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女工委职能

2024-05-10

充分发挥女工委职能(共8篇)

充分发挥女工委职能 篇1

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再作新贡献

江苏省政府妇儿工委副主任 柏志英

2007年 5月30 日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妇儿工委在这里召开一年一度的全体委员会议,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批示和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四届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交流工作经验体会,研讨成员单位职责、任务,进一步总结经验、明确思路、探索规律,研究部署妇女儿童工作,为推进全省加快实施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设和谐江苏作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首先向大家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

一、回顾2006年以来的工作

200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妇女儿童工作成效显著,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新发展,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江苏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两个纲要、两个规划)有了新进步。主要体现在: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妇女儿童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贯彻省委(2006)4号文件《关于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加快推进妇女事业发展的意见》,贯 彻省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精神,把实施两个规划、加强妇女儿童工作放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中,以帮助妇女儿童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维护权益作为‚三位一体‛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政策措施、机构编制、经费投入、项目发展等方面为妇女儿童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和重要保障。各成员单位抓紧贯彻省政府在宿迁召开的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落实梁保华省长为大会做出的批示,学习落实副省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张九汉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和委员作用,为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发展,开创江苏儿童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妇女儿童工作的政策、法律、宣传舆论、社会环境不断优化。省政府颁发了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表彰了全省13个妇女儿童工作先进县(市、区)和40名先进个人,推进了全省市、县(市、区)政府分别召开了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制定颁发了本地区‚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新规划,新华日报发表了对张九汉副省长的专题访谈,各成员单位制定了本部门的实施意见。在省政府重视和省发改委的努力下,我省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纳入了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并成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领域,提出了目标任务。

以促进妇女儿童发展为目标,实施两个规划取得了新成效。围绕两个规划提出的妇女儿童发展目标,各成员单位积极采取措施,注重工作实效。劳动保障、农林、工会、妇联积极促进妇女就业,全省去年新增就业110.2万人,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女性期末登记失业人数所占比重逐年下降。重视妇女 参政议政,去年,省委组织部与省妇联联合召开了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不四优先‛的策略措施,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推荐优秀女性人才、建立女性人才库工作。换届后全省106个县(市、区)党委配备了123名女干部,女干部配备率由换届前的71.7%提高到97.2%;市、县两级党政女领导干部较上半年调整前增加了37人;省、市、县(市、区)三级人才库已经储备女性党政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达1万多人。省民政厅重视在基层民主管理中发挥妇女作用,全省农村102万村民代表中有妇女代表21万多人,城市5311个社区居委会实现了每个居委会均有一名以上女性领导成员。教育、文化、团委、妇联等成员单位重视提高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全省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已经达到90.4%,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4%,小学和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85%。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6%,特殊教育学校数、住校生数和年招生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得到解决,入学率达99.8%。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司法厅、教育厅、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组织第八次赴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主题帮教活动,建立特殊的‚希望家长学校‛。人事厅、科技厅、科协等部位积极帮助妇女提高科技素质,我省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已占46.07%,其中,有中级职称的女性占总数的43.7%;去年,在科技项目中,由女性科技工作者主持的项目占三分之一左右,有18位女性科技人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省科技进步奖。卫生厅、计生委等部门共同开展关爱妇女健康活动,把妇女儿童保健纳入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不断完善妇幼保健服务模式,提高了妇女儿童保健水平。2006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为11.47/10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5.95‰和7.62‰,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发生比例为5.13‰。建设厅、水利厅、环保厅等部门切实关注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全省有17822个村实施了村庄河塘疏浚整治,完成整治河塘44235条(个),土方1.68亿立方米; 5万不安全人口已经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以监测评估和健全机制为抓手,妇女儿童工作实现了新突破。去年,是我省‚十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年。张九汉副省长亲自担任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先后三次就终期评估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还专程赶到常熟市参与省级终期评估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有17个成员单位选派了70位同志组成6个评估组,分别由组织部、民政、文化、卫生、统计、妇联等6个部门分管领导任组长,检查评估了13个市、13个县、20多个乡镇,推动各地、各部门自我总结、自我评估,促进‚十五‛规划目标的基本实现。在迎接国务院妇儿工委两纲中期评估督导工作中,各成员单位精诚合作,精心准备,从大量资料到工作现场,从座谈汇报到个别走访,都给国家督导组留下深刻印象,受到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以监测评估为抓手推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民政厅、司法厅、环保厅、工商局等单位下发文件指导本系统实施两个规划工作。办公室、统计局牵头编制了省级规划目标责任分解书,建立了新的统计制度,制定下发规划目标责任、评估指标、监测考评三大目标数据体系。通过确定实施‚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县(市、区)26个、示范乡镇52个,健全了示范引导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妇女法规 定的妇儿工委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四个职能,认真健全目标分解、监测、责任考核、绩效评估、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促进了妇女儿童工作水平的提高。

以解决妇女儿童发展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取得了新进展。抓源头维权,省政府法制办积极开展《江苏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工作,今年内将由人大审议通过。抓提高妇女素质这一根本性维权工作,劳动、农林、教育等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等途径,有效解决妇女教育培训经费、基地、师资不足等问题,共培训妇女达281.6万人次。省科协联合教育厅等部门共同举办首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第17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省妇联开展‚建设新家园、争当新女性‛主题活动,动员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张连珍副书记批示肯定。劳动厅进一步健全生育保险制度,生育保险超额完成全年扩面任务,增量和总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农林厅积极指导全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健康发展,以多种形式落实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计生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妇联、广电总局等共同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关爱女孩‛行动,努力推动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解决。公安部门加大了对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犯罪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民政厅积极发挥社会救助职能,切实保障贫困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会同省卫生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条件,将妇女参与村(居)民自治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省财政厅 积极支持妇联建立健全了妇女权益保障三个中心;司法厅联合省妇联等单位举办了全省‚爱特福‛杯妇女权益保障法电视竞赛,积极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广电、质监、体育、法治办、工会、残联等单位和部门积极为妇女儿童发展提供舆论、政策、法规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但是,我省妇女儿童发展和妇女儿童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妇女儿童发展来看,妇女就业难、参政议政难、妇女病普查难等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部分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婚前医学检查率下降,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妇女儿童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状况亟待改善。从妇女儿童工作来看,少数部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部门对实施两个规划的责任意识还不强,工作措施不到位;有的部门对政府管理妇女儿童工作缺乏认识,把妇儿工委和妇联当成一回事,履行职能不到位;有的部门因为涉及妇女儿童工作的处室较多,内部资源共享、整合不到位;妇儿工委办公室人员少,工作能力需要加强,协调和服务不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二、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领导讲话及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妇女儿童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和政府历来对妇女儿童发展高度重视。尤其是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妇女儿童工作作出批示、发表讲话,及时为妇女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今年元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就全国妇联七篇调研报告批示指出:‚妇联的几份报告很好,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有建议。请中办分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妇联也要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同时,王兆国、王刚、顾秀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作出批示,提出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等领导人的批示一传到我省,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省委常委、王国生部长,副省长黄莉新、张九汉分别作出批示。李源潮书记明确要求:‚各党政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妇联调研报告提出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全省妇联系统要继续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找准位置,切实维护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带领广大城乡妇女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进程中实现自身发展,作出社会贡献‛。梁保华省长批示强调:‚全省各级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支持各级妇联的工作,共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国生同志批示要求:‚要联系我省的实际,首先在一两个问题上取得明显成效‛。张九汉副省长在批示中提出:‚认真组织学习胡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十一五‛妇女儿童各项事业,促进各地‘妇儿’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力度,多办实事,切实维护妇儿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各级妇儿工委职能,围绕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大贡献。‛

