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风土人情

2024-08-24

欧洲风土人情(通用9篇)

欧洲风土人情 篇1

欧洲国家有着西方人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共同忌讳。西方人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其原因都源于基督教传说;西方许多国家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另外,在中国分别被认为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被分别视为蠢笨(英国)、淫妇(英、法国)和蠢汉(法国)的代称。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欧洲各国都拥有许多各自的特点。如招手一类友好的手势,在希腊却意味着“下地狱”,希腊人表示告别,是把手背向对方招手。因此记住下述关于欧洲国家各自民族文化习俗特点的提示,对于跨国文化经贸活动的展开将是非常有益的。

匈牙利人比较迷信,新年的餐桌上不许摆放禽类制作的菜肴,认为那样的话,幸运会随禽类飞走。

挪威人讲究守时及与人谈话保持一定距离,拜访或出席家宴,要准备花或糖果送给女主人。出外郊游不要惊吓河鸟(挪威国鸟),普遍视红色为流行色。

德国人有一种名副其实的讲究效率的声誉。要习惯于在所有场合穿一套西装(不要将手放在口袋里,这被认为是无理的表现)。馈赠要针对个人,即使是以公司的名义。

希腊人爱睡午睡,为亚热带气候所致。说“午安”可包括深更半夜,最后分别才道“晚安”。希腊人做生意方法比较传统,讨价还价到处可见。

奥地利人不喜欢在新年期间食用虾类。因为虾会倒着行走,不吉利,若吃了虾,新的一年生意就难以进取。

西班牙人强调个人信誉,宁愿受点损失也不愿公开承认失误。如果你认为他们在协议中无意受到了损失而帮助他们,那么便永久地赢得了他们的友谊和信任。

法国人给人印象是最爱国的,即使英语讲得再好也会要求用法语进行谈判,且毫不让步。对穿戴极为讲究,在会谈时尽可能穿最好的服装。

卢森堡人是日耳曼人的后裔。由于国家小,多数人中午驾车回家吃饭,午间是不办公的。荷兰人曾是欧洲最传统的民族,爱清洁、讲秩序,做生意时希望你在到达荷兰前就事先约定。性格坦率,开诚布公。

葡萄牙人很像希腊人,随和,喜欢社交。尽管天气热也穿着西装,和他们谈判时,应衣着整洁,并在工作和社交场合戴上领带。

常州风土人情 篇2

常州这方土地,历史文风炽盛,人才辈出,古迹众多。城南的淹城遗址是我国最完整的春秋以前古城,其三城三河的独特形制被誉为“世界奇迹”。城东有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聚徒修炼的红梅阁,苏东坡多次来常州的泊船处遗址--舣舟亭,已有1500年历史的文笔塔。红梅公园面积之广,在全国城中公园中亦为罕见。古典私家园林近园、未园、约园、意园散置城内。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对常州人才辈出的赞叹。当代学者缪进鸿先生历时数载,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常州位居苏州、杭州、北京之后名列第四位的结论。

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肇始于2500年前建邑延陵的季札,以善外交,精礼乐,重然诺而见称于诸侯各国。南北朝时,常州是齐梁故里,以主编《昭明文选》的萧统为代表的萧氏家族在文学、史学、音乐上造诣甚深,影响深远。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

隋唐开科取士以来到清末1400余年间,常州就涌现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进士1546名。北宋大观三年(1109)合试天下贡士,一科三百名进士中,常州人就有53名。南宋大诗人陆游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中式人数之多,令朝野震惊。明代有文学家、抗倭英雄唐荆川。有清一代,常州画派、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以及常州骈体文等众多文化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影响全国。

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近现代直到当代,《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领袖和革命家辉映史册;近现代以来,西学东渐,常州人才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史学研究等传统领域中大师级人物成批出现。“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有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学家刘海栗等。在学术科学领域中,享有学术界最高荣誉称号的,民国时期有赵元任、吴稚晖、吴定良等多名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以后,有华罗庚、吴阶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27名院士,以及在海外为炎黄子孙争得荣誉的一大批科技俊彦;至于在革命风云际会中脱颖而出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 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这些人在常州杰出人物的历史星河中永远闪烁出耀人的光彩。

常州是近代中华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以经济发达、工商比翼而著称。八十年代初,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是全国最早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如今,常州市以农机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四大支柱产业为龙头,带动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工业、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模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五邑风土人情 篇3

(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 人情:人的性情、习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民间风习等的总称)

江门市又叫五邑,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县级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现有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132万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其风土人情具体总结如下:

婚俗杂拾

五邑婚俗大同小异,异处奇特有趣,而五邑农村婚娶传统礼仪繁杂、隆重、有趣。水上婚礼

水上婚礼取材于新会大鳌、睦洲一带沙田区过去传统的水上人家迎亲习俗。过去,珠三角水上人家除了水上作业,还要受雇于人,参与沙田的围垦劳动。新会属珠三角早期冲积的老沙田区。因这些沙田区域广,常受咸水侵袭,河水是咸的,故水上人家

唱的歌,统称咸水歌。对歌定情

鹤山市的客家人,青年男女结识,交流感情,以至互订终身,往往是通过对歌进行的。中秋农闲时,是客家青年的爱情季节,男女青年起劲地对歌。晚上,对歌进入高潮,在如银的月光下,姑娘们穿上绣花边的大襟衫,围上黑布裙,成群结队地来到树林里,和小伙子对歌,你唱我和,爱情也就成熟了。

香灯定姻缘

鹤山市一些农村中,父母要为当婚的女儿择偶,就得把女儿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交给媒人送到物色好的男家。男方父母把红纸放在供奉祖先、天官等神位的香炉下,点上香灯,连续三天,细心观察家里的动静,如果家中没有发生不如意的事,香灯又没有中途熄灭,便认为那女儿可与儿子相配,否则便认为不吉利,不能相配。

新郎“上头” 为新郎“上头”(梳头)的婚俗,在五邑很普遍,而开平市水口镇龙塘地方的“上头”却最为有趣。新郎成新之日,天未亮,长辈就在家中设一圆形大簸箕,上放一30厘米高,下宽上窄的小木斗,内放谷少许,铜钱若干,柏一支。让新郎坐在木斗上,臀部将斗口封严,意为保住钱物。再由多子多孙或有名望的长辈为新郎梳头,长辈边梳边唱歌,为新郎祝福。

打新娘

新会司前何村一带,有打新娘的习俗。新娘出嫁,都要经受一次打闹之苦。当新娘的花轿还未到男家时,男家就招集一帮男孩子,个个手持青竹枝,分立在道路两旁,待花轿一到,男孩就蜂拥而上,举起竹枝追随花轿乱打,到了男家门口,伴娘把新娘背下轿时,小孩更是将新娘团团围着追打,直至新娘进入新房。闹新房时,男孩们对新娘又极尽戏弄之事,打手、踢腿,直闹至深夜,向新郎要糖果、饼乾和利是钱,才雀跃散去。新娘捱了打,视为乐事,因为传说做新娘的,没有人打是不吉利的。跨禾竹开平、恩平的一些地方,新娘出阁之日,男家的司礼人预先把扁担横

阁在门槛上,在门前堆放黄茅草,待新娘来到家门口,就把茅草点燃,让新娘跨过,叫做跨禾竹。伴娘此时便高声提醒新娘:“阿妹快把脚抬高,别把禾竹踩中啊!”据说,倘若新娘在跨门槛时踩中了禾竹,就会给婆家带来不幸,因而新娘得特别留神。

纸扇敲头

恩平、鹤山的一些农村中,当新娘走出花轿时,新郎就扬起纸扇朝盖着头巾的新娘头上连敲三下,以示新娘以后要听从夫家使唤。若新郎不忍心用力敲,则会受到众人的讥笑,被认为日后要受制於新娘。

鹤山市活鲤拜门

鹤山乡村习俗,新春初四日,以活鲤鱼拜门。那一天,从朝到晚,都有人手提一条红头绳扎起的生猛鲤鱼,到各家门口叩拜,一边拜,一边唱鲤鱼歌。直到今天,鹤山乡间还流行这一习俗,但简化了,不唱鱼歌,只念一句祝词:“大生鲤,大生鲤,你家年头好到年尾!” 鹤山市民间舞龙

恩平灯节 山市最负盛名的舞龙要数桃源镇竹朗的金龙。竹朗的舞龙习俗相传已有200多年。每年中秋节或喜庆,舞龙是竹朗人最喜爱的活动,青壮年男子几乎全部出动,老人、妇女结队观看,附近顺德、南海、高明的客人及亲友都来捧场。其时,锣鼓鞭炮喝彩鼓掌响成一片,呈现出热烈、欢乐、祥和的气氛。雅瑶镇陈山村每年农历8月底都要举行一连三晚别开生面的舞龙活动,他们的龙不点灯烛,而是在龙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火,在夜间看去宛如一条繁星万点的银河,叫做香火龙,远看尤为壮观。陈山分有几个里,各个里都有门楼,龙经门楼侧身而过,村里人在门楼等候,给龙灌酒,灌龙酒时,大家都一饮而尽。

