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024-08-23

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精选8篇)

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1

【摘 要】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欠缺,教学反思对于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与实施教学过程同样重要,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反思 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过程机械呆板,教学内容处理不当等,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如发挥,备课没有少费心但教学效果就是不理想,碌碌无为让青年教师有些担忧,甚至有些害怕上课。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能成为教育行家。”

一、反思的含义

反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教学中的诊断与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实际上教学诊断与反思如同医生看病,开处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学应是一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动用所学到的理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固有观念、想法及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差距,寻出原因,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特别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和实际情境与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与反思。总之,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二、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

2.超越性。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3.个性化。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成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才能学会教学反思呢?根据个人经验,每个人可能有不用的方法,但不论是什么方法,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使教学反思真正的成为再实

践的宝贵经验,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定有可喜的收获。

三、教学反思的分类

从时间角度分,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种。

1.教学前反思的主要根据是经验,有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教学前反思这一环节,要求各位教师在对前一阶段教学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已有教学经验,并借鉴他人教学中的长处,以局外人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学准备、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充分酝酿,反复比较、选择,形成教学设计和准备的最优化,达到最佳的教学准备状态。

2.教学中反思的主要根据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及时、自动地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面对课堂复杂的、动态的情况,能够敏锐地洞察,迅速地做出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调节、修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后反思其实是对某一教学活动或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反思,对教学的整体结果进行归因和评价,及时地通过自述回忆、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广泛吸取有关经验,收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信息,深入细致地探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反复地实践、反思、总结、概括,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2

1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2003年迁入大庆后,学校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招生规模由迁校前的4 000多名学生迅速扩大到现在的15 000多名学生。教师队伍也逐渐扩大,仅2003~2005年,新引进教师200多人,青年教师比例迅速提高,高达60%以上[3]。然而,2003年引进的青年教师还有一部分是本科应届毕业生,2004年和2005年引进的虽都是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但他们多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或非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才,没有任何教学经历,此外,还存在岗前培训不理想或岗前培训一刀切的现象[4]。因此,新教师教学入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影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非常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并根据教学现状采取了多种途径,以加快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进程。

2 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2.1 培养教师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完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前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每年都购置一定数量的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建的全国高校教师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发展在线学习卡”,由院系发放给青年教师。教师选定学习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内容、选修内容、教学活动和课程作业,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的说课视频和通识性教学视频等形式。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学实践可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难点,并以此为核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解决问题和难点的有效措施,真正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教师能力的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5]。为了落实育人质量工程的建设目标,进一步加深青年教师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个人魅力与形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积极组织开展“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网络专题培训,制定了“拔尖人才工程”行动计划,其中包括“青年教师岗位培训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学计划”等子项目,组织教师参加“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项目”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办的《2012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两年来,获批国家和黑龙江省访问学者资助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或地方合作项目全额资助项目及省属本科高校战略后备人才项目34人。“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继续大力实施“拔尖人才工程”,着力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继续强化师资培训工作,进一步推进落实海外研修计划,力争选送1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行培训、攻读学位,进一步提高教师博士化率和国际化率,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2.3 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考评激励制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积极推进教师教学考评激励制度改革,建立了具有激励性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把教学效果和质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以“三级监控”教学评价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年终绩效考核激励教师自主发展。制定了教研奖励办法,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并优先考虑教学效果,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考研进修、职称评定、岗位定级以及奖惩紧密挂钩。在这种考核和激励政策的引导下,高质量优质课教师、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不断涌现,他们的示范作用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近日,学校又举行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青年教师参赛率达80%,每位教师都精心准备,院内比赛优秀者推荐到学校参加校级比赛,获胜者给予荣誉和奖励,这样充分调动了青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展示了青年教师教学风采[6]。

2.4 教学能力发展与师德提升相结合

2012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学校确定2012年为教学年,党委提出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实施学校“三步走”战略,全面推进“育人质量工程”,团结带领全校教师,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加快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通过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使广大教师牢固确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理想、教书育人的职业情感、创新向上的职业精神以及严谨治学的职业态度,使追求优良教风学风成为教师自我完善人格的需要。以塑造师德师风形象、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肃考风考纪为重点,努力营造“教师重教、学生乐学教”的优良教风学风。学校还积极开展师德教育、论坛、表彰和宣传等系列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广大教师有较强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职业道德素养普遍提高。

2.5 教师交流形式多元化

集体备课即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7]。学校教研室将每周周三下午定为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日,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好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问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整体提高。听课、评课活动也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是教师之间互动、反思的过程[8],学校实行“三级监控”的其中一级就是同行评教,搞好听课、评课活动可以最直接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但与教师受到的教育培训、学校为教师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有关,而且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投入以及对教学、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探索息息相关,因此,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利华.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2):75-76.

[2]张波.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29-30.

[3]雷世鑫.谈医学专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1(3):74-75.

[4]毛洪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5-37.

[5]王莉莉.谈医学专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88.

[6]周荫庄.化学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101-103.

[7]于明.关于集体备课的思考[J].教学策略,2006(4):72.

