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2024-06-13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共14篇)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1

一、教学进度年 级 教学时段 教学进度初 二 期初——期中 第九章《力和运动》——第十一章《大气压强》期中——期末 第十二章《浮力》——第十四章《功》,期末复习初 三 期初——毕业考试 第十一章《电和磁

(一)》——第十四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系统复习毕业考试——升学考试 专题复习;综合训练,初中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

二、教学要求与建议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各校都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初中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毕业班复习教学的总体要求:(1)要注意加强在具体情境中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避免机械记忆性试题训练;要注意加强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实验试题中应兼顾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意设置开放性的实验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信息,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应用意识与能力的考查,并体现了人文性和教育性。

三、主要活动:

1、召开毕业班复习教学专题研讨会。

2、组织参加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2

一、教学观念的革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对人才的需求更趋向于具备全面素质能力的要求。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在与社会的发展接轨, 逐步由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高度重视并加强学校的素质教育是我国今后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我深切感受到物理教育正经历一个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在发生重要转变的时期, 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让传统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应试教育下为了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升学率, 教师把知识机械的灌输给学生, 大搞题海战术, 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要求去被动地学知识, 不管愿不愿意学, 学生成为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的好学生。素质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了学生学习能力、情感的综合教学体系, 考试分数已经不再是评价学生和考核教师的唯一指令, 这就让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比如:改革教师的角色, 从教知识变为教学生学知识, 把学习的权利教给学生,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从被动学习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的探索和创新者, 教学活动过程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为中心转变为学生通过探究知识, 自我建构形成过程, 学会了学习, 获得了各种素质能力的提高;教学打破了以往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枯燥模式, 教学形式多样化, 学生更加感兴趣。

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一大特点, 也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当前应试的存在, 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考试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不少教师并不是很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我认为实验教学的素质培养和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协调一致的, 并不矛盾。物理知识是抽象的, 概念、现象单靠嘴巴讲解很难让学生深入听明白。中学生的思维仍以感性为主, 物理实验正是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 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强化了学生的知识内化, 并纠正错误的认知, 从而达到储存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学生在实验中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发展过程, 产生条件和特征等, 得出结论, 恍然大悟,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小实验, 如“纸盒烧开水”“开关”“小风轮”等, 边实验边思考, 积极开端脑筋,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交流或分工协作, 加强了学生间的向心力和友好相处的心态, 对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日后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在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 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拉近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

心理学认为, 学生所学内容与其生活背景有很大关系, 内容越是接近其生活背景,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接纳度就越高。这是因为生活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例子, 学生看得清楚, 知识的掌握更加轻松。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密切联系书本与生活的距离, 学生学习知识后, 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价值, 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开阔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提升了学习的境界,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新颖的科技成果, 培养学生注意生活, 关心科技, 关注社会的意识,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 思维活跃, 意志力不坚定, 由于这些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使中学生在学习上更容易走极端, 如果教师放任不管, 最终的结果会是好学生越学越好, 差学生越来越差。同时, 物理学科需要抽象的思维, 对初中生来说, 抽象思维的运用还不熟练, 所以在学习中, 学生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为避免和解决这种心理问题, 教师要将学生学习中的遇到的消极因素转变成积极因素。在学习方法上,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 培养学生利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学习, 纠正小学时死记硬背的习惯。对学习上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关爱关心, 并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这种心理。例如,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时, 就出现消极心理, 认为自己不是学理科的料, 积极性减退;反之, 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时, 教师帮其及时解决问题, 并对其进行鼓励, 则能帮助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心, 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动力十足, 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部分后进生, 课堂上教师讲得内容没听懂, 但又不好意思问, 对待这些学生, 教师要主动询问, 增加与他们交流的机会, 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表扬,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让这些学生从“让我学”达到“我要学”的转变, 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促进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面对新课改初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清楚地认识到教學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研究分析能力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分析和研究能力,这种理念已经在所有科目当中得以推广。可是,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堂讲授仍然是物理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会主动研究和分析物理知识。因此,新课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断重复教学,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分析和研究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冷静处理,不仅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还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另外,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学“电压”一节时,电压的概念非常乏味、枯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难以理解,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因此,物理教师可以用相对直观的“水流”来比喻电压,使学生产生联想,让他们理解其中的原理,激发他们自主研究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在新课改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研究实验,锻炼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兴趣的最佳途径。第一,在做物理实验之前,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了解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及科学原理等。第二,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理解整个实验的重点和有关事项,保证学生在物理实验当中遵守实验纪律,认真对待,分析研究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

