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

2024-09-10

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精选10篇)

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 篇1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温立三先生指出,《胡同文化》教学任务有三:①概括作者笔下赋予的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主旨句。②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兴衰流露的复杂感情,并进行适当的解释。③品味语言。

但是,实际上,我看到许多教学设计教案仅只能完成这三点任务中的第一点,却没能完成第二、三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出了差错,导致没有能引导学生正确找出课文的主旨句,最后造成对这篇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误解。有人读了后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胡同文化已渐渐消失,但对于它的衰落,作者却很眷恋,甚至伤感。封闭文化本应是加以批判的东西,对于它的消失,人们应该像鲁迅对待雷峰塔的倒掉那样拍手叫好,可是汪老先生却又为何如此伤感呢?”可是,作者在文章中到底是对封闭文化的眷恋和伤感,还是对胡同文化的调侃、嘲讽、不满和批评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问题。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读书,要品味语言,读懂言外之意。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品味语言不仅要看懂句子的表层含义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但深层含义有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高中语文读本》第三317册)。例如,“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吧。“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摄影集里的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北京人自己讲的日常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所以,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这样差的房子,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老北京,你们还留恋干什么哪?

“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高中语文读本》第三册316页)例如,“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这一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罗卜,就不错。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些话里,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是如果联系写作的时代,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语言中局外人调侃的味道,自己物质要求不高,倒还可以理解、原谅,但大家看看,臭豆腐滴几滴香油,竟然可以待姑奶奶这样的贵客了!面对虾米皮熬白菜如此蹩足的菜肴,竟然也发出“嘿”的赞叹之声。还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的好吃”呢!现在是什么时代了?90年代了,改革开放十多年了,商品经济时代了,广东珠海深圳等沿海地区已经在公开提倡讲究享受了,你们这种生活要求就未免显得太低了一点儿了吧!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落后了。所以只有联系写作的具体背景,才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体会到这里的言外之意: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

这两段为什么这么含蓄,只用调侃的语调来讽刺?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这些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没有大加挞伐的必要,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那为什么又讽刺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

品味语言还要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因为它是语言的重要成分。例如,“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这里,又为什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随分子”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可见,胡同里、四合院里的那些老北京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作者再也忍不住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来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品味语言要辨别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揣摩其为什么在文章中选用这个词语。例如,“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这段,从“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等贬义词就可看出作者对下面描写的几件事的强烈不满、气愤和批评。在最后又用“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些反语来讽刺“安分守己”过分,达到“逆来顺受”丧失正义感的令人气愤的现象。这里比前三段的调侃讽刺就更尖锐些了。

再如,“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这段。“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甚至已经下沉”“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凄凉,毫无生气”,为什么把胡同描写得这么凄凉,在最后还用了一个贬义词“毫无生气”?如果联系《胡同之末》中那几张毫无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我们就可以明白,这里意思是说,这样凄凉而毫无生气的地方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这里作者是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对满目凄凉、毫无生气、即将拆除的胡同和四合院,还留恋什么呢?

语言的品味还需要联系写作文章的意图主旨。例如,最末段,“再见吧,胡同。”如果联系上段中的“在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个文章的主旨句来看,那等于后面省略了一句“再见吧,胡同文化。”分明是指出了胡同和胡同文化必然消灭的历史趋势。联系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就可知道文章的写作意图是劝说老北京们快快离开胡同和四合院,快点儿放弃那些过时了的胡同文化--安土重迁、封闭自私、易于满足、逆来顺受的心态、,劝老北京们快快乐乐搬家;劝老北京们不要封闭在“独门独院”中“各人自扫门前雪”;劝老北京们不要满足于太低的生活条件、要快下海去挣钱;劝老北京们要多一点儿正义感、多关心国家大事。

品味语言不能只看一句或几个词语,要前后兼顾,甚至联系到作者的身份和经历,思想感情的变化历程。例如,“怀旧”“伤感”是作者对胡同的感情,可能没有错。因为“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的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句中的“人”是指那些“老北京”,可能也包括着作者自己。但这句完了,作者用了一个句号,紧接就就说“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意思是说,豁达一点儿,看得开一些吧,胡同的衰败、没落和消失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过分伤感没有必要,至于有的人怀旧,“还会保留一两个”让你去“怅望低徊”的。但有人因此就认为汪老先生对胡同文化也“伤感”“怀旧”,甚至“眷恋”,在文中“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给予理解,表达了无奈”(《教师用书》87页),那就违背了作者的本意。汪老先生虽然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但究竟是一个豁达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悖时的、不通世务的农村老古董,他在北京亲眼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变化,清楚地了解时代的变迁,理解客观事物变化必将带来思想观念变化。对胡同文化,有清醒的了解,对胡同文化的消失,有智慧的认识和判断。作者认为,胡同可以“保留一两个”,让怀旧的人去怅望、伤感;但对于胡同文化,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不应该保留,不应该眷恋。这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一句就完全能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劝说老北京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抛弃旧思想,抛弃封闭的胡同文化。

语言的品味是一个仔细思考研究的复杂过程,对文章语言品味的错误,又可能导致对文章表达的感情和主旨的误解。

2002年.12.

ruoqiushui@163.com

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 篇2

《胡同文化》中解说北京城形状, 胡同的名称、数量、大小等, 语言朴素平实;叙述表现胡同文化特点的北京人生活状态, 语言生动鲜活;描绘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情景, 语言典雅华美。这种雅俗杂糅、生动鲜活的语言特色, 使得文章摇曳多姿, 妙趣横生。

一、解说胡同, 平实通俗

汪曾祺曾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胡同文化》就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散文创作主张。

