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27皇镇收费站砼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

2024-07-23

G327皇镇收费站砼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精选2篇)

G327皇镇收费站砼路面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 篇1

近年来,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质量控制也在不断加强, 逐渐向标准化、规范化靠拢, 但仍有不少项目交工运营后, 很快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 尤其以裂缝产生最为突出, 给运营安全和路面养护带来挑战。如何有效地抑制或减少裂缝的产生, 更好地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成为大家关注的要点。下面笔者通过参加过几条新建和改 (扩) 建高速公路的切身体会, 谈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1 裂缝形成机理

通过对已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裂缝调查发现, 半刚性水稳基层反射裂缝扩散是形成和引起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根源。对于半刚性水稳基层来说, 其裂缝分为:一是半刚性基层材料自身的温缩和干缩特性造成的裂缝。近年来, 随着半刚性基层厚度的增加, 在季节性差异和南北气候差异的作用下, 其内部形成温度梯度。在失水量方面, 由于表层大, 深层较小, 进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了失水梯度, 进一步出现温缩和干缩应力, 在两者的影响下, 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当然, 施工过程中含水量及水泥剂量波动也是在所难免, 成型后含水量波动面与含水量适中界面处以及水泥剂量波动与水泥剂量适中界面处同样也会产生温缩和干缩应力。二是在气温急剧下降情况下, 对于厚度超过8~10cm的沥青路面面层来说, 容易产生温缩裂缝。可见沥青面层的温缩同样也存在上述病害模式, 即温度梯度。与温缩应力相比, 当沥青路面面层材料的应力较小时, 便会产生温缩裂缝。

2 预防和处治裂缝的措施

通过对沥青面层裂缝形成机理进行分析, 可知, 当气温急剧下降时, 在厚度较大的沥青面层的内部就会产生相应的温缩应力。当底部对上部面层的摩阻约束力较小时, 对于沥青面层来说, 这时就会产生温缩裂缝。如果沥青面层与基层两者之间结合比较好, 并且能够形成摩阻体系, 对沥青面层的收缩变形就能进行制约。做好透封层、粘层施工, 特别是控制好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和集料撒布量是减少温缩裂缝的又一重要途径。

对于水稳基层来说, 如果已经出现收缩裂缝,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避免基层裂缝传播到沥青面层, 在对透封层进行施工前, 通常采用自粘式玻璃纤维格栅或粘贴聚酯玻纤布对透封层进行处理。对于自粘式玻璃纤维格栅或聚酯玻纤布来说, 凭借自身优越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延伸率, 将其铺入沥青面层后, 能够与沥青面层相互咬合, 进一步增强抗拉强度。另外, 自粘式玻璃纤维格栅各向同性, 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反射裂缝分散, 进一步降低裂缝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在水稳与桥头搭板或隧道搭板的接头处粘贴聚酯玻纤布可有效预防温宿差异变形及应力变形扩展至沥青面层, 建议推广应用。

基层 (底基层) 施工过程中, 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混合料含水量, 细集料要设置防雨大棚, 拌和含水量要根据天气、温度变化做出适当的微调。不仅要随时抽检, 还要每天检查控制室打印记录。水泥剂量的控制要稳定, 切忌采用加大水泥剂量以提高水稳强度的错误认识和做法。保证足够的养生时间, 确保适宜的养生条件也很重要, 很多施工单位不重视养生, 结果造成温缩和干缩裂缝重叠产生, 教训之深刻, 必须加以警醒和切实转变观念。

3 施工工艺

3.1 裂缝出现

(1) 对基层表面, 在进行喷洒透层前, 通过采用自动收集强力清扫车进行全面清扫,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透层的渗透性和防水层的粘结效果。如果“清除”达不到规定要求, 则通过人工的方式, 利用钢刷进行清扫, 同时配合高压水进行冲洗, 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出现部分外露, 通过凿毛或微铣铇的方式对部分基层光面处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以露出水稳骨料为准。

