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人生哲理

2024-06-17

虚无人生哲理(精选8篇)

虚无人生哲理 篇1

凯峰曾给我算过,说:“一生感情挫折极多,直到遇到对的人,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的情感世界很丰富,因其心的敏感度,和记忆力的持久性。

成长的代价之一,大概就是,人们很难再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后,又不懂得适可而止。即便是懂得,仍是做不到适可而止的。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与痛苦,早已失色。我,也即如此。

身心的每一种较为深刻的感觉,五年后都挥之不去。不是放不下,而是它就在那儿。兴许是我的记忆内存量较大。

亲情,友情,与爱情。从略有所知起,一点点接触、深入、感触、脱离。每一种情感的存在,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反复上演,不知疲倦。我不是一个性情冷淡的人,但就现在而言,我对感情之类的东西,实在提不起兴趣。根深蒂固的欲望在一点点泯灭。

一位友人曾对我说:“其实你很孤独,你在寻找另一个孤独的自己。”

这几年,我才对“孤独”有所了解。

我对那种能忍受一个人做尽一切事的人,由衷的佩服。“忍”字难,难在“忍”。一个人做尽所有事,仿佛他生来就是单人旁的立体版本。长期的一个人,致使走在人海中,人们都认得他。只知晓他,是一个人。一个人,不算是孤独。你只是在抗拒周围的磁场,直到有天接纳,接纳你所认同的磁场。

常叹唏嘘独自一个人的,往往是寂寞空虚冷。究竟是否冷,就不一定了。要知道,浮躁的心,常常是火热的。

周国平先生曾说:“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向来不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因配不上其名。我想,我可能只是不属于这里罢了。

周国平先生还说:“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大概万般事物中的顶点与临界点,总为零。如起点与终点,常于一身。如得失,总为之算不尽,终为其化归为零。

向来不认为自己能够达到大爱或无爱,因仍未参悟透其机理。

我想,我可能只是不认识自己了吧。

情之虚无,在于它不断的辗转反侧。如永动机,誓存在而不可存在。它的虚无,需要物质表现,需要精神体会。它是一条围成圈的河,我可能是偷偷跑到岸上待了会儿,才写下的这些话。

曾看到的一段话:“红尘中,一个舍不得,耽误了多少人;佛法中,一句无所得,难倒了多少人。只不过,舍亦无所舍,得亦无所得。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缘来是你,缘去是空。世间多少纷扰事,浮华落尽总随风。”

来者皆是缘,留者缘化度,去者缘已灭。

因而时常,要怀感恩之心。所得到的善果,定是先前种的善因。所得到的恶果,定是先前种的恶因。非为不幸,而为其命中注定。时来运转,终要到你。感恩自我无知时种的善果,感恩浑浊时种的恶果。让你更清而明。

虚无,是佛法对世间的总结。如一刹那。这一刹,或为秒,或为年。而在这无尽头的轮回中,这些都是一刹。无数个一刹不过只是一个一刹。这是一条长河,我们谁也游不过。但,总是有岸的。

这一切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一切又是虚空着的。

由爱而生的轮回,大抵于无爱中可解脱,又非解脱。

我十八,还有未知的,至少我认为是许多个的念头,在等着我。

虚无人生哲理 篇2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陶渊明的作品, 如《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这些作品是作者生活的缩影与思想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人生历程是其人生哲理形成的基础。他出身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发愤读书, 立志报国。他出身低微, 受人轻视, 为官多年, 看尽官场的腐败, 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学习陶渊明作品的教学设计上,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识记、理解; (2) 赏析; (3) 领悟; (4) 反思。首先对当时晋宋易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再对诗歌由浅入深进行具体分析,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蕴含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生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授课后学生领悟到陶氏的人生哲理: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 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不屑名利与贪欲, 崇尚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中一句“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作者对俗世名利的轻鄙,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更加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另一作品《归去来兮辞》则表明他与名利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归隐后, 他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尽情地讴歌自己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见他在黑暗的社会里仍然坚持着高洁的理想和志趣。他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他心中向往的正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及恬静舒适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 人们苦苦追求金钱、名誉、地位, 往往却得不到幸福。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陶渊明的人生哲理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透这一点, 能够帮助我们从世俗的所谓“成功”中解脱出来,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上, 文人一般鄙视劳作, 看不起农人, 不屑与他们为伍。但陶渊明却与众不同, 他处处关心、尊敬农人, 称赞他们淳朴、友善、辛勤的品质, 并且以农家为友, 关心农事, 感同身受, 真切体会他们的疾苦。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描写了劳动之艰辛, 收获之不易。反观现在有的学生过着“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对父母长辈的付出熟视无睹, 认为理所当然, 毫无感恩之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 学生能反思自己,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付出, 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以艺术和生活为载体, 领悟陶渊明的生活品位, 开发学生真善美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时, 我查找背景资料, 选取陶渊明作品的精华,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们先“品诗文”。陶渊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这些貌似简洁的词句把大自然的面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水田园是如此优美, 社会风气是如此和谐。“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此处的文字表述充满神秘感, 让学生紧紧跟谁着渔人前行探寻。又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个句子就把隐世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简洁、凝练。“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读此句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世易时移。