介绍北京胡同文化, 自然要先介绍胡同, 诸如胡同形成、含义, 具体胡同名称的由来, 胡同宽窄、长短等, 都需要一个客观的说明, 以给人清晰明了的印象。“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城里有大街, 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 正东正西。”通俗的语言将北京城方正的特点说明得清清楚楚;“胡同原是蒙古语, 据说原意是水井, 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 有各种来源。”朴实的语句将胡同一词的由来解说得明明白白。还有“胡同有的很宽阔”, “有些胡同很小”等, 都是用平实的语言将其特点介绍清楚的。

用极俗的大实话对胡同特点进行客观准确的说明, 这也使得作者思想显得中正公允。

二、述说文化, 鲜活生动

《胡同文化》属于说明性散文, 主要的表现方式是说明, 但作者不囿于此, 而是在说明中融入了叙述。

介绍胡同文化, 自然要涉及到在胡同居住的市民, 因为他们是胡同文化内涵的创造者。作者在介绍胡同文化———封闭、容易满足、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忍———特点时, 融入了对北京市民生活状态的叙述, 或调侃、或讽刺、或嘲讽, 语言鲜活, 给人深刻印象。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 不大愿意搬家。……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 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 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 ……但他们舍不得‘挪窝儿’, ———‘破家值万贯’”调侃的语句, 将北京人固守鄙陋、不思进取的心态描摹得入木三分, 显示着作者沉重的文化审视。

“北京人易于满足, 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 就知足了。大腌萝卜, 就不错。小酱萝卜, 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 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 嘿!”稍带嘲讽味道的语句, 叙述了饭食的五个层级, 将北京人易于满足, 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描摹得活灵活现。尤其一个“嘿”字, 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的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 蕴含着作者否定而无奈的心情。

“北京人爱瞧热闹, 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 冷眼旁观。”短短几句讽刺之语, 表现出对北京人“事不关己”态度的强烈不满。

“睡不着, 别烦躁, 别起急, 眯着。北京人, 真有你的!”调侃的语句, 将北京人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从容应对的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令人佩服。

3.描绘情景, 典雅华美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 , 没落。”为了让读者对此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作者运用描绘的方式, 将其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

走进悠悠古巷 品味胡同文化 篇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一个问题。文化熏陶课就是要通过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胡同文化》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围绕人文熏陶的思想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在设计中时时处处贯彻人文教育,注重人文思想的熏陶,整堂课始终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置身于这种氛围中,反复诵读,切身体验,很快融入文本,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

二、教学设想

新课程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起引导、点拨作用。所以我设计了四大教学板块:“创设文化情境,走近北京胡同”“走进汪老生活,走进北京胡同”“品味胡同文化,走进情感世界”“立足课本文本,走向现实生活”。在每一个板块设计活动、问题时,都注意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学习。如在第一板块让学生课前搜集胡同图片,课上展示,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并为教学所用;第二、三板块以学生自读、讨论、探究为主,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寻找,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第四板块学生更是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思路打开飞出课堂。同时,要求学生仿照本文,以本校为调查对象,写一篇《一中文化》,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课文思路清晰,结构清楚,语言京味十足而富有表现力,故在第二、三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要点,提取精要;品析、欣赏京味的语言,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好体现了新课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2.通过概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提高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3.品味、欣赏京味十足而又精彩的语言。

4.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1.搜集、展示、倾听、感受;

2.诵读、提取、思考、讨论;

3.分析、理解、领悟、感受;

4.拓展、思辨、升华、实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和对胡同文化走向没落的必然性的达观。

2.学会辩证地、全方位地看待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邮票或图片,对胡同作一定的了解,获得直观认识。

(一)导入:创设文化情境,走近北京胡同

看图片,听歌谣

1.看一看关于北京胡同的图片,感受胡同带给同学们的浓浓的北京风情,领略老北京特有的韵味。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并作简略说明。老师可补充学生课前搜集的不足。

2.听一听北京城里的“胡同歌”,在悠悠歌声里走进北京,领略胡同深处传唱的北京民风。

京韵大鼓:“不唱那辉煌的故宫,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横胡同竖胡同,半截胡同斜胡同,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

学生展示的图片配上悠扬的歌谣,运用音画效果设置情境,让学生走近北京,走近北京胡同。

(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在京味十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学生很自然地走近北京胡同,去感受胡同散发出的浓浓文化韵味。)

提问:看了图片,听了歌谣,大家有何感受?

学生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胡同中充满了浓浓北京风情,歌声中唱出的是往昔悠悠的岁月,如今的北京沧桑巨变,很多北京市民走出狭小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老北京胡同大都已经没落了,甚至有些胡同已经消失了。

在北京胡同里住了40多年的汪曾祺先生,对于胡同的没落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胡同文化》,让我们跟着汪老先生走进北京胡同,走进胡同文化。

(二)走进文本:走进汪老生活,走进北京胡同

1.走进汪老生活。

出示幻灯片,介绍作者:汪曾祺(1920~1998年),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当过教师、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特色鲜明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作者对于风俗文化的见解可以多介绍些。)

2.阅读课文,走进北京胡同。

汪老在北京的胡同中生活了40多年,对北京了解很深,对北京胡同了解更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笔下的北京胡同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点。

学生快速阅读1~4段,从课文对胡同的描写中发现胡同的特征。老师提醒学生要找中心句、抓关键词。

胡同的特点:

多——数目;

奇——名称;

作用大——交通;

静——环境;

住房真特别——四合院;

方正——走向。

(这几段快读、略讲,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即可。)

(三)赏析文本:品味胡同文化,走进情感世界

1.品味胡同文化。

胡同如此,胡同里的人又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走进北京人的生活,去品品胡同文化。

请大家看课文。找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画出能揭示胡同文化内涵的语句。用原文回答: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

在学生找到原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封闭、满足、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忍(本质)。

引申:生活小事应提倡“忍”。“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样做人际关系和谐,邻里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而应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只有这样不法之徒才不敢嚣张,社会才会更加安定团结。

(本部分为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要结合北京的历史、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全方位理解。)

这一部分有多处描写既能体现胡同文化的特点,又能体现京味的语言特色。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在诵读中品味京味十足的语言特色。例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既能表现北京人容易满足的特点,又能体现语言特色。

2.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契合。

我有一个疑问:这样的胡同孕育出这样的胡同文化,这两者有什么契合点?请大家帮我解答一下。

(帮助学生理解建筑环境对人的思想、生活的影响。)

胡同安静闭塞,胡同里的人也很少与外界接触,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而这些特点也就塑造了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经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胡同文化的特点是基于胡同的特点而存在的,也就是说这种文化具有深厚的基础,那么北京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呢?

