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2024-06-07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精选10篇)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篇1

本章涉及主要科目:①应付职工薪酬

第一节职工薪酬及其构成

1、职工薪酬包括以下内容:(简答,必须背下来)

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②职工福利费;

③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

④住房公积金;

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⑥非货币性福利;

⑦辞退福利,即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有关的支出。

第二节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1、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除以上两点之外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节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此部分分录为重点)

第十三章往来款项的核算

本章涉及主要科目:①应收/应付账款;②应收/应付票据;③其他应收/应付款;④坏账准备;⑤资产减值损失

第一节应收账款的核算

1、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及为购货方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2、商业折扣:或称“数量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如老顾客或大量购买其商品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3、现金折扣: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提前偿付货款而向客户提供的债务扣除。

一般用符号“折扣/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

4、我国规定,现金折扣下,企业的应收账款按总价法确认。

5、总价法:是将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即总价)作为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把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6、坏账: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7、符合下列条件的,应确认为坏账:

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②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其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款项)

8、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检查,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判断)

9、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简答):

①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②账龄分析法;③销货百分比法

10、销货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判断)

1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哪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由企业自定。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12、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提取坏账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发生坏账损失时,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同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例题:

1、某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

①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

②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元;

③2005年某日,发生坏账8,000元;

④2005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元;

⑤2006年某日,确认的坏账又收回1,000元;

⑥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80,000元。

要求:写出每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及发生坏账、坏账又收回的相关分录。

①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00000×5%=10000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10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0000

贷:坏账准备10000

②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50000×5%-10000=-2500元

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7500元。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

③坏账准备余额在借方,为500元。

借:坏账准备8000

贷:应收账款8000

④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00000×5%+500=5500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5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5500

贷:坏账准备5500

⑤借:应收账款1000

贷:坏账准备1000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应收账款1000

⑥应计提的坏账准备=180000×5%-6000=3000元,坏账准备余额在贷方,为9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3000

贷:坏账准备3000

2、某企业以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50000元,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10000元,要求计算并提取2004年的坏账准备。

2004年坏账准备=150000×5%-10000=-2500元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

3、某企业以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比例为5%。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元,坏账准备为贷方10000元,2004年应收账款收回50000元,要求写出收回款项及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收回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收账款50000

2004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00000-50000)×5%-10000=-2500元

借:坏账准备25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500

第二节应收票据的核算

1、应收票据仅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

2、分类:

①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②按其是否带息,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3、入账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照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入账。

为简化会计核算,企业所收到的无论是带息票据还是不带息票据均按其票面金额入账。

4、商业汇票的利息计算公式:

商业汇票的利息=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月末签发的票据,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那一天为到期日。

票据期限按日表示时,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出票天数计算。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

5、企业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商业汇票的各项资料,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6、带息票据的核算:计提的利息一方面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另一方面冲减“财务费用”。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所包含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再冲减当期的财务费用。

例题: 1、2007年8月1日,销售商品给B公司,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现金代垫运费300元,收到B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要求写出销售及收回款项的分录。

①销售时:

借:应收票据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库存现金300

②收回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12000

贷:应收票据12000

注意:如果票据到期款项未收回,应借记“应收账款”账户。

说明:①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包括:A销售商品;B提供劳务;C出租房屋;D出租包装物。

②应收票据的入账价值包括的内容同应收账款。2、2007年8月1日,销售商品给B公司,发票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现金代垫运费300元,收到B公司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6%,要求:写出销售及到期收回款的分录。

①销售时:

借:应收票据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库存现金300

②收回款项时:3个月利息=(12000×6%)×3/12=180元

借:银行存款12180

贷:应收票据12000

财务费用180 3、2007年11月1日,销售商品给B公司,价款10000元,增值税1700元,现金代垫运费300元,收到B公司商业汇票一张,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6%。要求写出销售、期末计提利息及到期收回款项的分录。

①销售时:

借:应收票据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库存现金300

②期末计提利息:2个月利息=(12000×6%)×2/12=120元

借:应收票据120

贷:财务费用120

③到期收回款项:1个月利息=(12000×6%)×1/12=60元

借:银行存款12180

贷:应收票据12120

财务费用60

如果到期款项未收回:

借:应收账款12180

贷:应收票据12120

财务费用60

第三节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1、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

①应收的各种赔款;

②应收的各种罚款;

③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

④备用金;

⑤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房租费等)。

第四节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核算

1、应付账款: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

2、由于债权单位撤销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直接转入“营业外收入”。(判断)

第五节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1、其他应付款:指与企业购销业务没有直接关系的应付、暂付款项,包括应付租入包装物的租金、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应付租金、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应付及暂收其他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统筹退休金等。(多选)

日到期支付款项的分录。

①购入时:

借:在途物资10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票据12000

②计提利息:利息=12000×6%×2/12=120元

借:财务费用120

贷:应付票据120

③到期支付款项:

借:应付票据12120

财务费用60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篇2

1 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定义与变化

新准则中指出,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了获取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它相关支出, 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职工福利费, 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1) 系统地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用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

即不仅包括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有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 也包括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 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还包括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 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这比原制度只包括正式职工和计划内临时工的范围扩大了很多。

(2) 明确地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

即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 共计八项内容, 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

(3) 增加了职工薪酬的内涵。

职工薪酬最基本的内容是工资和福利费;五险一金以前被认为是职工福利, 新准则明确地将其纳入薪酬范围;还包含了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未参加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医疗费用等;新准则还明确规定, 非货币性福利属于职工薪酬的一部分。此外, 新准则参照国际惯例引入辞退福利部分内容。可以看出, 新准则更注重对于短期和传统的职工薪酬方式的规范, 而对于辞退福利、养老金成本等长期职工薪酬福利的规范则显得较为原则, 当然这也是与我国目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历史变革和会计发展的现状相符合的。

2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应用

(1) 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2) 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3) 主要账务处理。

①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 计提职工薪酬。

计提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计提单位承担的职工“五险”: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计提单位承担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按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按2%的比例计提工会经费: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按2.5%的比例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②代扣职工承担的“三险一金”及个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③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④缴交“五险一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 (住房公积金) ”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⑤其他项目:

缴交个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支付工会经费: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支付职工教育经费: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科目, 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 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4) 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 反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结余。

3 新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对企业的影响

3.1 单一的会计科目将保证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性

原制度在核算职工薪酬的时候, 按薪酬的不同性质和形式, 采用了“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分别核算, 而新准则规定, 所有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均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也在该科目中核算。这样就保证了职工薪酬核算渠道的统一性, 同时也保证了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性。

3.2 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由于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规定作了变动, 因此它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1) 新会计准则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 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 除应付的辞退补偿只计入当期费用外, 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而原制度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 其它职工薪酬如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全部计入当期费用。这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尤其是对工业企业的存货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2) 对于提前解除劳动而可能发生的补偿, 原制度要求在发生时据实列支, 新准则要求在符合一定条件下, 应做预计负债处理, 这也将影响各期损益。

3.3 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

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来, 特别是近今年, 由于我国原来的人工成本计量的会计核算特色, 产品人工成本成为中国绝大部分反倾销案调查的主要内容。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更加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支付的人工成本与费用, 从而提供更为可靠的成本等信息。

4 完善新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办法的思考

4.1 增加对辞退补偿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对于辞退补偿作为预计负债的使用加以严格定义和限制, 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很有可能将为可能发生的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而产生现金流出, 否则不能作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确凿证据可定义为企业与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组织已达成正式的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计划或协议。

4.2 增加对可累积带薪休假费用的会计处理规范

对于可累积带薪休假费用作为预计负债的使用加以严格定义和限制, 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企业很有可能将因职工放弃带薪休假而产生现金流出, 否则不能作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确凿证据可定义为职工已书面向企业表达将放弃可累积带薪休假的意愿。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篇3

【关键词】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当中的设定收益计划核算比较复杂,不仅存在会计上核算难度,而且计算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一般由精算师测算,具体数值计算原理会计只做了解即可。应付职工薪酬当中的设定收益计划核算共分5步,下面介绍理论和例题解析:

第一步,计算确定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未来退休领取养老金的进行折现,折到退休时点)。

第二步,将上述现值平均分配到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用上述现值除以工作服务期间数)。

第三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第四步,考虑每一期间的利息问题(本期应付职工薪酬计提金额和上期累计应付职工薪酬贾总求得利息),并将该利息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第五步,确定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主要是指企业不能预计的过高或过低的职工离职比率、提前退休比率、死亡比率、过高或过低的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的增长以及折现率变化等原因,将会导致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

企业应当将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但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甲公司在2015年1月1日设立了一项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实施。该应付职工薪酬受益计划规定:

(1)甲公司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补充养老金,职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2万元养老金,直至死亡。

(2)职工获得该额外养老金基于开始日起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且应当自开始日起一直为公司服务至退休。

为简化起见,假设符合计划的职工为100人,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可以为企业服务20年。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休后平均剩余寿命为15年。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并且假定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因素。

第三步,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就算每一期间的成本费用。456.35/(1+10%)19=74.62,以后期间以此类推计算。

(1)服务第1年年末:

借:管理费用 74.62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2

(2)服务第2年年末:

①当期服务成本

借:管理费用 82.08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82.08

第四步,考虑利息(上期末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数乘以利率确定)

借:财务费用 7.46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

③如果企业根据每期确认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提存资金,成立基金,并进行投资。则第1年末的基金金额为74.62万元,假定在第2年的利息收益为7.46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

贷:财务费用 7.46

服务第3年至第20年,以此类推处理。

第五步,以后期间职工离职比率、提前退休比率、死亡比率、过高或过低的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的增长以及折现率变化等,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综合收益进行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核算 篇4

准则对职工的范围做了较宽泛的定义,不仅包括正式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如全职、兼职和临事工;还包括未正式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准则对职工范围的明确规定,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明确企业与职工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及范围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职工教育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职工子女赡养福利。

二是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一方面是与原准则相比会计科目与会计处理的变化。准则取消了原会计科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取而代之的是“应付职工薪酬”。新增加了原会计准则未涉及到的辞退福利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于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一般借方根据职工服务对象分别记人“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相关科目,贷方记人“应付职工薪酬”。对于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的会计处理比较特殊,具体处理如下:公司决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福利发放时,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放该非货币性福利刚,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等。其中住房折旧和租房租金根据受益对象借记相关资产或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另一方面是关于辞退福利。辞退福利在实务中发生较多,准则首次系统规范了其确认与计量。辞退福利包括两方面内容: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需注意的是:辞退福利与正常退休养老金应区分开;无论职工因何种原因离开都璎支付的福利,不一定完全属于辞退福利,可能属于正常的离职后福利,计量辞退福利的确认,确认辞退福利应满足两个条件,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企业不能单方面撒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具体会计处理如下:如果实质性辞退工作及补偿款项均在一年内完成,借记“管理费用”,货记“应付职工薪酬”。如果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辞退福利金额,该项金额以实际应支付的辞退福利之间的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以后各项实际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计入财务费用。确认因辞退福利产生的预计负债时,借记“管理费用”、“确认融资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各期支付辞退福利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

三是股份支付的内容及会计处理。

在股份支付中,企业要么向职工支付其自身权益工具,要么向职工支付一笔现金,而金额高低取决于结算时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股份支付按支付方式和工具类型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有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常用工具有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

股份支付与薪酬的关系。限制性股票是企业员工按股份支付协议规定的条件从企业获得一定数量的本企业的股票。股票期权是企业授予职工在将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或条件购买本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但是职工要真正获得这些股票,一般要满足一定的服务期限或是满足特定业绩指标。模拟股票和现金股票增值权是与股票挂钩,用现金支付的模拟股权激励机制,职工将来获得的不是股票,而是与模拟股权激励相关的现金、职业要获得这些与模拟股权激励相关的现金也要满足一定的服务期限或是满足特定业绩指标。结算方式与会计处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作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按照估计的行权人数以及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记“股本”、“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按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现金支付额: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在行权日: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贷记“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篇5