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3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反思方法 教学思维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是立足于自己言传口述的工作实践中,有感受,有体验,不是在教学之外搞“空对空导弹”,追求那种徒有其表的“火光”与“声音”,而是留意观察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设法“定点清除”有碍收益的问题。而问题就是课题、教案就是论文。每次反思的三言两语,都是最有价值的“珍珠”,一旦将这些成熟饱满的珍珠串成项链,那定是价值不菲的教学指南法宝。源于教学的反思,定会指导教学,并且优化教学。

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反思方法 ,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有一个共识就是自己发现问题永远比自己解决问题更重要,对青年教师“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的方法指导非常重要,他们只要掌握正确的反思方法,就能准确地发现自己教学中成功和问题,同时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了问题则找到了提高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使自己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目前基于互联网信息化的教学改革激活了青年教师教学思维,课堂注重了“新理念,新形式,新的设计,新行为”这是可喜的,但青年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如果只追求“形”的东西,不研究“质”的内容,就会严重制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把教学中合作理念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教学潜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化地体现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的第一环节中:做到理念理解到位,目的明确,要求具体,重点突出(以上表中的呈现)。在教学的第二环节中,不足:自己教学习惯的做法代替了原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合作理念目的不明确,要求随意,重点不突出;学生反馈学习成果时,指名学生发言,还是用理想的学生发言代替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果,学生讨论的形式是民主的、合作的,但反馈的是个人的。教师的主观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生成的好奇感、新知识及碰撞出的智慧火花一并被抹杀了。

青年教师能把这个环节设计理念(合作学习)与教学实施不一致地方反思到位,这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个突破。

这样的反思是学习不只是停在表面,而知道把教学理念,不但有教学设计,也有具体操作要求、方法和达到的效果;反思不断把自己引入教学深层次研究;反思在教学过程的点滴不满意中进行,反思意识不断增强,方法不断改进,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

教研员指导青年教师反思的关键是研究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应用;指导和帮助教师解决在应用理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研究指导教师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服务和满足教师在教学中各种需求。

针对各节教学片段所需的反思内容:

1、教学顺序,包括环节设计、环节目标、使用材料、呈现方式与环节评价。

2、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3、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青年教师有意识地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反思,从突破课堂教学中微观问题开始,反复、持久地研究下去,可以逐步增强自己的反思意识,从而提高自己反思能力。

具体操作:

1、 青年教师把自己的实践过程的行为与思考,决策,设计的过程作为反思时的对象。

2、 青年教师自己换位思考,站在听课者、研究者、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设计过程,理想的预案过程和实际教学效果中落差在哪里?

先从教学理念、目标、行为、方法和效果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再从第一个层面对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方法与效果逐个环节与教学活动前决策的教学理念、目标、效果进行反思,发现哪些是理想的,哪些没有达到预定要求的,哪些深层次的是自己事先领会不到的,这样的反思会使自己逐步意识到的主体作用和责任,认识到自己学习与实践的距离,渐渐地找到自己教学中希望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会使主体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反复进行,会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专业得到发展。

笔者在讲解《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中的数据库连接与查询内容时,第一次按照课标和教学要求,认真设计了教案,自己认为比较理想,但第一次讲解后感到,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差太远,自我分析原因是教学方案设计考虑到教师本人的太多,学生没有分析透。于是,把教案的不足地方进行了修改。当第二次讲解时,对原教案理想的变成学生能接受的,每个环节设计目的、要求及方法清楚明白,但学生不感兴趣。对问题反思,学生预习不到位,但我也从主观去思考,去重新设计。设计研究的重点内容是:

1.如何利用课件演示,突破重难点;

2. 充分利用包班制的优势,变换学生的座位,多角度观察物体;

3.观察的方法多样化

4. 利用评价功能,调动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学习兴趣;

5.过渡语突出趣味性。

在以上五个方面的引导下,教师能够从备课、上课的不同阶段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并且关注到了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原有认知等内容,反思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展。以下是课堂教学后笔者和学生的交流:

笔者:本节课上完后,你对自己课堂评价是什么?(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调动教师关注自己教学行为的积极性。)

学生:本节课我感到:1. 有趣。(如学生能主动学习)2. 师生状态好,学生的回答语言生动,每个学习环节都是学生自然进入。3. 每个教学环节比设计的发挥好,教学过程中有新的东西生成。(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上,可以看出教师已经能够从学生学的角度评价教师的教,体现教是为了学服务的新理念,这应该说是教师深入思考之后的进步。)

笔者:你认为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认同给教师以适度的激励,继续引导教师深入反思产生结果的原因。)

学生:原因有多方面:通过预习对教材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再经过向书本、他人的学习,自己对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应用有了悟性;对上本节研究课自己早有知识和精神准备,目的性强,上课时精神状态好,与老师相互配合好;老师设计的教学预案和实施中发生矛盾时,老师能静下心来反思问题在哪?原因是什么?找到问题再琢磨改进方法,这时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各种资源,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由自己生成,别人代替不了。

以上是笔者与学生的一席对话,从中感觉到笔者作为老师在教学中的反思带来的教学效果明显的变化,始终以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参照的,笔者把教学自己行为时时与原方案对比着,三次更改教学设计方案的理由、根据,都是反思自己前教学设计方案思路,决策与实际行为找到了落差和突破点,在实践中,逐渐地自己找到自己,自己升华自己。

反思的基础是实践,是对实践活动的全面分析与客观评价。反思必须有所对比,有所参照。对比的,参照的必须建立在对所做的背景全面把握下,在对相关理论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融入事物的内在系统中,代表事物发展的、前沿的特征。反思不仅是个人的认识水平的自我认识或自我评价,更是追寻个人决策的深層知识和做法与实际成效,从思考到行动的起点上找问题,抓细、抓实、持久反复地做下去,以此实现主体认识的转变与提升,追求专业的更高境界。

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4

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剖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内涵入手,深刻分析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培训模式。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模式

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大批青年教师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来。他们不仅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希望,也是教学,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骨干力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内涵剖析

教学是以知识,技能和伦理道德规范为媒介的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决定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活动,而且能力的高低也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能力内涵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转化能力

教师对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概括,加工和改造的能力就是转化能力。教师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重视自己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而是要根据所传递知识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将有关知识加以提炼并转换为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有意识地将所受知识与专业实际结合起来,会拓展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巧妙地处理好教学内容的取与舍,主与次,详与略,大与小等矛盾关系。

