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论礼仪修养

2024-06-18

大学生论礼仪修养(通用12篇)

大学生论礼仪修养 篇1

当初选社交礼仪这门课也不知是为什么,抱着“既然选了,那就学吧”的想法,也学了十多周。但是随着慢慢学习,也学到了很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礼”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的感情,而“仪”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人的素质的提高,高素质的人对礼仪文化也就更重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还要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例如:随地乱扔垃圾,乱吐口水,插队,闯红灯,排队拥挤等等,甚至有的同学以违反校纪校规为荣。

在学校的时候,与同学的相处可以比较随意,但是当我们踏上社会,我们就要学会许多社交礼仪,例如:交谈礼仪、穿着礼仪、做客礼仪等等。与他人交谈时,要做到: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思,把握一定分寸,适当表现幽默,并且常用礼貌语。当我们开始工作,也要注意自己的着装,要穿正装,且身为女性,不要让男性注意到自己身为女性的事实,要化得体的淡妆,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还要记得时时保持微笑。

作为大学生应注重礼仪修养。然而,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社交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地走向社会,且能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彬彬有礼的好印象。就看我们自己吧,如果再路上遇到一个粗俗的人和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我们当然会给予后者更多的关注与赞赏。

大学生论礼仪修养 篇2

礼仪修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受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形成有利于人们交流和沟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完善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形象

礼仪修养是形象塑造和完善形象的重要催化剂, 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助于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 有助于改变播音员主持人的气质。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 直接面对受众并与受众进行交流, 他们的修养会直接影响受众对节目和对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评价。因此, 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自身素质, 有助于完善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

2. 有利于提高播音主持人的知名度

播音员主持人对受众而言, 有家喻户晓的, 也有一闪而过的。那些不为受众记得的播音员主持人, 大多缺乏个性和特点, 平淡无奇, 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而那些家喻户晓的播音主持人, 比如李咏、董卿等, 观众在他们身上看见的不仅是播音主持技巧技能的熟练, 更看到了他们身上的个人魅力。个人魅力是个人礼仪修养的表现形式, 包括仪表、仪容、仪态等方面, 良好的礼仪修养有利于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受欢迎程度和知名度。

3. 有利于促进播音员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

相信大家对于“印象分”这个词语并不陌生, 大部分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往往容易凭借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行为修养而对其做出评判。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人, 我们对其的评价会相对较高。播音员主持人的着装、态度、语气等都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交流。良好的礼仪修养, 有助于拉近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能够增加受众对他们的喜爱程度和关注度。

4. 有利于提高观众的文明程度

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个人礼仪修养无不是全国受众学习和参照的例子。一个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播音员主持人, 必然能够给受众带来好的礼仪熏陶和良好的文化影响, 有利于提高受众的文明程度, 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文明新风。

四、如何形成良好的礼仪修养

礼仪修养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 还是在工作学习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作为播音员主持人, 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培养良好的礼仪修养。

1. 参加礼仪培训

礼仪修养的养成受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传统文化、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 并且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职位, 不同的场合对礼仪修养的具体要求都会有所不同。因此, 每个人都应该抓住各种培训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特别是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 只要工作在进行, 那么就必须保证自己在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2. 注重日常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 应该时刻注意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细节, 通过细节体现自身的礼仪修养和展现个人的魅力, 最终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好感。这些细节包括优雅大方的着装、礼貌的言语、简单的妆容等等, 每个小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礼仪修养的程度。所以, 播音员主持人要注重细节。

3. 加强日常训练

礼仪修养是一个过程, 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树立礼仪修养的意识, 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不间断地加以训练, 通过强化训练, 让良好的礼仪修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日常训练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借助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针对性训练, 改正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为了提高训练的效率, 可以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日程表, 有条理地改正自身的不足, 不断完善个人形象。