3.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最终命运如何?

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分析并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言之有理。

胡同文化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

明确: 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感知(30分钟)1.积累词语

嫌 喧闹 安土重迁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烦躁 凭吊 衰草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2.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提示: 第1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第3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第4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5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第6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7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第8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9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10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第13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第14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第15段,“再见吧,胡同”。

文章第十一、十二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就没有要点可以直接画出。3.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交际、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作者写到北京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伤感的情绪。

三、具体分析胡同及胡同文化(35分钟)㈠ 关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全部生活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心理型等类型,比如,茶文化、服装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本文的胡同文化并不是建筑和民居文化,而是观照胡同里居民的心理,说的是心理文化。用课文的话说:“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㈡ 胡同特点

那么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呢?请浏览1~4段,思考:1~4段介绍了北京胡同的那些特点? 明确:正、奇、多、静 ㈢ 胡同文化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它是什么样的文化。那北京胡同这样的建筑能反映出北京胡同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要过快,要尽量读出韵味来。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来描绘胡同文化的?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

胡同文化有这么多的内涵,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请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明确:

1.封闭性——封建社会传了几千年,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作为几朝古都的北京成了其中的代表。这种封闭的思想必将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2.“处街坊”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3.北京人爱睢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是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他们生活在皇城根下(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随时会有杀头的的危险。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一个“忍”。4.满足――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

明确: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嘿”字不能按常规读去声,应把音拉长,并把声调向上提。推荐一个学生再朗读。全体学生再朗读体会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明确: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比较阅读:

“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5.“忍”

你怎样评价北京人的“忍”?

明确:是生存法则,明哲保身; 生活小事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和谐,深灰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社会就没有正气,该出手时就出手。全体同学再朗读有关胡同文化特点的段落。

(四)体验感情

1.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明确:最后三段

2.学生齐读第十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3.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探讨:

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明确:不同――前面几句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而这几句是书面语。前者较轻快,后者较深沉。

如果把它换成和前面一样的语言,该如何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明确:“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 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那种衰败,确实很惨。”――效果完全不同。是口头语,但无京味儿,没有书面语的回味无穷,意韵悠长,而用了书面语之后,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学了汪老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 明确:雅俗共赏,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4)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从下一段中找出三个词语。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汪老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面对现实,他也有超脱理智的一面,改革之后,新思潮新文化将会兴起的。

(5)我们准确的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句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注意应用中速朗读。

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市民中间,耳濡目染京味文化,对北京话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字中常自然带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京味京腔,例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处街坊”“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等等。

四、小结、扩展(10分钟)

汪曾祺的这篇书序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读这篇文章,并不使读者觉得累,而是从中了解北京胡同文化,增长见识;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与北京胡同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作者确实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作者的眼光非常敏锐,从北京的胡同就可看出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练习册的同步训练。

胡同文化 篇5

一、教学目的: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特点及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品味本文语言朴实、典雅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上课前播放歌曲《北京胡同》。(优化P18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

同学们,说起巷子,我们并不陌生,而且应该比较熟悉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巷子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巷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巷子也就是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我们将一节课完成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有没有信心?(多媒体展示北京胡同照片)

(三)作者简介(教参P47)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剧作家。其有“短篇圣手”之称,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等,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四)解题(教参P47+优化P186)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1>胡同:小弄(lòng)堂、小巷子(点出了写作对象)<2>文化: 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它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多媒体展示)

《胡同文化》通过是北京胡同的特点反映北京市民的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这也是北京的市民文化。

(五)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品味文章语言。1.速读课文,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并分段。(见书上)

2.我们的汪曾祺先生又是如何介绍胡同的,汪先生笔下的北京胡同具有怎样的特点?快速阅读课文(1—4段),划出表现胡同特点的关键词句,概括胡同的特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请同学来给大家说说北京胡同具有怎样的特点,让另外同学补充,然后明确。

板书: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同特点 方位正 取名俗 数量多

环境静

请问同学们是如何找到这些特点的? 总结筛选概括信息方法:

板书:

①化繁为简,抓总起句、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②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说明其共同点。

3.文章的题目是《胡同文化》,为什么作者要用1—4段来写胡同的特点呢,是否和文题偏离?

齐读第1段首尾两句和第5段。

明确: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指的是胡同文化。第5段 过渡段

4.了解胡同,对胡同文化有了一些感性认识,接着就是对胡同文化有理性的认识,所以接下来就是分析胡同文化的特点。

由学生根据上面总结筛选概括信息方法找出关键词句,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主要分析第6段至12段。

(1)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们,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它的精义是什么呢? 封闭 忍

(2)请问,胡同里的居民他们的居住心态是怎样的? 安土重(zhòng)迁

(3)同学们,胡同里的居民他们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呢?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4)请问,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易于满足,对生活物质要求不高

哪些句子体现出这一生活态度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熬白菜,嘿!”

