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2024-05-27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精选8篇)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篇1

经济关乎国计民生,是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认清经济变化之态,把握经济发展之势,谋划推动经济建设之策,业已成为当代世界共同聚焦的话题。

一、2015年我国经济建设回顾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底公布的经济数据,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67.6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28974亿元,比上年增长5.9%。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粮食产量达62144万吨,增产2.4%,实现“十二连增”。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6978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5.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实际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实际增长7.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实际增长10.6%,其中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增速最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年未,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去年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45741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55亿元,下降1.8%;进口104485亿元,下降13.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304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5127亿美元,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2284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1.4%。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263亿美元,增长6.4%,其中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直接投资85亿美元,增长25.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11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18.2%。

去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公布后,引来国内外不少人士的关注和聚焦,担心、焦虑、猜疑、唱衰乃至“硬着陆”之声不绝于耳。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我国2015年的经济形势呢?

(一)实现6.9%的经济增长,来之不易而又十分珍贵。

2015年,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但来之不易,不仅有较高的含金量,而且对稳定就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也十分抢眼。

6.9%的增速“含金量”较高。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6.9%的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超过5000亿美元,不仅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目前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世界范围看,6.9%的经济增速仍然是比较快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6.9%的增速稳住了就业、稳住了物价。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计划312万人;农民工总量达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物价水平较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粮食产量增产2.4%,实现“十二连增”。这些情况表明,尽管与过去两位数左右的高速增长相比,6.9%的增速有所回落,但稳定增长态势没有改变,继续处在合理区间。

6.9%的增速也来之不易。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持续乏力,国际贸易延续低迷态势,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地缘冲突加剧;国内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去产能去库存与稳增长、融资难融资贵与财政金融风险上升、“走出去”与国际市场萎缩等两难多难问题更趋突出,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这样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6.9%的增速难能可贵、来之不易。

6.9%的增速还稳住了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突出贡献。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力拉动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名列前茅,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增长之源。

(二)去年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在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协调发展成效明显基础上取得的。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要素的流向和配置;另一方面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既坚定淘汰和化解落后、过剩产能,又加大对符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使经济结构加速优化、更趋协调。

去年全年,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7.0%,分别比上年提高1.2和0.3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73,比上年降低0.02。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东部地区0.9和1.1个百分点。

(三)在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创业方兴未艾,经济动力正在积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趋势明显。

去年全年,创新创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9.2%;国家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出资金总规模达577亿元,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效果显现,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157.8万件,比上年增长32.4%,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在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和成果的支撑下,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孕育并迅速发展:去年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2%

和6.8%;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6%;快递业务量增长4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03%;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61.2%,工业机器人增长21.7%,智能电视增长14.9%,智能手机增长11.3%。科技创新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6.6%。

(四)社会生产的能源消费结构深入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和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针对资源环境对我国社会生产的约束日趋强化,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节能降耗成效明显,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去年全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4.0%,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9%,提高0.9个百分点;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9%,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使能源消费结构加速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五)虽然外部经济环境艰难,但对外贸易和投资仍取得可喜成绩,“一带一路”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自贸区建设,加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更好结合,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尽管出口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世界出口降幅。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特别是服务出口、保险、金融、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增长势头强劲。“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首次超过万亿美元大关。其中,投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2.4倍,投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105.9%。201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2万亿元,超过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4,实际使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我国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均有大幅增长。

(六)民生持续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民生优先,按照人人参与、尽力、享有的要求,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奋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确保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去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按照2300元/人·年的农村扶贫标准,去年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236万人、365万人和682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人数分别为1708万人、4903万人和518万人。

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仍在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总体而言,去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可喜可贺的,它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正确的、有效的,不仅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而且有利于激发发展潜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些建设成就,为我们充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风险与挑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准备。

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波动下行态势,同时也存在实现增长的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两位数的高速发展,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也达到7.8%的水平。不可否认,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同时也聚集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内在的运行规律,不可能总是维持高增长态势,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长期处于高位运行之后逐步回落到正常增长的状态,着力解决高速运行聚集起来的各种内在矛盾和问题,这是经济运行周期性的正常反映,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较大,是周期性、结构性和外部性三重因素作用叠加的结果。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增长格局分化,负面因素增多,全球贸易低迷,外部需求疲软持续,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去年以来,我国把经济政策的重心集中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上,主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妥善应对来自于国内国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着力化解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的问题,尽管使一些经济行业的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增长下降,但是优化了整个经济结构,转变了发展方式,为下一步的强劲增长做好了准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之后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坚持辩证法。

二是我国经济运行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需求结构正在改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新经济增长点快速增长。

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但经济结构不断得以改善和优化,人们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一批体现现代经济发展方向和提升现代化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以去年为例,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仅约1.6万亿元,而第二产业投资则为22.4万亿元,第三产业更高达31.2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4.2%。其中,投入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比重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4.3%,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

服务等。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整,引导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有效抑制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扩张,使社会生产朝着符合人们需求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对创新创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设立创业投资企业206家,投资创业企业1223家;全年授予境内专利权比上年增长32.4%,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上年增长14.7%,“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使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破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全社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66.4%,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

三是我国经济运行分化日益明显,经济增长中不同产业增长的速度分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运行分化,区域格局、宏观层面和微观感受也在分化。

经过经济结构的大力调整,使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日益明显分化的特点。一是构成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此消彼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激剧变革之中。以过去五年来的情况为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呈现出明显的逐年缩减模式,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不断逐年提升,领跑国民经济的运行,到去年底,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5%。二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的运行也在不断分化,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态势。比如,同样在工业领域,传统行业越来越受到资源约束加剧、上游价格抬升、产能过剩、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制约,因而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增长速度放缓甚至下降的局面,而新兴的产业则呈现出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良好、适应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较快的格局。以去年为例,我国的原煤、火电、粗钢、烧碱、水泥等生产行业,均进入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状态;而智能电视、核电、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生产行业,则出现快速成长和大幅增长的态势,据统计,去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和0.7个百分点。又如,在电力生产行业中,去年火电的增幅比上年下降2.7%,但水电则又比上年增长了5%,核电比上年增长高达28.9%。这些分化,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走向转型发展。三是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有取代传统行业、引领经济变革之势。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加速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兴起,发展出一系列经济新兴业态。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国网上商品零售、快递业务、移动互联网接入等行业成长壮大较快,并给人们以切身感受,形成了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也在明显分化,中西部地区走向跨越式发展,新兴经济开发区正展现后发优势,老少边贫地区也正借助精准扶贫共同迈向全面小康。四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尽管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缓慢、运行分化、内部环境趋紧、外部挑战严峻等诸多困难,但我们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高速发展,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仅去年我国6.9%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量部分,就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已经走过了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阶段,转而进入“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3亿人口构成的大市场和3亿中等收入人群形成的新兴消费实力,市场产品供给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发展,刚刚超过50%的城镇化率,当前正加紧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速推动的三维打印、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变革,正在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中国高铁”“中国核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营运等等,都正在为

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助力。因此,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是牢固的,经济韧性、发展潜力、回旋余地是巨大的,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其良好的,动力是强劲的,保持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是有充分保障的。五是供给侧改革,将成为引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动力,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长期面临的工作重点。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我国经济的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各国为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普遍认识到推动结构转型、改革原有经济运行模式势在必行。我国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但时间一长,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加速减弱,以致社会经济震荡不停,直到目前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进行“探寻病根”“对症下药”。二是在我国现实经济结构中,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生产指数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亏损面达到80%,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大幅下降,而这些行业又占据着大量的人力、资金、土地资源,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势必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三是在时下,中国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总体上又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因此,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

面对我国经济当前存在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叠加的结构性困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求经济运行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保持中高速增长,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使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强调,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四是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五是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与此相一致,会议认为,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1)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2)帮助企业降低成本;(3)化解房地产库存;(4)扩大有效供给;(5)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2016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和经济发展趋势

3月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四次全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四、五中全会和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提出了“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并对今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做出了安排:

(一)“十三五” 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十三五”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紧紧围绕这一奋斗目标,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完成六大方面的主要目标:

