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2024-06-19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通用12篇)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只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把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所用、相辅相成,并在教学中自觉克服多媒体教学的消极方面,才能正确合理的使用它,最大限度的为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服务。

下面就我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略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前进的原动力。在学生心目中,生物学科是一门“副科”,没有语、数、外那样的学习压力,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认识,通过激励引导学生进入生物世界,而合理利用多媒体,就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让学生真正沉迷于生物世界中。例如:在讲解细胞的亚显微镜结构及其功能时,由于中学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让学生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微细结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来制作细胞亚显微及其各种细胞器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图,也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有关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照片,标示出各部分名称或文字说明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使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再如,在“动物的行为”的教学中,把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的生活照片用Microsoft PowerPoint编辑成幻灯片在课堂中进行放映,并配合教师的讲解,就能很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各种行为及其特点。不用老师多讲,学生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到课堂上来了,自然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内容或事物变为具体,模拟微观的生物学反应和现象,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这一节内容,总体上来看,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并且文字繁多,那我们如何保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理解和加深记忆,那就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如何让学生了解分化的过程,我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播放一段动画,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老师在给予讲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细胞的癌变及如何体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应用动态图和生活中的典型病症,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了解生活,从生活中走进课堂。又如:过去讲解“光合作用”时,除了用语言表达之外,还要出示光合作用的挂图、叶绿体的模型及盆栽植物等实物。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在用语言表达的同时,在荧屏上展示叶绿体的立体结构,配合语言讲解,指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既可展示课本上光合作用图解,又可动漫设计,动态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还可配上文字解释和有关声音,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就使教学变得简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能力和思维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点也较多。为了解决这些难点,例如“花的受精过程”,可以设计成一个动画过程:一个黄色的花粉粒从屏幕外飘落到柱头上,静止一会儿,开始萌发,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囊。接着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又进行两次闪烁。在这—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打造高效生物课堂,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活动时,我认为会产生许多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而不能一味的用,那样就会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多媒体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如果用观看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不要频繁使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在一节课中,语言表述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离开这些去片面追求多媒体的感官刺激是必会造成教学失败。如果我们采用CAI系统教学,从上课到下课学生全部是观看大屏幕来完成,且不说引起兴奋的手段单一,学生在诸多能力培养方面也是单一的,所得到的必然是学习基础不扎实。假若不注意媒体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就会搞的课堂花稍、气氛活泼,而效果不佳。

三、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录像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很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由于在看录像过程中,学生主要是看和听,结论是给出来的,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不能尝试自己的认识过程,这也不利于科学方法的培养。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2

1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使用的优越性

1.1 利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由于以前传统的老教法, 老师主动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 机械地记忆, 整个课堂显得呆板、讲话、缺乏灵活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没有体现。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质量最有利的因素,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能够化难为易, 变繁为简,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引导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 使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 视听结合, 活跃了课堂气氛, 有效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 表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1.2 利用多媒体,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生物化学知识由于内容抽象、复杂, 学生学习时对学科知识难以理解和记忆。并且, 随着生物化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加。单靠教师口头讲解, 学生理解不深, 掌握不牢。多媒体声图、视听结合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 配合教师的讲解, 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有关糖的代谢过程中, 反应过程复杂。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后, 其中全部的化学反应可先在课件中将糖酵解过程简图用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通过屏幕生动地直接显示出来, 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讲解, 既方便了教师上课, 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1.3 利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效率

一堂高质量的课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充分运用多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种有效途径。备课时,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 依据内容选择好教学媒体, 并将其运用于课堂。上课时, 教师只需点按鼠标, 就可以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展现丰富的知识内容, 让教师少费口舌。同时, 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避免顾此失彼, 从而赢得了更加充裕的教学时间, 使基础知识的讲解、分析更为详尽, 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4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课件使用起来简单, 操作方便, 不但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劳动强度, 还使教师从烦琐的教案中解脱出来[1], 这样才有时间去学习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技能、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多媒体CAI应用及软件制作技能、网络化远程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等, 并且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教研和科研活动,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以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来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应该遵循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独特的作用,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必须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