3月7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工青妇委员联组讨论时,就工青妇组织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积极发挥作用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工青妇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 合法权益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强调,‚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尤为重要。‛4月上旬,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召开四届二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妇儿工委主任吴仪在讲话中强调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与此同时,李源潮书记、梁保华省长等省领导再次就妇女儿童工作进行了批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领导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要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领导的讲话和批示精神,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本质要求,必须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明确责任,加强部门合作,注重工作实效。一要努力使妇儿工委成为引导妇女儿童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各成员单位都要把妇女儿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加快妇女儿童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断增强发展妇女儿童事业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和加快发展的时代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手段,健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妇女儿童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伟大实践中的积极作用。二要努力使妇儿工委成为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宣传者。积极宣传妇女儿童发展对全面达小康、建设和谐江苏的重要影响,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妇女儿童发展目标任务,宣传我省妇女儿童先进典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部门参与、全社会齐心协 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的良好局面。三要努力使妇儿工委成为妇女儿童工作的推动者。各成员单位都要把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职责和计划中,做到有位置、有目标、有措施、有投入、有检查、有落实,切实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办实事,为促进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办实事。

三、进一步发挥妇儿工委职能作用,努力开创妇女儿童工作的新局面

温家宝总理在第四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作为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妇儿工委作为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唯一机构,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加快实施两个规划,全面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今年,妇儿工委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认真落实两个规划。妇女儿童发展两个规划是省政府对‚十一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提出的总体规划。我们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以及妇女儿童与教育、卫生、法律、环境等方面的目标,结合各部门自身的工作职责,一项项抓落实,为确保目标实现而完成计划。尤其要抓住妇女就业、参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儿童成长环境等方面的重点,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合力攻克难点。各部门要抓好妇女儿童工作与部门工作的结合点,采取措施,保证妇女儿童发展年年有新亮点。要进一步推进实施规划的示范工作,成员单位要建立与示范县(市、区)、示范乡镇挂钩联系制度,帮助示范单位在实施两个规划中出新经验、新成果,促进示范先行。下半年,将召开全省示范县、乡镇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示范工作先进经验。

2、加强宣传培训 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渠道、途径和方法,面向各级政府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妇女儿童做好规划的宣传培训工作。分批举办县(市、区)分管领导和示范乡镇长、成员单位联络员和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班,增强实施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重点做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党校教材》、《性别平等教育大学生读本》、《性别意识教育中小学生读本》的编撰与出版工作,继续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党校、进高校、进中小学校‛。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为主题举办妇女发展论坛,以关爱贫困儿童为主题,举办儿童发展论坛,研讨政策措施,促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进一步利用新闻媒体扩大妇女儿童工作和妇女儿童发展的宣传。

3、抓好重点项目工程。要进一步 筹建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教中心,落实好省妇干校综合楼改造工程、儿童剧院建设工程,认真完成省儿童少年基金会科技楼改造工程,继续完善妇女权益保障工程。抓好扶持妇女儿童中心项目的落实工作。

4、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继续推进妇女参政议政,换届中采取措施提高女性比例。加强对基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的督促检查与指导。完成《江苏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工作,提请省人大审议通过。积极落实资金,启动全省低保家庭妇女病普查工作。继续开展未成年犯管教所主题帮教活动;配合落实好国务院妇儿工委和联合国儿基会在我省的儿童保护项目;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重视解决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妇儿卫生保健、妇女就业、生育保险、出生缺陷率、出生人口性别比、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儿童安全、未成年人犯罪和学前教育等重点难点问题,力求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人大、政协沟通和配合,通过执法检查、议案、提案等形式,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探索和尝试采用建议书等形式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进行监督。

5、依法履行工作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共同开展妇女思想道德状况、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女职工权益保护状况、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等专题调研,推动出台政策性措施。健全成员单位报告工作制度,完善目标考核、督办反馈、监测统计、考核排序和评估督查等工作制度。推广‚十五‛时期淮安、扬州等市的经验,积极推动各地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及部门考核目标。履行指导职责,继续推动县(市、区)、乡镇制定并实施本地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工作体系,促进目标落实。开展专项督查,督查新规划及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县(市、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的编制人员到位情况、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情况等。进一步建设好妇女儿童发展网站;加强妇儿工委办公室能力建设,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为促进全省妇女儿童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女工委职能 篇2

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在银行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要求银行审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中能够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审计判断, 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 近些年银行内审计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 引发全社会对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的质疑。公平、公正、公开一直是银行审计工作的重要工作理念, 也是保障审计工作具有强大的社会置信度的根本条件。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过程的重中之重, 也是银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底线, 也是银行审计人员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完成社会给予他们的任务。如果银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 不注重对于审计工作质量的保障, 那么就会造成很多的审计损失, 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灾难, 如果银行会计师不严格履行他们的审计职责, 就会给审计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 研究银行内部审计建设性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如何充分发挥银行内部审计建设性职能的意义

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质量是整个银行工作的核心, 是提高现代审计公正性的主要目标。银行审计工作是一个严谨、公平的特殊工作, 它的价值就在于审计意见的根本客观性和专业性, 但是目前由于审计质量的严重问题, 长期下去将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失衡乃至崩溃。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 经济萧条, 社会各界对于审计工作高度关注, 对于银行审计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 因为我国在审计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审计行业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 更谈不上审计质量的提高。因此,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对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为提高我国银行审计工作的水平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当前银行内部审计建设性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