——一个“嘿”字,极其传神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胡同“封闭”→文化“保守”→心态“满足”→作者“赞赏”。(5)请找出,北京人的政治态度?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6)北京人有这样的政治态度,那他们又是如何处世的呢?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哪些句子体现出这一处世哲学的?请分析品味作者的情感。“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胡同“封闭”→文化“保守”→心态“忍耐”→作者“赞赏”或“否定”。(多媒体展示一组胡同、四合院的图片,突出并让学生感知胡同“封闭”的特点,让学生更易理解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作者用“封闭”和“忍”来概括北京“文化形态” 的内涵。两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封闭”造就了“忍”,而“忍”更加固了“封闭”。居住方式与城市文化形态是有紧密联系的,胡同、四合院对北京市民文化性格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学们,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北京胡同市民这种“忍”的特征的呢?(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儒家思想和北京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来考虑)

明确:北京是历史上有名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北京市民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身处皇城根下、生活在天子脚下的百姓只能安分守已,逆来顺受,忍耐屈从,长期以来就造就了他们“忍”的特性,这也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

5.以上谈了北京胡同的特点以及胡同文化的内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概括现在胡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态度。(多媒体展示图片)

(1)随着北京市市政建设的发展,北京的胡同走向衰败、没落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小结:语言朴实通俗,准确易懂又优美典雅)

(2)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态度(优化P187)留念、伤感、怀旧(感性)

无可奈何、没落的必然(理性)

6.作者为何有这种感情?(多媒体补充作者的背景介绍)

作者虽然是外地人,但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北京人是有感情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于是他对胡同百姓的易于满足的心态、胡同文化中的某些方面是理解的。因此当看到胡同没落、胡同文化衰退时,表现出伤感怀旧的情感。但作者对胡同百姓的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处事态度和逆来顺受、安分守己的心态是持否定态度的,“北京人,真有你的!”作者以调侃的意味含蓄的批判了北京人“忍”的心态等胡同文化中的消极方面。作者也看到,这种保守封闭的文化在如今这种信息社会中迟早有消失的一天,而作者本身也是一个豁达的人,所以他对胡同文化的消亡虽然无可奈何但还是理解接受的,所以最终含着复杂的感情说:“再见吧,胡同。”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多媒体打出现代北京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让学生体会到北京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七)拓展探究

1.作者所叙述的胡同文化,不仅表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反映了我们民族某些共同的心态。对这样的文化形态,你怎么看?比如“易于满足”,有人说知足常乐,有人说不满足才有追求,你怎么看? 2.课后思考:我们现在的建筑有哪些特征?从中体现了现代人怎样的文化心态?(提示:现代人装防盗门、封闭阳台体现了现代人缺乏安全感的心态;对绿化面积的要求体现了现代人因远离自然而想亲近自然的心态;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体现了崇尚健康的心态等等。)

板书: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同 文化

↓ 大潮席卷 ↓

方位、取名、数量、网络 ∣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 ∣ ↓

毫无生气 ↓ 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胡同文化》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重点确立、教学难点突破、教学过程实施的设计及其理由。

一、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总体要求、教材中序言部分编写意图、本篇序言的内容形式概述以及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阅读和鉴赏总体要求

1.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2.应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对文本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4.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二)教材中本单元编写意图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是序言,编排目的是“力图使学生对序言的理解、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序言“内容广泛,形式也很自由,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学习这个单元,不仅要尽可能地从序言中汲取有关著作的信息,更要了解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领悟序言的语言魅力”。

(三)本篇序言的内容形式概述

内容上写的是胡同的特点--正、俗、窄、多、静,是胡同文化的精髓--封闭、安土重迁、易于满足、逆来顺受、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是对胡同的态度--怀旧、感伤、无奈,是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调侃、批评。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复杂,作者是委婉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过时的旧观念。形式上,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四)具体学情 有利条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咬文嚼字能力,对讽刺性语言不陌生。不利条件:学生搜寻资料的时间空间受到限制,还没有对掌握揣摩语言的方法熟练运用,诵读质疑交流的意识不强。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确定如下几个关键词:胡同、胡同文化、语言朴实典雅、感情态度、诵读、质疑交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

(查找并陈述如下相关资料:胡同、胡同文化、北京的市民文化、北京文化、大白菜文化,作家经历思想、语言风格。)

(二)过程和方法:品味作者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特点的概括基础上,找出文中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句,通过诵读体味讽刺的语气。)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流露的复杂感情。

(在诵读、占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关键语句出发探讨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品味作者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流露的复杂感情。

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重点,确定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

关于教法、学法及注意问题

(一)《新课标》谈到“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让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充分咀嚼语言,以求深刻性。

(二)可能进行的分析作者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时容易使文章支离破碎,应先整体感知,之后追求美读、用心品读,并力求用一根情绪的红线串联这些内容。

(三)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力求非如此不可时方用,本课主要用它拓展材料,使思想认识深化。

六、教学过程:导语/美读/质疑/讨论、交流、扩展/结语/板书

(一)导入:放一段曲子《北京胡同》,让学生思考乐曲传达出的感情(欢喜)。

(设计理由:在学生的想象中进入氛围,有亲切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话中体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平等)

(二)1.这首曲子体现出北京人的那种心态?(易于满足。“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在文中还有那些词形容北京人?安土重迁、独门独院--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多媒体展示)

2.这些都从属于胡同还是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心态)什么是胡同文化?(北京的市民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理由:中间切入式,选好文章研讨的切入点,提纲挈领,紧紧围绕胡同文化展开,没有割裂感;不按段落顺序平铺直叙,有教学艺术;多媒体展示,直观,强调信息概括的准确性)

(三)1.胡同文化与胡同是什么关系呢?(胡同文化的“忍”与“封闭”与胡同的“方正”有关)