1.2教学自控能力

教学自控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是教师教学自控能力高低的表现。教学自控能力搞的教师会对自己的上课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置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

1.3组织管理能力

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的计划能力,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工作程序的能力就是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力。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持课堂秩序,创设和谐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它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前提,是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

1.4信息沟通能力

信息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信息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它是一种难以言表的高超艺术,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有赖于教师的思维能力,语文和逻辑的基本知识,有赖于思想及教育理论水平,有赖于讲标准普通话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否得到保证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密切,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把他知道的知识充分表达并教给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种,是教师的逻辑思维,组织与处理教材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非语言信息沟通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体位的变化等方式进行交往的能力。

1.5教学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是指高校教师独立选择课题,设计研究程序,搜索整理信息,撰学论文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进行科研的能力和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能仅仅依靠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应该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生和教材,教法,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不仅体现在学生毕业时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平时教学的着意培养。教师平时要善于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敢于提问题的心理气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

2.1 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教师教育尚未形成一种与终身教育相联系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互脱节,学校教育与在职培训相隔离,彼此既不衔接,也少有沟通。受终身教育思想影响,教师教育也逐渐被视为教师终其一生所需的教育过程。它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把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教师教育并不只限于职前的师资培育阶段,教师教育的外延应一直延伸到教师专业生涯的最后阶段。美国学者特拉佛斯说过,“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增长也是在教师教学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在实践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既依赖于教师内在需求与提高,也依赖于外部环境与条件。

2.2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高原期”

教师教学能力“高原期”现象,是指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初期,教学能力发展较快,过几年以后,教学能力提高速度缓慢,有的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出现教学水平“滑坡”现象。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教师工作没有创新,长期采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极少数教师,有的由于对本职工作认识不够,认为教师工作辛苦、待遇低,厌教厌学,责任感降低,导致不求上进;有的由于工作没有一定的压力,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满足现状、贪图安逸,造成了教学能力停留在原有水平,停滞不前。部分教师长期走不出这个“高原期”,其教学能力便接近发展极限,在没有显著提高。

2.3教学效能感的走低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信心。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和投入程度。教师教学效能感应的高低,特别是教师个人教师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到一个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有效发展。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大环境、学校风气、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等。影响教师效能感的自身因素包括专业素养、信念、情绪控制能力、身体状况、个人生活时间等。

2.4教学管理的偏颇

当前,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上仍停留在以教学效能核定为导向的传统教师评价上,未能引入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教学管理力度的“软化”,首先表现在各级领导思想上对教学的重视不足、在精力上对教学和教学管理投入不足。其次是表现在教学投入不足。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教学投入明显偏小,尤其是教学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和实践实习经费投入的太少。再次是表现在教学管理机制的失效。虽然高校都制订了不少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但真正得到有效落实的不多,而且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重目标管理,轻过程和行为管理;重经济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这些管理力度的“软化”直接造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的引领和监控力度不足。创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模式

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要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能力,它包含知识,技能,教学技巧,教学策略,语言艺术诸方面的因素,作为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必须

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用教育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了,才能培养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

3.1完善岗前培训体系

岗前培训是对青年教师上岗进行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一种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从学生到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岗前培训应是多元化,全方面的。培训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基本技能,业务水平等。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不仅要引导青年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还应开设教学方法论,课程理论,文学修养,辩证法等专题讲座,使青年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的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全面提高,以适应高校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为了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科学,系统,学校还要聘请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富有责任感,乐于奉献,具有一定学术威望,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做观摩教学。还应该增加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培训,包括教学计划制定,备课,编写教案,布置作业,设计实验,建立试题库,确定评分标准等环节,有的放矢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法的培训和考核,获得实践经验。

3.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学校要对青年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对于任教的青年教师,要根据他们的专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给他们安排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这种指导是长期的,有计划的,使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讲授二,三门专业课程,参与一,二项科研项目,直到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使他们真正能够站稳讲台,承担起科研项目。关于导师的遴选,学校要统一组织,选择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青年教师可以避免尝试性的失误过程,直接接受指导教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在教数学上,管理上掌握必备的技能,促进自身发展。同时,青年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促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顺利实现从初任教师到熟练教师的转变。随着青年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要不断调整帮助和支持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保证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始终具有促进作用。

3.3强化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没有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就无法提高,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坚持搞科学研究,是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才能使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高校教师仅能驾驭所受学科的内容,仅能跟踪所授学科的前沿是不行的,还要积极研究学科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育对象,探索教学规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3.4注重政策引导,促使青年教师重视非学培训

高等学校应通过制定政策,加强评估等方式将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由过分追求学历培训,引导到注重非学历培训上来。在多种培训形式并举的前提下,无望提高教师学术教育教学水平这一培训的本质,防止因学历培训“热”而弱化非学历培训。现代大学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学术水平高,学识面广,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娴熟地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这些能力的提高仅依靠教师的非学历培训和科研实践才能实现。另外,学校要制定实施有利于青年教师培训的相关配套政策,在落实教学任务时充分考虑青年教师培训学习因素,给予适度倾斜;提高教师待遇,保证青年教师地位,利益。通过定期考核检查教师的本专业业务,学术情况,外语水平等,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以提高青年教师培训效率,使培训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3.5加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评比力度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从某种意义上是培育名师,发现名师和推荐名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以赛促教,可以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水平。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一种让青少年教师以能讲好课为光荣和感到自豪的和环境氛围。激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在学校,学院内举办获奖青年教师教学示范课堂,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展现他们的教学风采。要将竞赛的要求和组织竞赛时给予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注重平时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加大对参赛获奖青年教师的奖励力度,好找全体青年教师向他们学习,为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努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篇5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1