在银行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 银行往往过于追求提高经济效益,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 一些银行内部主管人员滥用职权, 以遏制审计过程中影响银行利益发展的因素, 导致内部审计理念的缺乏, 审计质量的降低。一些银行在进行重组或资产评估过程中是否取得成功, 受到内部体制的严重影响。由于并没有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指导和评价体系, 这就使得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指导, 使得银行工作的进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所以, 必须要解决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 树立先进的内审理念, 才能更好地促进银行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除了以上问题外, 在现有的审计行业内,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约束, 使得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造成了很多缺乏公正性的审计案件, 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信任度, 恶化了整个审计市场。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时, 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银行及其他部门的过分干涉会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不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效率的保障, 而且对于一些审计工作, 必须要选择专业的人员去负责,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所以, 必须要加大对审计独立性的保障, 为审计工作的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 在确保独立性的前提之下, 银行积极地进行审计工作, 促进银行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目前的银行审计工作质量无法提高的问题,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银行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所谓审计人员缺乏素质, 指的就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首先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缺乏, 会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甚至是出现严重的错误;而审计人员道德素质的缺乏将会是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问题。所以, 为了更好地促进银行审计建设职能的提高, 必须要解决银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问题, 提高他们的审计工作意识。

三、充分发挥银行内部审计建设性职能的策略

(一) 建立科学的工作测评体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银行审计工作建设性职能的提高, 必须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工作测评体系, 进一步提高银行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坚持以业绩为主、量化评价的原则。工作业绩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 是衡量审计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 实行以业绩为主、量化评价, 能够科学、准确地评价审计人员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情况, 便于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实施有效的奖惩和针对性的培养、使用。这样一来, 就可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银行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力求贴近事实, 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 做到考核过程中公开透明, 严格按程序办事;考核结论客观公正, 具有引导激励作用。要克服形式主义, 注重工作实践, 抓住考核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特点, 力求考核指标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考核目标清晰明确, 便于执行;考核方法简单实用, 可操作性强;考核数据真实有效, 具有实用价值;考核资料完整准确, 便于查询检索。除此之外, 银行实行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 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 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意思就是发展人的潜能, 尊重每一个人, 塑造高素质的银行员工队伍,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优秀的人本管理, 在银行内部营造和谐氛围, 尊重员工, 理解员工, 特别是要尊重员工的劳动。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科学的工作测评体系, 促进银行内部审计建设性职能的提高与发展。

(二) 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银行相关审计部门的建设与发展与计划、财政、住建等部门密切联系, 必须要全面提升银行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同时, 将银行投资项目以及审计的结果公之于众, 保证整个过程的独立性, 以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银行打造“阳光审计”, 以促进银行事务的有序进行。通过跟踪审计, 使问题“病灶”防范在萌芽状态, 防患于未然, 并采取预防措施, 保证在项目规范和建设起到了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对银行项目的账目进行审计, 及时发现问题, 解剖问题的原因, 以促进项目的有序进行, 不断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 促进审计职能的建设性提高。除此之外, 银行在进行审计工作时, 还要避免受到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影响, 保证银行审计工作的独立进行。除此之外, 还要发挥银行监事会的独立性, 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银行工作进行监督, 同时还要保证银行审计人员的实际执行权力, 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 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所以必须要保证银行审计工作的建设性提高, 同时还要本着公正、科学、独立的原则进行审计工作。所以, 应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目前, 公共信息需要的任何质量或数量都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是一个严谨、公平的特殊工作, 它的价值就在于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专业性, 如果缺乏审计独立性将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失衡乃至崩溃。然而, 因为银行在审计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审计行业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 更谈不上审计独立性。在这种形势下, 审计的目标应定位于降低信息风险, 向审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多方面的审计信息, 从而满足更多的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所以, 进一步提高银行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可以促进银行工作效率的提高, 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四) 建设高素质的审计团队。

对于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 内部审计建设性职能的发挥, 客观上要求必须有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问题, 提出有价值的、针对性强的审计建议。银行重新审核计划, 派审计小组中经验丰富的成员进行审计工作。或者是加强与外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小组的交流, 项目小组成员应该对审计工作比较熟悉, 在质量控制方面进行详细审查, 通过协商然后, 使审计计划更加完善。并为审核组成员的责任进行合理安排, 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 还要对审计团队的工作进行测评, 只有建立了这种高效的测评机制, 才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同时也可以保证银行审计工作建设性职能的提高。一个优秀的审计工作团队, 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 还可以促进整个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 保障银行内部审计建设性职能的提高。

四、结语

银行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单单是货币的兑换平台, 更是整个经济流通运转的枢纽, 本文通过对银行审计建设性职能的进一步研究, 分析了影响银行审计工作建设的诸多因素, 并对这些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水平, 不断引导银行的审计工作建设走向正确的道路。在以往的论文研究中, 多对银行的审计案件提出批评, 没有对影响银行审计工作质量的原因提供详细的分析, 更不用说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 不单单对我国银行现存的内部审计问题进行了分析, 还为提高银行审计工作的建设性职能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巧良, 张磊, 徐月军.银行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探究[J].会计之友, 2012.2.

[2]刘艳玲, 聂世民.关于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11.

[3]刘伟, 杨晏忠.论连续审计技术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运用[J].金融科技时代, 2011.7.

[4]张忠平.提升审计效能服务银行转型[J].中国邮政, 2011.8.

充分发挥教育科研部门职能作用 篇3

一、发挥科普作用,深化对发展性教育的再认识

大力宣传贯彻发展性教育思想,引导学校通过科研活动实现“四个要义”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对发展性教育的再认识,提高实施发展性教育的自觉性。

(一)利用课题研究,推动发展性教育理念实施

发展性教育的深入实施,离不开教育科研课题的推动。发展性教育理念来自于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诞生的最新产物,实施发展性教育也应放在课题研究中进行深化。课题研究对发展性教育理念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宣传作用。课题研究中实施发展性教育,本身就是对该理念的有效宣传。研究过程中对教师进行培训,发展性教育就是支撑课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科研课题的核心理论。深入领会和全面理解发展性教育理念,是推动课题研究,实现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的重要措施。

二是提升作用。发展性教育理念来自科研,如何将发展性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需要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体系,这些都有赖于课题研究的成果。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发展的、动态的,不可能一成不变。发展性教育理论也如此,丰富和发展该理念,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从发展性教育理念本身看,也需要有一个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发展的理论才能发展地指导教育实践。

三是实践作用。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这是理论的终极目标。发展性教育理念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在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重要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通过课题研究来实施发展性教育,这是最科学、最直接的途径。我们在课题立项、论证和研究中,把发展性教育作为指导,探索实践中运用的渠道、方法,就是要用发展性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专题培训,普及发展性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贯彻发展性教育理念需要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完成。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实现学生主体发展,教师的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实现发展性教育的目标,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专题培训就是当务之急。进入“十二五”时期,科研部门要把发展性教育理论培训作为核心内容,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和得力措施,将培训任务落到实处。

