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2024-08-18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精选14篇)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1

考研 法学专业高校排名

考研备考已经启程,部分考生还未选定目标院校或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授权发布《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在法学领域排名前10名的高校,供考生参考: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5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92 10001 北京大学 90 10486 武汉大学 86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84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82 10183 吉林大学 80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2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教育,法学专业,就业指导

一、引言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能否对学生们的就业起到正能量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法学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基础专业之一, 如何对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的法学专业有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殊性, 如我国的法治环境相对欠缺, 权大于法、人大于法的案例比比皆是, 同时该行业存在传统法学专业就业饱和、专业口径相对单一、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平民化大众化与法律职业精英化存在明显冲突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针对法学本科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泛泛而谈、泛泛而教, 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法学专业特点及学生们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

本文以法学本科专业为关注点, 针对法学专业的特点对该专业的大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了当前法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现状后, 总结了当前各大高校法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在该专业中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二、当前法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现状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用人需求与大学生们的就业预期存在重大错位。法学专业也不例外, 甚至由于该专业所具有的特殊特点这些错位更加显著。本文以某地方高校的本科法学专业大学生近年的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文献当前全国法学本科专业的就业率约为38%, 处于全国各学科就业率的排名末端, 被认为是最难就业的专业之一。而就业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2008年开始, 该高校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 降幅集中在2%~6%之间。这些都是该校法学本科专业的就业表面现象, 结合该校就业指导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深入分析发现, 该校从2005年开始引入就业指导课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度, 但该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一直采取全校统一的方式进行, 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采取分专业运作的方式进行。这一状况改善起于2011年, 从这一年开始该校大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按学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问卷及体系。从学生们的反馈看这种转变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依旧存在一些如贴近学生不够细致全面、与法学专业特点结合不够紧密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三、结合法学本科专业特点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由上述所探讨的学校的法学本科专业的就业现状及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可以看出, 该校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由于之前该校法学本科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前期的深入分析与有效指导, 这项从大学生一入学便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改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帮助有限。从对该校学生的调查来看, 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流于形式, 而是能够真正对自己的生涯起到一个前期规划, 从各个方面提高和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那么该怎么办呢,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当前地方法学本科专业大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分析。

首先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加强学生自身建设。通过上边的分析发现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较窄, 因此要始终教育学生该领域的竞争激烈性, 要学生们认识到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而不仅仅是死学书本。同时要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重要性, 必须自觉强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而要使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意识到这些就需要学校及老师不断向学生们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通过案例展示、现场教学、现身说法等一系列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其次需要高校健全法学专业就业辅助体系建设。这个体系包括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单位宣传等很多内容, 本节主要探讨对法学本科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学校要设立专门针对法学本科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 通过教师的科研活动掌握当前该专业学生们的就业现状及学生们自身的就业素质, 形成客观的调研报告。根据这些报告设立法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样就能有效地贴近学生实际, 得到学生们的欢迎。比如在学生就业方向调查中改变传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中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自谋职业等非常笼统的分类, 二是根据法学专业特点细化就业方向, 可以包括政府法院、社会律师、学校教师等更加具体的分类。这样学生们就会有的放矢地对自己进行深入分析, 全面了解自身状况, 通过后期的就业指导及专业课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 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高校要根据法学本科专业的特点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与内容。比如法学专业有法律援助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机会, 而这些机会一般提供给大二大三等有了一定专业知识, 但尚无忙于毕业找工作的学生。因此可以在学生们刚刚参与完这样实践活动后进行进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样在学生们对自己专业的社会职能有了一定认识的情况下便能够更加深入地提高学生们的职业认识, 对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了更大的热情。

最后要地方各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保证法学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去向。广泛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的内容非常广, 社会的参与是法学本科专业学生们职业生涯规划成果的关键环节之一。过去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往往局限于高校教育内部, 似乎与学校以外的社会关系不大。但从现实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当前法学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路径过于狭窄, 方向过于集中, 对偏远地区的支持力度明显不高。这一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具体的做法包括很多, 如地方法律类单位在当地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学习期间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一方面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毕业后工作的特点, 及时发现自己, 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 根据实际要求培养自己。这样在高校对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就业意识与参与意识, 真正使学生深入其中, 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类似这样的支持还有很多, 比如高校与国内外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合作, 开展“研产学”一体化教育、法院等机构多引进有知识有能力的高校学生进行体系等。总之要摘掉法学本科专业就业率倒数的帽子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 而该学科职业生涯规划也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

四、总结

本文从高校一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视角出发, 对当前法学本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特点进行分析, 指出当前该学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能够有效提高法学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质量的方法。这些方法经过笔者在工作中一定的实践证明是有效可行的。这些方法对于其他专业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言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植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出路[J].大学生就业, 2007 (15) .

