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2024-08-19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共8篇)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篇1

我的家乡地处迁安北部山丘区,地下水资源条件本来就差。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加之近些年来工矿也蓬勃,工业用水增长较快,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加剧了用水紧张局面,生活用水没有保证,群众长年为吃水奔忙,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与时间,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我们环保考察小组成员先是走访了附近村庄村民生活用水来源。通过了解得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水井,主要是采集地下水来满足日常生活用水的需要。各家的水井也是越打越深,由过去人工挖不到十米深的粗筒井,到现在要机械钻到几十米的深水井才能生活的需要,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村民们说过去挖下几米深就有水而且水质甘甜,现在不行了,如果井打浅了一个是不够吃,再有就是水不好吃。就是这么深的水井,有的水质也不好,喝起来是那种涩涩的感觉。我们小组成员也亲口品尝了走访村民家中的生活用水,感觉即使是邻居水喝起来也不一样,水井深的水喝起来好些。

我们环保考察小组又实地考察了采矿区和铁选厂。我们这里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熟悉钢铁工业特点的人都知道,钢铁是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水,参加了在我们家乡的主要工矿企业生产的一系列重要环节,例如,在钢铁厂,靠水降温保证生产;钢锭轧制成钢材,要用水冷却;高炉转炉的部分烟尘要靠水来收集;锅炉里更是离不了水,制造1吨钢,大约需用25吨水。水在造纸厂是纸浆原料的疏解剂、稀释剂、洗涤剂、运输介质和药物的溶剂,制造1吨纸需用450吨水。火力发电厂冷却用水量十分巨大,我们迁安的一些采矿企业在矿石转化为铁精粉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水更是惊人的.而这些都是我们这里的支柱产业,。采矿区都是采用露天开采的方式,留下了深深的矿坑,山体的植被大量被破坏。这些缺少植被覆盖的山体的蓄水能力大大下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铁选厂附近看到的是水选用过的废水有的是直接排放的河道里造成河水非常浑浊。现在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有的采取了一定节水措施,把用过的废水排放的尾矿库里,经过沉淀循环利用。

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发现我们身边的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地下水资源处于过量开采阶段。而且人们的生活用水方式还那种不节制的粗放的形式,缺乏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人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管理不善,缺乏处理措施,农药、化肥、塑料地膜用后不能妥善处理使得残留的有害物质渗入土壤造成地下水、水池、水坝水源污染,水质下降,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流行病传播。浪费水的现象很多。比如农田灌溉所用的水,经常是从水源地用渠道输送来,渠道是土质的,输水的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水向下渗漏掉,而到不了田间。这种沿途损失的水量一般要占到大部分的输水量的实在可惜啊!还有我们附近的洗车店洗车方法是用高压喷枪远远地对着汽车,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猛烈地喷水,洗去表面的灰尘和污垢,落到地面的水很快地流入下水道,十来分钟完成任务。使用的是清洁的自来水;水不重复利用,大量地消耗着宝贵的水资源;污水直接排放掉,污染河水源环境。我们这里已不是水资源富裕的地方了,水资源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了,将来可能成为制约我们家乡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危害

我们的家乡铁矿石资源丰富,因此也建立许多的铁选厂。生产铁矿粉一刻也离不开水,而这些生产用水主要是通过开采地下水,他们的水井已经达到了一二百米深,还时常听到有的厂矿水不够用,又打更深的井。真担心这样大量的采集地下水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危害。我们查阅资料得知过量开采地下水会有以下危害:

1地下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易造成地面沉降。超采范围之内的岩土层地下水释放,土层被压密,厚度降低,引起其上部岩土体沉降,上覆土层因自重和疏水向下移动、弯曲变形,一直发展到地表,引起地面变形,使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岩土工程中的降水开挖相比,超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非常大,据资料显示,美国长滩市1961年累计沉降量达9 m,休斯顿市1978年的沉降影响范围达到12 000 km2。需要说明的是地面沉降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超采地下水并非引起地面沉降的唯一原因,但是这种因抽取地下水而形成的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现象中发育最普遍、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类。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显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面沉降”,对上海市造成了2 900亿元的损失,长三角地区经济损失近3 150亿元。

2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第二,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对于农田,灌区内地下水盐碱不能向外排除,但同时增加了地下水补给区范围,周边沙漠等含碱地下水地区还要向灌区补给,含碱地下水不断下渗到深层,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3对于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地下淡水盐碱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水体污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积聚体。在环境学中,水体不仅包括水本身,还包括了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底质(泥)和水生生物等。应把它看作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水体按其类型不同可以分成陆地水体和海洋水体以及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等。

水污染的种类:

1、水体感官性污染: *色泽变化 *浊度变化 *泡状物 *臭味。

2、水体有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染。

3、水体无机污染: 指酸、碱和无机盐类对水体的污染。首先是使水的pH值发生变化,同时,还会增大水中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带来不利影响。

4、水体的有毒物质污染: 各类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在高浓度时,会杀死水中生物;在低浓度时,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最后影响到人体。

5、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6、水体油污染: 沿海及河口石油的开发、油轮运输、炼油工业废水的排放等造成水体的油污染,当油在水面形成油膜后,影响氧气进入水体,对生物造成危害。此外,油污染还破坏海滩休养地、风景区的景观与鸟类的生存。

7、水体的热污染: 热电厂等的冷却水是热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废水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可引起水温升高,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还会使水中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水温升高对鱼类的影响最大,可引起鱼类的种群改变与死亡。

8、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 生活污水、医院污水以及屠宰肉类加工等污水,含有各类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流入水体会传播各种疾病。

9、水体的放射性污染: 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水体而造成的污染。放射性物质主要来自核反应废弃物。放射性污染会导致生物畸变,破坏生物的基因结构及致癌等。核物质衰期很长,无法处理。