1、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升到12万元以上。

2、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3、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4、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5、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

6、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建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李克强总理在《报告》强调:完成“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

(二)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决战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全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作出这样的预期,是考虑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等问题。有6.5%-7%的增速,既能稳定增长,又能实现就业的充分。

为确保今年预期目标的完成,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今年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价格等政策工具,采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围绕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的更大空间。通过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积极调整改革需求结构,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主要是继续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5、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

6、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通过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全面在线监测排污企业,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7、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主要是:通过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抓好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等,充分体现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8、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三)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综合我国现有经济基础、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等各个方面,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在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过去长期的高速增长回落到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这种态势,将会有效避免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过山车”现象产生,带动社会生产进入到长期平稳运行之中。由于经济基数大、体量大,中高速增长形成的经济成果和增量,将能够足以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使人们分享到更多更好的经济发展成果,生活水平、保障水平会逐年得到提高、更加广泛,对此应当坚定信心、充满希望。

二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加大推进力度并全面深入展开,消费需求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社会生产朝着符合人们需求的中高端方向发展,而经提质增效后迈向中高端的社会生产产品反过来又引领社会消费需求,形成社会生产与消费需求相互适应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三是: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这“三新”将会获得蓬勃发展,并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领头羊”或“龙头老大”。与此相对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也将随之而发生改变,追求低碳、绿色、环保、健康,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线,贯穿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变为现实。

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民创造”形成的“创新驱动”方兴未艾、持续发力,将为我国经济发展聚集强大动力、增添旺盛活力、增强竞争实力、铸就生命力。创新与创造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格调,“中国制造”转变中“中国创造”,推动社会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五是:“走出去”步伐加快,“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经济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和水平不断提高,“质好效高”、“优进优出”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模式、新格局形成,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六是: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相更加灵活、适时、有效,“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互协调,社会经济秩序更加井然,政府简政放权,职能根本转变,治理行为规范,法制政府建成。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篇2

受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 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 衰退风险骤然上升。国际机构频频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悲观情绪明显占上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认为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到3.7% (2007年为5.2%) , 2009年降至2.2%。 (见表1)

目前, 全球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和商业周期收缩的双重打压, 危机使周期调整难度加大, 衰退程度加深, 萧条时间延长。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亚洲区内以出口为主的经济体系均会受到不同成都的影响。在如此不明朗及严峻的外围环境中, 港澳特区出口在短期内都会表现呆滞, 需求同样会放缓, 消费意欲也会降低, 股票市场受环球股灾拖累而大幅下滑并连带物业市场亦出现整固, 企业生产萎缩, 从而为就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2 经济危机下港澳地区的就业形势

2.1 香港特区的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海啸对香港的人力市场影响浮现, 在一片裁员减薪急浪下, 2008年9~11月份失业率升至3.8%, 较上一次连升0.3个百分点, 香港多家外资证券商均看淡香港失业率走势, 其中高盛预期, 香港失业率未来1、2年会持续上升, 至2010年更升至6.5%的水平;花旗则估计明年底失业率会达6%。

2.2 澳门特区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008年12月30日《澳门日报》在头条刊发报道称, 上月博彩企业喊停发展项目引发的失业情况开始浮现。澳门统计局公布最新一期 (9~11月) 的失业率为3.3%, 是自2006年11月以来新高, 约1.1万人失业, 以建筑业和博彩业的失业人数增加较显著。 (见表2)

环球金融危机开始影响澳门就业情况。在博企宣布裁去9000建筑外雇后, 至11月底, 全澳外雇为9.5万人, 比9月高峰的10.4万人, 减少了8700人。

新一期失业率为3.3%, 较上一期 (8~10月) 的3.1%上升。9~11月的失业人口约为1.1万人, 较上一期增加800人, 当中以建筑及博彩业失业人数增加较多。9~11月的劳动人口共33.8万人, 其中就业人口32.7万人, 较上一期分别减少约1000人及1800人, 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本期的劳动参与率为70.5%, 较上一期下降0.1%, 但较去年同期上升0.2%;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较去年同期均上升0.4%。

按照特区政府整体政策, 以保障澳门人就业为前提, 最新的失业人口较上一期仅增加800人, 外雇已减少8000多人已可说明。只要继续严格执行此政策, 尽管需要精简人员, 但仍会先向外雇开刀, 估计澳门人失业只会增加2000~3000人。若特区政府把关不严, 失业的澳门人或会再增加5000~6000人。

3 港澳特区政府的应对政策

3.1 香港特区政府阻止裁员恶化, 创造职位促就业

3.1.1 政府、社会、个人齐努力, 阻止裁员情况继续恶化。

在现时金融危机下, 国际上很多机构均出现裁员潮,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不少公司及大机构因重整业务而作出裁员行动, 亦是在所难免。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说:“我希望机构进行裁员时, 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去进行, 并可以投放一些资源, 协助那些 (被裁) 员工, 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同时表示, 当局会继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刺激经济, 帮助有需要的市民渡过难关。

在香港, 香港业界也纷纷动员起来, 阻止裁员情况继续恶化。由香港不同行业组成的“齐抗金融海啸大联盟”发起了“不裁员约章”, 吸引了包括纵横二千、莎莎化妆品、百老汇电器、稻香集团、大快活等逾千家零售商、批发商参加, 保守估计涉及5万多个职位。大联盟召集人方刚表示, 目前最重要的是令中小企业可以“保就业”, 稳定就业人士对前景的信心, 提高不断下降的消费意愿, 才能令市场尽快恢复。

3.1.2 在减少职位流失下创造职位促就业。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表示, 外围经济环境恶化,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对香港的就业市场带来压力, 当局会在未来9个月陆续开展约100项工务工程, 为建造界创造4万个就业机会。此外, 劳工处亦会接触可能有空缺的雇主, 尽力协助受倒闭潮影响的员工觅得工作。今年10月, 劳工处共刊登超过58000个私人机构的职位空缺, 较去年同期上升3%。该处每个工作天平均收到约2800个空缺。

创造就业一方面是创造职位并减少职位流失, 另一方面则要提升失业人士的技能并协助他们寻找工作。香港特区政府雇员再培训局计划在2008~2009年度提供约12万个培训名额, 帮助学员获取所需的职业技能及在资历架构下的认可资历, 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及竞争力。

3.2 澳门特区政府以博彩为中心, 多元发展促就业

3.2.1 发展博彩业、旅游服务业, 稳定就业形势。

环球经济步入衰退, 冲击占澳门经济收入约八成的博彩业。何厚铧坦言, 澳门六家博彩企业经营较艰难, 整体博彩业的收益面临下调压力。澳门金沙集团雇员总共约15000人, 占澳门整体工作人口33万人的4.5%,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金沙集团资金融资困难。特区政府已订定应急预案, 必要时会接管面临倒闭的赌场, 确保澳门整体经济不至崩溃, 稳定当前的就业形势。

何厚铧在施政报告中指出, 将进一步发展澳门旅游业及会展业。博彩专家冯家超也同样认为, 澳门经济发展出路在于“多元化”。他建议, 应以博彩业为中心, 同时辐射带动酒店业, 会展业及表演业的整体经营发展, 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促发就业形势的好转。

3.2.2 推出“组合拳”促进就业。

谭伯源强调, 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十分关注本地工人的就业稳定问题, 去年已采取多项措施, 包括建造业的新项目不能输入外劳、开展中的工程在工程完结后外劳必须撤离以及加强打击黑工等, 以确保本地人就业。

特区政府承诺保障本地工人的就业权益, 在这方面已要求即将动工的工程发展商必须举行招聘会, 要求优先聘用、更多聘用、甚至全部聘请本地工人。对此, 特区政府会加强监管, 以免招聘会流于形式。

2009年澳门特区经济增长从数据上分析出现负增长在所难免, 但在金融海啸冲击下最坏的情况已经出现。澳门特区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经济基本面仍健康, 经济元素仍存在, 行业前景仍维持发展空间, 就业形势在众多政策出台调整后会有一定的改观。

4 结论

在全球经济危机, 各地经济衰退情况下, 作为政府即公共服务部门, 要加强就业指导、信息引导, 做好公共服务, 努力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从港澳特区政府应对经济危机, 促进就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 我们坚信,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在特区政府的积极引导服务下, 港澳特区一定能解决失业问题, 走出经济危机, 迎接新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陈凤英.世界经济2009年走势 (图) [J].《环球时报》2009年 (1) .