[2]吴敏.独立学院法学课程改革初探[J].企业导报, 2010 (7) .

[3]康伶俐.中国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3

据QS统计,今年中国内地共有48所大学有一个以上的专业位列世界200强。同时,有95所中国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在至少一个专业中被其他国际学者引用。据悉,该专业排名考察了全球2858所大学的学术声誉、雇主评分、学术论文引用以及其他关键指标,对包括土木工程、经济学、法律、计算机科学以及许多其他主流30个专业进行了综合评测,选出了各项专业全球最顶级的200所大学。

理工专业排名快速上升

从专业看,中国大学在理工、科学、数学等方向的专业排名快速上升,有更多大学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大学在材料科学、化工、机械、电气和电子工程、土木工程,以及数学、化学、统筹学、农学和环境科学上有超过10所中国大学得到世界认可,位居世界200强。其中,中国大学在材料科学上实力最强,有20所大学名列世界前200名。与去年相比,仅材料一个专业,就有8所中国大学新入选世界200强,增长2/3。此外,中国大学的化工专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也令人惊叹,仅今年一年世界大学200强中就新增7所中国大学,比去年增长88%。电气与电子工程以及环境科学各自有4所中国大学分别跃居世界200强,年增长率分别达到44%和67%。

文科综合表现有待提高

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育学和历史学的排名中,每项排名仅有不超过3所中国大学达到世界200强水准。在社会学中,中国仅有北京大学一所院校入选世界200强,今年全球排名仅有64位,与去年相比(37位),下降了27位。

专业排名还看北大清华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4

法学专业毕业能干什么

1.律师,很多法学专业的同学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在毕业的时候都会选择去律所当一名实习律师或者律师助理,经过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后才会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证书,这时候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律师。

2.法务,因为毕竟通过司法考试的同学毕竟在少数,所以很多一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去企业当一名法务,因为当前大多数企业的法务还不要求必须要过司法考试,所以同学们去当法务不仅可以解决工作问题,还可以积累实践经验,而且往往刚毕业的大学生,企业法务的工资往往要远高于实习律师的。

3,法制办,法院,检察院的外聘工作人员,当时由于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案件数量逐年增长,这些机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选择外聘一些法学专业的同学来处理他们能做的事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也不乏为法学专业的同学们就业的好机会。

4.考取公务员,法学专业是考公务员的大户,而且可以选择考取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选调生,公证员等方向的公务员,岗位选择面较广,所以考取公务员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就业的一个方向。

法学专业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法学类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武汉大学国际法学专业考研科目 篇5

范例: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

一、报考条件:(珞珈武大考研网)

报名参加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二、考试科目和教材准备

《国际金融法》 韩龙 法律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第三版)余劲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贸易法新编》 漆彤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投资法》(第三版)余劲松 法律出版社

《冲突法导读本》 郭玉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 肖永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私法原理》 肖永平法律出版社

《肖永平论冲突法》 肖永平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私法》黄进 法律出版社(珞珈武大考研网)

《国际金融法》 韩龙 法律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第三版)余劲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贸易法新编》 漆彤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投资法》(第三版)余劲松 法律出版社

《国际组织法总论》(第五版)梁西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问题专论》 邵沙平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修订二版)梁西 武汉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原论》(第二版)周佑勇 中国方正出版社

《刑法学》(第五版)高铭暄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宪法学》(第二版)秦前红 武汉大学出版社

《民法原论》(第四版)马俊驹 法律出版社

《宪法》周叶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 李龙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三、面试与录取(珞珈武大考研网)

武大招生工作历来较为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所以面试一般不太“刷”人,对本校学生没有太大倾向,武大招生对外还是很开放的,这可以从每年的招生来源中看出。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6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渊源于1980年创设于世界经济系的国际贸易与经济法教研室。1981年1月,原世界经济系国际贸易与经济法教研室从事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全部调整至经济学系。1987年,在经济学系开始设立经济法学专业,(精学上财考研网)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经济法专业本科生。1991年12月,以经济法教研室的教师和经济法专业的学生为基础,设立经济法学系,下设经济法专业和国际经济法专业。1998年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与此相适应,1998年8月,经济法学系易名为法学系,并着手筹建法学院。1998年12月,法学院正式成立。

