卢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

5、“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6、歌德的求索与“浮士德精神”。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教学内容】

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况;

二、拜伦;

三、海涅;

四、雨果;

五、普希金;

六、惠特曼。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把握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二、了解拜伦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三、了解海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艺术特色;

四、了解雨果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领会其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把握《悲惨世界》的思想艺术特色及世界意义;

五、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人物和艺术成就;

六、了解惠特曼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草叶集》的思想艺术特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思想艺术特色;

四、《悲惨世界》的思想艺术特色及世界意义;

五、《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思想、人物和艺术成就;

六、《草叶集》的思想艺术特色。【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思考与训练】

1、怎么理解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2、“拜伦式英雄”析。

3、海涅为何将德国称为“冬天的童话”?

4、雨果如何以“想象和人道主义”描绘了世纪的风云?

5、为什么说普希金是“俄国文学的始祖”?

6、从奥涅金和罗亭等人物看“多余人”形象。

7、《草叶集》中的“美国精神”。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第七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上)

【教学内容】

一、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二、斯丹达尔;

三、巴尔扎克;

四、狄更斯;

五、果戈理;

六、陀思妥耶夫斯基。【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把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二、了解斯丹达尔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红与黑》的主题内容、人物和思想艺术特色;

三、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四、了解狄更斯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五、了解果戈理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死魂灵》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六、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罪与罚》的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二、《红与黑》的主题内容、人物和思想艺术特色;

三、《高老头》的人物、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四、《双城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五、《死魂灵》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六、《罪与罚》的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思考与训练】

1、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异同比较。

2、《红与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从《高老头》看《人间喜剧》的总体特征。

4、从《双城记》谈狄更斯的人道主义。

5、《名利场》、《简·爱》、《呼啸山庄》的风格特点。

6、《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7、《罪与罚》中“罪”与“罚”的内涵。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8、陀斯妥耶夫斯基何以被看作是现代主义的先驱?

第八章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

【教学内容】

一、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二、福楼拜;

三、哈代;

四、托尔斯泰;

五、契诃夫;

六、易卜生;

七、马克·吐温。【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历史背景,了解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二、了解福楼拜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包法利夫人》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了解哈代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领会其悲观主义和“性格与环境小说”的内涵,把握《德伯家的苔丝》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四、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创作情况,了解其创作特点、分期、影响和意义,领会托尔斯泰主义,把握《复活》的思想艺术特色;

五、了解契诃夫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六、了解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领会“社会问题剧”的内容和特色,把握《玩偶之家》的思想艺术特色;

七、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领会其艺术风格。【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包法利夫人》的思想艺术特色;

二、《德伯家的苔丝》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三、《复活》的思想艺术特色;托尔斯泰主义;

四、“社会问题剧”与《玩偶之家》。【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思考与训练】

1、为什么说安徒生童话不仅是“儿童的童话”,也是“成人的童话”?

2、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现实主义的新特点。

3、如何评价哈代的宿命论和悲剧观?

4、何谓“托尔斯泰主义”?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5、为什么说《复活》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之作?

6、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7、从《玩偶之家》看“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8、马克·吐温如何刺破了“美国梦”?

第九章

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

【教学内容】

一、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概况;

二、波德莱尔;

三、鲍狄埃;

四、左拉;

五、莫泊桑。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19世纪后期的历史概况和哲学思潮,了解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二、了解波德莱尔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恶之花》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三、了解鲍狄埃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四、了解左拉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萌芽》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五、了解莫泊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恶之花》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萌芽》的内容、人物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2~3课时。【思考与训练】

1、如何理解“世纪末”是欧美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2、巴黎公社文学的开创性意义。

3、从左拉的创作看自然主义的贡献。

4、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评析。

5、从《恶之花》看波德莱尔的现代性。

6、从《羊脂球》看莫泊桑创作的特点。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第十章

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二、罗曼·罗兰;

三、德莱塞;

四、高尔基;

五、肖洛霍夫;

六、布莱希特。【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20世纪前期的历史与文学概况,了解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二、了解罗曼·罗兰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内容、人物和艺术成就;

三、了解德莱塞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美国的悲剧》的思想艺术特色;

四、了解高尔基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母亲》的思想内容、人物、地位和意义;

五、了解肖洛霍夫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六、了解布莱希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内容、人物和艺术成就;

二、《美国的悲剧》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母亲》的思想内容、人物、地位和意义;

四、《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思考与训练】

1、世界大战和社会主义革命经欧美文学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2、约翰·克利斯朵夫如何反映了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求索?