2.胡同的特点有哪些呢?文章一至四段具体讲到胡同,请同学们尽可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第1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方位意识很强,“你往南边去一点”,我们一般说“你往里面去一点”或“往里点”,我们的方位意识差多了。(设计理由:抓住段中典型语句活泼解说,效果更好)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多媒体播放胡同图片,请同学们说出胡同名--特点是“俗”。

(设计理由:避免照读原文的呆板,多媒体的作用体现了,可以节约时间)第3段,现成的语句没有,需要自行概括--窄、多。第4段,“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安静了--静。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是反衬手法多媒体展示胡同的五大特点--正、俗、窄、多、静。

(设计理由:落实单元学习重点,传授方法,多媒体展示着力强调概括的准确性)3.胡同为什么这样方正?为什么这样的环境就有“忍”的胡同文化呢? 我国古代城市布局十分讲究“方正”,突出了突出皇权的威严和至高无上及尊卑长幼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居住在胡同、四合院中的大都是劳苦大众。他们奔波劳碌,尚无安身立命之地,无糊口度日之食,“忍”有可理解的一面。(设计理由:结合历史,探讨根源,加深思想,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使深刻道理通俗化,可以杜绝轻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现象发生。)

(设计理由:如上的设计就在信息尤其是对议论句的筛选中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可以进入到本文的教学重点--揣摩语言的实施中)

4.写胡同主要用了那种表达方式?(说明,这是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作的序,有说明的任务)但我们还发现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写胡同文化时,用的什么?(描写、议论、抒情,感情色彩很浓)

(设计理由:体会序言写法的多样性,如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很浓)

(四)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大家在写胡同文化的段落中可以找些语句,边读边体会其中的丰富含义,尤其是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有问题的同学还可以质疑,我们共同探讨,好不好。

(设计理由:将诵读和质疑相互结合,牢牢抓住语句中体现出来的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因为每一则材料都在说明胡同文化的一个侧面,而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是共通的。这样就打乱文章的顺序,遵循学生的问题和思路,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使课堂变得鲜活)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下: 1.“地跟儿”“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处。此段中,“他们”一词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挪窝儿”“破家值万贯”,是引用北京人自己讲的日常口头语来调侃,言外之意是,这样差的房子,随时有倒塌的可能,老北京,你们不该留恋,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地根儿”=根本;从来/“挪窝儿”=移动。

(设计理由:品味语言有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其深层含义,具体说是把原句转换成另外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

2.“处街坊”、合“礼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处

十三个引号中的前十二个都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合“礼数”,特意把“随份子”一词拆开说,可见北京人的“礼数”里充满的是被动和不情愿,批判老北京的封闭自私;其二是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闲散人的交往,体现不出来温暖和热心肠。段中作者指出他们“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已含讽刺意,段末作者再也忍不住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来公开讽刺老北京们的冷漠了。“随”一点“份子”=送礼金/“杀”一盘=下一盘/喝两“个”=喝两杯。(设计理由:品味语言还要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因为它是语言的重要成分。要注意引号的连用、引号将内容的分隔等的强调渲染作用。)3.“虾米皮熬白菜”“五味道神在北京”处

(1)可让学生比较“窝头”--“大腌萝卜”--“小酱萝卜”--“臭豆腐滴几滴香油”的变化,只是变好一点点而已,但北京人是那样满足,甚至可以招待姑奶奶。龙虾--大虾--虾米--虾米皮的变化是越来越不好,但北京人还能够满足。这里可让学生诵读,读出满足感。最后一个字,不能按常规读法念去声,应把这个音拉长,并且把声调往上提。(2)可让学生谈对北京人“满足”的看法,结合“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句。大白菜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一是惟我独尊,而是保守。为了在皇权下艰难的生存,他们隐忍满足,所以“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若没有这样一层关系那便是不求上进。联系写作的具体背景,可以体会到语言中局外人调侃的味道,这种生活要求就未免显得太低!知足常乐的观念不合当今的时代了。汪增祺长时间生活在北京,距离让此处批判强度不如后文。

(设计理由:联系写作的具体背景能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好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涵咏,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4.“闹学生”、“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过学生”处 揣摩其为什么在文章中选用这个词语。例如,“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这段,从“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等贬义词就可看出作者对下面描写的北京人事不关己、不愿改变现状的几件事的强烈不满、气愤和批评。

(设计理由:品味语言要辨别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5.“棒子面”、“睡不着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处。让学生练习诵读两则语段,体会北京人的“忍”。同时揣摩作者对北京人“忍”的态度。“忍”有合理性,看惯盛衰,做“顺民”,穷可躲避皇权的威严,富能不显山不露水,之所以睡不着眯着,是因为睡不着乃是心为外界所动,才维持了自尊。但在当代失掉了正义感却不能让人原谅。最后又用“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些反语来讽刺“安分守己”过分,达到“逆来顺受”丧失正义感的令人气愤的现象。这里比前三段的调侃讽刺就更尖锐些了。

这三个例子可不可以颠倒顺序?首先在内容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茶馆》写从清初到民国这样一段历史,《八月骄阳》写文革时期,而电梯事件就是现在。说明胡同文化历时很长,有历史根源,根深蒂固,不会很快消亡。其次在结构上为下文作了铺垫,文中第12小节括号里说:“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胡同被拆除了,所以才要拍摄影集,才有了作者情感的表达。

(设计理由:品味语言要注意感情色彩法、诵读法。再次谈“忍”,通过诵读,研讨看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嘲讽、批判态度,同时渗透揣摩语言的方法)

(五)品读抒情语句

1.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最后三段)齐读第13段,朗读时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众生深沉读)

(设计理由:教学要营造氛围,结合抒情语句,可以加深对作品的认识)2.请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低沉)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如果将它们换成和前面一样的口语,怎么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这里却是典雅的书面语言,富有表现力。这里四字相连,形式整齐,一气呵成,给人扑面而来的伤感。/“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

