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美术

2024-09-12

二下美术(精选4篇)

二下美术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巧妙的组合是在学习过的三种基本形的基础上,安排的一堂设计绘画课。巧妙的组合其中包含两个主要内容:

*超越单纯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式。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1课巧妙的组合

*感受透叠图形及着色后产生的效果。

许多大小不同的基本形相互穿插后,原基本形被打破,失去本身的意义,巧妙的组合由此产生了新的图形结构,而在作业过程中,又可能发现新的形状和现象,增添了作业的趣味性。由于学生个性的原因,新图形给人既与原基本形完全不同性质的感受,又有区别于各人的造型特点和色彩效果。通过对完成后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学生也能感受到画面的疏密、虚实所产生的效果。

教材巧妙的组合中呈现了部分学生作品,提示学生可从作品中发现一些新的形象。教材选登了著名画家米罗的美术作品《太阳、人和鸟》。通过欣赏,分析画家怎样运用三种基本形和画,以激发学生联想。

这类作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儿童容易作业,也易出效果,一般都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学习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方法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

*在组合透叠练习中感受新的平面组合形式,形成调控画面的意识。

*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建立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从基本形的回忆、归纳到认识透叠图形,理解透叠的涵义,再到对作业步骤的分析、归纳,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实施以回忆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三种基本形,并感受到这几种形可有长短、大小等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演示三种形的透叠效果。可采取逐一叠加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形的组合变化过程;也可从欣赏完成的范作入手,让学生比较、分析单独的形和透叠图形之间的区别,明了透叠的涵义。透叠效果的演示过程应精心设计,根据学生年龄及身心特点,使学生轻易理解其涵义并充分感受到趣味性。可采取在黑板上板画、利用幻灯机演示和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演示等方式。

在演示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透叠部分的色彩可另外着色,也可随原形叠加着色,如果是后一种,学生会注意到颜色重叠后的变色现象,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关注色与色叠加的变化。

指导作业环节可先由学生根据范图一起讨论作业步骤,再由教师归纳、总结。教材中基本的作业步骤是:在任意位置先画三种较大的基本形,要求形与形之间要有部分穿插(即透叠);然后用同样方法任意添加大小不一的基本形;画到一定的时候即可停下,根据画面需要添画更小的基本形,可丰富和装饰画面;最后,再分格涂色完成。

学生活动的开展以自主表现为主,教师要注意在作业方法上加强指导,在作业步骤上予以控制。

教学评价涉及画面构图、线条流畅程度、形与形之间的透叠程度、色彩搭配等方面,先由学生自评、互评,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作业要求:任选一种彩色笔作业,用大小不同的三种基本形互相穿插,组合成一幅画面,再自选颜色填色。填色时,每种色不宜画出线外。

四、教学建议

*该课教学过程主要是指导学生作业的过程,应以指导作业方法为主。

(1)画基本形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徒手作业,或扁、或长、或正、或歪均可。

(2)基本形的大小对画面影响较大。太小则效果较差,而且完不成作业。应指导学生画大些,特别是主体基本形。透叠上去的其他基本形可逐渐画小。

(3)应指导学生适当地控制画面。可用对照作品作范图,说明画得太满和不加分辨地简单排列会出现“板”、“乱”、“挤”的现象。

*为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泼,学生活动的开展可采取合作的形式。两人或四人合作完成一幅作业,学生可自由交流绘画体会。还可在学生自主表现的同时,分组在黑板上合作作业,由各小组成员按顺序轮流上台添画。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2课加一加变一变

加一加变一变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2课加一加变一变集写生与想像添画为一体,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切入点,让学生备感亲切,拉近了生活与绘画的距离,降低了本课的难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教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2课加一加变一变的呈现以实物图片和学生作业相对照,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在体验、思考中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努力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审美趣味。教学中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是本课的重点,想像添画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状,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画、想像添画和交流,让学生掌握物体基本形状的画法,在感悟和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展开丰富的联想。

教学组织形式:小组交流式。课前要求学生寻找、发现自己喜欢的、造型具有特色的物品,将其带入课堂。教师随机摆放成几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组合成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分个性化的学习,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教学基本环节设计:

*欣赏激趣,明确目标。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材呈现的实物图片和学生作业,让学生获得感悟和认识,充分感受和领略创造的愉悦,同时明确本课“做什么”。

*观察、触摸实物,感知基本形。第一步,师生互动:选择有典型性的物品为范例,引导观察其基本形状,表述其外形特征。第二步,学生活动:自我尝试,小组交流。

*指导用线描画基本形。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强调用线流畅,让学生明确“怎么做”。

*想像添画,创造新形象。强调以基本形为主体,充分发挥联想,添画宜少又恰到好处,再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使变出的形象生动有趣又漂亮。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下位交流等多种形式创设开放的美术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感受“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各异的创造表现”带来的愉悦,从而知道“为什么做”。

作业要求: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将它们的基本形描画下来,再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四、教学建议

*本课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对学生所带物品要给予提示,如自己喜爱并常用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均可以。绘画工具不限,彩色笔、油画棒、水粉颜料等都可以。

*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可根据学情和条件进行调整。

*教学时若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运用多媒体演示物品基本形的辨识和描画的过程及方法,演示由同一种基本形想像变出不同的有趣的形象,或者能让学生亲自想像添画,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和想像创造潜能的开发。

*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不必过于强调形的完整,允许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较细致地观察并适当注意线的曲直、转折和形的对应关系,并能关注物体的外形特征。

第三课彩点点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水与色的关系;观察水彩色浓淡、渗化、交融的特性。

2、初步运用水彩画工具,表现水彩色的渗化、交融的特点。

3、使学生在色彩游戏中提高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彩画渗化的特性。

教学难点水分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范画一张,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板书:彩点点

2、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4、学生尝试绘画。

二、新授

1、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上海版美术教案

2、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3、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上海版美术教案

4、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5、同学们懂动足了脑筋,那让我们再来按照刚才所说的方法再来试试,还是两人合作。

6、学生再次尝试绘画。

7、看来第二次的作品比前一次的有了进步,但好像还缺了些什么,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8、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

9、学生回答讲解。

10、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11、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小结

1、展示作业。

2、讲评作业。

3、教师小结。

第四课鲜艳的包装纸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小图案组成的包装纸具有美观效果。

2、尝试用自己喜爱的媒材工具,利用各种小图案进行规律排列,做一张包装纸。]

3、用你的包装纸装饰一件小礼物送给你喜爱的亲人或朋友,传达你的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能否通过观察发现包装纸图案的组合规律,并极积开动脑筋,设计有规律的组合花纹。

教学准备自制的可移动的包装纸(三张)、各种绘制包装纸的工具(按组不同)、带有各种包装纸图片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的爸爸生日了,老师自己亲手制作了一份礼物,但总觉得缺点什么,你们能帮助老师出出主意吗?

2、让学生充分的说,当有学生发现到:如果用包装纸就会使自己的礼物更美观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可移动的包装纸贴在黑板上。

二、游戏,引导学生观察

1、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想法,老师这里有几张包装纸,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来挑选一下。(这几张包装纸在图案,颜色,排列在都要有所不同。)

2、学生交流自己的选择及原因。(引导学生从图案,如几何: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排列:横,竖等。颜色等方面去观察。)

3、让几个同学根据自己人性化的意见,上来移一移教师自制的包装纸,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开动脑筋,设计排列有规律的花纹。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位子上试着画一画。(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或所送对像的喜好,有自己的个性化的意见,其实这里有两个层次的观察。)

4、教师总结:用自己喜欢的简洁的图形,按不同的横,坚,斜等有规律的进行排列,就可以绘制出一份符合自己的心意的包装纸了。(一边总结一边在电脑中呈现一些包装纸的图案)

三、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媒材工具进行创作。

1、这些图案都很有规律,你还喜欢用什么工具来绘制符合你心意的有规律图案的包装纸。(绘、拼贴、拓印,教师同样可以在电脑中呈现各种工具绘制的包装纸)

2、学生制作。(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天,会送一件礼物给自己最爱的亲人和朋友,你会为这份真心的礼物绘制怎样一件新衣。)

3、可以按个人,也可以找同组的合作。(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大小或不同形状,带有不同花边的纸)

4、教师巡徊。

四、作品展示。

1、教师要以用采访的口吻引导学生说,然后也使用很人性化的评价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如:那收礼物的人一定会笑得很甜等。)

2、我的礼物送给­­­­­­­­­­­­­­­­­­­­­­­­­­­­­­­()的(),我选择()颜色,()花纹,()排。你的祝福:()(让图案,颜色,排列都有学生很人性化的意见和真挚的情意得到充分的交流。达到感情的升华。)

四、拓展欣赏

用电脑呈现出国内外一些精典的包装有生活中的运用。

五、课后拓展

1、集体生日

2、根据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如山区小朋友手拉手等)

3、传统的文化节日。(同时也要求学生符卡片)教后小结:

第五课三个好伙伴

三个好伙伴

一、教材分析

三原色通常是指颜料或染料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三个好伙伴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调不出来的,而用它们却能互相调配出许多颜色,当适量的原色混调时可成为灰黑色。

本课三个好伙伴教学内容包含对三原色的认识,对三原色作用的了解以及三原色的运用,三个好伙伴学科性较强。为了避免在色彩知识概念上纠缠,本教材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增强情意性的处理,即将三原色处理成“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并用琅琅上口的儿歌将本课学习的内容编入其中。通过学习儿歌、认识卡通形象、吹画等一系列直观、有趣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去总结规律,形成认识,也使他们更进一步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本课由“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小伙伴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三原色,并互相交流自己对三原色的色彩感受,再通过有趣的吹画活动去观察三原色互相融合后的色彩变化,直观地了解到三原色能调配出其他许许多多的颜色,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儿歌中“组成色彩大家族”这句话的含义。最后通过即兴创作,强化体验与感受。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5课三个好伙伴

活动一为吹画彩色树。吹画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偶然性和游戏性的美术活动,它所表现的形象自然、生动、奇妙,让人感到韵味无穷。这种不用笔而能表现出奇妙效果的画,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有意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发展。吹画是把含色量较足而浓度适中的彩色水滴于纸上,然后用嘴或通过小管子吹气,驱使色彩水在流动中产生各种不同形态的痕迹。当一种彩色水与另一种彩色水互相混合时,它们相互渗透,混合变化为新的颜色。本活动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了解到三原色能调配出其他许多颜色的概念。

通过前面一系列活动的直观感受、问答描述和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随即再运用三原色进行即兴创作。这是活动二的主要学习要求。教材中呈现了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夏天》。大面积红黄色的运用,烘托出夏天的气氛,突出画面的主题。画面中小面积的蓝色和大面积的红黄色形成冷、暖对比,黑色的运用使画面增强了分量感,层次更加分明,节奏感更强,色彩更响亮。教材中的三幅学生作品主题各不相同,有动物、汽车以及对红、黄、蓝三个小伙伴的拟人表现。小作者在三幅画的色彩使用中均大胆地运用了三原色,或是单色平涂,或是双色重叠,或是红黄蓝三色交叉互搭,完全是学生本能情绪的宣泄和自由自在的表现。

二、教学目标

*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中要强调观察和感受体验,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自主的绘画方式大胆地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可做如下安排:

活动一,儿歌导入——欣赏感受——交流讨论——活动体验——观察获得——儿歌小结。

活动二,欣赏评述——创作表现——讨论评析。

活动一可从摄影作品中寻找红、黄、蓝三个小伙伴入手,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到画面的美,色彩的美。对三原色有了一定认识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出示一张以红色为主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地谈谈他对色彩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和表达交流中有所收获。

有了认识基础后就可开始吹画的教学。教师可先出示吹画的彩色树,让他们猜一猜它是如何绘制出来的,以引发学生对这一特殊技法的兴趣。在学习这一技法之前,还应给学生看一些姿态优美的树,帮助学生认识树的形象特征。接着可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色吹出树的形象,试吹后学生提出自己在吹画时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就一些关键的难点问题,如色彩的浓淡程度、色滴的大小、吹气的方向、力度等做一些示范,以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作品完成后可安排一个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三原色在自然融合中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并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内涵的理解。

活动二可从欣赏优秀绘画作品入手。除了教材上的作品还可以选择以一种原色或两种原色为主画出的作品,既可抽象也可具象。通过欣赏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色彩的运用对画面效果所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本课的学习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巩固并提高认识。

作业要求:活动一,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水,吹出美丽的彩色树,并观察发现色彩的变化,掌握简单的色彩知识。活动二,大胆运用红、黄、蓝三色创作一幅想像画。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对色彩知识的教育应注意点到为止,不在概念上纠缠,只要让学生有所了解,有所感受就达到了教学目标。

*色彩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CAI课件,如投影以红色为主的生活画面,并从中抽离出红色再变化成“红红”的卡通形象,并让“红红”用充满童趣的语言作自我介绍。再如出示一幅由红、黄、蓝三色组成的画面,让学生谈对画面色彩的感受,然后去掉画面中的红色,只留黄、蓝两色又让学生谈产生了什么不同的色彩感觉,等等。充分发挥CAI课件视觉冲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增强趣味性、直观性,强化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诸多因素调动学生的感觉,尊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地用色彩表现。

*吹画的技巧主要是控制气流的力度和气流的角度。教师示范时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嘴形及吹气的角度,使之感悟。

*吹画彩色树要注意以下过程:

首先想一下你将吹出什么样的树,找到树根处滴上适量的颜色。点色后从下向上吹出主干,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一点色继续吹。吹小枝时要大口地、短促地横向吹,一气呵成。为了能观察到色彩融合后产生的变化,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活动二的画具建议使用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硬笔。如使用毛笔等软笔,应适当给予作画方法的指导。

第六课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一、教材分析海底世界

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课海底世界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通过剪刻、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海底世界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加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6课海底世界

本课海底世界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剪纸鱼是认识、了解、表现鱼的形状变化的形式;做手摆鱼,是了解立体鱼制作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习、感受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各种动态变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绘画表现鱼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鱼以及海底世界的美好景象。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三、教学设计

*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征,与不对称形的区别以及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并运用不同的彩色纸,通过剪刻造型的方法创造表现出对称和不对称鱼的各种不同形态的形象。

*教师在学生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制作手摆鱼,使其对立体纸工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折、画、剪、做等学习活动,掌握手摆鱼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要求,并能制作出造型新颖、形状各异的鱼儿形态;同时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鱼儿水中游的各种动态变化和学习成功的快乐。制作手摆鱼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剪出的鱼儿形状比学生本人的手要适当大一些,便于手能套进去。

*在绘画创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对海底世界的了解、认识,充分调动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像力,表现出海底那个神奇美丽的世界和开发建设海底的美好设想和愿望。学习活动的展开可以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共同完成,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教师可视情况而定。在鼓励学生画好鱼的基础上,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有关海底面貌的资料,如其他生物、植物等,便于他们的创作。

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教学实施中各个活动环节和层次的处理。可以通过观察记忆——动手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采用相互交流讨论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

作业要求:能剪刻出几种对称和不对称的鱼形;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摆鱼;发挥丰富的想像,画出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作品。

四、教学建议

*教学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海洋公园或海族馆参观,感受其中环境的变化,了解鱼类生活的习性等等,如果没有条件,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光碟,录相等形式让学生观察、了解海洋的情况,使之有感性的认识,便于教学和学习。

*制作手摆鱼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强调,鱼形做得比自己的手大一些,但又不能太大,能放手进去就可以了。

*创作表现的教学活动中,分组的作业纸可由教师准备,对开即可。教师应在课堂位置安排上的基础根据学习需要组织教学。

*本课包含三个既相关联,又在形式内容方面存在一定差别的学习活动。其教学流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在学习方式上的变化,既富有任务区分的针对性,又能较好地体现学习优势的发挥。

第七课小泥人

小泥人

一、教材分析

本课小泥人是在捏泥动物一课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制作立体泥塑动物的基本技法,学习徒手捏制泥塑人物,以拓宽儿童泥土造型的表现内容。

