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2024-07-05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1

我上了一节课《角》。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能驾驭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灵活的解决办法。2.在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争议的时候,教师能放能收,处理的到位,符合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3.在处理课堂练习时,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4.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我觉得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本节课,若按老的教学路子,应先告诉学生什么叫做角,然后让学生把角的概念背下来,最后应用角的表示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在这点上,我处理的比较好。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形象,再让学生画出角,最后学生探究出角的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非常透彻。6.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新课的引入、练习题的设计,辅助我上好这节课。

第 1 页 我还设计了大量形象、直观的课件。例如角的动态定义的演示。

本节课不足之处

1.教学容量还应大一些,练习还不到位。

2.个别学生未能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还应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待提高。3.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从简单的角的计算开始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如何下手,从何处下手。由浅入深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同样的问题要少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暴露问题,自己在从旁补充完善。然后再练习,达到会做的目的。3.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让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

4.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2

研讨完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线”之后,数学组对后续课“认识平行”进行了教学研讨,课后围绕四大环节,带着问题进行了分析反思与教学建构。

一、图形归类:如何使分类更具理性化?

【教学回放】

师(屏幕呈现五幅图):观察这里的五幅图,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分好后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组织集体交流。(学生用手凌空比画,言语表述不清)

师:我们一起再用PPT来验证一下。(集体观看屏幕动画(5)号和(4)号的延长)

师(总结):(5)号的两条直线延长相交,所以(5)号属于相交这一类。而(4)号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仍然不相交,这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教学效果】

此处分类只是学生的感性观察,仅仅停留在“眼、口”之上,所以在集体交流反馈时,学生对于(4)号无所争议,但对于(5)号到底如何处理争议较大,数学语言表达产生困难,缺失延长直线的操作而“口说无凭”,一些学生陷入了(5)号也是不相交的“感性直观误区”。教师虽然早有预设,进行课件延长直线的展示,明确了(5)号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但学生仍缺乏理性体验,教学费时,暴露出“媒体替代”思维。

【评价反思】

分类能够从一系列事件中逐步抽象出部分事件的相同属性,达成对知识的高度归属与认同。分类,可以借助直观达成,但分类本身更多具备理性思考的特质。

既然在教学“认识垂线”时学生就初步形成了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经历了探究过程,所以导入部分的分类,唤起已有经验,为研究互相平行做铺垫,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分类时就能够“理性地观察思考”呢?如何让学生更有话语权和便利的表达方式,不再受替代思维之惑?既然(5)号的争议焦点就在“直线可向两端无限延长”,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有机会将思考的过程落实到笔头上呢?

所以,此处的分类,不能简单地用“看”和“说”进行推进,而应加入“动手操作”让学生有机会“沉”下来,落实到笔头上,得到尝试将(5)号延长的机会,再在交流反馈时解释为什么这么分的标准,分两层并列投影呈现差异资源,第一层:(1)(2)(3)和(4)(5)、(1)(2)(3)(5)和(4),聚焦疑点(5)号;第二层:(4)号和(5)号没有画延长线和画了延长线,积累基本方法。通过直观的投影,让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直观的(5)号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的图像”,达成意会和顿悟。最后让没有延长操作经历的学生再将(4)号和(5)号进行延长,产生切身的操作体验,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教学重构】

师(屏幕呈现问题):看一看下面五组直线,先独立想一想,再在纸上分一分,并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第一类:()第二类:()

并列投影第一层学生作品:第一类:(1)(2)(3)和(4)(5);第二类:(1)(2)(3)(5)和(4)。

观察思考:你同意哪一种?(停顿)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两位同学为什么这么分。

并列投影第二层学生作品(能将(5)号和(4)号画出延长线):好在哪?

学生操作:分别延长(5)号和(4)号,又有什么结论?

屏幕:我们一起再用PPT来验证一下。

总结:(5)号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所以(5)号属于相交这一类。而(4)号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仍然不相交,这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二、揭示概念:如何让教学更具结构化?

通过第一环节的理性分类,在第二环节及时把平行纳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回放】

师(指着(4)号图):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如果我把这条直线叫作直线a,这条直线叫作直线b,你能像说垂直一样,说一说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独立试说、同桌互说、集体交流。(三种说法都比较顺畅)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为什么?