(2) 对于改性乳化沥青, 通常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机进行喷洒, 洒布前, 对基层进行洒水湿润处理。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控制在0.8~1.0kg/m2, 透层的粘度稀释比例要适中 (沥青含量为60%) , 不能太高或太低, 这是因为:如果太高影响渗透, 如果太低到造成渗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渗透深度通常情况下要超过5mm。在基层表面, 需要对透层进行固化成型处理, 并且不留浮油, 同时对多余的透层沥青堆积层进行清除。

(3) 待透层洒布改性乳化沥青开始破乳后, 即可进行“钉子石”的撒布。很多地方也称之为下封层, 通常采用5~10mm单粒级碎石,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摩阻力, 同时对沥青面层的收缩应力进行制约, 进一步减少裂缝。碎石撒布量控制在1000m2/3m3, 对于碎石需要进行过筛处理, 确保粒级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撒布前应过沥青混凝土拌合楼预拌, 其中粉尘等杂质含量控制在1%, 进而巩固和强化下封层撒布碎石与沥青下面层之间的粘结性能。在撒布碎石的过程中, 撒布车要倒向行驶, 行车速度控制在2.5km/h, 同时确保撒布的均匀性。碎石对沥青膜的覆盖率严格控制在70%~80%, 避免覆盖过少造成压路机粘轮, 集料撒布后立即用胶轮压路机碾压一至二遍。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在已普遍采用智能式同步封层车来施工和控制。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宜通过试验段确定, 一般在1.5%-1.8%之间。碎石撒布在桥头搭板处、接缝处或因运料车来回行驶等原因造成对沥青膜的破坏之后应采用人工补缺。

(4) 撒布完5~10mm单粒级碎石后, 通过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遍数一般为两遍。完成碾压后, 用10t汽车以50km/h速度进行急刹车对已成型的改性沥青下封层进行检测, 合格的标准是试验过程中改性沥青下封层不卷起、脱落。洒布改性沥青时, 温度一般控制在170~185℃;在撒布过程中, 保证智能型洒布车喷洒管垂直于路面, 并且喷出的乳化沥青施工面完全重叠。均匀洒布, 不能出现露白。及时用人工对不足之处或斜交桥头两端进行辅助处理、补洒。

3.2 裂缝出现后

(1) 在基层清扫后步行详细调查裂缝, 确保裂缝不遗漏, 并做好裂缝位置、走向、缝宽、缝深、缝长等记录。基层裂缝处着重处理, 保证缝内洁净无杂物, 清理完毕后向裂缝内灌注高强改性沥青, 其灌注深度为缝深的2/3。对于橫缝, 清缝时靠近路肩、中分带路缘石处是否清扫到位应是检查要点;对于纵缝, 还要通过取芯进一步分析原因, 特别是纵向通缝的处理更要慎重, 必要时采用双层玻纤格栅处治。

(2) 清理基层裂缝后, 将自粘式玻纤格栅铺设在上面, 铺设宽度控制在100cm~150cm, 裂缝两侧延伸50cm, 长度方面横向满铺。

(3) 应派专人对铺设完的自粘式玻纤格栅进行维护, 进行下封层施工时, 洒布车及运输车在上面行驶时不可急转弯、掉头。

(4) 近年来有些地区已经很少使用铺设玻纤格栅, 而改为铺设聚酯纤维布。铺设聚酯玻纤布工艺与玻纤格栅工艺有所差别, 具体表现在:1) 因聚酯玻纤布不是自粘式, 故张贴前应将已清理验收过的裂缝先行灌缝, 而后在聚酯玻纤布布设全宽范围内 (国内聚酯玻纤布宽度规格大致有1.1m、1.2m、1.26m、1.3m、1.4m这几个宽度) 喷洒雾状热沥青, 进而将聚酯玻纤布整平拉直覆盖在刚喷洒过的热沥青上面, 然后再用与聚酯玻纤布等宽的滚筒由裂缝一端向另一端匀速滚动, 使玻纤布与裂缝基层紧密粘贴。2) 热沥青或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要达到180℃±10℃, 为避免喷洒车气雾喷头受阻, 喷洒前要用导热油对喷头和管道进行疏通, 确保雾状热沥青喷洒作业顺利。3) 雾状热沥青喷洒量控制在0.6~0.8kg/m2为宜, 切忌超喷, 避免热沥青渗过玻纤布形成活动面“夹层”, 降低或影响粘结效果。