新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及福利费的核算

职工薪酬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即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有关支出。具体包括职工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其中五险是法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业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其余均于企业缴纳;而住房公积金并不是法定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辞退福利及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该准则首先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职工薪酬除辞退性福利外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并根据受益对象计入企业资产或计入企业当期成本、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银行存款等

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 篇6

借:管理费用 930(*46.5%)

营业费用1395(3000*46.5%)

生产成本23250(50000*46.5%)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19250(55000*35%)

-住房公积金4400(55000*8%)

-工会经费1100(55000*2%)

-职工教育经费825(55000*1.5%)

③实际支付上述五险一金两费时,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二)没有规定计提比例和计提基础的,企业应该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情况,合理的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数,应该补提;实际发生额大于预计数,应冲回。

(三)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选择恰当的折现率,按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折现前与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不折现。

(四)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

例2:好老婆厨具公司有职工220人,其中:生产工人200人,销售人员10人,管理人员10人。3月将自产的电磁炉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电磁炉每台成本700元,含税售价1000元。相关帐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200000(200*1000)

销售费用 10000(10*1000)

管理费用10000(10*1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0000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754.7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45.28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4000(700*220)

贷:库存商品 154000

(五)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车辆等资产提供给职工使用的,根据受益对象,将其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给职工无偿使用的,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例:鑫鑫公司为2名副总每人提供一辆奥迪轿车免费使用,每辆车的月折旧额为6000元;另为其每人提供一套公司自有住房免费使用,每套住房的月折旧额为5000元;由于公司没有宿舍,于是租用了一栋宿舍楼为生产工人休息使用,月租金30000元。相关帐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22000(6000*2+5000*2)

制造费用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52000

同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2000

贷:累计折旧 22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3、辞退福利

(一)概念: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确认为辞退福利,并计入当期损益:①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将实施。②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二)具体包括两种情况:①强制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职工没有选择的权利。②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或继续在职。

(三)确认与计量:符合确认条件的辞退福利,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并确认为职工薪酬。

①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计划,根据辞退计划规定的数量和标准,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②职工有选择权的辞退建议,要合理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数量和辞退补偿标准,按照《或有事项》准则的规定,计提职工薪酬。

③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应选择合理的折现率,用折现后的金额计量。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4、外商投资企业从税后利润计提的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准则有关问题的分析 篇7

1 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1 职工薪酬确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职工薪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但非正常消耗的直接生产人员和直接提供劳务人员的职工薪酬,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上述两项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1.2 职工薪酬的计量

对于货币性薪酬,在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和应当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时,企业应当区分两种情况:

1)具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对于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经批准的企业年金计划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职工薪酬项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计提标准,计量企业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和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其中:(1)“五险一金”,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所在地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义务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2)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应当按照财务规则等相关规定,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的计提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义务金额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5%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按照明确标准计算确定应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后,再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

2)没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对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和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

2 新准则与相关制度法规相比较的一些新变化

在新准则发布前,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主要通过《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以下简称旧制度)进行规范。新准则是首次在一个准则中系统地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相比原会计制度,主要有以下变化:

2.1 定义和内涵的变化

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定义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它有别于以往的狭义范围,是指广义的报酬,是对现行所有职工福利的一个涵盖和总结,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助,也包括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和各类社会保险,还增加了辞退福利等新的职工薪酬形式。另外,新准则还明确指出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适用于其他会计准则。

2.2 会计处理的变化

1)以企业生产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核算的变化

新准则规定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旧制度则是在会计处理并不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也不结转销售成本的结转,与正常商品销售不同。

2)取消了按14%提取福利费的要求

旧制度中提取福利费的规定是各类企业不尽相同,有的是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有的则按实列支不留余额,新准则取消了14%的提取比例,职工福利费的列支由企业掌握,并按超过税法规定允许列支的部分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3)将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变化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3 新增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新准则还规定了辞退福利的确认条件。

辞退福利是指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或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通常采取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或其他离职后福利标准的方式,或者将职工薪酬的工资部分支付到辞退后未来某一期末。