生:图1两条直线都是这样斜的(手势比画),所以它们互相平行。

生:图2一看就相交了,图4延长后也相交,所以它们都不互相平行。

生:图3两条直线都是这样斜的(手势比画),它们也互相平行。

【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三句话表述方式总体比较流畅,说明前一课“认识垂线”的教学较为到位,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迁移与应用,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面对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时,一时用言语难以表述清楚,于是学生只能借助手势辅助,只是“都是这样斜的”的表述也不科学严谨,这表明学生对“为什么平行”的解释有障碍。

【评价反思】

1.结构化语言的思考。由于前面学过垂线的知识,学生对垂直的三句话“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牢记于心。所以有关平行的三句话,出于对学生的信任,完全采用“用结构”的方式,放手让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去寻求答案,进行自主建构与语言表达。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做到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得了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这一活动板块较为成功。

2“.同一平面内”的思考。旧教材中,对平行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于在小学阶段,“同一平面”对学生较为抽象深奥,因此新教材的要求有所降低,改版为描述性概念:“‘’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用“范图”+“像这样”+“结语”,完成对平行现象的描述定义,而没有具体说明怎样的“不相交”。“像这样”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一是和范图一样在同一张纸上,即“在同一平面内”,二是永不相交,不能不这样。对于这样的描述性概念内容,立足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为什么的道理往往难以说清,不宜进行追问“为什么平行”,只需追问“是什么位置关系”或“是不是互相平行”。对于找或画平行线时,也只要追问怎么找或怎么画即可。关于同一平面的问题,到底需不需要明讲,有所争议。最后达成一致观点:如果不在教学中明示“同一平面”,则在数学表达时要用“像……一样”作引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为结语,通过类似模糊数学的方式对“同一平面”加以渗透暗示。到了初中,还将用定义性概念方式再次对平行进行深化。

鉴于此,只需对“判断”这一活动进行教学重构。

【教学重构】

快速反应: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用手势比画,是的打“√”,不是的打“×”。

一张图一张图地呈现,学生只判断,不说理。

三、寻找平行:如何使过程更具方法化?

【教学回放】

片段一:

师:在平面图形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瞧,你能找出图中有几组平行的线段吗?拿出练习纸。我们比一比谁找得全。

生:长方形的两条长互相平行,两条宽也互相平行。

生:梯形的两条竖着的边互相平行。

生:平行四边形横着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生:我有补充,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着的边也互相平行。

生:六边形有三组平行线,分别是……分别是……我能上台说吗?(上台后)是这一条和这一条,还有这一条和这一条,还有……还有……(摸头挠耳)

片段二:

师: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停顿)出示五线谱图。

生:这一条和这一条是互相平行的。

师(追问):把最上面一条叫作第一条,它的平行线还有吗?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

师:其实同学们低头看看桌上的东西,这里面就藏着许多平行的例子呢?

生(举着物品,边指边说):这一条和这一条互相平行,还有这条和这条……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找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但并不高效。交流表达时的语焉不详,“这条”“那条”“还有”等的话语系统,表明学生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少困顿,没能有效经历抽象化过程,也缺少了寻找过程方法化的支撑,所以儿童化的模糊语言难以上升至清晰的数学语言。

【反思评价】

寻找平行线的核心问题,并不是交流平行线在哪,而是“你是怎么找到的”,在“认识垂线”一课中,学生已经历了寻找过程的方法化:先确定一条直线,再找与它互相垂直的直线。因此找平行线只需迁移。片段一的价值不但可以唤醒寻找垂线的方式,规范互相平行的三句话,而且也是对寻找过程方法化的再次巩固与强化:先明确以哪条线为基线,再有序寻找它的平行线,那么指认正六边形的平行线就会顺畅许多。片段二描述五线谱中互相平行的例子时,就有了方法支撑,要求“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就会更加自然。寻找身边物品中的平行线呈现出差异资源,通过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逐步规范数学语言,达成方法的结构化。

【教学重构】

片段一:

师:在平面图形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你打算怎么找呢?分别能找到几组呢?先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再找给同桌看一看,说给同桌听一听。

交流引导(边指图形边说,以长方形为例):先确定它的这一条边(长),再找到它的另一条长就是它的平行线。我再确定这一条边(宽),那么这一条边(另一条宽)就是它的平行线。

学生互相评价补充。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片段二:

师: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停顿)出示五线谱图。又该怎么找呢?

提示:分别给五条直线标号1、2、3、4、5。

交流:先确定1号直线,找到2号直线是它的平行线,3号也是它的平行线,还有4号直线和5号直线都是它的平行线。

追问:所以你们有什么发现或结论?

小结: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

追问:还可以怎么找?

交流:先确定2号直线,……

提问:同学们低头看看桌上的东西,有没有平行的例子呢?你能找给同桌看一看吗?

同桌交流(举着物品,边指边说):先确定……找到……是它的平行线。

指名交流、补充,然后进行评价。

四、创作平行:如何使方法更具多样化?

【教学回放】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平行线,你能利用身边工具想办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吗?

实物投影交流,学生绝大多数呈现的是方格纸中的横向平行线、竖向平行线,少有斜向平行线,用直尺画的不多,画出两组平行线的更少。

师(追问):还有吗?

