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2024-06-21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精选11篇)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1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还是依靠专业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在运作,虽然这对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会使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迟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根本意义是通过对农民的生产和技能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对农产品和生产技术有全面的认识,农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能辨别营养成本高、生产经济效益高及生产技术优良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从而可以从根本改变农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户经济水平和农产品收益的提升,并且还能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解决措施

1.政府主导推广农业技术

在进行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这能够解决农村信息交流不畅通的问题。

因此,国家必须建立有关部门和相关推广人员来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这能保证农户对农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使农业技术可以在指定地区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2.改善农业保障措施

农业生产技术存在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为了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就应针对农户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保障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和技术使用风险。

对农户提供一些资金上和技术上的帮助,才能使农户放心的使用新型农业技术,这能促使农业生产水平大幅的提升。

3.针对农户情况进行技术教育培训

想要从根本意义上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难点,就必须发挥有关部门的相关职能,在农业技术开展之前,对农户进行相关的农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

技术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想要将农业生产的各项效益提升,就必须将基层农业技术扎根到农户的心中,促使农户可以对新型的农业技术能够充分的掌握及认可。

具体的操作过程可以在农田中,针对农户的情况进行手把手教学和指导。

只有加强了农户的生产技术基础培养,才能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更好发展。

另外,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户之间往往会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户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使农业技术生产方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

想要在社会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鼓励农户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并且根据农户的实际操作情况和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

另外,将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也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全面发展,想要实现全面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可以采用高校的各个专业性人才,投入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当中,以此能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全面发展。

并且,只有将我国的科技向着生产力方向发展,才能将农业科研成果的效益发挥最大作用。

我国的有关部门,要对各项农业技术进行实时的分析,综合其各方面因素,在资金运用合理的情况下,将农业技术水平的生产方式往多元化方向发展。

5.加强基层农业技术的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是一个多媒体发展国,但是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应单方面的只依靠媒介或个人组织的宣传,而是需要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共同参与其中,使农户能够充分了解到新型农业技术的优势,从而保证农业技术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

如今,我国的农业推广机构和机构配置都较为完善,但是想要使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农业技术的监管工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投入情况和各方面影响因素产生的情况,使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有效发挥。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的农业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中。

基层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它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和漫长。

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将农业推广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调整,才能将农村的生产结构合理化,才能大幅提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促使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距离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浅谈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09:217-218.

[2]戴震,朱幸辉.我国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时代农机,,02:2-3.

[3]崔诚,夏柏玉,陈英豪,陈云香,曹仁平.新农村基层农技推广途径及创新策略分析[J].北京农业,2015,34:194-195.

[4]杨顺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创新策略研究[J].农业与技术,,17:163-164.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2

一、影响因素

1.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 缺乏积极性, 意识认识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 缺乏积极性, 意识认识不足, 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国目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 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着严重的缺陷, 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 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 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 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 服务意识不到位, 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 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

2. 科技投入不足和地方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 投入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的经费少, 人员工资较低。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卸包袱”, 将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 有的甚至将服务部门拍卖, 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 已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虽然一些农技部门经营农资, 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有偿的指导咨询服务, 但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不能够满足生产上对科技的需要。

3. 科学研究与生产需求不对接

农民需要的是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一些科学研究往往缺乏市场调研, 不知道农民需要什么, 研究的成果同生产需求不对应, 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有效地推广。如对水稻高产栽培研究, 农民不需要通过繁琐的测定来施肥, 他们需要通过简单的观叶色来管理。

4. 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对农业技术推广接受程度较低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范围在边远的农村地区, 农民居住的地方分散不集中, 信息落后, 消息闭塞, 为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因为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 对新型的农作物和现代化的种植手段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难以理解, 使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对推广工作造成非常大的阻力。

二、对策建议

1. 多项措施并举, 激发农民需求

农业技术推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无论是领导还是农民都应该积极的配合, 但是一些领导和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还很浅薄或是根本没有认识, 针对此种情况, 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宣传工作, 让所有人都真正的意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 尽快的完成推广工作的目标。

2. 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接受能力

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 培养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对农村中不识字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 通过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等形式, 实行以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为主的培训, 传授“一技之长”, 使他们掌握致富本领。对农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中青年劳动者进行培训, 使他们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的专业户和种植大户。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 才能增强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接受能力, 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3. 加大投入, 建立监督机制

