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2024-09-05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1

我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这一课时的内容,特别是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内容时,我用了不同的方法在两个班进行了教学,出乎意料的是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课下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不可能完全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和需要。因此,教学时,可以按照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如我将例题中没有明显特征的分数换为分子相同的六个分数,然后设问:分子相同的分数,有的能转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转化成有限小数,这跟什么有关系呢?处与学生最近发展的设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调整思维角度,观察分母,讨论后将分母分解质因数,进而发现规律已是必然。教材数据的改变,为学生的思维铺设了阶梯,架起了桥梁,避免了探究断层,做到既不是一味地循循善诱,也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2

1. 能够认读地点名词:park, zoo,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gym和动词词组:watch a movie, have supper, fly kites, watch the animals, buyclothes, play badminton.

2. 能够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3. 会说chant并进行创编。

4.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与他人主动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and Revision

1. Greeting. (通过简短的free-talk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 Sing an English song: Walking, Walking.

T: Today I am a tourist guide. We will havea travel today! Let’s have fun together. A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and do actions. (教师创设“一日游”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用富有节奏感的动作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

3. Review the words:

park, zoo, gym,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T: Please take out your learning notes. Lookat task 1. Write the words on your paper.

① Write the words correctly on the LearningNotes.

② Little teachers write the words on thecards.

③ Read after the little teachers: We go to the______.

(利用学习单,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默写本课复习到的六个地点名词, 并且通过小老师的领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练习句型We go to the ______. 将词汇和句型融为一体, 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快乐, 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New concepts:

I / We go to the____ to____.

Do you go to the _______ to ________ ?

T: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we want to go.Let’s begin our travel. Here’s our travel line. Atfirst, We go to the____.

Ss: We go to the gym / park / zoo / store / restaurant / movie theatre.

(课件中清晰明了的旅行线路图将学生迅速带入一日游的情境中,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 We go to the gym.

T: At first, we go to the gym to play. Therea r e m a n y s p o r t s . L e t ’ s p l a y c a r d s t o g e t h e r .Please take out your little cards. Group-leaders:Choose the cards. Members: Say and do it quickly.

Group-work: play cards. ( Review the verbphrases )

(通过小组的卡片活动,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学过的动词词组, 也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做铺垫。)

2. We go to the park.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park. We go tothe park to fly kites. Let’s play together in thepark.

Ss: We go to the park to skip/run/swim.

T: What else can you do in the park ?

Students try to make new sentences with “We go to the park to ____ .”

(教师在公园游玩的情境设置中自然的引入句型I / We go to the ___to ___.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充分的操练巩固句型, 为进一步学习一般疑问句打好基础。)

3. We go to the zoo.

① T: We go to the zoo to watch the animals.What a big zoo !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

Ss: I like ____.

T: I like animals, too. Do you go to the zoo towatch a panda ?

Ss: Yes.

T: We can answer it with “Yes, I do./ No, Idon’t.”

② Play a game :

Listen carefully and guess the animals withthe sentences:

Do you go to the zoo to watch a ______ ?

Yes, I do./ No, I don’t.

(Practice with the new sentences: Do you goto the ___ to ____ ?)

(让学生在动物园的情境设置中, 自然习得一般疑问句Do you go to the ___to ___? 及其回答, 并利用动物的叫声, 通过句型抢答游戏充分进行问答操练, 巩固所学。)

4.We go to the store.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store. We go tothe store to buy clothes. I like shopping. I wantto buy a new dress.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

Ss: I want to buy a ____.

T: Let’s go shopping in the store. Please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Students try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ownwords in the store.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 让学生在商场购物的情境中, 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拓展延伸, 大胆创编对话, 真正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We go to the movie theatre.

T: I’m tired and hungry now. It’s time forsupper. We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supper.I’m full now. After lunch, Let’s watch a movie.

S s : We go the movie theatre to watch amovie.

T: Let’s watch a movie about Li Ming’s family.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text.