教师培训的着力点应该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重点围绕发展性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开展培训,进一步更新教师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统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围绕现代教学论和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培训,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发展性教育的主渠道;围绕有效教学目标开展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在探索有效德育、有效教学、有效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感受发展性教育的无穷魅力,成为实施发展性教育的专家学者型教师。

(三)打造特色活动,营造实施发展性教育的良好氛围

发展性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宣传学习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真正的实施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因此,各级科研部门要在打造特色活动上多下工夫,深入培育和总结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典型,利用典型的引路作用,形成以点带面的宣传效应。具体工作中可以围绕发展性教育的四个要义,培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典型县区、实施特色发展的典型学校、彰显专业发展的典型教师、体现主体发展的学生个体和群体,总结他们在发展性教育实施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理论论坛、经验交流会、教育教学活动现场会等形式,宣传和推广典型经验,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提供实施发展性教育的榜样,带动其他学校共同进步。

二、发挥科研优势,提高发展性教育实施质量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宝贵经验,也是现今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深入实施发展性教育需要发挥教育科研的优势,以教育科研理论为支撑,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前进。

(一)把教育科研作为发展性教育实施的推进器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中小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在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教育评价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仅我省就有多项成果和经验受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这些理论成果的形成,有效的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发展重心将聚焦在促进发展性教育实施,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育的内涵发展需要教育科研的理念引领,无论是学校特色发展,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主体发展,都需要有效的教育科研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教育规律,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调整教育发展策略,用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要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引领和指导各学校,把发展性教育的实施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教育科研的理念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发挥教育科研在实施发展性教育过程中的先导作用。

(二)把课题研究作为发展性教育实施的突破口

课题研究是促进发展性教育深入实施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省市各级规划重点课题都对教育的内涵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国家和省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指南内容看,都把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放在首位,突出了学校规模发展完成后,如何实现内涵发展等方面。发展性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被多个地区列为规划重点课题内容,先后确立研究课题,参与学校众多,取得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均衡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多项成果。

nlc202309031943

课题研究的具体工作中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加强发展性教育理论探索。进一步丰富发展性教育思想,完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四个要义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每个要义的内容,使发展性教育成为理念先进、层次分明、科学实用的理论体系。研究中要深入挖掘发展性教育思想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切实发挥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指导性作用。

二是加强实施发展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创新,探索推进发展性教育深入实施,体现学校特点的德育工作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以模式创新推动发展性教育全面实施。要积极探索实施发展性教育的操作体系,明确落实发展性教育思想的措施,使发展性教育成为学校和教师通提高教育质量的操作平台。

(三)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发展性教育实施的目标

教育科研的全部活力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既是教育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终点。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要善于发现和研究问题,从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教学思考、教育热点难点中发现和解决有价值的实际问题。

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通过教育科研,以研究发展性教育实施的策略为切入点,切实解决好强化德育创新、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探索心理教育渠道、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问题,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高效课堂的问题。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把科研成果推广作为发展性教育实施的策略

教育科研的核心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成果推广和转化,形成直接的教育生产力。“十二五”期间,我们把发展性教育作为科研课题立项的主要内容,实行以教育科研促进发展性教育实施的基本战略。为达此目的,教育科研部门和项目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发展规划,保证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效果。要强化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定期总结研究经验,为最后成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第一手资料。

注重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提升,特别要结合重点课题研究总结出发展性教育实施的规律性成果、理论性成果、实践性成果,组织专家集中进行整理提炼,提升成果的理论内涵和指导价值。成果形成后,要通过现场会、成果报告会、科研信息网、各种媒体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成果的宣传推广,扩大成果的辐射作用,组织相关学校将成果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成果效益,发挥教育科研在推进发展性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深化策略研究,形成发展性教育实施的长效机制

教育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科研部门要想在激烈的教育改革竞争中取得位次,必须在竞争中求发展。学校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在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同时,不断深化教育内涵,培育办学特色。发展性教育的提出,为我们占领了制高点,并且在部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望教育发展的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性教育思想,在实施发展性教育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和研究,特别是在研究中构建实施发展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保障辽源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先进的思想引导下有序进行。发展性教育长效机制重点包括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只有长效机制健全,发展性教育的实施才有保证。

推进发展性教育深入实施,提高教育整体质量,是教育科研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我们相信,只要把发展性教育摆在教育科研的显著位置,坚持不懈的通过课题研究完善理论体系,探索实践途径,就一定会迎来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篇4

——关于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白沙学区教育工会

林修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劳动关系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当前每一名工会成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

劳动关系具有普遍性。劳动关系涉及社会的每一位劳动者和每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单位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直接影响员工本人的进步发展、收入高低及家庭生活,而且也影响单位的工作秩序、人际环境和事业发展。从整个社会看,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具有权益性。所有劳动争议、劳动纠纷都是因为权益问题而产生的。由于权益问题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各种不安定的事件发生,应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具体到单位,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不和谐因素,有的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

容不规范;二是一些部门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条件和员工安全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不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强迫超时加班,不能按规定支付报酬,有的甚至对员工实行野蛮的劳动管理;三是一些单位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节和监督力度不够,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机制,提高调处仲裁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创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扮演应有角色,让工会有效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自己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这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企事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却并不那么简单。

企事业工会在角色定位实践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在立足中国国情、加快自身改革中,至少要具体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劳动关系要和谐,首先有赖于发展。工会组织只有坚持“促进企事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这样才能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在推进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就业,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必须注意各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注重实效。要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事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事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生产力要素在企事业达到最佳组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共建和谐企事业、共谋企事 2

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焕发企事业生机,增强企事业竞争力。要坚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事业活动”,借助这一平台,解决当前部分企事业尤其是中小企事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大力推广以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事业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

同时,从企事业工会的环境特点来看,企事业工会所处的是特定企事业的具体环境。企事业工会要适应企事业特点,切实因企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并且要把企事业工会工作自觉融入企事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讲究策略,灵活运用。企事业生产经营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充满风险的动态过程,而且劳动关系改善也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往往更多更直接地由企事业来承担。作为企事业工会,要在为职工维权的同时,主动了解和深入生产经营过程,排忧解难,自觉增加企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助力,共谋企事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文化的建设者。

工会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是由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同时也可以代表职工的利益,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涉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又具体体现在企事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开展企事业文化建设不能单靠理论上的说教,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工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从企事业、部门直到班组,按照法律规定都建立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事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事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建设企事业文化需要各种 3

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各种演唱会、体育运动会、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知识竞赛、卡啦ok比赛、岗位练功、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事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多是群众性活动,能够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倾听职工的呼声,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动职工广泛参与,因而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企事业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正是由于工会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并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做好企事业文化建设者这一角色,工会任重而道远。

3、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作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者

从工会产生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工会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矛盾、劳资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会始终是在劳资关系中运行和发展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劳动关系领域,企事业的权利不断扩大,政府则由直接的参与者转变为立法和宏观调控者。