4. 注重内在修养

播音员主持人的礼仪修养体现在个体的每一个动作和细节中, 体现在个人的外在形象上, 同时更体现在个人的内在修养上。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 提升内在修养的最佳方法就是阅读, 通过阅读增加个人的见识、逐渐形成个人内在的气质。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 可以没有英俊的外表、姣好的面容, 但他一定要拥有良好的内在修养和个人气质。因此, 播音员主持人在不断注重改变外在形象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个人的内在修养。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礼仪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近期工作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作为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应当结合理论和实践, 不断提升个人的礼仪修养, 完善个人的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刘佩华.中外礼仪基础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

[2]蒋育秀.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3]宋黎黎.主持人提高与进修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大学生论礼仪修养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校园礼仪;培训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校园礼仪是学生和教师应该共同遵守的,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园礼仪培训来提升学生礼仪修养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中职学校学生校园礼仪现状

现阶段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初中毕业时升不上高中;父母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跟着婆婆、爷爷、外公、外婆长大;现在15、16岁的年龄,正值年少气盛的青春逆反期,上班年龄不到,留在家里老人又管不了,送到中职学校还能够学到一技之长。

这些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比较差,主要表现在:不尊重老师的劳动,迟到、旷课,不做好课前准备;上课不认真听课,睡觉、玩手机、讲话;课后不复习、抄作业或不完成作业。不愿意佩带标志牌、穿校服;发式不符合学生的要求;佩戴首饰、化妆;服装追求流行,与学生的身份不符。在生活中吸烟、讲脏话、乱扔果皮纸屑,对人没有礼貌。在宿舍里,不按时就寝,睡懒觉;东西乱丢乱放,浪费水电。在食堂,买饭插队,浪费粮食等。针对这些现状,开展校园礼仪培训,有利于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和提高。

二、对中职学校学生开展校园礼仪培训的必要性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开展校园礼仪培训,有利于在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它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学生们一般都远离父母家人,过着集体生活,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通过同学间的交往找到朋友,获得友谊。其实,在校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同时,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校园礼仪培训,让学生们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三、对中职学校学生开展校园礼仪培训措施

(一)、学校重视

中职学校的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都要统一认识,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校园礼仪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及时纠正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和习惯。

(二)、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校园礼仪培训

开设校园礼仪课程,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了解礼仪知识,掌握基本的礼仪技能;通过专题讲座、校园报刊、校园展板宣传校园礼仪知识;结合主题班会、二课活动加强校园礼仪的培训、练习、展示;全校师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将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展示出来。

(三)、校园礼仪培训主要内容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

4、同学间礼仪: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

升国旗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大学生礼仪修养论文 篇4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它不单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同时还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等。

礼仪,也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中国素来称为“礼仪之邦”,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古语有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充分说明了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中华文明经过上下五千年的不断修正完善,在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文明体系,指导着我们在方方面面的言谈、举止。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冲锋军,学校担负着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神圣使命。在各种礼仪中,校园礼仪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任何一位走向社会的成功人士,都具备着高等的礼仪修养,这种素养在形成的过程中,大学校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校园礼仪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修养礼仪是必须的。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学习礼仪是个人的需要。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学习礼仪又是社会需要,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总的来说大学生修养礼仪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大学生社会心理的承受力。

3.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5.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然而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

例如,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不会问候,不懂谦让,不尊重师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然而产生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法面面,总的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整个社会比以前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

而相对于处于生理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价值取向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诸如金钱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耳濡目染,将家庭和社会中不文明行为在学校中模仿。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是社会氛围的影响。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心理不成熟期, 社会上许多消极、落后现象反映到校园, 往往使部分大学生丧失其原有的生活立场, 接受社会上不文明的语言、行为及生活方式, 造成了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而大众传媒中某些不健康节目的误导, 又使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得以蔓延。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有部分大学生把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不文明行为如说脏话、打斗视为有个性的表现, 视为“ 时尚”。

二是同龄群体的影响, 同龄群体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接近,互相攀比模仿,使部分不文明观念、行为更易在高校互相渗透和影响, 这是导致某些不文明现象在校园内流行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不文明现象往往是大学生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所致