如:在教学“滑动变阻器”的实验当中,应该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改为人工实验操作,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在一旁耐心讲解。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和理解“电阻线长度的改变,可使电阻改变”的定律,使实验和理论相统一,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进行讨论,真正做到全面研究物理知识,做到手脑并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

如:教学“石蜡与冰的熔化”的实验时,教师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做“石蜡熔化”的实验,一组做“冰熔化”的实验。两组实验完毕后,让他们交流实验的感受及经验,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通过各式各样的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研究、分析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新,形成科学的实验价值观,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及组织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正安.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新校园(学习),2012,(03):62.

[2]丁春梅.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4(08):45.

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篇4

顾县一中 胡晓云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们面前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从理论上,以及实践的经验上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努力适应新课程教学。以下是我在学习、理解新课改思想后,结合物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着:“知识--智力—优秀学生”的发展轨迹。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如教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时,要求的就是让学生“一放、二看、三读、四记”。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新课改之后的课堂中,学生活动多了,几乎堂堂都是在探究问题中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同时,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二、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重力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重力教学就可以先让学生用绳子系住橡皮擦在手中旋转,体会万有引力,进而体会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于是重力也就在学生头脑中得以巩固。

三、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原来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而现在在教学压强时让学生从,定义上,物理意义上,生活中不同角度理解,并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每每都是认真设计实验过程,分析、比较学生的实验步骤,在注重过程的实践探究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探究的重要价值所在。

四、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学生认为教师无情,教师认为学生不懂事,不明白教师一片苦心,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的交融。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如在教学电路时,和学生一起讨论电流、电压、电阻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特点,若有分歧,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指导,学生容易体会到老师是和自己平等的,才会有“信其师,听其道”。

五、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现在物理考试,已经有了1卷,2卷,但操作考试也只有在中考才有。所以我在平时也要求学生们自制实验,每月检查,期末拿出最满意的作品评比,平时还要求他们办手抄报,收集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开拓学生视野。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5

一、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

1.物理教学大众化

初中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段,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也是基本的知识,而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部分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急功近利,忽视学困生,使得物理学习俨然成为了部分所谓“优生”的“专利”.这样一种教学思想的后果,使得物理教学脱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背离了国家发展教育的轨道,更使学生在小小年纪就处于被选择的境地,让学生处于残酷的竞争中,甚至影响到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当然,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很多现实的客观原因,但我们物理教师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在课堂上,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因材施教,给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搭建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物理课堂上自由快乐地成长,心灵沉浸在愉悦之中,真正让物理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心灵依靠的港湾.

2.物理教学生活化

学生之所以对物理知识产生厌烦,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将物理知识神圣化,孤立化,脱离学生现实,从而让物理与学生的内心产生了距离,学生感觉物理与自己并不相干,学习物理对自己用处不大.实际上,物理学科,尤其是初中物理学科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物理知识蕴含在每一个学生的身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与自己关系最为紧密的`东西最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实施生活化物理教学,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的亲切真实.例如,在讲“声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场景:收银员通过听用力弹钞票时发出的声音,来区分钞票的真假;挑选西瓜时通过拍打西瓜听其发声的音调,来判断西瓜的成熟程度;在讲“分子运动理论”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炒菜时闻到香味较浓,菜凉了闻到的香味也就没有那么浓了等现象.通过这些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的分析,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学生感觉物理既有趣又实用,从而产生了学好物理的稳定而持久的动力.

