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2024-09-09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共9篇)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篇1

宜阳县盐镇二中

王小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新课堂理念,指出“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回归点也是学生”,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主导,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和满足学生“学会”,更在于引导他们“会学、想学”。因此,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如何激“活”思品课堂?已经成了思品课堂的主要问题。通过这十几年自己的教学经历和实践经验,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思品课堂的兴趣教学

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有效的内驱力。那么,在思品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导语激趣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置的好坏,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思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古今中外的名人贤士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学生们学习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我在讲七年级思品《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节时,我给他们讲了有关邓亚萍的故事:“她从小酷爱体育,一心想到省体队去深造,可是由于自己的个子太矮,未被省体队录取,为此她很伤心,但她并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这却成了她前进的动力,训练更加努力了。她的出色技艺赢得了郑州市体队的一致好评,顺利加入了市体队,经过自己的刻苦训练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世乒选手,多次为我国赢得了荣誉。”试想,如果当时邓亚萍在没有被省体队录取就放弃了、气馁了,哪还有现在这样一个出色的邓亚萍,这对我们中国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啊!她的故事说明了在人的一生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这并不可怕,只要你能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正视挫折,都将取得最后的成功。这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志气,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激情激趣法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饱满的教学情绪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流露的真情实感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九年级思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节时,我先让全体起立,然后我高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革命歌曲。这一举动使同学们的激情顿时高涨,教室一片沸腾,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大大提高,从而使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图片激趣法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思品课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事例或故事等绘制成相应的图片、漫画等。这样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它们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利用图片的生动形象、幽默直观等特点,改变思品课堂的枯燥、抽象,并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利用图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我为了讲九年级思品《依法治国》这一节,特制了一张图片,画了一棵常青树,并在它的各部分标上了相关的字样。在上这一节课时,把它张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并组织他们讨论图片的内涵。大家通过讨论,明白了这棵根深叶茂的常青树代表了我国的法律万古长青,永存在人民的心中;其主干相当于宪法,侧枝代表了其它的法律,这体现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其它法律是以宪法为基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既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音乐激趣法

在思品学习中,由于思品课本身的弱点——枯燥无味、抽象,使学生的大脑容易疲劳,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在课堂上适时地加入一些音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消除他们的疲惫感,提高学习效率。如我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节时,在开头时我播放了一曲《社会主义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曲《走进新时代》,来消除同学们的学习疲劳感,产生快感,感受 2

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树立平等意识,教师要和学生坦诚相待,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力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要关心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充分信任他们,既不要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过度偏爱,也不要歧视差生,对他们一定要一视同仁。要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对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见解,要加以引导,千万不可讽刺或嘲笑。用真诚的爱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拉近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隔阂。尤其对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要及时肯定和鼓励。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促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课堂不再成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地方,而成为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看法的天地。

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设置情景在小品表演中让学生断定:“外国人”“未满十八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中,那些人具备选举的资格。参加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因势利导开展“评模表优”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思品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可以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向更加科学、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行思品考试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试题大多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往往是不一致的。受以往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大多会因为与教师不一致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大大下降,哪里还有创新?因此,教师要启发他们多开口,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对某一问题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思考和想象,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教法上,要敢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大胆运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合作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找规律,逐步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 3

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例如在教《大自然的哭泣》这一节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能说出影响大自然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有的说是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造成的;有的说主要是人类的破坏,如人类的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还有的说生活污水才是罪魁祸首„„一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答案。这时教师要给他们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总之,在思品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想尽一切办法,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抓住“兴趣”不放,思品课就会越上越“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作云《公正是法律的精髓》

人民教育出版社

99.01.27 【2】朱小蔓《九年级思想品德》

教育科学出版社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篇2

一、教师情绪的饱满性是课堂氛围生动的前提

平时经常听到我们的教师抱怨“学生气死我了”、“一走进教室就来气”……这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妨换位思考, 如果教师情绪低落或阴着脸走进教室会对学生带来什么影响呢?那是压抑和恐惧, 唯恐“祸从天降”, 心绪不宁, 这样的课堂氛围, 师生双方都会疲惫不堪, 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洁诺特说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身为教师, 既能让课堂氛围愉悦, 也能让课堂变得沉闷;既可以是压抑智慧的元凶, 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

法国作家雨果也曾说过:“微笑, 就是阳光, 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教师的微笑是一种自信, 一种教养, 更是一种独特的成熟心态。教师可以用微笑来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的进步、表达对错误的宽容, 从而让学生情绪稳定, 心情舒畅, 有利于激发思维, 能更主动、高效地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可见, 教师饱满的情绪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前提。

为了更好营造良好的政治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 奉劝我们的思品学科教师少一点严肃, 多一点笑容吧!在工作实践中可以不断提醒自己要试着忘记不快, 做个乐观的人。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是课堂氛围生动的根本

思品课堂教学不仅要从书本知识出发, 更要超越书本, 紧密结合国际要闻、时政热点、身边实际, 极度地丰富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参与学习, 参与讨论, 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 教师还要遵循“教无定法”原则, 灵活地选择乃至创新教法,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广泛开展讨论、演讲、辩论、表演、体验等多种活动形式,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 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这样的课堂氛围乃至课堂效果无疑是最好的。

三、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课堂氛围生动的基础

任何知识的传递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生动的授课语言, 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思维的碰撞, 调动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具备哪些特质的语言才是生动的呢?