[2]陆荣.香港失业率升至3.8%就业不足率上升至1.8%[J/OL].http://www.singtaonet.com/hongkong/200812/t20081218_944097.html, 2008-12-18

[3]张洁.澳门失业率上升至3.3%建筑业博彩业显著[J/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2/29/content_10576624.htm, 2008-12-29

[4]舒涵.上海和香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J/OL].http://www.yikuo.com/news/2008-12-31/1285_20081231140829128516105386.shtml, 2008-12-31

[5]舒涵.上海和香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J/OL].http://www.yikuo.com/news/2008-12-31/1285_20081231140829128516105386.shtml, 2008-12-31

[6]王端.澳门政府称随时接管面临倒闭的赌场[J/OL].http://www.caijing.com.cn/2008-11-12/110028039.html, 2008-11-19

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取向 篇3

二、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中长期背景

概括地讲,当前我们把握中国经济面临的中长期背景最重要是把握三点:

1、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和潜在增长率下降

2、粗放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转方式刻不容缓

3、消化前期大规模需求刺激所积累的矛盾

这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叠加的,共同构成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的背景。

三、2014年的经济环境及政策取向

2012年四季度以来经济总体而言逐步走稳,可喜的是在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阶段转换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当前经济的回升,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旧的发展模式。因此,调结构、转方式仍然是任重道远。那么,今年经济环境如何?

外部环境:总体而言,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高于去今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和外需状况有望小幅改善。但考虑到近年来我国出口竞争力开始下降、贸易区域结构中发展中国家占比超过一半的情况,估计今年出口仍将维持与去年大体持平的、相对低速的增长格局。

内部环境:从内需环境看,投资方面,预计今年投资增速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略有下降。消费需求方面,增速将保持基本稳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略有上升。总体来看,今年的需求环境与去年大体相当,不会比去年有明显改善,当然明显恶化的可能性也不大,可以说是基本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部署,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信心,释放活力。

政府政策的总基调或总取向就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的波动和风险的情况下,抓紧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尽快构筑支撑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阶段的平稳转换奠定制度基础。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篇4

内容提要: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较为复杂,本文从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分析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目前宏观政策的特点和效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通货紧缩需求宏观经济政策

正文:

一、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实行了持续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增幅在7%~8%之间的高速平台上运行。但是,从1998年4月以来长达24个月的消费价格持续负增长,到2000年5月由负转正并实现16个月的正增长后,从2001年9月开始又重新陷入了负增长状态,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面对这种情形,众多的专家提出了“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等概念来定位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就我国目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来说,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况,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定位包含以下四层涵义。

(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我国的劳动力首先滞留在农业部门。按照王诚1996年估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38亿人。此外,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600万人,国企下岗职工1500万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都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更多的二、三产业就业岗位来容纳农业和其它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进行的。

(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致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失业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及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一般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之处恐怕是劳动力过剩非常严重。”(王俭贵,2002)。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三)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2002年我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GDP增长率达7.9%。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下滑态势。(1)GDP增长7.9%,与2001年同期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2)2002年第一季度,在投资增长19.6%、较上年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体现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3.4%,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3)2002年1~2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3%。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4)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2002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63.6亿元,下降7.3%,而支出增长23.9%。(5)物价指数全面回落,“通货紧缩”阴影挥之不去。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继续下降,分别比2001年下降1.9%和0.7%。(6)高速度与高失业并存。2002年GDP7.9%的增长率,由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左右(张本波,2002)且有随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而继续下滑之势,因而未带来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就业率的预期效应。以上状况,进一步折射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征——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四)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应当清醒看到,我国经济被“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阴影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压力之所以没有释放出来,主要是由于政府现在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锁住”了这只“笼中的虎”。(于祖尧,2002)。其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稳健货币政策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正遭受最近日元大幅度贬值和美元贬值的打压。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人民币从1994年开始同美元紧密挂钩,因而2003年初它同欧元和其它外汇的比价跟着美元下跌。同时,中国居民非自愿性储蓄还阻拦了十几万亿元购买力的实现。所以,一旦财政或金融爆发危机,人民币贬值和挤兑风潮就很难避免。

二、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

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7%~8%经济增长。但是,目前此项政策的正面效应已经在递减,它的负面影响在扩大。它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财政乃至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1)财政赤字成倍增加,财政收入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2001年度财政赤字是1997年的4.24倍,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为31.6%。(2)近几年税收以超出GDP增幅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使其得以继续实行,但2002年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9%,增幅回落10.8个百分点。(3)县、乡两级基层政府财力枯竭。(4)随着改革深化,政府各种名目的隐性债务居高不下。例如,我国存在着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社会保障金欠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等隐性债务。虽然2001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7%,债务余额为16000亿元,2002年财政赤字为3098亿元,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隐性债务的积累已达GDP的100%。(5)有些国债投资的效益低下。

(二)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按相机抉择机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时需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因此,为了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应实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从1996年5月开始到2002年底央行共进行了10次降息,并且加收20%利息税。然而,中国却出现了“货币失灵”的反常现象。降息不仅没有达到刺激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目的,相反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逐年攀升,1997年底达到50000亿元,2003年2月底已达100300亿元。由此,可见货币当局防范风险有余,刺激经济景气不足。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偏紧,这不利于缓解“通货紧缩”和遏制经济增长下滑。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潜伏的金融危机却限制了银根放松的空间。200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25.4%,远高于5%的国际公认警戒线。这表明金融领域潜伏着严重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势必火上浇油,对货币当局来说是两难选择。

三、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思考

(一)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思考

1.二者的松紧搭配。在当前,二者的松紧搭配明显应该采用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供应量偏紧不利于遏制经济增幅的下滑和刺激需求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二者的契合机制。二者的契合机制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应该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拓展空间,提供条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是一种相对中短期的政策,货币政策则是一种相对长期的政策,而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货币政策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至于目前我国出现的“货币失灵”,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引起,归根结底是由于央行没有超然独立性、市场化利率机制尚未建成及货币政策体系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2)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使财政政策适应、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金融通过自身经营机制转变、中资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盈利能力的增强,避免和化解金融风险。2)金融体制改革应尽快拓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3)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使利率真正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的信号。4)加快发展股份制私人银行和其它民营金融机构,通过发展这类银行满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的投资与贷款需求。

(二)扩大有效需求的思考

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连续5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施行,我国过剩生产能力和存货依然很高,加工工业严重开工不足,库存商品达30000亿元之巨。据调查,2002年600种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商品占86.3%,供求平衡的商品占13.7%。由此可看出,要扩大内需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仅从财政和货币政策着手已是不够的,还须探讨其它思路和方法。为此,笔者总结出了以下思路。

1.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扩大有效需求的格局。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六要开辟旅游、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投资消费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可通过提高消费率来扩大内需。

2.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据《经济日报》1998年9月28日文章披露:“1996年底,城镇居民存款余额为30850.2亿元,其中20%以上为公款私存;2.5%的城镇居民人口占有83.2%的存款,97%以上的普通居民人均存款仅为1080.5元。”由此可见,储蓄存款在社会各类成员中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另外,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达0.415,已突破0.4警戒线;而据有关专家估算(王义达),199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56,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又据《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9月24日的文章披露:“2000年中国资本外逃量已达480亿美元超过当年外商对华投资407亿美元……据分析,国内资本外逃的主力军是不法资产的占有者。”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居民贫富差距悬殊,中国经济发展的收益在社会公众中进行了不