劳动关系的这种转折性变化,要求我国工会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不再仅仅是协助党政各项工作的一个助手,而首先是劳动关系两方主体中劳动者一方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双方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利益追求是存在差异甚至是矛盾的。企事业一方在生产活动中居于指挥、管理的主导地位,效率、利润是企事业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而处于被管理、被指挥位置的职工,希望的是良好的劳动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水平。显然,企事业一方与职工一方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关系处理不好,还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当企事业方以损害和牺牲劳动者权益来达到追求企事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劳动者个人很难与强大的企事业抗争,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劳动者一方的弱势地位就更加明显。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只有依靠自己的组织---工会,代表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权益,工会实际上成为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实力,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 4

要力量。如果没有工会组织,劳动者就只能依靠个人的力量、采取自发的非正常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其结果要么是无功而返,要么是引发更尖锐的冲突,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们说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工会组织健全并有效运作,通过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企事业劳动关系和谐有序,存在的矛盾得以及时通过法制化的渠道化解和处理;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借助三方协商机制,从源头上表达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使整个劳动关系协调发展。

4、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职工群众的教育者

改革的过程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广大职工是改革的直接体验者,大部分职工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但也有部分职工在改革过程中付出了代价。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生的新的劳动关系,工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充分履行教育职能。

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避免出现对改革的逆反心理、仇视心理和消极情绪等不稳定因素,教育职工站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角度看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问题,引导职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帮助他们树立市场意识、创业意识。

广泛宣传企事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加强利益共同体教育,充分认识企事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引导职工热爱企事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劳动法律法规教育,依法订立集体合同对企事业和企事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引导职工严格遵守,依法维护和保障自身权益;加强安全生产教育,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劳动保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加强职工素质教育,以职工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事业的持续发展,引导职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企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加大帮扶力度

做好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工会参与和谐劳动 5

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员工利益的各项工作,既要把关心困难员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作为工会的要务来抓,还要把增强员工竞争上岗的能力,理顺员工思想情绪作为帮困扶贫“送温暖工程”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真正急员工所忧、想员工所虑、解员工所难、谋员工所求,切实尽到帮困扶贫的责任。对困难员工的帮扶要从以往的生活救助向政策帮扶、助学帮扶等综合帮扶拓展。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切实维护员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解决好困难员工的就业权。通过技能培训、组织学习最大限度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二是维护好困难员工的生存权。健全困难员工档案,组织开展员工互助互济活动,开展多种帮扶活动。三是保障困难员工子女教育权。要建立完善困难员工子女就学基金,形成帮扶困难员工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的困难员工子女在工会的帮助下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困难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工会要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先要强化自身的维权能力。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工会干部学习考核机制和学习培训制度,促进工会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造就一批熟悉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劳动保障、劳动保护和劳动纪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工会干部,提高为员工说话办事的本领,树立工会在单位中的地位和权威。二是要不断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工会要确立正确的维权观,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维护好员工的具体利益;在活动方式上要在搞活基层、服务员工上下功夫,坚持深入基层组织员工、广泛动员员工、真心依靠员工、热情服务员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凝聚各层次员工;在工作方法上要在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体制上下功夫,要从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感知、了解、掌握员工的具体需求,并把这种需求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为员工提供个性化、优质的维权服务。三是要努力扩大工会的影响。工会工作的社会化是扩大工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工会要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作为,就要注重协调好与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整合工会内部的各种力量,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合作。

五、明确工会组织出力点,加强工会工作渗透力度

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工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工会和没有工会大不一样,工会作用发挥得好与不好大不一样。而作用发挥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定位把握的准不准,切入的够不够。因此,工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努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工会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要按照政策制度,做好源头参与,事先介入工作,把可能产生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况,化解在可调节的范围之内。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依靠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常态化,要制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计划,做到细化和量化,增强可操作性,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员工广泛参与的局面。注重利益协调,促进公平。要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协助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谋求在二次分配或多次分配中维护员工之间的平衡与公平。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同时还应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进一步完善,随着改革的深化,工会仍需花大力气探索研究和实践协调劳动关系新的有效形式和机制。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结构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员工是单位发展、壮大、稳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劳动关系和谐,实现劳资双赢为目的和手段,正是工会的出发点。工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工会的周围,维护好他们的各种权益。

社会和谐,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达到“和谐 7

相处”,就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营造和谐氛围,从而使社会和谐的基础得到巩固。在和谐社会里,劳动关系必然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社会也难以和谐。所以说,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出力点已经明确,那就是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这对员工来讲,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情,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因此,工会就是要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职尽责作出贡献。

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作用 篇5

威海市财政局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威海市积极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实施清理“三大堆”、清理乱搭乱建、清理漫流污水、硬化街道、绿化村庄、亮化主要干道等“三清三化”,提出用3-5年的时间,将全市2000左右个村庄全部整治一遍,全面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威海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方向,积极优化调整财政支农结构,集中资金和力量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自2009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5.5亿元,完成了800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占全市村庄数量的百分之四十,不仅整治了“脏乱差”,建设了“美亮净”,改善了“吃住行”,同时还提升了“精气神”,让人民群众得到多方面的实惠,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上级的要求,也是群众的迫切需要,财政部门立足实际,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8年市委组织的春节返乡调研中,市财政局就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提交了详尽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了200个村的环境整治试点,并成立了由市财政局等16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具体负责指导协调、调度检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农业科承担各项日常业务工作。我们立足财政支农职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主动靠上去做工作,从宣传发动到组织实施,从日常督导到评比考核,都全程参与,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顺利启动、合力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当好“四种角色”:一是当好协调员,主动加强部门沟通。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财政局作为牵头部门,不仅仅提供财力保障,还积极承担牵头抓总的职责,按照“分工协作、全员参与、整体推进”的原则,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成员会议,按时编印下发工作简报和进度情况,与所有小组成员一起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阶段工作,保证了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进度和质量。目前,已编发工作简报150期,其中40多期简报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二是当好调查员,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以尊重民意为基础。我们结合结对帮扶、机关干部驻村蹲点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农民的所期所盼,切实增强环境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严格按照群众意愿来确定整治范围、资金投入和筹资筹劳办法等,通过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妥善处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努力做到村级债务不新增、农民负担不加重。三是当好宣传员,大力推广先进典型。主动协调各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整治的好政策、好经验和好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牵头制作了《希望的田野,美丽的家园——威海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巡礼》等电视宣传片,总结推广了于思宽无偿投入全部积蓄1000多万元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典型事迹,及时宣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鼓舞了士气和干劲。四是当好督导员,严格实施检查考核。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督查调度制度,对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观摩,敦促各责任单位加快进度,完成既定的工作安排。对完成整治的村,逐个组织实地验收打分,将考核结果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确认,并多次牵头组织召开现场会,引导各市区、各镇村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了比着干、赛着上的工作氛围。