(1) 应遵循适时性原则。多媒体的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体、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 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候, 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和教材的具体特点, 找准多媒体实用的最佳时机, 合理选取切入点, 才能化平淡为神奇, 是多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2) 应遵循认知规律,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我们应明确知道, 多媒体教学既然是一种教学过程, 当然也应遵循认知规律, 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师应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 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3) 多媒体课件开发必须注意科学性和实用性。课件与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切不可以用模拟实验代替亲手实验, 不可以把实验现象及结论直接制作课件进行模拟, 从而违背实验教学规律, 学生既不信服, 且一无所获, 甚至适得其反。 (4) 多媒体教学应遵循互补性原则。因为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的目的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必须按照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 适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丰富教学内容, 不能单纯地将教材搬到屏幕上。只有合理的利用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教学, 充实教学内容, 有机配合、相互补充, 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才能够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课堂教学更具声色。所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之前, 要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 合理地选择应用多媒体设备, 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 注意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课件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必须为生物化学教学的总目标服务。在教学实践之中,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很突出, 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例如, 教学内容量大、教学进度过快, 学生思考时间少,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少, 等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 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理解多媒体教学的长处, 所以往往只注重教学形式和内容, 用“一媒”代替“多媒”, 机械地照本宣课, 授课形式类似且单一。我们教师不能过于追求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多媒体终究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 它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总之, 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多媒体只是工具,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接受能力和收获的多少。故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不能“满堂灌”,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积极参与课题学习, 这样学生才会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2]。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与生物化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优势互补。永远要记住教师的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在于“授人与渔”而不是“授人与鱼”。努力做到“教学相长”, 只有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海波.浅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1) :69.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3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多媒体  应用策略

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不能巧妙的应用或滥用多媒体教学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努力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找出一定的方式方法来为多媒体教学服务,转变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巧妙地应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亮点

(一)直观性强

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动画、颜色等信号刺激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易接收,帮助学生记忆,易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的性状往往只能从表面现象进行描述作出简单地判断。生物新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巧妙的设置问题,以问题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上《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这部分知识,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呈现出鸟的繁殖、取食、猴子打球、老虎专火圈等行为知识,然后设置问题:a. 这些动物的行为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习而来的?b.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了解动物的那些行为与这些示例相似呢? c. 同学们分析了这些动物的行为是否能说出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呢?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发善思维能力,利用课本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此时学生各抒己见,大声讨论分析,使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及时探究,体验和巩固课本知识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知识内容讲解起来很抽象,如我在上《生物进化的原因》时,在讲到桦尺蛾体色变化的过程及原因时,学生不易理解,此时用多媒体展示出在自然界中用保护色来捕食和防御敌害的例子,同时展示出探究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以让学生及时通过模似实验来感受桦尺蛾体色变化的过程。通过探究过程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桦尺蛾)保护色形成过程及原因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展示问题:如果人们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蛾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在生物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对某些知识从未接触和了解,如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对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学生难接收,特别是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半传递,而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其次,在上血液循环时,用多媒体展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学生一目了然;再次,讲述人的生殖过程时,展示排卵、受精和开始怀孕的动态课件。这些用多媒体展示其动画、声音,课堂效果会更好,学生特别感兴趣。

(五)易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科学地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易突出重点,功破难点,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如我在上《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时,学生不易理解,呼吸时,呼吸肌的变化,用多媒体演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气体入费和出肺的过程。又如学生不易理解氧最后在什么部位被利用,用多媒体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和各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扩散的过程。这就看上课的老师怎么用、在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针对哪个层次的学生用。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滥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1.由于制作课件工作量大,制作一个好的课件,教师要把大部分时间和心思放在制作课件上,而很少对课本进行精心的处理、钻研,从而把握不住教材重难点。

2.很多教师不会制课件,只是从网上下载课件,不经过任何修改就用,这样的课件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课本知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课件的设计意图,没有考虑教师、学生和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问题。

(二)教师思想意识不到位

1.有很多教师用多媒体上课只需要带一个U盘,用多媒体教学代替了教学全过程,上课没有了板书,违背了教学规律,忽略了课本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有的教师不想上课,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看电影、听歌。没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辅助工具的作用。

3.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速度快,缩短教学时间,教师由一个引导者变成了执行者,教师只管击键讲解,把学生放在一边,失去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长期使用,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出现说话、睡觉等现象。忽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4.盲目增加课件的信息量,没有因材施教、因人而教,不利于学生学习,使得在短暂的45分钟内,学生没有自主讨论、合作交流的时间。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变成了传统的“满堂灌“。课件制作过于“花哨”,有的老师认为课件图片越多、幻灯片背景颜色越多样化等等,越易引起学生注意,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