本课小泥人教学通过捏制小泥人,让儿童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在揉、搓、捏、接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泥塑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塑造出自己熟悉的、常见的、生活中有趣的人物形象。小泥人并能用适当的方法装饰打扮人物,表现出人物的表情、性格、动态等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有意识地通过捏制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有个性的表现力。

本课小泥人的教学是为了加深儿童对立体造型表现的认识,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将个人的制作与集体活动相互结合。通过设置情境、场景等形式,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一个场景,如踢球、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来做不同动态、不同表情的人物形象,最后组成一个活动场景供大家共同游戏,使儿童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想像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7课小泥人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的记忆、想像,培养儿童的造型表现能力,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来刺激儿童的学习热情,使儿童的能力、个性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

本课教学是以人为对象的学习表现活动,通过捏制不同造型的人物动态,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制作的活动中学习、创造、表现。教学中,教师要对人物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造型的方法,制作的步骤进行适当的演示。捏制时要从整体出发,强调人的动态变化,各人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对人体各部位作适当的夸张变形,使之达到形神兼备。人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可以整体捏塑,也可以视神情体态分别捏塑,再粘接到躯干上。

本课的教学安排应考虑活动的合理性、趣味性、环节设置的条理性。可以通过观察记忆——感受体验——造型表现——游戏活动——交流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作业评价:通过组织游戏、情境的活动,让儿童相互交流,谈自己的想法、意见和认识、以及自己的愿望。

作业要求:掌握立体人物造型的方法,捏几个自己喜欢而熟悉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可观察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活动的场面(片段),使学生了解人物的结构、动态,便于作业和活动的开展。

*作业的呈现教师可根据本地区、学校的情况选择材料,陶泥、彩泥或普通的粘土均可使用。

第八课蹦蹦跳跳

[分析]蹦蹦跳跳

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8课蹦蹦跳跳 本课蹦蹦跳跳目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

教材蹦蹦跳跳主体部分的呈现,表现出了儿歌创设的情境,一群活泼可爱、蹦蹦跳跳的小朋友、小动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说说笑笑,他们那生动的表情、动作,能把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

教材蹦蹦跳跳中主要展示了两大类能蹦蹦跳跳的玩具。蹦蹦跳跳一是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玩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按,它就能蹦蹦跳跳;另一类是利用纸弹簧来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教师可启发学生变化出各种形象。教材除了对纸弹簧的制作方法作了提示外,还呈现了用铁丝做弹簧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在家完成一个利用铁丝弹簧做的小玩具。

由于本课蹦蹦跳跳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教材对所呈现的学生活动的场面作了相关的提示,我们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于木偶的表演。那些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作摆件装饰美化环境。教材在最后提示学生可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本课学习内容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融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具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二、教学目标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三、教学设计

本课蹦蹦跳跳在制作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采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巧妙利用纸弹簧制作的构思上可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学生的制作行为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制作。

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情境导入——探究质疑——尝试制作——交流讨论——综合制作——欣赏评价——表演游戏。

教师可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可将这几个玩具分发给各组的学生,让他们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的,观察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明白这些玩具都是在纸弹簧的基础上通过剪贴添加而成的。然后让学生参考书上的提示或拆开教师提供的玩具范品尝试制作纸弹簧。

让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是本课的难点。可采用“金点子”等竞赛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所带的材料,做出与众不同的创意。

在欣赏评价中,可让每小组推举几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最后的游戏环节,学生可自由或有组织地表演玩乐。

四、教学建议

*制作时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用来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的厚一点,要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支撑起头和四肢。

*制作玩具要注意将各部分粘接紧密,以防在玩乐表演中散掉。

*可和其他学科联系,使小玩具不但能玩还能派上用场,如为语文课目设计制作形象,用来表演课本剧等。

第九课快乐的舞蹈

快乐的舞蹈

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09课快乐的舞蹈

舞蹈是学生常见并乐于参与的艺术活动。快乐的舞蹈人们在舞蹈时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美的运动,再加上舞蹈者的服饰、道具等极具表现性,非常适合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

本课快乐的舞蹈的学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运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地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快乐的舞蹈在表现中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快乐舞蹈者的姿态,对于人物动态画得准确与否不作过高的要求。

教材快乐的舞蹈欣赏主图选择了法国画家德加的作品《舞蹈者》,此作品所采用的视角非常独特,表现了舞蹈者优美舒展的舞姿,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在舞台上盛开了一朵迎风招展的鲜花,给人以美的感受。教材中呈现的画家赵士英的几幅舞蹈速写,以简洁、流畅、富有韵律感的笔触,快速而生动地描绘了舞蹈者的各种姿态。此图的选用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是靠身体各部位和谐优美的运动所产生的,只有大胆地画出人物头、躯体、四肢的动态,才能表现出舞蹈者的姿态。

教材快乐的舞蹈还提供了三幅学生作品和一些小朋友身着漂亮民族服装、手拿道具的舞蹈表演造型图片。这些画和图片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丰富了学生的记忆表象,从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有个性的表现。

本课的学习将带给学生极大的身心愉悦。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三、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和音乐、舞蹈综合的课目。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利用多方面的因素,如音乐、录像、道具等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融入到音乐的欢快节奏中,以促进大胆自由地表现。

教学过程的安排可设立如下程序:

欣赏感受——引导回忆——综合体验——观察分析——赏析评述——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欣赏感受可借用舞蹈表演录像带,给学生欣赏各种门类的舞蹈,如民族舞、芭蕾舞等,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他们见过的最美或最有趣的舞蹈,既可以是生活周围的,也可以是电视或舞台上的。

综合体验这一环节可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如红绸、扇子等。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舞起来,要带动他们,让他们尽情地欢乐、尽情地舞蹈,以增强情感体验。体验活动之后再结合画家赵士英的速写,简单分析人物动态产生的原因,可以让学生用简洁的线条试着画一画舞蹈者的姿态。

在欣赏画家和小朋友作品这一环节时,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画中除了描绘舞蹈者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舞姿外,还画了些什么来丰富画面效果,烘托快乐的气氛。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人物的表情、发型、服饰以及道具灯光等细节描绘对画面效果起到的重要作用。学生创作表现之前要在画面构图方面稍作提示。

本课的学习评价可让学生讲讲自己在创作时的感受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作业要求:根据记忆和想像,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画一幅快乐舞蹈的图画。

四、教学建议

*人物舞蹈动态的教学可利用类似一年级教材《伸伸腿弯弯腰》一课的人物分解卡片,让学生摆出各种人物舞蹈动态,为下一步绘画表现作铺垫。

*在综合体验活动,学生自由舞蹈时,可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老师一声令下,学生动作就保持定格,然后大家互相观察动态,这样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认识到动作姿态的多样性。

第十课望远神镜

[分析]望远神镜

一、教材望远神镜分析

望远镜真神奇,它能帮助航海员寻找远处的海岸,望远神镜还能帮助天文学家眺望远处的星空„„望远镜是儿童喜爱的玩具,他们总是喜欢神气地手执望远镜好奇地探索远方神秘的世界。

本课望远神镜是一节制作课。利用各种废旧圆筒状的纸筒,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组装后,适当加以装饰,制作成各式各样的望远镜。这也是望远神镜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的一个途径。

纸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卫生纸巾中的纸筒、保鲜膜中的纸筒、包装薯片用的纸筒以及捆扎布匹中的纸筒等等。他们一是在形状上与望远镜相似,只需要采用拼、粘、套、剪等方式的加工,比较容易进行制作;二是便于绘画等装饰活动,适合低年级学生制作。望远神镜

望远神镜是一种远距离观察工具。它的结构比较简单,从样式上大致可分成单筒和双筒望远镜。望远镜用途很广,有用在军事上的军用望远镜,有用在天文研究方面的天文望远镜,还有用于宇宙探测的空间望远镜,以及生活用望远镜等等。望远神镜

纸筒的选择和拼接组合是本课教学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将带来的材料分组集中,有相对自主的材料选择空间,才能创作出更多有特色的望远镜的外形。拼接组合也有多种方式,如可以用胶带粘贴连接,用大小不同的纸筒穿插连接,用纸包卷固定等,以保证制作的成功。

望远镜的基本形制作好后,学生还可以选择各种方式方法来进行装饰美化,如添画、粘贴花纹,或用挂历纸、包装纸来装饰等。

二、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望远镜的外形特征。

*了解望远镜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

*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接方法。*在摹拟活动的行为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可设定为制作活动课,突出学生选材、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可以做如下安排:

情境导入——拓展交流——选材组装——装饰美化——作品展示。

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引入一个寻找星球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思考自己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观测到宇宙中的星球,并说说为什么选择天文望远镜,从中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功能。

结合前一个教学活动,在认识了解天文望远镜的基础上,拓宽视野,通过学生交流或采用课件介绍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不同用途的望远镜的外形结构和特征有个初浅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选材组装可以先由学生自己尝试,动手拼一拼、套一套或摆一摆,看看能做成什么形状的望远镜。设计好基本形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伙伴学习的形式一起完成组装工作,在活动中做到能发现问题,并能努力去解决问题。

装饰美化之前,可以发布举办作品展示会的公告,各组将有机会向所有人推荐自己的作品。以此来鼓励学生进一步努力,保证装饰美化的质量。作品展示中要力求发现每件作品的亮点。

作业要求:利用废纸筒,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副自己的望远镜并加以装饰,用它玩一玩,看一看。

四、教学建议

*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望远镜的式样,使学生的学习呈现多样化,同时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式样。

*可以开展模拟的作品交易、望远镜展示会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查询了解望远镜的有关知识,如望远镜的种类、功能、造型等等,使他们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或展示自己获得的信息,使学生对望远镜有更多的了解、认识。

*当学生提出望远镜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清晰地看见远处的景物的问题时,教师在教学中可简单介绍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并给学生留下一个学习悬念,为以后的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第十一课看大夫

“看大夫”在儿童的生活体验中总是和恐惧、痛苦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他们的记忆里是比较深刻的。因此儿童对以这一题材为学习内容本身有较强的敏感性。本课“看大夫”目就是利用题材来诱发学生的兴趣,使之进行创造。

教材“看大夫”中选用了台湾小朋友创作的《牙科医院》作为重点欣赏作品。该画“看大夫”是作者在对生活感知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出的新形象,表达了他的情感与愿望。画中医院场景的主色调为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画面主体画的是一个神态略有一点紧张的小患者躺在床上,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了虫牙,医生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治疗,护士阿姨则笑眯眯地托着器械站在旁边。画中这一组人物非常突出,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画中背景也处理得非常有特色,药品柜、器械、“妙手回春”及“医术高明”的匾,交代了医院这一特殊的环境,体现了小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条纹、墙纸、盆景、挂画等又有别于一般的医院,使医院像一个温暖的家。所以色彩的巧妙运用、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以及背景的主观添加,使此画有别一般表现医院题材的儿童画作品。

教材中此画的下面呈现了三幅小图片,一幅将主体人物缩小其余不变,一幅将色彩改变为冷色其余不变,另一幅将背景全部简化,其余不变。出示这三幅画的目的在于利用反证这一揭示规律的途径,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解到,由于构图不同、画面环境的不同以及色彩搭配的不同都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教材中还呈现了一些学生作品,它们生动地表现了打针、医生疗伤等场景。这些题材大都是孩子们经历过的场面,是他们真情实感的体现。通过这一系列的欣赏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形象储存,相信能为活动一的绘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二是为自己家或班级制作一个保健盒。让学生对生活中废弃的纸盒进行内外部改装,使它能分门别类地存放一些药品和病历,然后对其外部进行装饰,使一个普普通通的纸盒变成能装一些简单药品的漂亮的保健盒。这一活动能让学生将学习成果直接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使他们感受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教材中呈现了盒子的改装、隔板的基本做法及制作好的成品,它给学生以提示,帮助他们自主地学习。

本课学习中还应通过描绘看病的经历和保健盒的制作,对学生进行健康保健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病意识。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消除学生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活动一教学重点应放在欣赏评析《牙科医院》这幅画上,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一幅作品,让他们了解一幅生动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也借此画引发学生对“看大夫”的记忆,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回忆所见、所闻,体味当时感受的心情中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储备和形象组织能力,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像,大胆画出明了生动的画面。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欣赏评述——引导回忆——创作表现。

欣赏评述时可采用自主探究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书上的范画以及下面的三幅小画,看看他们有什么细节不同,看看由于这些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的效果;再经过小组讨论《牙科医院》这幅画的特点后,由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这种比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引导回忆时可先让学生谈一谈他看病的经历,以及对医院、大夫、护士等的印象,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看大夫”的游戏,把学生带入到“看大夫”的情境中以帮助学生回忆、联想。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应消除学生对医院对大夫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启发、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储存后,就让他们开始创作。在创作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情绪的表现、环境的添加以及色彩的运用。

活动二要综合运用剪、贴、画等手工制作方法进行制作。教学过程可作如下安排:观察分析——尝试制作——提供指导——综合制作——交流评析。课前要布置学生带好相关的材料,既可以是个人形式的也可以是集体合作形式的制作。保健盒的制作可分为两个阶段:改装和装饰。纸盒的改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通过自己对教材范作、制作步骤的观察分析,尝试练习和教师的指导来解决。装饰有几个基本要求:一是要有文字(保健箱、班级等),二是要有红十字,它们都要美观、醒目。其他的装饰美化则不需要过多干预。交流评析这一环节,可让学生把各自的保健盒陈列出来,布置成自选商场中专柜的形式,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制保健箱的功能、特色,玩一玩购买保健箱的游戏。

作业要求:活动一,欣赏教材上的范画,回忆自己看大夫时的情景,并把当时的感觉画下来。活动二,寻找合适的盒子和其他材料,对盒子进行简单的改装并适当地添加装饰,使它成为一个家用或班级使用的保健盒。

四、教学建议

*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借一些医生的服装和简单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听诊器等。还可以到医院去拍摄一些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回忆。

*引导学生创作时,可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交流谈话,启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要避免题材的单一性,使他们取材的角度尽量与众不同。

*制作保健盒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要能耐用。

*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保健盒隔板的制作以及改装方法不能过于复杂,但要粘接牢固。

*可教授学生简单的药品分类知识,如认识常用的内服药、外用药以及外用药应和内服药分类存放等。

第十二课我爱我家

我爱我家

一、教材分析

我爱我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学习活动有家居环境的绘画表现、给家人画像和制作全家福相框。走进家门一般首先见到的是客厅,客厅重要的是整洁、温馨与质朴的个性,并不在豪华。儿童的起居室也很重要,玩耍、学习、休息都在其中,它庇护孩子的成长。因此,在选择什么样的家居图片时编者经过了一番苦心。我爱我家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对父亲及家人并不存在要了解,只需要让学生加深对他们的认识(甚至脸上的皱纹)。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家庭迪斯科、给妈妈洗头、用餐、看电视、做家务等都是很好的表现内容。

本课是单元课,安排有密切相连的三个教学活动内容,最后一个活动是在前两个的基础上设置的,即做全家福立体纸相框。单元学习过程是总结性的,其意义是要大家热爱自己的家,珍惜每一份亲情,懂得表达对全家人的爱。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小相框,在对家的表现形式上又有新的趣味。安排此活动时还提升了一定难度,即要有立体花边,教材已呈现花边的制作方法及相框的一般制作步骤,当然不限制用更好更有趣的形式方法来制作,最好能就地取材,不拘一格。

全课的三个活动内容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教学时也可自主合理变序。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三、教学设计 本课宜用较为充裕的课时安排教学。第一课时:进行认识家居环境和怎样给家人画像的指导,可用记忆的形式初步画出家居的一隅,布置学生回家写生画家居环境和父母之像。第二课时:作业交流评析后,再做进一步的创作(画家人的生活物景)。第三课时:制作相框。

第一课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切入新课。

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的音乐后设问:为什么要想有个家呢?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家充满温暖、乐趣、祥和、安宁和关怀)。

2.引导记忆。

设问: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让大家充分讲述后教师小结,家由两部分组成:物的部分(房子、家具等)和人的部分(父母、家人等)。教师提出并告诫:不论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在家里,大家都应该相互尊敬,听长辈的话,做个乖孩子,任何嫌家、怨家、不尊敬父母的心理、言行都是不应该的。

3.技法传授

设问:怎样画出自己的家呢?