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筹措是关键。两年多来,我们坚持“财政拿一块,上级补一块,集体出一块,社会捐一块,村民筹一块”的思路,广开资金筹措渠道,千方百计化解资金难题,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在资金的整合上,主要是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坚持上下联动,整合各级补助资金。财政补助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我们在用好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每年年初都在市级财政预算内安排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要求县级按照不低于1:2的比例予以配套,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2009年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5300万元,2010年投入9000万元,今年安排2亿多元,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二是坚持左右互动,整合各项财政支农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仅是环境美化,也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为此,我们积极创新资金管理方式,将分散在不同领域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环保、农村公路、农村自来水、农业产业化、小型农田水利、沼气、农村改厕、农房建设、农村绿化、农家书屋、农村社区建设等各类涉农财政资金整合起来,重点向环境整治村倾斜,力争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综合效应。通过有效整合各项支农资金,不仅整治了村容村貌,也带动了公共服务的延伸,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目前,全市已建成镇村社区服务中心435处,覆盖辐射的村庄超过威海村庄总数的一半,受益群众达到80多万。新建农房10.7万户,改造危旧房1.4万户,切实帮助农民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三是坚持内外齐动,整合各类社会资金。我们在加大财政直接投入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年多来,736个市县机关通过结对帮扶等形式投入资金9657万元,收到各类企业捐助7070万元、能人捐助2900万元。同时,鼓励农民筹资筹劳,广大村民共筹集资金2.7亿元,参加各种义务劳动达几百万人次,有效保障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顺利推进。

三、充分发挥财政制度的规范监督作用,形成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整治容易维护难,要巩固已有的整治成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为此,我们注重建章立制,通过严格规范的财政制度,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迈上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主要是健全三项制度:一是健全农村环境综合养护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能一次投入了事,而是一个持续投入的工程。着眼于完善村级公益设施养护体制,我们安排了专项资金,在村内道路、自来水管网养护以及村内卫生保洁等方面都出台了详细的管理办法,建立起常态化的管护队伍和服务网络,确保农村基础设施良好运转,让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目前,80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都设有卫生保洁员、花木管护员和器材管理员,全市所有的镇都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农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和“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全覆盖。二是健全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管机制。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做到账目清楚,支出有据,并及时将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的内容、筹资筹劳数量、奖补物资等列为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及时向村民公开,接收群众监督。同时,结合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项目监理、工程预决算等各项财政制度,严格资金的申报、拨付、使用程序,建立了绩效评价办法,做到每项工程、每笔开支都能精打细算、规范操作,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真正成为阳光工程。三是健全农村经济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能光治环境之“标”不治发展之“本”,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我们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环境整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紧紧抓住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优势产业三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牵头研究制定了多项制度措施,从资金、政策、人才、技术、信息等各个方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给予全方位支持,探索出了企业兼并村庄、强企租赁土地、合作社带动土地流转、种养大户租赁等土地流转新路子,实施了农村能人领办、农民联合自办、龙头企业主办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有效形式,有力推进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年多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筹措资金1000万元支持合作社发展,使合作社规模达到1250家;筹措资金1000万元支持苹果产业发展,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加净收益1700多元;筹措资金1200万元支持海参产业发展,新增海参养殖面积7万多亩,同时还筹措资金支持了特种毛皮、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农民、集体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创建和谐企业 篇6

摘要: 工会组织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工会工作方针,加大维权力度,努力为职工说话办事。只有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会的职能和作用,促进职工权益的维护和企业的稳定发展,进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 组织建设民主管理创新活动和谐企业

随着改制的不断深化,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当前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应有作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夯实工会组织建设为企业和谐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首先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健全工会组织,坚持把热爱工会工作,能为职工说话办事,有一定工作和业务能力、政治素质好、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工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监督职能,为广电事业安全、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工会干部加强对党的十七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工会业务知识的学习,使其不仅要通晓工会基本理论,具备基本工会工作能力,还应通晓相关法律,精通多种专业知识,如此应用起来才能够得心应手,解决起问题来才能游刃有余。其次,加强会员管理,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建立和完善会员登记卡和会员档案,规范会员管理工作。

加强工会制度建设,完善工会工作制度。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必须加强工会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工会各项工作的发展,约束工会干部和全体会员的行为,使各项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促进工会各项工作稳步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塘桥广电站工会,不断完善劳动保护、女工、群监员岗位责任制以及安全信息工作管理规定、安全巡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劳动用品监督检查制度、评先激励制度等,为搞好工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民主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要坚持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检验工会维权工作的根本尺度,要把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及时、准确地了解职工群众的真实意愿,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符合职工群众的要求。因此,工会中每一位企业工会工作者,都应真正牢固树立起工会维权观,并以此来统领工会工作全局,明确工会维权工作的根本宗旨、重要原则、核心理念和途径方式,最根本的是要明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确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工会工作的方针,把维护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从而为更好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打好思想基础。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也是调解劳动关系的主体,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工会参与构建和谐广电站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因此,我们塘桥广电站工会要根据《工会法》、全讯网 http://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站务公开制度,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督促劳动关系各方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单位与职工利益实现双赢。几年来,我们塘桥广电站的做法是,一是坚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凡事关单位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收入等涉及单位安全生产和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都需交职代会审议,让职工发表意见,形成共识后做出决定;二是坚持集体合同制度,从源头上参与维护。对合同的履行情况,每半年监督检查一次,以提高合同的履约率,同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每年续签一次;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每年集中对中层管理干部进行考核评议,根据考核结果及时予以调整;四是坚持以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紧紧依靠党政领导的支持,积极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努力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工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三、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积极创建学习型单位,在职工中提倡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并实行奖励机制,使职工成才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要不断引导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创造、技术比武等活动,培育出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的人才,使他们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与本岗位相关的其他岗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适应岗位变化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领,使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

四、坚持两个维护稳定职工队伍

构建和谐企业,要在企业职工中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工会始终要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立足于职工群众的需要,坚持“两个维护”相统一的维权原则,坚持和谐发展,互利共赢的维权理念,坚持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把维权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来思考把握,切实处理好维权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尤其是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要切实处理好维权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工会一是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和参与改革,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发展,要在改革中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使职工的利益得到更好实现。二是要服从服务与发展,要努力使职工享受到发展成果。三是要维护好职工队伍和广电的稳定,要深入做好送温暖工作,协助党政解决好职工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把党的关怀、工会组织的关心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促进广电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充分发挥女工委职能 篇7