(借助电影院的情境设置, 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课文的学习中。)

Step 3: Production

Chan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T: I think we have a wonderful time. Now let’schant together!

① Listen and try to chant together.

② Make a new chant with own words in groups.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Go to the _____, ________.

(通过小组合作创编chant, 不仅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 而且将知识进一步拓展升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学习效果也大大增强。)

Step 4: Summary

Homework:

Make a travel plan.

Write some sentences about your travel plan.

(巧妙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整理,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题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近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相遇问题和简单三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整数、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认识中括号。

第八单元—方程

什么是方程?怎么运用方程去解决问题?体会方程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

方向和路线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灵活掌握后能够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第七单元—土地的面积

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解决关于土地面积和种植方面的问题,借助计算器研究人均面积问题。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三单元----可能性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综合应用(4个活动内容)

旅游方案----结合“小数乘法”单元设计。用旅游方案的几组镜头,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学生数学应用的经验,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铺甬路----结合“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设计。通过如何“铺甬路”这一活动素材,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估算玉米收入----结合“土地面积”单元设计。选择秋天农民估算玉米收入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素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探索乐园----结合“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单元设计。通过鸡兔同笼,密铺图形等问题,给学生提供从周围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数的运算、图形面积等知识解决问题的素材。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方向与路线

方向和路线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灵活掌握后能够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1.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方位,能够具体的描绘出方向与路线。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方向与路线,能够在纸上画出来 3.在探索方向与路线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对周围环境中与方向和路线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数学的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中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借助计算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四单元、可能性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4.能通过实验、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二)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 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组合图形面积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探索解决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有些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第七单元、土地面积

1、结合实例,体会并认识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土地面积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面积单位换算和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4、对周围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客观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八单元、方程

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出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景列出方程。

3、怎样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4、怎样准确的找到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解决两步计算的方程应用题?

5、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绪,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九单元、探索乐园

1、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2、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提醒可以密铺,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高。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三角尺平行四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呈现情境图。

2、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

(3)应该怎样制作的长方形桌面?

3、学生用附页1中的图1剪一剪,试一试。

二、认识“高”

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不同锯法有什么共同点?(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高和底,进一步感受高和底及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2、活动(二):三角形和梯形的高和底

(1)出示三角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学生描述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如何得到的,使学生体会高和底的对应关系。

(3)出示梯形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样得到的。

3、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描述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4、分别找出图形中底和对应的高,并标记出来。

三、画“高”

1、探究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

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用三角板画,画出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对齐,从边上的一点画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它的高,用虚线表示,垂足所在的边叫平行四边形的底。

⑤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中练习高的不同位置的画法,并在练习中体会和感悟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2、画梯形的高。

(1)出示梯形: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同学们知道梯形的高怎样画吗?

(2)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不同作品。

(3)引导学生思考:梯形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画三角形的高。

(1)同学们表现都很不错,已经会画两种图形的高了,老师想考考同学们,你们会画三角形的高吗?

(2)谁想来展示台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法?学生汇报,注意纠正错误画法。

(3)总结归纳三角形高的画法,并在练习本上练习画高。

(4)大家知道三角形的高有多少条吗?有的学生认为有三条,有的学生认为有一条(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教师适时点拨。

四、练习巩固

1、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小组内同学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

2、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

五、总结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篇5

第一部分

方向与路线

一、判断物体方向口诀:

1.找准观测点。例子:A在B是什么方向,以B为观测点。

2.判断方向,一般从南或北说起。3.找角度,角的一条边在南或北。

二、描述路线要注意:方向和距离。

第二部分 小数乘除法

一、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小数点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二、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三、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求商的近似值:

①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除到第一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除到第二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三位小数……

② 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取近似值。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例4.3232……或4.32 6.商的变化规律:

如果除数是小于1的小数,那么商大于被除数;

如果除数是大于1的小数,那么商小于被除数。

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小于1。

四、解决问题

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3.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2)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减法的性质: a-b-c=a-(b+c)除法的性质: a÷b÷c=a÷(b×c)