4 结语

上述措施目前在笔者所参建的几条新建或改建的高速公路路面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南 (京) 洛 (阳) 高速安徽界阜蚌段段改建后三年未出现一道裂缝, 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里需强调几点:

(1) 通过增设自粘式玻璃纤维格栅或玻纤布, 对于基层裂缝处应力集中现象可以有效消解, 防止裂缝传递反射到面层, 减少产生反射裂缝。虽然加大了投资的力度, 但为以后养护或缺陷修补节约了大量资金;

(2) 不要只关注沥青路面面层, 对于改性沥青透层、下封层的施工同样重要, 改性沥青透封层与基层的粘结性能,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结构层的拉应力;

(3) 要着眼提高基层和沥青面层层间的摩阻力, 基层 (底基层) 层间应洒布水泥浆。沥青面层层间粘层油的洒布应符合规范及项目作业指导书规定, 切忌在粘层油上偷工减料;

(4) 严格控制透层和下封层的施工工艺, 可有效避免水隐患对路面造成的破坏, 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 水稳基层 (底基层) 施工工艺参见技术规范, 这里不再赘述。

实践证明, 采用自粘式玻纤格栅或聚酯玻纤布等材料和摩阻理论、应力控制或应力束缚理论来克服沥青面层收缩裂缝、处治路面裂缝的应用技术, 在目前是一种效果好, 简单易行的控制措施, 在今后路面施工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JTG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JTJ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3]黄塔 (桃) 、六武、阜周、界阜蚌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Z].

砼楼板裂缝成因与防治 篇2

砼是一种脆性非匀质材料,其内部存在大量微细裂缝和不同大小的孔隙,抗拉强度很低,抗裂性较差。所以砼很容易产生裂缝,砼结构的裂缝是一个带普遍性的技术难题。产生裂缝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裂缝的形式、宽度各有不同。对于混凝土裂缝允许最大宽度,各国不同行业都有各自的规定,其差别并不很大。钢筋砼结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详见下表。

2砼楼板裂缝成因与预防控制

2.1裂缝表现形式

2.1.1裂缝在楼板上表面出现,分布不均匀,成龟裂形式;或在楼板钢筋上方,沿钢筋方向裂缝。

2.1.2裂缝为贯通裂缝,一般出现在板跨中位置。

2.1.3裂缝在四角或受外力较大出出现表面斜裂缝或贯通裂缝。

2.1.4裂缝在板底出现。

2.2裂缝形成原因

2.2.1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2.2未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2.2.3砼收缩表面裂缝

2.2.4设计缺陷引起的裂缝

2.2.5外加核载过早或过大

2.2.6模板设计不合理或拆模早

2.3裂缝预防控制措施

2.3.1施工前的技术和材料准备

2.3.1.1加强模板施工方案编制计算,正确验算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挠度,强化现场模板安装与方案的统一。在回填土上支模时,注意回填土的密实度。