公的分配。

从我国近年来的情况看,富有阶层有购买力,但其消费倾向低。这些人的投资除了持有股票和国债外,实业投资受到产权制度、投资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灰黑色收入不敢暴露出来,要么以各种名义存在银行,要么趁我国资本大量外逃之风转移到国外,要么滞留在地下钱庄。而广大贫穷阶层,尤其是下岗工人、农民和经济效益差的国企职工是消费倾向高的群体,但其购买能力低下。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相对的,即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而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又引致了经济增幅下滑和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具体举措如下几个方面。(1)认真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适当时候取消农业税。(2)公平税负,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利息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4)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减少权力对国有资产的侵蚀,建立起抑制不法侵占国有资产和谋取非法收入行为的监管机制和对非法收入攫取者的惩戒机制,从制度上限制和减少因“灰黑色收入”大量存在而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现象。(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司法体系和民主法律监督体系。

四、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宏观调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调节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国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常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它们会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现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在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降低利率等,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如: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全面实施并不断提高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国家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

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措施和手段,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解决就业问题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有效地增加就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通过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大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政府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劳动力就业上的积极作用;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可扩大就业规模;政府通过加大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鼓励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从而增加就业。

【参考文献】

1、Porter,P.and G.Scully,Institu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Public Choice,Vol.82,17~36,1995.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武少俊主编,2001年,中国物价出版社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篇5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一致性的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力挽经济长期陷于衰退之中。回顾2009年的全球经济,我们发现主要经济体正在或即将先后经历触底、筑底、回升的过程。危机发源地美国走出了超预期的强劲反弹;受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欧元区和日本也正在走出衰退;活力较强的新兴经济体则率先复苏,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5%左右。展望2010年,使世界经济走出衰退泥潭的政策刺激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但力度逐渐减弱,宽松货币政策可能转向,消费和投资虽在回升,但仍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

2009年中国经济回顾

总体看,2009年世界经济体依然在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杀伤力中震荡。虽然部分国家的数据显示了经济触底的证据,但是从长期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将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即使复苏,其过程也将是缓慢和艰难的。

就中国经济形势而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与艰难复苏给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呈现出了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经济增长前低后高,快速企稳超过市场预期,从2008年年末至今,经济又有“V”型复苏的迹象;二是经济企稳回升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出现可喜变化;三是商品价格水平低位徘徊,资产价格回升较快;四是失业情况总体得到改善,农民工就业形势迅速好转;五是出口低位维稳,初现复苏曙光;六是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在世界显著,为经济企稳回升奠定基础。

2009年中国经济之所以快速企稳回升,得益于我们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从2008年11月开始,中央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具体而言,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推动投资快速增长;大规模减税、“家电下乡”及改善民生等政策刺激消费需求,效果显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了市场流动性,刺激了信贷;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发展势头趋好。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还有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具体包括:经济企稳主要靠投资拉动,需求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居民收入占总收入过低,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未来消费增长前景堪忧;财政存在潜在压力;信贷违约、特别是地方政府贷款风险增加,银行系统将接受考验;产能过剩仍然突出,高耗能产业又有增加。

2010年中国经济展望

我们认为,在保持现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2010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

1、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全年GDP增速总体可达到9%左右。

2、投资增速将持续保持高位,但较2009年将有所回落,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会维持在20%以上的增速。

3、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将继续扮演较为稳定的角色,预计全年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仍将是4个百分点左右。

4、外贸形势将有所好转,将正向拉动经济增长,预计全年进口额同比增速可能达到13%左右,出口额同比增速将达到10%左右。

5、工业生产增速将继续提高,结构更加均衡。工业生产行业结构也将随需求结构的变化而有所改观。

6、物价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生产资料和部分工业品价格上涨压力明显增大,预计CPI将会达到3%左右,PPI将会上涨到5%左右。

7、信贷规模不会急剧缩减,货币流动性依然充裕,预计全年M2增速将会在18%左右,新增信贷规模将会在8万亿元左右。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GDP、通胀和失业

2009年GDP成功保八已无悬念。其中,消费的平稳增长、出口的迅速回升和投资的猛烈拉动,是保证09年我国经济体继续“一枝独秀”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占大部分。2010年,笔者认为,GDP仍将保持8%以上的增速,一方面因为经济恢复的惯性,另一方面消费会比09年增长更快,投资仍会保持较快速的增长势头,而出口可能会有反复,但是不会创出新的低点。

09年,全球向市场注入了天量的流动性,而经过一年的时间滞后性以后,通胀更加确定并逐渐显现出来。根据经济学知识,通胀是纯粹的货币现象,既然市场有如此多的流动

性(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投资环境恶化加剧,较大部分流动性游动于实体经济外,在可炒作商品上兴风作浪,当然,股票也是一种商品),在政府正在犹豫政策刺激和宽松政策是否应该退出时,其实通胀已经悄悄到来,这是一个预期不断强化的过程,而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加强必会推动真正通胀时代的到来,那时,尽管美联储和各国央行加息(事实上加息幅度不会太大,否则经济的复苏可能前功尽弃),其通胀势头是难以阻止的。

失业人口在我国难以统计,但是2010年就业形势仍旧十分严峻,美国的失业现象还会更加严重,否则美国不会通过打贸易战的方式来解决国内的就业压力了。

(二)消费、投资和出口

09年,国家为了促进消费,出台了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的政策,使消费不至于急剧下滑,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而2010年,在汽车和家电的需求得到释放以后,这两项政策对消费的贡献会逐渐减弱,因此,政府在调结构的同时,重点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开发和振兴。相信,随着外出旅游的人们越来越多,服务业对消费的拉动会更加显著,消费在2010年仍会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势头。

以政府主导投资的09年,对GDP的贡献巨大,但是由于财政压力,这种投资不可持续。尽管如此,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切实启动起来,并且在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可投资项目还很多,大部分集中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基础设施等。因此,2010年,投资仍会保持迅速的增长势头,但是同比会稍微有所回落。

对于出口,我国已是除德国以外的第二出口大国,由于成本优势仍将存在,出口不会再次大幅下滑,仍旧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战必将是2010年的家常便饭。因此,笔者认为,今年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波动可能加剧,但是不会再创新低,仍将保持一定的水平。

(三)信贷和政策

09年,信贷增速巨大,增量达到10万亿人民币左右。2010年,政府仍将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不会主动或被动收缩流动性,由于资产泡沫和通胀逐渐临近,加息成为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第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由于大型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仍旧需要后备资金的继续支持,因此,银行信贷仍会保持一定的较快增速,但同比09年规模必会有所减小。

2010年,政策更加趋向于调结构、促内需,政策的支持逐渐偏向于区域(海南、新疆、天津、广西等)、新兴产业(3G、物联网、新能源等)。同时,政府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重担落在广大的中产阶级肩上,而在投资股票的投资者中中产阶级大多数,所以,政府不会让股市萎靡下去,更不会让股市崩盘,毕竟股票市场上是企业融资的好地方。

(四)房地产业

最近,国家对房地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次似乎政府实在忍无可忍,终于沉不住了,多部委联合下重手调控房地产市场。其实,在我看来,还是假惺惺的,孰不知在中国,房地产已经成了政府心头爱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坏孩子”。今年,关于房地产价格疯涨的讨论可谓是铺天盖地,网络媒体更是不厌其烦当成好素材不断渲染,民众对房价的过快上涨已是怨声载道,一部电视剧《蜗居》更是使房价的讨论达到了高潮。政府在12月才出手调控房地产,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一些城市房价的涨幅实在令人惊悚!政府再不出面解决,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旨,更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稳定;二是今年政府保八已无悬念,这时出手不会对经济造成大的负面影响,这才是主要原因。

07年调控房地产失败,让政府实在颜面无光。这一次,不管政府是不是真心的,但是它要看到效果,否则影响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于是,多少部委站出来大张虚势,表决调控的决心,并相继打出了“组合拳”。但是,笔者预计调控政策还未出完,还有后续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明年房价必然会在一系列措施的执行下出现小幅回落,这是政府愿意看到的,也是必须看到的效果,至于回落以后持续多久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中国,似乎99%的人都认为房价存在巨大的泡沫,我也承认,但是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会不会破裂?如果要破裂,什么时候爆发?这些预测性的东西说不准,也很难说。但是,我更相信房价在近几年是不会破裂的,想着泡沫破灭后再买房的人就是幻想了!