5.一般多媒体教室都有全遮光和半遮光的窗帘,把窗子一关,窗帘一拉,其内空气不畅通,黑压压的一片,学生只看到大银幕上的内容,学生不易记笔记,还会影响学生的视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教材,不会科学的用好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间一长,学生易产生疲劳、厌倦的心理。

三、 总论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4

鸣沙完小

吴萍

[内容摘要] 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的问题。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 ;利弊;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常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有意注意,为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多媒体教学有效的为我们提供了这教学一手段。本文就自已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如在教“圆的认识”这节课,当这节课已近尾声,学生们普遍比较疲惫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在学生思考和小组讨论片刻后,老师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片绿地,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上,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看到小猴子被车颠的一上一下,学生开怀哈哈大笑。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感觉颠簸?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老师再问:“难道坐在车轮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吗?”教师继续演示课件,屏幕出现小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进的画面,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了正确的回答。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次引导学生看屏幕:一只小猴子端坐在圆形车轮的车上,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中平稳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鲜明地揭示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运用课件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通过三次演示,反复刺激,启迪思维,既加深了对圆的进一步认识,使学生趋于降低的兴趣又被激发起来,学习欲望又被调动起来。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例如:《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虽然提供了“割拼实验法”,但难以具体操作,很多学生对这一公式的推导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运用3d max制成的cai课件,可以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它的高切割成16等份的扇形,再把这些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再切割成32等份的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随着等分份数的增加,把学生理解的难点--近似的长方体的长由曲线变成直线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想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共享资源,协作发展

应用网络环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而只需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在帮助学生确定某一学习主题时,引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学习,如何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等。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荷兰数学家及教育家费顿登塔尔说:“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多媒体教学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超越时空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提高认识水平,更能激发学生自己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我发现或者创造出来,从而发掘其创造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然而,在肯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的同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走进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舍本逐末,不问需要与否,不分对象如何,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换个角度冷静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热”现象,引发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过分追求画面的装饰性,干扰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追求声像效果,容易唤起学生过多的无意注意。因为我们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忽略了学生的注意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的最终落点不在教材上而在媒体方面,过多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削弱了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训练。

我见过这样一堂数学课,前后共设计有七个之多的动画片断,孩子们甚至在结束观看后仍然沉浸其中,结果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使目标难以达成.虽然我们力求让孩子能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原本很枯燥的数学知识,但是不可否认数学具有一种天然的严谨性,低年级数学和语言仍然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语言文字本身是具有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的,那么,我们把数学课中的语言文字内容统一于某一图像媒体中,不但剥夺了学生想像能力的发挥,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对学生的感官刺激片面

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上占了很大优势,但是在一些动手能力方面,显得很无力。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5300名学生进行了学习方式偏向测试后得出:普通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听觉学习者(声音、音乐)占34%,视觉学习者(通过图片来学习)占29%,动觉学习者(移动、触摸、行动)占37%,这说明,要使学生真正学好,必须三者结合起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观察图片,并结合动手实践。过分依靠多媒体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动觉的刺激,三个要素失去平衡,必然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3.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倾向,几乎所有的各种级别的教研课、观摩课或者参赛课都使用了课件,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课件作为实现和支持特定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配套教学资料,只能定位于辅助教学、服务教学,它只是一种手段,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有的教师上课时貌似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即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实质上,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无疑是“换汤不换药”。

4.喧宾夺主

取代板书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我国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多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我们的课堂当中,创设情境、拓展训练、分层教学等等趣味的教学模式,而这些教学模式都依赖于多媒体教具,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不同的知识点,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具象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加快理解重难点。文章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多媒体技术 应用研究

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生物中许多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为薄弱,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学习生物失去兴趣,采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点直观的展示到学生面前,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同时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贴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提升学生生物素养。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在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常常觉得知识点繁琐,不知道应从何下手,有些知识点抽象,学生看着概念不知该如何突破重难点,教师通过口头的讲解更是让学生感觉云里雾里。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不同的生物结构,将教材当中抽象的知识点直观的展示到学生面前,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例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知识点时,如果教师采用口头讲述“兴奋”传导途径告诉学生,学生的印象不深,在学习到后续的知识点后就容易忘记,但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神经调节的“兴奋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到学生面前,将一个个运动的“红点”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到学生面前,使学生直观的看到不同“兴奋点”的传输方式。同时,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求知欲。学生一边观看直观的运动图像,一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重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拓展环节只能够生硬的为学生讲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但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要拓展的内容以图片、视频、音乐的形式告诉学生,为拓宽学生的事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还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图片,直观的告诉学生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观察生活。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丰富、有趣的知识。但是许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存在着以下几点误区。首先是教学中一味的追求形式,多媒体中加入了许多拓展环节,而忽略了本身的文本内容,导致了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其次是将多媒体教学替代了实验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应该让学生亲眼观察、亲手操作,这是不可替代的教学内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锻炼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最后是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只是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代替板书的工具,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而不是只起到代替板书的作用。