第一, 连贯流畅。思品课教学以说理、分析为主, 语言流畅是思品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需要讲述的内容, 通过自然、连贯、轻松、流畅的语言, 行云流水般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置身于和谐愉悦的语言情境中学习。与之相背离的是习惯性的废话、重复和啰嗦, 此乃教师之大忌。

第二, 灵活多变。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 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例如, 当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语言要庄重而沉缓;抨击丑恶时要激烈而快速;叙事说理时要亲切而平缓……教师在表达同一内容时, 可以有多种方式, 如开门见山、旁征博引等。而方式的选用, 在很多时候必须视学生的精神状态而定。如果课堂比较沉闷, 教师可突然提高音量或停顿改变原有节奏, 也可幽默一回,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 幽默风趣。只要有心, 幽默无处不在。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营造课堂氛围的至宝。思品课涉及面广, 会有更多发挥的余地。初中生很单纯, 也很容易快乐,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及时发现幽默, 制造幽默。教师用诙谐的语言、形象化的方法暗示所说明的道理, 启发学生思考, 悠然默识, 思而得之。也可借助比喻、漫画、夸张、对偶、谐音、活用、移就等手法, 产生委婉曲折、含蓄蕴藉的幽默效果。如果平白直露, 不给学生一个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学生对原本就很苍白的说教会更加感到味同嚼蜡, 淡而无味。

幽默不是雕虫小技, 而是智慧和情感的体现, 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种艺术。只有对学生充满爱, 、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和宽阔的知识面的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幽默, 并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

四、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是课堂氛围生动的润滑剂

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敬老师”也大都被学校作为评定学生操行等第的标准之一。在学生眼里, 老师是先知, 是权威。先知和权威是不可怀疑和冒犯的, 因而规规矩矩、唯唯诺诺。很多教师有种居高临下之感, 这种态度下的师生关系自然紧张, 而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课堂氛围只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和创造性的泯灭, 是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表现为人格平等、权利民主、相互尊重等。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互相接纳, 情感相对交融。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 使他们的人性、人格、人权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 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改变教学方式 激活思品课堂 篇3

一、与时俱进——善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授九年级第七课“贫富之间”的内容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学生目瞪口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和表情,使他们的精神高度集中。

二、创设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有效的做法是使学生进入与学习相关的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竞赛活动

竞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内容时,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布置好各组的学习任务,各小组经自学讨论后派代表发言,每小组解决对一个问题,加5分,答错的不扣分,把机会交给其他小组,如果其他小组更正对的,就加10分。竞赛活动规则一宣布,各小组成员勇于相互讨论交流,扬长避短,课堂热闹非凡。

2.情景剧

如把教学内容编制成简短的情景剧,并让学生参与演绎,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还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珍惜劳动成果”时,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短的表现日常生活中浪费劳动成果的情景剧来,再分几组上讲台表演,要求其他同学认真看,去发现他们存在的浪费行为,并帮助他们改正。通过设计情景剧,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情感熏陶——让歌声回荡在思品课堂上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并将其作为教学的辅导手段,能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朋友”时共享《朋友》;讲授“关爱集体”后共唱《爱的奉献》等。歌声激发了学生对朋友、对父母和老师的情感,不仅使学生对所要掌握的课本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给课堂增添了活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每一节课,不仅学到知识,还感受到课堂带来的快乐。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范文 篇4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quot;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

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可在学生熟读后,抓住结尾这一文章的凝结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果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教师借机区分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再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作者写到了几种毒?哪种厉害,何以见得?这样一下抓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课文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三、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篇5

内容摘要: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必须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必须研究基本策略。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导控;研究教材和学生,用教材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中的实际问题;遵循“思品”教学基本规律,合理建构课堂教学格局;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不失为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基本策略

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新课程标准》将这个总体教学目标分解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等十个方面,并且又分解为若干个教学要点。教师应当认真领会 《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新课程标准》对于“ 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