10、水的二次污染: 1)*目前饮用水处理方法是加添额外氯、氟及石灰,以控制细菌生长,但无疑使饮用水受更多化学物质污染2)*高层楼的储水箱是细菌、青苔的滋生地3)*另外生锈的水管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固体悬浮物:泥沙,铁锈,肉眼可见物;

2、微生物:细菌、病毒、藻类、等;

3、溶解无机物: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铜、氯化物、硝酸盐;

4、重金属:汞、砷、铅、镉、铬等;

5、有机物:农药、化肥、各类工业用溶料、染料、清洁剂、消毒剂;

6、放射线粒子:核工业及核医学等产生的放射线粒子。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六价铬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如何保护水资源

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保护水资源首当其冲,我们应该树立惜水意识。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被屏蔽广告]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国家为了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施“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工程,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的是如果黄河水枯竭了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

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1.清洗炊具、餐具时,如果油污过重,可以先用纸擦去油污,然后进行冲洗。

2.洗手、洗脸、刷牙时不要将龙头始终打开,应该间断性放水。

3.减少盆浴次数,每次盆浴时,控制放水量,约三分之一浴盆的水即可。

4.沐浴时,站立在一个收集容器中,收集使用过的水,用于冲洗马桶或擦地。不要长时间开启喷头,应先打湿身体和头发,然后关闭喷头,并使用浴液和洗发水,最后一次清洗。

5.使用能够分档调节出水量大小的节水龙头。

6..收集为预热所放出的清水,用于清洗衣物;集中清洗衣服,减少洗衣次数。

7.减少洗衣机使用量,尽量不使用全自用模式,并且手洗小件衣物。

8.外出就餐,尽量少更换碟子,减少餐厅碟子的洗刷量,从而减少用水。

9.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

15.不浪费喝剩的茶水和矿泉水,用来浇花。

16.灌暖壶前不要随手倒掉里面的剩水,可与其他循环水收集在一起再利用。

我们要提倡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比如: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2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3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等

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经常检查用水工具,阻止滴漏。比如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

对于减少水的污染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水污染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里,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的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 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 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 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 害健康。2选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

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都含磷。我国年产洗衣粉200万吨,按平均15% 的含磷量计算,每年就有7万多吨的磷排放到地表水中,给河流湖泊带来 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滇池、洱海、玄武湖的总含磷水平都相当高,昆 明的生活污水中洗衣粉带入的磷超过磷负荷总量的50%。大量的含磷污 水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水中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也由此成为死水、臭水。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篇2

1 主要理论依据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成员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学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2]

关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理论,有学者归纳了四条:(1)重视以“趣”导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热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兴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2)创设“问题”空间,激励“合作交流”。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师必要提示、引导下分析“问题”的形成过程,并结合“问题”展开讨论、探索。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交流切磋,学习的动机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3)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尝谓教学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则能自动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4)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中的作用是学生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学习的环境,才能逐渐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3]

2 影响科技实践活动的成效性的诸因素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在开展科技活动上存在的问题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重视还不够;对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对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处理得还不够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数量与质量均不符合要求;经费投入不足,影响活动正常开展,影响科技馆(站)建立。” [4]

2.1 存在的问题

科技实践活动符合综合实践课的本意,指导老师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这一 “法定”时间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虽然有的学校严格执行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并积极开展包括科学实践活动在内的其他实践活动,有的还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也纳入校本课程,让每一届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但还存在一些不利科技实践活动成效性提高的现象。有的学校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名无实,任意挤占课程时间;或仅把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作为门面的点缀,缺乏对其注入科技探究内涵;或者以外出“安全”为由,不予组织,省事省心;有的干脆把综合实践课用来培优补差。

2.2 问题主要成因的分析

显然,不少人受“中考、高考出成绩才是硬道理”观念的影响较深,他们的思想认识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基点上。其影响因素主要反映在:

(1)认识上的滞后

通常科技实践活动除了可以利用综合实践课时外,只能利用课外时间,寒暑假成了可利用的最大时间段。很多学校都没有对教师利用寒暑假开展各类活动做合理规定,有的是学校领导对夏令营活动“寓教于乐”作用缺乏认识,简单地理解“寒暑假休息是教师享有的权利,不应作硬性规定”,殊不知由此而使学生失去了集体外出活动开拓视野的机会。其实,大多数夏(冬)令营活动并不会把时间拖得很长,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对活动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活动内容,充分利用活动时间,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操作上的无序

对开展活动的无目的性导致活动操作上的无序性,从而降低了活动的成效性。虽然主观上想搞好活动,但客观上由于缺少经验和对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研究,使得活动成效大打折扣。

以课题形式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以项目带知识”的学习活动,即研究性学习活动。这里的“项目”指的是科技创新作品的研发,活动的过程就是作品的研发过程,也即围绕着作品开展的学习过程,这种活动形式我们称之为“项目带知识”。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成探究小组,教师既起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小组成员,与学生交流互学,围绕课题开展活动。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受到指导老师指导能力、实验条件、经费、工作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诸制约因素中,指导老师的指导能力因素是最重要的。它是由指导老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技术素质,所收集掌握的与研究项目相关的知识、研究方法,所了解的该项目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项目的最新研究动态所决定的。指导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让学生通过项目的探究更加热爱科学。

活动设计是活动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为了达到活动成效的最大化,需要对整个活动作认真研究和周密安排。活动设计包括活动阶段设计和课题设计。阶段设计是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课题设计则是提供给学生什么问题研究。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去开展课题研究是活动成效性的关键。资源包括活动地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诚然,指导老师也是活动资源!把指导老师的专业特长与地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加以发挥和利用,获得两者优势的最佳组合,为活动成效的最大化奠定了基础,为课题最佳设计奠定了基础。