接下来是让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诵诗文”, 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以古筝或笛子伴奏, 有的以古典舞伴舞, 有的用和唱等方式衬托朗诵者的表演, 很有创意, 艺术地再现了作品的意蕴, 互动很成功。艺术是相通的, 诗与歌、歌与舞、诗与音乐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陶渊明热爱劳动, 珍惜粮食。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农民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劳动, 默默耕耘, 才能获得果腹之物。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观察社会, 多参与劳动。为了检测实践效果, 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 撰写劳动日记; (2) 举办劳动摄影展。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虫到采摘, 我都参与了, 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乐趣。”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和素质。摄影展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汗水和收获。有的同学还在照片中配上陶渊明的名句, 构图非常精美。学生从五谷不分到初步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知道一些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还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了一些认识, 课外收获颇丰。

陶渊明坦诚待人, 珍惜友谊。他为人质朴、淳厚, 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别、贫富之分。他在《杂诗》中写道:“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桃花源记》讲通, 村民知道渔人误入桃花源后,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陶渊明的理想社会里, 村民待人真诚、慷慨, 处处洋溢着平等、快乐。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 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同事朋友之间少了关怀亲密之情, 倒是多了几分戒备, 更有甚者,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 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 我们现代人的友谊可否也可以少些功利, 少些世俗?如此一来, 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淳朴更快乐?

三、学习陶渊明树立远大的志向, 积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陶渊明一生多有挫折, 但他并不沉沦, 始终保持奋发精神, 努力争取实现人生价值。他在《饮酒》中写道:“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他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我们在钦佩他这种不畏挫折、大胆追求理想的生活勇气之余, 要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发。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 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思考的问题。我们且看陶渊明是如何看待的。《归田园居》有云:“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他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放弃为官的种种好处, 重归田园生活。《移居》又云:“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在日常生活中, 他真率旷达, 从平凡中寻找天然的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遇事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公与现实的迷惘。艺术学校的学生平时的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紧张, 比赛的失误常常出现, 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难免会浮躁。“宁静致远”,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四、探讨陶渊明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运用了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艺术学校, 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古文基础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欠缺。我在课程导入时用演示的方法, 把陶渊明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代表作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感兴趣, 边看边思考,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克服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恐惧。

2.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指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我根据学生能歌善舞、熟悉乐器、会表演的特点, 开展了“诵诗文”的读书活动, 要求大家选取最喜爱的陶渊明作品, 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 进行朗诵表演, 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3. 参观法

参观法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自然界、工厂等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它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撰写劳动日记和举办劳动摄影展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农事。

五、结语

学习陶潜诗文, 可使学生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 从人性的角度发掘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喜爱他的作品, 就如畅游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间, 领略一份纯朴的农家风貌, 体会作者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感恩自然, 体察民生, 懂得思考种种不平的现状。这样, 学生的眼光就会从书本中从课堂中转向社会转向历史,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思想。正如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那样: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主张, 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2]吴彤.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4) .

[3]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宏.秦汉魏晋游仙游诗的渊源变化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03) .

[5]海男.紫色笔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时代·个性·人生·哲理 篇3

【关键词】时代 个性 人生 哲理

从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作文的命题源于现实,源于时代的变化,很好地担负了它所应当担负的责任——既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与生命,又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一、紧贴社会现实,与时代脉搏共振

作文命题的提示语中大多出现了“在现实生活中”、“联系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等语句,命题在这些方面均做了有益的引导。

200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以“品味时尚”为题。命题紧扣时代脉搏,旨在引导学生开阔眼界,从校园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人生,关注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关注国家与人类的命运。这个题目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贴近生活,侧重于人与时代潮流的交融共生,让考生有话可说;注意激活思维,让考生调动生活积淀和知识积累;具有鲜明的时代导向性,并且关注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

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题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人人都能写,写好不容易。题目为动宾结构的词组,“品味”作动词讲的意思是仔细体会、玩味,“时尚”的含义是当时的或者时兴的风尚;举凡物质、精神等方面,都可以纳入“时尚”的品味视野。指向性很明确,如果你平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善于将目光投向时代潮流,相信你的作文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

江西考题,“以“兽首”拍卖为话题,抓住社会争议性话题,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国宝的命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醒学生在读书之余,一定要拓展视野、关注时局、关注社会。

今年的山东卷作文,是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结合,体现了不在审题立意上过度难为考生的命题宗旨,材料既是一种限制,也是对考生思路的提示。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段材料提示我们可以从写现实人生和写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历史中人或物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计民生。2008年到2009年,我们国家发生了许多或悲或喜的大事,这些事不同程度的都成了历史的见证,例如抗震救灾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凝聚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见证了我们国力的日渐强盛,金融危机见证了我们综合国力的强大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我们这一批学子见证了山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回归等,此外像三鹿奶粉事件,今年流行的网络用语,例如“打酱油的”“做俯卧撑”“我是北京来的”“宅男宅女”等或许都是我们民族心理或意识形态发展的某种见证。总之,从社会热点角度可写的东西应该有很多,但一定要统一在一个主题之下。

2009年辽宁卷高考作文,从明星承担社会责任谈起。反映了责任诚信等社会热点问题。另外和中华民族美德以及公民道德教育中的向善从善的主题非常吻合,也有利于考生选材;三是难易适中。和往年的所谓“深刻”相比,侧重于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道德考察。