①要充分熟悉了解自己家的陈设特点和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陈设上是朴素的、艺术化的还是富裕的,家人的形象是严肃的、慈祥的还是快乐的,应从他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发式、脸型、穿戴和爱好上加以把握。如果要同时画家居陈设和家里的人,应该选取家人平常最爱进行的活动,如会餐、看电视、做美食等;先画出人的面貌与活动,后画(添加)家具陈设,可以相互遮挡、映衬。如果只画家里的家具陈设,应选取最能表现自己家气氛特点的一个房间或一角,主次有别,恰当地安排好前后关系、陈设间的构图位置关系。

②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家具的样式与构图关系示意图,补充说明以上创作指导,之后观摩教材上的学生作品。

4.作业要求:可用记忆画的形式初画家居一隅,或回家写生画家居环境和父母之像。

四、教学建议

*在授课时,可边描述家具的形状特征边示范画一个家具,使学生掌握一种画家具的具体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困难。

*简单分析人物、家具的前后遮挡关系和远近、上下位置关系。但在学生作业时,由于各人认知能力的差别,可任其自由安排。*学生画自己最关心的家具和物件,提倡画自己家最独特的物件。

*要考虑到有些学生的家庭成员的不完整,父母离异或父或母去世或寄养等情况,教师要从语言上婉转地安慰、鼓励,布置作业不要为难他们,可暗示他们变通处理。

*制作全家福相框的学习活动,可以布置学生做课前准备(有色硬纸、五寸照片等),在家根据照片大小裁剪相框底框及框撑,有利于课堂上重点进行纸立体花边的制作与相框的装饰完善。纸立体花边在制作时要细心折、勒(即压划折痕)、剪、粘,使之立起后美观大方。相框的框撑(即支撑相框立起的支架物)可以多样,教材中的框撑是做框时的多余部分粘接而成的。

第十三课堆沙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13课堆沙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堆沙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堆沙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在堆沙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堆沙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堆沙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学建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第十四课花儿遍地开

花儿遍地开

一、教材分析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下册:14课花儿遍地开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花儿遍地开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教学内容花儿遍地开侧重于对泥沙立体造型的浅显认知,花儿遍地开在玩中获取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花儿遍地开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工具有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可选择可替代的工具易准备,参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很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下,学生既能够尽情体验到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也能在活动中提升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体验一起堆沙和合作进行造型活动的愉悦,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

*了解和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学会巧妙地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游戏。

*培养初步的立体空间想像能力,体现相互配合的群体意识。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以参与体验为学习原则,注重在玩中学,将沙雕知识教学建构在快乐堆沙游戏的情境之中,从而把对沙雕造型知识与方法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

学习需要以参与、体验、发现为切入点,所以教学过程可考虑玩玩堆沙游戏——发现堆沙造型——选择方法尝试——沙雕造型表现——即兴述说表演等环节。

玩玩堆沙游戏可从“说说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入手,使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一般包括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等。

然后,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一看,由此设计出堆沙造型。在这个环节中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像空间,从而引发对利用工具堆沙的思考。

选择方法尝试时,一方面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另一方面可给予适当的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同时对堆沙造型的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应作一定的指导。

沙雕造型表现时,一般可考虑分小组合作表现,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即兴述说表演,可让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像,先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后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可丰富作业评价的形式,传递艺术评价过程中可能萌生的再创造意图。

学生相互评价应渗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于帮助找到美术学习的闪光点并加以概括。

作业要求:大家一起玩堆沙游戏,看一看,想一想,雕一雕,在沙地上塑造出有趣的事物情景。

四、教学建议

*在校内或校外找到一块有一定湿度的沙地是本课教学的前提,湿度不够可适度浇水,湿的沙便于堆雕造型。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能进行堆沙造型的一切工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传递玩得好与玩得巧的经验,注意在玩与学中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思路也可考虑进行有主题性设计意义的沙雕造型,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一个大的沙雕造型。在这个思路中,精心策划和细心安排及有序组织较为关键。

*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思路,但应防止低效的教学活动,为玩而玩,导致美术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下美术 篇2

教学目标:

1、在了解欣赏卡通画时感受卡通画这一绘画方式在表现形象时特殊的艺术感染力。

2、初步学会能用简单的语言从美术的角度评价卡通画。

3、学会用大胆、夸张、抽象的卡通画的特殊表现手法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画。

教学重点:

如何欣赏卡通,了解卡通画的特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学会夸张特征的绘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放假都看了很多好电视吧?你们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生:略

师:这些都是动画片。

你们知道吗,动画片和漫画就是卡通。

我们今天就是要学第一课:出示课题:《难忘的外国童话故事形象》

(边放以前的国产动画片)在以前还没有电脑时,要完成一部动画片要画出成千上万的画,把很多个连续动作的画连续播放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动画片。

二、欣赏卡通

1、(出示教材中的卡通图片)教师讲解教科书左边的几个动物明星:

(1)《三个和尚》:三个和尚体态个异,高矮胖瘦对比十分强烈,而且样子滑稽可笑,从他们的眼神中不难发现小和尚心里正想事呢。

用笔非常简洁,人物内心刻画栩栩如生。

(2)《大闹天空》孙悟空,家喻户晓谁都喜欢,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中外

观众。作品线条流畅,色彩艳丽,个性鲜明,造型传神。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3)《米老鼠和唐老鸭》滑稽、夸张的形象、人物幽默风趣、故事精彩跌宕,所有情节都是那么有趣和出人意料,在欢笑声中濡染真善美。

2、(播放动画片段)师:注意这些人物(包括动物)形象的动作、神态、特征、性格。

播放完师: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为什么?

先叫几个学生回答再让全班同学集体评价几幅(教师注意启发引导从不同角度评价,主要从美术的角度)

三、学生动手

1、玩你说我画的游戏:一位同学描绘一下想表现的人物形象的一些特征。另一位同学把其描绘的形象画出来。(教师引导用夸张特征的方法来表现人物)比如:猪八戒的特点是耳朵大,肚子又大又圆等,你就要把这些地方画的夸张点。还可以画上象征性的佩物——耙子。

2、同学们用自己的笔来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

1、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先让学生说,然后学生说,最后教师进行短评。(这堂课评价很重要)

2、展示几幅作品(再一次让学生欣赏了卡通作品)让学生放开大胆评价

五、课堂延伸

能不能把你画的卡通编个故事或者画一组画来配上文字

2、造型多样的生活用品

一、教学目的1、能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生活用品的设计,享受设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2、知道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理念,了解一点设计的要素。

3、能对某些生活用品或工业设计产品作出初步的评价或对产品(或用品)的色彩、材料和形状依据设计的要求提出自已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

设计的造型要素与生活的需要。

三、教具准备

教材,录像资料(生活中的各种用品与零配件)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启发学生从自已和同学的书及小学具开始,讨论这些用品设计的合理性,再欣赏教材上的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

(1)以一两件不同类型的作品(如旅行盒、街头垃圾桷)为例,提示学生分别谈谈设计的立意与科学性,并了解一下旅行盒和街头垃圾桷的使用功能和造型。

(2)以命题(如“悬挂”、“实用的摆设物”)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子谈谈自已的想法,鼓励不同的设计构思,鼓励学生把设计稿画出来,鼓励学生自已想办法积极寻找材料和动手制作。

(3)提供两种思路(以《椅子造型设计》一图为例)。椅子的形象构思是以蝴

蝶形象为主体,还可根据什么形象(如鱼缸、帽子、香蕉等)来设计椅子的其他形状?还有什么物件(如灯具、服装、建筑等)可以设计成蝴蝶的形状?

3、学习评价

(1)能给合自已的生活相关物品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参与讨论。

(2)能提出与自已生活相关的物品的较为合理的设计建议。

(3)有一定的审美指向或对形式美的追求。

(4)有一定的创意。

3、画房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各地民居的欣赏,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

2、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3、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等。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具准备:

1、中国民居系列图像资料。

2、不同民居相关的音乐、舞蹈作品的多媒体课件。

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

2、出示课题:画房子

3、看一看:

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说一说:

提问:你收集到的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房子?他们有什么特征?

5、看一看:

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域的民居风格特点。

6、议一议:

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说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白天风格的房屋建筑形式?如:蒙古包为什么是圆尖顶?窑洞为什么到现在还得到陕北人民的喜爱?傣族的竹楼为什么架得那么高?江南水乡得民居为什么是黑瓦白墙……?

7、老师课堂小结。

1、1、放好工具、静息。

2、听老师讲课题。

3、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房子特点等。

5、学生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

6、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各种问题。

7、认真听老师小结。

课后小记:

4、春夏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春夏的色彩作品,能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认识书中四位画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春夏的色彩作品的感受。

教学难点

用构图、上色的方法,展现自己对春夏的色彩的情感。

教学用具

课本图片、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年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打开书第8页,你最喜欢那幅图片,你能猜出它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吗?

3、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欣赏。

仔细观察并思考,说说书中作品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总结。

同:每幅作品都有树,都是风景画。

异:表现的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画法不同,用色不同,视觉效果不同。

3、分组活动。

(1)

要求:选择你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

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3)

问题:①这是什么季节?画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②从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③作品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风格,如油画)?画面采用了什么笔触?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补充。

《春天来了》是一幅写实性、装饰性较强的日本画。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和蓝色。嫩绿色的草地,把蜿蜒的小路送向了画面的深处,那一抹新绿还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将春的天空点缀得含情脉脉。

《夏日集市》作者使用了红色,运用了细碎而完整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夏的生机勃勃,夏的明亮苍翠。透过夏日灿烂的阳光,展现了夏天的生命。《采荷花》画面主要使用了绿色、橙色和红色,画面用色浓重。这是学生作品浓重色彩进行了大胆结合。在苍山的衬托下,亮丽、耀眼的黄色和橙色,将金秋的风韵渲染于纸上。水中的倒影给画面带来几分恬静,使画面热烈的颜色与幽深的意境完美地统一。

三、作业布置:

从课本中选出你喜欢的作品,从画中表现的形象、色彩、感受等方面写一篇短文。

写完后小组交流。

猜一猜这位同学写的是哪幅作品?

四、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了春夏的色彩作品的表现形式,虽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通过画家对生活的感悟,使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发现。

5、虫虫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自然界中各种昆虫,了解它们的共有特征,欣赏自然界中的美。

2、能运用涂、拼、画、卷、剪、贴、揉搓、纸制等表现昆虫。

3、增强亲近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昆虫的外形,色彩的对称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巧妙地利用不同纸材的质地和象征意义,大胆联想,发散制作出自己熟悉的美丽可爱的昆虫。

教学准备:昆虫图片、范作、各种有关资料。

学具:水彩笔、色卡纸、皱纹纸、挂历纸、胶水、剪刀、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游戏:猜谜语

师:身穿花衣爱打扮,一对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跳得欢。(蝴蝶)

师:尖细嘴长尾巴,嗡嗡嗡满天飞,白天躲着不敢动,夜里出来吸血乐。(蚊子)

师:脱掉外套,爬上树梢,不懂装懂,硬说知道。(知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刚刚说的那些都是什么呀?(昆虫)

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呢?

生:蜜蜂、蜗牛、萤火虫、七星瓢虫……

师:那蜜蜂喜欢呆在什么地方呢?(花丛中……)

师:小朋友们了解的真不少!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的昆虫世界吧!

(3)揭题:昆虫世界

二、授新

在昆虫世界里有几百万种昆虫,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有的是益虫,有的是害虫。

(1)出示各种昆虫的图片

师: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些昆虫朋友说一说,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生:益虫:蜻蜓、螳螂、蜜蜂、七星瓢虫、蝴蝶;

害虫:蜗牛、知了、蚱蜢、蚊子

我们再看一看这些昆虫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昆虫通常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两对翅膀,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小朋友你发现蝴蝶翅膀左右两边怎么样?(一样大)

像这样左右一样大小,我们称它为:对称

(2)讲解步骤:(边示范边板书和配色方法)

示范一:

老师从中选好了一只蝴蝶,看看是怎样做的,看仔细。

板书:一想

先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再想好一张自己喜欢的颜色纸。

板书:二画

要使蝴蝶的翅膀左右两边的一样大用什么方法想一想,谁能告诉老师?(不知道吧,老师来教你),先将纸对折,再画一只翅膀、蝴蝶有几对翅膀?(2对)

2对翅膀是一样大的吗?(不是,是一对大一对小)

板书:三剪

沿着铅笔线剪下来,用剪刀的根部一直剪下来,剪时慢慢剪,注意安全,别剪着小指头。

板书:四拼贴

贴之前,讲讲色彩搭配,颜色深浅搭配,对比色搭配。

师:你看这只蝴蝶看见小朋友听讲很认真就飞到这,看见这位小朋友很可爱落又在他身上。那你想让它飞到哪去呢?(花丛中)

示范二:(蜻蜓)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呢?

生:皱纹纸、挂历纸……

师:我现在就用皱纹纸做一只蜻蜓。蜻蜓身子比蝴蝶?(蜻蜓细又长,蝴蝶短、胖小),再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比蝴蝶的翅膀?(小)

选用包装纸做翅膀。

三、出示其他作品

师:老师还带来了几位昆虫朋友,小朋友仔细看看是怎样做的?

生:包装纸、塑料袋……

师:

这些废旧物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各种不同的包装纸、不同的纸盒,我们在吃完、用完后,往往是一扔了事,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我们一双勤劳、灵巧的小手使它变废为宝。

四、学生进行练习:

好,我们做一只自己喜爱的昆虫,做之前,我们分成二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动作最快,剪贴的最美、谁的昆虫最先到达我们的大花园。

练习时注意巡视:1、复习剪的步骤、2、画的大小、3、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搭配、4、剪对称先对折,注意安全、5、作业干净,胶水粘牢固、6、纸屑不能乱扔。

五、讲评:

1、师:看一看你最喜欢哪只昆虫,就把老师刚刚发给你的小卡片粘它旁边。

师: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生:颜色搭配很漂亮,造型很特别………

2、教师总结:这节课大家共同创造了一个美丽的“昆虫花园”,花儿和昆虫都展现了自己的美丽。希望同学们多多观察大自然中这些美丽的事物,并多多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表现出来。

6、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人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

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动、新颖。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讲课

(1)解释课题。提问:什么是动物乐园?说说我国有哪些珍稀野生动物?