3 关于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课题

科技实践活动一般表现为群体性。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又在主题框架下开展的课题或项目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启迪探究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索的习惯,引导正确的方法,获得探究的体会和快乐。

科技实践活动与其他任何活动一样都有自己的主题,围绕主题可以展开很多的课题或项目实践活动。那么什么是科技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课题呢?它们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笔者认为,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不管从理论层面讲,还是从操作层面讲都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把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课题或项目也看作是作品的话(实际上它们也被这样称呼),那么,这些作品也必定有自己的主题。

《辞海》对“主题”的解释是“主题思想”。主题的概念出自对文艺作品内涵的定义。将其推而广之,某个领域以及属于某个领域的某个子领域都有自己的“作品”,所以这些领域和子领域也就有自己作品的主题。例如,2011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这一大赛包括了发明创造及工程设计作品、科技小论文、科幻画、科技实践活动共四项内容。四项内容都体现这个大主题。其中,科技实践活动又有子主题,但它们都服从和服务于大主题。例如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以保护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夏令营实践活动,以保护海洋为主题的海洋生物环境考察活动,等等。

课题就是需要研究、讨论或者解决的问题。顾名思义,科技实践活动课题就是与科学技术有相关的、人们需要对其进行研究、讨论或解决的问题。课题体现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确定课题至关重要。正是科学上一个个课题得到解决,才有人类从远古愚昧走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才有日新月异的缤纷世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上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如果没有课题,学生不知道去考察什么、探究什么。但有课题不一定就有成效。确定课题切忌好高骛远,题目过大,不切实际。要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环境条件、活动器材等因素,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做到着笔于小,于小见大。

活动主题体现的是方向性,课题体现的是目标性,目标不离方向,课题服从于主题;主题是宏观的,课题是具体的,所以只有主题而无课题的活动是无目标的活动,绝对不是成功的活动。

4 提高科技实践活动成效性的实施策略

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评价研究》,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管理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正确认识学科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营造科技活动的氛围;推动科技教育研究;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提高科技实践活动的成效性需要把握好活动的管理层面和活动的操作层面。

4.1 在活动管理层面上,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得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同学科课程教学一样有法可依,以形成一套有效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管理机制

(1)保证活动时间。综合实践课时应确定为“法定”课时,不能被“借用”,使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制度保证。同时鼓励各校利用寒暑假开展夏(冬)令营活动,条件成熟时可把这些活动定为校本课程。

(2)制定计算指导老师工作量制度。规定各校建立计算指导老师工作量制度,以有效地调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3)开放设施设备使用制度。鼓励各校开放功能室等活动场所,诸如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理化生功能室、语音室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喜爱的活动。

(4)制定检查与评价制度。要求各校定期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既对学生学习与活动状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实行学分制;又对教师指导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纳入年终考核。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成果展示评比。通过这些评价方式获得评价信息,对学生的活动状况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中检查教师的指导工作。

(5)制定激励和奖励制度。对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激励和奖励,激励和奖励方式采取物质和精神两种形式。在精神激励方面,可采取大会报告、喜报张榜等形式,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这方面树立了很好的典型;在物质奖励方面,按照学生获奖等级对教师提供报酬奖励。

(6)制定校外活动制度。校外有丰富的资源,这在校内是不可及的。让青少年学生走出校门,开拓视野,接收更多的科技信息。但外出活动,最关切的还是安全问题。规定学校对利用课余和假日组织学生外出进行的科技活动,应建立申报、审批的程序,制定必要的应急预案,以确保外出活动师生的安全。

(7)举行活动经验交流会。有综合实践课经验交流会、夏令营总结汇报会和成果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论坛等,以营造青少年全员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氛围。

(8)科技活动方案建档制度。建立由各校教学处负责执行的综合实践课教案和校外各类活动方案呈报、归档制度,这一方面有利于监督教师的备课情况,另一方面为开发校本课程积累原始素材。

(9)岗位再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班、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及考察活动,提高科技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当今科技新动态,注重培养年富力强、热爱科技教育工作的教师。

4.2 在活动操作层面上,设计、实施主题思想指导下的科技实践活动课题

4.2.1 课题的设计

活动不等于课题。如果研究对象是单一的某个问题,那么课题就是它本身。例如,科技创新大赛工程类作品就是研发的课题,或者某项科学实验探索活动也是课题。另外一种是一个活动包含若干个课题。设计多个课题可为学生提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例如,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XX生态考察夏令营就可以设计多个课题,水源、岩石、植物、鱼虫鸟兽、气候,当地经济作物等等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还可以将课题拓展到当地社会人文领域,风土人情、民族宗教、经济发展等等。总之,尽可能地将指导老师的专业特长与当地社会和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课题选择,使活动成效最大化。实施跨学科考察,把文化与生态、人文与科学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融合,充分高效地利用考察资源,实现多学科考察活动内容的整合。

4.2.2 课题的实施

把整个活动作为一个总目标,把总目标分为若干个阶段去实施,分步完成。做好活动阶段设计,明确阶段任务,使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开展。

科技实践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培训阶段、考察阶段和成果展示与总结交流阶段。下面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评价研究》的研究案例——“南岭生态之旅夏令营”科技实践活动为例,分析说明三个阶段的实施要领。

(1)培训阶段

培训阶段是向学生交代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确定课题,组成小组,讲授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若是野外考察活动,还需讲授摄影要领以及野外考察安全注意事项等。

(2)考察阶段

考察活动是整个活动的核心,是青少年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课题分为南岭生物多样性调查、南岭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瑶族风俗习惯、南岭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四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分若干个小课题供同学们选择。同一小课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考察期间要注意收集原始素材,如标本采集、采访记录、调查问卷、实验数据等。