社会上功利诱惑的增多,增强使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急功近利。大学被当作了实现功利的敲门砖。他们认为来到学校只是为了接受专业知识,其他一概不重要。所以他们不关心“我的大学”怎样,不在乎我的同学怎样,只在意是否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便容易丧失文明的判断能力, 以丑为美, 以耻为荣, 从而在思想上解除了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的防线。我们认为大学生中出现这些不文明现象也与大学生注重个人私利有关,这不仅存在于学生中,社会上也不乏这种现象。

3.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无形中使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不能吃苦,缺乏合作意识。也有部分家长自身文明素质低使孩子的文明教育失去了根基。除此之外,应试教育使得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及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忽略甚至放弃了文明素质教育。

4.学校教育的疏忽

许多大学生对文明与不文明的性更为认识不清,认识不到自身行为构成不文明,造成无意识的不文明。这和长期以来,从中学到大学的教育,只重视智育,忽视道德教育,放松对大、中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有关。例如: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文明养成教育, 使本应在中小学就养成的文明行为习惯未形成, 造成教育断层。再比如说大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关注。

5.学生自身所受过的文明教育有所差别

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使处于两种极端的体制。高中实行的是严格的管制,尤其是它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学生为一的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学习。高中生的行为总是有章程可循。但他们合格的行为只是监管的产物,并未内化为自身的认识,文明礼貌只是一种被迫的要求,他们心中没有形成文明理念,对道德的认识自然也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一旦步入大学,立马脱离了监管阶段,没有了完善的文明约束体制,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开始暴露出来,对那些未内化入心的行为的薄弱意识开始失落。面对大学的多元化,一些学生开始摇摆不定,被卷入各式各样的风潮中。

6.学校教育管理的缺位

缺乏监督。现行的学校教育缺少对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监督,对部分学生的违纪行为采取姑息态度, 奖惩不明, 从一定程度上纵容、助长了不文明行为习惯的滋生、蔓延。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原因有多方面,从教育和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管理不是很到位,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的落实、监督不够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人员不足,方式落后,学生中的敌对情绪占相当比例;在对学生专业教育上、生活服务上有做的不好;在物质保障方面,我们还不够科学与完善;在文明的氛围的形成上,还不能有效的达到惩恶扬善、扶持正气。

然而,有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教育机构以及我们学生个人共同来完成。因此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解决方法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说:

一、学校方面: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转变大学生的认知错误。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的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只会起到“缘木求鱼”的作用。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

第一、高校在重视知识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更应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教育。要让他们知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自觉文明意识,增强抵制不文明思想行为侵蚀的能力;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将自觉文明意识转化为自觉的文明行为。在教育过程中,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教育、灌输的基础上,重视集体的影响、约束作用,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正确舆论的导向、监督作用等,并随时注意纠正不良思想和行为。

第二、强化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做到全方位育人校规校纪是学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的具体管理制度,也是规范大学生言行和道德标准的手段。校规校纪教育既是纪律教育的具体化,又是约束大学生言行、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环节。加强校规校纪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意识,使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创造条件。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大力加强校园大环境建设,也就是学校的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问题。现在,规章制度不少,《学生食堂文明公约》、《宿舍文明条例》、《教室文明规范》等等。但是规章制度出来以后,应该还要看其实行的结果如何,注意调整。同时在实施这些规章制度的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加大精神文明的宣传力度,建立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现象的产生。

二、学生自身方面:

第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自身素质。只有以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更好

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纵观古今中外成功有名之士,无不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于律已,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为自然做出应做的事。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按照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目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道德修养。

第二,要有较强的纪律性和原则性。由于有的学生自身公众意识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较容易忽视周围人的感觉,看不到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这都很容易影响周围人的行为习惯,从而造成一个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局面,即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大学生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主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杜绝不文明行为。