农业技术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持久、稳定的推广下去, 除了上面所谈到的几点外,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加大投入力度包括资金的投入、物质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投入, 只有加大投入力度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不会因资金、人员匮乏等人为原因而中途夭折。另外, 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到位, 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能够各尽其职, 还应建立监督机制, 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 才能保证物尽其用, 人尽其职, 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4. 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实现最终还是取决于推广人员, 因此必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让他们在充分认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价值的基础上, 加强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使他们都成为“专家”, 可以更好的解决推广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步伐, 尽快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探讨 篇3

关键词 农技推广;基层体系建设;合作组织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39

农业技术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力量,作为联系农民与农技的纽带,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农业自古就是我国发展的立根之本,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发展。因此,中央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更加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在农业上的推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成果的不断增多,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这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好时机,农村基层部门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全面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1 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1 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基础

西方学者一直颇为看重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内生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很早就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源泉,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其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之后,库兹涅茨也认为,在当前经济增长的时代,能否使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在于能否将科学知识系统地运用于经济活动而进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发展。Poter认为“从国家的角度看,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方面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各种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背后是因为技术的存在。”

1.2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由于农业技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主要由公共部门进行。而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中,公共部门的作用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从经济、社会两方面分析,在农技推广中进行积极的财政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政府推广的低效问题,导致农技推广中商业化和私有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无论是通过政府推广还是私有化的演变,基层农技推广的最关键问题在于最大限度保证那些急需先进农业技术的农民及时获得公共产品,从这一角度上来看,两种形式不应是对立的,而应相互结合[1]。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基层农技推广的主体是政府部门,通过分析我国农技推广现状,认为投入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农技推广的最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技推广队伍不稳定。农技推广是带有一定社会公益性的工作,部分地区对农机推广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时受到该地经济水平的限制,导致推广机构中“三定”尚未完全落实,自负盈亏和差额拨款等现象仍有出现,人员经费不足,技术推广经费缺口更大,在机构改革中往往将农机推广部门一缩再缩。其次,工作条件较差。农技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有时都不能满足,尤其是缺乏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不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和沟通农户,并完成先进农技的宣传。最后,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总体来看,从事基层农技推广的人员不少,但专业技术人员不多,整体队伍素质仍然较低,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知识体系和技能较为落后。

2.2 技术成果和生产需要脱节

每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不少,但真正能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技术不多,究其原因在于技术成果和生产需要脱节。当前,我国评定科技工作者工作成果的机制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策性需求占主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农技推广的空间。农业技术成果偏重于单一技术的研究,缺乏成套技术的深入研究,对技术的整体效果和区域效果的重视程度不足,技术正果和农民农业需求错位,直接导致农技推广中阻力重重。

3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政府在基层农技推广中的骨干作用,農技推广是带有显著公益色彩的工作,由政府出面建立一直人员精干、业务能力强的农技推广队伍,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十分必要[2]。结合农技市场产业调整的大趋势,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将服务体系建设延伸至产前产后,由单向技术服务相成套技术推广发展。

3.2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先进的农业技术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操作者实践,总结以往工作的不足,认为农户的科技素质是制约基层农技推广的重要原因。通过办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升农民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自我服务的目的。鼓励技术人员进修和学习,拓宽技术人员的视野,不断地对技术进行创新,提升农民技术培训的推广水平。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队伍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技推广中的重要工作,需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广大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农村社会,政府部门务必需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关注度,积极地开展农村活动,培训好专业的农业推广团队,来保障农业人员的生活。因此通过国家财政部门建设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健全农业推广的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可行的举措,都能够促进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石荣斌.建设新农村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探讨[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进驻乡镇 篇4

服务中心办公服务的几点建议

县纪委:

根据武办发[2009]4号《关于在全县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了落实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公问题,我局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班子成员会,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明确了相关要求。但鉴于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工作的特殊性和人员不多的实际问题,就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农技推广工作落点在基层,主要任务是围绕农业生产办示范、搞推广、抓培训。为了确保基层农技人员有足够的下村、下组、到田、到户服务精力和时间,建议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只列入部份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单位,不列入便民中心办事窗口单位。

二、按照有关要求,便于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3人(含3人)以上站,保证轮流每天有1人进驻便民中心办公,2人以下(含2人)站,每周二、四有1人进驻便民中心办公。

三、印制农业技术资料。在上班时间内,保证既便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无人在便民服务中心办公的情况下,随时有农业技术咨询材料提供农民服务。

四、为了增强农业技术服务站办公效能,有更多、更快、更好的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每个站配备电脑一台,由我局报县采购办,统一采购办理。

建议妥否?请指示!