这项活动还聘请动植物专家、种茶专业户、瑶族村干部参与,指导课题。由于有专家指点,使活动层次提升,活动成效性得到提高。

(3)成果交流与总结提高阶段

成果展示活动是总结提高阶段,也是深化学习的阶段。作为指导老师必须花时间、花力气去指导学生完成这个阶段的活动内容。成果展示包括总结交流、作品(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植物标本、照片)展示、报告会、资料整理归档等。指导学生写论文要强调以下几点:①联系实际,科学选题。选题时要注意结合当地情况,题目不宜过大,但课题的中心要具有一定深度。或思考一个问题;或弄清一个疑问;或提出一个建议;或得出一个结论。②多种渠道,搜集信息。信息,对于课题研究来说非常重要。指导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搜集的敏锐性,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或创造条件,通过种种手段搜集相关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从图书馆、互联网获取信息,从走访专家学者获取信息是普遍有效的手段。③深入讨论,合作研究。经过活动调查,搜集资料后,还要深入研究,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法,对课题进行“深加工”。

成果的展示,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使同学们从成果展示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激发了活动热情;扩大了活动的影响,让更多的同学关注这项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项活动来;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学习;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扩大环境保护宣传的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贤.人际关系心理学:第1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加侬.柯蕾,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庄建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04):18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篇3

开幕式上,田文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徐延豪在讲话中表示,召开此次现场交流会是为了让各地科技场馆项目管理人员观摩学习克拉玛依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做法,通过挖掘各地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进行推广。

徐延豪对科普场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科普场馆开展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各级科协组织应清楚地了解本地科技场馆的建设及内容情况,使科普场馆科学教育活动成为科技与公众之间的纽带。二是要高度重视科普场馆科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核心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基础和关键,青少年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和后备力量,各科普场馆要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花气力、下工夫,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三是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科普场馆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加强传统科普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丰富科普内容信息资源,创新科普表达形式,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推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推动科普场馆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立体、全方位发展。

全体与会代表发布了全国科普场馆青少年科技教育行动倡议书《科技引领创新,人才创造未来》。共同倡议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和科普场馆,进一步认清科普场馆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和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以科普场馆科学教育活动为纽带,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校内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移动终端等传统与新媒体手段,大力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科普场馆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优化社会科普资源配置,提高科普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制定有利于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为科普场馆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供保障。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David G. Evans等来自科普场馆和教育界的专家作了主旨报告。克拉玛依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江苏省科技馆等8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与参会代表分享了在科普场馆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共同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交流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5届青少年科技节同期举办,与会代表在听取会议主旨报告和典型经验发言的同时,现场观摩了自治区创新大赛、机器人比赛、航模展示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青少年科技的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及宗旨

活动主题:体验 创新 成长

举办此次科技活动节的根本宗旨在于为全区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促进我区中小学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二、 项目设置

XX区第二届青少年科技活动节内容动漫创作比赛、科技创新制作比赛(创意模型、小发明、小制作)、机器人竞赛、航模比赛。

三、各类比赛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

此次科技活动节,根据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的特点,按学段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设置评选类项目、竞赛类项目和制作类项目。奖项设置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奖、优秀组织奖、科技创新奖。

(二)科技制作竞赛(以航模、创意模型、小发明、小制作为主)

1.作品要求:

(1)符合本次大赛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作品需提交:论证报告与说明(a4纸打印),作品实物;计算机应用方面,要提供u盘(比赛结束后归还),必要的原理、使用说明等。

(3)各中小学统一将报名表发送至 953967804@qq.com.截止日期5月30日。

联系人:郝欢 联系电话:18747701387

2.奖项设置:

在6月20日举行科技创新制作比赛总评活动。届时将由作品制作者(学生)和指导者(教师)携作品与会,并当场演示作品功能、介绍制作过程。比赛分中小学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作品指导教师授予“优秀指导奖”。

(四)航模比赛:

项目一:纸折飞机直线距离(限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参加)

1.参赛选手须在比赛时间内现场进行模型制作和飞行比赛。指定使用标准a4纸制作模型。纸张只能折叠,不能撕、胶粘、剪、订、悬挂重物。不能使用任何辅助工具。

2.每个队员有5分钟的制作时间,比赛时间为3分钟

3.直线距离比赛方法:

所有竞赛在室外进行,飞行区宽10米,超出宽度的飞行无效。

参赛选手分别站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比赛。

每位参赛选手最多可领取两张标准a4纸制作飞机。

比赛允许每名参赛选手飞行2次,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参赛选手在投掷模型时,不得踩线和跨线,否则成绩无效。

4.成绩评定:以模型飞机最终停止位置,模型机头最前端垂足距起飞线的单程飞行垂直距离。测量单位为米,精度为小数点后 2 位。

5.如在比赛中,确有风将着陆的飞机吹走,影响裁判判定工作的,本次比赛重飞。

6.比赛以两次成绩之和为个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如果成绩相同,名次并列。比赛不设助手。

项目二:“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限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参加)

1.采用中天“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材。

2.模型出手时开始计时至模型任何部件着地停表,留空时间长的名次列前,比赛进行二轮,取高一轮成绩为最终成绩。

3.模型使用橡筋重量、种类不限。必须遵循减法的`原则,允许对模型适当改制。

4.比赛时间各轮次每人不超过5分钟。

项目三:扑翼模型飞机留空时间

参加扑翼模型飞机留空时间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进行中天“翼神”橡筋扑翼飞机的现场制作和飞行。参加现场制作并制作成功的选手,取得飞行比赛资格。比赛名次依据飞行比赛成绩确定。