该院现设有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等五个法学硕士点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一个专业学位点。其中,经济法学硕士点设立于1998年;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点设立于2000年;国际法学硕士点于2003年设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立于2005年;民商法学硕士点和法学理论硕士点设立于2006年。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批准,设立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法学院院接受海外留学生攻读中国法方向的研究生和来自港、澳、台的学生。

招生年份:2013本院系招生人数:未公布国际法学专业招生人数:8专业代码:030109

考研招生方向考试科目明细复试科目及复试规则指定教材(精学上财考研网)

03010901 国际经济法

03010902 国际私法

03010903 国际组织法

03010904 WTO法

03010905 国际税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6法学基础课

④812法学综合课

复试考核国际经济法学,不指定参考书目。

备注:

1.推免生计划不超过学院总招生人数的20%

2.法学综合课考核民法学和国际公法学。

616法学基础课包括:

(一)法理学;

(二)宪法学

812法学综合课包括(精学上财考研网):

(一)民法学;

(二)经济法;

(三)国际公法;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7

关键词:边疆高校,民族学生,法学专业教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对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法治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说,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法治人才, 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是一项紧迫而又必须解决的任务。

塔里木大学作为地处新疆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担负着为南疆多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我校法学专业自2005年开始, 基本每年招收1个民族班, 已培养少数民族法学专业学生约300人, 现在校民族学生约有100人, 主要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主, 也包括少数柯尔克孜、俄罗斯等族学生。本文以塔里木大学法学专业为例, 希望就边疆高校法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教学改革问题求教于广大同仁。

一、法学专业民族学生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语言障碍严重, 学习难度较大

通常情况下, 边疆高校法学专业根据国家政策以及师资、教学资源情况, 专业课程教育均以汉语进行, 而民族学生一般来自边远偏僻地区, 从小生活在民族语言氛围当中, 虽然在中小学阶段也开设了汉语 (现在一般称国语) 的课程, 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 但由于教学水平以及语言环境问题, 汉语水平通常较低, 部分学生甚至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都存困难, 连专业课教材都无法完整阅读, 部分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都在为通过MHK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而努力, 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由于既有法律专业词汇, 还可能牵涉其他专业用语, 对民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二) 民族学生知识面总体较窄, 影响对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理解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注意到, 相对于汉族学生, 民族学生法学专业教学难度大的另一原因就是其知识面相对较窄。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较为偏远的农村, 基础教育薄弱, 对许多问题缺乏认识, 这对于学习像法学这类需要有较广泛知识储备的专业尤为不利。在法学专业教学中, 比较容易出现诸如学生对经济知识欠缺, 影响到对经济法、税法、 证券法等课程的理解, 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课程的讲授难度就更大。

(三) 教师在给民族学生专业课程讲授方面缺乏针对性措施

从教师这一方面来说, 许多教师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方面, 较少针对民族学生研究、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基本与汉族学生一样。首先是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仍多用传统教学方法, 多理论讲解, 轻实践教学, 致使民族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不够。其次是在课堂上使用的一些案例, 较少针对民族学生做适当调整, 远离了民族学生的生活实践及理解能力, 甚至与民族学生的民族习惯与风俗禁忌相冲突, 致使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提高法学专业民族学生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 进一步强化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特别是理解专业术语的能力

1.加快民族地区中小学国语 (汉语) 教育, 提高其汉语水平。民族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是语言问题, 要提升法学专业民族学生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该提高其语言文字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提高, 如果待其进入大学再来进行, 显然为时过晚, 效率较低, 也会影响高校教育的进程和质量。最好的措施就是国家加强对边疆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汉语教育的支持力度, 由“ (民汉) 双语教育”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国语教育”, 将语言能力问题在中小学阶段就予以解决, 力争在基础的听、说、读、 写能力上达到与内地学生一致的水平。

2.完善边疆高校民族学生语言教育, 特别是专业汉语教育。为解决民族新生语言困难的问题, 边疆高校针对民族新生, 一般采取了特别的措施。塔里木大学的做法是实行预科教育, 即民族学生入校后, 第一学年集中在人文学院统一以汉语学习为主, 使其汉语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大二才分流到其他各学院, 开始专业学习。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效果良好, 大部分民族学生通过一年的预科, 汉语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与此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民族学生间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实际上仍未达到专业学习的要求, 应该有较为科学而严格的评价机制, 对民族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分层, 因材施教, 对语言不过关的进一步采取措施, 比如延长预科的时间。