三、如何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立足文本,采用技术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首先要思考这些内容是否能够采用多媒体技术,如何更好地去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更好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例如在教学“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时时,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由于许多环境我们在课堂中是无法模拟的,但却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很好的展示出来,不论是非生物因素还是生物因素,只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入不同的条件,就可以很快的展示出实验的结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直观的看到鼠妇的生活受到光的影响,也能够体会到“南橘北枳”的原理,更好的将不方便在课堂中进行的实验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到学生面前。

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重针对不同的课程利用不同的技术,有些课程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有的课程可以利用演示实验的形式,有的课程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趣味的视频,感受这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二)与传统生物有机结合

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并非是一无是处,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听懂生物课程,对生物课程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知识点时,在传统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形式就可以有效的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到的优势,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式给学生演示在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部分,让每一个部分都“活起来”,动态的为学生展示哪些属于生态系统,哪些不属于生态系统。最后,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思维导图相结合,以课件的形式让学生填思维导图,更好的在有限的课时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技术,拓展文本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意味着教学成本的降低,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生物的兴趣,提升生物素养,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将结合,找到生活与生物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种子植物”时,教师在课堂拓展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不同的种子图片,这些种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例如玉米、花生等等,?@些生活化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在多媒体中,我们看到了生活中不同种子形状的差异,种子的形成……这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一些生活中的种子,学生在看到多媒体的基础上都有了找寻的方向,更深度的理解了知识点。

四、结语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当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内容转化成丰富有趣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轻松的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6

沙卓玛

(青海省大通县第一完全中学)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那么通过生物实验,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在实验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往往只在乎对实验结果的记录,从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某些现象;也有部分学生会因为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自己预想的结果而泄气。每当这种意外情况发生时,老师不能急于指出实验的毛病在哪,而是要帮助学生先分析没有达到预想结果的原因在哪里。

先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找出来,找出问题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再进行分析,例如,在细胞分裂实验过程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洋葱根尖的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一部分学生会根据步骤要求逐步进行实验操作,但这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在高倍显微镜下,我们只看到了细胞重叠在一起的样子,却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形态,这时我会问学生发生这种情况的问题在哪里,通过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此时,学生可能得出两种原因:一种为使用HCL进行解离操作时间太短,另一种为压片操作时处理不得当。又如,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细胞的颜色过浅问题。学生经过分析和观察或许会得出是由于漂洗和染色时间过短导致的。又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的学生不会按照正常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他们会在实验中忘记放最重要的两样药品:二氧化硅、碳酸钙。或者是由于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均匀,又或者是滤液的细线触碰到了层析液,学生最终没有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实验结果。此时,我就会启发性地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实验会有不一样的实验现象出现。这种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注重在失败的.实验中寻找问题的原因,这样严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自主分析实验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实验现象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要重视实验分析的过程,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和观察对实验进行总结阐述,这样既明确了实验内容,也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生物学科知识。在平时的生物实验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益处。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护理教学,中专护理,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 教学的多媒体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而在多媒体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其最常见、最广泛的一种体现形式。尤其是在医学教育时, 它可使课堂变得生动、直观、形象。通过多媒体创设良好的医疗操作环境, 能更好地呈现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强化学习效果。我校从2003年开始普及多媒体课件教学,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 结合学生反馈, 主要提出五个在护理学科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包括课件形式单一、素材缺乏;课件中所体现的重点教学内容不明显;课件制作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不强;课件教学缺少课堂讲授的魅力及渲染力;临床专业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能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以下策略, 从设计制作和应用两方面来入手, 浅谈中专护理专业课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一、设计制作方面