(设计理由: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认识到它们的使用和抒情有关)

3.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请从下一段找出三个词语。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设计理由:筛选信息,强调准确性,同时明确认识作者对胡同的态度)

4.请大家用快、中、慢三种语速齐声朗读结尾句,体味一下三种语速表现的三种不同感情。可以读得夸张一点,快速的更快,慢速的更慢,这样容易体会、比较。(快速)再见吧,胡同。(欢快,轻松)(中速)再—见—吧,胡—同。(认真,郑重其事;有悲有喜,复杂多样)(慢速)再——见——吧,胡——同。(沉痛,悲凉)应为中速

(设计理由:加强诵读,通过诵读和抓关键词体味作者对胡同的态度)

(六)结语:“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是作者对胡同的感情。胡同的衰败、没落和消失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过分伤感没有必要,若怀旧,“还会保留一两个”让你去“怅望低徊”的。时代变迁,老北京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抛弃旧思想,抛弃封闭的胡同文化。我们可以认为最后还少了一句话,那就是“再—见—吧,胡—同”“再—见—吧,胡—同—文—化”(设计理由:加强诵读,通过诵读和抓关键语句体味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态度,加深认识,思想升华)(七)板书:

《胡同文化》教案1 篇7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故乡是北京》)

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城市,我们所听的这首歌唱的就是我国的首都北京。北京不仅有这些文化古迹,有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还有古朴典雅的胡同,紫藤古槐的四合院,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解读课文

(一)关于胡同和文化,以及胡同文化

1胡同就是小巷子,是一种建筑,那么胡同文化是不是一种建筑文化?(不是)题目中的“胡同文化”概括的讲是什么?作者如何给它下了一个定义?在文中哪一小节?(第五小节)

生齐读第五小节。

2胡同文化就是指北京的市民文化,似乎有点抽象。胡同是小巷子,那文化呢?有人查过字典吗?

a《现代汉语词典》: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等。b美国的政治学学者亨廷顿: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c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简单的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

从这三种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有一定的关系,那么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人们又有一种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换句话说,“胡同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迅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句,找到后可以相互商量。

(二)分析“胡同文化”:

1学生找关键句: 明确:

(1)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2)北京人易于满足。

(3)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4)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这些都是胡同文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场景或者事例来表现的呢?(学生讨论)2分析:

A前面说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那么“封闭”又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呢?(1)意识上“安土重迁”

明确:房屋大都很旧,“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这样的居住环境,很优越吗?那他们的房子是金屋,银屋吗?这都不是,而北京人舍不得“挪窝儿”,认为“破家值万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还是自己住惯了的地方好!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愿轻易的移动。(2)交往上

明确:讲究处街坊,住的是四合院,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这是不是说他们没有交往?(不是)谁家有点事,都得“随一点‘份子’”。我们有亲朋好友有点喜事时,要出钱喜庆,叫“出人情”,比较“出”和“随”,“出”有主动性,“随”是随大流,是为了合“礼数”。

有事时“随一点‘份子’”,但没事时候,平常的日子教多,他们又做什么呢?(除了是下棋,喝酒,遛鸟,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B“易于满足”,又表现在哪里呢?作者举了什么例子?

明确:“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请一位同学读,教师范读,全体学生齐读,品位“嘿”的感觉。

“嘿”——心满意足的良好感觉。C不爱管闲事,作者选取了什么?

明确: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常有的是学生运动,管学生运动叫“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过学生”,“闹”“过”可以看出这些北京人对于这些事只是以旁观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是学生的事,与生活在胡同里的人没有关系,他们只是开着四合院的门看看就算了。

D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作者选取了几个例子来表现? 明确:(1)《茶馆》里的王利发“我做了一辈子的顺民”,他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的“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事哲学,凡事都忍着。(2)《八月骄阳》里的 一段话,请两位同学对度。

可以看出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善于满足的心态。(3)电梯事件,师范读“叫他认错„„北京人,真有你的!”

分析:a “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何处?

明确:形象的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睡不着但又非得微微闭上眼睛装睡,“忍者”对社会上一些丑陋现象也看不惯,但非把眼睛微微闭上,假装看不见,求的只是自家门前干净而已,形象生动的写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

b“北京人,真有你的”,生自由读,体会情感。明确:佩服,调侃、善意的批评之情。

生齐读这一段话。3分析语言特点:

(1)有没有注意到汪老先生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质朴、通俗、平淡、生活化、北京味

汪老先生是江苏高邮人,那他的语言中怎么会有较强的北京味的呢?(2)介绍汪曾祺(幻灯)

(3)介绍刘锡庆对汪曾祺语言的评价(幻灯)

(三)一种文化的形成总跟它所处的环境有关,胡同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与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

明确:(1)胡同文化是北京市民长期生活在胡同中逐步形成的,与胡同有关,胡同是方正的,胡同与四合院连在一起,是一体,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关起来之后,各家有着各家的生活,各人自扫门前雪。而整个胡同又是处于一片宁静中,长期生活在方正,宁静的胡同中的北京人就逐渐形成了封闭,容易满足,不爱管闲事,凡事都忍着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自然环境

(2)过它的形成与北京的历史,或者说北京人长期处于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下有关呢?

胡同是京城的,老北京人生活在京城,皇城,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会有杀头的危险,我们学过《召公谏厉王弭谤》中:“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生活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百姓,他们还有话敢说吗?