关键词:教师 教学反思 倦怠 对策

摘要:导致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反思不见成效。因此,学校应帮助教师从微观问题入手进行反思,并配以行为跟进,让教师能及时见到实效,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增进教师教学实践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反思可以将经验提升为理论,通过在反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生成知识。但是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教学反思倦怠,具体表现为反思心理疲倦、不愿反思、对待学校的反思要求持消极应付态度等。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那么刚刚建立起的这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将会变得越走越窄,为此,必须认真分析教师反思倦怠的原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使教学反思真正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教师教学反思倦怠的症因分析

1.教师时间紧、工作压力大是其中重要因素教师一天正常的工作包括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做学生思想工作等,这些工作让教师感到非常疲倦,坐下来也就不愿再思考有关教学方面的问题了。

2教师对反思实效感觉不明显

新课程改革以来,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被学校制度化,多数学校要求教师“天天有反思,周周有札记,月月有案例,期期有论文”。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工作一天后,即使没有遗憾,没有亮点,一般也就没有反思,但是还得写,于是,就出现了应付、敷衍了事现象,反思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简单回顾而已,成了应景式的反思。这种情况日复一日,最终导致反思形式化、表面化,内容平凡重复,反思无新意、空洞无物。这样的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反思也就成了没有效果的行为,教师对反思的认同感和新鲜感也就日益减退,对反思感到厌倦。让反思制度化的出发点虽好,但要求过度,容易使教师疲于应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反思的形式化、表面化、无效化,从而导致教师对反思丧失兴趣。

3.当前的唯成绩论导致教师反思归因不当,偏离专业发展方向

大多数学校的考评制度以学生考试成绩为重要指标,成绩上升教师就很少去反思,成绩下滑才引起教师反思,这种关于成绩下滑的反思往往又归因不当,教师常常归因于作业布置得少了,对学生要求得不严了,而很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不当的教学行为或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当的反思让教师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不足,而这给教师反馈的信号就是反思无成效,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师的反思情绪。

4.反思自身的局限性

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反思是很难形成的,是相当深奥的要求,他们认为反思对于他们掌握那些一般认为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没有什么作用。而一些老教师也认为反思对教学并没有多大帮助,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学上的重复了。另外,反思一般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但只进行问题的反思而不关注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即便是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如若反思后缺乏行动跟进,同样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难以改变现状和显现实效,教师自然就没有积极性,感到厌倦。

二、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对策

改变教学反思现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变强制性反思为鼓励性反思

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思维,可以简单地将教学反思理解为对过去的教学过程或教学经验的再思考,所以,通常意义下教学反思不是当下发生的,也不是即时作出的。教学反思是教学行为作出之后,对行为过程及其结果或经验的再审视和再思考。也就是说,教学行为发生之前,教师通过备课活动这类的教学思维对采取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思考,并认为如此教学是可行的,教学之后,教师根据实际反应,又回头审视当时做出如此行动的想法的不足或英明。它不是与教学实践同时发生的,而是发生在教学实践之后。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显然这种理解更具有实践意义。

在这种理解意义下,教学反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觉的自我行为反思,这种反思属于基于教师自觉性的一种反思;另一种是学校要求的反思,属于学校行为,有学校督促检查,这种反思属于基于学校要求的反思。这两种反思,一种出于自我,一种出于制度。反思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会产生真正的效果。也就是说,后一种反思必须转化为前一种反思,才能产生实效,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高压下的反思多数是应付的反思,是没有功效的反思。所以,学校应重新考虑对教师反思的具体要求,改强制为鼓励。同时,教师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适当的反思是必要的,但过多的反思可能是虚伪的。

2.从微观问题着手进行反思

首先要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反思作用观,那就是反思功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常期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提炼,使之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经验,形成理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教师如果仅仅对经验进行反思,那就更难以感受到反思的实效性。其次,引导教师的反思方向。事实上,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可以说反思产生于以往教学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或“无知境界”。所以,要将反思引导到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上。当然,问题的内涵应该扩大化,凡是能引起自我信念的疑难或心理上的不适都应该看作是问题。如果教师没有遇到现实问题,而经验也没有明显增加,也就难以反思。“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即使“好”教师也难做无反思对象的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从微观层面和局部视角去分析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反思。这类反思容易见到实效,容易激发教师反思的兴趣和热情。

3.反思后要有行动跟进

教学反思不是为回顾而回顾,而是要在回顾中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而修正行动方案,进入新的行动尝试。只有反思后进行行动跟进,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改变和成长。许多教师感觉不到反思的效能,就是因为反思后缺少行动跟进。所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提出的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二经验+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行动跟进”构成教师专业成长一个小周期,如下图。

每天都要求写反思日记可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教学行为技能需要巩固、熟练。意识到问题了,要认真反思;发现问题了,要深度反思。每次反思,都要调整改变教学行为,要有行动跟进。

4.反思定位要明确

在对教师反思的目标要求上,往往是要求教师指向更新教学观念,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但一开始就把教学反思定位在改变和重组教师的教学经验,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要求有点高。刚开始应该把反思目标定位在改变教学行为上,这样就更直接具体一些,更容易见到实效。因此,对教学反思应适度要求,让教师慢慢养成习惯。

5.反思不等于写反思日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是教学后的反思活动,而不是写反思日记,写反思日记是反思成果外化的一种形式。要区分反思和写反思的不同,只要反思之后认识提高了,行动跟进了,也未必要写出来。写反思日记、叙事写作,会产生关于被评价的日记或叙事的真实性和伦理问题,而目前学校可能还没有这样一个呈现真实反思的环境,所以,反思日记一般都是写些空泛的话,难以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学校要创造真正有利于教师反思活动的机制和环境,促成教师经常反思的习惯,让他们主动进行思想交流,而并不一定仅仅是每周都提交一份反思日记。