高校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篇5

总体来说,大学生群体礼仪修养相对不错,但仍然存在不足。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接受教育情况不同,学生的素质也有差异。当然,基本的文明礼貌整体较好,但也存在着部分学生看见老师不打招呼,课堂上吃东西、说话、发短信,图书室、自习室大声喧哗,公共场所毫无顾忌地做一些亲密动作等,缺乏基本的礼仪修养,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

究其原因,一是思想上不重视,认为这是小节,无所谓。二是缺乏监督,到大学后,离开了家长,老师管理相对宽松,环境自由,很多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三是受环境影响,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大增加,社会上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也影响了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贫乏,有的发型怪异,着装与学生身份、校园环境不和谐;不懂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不知如何拜访和接待等。

大学生礼仪修养之我见 篇6

这个学期我选修的课程是现代交际礼仪,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礼仪的起源、修身作用以及形体容貌上一些具体的要求。并对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接下来,我将从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的现状、以及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的途径和意义来表明我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看法。

首先,大学生礼仪修养是自我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以及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在现代大学生中,年龄日趋低龄化。他们刚脱离家庭走向校园生活。在此之前,他们的日常行为生活习惯很大程度受着家庭教育的影响。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然而在当今社会发展物质生活丰富的条件下,中国的家庭教育可谓贫瘩甚至面临危机。刚步人高校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带来一些不良的习气。这些不良习气虽然不致危害社会,甚至不受道德的遣责。然而,,久而久之,不加约束。量变导致质变。最终成为品质败坏,成为社会的危险品。这与自身人格的塑造是相违背的。追其原因所在:是他们平常没有注重礼仪修养对自己平常的饮食起居,衣着仪表,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没有严加规范以养成良好的习惯。现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前列,也是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发源地。这支庞大的队伍将从高校走 向社会,步人社会和各个工作岗位。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这一教育方针也正说明我们现代大学生必须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能力素质。这不仅是对知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个性和人格的需求。虽然,我们对现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在认识上有了提高,但在工作的开展与取得的成效上仍存在许多问题。现 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初始化、具体化和多元化。它为德育工作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开辟广阔的天地,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开辟了道路,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注人了新的活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我们也看到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问题。

首先,家庭礼仪教育欠缺,城市家庭的教育方式呈现出以下现象: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养成了过分依赖家长, 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一味娇纵孩子, 导致孩子唯我独尊的膨胀思想,造就了任性、自命不凡的个性, 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缺乏的是礼仪行为指导, 他们认为知识改变命运 是硬道理, 只要能考出好成绩, 将来就能跳出农村。致使礼仪教育还停留在扫盲 阶段。教育方向的偏差, 家庭教育的失重, 使我们的大学生们出现了礼仪修养的盲点。

其次,学校教育的不足,中小学礼仪教育不足。中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推进多年, 但目前中小学教育依然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教育目标, 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一直倾向将智育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学生的目标十分明确: 只要成绩好, 其他无所谓。导致了部分大学生们的高分成绩, 低分礼仪修养的现状。学校教育中缺乏礼仪规范运用的正确引领。有很多大学生们对知识性的礼仪道德规范了解很多, 但不知如何将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例如, 尊重老师是每个大学生都知晓的礼仪规范, 但路遇老师视而不见、随意地迟到早退、课堂上手机铃声不断等现象却是常态, 这种受教育没教养, 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 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 而且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后续发展。大学生礼仪教育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 是一个知识积累、行为外化的过程。

再者,礼仪认识呈多元化态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西文化不断碰撞, 中国礼仪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样性,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及礼仪行为更是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一部分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并接受西方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取代中华传统礼仪的倾向,部分优秀的中华礼仪文化正在被不合理地丢弃。在学习、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礼仪修养的欠缺: 不懂得在跨文化的人际交往中该如何应对自如;不懂得如何恰如其分地装饰自己,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服饰;不讲究语言艺术和与人交谈的技巧方式等等。