2.3.1.2图纸要求或图纸会审准备:现浇楼板厚度應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0.1.1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要求,跨度较大现浇楼板的厚度的确定应考虑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计算值应符合规范要求,住宅现浇楼板应按不出现裂缝计算。现浇楼板配筋计算应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2条规定。单向板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板的最小配筋率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可适当提高。现浇板配筋宜采用“细筋密筋”的配筋方法。在最大裂缝宽度验算时,其值主要取决于钢筋直径的变形钢筋,以增大钢筋和混凝土的接触表面,提高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有针对性地布置构造钢筋。建筑物两端开间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以及外端约束影响,极易出现楼板开裂现象。宜设置双向双层钢筋或在现浇楼板板角处增设以角点为中心,长度为长边1/3跨长的负弯距辐射钢筋。且连续板的中跨支座处负弯距钢筋不应断开,尤其平面形状不规则的楼板应合理布置构造钢筋,除受力满足要求外,分布筋间距均加密,且≤200mm,增强混凝土板抗温度、干缩变形能力。隐蔽管道:现浇楼板内敷设电线管时,应避免交叉敷设,若必须交叉敷设应采用接线盒的形式。电线管管道直径大于板厚1/3或多根管道集中布置时,应在管道上下部加设宽度不小于400mm的Φ4@100mm的钢丝电焊网片作为加强措施。电线管应尽量平行楼板受力方向(或双向板的短边方向)布设。

2.3.1.3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并应对其检验安定性和强度,严禁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混装、混用;采用中粗砂,严禁采用细砂;石子应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和级配,控制含泥量和石粉含量。

2.3.1.4严格计量,确保混凝土质量。按现场施工配合比严格计量,严格控制,采用低水灰比。在确保强度和耐久性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避免由于过量的水泥而产生内应力导

2.3.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2.3.2.1对双层板筋间及板面负筋增设有效支撑马镫,支撑马镫筋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600mm×6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筋不少于一道。有效设置足量的混凝土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加强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强化操作平台铺设,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负弯距钢筋。落实浇捣过程的钢筋看护,随时将位移、变形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并结合马镫筋设置一定数量的标高控制点,同时在浇捣过程用探针等专用工具随时检查混凝土厚度和保护层厚度,确保现浇楼板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2.3.2.2强化混凝土振捣密实的管理,掌握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的二次抹压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减少混凝土收缩量。

2.3.2.3预拌混凝土泵送施工:泵送混凝土要求骨料粒径较小,塌落度大,一般为120mm-160mm,通常掺有缓凝剂,为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又必须增大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因此在施工后极易形成较厚的浮浆,和加速水泥水化过程的热量大量放出,也使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相对比现场拌制混凝土时间推迟和延长,导致混凝土施工难以把握初凝前二次振捣和终凝前二次抹压施工工艺的最佳时间,引起混凝土离析和水泥水化热作用,诱发混凝土表面塑性裂缝和收缩裂缝产生。

2.3.2.4后浇带或施工缝处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处理。

2.3.3施工过后的成品保护和正确使用

2.3.3.1浇注完的混凝土及时进行保温、覆盖。冬季特别注意保温工作,防止温度应力引起混凝土开裂。保温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夏季施工须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并及时覆盖,以保证水份不流失得太快,板面保持湿润。

2.3.3.2严格控制现浇楼面浇注后的上荷载时间,保证必要的施工间歇。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准上人施工,堆载不允许集中,应尽可能地均匀放置。

2.3.3.3拆模时间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低拆模强度的要求。严格实施同条件试块拆模规定,禁止过早拆模。

2.3.3.4外加荷载:外脚手架的固定处或提升脚手架时,砼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能施工。

3混凝土板裂缝修补

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主要有三种:开槽填补法、压力注浆法和表面封闭法(见图一)

表面封闭法:适用于对承载力无影响且小于0.2mm的表面微细裂缝。通常做法在表面裂缝处直接清洗干净涂抹水泥砂浆、环氧胶泥或环氧粘贴玻璃布。

开槽填补法:通常做法沿裂缝表面凿一道V型深槽,并清洗干净后再槽内填补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聚氯乙烯胶泥,然后再起表面抹上水泥砂浆保护层。

压力注浆法:是一种借助压力将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而将裂缝充满补牢。为避免注浆过程中产生自身损坏,其压力应在安全工作范围内,一般不追求高压而倾向于适当的低压,取0.1-0.15Mpa。修补质量好,是可优先选用的裂缝修补法。

4结语

上一篇:精选关于班主任鉴定评语下一篇:2018教师节校长发言稿与2018教师节校长致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