生面面相觑……

【教学效果】

创作平行线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总是打不开,局限于应用同一种工具,如直尺或方格纸等进行操作,而且满足于画完一组平行线就停止了思考。工具单一、方法单一、结论单一,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如果横向平行与竖向平行的思维不能过渡到“斜向平行”的话,学生就难以避免“这就会造成平行线都是水平的或垂直的错误印象”。

【反思评价】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画平行线时方法与工具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打开学生思路。不妨先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独立画一画,1~2分钟后,收半成品资源开展交流,进行鼓励,或给予学生言语暗示:“有同学画了一种,还在想第二种方法呢。”此时学生半成品资源的呈现,必能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多角度思考,形成头脑风暴。通过这样的过程介入,再结合足够的操作时间和空间,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放手中形成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构】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平行线,你能利用身边的工具想办法画出几组平行线吗?(1~2分钟后)

过程介入:有的同学画完一种,还在想另外一种呢,而且还用了不同的工具。

投影两种半成品资源:方格纸中斜向的、使用直尺以外工具的。

提出要求:下面让我们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谁用的工具丰富。

全班通过实物投影主要交流两项内容:一是用的工具,二是同种工具不同的画法。

“认识平行”这一节课是基于学生对“认识垂线”基础上的深入理解,从分类开始,有序有度拓展,重在方法的提升,依次经历了“认识平行”“寻找平行”“创作平行”的过程,对平行的理解逐步深入,思维水平也不断发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结构上的通融性和结构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同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重建,预设各个环节的教学推进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摘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增强发现和提出教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以“认识平行”一课为例,围绕“图形归类理性化、揭示概念结构化、寻找平行方法化、创作平行多样化”四方面进行教学问题分析与追思,可以有效探寻教学重构的路径。

关键词:问题分析,教学重构,路径驱动,平行

参考文献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3

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认识新朋友乐乐,开始出现一张图猜猜谁是乐乐。

2.跟乐乐进入数学王国碰到一扇密码门,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通过密码门就能进入数学王国。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学生板演,教师引导,得出三组不同的排列方法:

第一组:12、21、13、31、23、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你先选了哪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选了哪两个数调换位置?揭示调换位置法。

第二组:12、13、21、23、31、32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先选1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2、3分别组成12、13;再选2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3分组成21、23;然后选3固定在十位上,和剩下的1、2组成31、32。揭示固定十位法。

第三组:引导既然可以固定十位来摆数,那是不是也可以固定个位摆数呢?

得出21、31、12、32、13、23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这种方法先选1固定在个位,再选2固定在个位,然后选3固定在个位,分别和另外的两个数组成不同的数。可以把这种方法叫什么呢?揭示固定个位法。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要有顺序的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与组合。

二、探究新知

1.握手问题。进入数学王国,碰见两个新朋友,想跟他们握手表示友好,每两个人握一次,可以握几次。

2.吃点心问题。数学王国的小精灵看小朋友这么能干,来给大家送点心了,面包、包子、饼干,送给三个小朋友各一种,一共有多少种送法?

三、巩固学习

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第一次反思:教学设计要从教材内容编排出发。

旧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数学广角中第一课时把排列与组合放在一起,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只有排列,并没有组合的内容摄入。我在备课中,没有仔细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把握手问题和吃点心问题放进了第一课时,这两个都是组合的典型例题,因此我做出了修改。而在一开始的导入中,我出示两个小朋友让学生猜谁是乐乐,这个知识点也不符合本课要求,因此删去。

第二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删去谁是乐乐这个环节,直接导入,进入密码门,其他一样。)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

(我的出发点是想创新,不用书中的涂北城南城的例子,又为了方便做课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涂头和身子的例子。)■

2.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这个例题也是在第一次试教中教研员指出的一个对于新知识的练习。)

三、提升拓展

1.三个人拍照留念,可以怎么排位子?

2.吃点心问题。(变成排列问题,三种点心按顺序先后吃,可以怎么选择?)

四、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反思:教学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实际生活。

虽然这次试教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设计的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涂头和身子,有多少种涂法的问题。我的出发点是想与众不同,没想到我的例题却出了问题,试问世上哪有红色的头蓝色的身子呢?这个问题确实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以生活为背景,真实的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并板书:排列。

二、探究新知

1.考考你?用0、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练习一:(课本中)用 红、黄、蓝 3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3.练习二: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2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4.练习三:从读、好、书三个字中任选3个字,一共有多少种选法?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虽然本次上课并不成功,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欠缺,但是这次经历却给我留下了无线的思考。我的每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的每一次改动,对课堂的每一点冲动,每一点思考,每一滴努力的汗水都是一次次收获,无论将来怎么样,我都会用这样一种信念来坚持我的工作,成长我的专业素养。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内容:

二期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本P22-2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对常用的面积单位进行一个梳理,一方面进一步借助学生的低阶面积单位的表象累积形成平方千米的表象,另一方面,使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丰富面积单位的量感。

2、借助问题情景,合作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进一步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常用的面积单位的梳理过程,自主建构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初步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丰富1平方千米的量感,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2、理解常用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阶段

1、感受平方千米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大吗?我们泗泾镇大吗?那么松江区呢?这些区域用我们新学的面积单位km2 来表示,是多少呢?请看大屏幕:(出示)