附: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现有人员职数表

县农业局

二00九年五月四日

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现有人员职数表

站名

人数

技术敏感度 ― 基层技术管理者 篇5

对于基层技术管理者来说,何为技术敏感度?技术敏感度表现为:1)工程师解释技术问题时,能快速理解并切中问题要害; 2)面对多个技术方案做选择时,具备权衡能力,并能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甚至做出选择;3)工程师提出技术想法时,能敏锐地意识到对产品和团队的意义; 4)能根据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和技能特点,及团队技能整体发展的需要,合理地调配团队成员的工作内容;5)从代码层面了解项目的质量状况;6)理解软件开发活动的复杂性本质。部分内容看似应是工程师应具备的,为何却要求基层技术管理者必备?

第一,基层技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作为技术团队面向管理层的接口人,他们在各类与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会议中代表着工程师队伍解释影响项目进展所面临的技术问题。这就要求管理者适时地了解项目在技术方面的进展,显然,这些进展得从工程师口中获得。日常工作中,基层技术管理者不仅要能理解工程师所解释的技术问题,还得掌握问题要害,而不能工程师解释时了解,过后却健忘。基层技术管理者如不具备这种能力,容易造成与管理层和技术团队的沟通不畅而影响工作效率。(注:我碰到过一些基层技术管理者,同样的技术问题得在不同时间段为他解释。开技术会议的主要工作是让他理解所出现的技术问题,效率之低可以想象)

第二,基层技术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时会面临团队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规模较大的技术方案(如系统级、子系统级)的选择通常由架构师们完成,但团队级别小规模的技术方案选择很多情形下会成为基层技术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当团队具备一个以上技术实力相当,但在设计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的工程师时,他们很有可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主张不同的实现方案,如果设计方案无法及时达成共识,势必影响项目的顺利进展。此时,基层技术管理者得参与其中,通过运用自己的技术能力与团队共同做出设计方案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技术管理者不直接做决策,也得通过询问一些问题帮助团队做出决策。所问的问题可能有:各方案的开发成本如何?各方案所获得的长远与短期利益分别是什么?长远与短期利益哪一个更紧迫?等等。问怎样的问题,完全取决于基层技术管理者的技术能力和项目当时的具体状况,并没有标准问题集。基层技术管理者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很容易让团队在技术方向上迷失,不利于在团队维持向上的技术氛围。(注:我看到过一些基层技术管理者,对于团队所出现的因为技术方案选择而产生的争议不闻不问,做决策时是根据各方案有多少人支持,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技术能力施加影响)

第三,工程师在工作中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技术想法,基层技术管理者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这些想法进行积极的回应,以引导团队的技能发展。这就要求基层技术管理者对各种技术想法具备甄别能力,能敏锐地发现想法对产品与团队的意义。对于能改善产品质量与提高团队效能的想法,基层技术管理者应在团队内给予及时的肯定,并为想法的实施适当地分配资源。假如基层技术管理者缺乏这种能力,要让团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几乎不可能。要知道,工程师所努力的方向很大程度上与基层技术管理者的认可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注:这一点我认为是基层技术管理者做得很糟糕,他们似乎只在意项目计划和进度)

第四,提高团队技能是基层技术管理者的核心工作内容,这就要求基层技术管理者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弥补团队的技能“短板”,通过考量团队成员个体的特点和技术特长合理安排工作。技术管理工作中,很害怕的是忽视个体特点以为每个人只要有机会都能成为技术专家。另外,软件开发活动中所出现的项目延期,很容易给人的假象是“任务估计不准”,而实际上,这是团队能力不足的表现。(注:请参见《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 - 提高团队技能》一文)

第五,设计是软件产品的质量之本,但再好的设计也得通过程序代码这种“物质外壳”去表达,因此代码质量将决定软件产品的最终质量(引自《专业嵌入式软件开发》)。对于基层技术管理者来说,真实了解软件产品的质量状况并非简单地知晓发现了多少缺陷,或阅读所谓的“质量报告”,而应从产品代码中获得,