上海作文题的内核就是敢于突破别人,坚信自己,创新自己。从理论的层面上讲,这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生命自我确认的问题。

二、抒写情感心灵,彰显个性色彩

高考作文命题一直重视写作个性化,激发了考生的思维能力,照应考生的生活环境,体现中学教育的理念,所以很大程度上给考生营造了一个写作的个性空间。

2009年全国卷Ⅰ高考作文题继续延续了近三年高考作文出题的思路,谈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人才的培养,怎么认识人的特长,扬长避短的话题,命题贴近我们每个学生的实际,又和我们国家社会的实际息息相关,命题的开放性和含蓄性都确保了学生们有话可说,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

半命题作文介于全命题与话题作文之间,既有“命题”部分所体现的限制;又具有话题作文的部分开放特征。但在高考作文中却长期被人们冷落。作为自主命题走在全国前列的福建省,今年终于和湖北省一道勇敢地吃了“半命题作文”这一螃蟹,引领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潮流,这也称得上是2009年福建语文卷的最大亮点。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而这正是福建省高考作文的命题出发点。

“这也是一种……”透明、简单,体现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结合。作文落点低,几乎不设审题门槛,写作空间较大,有利于调动考生平时的阅读视野、生活积累。马上给考生以自信心和写作的欲望,容易进入角色,说喜欢说的话,写熟悉的事,抒真诚的情,回归作文的本原,突出以人为本的语文素质教育,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考生们的写作“风向标”,是一道值得肯定的作文题。

2009年高考湖北卷作文与福建卷一样,也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

“门口”,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门”。有家门、校门等具体的“门”;有理想之门、历史之门、国之门、数学之门、18岁之门、牛年之门等抽象义的“门”。有高中基本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的考生,在“门口”的前面,补充上有修饰意义的限制词语,并不困难。由于是“门”这样熟悉的事物或平时就有过的熟悉感悟,命题与2008年的“举手投足之间”一样,有很强的亲和力,所以考生作文切入一般应该可以比较顺手的从极细微处切入,不会流于假大空,不需要靠宿构拼凑。

“站在”这个动词是动作,是行为状态,有探究性,有入世欲望,充满了进取精神。站在了门口,是一个近距离的体验,是一个亲密化的认知起点,表达了义无反顾的信念,或者更深刻领悟的感恩状态,熔许多远距离的、许多太抽象的积累、涵咏、感悟于一炉。

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或者命题作文,都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这有利于激活考生的思维、调动考生的生活积累、考察考生的文化积淀。

如重庆考题《我与故事》,考生既可以写经典故事,也可以写身边故事,还可以创作故事。从故事中提炼出动人的人文情怀、精神风貌、智者风采。

一个人长到十七八岁,谁没有故事呢,谁没有获得过“故事”耳濡目染的发蒙浸润与潜移默化的启迪教诲呢?写这个题目,一是写考生自己,二是说故事。要先拎出一个故事来,这个故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从各种故事刊物上看到,还可以是听别人说的。但这个故事也不是信手拈来即可,还要进行过滤。要选择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让人感悟,让人感动,获得启示,获得启迪的故事来。

重庆作文题貌似简单,其实仍包含一些思考玄机,这是一个好像小学课堂的命题作文,但作为高中毕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思考深度和语言表达的精彩度,却是考生首先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审题时不光要抓住关键词“故事”,还要突出写作主体“我”的地位。准确的写作应该是把二者结合起来思考,在考场上迅速调动平时的积淀积累,表达在自我人生或阅读他人故事中引发的感悟和思考。或记叙自己真实经历,讲一些自己的亲历故事,讲一些在成长中影响自己最深的故事,抒发真实情感,反思剖析自我,感恩引导人生,从而引发阅卷老师共鸣;或讲虚拟生活的故事,放飞隐性的翅膀,表达生活理想和良好的愿望;或写他人的故事对我的感动,展现动人的人文情怀、精神风貌、智者风采。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注意放飞想象,让学生抒写真情。

这道作文题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写。几乎每个考生都熟悉《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曲,这首歌的立意也符合高考生的心理特点——处于青春岁月的他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有成功,也有迷茫。他们身上蕴含着无限的潜力,有一股强大的、潜在的力量使他们冲破迷惘的牢笼。在高考这道人生的“坎”面前,有多少考生都挖掘过、或是思考着挖掘自身的潜能。他们一次次地与自我对话,也是一次次在为创作这个作文题打好了“腹稿”。长于说理的同学,可写议论文;长于叙事的同学,可写记叙文;长于抒情的同学,可写散文等。

北京高考作文题还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围绕主题无限发散。每个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感受,对“隐形的翅膀”寄予的希望也不一样。这样的题目和要求充分尊重个性,突出了学生的个人体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篇源自于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的命题作文,选择的是考生耳熟能详的材料,考查的是考生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思考、感悟和真情。

2009年天津卷作文题,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符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作文考试方向。让90后的考生们解答这样的题,说明命题人是想让考生了解自己所身处的这个群体,先看清自己才能看清世界。这与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了解自己和周围的生活、“有事可写有感可抒”的传统相吻合。