元宵节恩平叫“灯节”,从正月初八起,至二月初二止,长达十多天。各村“开灯”、“散灯”的日期有先有後。灯节主要是祭祀社神(土地),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各村均有灯寮,是专为打节供奉社神而设的,平时则是村人聚众议事及谈天说地的场所。除夕前一晚,各家各户门前张灯结彩,灯色有鲤鱼、玉龙、走马、花球、琉璃„„等等,花样繁多,争妍斗丽。一般人家挂的都是夜晚用来照明的风雨灯、四面光灯。这些灯彻夜不熄,每晚添油,直到“散灯”才撤去,叫作“长明灯”“开灯”这天,村人吹奏八音鼓乐,出动瑞狮,到社坛迎接社神回灯寮安放,各家上供品祭祀。去年生有男孩的人家,送花灯到灯寮悬挂,名为“送灯”。灯寮内香烟缭绕,灯火辉煌,一派祥和气氛。

鹤山市的龙舟竞渡

鹤山市的龙舟习俗,有“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划出屎,初五初六船过基”的俗谚。农历四月底,藏在“龙船步”水下的龙舟被捞了上水,村民把龙舟洗过抹油,又饰上龙头龙尾,然后开始“练桡”。比赛开始,鞭炮声响,锣鼓震天,万众欢腾,主持人手执一尾生猛鲤鱼,所有参赛龙舟依次过搭于水面上的“龙门”,进入赛场。

五月龙船抢大标

主持人把鲤鱼抛如江中,取“鲤鱼跳龙门”之意。

“四月龙头随街绕,五月龙船抢大标。”这两句岁时歌,百多年来在江门五邑广泛传唱,可见端午节斗龙船在我市风气之盛,历史之长。江门市境内有锦江、潭江、西江三条大流贯。鹤山、新会地处西江下游,河涌纵横,水网密布。农民通晓水性,扒艇出入,斗龙戏水,得其所乐。

把埋藏于河中的龙船起出,叫“起龙”,也叫“出水龙”。起龙一般在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也有另行择日的。“龙舟宴 到了”斗龙“之日,例必在村头或祠堂举行宴会,谓之”龙舟宴“。旺龙

龙舟宴吃罢,当即选出两名桡手,分别扛着龙头、龙尾,在锣鼓声中巡行到河边,举行拜祭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后把龙头、龙尾装上龙舟,是谓”旺龙“。

出龙

旺龙之后,桡手们登上龙船坐定,双手紧握木桨,肃穆待发。主祭者便把柚叶水酒向龙头,霎时间鞭炮四起,锣鼓齐鸣,船上鼓手一声令下,众桡齐发,龙舟飞驰而出,驶向大河。这叫”出龙“。应景

”应景“其实是龙船的表演赛、友谊赛。各乡定有应景日期,应邀的龙船依期赴会,表演各种扒龙船技艺。或把粽糍、糕点、水果抛掷过去,或在上游把食物放在水中漂下,供桡手取食,是谓”犒龙“。斗龙

”斗龙“即正式的锦标赛,是要抢大标的,一般在五月初五举行。过去斗龙,由大乡组织,乡绅主持。现在是各县体育委员会或乡镇政府组织。入窦

斗龙之后,无论胜负,各乡(村)均设宴慰劳健儿,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大家同心协力把龙船抬到藏龙点埋藏起来,叫做”入窦“。至此,斗龙抢标才告一段落。江门潮连纱龙

据史载,潮连舞纱龙告老还乡后,把当地制作纱龙和舞龙的技艺带回故乡。从此,舞的舞法很多,大体上有”绕龙柱“、”跳门龙“、”过龙桥“、”反龙脊“、”穿龙门“"走梅花椿、”走之字“、”单双扣“、”双飞蝴蝶“、”双金钱“"龙滚沙”、“蟠龙”(回龙吐尾)、“卧龙”、“跃龙”等等,变化万千,舞时伴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锣鼓声、令人精神大振。

开平泮村灯会

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是水口镇泮村的习俗,也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民间艺术活动。这个习俗,相传始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泮村一带都是黑石山,山形似象、狮、虎、牛、羊“五兽”,被称为“五兽地”。

(泮村灯会)

台山浮石飘色

(泮村灯会盛会)飘色,亦称摆色、以八、九岁的儿童装扮成戏剧故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人们用“色柜”抬着出游,属于人物造型艺术,是台山民间艺坛上的一枝奇葩,其中以斗山浮石“摆色”久负盛名,誉满海内外。浮石摆色,源于清乾隆年间,由浮石赴京参加会考的人们依照中原飘色传统。

新会天后诞抢花炮

清远风土人情 篇4

清远是一个发展比较早的岭南古邑。秦代定名为冽江县,取其河多秀丽,江水澄清之意。汉代改为中宿县,隋朝改称清远县。1988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为地级市。清远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山区的结合部,距省会广州仅64公里,为港澳地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与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向内地辐射的中间地带,全市境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贯穿南北,并与大小北江组成四通八达、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素有粤、湘、桂“三省(区)通衢”之称。随着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建成,清远交通将“海、陆、空”齐全,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国内、国际的交通往来更为方便快捷。清远建市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珠三角后花园”魅力日益增强,生物、医药、陶瓷、建材、能源、纺织、化工等工业产业初具规模。1992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1996年9月,被国家体改委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目前的清远是一个蓄势待发、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是一个充满商机和美好发展前景的新城市,是人们新的创