6.给予反思方法的指导

反思需要方法的引导。当前,在教师心目中,好像反思就是写反思日记。其实,反思的方法有许多,如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反思形式。同样,反思的内容点也很多,可以对经验进行反思,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反思,每次反思不一定面面俱到。对经验的反思应该呈现阶段性,即一个阶段进行一次,而更多的是鼓励教师对具体某堂课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如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预设与课堂教学实际存在多少差距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智慧的火花’护迸发以及处理是否得当,等等。刚开始时,反思可能只是点滴的,但慢慢地会逐渐深刻和丰富起来。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2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专业成长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教育专家,其他教师,管理人员等应该对教师的反思给予支持。没有这种支持,教师的反思很难进行。就幼儿园本身来讲,教师在反思的时候最容易得到的帮助来自同事和业务园长都参与的园内教研活动。但是,这仍然存在教师的反思以及同事和业务园长的帮助是否有效及时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教研的实效,真正促进教师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尊重教师做真诚的倾听者

我们曾经习惯了以指导者的身份在教育工作中侃侃而谈,以命令式语调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做往往会使部分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部分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这两种中现象都不利于教师思考自己的实践。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更渴望理解。因为教师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希望别人能与自己真诚交流,在此基础上分析研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尊重教师并聆听教师心声,引导教师质疑自己的实践,就等于给了教师一把开发自我潜能的钥匙。

有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在我园,无论是教育研究工作还是教育实践工作都有了一种让人感到宽松愉悦的精神氛围,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与管理者为一个问题争相阐述自己观点的情景。教师不再像以往一样把自己放在被批判的位置上,在相互的争论中,教师的思考变得更加开放了,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了,对自己的实践也开始持一种批判反思的态度了。

二、帮助教师做好教育记录

反思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实践操作,反馈并作出下一步的教育决策,园长之友《在教研中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记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收集资料、发现问题的过程。记录不详实,反思就会失去依托,缺乏事实的支持。因此,我们很重视记录工作,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如全园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育记录,教育记录的内容由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教师的工作体会逐步改变为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

三、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提高全体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作用认识不一,尝试反思的愿望有很大差别——有人愿意(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有人反对,有人观望。于是,我们决定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推动教师反思。

我们选择了几个愿意反思自己教学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主要是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研讨完就付诸行动。

这种榜样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在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中击力,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内部动机。教师们开始思考:别人跟我差不多,这样做了就提高了水平,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以点带面的策略使得广大教师认识到了反思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所起的重要作用,纷纷要求加入反思的行列,欢迎别人来看自己的教学活动,帮助自己反思。

四、帮助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们的手中开始有了一篇篇详细的教育记录,记录后面出现了简短的分析,分析中包含了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分析,对——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认真探讨。这些内容表明,教师已经认识到成功与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当反思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后,教师就能够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分析出一些问题的原因。但是继续深入就遇到了困难——问题怎么解决。这也是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教师最需要帮助的时』矣。于是,我们加大了指导力度,帮助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日常进班指导教师工作以后,会有意识地请教师对自己当日活动进行反思,然后再针对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再如,我们鼓励教师在结束半日带班工作后,在备课本中的“效果分析”一栏中,根据记录认真地把幼儿的发展水平,认知特点与当日的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感觉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合作研究

教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合作群体中的一员,只不过他还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努力为教师们创设合作式研究的情景,切实为教师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我们经常鼓励教师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研究讨论和反思的议题。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都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教师的看法。有时意见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论中,在沟通,互助,分享中,她们有了新的收获。

在支持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头脑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我们的责任就是点燃它,让它燃烧,永不熄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依赖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高,教育技能的提高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管理者带着成果走向教师,不过是“授人以鱼”,只有带着教师搞出成果,才是“授人以渔”,才能使自己和教师共同走上研究的道路共同成为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3

我园幼儿园教师教学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协商每位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为了提高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年以下的为一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协商她们顺利胜任幼儿园教师教学岗位,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工作5~15年的为二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协商她们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战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幼稚型幼儿园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协商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时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规范,最后由幼儿园教师教学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偏重,比如:

一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示判断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

二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

三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在二级幼儿园教师基础上强调了“幼儿园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示,制定有效指导战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幼儿园教师教学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

我们在指导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协商幼儿园教师教学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身的工作写反思笔记。幼儿园教师教学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幼儿园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协商的?”为了防止讨论结果的空洞、笼统,我们会为一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发现他人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然后幼儿园教师教学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会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示判断自身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幼儿园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

在结合幼儿园教师实践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计划之前,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幼儿园教师教学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幼儿园教师教学中自身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假如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协商幼儿园教师教学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研讨怎样做可以更好。假如是后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幼儿园教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幼儿园教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幼儿园教师教学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过程,也就成了再考虑、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

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假如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幼儿园教师教学再自身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协商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提供支持

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生长离不开对自身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和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身的生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一起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园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缺乏。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1.对目标的预期和实践构成了反思的空间

作为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还是在随机教育中,他的行为都应该是富有一定教育意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因此以目标为引领,可以协商我们确定反思的空间。在实施行为之前,这个目标是幼儿园教师预设的,是期望能达到的。但行为实施之后,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的相吻合,也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不相符。无论是哪种情况,实际与预期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差别,这就构成了我们反思的空间。

2.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生长是反思的两个方面

活动后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映射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幼儿发展状况,一个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以预期目标为动身点,并回归于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反思活动,可以从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生长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反思幼儿发展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

*是否拥有适度的自主空间?

*是否能通过与环境、资料、同伴以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研究幼儿的能力: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研究学科的能力:是否能掌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和其发展线索?