由于软件开发团队是以交付高质量软件产品为使命的,这就要求基层技术管理者根据代码质量去指导技术管理工作,否则很容易浮在质量管理的表面。我认为基层技术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是帮助团队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如果对项目的质量没有代码级的认识,就很难就这一点在工作中引导团队。(注:有不少基层技术管理者根本没有阅读过项目的代码,而是一味地通过项目的缺陷率间接了解产品质量,甚至一厢情愿地生活在“产品质量很高”的梦境中)

第六,软件开发作为一种脑力密集型的工作,基层技术管理者如何管理知识工作者一直存在很大的挑战。在面对和克服挑战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基层技术管理者很好地理解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本质(没有“银弹”),否则很容易生搬硬套纯率的管理理论,而忽视技术因素。也只有理解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本质,才能对工程师因为面临技术难题而使得工作处于焦灼状态表示理解和保持耐心,也有助于在工作中区分问题的根源是来自管理域、抑或技术域。(注:不少基层技术管理者因为忽视管理工作中的技术因素,采用管理方法去解决技术问题,其效率与效果可以想象)

技术敏感度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基层技术管理者应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千万不要丢了“很强”两个字),或者说对技术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对于以上谈到的几点,读者或许会想:绝大多数基层技术管理者都是技术出身的,难道就没有技术敏感度?我消极地认为,很多人都没有!

很多基层技术管理者是从技术能力较强的人群中提拔上去的,这是一个事实。然而,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技术道路上积累的时间都比较短(8年以下),在走上管理岗位时其实对软件的复杂性本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软件哲学思想,也没有多少成功克服技术困难的磨砺。加之,一旦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公司在能力培养方面总爱假设他们在技术能力上能胜任工作,而大力弥补他们的管理技能。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基层技术管理者技术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当的水准(管理水平也一般),谈不上对技术敏感。

基于这种现状,对于那些在技术积累还没有达到相当水准却一心想成为管理者的同仁,我的建议是:请不要急着去做管理,否则你会身不由已地失去技术的成长空间。尽管早走上管理岗位能让我们把握先机,但操之过急的职业发展是以牺牲自己的将来而换取的。在如今浮燥的社会,很少有工程师知道,其实精进自己的技术是通向成功技术管理的最有效途径。技术敏感度的缺乏会让我们在将来付出很多,也会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面临更大的困境(到时技术不精,管理也做不好,拿什么去竞争?你如何证明你的管理能力突出?)。

之所以如此强调技术敏感度,是因为只有这样基层技术管理者才更具软件开发常识,而运用常识去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应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现实中,正是因为基层技术管理者常识的缺乏,他们在不了解工程师能力的情况下却做着绩效管理(能公平吗?),在很大程度不了解项目技术细节的情况下却做着项目计划(能合理吗?),在没有读过项目代码的情况下却做着质量控制(能有效吗?),……

强调技术敏感度并不是说基层技术管理者对所管理的项目需要了解每一个技术细节,而是强调他们应具备很好的技术积累。这里的技术积累并不是简单地指他曾经经历了多少项目、写过了多少代码(这些都是必须的),而是需要对软件开发能有深刻的认识,并拥有自己的思想,因为只有这些内容才对不同的项目具有普适性。

读到这,相信有读者会问:管理者如果没有技术敏感度,难道就不能通过用好技术人才而获得成功吗?这种话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在我的工作经历中,的确碰到过一位技术敏感度缺乏,但在技术管理上却做得很好的基层技术管理者。这类人在心态上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勇于承认自己技术能力的不足,且对团队中的技术人才给予允分的尊重和信任。实际上,要做到这些很难,尤其对于那些有很强控制欲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6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与思考 作者:师俪源 张子伟 杨琴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

[摘 要] 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进行充分的剖析和正确的理解,结合本地区实际,阐述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围绕履行好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进行了全面的思考,提出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存在问题;建议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简称农技推广,是指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可利用的传播渠道以及推广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广到农民群众中去,并使之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的过程。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是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基层,也是落实中央、省、市(地、州)、县、乡有关“三农”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单位之一。

农技推广服务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非常重要且富有成效的公益事业。切实理解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服务“三农”。笔者结合元江县甘庄街道办实际,谈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与思考。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理解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同时也是基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兼具农业行政、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多项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履行这一职责的基本单位,其职责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制订当地种植业生产的发展规划、生产计划、生产技术措施