1. 丰富教学相关素材。

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要求, 丰富教学素材, 并且使各种素材都可以有效地得以体现和结合。清晰地认识各种媒体素材在课件中的作用, 那我们就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 增加课件的实用性。如在讲解支气管哮喘时, 可插入一段病人发病时的真实录像, 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感性认识, 有了进一步探讨下去的欲望。值得强调的是在选用课件的图片和视频时尽量考虑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看是否与讲授内容搭调, 是否能体现出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被过多或过于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分散;还有就是在声音的选择运用上要更仔细斟酌, 尽量使用有教学意义的声音。

2. 分析教材、提炼概括、有效呈现教学内容。

目前有部分教学课件几乎是教材的翻版, 课件文字内容过于广泛, 教学重难点不能很明显地突出, 为此在设计制作课件时, 要结合教学要求充分地分析教材, 提炼教学要点, 将其体现在课件上, 这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尤其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中专生。比如在讲解护理技术操作“臀大肌注射法”时, 首先分析教材, 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注射时的正确定位。讲授具体设计如下:首先介绍臀大肌注射的定位主要有两种方法—“十字法”和“连线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适时加入图片, 深刻理解两种方法的线路走向, 明确注射的区域位置, 然后通过视频进一步强化。这样的理论讲授有言语的刺激, 有图片的分析, 有视频的加强, 有重难点的概括, 学生会更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在有疑惑的部分可以发挥课件的灵活性, 实现反复播放,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也可以加强互动, 减少临床出错率。

3. 课件设计注重启发与互动。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课件的部分内容设计加入交互因素, 比如角色扮演, 尽量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思维紧跟课件中的学习内容。 (2) 对学生思维应注重启发。在设计制作课件时, 我们首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 选择一些具有发散性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等的方法将其加入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其发散性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 提高授课教师的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

(1) 将多媒体基本技术的培训引入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在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各项前提条件中, 对授课的专业教师进行基本培训应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论是教学软件有多先进, 如果操作者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对设备的功能不够了解, 那么一定会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所发挥的效能。基于此点, 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 包括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制作高质量多媒体课件的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教师在课程整合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2) 提高教师对课件的整体设计制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都是 (PowerPoint) PPT, 在PPT中基本的功能有文字输入、图片插入、链接视频及可以实现其动画效果, 相对简单易操作, 但如果教师不具备对资源的简单加工能力, 一定无法恰到好处地利用, 这样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能力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如Photoshop、超级解霸等。

二、应用方面

一个设计制作非常完美的课件在课堂使用过程中不一定能发挥良好的价值, 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是否得到有效地应用。它的使用价值由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 比如时间、环境、人群等。如果教师使用课件进行授课仅是为了体现教学的现代化, 对课件的操作局限于打开、点击、播放, 那么这个课件的使用价值一定不会很好地实现, 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

1. 合理安排教学目标, 理顺教学路线。

教学目标的安排, 要注意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顺整堂课的教学路线:首先整堂课学习内容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 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其次学习内容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以新颖、直观、独特的方式进行展示;最后还要注意学习情况的反馈, 进行总结。

2.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灵活掌控。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教学模式该如何衔接, 比如讲解、引导、启发、互动在整堂课中如何贯穿, 怎么利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发挥好每种素材的功能, 怎么演示才能使课堂因为有了课件的加入而更显精彩。

3. 与传统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存在着它自己的特点与优势, 传统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继承和发展, 一直被学者们所推崇, 灵活互动的氛围、热烈融洽的交流都是多媒体课件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而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集很多优势于一身, 比如其及时性、交互性、直观性、重复性等, 它可以根据内容和目标的不同而去有效选择媒体, 呈现教学内容, 达到优化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使两者相互紧密结合, 使之互助互补、扬长避短, 达到两者的最优化结合, 方可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卫校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的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杨健.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02) :60-61.

[3]崔刚, 张爽等.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 14 (4) :362-364.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 环境保护 环保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给我们寻找一个清洁的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些带有全球性的呼吁和警告性的呐喊,在告诉我们,环保教育已迫在眉睫。保护环境的教育,只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将所有污染与我们人类隔离,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使用为环保教育提供了契机。在教学进程中,师生充分收集有关资料,通过录像、投影等直观手段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我们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在一堂课上,在我们的教室内,还应在学校、社会上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让所有的人都来关爱我们的生物圈——我们共有的家园!参与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活动中来。