3、为什么说《美国的悲剧》的成功是因为它是一部真正的“美国的悲剧”?

4、高尔基在俄苏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5、《母亲》经文学史带来了什么新意?

6、如何理解格里高利在“红”与“白”之间的反复动摇?

7、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论的要义。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第十一章

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概况;

二、卡夫卡;

三、艾略特;

四、乔伊斯;

五、奥尼尔;

六、福克纳。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西方文学,了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俄苏文学;

二、了解卡夫卡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生平、创作和风格;

三、了解艾略特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领会《荒原》的价值;

四、了解乔伊斯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尤利西斯》的思想艺术特色;

五、了解奥尼尔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六、了解福克纳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喧嚣与骚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荒原》的价值;

二、《尤利西斯》的内容、人物和艺术成就;

三、《喧嚣与骚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思考与训练】

1、现代主义是一个统一的流派吗?

2、为何许多现代主义流派都视卡夫卡为“宗师”?

3、在《荒原》中“精神荒原”是织“拼贴”而成的?

4、通过《尤利西斯》与《奥德修记》的对应关系作家要传达的是什么意图?

5、奥尼尔的戏剧如何展示现代人的人生困境?

6、从《喧嚣与骚动》看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第十二章

20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概况;

二、海明威;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三、帕斯捷尔纳克;

四、艾特马托夫;

五、贝娄。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20世纪后期的历史与文学概况,了解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二、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三、了解帕斯捷尔纳克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日瓦戈医生》的思想艺术特色;

四、了解艾特马托夫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五、了解贝娄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教学重点与难点】

《日瓦戈医生》的思想艺术特色。【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2~3课时。【思考与训练】 1、50年代后俄苏文学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从《老人与海》看“硬汉形象”和“海明威风格”。

3、试比较《日瓦戈医生》和《静静的顿河》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4、艾特马托夫对俄苏现实主义文学作了哪些发展?

5、贝娄的创作如何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第十三章

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教学内容】

一、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

二、萨特;

三、加缪;

四、尤涅斯库;

五、海勒;

六、马尔克斯。【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西方文学,了解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俄苏文学;

二、了解萨特的生平及创作成就;其小说与境遇剧;

三、了解加缪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局外人》的思想艺术特色;

四、了解尤涅斯库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秃头歌女》的思想艺术特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欧美部分)

色;

五、了解海勒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六、了解马尔克斯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把握《百年孤独》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局外人》的思想艺术特色;

二、《秃头歌女》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四、《百年孤独》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教学方法与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时间为5~6课时。【思考与训练】

1、存在主义对二战后西方文学的影响。

2、如何理解萨特是“时代的见证人”?

3、《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怎样一个“当代英雄”?

4、从《秃头歌女》、《等待戈多》等剧看荒诞剧对传统戏剧观的“颠覆”。

5、《第二十二条军规》等作品中的“幽默”为什么是“黑色”的?

6、为何说“拉美文学的爆炸”是“寻根”和“移植”的成功范例?

7、如何从“百年”与“孤独?两个层面解读《百年孤独》的寓意?

欧美文学论文 篇6

浅析启蒙运动与现代欧美文学和文化

作者/贾京

一、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内涵对文学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直接促成启蒙文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涵是理性主义,理性的基本内涵是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知。理性主义认为应当通过人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进行对事物的认识。理性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欧洲在从中世纪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处于受压制的地位;商业活动受到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的严重限制的现实状况,使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自身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被压制的地位;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王权的需要形成了启蒙运动产生的阶级、社会基础。启蒙运动的主导力量是一部分追求理性精神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启蒙运动主导力量的根本原因是在欧洲逐步异化并偏离基本基督教信仰精神的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中世纪的天主教会由于受到世俗贵族势力的渗透而逐步腐化。因此,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直接促成了启蒙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使得启蒙文学带有思想政治倾向

启蒙运动的时代背景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进行激烈的斗争的年代。因此启蒙文学从产生开始就带有十分明显的思想倾向性并同政治理论主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众多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学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这给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带来了鲜明的政论性特征。为资本主义制度鸣锣开道,向封建制度本身进行猛烈攻击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时代使命和历史特征。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对文学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促成以思想主张为主流的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突出理性精神。在牛顿等人的推动下,对世界的认识本身甚至上升到了对上帝进行思考的深度和高度。这些大胆的思想主张为启蒙运动和启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一时间,倡导怀疑、思辨的理性精神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流。在文学作品当中,将普通的个人作为直接的描写对象并号召人们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和生活,成为当时的启蒙作家普遍反映出来的思想主张。