认真学习本地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吃透其中长期发展规划,熟悉和掌握辖区内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整合全盘,充分发挥农业专业特长,本着有利于“三农”发展兼顾全街道经济发展的原则,制订本地区种植业生产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计划,总体和局部作物、品种布局,科学实用的生产技术措施。

2.开展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农业技术培训

收集整理各级政府、部门相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用简单易懂的文字编写成宣传单(册),深入村组、各家各户、田间地头,通过集中开会、田间讲解等,进行集中式,分散式、一对一式宣传传达,使相关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集中开会,田间现场示范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工作。

3.关键技术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

研究当地农业资源,结合农户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攻克难关,掌握关键农业技术。

4.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

做好本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取采定点定期观测,及时分析、对比数据,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工作。对灾情密切关注,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并进行必要的技术防治,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妥善处置好灾害。

5.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

食品安全,从源头上抓起。田间生产是第一车间,对本地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进行严密监督和严格检测,杜绝农药、化肥超标农产品的产出和销售。

6.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地传授农民需求的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掌握实用的农业新信息,及时为农民提供可用农业信息。

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僵化,管理不顺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同时也是基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兼具农业行政、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多项职能。具体来说,技术业务上有县农业局、科技局、畜牧局等,行政上有乡镇(街道办)人民政府,形成了多管局面。增加了管理层次,表面上看是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实际运作时却因环节太多,增加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很大。往往政府部门掌管着人、财、物权,基层农技人员忙于政府行政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万精油,正常的农技服务工作无法开展,技术主业被被动放置,其职责难于实施。

2.基层农技推广站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站经费来源有限,工作所需费用不足,设施、设备缺乏,影响职责的正常发挥,职责履行困难大。因缺乏经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处于被动运作模式,多以上级下达项目的形式实施,没有自主性和目的性。调研,资料收集,培训经费的短缺,导致各种农业规划、生产计划,生产技术措施的制订难于高质量的实施,宣传、培训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必要设备的缺乏,无法完成农作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工作,更无法完成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

3.部分领导对农技术推广工作重视不够,农技推广人员主动性不够

农技推广工作对象是祖靠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这使部分领导错误地认为农业有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并不重要。“三农”工作中,农技工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分给农技推广人员来做。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人员听命于部分行政领导,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各种各样的行政指令,农技推广工作疲于应付,思想上重视不起来,行动上动力不足。

4.“弱质”农业导致“弱势”农技推广人员

科教兴国已提了多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中央一再强调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落实科学技术必须依靠掌握科学技术的农技人员。特别是常年在田间地头、走村串户直接为广大渴望农业科技的农民提供指导与服务的县乡农技人员,但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藐视,总是放在“漠不关心,无关紧要”的位置。

由于农业生产对地方经济、财政收入增长,特别是GDP增长贡献较小,中央历年高度重视的农业生产成了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农业部门也自然成为“弱势”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则成了“弱势群体”。在农业资金监管上,农业资金“非农化”严重,尽管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农业的资金投入与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但这些项目资金、优惠政策,到基层后很多被“强势部门”分割拿走,“弱势”的农业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很少。由于农业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既无支配权利、又无监管权利,使得基层农技推广有责任、缺经费、无手段,工作落实难度大,自身待遇低下。

5.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思想意识老化,专业知识更新缓慢

由于“弱势”的地位,长期以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有责无权,思想意识上墨守陈规,毫无新意,工作上按部就班,缺乏创新。这种被动的指导思想和毫无创新的工作方法造就了人员的思想惰性,自身总体素质不高。随着农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农业技术需求不断的更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思想意识老化,专业知识更新缓慢,专业技能相对弱化,远不能适应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快速变化的产业发展、农民需求变化大,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因缺少经费、生存困难,接受培训少、知识更新困难。

三、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站职责的建议及对策

为切实履行好基层农技推广站的职责,根据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转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机制,进行科学管理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从政策上支持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在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主体地位,指定专人(在编制内按需要设定人数)专职负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有自主支配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财、物权力,为其提供积极主动的工作条件。管理上减少中间、交叉环节,避免出现多部门重复管,无人管的情况,从政策上、管理上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在保证农业技术推广职责的前提下,设专人做好其它方面的工作。

2.保证基层农技推广站经费,完善基础设施

经费来源上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保证稳定的科研、推广和工作经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经费管理上给予大力支持,畅通农技推广经费争取、下达、使用通道,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财、物支配权。加大投入,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实现职责的必要设施、设备。