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了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辞退福利,同时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辞退计划),并即将实施。正式计划是指已经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实质性辞退工作一般应当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因付款程序推迟到一年后付款的,视同符合确认条件。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

4 新增了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

企业有时以低于企业取得资产或服务成本的价格向职工提供资产或服务,比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职工出售住房、以低于企业支付的价格向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提供包含补贴的住房为例,企业在出售住房等资产时,应当将出售价款与成本的差额(即相当于企业补贴的金额)分别情况处理:

4.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受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应付职工薪酬的内涵及其会计处理 篇8

[关键词]职工薪酬;五险一金;辞退福利;非货币性福利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35-02

企业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即职工薪酬,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核算方法,核算制度的完善与否对于企业以及企业的职工都有着重要影响。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了职工薪酬的核算方法。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概念及核算范围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概念: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生育等这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非货币性福利等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产生的义务。从广义上来说,职工薪酬是职工对企业投入劳动所获得的报酬,也是企业成本费用。这里的“职工”包括三类人员:一是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二是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三是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

(二)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具体范围如下: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其中,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赋予了“应付职工薪酬”新的内涵。

(一)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而以往则是分散在其他准则中零星的涉及规范。

(二)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是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以及辞退福利等其他与薪酬相关的支出,共计八项内容,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从而将职工薪酬的范围扩展到以下内容:在职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提供给职工本人、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

(三)明确的把“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纳入应付职工薪酬核算范围。

(四)职工薪酬义务的确认是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不是款项应付或实际支付期间。

(五)引入了辞退福利的概念,并规范了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六)规定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本账户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取消“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账户。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后不再计提应付福利费。不允许企业计提应付福利费并不是禁止企业发放福利,只是要求企业发放的福利费不再通过应付福利费核算,而是直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同时,发放职工福利标准不再是14%,而是根据企业效益或成本承受能力实施福利计划。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一)传统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工资、奖金、津贴、支付家属药费等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货币性薪酬,其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只是将原来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账户换成“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即可。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但辞退福利除外。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账户;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在建工程”账户。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例1:甲公司发生工资薪酬情况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发生工资薪酬费用为3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职工薪酬费用1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职工薪酬费用20000元。费用分配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30000

制造费用10000

管理费用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0000

(二)计提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计量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有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该按照国家标准计提。如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国家统一规定了计提比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如职工福利费等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根据历史经验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时,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时,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例2:根据国家规定,甲企业本月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共64800元,其中,应计入生产成本为44000元,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是10000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10800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44000

制造费用10000

管理费用10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64800

(三)非货币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福利,应当分情况处理:

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或商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1)企业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确认收入并计算相关税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同时结转用作非货币性福利的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的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将企业拥有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3.企业支付租金租赁住房等资产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四)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为保障职工权益,企业与其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关系时应当给予的经济补偿属于企业法定义务。新准则要求: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

(1)在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职工没有选择继续在职的权利,应当根据计划条款规定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和每一位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辞退福利,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科目。

(2)在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对于职工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按照或有事项准则预计将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辞退福利。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科目。

例3:将满足辞退条件的车间员工的辞退补偿费用6.3万元作为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损益。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6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63000

当上述职工薪酬以银行存款或现金实际支付时,冲回预计负债:

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63000

贷:银行存款63000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06.2.15.

[2]《初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1.

[3]《非货币性职工薪酬会计处理浅析》:《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4]刘凯旋.《应付职工薪酬的内涵及会计核算》《财会月刊》200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应付职工薪酬心得 篇9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收款【收回代垫款】

2.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支出/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

【说明】借方科目的应用和工资、奖金类似,均是按照受益分摊原则进行处理。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公允价值×适用税率】

3.五险一金、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支出/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4.带薪缺勤

①累积带薪缺勤: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预计由于职工累积未使用的带薪病假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追加金额】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不同制度下职工薪酬核算的异同 篇10