二、运用新型媒体,助推教学效果

物理知识固然有着很多吸引学生的兴趣元素,但其毕竟是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其中不乏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单纯地使用传统手段,势必让学生兴味索然.而如果我们采用电教媒体等新型手段,充分发挥其形象直观、生动真实的特点,为物理知识的呈现提供学生适宜接受的背景,则会给物理课堂增添无尽的生机活力.

三、总结

谈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篇6

【摘 要】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成为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物理课程改革中去。

一、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要信任,碰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二、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

(下转第193页)

(上接第192页)

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必要时,教师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他信息。

三、善于通过物理实验探究自然过程

在物理学中,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要通过实验才能揭示。所以对于实验的宏观现象,对于实验中数据的变化,要善分析,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抽象出概念或规则,所以探究实验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掌握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概念基础上,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改变电流的大小,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从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并在应用中加以巩固和深化,没有实验来学习是很抽象的,若通过仪器的数据变化来分析,就容易理解了。物理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物理仪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发问的时间和批判的时间。

四、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因为“创造”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态度、观念和精神,有创造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实践。“探究式教学”应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五、用“问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直接兴趣就是一个方面,而“问题”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问题”是由生活和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对于学习活动有兴趣的人,不辞劳苦和用功读书,把“学习”这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当作必不可少的兴趣活动。可见善于用优化学习活动的策略,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探究知识的奥妙,尝试成功解决问题的甜蜜,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己。让他们都跃跃欲试并尝试探究本来认为深奥的、难懂的知识,尝试探究获得原来认为高不可攀的技能。

我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希望达到培养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希望把这种良好的习惯引入到其它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要适当地指引学生,而不急于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让学生进行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问题,最后才由教师帮助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7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 由于受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影响, 初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死板的课堂教学, 已经逐渐转变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而且, 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更加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需要, 同时, 教学方法也更加的新颖和有效, 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 教学手段也越发先进。但是,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部分教师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没有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内涵, 没有将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内化于心、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 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的要求

(一)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很多要求, 其中一条极为重要, 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教学的一大进步, 也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充分保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应当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 教师应当重视物理实验。众所周知,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 很多物理现象和物理定律都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通过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来打破传统理论教学存在的弊端,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定律了解更加透彻, 并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理规律的习惯,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和传统的以板书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同, 多媒体教学集音、形、色于一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容易将很多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 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 不能仅仅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而应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巧妙应用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情境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有用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巧妙应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课堂伊始, 通过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的讲解, 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或者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总之, 情境教学法的方式很多,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

(四) 注重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 应试型的人才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创新性人才。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研究性人才, 促进我国物理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 独立能力极为重要。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待成型时期, 因此, 教师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 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 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立足当前, 有效促进和有序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实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炳权.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 2014 (5) .

[2]张绍国.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J].才智, 2013 (4) .

论述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 篇8

关键词:中学物理;新课改;新教学;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37-01

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际,课改必然直接引发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物理教育之路该如何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师生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物理课程改革引向深入,以促进课改的顺利的实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文就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指引来探讨中学物理教学。

一、开展新课程教学学习,提高教师开展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开展新课程教学,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学会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懂得新课程教学的设计,知道如何开发利用物理课程资源,会用评价手段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向专业化的方向努力。积极学习适应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技能,学习与人的沟通交流,学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法。尽快提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评价教学行为,评价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

不然,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技能掌握速度跟不上学生学习新课程表现的能力发展的步伐,教师教学技能的掌握与学生能力发展表现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教师怎能适应新课程教学,又怎样体现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的整合?是教师教学中积极思考解决的问题。实施新课程已是既定的国策,我们广大教师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丢掉幻想,摒弃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积极迈进教师专业化的行列,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坚持新课程理念,我们目前所遇的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

二、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时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题目时,题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