(2)导人新课。

研究用雕塑方法创造一

个理想中的动物乐园。

(3)说说自己熟悉的动物特征。用简笔方法加以表现。

(4)结合一

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的特征。

(5)由学生到讲台投影仪前进行创作示范。

(6)研究、总结雕塑技法。

确定基本形体后添加附加物,抓住动物特征适当调整。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8)展示作品,布置动物乐园,小结、讲评。

7、水族馆

一、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力,充满激情的表现能力。并从中感知

人类与动物之间愉快、友好的关系。

2.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3、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观察、分析海底世界的造型及色彩。

2、幻想创作美丽的海底世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海底是一个奇妙、美丽的世界。中国古代就有海底水晶宫、四海龙王、虾兵蟹将的传说,外国也有海底美人鱼等童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就是人们对海底世界的想象,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去水族馆看一看。

2.读画:欣赏课文中照片及学生作品,说说课本中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结:鱼儿是海底世界的主人,它们都有艳丽的色彩。照片除了鱼儿外,还有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水草、珊瑚、贝壳……在表现手法上,有彩色水笔,有蜡笔水彩,有水粉等。

(二)学习新课:

1、欣赏教师课外收集来的水族馆范图、照片若干。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绚丽的海底动物和深浅各色海水交相辉映,构成美丽的水族馆。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海底动物的形状和海水的颜色,让学生认识海底的颜色。引导学生认识海底是个巨大的宝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和环保的意义。海底生物种类繁多,形状大小不一,真是千姿百态,可爱之极,那么,它们有些什么形状?(条形、圆形、椭圆形、棱形、三角形、扇形等)。海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一会儿蓝色,一会儿是绿色,一会儿是紫色,但海水是以蓝色为主色调。)海洋越深,色调越深;海洋越浅,色调越浅。

(三)课堂练习与作业:

1、以“色“为主,学画海底动物。

讲解画“鱼“方法,教师示范:(1)画出鱼儿基本形;(2)描绘特征,如头、尾、嘴、鳍等;(3)添加鱼儿身上的花纹;(4)添加颜色。

学生可模仿教师画“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画好“鱼“之后,再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海底动物。

2:激发想象,构思作画,用剪贴的方法在一张大幅蓝色图画纸上创作一幅有故事情节的海底世界想象画。

8、《勇敢的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勇敢的自己,学会对人物动态特征、表情特征的观察与描绘。

2、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并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难点:

对胆小及勇敢的人物表情和动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和描绘。

四、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师生交流,增进了解。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有件事情请大家帮忙,老师最怕疼了,可是我最近长了一颗小虫牙,医生说必须拔掉,我应该怎么办呢?(勇敢面对。)那么,你们觉得自己是勇敢的人吗?认为勇敢的同学请举手。真不错,你们做过哪些勇敢的事儿呢?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的心情?能告诉老师吗?(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令自己感到紧张、胆怯的事情,特别是第一次做的事情,这其实很正常。可如果不去勇敢地面对它们,向紧张和胆怯挑战,就会导致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做不了;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却达不到好效果。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画面。

3、好!我们今天就来以这些勇敢的人为榜样,学习第8课《勇敢的我》。

(二)讨论评述(欣赏):

1、师:在我们的美术书中有三幅表现“勇敢的我”的作品。打开美术书第14页,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

2、共同欣赏分析(逐一欣赏):

解决问题:(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

仔细观察勇敢的“我”表情有什么特点?其他人呢?(在黑板上示范画人物特征)

3、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其他的画“勇敢的我”,好吗?你们有信心画得比他们勇敢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观、所感、所想大胆地画下来,通过画笔,再一次感受自己勇敢时的心情。并提示学生可以对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进行大胆地想像与夸张。

(三)创造表现(创作):

1、学生开始创作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2、对有新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展示,以给其他同学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展示交流(评价):

1、师:同学们,你们“勇敢的我”都画好了吗?举起来让我看看,好吗?

2、师:看看谁最勇敢,愿意第一个上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介绍“我”在做什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有什么特点?)

3、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说一说自己的成功之处,找一找别人的闪光点,互相也提出有创意的修改意见。

七、课后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9、幸福一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绘画自己家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学习关注生活、关爱家人,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和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

课堂上使用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气氛。

歌曲《吉祥三宝》通过歌词

我们就是幸福快乐的一家,很自然的导入本科。引导学生从歌声中感受家庭的幸福

揭示课题

《幸福一家》

二、创设情境

1、师:你有过幸福的感觉么?你最幸福的时刻是和谁在一起呢?

生: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一起。

2、师:亲人是我们最熟悉、最亲近的人。最开心最幸福的莫过于与家人在一起生活。

那么在生活中肯定有许多开心,难忘的事情发生对不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3、展示图片(学生与家人一起的幸福时光)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物,观察当时家人的动作、形象、动作等细节。

师:这些照片都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用相机记录下来的幸福瞬间,还有很多幸福的记忆我们来不及用相机记录,但我们却把它们牢牢的记在脑海里。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将他们保留,你们想的到么

生:记在脑袋里

回家画在美术本上

师:真聪明。

你们看今天胡老师也带来很多小客人,他们也要与我呢吧二《7》班的小朋友一块分享幸福。

4、展示学生作品

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

三、创作与表现

1、个人创作:幸福一家

可运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也可在作品一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2、教师随时指导并给予鼓励。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感染,产生一种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表扬画出真情实感的学生,表扬构图、色彩俱佳的作品。鼓励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

3、学生创作后评选《幸福之家》、《一次愉快的旅行》、《一个快乐的节日》、《一顿美味的家宴》……

四、课后拓展

1、师:父母家人总是在每一个纪念日送上最好的祝福,在假期合理的为我们安排各种娱乐与学习,在身边无微不至照顾我们。

(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感受家庭的温暖,理解幸福的含义。)

2、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来回报他们呢?

生:听爸妈的话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

师:那么,让我们一块来看看下面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4、播放短片《妈妈洗脚》

师: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我们要爱自己的家人,爱爸爸、爱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通过短片让学生懂得关心长辈,关爱家人。

5、师:让我们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拍拍小手吧

歌曲《幸福拍手歌》

10、校园趣事多

教学目标:

通过画一画校园里有趣的事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学会关心同学,爱护校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学校发生的事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校园图片。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我们的学校。

师:对,这是我们的校园,在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上课时学习知识,下课时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每天都会有新鲜有趣的事情发生。

2.再出示一张照片。师:他在干吗?

生:踢毽子。

师:你会吗?还会什么?

生:跑步、走独木桥……

师:同学们会的真多,会跳绳、会踢毽子,那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己或者看到别人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让学生讨论后说出来。

生:我看到有人早跑步的时候没看前面就摔倒了。

生:我自己转呼啦圈转了400多下都没有掉下来。

生:……

3.师:同学们真厉害。其实,我们的校园经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你还记得有哪些吗?想一想,告诉我。

学生回忆、讨论,尝试性的回答。

生:学校举办过电脑比赛,很多同学都参加了。

生:还举行过拔河比赛……

学生述说后老师可补充完善整件事。

师:同学们记得真多,还有没有?

生:记不起来了。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照片,是平时用相机拍下来的一些学校的事。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在学校发生过而我们刚才又没想到的事!

4.让学生看照片、观察照片内容并提出问题。

(1)师:这是一张什么照片?

生:很多人在操场上,在跳操。

师: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吗?

生:是我们上一年级的时候。

师:对,这张照片是老师在你们一年级的时候照的,那时候每天下了第一节课同学们都要到操场上来跳操,是不是。现在还记得怎么跳吗?我们现在来跳一跳!学生起立,师生在原地一起跳操。

(2)跳玩操后,老师小结,出示第二张照片。

师:同学们跳得真不错,都还记得是怎么跳的。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张照片,这又是什么时候的事?

学生看照片,踊跃回答。

“是学校的画画比赛”

“是在上学期举办的”……

师:对,这张照片照的是上学期举办的“青青校园书画艺术节”。其中有绘画和书法,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你们有谁参加了的?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我参加了画画,画的是海底世界,我还得了奖呢!

生:我也参加了,我画的是在一大片绿色的森林里有狮子,犀牛、河马、长颈鹿,很多动物在一起玩,它们很开心。

生:……

师: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参加了活动有的还获奖了,有的虽然没有得奖,但是你们参与到这件事当中,感受到这节事带来的乐趣,就非常好!

(3)出示第三张照片,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

5.师:看了这些照片,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曾经发生过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啊!现在我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还有没有什么有趣事情发生过,现在的。学生再次讨论。

师板书:校园趣事多

新授

1.学生讨论完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最近校园里装了篮球架,有好多高年级的学生在那里打篮球。

生:我们去了活动中心,在那里我们学习包饺子,我还吃了好多饺子。

师:你现在会包饺子了吗?

生:会。

生:……

老师小结。

2.师:原来校园里最近还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啊,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趣极了。那么你们知道其他学校的校园趣事吗?我们打开书本,看看他们的校园生活多么的有趣。

让学生打开书本,看课本上的范画。

师:书上的画中画了些什么事情,他们正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画中的内容,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我看到了有一个男的在拉小提琴,其他人都在听他拉提琴。

生:我看的是最下面的那幅画,画的是有好多的小朋友在唱歌。

师:他们的校园生活也很丰富有趣,那么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把我们的校园趣事也用画笔记录下来,好吗?

作业

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画要求,师巡回指导,期间可展示学生画的好的或者有特点的画进行点评。

四、总结

1.学生画好后,展示其作业,让生说说自己画的内容是什么,介绍自己的作品。

2.师小结本课。

3.师可收集一些作业制成一个小册子,整理成一个校园趣事事件簿。

11、回家的路上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道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交通情景。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撕、画、剪等多种手段进行作品创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这是我们常州的哪里?你们熟悉吗?(怀德桥)

2、每天早晨上学时要经过这座桥的小朋友举手?

3、这里的桥上什么东西很多?(车多、人多、房子多)

4、车多、人多,让你们觉得交通是怎样的?(拥挤的、繁忙的)(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早晨是坐交通工具来学校的?(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2、在马路上你们还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卡车、双层巴士、面包车、三轮车……)

3、马路上的车辆都具有特别的声音,你们会模仿它们的驾驶动作和声音吗?(学生上台模仿:摩托车的声音、自行车的铃声等)

游戏:听一听,猜一猜(课件)

我们除了在马路上可以见到这些交通工具,还能在哪些路上见到它们?(立交桥、转盘、盘山公路、乡村的马路等)(课件)

车辆和行人在马路上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对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认识多少?(投影展示后贴在黑板上的道路情景图上)

4、指导学生欣赏作品,评述对作品的看法。(表现形式:画、剪、贴……)

5、放一段科幻影片中的可以飞的汽车,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作业阶段

这是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大哥哥为常州设计的一座未来的立交桥,你们看,纵横交错,非常有现代气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去看一看美丽的新常州,好不好?

要求:1、用画笔画出各种交通工具,再剪下或撕下贴在马路上。

2、尽可能多地表现各种交通工具。

3、自由地表现,可画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交通工具。

4、画花、树、房子、人等布置在马路的两边。

(注:也可引导学生独立制作表现,突破纯平面的绘画方式,将绘画与纸工结合起来。)

(四)展评阶段

1、游戏:摆一摆,想一想

用剪贴或画的方法制作一条交通繁忙的大马路,将自己制作的小车等交通工具剪下粘贴在马路上,并注意用花或树木装饰马路的两边,还要注意路两边的建筑物,这样看起来画面会更饱满、更美丽。(提醒学生粘贴时注意交通规则,布置出繁忙而有序的交通景象。)

说一说,评一评(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五)拓展阶段

如今我们常州的马路越来越宽阔,交通也越来越繁忙,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儿歌进行交通法规教育)

人和车,靠右行

过街要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顺畅好心情

(六)收拾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注意保持教室环境的整理洁。

12、大嘴巴朋友

教学目的:

1通过简易的手工制作,学会运用简便的材料进行剪、折、画等技能。

2通过表现儿童喜爱的小动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简便的材料进行剪、折、画等技能。

教学难点:提高儿童动手能力。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从小到大,青蛙的成长经过了有趣的演变阶段。它们刚出生时是一只小小的蝌蚪。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小圆点似的身体,拖着一条小尾巴,像鱼叉不像鱼,随着小蝌蚪一天天长大,它先后长出四肢,尾巴也逐渐消失,长成了小青蛙。青蛙喜欢在池塘,小溪里生活,它的游泳本领特强,据说人类的蛙泳的姿势动作就是模仿青蛙的。青蛙的后腿特别发达,弹跳能力很强,它靠捕食小飞虫为生,特别爱吃蚊子及其幼虫子孓,所以青蛙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我们应该保护它,而不能捕杀它。(板书课题)

2.读画:青蛙长得很“丑”,其外型特点较突出,一双大眼睛长在头顶上,再配上一张大嘴巴,前肢较短,后肢较长,肌肉发达,大肚皮里白色,其他地方是绿色或暗绿色的,四肢和背部有些斑纹,制作采用剪、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法程序简单,形象概括,而且它的大嘴巴还能动起来呢。

3.制作步骤:制作时可先选一张卡纸,在纸上确定好青蛙的大小位置后,先对折,用剪刀在青蛙嘴巴处横剪一刀。剪后打开卡纸,按图示的虚线向内折即可,最后再用彩笔或油画棒画上青蛙的眼睛、身体和四肢,一只生动的大嘴青蛙就做成了,如果你把对折的卡纸一张一合,青蛙的大嘴也会随着一开一闭,十分有趣。学生可按教材中的图示进行制作。特别注意要按图示步骤折剪。剪、折后添画的部分需与剪折部分配合。

三,巡回辅导。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本课作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

四,进行小结。

表扬画的好的学生,把他们的作品给全班同学欣赏。指出不足之处。

13、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设计造型新颖的文具用品。

2、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以及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教具“外星人”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来自文具星球来的多多,他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学,要和他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种文具是什么?这种文具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它美在哪里?(橡皮、铅笔、水彩笔……)

3、多多:今天我来这里是想邀请大家带上你们心爱的文具去参加我们文具星球一年一次的文具舞会,你们想来参加吗?

4、师:要去参加舞会了,这就需要我们小朋友帮助你的文具好好的打扮一下!

5、揭题:巧扮文具

二、新授

1、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啊?

学生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带来的废弃纸盒或其它物品制作新颖别致的文具。

师:

这些废旧物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各种不同的包装纸、不同的纸盒,我们在吃完、用完后,往往是一扔了事,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我们一双勤劳、灵巧的小手使它变废为宝。

2、出示成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及方法。

3、教师示范,进行制作。

三、学生进行练习

练习时注意巡视:1、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搭配、2、用剪刀时注意安全、3、作业干净,胶水粘牢固、6、纸屑不能乱扔。

四、讲评

师:看一看你觉得舞会里哪个文具打扮的最漂亮,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哪里漂亮)?

生:颜色搭配很漂亮,造型很特别………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的小朋友这个设计师都做得很好,都把你们的文具打扮的很漂亮,希望课后同学们利用身边多余的材料,在设计几种不同的学习用品。

14、风向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风向标的外形特征与科学原理。

2、了解风向标的造型、功能与选材的关系。

3、尝试、探究合理的方法制作。

4、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制作带来的快意。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与制作一个小风向标。

2、注意基座及风向标的比例。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带着丝巾、塑料袋等较轻的物体到操场上去“放飞”。

2、观察国旗、树叶被风吹动时地状态,体验风是有方向的,而且不同的季节,风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二)风向标的含义:

风向标是气象观测站专门测风向的一种仪器。

(三)制作步骤:

1、把橡皮泥弄好放在瓶盖里。

2、把瓶盖放在硬纸上,再用剪刀剪下和瓶盖一样大的圆圈。

3、把圆圈的下面粘上双面胶粘住瓶盖。

4、把用完的水笔芯插上去,记住,圆圈纸上搞一个笔芯孔插进去。

5、把软纸折成一个圆体再折二个三角形,粘在圆体的尾边来指方向。

6、把圆体横放在尖上,扎一个孔,就大功告成了。

(四)注意事项:

1、要注意基座和风向标的比例。基座要做得稳,上面的风向标要做得灵活、轻巧,便于转动。

2、基座部分可以用一些比较重的材料垫好或填充,中间的标杆也一定要固定。

(五)实践应用:

1、学生作品完成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互相说出自己的感受。

2、将作品放在户外进行风向测量实验,评选出“科学之星”。

15、创意小书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创意小书挡,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小书挡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重难点:学习如何设计、制作小书挡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卡纸、彩纸、铅笔、橡皮、彩笔、胶、收集的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读书,接触过许多的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小书挡。

2、教师拿出学生书包里的一本书(掩住书名),请学生认一认这是同学们哪一科的书?(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设计小书挡,教师展示课题:15、创意小书挡

二、引导设计

1、学生小组讨论设小书挡要注意什么方面?