我们美丽的校园占地面积约0.03平方千米。

我们家园——泗泾镇占地面积约24.2平方千米。

我们的松江区总面积约604平方千米。

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平方千米常用在什么样的区域?(对比,交流)

小结:平方千米常用来表示面积大的区域。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通过“区域大”但表示的“数字小”这一强烈对比,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感知常用的小面积单位

我们还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出来呢?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让我们用手势来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吧!1km2能用手势来表示吗?(不能)为什么?(1km2太大)

板书

km2 1 m2=100dm2 1 dm2=100cm2 [通过记忆性口答与形象的手势感知,双重复习所学面积单位,再现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3、感知练习

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量感不错,就让我们打开课本P23页,完成第三题,比比看,谁填的有快又准

在下面( )中填入适当的面积单位(课本23页)。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9( )

一张乒乓球台面约410( )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63( )

一张软盘的面积约1( )

一个排球场占地约162( )

上海野生动物园占地约2( )

[ 在前面面积单位的充分感知铺垫下,通过填写适当的单位,促使学生将熟悉实物的某个面或某块区域与面积单位建立起联系,既诊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激活他们已有单位面积的量感。]

二、探究阶段

1、情景设疑:通过刚才的单位填写,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都很熟悉了,接着让我们来解决前面学习中留下的问题:(出示)如果1 m2可以挤下17人,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上海总人口为16737700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同桌交流:需要知道1 km2等于多少m2 , 即km2与m2之间的进率,就可以求出1 km2可以挤多少人,最终把问题解决。

2、合作探究:我们知道1 km2就是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的面积,(出示边长为1 km 的正方形图形)。

那么km2与m2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能从1 km2的定义来找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吗?请小组合作完成。

(1)组内尝试解决 ,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解法:(板书)

1km × 1km = 1 km2

1000m× 1000m = 1000000

m2 1km2=1000000m2

(3)再次交流:通过在1km2定义的关系式中把km转换成m,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同桌之间再把这个过程互相交流一下。

3、问题解决:知道了1km2=1000000m2,那么1 km2能不能挤得下整个上海的人呢?谁来说说看?指名交流。这个结果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完善面积单位进率:现在我们已经把所学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找到了,请同学们把P22的面积单位的关系填写完整。(媒体演示课本23页单位面积的累积过程)

1 km2=( )m2   1 m2=( )dm2   1 dm2=( )cm2

[通过问题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km2和m2的进率。为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量感,启发学生从定义去推理,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尝试计算中直观获得1 km2=1000000m2 。其实学生以前在学习习近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进率时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推理过程,在这里学生运用以往的经验解决今天所学的新问题,体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平方米和平方千米间关系的探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单位面积的含义和进率的由来,促进学生表象记忆的形成都有好处,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以下单位换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知背景。]

三、运用阶段

1、分层练习:(说出思考过程)

(1)25 m2=( )dm 23 km2=( )m2

(2)3400 dm2=( )m2 9000000 m2=( )km2 580cm2=( )dm2

(3)70000000 ㎡ -7k㎡=( ) k㎡

[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积累了一些重量、长度、面积单位换算的经验,并且会用小数表示单位之间的转换。这里先安排两组“从高到低”与“从低到高”的单位转换练习,就想让学生通过尝试找到换算的一般方法: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时乘进率,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时除以进率。从而在思考方法上予以归纳提升,建构单位换算的基本策略。接着出示带有不同单位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借助学生思考过程的表达,便于检测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演绎思维。]

2、拓展练习(同桌讨论)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的请改正。

(1)一个铅笔盒表面的宽度约5 c㎡

(2)教室的面积约30d㎡

(3) 一个粉笔盒的表面约0.75 c㎡

(4)上海市的总面积约6341000000k ㎡

[ 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容易混淆,并且在选用面积单位时不善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判断纠错练习,一方面强化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另一方面想从“数”与“量”两个维度探索修改的方法(修正数据或计量单位),既巩固了单位面积的大小观念,又渗透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3、生活应用:(小组合作)

出示:为了扩大我国的绿化面积,人们要在长3km,宽2km的一块长方形的高原上植树,如果每平方米栽1棵树, 运来60万棵树苗够吗?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写出你们的解题过程。交流探讨并板书解题过程。

[通过问题解决,再现本节课的重点新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转化”,同时让学生通过层层问题的分析,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拓展思维,感受数学在生活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5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板书:∠)

教师:如果给这个角编上序号1,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角,读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这个角的名字。

学生读“角一”。

教师:大家认识了“角一”,你又能叫出这个角的名字吗?

学生:它叫“角二”。

教师:“角一”和“角二”谁大?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师:那么怎样量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量角的方法。(板书:角的度量)

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学工具就是量角器,课件展示量角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仔细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个半圆形。

生2:有内外两圈刻度。

师: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我们量角的方便,知道这些刻度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

生:180份。

师:对,我们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让学生认识1°,同时显示外圈数字)。

课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师:刚才大家都说有两圈刻度,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们的量角器,内圈刻度是哪边开始的?