三、教学中开展探究教学

物理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新课程提倡科学研究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种探究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这样我们也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如果指导过度,学生们无法自己探究学习,这样就成了一句空话,形式主义。另一方面,若指导不到位,让学生自己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从而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自己要把握好适度原则,正确处理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新教材中出现观察与思考,接着出现“想一想”,要求学生在观察、操作的同时,大胆地提出问题,将知识的疑点彻底弄清楚,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多做实验,提出质疑,去探索,去解开科学之谜。在探究式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现在还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时,作为老师不要“一棒打死”,而要向学生说明,要分清这些问题,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鼓励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敢问、善问,养成提问的习惯,使学生长期处在提问的思维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对初中物理这一启蒙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9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知识的监控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改变这种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给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能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情境,使他们积极的、主动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例如,教师在讲《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这门学科的时候,涉及物态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物态变化。教师提问:“请举出这六种现实生活中物态变化的例子?”学生纷纷地讨论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回答“水放到冰箱中冻成冰就是凝固”“冬天玻璃上的窗花就是汽化”……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最直观的教学例子,能够给学生以感知上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其成因,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增加课堂活动,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氛围

物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特性。由于抽象性,学生误认为物理是非常难的学科。为了消除这种“畏难”情绪,我们可以开展有趣的物理课堂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物理公式记忆大比拼”活动,给出30个学过的公式,在给定的时间内记忆公式,最后进行比拼,看哪个同学默写出的公式最多。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公式的记忆。由此可见,我们广泛开展课堂活动,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物理的课堂教学是学校物理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做到精讲、精练、精用,并且应用教学方法,多给学生机会参与到物理的自主学习中,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05)。

[2]刘庆平。我的班级管理[J]。新课程:下,(05)。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10

一、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常见的几大弊端

在当前的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过分重视结论而轻视过程,这个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造假、凑数据的问题;二是重视验证实验而忽视探究实验,这个现象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探究能力的严重不足;三是重视教师演示而忽视学生操作,这个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使得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较差.以上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导致低效、无效的教学状态形成.若想要改变现状,我们必须要对这些不良的现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改革让实验活动重新焕发出生命力[1].

二、实现高效物理实验的举措

1.积极开展实验预习

实验是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实验所能起到的作用是理论讲授所无法起到的,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开展各类实验.然而,实验活动需要的时间较多,课时不够,这个是不容忽视的矛盾,如何才能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又能保证实验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将实验教学活动想办法向课前延伸,即积极地开展实验预习活动.在实验开始前,要钻研教材内容,熟悉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等,通过预习让学生有一个提前的心理准备,对接下来要开展的实验有一个大体上的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状况对部分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前指导,例如,教给学生观察技巧、记录方法,如何处理数据等实验技能,在实验开始前,将这些实验“功夫”先练一练,这样真的到了“战场”以后,才能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有了积极的预习准备,课堂实验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这样一来,多开展一些实验就不再是什么不可调和的问题了.

2.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

在教材设计中,验证性实验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探究性实验,这样的编排设计显然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活动.例如,在讲到“电阻”这部分的内容时,关于“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就是教师开展探究实验教学的经典案例.为了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然后再围绕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猜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可能性,如,电阻大小和温度有关?和材料有关?和形状有关?和重量有关?和颜色有关?面对这些或合理和不合理的猜想,教师不需要给出结论性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提出的猜想,当然,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实验活动需要哪些器材,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想要的各类实验器材,包括若干导线、电源、开关、小灯泡以及各种各样的导体等等,在研究使用什么实验材料的时候,事实上,探究活动已经开始了,在思考选择哪些实验器材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对相关的可能性进行了一定的思维探究.

当实验器材选定以后,选择什么具体的方法又成为了第二个探究的问题,教师借着这样一个问题:“一根较长的锰铜线和一根较短的镍铬线是否可以用于实验探究”来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探究,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很快就给出了答案:“不可以,因为材料和长度都不同,不好比较”,这样一来,控制变量法就在问题的引导下自然地出来了.再接下来,教师就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独立地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干预,而仅仅是从旁进行适当的引导,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方案,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生搬硬套课本实验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充分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操作能力都有显著的作用[2].