王利发当一个顺民结果是悬梁,更何况其他人呢?这样的历史环境,居住方式深深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历史环境

(3)与中国人自身有这样的忍的精神有关,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忍” 林语堂在30年代就指出:“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人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而这种品德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可见中国人本身就有这种“忍”性,比如“忍辱负重”,勾践灭吴时“卑事夫差”,“卧薪尝胆”。

(四)胡同的现状如何?胡同在衰败、没落,也就是说胡同文化也在衰败、没落,汪老先生对此是什么态度呢?(生齐读最后三小节)

1明确:这种文化形态在衰败、没落,长期生活在胡同文化里的汪老先生对此伤感、无可奈何、怀旧、从对胡同文化的刻画中也看出了作者对这种文化的否定、批判。

2小结:北京胡同即将走完他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是历史的必然,只是难免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感伤情怀,73岁的汪老先生,大半辈子都是在北京胡同里度过的,当他面对那本非常直观的《胡同之没》的摄影集时,想起它曾经有过的兴盛与今日的无可奈何的败落,发出一声感叹:“再见吧,胡同。”这一声告别里既有对胡同的怀旧,还有一种否定的情感。

3作业:对于胡同文化的衰败,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课后思考这个问题。

三总结全文(播放胡同歌)

胡同文化 篇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如果到了北京去旅游,.最想去看看北京的哪些名胜古迹?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北京城,北京人,一定要去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去感受北京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城已有两千多年了。北京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蒙古族统一中国,元朝的皇帝把都城定在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并对大都进行了城市规划,把京城建得方方正正.正中央是皇宫,象征着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周围便是遍布京城的四四方方的胡同和四合院,时至今日,北京的胡同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胡同文化》,概括汪老先生笔下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他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2.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听歌曲,看一看图片

展示Flash课件,看图片,听歌曲<<北京的胡同>>,思考,歌曲唱出了北京胡同什么特点?

3.歌曲唱的是“北京胡同”,而本文的题目是“胡同文化”,因此本文的重点应是“文化”。胡同是一种建筑,怎么会成为一种文化呢?其实文化的范畴很广,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等等。民以食为天,我们就以饮食文化为例,例如四川人好吃辣,一种泼辣豪爽的性格;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性格:西北人爱吃面,实在......一定的物质承载着一定的精神财富,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那么胡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它也是一种文化形态.胡同里的人们又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性格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检查预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胡同

挑子

安土重迁

房檩

大腌萝卜 熬白菜

摞起来

棱角

虾蟆陵

低徊

(二)速读课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

(三)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

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

三、课文分析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总结出北京胡同的特点。

明确;格局:方正

取名:俗

数量:多

环境:静

2、请同学们总结出胡同文化的特点。

明确;封闭的文化:表现在居住上安土重迁;人际关系上过往不多;饮食上易于满足;为人处世上冷眼旁观。其精义是“忍”

3、请同学们简要说说北京胡同的特点与胡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明确:方正而安静的环境形成了封闭的文化,胡同的取名很俗而且数量很多,说明了生活在胡同中人们大都是平头老百姓。北京是封建时代中央集权的中心,面对皇权的威严,朝代更替,社会动荡,历史变迁,北京城的老百姓,一介小民的生存状态又能怎样的呢?忍耐,苟安,做安善良民.只有“忍”才能让他们苟活下去。因此,特定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

胡同文化便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其实这不仅是北京人的一种传统心态,试想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所以封闭守旧是一种民族心理,惯于忍耐是一种民族性格。

四、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也将最终走向没落.面对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汪曾祺老人的心里,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13段,思考,面对胡同文化的没落,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作者熟悉并喜欢胡同文化,所以当他直观地面对衰败的胡同时,不禁有点感伤。但在理智上,他也意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再见吧,胡同。”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心情。

五、体会文章语言

课文中语言富有京味,这些语言既写出了北京人日常生活的心态,也表达出作者对这种“封闭”“忍”的文化的情感,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朗读。

1、以下句子重点品味:

(1)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嘿”字不能按常规读去声,应把音拉长,并把声调向上提。充分表现了北京人极其满足的心态。

(2)‘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有调侃、嘲讽,更有无奈。)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书面语表现出胡同之没带来的惆怅伤感的悲凉。

明确作者本文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2、比较朗读(用普通话分别读下面的句子):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有窝头,不错。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很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OK。虾米皮熬白菜,耶!”

学生讨论与原文的区别,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

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市民中间,耳濡目染京味文化,对北京话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字中常自然带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京味京腔,例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处街坊”“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等等。

六、拓展迁移,综合活动

胡同作为一种建筑形式,他成载了胡同文化,四合院作为一种居住环境,它形成了北京市民独特的为人处世的特点,也就是说,一定的居住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心态,由此也可以拓展开来,一定的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性格特征。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居住方式,形成什么样的心态,或者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以“我来自„„所以我„„”为提纲,组织语言。

七、小结

胡同文化 篇9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有没有去过北京的?提到北京大家都能想到什么地方?天安门、故宫、长城,颐和园„„大家所想到的都是写宏大的标志性的建筑,其实还厚很多座位老北京象征的微型建筑,比如:四合院、比如胡同。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学习内容《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剧作家。有“短篇圣手”之称,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等,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本文是他为摄影集 《胡同之没》写的序。

三、解题 关于“胡同”:巷,小街道。北京的胡同,实质上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一个紧挨一个排列起来的四合院之间的通道。

何谓“文化”:“文化,就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英〗泰勒《原始文化》

简单地说,文化是人们生活意识、习惯、观念等的集合。胡同文化应该是那个阶层的文化?

明确:市民阶层,胡同文化也就是指北京市民阶层的文化形态,生存状态

四、统读全文,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4段),胡同的特点。

第二部分(5—12段),写胡同市民的文化心态及生活习惯。

第三部分(13—15段),北京胡同文化消逝。1.快速浏览课文(1—4段),概括胡同特点 明确:方位正 取名俗 数量多 环境静 2.浏览5至12段思考

(1)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它的精义是什么呢?

封闭

(2)胡同里的居民他们的居住心态是怎样的?