*研究教育的能力:能否以自身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结合目标的制定和对达成情况的分析展开的层层深入的反思,不只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时考虑如何更好进行活动设计和指导战略的制定,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而且还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时分析自身行为的闪光点(比如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指导战略以和瞬间发生的教学灵感等)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教学在螺旋式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中不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目标、战略和效果是反思的三个重点

反思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只是让我们找到了反思的方向,但无论从哪一方面展开反思都要有具体的落点。在任何教育情景中,能反映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生长的行为、现象很多,大致整理一下,与目标、战略和效果有关的可以涵盖其中的绝大多数,因此,目标、战略和效果可以成为反思的三个重点。

(1)反思目标,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掌握幼儿原有经验和领域关键概念的水平。

因此活动后对目标的反思,就是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对领域关键概念掌握和对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的了解是否适宜、准确。而通过对目标的不时反思,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的能力。

(2)反思战略,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对幼儿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和对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活动中指导战略是否适宜有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不论如何复杂都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战略的制定要符合、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另一个是幼儿园教师教学应具备将头脑中预想的战略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能力。

做到前一点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学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特别是要关注到每个小朋友是如何学习的,这是建立在日常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个案观察。所以站在这一层面来反思活动中的战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判断: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认为的对幼儿的了解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的了解中“想当然”、“也许是”、“差不多”的成分有多少?假如我们能很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对幼儿的研究肯定是深入而实际的。

而要做到后一点则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有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巧、经验方面的支持。假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扎实,则可以在活动中不时绽放“智慧的火花”,发生“教学灵感”,这些都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反之,预想的战略再完美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所以通过反思在活动中实施战略的情况,将“灵感”进行和时的记录、整理,将“失误、缺乏”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教学对自身在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并加以探究和剖析,从而促进自身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所以反思战略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了我们研究教育的能力。

(3)反思效果,可以在对目标、战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与缺乏,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这里的效果就是围绕既定目标实施预期战略的实际情况,是活动结束后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反思的步骤上,对效果的反思(通俗地讲就是“活动上得怎么样”)很容易成为反思的起点。因为通过对效果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再次感受其中的精彩,而这些都将引领我们做进一步的考虑。

假如活动是胜利的,我们要在反思时把活动中促使预期目标达成的战略、做法,包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随机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时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假如活动尚有缺乏,则要回到前面所提和的对目标和战略的反思上,在反思中找到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并在不时的反思性实践中提高自身研究学科、研究幼儿和研究教育的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4

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监控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和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有研究指出,许多专家型教师都有一个共性,即具有教学反思能力。记得有一位名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二十一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由教书匠向科研性教师转变,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我认为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教学反思使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所做出的行为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教学的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即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经常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实践;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即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应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等方面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能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或同伴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后,教师可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反思,让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从而促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增长。

二、个体反思与群体反思相融合教师自己可把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不断总结以便形成自己新的教学思路。但是单纯的个体内省反思活动,通常带有个人片面认识、难以形成规律性的教研信息。

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需要群体的支持。教师要善于合作,将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反思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教研组所有成员的教研能力,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三、经常写反思教案

备完了课,并不等于有好的教学效果。教案只是个教学思路,需要精心备学生后及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教师可以在教案旁边设计一张反思表,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对学生的分析,学生对新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兴趣情感。对教材分析,应删减、调换、补充哪些内容?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有差异?对教学顺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包括环节目标、问题预设、学生活动,板书设计等。对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是否有艺术性,能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来个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等细致的记下来。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5

摘要: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幼儿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程中的关键时期。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会采用多种形式实现教学目的。经过研究分析,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幼儿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学习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从而开拓思维,提高反思能力,掌握反思方法。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反思的契机,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反思的水平。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加强自身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在反思中成长。

二、营造轻松的探讨氛围

每个教师都渴望成长与理解,都需要有同伴与之真诚交流。然而在大部分幼儿园,管理层习惯对教师进行命令式的指导,这样的方式容易使教师情绪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在与教师研讨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幼儿园相关部门应当学会尊重并聆听教师的心声,引导教师说出自身的想法,鼓励其挖掘自身潜能。指导者应当学会转变观念与角色,努力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探讨氛围,帮助教师缓解情绪,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重视教育记录工作

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是反思的全过程。通过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达成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进行记录有助于教师快速地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若记录不详细,反思就没有事实依据,无法指导实践。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教育记录工作。在幼儿园中,应当让教师定期做教育记录,使其对幼儿的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日后研究。

四、加强教师对反思能力的理解

教师能力有高有低,对反思的认识程度也不一致。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的教师愿意进行自我反思。因此,幼儿园可以成立教学小组,定期进行研讨,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并及时付诸行动。这种方式能够对教师的内部动机形成冲击,激发其自我成长的意愿,帮助其认识到反思对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反思。

五、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教师逐步完成对一个失败的教育活动的探讨。这些内容可以让教师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当教师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时,就能够对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深入的分析。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当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时,幼儿园应当加大对教师的指导力度,协助教师解决难题。在日常指导工作中,幼儿园应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对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另外,应当鼓励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成果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将幼儿的日常状况与发展水平相结合,提高工作实效。

六、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幼儿园管理层应当创建合作式的情境,为培养教师的合作能力搭建平台。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鼓励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其作为教学研讨及反思的主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教师都可以对自己的见解进行充分阐述,并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获得新的收获。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教学的研究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取决于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而教育技能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思与实践的开展情况。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带领教师学会反思,使其不断提高自主反思的能力,成为研究型及反思型的教师,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张运颜.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xx(10):170-171.[2]蔡秋美.幼儿园备课审阅工作的调研与优化[J].新校园(理论版),20xx(4).[3]郭秋容.“城乡师徒结对”模式下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反思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xx,2(14):34-35.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6