生:从右边开始的。(显示内圈刻度和数字)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同学们能找到有0°的刻度线吗?有几条?

生:2条。

师:这样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学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测量角的度数。(分别闪烁)课件展示外刻度和内刻度进行区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90度的刻度线在哪里?(抽生上展示台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师:这条标有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刻度线,量角时,要把这条刻度线重合在角的一条边上,并且让量角器的这个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这叫做“两重合”。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也像这样做一做。

师: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后,我们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边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试一试,量出角的度数。

生:汇报测量的方法。

师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生说出一点后在多媒体上出示一点)

(1)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3)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判断量角的方法对吗?课件展示,学生判断。

三、即时练习

1.操作时间,拓展新知

做活动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两根纸条,将它们重合在一起,并用图钉把它们的一端钉起来,这样我们就做起了一个活动角。师生一起操作

师:请同学们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观察一下角的大小变化。师生一起操作。

师:从这个实验中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一下。

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

2.完成书66页课堂活动第2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刚刚学的量角的方法完成书上66页第2题。

学生操作,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6

从作业的情况上看,省略万位的基本零的个数还是写对了。但是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很多同学省略尾数部分的零的个数没有写对149904444≈100000000会出现少写零或者是进错位的。14995678≈15000000有同学会写成14990000不进位OR1400000进错位的。

反思自己这一个月数学教学工作做得不足的地方

1.没有事先布置学生预习

2.安排小组长改基础训练,让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自己讲的.太多,学生反而没有兴趣听,没有做到精讲。

4.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训练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有点操之过急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积极采纳同事的意见,教数学与教语文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尽量做到少讲(精讲),有针对性的分析错题,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7

认识毫升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升的基础上继续要学习的比较小的容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在饮料瓶上、果汁杯上、食用油桶上接触过毫升,但是对于1毫升有多少,它与升之间的关系是多少,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丝毫感知,因此我在教学时先复习升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巩固建立升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同组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发现这两个单位用在容器上的大小不同,然后尽量多做活动,掂一掂,倒一倒让学生体验指定的毫升数,在滴一滴中体验1毫升有多少让学生开放思维体验成功建立毫升的表象。

认识容量和升教后记:

本课主要认识了容量单位“升”,学生能初步的知道升是计量液体容量的多少,并且知道还可以用字母“L”表示,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有所区别,也有所类似,例如填合适的单位名称,单位换算,判断对错,解决问题里都会出现这类题目。首先让学生感知一升有多少,通过实验,让学生也能理解大约有两瓶矿泉水那么多,但很多学生对升还是不太熟悉,这要让学生学完本课后在生活中慢慢感受容量,知道一盆水大约几升,一桶水大约几升。

升与毫升练习一教后记: 本课是学习了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进行练习的,主要让学生练习单位之间的转换,知道1升=1000毫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10升=(10000)毫升

90000毫升=90毫升,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容量单位的比较大小。课堂中我选择了一些填合适的单位名称,有些同学还是对升与毫升没有概念,这提高只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慢慢体会。

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数学今天教学《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除法》,可以说又前进了一步。但今天学下来,有些学生思维出现了紊乱。因为上一节课,学生试商是直接估计“几百几十里面最多有几个几十”的,因为商是一位数,可以这样思考。但今天这节课商是两位数了,不能直接估计了。所以要试着引导学生从归纳“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入手,来突破难点。结果一节课下来,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会灵活应用了,但不行的学生,就是在瞎蒙。现在还发现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地方是:乘的得数不知道写多少,比如1×30,明明知道答案是30,但写道竖式里面有人写3的,还有人写300的,看来对除法计算的步骤来不是十分明确,这是受到了上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影响,上学期学得时候有局限性,没有为今天的学习打好伏笔。

2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数学今天教学《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除法》,可以说又前进了一步。但今天学下来,有些学生思维出现了紊乱。因为上一节课,学生试商是直接估计“几百几十里面最多有几个几十”的,因为商是一位数,可以这样思考。但今天这节课商是两位数了,不能直接估计了。所以要试着引导学生从归纳“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入手,来突破难点。结果一节课下来,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会灵活应用了,但不行的学生,就是在瞎蒙。现在还发现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地方是:乘的得数不知道写多少,比如1×30,明明知道答案是30,但写道竖式里面有人写3的,还有人写300的,看来对除法计算的步骤来不是十分明确,这是受到了上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影响,上学期学得时候有局限性,没有为今天的学习打好伏笔。

3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教后记:

本节课主要是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计算进行巩固和练习,学生对判断出商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容易错,但有关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递等式计算是首次出现,所以计算的正确率低,还需多加练习。

4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后记:

在教学中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并把整十数就写在除数的上面,帮助学生试商。结果在练习中好多学生就用商去乘整十数,还是强调的不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让学生在一边列竖式用商乘除数算出结果,这样错误就减少了很多,还需多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练习课教后记: 本节课进一步练习用四舍五入法来试商,第4题通过计算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把除数看作与他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学生方法掌握了,但多数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的较多。在教学第5题时多让学生说商是几位数,为什么再计算,练习内容不是很多,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个别学生还需单独辅导。