2、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

3、设计要点:主题突出;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图文并茂;色彩艳丽

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5、教师总结设计步骤——构思;打稿;修改;定稿;上色装饰(拼贴)

三、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以“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小书挡。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作业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

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小书挡,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教学小结:

本课是集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为一体的一节课,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小书挡设计作品,使学生了解小书挡设计的相关知识,并设计、制作我的小书挡。体验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16、红

目的要求:

认识红军桥,了解一些有关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一座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红军战斗的电视吗?

这节课老师首先带大家认识几个地方。

1、出示瑞金红军桥图片(图1)

师:这幅图画的是我们江西瑞金的武阳,这里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图上这座桥叫红军桥,它是红军万里长征的第一桥。

2、当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爬过茫茫的大雪山,走过遍布沼泽的草地,还趟过许多这样的大河(边讲解边出示课件,图2—图4)。

3、有些河上没有桥,有些河上的桥被敌人炸毁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自己动手造桥。

出示图5:这是红军走过的桥

图6:这是把一些小船并在一起,再在上面铺上木板

图7:这是有名的卢定桥

图8:图上画的是红军战士们在卢定桥上战斗的情景

4、同学们,红军战士们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向他们学习?

5、那么请跟老师一起来朗读这首诗歌(图9)

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年的红军战士,也来自己动手搭桥,好不好?

二、新课

1、那谁来说说看,你见过哪些桥呢?

2、老师这里有一些桥梁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图10—图20)边欣赏边作简要介绍。

3、看了这些桥,请哪位同学来说说看: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图21)

4、出示老师搭的桥

我做的这座桥用四个牙膏盒做桥墩,用回形针扣在一起做成了栏杆和桥面。

待会大家造桥时,可要想清楚了:用什么做桥墩或桥洞,用什么做桥面,栏杆又是什么样子的。

5、搭桥要求:注意安全;注意卫生;

有时间限制,所以小组同学要密切配合,分工合作。

6、生动手搭桥,师巡视指点。

三、作品展示

逐组点评,重在表扬,照相留念。

四、总结

今天同学们齐心协力搭桥的情景,已经深深的印在了老师的脑海里,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一个个的小红军战士,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老师相信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做得更出色。

17、过端午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及爱国热情,并在解说当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中增长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学社自己动手做“龙舟”、“粽子”。

教学难点:学生合理利用废旧物。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农历五月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称作端午节、午日节、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基本相同。在每年这一天,大家会进行一些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佩香囊等活动。

板书课题。

二、授课

1、讨论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来历据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诗人屈原,当年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一直追至洞庭湖,还不见踪迹,而这便成了”龙舟竞渡的起源。同时人们还煮了许多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五月五,人们都用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提问:同学们知道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吗?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传统的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串,形形色色,玲珑悦目。”

2、读儿歌

“五月五,过端午,锣鼓喧天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家家户户扎粽忙。”

3、老师示范

(1)将纸杯剪开;(2)用胶水粘好;(3)用吸管做船桨;(4)做龙头和小人。

4、学生讨论,尝试做。

5、示范做粽子

(1)把纸裁成长方形;2)连续折成三角形。

(3)按折印来做粽子,再用绳子绑好。

6、小组制作

(1)选择合适的废旧挂历、包装纸、彩色丝线或毛线,做个纸粽香囊。

(2)用纸杯和吸管来做一只“龙舟”。

7、老师指导

点评作业

8、展示作品

填写意见卡,填写出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以及他人对作品的建议。

9、分组进行扎粽子或划龙舟比赛。学生集体评选出最佳选手。

三、小结:纸粽可作为礼物过节时送给亲朋好友,龙舟可以用来进行一次同学之间的友谊赛。

18、画青花纹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及历史特点,通过对青花瓷不同造型及图案的欣赏,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美感的理解。

2.运用折、剪、画的制作方法,绘出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以及青花的图案装饰。

教学重点:

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历史特征、不同造型与图案的寓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折、剪、画的制作方法,绘出美丽的青花瓷。

教学设计:

一、猜一猜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上课为大家来敲奏一点乐曲,看看谁能猜出我是用什么敲出来的,听听瓷器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

2.展现青花瓷实物,小朋友们,这个白地青花的瓷器就叫做青花瓷。今天老师就将带大家进入一个美丽的青花世界。大家知道吗?青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呢,在很久以前,人们做出来的陶瓷是没有颜色的,有一个叫做青花的小姑娘,她为了采集到可以化为漂亮颜色的材料,独自到一个山上去找矿,秋去冬来,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三个月,这个小姑娘终于在一座倒塌的碳窑里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料石,可是小姑娘却由于辛苦和寒冷冻死在了山上,她采回来的料石被磨成了颜料,画在胚胎上,就成了现在这样清脆欲滴的蓝色花纹。

二、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及历史特征

1.小朋友们知道这美丽的青花花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课件展示泥胚制作视频)你们可别小看这样一个青花瓷瓶,它可是要工作人员经过几道复杂的工艺才能制作出来的哦。它首先要拉胚,然后等泥胚自然晾干以后,用铀上色,经过高温1300左右烧制出来,因为这种铀色经过高温烧制以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我们把它叫做“青花”。

2.青花瓷在我们国家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离我们几千年前的唐朝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了青花瓷了,到了元朝,人们就开始在瓷器上绘画些好看又吉祥的花纹了,青花瓷上开始出现了美丽的植物、风景或者是人物故事呢。到了后来的明清年代,青花瓷就越做越精美,漂亮了。

在这个时候,人们还创造了多种色彩的青花,又叫做“五彩青花”,(课件展示各年代青花瓷图片)。在青花的历史中,我们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是最有代表性的了,它享有“中国瓷都”的称号。

三、欣赏美丽的青花瓷

1.老师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青花瓷,它们有着素气典雅的色彩、图案,还有各种不一样的外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不同的青花瓷。

2.在欣赏过程中,老师对其不同的造型和图案进行讲解:

这些美丽的青花瓷,有的瓶口小小的,身子长长的,非常的秀气,青花花瓶在外型上左右对称,和谐,富有美感。有的罐子肚子大大的,还有的被做成了盘子,茶壶甚至是放蜡烛的烛台。造型多种多样。而青花上的图案更是有着极为特别的寓意。在很早以前人们就把自己的一些美好祝愿都画在青花瓷上,小朋友们看,这是画着鱼形图案的青花瓷,正是象征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的意思;还有这些青花,上面绘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你们知道这些图案代表着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后回答)

小结:喜鹊象征喜庆;鸳鸯代表着成双;牡丹代表着富贵吉祥;龙凤绘在祥云中,表示龙凤呈祥等等。

3.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青花瓷发展到今天有许多造型独特,既好看又实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别有情趣。还有许多我们都想不到的很现代的东西也加入了青花的设计,大家看,这是一条丝巾,还有漂亮的花瓶。

小朋友们,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可以加入青花的设计呢?我们的文具可以吗?如果你有自己的汽车你会怎么打扮它呢?甚至有人会在汽车也加上青花图案哦。

今年是奥运的一年,青花瓷在这个时候也有着自己的方式表现奥运哦,大家看,这是一套奥运青花瓷金银纪念章,它将奥运的标志、运动的图形和我们传统的青花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崇敬和宣扬。

四、学生绘制青花

1、小朋友们,你对奥运有什么美好的祝愿呢?今天我们也来为奥运绘画一个青花瓷吧。

2、讲解并示范绘制方法:(1).将纸对折,画出一半外形,将其剪下;(2)用蓝色水粉等工具绘画出青花图案。青花的花纹要表现自己对奥运的美好祝愿,我们可以把它画在瓶子的脖子上,肚子上,甚至在底部也可以画上花纹。在画花纹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色块表现,也可以用线条描绘。当然,除了老师所讲的对称的青花瓷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绘画出不同的外形,例如给瓶子加个小耳朵,或者给它装个小手把,一样的别致可爱,除了小瓶子,还可以画杯子,小盘子等等,看看哪个同学的作品最有创意了。

3、学生绘画青花作业。

剪窗花

【教学目标】

1.教师要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特点、语言和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对剪纸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具体的剪刻方法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2.充分发扬我国民间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依据贯彻启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的。]

【关于教材】

l.本课内容属于工艺设计制作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以前所学的剪纸技能的基础上安排的,既可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又为后面贺年卡的设计制作做准备。本课教材内容体现了民族特点,对于充分发扬我国民间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都有重要作用。

2.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知识点。

重点:剪纸的特点、语言和方法。

难点:对剪纸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剪纸的设计方法)。

知识点:主要知识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剪纸的构图形式及造型特征。

【教学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法,教师可通过挂图演示、操作演示和黑板演示及请学生上台添画、尝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剪纸的特点、语言及方法。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贯穿探究、讲解、提问、观察、合作和练习多种方法,将重点一一攻破。对完成的较好的作业,张贴在窗上、美术角上,进行评议,给予表扬鼓励,让美术课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习美术的内驱力。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讲评上节课作业。

(2)谈话:快新年了,中国的农历新年有个习俗,剪窗花帖窗花,庆新年。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样剪窗花,过年了自己动手做一做。

2.欣赏剪纸作品。

(1)教师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了解剪纸的用途,知道剪纸是人们过新年或是在喜庆的日子里张贴的表示喜庆吉祥的装饰物。

(2)欣赏几件教师的作品,要让学生知道这些窗花都是在吸收了民间剪纸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民间剪纸是人们以自己熟悉的人物、动物、景物、民间传说、戏曲人物及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题材创作出的剪纸艺术作品,极富深厚的民族特色。

(3)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剪纸与绘画、剪纸与实际生活形象不一样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3.讲授新课。

(l)剪纸的特点: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作品,了解这些作品同绘画作品的不同之处以及剪纸所用的工具,小结出剪纸的特点:装饰性强、造型夸张、风格质朴,有很强的“刀味纸感”。

(2)剪纸的表现方法:

①构图:以上知识应结合课本内容和准备较为典型的剪纸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出有自由式(如《狮子》、《顽童》等)、对称式(如《喜字》、《吉字》等)。

②造型:结合作品欣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剪纸的造型特征,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使作品体现出朴实、亲切、生动、有趣这一造型特征。

③色彩:教师通过教材上的作品,使学生了解剪纸的色彩种类。

④剪刻形式:通过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阴刻”、“阳刻”及“阴阳刻相结合”的剪纸形式。剪刻要求稳、准、巧。

(3)剪纸的语言。

①通过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如人物、花鸟鱼虫、山石、树木等,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剪纸作品(生回答都有哪些形状的纹样),归纳出最常见的两种纹样,即“月牙纹”、“锯齿纹”。

②教师出示两幅图有不同形状的“月牙”、“锯齿”状纹样图,并加以补充说明:最常用的是“月牙纹”、“锯齿纹”,较常用的还有“花朵纹”、“云纹”、“水纹”等。

③通过上面的学习和小结,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知道原来看上去很复杂的作品不外乎是由这几种基本纹样构成的。接着趁热打铁,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两种变形后的“白菜”、“金鱼”的外形,要求学生在黑板上把学习掌握了的基本纹样添上去,使之变成剪纸图案,然后教师给予肯定和纠正。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关系到学生能否对剪纸这门艺术的理解及在设计练习中应用。因此,对剪纸的语言特点的讲授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如何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理解和运用剪纸语言。]

4.制作方法。

(1)构思:考虑题材、内容、构图、造型、色彩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2)起稿:用铅笔布局安排完形象后,用毛笔大胆、简练地画出形象的“线条”和“块面”,注意各部的连接。如有的黑色涂得不理想,待干了之后,用白广告色加以修改。

(3)剪刻:将画稿放在大红毛边纸上。用书钉、大头针,曲别针等固定。为了不致走形,先剪刻最细的和紧要之处,然后由中间向四边刻,最后剪外边。依照从左刻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

(4)裱贴:将剪好的作品按照理想的布局摆放在衬纸上。用手指按住作品的一部分,然后用小刀蘸一点浆糊从剪纸和衬纸之间轻轻地伸进去,抹上浆糊,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找几个点把作品固定在衬纸上。

5.作业要求。

(1)每人设计、剪刻一件能表达喜悦心情的窗花作品。由于窗花常常用来象征吉祥、喜庆,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造型上尤其应注重传神,形象要夸张、简化,学用“月牙”、“锯齿”造型语言。内容不限。

(2)图案要做到概括、夸张、有趣味。

[以上这个过程的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教师巡回辅导。

辅导要点:

(1)启发学生构思内容:鸟兽、花草、山水、鱼虫、人景等。

(2)注意纠正学生设计复杂、不宜剪刻的现象。

(3)启发学生在抓大的外形特征基础上,试着用“月牙”、“锯齿”表现和装饰物象。

(4)用剪子和小刀时,注意安全。把剪下的纸屑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

7.作业评比。

(1)每组选出一件作业贴到到窗上,其余的贴到白卡纸上。

(2)学生互评,说出一件最好的作品,说明喜爱的原因。

8.拓展延伸。

课外收集剪纸作品,制作几个装饰自己的家。

20、我是小公民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将以前学过地美术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通过绘制宣传画、垃圾筒、提示牌等美术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美丽的城市、美丽的花园、快乐的我是其中的一员,鸟儿是我们的朋友,花儿向我们招手。让我们来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保护这美好的家园。

二、授课

1、出示图片

提问:图上的小公民在做什么?

学生讨论。

师:我们经常在生活或电视新闻里看到许多好与坏的现象,你能记录下来吗?请你填一填新闻调查表。

时间

地点

文明行为

不文明行为

2、欣赏图片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认为谁画出的文明行为生动?

“图1小公民帮盲人过马路,图2小公民保护环境,图3小公民爱护小鸟。”引导构思

3、引导构思

“你会设计什么样的宣传画来表现文明小公民呢?”

4、布置作业

把你调查好的人和事画下来,设计制作成一幅宣传画。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5、讲评作业

三、小结:联合国环境保护大使珍•古道尔博士说的:“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

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做个好公民。

板书设计:

第20课

我是小公民(一)

保护环境

爱护动植物

帮助他人

第2课时:

一、导课

师:在校园的一角,在公园的一角,在你身边的一角,你发现了什么?手儿动动、脑儿动动,趣味在手中。

二、授课

1、欣赏图片

提问:你看到的图片中有什么?它们起什么作用?

(提示大家把垃圾放入垃圾筒里。)

2、教师示范制作提示牌

1)设计提示语

如:请节约用水!