关键词:职工薪酬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公布了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的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财务报告准则开始逐渐与国际化接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规范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也会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得到完善和发展。新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实行对我国发展对外经济,进一步实行走出去战略,反战经济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财政部最新发布的职工薪酬准则从广义的角度规范了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计量以及薪酬信息的披露。之前的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主要是通过《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有关规定,而新的会计核算准则则对薪酬核算有了新的,明确的规定。本文将具体探讨新准则与原会计制度的一些核算差异。理,主要通过《企业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进行规范。

一、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以及内容

1、 纳入核算的职工范围

新的《职工薪酬准则》所指的职工范围比较宽泛。这包括与企业订立了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全职、非全职人员,当然也包括临时工有企业任命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理事会成员。在企业的计划或者控制下,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是那些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在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内。

2、职工薪酬涵盖的内容

(1)职工的薪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国家统计局明确规定在核算职工的薪酬时,工资的薪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额外的增收节支报酬。 (2)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待遇如何是衡量职工薪酬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我国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施行主副分离,很多企业仍在内部设有医务室、职工浴所、理发室以及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这些都属于职工的福利。职工的困难补助、赴外地就医的费用也在此范围之内。 (3)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是由公家、企业、个人共同支付的。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些保险都是以商业保险的形式购买的,而为此付出的费用也属于职工薪酬,应当作为职工的薪酬进行确认和计量。 (4)住房公转金。是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交存的住房公积金。但是在目前很多公司不能为职工提供住房公积金,这是不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现在很多企业都会有自己的娱乐活动和场所,也会有很多的教育培训活动,这些都有益于改善职工的文化和生活,提高职工的专业化水平和业务素质,而这部分的支出就是工会经费和职工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主要是指公司发放给职工的商品,或者把自己的产品发放给职工。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职工在离职或者因为企业改制、重组时必须给付给职工一定的货币补偿,以鼓励和着促使职工接受辞职。 (8)其他。是指除上述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薪酬,如企业提供给职工以权益形式结算的认股权、以现金形式结算但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现金股票增值权。

二、 新旧制度下职工薪酬核算的主要差异

统计局最新发布的职工薪酬核算与旧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主要的几个方面,一方面新的职工薪酬核算机制完善了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明确了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准则;另一方面,职工的福利费用计提情况、辞退福利的处理情况 、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的信息披露等。

1、完善了企业人工成本的范围

之前的会计薪酬核算制度只要是受《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缺少对职工薪酬的完善的概念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对人工成本没有完整的核算,有些时候甚至会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核算分散。缺少完整统一的职工薪酬概念,对企业人工成本的核算不完整、不准确,较分散。新的会计核算准则则从更多的角度和方位规范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凡是职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或者提供服务的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都应该按照新的薪酬核算准则计入职工的薪酬,这是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2、 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准则在新的薪酬核算准则中有了明确的规定。如果职工再为企业工作或者提供服务的期间辞退时,除非是公司已经根据劳动合同对职工进行了相关补偿,企业还是应该根据真正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人员,将他们的薪酬计入公司账务中,并同时确认为当期损益,确认为公司的负债。同时。公司为企业提供的各项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期间应该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计提,以此来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

3、各项福利费用应该得到保证并且辞退福利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处理。如果企业提前辞退了职工,就必须按照劳动关系对职工进行经济补偿。在新的会计核算准则中规定,职工的各项保险费例如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还有住房公积金等。企业应该在职工在职期间按照一定的比例为职工缴纳。之前,国家并没有对薪酬计提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计提的基础和计提的比例也并没有明确说明。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企业发展历史上的经验数据来对企业职工薪酬的计提比例或者预计金额进行合理预计。当一个职工再被企业辞退时应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员工被辞退也就不能为企业再提供经济利益,因此,因为辞退员工而做出的补偿和支出应该计入公司的费用中。

准则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当期计入费用。

4、职工薪酬的信息披露得到完善。新的薪酬核算制度中,职工薪酬信息的披露原则得到统一,同时披露的内容和范围也有了明显的规定。(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

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

上一篇:村xx年党建工作计划下一篇:我们都是追梦人征文,以梦想为话题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