(二)启蒙运动的精神主张使得文学成为政治理论载体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形式在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通过作家本身的思想观点和文字描写显现出鲜明的政论性特征。这一时间内,很多思想家本身就承担起了启蒙作家的功能。卢梭、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将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形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这些政治理论主要通过当时的文学形式表达出来。

1.形成以民主思想为主的文学

卢梭是民主思想的集大成者。卢梭通过文学形式折射了他的这些主张。《忏悔录》《新爱洛绮丝》是他的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忏悔录》与以往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该书注重平民的思想品质、感情和性格特点。卢梭在《忏悔录》中以诚恳直率的态度完整地记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内心动态的各个方面。他的另一部作品《社会契约论》,将这些文学作品中折射出的政治主张集中总结和反映了出来。在政治主张中,他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和社会的形成是个体为满足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所形成的总体。国家中每一个个体的目的是通过集体的存在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基于这样的分析,国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在政治地位上保持平等。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在国家当中应当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甚至能够奴役其他人的权利。当国家不能保证自身利益时,个体可以选择离开国家。国家政治权利的形成是公民为实现个人利益将公共权力提交给一些具有决策能力的管理者的过程的结果。由于公民推举政府的初衷是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公共权力的持有者具有保障公民利益的职责和义务。

2.自由平等思想的文学体现

启蒙运动中的重要思想主张是自由平等思想。这一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在政治思想理论当中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旗帜鲜明地主张自由的观点。洛克以基督教神学作为依据,提出“天赋人权”的主张。天赋人权中主要包括的权利有追求个人幸福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洛克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向上帝赎罪,上帝赋予人们自由意志。人应当具有自由的思考能力。洛克的自由思想主要集中于人们思想的自由和政治自由。但自由具有一定限度,不能伤及其他人的自由,危害其他人的利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国家应当保障个人利益的观点也包括个人追求合法权利的观点,因此也蕴涵一定的行为的自由主张。在基督教神学的视野下,人类具有原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向上帝赎罪的过程,因此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这一神学观点也为平等观念奠定了基础。在理性主义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下,这一观念也逐渐被人们发掘出来。

3.法治思想和分权制衡思想形成的政治文学

启蒙文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同样身兼文学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制和分权制衡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波斯人信札》。在作品当中,他通过小说的形式将自己的法治思想逐渐描述开来。在《论法的精神》当中,孟德斯鸠提出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应当是公正的法律制度。在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当中,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相应的规律,上帝在创造世界与规律之后就让世界按照规律进行运转,而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的规律就是社会的法律,社会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才可以正常运转。在基督教神学当中,由于人类本身具有原罪,因此人们在面临一定的特殊环境时就会产生犯罪的可能。政府组成人员同样也有可能违背公共利益而以权谋私,因此应当进行分权制衡以对政府进行约束和监督来保障公民的利益。

三、启蒙运动对欧美当今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促进西方现代文化的独立思考精神

理性精神强调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对事物进行推理以进行对现实事物的认识。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当中,人们应当具有充分怀疑的精神,敢于突破旧有传统进行创新,鼓励人们大胆怀疑。这种思想主张促成了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独立思考精神的产生。西方现代文化中强调的独立见解的思想观念来源于理性精神,并在西方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在西方的教育模式下,人们被鼓励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开拓,勇于怀疑权威,挑战权威,使欧美思想文化层面充满了进行自由交流、大胆创新的氛围。

(二)西方文学中人本主义的产生

人本主义是在启蒙思想当中占有重要成分的观念。理性精神本身要求人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推理和认知事物。在人们的认识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被充分调动和运用。人作为思考主体的价值和尊严应当被广泛认可尊重。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这种产生于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的观念已经广泛推广。现代欧美社会强调的人道主义、人权等观念就是在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目前,在欧美各国,人道精神已经被广泛认可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死刑的废除、国际人道主义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发挥作用都是人本主义的重要表现。

(三)西方文学中个人价值的体现

由于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建立的重要基础是人个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个人的价值和作用在现代欧美文化中被广泛肯定,独立人格也因此在现代西方文化思想中被广泛肯定。个体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理性精神指导下的独立思考的重要条件。独立思考的意义和价值需要个体的独立作为实现条件。在社会生活当中,民主的政治环境也为个体实现价值和尊严提供良好的现实保证。