对2010年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应立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全面清理向城乡居民征收的各种税费;根据个人支出和消费水平的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甚至更高;增加国民休假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用城市化带动消费增长。

2、宏观经济政策应适时做出调整,正确处理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结构调整与管理好通胀预期的相互关系。宏观调控应有利于稳定增长、调整结构、扩大就业、预防通胀。在继续实

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宜适时实施动态微调,真正做到“有保有压”:财政政策从扩投资转向促消费、惠民生,货币政策重点从增加信贷投放转向优化信贷结构。

3、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实现内生性增长的根本举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应着重调整三大结构,实现三大转变:一是调整需求结构,由投资和出口需求为主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更多地发挥消费的作用。二是调整供给结构或产业结构,由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现代农业所占比重;推动工业由大变强,提高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重点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服务业就业比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三是调整要素结构,由过去那种过分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经济增长。

4、以深化和推进关键领域各项改革作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有力武器。医治体制问题的方法只有改革,改革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解决对发展全局有着特殊重要性的问题。例如: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5、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以培育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要想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制高点,必须兼顾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产业、环保产业等。

6、高度警惕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后可能积聚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具体来说,可能的风险点包括:银行资产充足率下降,信贷风险上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患巨大;财政赤字需要警惕。2010年,货币政策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总体基调的同时,应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努力寻求信贷规模调整与信贷结构优化的平衡点,适时考虑退出策略,分步实施政策调整与转向。财

政可持续性需要高度关注,需要制定长期平衡性策略。更重要的是关注地方财政支出的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

7、尽快打破垄断、开放民间资本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继续推进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让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进行自由、平等的竞争;国家财富逐步适度向国民转让;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8、重视加强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以争取更大的经济发展外部空间。中国应该积极与G20国家协调合作,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深入合作,防止贸易保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世界各国都应维持当前经济刺激方案,现在还不是讨论刺激政策退出的最好时机。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篇6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稳步进行,经济增长速度也正朝着预期方向行进。但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我国已经进入只有调整宏观经济结构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顺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将针对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浅谈一下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字:金融危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

一、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形势

(一)国际形势的有力表现

1.从全年的相关经济数据看,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上将延续复苏状态。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私人消费、跨国投资和全球贸易都在不同程度上恢复。

2今年各国刺激经济增长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并且多边贸易合作仍然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国际经济仍保持温和复苏状态.。

3.国际新兴经济体正复苏强劲,内需增长空间较大。由于今年很多新兴经济体之间经贸合作加强,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下降,预计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局面。

(二)国际形势的不利因素

1.当前由于新兴经济体面临流动性泛滥和通胀问题,货币政策正趋于紧缩局势。虽然整个经济体有回暖迹象,但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仍有蔓延之势。

2.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冲突、汇率及货币冲突等原因将使货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经济体复苏前景无法预测。

3.因为受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成本价格压力仍然存在。加上发达国家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债务危机将使“中国制造”的国际需求进一步减弱。

4.伴随着各国经济复苏进程的进一步分化,很多国家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战略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各国经济结构和其发展模式节拍不一,浪费严重。

二、我国国内宏观经济形势

(一)国内有利的经济形势

1.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和城镇化共同发展已是今后的大趋势。并且今年因为大多数工业品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的现象,经济需求不存在过热的情况。

2.今年我国已稳步推进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明显改善了外汇收支平衡。同时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节能环保、新能源型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点,新兴产业正稳步快速发展。

3.我国实施了多种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已出现回升的迹象。

4.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国内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继续增强,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和中西部投资的局面已经拉开,这些对投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国内不利的经济形势

1.尽管今年我国国内货币政策已经紧缩,但是在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撑下,资源、要素成本上涨对国内物价构成长期向上的压力。

2.国内信贷投放增速继续回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较大,结构调整和短期增长的矛盾比较尖锐。

3.国内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增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已经感受大较大压力。

4.当前国内最有争议的发地产产业正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三、我国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应采取的调控政策

(一)正确处理物价稳定和消费需求的关系,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有利于人们形成稳定的预期, 保持消需求的稳定增长。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相关宏观经济政策,运用适当的政策创造出低通货膨胀和高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

(二)正确处理投资、出口和消费的关系, 有效防止经济风险。在上一轮经济上升期, 我国经济的突出矛盾就是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关系不协调,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实施正确的宏观调控措施。

(三)正确处理保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作为劳动力大国,充分就业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大力发展就业经济, 制定实施劳动密集型工作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 增加合格劳动力供给及创造就业机会等, 提高工人就业能力和经济实体提供就业机会能力。

(四)正确处理房地产产业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关系,使房地产产业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指向标,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篇7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讨论

关于2013年经济形势的判断仍有很大争议。最主要的争议围绕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判断。2012年经济增长率在前三季度走低, 四季度有所回升, 但未必能够回到8%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判断存较大分歧。根据前些年国内外分析资料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 国内的潜在经济增长率有可能在9%~10%, 有的研究报告甚至认为2001-2007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有可能在11%左右。如果根据以往的经验, 7%的增速明显偏低。但现在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中国潜在增长率是否已出现明显下降, 归纳起来看国内有几派的观点。

一是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学者, 认为未来20年, 中国还具备保持8%以上的增长可能性。二是复旦大学韦森教授认为, 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 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能够保持5%~7%就不错了, 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蔡昉教授认为, 2011-2015年期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将降到7.2%左右, 2016-2020年期间只有6.1%, 跟他观点类似的还有卡内基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佩蒂斯认为, 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将会下降到3%~3.5%。中信出版社的《大拐点》一书, 从几个方面判断中国可能已经非常接近于经济上的大型拐点。蔡昉教授也提到这方面的情况。

二、经济增长率是否偏低的理论与证据

对于中国潜在增长率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研究。根据国际经验, 把不同的国家发生经济增长速度转折的时间段归纳总结, 进行国际比较研究, 以此判断中国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转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臣格林和两位韩国学者根据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数据进行了总结, 在最新的报告里, 他们认为, 以2005年为基准的国际价格水平来测算,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水平在达到10000~11000国际元和达到15000~16000国际元这两个时段中, 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速有可能出现下降的两个风险时段。过去的研究认为只有15000~16000一个风险时段, 近期的研究分为两个风险时段。

对于中国来说, 按照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购买力评价, 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7146国际元, 按照近两年中国经济和人口增速, 我们估计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500国际元。按照近期中国的增长态势, 2015年中国人均GDP可能达到10000国际元, 这是购买力评价测算, 以2005年购买力评价为基准的国际元水平。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按照这样的经济分析, 2015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的第一风险时段。2020年前后是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第二个风险时段。这个分析和另外一种分析方法——增长因素分析法所提供的一些分析结论、论据大体上是一致的。

增长因素分析法由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罗、以及后来美国的经济学家丹尼森等开发应用。2012年, 亚洲开发银行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撰写了《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报告, 认为2010-2020年期间中国的年均增长速度是8%, 2020-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是6%。国内其他的研究报告分析结果也与之比较类似。例如, 2012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曾经联合发布的报告一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分析也比较相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报告中使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做出了判断。认为在近阶段,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应该还在8%以上。采用“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也可佐证该判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缺口与通胀之间有关联关系, 当总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的时候, 价格水平将上涨, 当总产出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 尤其是增长率大幅度增加时, 价格上涨率压力增大, 将会提高。

2009年底至今, 中国经济出现了接近于一个周期的演变过程。2009年底至2011年初, 我国石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2011年以来价格上涨幅度走低, 对照这样的运行过程, 应该说中国现在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在8%以上。否则, 对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略微低于8%的情况下, 价格上涨幅度和价格上涨率持续走低的现象就不好解释了。还需注意的是2012年中国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的购进价格都是同比下降的。

追溯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情况, 工业品的出厂价格 (现称为生产价格) 、生产者的购进价格在1998年前后出现一次下降情况, 2002年、2008年、2009年均出现过同比下降的情况。这是统计数据可查的四次同比下降。同时, 消费价格的涨幅在不断走低, 工业品价格同比出现了长时间持续下降。对于反证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否低于潜在增长速度具有说服力。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不到8%, 可能还是低于目前这个阶段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文章开篇提到我国目前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偏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了答案。低于8%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低于潜在增长速度的。因此, 2012年放松货币政策、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是基于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判断。