最后,大学生不注重提高内在修养。大学生们都知道在课堂上或自习场所接听电话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可大学的课堂上仍然会有电话铃声响起, 诸如此类现象表明了用礼的缺乏。礼仪体现教养, 教养显示素质, 礼仪是教养、素质在一个人行为中的体现。当代大学生非

常重视自身的能力培养, 也非常重视个人的外在形象塑造。但部分学生对礼仪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 内心缺乏对礼仪规范的认同, 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礼仪带有极大的功利性, 认为熟练掌握各种礼仪规范, 可以塑造良好的礼仪形象, 以期获得求职的成功。礼仪的本质是尊重, 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尊重的重要性, 才能真正将所学的礼仪知识付诸实践活动, 自觉遵守礼仪规范, 用所掌握的礼仪规范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由上可知,加强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是十分有必要,并有待加强的。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礼仪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我国古代把礼仪作为安邦治国之本。左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人安身立命、经世治民、礼尚往来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提出到!“!” 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是“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和礼仪教育,对于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完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加强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优秀,工作出众固然重要,但还不够,时代要求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人文素养、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应该认真地从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开始,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加强礼仪的有效途径。

1、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 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 ,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 ,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 ,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2、转换教育理念 ,强化师资培训。加强礼仪教育不仅应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纳入教学计划 ,切实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而且应从转换教育理念入手 ,加强师资培训。重点是建设

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礼仪文化活动。“ 礼仪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理解礼仪知识和规范。礼仪教育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实践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文明氛围。

礼仪修养对学生的重要性 篇7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当自己以不同的仪表出现在同一地点时, 得到的反应是迥然不同的, 当自己的整洁的服饰, 端庄的面孔出现时, 显得颇有风度, 儒雅有致, 他人对自己也礼貌有加;如果自己以不修边幅的状态出现在同样的地方, 其他人的态度会从礼貌有加而变成不屑一顾。作为某公司的领导人来讲, 自己的形象不仅仅代表着自己, 还代表着自己公司和产品的形象, 如果不注重修饰, 影响的最终是自己的事业发展。由此可先, 礼仪的重要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 这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精神面貌、内在的道德品质、自身的文化素养、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包括了几个方面, 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服装饰物、表情等, 各有各的要求。第一, 端庄的仪容仪表即在仪容方面要注意干净、整洁,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学校, 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情况一共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个人卫生, 二是学生的教室卫生, 三是寝室卫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除了极个别个人卫生不注重的同学以外, 大多数同学还是在个人卫生上做得很好的。教室卫生由于有很多同学和部门的监督, 也不会出过多的乱子。只是寝室卫生是我们让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难处之一, 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 觉寝室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老师不能过多的去干预, 但作为老师的我们, 不能因为学生有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就放任寝室卫生不管, 我们要将这种监督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我修养方面, 做到慎独。第二, 真挚大方的言谈举止即在言谈方面要做到礼貌、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沉稳平和, 提倡使用敬语、尤其是称呼要恰当, 在称呼上, 根据金正昆老师的介绍, 在称呼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区分对象 (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区别) 、照顾习惯 (语言习惯、文化层次和行业特点) 、有主有次 (先后顺序必须有明显的区分, 由尊而卑、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由近而远, 等等) , 严防犯忌 (严禁用不规范、不雅的措辞) , 搭配得体的服装饰物, 舒展自然的表情, 等等, 都是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遵守这些要求, 才能在交往中游刃有余, 打造出良好的第一印象。

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主要来源于对其相貌、仪表、表情、姿态、服饰、谈吐、态度、举止等外在因素的感受。这是在心理学上所谓的“第一印象”效应, 也称为首因效应、优先效应或者首次效应。众多心理学家对此现象有较多的研究, 研究表明, 由第一印象所形成的心理感受在众多印象当中最为深刻, 也有学者曾经说过, 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想象就是成功对的一般, 从这个角度也足以说明个人礼仪的重要性。