(四)选举文化的产生

在欧美社会当中,强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治的政治思想氛围是思想文化重要的特征。经过大革命和欧洲的广泛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欧洲现代社会已经基本形成了民主政治制度。代议制民主所产生的选举文化,已经成为欧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人民实现政治诉求的方式已经逐渐多元化并得到充分的拓宽。人们通过具有法律保证的参政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也更加促进了欧美文化中的其他诸如重视法制和契约等特征。

另外,经过启蒙运动建立起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欧美文化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市场经济模式中强调的公平交易和诚信精神广泛存在于欧美文化生活当中。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共道德标准在西方社会当中正占据着越来越主要的位置。但欧美各国由于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程度不同,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差异性。现代欧美文化可以被概括为西欧文化、南欧文化和东欧文化等基本形态。由于启蒙运动长期以英国和法国为核心,因此法国和英国等国具有的理性精神更加明显。南欧文化具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倾向,更加重视家庭的作用,法治精神弱于西欧国家。东欧国家相对其他国家比较缺乏民主精神。

四、结语

欧美社会生活的形态深刻地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欧洲现代社会当中已经基本变成现实,启蒙精神的思想内核已经成为西方各国的重要精神特质和内涵,对西方社会发展前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J].学海,2011(01).

[2]宋爽,浅析卢梭政治思想[J].中国科技博览,2010(19).

[3]冯黎明.文学研究中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对立的知识学根源[J].中国文学研究,2010(01).

[作者简介]

欧美文学论文 篇7

到2010年3月刊为止,我应《尚舞》杂志之盛邀,以《国标舞文化扫描》为主题,对10大舞种所做的初步研究与图文介绍已经告一段落。颇感欣慰的是,这10篇图文并茂的史话得到了广大国标舞工作者与爱好者们的青睐——他们对其中的许多名人轶事和历史照片颇感新鲜,纷纷补购其中不全的篇章,希望收一套完整的资料,既作为教学参考,也作为个人收藏,他们如此浓厚的兴趣让我始料不及,也促使我把这个专题进行到底,以便为中国国标舞的发展提供一个有趣亦有益的国际参照系。

近年来,我有幸协助过国标舞大师东尼·本、罗宾·肖特从事课堂教学,观摩过北京、上海、东京黑池的国标舞大赛,大量阅读过舞厅舞-国标舞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从中得知,如今这10种风风火火的国标舞,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从欧美许多其他舞种发展而来的。为此,我拟按照《欧美舞蹈发生年表》的顺序和框架,继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诸位国标舞朋友们描画出这些舞种的来龙去脉与基本特征以便使大家能在跳舞的同时,给自己输入更多的历史常识与美学涵养。

一、史前

《卡罗尔》(Carola,Carole,意大利、法国)

《法朗多尔》(Farandola,Farandole,意大利、法国)

《生殖崇拜舞》(Fertility Dance,多民族)

《队列舞》(Line Dance,多民族)

《祛病舞》(Medicine Dance,多民族)

《圆舞》(Round Dance,多民族)

《战争·舞》(War Dance,多民族)

图片出处:1 5 8 5 年,美国弗吉尼亚

生殖崇拜舞( FHy Dance )这是非常典型的生殖崇拜舞,发生在16世纪秉美国的印第安人部落中,属于“圆舞”类;圆心处矗立的是男根,而它周围站立事并相互搂抱的则是该部落中三位最美的处女。据考证,在几平所有民族的历史上,都曾有过这类舞蹈,尽管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大多会使用夸张的动作和象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器物,如柱子棍子、长矛、树枝、贝壳等等,以便达到商异性炫耀体能和生殖能力的目的。事实上,这种舞蹈成为许多后世民间舞和舞厅舞的母体先声,比如在欧美各国,每年在五朔节上,少年男女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围绕着用鲜花或彩带装饰起来的五月柱跳的圆舞,就是典型的生殖崇拜舞。而舞蹈的无处不在与魅力无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种“异性相吸”的生物特性在永远地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图片出处:16世纪上半叶,意大利罗马

圆舞(Round Dance)这种形式的舞蹈自古有之,并普遍发生发展于世界各地,主要特征是,舞者们的轨迹可能没有一个固定的圆心,但却可能有一位女性或一根五月柱在中央处。与舞蹈的动作、构图、风俗、庆典、时间、地点等形式和功能相关的圆舞可谓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所不同的是,有些圆舞一目了然,有些则需仔细观看。但总体上看,圆舞的内涵都与生命的循环密切相关。最典型的圆舞有早期的摩尔人舞和乡村舞,而最著名的圆舞则非华尔兹莫属。