在教材中有的章节没有以环保作为主题,但教师可把环保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中,可结合有关知识的学习,联系在生活中有人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节约用水、吸烟、不注意饮食卫生、吃野生动物、猎杀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甚至违法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人类传染病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等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问题。又如在开始部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大海龟在蓝蓝的大海畅游的画面,然而这种古老的象征长寿的海上运动者却大批死亡,解剖结果显示大多数海龟死于废塑料袋堵塞食管,它是因饥饿而亡。通过此例,不仅认识到生物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在其他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详述。总之,教师要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抓住有利时机,注重启发和引导。

二、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开展课外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其环保技能,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随着新一轮课程的实施,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能力。如结合校园绿化设计和“3.12植树节”,发动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植树护花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让学生去参观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森林植被对人类的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营造生物垃圾,将垃圾按化学、金属、生物各自分类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质和联系。

三、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

仅仅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保护环境不能只是一句空话,也不是环保部门和某些专门的机构能够独立完成的,这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备基本的观念和环保意识,而且每一个公民都能从小事做起,包括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看见路边的塑料袋、果皮、废纸主动扔到垃圾桶等,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每一位公民都能如此,我们的社会将会一尘不染。我们在进行环保教育之时,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在自己环保的同时,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地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会有成效,环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综合以上的论述,只要我们每一位公民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我们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将所有污染与我们人类隔离,才能创建一个健康的、绿色的家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自己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环境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 刘兵.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3] 程光泉,刘宽红.热爱自然的故事.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9

摘 要: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营养物质、遗传与变异、生物生理本质和环境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还需要渗透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教育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健康教育

高中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解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营养物质、遗传与变异、生物生理本质和环境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还需要渗透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健康教育目标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但怎样在生物教学中渗入健康教育?基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认识,本人总结并提出几点策略如下。

一、紧扣教材,课堂渗透

1.紧扣课本,以案例资料指导。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利用多种多样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以达到渗透健康教育的目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应紧扣教材和教学内容。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在能够完成生物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地拓展一些关于健康教育的资料。其次,在生物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营造学习气氛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学会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1:在人教版必修1“细胞中的无机盐”这节中,通过情境设计,以健力宝运动饮料的成分,列举相关缺乏症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如急性胃肠炎挂点滴和发烧感冒时大量饮水),倡导学生合理的膳食,促进学生培养健康的饮食方式。以问题驱动策略处理教材,根据个体差异,见缝插针地给学生普及健康知识。例2:“受精作用”这节中,开始以一段一个生命在母亲的体内孕育彩超图的视频,提问相关的问题引起思考,说明这样的一个生命是经过了父亲体内的几百万个精子经过激烈争夺,仅一个健康最具有活力的精子冠军和母亲体内的一个卵细胞结合。因此,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奇迹,应更有勇气向前努力。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尊重生命,珍爱健康!

2.提倡自主学习,参与课堂讨论。自主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开拓学生的思维,且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不仅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适当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堂讨论中。例3:“食品健康和安全问题”。如今的食品种类多样,但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意识较薄弱,往往是追求口感而忽略食物的安全?c否,则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在课堂讨论中渗透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导学生提高视频安全意识,注意生活习惯。

3.教学策略中巧妙渗透。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一般以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联系现实生活渗入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加讨论问题的能力。例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类”一节,先给学生展示一段关于青少年肥胖的资料,尤其是青少年身上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针对资料,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肥胖人群呢?学习新知识点后紧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中原因。此时继续恰当地提问:如何避免肥胖呢?通过学生讨论并总结注意事项:①合理的饮食习惯,营养合理搭配,少吃高脂肪、高糖食品,减少能量的输入;②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加体内能量消耗。

二、课外渗透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课外可充分眼操时间、主题班会等渗透健康知识。例5:关于禁毒及安全教育的主题,搜集一些关于客观的吸毒数据及危害资料或视频,通过实例着重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吸毒的危害知识,引发学生树立健康安全意识,远离毒品,选择健康道路。

2.“第二课堂”中体验。第二课堂主要是指以发展人才的个性为出发点,除了教学计划,引导者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时间活动和学习。其形式具有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的特点,学生学习的范围也较广。例6:在“减数分裂”一节中考察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提前布置模拟制作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实践活动,课堂上利用十分钟左右让学生展示与描述特点,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个有力理论的形成往往源于发现者经历了艰辛的试验历程总结而来的。例7:在课堂中渗透发现遗传规律的科学史,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学说的历程,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及鼓励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当然,若学校条件允许下,提倡课余时间可以定期开展生物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等,如此可相互交流生物知识的背景,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三、结语