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

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导入新课; 2、主题教育; 3、深化教育; 4、导行反馈; 5、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预备:激兴、揭题; 2、明理:激情、明理; 3、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得法。我们要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我们还要 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趣味化。切忌概念化、抽象化、成人化。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诸如谈话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析比较法、社会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钥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师自身素质和时空因素等。通过改进教法,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篇6

一、表象结合,寻找联系,发展思维

幼儿思维发展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3~6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如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对称设计思路:对称普遍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如人身体上的对称、蝴蝶翅膀的对称、汽车轮子的对称等,所以幼儿对对称的现象并不陌生,但对对称的概念却不理解,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有趣的对称。活动中以解救蛇侦探为线索,通过幼儿给蝴蝶翅膀配对、找对称、游戏三个环节的闯关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对称和对称轴的概念,并探索发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最后利用PPT课件欣赏生活中对称物体,感知物体的对称美。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表象结合,寻找联系,充分发展幼儿思维为原则。总之,整个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环节都用兴趣导入,更注重发展幼儿的主动性。

二、巧设悬疑,激发兴趣,引导思维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构筑理想的课堂更是我们教师所要研究追求的。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充满自由轻松的氛围,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在互动中学习。为了构筑理想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巧设悬疑,再让幼儿寻找联系,引导发散幼儿的思维。例如,中班的科学活动相邻数,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既轻松愉快,又紧扣主题: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家里有没有邻居?你的座位两边有没有邻居?有几个邻居?请你把你邻居的手举起来。小结:小朋友都有2个邻居,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师:小朋友有邻居,小动物今天可高兴了,因为它们今天也要搬进漂亮的蘑菇房了,看看它们有没有邻居?告诉教师小猪的邻居是谁?有几个?现在小动物搬进了漂亮的新家,也有了新邻居,可高兴啦,可是蘑菇房一模一样,小动物老是走错家门,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说出编门牌号的办法)。教师以数字妈妈的口吻说:你们看,数字宝宝经常乱七八糟地挤在一起,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邻居,谁能帮数字宝宝找邻居呢?这样,让幼儿快快给数字宝宝排排队。教师:我们再来看看,2和它的邻居之间有什么小密秘呢?引出1比2少1,是2的小邻居,3比2多1,是2的大邻居。最后是游戏: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什么数字不见了和开火车反复练习5以内相邻数的概念,整个环节都是巧设悬疑,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和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活动体验,鼓励探索,开发思维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例如,中班综合活动《小松鼠进行曲》的设计过程:教师先用小朋友喜爱的小动物小松鼠为线索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客人,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啊?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啊?对了,她是松鼠妈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松鼠妈妈要带她的宝宝出去晒晒太阳,还想摘些好吃的野果。为了能让宝宝们走得整齐又有劲,松鼠妈妈还放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让小松鼠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走,我们一起来听听是什么样的音乐好吗?教师:这首曲子好听吗?这支曲子的名字就叫《小松鼠进行曲》。小松鼠们听着这支曲子走得可整齐了。你们知道小松鼠是怎样走路的吗?谁来学一学?教师归纳总结小朋友模仿的步伐:双脚跳、单脚跳、踏步等。教师:教师跟着音乐的节奏把小松鼠的脚印画出来吧!教师还给这些小脚印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拍,表示一拍跳一下,现在由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小朋友们扮演小松鼠,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小朋友进行表演,在场地上按节奏走成圆圈。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用自制乐器为自己伴奏,再一边表演小松鼠进行曲。活动设计自始至终围绕幼儿的兴趣进行,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地在亲自感知和体验着音乐的节奏。并进行模仿表演,教师还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可以发出声音的乐器来,想办法让这些乐器为自己的表演添姿添彩。小朋友在探索和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大大开发了思维和动手创造能力,还增强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如何激活语文课堂 篇7

一、展开想象, 因文生画

丰富的想象力是思维活跃的财富, 是创造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有效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我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提示,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文字记载、描述的内容画出来。比如在讲说明文《松鼠》时, 我就让学生用简笔画把松鼠的窝画出来, 学生的兴趣都非常高, 在画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认真地看了书, 而且透彻地理解了课文, 弄清了松鼠搭窝的环境选择、材料选择和窝口特点, 很快就掌握了松鼠乖巧的性格特点, 根本不需要老师讲。这种绘画法还非常适合古代诗词的教学, 学生在读读画画的过程中, 真正领悟到了古诗词“诗中有画”的意境。就这样通过动笔一画,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领悟和记忆, 不是一举多得吗?