与圆舞密切相关却有所不同的是圈舞(Circde Dance),它的基本特征是,站在圆圈轨迹上的全体舞者与圆心之间,以及舞者彼此之间的空间关系都是相同的,换言之,舞者们跳舞时采用的地面构图,都是比较严格的同心圆;与此同时,他们在心理上还共享同一个圆心,并排斥圆圈以外的人们。也有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

图片出处:德国慕尼黑,年代不详

二、古代

《酒神舞》(Bacchic or Dionysian Dance,希腊)

《霍拉》(Hora,希腊一罗马尼亚)

《卡拉马蒂亚诺斯》(Kalamatianos,希腊)

《摩尔人舞》(Morris Dance,英国)

《索斯塔》(Sousta,希腊克里特岛)

摩尔人舞(Morris Dance)英国民间舞,大概由Mresca发展而来,大约在1420年间发现于法国的勃艮第省,而名字可能来自西班牙语的Morisco Moor,或者希腊语的Moros,后者的意思是“傻瓜”。它15世纪出现在英国,舞步复杂,通常是2/4拍子,也有3/4拍子的。舞者们通常会在腿部戴着许多铃铛,有些舞者会扮演某些角色,比如傻瓜、少女玛丽安,或者五月女王、某个黑脸人物,其中还会经常插入一匹硬纸做的马。英国芭蕾编导大师弗雷德里克·阿希顿在1960年编导的芭蕾舞剧《关不住的女儿》中改编使用了它的一些舞步。

图片说明:中世纪,欧洲宫廷古堡

低步舞(Basse Dance) 1450到1525年间的一组宫廷舞蹈。法国舞蹈作家图瓦诺·阿尔博在他于1588年出版的《舞蹈艺术》一书中认为,这是一个过去了的东西,并称它是“低空的或者没有跳跃的舞蹈”,,这种舞蹈可以追根溯源到法国、荷兰和意大利,通常是庄严肃穆的走步舞,舞步的数量不多,完全没有跳跃,通常是双拍子的节奏,然后会有一段活泼的跳跃舞蹈步其后尘。英国芭蕾大师弗雷德里克·阿希顿在其《狂想组舞》中,便使用了一段低步舞。

《布朗莱》(Branle,法国)

布朗莱(Branle)法语的意思为摇摆、摇晃,是对诸多法国古老民间舞的统称,经常由歌唱伴奏。几乎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变体,知名度最高的是图瓦图的布朗莱,舞蹈是逆时针而动的。阿尔搏在他1588年出版的《舞蹈艺术》一书中,至少记录和描述了26种不同的变体,最初起源于农民,随后流行于宫廷。在路易十四的宫廷中布朗莱是由一对各自独舞的舞伴完成的,由此开始随后盛大的舞会。因为它经常包括了一些哑剧,所以成为芭蕾舞剧的前身之一。在现代形式中,他们出现在斯特拉文斯基的《竞赛》中。

三、中世纪,12-14世纪

《低步舞》(Basse Dance,法国)

《布朗莱》(Branle,法国)

《埃斯坦比耶》(Estampie,法国)

《死神舞》(Danse Macabre,法国)

《福尔拉纳》(Furlana,意大利)

《五月舞》(May Dance,英国)

《舞蹈病》(Saint Vitus’s Dance,意大利)

欧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传统与风格 篇8

几乎对于各个民族文学作品而言,都不乏惊悚、恐怖的元素。但是,就创作量之大,作品质量之高而言,欧美文学的光芒最为强劲。欧美文学作品中所独有的哥特式风格,曾经代表了一个难以匹及的鼎盛时期,更是欧美文学史上华丽绚烂的一章,对当代欧美文学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哥特式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哥特式文学最初并不为人所认可,在文艺复兴时期,更多人向往的是古典时代,哥特式文学诞生在中世纪时期,当时的文人们对于它并不认可。在18世纪前期,哥特甚至成为某一国家的代表,一个对罗马杀、烧、抢、掠、攻的国家,由于哥特人,曾经辉煌一时的罗马帝国覆灭,自此,哥特成为了暴力、野蛮的代名词。出于对这段伽限的记忆,意大利人甚至将中世纪称为“哥特时期”。而首部哥特风格文学作品——《奥特兰托城堡》的发表,背离了传统文学作品的严肃、讽喻、理『生观念,因而在西方文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自哥特文学诞生之日起,这种风格的文学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了文学领域,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于哥特文学的认识、理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哥特小说并无矛盾,而首部哥特风格小说《奥特兰托城堡》的作者也曾明确表示,这是一种实验性的尝试,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如今,哥特式文学已经自成一派,在欧美文学领域影响颇深,甚至直接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文学创作风格,其在文学学术思潮中的重要性也日趋凸显。