1.扑翼飞机套材现场制作要求:

由大会现场统一发放“翼神”橡筋扑翼飞机套材(比赛当天报到时,每个参赛选手须交2套“飞鸽ⅱ”橡筋扑翼飞机套材,由裁判打乱后再分批发给参赛选手),参赛选手在30分钟内用所发的模型材料完成一架飞机的创意制作与调试。制作工具自备。30分钟内未能完成所发模型的制作,取消自带模型飞行竞赛资格。

模型制作完成后,选手在模型上面写上自己的编号,举手示意裁判来确认。

分组同时放飞现场制作的模型,不计时。

2.飞行比赛竞赛规则:

飞行比赛可以使用现场制作的模型,也可以使用自带模型。

每人比赛时间为5分钟,参赛选手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两次飞行。允许提前绕橡筋。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

每次测定绝对飞行时间。

动力橡筋规格和重量不限。

比赛成绩:比赛进行两次,以较高一次成绩为比赛成绩并确定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果成绩相同,则以另一次成绩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进行附加赛。

允许1名参赛选手当助手入场协助参赛选手,但不得绕橡筋。

备注:比赛器材用中天公司“翼神”橡筋扑翼飞机。

项目四:“小猎鹰”电动自由飞模型竞时赛

1.限用“中天”小猎鹰电动自由飞模型飞机套材装配制作的模型参加比赛。

2.允许对模型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动,但必须保留模型原部件的主要部分。

3.不允许改变模型飞机的几何尺寸,但舵面不在此列。

4.允许改变模型飞机的美化方案,但必须有小猎鹰的标志。

5.每轮比赛时间为5分钟,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最大测定时间90秒。加时赛最大测定时间每轮递增60秒。

6.只允许使用原配的未经改装的充电器。

7.每轮比赛充电时间为1分钟,充电前必须先打开电源开关至电机停止转动为止。检查放电和充电所需时间包含在比赛时间内。

8.比赛进行2轮,以最高一轮成绩为比赛正式成绩并确定名次。如果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进行附加赛。比赛不设助手。

项目五:中天“天鹰”手掷模型飞机趣味飞行

1.限用“天鹰”手掷模型飞机套材装配制作的模型参加比赛。

2.不允许改变模型飞机的几何尺寸,但舵面不在此列

3.每轮比赛时间为2分钟,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

4.场地设置(见图5):在运动员前方10米处设直径为0.6米~1.2米的6个圆环;6个圆环的分值分别为:100分、90分、80分、70分、60分、50分。

5.比赛方法: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投放模型,并使其飞行穿过圆环;穿过相应圆环将得到相应的分值;允许每个运动员进行2次手掷飞行。每个运动员最多审核2架模型。

6.比赛评分:以最高一次手掷的成绩为比赛正式飞行成绩并确定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如果成绩相同,则以次高一次成绩确定名次,余类推;如仍相同则进行附加赛。比赛中不设助手。

联系人:赵xx 邮箱:

四、竞赛时间、地点: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 篇5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施科教兴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我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果,响应省市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的号召,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团委等组织下,我县将于2010年10月举办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赛组委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石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石门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政办发文件精神,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提升全体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这一次的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制定完整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加以推进和实施。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全校师生支持、关心、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断丰富各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培育各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对“创新大赛”活动工作的领导

各校要成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领导小组,加强以校长牵头,科技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师、劳技教师等为骨干成员队伍建设。

(二)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系列活动

1、开展实验创新活动。

各校物理教师、化学教师、生物教师等对实验有爱好,并且有较好实验基础的学生要做到专门辅导,让这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实验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已有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能对现有的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各校不定期组织以班为单位的实验创新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各校参加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项比赛将由各校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生物教研组和各校教务处统一组织。

2、开展创新发明活动。

各校科技活动教师、劳动技术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师、物理教师、化学教师、要对部分对小发明、小创造有爱好,并且有较好创作基础的学生要做到针对性的辅导,让这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特别是对节约、能源现象)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生活常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能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各校要不定期组织创新发明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各校参加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项比赛由各校科技活动小组、劳动技术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和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举行。

创新发明比赛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重头戏,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带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必须在注重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下,力争有创造性、实用性、先进性的小发明作品不断涌现,尽可能爱护、保护、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能忽视、冷漠、不以为然地看待学生的奇思妙想,真正做到开发学生潜能,锻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还要求学生之间必须有合作、帮助、协作、友爱的团队精神,并能保证学生在团队内各尽其才,各显所能,获得个人和团队的同步提高。

3、开展小设计活动。

学校的美术活动小组和信息技术活动小组要承担起小设计的重任,因为小设计主要是电脑绘画、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电子报刊设计、电脑动画制作、图标设计等方面学生小设计,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要手把手地对学生以全面的辅导,要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意,特别是一部分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做重点辅导,力求能够有较大的提高,能够设计出有较高水平的作品。各校要不定期组织小设计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各校参加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项比赛由各校科技活动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和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举行。

4、开展小论文创作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要尽量开设阅读课,做到落实到教师,落实到班级,语文教师要把阅读科普科普知识贯彻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部分学生能够创作出科学幻想类论文,也可以是科普读物的读后感,也可以是对已有的科普读物进行的改写。通过小论文的创作活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小论文写作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各校要不定期组织小论文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各校参加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项比赛由各校语文小组、科技活动小组和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举行。

5、开展小制作活动

学生要在小发明、小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亲自动手,切身体验才能够有亲身体会。学校科技活动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物理活动小组、化学活动小组、社会实践组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要为学生制作小制作作品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备,要协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小制作中也要力求节约、简化制作步骤,不要求大、求全、求多,要做到在制作中体现以下原则:着力求精、求准、求新,在设计上下功夫,在制作上求精美。各校要不定期组织小制作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代表各校参加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项比赛由各校科技活动小组、劳动技术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物理活动小组、化学活动小组、社会实践小组和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举行。