除了从经济增长、价格对判断形势的论据外, 还有另外一些方面的论据。如在2012年全球经济较低迷的情况下, 中国贸易顺差比2011年明显增大。2012年的顺差比2011年实际上增加了700多亿, 增长幅度接近50%。在整个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 中国的贸易顺差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扩大, 反过来也只能说明国内需求扩张的步伐和放缓的势头比较严重, 这也是能够支持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偏低的结论。

可能还有一些指标能够支持这样的判断。如财政收入明显减速, 货币供应量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 发电量和用电量指标争论特别激烈。发电量曾经出现过零增长, 年终用电量指标稍微有些增长。最近已有好转。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速比2011年同期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 出现了负利润。

以上分析说明,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如有些经济学者所言, 纯粹是长期性、结构性因素导致的经济增速偏低;中国经济增长到了换挡期等。虽然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主要因素还是来自周期性方面的, 因需求不足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确实应当适度放松宏观经济政策来刺激需求, 提升经济增长。

当然, 经济低迷的原因是有共识的, 如内外需都在放缓, 外需放缓主要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不佳, 内需放缓是因为整个国内投资都在放缓。体现在:2012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负增长。这与2012年抑制通胀, 货币政策收紧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综合动向指数也表明, 尽管进入2012年四季度以来, 中国经济出现一定幅度的反弹, 但与经济比较低迷时候的状况仍较一致的。这也支持了前文提出的中国经济实际上还处于周期性低谷的判断。

三、2013年中国经济预测

201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反弹, 但仍处于低谷阶段, 未来将会是怎样的情况。学者们的主要分歧是经济反弹会持续到什么时间。借鉴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 下文将进行一些分析判断。

(一) 出口形势的预测

出口形势的分析判断有一定的难度。2012年5、6月份以来, 出口增速月度之间波动非常大, 10月是1%左右, 12月变成14%左右。这也许与我国出口订单短期化的趋势有关。总的来看, 2012年整个出口的形势走低, 到现在出口形势应该说还是很严峻的。笔者判断2013年会有一个小幅反弹, 最主要的是国际经济形势会有一定幅度的好转。

目前, 整个国际经济形势应该说还是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 没有找到很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这样的背景, 美国、欧洲国家、日本近期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 发展中国家也放松货币政策等。在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下,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好转。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德、意、法三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做了一个预测, 认为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欧洲经济还有可能持续下降。2013年一季度有可能持平, 同比下降的。2013年二季度环比有可能出现轻微正增长, 扭转目前连续环比下降的状况。

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预测, 2012年四季度, 美国受财政悬崖的影响, 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跌至1%以下。2013年上半年两个季度也将处于低迷状态, 预计在1.5%以下。但2013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将上升至2%以上。整体来看, 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因受财政悬崖的影响, 速度会有所放慢。

日本证券机构判断2013年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与2012年大体持平。总的来说, 随着欧洲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 美国经济在2013年下半年也有可能出现好转, 再加上随着政策效能的发挥, 新兴经济体可能未来也会有一些好转的情况。

因此, 整个中国的出口的外部需求将受到一些正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仍需考虑的因素是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总的来看, 认为中国出口仍然比较低迷, 但增长速度总体来看可能与2012年持平, 有可能会有略微好转, 尤其是2013年下半年, 出口增速有可能会有轻微加快的情况。

(二) 投资形势的预测

中国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量除了外需, 内需主要还是投资方面的情况。2013年投资的反弹态势有望延续。材料表明, 一方面中国近期投资增速有一些小幅反弹, 尽管幅度不大。2012年以来基础设施项目增速均在反弹, 原因是新开工项目增加, 如高铁项目原来停止, 而年终前后恢复施工, 整个投资项目资金到位的情况有所改善。房地产方面, 2012年下半年房地产成交有所活跃, 预售房和售房所获得的资金使整个资金状况有所改善, 成交活跃对于促进投资也有一些积极的作用。

总体来说, 整个投资增速有可能将目前这种小幅反弹的情况持续下去。不太有利的因素来自保障房建设。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 保障房的开工增速比较快, 但是按照整个保障房计划来看, 2013年之后保障房开工和建设规模都有可能较2012年有所下降, 这可能对整个房地产和整个投资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但由于保障房的建设规模在房地产投资和整个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够大, 如果下降的幅度不那么大, 还不会影响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反弹的趋势。

因此, 2013上半年整个宏观经济渴望继续保持反弹的势头, 全年的GDP增速应该高于2012年, 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实现略微超过8%的增速。

(三) 消费形势的预测

从消费价格来看, 2013年CPI较上年上涨2.5%。当然国家统计局解释, 有短期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 加之国际因素, 如美欧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价格的影响, 国内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2012年持续同比下降的情况会逐步得到扭转。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势变化对此影响较大。

前文提到外贸形势可能会出现一些好转, 但反复波动的态势有可能会延续。外贸顺差随着国内需求扩张步伐的加快, 国际变化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 外贸顺差较2012年会有所下降。国经中心研究开发的先行指数现在处于持续反弹的态势, 一致指数也出现了反弹。根据两者之间有一个超前滞后的时差, 我们判断目前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会至少延续到年终。直到2013年三季度, 这种经济增速反弹的态势都会延续下去, 到四季度增速反弹的态势有可能会停止下来。

2013年价格上涨的态势有可能会有所加强, 考虑到国内需求扩张步伐加快, 以及国际上价格上涨的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大的因素, 判断2013年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可能比2012年要快一些, 但应该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估计在3%~4%的范围内。

国内外工业品和原材料的价格联动关系比较明显。中国工业品的价格和国际上的变化同步性比较好, 幅度上有时有一些差异。2012年, 中国的工业品价格以及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都是下降的。比如美国、欧洲的经济那么不景气, 也没有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一开始我们把这两类价格指数下降作为佐证中国经济比较低迷与潜在增长速度差距较大的一个证明, 同时也参考了国际上一些价格变化的情况。随着2013年整个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这种下降的态势有可能会出现扭转, CPI价格指数、中国工业品生产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步性比较强的情况, 给我们做出判断提供了一些支持。如, 中国和美国的PPI的走势比较一致, 201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还持续下去的话, 美元有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至少不会出现原来因受风险因素影响, 短期曾经走高的情况。随着全球经济风险减弱, 加上美国的量化宽松的影响, 美元汇率有可能走软, 对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推高的作用, 对中国经济也会有一些影响。量化宽松对美国的货币供应业会有一些影响, 同时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传导到国内。

四、政策建议

第一, 财政政策方面。要继续落实2012年初提出的结构性减税措施。为了保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2013年在安排财政收支目标的时, 就应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由于没有考虑到要实行结构性减税这方面的需求, 对2012年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一些偏差, 把财政收入的目标制定得偏高, 财政支出有时跟不上收入变化的步伐, 财政政策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 2013年财政政策的力度应该加大一点, 财政赤字的规模适当扩大。

第二, 货币政策方面, 2013年国际形势比较复杂, 美、欧、日都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2012年中国为了稳增长, 也放松了货币政策。2013年是否继续放松, 恐怕要保持灵活审慎的态度, 监测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国内经济形势运行的态势。必要时, 可以考虑适当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如降低准备金率, 在价格上涨幅度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 也可以考虑降低基准利率, 但是这个可能性相对会小一些。

第三, 出口政策方面, 要稳定出口的政策, 2012年国务院提出了稳定出口的一系列政策, 重要的是把稳定出口的政策落实好。

第四, 稳定投资的增速。目前整个投资增速仍快于投资资金来源的增速。说明投资的资金来源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因仍赶不上投资增速, 所以资金方面还需要把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好, 能够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 索洛 (R.M.Solow) , 等.经济增长理论[M].胡汝根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9.

[2] (美) 迈克尔·佩蒂斯.中国经济存在软肋吗:国家资本结构陷阱与金融危机[M]沈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亚洲开发银行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超越低成本优势的增长: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R].2012-10-27.