3.积极拓展课外小实验

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法来提高实验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但实验活动比起理论学习更加耗费时间,并且与教师做实验相比,学生实验耗费的时间会更多,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实验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小实验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课外小实验不但在实验数量上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同时,这些课外实验在内容和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多变,且充满趣味性,对于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实验能力都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完有关压强的知识以后,笔者就让学生回去做一个“瓶子吃鸡蛋”的趣味小实验:首先,准备一只剥掉壳的熟鸡蛋、一个细口的饮料瓶和一些废纸片,接下来,将纸片点燃扔进瓶子里,当火熄灭以后立刻将剥好壳的鸡蛋放到瓶口,观察一下接下来发生的现象.这个实验不仅在内容上比较有趣,在实验材料上也十分简单,每个学生回家以后都能轻易得到这些材料.回家以后,学生依照教师的要求纷纷做了这个实验.待到下节课时,笔者询问学生的实验情况,学生显得十分兴奋,大家争着描述着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观察到的有趣的现象.接下来,笔者组织学生围绕着这个实验探究了一下背后的原理,最终在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下,揭开了“瓶子吃鸡蛋”的秘密,原来是因为加热导致瓶子内压力降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内的压力大,这样一来,就会将瓶口的鸡蛋慢慢挤压进瓶子里.通过这个有趣的课外小实验,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了大气压力的客观存在,为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奠定了基础.

类似这种有趣的课外小实验教师可以经常地运用,例如,在学习了“声音的特征”以后,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家自己制作一个“土电话”,更加直观地体会声音的传播的特征原理;在学习完“浮力”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找来废弃的饮料瓶和乒乓球来探究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制作浮力秤等等.类似这种简单而有趣的家庭小实验不但让学生把学习活动带回了家,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同时,这种没有其他人影响下的独立实验更容易激发出一些特立独行的想法和举动,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是非常有益的[3].实验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行为,因此,实验活动所起的作用也是综合性的,如果我们的实验教学长期处于低效、无效的状态,会严重浪费实验的价值.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当前实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正面的“反击”,努力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种种不利局面,通过改革创新,让实验活动变得更加高效,这才是实验教学未来发展的健康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振喜.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山西教育,1999(6):52.

[2]朱宝环.初中物理实验课高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8).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16-01

新课程理念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指明新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本着新课改的精神的,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方法的教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当前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应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展开。

1 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基本目标

人格在一般意義上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在心理学意义上是指个人的信念、兴趣、动机、气质、能力、意志、情感和性格等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的整合反映了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还处于了解和萌芽阶段,由于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导致中学生的人格尚处于形成阶段。人格培养不仅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一样能够实现。

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然界和了解与认识自然界规律的一个平台。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验,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实现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要在学生充分的了解客观世界的同时,掌握与其自身认知特点相符合的客观世界发展的现象与规律。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使学生确立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自然界规律,了解和认识自然规律的同时,更加健康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树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初中物理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仅要让他们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更要让他们从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客观世界的现实存在,要让他们从现实世界出发,有规律的成长和进步。

2 以尊重学生发挥其主动性为基本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不再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更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结合学生自身认知特点的情况下,开展物理理论教学和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应该尊重学生,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并且鼓励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在课堂上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教师只是起到提示与辅助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鼓励其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初中物理教学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启发创新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3 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为重点方向

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离不开课堂这个平台,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需要建立一个课堂来作为传播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以及创新知识的平台。因此在课堂上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新课堂理念下,初中课堂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每个课堂上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有所不同,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和方法的特性来进行方法的选择,同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方法创新。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并用的教学策略。例如在初中物理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学习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呢。在最初的阶段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发言,讲讲他们在生活当中对于电压和电流关系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具体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对电压与电流以及其他概念有科学的知识,最后可以通过实验课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