清远历史文化

春秋战国时,清远地区属百粤。秦统一中国后,设置行政机构,开发岭南,清远地区属南海郡、长沙郡。汉初,属赵佗称号的南越国。高祖年间(前206—195年)先后置桂阳县(今连州一带)、阳山县、浈阳县和含匡县(浈、含今为英德市境),均属桂阳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中宿县(原清远县一带),属南海郡。三国时,各县隶属始兴郡。

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置清远郡,清远之名由此而始,辖中宿、威正、平、恩洽、浮护五县。还置阳山郡,辖阳山、桂阳、广德(后改称广泽、连山)等县。在含匡设衡州,领阳山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及其所属的中宿等县,置清远县、政宾县(今清新县滨江一带),仍属于南海郡。同时,废阳山郡改置连州,把衡州改名为匡州。二十年(600年),废匡州,其属县改隶广州府。

唐武德六年(623年),政宾县并入清远县,属广州府。天宝元年(742年),连州改置连山郡。五代南汉乾享五年(921年),于浈阳县设英州。

宋宣和二年(1120年),英州改置真阳郡,含匡、浈阳先后改名为含光县、真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真阳郡升为英德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英德府改为英德路总管府,不久又降为州,并含光、真阳县。庆元元年(1195年),真阳郡升为英德府。明洪武二年(1396年),英德州改置英德县,属韶州府。十四年,连州和阳山、连山二县改属广州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连州为广东省直隶州,领阳山、连山二县。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清远、英德两县划地设广东布政司佛冈军民厅(相当于县级建制)。民国元年(1912年)连州改称连县。民国3年,佛冈改厅为县。抗日战争期间,广东省政府北迁连县,清远各县均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驻连县)管辖。民国35年,由连山、连县、阳山三县划地,新置连南县。

埃及风土人情 篇5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来源于古希腊对埃及的称呼,原型是古城孟菲斯的误称,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语埃及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型文字,塞姆语的米斯里。

一、埃及简介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地当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海岸线长约2700千米。该国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首都开罗。埃及人口和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埃及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古迹众多。经济方面主要依赖于农业、石油出口、旅游业,以及劳务出口。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出口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

国徽: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花:莲花。国石:橄榄石。

二、标志建筑 提到埃及,不得不说埃及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以及守护它的狮身人面像。

1、胡夫金字塔

胡夫是斯奈福尔和霍特普勒丝的儿子,是第一位在基沙台地上兴建金字塔的国王。他的金字塔底部边长230公尺,高146公尺,用了共260万块,每块重达二吨半的石头,堆积而成,位于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吉萨南郊8公里处利比亚沙漠中,在其东面约350米出是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是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象征国王至高无上的神格化王权。一般人称这座金字塔为大金字塔,目前仅知胡夫在位二十三年,对他的事迹,则所知甚少。胡夫金字塔的四周,特别是南北两侧,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许多第四、五王朝的贵族平顶石墓,宛如众星拱月一般,衬托出胡夫金字塔无与伦比的威势。

胡夫金字塔令人吃惊的地方,可能是方位的测定之准确。底部四边几乎是正北、正南、正东、正西,误差更少于1度。这般准确的方位绝不是偶然定出来的,考古学家认为是建筑师以右框星为指标定出来的。

胡夫金字塔更是巴黎铁塔未建成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而且经历三次地震依然岷屹立不倒。考古学家在胡夫金字塔中的一个封闭的坑洞,找到一艘表面斑驳的雪松木船,长43公尺,宽5公尺,是胡夫的继承人杰德夫勒为他建造,目的是让它载送胡夫前往永生世界。

2、狮身人面像

雄伟的狮身人面像横卧在埃及基沙台地上,守卫着卡拉夫金字塔已达五千年

之久。终年咆哮的风沙不断侵略这座庞大的石像,在长达五千年的岁月中,大半时间都被数吨流沙深埋地底。古埃及人常用狮子代表法老王,象征其无边的权力和无穷的力量,这种法老王既是神又是人的观念,促使了狮身人面混合体的产生。早在四、五千年前,古埃及已出现许多狮身人面像,其中最早出现的便是基沙巨像。巨像高66尺、长240尺,姿态十分雄浑而优雅。