三、引领感恩感动,倡导健康人生

注重引导考生对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发展与幸福进行深刻的思考;引导考生重视品德修养,进行自我反思;使考生能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追求完美的生活。这样的命题思想在近年的命题中多有体现。

2009年浙江考题“绿叶对根的情意”,要求考生根据歌词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感同身受的故事或评论。这样的话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命的进程中,始终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亲人、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这些话题,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养成的阶段。诚实、善良、感恩等美好的传统品行值得传承与发扬,海南、宁夏同一个考题《诚实善良》,就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杜绝谎言、杜绝欺骗。作文的最佳立意,就是要坦荡无私地顺从内心法则,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勿以善小而不为。

今年的海南的高考作文题是《诚信和善良》。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像北京卷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湖南卷的《踮起脚尖》那么新颖,但这个题目还是不错的,它好就好在常识,好就好在“诚信和善良”是我们不能再退的道德底线。

有人问孔子:兵、粮、信,这三样,假如非得去掉两样的话,你认为应该去掉哪两样呢?孔子说,非要去掉的话,那就是兵和粮,但诚信是不能去掉的!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警告:一个社会可以没有兵,甚至可以没有粮,惟一不能少的就是信。今天当我们为社会诚信危机而感慨,是否愧见古人?

从思想导向上看,高考作文一直强调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湖南作文“踮起脚尖”的思想内涵也不例外,“但已经不再钟情于对纯精神世界的抒写,而是着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思想上、文本上都返璞归真。”虽然作文彰显的是个性,但过于飘渺的情感与文字,难受青睐,对生活拥有从容、热情、踏实、平常心态的学生,将更容易应付这样的高考作文。

四、关注人文素养,引导哲理思辨

重视哲理思辨能力。从写作角度看,思维的广阔性可以表现为多角度构思和丰富的联想;对事理的深刻分析,表现在对事物、现象追本求源上的思索和分析。如2003年由《智子疑邻》故事引发出“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思考。又如2005年由“几块锈铁对话”所引发出的“位置与价值”的探讨。这些二元关系型话题就集中体现了这种命题思想,而这种命题更能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2009年广东的高考题作文命题对“常识”的反思,既涉及了道德,也涉及了文化,还有自然科学等。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有话可说。也就是说,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说‘不”这一作文题相较,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

“常识”即普通知识。“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亦即“经验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材料以“常识”为核心,对人们关于“常识”的态度稍作点拨,难度不是很大。考生只要紧紧抓住材料中两个点拨性的句子“有时,常识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又须推陈而出新”,深入理解,即可立意行文。

中国社会普遍是一个常识比较缺乏的社会,或是把常识变成高大的真理,或是熟视无睹。命题者的目的是让大家对常识有种平常心,对常识有个尊重的语境,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育里面,经常会忽视常识或者是把常识当作一个不可及的真理来宣传,比如说过去教育孩子时,会说扶老奶奶过马路,其实只要是人,就会这样去做的,不分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不分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这样做,这是常识,根本不需要特别指出;官员不应该贪污,这是常识,可是经常见到宣传某个官员很廉洁、不贪污……这恰恰说明这个社会是需要回到常识、回到尊重常识。常识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方面,但是我们往往遗忘掉,不注重离自己最近的、当下的事务,反而只注重一些很遥远的事情。我想这或许就是命题者的指导思想吧。

2009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是和2009年全国卷、其他省市卷的作文题总趋势保持一致的。从文题内容来看,体现了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是却没有了生硬的说教,而是巧妙地暗合了当下国际、国内的社会现实,含而不露。

今年的作文,由材料引发思考和感悟,并根据思考和感悟拟出题目,写出文章。表面看有一定的自由度,实际上考查了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可以发挥,又不能走得太远。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学生在分析所给材料时,可能有许多关联事件跳入脑海,有的是有所感悟,有的仅是一个影子,似是而非。一般将“弯道”与人生的“困难”嫁接后,所感所悟倾泄下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条分缕析,筛选有用信息,选好角度,将较为成熟的思考与感悟找出来。这时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肯定是围绕“面对弯道,把握机会,超越弯道”这方面来写,不错,大方向正确,但你是否将“在人生的弯道中是不是就一定要超越,”“你凭什么去超越,”“对人生弯道所持的态度如何”等等揉入其中呢?这是作文取胜的一个关键点。

近年的高考文题都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也可以说是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这就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文章的情感、深度取决于这个环节。

从今年作文要求看,“弯道超越”这一术语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就是说命题已经由注重事物之间的平行关系的考量,转化到主从关系与交叉关系等等的考量;并且,由对事件的单一线索的平面思考转化到对事件的诸多过程的纵深思考。也就是说,命题已经转向引导学生对复杂事件之间的思量。这就更要求教育要真正回归人本,回归生活,让学生有切实的人生体验。

文体的选择也比往年的命题有了更大的灵活度,既可以写记叙性的文章,也可以些议论性的文章,还可以写散文,甚至写诗歌等。可以预见,今年安徽省语文高考会涌现大量的个性鲜明而形式多样的优秀考场作文。

全国卷Ⅱ作文题谈的是,矛盾的发现解决、问题的出现探求。生活中本身蕴藏着诸多有意义的事情,只不过我们不善于发现罢了,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用心去观察这个世界,世界将还给你一个奇迹。考生可引出机遇与创新(创造),观察和思考等系列话题。