1 围绕环卫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工作,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随着包头市城区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环境整体水平的提高, 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要求日益迫切, 城市环卫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包头环境卫生协会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把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放在首位, 积极协助配合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1.1 协助培训垃圾信息网络员

2009年初, 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建设部关于《全国垃圾信息系统》的填报工作, 协助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培训了来自全自治区各盟市的垃圾信息系统网络员, 详细地讲解了该软件系统的组成和使用方法。各盟市代表结合各自实际, 针对系统填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现场解惑。真正使具体的操作人员了解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掌握该系统功能, 并能熟练使用。

包头市环卫管理更加规范化、法制化。同时, 针对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改造模式进行专题研究, 并制定出可行性报告。

2 深入开展专项调查研究, 积极为领导决策搞好服务

围绕行业发展重点, 难点开展调查研究, 形成有价值成果,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搞好服务, 是协会的一项重要职责。自成立以来, 协会始终把调研作为重要基础工作来抓, 着力组织开展了《包头市中心区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建、改造工程》项目。

自2008年底起, 通过开展对全市五区关于《公厕、转运站的调查问卷》, 对全市的公厕、转运站进行摸底, 并收集绘制各区公厕、转运站的位置图。通过调研, 摸清了全市环卫行业的基本现状, 为主管部门提出转运站的压缩式改建的相关决策提供了依据。

同时, 协助主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包头市中心区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建、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 召开了项目评审会, 委托相关单位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书。为该项目的立项作了充足的准备。

3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协会工作水平

协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紧紧抓在手上, 在健全制度、转变作风、强化管理、提升水平、塑造形象上下功夫。

3.1 制定和落实相关规定

协会一成立, 随即出台了《包头环境卫生协会章程》、《包头环境卫生协会选举办法》、《包头环境卫生协会会费管理办法》、《包头环境卫生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明确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工作纪律等, 严格依照规则开展工作。先后召开常务理事会议, 研究工作, 部署任务, 抓好落实, 及时调度检查, 发现问题, 完善措施。

3.2 加强协会队伍建设

目前, 包头环境卫生协会拥有会员单位25家, 常务理事单位6家。协会理事会特别注重做好新会员吸纳工作, 通过向社会同行发放入会邀请函, 填写会员入会登记表等形式, 发展吸纳会员。到目前为止, 共拥有会员单位及个人80多家。

3.3 强化协会信息宣传工作

创办协会会刊《包头环境卫生》, 每季编发一期, 为个会员单位提供了交流平台;编印了《环卫信息》, 及时反映市内外环卫工作动态;建立和完善信息连通制度。

摘要:通过介绍包头环境卫生协会成立以来的工作, 进一步说明充分发挥协会职能, 能更好的促进环卫事业的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女工委职能 篇8

一、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职权基础和基本依据,也是预防专业化的法律依据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和反腐败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為根本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一种职权性的预防,既是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职权基础,也是其专业特色和优势所在。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职能的应有之义,也是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面和体现。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职能,任务是保证国家宪法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核心是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目的在于促使公民知法、守法、护法,国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权力,防止权力失控、权力滥用,滋生腐败现象。职务犯罪是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是腐败的极端而又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权力滥用和异化的产物。在现阶段,公共权力可能产生腐败,非公共权力也有产生腐败的可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从源头上探索遏制和防范职务犯罪的措施,其本质也是促进有关单位、部门完善制度、查找漏洞、强化管理、加强监督,保证权力运行正当合法。由此可见,加强法律监督职能和加强预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预防和监督的目的是一致的。

检察机关之所以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其原因就是它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即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正是把法律监督作为职权基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发挥其他国家机关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可以说,法律监督在本质上包含丰富的预防内容,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自然延伸,是检察机关对诉讼程序之外的法律实践活动进行监督的有效尝试,是对检察机关职能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是检察机关探索出来的加强法律监督职能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新路子。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内容、范围、方法和形式要有新的发展。因为监督范围或宽或窄,都是从法律监督的性质出发,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行适度调整的。目前,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具体方式和范围,从对刑事诉讼实行监督发展到对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实行监督,直至目前在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中进行一些具有监督性质的工作,由只对诉讼活动实行监督,向前、向后延伸,发展到对非诉讼活动实行监督,单从有关法律监督的具体法律规定来说,大量的是有关司法监督(诉讼法律监督)的具体规定,在实践中也往往重视检察机关完成侦查、公诉、审判监督职能,忽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其他方式。实际上,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在侦查、批捕、公诉以及纠正违法等各项具体职能活动,从根本上说工作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全部活动的基础,各项具体职能活动均具有法律监督的意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的原本含义是“察看督促”,法律监督的意义在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在基本含义上,包含了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既要惩治和纠正,也要防止或预防,惩治与预防两方面的结合,才能达到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目的。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应当是事前防范和事后纠正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从法律规定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内容,既有对错误、违法和犯罪情况进行事后发现、纠正的补救监督;也有着眼于事前,防止产生错误、违法的预防性监督;还有融补救性监督和预防性监督于一体的综合性监督。要使法律监督取得最佳效果,须始终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把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法律监督是一个完整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分解到检察机关有关业务部门,有的是事前的,有的是事后的,有的是全过程的。无论是事前防范,还是事后纠正,检察机关都必须对职务犯罪行为依法警示、依法诫勉和依法监察和督导,有效做好控制和预防工作,避免和减少腐败问题滋生蔓延。

检察机关基于法律监督职能开展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职权性业务工作,也是检察权所派生的一项具体的检察职能,即预防性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的预防性法律监督权,本身就存在于检察权之中,只不过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使预防性法律监督权日益凸显出来,为社会所重视与关注。在新的形势下,党中央提出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有利于检察机关全面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和改进预防工作,有效挖掘现有资源,整合预防工作力量,提升预防正能量;有利于全面加强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升检察队伍拒腐防变能力和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整合“三项”预防职能是从检察工作实际出发加强预防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是预防专业化的基本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社会消极腐败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涉及刑事犯罪、职务犯罪、诉讼违法的案件呈易发多发之势,给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提出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权的具体方式、途径还存在不符合、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检察机关性质的科学理性认识,着眼于依法全面开展法律监督活动,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有关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作用,发展和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丰富和完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依法治国要求相适应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实现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不断丰富法律监督权内涵,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去年,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紧紧抓住深入推进检察改革、贯彻执行新刑事(民事)诉讼法的有利契机,提出并实施整合预防刑事犯罪、职务犯罪、诉讼违法三项职能,构建检察机关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大格局的新举措,其主旨在于:一要坚持全面预防。贯彻惩防并举、纠防并举原则,积极参与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好职务犯罪预防;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刑事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预防,深化对未成年“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拓宽诉讼内外工作渠道,加强对权利保护监督,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包括对自身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主要是指向刑讯逼供、违法扣押、超期羁押、妨害权利、吃请受礼、跑风漏气、枉法裁判、以罚代刑、违法关押、插手经济纠纷、违法“减假保”等诉讼违法问题,防止各种执法“顽症”,着力做好诉讼违法的预防,以此实现三种预防的有机融合、有序衔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要坚持各方协同,对内实行一体化,明确各部门主体责任,细化预防分工,突出工作重点,形成共同负责、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运行模式;对外实行社会化,紧紧依靠和动员人民群众,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走开放型预防违法犯罪之路。三要坚持多措并举。积极采取审查审批、提示预警、警示教育、预防调查、预防咨询、预防宣传、检察建议等各种手段和措施,提升预防工作水平和实效。