6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后记:

本节课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是在学生 三年级时学过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和用除法解决的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进行这些复习是有必要的。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多人的思维在碰撞中会发出炫目的火花,因此我在教学重点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讨论的结果有2种,方法1:先求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再求每层有多少本书。方法2:先求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求每层有多少本书。我紧接着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这2种解决方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并且这2种方法间还有一些联系,除以2再除以4也就是除以2乘4的积。在教学后面的检验时,可能学生对于检验是头一次真正接触,我又安排的太少,所以学生对这一块比较薄弱。今后再加强。

7综合练习教后记

本节课是综合练习,第15题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突出四舍五入法试商,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第16题主要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并简单总结除法性质的规律为17题做准备,但学生做17题还是有困难特别是最后一题,要交给学生简便方法,学生做题时还是不够灵活,对应用题学生能够解决问题掌握较好。

8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教后记: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除数变小了,初商就可能偏大;初商偏大就应该将商调小后在计算。学生在刚接触调商计算,会出现不同的错误,但本节课我认为关键是强调当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时,应该把商调小计算,这样学生在做题时会慢慢理解为什么要把商调小再计算。大多数学生在计算时都要调一下商,所以做题很慢,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商,我们要求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调好商之后再写在作业本上。

9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五入调商)教后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是 5、6、7、8、9 时,可用五入法来试商,把除数的个位“五人”后再试商,由于除数变大了,商容易偏小,出现余数比除数大或余数与除数 相等的情况。商小了,要把初商改大。学生在学习这节课内容后,在z练习上比原来多做几步,要先算到最后看余数 2 和除数的关系才能确定商是否正式访问确,在刚学到五入调商时,只能让学生多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再计算。

10练习四教后记:

练习中第9题主要是对比练习,分为2个层次:第1层次是左右两组对比:左边两题都是通过“四舍”法试商,右面2题是通过“五入”法试商,比较后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什么情况下要把除数看做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什么情况下要把除数看做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第2层次是上下2题对比:上面的题目不需要调商,而下面的题目需要调商,这里仍然要强调用乘法检测,直到余数比除数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仍不够,速度也是两极分化的厉害。

11练习四(2)教后记: 这节课让学生练习计算过程中,在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就有些学生不知该怎么计算了,要明确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不够除就看被除数前三位,商是一位数,计算过程中加强训练学生的乘法和退位减法的练习,应在刚上课时让每位学生练习几题,以提高计算正确率。解决问题我让学生自己读题,先写出算式,再找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一题思考题仍有学生不能理解思路,对一般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12商不变的规律教后记:

本节课主要是

1、先让学生从直观入手,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的数量关系,2接着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表中被除数有什么变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商不变的规律,4、让学生按照这个规则找出不符合的例子,发现出0要除外。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学生不能充分利用这一规律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13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后记:

本节课主要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竖式计算,这里的一大难点就是余数部分,进行简便竖式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几个0,在写横式得数时,商不变,余数就填上几个0.强调多些遍仍然有一些学生看竖式照抄竖式的商和余数。

14整理与练习教后记: 教学时先提出问题: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计算?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速度太慢,试商调商不灵活。

15整理与练习教后记:

本节课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也使学生更加深入更透彻的领悟和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同时学生对题目的进行归类的能力也有一定提高,对连除的实际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今后继续加强有挑战性的练习,从而使学生有更大幅度的提高。

3.1观察物体教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有接触,前面学的是观察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现在学的是前面右面和上面,在教学过程中,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改过来,从前面观察物体基本上没有错的,从上面观察物体有错的,但是不是太多,错误的情况大多是没有认真看,认真思考,如果让孩子真正到物体的上面去观察,相信正确率会大大提高,但是毕竟不能总是这样做,要不然孩子怎么发挥空间想象力呢?

3.2观察物体教后记:

本节课是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我重点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提醒学生要正对着所要观察的面,必要时可以调整实身体的姿势,使目光大体集中在这个面的范围内。并让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形状。练习中画出看到的图形画右面图形时错误较多,要多练习多观察。

3.3观察物体教后记:

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而在前面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较多的学生容易将横着摆的图形与竖着摆的图形相混淆,因此需要让学生用正方体实际摆一摆进行实际观察思考,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怎样的,从而在认识的基础上真正掌握并走出误区。

3.4观察物体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后记:

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拓宽了视野,发展了空间观念,对事物与视图之间的转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仍然有部分孩子不能真正领悟,一直处于茫然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我还不能放弃在适当的时间继续对这小部分的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或方式来开拓他们的思维,尽个人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4.1这一节课的内容知识点较多,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课,所以在课堂上用ppt课件演示,整体思路是从数据的收集(调查单)——数据的整理(统计表和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对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分析)进行新课,统计表和统计图重点是它们各有哪些部分,要注意什么问题,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征、作用(为了让学生感兴趣,联系实际讲故事)。