据说当时本来没有想到要雕凿狮身。金字塔竣工时,附近采石场里的石块都被挖去建造金字塔,只剩下一块巨大的圆顶石灰石,挡住卡夫拉金字塔。有一位不知名的雕刻家独排众议,把巨石雕刻成狮身人面像,用以纪念卡夫拉王。可惜巨像雕成不久,即为流沙掩埋。1920年代,来自欧洲的考古学家合力消除了巨像的流沙,加以修葺,使这座巨像重新雄踞于卡夫拉金字塔前,凝视着浩瀚的黄沙。

三、旅游观光

埃及旅游资源丰富,原因是拥有长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文化,在2009年和2010年,埃及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中东地区最多旅客到访的国家,旅游业为国家带来巨额收入,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

1、开罗

开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埃及博物馆是了解埃及历史的地方,内收藏了大量文物。埃及博物馆内设50多个陈列室,馆藏文物共30万件,却只够陈列出6.3万件。

开罗是世界文化古都,西亚及北非地区文化中心。西方化市中心外围有3个古老的城区,其中最大的是法提米德城,内有开罗大部分历史名胜,如释伯尔斯一世清真寺和撒丁堡;旧城和尼罗河岸之间为伊斯梅里亚、卡斯安尼尔和花园城3个商业住宅区。卡斯安尼尔桥一带有开罗的橱窗之喻。建于19世纪的古城区和尼罗河岸之间的过渡区有国家图书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与阿布丁宫博物馆等。19世纪所建地区因受当时西方文化影响,多为装饰华丽的欧洲式石建筑,其中尤以前萨卡基尼宫最为知名;西部和北部既有高层住宅楼,亦有带花园的高墙低矮别墅。市区西南矗立着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东北部有作为赫利奥波利斯(柏拉图曾在此从事研究)标志的尖塔;尼罗河西岸新建优雅的希尔顿饭店引人瞩目。有上千所各类普通学校和技术学校。尼罗河西岸的开罗大学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备齐全。此外还有爱资哈尔大学、爱因沙姆斯大学、美国大学、赫勒万大学等。

2、帝王谷

在埃及,除了蜚声世界的金字塔外,还有一处令无数旅游者向往的地方,那就是“帝王谷”。

帝王谷是埋葬古埃及新王朝时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的一个山谷。帝王谷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岸边7公里,可以从底比斯卫城北端陡峭的环山公路到达。帝王谷分为东谷和西谷,大多数重要的陵墓位于东谷。西谷只有一座陵墓向公众开放,其他陵墓仍然在发掘过程中并尚未向公众开放,只供学术研究用。这里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通道两壁 的图案和象形文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3、沙姆沙伊赫

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两条黄金海岸在此交汇,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以潜泳和观赏红海海底世界而闻名,这里的海滩坡度小,沙质软,微风细浪,游泳时轻松自如。最值得骄傲的是这里几乎没有污染的红海珊瑚礁海域,海底世界更是光怪陆离。

沙姆沙伊赫有细软的沙滩、温热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最引人入胜的美景是那几乎没有污染的红海珊瑚礁海域。红海具备珊瑚生长的最佳环境,这里有200多种珊瑚礁和活珊瑚,多种海洋动植物在珊瑚礁上栖息,海底奇观光怪陆离。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游览。此地还开辟了潜水探险、帆板冲浪、海滩越野等很多旅游项目。沙姆沙伊赫建有国际机场、许多饭店和旅游村,每年都接待着近200万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四、饮食文化

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特别是亚历山大城,其次是开罗。其间夹杂着利凡特文化的特点,即法国、希腊、土耳其和叙利亚文化的混合体。随着7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统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护人将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传播开来,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对大部分埃及人从过去法老和希腊罗马时代的宗教中解脱出来产生重大影响,只有很少过去的传统在科普特教堂中以改良的方式保存下来。

对于城市贫民来说,虽然与从法老时代以来一直毫无变化的单调的农村生活比起来,城市生活有些乐趣,但仍是相当乏味的。电视和电影以及公共庆祝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小摊小贩在忙碌着出售手工艺品和糖果,这儿也举办婚礼,有音乐、苦行僧唱诗、木偶剧、说书和歌舞。埃及饮食与其国家的社会历史结构一样种类繁复,从最简单的乡村菜肴开始,均受到希腊、黎巴嫩和法国菜的影响。

埃及的餐饮场所主要有三类,西餐馆以经营法国菜为主,菜的品种相应较多;中东餐馆经营包括从埃及到利凡特菜的所有菜肴;还有一些特色餐馆,经营希腊、中国或仿法老时代的菜肴。此外,一般的咖啡馆里也卖小菜。

埃及的传统食品有炭烧山羊肉、油炸圈饼、甘蔗酒、奶茶等等主食有米饭、面包、鱼、羊肉和火鸡,还有一种特有的调味品:由芝麻、油、大蒜和柠檬制成的酱,配菜有土豆、酸乳酪和黄瓜。