论文关键词: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能力

论文摘要: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把师生共同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fivepractice),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师范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它是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反思性教学

1.1反思性教学的含义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倡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图从不同方面对其概念进行诊释,但多将界定重点放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现在较能得到认同的是我国学者熊川武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他将反思性教学界定为:反思性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一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这一界定说明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既是教授者又是学习者,同时又突显了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1.2反思性教学的特点

(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是一种可重复的反思。它旨在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它是一个螺旋式的提高过程。

(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一种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的过程。

(3)反思性教学是既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又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的实践活动,是把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实践过程。

(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它让教师感到自己有责任让每位学生成功,而且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2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途径—反思

2.1教学反思的方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途径。Schon}指出,从业者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研究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方法,是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包括以下步骤。

2.1.1课后小结养成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结的习惯。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反思过程,首先要反思学生,如学生的反应如何、接受程度怎样等,然后要反思教学,如与学生互动如何,教法运用是否得当,是否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等,以便为下次课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2.1.2听课与集体备课观察和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课堂管理措施、教学方法、学生反应、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问题等。通过听课,取长补短,学习长处、反思不足。并在课后彼此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讨论不同讲授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反思上一年在教授本节内容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改正。

2.1.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比听课更全面的一种评价方式,要求评价者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对被评价者的教学文件作出评判,即教学文件准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得当等。这是一个反思、分析、综合和实践循环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2.1.4学生评教在某个学习阶段结束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好准备。

3反思性教学的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科学反思为基础,是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相结合的教学,是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教学,是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反思性教学。

3.1调查研究,了解学生需要

反思性教学的主体还是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而凭主观臆断实施教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针对进人临床实习的学生,带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人科实习计划,再根据学生希望获取什么知识来制订相应的实习教学计划。

3.2区分个体,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

我们知道,虽是同类事物,但也有其共性和个性之分。比如由于《护理技能操作教程》相对规范、细化,护生进科实习后,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医学生则不能。因此,在给医学生讲授技能辅导课时,应备齐所需用物,认真备课、示教,先以大班形式教学,再以小组形式教学,必要时一对一进行个别答疑。

3.3勤实践、多提问,返学为敬

学生牢固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不等于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比如,要求护生学会初步分诊、询问病史,将跟随医生诊病、跟随教师模拟操作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指定某护生边操作边讲解,其他护生找出不足之处,最后带教教师给予指导,使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转换成技能、技巧,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4定期祖织麦流活动,进行反思性总结

要求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将自己的想法、体会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问题重点,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交流,以培养学生不断反思、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由上可见,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反思一实施教学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可得到不断提高。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篇6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工作总结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国外有学者提炼出“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一、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其实,教师由不成熟到专业成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总结过去的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这不是反思是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因此成就自己的专业化。区别就在于教师的这种反思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二者都应该包括两个过程:第一,回顾教学事件。第二,寻找更好的办法。但自发的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觉到了某一方面做得成功或感到失败,于是,确认好的办法或是寻找更好的办法。自发性反思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成功、失败的感觉,但这个标准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也可能是不够科学的。而且这个标准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因为教师并没有教育教学必须反思的意识,所以,成功感或失败感就只能称为感觉,跟着感觉走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这样的反思不具有持久性,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它可以使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却不会让一个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质的飞跃。在新课标实施以前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型。自发性反思可能使教师正确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从而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成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自觉的反思是理性的,应该是教师已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寻求正确理论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持续不断地批判性的思考。二、自觉性反思的特点教师要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提高专业化水平,要进行自觉的反思。自觉的.反思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必须有在正确教育理论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第二,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觉性的反思应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达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师的学习是反思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职业行为,具有经常性的特点,教师的反思也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当然这种持续性不是简单地循环,它是在一定计划指导下的有目的地向着既定目标攀升,这有点像爬盘山公路,教师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中自觉寻求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向一定的教育理论专家讨办法,所学的理论得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想>,教师也能以自己的实践反思着、充实着、丰富着、论证着或修正着某种理论,这种理论又去指导新的理论实践。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这样实现的。第三,自觉性反思应该表现为一种写作文体。思考的结果如果不形成文字,就会有漏洞,就会出现逻辑错误,就不会是成熟的。这种文体形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感想、启示、教后记的形式。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2、反思教学策略。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4、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四、反思的类型及方式:反思从范围上说有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教师集体的行为。1、教师集体的反思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一位老师把自己对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公开在同事面前,大家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讨论交流。另一种情形是经过教师集体讨论形成某种方案,待该方案实施后,大家对实施情况进行诊断,通过一番审视和反思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某些改进意见。这种集体的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校本的教研或培训。既有教师个体的反思,又有集体的反思,这样进行的反思往往是深刻的,是具有理论指导的,是可以共享的。其反思成果是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来传递的。2、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反思其实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第一、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课前反思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生活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种教法会有什么收获?如果我是学生,对课堂提问会怎么回答?当教师这样换位思考后,教学的设计会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文本后这样的设计应叫“学案”,比“教案”更妥帖,也更适用教学。第二、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第三、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我们平时说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种方式,如写的教学反思、阶段教学回顾,课堂教学录像自我观察分析诊断等。第四、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应该作为我们反思的主要方式。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用心的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的成功与缺陷。第五、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做一些工作。如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通过家长的意见来反思自己教学得失,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获得反思的一种方式。第六、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对同事的听课评价我们应该作认真的分析、鉴别,分清哪些属于自己课堂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哪些属于不同见解。对于自己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应找出原因,思考对策。五、反思的方法:行动研究教师的反思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看到自身的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时,其反思才是有力量和有效果的。反思的最佳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较盛行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是: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第三,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第四,收集研究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六、反思的指向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与学生实际收获之间的差距。反思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从看似没有问题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的地方聚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反思性学习,坚持写教学案例或教育随笔。这是由反思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最佳途径。