4.2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后记:

在数据的分段整理时发现有不少学生不能做到认真细心,统计的数据错误率很高,所以根据提供的数据填写统计表,我就嘱咐学生在对应要填的统计表方格下面用铅笔画正字整理数据,然后数出笔画数填在上面的统计表中,最后把用铅笔画的正字擦去。还有一点容易错的是统计的日期老是忘记写。

4.3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教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在作图方面和统计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是还有少数学生忘记写日期和标注数据,还有的学生在绘图时没有条形,只涂上阴影,针对这些“小事”还需要加强训练,做到精细化,同时要培养学生自居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4.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教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对于统计的过程掌握较好,只有三两个学生忘记写日期和标注数据,由于年龄的限制,学生对于语言的完整准确表达还是有一定难度,以后还要加强对事物和解题思路的分析讲述等方面的指导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8

一、形体特征的认识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时,一般都是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归纳出特征,这样做是蛮好的,但是,我觉得这样做对面、棱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对“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更是难以理解。为此,我是用刀切萝卜帮助学生逐步认识面、棱的。我先在萝卜上切一刀,把形成的面(近似长方形)让学生摸一摸,说说感觉,并且及时地把这个面抽象出来画到黑板上,指出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接着相交于刚才切成的面再切一刀,两面相交处又让学生摸一摸、说一说,指出这叫棱,棱在两面相交处。然后提出,要切成一个长方体该怎样切?学生们先相互说,然后指名学生教我切,边切边问,切完了让学生说说切成的长方体与你手中的长方体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归纳出特征。当学生已经从实物中找出长方体的特征后,再从图形中找出特征。我让学生回忆,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我们知道最多能看到长方体几个面,把刚才切的长方体的三个面画出来,还有三个面看不见可以用虚线勾勒出来。最后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长方形,感知平面与立体的不同,也很好地理解了长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这个认识特征的过程中,如果只有直观,或者只有抽象都是不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的。

二、表面积的计算要多联系生活实际

本单元有很多需要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很好地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将我们的数学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了起来。例如,要计算制作长方体纸箱需要多少材料、教室的粉刷面积、抽屉木板面积等;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先要从这些物体的应用了解其特征,再根据特征计算出面积。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对周围的事和物很少关注,即使关注了也缺乏亲身体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把实际生活中的情形做成一个模型。学生的空间观念会慢慢建立起来。

三、体积和容积大小的建立要有一个参照物

在学习体积单位前,我就布置学生做棱长是一厘米和棱长是一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在课堂中学习了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概念后,要学生闭起眼睛把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装进脑子里,直到闭着眼睛能用口讲述用手比划出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大小为止,等学生初步建立起这两个单位的大小后,再学习一立方米,揭示一立方米的大小后,在墙角我用米尺搭起了一立方米,并且让学生进去站站,数一数能站几位同学,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一立方米是蛮大的,接着我又拿出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模型,将三个单位进行比较,再一次感知三个单位大小的悬殊,脑子里有了这三个单位的模型,在判断物体大小时,学生就会用它们作为参照物,估计出物体的体积大约有多大,也为学习体积单位的进率做好伏笔。

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建立比体积单位还要难,我自己就有这种感觉,这可能升和毫升常用于液体的缘故吧,液体是流动的,不象固体那样不变形,也就很难找到一个模型来作为参照物。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教学升和毫升时,仍然用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作为模型。当揭示升和毫升后,让学生拿出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两个模型,假如我们做的一立方厘米的盒子不漏水,装满水就是一毫升,一立方分米装满水就是一升。接着让学生用这两个单位作为参照物猜一猜,并且把猜的数据写下来,便于比较,我用量筒验证,这个环节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学生提供各种容器,一开始学生猜的正确率较低,几次后正确率明显提高。每次猜后,我都用一立方厘米和一立方分米的水去比一比。培养学生用参照物判断物体体积或容积的大小的思维方式。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我》教案设计 篇9

课前:自我介绍。我姓谭,至于我的名字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就猜出来了。(出生的故事:姗姗来迟)你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呀,谁来介绍一下?今天这节课就让大家用文字来介绍自己的故事。

一、导入

今天这节作文课的题目是《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

外貌、特点,比如说女汉子、爱好、

你们刚才说的这些是不是全都要写到文章里去呢?关键要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我。

要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就是自己的特点。

二、写作指导

1、老师朗读四年级学生的一篇范文。

这段作者写的是自己的`什么特点呀?想象力丰富。

这部分作者又写了自己什么特点呢?她的爱好,她会干吗?写校园小说。

2、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就来找一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你们瞧,这是谭老师以前的学生写的,开火车读(我是个胖墩、我有一对小酒窝、我的性子急、我是一个开心果……)

外貌、性格、兴趣、习惯等各个方面,也可以写其他的方面,你有什么和不一样的地方,写下来,每个同学写两个,每个都用一个小短句来写。

3、交流。

4、刚才听了这三位同学的特点,再仔细看看你写的,划掉一个,保留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

5、找八个同学汇报交流你保留的那一个。

6、你那与别人不一样的特点,一定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经历或者感受。

出示例文:一个学生根据自己调皮的特点写出的小短文《我》,指名读。

围绕着他的调皮,他有没有写得不清楚的地方?