现在有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把品德已经作为了很重要的考核标准, 华为的老总任正非老人曾经说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比技能更重要的是毅力, 比毅力更重要的是品德。个人礼仪就蕴含着一定的道德意义, 因为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 这也是一个人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人的道德精神属于内心世界, 要通过礼仪等行为变现出来, 遵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小而言之有助于个人完善扔个、调节道德修养行为, 塑造出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 曾静人际交往传递信息, 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大而言之, 有助于促进我们社会和谐, 促进国家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 加快社会的发展。S

参考文献

[1]魏雪.礼仪与修养[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朱力宇, 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多措并举,提高职教学生礼仪修养 篇8

因此,中职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我校近几年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加强了学生的礼仪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学习礼仪知识

首先,我们各专业均开设礼仪教育课程,通过礼仪规范和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交往技巧,积累社交经验,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交际心理,为其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和发展空间打下基础。其次,进行学科渗透,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各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礼仪教育。如语文课结合课文内容有机灵活地利用现实的、历史的、中外的故事进行传统礼仪教育;体育课在集队、示范、练习、竞赛时加强礼仪行为训练。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中职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另外,优化校园环境是礼仪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礼仪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首先提高教育环境的标准,即教室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前后墙或有班训、或有名人名言、或有学习园地、或有团务栏,张贴“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其次利用广播、板报大力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促进了礼仪规范的养成。

三、加强榜样示范作用

在礼仪教育中,要求全校教师为人师表,在文明礼仪上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寓礼仪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文明,形成全校人人都讲文明礼貌的良好风气。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行为的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另外,各班定期评选班级礼仪之星,通过班内黑板报进行宣传;学校每学期评选礼仪模范班级及典型人物,在校园公开栏进行表彰。这样使学生懂是非,辨美丑,以榜样的力量约束自己,全校形成争当礼仪模范的良好风气。

四、结合校内外各项实践体验活动进行礼仪教育

中职学生的职业行为素养需要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并感悟。我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使其职业行为素养、实践能力获得提高。例如我校开展的导游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为清河县烈士陵园做义务讲解员,每一个参与的学生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都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自己动手写出讲解词,反复试讲。这样,通过动手、动口,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在这种特有的环境和空间中接触了社会,提高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正如一位同学所说:“通过做义务讲解员,我才真正认识了自己,觉得自己也有一定的能力。”我们还举办了值周礼仪活动、校礼仪队活动、社团活动等,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礼仪学习。

总之,中职教育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怎样进行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则需要更多教育者的参与和实践。希望通过有效的礼仪教育,通过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所有的中职学生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能更充分地实现自我,更好地融入社会。

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篇9

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梁启超有一句名言:“少年知礼则国家壮大。”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身居礼权之邦,礼仪修养体现着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他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翻译和折射。古人云:“相由心生”。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人也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知识美容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所以,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礼仪自古以来就被用来为句子的修身养性之道。古人学礼的目的有三: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便是其中的第一目的。

二、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礼仪修养对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他们将“无礼而寸步难行”。

三、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必备的思想、知识、技巧等,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知识、职业技巧等。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衣帽修饰,不

仪表礼仪:浅谈礼仪之修养 篇10

当今社会,但凡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大都非常注重自身修养。

对何谓修养,学术界尚有多种说法,但对于礼仪的含义,绝大多数人认为它即为修养。也就是说,正确地学习礼仪、合理地运用礼仪,便可恰到好处地提高自身修养,展现自身良好的一面。

所谓礼仪,见于其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主要六个方面。

仪容:是指人整体的仪表容貌。端庄的外表、严谨的形态、详和的容颜。人的气质、人的风格,最具代表人一定的特色。

表情:是指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流露表达。热情、微笑、严肃、庄重,要启用在恰当的场合、适用的范围。

举止:是指人的行为、做法、恣态、风度等。举手投足一定要温文而雅,落落大方,正所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谈吐:是指人谈话时的措辞和态度。要礼貌用语,态度温和,谦逊以诚,大度相论,豪爽健谈,弘扬正气详和的氛围。