2009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熟悉”,鼓励写作有创新。要发散思维,熟悉的可以是人、物、思想。发挥想象,可以由一段感人的故事赞美你熟悉的人,也可以由一个熟悉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恩。发挥逆向思维,对这个作文题目内涵的发掘和深化,反弹琵琶出新意,可以形成“自以为熟悉的人和事,其实很陌生”、“最熟悉的事物,往往是最不了解的”、“最陌生的也可能是最熟悉的”、“熟悉有时是一种可怕的习惯”、“熟悉形成的思维定势束缚人”、“不要觉得一切都熟悉,要走出生活的惯性,以求新的发现”的深刻立意,进而阐述“人们所熟悉的东西,有时又在束缚着人们”的道理,发挥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动性。这一点跟广东卷“常识也需要再思考”“常识中也有许多悖谬”的命题立意很类似。

文章不是无情物,无论你选择哪种文体,无论你是选择什么题材,你都必须真情投入,注意把每一段都写得流畅、自然,文意清晰,使文章紧贴时代脉搏,写出个性、情感、意蕴,写出大气、健康、独到、深刻。这样,你的文章也就有了一种厚度——哲理的厚度,一种姿态——生命的姿态,一种境界——灵魂的崇高境界。

虚无人生哲理 篇4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有幸一睹冰心的经典之作《谈生命》,使我获益匪浅。她让我寻觅幸福的真谛,品味生命的哲理。

文中冰心用诗意话的语言描绘了生命的一切:它的真谛,它的价值,它的美好,它的玄妙。将生命的历程和哲理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句,看似矛盾,却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生命的确没有完美的定义,它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唯有用心体会与感知,方可捕获其神韵。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一句,作者用河流做比,将生命的历程呈现给人们,彰显了生命的汹涌澎湃和幽静。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道出了把树那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它对生命的渴望。无意即有意,有意即无意,可谓意境高远,做树如此,做人亦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这是全文的点题句,是作者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感悟与真知,它启迪和激励着无数世人。让人们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曲折,用心品味和享受人生旅途的每一步,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是全文的精髓之笔,与哲人说的:“没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生只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唯有经历痛苦、快乐、悲哀和幸福的洗礼,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纵然旅途艰辛、崎岖坎坷,但只要认真的过活,用心去过活,都能寻觅到幸福的真谛,品味出生命的哲理。

有人说:“生命的旅程像一张紙,每一个人刚出生时上帝都会給他一张纯白的纸”。有的人将那张白净的.纸原封不动的还给了上帝,直到死也不明白那一张紙的作用所在。而有的人则用心在描绘,绘出绚丽的彩虹、五彩的世界、欢乐与痛苦,最终形成一幅色彩缤纷的画。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那么真实,都那么温馨动人,见证了一个不凡的人生旅程。

有的东西,转身错过就是一辈子,生命只有一次,要懂得珍惜、要活得快乐、活得精采。因为“我不敢説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愿幻作黑夜里的烟火,在刹那间,用一生的热情去演绎那绚烂的景象,照亮我沧桑的面容;我愿化作扑火的飞蛾,在那瞬间,用生命去追寻向往的灯火,明悟幸福的真谛。

《谈生命》是一首生命之诗,歌颂了生命的美好,揭示了生命的历程,诠释了生命的哲理。生命就如这一切,让我们用真诚和挚爱来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

禅意人生人生哲理 篇5

心中有善念,以自己最宽广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不喜不悲,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唯有心如止水方能气贯长虹。诸葛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个世界有时很奇怪最简单的其实才是最复杂的。人之所以有烦恼更多的是被一些很简单的所羁绊。试着让自己的.心真正的安静下来跳出原有的圈子后你会发现学习很简单工作很轻松生活很美好。个人只是浩瀚宇宙中沧海一粟,人虽不能脱俗,但站高阁而俯万物,居世外而观众生,眼界定会高人一等。让自己的心在宁静的夜空中得到升华。古有太极一说,其宗旨在于强身健体,贵在挪移包容之术。长江之水一泻千里过程虽有弯道但水有灵性寻其可行之去处。人之所以会生气会烦躁是因为气不通心气通则百事通。人不可有邪气,手段纵是高明设计精妙,其皆为下品。人应有正气,有大气,方可聚人心求长久。人有顺和不顺称之为“运”,有成与败称之为“势”。生有时辰,死有定数。前世定今生。世界上运动的又是静止的,前一秒的运动即行为决定下一秒的运,势,生,死。所以人要把握好现在,活在当下。佛说人生来是就是要面对痛苦和苦难,告诫世人“顺其自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四季轮回,祸福相依。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前世今生,因果报应之说世人尊称其佛。这个世界有时很微妙。无形的东西早支配着有形的躯壳此之谓思想。思考后所得到所思所想。佛是一种思想但是却可以支配众生的思想此之谓信仰。信奉后所仰慕的精神寄托。人之所以存于世必有寄托或为有形之人或为无形之想。水有灵性遇阻则寻出路,人有思想遇困则思变,歌中有云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吃水不忘挖井人,推知,走路不忘开路人。斩荆披棘虽是波折跌宕但越是艰难越是有意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释迦摩尼开辟了思想之路所以被后人铭记敬仰。工业革命启动了人类文明之路故被世人津津乐道。推知,创业虽难但是是在为他人开辟一条路。人如能这样想,此业必为千秋伟业。