就法学专业来说, 因法学理论较为抽象, 法律文本绝大多数都是以汉语言为载体, 法律术语与日常用语有较大的出入, 这对仅具基础汉语能力的民族学生来说, 学习这些法律概念、法学理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更何况在法学专业教学中还要分析、解决问题, 难度就更为巨大。 解决这一困难的对策就是要加强法学专业汉语的教学力度, 尤其是注重学生用汉语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 改革民族学生培养模式, 提高其综合素质

1.适当调整法学专业民族学生培养目标,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当前国内各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有复合型和应用型两种, 前者一般强调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的培养, 为考研深造做准备, 而后者要求相对较低, 更侧重于培养基层法律工作者。就边疆高校法学专业中的民族学生来说, 显然, 定位于培养民族地区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是更现实、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目标。

2.拓宽民族学生知识面, 提升其综合素质。要使民族学生较好的理解法学理论、分析法律案例, 特别是诸如经济法、证券法、商法、保险法以及国际法等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不那么紧密的课程, 需要拓宽其知识面, 掌握基本的政治、经济、商业等方面的知识。个人建议在民族学生培养方案中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边缘性、交叉性课程, 同时, 在选修课程上做出一定要求, 从而提高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反过来也会促进其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 改革法学专业教学模式, 提升民族学生法学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

在法学专业教学上, 传统的教师讲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对民族学生来说, 尤为如此。在边疆高校法学专业民族学生教学改革上, 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加大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比重, 促进民族学生更好的进行专业学习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 非常强调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 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哥•朗道尔教授创立, 已经成为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国内各高校也非常重视案例教学。对于边疆高校法学专业的民族学生来说, 对法学理论与概念的理解相对困难, 就更应该多采用相对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从而提高法学专业学习的效果。

2.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应性调整, 使之契合民族学生生活实践, 便于理解

边疆民族学生的成长环境、知识背景与内地汉族学生不一样, 现有的法学教材通常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合适。我们的经验是, 对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 增加有关民族法、习惯法以及法律与宗教等相关教学内容, 同时对教学素材特别是相关案例进行针对性改编, 例如, 对司法考试试题中的案例进行适当改编, 使之从语言上、形式上接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实践, 但在法律适用上并不改变,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就形成了本地化、生活化的案例集, 很受民族学生的欢迎。

3.法学专业教学模式多样化, 增加学生参与度

法学专业教学需要形式多样, 注重学生参与, 具体来说, 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以外, 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

第一, 课堂讨论模式。教师在讲完一部分教学内容后, 布置一个或若干思考题以及典型案例, 结合授课内容提出若干个问题和民族学生共同讨论, 使其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掌握如何运用法律来处理案件和解决问题。

第二, 多媒体教学模式。现代化多教学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声像并茂, 可以克服纯语言教学的障碍。例如使用《今日说法》、《庭审现场》和《经济与法》等电视节目视频, 其案例选取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 具有典型性, 且表现形式丰富全面, 冲击力强, 有助于民族学生理解案情, 同时还有专家点评, 常常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 加强第二课堂教学。法学教学不应死板地固定在教室的课堂上, 尤其是对民族学生教学, 应当拓宽法学专业教学的渠道与形式, 如开展模拟法庭, 通过模拟真实案例, 增强民族学生对案例的理解;采用法律义务咨询形式, 组织民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无偿回报社会, 走上街头, 通过实际法律问题来提高其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立恒.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法学杂志, 2008, 01:108-111.

[2]冀祥德.对中国法学教育全面反思与展望[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4:50-58+158-159.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8

【摘要】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基于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调查,总结、分析其就业时呈现的个人趋向,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栗军(1983-),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

基金项目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9

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我们的考研也逐渐进入了后半程强化冲刺阶段,不少同学都反应现在好像进入了学习瓶颈期,就来为大家从三大学习理论的角度来剖析针对瓶颈期的考研强化备考高分三大学习技巧。

一、学习区理论,直面瓶颈

学习区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点应用:第一,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所以我们在做题和复习过程中不要对难题采取回避心理,直面瓶颈期并努力突破,不然我们永远不可能进步;第二,如果现在的你在恐慌区,那么首要就是要建立自信,克服恐惧和忧虑,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在思想上把他们复杂化、困难化了。

二、构建知识树,整合知识点

我们在看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即反复遗忘一些知识点尤其是那些新学的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后期时间越来越紧张,要想让新旧知识产生深刻联结,就必须主动构建知识树,使新旧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全新的框架。构建知识树不是一次性的,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删减其中的枝节,每次调整都是一次知识吸收和整合的过程。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消化吸收新学的知识,也同样适用于复习记忆已掌握的知识。在复习时,不妨在空白纸上,列出一个章节的大致框架,再通过主动回忆对其进行知识点的填充。