埃及民众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绝对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以及非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也禁止使用猪制品。每星期五是“主麻日聚礼”,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做集体礼拜。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即:晨礼、晌礼、哺礼、昏礼、宵礼。

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有约会是失礼的。埃及伊斯兰教徒有个绝不可少的习惯:一天之内祈祷数次。

五、民俗礼仪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时,忌讳交谈,否则会被认为是对神的亵渎行为。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兰教教规,忌讳喝酒,喜欢喝红茶。他们有饭后洗手,饮茶聊天的习惯。忌吃猪、狗肉,也忌谈猪、狗。不吃虾、蟹等海味、动物内脏、鳝鱼、甲鱼等怪状的鱼。

男士不要主动和妇女攀谈;不要夸人身材苗条;不要称道埃及人家里的东西,否则会认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谈论宗教纠纷,中东政局及男女关系。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点之后,人们大都忌讳针。商人决不卖针,人们也不买针,即使有人愿出10倍的价钱买针,店主也会婉言谢绝,绝不出售。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通常见面时行握手礼。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女性之间出于礼貌或表示亲热,更多地采用贴面礼,一般是先右边贴一次,后左边一次。埃及人乐于天南海北地神侃,不忌讳外国人家访,甚至很欢迎外国人的访问,并引以为荣。但卧室作为私房是不欢迎外人入内。异性拜访也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间,男女同学、同事也不能相互家访

六、木乃伊文化

埃及闻名于世的还有木乃伊,即“人工干尸”。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后,均制成木乃伊,作为对死者永生的或用香油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企盼和深切的缅怀。

世界风土人情论文 篇6

法国(La France),全称为法兰西共和国,现在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安道尔和西班牙接壤,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隔海相望。法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之一,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战败且沦陷于德国,但在国际上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法国亦是欧盟和北约创始会员国之一,八国集团之一和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亦是《申根公约》的成员国。法国不仅在工农业方面非常发达,而且也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首都位于巴黎。

一、法国简介

法国北纬43度到北纬51度,西经5度到东经9度,位于欧洲大陆西部,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为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法国领土呈对称的六边形,三边临海,三边靠陆,国境线共长5300公里,海岸线长约3120公里。

1、法国国旗

三色旗是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国民自卫队队旗。白色代表国王,蓝、红色代表巴黎市民,是王室和巴黎资产阶级联盟的象征。今天的法国人民也认为,三色旗上的蓝色是平等的象征,白色是自由的象征,而红色代表了博爱,正如法国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的宣言。1946年宪法确认其为国旗。三色带的宽度比为30:33:37。

2、法国国徽

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环带饰品所环绕。

3、法国国歌

自由的赞歌--《马赛曲》,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时刻,表达了法国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暴政的坚强信心和大无畏精神。歌词原作者是鲁日·德·里斯尔。1792年12月,《马赛曲》被革命政府宣布为“共和国之歌”。

礼仪——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为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二、法国民俗特色

拥有近1500年历史的法国,其民俗风情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随着其历史的形成,法国人塑造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在这一领域中,法国人一直引

以为豪的向世界各国展示着其独有的民族特色。

1、交际习俗

注重服饰的华丽和式样的更新。妇女视化妆和美容为生活之必需。时间观念强,工作计划性强,奉行“女士第一”的原则。习惯行握手礼,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施吻手礼。少女常施屈膝礼。男女之间,女子之间及男子之间,还有亲吻面颊的习惯。社交中不愿他人过问个人私事。反感向妇女赠送香水及初次见面就送礼。

2、信仰禁忌

大多信仰天主教。忌“13”和“星期五”。忌黄色和墨绿色。忌孔雀和仙鹤。视菊花、杜鹃花与核桃等为不祥之物。喜爱艺术和娱乐活动。

3、饮食特点

法国人会吃,也讲究吃。法国菜风靡世界。法国人喜欢吃蜗牛和青蛙腿,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喜欢喝酒。法国菜的特点是鲜嫩。法国人也非常喜欢中国菜。

4、服饰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法国时装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在巴黎有2000家时装店,老板们的口号是:“时装不卖第二件”。而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两个妇女穿着一模一样的服装。目前高级时装最有名的有:“吉莱热”、“巴朗夏卡”、“吉旺熙”、“夏奈尔”、“狄奥尔”、“卡丹”和圣洛朗”。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巴黎女郎的裙子,其式样之多。款式之新,在别国很难见到。法国人是把收入的最小部分用于穿着的欧洲国家,法国人一般很注意服装方面的鉴赏力,也接受比较便宜的而不十分讲究的仿制品。

5、礼仪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6、吻

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7、婚俗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8、圣灵节

每年11月1日圣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

圣喀德琳娜节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每年11月25日这一天,年满25 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9、用餐习惯