[4]袁剑.大拐点[M].中信出版社, 2012.

[5]庄巨忠.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J].中国市场, 2013, (3) .

中国经济形势及政策 篇8

一、2014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总体表现平稳增长,增长速度滑入中档区间

在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建材工业已从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阶段。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6.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13.6%、上半年13.2%、三季度11.5%相比,增速回落态势明显。从目前趋势看,建材工业增长速度虽然高于工业平均水平,但较之以往,全行业整体已经进入换档区。其中,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等传统建材产业仍占据着建材工业发展主体地位。

(二)利润增幅收窄,盈利水平下降

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356亿元,比2013年增长4.9%。其中,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780亿元,占建材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23.3%,份额最大;平板玻璃制造业实现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64.9%。2014年建材工业实现利润增幅逐月收窄,与一季度32.5%、上半年21.8%、三季度13.6%相比,回落速度呈加速态势。10月份以后已经从前10个月两位数增长降为个位数增长,全年利润增幅比上年减少15.4个百分点。2014年建材工业盈利水平下降,规模以上建材工业销售利润率7.0%,比2013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三)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回落,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产销低位徘徊

受宏观环境及行业内部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传统建材产品增长速度大幅回落。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24.8亿吨,增长1.8%;全国平板玻璃产量7.9亿重量箱,增长1.1%。全国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产量增长率都在7.9%以下,低于建材和工业增长速度。2014年水泥产品产销率98.9%,比2013年下降0.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销率96%,比2013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

商品混凝土等低能耗及加工制品产业增速回落,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工业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产量突破16.5亿立方米,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4年全国技术玻璃产量突破9亿平方米,石膏板产量突破34亿平方米,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2012年以后,原本高速增长的建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逐渐与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同。2014年建材工业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1.36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4%,增速比上年略升0.1个百分点。建材投资低于全国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建筑用石开采与加工业、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轻质建材制造业占据建材投资前4位,分别占建材投资总额的16.4%、13.5%、10.2%和7.6%,水泥制造业投资由2009年第1位下降到目前第5位,连续4年下降,年投资完成额从高峰期的1576亿元减少到2014年1081亿元,占建材投资总额的由23.8%降到7.4%,卫生陶瓷制造业、平板玻璃制造业、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负增长,建材工业产业结构将继续朝低能耗、低排放方向优化。

(五)出口增速回落,进口超过出口

2014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出口36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1%,增速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剔除汇率和价格因素,2014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实际出口数量仅比上年增长5.3%,出口增速放缓,对建材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2014年建材及非金属矿进口高速增长,并于7月份以后形成贸易逆差,这是我国自建国以来,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的第2次。2014年建材及非金属矿进口463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10.8%。其中钻石、宝石、翡翠、软玉四种产品进口348亿美元,占建材及非金属矿进口的75%。四种产品2014年比2013年增长225%,除去这四种产品,其他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进口金额仅增长2.3%。

二、建材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及主要问题

(一)建材工业运行呈现新常态特征

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7%,是2002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传统建材产品生产增速低位运行。2014年9月份以后,全国水泥、平板玻璃月产量同比增速都出现负增长。全年水泥产量增长速度从上年的10%回落至1.8%;平板玻璃产量增长速度从上年的13.3%回落至1.1%。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的年增长率,低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1998年2.8%的增长率,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4.3%的增长率,是1990年以后,24年以来我国水泥产量最低年增长率。2014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年增长率,也是新世纪以来少有的低增长年份。

(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建材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明显加快。2008年以后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每年递增量都在2000家以上。2014年建材规模以上企业增加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还在1513家。其中水泥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比2013年减少301家,平板玻璃制造业减少8家,建筑陶瓷制造业减少29家。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886家,砖瓦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加194家,建筑用石增加176家。建材工业增加的1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为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增加了65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和产值,拉高增长速度约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增加约15万人。

(三)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建材行业中低耗能和加工制品产业持续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排放方向优化倾斜。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成为建材最大产业。2014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销售收入10222亿元,超过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标志性地成为建材工业最大产业。2014年规模以上技术玻璃制品制造业销售额已经达到平板玻璃制造业2倍以上。建筑用石加工业已成为建材行业第四大产业。2014年,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技术玻璃、轻质建材等为代表的建材低耗能和加工制品产业,销售额比重已经占建材工业48%,比2013年上升1.7个百分点。

(四)主要产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平稳

新常态遏制了建材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增长,落后产能淘汰持续进行,新增产能势头被遏制,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净增长量都趋于停滞。2014年水泥熟料新增生产线减少17条,与此同时,全年关停30条水泥生产线,减少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500万吨,减少水泥生产能力1.4亿吨,水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近400家,水泥新增生产能力和关停减少能力基本持平,这是水泥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来的第一次,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泥熟料能力利用率达到76%以上,水泥能力利用率也保持在75%以上的合理区间,水泥熟料和水泥能力利用率都比2013年有所上升。平板玻璃2014年新增浮法玻璃生产线减少5条,减少平板玻璃生产能力1784万重量箱,关停产能与新增产能相抵,平板玻璃生产能力增长基本停滞,产能利用率与2013年基本持平。

(五)建材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产能过剩持续常态化,建材企业集团积极探索国际化市场拓展,“走出去”战略初显成效并且步伐有所加快。华新水泥继2013年塔吉克斯坦亚湾项目投产后,2014年开工建设塔吉克斯坦第二个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收购、控股柬埔寨卓雷丁水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印尼南加海螺项目2014年顺利投产,缅甸项目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福耀玻璃俄罗斯卡卢加州汽车玻璃项目完成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配套资质认证,进入转产切换阶段,美国俄亥俄汽车玻璃项目完成企业注册等前期工作,购买PPG公司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计划进行升级改造成汽车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

(六)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经营成本上涨幅度超过主营业务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费用”总额增长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由于建材工业仍没有摆脱规模数量型增长模式,产品销售量和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建材工业自2012年开始毛利率持续下降,2014年建材工业毛利率14.3%,比2013年下降0.9个百分点。

2014年建材及非金属矿出厂价格全年平均比2013年上升0.15%。受2013年主要建材产品价格走势“前低后高”影响,2014年建材主要产品出厂价格环比逐月下滑,目前已经回到上年最低价位。水泥价格2014年前9个月持续快速下跌,9月份以后全国当月水泥产量同比的持续下降,水泥价格止跌趋稳。2014年末,全国通用水泥月平均出厂价格每吨296.4元,全年平均比2013年略微下降0.4元。平板玻璃价格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环比持续下跌,2014年8月份以后止跌低位徘徊,2014年末,全国平板玻璃月平均出厂价格每重量箱63.1元,全年平均比2013年下降4.1元。从目前趋势看,建材主要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仍将处于低位态势,全行业下行压力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

(七)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产成品库存增加显著

2014年末,建材工业应收账款达4991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12.7%,占主营业务收入10.4%。建材企业面临的紧缩的金融环境以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造成的呆坏账风险加大企业经营压力,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水泥制造业尤为突出。2014年末,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应收账款达2336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21.8%,占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3%;水泥制造业应收账款达750亿元,与2013年末持平,占水泥主营业务收入的7.7%。

2014年末,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产成品库存1410亿元,比2013年末增加14.4%,增长幅度高于销售和成本增幅。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产成品存货可供销售天数13.8天,比2013年上升0.4天。其中产能过剩行业水泥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可供销售天数比2013年上升1.7天,平板玻璃制造业上升3天。

(八)融资难问题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因素

2014年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财务费用达到644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其中利息支出539亿元,比2013年增长10.9%。2014年建材工业利息支出和财务费用增长速度都高于收入增长速度,也是影响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建材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对于建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产业转型和长远发展的瓶颈作用日益明显。