(三)加强创新大赛作品的收集工作

各校已经在前年参加过“五小”作品的评选,参加这一次全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对已有工作又一次促进,可以进一步推动各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在2006年各校参加“五小”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技作品的收集和制作活动。

四、实施步骤

本方案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0年4月)。认真学习朱晓平同志《在全县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和《石门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石门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校成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4月—2010年9月)

把科技意识强、科普热情高、科普质量提升快的班级作为重点辅导。每项工作尽量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建立标准统一、形式规范的档案,做到资料齐备、完整、真实。

活动中要做到措施到位,加强过程管理,落实监督机制,针对薄弱环节抓重点、难点、疑点,全面推进工作。

第三阶段:作品验收(2010年10月)。根据创新大赛工作计划和要求开展活动,各班要积极上交作品,上交好作品,力争在作品水平上能有一个提高,做到各班能有一项作品以上作品上报学校,学校将组织评比,并将优秀作品上交教育局,参加全县的评比。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科协、县团委等组织下,我县将于2010年10月举办石门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方案1 篇6

为了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推动我旗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我旗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我旗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丰富我旗青少年文化生活,培养一批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和科技人才的幼苗,使我旗青少年优秀科技项目创佳绩,团旗委决定在2011年“青少年文化节”活动中举办科技创新大赛。

一、主办单位:共青团伊金霍洛旗委员会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宗旨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学竞赛,其根本宗旨在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三、活动主题:体验 创新 成长

四、活动时间 :

五、基本要求:

1、参赛项目必须是近两年制作完成;

2、科学幻想绘画只限于个人参赛,其他项目以个人或集体名誉参赛;

3、集体项目至多可有三名作者,署名作者应全程参与项目,第一作者署名在最前面;集体项目不能转为个人项目;

4、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

5、每名学生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包括集体项目)。每件参赛作品的辅导人员最多不超过两名。

6、项目申报者按照大赛有关要求,必须认真填写项目申报表等附件(可从网站下载登记表和各类申报表等附件),凡申报表填写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予评审。

六、参赛申报

1、各校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是全旗比赛的基础,所以各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比赛。在学校比赛的基础上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旗级比赛,学校按团旗委分配的名额上报项目(附表)。其它有爱好的青少年如果有好的作品也可以个人直接申报。参赛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两类申报。

2、小发明、小创造作品必须提交项目说明书,项目研究的原始设计资料,各种图表(外观、结构图、原理图)、活动照片。

3、科学研究类项目须提交科学研究论文,项目研究的原始记录、实验数据、活动照片等。

七、不接受的申报项目

1、涉及食品,药品试制和饮食安全类的项目。

2、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项目。

3、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项目。

八、资格审查

各校在报送参赛项目前,必须认真进行资格审查。凡在申报书“资格认定’栏中无签字和盖章的项目不能参赛。如发现资格不符合规定者,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参赛和获奖资格,收回其所获名次和奖励。

九、评选标准及有关规定

评选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

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

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试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

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选题与结论科学意义的合理性。

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科学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立论有创意、有现实意义;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

实用性:指该项发明和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和投产;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适用与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十、技术保护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受到法律保护。

参赛的所有项目均不得向评委保密,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选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评为负有对外保密责任。

十一、大赛项目

(一)小发明、小创造

发明创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已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的项目优先参赛。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外形、构造或者其适用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构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手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实用、多功能的新型物品。小创造是用身边的旧电器、旧玩具等废旧物品运用“声、光、电、磁、机械”等科学原理创新之作科技玩具、模型等作品。

1、参赛作者要求:全旗青少年均可参加。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可有个人独立制作或在教师、家长指导下完成,也可以集体名誉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与参赛: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

(4)参赛作品须认真填写申报表及所需附件(附上作品简介,作品是怎样发明的(或选择的),设计目的和思路有哪些发明点或创新点),按要求上报。

3、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各一份。

(2)申报书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

4、评选标准

(1)新颖性:具有独创性,选题、创意新颖。

(2)科学性:技术先进,产品性能好,用途多。

(3)实用性:具有实用价值,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外观精美:造型美观,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

(二)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指学生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畅想和展望,构造一定的情境,利用论文形式表现出来。科技论文包括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探究性学习中优秀的课题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科学研究论文或研究项目必须附有研究过程记录、论文全文、研究报告及参考书目、实验数据及其他必要的图表资料、证明材料等。

1、参赛作者要求:我旗青少年独立完成的科学论文。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2)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出现科学性错误的;与国家现行法律相违背的;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4)参赛作品要有3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需认真填写申报表及所需附件,按要求上报。

3、撰写要求:

(1)首页:首页封面如有图,在左上角长框内注明“三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论文评选”

(2)第二页:标题为三号黑体;摘要的关键词为五号黑体,摘要内容为

五号楷体;正文为五号宋体;装订线边距为15mm

(3)页眉和页脚:页眉和论文题目,小五号字体;页脚为加注页码,居中。

(4)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最主要的且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4、论文报送:需准备纸质文稿3份(纸张规格:A4)和电子文稿一份。

5、评选标准

(1)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写作水平:语言,文彩。

(三)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科技实践活动是学生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

1、申报者

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在校中小学的学生群体,形成科技实践活动成果者,均可以集体的名义申报。

2、必须具备的条件(五要素)

(1)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活动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2)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3)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参加人数)、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

(4)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根据条件辅以必要的实物、照片、录像等。在上报之前,各地应对该结果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对于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5)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教育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3、评审标准

(1)真实性。活动符合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符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有活动记录、活动总结(包括书面材料和纪实材料等)。