安土重(zhòng)迁

(3)胡同里的居民他们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呢?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

(4)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易于满足,对生活物质要求不高

哪些句子体现出这一生活态度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熬白菜,嘿!”

——一个“嘿”字,极其传神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胡同“封闭”→文化“保守”→心态“满足”→作者“赞赏”。

(5)请找出,北京人的政治态度?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6)北京人有这样的政治态度,那他们又是如何处世的呢?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哪些句子体现出这一处世哲学的?请分析品味作者的情感。

《八月骄阳》(略)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胡同“封闭”→文化“保守”→心态“忍耐”→作者“赞赏”或“否定”。

板书:

胡同文化(汪曾祺)

胡同特点

市民特点

文化内涵

方位正

安土重迁(居住心态)

取名俗

独门独院(人际关系)

封闭(民族心理)

数量多

易于满足(生活态度)

环境静

不管闲事(政治态度)

忍(民族性格)

安分守己(处世哲学)

3.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概括现在胡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态度。

明确: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态度

留念、伤感、怀旧(感性)无可奈何、没落的必然(理性)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胡同文化》 篇10

以《胡同文化》为教学对象,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宜都市一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课堂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将带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墨写着“文化”)。

师:睁开眼,小心看,这是什么?

生:(齐)文化!

师:不错。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有。

师:(点生发言)

生:这是一张白纸。

师:(自言自语)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有意思。

(点评:开篇即创设一种文化味很浓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设身体验。)

师: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生:(众)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生:比如吃文化,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饮食讲究色、香、味,烹饪强调刀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子,还有爪子一齐上。(众生笑)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师:说得精彩,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生:(面露难色)

师:不要紧,拿出词典看看,词典上是怎样给文化定义的?

生:(查词典)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师: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点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领会什么是“文化”,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文化熏陶已见端倪。)

师: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生:(众)见过!

师: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生:(众)能!

师:那么它应该属于哪一种文化类型?

生:(私语)物质型的。心理型的。

师:请申述理由。

生:(热烈地讨论)

师:静一静,说它是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

生:(众)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师:心理型的呢?(沉默,教师随意点一学生作答)

生:(迟疑地)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师: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点评:在学生对文化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础上,导入课文的阅读和研究。)

(学生浏览课文,读后教师点生作答。)

生:心理型的。

师:请用书上的原话申述理由。

生:胡同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生: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生: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师: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学生朗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议一议,我提领,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对应的下句。

北京的胡同真多啊!

生: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师:北京的胡同真奇啊!

生:什么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大绿纱帽胡同……

师:北京的胡同真静啊!

生:剃头挑子的“唤头”、磨刀师傅的“惊闺”、算命先生的短笛听得清清楚楚。

(点评:1、5段作简略处理,重在引导学生对北京胡同获得整体印象。)

师: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点生朗读,读后问)

阅读课文应该从语言入手,要抓中心句关键词。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生:北京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封闭!

师: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

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点评:调动学生的想象,努力把课文从静态的文本形态还原成生动的生活画面,重在激活文中的“文化分子”。)

生:(欣喜地)舍不得挪窝;住家是独门独院。

师:北京人的“窝”是“金窝”,还是“银窝”?他们不忍割舍。

生:(笑)不是!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师:那胡同里的居民为什么不愿意搬家?

生:那是因为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那里,住惯了,恋旧,图安逸。

师:喔,也就是说他们愿意过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生:也不是!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师:那么,这能说北京人封闭吗?

生:能!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师:我明白了,北京人的交往不是主动的而是被迫的(众生笑)。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点评:及时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主动运用。)

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

(学生读书,同座研讨,教师提示)

师: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师: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

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

(试读后点生朗读)

生:(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师:不错,不过京味还不够浓。有没有去过北京或研究过北京人说话风格的同学?

生:有!张为。

师:张为,请你读读。

张: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没的说。(众生笑)

(点评:通过充满声情地朗读,尽量产生类似现场经历的效果,直接感染学生。)

师: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

(学生阅读思考充分后回答)

生:(争先恐后)还有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有没有例子生:有!有两个: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师: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生(甲):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生(乙):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生(甲):卖!

生(乙):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师:(抢过话头)能忍就忍吧!(众生笑)像老师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在省略号处再补足一句。

生:有吃的就行……

师:北京人真能忍耐。还有更精彩的。表现北京人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有一句很典型的话――

生:(抢着)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师:“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在哪里?

生:(调皮地)想起儿时睡午觉。那时贪玩,上床睡不着,妈妈硬逼我把眼睛闭上。只好强忍着,等她一走,小眼睛又睁开了。妈妈恼了,索性守在我跟前,那滋味真不好受(众生笑)。你不说,居然还睡着了。

师:喔,精彩。这北京人的睡法(重读,强调)和你一样,太精彩了!(众生笑)。

生: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睡法问题,还有言外之意。

师:言外之意?说说。

生:你看那小姑娘对小伙子无可奈何。怎么办?不活了,跳楼(众生笑)。不行。权当一回儿子打老子吧!(众生笑)充分表现了北京人自我安慰、忍耐的性格。

(点评:强化课堂上的文化氛围,并把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体验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生: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师:看来,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还不能作简单的好与不好的评语。

(点评:淡化课文的次要内容,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一中,写一写“一中文化”。大家来校学习时间也不短了,对一中的老师、一中的学习生活、一中的管理、一中的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就在这个基础上作文。一周以后我们集体交流。

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下课。

(点评:把语文学习引向课外,促使学生自由地去发展。)

?附: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汪曾祺

北京胡同多趣静

精神型:小说戏剧……

胡同文化:财富物质型:西服中山服

心理型:人―事、物―心理

北京人的生活封闭自足忍耐衰败

一中文化学习生活

老师管理风格

上一篇:酒店年会横幅标语下一篇:黑夜的荷花优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