法国人把烹调看成是一门艺术,法国菜也确实风糜全球。在法国一日三餐通常是这样安排的。早餐:面包、咖啡、热巧克力;午餐:午餐是法国人最重要的一餐,一般在下午一点左右, 晚餐则在九点以后。

法国人社交的正餐一般要持续两小时以上,开始先是开胃菜,然后是鱼或意大利面条,再才是主菜,主菜还附带许多生菜、沙拉、奶酪,水果,有时还有甜点心,餐后咖啡也必不可少。

三、法国著名景区

历史悠久的法国除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外,还拥有着世界顶级的旅游胜地,因此,法国还是一个旅游大国。其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旅游,其优美标致的名胜建筑更是为法国增添一份了喜人的民族色彩,让我们共同来观赏吧

1、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高塔,被视为巴黎的象征。因法国著名建筑师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建造而得名。建于1887—1889年。塔高300余米,塔身重达9,000吨,分三层。第一层平台距地面57米,设商店和餐厅;第二层平台高 115米,设有咖啡馆;第三层平台高达276米,供游人远眺,底部面积1万平方米,在第三层处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象倒写的字母“Y”。该塔由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构成。有电梯或徒步登塔顶。入夜,塔顶发出转动着彩色探照灯光,防飞机碰撞。塔旁竖立长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顶安放斯塔夫埃菲尔镀金头像。

2、卢浮宫

卢浮宫(Palais du Louvre)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畔、巴黎歌剧院广场南侧。原是一座中世纪城堡,16世纪后经多次改建、扩建,至18世纪为现存规模。占地约45公顷。早在1546 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在原城堡的基础上建造新的王宫,此后经过9位君主不断扩建,历时300余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伟辉煌的宫殿建筑群。1793 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纪念日时,法国“国民公会”决定把昔日的皇宫辟为国立美术博物馆;同年11月18日,卢浮宫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其全部工程于1857年完成。在卢浮宫口字形正殿的西侧,伸展出两个侧厅,中间的空地形成卡鲁赛广场。宫的东侧有长列柱廊,建筑巍峨壮丽。其画廊长达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

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期间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馆藏品达40万件。卢浮宫美术博物馆分为6大部分: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像馆;历代绘画馆。展览按不同流派、学派和时代划分。一层展出雕刻。二层油画,三层是素描和彩粉画。八十年代初,法国政府实施扩建和修复卢浮宫的“大卢浮宫计划”。

3、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建于十二至十四世纪(1163年至1345年),由MauricedeSul-ly所设计,是法国哥特式教堂经典之作,而且一直是法国的历史舞台,重要的国家庆典都在此举行,如拿破仑1804年即在此登基。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曾被改编为“钟楼怪人”拍摄成电影,看过的人耳边仍可听到钟声在响——巴黎圣母院的钟声。

四、法国文化

法国文化是指法国与法国人创造的文化。法国是一个充满文化、艺术的国家,而在法国文化中,他们的文学、电影、绘画、建筑等都使人再三回味。几百年来,法国都一直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

1、葡萄酒文化

法国葡萄酒是以用新鲜葡萄果实或果汁,经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法国法律将法国葡萄酒分为4级: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其中,法定产区葡萄酒占全部产量的35%,优良地区餐酒占2%,地区餐酒为15%,日常餐酒为38%。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葡萄酒文化已渗透进法国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了解法国葡萄酒文化将有助于我们对法国文化的整体认识。

2、香水文化

法国香水驰名世界,其中不乏价格惊人的上品。在法国,你大致可以凭着香水气味的雅俗判断一位先生或女士的身份。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香水的起源和恶臭有着密切关系。伏尔泰在1756年曾写了一本名为《美化巴黎》的小册子,小册子中写道:“设在窄巷中的肮脏市场使人不敢驻足,到处散发着恶臭„„街道昏暗、狭窄、丑陋不堪,似乎代表着一个最野蛮的时代。”

宁夏风土人情礼仪 篇7

盖碗茶

盖碗茶是宁夏回族群众男女老幼普遍饮用的一种茶,最主要的原料是茶叶和冰糖,配料有枸杞、红枣、核桃仁、葡萄干等滋补佳品。倒茶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冲开水加盖,双手捧送,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锅盔

锅盔是陕甘宁青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小吃。源于外婆送给外孙贺弥月而赠的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的食品。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糖麻丫

“糖麻丫,软又甜,吃上一个想拿仨”。糖麻丫外边包裹着糖稀,金黄油亮,外黏内沙,香味四溢,余味绵长,堪称回族小吃一绝。

馓子

馓子是回族的传统食品之一。据史书记载始于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回族馓子以宁夏回族的馓子为佳。宁夏馓子素来以股条细匀,香酥甜脆,金黄亮润,轻巧美观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赞誉。