健康知识的渗透可在生物教学中随时渗透。这需要教师多接触、多学习相关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向研究型教师发展。但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生物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并总结有效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10

摘 要 根据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运用多媒体的优势、缺点以及注意的事项。多媒体教学有它的局限性,需要与传统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多媒体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分析化学是无机化学的后续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长期以来,教材内容上定性分析多侧重于系统分析,关系复杂,定量分析多侧重于公式推导,艰深难懂。在教学方法上也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开设教学实验。笔者在几年的分析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尝试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控制多媒体课件的放映速度,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减少课堂教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多媒体课件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提前把要解说的内容做好,在需要放映时只需一点鼠标,节省了大量写板书的时间。但如果控制不好课件播放的速度,这也同样是多媒体课件的缺点。如在复杂酸碱体系中计算溶液pH值、络合滴定反应中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等都需要大量公式的推导,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跟着教师的书写记笔记,记的过程当中体会教师推导的思路,如果课件播放速度过快,学生们应接不暇,就难以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内容。所以教师对于容易理解的定理、概念等可以适当加快放映速度,但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必须放慢速度,甚至需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反复放映或以各种形式和角度去分析和讲解。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完全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当然多媒体授课对于这一点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方法,目前可以使用如电子教鞭、屏幕笔等多种软件完成在投影屏上的直接书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各种颜色画出很漂亮的箭头、着重号等,加强教学效果。但是很多老师可能粉笔字、钢笔字都写的很好,“鼠标字”却还需要加强练习才能写出手。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掌握熟练地计算机操作是教师多媒体授课必备的技能

目前还有不少老师使用多媒体,操作技能还不扎实,有些常识性的操作还不掌握。多媒体教学经常被人诟病的就是操作过于线性,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比如大部分教师常用的PowerPoint,就被认为很死板,幻灯片只能从头一张张连续播放。有的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大量的跳转按钮、超链接等功能。其实PowerPoint本身就带有自由跳转到任何一张幻灯片的功能,在放映时右手在小键盘上输入幻灯片编号以后回车,就可以转到对应幻灯片上,而不需要用超链接。如果认为幻灯片编号不利于记忆,那么还可以将幻灯片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需要跳转时看一下讲义即可。要想让多媒体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老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全面驾驭多媒体,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用好多媒体,使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针对化学教师而言,专业的Chem Office、ChemSketch等软件的使用更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切忌多媒体喧宾夺主

如果多媒体课件图片、声音、动画用的过于频繁,会导致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欣赏课件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形象直观及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能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如果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其真正作用,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如:有部分虚拟分析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画面优美,切换页面的动画和声音也富于变化,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优美的画面、无效的动画和声音中,忽视了教师的讲解和实验的本质内容。多媒体授课不需要无关的声音来刺激学生。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不能过分的追求表面美观,而忽视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真正作用。总结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授课,而不是多媒体通过教师的嘴在说话。多媒体在教学运用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多媒体固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我们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它,让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培养;提高;环保;意识

生物在初中属于“副科”,没有引起学生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就算认真上课的生物教师,也只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其实,作为上生物课,我们除了传授课本知识,还可以利用生物课渗透环保教育或开展生物课外,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当前存在的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资源短缺、沙尘暴、泥石流、厄尔尼诺现象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白色污染.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及生活垃圾造成的尘埃等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环境问题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也要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埃养目标。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保护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初中生物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1.把握渗透课

此类课涉及环境内容不突出,或是间接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结合动物学部分教学,介绍青蛙、鸟类的益处,提倡爱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结合“人体生理卫生”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在渗透课进行环境知识教育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找准与教材的结合点,避免牵强附会。第二,掌握好渗透的比重和程度,不能过分展开,上成专业课。第三,老师应列出渗透教育提纲,做到备课上有要求,教案上有体现。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观念和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合作性学习。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明白每一人的生活,都是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的,必须爱护它们,让它们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生长,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就有了爱护之心,环保观念也就具备了。组织成立环保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如监督践踏花草、破坏树木的行为及校内卫生等。在班内可指导学生将可以回收的垃圾与不可以回收的垃圾归类放置,并将可回收垃圾“处理”后的收入用于奖励优秀和先进生或添置教学用具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使其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定期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影像、知识讲座以及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班会、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板报等。通过这些形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3.上好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初中生物第二册第三章“生物与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章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表演科学小品,例如:在讲“生态系统”时,选8位同学上台,他们代表草、动物(包括兔、虫、蛙、鸟、羊、狼、鹰),要求每位同学用绳将与自己有食物关系的生物连接起来,呈现一个食物网,体现生态平衡的状态。然后一位同学代表“人”上台,抓走了鹰、狼,问问学生有什么变化?再把草拉走,结果又会如何?这种游戏的方法,很生动、形象,增强了趣味性,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了生态学的观点。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繁琐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从大家身边的事例出发,适当补充介绍顺德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全市有26万辆摩托车,5万辆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这样以学生身边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