积极开展检察机关“三项”预防职能整合就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职能的新路子。目前,我国宪法和现行法律对检察机关的预防工作,只是作了原则性规定,真正可操作性的具体条文条款欠缺,这对预防工作来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应当看到,预防工作是检察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进行的,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经过充分论证并在实际中取得实效的重要业务工作,从根本上揭示了法律监督的本质和目的,这就决定这项工作不能局限于现有法律,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只要不偏离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性质,不偏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应以是否符合法律监督的本质和要求为根本标准,大胆探索,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长期以来,有两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着只注重纠正而不注重预防诉讼违法的现象;在检察机关预防工作中存在着只抓职务犯罪预防,不抓或忽视对刑事犯罪、诉讼违法预防的现象,客观存在“一手硬、一手软”,或者说只注重“纠”的一面,而忽视“防”的效应,限制了诉讼监督的内涵,不利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全面发挥。不可否认,在一个时期突出对职务犯罪预防是很有必要的,且现在和将来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毫无疑义的客观现实。但局限于事后纠正,对事前防范不加重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结合也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两脱节”的现象,使预防工作出现“短板”,缺乏科学性、全面性、统一性、协调性。现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明确提出整合“三项”预防职能,构建检察机关预防违法犯罪工作大格局,是时势所需、正当其时,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预防层次、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推进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系统性创新的重大举措,以此實现在治标上有新突破、在治本上有新起色,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科学化水平。

整合“三项”预防职能是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涉及检察机关多个业务部门,预防内容宽泛,工作要求很高,尤其是预防部门如何发挥协调作用、搞好工作衔接、参与预防实践,确保取得最佳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整合“三项”预防职能,应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好预防违法犯罪长期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坚持从长计议,从实际出发,做好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整合“三项”预防职能的新路径;正确处理预防刑事犯罪、职务犯罪、诉讼违法之间的关系,全面贯彻“两手抓、两手硬”的思想,坚持“惩防并举、纠防并举”的方针,落实源头防腐、惩防并举、重在治本、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职能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的关系,用比监督别人更加严格的要求监督自己,切实做到权责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滥用必追究,保证依法正确行使权力;正确处理预防违法犯罪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按预防工作规律,综合运用预防工作方式,将个案预防、系统预防、专项预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确处理专门预防与社会化预防的关系,加强沟通,积极协调,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三项”预防,着力提升公众参与度、社会影响力。

三、贯彻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是检察机关做好预防工作的有效形式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决定了检察工作的整体性、统一性,检察工作的整体性、统一性又反映了检察工作的基本规律。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的运行,又必须以整体统一为要求,遵循检察工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法律监督整体效能,这既是新形势下开展预防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推进预防专业化机制建设的重大举措。

上下统一。就是要坚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观察、审视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反腐倡廉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高检院《检察机关内设机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分工的规定》和《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有关内设机构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中,把职务犯罪预防明确到检察机关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筹部署、步调一致、扎实工作,做到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到哪里、预防工作推进到哪里,使预防工作与上级部署要求合拍,与检察工作职能相符,与查办违法犯罪案件相连,与人民群众需求一致;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坚持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克服预防地方化、部门化倾向,消除思想认识存在的误区,形成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支持下级,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工作局面。强化上级检察机关对预防工作的领导作用,坚持立足实际,固本强基,真抓实干,务实创新,夯实基础,不断改进指导方法,提高指导能力,提升指导质量,增进指导实效。

横向协作。在预防实践中,应把握“三条基本原则”,即共同负责。坚持检察院党组统一领导,业务分管领导齐抓共管,预防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各个业务部门分工负责,有所侧重,突出个性,适时开展,不推不拖,务求实效;各负其责。预防部门负责对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规范管理和检查指导,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到执法办案工作之中,与执法办案任务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同獎惩,做到两项工作统筹兼顾、相互促进;互相配合。加强检察机关之间的相互协作,适时通报情况,交流预防信息,反馈有关问题,提供工作资料,推广预防做法,加强横向沟通,听取相互意见,取得理解、支持与配合,促进检察机关结成运转高效、关系协调、规范有序的统一整体。比如,在加强检察机关横向协作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建立查办案件、诉讼监督和预防工作的联动机制,主要包括领导协同、分工协作、预防介入、信息交流、线索发现和处理、承办督办、回复备案等制度,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有效推进了预防工作的落实。

内部整合。就是要摒弃检察机关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封锁、“神秘主义”的执法办案旧模式,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的职能作用与优势,积极稳妥地运用与检察职责相适应的预防工作方式方法,紧密结合执法办案,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配合与联系,搞好工作衔接,切实相互支持,履行各自职责,按时完成任务,做到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有机结合、查办案件与预防违法犯罪有机结合,增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整体效能。在这开展工作中间,预防部门可以参加一些典型案件的个案预防,但主要任务是加强类案预防、行业预防和制度预防。相关业务部门应将预防工作具体分解到人,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限,防止出现推诿扯皮,影响工作落实。

总体统筹。就是要牢固树立预防“一盘棋”思想,把预防工作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检察机关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整个过程,积极探索“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运行的规律与模式,着眼于建立查办案件、监督工作和预防工作的联动机制,利用检察资源,发挥职能优势,挖掘内部潜能,逐步形成和完善对职务犯罪监督、预防、预警、控制、查办一体的长效机制,将办案优势转化为预防优势,既从办案角度研究预防,又从预防角度研究犯罪问题,既利用办案成果抓好案后预防,又结合查办案件开展预防调查,注意发现案件线索,为自侦办案提供服务,增强预防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比如,开展预防调查,反贪、反渎部门办案是按照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侦查,预防则要查找犯罪的特点、规律、原因,寻求预防对策措施。这一专业性调查,既有程序、要素的要求,也是根据犯罪学的原理进行的,所以要总体科学统筹,全面系统把握,并在广泛收集违纪、违法、犯罪信息,熟悉了解相关政策、法律规定及行业管理规定后撰写出有价值、有分量、有影响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上一篇:大班毕业典礼老师寄语下一篇:投资流程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