学会教学反思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7

针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校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几年, 教学团队建设备受重视, 对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有积极作用。我校将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训练, 寓于教学团队的建设之中, 极大的鼓励了教师, 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增强了人才培养、教学水平的竞争力。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 以工程任务为授课载体, 建立团队

学习过程不只是知识的简单积累, 需要学会应用, 提高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做”培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也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师与校办工厂的技术人员组成团队, 根据授课的主要知识进行划分, 然后确定授课任务。根据厂内加工任务调整教学设计安排, 教师与技术员研究知识点与任务的结合、并下发任务书。此过程中, 教师要熟悉任务并掌握任务的完成方法, 进行实战操作, 积累了实践技能;技术人员也了解了理论知识, 学生实习过程中, 也可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讲解。

此外, 在实践过程中, 可以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科研或教研课题的研究。从学生与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师与技术人员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最后形成的任务书、教材以及其他研究成果更加具有推广实践意义。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 互相听课, 形成备课团队

教师的基础知识重要, 但是如何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若只是去听听老教师的课, 只能找到一些长处学习, 却不容易避免自己的短处, 比较突出的是工程类的青年教师往往不够重视教学的组织和方法, 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划分教学备课的团队, 团队中老、中、青教师都有, 有老教师便于指导, 青年教师互相听课, 课后讨论, 互相找出讲授和课堂组织的不足之处, 不断改进, 制定与老教师的交流、学习时间表, 定期让老教师给予指导。多听课, 多交流, 扬长避短, 使整个团队的教学能力都能有较大的提高。

(三) 重视学生专利申请, 形成师生团队

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行动起来, 专利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能提高学生的学校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得到比较综合的锻炼。

学生入校后, 为学生确定导师, 导师是由机械类和电气类教师组合, 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学生入学半年以后, 对专业方面的有了初步的认识, 部分学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构思, 但是知识上还不足以完成专利申请, 还有学生对生活的某一事物提出改进想法, 需要的知识也没有学到, 这时需要教师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构思进行指导, 师生形成了小的项目研究团队, 直至学生完成专利申请, 也为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课题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此过程中, 学生、教师在专利申请方面、知识拓展方面都有了提高, 最重要的是教师对于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懂得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四) 共同实践, 形成创业团队

“学中做, 做中学”是我校十分重视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在实践操作中能够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 并挖掘出潜力。同时, 有教师的参与, 更加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形成教学中的有效材料。

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师引入任务进行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短时间内, 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完成了任务。在第三学期实习 (我校在第二学期教学完成后, 学校规定学生都要进行实习8周, 定为第三学期) 中, 该专业的老师和几名学生组成了团队, 承接了建筑相关公司的造价工作, 最后顺利完成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教师和学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筹备成立公司。

二、团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 团队的组成要合理

形成团队是为了一起学习和研究, 如果教师的基础知识或研究方法相差太远, 教授的课程相关度很低, 青年教师不能很好的进行互相学习, 不利于初期的成长。

此外, 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参与非常必要, 如果只是青年教师在一起讨论, 往往还是注重知识方面的问题, 对于教学设计、方式方法的考虑不够, 这样不能够提高青年教师的能力。

(二) 团队交流要切实进行

形成不同的团队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如果形成团队后, 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就不能取得效果, 这样团队的组成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 应形成相应的激励、考核细则。团队建立初期, 对于交流的意识和如何实践认识不够, 需要学校、系部给予支持和督促。形成良好的激励、考核细则, 可以让教师积极参与。

(三) 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要重视

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基础, 而工程类的青年教师属于非师范类毕业, 对学生的发展和特征往往不是很清楚, 在教育中的方式方法需要加强学习。对于青年教师应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多学习相关的教育知识, 学会如何了解学生, 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三、结论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探析 篇8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高校的青年教师需要认识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问题,讨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01-02

大学青年教师被形象的称为“青椒”,主要是指初入职场、年龄小于40岁、中初级职称的一类人群。“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青年高校教师应如何给学生上好课,得到学生及社会的认可,这是每一名青年教师都应关注并认真思考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青年教师培养缺乏体系化及长远发展规划,理论研究偏弱,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也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1]。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来逐步的成长,特别是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学习、积累的过程。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几点关于教学能力提高的探讨。

1.重视课堂教学组织,认真上好每堂课

课堂教学的组织非常重要,课堂教学的组织不是由教师单方面传授教学内容,应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作为教师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要重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逐步转变为内在的需要。

同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所受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作为工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教学规律上来看,教学工作首先应把握住的一个原则应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应考虑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能做到高效的教学。

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从自身主动着手,而且要从高校制度层面设立系列促教保障,从而使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切实提高[2]。

2.加强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队伍自身就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和实践。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虽然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最多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比20年前要差。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倡导的“回归工程”、“强化实践”。坚持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实践与创新平台,将课堂教学、课外创新实践、科技开发与服务等融为一体,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充分的提高。

为了突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环节。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需要参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技能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践等多个实践环节,这多个实践环节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在教学实践中,各专业还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企业的生产与教师的教学科研结合,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从而为今后服务企业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础。

另外,通过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通过开展与专业结合的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3.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相关的科研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很大意义,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的作用[4]。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通过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将科研课題转化为教学,形成了多种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成熟做法。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本科实验教学内容中,固化为教材,可以保证实验内容新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文.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4):107-108.

[2]杨燕,沙润.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30(2):132-135.

[3]龚艳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实践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

上一篇:防暴恐演练方案简单版下一篇:学生学历自我鉴定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