人生五别的人生哲理 篇6

第一别:有钱别省: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健康高於财富,有了健康,才拥有一切。民间顺口溜说得好:不怕赚得少,只怕死得早;留得健康在,何怕赚不来。为了健康,该出手时就出手”,有钱别省。

第二别:有福别等:

儿孙自有儿孙福,别为儿孙做马牛。要争取时间,享受眼前福。别为子孙过分操劳。疲劳是健康的第一杀手。

第三别:有爱别放:

人生短暂,遇动心之爱不易,不管是爱还是被爱,都是缘分,都应该享受,放过今天,今生就永不再来。

第四别:有气别忍:

人生在世,各自都有难念的经和难破的题。气是客观存在,有气别忍,憋气则气结,气结则病生。遇到“气事”,要找人“通”气,多方吐露,一吐为快,快吐为安。朋友是最佳的.“通气筒”,也是为你倾注生命活力的“打气筒”。

第五别:有恨别记:

虚无之“搏”:《野草》解读 篇7

《野草》是鲁迅激烈生命受到创伤后倍感虚无、绝望的产物。《新青年》团体的无疾而终让鲁迅再次品尝寂寞和幻灭, 更大的打击来自现代评论派阵营的围攻。最让倔强的鲁迅沉入痛苦深渊的是发生于1923年的兄弟失和事件, 一直以来“兄弟怡怡”的关系突然断裂。这场来自家人的“超强地震”对鲁迅的摧毁性、杀伤力是空前的。

在奇文《影的告别》里影以凄怆而决绝的话语不愿跟随“你”去光明的天堂或黑暗的地狱。以反复的无望的表白渴求逃离宿命般的形影不离。“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影”无疑是鲁迅内在自我的表征。整部《野草》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瑰丽阴冷的语言要解决的是个体如何在不明不暗的虚无存在中自我超越、自我拯救这一核心问题。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 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 目标, 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虚无对鲁迅来说更倾向于生命体验。它是无形的鬼魂或巨大的阴影。《野草》以充满矛盾张力的现代白话文构建一个茫茫无边的虚无的荒原。求乞的孩子全然失去单纯, 庸众或是无聊的看客或是血腥的侩子手。外面的世界是断难立足的, 甚至亲人之间也没有安慰。想要得到兄弟的宽恕落空了 (《风筝》) , 恋人之间无法交流, 只能“由他去罢” (《我的失恋》) 。在这个世界, 狗和魔鬼比人更具人性、更雄辩。甚至“我”死后, 不但虫豸青蝇常来骚扰, 竟还有勃古斋的小伙计要来推销明版《公羊传》。 (《死后》)

但这一回和多年前在S会馆抄古碑、读古书消磨无聊人生直达死寂的境况不同, 他知晓倘若回去, 那“虚无”也依然如大毒蛇般将他的生命缠绕、耗尽。鲁迅选择在绝境中直面虚无、抵御虚无、直至反击虚无, 在紧张的对抗中保持生命的激情。

《野草》里两篇《复仇》极具酷烈、悲怆色彩。《复仇》其二描写耶稣———以色列人的儿子被钉在十字架上, “因为他自以为神之子, 以色列的王”。他们“吐他”、“拜他”、“戏弄”他。然而“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 他不愿在肉体的麻木中被玩弄、被钉杀, 他宁愿清醒地忍受痛苦甚至病态地享受痛苦。钉尖穿透掌心、穿透脚背、钉碎骨骼, 却使他“痛得舒服”。鲁迅极其细致得描述耶稣被“钉”的整个惊心动魄、惨绝人寰的过程。“他悬在虚空中”, 即将沉入黑暗。“四面都是敌意”, 甚至祭司长和文士, 甚至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让人震颤的是, 面对巨大的虚空和荒谬, 在最后的时刻他以冷静的、敏感的神经玩味以色列人施与的冷酷的玩笑, “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悲悯残酷愚昧的人们, 又欢喜他们最终的毁灭和自己的解脱。这是鲁迅式的直面虚无, 阴冷、悲壮并充满肉身的痛感。写于同一日的《复仇》其一, 同样描述个体和乌合之众之间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他们俩裸着全身, 捏着利刃, 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人们等待着他们或因爱的诱惑而拥抱, 或因死的诱惑而杀戮。他们从四方涌来, 争先恐后要鉴赏。这些人“伸长颈子”等待这场好戏, 然后在虚假的快乐和痛苦中获得满足。奇怪的是好戏一直没上演, 在巨大的沉默和对峙中, 路人们无聊到干枯, “干枯到失了生趣”。他们“圆活的身体”也在鉴赏“路人们的干枯”中干枯。他们以看对抗“被看”, 这依然是鲁迅式的“直面惨淡的人生”。