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案例法以及情境法等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根据未来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方向和发展趋势,持续的进行方法创新,以持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整体性的改革与创新。

4 以加强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为动力

我国倡导素质教育已多年,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根据和尺度。这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家长、学生、社会只看分数,过分重视考试成绩,传统的评价往往只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这就导致一些正在进步道路上的学生的积极性大受打击,造成的后果可能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因此,学习的动力也消失了。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在对学生做评价时,要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自己的评价结合起来。在改变传统教学评价观的同时,也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课堂上,教师应少讲一些?假如考试出到这类题时应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多问一些?对你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觉悟,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诚然,理论考试和课堂作业是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还应该融入其他的评价方式,其切实的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些做法和观念,在强化学习效果理论评价的同时,更重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基本原理,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要通过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去动手、去在实验和现实生活当中检验这些规律的存在,并发现新的东西。要建立全面的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评价结果来总结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到相关人员当中,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策略,建立一个良性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学循环系统。

5 结语

未来以培养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将是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所要坚持的方向和趋势。应下大力气改变传统教学的一些不合适宜的做法,切实的构建适合学生自身认知的初中物理教学体系,这将是我们未来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平.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学时代,2010,8.

[2] 王亮.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教育[J].教育探索,2011,9.

[3] 王大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开展[J].教育与管理,2011,8.

课改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初探 篇12

一、认真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新课的指南针, 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重要载体, 导学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解决能够自主学习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 这样, 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因此, 导学案的质量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编写导学案, 以本为本, 适度拓展, 充分发掘课程资源, 控制好梯度与难度,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同时也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 充分体现引导、桥梁的作用[1].

例如:初中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 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构成的.

它们的直径很小, 人们通常以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人们用肉眼____ (能/不能) 看到它们.

思考:平时我们看见空气中的灰尘是分子吗?

二、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本杰明·布卢姆于20世纪70 年代提出目标教学法, 布卢姆认为, 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和具体, 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习目标的显现可以是课前板书、大屏幕展示、学生朗读等形式.

根据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71% 的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情况下, 有较强的学习动力, 29% 的学生认为如果适合学习需要, 能够引起学习愿望.

三、要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导学案这个桥梁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在自主学习完成后, 在小组内提出自主学习中自己思而未解的问题, 提供在小组内部, 为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 可以设置问题为线索, 问题设计要明确, 要确定一定的时间, 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与讨论. 另外,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深入到学生中去, 要以同伴的身份积极参与合作, 及时对合作进行有效地指导和调控, 并予以及时地反馈和总结.

根据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有67% 的学生希望在课堂上与学生、教师讨论的情况下找到答案. 有25% 的学生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答案. 有79% 的学生认为课堂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有58% 的学生认为需要课堂有1 /3 时间用于讨论, 38% 的学生认为课堂需要1 /4 时间用于讨论.

四、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第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也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也应该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

第二、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能够使一些在传统物理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物理实验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 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能大大增加物理课堂信息量,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例如, 初中物理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三峡船闸的工作过程”等.

当然同时要避免出现完全依靠多媒体的本末倒置的行为.

根据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多媒体教学有54% 的非常喜欢.

五、重视学生展示环节

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学生不是教学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因而我们不能忽视相反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展示环节.

在展示中要让所有学生都平等参与, 要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 教师及时、合适的理答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适时给予点拨、启发, 对于展示效果好的要大胆表扬, 对于展示过程中出现一定问题的也要多多予以鼓励[2].

根据我的调查问卷情况显示, 71% 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评价很重要,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 84% 的学生希望在回答问题错误的情况下, 教师帮助分析回答错误的原因.

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实现了全员的参与,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六、做好检测反馈工作

在学生做好课堂展示环节之后, 要及时进入教学检测环节, 教学检测能够有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是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怎样才能达到检测的效果呢?