羊盘缠

羊盘缠也是回族的传统食品。羊盘缠又称“油圈子”,外表油亮光滑,内里香渗渗、酥软软的,吃起来非常可口。

油香

油香也是回族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家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炸熟后的油香色红松软,味美醇香。

节日习俗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整个白天,不吃不唱,称为封斋。经过一个月的斋戒,在伊斯兰教历九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庆祝一个月斋戒期的结束,故名开斋节。开斋节是回教的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

圣纪节,阿拉伯语称“冒路德节”,在每年六月八日进行。相传这天为穆罕默德的逝世日,亦称“圣忌”。为缅怀其功德,举行纪念活动,主要包括诵经、赞圣和讲述其生平事迹。当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然后游玩一天,有的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

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忠孝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时间为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这天上午10点左右,回民个个头戴小白帽,衣冠整齐,兴致勃勃拥进清真寺进行会礼叩拜。会礼结束后,在条件好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所宰之肉要分三份,一份自己食,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来客之用,一份济贫施舍。典礼完毕后,众人开始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花稞稞等互相庆贺。

礼仪文化

风土人情的谚语 篇8

十八、峨嵋天下秀;

十九、三峡险;剑门雄;青城幽。

自古华山一条道。

二十、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二一、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一枝花。

二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南方吃雁,北方吃蛋。

二三、 四川太阳云南风,贵州落雨如过冬。

二五/福州美人蕉,经冬花不凋。

二六/抚顺和玉门,石油不用寻。

二七/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府里大菩萨。

二八/临潼秦俑兵马坑,气势磅礴见者惊。

二九/汾酒竹叶青,出在山西省。

三十、不游晋祠,等于未到山西。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爷上青天,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腊月二十四,割下对联写上字,贴对联挂辉纸,红红彤彤图吉利;

腊月二十五,揩抹打扫寻笤帚,男女老少齐动手,翻箱倒柜去尘土;

腊月二十六,提上篮蓝割上肉,又做年菜又蒸贡,蒸煮煎炒齐上手;

腊月二十七,关门从头洗到足,衣服整洁又干净,欢欢喜喜迎新年;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湖拾掇,糊窗户,擦玻璃,家务活儿靠婆姨;

腊月二十九,提上坛坛打下酒,老白干,竹叶青,散酒不用装瓶瓶;

腊月三十日,角儿包下三笸箩,全家老小相聚齐,热热乎乎庆新春.

谣曰:“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

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意即贴春联);

三十夜,守一宿。”

而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

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北京的歌谣则是这样唱的: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过了小年,又唱道:

一:广州风土人情作文 篇9

广州人嗜好饮茶。早上见面打招呼就是问“饮佐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广州人聚朋会友,洽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为享受之意。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历百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的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掘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花城”,不单是因为广州气侯温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昆明也四季鲜花常开),更由于广州每年春节前都举行迎春花市,这种倾城人民逛花市的习俗,全国唯广州所独有。迎春花市是由古代花市、夜花市逐渐发展形成规模。

早在两汉时,广州人便有爱花的癖好。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已说岭南人“彩缕穿花”。因广州人爱花,也就出现了以种花、卖花为业的人。

南汉时,河南一带被称为“素馨斜”,就是专门艺植花木的地方。花农和卖花女就在现在的海珠桥南岸西侧的“花洲方渡头”划艇过河北卖花。形成花市的,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一1630年)。但那时是天天都有花市,地址最初是在天字码头,后陆续扩大到广州九个城门。花的品种也主要是素馨花。年宵花市则到19世纪清咸丰、同治年间始形成。

花市举行的日期,固定在春节前三天,即从年甘八开始,到除夕之夜达到高潮,正月初一清晨02时结束。而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到除夕午夜时分,花农必将售不出去的花砸个稀烂。这种习俗一直保留至今。现在,广州迎春花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办越大。市内各区均有花市 :越秀区在教育路;东山区在滨江路;荔湾区在多宝路;海殊区在江南大道。另外,越秀公园、烈士陵园、海幢公园、流花湖、荔湾湖等大小公园,无不在春节前后举办形式多样的花展、花会,成为广州花市的一个组成部份。而教育路花市则成为广州花市的中心。每个花市搭起彩楼,张灯结彩,在马路中央架起长长的花棚,一层一层摆满各种花果。广州人好讲意头,认为春节逛花街,买支靓花,来年便能行个“好运”。当然,逛花街不只是为了买花,更多的是为了赏花。花市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百多种花果。

每年阴历(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原名“端五”,端是初始的意思。亦叫重

五、端阳。因端午正是夏季之中,太阳处在正阳的位置,所以称端阳,还叫天中节。

上一篇:高等化学教学下一篇:观音湖自然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