3.解放思想,加强领导,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积极主动性

领导带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传统农业陈旧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对科技依赖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行动上加强领导,全力支持农业推广工作。始终把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专业职责放在首位,从人员安排上保证足够的专职人手。职能分开,专业上技术人员要有绝对的权威,让其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从心理上接受并热爱此项工作,认知它的重要性,工作中有成就感,生活上提高物质和精神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健全的农业推广机制,制定激励制度,设立农技推广基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技人员予以奖励。保护其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4.加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引进和培训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7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建议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现代农业技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搞好农业技术推广, 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是,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服务的现实需求。因此, 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技推广体制及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主要表现在: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主体, 应有自主选择权。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来工作的, 其行政式推广方式使农民变得被动, 使推广效率低下。 (2) 原有的业务垂直管理体系变为乡镇政府管辖, 基层推广机构的人、财、物、权全部归乡镇政府, 业务经费无来源, 使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线路中断, 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几乎不复存在。 (3) 乡村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越来越少, 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越来越多, 从而使推广组织与人员的供给与需求发生错位, 难以满足千家万户的服务需求。 (4) 现行农业推广体制未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 难以调动农业推广主客体的积极性。

1.2 农业推广人员及技术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 大多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从事有偿服务, 以此解决工资、待遇等问题, 由于缺乏经费支撑, 对农村技术员无法开展业务培训, 即使开展业务培训也多流于形式, 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很难获得知识更新的机会, 自然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编制的限制, 人员得不到补充和更新, 知识出现断层;从结构来看, 种养加、产供销等方面的人员组成也不适应现实要求,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服务于传统产业的多, 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很少。这就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 更难适应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1.3 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经费投入是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条件。目前,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被截留或挪用的情况普遍存在, 大多数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 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大部分用于行政事业费用支出, 支出结构不合理且使用效率低。多数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固定场所和经营费用, 加上多次机构改革,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资产流失严重, 县乡许多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 造成缺乏必要的科研、推广、示范经费, 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经费和农民培训经费。当前尽管有许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而许多地方财政配套部分往往不能到位。当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发展时, 要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随之有新的技术推广形式和方法, 同时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日益加快, 从研制到推广的资金需求量迅速增大, 但近年来国家用于农业试验、示范、推广的经费偏少, 难以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影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2 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1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由于农业推广面对新形势下农民需求的多样性、农业科技服务市场的多元化, 在推广理念、职能定位、机构设置、运行机制、推广方法、人员素质等方面有诸多不适应, 因此, 建立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势在必行。要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 改组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 撤销以乡镇行政建制的乡镇农业技术站, 根据需要组建跨乡镇、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 作为县级推广机构的派出机构, 实行垂直管理。

2.2 扩编增人建立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各级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适当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 安置农业院校毕业生到一线工作;可以聘请一些农村“土专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户、联络员;对现有农业技术人员分期培训, 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强化培训和考核, 努力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在转变运行机制方面, 全面开展职能鉴定, 推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 改革推广工作的评价体系。对现有推广机构的人员, 应制定培训计划, 定期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对新进入推广机构的人员, 必须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人员由身份管理逐步转向岗位管理, 实行全面聘用, 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投资结构

省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在适当增加经费总量的同时, 也要不断改善农业技术推广自愿投入的结构, 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 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 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技术推广与经营创收的关系。要对基层推广机构在硬件建设、试验示范、品种引进、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确保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2.4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吸纳能力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8

关键词:农技推广;基层;农民;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80-1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是基层农业站的主要工作,探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出现断层

中央决定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曾经配备的村级农民技术员工资无法兑现,使得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严重缺乏。目前乡村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推广项目;另外是涉农企业开展的营销活动而进行的技术推广活动。但是这种推广活动受地域、人力等因素以及推广形式的限制,难以真正实现农技推广。由于基层网络断层导致农民无法事先知晓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同时生产中出现的有害因素也无法及时反馈给农技部门,农技推广难以到位。

1.2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完善

伴随农村行政体制改革,原有的农技、农机、林业、土地等部门合并,重新划归乡政府管理,脱离了县级农技推广部门管理的体制。但在县级层面,上述机构仍然分设,县乡两级政府改革不同步,农业技术难以实现县乡推广一体化的格局。管理体制混乱,推广服务力量分散,农业技术难以真正惠及农民,无法开展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多头管理,推广资金难筹集,农技人员的工作机动性强,随意被抽调。这样的局面是很难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严重弱化了农技推广部门应有的职能。