第四部分 可能性

判断事情发生的三种情况:可能、一定、不可能。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并不代表该事件一定发生。

第五部分 混合运算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即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会将3-4个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从后往前)

第六部分 多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S=ah

a=S÷h h= S÷a 三角形:S=ah÷2

a=2S÷h h= 2S÷a 梯形:S=(a+b)h÷2

a+b=2S÷h h= 2S÷(a+b)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用四根木条订成一个长方形,拉伸变成平行四边,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变小。

第七部分 土地面积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2、种植问题。一棵果树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

种植棵数=种植面积÷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种植面积=种植棵数×每棵树的占地面积

3、常见填空题 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一间教室的面积大概是50平方米。一个足球场(操场)面积大约是1公顷。一个村庄的面积大概是100公顷。一个县城的面积大概是100平方千米。

第八部分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6

3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在本课联系实物认识直角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创新发展

(一)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到实物上去感知,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角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操作、去发现,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后来的一切活动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二)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7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理解扇形概念知道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大小。

我对本节课作如下反思

1、本课内容简单比较好理解,属于概念教学, 我设置的自探提示是让学生直接看书,并总结出什么是弧,什么是圆心角以及什么是扇形。但是在课堂上的效果以及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中看出我这么设置自探提示其实并不适合,应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独自探索并总结出什么是弧、圆心角、扇形。这样让学生独自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印象会更加深刻。

2、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应该采用画一画、剪一剪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在一些课堂中,尤其是数学课堂,必要的数学活动是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3、在讲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大小的关系时,我只是让学生在黑板的圆形里画一个不同的.扇形,只对这两个扇形进行比较,不能将这一部分知识演绎的特别充分。我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教具,或者拿一把折扇,边演示边讲解在同一圆内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圆心角越小扇形越小。我想效果会更好。

4、在讲解弧的定义时,我应该强调在圆上两点间的曲线叫做弧,而不是圆上两点间的距离,如果是距离就成了两点之间的线段了,就不是弧了。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8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STSE)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围绕“生物与环境”这一组统一概念组织“生命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生物生长的需要、生物与环境、人与环境、冷与热、地表剧烈变化、环境与保护。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持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单元

课时安排

一单元

生物生长的需要

六课时

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九课时

三单元

人与环境

九课时

四单元

冷和热

九课时

五单元

地表剧烈变化

九课时 六单元

环境与保护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9

5教学反思

通过二年级上册“锐角和钝角”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目标是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并能够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根据本课特点,结合我校的教研主题,我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分两个课时完成。(预习指导课和堂上交流课)我的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预习指导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预习指导课上,我设计了两大内容。一是复习与新课相关的知识。目的是为掌握新知做好知识方面的准备。如:

1、角有什么特征?2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重点指导学生用三角板去量直角的方法)

3、角的大小跟它的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对角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的理解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组织有效的预习活动,为新课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们的,但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角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锐角和钝角是在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概括得出的,更有必要让学生经历概念得出的全过程,这样他们才会有清楚、准确的认识。预习指导课上,我设计了找角、摆角、折角、画角等活动。(摆、折、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每一个活动,既是复习巩固旧知,又是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尤其在制作角和分类这个环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角的产生——锐角与钝角的形成等一系列过程,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已见雏形。预习指导课上的这一系列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放在 1

堂上交流课上进行,很可能影响新课的进程。因此,我将新课的建模过程放在了预习指导课上进行。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产生了有效的课堂生成,为新课讨论交流,提供了资源。

二、在活动中探索,在交流中发展

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其“已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能够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挖掘新的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堂上交流课上,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如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一定的认识和方法这一优势。提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钝角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的关注,并在比较新出现的“角”与“直角”的异同中,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了认识“锐角”和“钝角”特征的学习。在交流摆角、折角、找角、猜角,这几个环节中,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顺利、稳固地建立起锐角与钝角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迎刃而解了。(预习指导课上,学生已找、摆、折、画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在堂上交流课上,我把重点放在怎样判断锐角和钝角的方法上,引导学生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自己在预习指导课上找、摆、折、画的角。完善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例如,在描述红领巾上的三个角时,可以说出“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的结论。新课前,学生只能判断红领巾上的三个角都不是直角。)