2)制作牌面

出示垃圾筒范例

1)

把纸盒做成筒身。

2)装点图案和文字。

3)设计卡通人物。

3、布置作业

各组设计一个垃圾筒和一块提示牌。

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4、讲评作业,展示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第20课

我是小公民(二)

作业:

各组设计一个垃圾筒和一块提示牌。

21、珍稀的古树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欣赏纯粹的线条美,认识线的丰富、强烈、准确、肯定的表现力。

2、学习用线的不同表现方法,体会和描绘客观世界不同物质所具有的不同材质,以及给人的不同感受

3、学习用各式各样的线来描绘质感的方法。

4、能够自主体会树叶给人们的不同感受,用线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树的不同种类。例如“杨树”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体会树叶、树干给人们的不同感受,用线的不同排列方法,反映树的不同种类,通过描绘树的外形、结构,表现树的质感。

2、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观察、体验、创新,鼓励学生用各式的线条来表现树的不同质感。

3、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作品。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

4、预先请学生去公园观察,或是从课外书、网络上去搜索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树”的资料,从大自然中、生活中、网络世界中去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想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三、课前准备:

学生用具准备:美术课本、彩色笔

教师教具准备:绘图纸、挂图、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提问:常见常用的线有几种?怎样表现?(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

2、鼓励学生:在画面构图方面控制能力有所增强,在线的处理、连接上处理得当。

3、缺点指正:个别同学画面小,整体感觉不好,有点歪。

板书课题《21、珍稀的古树》

4、多媒体演示。

今天老师就着重请大家来欣赏我们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各样的树

讲解各种各样的树的特征,即这些树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1)

红豆杉——像美丽苗条的少女头上梳着漂亮的发髻,动作好像是时装模特,优美地站在那里。

(2)

千年古树及受迫害的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干燥,给人以苍老的感觉。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

(3)

柳树——垂柳婀娜多姿,柳枝随风摆动像轻歌曼舞的少女。

(4)

枫树——从色彩上去着重分析,欣赏它那火红的样子。

(5)

白桦树——像有无数的“眼睛”在那看着你。

请学生汇报自己预先去山村观察,或是从课外书、网络上去搜索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感兴趣的“树”的资料,从而补充老师所讲的类型。

1、多媒体演示一幅完整的作品的步骤。

2、展示挂图,用黑色、红色绘制的单色作品。

3、讲解课本第8页关于树冠、树叶的表现技巧。

〈二〉

自主学习:

作业

要求:(放音乐,创设优美舒适的教学情境)

1、四人一小组画一组树。

2、以线为主、单色绘制。画的过程实物展示有特色的作品。相互协作,以组的形式展评。

3、每次老师出题,大家创作,今天请同学们自拟题目。

4、教师和学生互动,请两个同学和老师在黑板上一起作画,并请同学来修改。

〈三〉

想象创新:

学生活动:自主作画,以小组的形式绘制长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并参与到学生的绘画活动中去。

A、你是怎样感受这棵树的?就考虑一下选择直线、曲线、折线还是交叉线中哪种形式能与自己感觉相近,然后大胆地画,不要犹豫。

B、先将树干画出,再将树冠外形画出来,然后根据感觉进行线的不同排列,排列时先从大处着手,有时间再补充细节。

C、树干、树叶外形内都要排满不同类型的线,不要留大量空白。

板书设计

21、珍稀的古树

线的四种类型:

二下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拿起小刀,冲锋上战场,这是抗战时期的儿童对敌人斗争的生活。在本单元里,汇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音乐作品。这些优秀的儿童音乐作品使学生对历史上的儿童生活、情感有所了解,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用坚定、充满朝气的声音演唱歌曲,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能力目标:能根据歌乐曲的内容和蕴含的情绪,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协调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共产儿童团曾在历史时期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教学难点:能根据歌乐曲的内容和蕴含的情绪,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教学准备:琴、打击乐器、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好儿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学会演唱歌曲《好儿童》,并与他人一道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力目标:能够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体验表演的乐趣。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创编并主动、自信地表演。教学准备:琴、打击乐、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师生问好

2、课件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随音乐节奏和老师一起做律动。

3、小蜜蜂在采蜜、小喜鹊在造新房子,同学们,你们觉得它们幸福吗?它们快乐吗?为什么?

4、再次音画结合播放课件。

二、探索求知

1、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爱劳动的小朋友。

2、播放录音范唱歌曲《好儿童》。

3、教师教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

5、共同评价。

三、拓展延伸

1、自由组合,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各组展示,相互评价。

四、小结深化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能力目标: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情感目标:了解、感受抗战时期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教学难点:创编并主动、自信地表演。教学准备: 课件、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播放歌曲《时刻准备着》。

2、师:同学们,听口令,稍息,立正,向前看起,向前看,让我们一起踏着音乐的节拍,唱着歌曲《时刻准备着》走进教室,好不好?齐步走!

3、师:刚才,歌曲《时刻准备着》又把我们带回了革命战争年代,60年前,日本侵占了我们中国的领土,(播放图片 日军侵华的画面)他们侵占了我们的领土,轰炸了我们的房屋,杀害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亲面目全非,饱受痛苦煎熬!但我们并没有低下头来,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抗日战斗,就连和我们同样年龄的孩子们也不例外。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儿童团,看看这些小英雄们都做了哪些事情?

4、课件播放儿童团动画录像(送鸡毛信、巡逻、抓汉奸、埋地雷„„)。师:接下来,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5、师: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大屏幕显示照片)创作了大量抗战的歌曲,也有一些是专为我们儿童创作的。其中,《只怕不抵抗》就是当时在儿童团里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板书题目),同学们齐读。

6、节奏训练

2/4 X X │X.X │X 0 X │X--│X.X │X--│X 0 │┃

手 拿 小 刀 枪,冲 锋 到 战 场。

7、发声练习1=C→1=G 2/4 3 3 4 5 │ 3 0 │ 3 3 1 3 │ 2 0 │┃

机 枪 dada dada da dada dada da 冲锋枪 dudu dudu du dudu dudu du(子弹从我军射向敌军)战 车 didi didi di didi didi di(我军从远方凯旋归来)

8、出示两个乐句,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演唱,这两个乐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1)2/4 1 2 1 3│1 0 3 │5 —│3 6 │1 —│1 0 ‖

不怕 年纪 小,只 怕 不 抵 抗!(2)2/4 1 2 1 3│1 —│3.5│3 6 │1.6│ 1 2 3.2 │1 —‖

不怕 年纪 小,只 怕 不 抵 抗!只 怕 不 抵 抗!

二、探索求知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2、教师教唱歌曲。

3、表演唱。你觉得如何来演唱更能表达现在的激情?请大家跟据歌词一边表演一边演唱

4、分组唱。

三、拓展延伸

1、分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内容。

2、各组自由创编后展示,相互评价。

四、小结深化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

2、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能力目标:通过创“英雄塑像”培养学生正确区别各种主题、即兴创作造型的能力以及激励学生学习英雄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情感目标:通过学戴红领巾、学敬队礼的活动,激发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少先队员的渴望及对红领巾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区别各种主题、即兴创作造型的能力以及激励学生学习英雄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复习歌曲《只怕不抵抗》。指导学生用坚定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图示,模仿、创作造型来表演歌曲中“只怕不抵抗”这一句的歌词。

3、歌表演《只怕不抵抗》。

二、探索求知

1、初听并回答问题。歌曲的名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第一段),找出歌曲中最喜欢歌曲中的一句歌词。

3、再次复听(观看少先队入队仪式的照片)。

4、学戴红领巾、敬队礼。

5、完整表演唱。

三、拓展延伸

1、导入

师:的确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些英雄故事,还请你们课外去收集了一些。谁愿意为我们讲讲你收集的英雄故事?

2、个别学生讲故事,分组交流收集的英雄故事。

3、结合故事内容创作个体英雄造型。

4、教师小结并出示“造型主题”。

5、小组排练、展示主题造型。

6、互相评价表演内容(评价标准:是否与主题相符)。

7、表演唱“只怕不抵抗”→塑英雄造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小结深化

第二单元 蹦蹦跳跳

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择了一系列与日常体育活动及校园体育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采用听、唱、编、玩等活动方式,玩中渗透相关知识及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音乐和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他们在音乐生活中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模仿鸡叫的游戏中,学习“八分休止符”,体会休止符的时值。能力目标:通过读歌谣做游戏,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对四分和八分节奏能做出准确的对比。

情感目标:学会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渗透体育锻炼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八分休止符的掌握。教学准备:琴、打击乐器、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跳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演唱歌曲,并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力目标: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的读出节奏,通过创编培养创作能力。情感目标:体验音乐与体育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创编表演。

教具准备:磁带、红绸带、乒乓球、卡片、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2-4小节节奏,并利用节奏卡片贴在黑板上,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

2、用手拍出所有编的节奏,告诉学生读好的小窍门(心中读节奏)。

3、试一试口中读节奏,手中拍 ● ○

4、出示教具:红 绸、乒乓球。舞动红绸,拍乒乓球感受它们的动作的长短。

5、画出图形,并指导学生在书中涂上颜色,从视觉上感受长短。

二、探索求知

1、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2、用听唱法学习第一段歌词,并参考书中的图形谱辩别音字。

3、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在演唱中应轻巧跳跃。

4、学生随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可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5、学习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根据书中给的第一、三句词继续进行创作,分小组进行创作。要求:可继续创作、也可自己创作第二段歌词。

2、分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老师伴奏)。

3、选出创作较好的歌词全班有表情的演唱。

四、小结深化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鸡学我做体操》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继续复习学习节奏,感受节奏、体会节奏。

能力目标:学唱节奏活泼欢快的歌曲,理解歌曲的旋律是由节奏和音符构成的道理;学习用简单节奏写简单旋律。情感目标:学习将节奏引入生活和学习中;在生活和学习中掌握运用节奏和写作节奏。

教学重、难点:学习用节奏编写旋律。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早上在家里早锻炼时的情景,再听着录音机播放的《早操歌》,有表情、有联想地跟着录音朗诵《早操歌》;然后想一想上学路上经过有红绿灯的路口时,交通警察指挥行人和车辆通过红绿灯时的情景。

2、老师请同学们玩一玩《红绿灯》的游戏。

黑板上张贴着《红绿灯节奏图示》并填出空白小节 X X X X I O X I X X I 0 X X I I X — I

3、学习创作节奏。

4、通过《红绿灯》游戏懂得节奏在生活中的存在和运用。

二、探索求知

1、提问: 老师问小朋友,下课后你都喜欢做什么? 学生: 喜欢跳绳、做操、锻炼身体。

2、那我们就来锻炼锻炼身体,老师请小朋友和自己一起朗读《在操场上》儿歌后,请小朋友玩一个节奏游戏。

3、复习歌曲《跳绳》。唱歌时,强调节奏感,即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要求唱出强弱。

4、师说:小朋友,现在已经快下课了,咱们到操场上去“伸伸臂,弯弯腰”?

5、教师播放歌曲《小鸡学我做体操》学生听赏。

6、教唱歌曲。

7、处理歌曲。

三、小结深化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早操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早操歌》,灵活运用八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通过与“音乐之花”交朋友、创编韵律操、打击乐器伴奏、唱歌等各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锻炼、多运动,热爱生命、珍视健康的良好意识,体验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能用愉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歌曲。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节奏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贴图、自制乐器、头饰、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课前律动《健康歌》。

2、音乐问好。

3、谈话交流

4、创设情境:播放课件,欣赏清晨的景象,初听《早操歌》。

5、感知歌曲形象。

二、探索求知

过渡语:你想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吗?(想)老师要送给你们两个秘密武器,掌握了他们就能唱好这首歌。这是两位新朋友:一个叫节奏花一个叫做唱名花。

1、节奏练习

① 说一句赞美的话请出节奏花,如:花儿花儿真漂亮!② 指导学生拍着节奏说一说,并把花儿贴在黑板上。

③ 按节奏数数一共请出了几朵节奏花。(一二|三四|五六|七)④ 游戏:红灯停。

2、学习歌词

① 请找出由花儿组成的节奏型出现在了那几个乐句中? ② 指导学生随伴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3、学习歌曲

① 听琴按轻声高位置的方法用“la”模唱歌曲旋律。

过渡语:同学们的声音可真好听!旋律花一定了坏了,大家觉得高兴吗?(高兴)好,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把内心的喜悦之情尽情的表达出来吧!

②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唱。③ 我唱你来接,师生接龙唱。④ 分组练唱,比比谁唱得好。⑤ 邀请部分同学演唱。

⑥ 请全体同学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愉快喜悦的心情齐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综合表现

① 启发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演绎歌曲。②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创编表演

① 谈话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创作欲望。② 分组讨论,创编动作。③ 展示成果

④ 选出优胜,示范表演。⑤ 小组互评,老师小结。

四、小结深化

第三单元 一粒米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节约“一粒米”为主题,安排了演唱和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不同情绪和意境。节约习惯的养成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步,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本单元的音乐分别表现了人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美德,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用歌声表达对节约的认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用合适的情绪和声音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能够用有感情的语调吟诵古诗或边模仿劳动的动作边朗诵古诗。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用歌声表达对节约的认识。

教学重点: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歌表演。

教学准备:琴、打击乐器、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快乐的农夫》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欣赏《快乐的农夫》,感受乐曲欢快跳跃的情绪。能力目标:为《快乐的农夫》伴奏:低声部跺脚,高声部拍手。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用歌声表达对节约的认识。教学重、难点:《快乐的农夫》配伴奏:低声部跺脚,高声部拍手。教学准备:琴、录音机、磁带、自带小乐器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与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器乐练习:基本音练习;结合学唱歌曲小乐谱进行练习。

二、探索求知

欣赏《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 雄壮? 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三、拓展延伸

1、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跺脚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2)学生边唱主题,边用拍手与跺脚伴奏。

2、复听全曲后简介乐曲背景。

四、小结深化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是一粒米》第一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农家乐”的情境中,通过动动、跳跳、拍拍、读读等过程,掌握熟悉歌曲。

能力目标:提升节奏感和多声部配合能力,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教学重点:感知熟悉歌曲。教学难点:唱好后十六分节奏。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听《我是一粒米》的伴奏音乐边手拉手弹簧步进入教室,并即兴的带领学生跳一些简单的律动。

2、师生问好。

二、探索求知

学唱歌曲《我是一粒米》

1、听范唱。

2、读儿歌《小小鸡》,拍节奏。

3、为儿歌中动物叫声加入强弱变化。

4、跟节奏朗读歌词。

5、轻声演唱。

6、变换多种形式演唱。

三、拓展延伸

1、师生交流

师:看!那里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媒体)粮食是怎样来的?(松土、播种、施肥、收割)

2、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农民伯伯“松土——播种”的动作。

3、谈谈劳动后的体会。

4、学生模仿小种子。

5、在音乐伴奏下模仿手工收割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模仿机器收割动作。

7、小结:农民伯伯冒着风、冒着雨,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辛勤劳动,你们想对农民伯伯说什么?(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四、小结深化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拾豆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在歌唱是正确掌握其实值。

能力目标:通过范唱与提示,知道学生运用稍带滑音的唱法来表现民歌《拾豆豆》活泼、诙谐的情绪和地方风格。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唱中受到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玻璃珠、筷子、小盆、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师生问好:《问好歌》

2、律动《健康歌》

3、复习歌曲《小白船》

4、复习附点二分和四分音符(X-)

5、学习附点八分音符 X •

二、探索求知

学习《拾豆豆》

1、播放音乐范唱《拾豆豆》)

2、老师范唱歌曲

3、学生跟唱歌谱

4、教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音乐游戏《拾豆豆》

四、小结深化

第四单元 朵朵花儿

教材简析:

各族少年儿童都是祖国的花朵,本单元教学活动围绕“朵朵花开”这一主题,让学生通过听、唱、编、舞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长短关系,并能准确地拍击其节奏。

能力目标:能模仿小孔雀或挤奶小姑娘的动作或自编动作和着音乐表演。情感目标:在歌声中表达小朋友之间的有爱之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在歌声中表达小朋友之间的有爱之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学会唱藏族童谣《多快乐呀,多么幸福》,体验藏族民歌高亢嘹亮的特点。

能力目标:积极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参与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表演的快乐,在唱唱跳跳中体验藏族儿童载歌载舞的快乐。

情感目标:了解藏族的服饰、风俗、名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民族大团结。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尝试学跳藏族舞的基本动作。

2、在学唱歌曲和体验藏族文化的同时,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奔放。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与正确演唱。教学准备:琴、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导入:今天老师当导游,带大家去游玩,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会带你们去哪里?

2、教师介绍西藏地理: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西藏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最新数据),是世界的最高峰,是旅行者神往的地方,因为站在珠峰上就意味着站在了世界的最顶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走进西藏的歌声,去看看西藏的美景吧。

3、课件欣赏

(1)听音乐欣赏西藏美景。

人们说西藏是白色的、是红色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白色象征雪山、皑皑白雪;红色象征藏族同胞的热情似火。(如无人答对,那么在结束前告诉学生。)(2)节奏律动

2/4 X O | X O | X X X X | X.X X.X | X O | X O ||

二、探索求知

1、听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初听全曲)

2、轻声跟唱,和藏族人民一起感受他们的生活。

3、跟琴唱,注意附点音符和一字多音处。

4、歌曲接龙游戏。

5、提示演唱情绪:自豪、欢快、骄傲„„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藏族同胞的热情似火,他们还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他们的聚会,你们想去吗? 介绍服饰:由于在高原地区,所以藏族同胞的服饰一般都比较厚实,他们的挂件和配饰都非常漂亮。而且他们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的服装有着长长的袖子,跳舞时甩起来可漂亮了哪!