1.3 基层技术推广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投入保障机制、奖励评价机制、知识更新机制等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乡镇一级的农技推广经费无从保障,推广服务机构长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农技人员开展进村入户推广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个人待遇脱离关系,对农技人员的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价,农技人员的自身价值缺乏社会及组织的认同。同时进修培训,接受新技术、新信息的機会受经费的限制,导致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甚至落伍。

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对策

2.1 完善和创新农技推广制度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他们是农业技术的受惠者和使用者。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让农民自由选择,不能强制。同时农技推广的服务理念也应该改变,农技推广工作要按需开展,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变以前农民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强化农民在农技需求方面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你要的我就有,你需要的我就提供。保证把最新的信息、最先进的技术,及时送到农民家中,让农民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发家致富。

2.2 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和激励手段

通过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促进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早实现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实际应用,建立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个人的考核结合起来,奖勤罚懒,夯实农技推广工作,真正让农民满意,惠及农业发展。还可以开展农技人员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

2.3 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

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逐渐走向多元化。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利用现有条件,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

2.4 加强政府的保障和支持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按照WTO的原则,利用“绿箱”政策,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政府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其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无以取代。

参考文献

[1] 李亚玲.农业种植重大技术落地生花[N].农民日报,

2011.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摘要 篇9

1、解表剂: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片、防风通圣丸。

2、祛暑剂:藿香正气水(丸)。

3、泻下剂:麻仁润肠丸

4、清热剂:黄连上清丸(片)、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合剂、银黄颗粒、板蓝根颗粒、护肝片。

5、温里剂: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

6、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丸、蛇胆川贝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7、开窍剂:清开灵颗粒。

8、扶正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贵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

9、安神剂:天王补心丸。

10、止血剂:槐角丸。

11、祛瘀剂:复方丹参片、丹参注射液。

12、理气剂:逍遥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泰颗粒

13、消导剂:保和丸。

14、治风剂:华佗再造丸

15、祛湿剂:五苓散、外科用药:消炎利胆片、连翘败毒丸、排石颗粒。

妇科用药:妇科十位片、益母草颗粒、妇科千金片、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乳癖消片、更年安片。

眼耳鼻喉科用药:明目上清丸、明目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炎康片、黄氏响声丸。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10

根据县编委的安排和部署,我们下老屯乡组织了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部分农民参加的调研会,下发了调查问卷表,共有10名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乡主要领导3人和2位农民参加。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问题

在调查中,乡镇主要领导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的建议是向乡镇派出农业技术人员,主要是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归口领导和业务指导。因为原来的综合设置机构不适应乡镇的实际工作,农业技术人员在乡镇是属于技术部门,乡镇在业务上无法指导,也就是说非专业不能有效地指导专业技术,因此,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指导不力,所以领导建议还是专业对口,业务指导,才是有效发展农业技术的最好途径。在调查专业农业技术中,有10名技术人员参加了调研,他们中有一半以上要求继续采取综合设置的方法,因为编制在乡镇,有利于乡镇的直接管理,有利于直接服务农民,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费不足的问题,他们常年坚持下乡、服务农民,没有相应的经费做保证,很难完成相应的技术推广项目。也有一部分专业

关于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调查报告

技术人员在机构设置上要求由县级向乡镇派出,即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和业务上的管理,又由乡镇政府负责指导和任务的部署。从调研中看,专业技术人员最不喜欢跨乡镇设置区域站,因为那样即又能很好地发挥业务部门的作用,又不能依靠当地的乡情、民情去指导农民的技术推广。

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中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一是经费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说,几乎没有经费,给专业人员造成了很大经济负担,因此工作也很难开展;二是从整体上看,个别人员素质偏低,也不会很好地、有效地开展工作;三是个别人认为机构设置不合理、专业指导不利。

在调研中,不论是乡镇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还是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设能畅所欲言,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反映真实工作情况。使我们对此项工作得以认真的落实。