在《野草》中还有一篇更加惊世骇俗的文字———《墓碣文》。文中的“我”和“死尸”是鲁迅两个分裂而又相互缠绕的自我。墓碣上刻着“……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四句是鲁迅生命体验的哲学概括。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绕过墓碣石竟可以窥见死尸, “胸腹俱破, 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 但蒙蒙如烟然”。“我”在墓碣阴面还发现残存的零落的文句:“……抉心自食, 欲知本味。创痛酷烈, 本味何能知?”“其心已陈旧, 本味又何由知?”决心自啮而又陷入左右为难处境的游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被黑暗和虚无的鬼魂紧紧包围而又欲要突围的鲁迅。他没有在身外寻找可以倚赖的人情物理, 而是“求诸己”。他要在浓黑陈旧、破碎残缺的内心寻找生命本真的滋味, 咀嚼自己、撕裂自己、颠覆自己。其间的惨痛自然不言而喻。在文末死尸奇迹般的“在坟中坐起, 口唇不动”, “然而说———‘待我成尘时, 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野草》最令人费解的段落之一。死尸超现实地坐起说话, 很可能是鲁迅潜意识的声音。等到他完全咬破、掏空肉身, 才可能重生本真之心。这又让“我”恐惧。为了在绝望虚无的深渊中自我拯救, 鲁迅内心的分裂斗争, 酷烈到极点。

《希望》并没有预设好梦, “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不愿再在期待、幻灭的循环中耗尽自己的生命。他否定了希望, 也否定了绝望。只得用“肉薄”来抵御“空虚中的暗夜”。《死火》是鲁迅又一杰作。“我”坠入“冰谷”, 偶遇“死火”。“死火”其实是“冰火”, 被人遗弃在冰谷, 外部已完全冻结, 但里头有火焰。在绝对冰冷、青白的世界里, 只有他闪着“红影”。在面临或“烧完”或“冻灭”的命运中, “死火”选择“烧完”。坚持和“我”一道要走出冰谷。结局是相似的, 但过程不同。一种是奋力燃烧, 一种是冰冻死灭。正如人类, 结局都是坟墓, 但有的奋发向上, 一息尚存, 热情不灭;有的颓唐阴冷, 任造化摆弄。当我和“死火”相携以行动改变命运时, 被突如其来的大石车碾死, 而那车也坠入冰谷, 等待他的是没有“死火”的更彻底的冰世界。这个结尾带着鲁迅式的冷酷, 但读者胸中却莫名其妙地涌起热火。在另一篇短文《颓败线的颤动》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奉献完所有爱之后却被所爱之人抛弃的老女人。当她在深夜的荒野“举两手尽量向天”, 喊出“无词的言语”时, “那伟大如石像, 然而已经荒废的, 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强烈、猛烈、广阔。老女人在瞬间爆发出超强的生命力, 几乎使天地随之震颤。这无言的短暂的颤动震撼天地人心, 超越了一切侮辱和损害, 定格成一个永恒的经典镜头。

《过客》是《野草》中最能体现鲁迅生存哲学的篇章。女孩、过客、老翁都是抽象的人, 分别象征三种不同的人生。过客不知道从哪里来, 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他问老翁, 前面是什么地方, 老翁回答是坟, 而女孩则说“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 野蔷薇”。老翁回到过去的建议被他拒绝, 女孩的善举也同样被他拒绝。过客不愿追随老翁平安苍老的人生, 也不愿回到廉价的乐观和脆弱的幻想中。他以为“还是走好”, “只得走罢”, 反观内心, 他不断听到内心深处细微的轰鸣, 他只得以无目的地行走来回应死亡的宿命。学者张闳在他的著作里提到:“行动的希望并不在于目的和终点, 而在于行动本身。行动本身为行动者提供了感受自身生命存在的可能”。[1]行动是本能, 也是诉求。鲁迅最终以行动的方式反击一切虚无黑暗的包围。出现在《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几乎沿袭了那种人生无路可走的困境, 他陷入的是如“鬼打墙”般的“无物之阵”。他们善于伪装。战士只能击中他们光滑好看的外套。但战士依然“举起了投枪”。短短篇幅连续五次出现“他举起了投枪”朝向太平世道。“这样的战士”与鲁迅在早期论著《摩罗诗力说》里提到的“立意在反抗, 指归在动作”[2]的摩罗诗人不完全一致。“这样的战士”体现出一种韧性战斗精神, 不复象当年以为只要发出真的声音, 污浊和平和就能破解。过客、战士以及叛逆的猛士在鲁迅笔下是同一类人, 只是越来越坚决、越来越勇猛。从写于一年后的《题辞》中可以发现鲁迅已日渐摆脱《野草》里颓唐荒芜的心境, 跟过去的生命告别。“去罢, 野草, 连着我的题辞。”“地火在地下运行, 奔突;熔岩一旦喷出, 将烧尽一切野草, 以及乔木, 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以后, 他带着粗砺辛辣的灵魂走进他最后十年的杂文时代, 以文字做投枪, 投向现实, 终于“老衰, 寿终”。

在《野草》的写作中, 鲁迅身心两面固然受到拉锯战般的煎熬, 但最终挺过来, 除了自身艰难的思想蜕变, 还不得不归功于另一位勇敢的女性———许广平。可以说她的热情、理解和勇气不同程度感染了人到中年的鲁迅, 在这期间, 两人有大量书信往来。1925年3月18日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 “但我的作品, 太黑暗了, 因为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 却偏要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3]。许广平回应, “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 而对于青年, 却处处给与一种不退走, 不悲观, 不绝望的诱导, 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 以无可为作可为, 向前的走去”, [4]可谓知人之论。