(2)示范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围绕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活动设计和组织形式科学、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广普及,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能为其他地区开展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3)教育性。活动符合教育规律,能够对参与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参与者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4)完整性。活动已经完成或阶段完成。活动过程清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系统周密的活动计划、实施步骤和活动结果。

4、申报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科技实践活动报告一式2份。原始材料(活动记录、照片、录像等)和新闻报道材料等作为附件上报,涉及的活动记录、调查问卷等数量较多的,提供几份比较典型的即可,不需全部提交。

申报书必须是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且申报书能与活动报告等其他申报材料装订在一起,否则视作不合格申报。

(四)科学幻想绘画

科学幻想绘画是指少年儿童通过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人类生产、生活情景。

1、参赛作者要求:

就读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少年儿童独立完成的科学幻想绘画作品。作品应充分体现科学幻想的宗旨。

2、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绘画风格及使用材料不限,但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4开(54ⅹ38厘米)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油画作品应自备画框)。作品要求干净、整洁。

(3)参赛作品限个人作品,即由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接受集体作品参赛。

(4)参赛作品不得抄袭他人作品,违者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资格。

(5)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参赛。

出现科学性错误的;画幅尺寸不符合规定的:把科学和神话混淆的;引入神鬼迷信故事内容的。

3、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包括:参赛作品和申报书一式2份,其中1份申报时贴于作品背面左上角。

(2)申报书必须使用统一提供的标准申报书。

4、评选标准

(1)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

(2)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

(3)绘画水平:画面设计,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十一、优秀科技教师评选

(一)优秀科技教师评选的依据

1、申报者从事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经历和成绩;

2、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理念和认识;

3、申报者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在上述三项内容,以第3项为主要评选依据。

(二)申报优秀科技教师的要求

1、申报者必须是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经历并取得优异成绩、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中、小学科技教师;

2、填写并提交《优秀科技教师申报表》一份;

3、提交一份本人(仅限一人)设计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一项;

4、所在学校确认同意推荐其参加优秀科技教师的评选活动;

5、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内涵界定;

6、活动方案不是对以往开展科技活动的总结,而是对准备实施的某项科技教育活动的总体设计;

7、活动方案的内容侧重在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

8、活动实施的途径,主要是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和校本课程;

9、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结构要素;

10、教育方案的名称;

11、活动方案的具体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2、活动方案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难点、重点;

(2)活动过程和步骤、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

(3)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4)评选标准,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三)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方案的评审标准

1、教育性:

(1)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课改的精神;

(2)重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学生有较大的动手和实践空间,能经历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

(4)能促使学生思考其活动结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创新性:

(1)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

(2)整个活动方案的构思新颖、巧妙;

(3)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3、可行性:

(1)符合方案设计对象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

(2)具备方案实施的必备条件;

(3)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4)所在单位对方案实施非常支持。

4、示范性: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

(2)着重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推广普及,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5、完整性:

(1)活动过程完整;

(2)实施步骤清晰、具体;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篇7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1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要素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要素包含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所涉及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技能, 科学方法、能力, 以及科学行为、习惯等四部分。

1.1 科学精神。

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目标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对科学的基本看法、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 及其在言行中的表现。科学精神大多表现为追求真理的勇气, 尊重规律、习惯于理性思考等特征, 它们构成一个人科学素质的最关键的部分。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中都应该把这部分的内容放在重要位置。

1.2 科学知识、技能。

主要包括生命科学、基本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史七方面。每一个方面根据青少年年龄特征, 都应该体现由近及远, 由零星到系统, 由具体到抽象, 由现象到本质, 由客观到微观的一般规律。

1.3 科学方法、能力。

科学方法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观察、操作与实验的方法以及参与探究活动的方法, 收集与利用信息的方法。

1.4 这四部分以科学精神为核心, 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

法、能力为基础, 科学行为、习惯为外在标志, 形成一个综合性整体目标。各部分内容既有侧重, 又相互联系。上述内容, 科学知识、技能对青少年来说是间接经验, 以学到为主, 可以通过探究、理解、巩固、应用等过程掌握;科学精神与科学行为、习惯对青少年来说更多的表现为直接经验, 以习得为主, 可以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内化、外显等活动方式形成;科学方法介于两者之间, 需要综合运用探究、讨论、实践等多种活动来掌握。因此, 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实施过程中, 必须注意不同的内容与目标, 应采用不同的传播途径与方法。

2 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模式的意义

首先, 青少年科技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 赋予教育创新功能, 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其次, 素质教育呼唤模式创新。实践表明, 传统的科技教育教育模式, 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需要。要解决这一问题, 仅仅依靠教育战线外部 (科协系统、专业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 的努力, 尚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教育的落后状态。此外, 因循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 也无法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不同地域, 大面积实施科技教育教育的战略任务。第三, 模式创新是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的关键。构建一种能够结合课堂教学主渠道, 对学生产生引力、动力进而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科技教育教育机制, 使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觉投身于科技教育教育, 必须进行模式创新。要整合社会科技教育资源, 并集成应用。有效地将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 课程教学、互联网络、大众传媒、科技馆所等教育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将教师、家长、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力量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科技教育合力。这就要求我们,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突破传统教育观念, 调查研究、系统分析, 依据城市、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 以及青少年科技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情境性、丰富性和社会性特点, 制定多元化、多样性的科技教育教育新模式。

3 着力构建科技教育新模式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探索创新并构建能够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 融科学课程教学、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科学可行的科技教育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

3.1 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学校模式

以科技教育的层次理论为指导, 结合教育部“新课标”, 研究和探索如何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教育理念, 改革传统学校教育单纯传授有限知识的做法;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水平, 分层次分年龄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科学素养教育进入学校正规教育的渠道和途径, 组织有关学校进行科技教育教育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开发实验。利用课程进行科技教育开展校内大型科技教育活动, 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教育环境。