服饰:是指人的穿着打扮、服装饰佩。整洁的衣着,得体的服饰,是再现一个人的面貌、气质、文化、内涵。

待人接物:是指对待他人的态度及接收物品的表现。一定要主动问候,双手接物,微笑致意,友好相待,握手(招手)送别。善待老人、儿童,出门礼让当先。

因此,要提高人身修养,学好、用好礼仪,就必须遵循上述六个方面的具体规范。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要求自己。修慈善心境、养宽容胸怀、行道德礼仪、做品味人士,方算得上知书达礼,方称得上修养之人。

加强礼仪修养,培养优秀员工 篇11

有一家医疗器械厂与美国客商达成了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协议,第二天就要签字了。可是,当这个厂的厂长陪同外商参观车间的时候,车间里有一位员工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这一幕让外商彻夜难眠,他让翻译给那位厂长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员工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一项已基本谈成的项目,就这样“吹”了。礼仪是表现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对于企业来说,礼仪是表现企业对客户人性化的服务和关爱的重要途径。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同时。一个公司职员是否讲究礼仪,也时刻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因此,学习礼仪知识、应用礼仪知识是每一个公司职员的必修课程。而作为一家优秀的企业,要求公司员工应该遵守基本礼仪规范。

一、职员必须仪表端庄、整洁

1、头发:职员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男性职员头发不宜太长。

2、指甲: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女性职员涂指甲油要尽量用淡色。

3、胡子:胡子不能太长,应经常修剪。

4、口腔:保持清洁,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有异味的食品。

5、女性职员化妆应给人清洁健康的印象,不能浓妆艳抹,不宜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二、工作场所的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

1、衬衫:无论是什么颜色,衬衫的领子与袖口不得污秽。

2、领带:外出前或要在众人面前出现时,应配戴领带,并注意与西装、衬衫颜色相配。领带不得肮脏、破损或歪斜松弛。

3、鞋子应保持清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4、女性职员要保持服装淡雅得体,不得过分华丽。

5、职员工作时不宜穿大衣或过分臃肿的服装。

三、在公司内职员应保持优雅的姿势和动作

1、站姿:两脚脚跟着地,脚尖离开约45度,腰背挺直,胸膛自然,颈脖伸直,头微向下,使人看清你的面孔。两臂自然,不耸肩,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会见客户或出席仪式站立场合,或在长辈、上级面前,不得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2、坐姿:坐下后,应尽量坐端正,把双腿平行放好,不得傲慢地把腿向前伸或向后伸,或俯视前方。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

3、公司内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4、握手时用普通站姿,并目视对方眼睛。握手时脊背要挺直,不弯腰低头,要大方热情,不卑不亢。伸手时同性间应先向地位低或年纪轻的,异性间应先向男方伸手。

5、出入房间的礼貌:进入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入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也要看住机会。而且要说:“对不起,打断您们的谈话了。”

6、递交物件时,如递文件等,要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如是钢笔,要把笔尖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至于刀子或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向着自己。

7、走通道、走廊时要放轻脚步。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或客户要礼让。不能抢行。

四、正确使用公司的物品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1、公司的物品不能胡乱对待,挪为私用。

2、及时清理、整理账簿和文件,对墨水瓶、印章盒等盖子使用后及时关闭。

3、借用他人或公司的东西,使用后及时送还或归放原处。

4、工作台上不能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

5、公司内以职务称呼上司。同事、客户间以先生、小姐等相称。

6、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看同事的文件、资料等。

五、正确、迅速,谨慎地打、接电话

1、电话来时,听到铃响,应在第二声铃响前取下话筒。通话时先问候。并自报公司、部门。对方讲述时要留心听,并记下要点。未听清时,及时告诉对方,结束时礼貌道别,待对方切断电话,自己再放话筒。