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

练习题要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 设计要少而精, 这样能使学生明确并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其次, 课堂检测的题目设计要有梯度, 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设计的当堂检测题可以分为A、B类, A类是基础知识方面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 B类要进行基本能力习题, 面向程度较好的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 都能体验到成功地快乐.

第三, 当堂检测反馈纠正要及时.

当堂检测后要及时反馈, 检测就是为了发现学生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发现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重要的知识点而学生掌握情况又不佳的情况下, 可考虑进行二次检测, 加强学生对检测知识的认识, 形成压力, 产生动力, 促使其上课认真参与, 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在课改的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与感悟, 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在此我恳请各位专家予以指导帮助, 同时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继续学习、努力探索, 力争将课改的教学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的实践操作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进行了阐述, 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课改,物理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珍颖.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2 (3) :48.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13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

杨文龙

(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中心学校)

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它是培养起学生对物理学科认知、探索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阶段,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可以从课程的导入、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和激励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的导入

1.实验导入法

实验导入法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滑动和滚动摩擦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用一个小箱子,分别用滚动和滑动摩擦的方法来推动,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不同。直观导入法就是通过实物、模型来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学习电路的时候,老师可以用简单的开关、灯泡等必须设备,让学生自己去组装好一个电路,加深他们的理解。

2.情景导入法

将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例子与所讲的内容相结合,更加能激起学生探索物理的乐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带着浓厚的乐趣在学习的,求知欲浓烈,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和激励评价

科学探究是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科学的思维去开展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学生是主体,老师在讲新课前通过设置悬念、猜想、实验这些方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解决问题,培养起学生探索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观念,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例如,某位学生在哪一方面取得了进步,一定要适时表扬一下,从正面引导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并且给出积极的评价,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

物理课程是中学时代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文章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几个方面,分别是精心导入、科学探究、自主学习以及激励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充满兴趣,希望本文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D].宁夏大学,2014.

[2]陈婷婷。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教学改革下初中物理论文 篇14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更新观念采取有效策略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我们所追求的是,教学效果要好,教学效率要高,且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要合理。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特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实施有效策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性。具体策略有:

一、导入精心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万事开头难”,“万事贵乎始”,“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使学生离开正在从事的活动,全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导入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又是师生沟通感情的开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牵动着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开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随着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不同、学生年龄和班级班风的不同、教师自身素质和个性爱好的不同以及教师现有的教学资源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我们常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⒈实验导入法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用实验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训练。实验导入法中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

例如,导入“大气压强时”,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学生每人一只注射针管,让他们来回拉动针管里的活塞.然后请他们用橡皮套把针尖套住。再次让他们拉动活塞,问他们的感觉。有此引出大气压的课题,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对于抽象概念的学习就有了理解的基础。

又如,导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教师请两位大小不同同学上讲台,让他们各穿一双旱冰鞋面对面站着。然后教师让力气小的同学推力气大的同学一把,结果两人同时都向后退去,全班大笑。教师因势利导问学生:“如果让力气大的同学推力气小的同学会怎么样?”以学生为道具的实验,让学生们感到格外亲切有趣,课堂异常活跃,导入的效果颇佳。

不论用哪种方式的实验导入,其目的都是引起兴趣,引导思维,更好地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⒉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利用实物、模型、教具、图表多媒体等手段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实物、模型、教具让学生亲临其景地感知物理的应用成果,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原理。多媒体是形声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感知和探究物理。

在进行“电动机”教学导入时,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电动机模型,立刻抓住全场的注意力。当通电后转子转动起来时,课堂顿时也轰动起来。接着学生开始纳闷:几匝线圈、一个司空见惯的蹄形磁铁,电动机原来这么简单?教师顺势在学生悬念中展开新课教学。

又如为了导入“声音”的教学,教师上课伊始播放“神八”与“天宫一号”对接的视频。形声并茂的艺术享受刚开始时,教师突然关闭了音频通道。学生齐声叫道:没有声音了!这时教师故弄玄虚:哦,声音有这么重要吗?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声音”的知识。⒊生活情景导入法