3.2 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校外模式

要积极探索学校与社区、科技场所、科技教育基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图书馆、高新技术企业、大众传媒和家庭联合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活动的新模式和新方案, 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活动。通过展览、演示、讲座、影视和参与操作等形式, 向广大青少年传播科技知识, 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向他们形象、直观地介绍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及其对生产力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 促进广大青少年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从而有利于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要进一步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青少年自身教育作用, 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科技教育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科技素质的培养创造基本的物质条件。

3.3 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信息模式

以信息化理论为指导, 利用教育部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契机, 探讨如何利用科技教育网络, 组织开发和整合网络科技教育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对科技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实验。研究在网络教学的新形势下, 如何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适当的科学研究活动, 树立主动学习和合作研究观念, 促使科学学习内容和方式向更加科技教育化的方向发展。

3.4 创新科技教育队伍培养模式

选择思想素质好, 热爱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教师担任专 (兼) 职科技辅导员。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有较高的综合科学文化素养, 熟悉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具有不断获取信息更新臫知识的能力, 能够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设计研究性课题, 善于引导学生独立地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索, 具有指导学生开展小发明, 科技小制作或社会调查的能力。科技活动课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进行问题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要建立评估表彰激励机制, 对在科技教育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辅导教师, 予以表彰和奖励, 提高科技辅导的积极性。学校要积极支持教师进行科技教育活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学习。开展科技教师的国际、省、市、区交流与合作, 探索科技教师培训及交流活动的经验与模式。因此, 培养合格的科技教育辅导教师, 就成为搞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键。

4 做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评价

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监测评估制度是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想过的重要手段。

4.1 开展青少年科技素质评价方案研究。

建立各年龄段学生的科技素质标准和评价指标, 明确学生科技素质的测评方法与表述形式, 形成学生群体 (班、学校、区域) 科技素质的评价方案。

4.2 开展各主体 (学校、家庭、社区、科技中心、科技馆) 实施科技教育水平评价的研究。

建立各主体实施科技教育水平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开发科学的、简便实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4.3 探索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力量联动的共同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活动评价机制研究。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初探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初探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目的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为宗旨。

一、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首先,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现状都还远不能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少中小学学校中“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比较普遍,科技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学校开展所谓的科技活动,仍然是只重复讲解陈旧的原始的图表。学校忽视或者不重视科技教育,造成了许多学生也忽视自然科学的学习,对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毫不关心。

其次,我国民众的科技素养普遍不高,整个社会缺乏科技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对中小学科技教育影响很大。中国科协最近进行的一次民众科技素养现状调查结果令人震惊,相当多的社会人士对一般的科学技术常识缺乏准确的了解和理解,对一些很简单的科学命题也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至于当前最新的生物、电子天文等方面的科技知识,了解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必然严重制约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

另外,有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小学生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就行,别的活动是多余的,甚至会拉“主科”的后腿。他们不支持孩子参加科技活动,限制孩子在课外阅读科普书籍,不关心孩子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对科技教育产生淡漠和抵制。

二、基地与设备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證

目前,各学校的科技活动基地和设备有的过于简陋,一些设备只能满足课堂教学的开展;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设备,限制了科技活动的快速发展,使之滞留在较低的水平。学校应在校园内采取措施开设科技园,其中应有科技制作室、生物园、实验室、成果展览室;建立科技活动基地,为科技活动课程计划的落实提供了可靠保证,让学生在生态文明中陶冶情操,在科技实践中学习科技知识,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学校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

各中小学领导应当端正教育思想,充分认识科技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把开设科技活动课程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联系起来。在加快、加大对现代教育设备建设投入的同时,更需要注意加大对学校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把科技活动软硬件建设列为现代教育设备建设的重要项目。建设完善的科技教育的保障机制,确保科技活动在活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保证科学素质的培养落到教育对象的实处。

把科技活动列入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这是调整课程结构的切实措施。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方案的规定,建立由校长、教导主任、科技辅导员组成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应认真制订科技活动计划,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操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制订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对科技活动相关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如果活动课程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活动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活动内容,要注意选择新奇的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比如,当代军事、生物标本制作、“十万个为什么”知识竞赛、环保演讲征文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环境考察、参观农田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科技知识。

四、培训学校科技辅导员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并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科技活动的关键。首先,担任科技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当开展积极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还要了解学生能力现状,明确培养目标,把现实与需要摆在面前进行分析,从而增强教师参加科技活动课程研究的自觉性。其次,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切不可胡混过关。教师在每学期初制订本活动组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必须写好活动方案,备好教具、学具,并认真组织实施,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小结。另外,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一样,必须有严格规定的科学知识范围,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训练标准。这样才能做到活动内容有序有度,教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所以,教师应当自觉学习关于活动课程的理论,学习外地开展科技活动成功的经验,学校也可以请专家作活动课程建设与辅导的讲座,为实际操作作理论准备。

五、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青少年的科技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让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制作,自己撰写小论文,而不应该以辅导员为主体,因这些活动是要学生参加的,而不是要辅导员参加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创新性主体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技活动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选准题目,而不是由辅导员限定选题范围,引导学生去选题,更不能由辅导员选定题后,由学生完成。学生选准题目后,应该让他们亲手制作,以便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如遇到困难,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由辅导员单独解决问题,更不能代替学生制作作品。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寻求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结合点与联系点,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地操作,亲自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科技活动是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宗旨。

参考文献:

周槟.青少年生物科技教育活动初探[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6(06).

上一篇:安全工作从细节做起下一篇:钟声叮叮当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