《锐角和钝角》这课按照新的教学模式(预习指导课——堂上交流课)来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习指导课有效,堂上交流课重点突出。)

课后感悟:

1、个体独立思考是动态生成的根基。我们的预习指导课,可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产生有效的课堂生成。预习指导课需要精心设计。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9、80页方程。教学提示:

方程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节全新的概念课,让学生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方程的意义是学生学了四年的算术知识,及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渗透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式的一个突破口,是今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块奠基石。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方程意义辨别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能根据已有信息列方程表示具体生活情景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生:玩过。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跷跷板的原理来学习新知识—方程。(揭示并板书课题 :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常玩跷跷板这件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初步感知方程的含义】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

师: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还有一种仪器,它和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 生:天平。

师:关于天平,你知道些什么? 生:可以看出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生:天平的指针如果指向中间,说明天平平衡。师: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生:说明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认识方程。师:大家是怎样分的?

生:我按天平平衡和不平衡把算式分为两类。平衡的有240+x =100、3x=180、100+50=50×3;不平衡的有80< 2x、50+2χ>180、100+20<100+30。生:天平平衡状态下的算式都含有“=”号,天平不平衡状态下的算式都含有“>”或“<”。

生:一类是含有未知数的240+x =100、3x=180、80< 2x、50+2χ>180:,一类是不含有未知数的100+50=50×3、100+20<100+30:。

师:他们说得很好。像240+x =100、3x=180、100+50=50×3„„这些用等号连接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容易总结出方程的意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我们来看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等式。

生:不同点是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不含未知数。

师:观察得很认真。像240+x =100、3x=18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

把它叫做方程。

师:大家想一想,方程有什么样的特点?举出一个例子。生:方程必须是等式。生: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生:如:5-x=3。

师:总结的很对。方程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缺一不可。

师:看来,方程和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想一想,方程和等式有什么联系? 学生先单独思考,再小组讨论。

生: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师:我们可以用图来表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课件出示。

师:下面我们就检验一下学习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找关键句和举例说明,使学生在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从表象上升到抽象,只有学生自己能够举出例子并说明理由,才能真正证明学生对方程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样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巩固新知。

1、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⑥ 0.49÷χ =7()② Y+24

()

⑦ 35+65=100()③ 5 χ+32=47

()

⑧ χ-14> 72()④ 28< 16+14

()

⑨9b-3=60

()⑤ 6(a+2)=42

()

⑩ χ+y=70

()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x加上35等于91。(2)7.8除以x等于1.3 【设计意图:真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用“=”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生:我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生:我知道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作一次整体回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一次梳理,深化知识体系,领悟知识要点,体验探索新知识的喜悦,获得成功感】

教学反思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土地面积》教学反思 篇11

一、目标定位。学生在新知、单元复习后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这节课我主要是对这一单元进一步理解、记忆、总结,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知识梳理。梳理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复习不是把前面知识进行联系的过程,也不是知识的再现,而是获得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课前我通过了解发现,学生对公式的应用比较熟练,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些遗忘。所以在设计中,我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回忆五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他们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的记忆,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在整体中了解各部分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重组知识结构,我通过知识网络结构图,不但把知识系统化的归纳整理,还将转化思想对今后探究新图形面积时的作用进行渗透。

三.、应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是复习课的目的之一。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磷火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复习课应用是分层进行,第一层次是简单运用,夯实基础。第二层次是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让学生再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在这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开辟农场菜地这一热门话题,将本单元主要题型融入其中,一题多变,整节课提供了一个接一个的情景,让学生时时有新奇,时时有兴趣。

四.、拓展。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基础上,应该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拓展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有新的收获,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上一篇:秋季开学祝福语短信 秋季开学祝福语短信下一篇:物联网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