如果自己不知道如何构建知识树,可

三、刷真题,做对题才是硬道理

我们都知道糟糕的考场发挥会在一定程度上摧毁我们日复一日的努力,只是事后一些同学将其归结为运气成分。提醒大家,我们在做简单试题时,要有一个较高的警觉度,在做较难的考题时,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慢慢去解决它;第三,我们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坚信自己即使在压力下也会发挥得很好。

所以,建议大家抽出一天的时间做一次模拟考,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水平,毕竟做对题才是考研的最终目的。

法学专业考研大学排名 篇10

招生年份:2014 本院系招生人数:1400 经济法学专业招生人数:30 专业代码:030107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_ 01企业与公司法

_ 02财税法

_ 03金融法

_ 04涉外经济法

_ 05竞争法

_ 06经济法基础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1法理学

④803法律综合复试:866经济法学

复试参考书目:

866经济法学

《经济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潘静成、刘文华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

注:

加试科目一律不指定参考范围。611法理学

《法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国华、朱景文

803法律综合《民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利明

《民事诉讼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伟

《刑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作富

法学专业排名前10的高校 篇11

学校代码及名称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10001 北京大学

10486 武汉大学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考研十大热门专业排名 篇12

2005年2006年

报考人数164,200139,200128,000126,60095,50081,40076,30075,40072,30072,100

排名 专业名称报考人数专业名称1法律硕士174,200 2企业管理 34

MBA金融

153,700144,600

企业管理MBA金融

134,300英语语言文学130,900法律硕士计算机应用技104,900

术64,100

会计学美术学

英语语言文5

学 计算机应用6

技术7会计学管理科学与9

工程信号与信息10

处理

8设计艺术学62,200

管理科学与工

61,300

社会保障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篇13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宽;(二)社会保障基金筹措困难;(三)多头管理、体制分散 ;(四)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五)人口老龄化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产生影响 ;(六)社会保障法制性不强,急待出台社会保障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一)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三)继续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落实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五)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六)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力度 社会保障包括了以下几个必备要素:

第一,依法建立。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是立法先行的原则,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法制规范是社会保障制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与依据。

第二,突出以人为本。它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为宗旨,包括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

第三,具有经济福利性。即从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来看,因有政府、雇主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分担责任,受益者的所得要大于所费。

第四,属于社会化行为。即由官方机构或社会团体来承担社会保障的实施人物,而非供给者与受益方的直接对应行为。

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经济保障。即从经济上保障国民的生活,它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来实现,解决的是国民遭遇生活困难时的经济来源问题。服务保障。即适应家庭结构变迁与自我保障功能弱化的变化,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来满足国民对个人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如安老服务、康复服务、儿童服务等。精神保障。除了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需求外,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离不开相应的情感保障,即精神慰藉也是人的正常、健康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此,现代社会保障还日益承担着慰需要者提供精神保障的责任。当然,精神保障属于文化、伦理、心理慰藉方面的保障,它突出地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人性化要求,从而属于更高层次的保障。尽管在实践中,难以将精神保障作为特定的制度安排来加以建设,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践表明,制度化安排中确实需要尊重并满足有需要者的精神保障需求。

社会保障

学校名 学校名排等排等排 学校名称

等级

称 称 名 级名

级名

武汉大A 北京大 1 A 浙江大学 A 学 + 5 学 9

上海工

中国人A

程技术A 1厦门大学 A 2 民大学 + 6

大学 0

中南财

辽宁大山西财经经政法A A 1A 3 7 学 大学 大学 1

北京师 西南财

A A 4 范大学 8 经大学

B+等(17个):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

财务管理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篇14

1.选择感兴趣的考研专业

学生在进行考研专业选择时,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也不能只依靠兴趣。在没有完全了解专业的前提下,很多学生误以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所以要先了解清楚专业内容,再做决定。

2.选择有能力学习的考研专业

要分析自己的水平将来是否能在专业相关的岗位上取得发展空间,能否有好的就业机会,能否学习好这门专业课。

3.按照就业方向选择专业

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也要充分考虑未来行业的就业趋势。可以参考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岗位薪资状况、员工待遇如何。选择未来前景广阔的专业。

跨专业考研的优势

上一篇:春风化雨 奉献绿叶下一篇:广东省安全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