为了论述的方便, 以上文字也许会让人以为鲁迅的思想是呈直线式上升, 其实鲁迅的心灵世界复杂多变, 彼此间纠缠、撕扯, 甚至搏斗交战直至归于相对的平稳。这场灵魂的鏖战甚至可以用“无血的大戮”来形容。要表达这样的灵魂, 是非采取特别的形式不可。

关于《野草》的语言、意象, 李欧梵在对《题辞》的剖析中有如下描述:“诗人反复运用这些相对的意象, 似乎织就了一面多重层次的网, 而只不过使自己卷入其中无法摆脱。鲁迅的这些相互冲突的感情的两极对立建立起没有逻辑结论的悖论旋涡”。[5]这个判断也适合整部《野草》。《野草》有的意象内部相互矛盾比如“死火”, “美丽, 慈悲, 遍身有大光辉的魔鬼”。有的意象之间极具矛盾的张力比如“人“和“影”, 枣树和小粉红花、落叶等等。意象之间的论辩、诘难使《野草》具有深广的阐释空间。这些意象灌注作者抽象深邃的思想和强烈奔腾的情感。有意思的是, 无论枣树、死火还是死尸, 作者一律采用人字旁的“他”。“他”和“我”总在怪诞的梦中相遇, “我”中有“他”, “他”中有“我”。

《野草》虽然篇幅短小, 但内部喧哗。比如《秋夜》, 有小青虫撞灯罩“丁丁地响”, 还有恶鸟的哇声, 夜半的笑声, 还有沉默者———我、枣树和小粉红花各自“无词的言语”。当枣树一直保持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的姿态时, “哇的一声, 夜游的恶鸟飞过了”。这声音是嘲弄还是友善, 不得而知。这些不同声音常常打断读者顺畅的思路, 使文章多义难解, 也造成结构的断裂。还可以发现作者喜欢用“但是”、“然而”, 尤其文章结尾两段, 总是有突兀地转折。《秋夜》最后两小段一百多字, 却包含了五次转折。当春天来时, “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 青葱地弯成了弧形……”, “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 这声音其实是“我”的声音, 是我内心虚无的鬼气所散发出的声音。于是“我”砍断心绪, 看那小青虫不明不白地瞎撞, 傻得可怜。点烟后, 却又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没有定式的结构, 跳跃地表达和模糊不确定的话语共同构成《野草》闪烁纷乱的美。

《野草》是哲学, 更是艺术。诗性语言那音乐性的韵律和节奏非常鲜明, 特别是《题辞》、《影的告别》、《求乞者》等篇章。那跌宕起伏的行文, 一唱三叹的反复, 正体现诗人那幽深蜿蜒的心路历程。《野草》也有很强的画意。既有线条硬朗深刻的版画风又有色彩主观浓烈的印象风。特别是《颓败线颤动》那一幕与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非常接近。画家孙福熙有这样的感受, “先生完全描写社会的阴暗一方面。但他的阴暗中都用美丽的色彩, 比他人的光明还要美丽, 这美丽使人要看, 爱看, 看了倾向到光明一方面去”。[6]

在《题辞》第一段, 鲁迅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这大概是“野草时代”作者的心境, 只有沉默才能真正回到个体的存在。独语也是回到自我生命的一个途径。此后, 他用自己的力量在“无声的中国”发出自己批判的锐利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引自张闳:《黑暗中的声音——鲁迅〈野草〉的诗学与精神密码》,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第180页。

[2]引自鲁迅:《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4月版, 第59页。

[3][4]分别引自鲁迅、景宋:《两地书全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版, 第14页、第17页。

[5]引自乐黛云主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月版, 第195页。

[6]引自:孙福熙:《鲁迅.艺术家》的悼文 (收入《鲁迅先生纪念集》) , 鲁迅先生记念委员会, 1937年初版, 1979年上海书店复印。

吃面条的人生哲理 篇8

第一天晚上小猴妈妈端来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一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小猴选择,小猴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有鸡蛋的那一碗。但它吃上以后,才发现妈妈那碗居然在面条下藏着两个鸡蛋。

第二天晚上,小猴妈妈又端来了两碗面,仍然是一碗上面有一个鸡蛋,一碗上面什么也没有,然后让它选择。

小猴吸取第一天晚上的教训,选择了没有鸡蛋的那一碗。但是出乎它的意料,这碗面里没有像第一天晚上那样埋着鸡蛋,只是一碗面。小猴迷惑地看着妈妈,妈妈告诉它:“想占便宜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第三天晚上,猴妈妈端来了两碗表面都没有鸡蛋的面条让小猴选择,小猴却说:“妈妈累了一天,妈妈先选。”

猴妈妈笑了,随手拿了一碗吃了起来。小猴端起了另一碗。这一次,妈妈和小猴的碗里都埋着两个鸡蛋。

猴妈妈告诉小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它吃亏的。”

讲完这个故事,我扭头问旁边的女儿,如果你是小猴,你该如何来选择呢?出乎我的意料,女儿说:“如果是我,我就把两碗面条放到一个大盆子里,搅拌匀了,再和妈妈分,这样才公平。公平了,就不会打架了。”

上一篇:晚会赞助策划书改下一篇:我爱信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