2.欣赏藏族舞蹈《洗衣歌》。

3、学跳藏族舞蹈基本舞步。

4、和藏族同胞欢聚一堂。

四、小结深化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各种音乐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融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去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热情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爱雪莲花》。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边防军不畏严寒坚守祖国边疆的精神。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歌曲的情感处理。教学准备: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走进新疆

教师以导游大姐姐的角色,去引导学生了解新疆风情。(播放新疆风光、歌舞画面并配有歌曲的伴奏音乐)

2、播放《娃哈哈》让学生随音乐进行律动

二、探索求知 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

1、节奏练习。

2、歌曲学唱。

师:同学们喜欢布依拉带给我们这首歌吗?想不想唱这首歌呀?生回答

3、有节奏的念歌词。(注意休止符的处理)

4、提问:谁能告诉我冬不拉和雪莲花是什么?边防军又是干什么的?生:回答 师:“冬不拉”是新疆的一种常见乐器(课件),还有一种乐器叫手鼓。他们都是新疆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指导学生先随琴默唱,再轻声歌唱。)

5、教唱歌曲。

6、歌曲情感处理,完整地把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布依拉采到雪莲花的心情是怎样的?要求学生用自豪、高兴活泼的心情去演唱。第二、三段采用自己学唱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结合动作,边弹冬不拉边学解放军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的动作来演唱。最后结束句,要单独进行纠正,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进行选择。)

三、拓展延伸

1、师:为了使歌曲更加动听,我们再加上几种打击乐。(手铃、双响筒、三角铁等,讲明白使用方法。一部分打击乐,一部分演唱。)

2、歌表演

师:歌曲我们唱得很好听,伴奏得也很妙,要是有谁来伴舞就更好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编动作)老师可教学生几个舞蹈动作让学生自己制编后鼓励。

3、最后分成三组:

1、打击乐;

2、舞蹈;

3、合唱。

4、配乐歌舞表演。

四、小结深化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挤奶舞》,学习蒙古舞蹈基本动作。

2、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力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草原的美,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用语言、舒展的歌声、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草原就是我的家》、《挤奶舞》的学习,初步了解内蒙古的风土人情,感受表现牧民生活的乐曲情感;通过歌词的创编,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动作表演。

2、欣赏《挤奶舞》抓住草原人民的一个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习惯更感兴趣。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配合合作中体会到创编的无限乐趣,使他们的脑海里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电子琴、蒙古头饰、奖品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师):同学们,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好吗?(掌声)今天老师心里也非常开心,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舞蹈,你们想不想看?(生答)那好,来伸出你们的小手随着音乐为老师鼓起掌来吧!(师跳舞)怎么样?老师跳得好不好看?(生答)谢谢!

2、学生聆听,教师表演舞蹈《草原就是我的家》.3、通过教师的舞蹈和民族头饰设问引入。(教师头戴一顶蒙古族的帽子)

二、探索求知

1、欣赏草原风光。展示课件(看草原)(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蒙古大草原。美不美呀!(生答)蒙古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服饰很特别。男女身穿着宽松袖长的长袍,腰间束着腰带,穿着象老师这样的长筒皮靴,头上缠着象老师这样的头巾,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

2、(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草原,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说说草原是什么样的景象?(学生说草原)

3、(生答):有许多绿草、白羊、成群的马、牛、美丽的蒙古包,而且天空很蓝、云很白„„

三、拓展延伸

1、律动:(展示奶牛场的课件)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

A:硬肩:双手插腰,左右肩膀一前一后,身体、头保持不动。

B:我们在挽袖时要注意,左手握空拳,右手大姆指和手掌分开,手腕往下压,双手交换动作,一会儿往上卷,一会儿往下推,我们一起来做。

C:挤奶时,双手一上一下,虎口张开,手腕用力,轻轻往下拉,眼睛要看着自己的手,注意手指不动,不过份用力,否则会挤痛奶牛的,我们一起来学习。

D:同学们牛奶挤出来了,你们开心吗?那我们用哪个动作来表示?对!我们把这个双手插腰,双手抖动的动作叫“笑肩”。我们一起学一学笑肩这个动作,注意双肩自然抖动,头不要动。

3、让学生聆听《挤奶舞》音乐,可自由加上动作。

(师):同学们,真聪明学得真快,下面我们把《挤奶舞》的音乐听一次,同学们可以一边听一边加上老师刚才教的挤奶的动作,可嘴巴不许发出声音的哦!

4、师生听着音乐完整表演。

(师):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跳好吗?(生答)那请同学们站起来,找个位置站好,哦老师都忘了挤牛奶时要拿小桶装着挤出的奶,要不然的话流得满地都是了。好我们手上好象拿着小桶和老师一起来跳。(师生共同表演,提醒学生注意表情。)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挤出满满的一桶奶了,好了请同学们坐回座位上

四、小结深化

第五单元 开心童年

教材简析: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有着这样那样的天真幻想。本单元以“童年”为主题,通过聆听乐曲、演唱歌曲、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音乐活动中熟练的读拍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并在实践中运用。

能力目标:能开动脑筋编创身体的动作,在“拍拍扭扭”的创编活动中,能够与同学动作协调、互相配合。

情感目标:能用柔和而欢快的声音演唱描绘童年生活的歌曲,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能表现对他人的友爱之情、并能随音乐跳起来。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教学难点: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掌握及应用。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乐曲《火车波尔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听《火车波尔卡》,唱《火车开啦》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地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听音乐做动作习惯的养成。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生听《火车波尔卡》音乐进教室。

2、听音乐做律动。

3、火车的叫声,火车开的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4、多声部节奏声响创作

WU - | WU - || Hong Hong | Hong Hong || Ka Cha | Ka Cha || 引导学生模仿火车车厢内发出的声响,吃东西、翻看杂志、叫卖声、打酐声、哭声、笑声。并再次进行多声部创作,要求有力度、速度的变化。

二、探索求知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能一边作火车一边唱着歌,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就学唱一首新歌《火车开啦》,放课件出示图谱。

2、教师范唱,生用手中物唱或人体来伴奏。

3、听录音,师生一起唱,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给歌曲创编前奏。

2、造火车

A、引导学生说火车,展示实物火车,画火车。B、边画火车边放《火车波尔卡》音乐

3、律动游戏

A、引导学生玩开火车游戏。火车启动――前进――进站停 B、引导学生讨论火车启动到进站时的速度、力度的变化 C、引导学生做搭景乘北京的游戏。

4、引导学生边玩开火车游戏边念儿歌。

儿童的火车向前开,我们的心情多么愉快,轰隆隆隆轰隆隆,快乐的歌儿唱起来。

四、小结深化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打秋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指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的表现需要,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歌唱。能力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小伙伴打秋千的亲切咏唱,使学生领悟“仡佬族”儿童的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

1、运用正确的感情来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全面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2、准确掌握结束句的唱法。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琴。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创设情景:播放开场音乐,设置鲜艳背景,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进入教室。

2、大家好,今天陈老师很高兴在这里与你们一起上音乐课,希望大家听得准、唱得的好、表演热烈,和老师合作愉快,大家能不能做到?

3、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大家来考虑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不能用你的手势或是手中的小道具把它拍出来?(播放四拍子的歌曲,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道具拍出四拍子的节奏型。)

4、同学们做的真好,老师这还有一首儿歌,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好学生、要做到、上课时、不吵闹、敢发言、勤动脑、认真听、习惯好。要求同学们用三拍子的节奏读出这首儿歌。(1—2名学生,然后学生拍手齐读。)

5、揭示课题:同学们的表现真是令老师高兴,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你们非常熟悉的朋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小朋友打秋千的场景,然后仡佬族小朋友的可爱形象徐徐进入屏幕),同学们说他们在干什么?(打秋千)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是《打秋千》。(课件出示课题)

二、探索求知

1、欣赏录音范唱:

①歌曲是几拍子的? A、2/4 B、4/4 ②歌曲的演唱情绪是: A、轻快、活泼 B、优美、抒情

2、教师范唱:(要求学生随音乐拍手或拍腿)注意:本首歌曲有2段,第1段的结束句和第2段的结束句有什么不同?

3、学生模唱:用“噜”来模唱。

4、按照节奏拍手读歌词。问题:通过读歌词,你能不能说说仡佬族小朋友打秋千的形象?可以用歌词当中的词语来说。(美丽、可爱、蹦蹦跳跳、像风一样、淘气)

5、学生随范唱跟唱。

三、拓展延伸

1、这首歌曲,老师这里有几种唱法,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哪种唱法比较好听,同学们要做出选择,并且要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第一种:缺乏感情,声音平淡,没有表现出小奶牛那种活泼、可爱、淘气的形象。

第二种:语气太重,铿锵有力,不适合这首歌曲。第三种:声音明亮,轻快、活泼,轻重缓急掌握适度,能够表现出小奶牛那种活泼、可爱、淘气的形象。

2、既然我们已经分析了歌曲的演唱情绪,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加上感情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学生带上感情来演唱歌曲。(老师用录音机录音)

3、刚才,老师偷偷用录音机把同学们的声音录了进去,同学们想不想听一听,在听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哪些地方唱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学生自己总结,总结完毕后,复唱歌曲。)

4、下面我们用我们手中的简易乐器来为我们的歌曲来伴奏一下,我们来分分组(乐器归类),老师来给你们伴舞怎么样?(老师随音乐做动作)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来一起跟老师做一下!

四、小结深化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特立尼达民歌《哈哩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歌曲《哈哩啰》并能用热情、奔放的声音演唱。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

情感目标:感受及准确地把握拉美音乐的特色节奏:X X X X 0,通过学跳简单的拉丁舞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哈里罗》,通过歌唱、舞蹈来感受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形象地把握住切分节奏的时值,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律动(律动音乐《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2、全班一起用手模仿教师拍出的节奏,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模仿得最准确: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0 ‖ 4/4 X X X X X ︱ X X X X 0 ‖ 用不同的声势动作区分切分节奏3、4/4 X X X X X X ︱ X X X(X X)‖

(拍手)(跺脚)4/4 X X X X X ︱ X X X(X X)‖

(跺脚)(拍手)

二、探索求知

1、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过的美国印第安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导入新歌特立尼达民歌《哈哩啰》。教师边简单介绍拉美音乐特点边播放拉美风光录像。

2、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认真听,说说对歌曲的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等)

3、第二次听

通过回忆学过的民歌引导孩子们说出歌曲中的衬词(哈哩啰、啦啦啦啦啦),衬词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人们欢乐的情绪)。

4、第三次听(出示乐谱)

听着音乐,把哈哩啰唱出来,并在XX处跟着音乐拍手。

5、跟琴视谱两次 请同学找出乐谱中有哪些新的音乐记号,或者哪些没有学过的节奏?教师简单指出乐谱中的切分节奏、连线。

教师弹奏有切分节奏的乐句,学生听听哪个音是重音,再视谱唱(要求学生边唱边用手轻击拍子)。

6、唱歌词(四次)

引导学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去演唱。(两次)

学生自己设计各种形式演唱。(分组唱乐句、女生唱歌词男生唱哈哩啰等)

三、拓展延伸

1、创编歌词并分组表演(可以为歌词编上有趣的动作,可以配上小乐器,也可以用准备好的装饰把自己打扮成特立尼达民族的小朋友来演唱)。

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四、小结深化

第六单元 夏天的歌

教材简析:

夏天是孩子们能比较喜欢的季节。本单元以“夏天的歌”为情景,安排了儿歌朗诵、歌曲、管弦乐等演唱和欣赏活动,这些音乐分别表现的音乐的情景美、立意美、曲调美、音韵美、意境美,从不同角度引导孩子体验以“夏”为主题的音乐的不同情绪和意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用有一定力度的声音演唱《划船》,用自然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夏》。能力目标:能够用不同的节奏有感情地念歌谣。

情感目标: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其不同的情绪。教学重点:用不同的力度、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选编节奏并读读拍拍。

教学准备:琴、磁带、录音机、课件、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划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划船》这首歌曲,并大胆、自信的演唱。

能力目标: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

情感目标: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地表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到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初步感受音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作出身体动作的反应。教学难点:能正确感知、充分表现歌曲的不同情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道具、头饰、电子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学生听音乐有节奏进教室。

2、师生互相问好!

二、探索学习

1、导入(播放录音,课件展示)。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树林里的小鸟唱起了动听的歌儿,田野里的花儿开得又香又艳,风儿轻轻地吹着,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湖中划船吧!

2、感受音乐(播放乐曲《随着琴声动一动》)师:小朋友们,在划船的路上,看谁能够用最形象、最生动的动作表现出不同节奏的音乐,模仿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可爱的小动物们的走路姿势。出示课件,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3、引导体验

(1)、指名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小朋友们真棒!谁还能够想出其他动作来表现这一段音乐?

生:还可以拍手、跺脚、摇头。

(2)、强化活动的游戏性。师:现在,看哪一个小朋友的反应能力最快,最先听出这段乐曲的变化。

三、拓展延伸

1、导入

师:我们准备划船了,小朋友们心里一定很高兴!(出示课件)看,湖面非常平静,只有风儿在轻轻的吹,桨儿在轻轻的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唱歌?生:小声的,轻轻的唱歌。师:现在,我们一起小声的唱着歌儿来享受这种美好的境界吧。

2、情境转变(课件出示)

师:哎呀,小朋友们,湖面上起风了,我们该怎么办?生:快把船划到岸上去 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着急的样子?生:声音大点,而且唱歌的速度也要快。

3、聆听音乐(播放柔和、平缓的音乐)

师:通过小朋友们的齐心协力,我们终于战胜了风浪,现在,小船荡漾在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听着这优美的歌声,你们有什么感受吗?生:很轻松,很舒服,还很愉快

4、教师弹奏歌曲学生轻轻的跟唱。

5、歌曲处理。

四、小结深化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夏》

2、音乐游戏《晚风》

3、听赏〈美丽的夏夜〉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学会演唱歌曲《夏》,能用自然、愉悦的声音演唱,表现出夏日里的炽热的情。

能力目标:在音乐游戏里,能与同学合作表演歌曲《晚风》的情境,并听辩出同学的声音。

情感目标:在演唱、听赏和游戏中,能体验三首歌曲不同的情绪与意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以“夏”为主题的不同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夏》,能用自然、愉悦的声音演唱,表现出夏日里的炽热的情怀。

教学准备: 课件、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师生问好。

2、欣赏夏日风情图片,说说夏日,让学生谈谈对夏天的认识。

二、探索求知

1、老师范唱。

2、随琴模唱旋律。

请几个学生用一个词形容夏天,然后就用这个字随音乐模唱旋律。如: 火、热、烫、哇、爽

3、读歌词

在读歌词时,让学生说说歌词所展示的画面,表现歌词所表现的情景来进行情感体验。

4、老师分句教唱歌词。

这首歌旋律流畅,跟音乐和琴声模唱几遍,学生能很快将歌词唱出来,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少儿歌曲,歌词立意新奇,富有童趣,充分的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的幻想和欢快的情绪。

5、随琴完整的演唱。

6、理解情境。

7、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8、评价。

三、拓展延伸

1、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2、老师结合歌词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描绘歌曲所表达的情境。

3、再次聆听音乐。老师启发学生,请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请学生用自己想到的话、动作、表情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5、表现: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用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6、评 价。

四、小结深化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能正确地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并创造性地创编舞蹈动作,为同学们表演。

能力目标:通过演唱及欣赏歌曲,感知音乐的要素,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联想音乐所表达的意境。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创编舞蹈为大家演出。有创造性地运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感。

教学准备:课件、琴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播放海浪声。

2、提问:听,这是什么声音? 你们看到过大海吗?谁来说说对大海的印象?