一方面,采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以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导入新课,使学生会对暂时无法解决提出的问题,会更加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求知欲望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例如,由沙滩上不同鞋印的深浅导入压强的教学,由生活中的热水器导入焦耳定律的教学。⒋故事导入法

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例如,通过讲奥斯特的故事,导入磁场。⒌诗词谚语导入法

诗词语言精练,浅显易懂,合辙押韵,便于记忆和朗读。以诗词开讲,既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还可以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例如,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导入物体的运动;导入比热时,引用谚语“雁门关外野人家,朝穿皮袄午穿沙。” ⒍对比导入法

物理学中有许多互为相异的内容,学习了一方面,再学习另一方面时,可以按在“对比中求不同”的思路成“逆向思考”方式导入新课。例如,由电生磁导入磁能否生电。又如:由密度导入比热容。

师:我们知道物体或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为特性或属性。(幻灯片:铜、铁、铝)同学们我们根据物质的什么特性来区别他们? 生:密度

师:对,为了反映物质的疏密程度这种特性,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师:(幻灯片:海边沙滩)同学们,水和沙吸热升温的快慢不同,这种现象反映了物质的什么属性?

师:物理学上用比热容反映物质的这种属性。,现在我们来学习有关比热容的知识。导入新课学习。

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科学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㈠ 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科学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⒈ 通过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探究液体沸腾时,教师可先问学生:把一杯冷水放在一锅烧开的水里,不让开水进入,也不让冷水杯触及锅底,经过一段时间的烧煮,杯中水能否沸腾?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可以沸腾的,教师再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结果出乎意料时,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⒉ 通过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大胆猜想,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师:今天我们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请大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后分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做出猜想。

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接触面性质有关。生:我们觉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物体所受压力有关。同学们通过猜想进入了问题情境。⒊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几个小实验:把充满空气的空牙膏皮放入水中,它浮在水面;而把此牙膏皮的空气排除后再放入水中则会下沉;把鸡蛋放入纯净水中下沉,而放入盐水中却悬浮。此情此景,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同一物体为什么受到的浮力不同?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进入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诸如:通过生活实际、通过矛盾、通过例题或习题趣事、巧用多媒体,等等。

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能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以及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培养创新精神,为终生学习打基础。

三、自主学习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旨在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目标时,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甚至是学会终身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将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可以在自主性课堂上形成并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水果电池小实验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实验室,探究他们用苹果、梨子、西红柿、白菜、马铃薯等做成的水果电池。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灯泡、导线同电池连接起来,结果大失所望。很多学生对电压的相关结论提出质疑,并互相争论,寻求另外的解释。

当实验现象与所学的物理知识不一致时,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很多合理的质疑,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电压的概念。在学生对上述实验提出质疑和不同解释的基础上,教师解释要继续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并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

教师引导学生:大家可以测量一下水果电池有无电压。学生纷纷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生1:有电压!就是太低。我的0.7v 生2:是的,我的只有0.5v 师:不是水果电池没有电,而是电压太低不能使灯泡发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要让中学生能自主地学习物理,首先要让他们喜欢物理,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和一些物理杂志、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物理资料等形式,使学生理解物理的含义,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以及物理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魅力,以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激励评价

《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语言,尽量从正面引导。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时,如能得到相应的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作出积极努力。我们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里的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即变批评为激励,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激励自己的学习热情。学生几乎是伴随教师的评价,在课堂上进步与成长起来的。人们都说:“一位优秀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捕捉、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优于他人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并在评价中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和支持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物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

例如:有的同学爱提问题,善于钻研,可以鼓励他:“你的问题提的好!你非常敢想!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素养!能提出问题就说明你动脑筋了,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要你继续努力下去,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的确,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同学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强,可赞扬他:“你肯动脑筋,思维独特,有创新意识,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就更好了”

上一篇: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下一篇:餐厅宣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