基层农业技术论文 篇11

目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工作的着力点已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上来。在这个由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采访了长期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王贵满站长,采访中王站长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王站长通过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认为农技推广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涉及农业系统内部的各个学科,各个专业,还涉及到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农技推广的发展,必然要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效应”和“边缘效应”。由于邻近学科的不断相互渗透和影响,现代农技推广的交叉化、复合化、多元化的特征便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农技推广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技术要求比较高,但是作为直接面向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明显存在一些不足。经过对一些农村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面向市场经济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

1.1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不够

部分基层领导对农技推广的基础地位与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实际重视不够。使得基层农技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技能弱化。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在发达国家平均400人就有一名,比如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毕业于高等农业学院。

1.2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既无支配权力,又无监管权力,支农资金真正投入到“农业生产”上的数量十分有限,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少,导致“农业弱”、“农业部门弱”、“基层农业部门更弱”。农技推广工作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必要的办公条件与工作手段,使其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发挥受到制约,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1.3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严重滞后

突出表现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经费保障不力、基层队伍不稳等问题依然存在。

1.4基层管理难度大

乡镇农技中心管理,采取的是“多方共管、多方有责”的管理模式,增加了管理層次,加大了管理难度,使农业主管部门负担加重。

2.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王站长提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依靠体系来进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是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抓好农技推广工作,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王站长就今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着力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1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要使更多的人明白,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工业尚不发达、对农业依赖程度仍然很强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耕地与资源都十分紧缺的超级人口大国,农产品供应绝不能过分依赖于他人。在我国,农业目前仍然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仍然处于“基础”与“领先”地位,粮食仍然是“基础”中的“基础”。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食丰欠仍然与当地群众的温饱、与地方的经济发展、与一方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农业稳则基础牢,粮食足则天下安。因此对农业生产不仅要算经济账、效益账,更要算对国家的“安全账”、对社会的“贡献账”。作为基层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科学的发展观,始终将地方农业生产、国家粮食安危、人民群众生活放在心上,进而切实提高对农业、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关注程度。在对以农为主但又非产粮大县的山区县进行考核时,不宜完全抛开粮食指标,促使基层政府在抓好其它工作的同时,也不放松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只有领导真正重视,才能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2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网络,夯实基础

现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推广机构为主的专业推广机构,与群众性科技团体相结合的推广服务体系。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重要补充的民间科技性服务组织必须加快发展。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六有”建设标准,建立起省、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村级技术服务组织,并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总体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连、设置合理、运转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从而保证能将农业新技术、新机器及时地引进、示范、推广,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2.1强化县级 要抓好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投入资金,加强装备,建立起一支结构稳定、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这对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充实乡级 要抓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治理制度,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责任,下移治理重心,提高技术和致富信息等服务,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宣传教育,营造一个人人热衷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开展创建“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镇”活动,本着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则,发展由农民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它最能直接代表群众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2.2.3发展村级 指依托农业大户,建立村级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业大户应运而生,他们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种田大户,他们承包抛荒地,利用先进农业技术,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既富裕了自己,也解决了耕地抛荒现象。

2.3加强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工作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农业技术推广也离不开信息支撑,如何更快更好更准确的获取相关信息,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尤为重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争取建立方便、快捷的县级农业技术信息网,并实现与全国农业网联网,及时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站、农资经营组织、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产品购销以及先进的治理经验等方面的信息内容。服务好农民,引导农业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如在引进新的经济作物时,我们可与该作物的原产地沟通联系,互相签订引种合同,发布新产品供求信息,吸引已经引种的农户扩大规模,同时带动其他农户,形成规模效应,并组织编写农业技术手册提供给农民,同时设立本地区农业技术服务联系电话;在新闻媒体上定期发布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信息,通过多渠道丰富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通过信息服务,拓宽推广视野,积极引导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缩小与农业发达地区的距离。

2.4加强培训学习,更新思想观念,提高队伍建设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一项事业成功与否的要害所在。21世纪是知识时代,需要大批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复合型、适用型、创造型人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培养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普及推广,与是否拥有相应的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把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结合,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

2.4.1强化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 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尽职尽责、乐于奉献。

2.4.2加强农业技术业务技能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每个项目的推广过程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新技术的增产原理、使用规程等,实际推广时达到能讲解、会指导、会排难、会现场示范,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其次在工作中利用空余时间,自学农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总之要通过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素质教育。要求人人懂技术、会示范、作风正、态度好,把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变成向农民传授农业新技术,培训农民科学种田新本领,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课堂。

上一篇:大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下一篇:关于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