3、请学生欣赏海景。

4、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大家一定很想去海边玩一玩。”(课件点击出示海滩景色)“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赶海的小姑娘》一起出发吧!”

二、探索求知

1、播放《赶海的小姑娘》录音带,师生一起做律动。

在《赶海的小姑娘》的律动中,创设去海边捉对虾、捡海螺和贝壳的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去。

2、跟示范带轻声哼唱。

3、按节奏念歌词(反复的地方讲一讲)。

4、跟着琴声,填歌词。

5、找难句,生提出难句,师提出难点。

6、解决难点后,完整的唱一遍。(通过找难句的环节激化难点,更好的学唱歌曲,表现歌曲。〕

7、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分男女声对唱。

8、请几个同学上台唱,其他同学给他们打拍子。

三、拓展延伸

1、欣赏一些关于表现大海的舞蹈图片,说说她们跳的怎么样。

2、老师创编一段舞蹈,请学生跟着一起跳一跳。

3、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舞蹈,请几个同学上台演一演,下面的同学伴唱。

四、小结深化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2、认识西洋打击乐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西洋乐器的打击乐器——定音鼓、木琴、小军鼓、大鼓、三角铁、钹和铃鼓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能力目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讨论和实践总结各种西洋打击乐器的特点。

教学难点:探讨《雷鸣电闪波尔卡》中所用的几种手段(乐器音色、速度和力度)在描绘情景和表达情绪上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引新

1、师声问好

师:同学们先来听段音乐看看还记不记得是什么乐曲?师播放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生:《单簧管波尔卡》

师:那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波尔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裁啊?生:自由发挥 师总结:波尔卡是一种2拍子的舞曲形式,民间音乐,速度明快

师:好,那么今天老师再让同学们来感受一下波尔卡的风采吧?听听跟我们以前听过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索新知

1、初听乐曲

介绍作曲家: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作品。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

师: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生:雷声。

师:很好,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雷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用什么演奏的?生:用打击乐器。

2、复听乐曲。

3、逐段欣赏。

三、拓展延伸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

1、介绍定音鼓和钹。

2、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

3、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小结

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

5、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

(1)、雷雨;(2)、清晨;(3)、课间十分钟;(4)、厨房交响曲

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

二下《写字》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做好写字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课时: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怎样写好字?

2、写字姿势应如何?

3、如何握笔?

4、执笔时应注意什么?

5、你有什么收获?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踏地上,眼离纸面一尺远,胸离桌子内边沿一拳远,大拇指离笔尖一寸远。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执笔方法:拇指、食指指尖相对捏住笔杆,中指第一骨节侧面下一点的位置抵住笔杆,不要捏得太紧。无名指抵住中指,小指仅靠无名指。小指和手腕外侧搁在桌子上,作为写字的支撑点。笔杆斜着,约45度。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三、指导练写

1、学生练习描写第2页的诗句.2、生临写,师巡视评价,强调正确的坐姿,执笔方法。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一课 准备课

头正,身直,臂开

反思:

第二课 把字写匀称(1)

教学内容:

练写“至、主、乎、支、麦、衣”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至、主、乎、支、麦、衣”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握铅笔时的执笔方法是什么样的?

3、写“支”时应注意什么?

4、写“至”时应注意什么?

5、写“麦”时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至、主、乎、支、麦、衣”的字。

1、读帖以“至、支、”为例,说说写“至、支、”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至: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土”字的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主: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竖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中横略短。乎:撇稍平,横画稍长,竖勾占中线。支:上小下大,上紧下松。麦:捺要伸展。

衣:撇画、捺画都要舒展。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二课 把字写匀称(1)

至、主、乎、支、麦、衣

反思:

第三课 把字写匀称(2)

教学内容:

练写“课、肤、娃、忠、辛、台” 教学目的:

1、知道“课、肤、娃、忠、辛、台”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课、肤、娃、忠、辛、台”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支、至”的特点是什么?

2、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3、写“课”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写“忠”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5、写“台”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支、至”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课、肤、娃、忠、辛、台”

3、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课、肤、娃、忠、辛、台”。

1、读帖以“课、忠、多”为例,(1)说说写“课”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果”,上紧下松,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

(2)说说写“忠”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布白均匀,“心”略宽。)

2、教师范写,指导:

肤:左右紧凑,一般高,捺画舒展。娃:横折不要写成横钩

辛:第二横最长,上下紧凑。台:“口”字比上部分稍窄。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三课 把字写匀称(2)

课、肤、娃、忠、辛、台

反思:

第四课 注意上下部分的位置

教学内容:

练写“夏、架、楚、导、香、苹” 教学目的:

⒈知道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上的注意事项,写好夏、架、楚、导、香、苹这些字。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夏、架、楚、导、香、苹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夏”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写“架”时应注意些什么?

3、“楚”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写“导”时应注意些什么?

5、“香”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展示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指导练写“夏、架、楚、导、香、苹”。

1、读帖观察“夏、架、楚、导、香、苹”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夏:上长下宽,撇捺舒展。

架:上偏下大,“木”写得扁一些,横画要长。楚:上下紧凑,撇捺舒展,上下对正。导:上小下大,横画写长一些。

香:上大下小,“禾”字照住“日”字。苹:上扁下长,第三横最长,上下对正。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评价。

4、提示学生书写中的要注意的问题。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提示书写姿势。2.提示作业要求

A干净工整; B按时完成; C正确率高。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板书: 第四课 注意上下部分的位置

夏、架、楚、导、香、苹

反思:

第五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1)

教学内容:

练写“忙、但、相、细、汉、识” 教学目的:

1、知道左右结构的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忙、但、相、细、汉、识”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的这些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左窄右宽”的字的特点是什么?

2、书写“忙”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写“但”字应注意什么?

4、书写“相”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5、写“识”字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简单回顾上学期“左窄右宽的字”的特点:上平下缩、左长右短、上缩下平、上平下平、上缩下伸的特点。

二、指导练写本课的字。

1、读帖观察书写“忙、但、相、细、汉、识”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整体要领:

(1)左右松紧适度。

(2)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大小。

2、个别指导。

忙:左长右短,右偏上。但:左长右短,右偏下。相:左长右短,右偏下。细:左长右短,右偏下。汉:左长右短,右居中。识:左长右短,右偏下。

3、教师范写。

4、学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注意:提示书写姿势要正确。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板书: 第五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1)

忙、但、相、细、汉、识

反思:

第六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2)

教学内容:

练写“借、防、优、材、竹、浪” 教学目的:

1、知道“借、防、优、材、竹、浪”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借、防、优、材、竹、浪”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上盖下的 6 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2、写“借”时应注意什么?

3、书写“防”字应注意些什么?

4、写“优”时应注意什么?

5、书写“浪”字应注意些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借、防、优、材、竹、浪。

1、读帖说说写“借、防、优、材、竹、浪”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借:左窄右宽,左右同高。防:左窄右宽,右上略高。优:左窄右宽,右上略高。材:左窄右宽,右略长。竹:左低右高,左右写紧凑。

浪:左窄右宽,“良”字稍微写右下一点。

2、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防”字的右边的“方”字稍微倾斜一点。

2“材”字的右边的“才”字的撇要舒展穿插到左边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六、板书: 第六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2)

借、防、优、材、竹、浪

反思:

第七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3)

教学内容:

练写“诉、佳、脸、凉、吵、破” 教学目的:

1、知道“诉、佳、脸、凉、吵、破”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诉、佳、脸、凉、吵、破”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上盖下的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2、写“诉”字应注意些什么?

3、书写“佳”字时注意什么?

4、写“凉”字应注意些什么?

5、书写“破”字时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诉、佳、脸、凉、吵、破。

1、读帖说说写“诉、佳、脸、凉、吵、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诉:左窄右宽,(右)上缩下伸。佳:左窄右宽,(右)上伸下缩。脸:左窄右宽,(右)上伸下缩。凉: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吵: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破:左窄右宽,撇捺要舒展。

2、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诉”字的左边的“言”字旁稍微倾斜一点。

2“佳”字的右边的两个“土”字下边一个稍大,上下对正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六、板书: 第七课 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3)

诉、佳、脸、凉、吵、破

反思:

第八课 注意不要写得过长

教学内容:

练写“喜、贵、寄、季、歪、裂 ” 教学目的:

1、知道“喜、贵、寄、季、歪、裂”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要把字写得紧凑,上、中、下三个部分要对正。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喜、贵、寄、季、歪、裂”的书写要点,能在作业本上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喜”字的特点是什么?

2、书写“贵”字时要注意什么?

3、“寄”字的特点是什么?

4、书写“歪”字时要注意什么?

5、“裂”字的特点是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认识要书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喜、贵、寄、季、歪、裂

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练写“喜、贵、寄、季、歪、裂”。

1、教师指导观察字型。

2、提示书写要点。

A、横写轻一点,紧凑一点。

B、注意上、中、下三个部分宽窄的变化。C、注意上、中、下对正。

3、观察字型,指导读帖。

喜:上下对正,横画匀称,横画之间稍紧密,第三横最长,要突出。贵和寄:长横在中部,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横平,季:上紧下松,突出长横。

歪:上下两部分都写成扁形,突出末画长横。

裂:上下对正,“衣”字的横画要短,撇捺要伸展。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临写,师生共同评价。

5、仔细观察,练习试写难写的字。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回顾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板书: 第八课 注意不要写得过长

喜、贵、寄、季、歪、裂 反思:

第九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紧

教学内容:

练写“外、卧、仆、扑、引、朴” 教学目的:

1、知道“外、卧、仆、扑、引、朴”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外、卧、仆、扑、引、朴”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2、写“外”字时要注意什么?

3、在写“卧”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写“引”字时要注意什么?

5、在写“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外、卧、仆、扑、引、朴

1、读帖说说写“外、卧、仆、扑、引、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左右两部分要有一定的距离。凡是左右窄长,并且右边以孤竖为主的字,左右两部分之间一定要有一定的距离。

2、让学生观察例字,说说存在哪些问题,自己书写时一定要引以为戒。

3、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4、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六、板书: 第九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紧

外、卧、仆、扑、引、朴

反思:

第十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宽(1)

教学内容:

练写“侧、倾、排、嘲、吲、咐” 教学目的:

1、知道“侧、倾、排、嘲、吲、咐”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侧、倾、排、嘲、吲、咐”字形结构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中上盖下的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写“侧”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书写“倾”字要注意些什么?

3、写“嘲”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书写“吲”字要注意些什么?

5、写“咐”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出示新字,激发兴趣。

1、观察字的特点,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大体了解:左右部分的字在书写上要注意的问题。

二、指导练写侧、倾、排、嘲、吲、咐。

1、读帖说说写“侧、倾、排、嘲、吲、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左中右结构的字容易把字写得太宽。如果把各部分写成窄长形,靠拢一点,字形就会很美。

侧、倾、排:中间部分稍微写小一些,两边部分稍微写长一些夹住中间部分。嘲、吲、咐:左边的口字稍微写小一些占字的中上部分。

2、师范写,生临写体会。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优秀学生展示书写。

六、板书: 第十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宽(1)

侧、倾、排、嘲、吲、咐

反思:

第十一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宽(2)

教学内容:

练写“瓣、辩、辨、斑、班、街” 教学目的:

1、知道“瓣、辩、辨、斑、班、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要把字写得紧凑。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瓣、辩、辨、斑、班、街”的书写要点,能在作业本上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瓣”字的特点是什么?

2、书写“辩”字要注意些什么?

3、“辨”字要注意什么?

4、书写“斑”字要注意些什么?

5、“街”字要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认识要书写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瓣、辩、辨、斑、班、街

2、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练写“瓣、辩、辨、斑、班、街”。

1、教师指导观察字型。

2、提示书写要点。

3、观察字型,指导读帖。

瓣、辩、辨:左中右结构的字,左边的竖改为撇,右边的竖伸长,中间的写短一点。

斑、班、街:中间部分要写得高一点,整个字看起来就比较舒展。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临写,师生共同评价。

5、仔细观察,练习试写难写的字。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1、回顾写字时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

四、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五、板书:

第十一课 注意不要写得太宽(2)

瓣、辩、辨、斑、班、街

反思:

第十二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1)

教学内容:

练写“痛、病、痒、扁、房、扇”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痛、病、痒、扁、房、扇”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

2、什么是正确的执笔方法?

3、写“痛”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4、书写“痒”字要注意什么?

5、写“扇”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痛、病、痒、扁、房、扇”的字。

1、读帖以“痛、扁、”为例,说说写“痛、扁、”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痛、病、痒:病字头是长形,撇右边的两点偏上,被包围的字丰满,略偏右。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扁、房、扇:户字头是长形,被包围的部分笔画要匀称。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十二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1)

痛、病、痒、扁、房、扇

反思:

第十三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2)

教学内容:

练写“虎、虚、虑、巨、匹、画” 教学目的:

1、知道“虎、虚、虑、巨、匹、画”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虎、虚、虑、巨、匹、画”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

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痛、扁”的特点是什么?

2、写“虎”字要注意什么?

3、书写“虚”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写“巨”字要注意什么?

5、书写“画”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痛、扁”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虎、虚、虑、巨、匹、画”

3、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虎、虚、虑、巨、匹、画”。

1、读帖以“虎、巨、”为例,(1)说说写“虎”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字头为长形,被包围部分笔画要匀称,略偏右。)

(2)说说写“巨”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注意形长形扁的区别。形长的字,横短竖长,形扁的字,横长竖短。被包围部分要匀称。)让学生说说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要引以为戒

让学生说说

2、教师范写,指导: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十三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2)

虎、虚、虑、巨、匹、画

反思:

第十四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3)

教学内容:

练写“式、戒、武、裁、载、栽” 教学目的:

1、知道“式、戒、武、裁、载、栽”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式、戒、武、裁、载、栽”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虎、巨”的特点是什么?

2、写“式”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书写“戒”字时要注意什么?

4、写“裁”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5、书写“载”字时要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虎、巨”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式、戒、武、裁、载、栽”

3、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式、戒、武、裁、载、栽”。

1、读帖以“式、裁、”为例,(1)说说写“式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斜钩右斜,较长,被包围的“工”变体略偏右。)

(2)说说写“裁”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土”字的第二横要长盖住下部分,斜钩右斜要舒展。)让学生说说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要引以为戒

让学生说说

2、教师范写,指导: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十四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3)

式、戒、武、裁、载、栽

反思:

第十五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4)

教学内容:

练写“者、考、老、着、看、君”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者、考、老、着、看、君”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写“者”字要注意些什么?

2、书写“考”字要注意什么

3、写“着”字要注意些什么?

4、书写“看”字要注意什么

5、写“君”字要注意些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者、考、老、着、看、君”的字。

1、读帖以“者、着”为例,说说写“者、着”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者:长撇左伸,“日”在中间偏右处。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着:第三横最长,占横中线。

君:中间的横最长,贯穿左右,撇要舒展。

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十五课 注意内外两部分的位置(4)

者、考、老、着、看、君

反思:

第十六课 多笔画的字注意写紧凑

教学内容:

练写“魔、键、酿、餐、暴、薄”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魔、键、酿、餐、暴、薄”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准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问题聚焦:

1、书写“魔”字要注意什么?

2、写“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3、书写“酿”字要注意什么?

4、写“餐”字要注意些什么?

5、书写“薄”字要注意什么?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魔、键、酿、餐、暴、薄”这些字。

1、读帖以“魔、键、餐、暴、”为例,说说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魔:笔画细一点,匀一点,紧凑一点。一定要按结构规律来写。键:建字定写小一点占竖中线,稍偏下。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餐:食字上部分的要写得稍小,食字写得稍长,人字头要舒展托住上部分。暴:上下两部分要写小一点,中间部分的撇捺要舒展。指出例字的问题,自己写的时候引以为戒。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六、板书: 第十六课 多笔画的字注意写紧凑

魔、键、酿、餐、暴、薄

上一篇:超市收银员转正申请书下一篇:2月后转正填写了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