欧美文学作品中的哥特传统与风格

在欧美文学作品中,哥特式文学始终保持着那份传统,即塑造一种以废弃物、荒野为主的意象,带给读者恐怖、神秘之感,以此凸显人性的善、恶,社会的阴暗,批判暴利、凶杀、抢掠等各种社会问题。

死亡的主基调。在欧美文学中不乏很多以恐怖著称的哥特式作品,对于人类而言,最大的恐怖莫过于面对死亡。因此,从《奥特龙多堡》到《沉默的羔羊》,哥特文学虽历经百年变更,死亡依然是最为经典的情节。不仅是海明威,很多大文豪都深深地迷恋“死亡”,例如,福克纳作品《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短短7000字竟先后对艾米莉父亲、巴伦、艾米莉三人之死分别进行了记述。这个故事似乎是从葬礼开始,并以葬礼结束,死亡成为了整部作品的主基调,这里的“死亡”,除了带给大家恐怖,还带来了浓郁的象征意义,在小说中,三个人物先后死亡,成为作者时间观的表达方式,似乎象征着流逝的时间。艾米莉父亲之死,寓意着南方的繁荣时期已经终结。艾米莉之死则象征着南方传统制度的瓦解,她最终也未走出往日之阴影,她,作为格里尔逊家族最后一代人死了,标志着南方传统观念、方式的覆灭。相比艾米莉和她的父亲之死,死于非命的巴伦似乎是南北冲突的牺牲品,是在旧制度之下垂死挣扎的一个必然结果。他对艾米莉的吸引力,象征着北方现代文明成功击败了南方传统文化观。但最终艾米莉毒死了巴伦,这预示着南北方无法调和的矛盾。

怪诞的形象。怪诞的文学作品通常作为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是对现实人物特征的抽象或者放大的结果。作为小说中存在的个体,怪诞人物是对某类人共性的隐喻。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怪诞形象往往被用作某种象征对比,其内容蕴藏了很多言外之意和层次。例如,在经典名著《呼啸山庄》中,人物的塑造不仅充满神秘色彩,而且荒诞不羁。其中,希斯克利夫这一“恶棍英雄”形象,成为了一个经典,他既引诱别人,又自我受苦,既迷人又邪恶。希斯克利夫显然具有这样的特点,他皮肤黝黑,身材挺直,很有样儿。那脸够阴沉,多少带点儿缺乏教养的傲慢感,他讨厌他人卖弄情感,讨厌他们表现出的亲热劲儿。他的爱、恨似乎都搁在心头……,就像荒原之岩,肆意之风,变幻莫测的天,这种狂暴、激情破坏力很强,他的一切似乎怪诞,但却无一不迎合了哥特式风格,就像恶魔一样,破坏了他与凯瑟琳的爱情,引发了恩肖、林敦两大家族的覆灭。

神秘、恐怖的氛围。哥特式文学,主要依托于营造恐怖、神秘的氛围,将人物置于其中,利用恐惧的力量打破人们的外壳,进入人的灵魂深处,揭示其中最为隐秘的世界。通过暗示、哥特风格的渲染,赋予作品独特的震撼力,这相比其他内心痛苦的描写,似乎来得更为撼人心魄。例如,在《简·爱》的开始,就为整部作品设定了一个阴暗的主基调。那日下午,天气不太好,凛冽的寒风送来了阴沉的云与透骨的雨,这根本不能进行户外活动了。“坏天气”成为不祥之兆。果不其然,简·爱受到了表哥的毒打,又被狠心的舅母关入了恐怖的红房子中。正是在这所红房子中,简的舅舅死了,也是在这里入殓,被抬走,自那日起,屋子里似乎被一种神圣感弥漫着,以至于少有人来。不仅如此,作者还多次对桑府中莫名其妙的怪笑、无名之火加以渲染,以进一步激发矛盾,营造恐惧的气氛,增加人们对于主人公的怜悯。若无这种氛围的预设,后续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就会缺乏应有的合理性,而男主人公疯人妻子的出现似乎也变得牵强。

上一篇:第一次钓鱼四年级作文下一篇:经典元宵节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