(九)行业两极分化明显,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问题凸显

面对形势变化,建材大企业集团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经济运行质量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福耀、南玻两家集团缩减平板玻璃产能,致力发展加工玻璃,实现利润占建筑技术玻璃行业利润总额30%。海螺、华润等水泥产销增长10%左右,销售收入增长20%左右,产能利用率85%以上。海螺、华润、中国建材、金隅、中国中材等数家集团实现利润占行业利润总额近半数。北新建材销售收入增长16%,石膏板产销和盈利均占行业40%以上。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2014年规模以上水泥制造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4.2%,比2013年增加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99亿元,增加21.4%。平板玻璃行业自2014年二季度以来,由于产能释放较大,价格、效益持续下滑。2014年规模以上平板玻璃制造业企业亏损面29.5%,比2013年增加5.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5亿元,比2013年增加147%,行业形势尤为严峻。

(十)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转变全行业发展方式任重道远

目前建材传统产业及传统延伸产业利润仍然占全行业利润75%,建材新兴产业仍处于规模外延扩张的初级阶段,未成气候,其在建材工业总量占比仅约10%,还不能承担起支撑建材行业快速增长的重任。这也是随着投资增速的下滑,建材行业增长速度、利润增幅也随之放缓,仍然表现为明显的规模数量型增长特征的根本原因。而在新常态中,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传统产业面临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和产能过剩所形成的双重压力,低速增长将是长期趋势,建材工业发展将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三、调结构、转方式具体措施

(一)充分发挥引领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

组织召开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全行业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目标和攻克瓶颈的重点,为2020年全行业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实现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奠定了有力的支撑。召开建材企业“走出去”座谈会为契机,为建材企业“走出去”明确了方向,推动企业的资本、实体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并搭建了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行业性融资服务平台,以支持建材新兴产业、节能减排、“走出去”等工作。

(二)贯彻41号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产能过剩,维护行业经济运行效益

针对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建材联合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部署,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从行业协会角度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多次向政府部门当面或书面专题汇报,表达不能再批各种新建项目,对新建项目审批必须用改革的思路改成多方参与、公开公示的建议。另一方面在全行业提出了“两个遏制”即遏制新增产能、遏制经济效益下滑;“三个加快”即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两个“第二代”研发、节能减排和兼并重组的步伐。制定了《建材行业遏制新建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六个一批”。此举不仅得到了全国建材行业积极响应,而且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三)把“三新(新技术、新标准、新政策)”作为推进建材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兼并重组进程

为了使结构调整更有针对性,建材联合会组织各专业协会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开展了各产业摸清家底并进行三类划分的工作,基本摸清了多年未清的家底。发布了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纤、墙体材料等重点产业重点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从技术导向上明确了产业结构提升与调整的目标。积极推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两个“第二代”的技术装备研发,制定了两个“第二代”技术装备研发标准和验收规则,并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职责与责任分工。推动取消了针对性不强、不起作用的标准32项,创新提升修订了161项标准。针对行业发展的矛盾和瓶颈问题,积极向工信部等政府部门提出政策措施建议,初步统计重大的政策建议共13项。同时,针对建材行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形势紧迫,建材联合会联手19家专业协会向全行业发出了《发展绿色建材推进节能减排倡议书》,组织开展了“百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等活动,促进了建材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动兼并重组步伐,会同相关专业协会制定了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水泥行业、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平板玻璃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向国家有关部委推荐了平板玻璃行业重点支持培育的大企业集团。

(四)确立了“一个战略、两个支撑点”,为行业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为转型升级指出了路径

建材联合会针对建材行业的实际制定了到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目标。为使“战略”实施有支撑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建材联合会在组织全行业的力量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必须支撑在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实现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由此组织召开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确立了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攻克瓶颈的突破点,提出了到2020年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二是必须支撑在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点上,因此制定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向行业和社会发布,并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转发。

四、2015年全年趋势及一季度运行情况判断

从宏观环境判断,建材行业平稳增长的基础面没有改变。国民经济仍保持增长态势,工业化、城镇化仍将为建材行业提供市场增长空间,新常态以来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及项目核准,效应将会得到陆续发挥。2014年我国固定资产资产投资额超过50万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达到34万亿元。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年完成投资额增加量将在7.5万亿元以上,建筑安装工程增加量在5万亿元以上,都远远高于原20%以上增长速度所带来的绝对增长量。按建筑安装工程对包括钢材、水泥在内的建材产品消耗计算,建材产品需求量年增长量在2万亿元以上。2015年投资增速拉动的建筑材料需求绝对数量仍然可观。

从行业内部分析,工业化进程仍将推动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较快增长。建材行业工业化进程还远未完成,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将为全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2015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砖瓦及建筑砌块、砂石等传统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将继续推动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保持中速平稳增长。2014年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销售额超过水泥制造业,但从混凝土与水泥的生产比例计算,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的销售额应该达到水泥制造业的2倍或3倍,即2万亿元或3万亿元。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砖产量刚刚达到全社会产量的50%。全社会建筑用石和砂石企业都有1万多家,规模以上建筑用石企业只有2000多家,规模以上砂石企业只有1000多家。规模以上建材工业还有很大增长潜力。

但与此同时,随着建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深化,结构性矛盾与市场需求不足对行业的制约将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凸显、新的增长点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全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将持久存在。

综上所述,建材行业2015年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将持续中档运行。全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预计增长10%,与2014年增长持平。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等产业仍将低速增长,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砖瓦、技术玻璃以及轻质建材、防水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行业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受季节因素及2014年趋势影响,2015年一季度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继续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建材产品价格趋稳,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和利润总额保持平稳增长。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相关市场的引导和开拓,培育目标市场

与其给企业减免税,不如给企业创造培育一个市场。“十五”时期的在全国大中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政策,催生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这个庞大产业;“禁实限粘”政策,促进了规模以上砖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和新兴市场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实施绿色采购、升级标准规范等措施培育和发展新兴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加大对新兴产业产品的科研投入,加大对如低辐射(Low-E)玻璃、防水材料等既是建材行业发展方向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产品的支持力度,为企业进入新的应用领域提供条件和相应的支持政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二)呼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为优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建材产业特别是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愈加突出,难贷、惜贷现象频繁显现,部分企业甚至出现银行抽贷的情况。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利率不断提高,部分企业贷款利率在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5%—20%,企业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呼吁对符合产能置换条件项目、技术先进和节能减排项目,放宽贷款限制。此外,优秀企业上市之路艰难。目前,建筑技术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许多领头羊还不是上市公司。呼吁加快启动股市体制改革,为优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三)培育健全市场机制,推进先进企业做大做强

2014年建材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速放缓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反映,而经济效益增速的放缓,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因素,更是建材自身产业结构问题矛盾的暴露。水泥、平板玻璃经济效益的下滑,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是水泥、平板玻璃企业竞争力差异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建材工业已经出现一批达到国际水准的先进企业,但我国目前建材企业先进与一般并存,多数企业在技术、管理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解决建材工业健康发展问题,关键还是提升建材企业竞争力。

鉴于建材企业先进与一般并存现状,建议企业兼并重组政策做精细化微调。通过培育健全市场机制,推进先进企业做大做强。“大”并不等于“强”,以产品能力或产量衡量的产业集中度是片面的,过度追求产能集中度将会加剧产业产能过剩,而没有技术和管理含量的产能集中度也是没有用的,并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力。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应该引导企业从规模扩张向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方向转变。政策调整方向应该是建立公平公正市场秩序,让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市场竞争脱颖而出。

(四)遏制水泥、平板玻璃产业盲目新增产能应建立长效机制

当前行业下行压力不断放大,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产能过剩问题,表现为一边遏制一边新建;矛盾的焦点是41号文件的贯彻遇到了各种形式地方保护主义的杯葛。解决这些矛盾的突破点,就是改进新建项目管理方式,落实项目核准(备案)权限下放后的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一套由政府主管部门、国土、环保、标准、金融税收和协会共同联手的、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监管机制。对违规建成项目按有关文件精神要坚决贯彻国务院41号文件精神,坚决遏制并查处违规项目建设;新建项目必须符合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并严格监督检查。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的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应提高标准和要求,并更多的以质量、环保、能耗等国家强制性的标准、法规为依据,加大淘汰力度。

(五)支持争取和落实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上一篇:功率教学设计下一篇:remind的过去式和用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