第三,重视数字的作用。在讲“人口與环境”时,列举:当今世界每日增加21.6万人,目前已接近60亿人。我国在1949年时有5.4亿人,建国40多年增加到12亿多,占世界人口的22%。在学习“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时,列举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的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不过1000头左右,朱 不超过100只,云南的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等等。

二、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1.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顺德一日游和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3.环保兴趣小组活动

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参加生物园的建设、培植各种植物、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小实验。如:香烟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洗洁精对小鱼生活的影响、青蛙食物观察等。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三、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正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下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面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篇12

自制PowerPoint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与文字教材、传统的挂图、投影片等教材相比, 多媒体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信息量更大等优点。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课堂教学幻灯片, 既可以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 同时PowerPoint还有许多优点——不仅可以显示文字、图片, 还可以播放声音、制作动画效果, 在需要时还可以进行超级链接, 方便地链接到需要的内容。如讲授《人的神经系统-脑与脊髓》一节课时, 由于神经系统比较抽象, 且概念较多, 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些东西, 不好理解, 所以把“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脑和脊髓里的灰质和白质的位置区分”“神经冲动传导的示意图”“大脑皮层各功能区的划分”等制成PowerPoint课件, 利用它们进行教学,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色彩鲜明的图像, 吸引学生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并用。课件中还补充了大量的练习题, 扩大了课堂知识的容量, 提供了学生课堂练习的机会,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重点, 分化了难点。

利用Flash动画创设生物教学情景。计算机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信息功能显示出它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挂图图片相比, Flash动画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 它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景, 可以形象地再现生物的生理特点、生理结构及生活习性。因此, Flash动画成为创设教学情景很好的工具。利用Flash动画, 可以把学生平时看不到的微观结构和学生不易理解的、语言不好表达的抽象内容, 很形象地表现出来,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 认识能力和思维有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点也较多。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难点更易突破。

(1) 展示资料法。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 直观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课堂, 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生物资料,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多媒体课件教学中,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是一个重点, 我为了讲清楚这一部分内容, 就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珍惜动植物如藏羚羊, 白鳍豚, 扬子鳄, 朱鹮的图片、电影资料和发生在它们身上的小故事, 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曲《丹顶鹤的故事》, 使学生深受感动, 感情升华。学生从不同侧面接触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要求的同时, 拓宽了知识面,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 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 化石的概念, 比较抽象, 化石种类不好掌握, 我从网上收集大量的说明动物遗体化石如鱼的, 大象的, 蜻蜓的, 三叶虫的等, 同时出示恐龙蛋化石和动物脚印化石, 播放化石形成过程及种类的视频,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总结出化石的概念, 并且印象深刻。

(2) 变静为动法。例如, “花的受精过程”, 可以设计成一个动画过程: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 一会儿, 开始萌发, 花粉管先伸出一点点, 随后慢慢地生长、伸长, 在花粉管中形成的两个精子也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往下移动, 并随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而伸入到胚珠中。接着, 两个精子从花粉管出来, 分别与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融合。此时, 旁边的注字改为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在这—过程中, 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直观, 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教学内容中, 其功能是一难点, 学完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后。接着放映有关草履虫的功能的FLASH动画。从消化, 排泄, 生殖, 呼吸各个方面演示一遍, 最后提问归纳总结, 这样使肉眼无法看清的草履虫, 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另在“血液循环”“气体交换”等课中, 同样使静变为动态, 多媒体课件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问题情景的设置, 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 而且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3) 以视频资料作为小结和知识的延伸。在课堂知识点较多, 课堂过程比较复杂的课型的小结上, 可以采用此法。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一节, 整个探究过程涉及到知识较多, 繁杂, 在最后的捋顺问题上, 通过放映视频,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辛亥革命百年启示下一篇:心得体会交通规则范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