2、通话简明扼要,不得在电话中聊天。

3、对不指名的电话,判断自己不能处理时,可坦白告诉对方,并马上将电话交给能够处理的人。在转交前,应先把对方所谈内容简明扼要告诉接收人。

大学生论礼仪修养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修养,现实意义,区域经济服务,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进一步推进, 中国经济飞跃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趋广泛。但是, 中国国民的综合素质明显滞后于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在日常生活中随地吐痰、闯红灯、衣冠不整、讲脏话、不守信用等现象随处可见。缺乏礼仪修养是当代青年面临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因此, 要适应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 必须提高国民礼仪素养, 特别是推进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普及, 使之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建设和谐文明社会的助推力。

一、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普及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集中教学的主体, 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储备力量, 也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要想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国际形象, 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主流文化, 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高校中普及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礼仪修养教育是提高学生个人品行修养, 促进全面发展的根本。

《大学》开篇指出“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即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彰显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在于使人弃旧革新, 除恶扬善, 在于使人达到至善的境地, 每个人都应当以修养品行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要任务是修养品行。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处世理念和行为规范, 使学生的言行举止合乎礼仪的标准, 合乎社会道德规范, 促进全面发展。

(二) 礼仪修养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魅力和提高自立能力的重要途径。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 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礼仪修养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系而实验表明良好的人际关, 有利于营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氛围, 减少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出现的抑郁、暴躁、孤独、空虚等心理问题,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建立完善的人格魅力,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国际广泛合作与交流大环境的需要, 它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各地区形成经济与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大环境。高校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使学生适应多种文化交流的大环境,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 学校地处广西首府, 广西有12个少数民族, 与广东、云南接壤, 广西海域与澳门、香港相近相通, 中西文化相互影响深入, 且广西与东盟十国接邻, 身处东南亚国家文化发展和交流的集中地, 因此, 是个多民族文化和多国文化融合发展的地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零关税政策的实施, 广西与东盟等国家经济和文化相互交流更加广泛。因此,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注重对地区文化的了解, 普及各国礼仪文化, 使学校的人才辐射和人才服务更具广泛性和针对性, 提高学生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学校安全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保障。

礼仪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基础, 倡导人们扬善除恶, 向善向美,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高校推行礼仪修养教育的普及可以上学生“城于中而行于外, 慧于心而秀于言”, 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减少摩擦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为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要提高大学生整体礼仪修养需要社会的重视, 更需要学校系统的支持。

(一) 国家教育政策支持。

在国家重大教育政策上出台《大学生文明礼仪指导纲要》, 明确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的大纲和教育的内容, 同时要求各高校在专业申报时, 把礼仪课程纳入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基础必修类课程。各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对高校礼仪教师的培养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鼓励教师研究和开发礼仪文化, 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

(二) 建设优良的大学生礼仪修养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优良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形课程, 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可以通过把文明礼仪规定纳入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行为规范, 开展学生礼仪竞赛、演讲、在学校网页开设文明礼仪板块, 鼓励教师开发礼仪视频和德育教育软件应用于教学等活动传播礼仪文化, 营造良好的礼仪文化氛围。

(三) 把礼仪修养教育课程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普及。

学校把礼仪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并作为人文基础类必修课程开设, 才能更广泛的普及礼仪知识, 让每个学生受益。同时需要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制定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在教学和教育实施注重课程的可操作性, 通过演示、视频、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四) 培养专业的礼仪教育师资。

要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 专业的礼仪师资培养必不可少, 学校应结合实际需要派送老师参加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礼仪教育。结合日常教学需要开发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礼仪类校本教材, 更加针对性地开展礼仪教育, 同时鼓励老师对礼仪素养教育的研究和传播。

(五) 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

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并不只是在学校中实施, 更需要社会力量的监督和投入, 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因此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应鼓励社区组织和开展相关的礼仪文明行为的宣传和活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周思敏.你的礼仪价值百万.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2]赵昆.加强大学生礼仪的必要性及途径[J].中国农业教育, 2006 (1)

上一篇:兰亭集序说课稿下一篇:参加风险预控培训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