引导学生找出例文里面的一些问题,并讨论怎么来写(把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写具体)。

7、出示修改后的作文《我》,指名读。

这个事例经小作者的一修改,把怎么做的,怎么想的,怎么说的都写清楚了。

三、屏幕出示要求,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要求:1、围绕特点,用一件具体的事例表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150字左右。

四、请两名同学上台展示,集体交流。

1、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哪些地方特别能突出她贪吃的特点?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如果能把你心里的想法写进去是不是更好了?

2、第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文章。我们先评这部分的内容,有没有写出她的恐高?哪些地方写出了她的恐高,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

五、看着板书总结写法,布置作业。

回家后再写自己的一个特点,跟今天写的连起来,加上开头和结尾,就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

(四)总结,布置回家作业

板书设计:

(不一样) 做

特点―――经历(感受) 想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10

沪教版四年级英语《On the farm》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活动要以交际为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以任务为基础,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性,以评价为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课是外研社版《小学英语》第六册第五单元第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四种蔬菜和四种动物的英文名称,以及关于物种数量的问答,能获得英语听说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了解农场进而热爱农场。本着上述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首先在热身和复习环节,我通过播放欢快的英文动画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不仅带领孩子进入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做好了铺垫和导入。其次在呈现和操练环节,我给学生先分好组,给出评价方法,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出发,去参观农场。主要采用多种猜谜活动去呈现单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和巩固了新单词。在单词得到很好的巩固后,我用任务型教学进入对话的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对话视频,使学生能够带着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任务。在巩固和拓展环节,我引导学生参观他们喜闻乐见的QQ农场和念唱节奏感强的chant,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轻松完成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教学感悟:每年的教学大比武,我都会参加。每次这个过程,无论是研习教材、做课件、上课还是反思,都是很艰辛的。但每次比武过后,又都深深地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并且由衷地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的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这次教学大比武,我同样收获了很多,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方面有了很多的进步,知道了如何截取视频、如何转换音频文件,知道了自己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知道了自己离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还很远。英语里面有句谚语NO PAINS, NO GAINS.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构建更加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我的学生会因为我而爱上英语!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11

知识与技能:

减法同向变化的能力培养。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题包规律,发现减法同向变化的规律,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

2.

能用将减数转变成整十数的巧算方法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算法多样性和优化性的学习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减法的同向变化。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

师出示题包一组:

85-70=

84-69=

83-68=

82-67=

81-66=

80-65=

师:观察这组减法题包有什么规律?

生: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小1,减数也一个比一个小1,差不变。

师:84-69=?你会把它变成哪一题进行巧算?为什么?

生:85-70,因为减数变成整十数,不退位计算方便。

2.

揭示课题:减法巧算

二、探究方法

1.

思考:73-59可以怎样巧算?

生:把59转变成整十数60。

2.

还可以怎样算?

3.

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生:都是把一个数变成整十数。第一种方法比较好,转化成不退位减法。

三、巩固练习

1.

填空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56-28=(

)-30

66-28=(

)-(

)

42-19=(

)-(

)

42-19=(

)-20

71-16=(

)-(

)

42+19=(

)+(

)

93-78=(

)-80

32-18=(

)-(

)

34-17=(

)-(

)

41-27=(

)-30

92-77=(

)-(

)

34+17=(

)+(

)

师:先把什么变成整十数?谁来说一说减法巧算的方法?加减法混在一起时,小朋友一定要看清什么?

2.

比一比

67-38(

)67-40

51-39(

)52-40

42-29(

)42-30

22-9(

)22-10

32-18(

)34-20

56-28(

)58-30

34-15(

)34-20

91-38(

)93-40

23+47(

)26+5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引导学生用规律来比大小。

四、总结提高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教学反思 篇12

本学期以《牧童短笛》为主教材内容上了一节课,组织教学内容围绕着单元主题田园随想进行,以听赏领先,教学主要内容为欣赏钢琴曲《牧童短笛》,通过欣赏《牧童短笛》让学生了解作曲家贺绿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并拓展了笛子这一课外的教学内容。

整堂课在实际授课后,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逐步深入了解作品,通过多次完整的欣赏作品,学生听辨出了乐曲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的速度与情绪。并了解了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牧童短笛》的创作背景。在拓展部分,教师播放了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弹奏《牧童短笛》的视频。通过视频的欣赏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了现场钢琴演奏的效果和表现力。这节课所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在体验欣赏作品时,学生自主欣赏体验的太少,教师说的太多,在今后的欣赏教学中应设计的更为合理,启发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再多一些。

上一篇:实践报告格式下一篇:项目印章使用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