二、巧用故事, 提高趣味

每讲一节新课, 我都喜欢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给学生听, 把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到新课上来, 让学生带着新鲜感, 以愉快的心情走进教材。如:在讲蒲松龄的文言文《狼》之前, 我先让学生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狼外婆》的故事, 然后让学生来讨论和归纳狼的本性, 很自然地把他们引入了教材, 接着在阅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讲《狼》的故事, 学生热情高涨, 学习效果自然好到极点。

三、小小辩论, 发人深思

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不妨让学生来争一争、议一议, 更好地解决问题。如:讲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 有的同学认为于勒是主人公, 有的则认为菲力普夫妇才是, 我就让他们各自摆事实、讲道理, 辩驳一番, 通过一番争论, 他们都认识到了能表现中心的人物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而且记忆尤深。

四、媒体介入, 引人入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 现代教育呼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语文课不能再只靠粉笔和黑板了。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课堂, 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让语文教学更接近信息化和现代化。这样既加大了课堂容量, 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使课堂生动有趣, 贴近社会生活,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能通过不断的学习, 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跟上时代的发展。

1.加大容量, 丰富课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教师在课前已做了大量的准备, 把需要板书的内容 (如:图示导读、思维训练等) 、与课文有关的材料、对比阅读和课堂小测题、迁移训练等内容都制作成幻灯片, 每讲到一个内容就立刻出示相关的幻灯片, 这就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 自然就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此外, 多媒体课堂具备视听设备, 为加大课堂容量创造了条件。

2.视听结合, 更加生动

有了视听设备辅助教学, 语文课可以越上越活。我们能够把与课文相关的、形象生动的材料, 都拿到课堂上给学生欣赏、品评, 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和了解课文涉及的内容。如:教授散文《海滨仲夏夜》时, 我找到了海边日落、沙滩、启明星、月照浪涛等影片, 让学生欣赏、感受海滨夏夜的美景。然后再让学生和着抒情的钢琴曲《星空》来朗读课文, 一堂散文欣赏课上得有滋有味, 学生仿佛亲临海滨, 沐浴着凉爽的海风, 欣赏着迷人的夜景, 流连忘返。这样的学习感受, 哪个学生不愿来领悟, 来享受呢?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篇8

【关键词】创设情境;勇于表达;真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吴琰,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江苏如东,226400)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新课程呼唤着“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能优化课堂生态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潜能。笔者认为合理创设表达情境是教师激活课堂生态,促进学生勇于表达、学会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前提。下面结合苏人版七年级《做人从知耻开始》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谈谈合理创设表达情境,激活思品真学课堂的几点探索。

一、创设平等民主、诚信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勇于表达的心理基础

教学片段一:故事赏析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犯错误是生活中难免的事,贵在知错能改,由此导入课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曾犯过错误,大家来阅读一则历史故事:清末著名学者朱起凤,曾因弄不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可以通用,结果误批了学生的作文,而受到人们的耻笑。从此,他奋发学习,收集了3万条词语,加以编排,博举例证,加以解释,著成了300万字的《辞通》。《辞通》是一部辉煌巨著,与《辞海》《辞源》齐名。后来,这本书成为人们学习古文的必备工具书之一。请问清末学者朱起凤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的品质是什么?

从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没有信心,发言时声音低小,缺乏表达的勇气和胆量;还有一部分学生因害怕出错将会被批评或被取笑而羞于表达。随着初中生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担心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会影响自我形象和人际交往的障碍,错误的认知观是多数学生怯于表达的心理因素。针对这一现象,本环节中教师通过案例告诉学生——犯错误不是什么大事,重要的是怎样对待错误。名人犯错的案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这一教学情境铺垫为学生勇于表达消除了部分顾虑,创设了表达的认识基础,无形之中为学生的课堂表达奠定了心理基础。因此,在思品课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善于用情情境创设民主、平等、诚信、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课堂积极表达奠定好心理基础。

二、创设贴近实际、注重体验的教学情境是学生能够敢于表达的认识前提

教学片段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体悟什么是知耻。

古往今来,社会和校园生活中恬不知耻和知耻改过的例子举不胜举,请列举出一些事例。根据你的体悟说说什么是知耻?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设问,让学生有话说、敢说话,从而创设表达的机会,营造表达的良好氛围。由于初中课堂教学容量的增多,课堂上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层出不穷,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设问很多,问题一个接一个,将学生看成“问答器”,缺乏必要的自我感悟和情感体验。教师在设计思品教学情境时如果忽略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学生不能感同身受,往往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高处不胜寒”。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产生“走过场”的消极应对的情绪,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创设“接地气”的、注重体验的教学情境才是课堂所需要的,运用恰当能够产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创设发散思维、设问梯度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乐于表达的思维导航

教学片段三:案例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生活的自身行为,并感悟耻辱的双重作用,学会全面地对待知耻之心。

案例:鹏鹏生性顽皮好动,不守学校纪律,放学回家还经常闯红灯,总之“小错三六九,大错二五八”。有一次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看起了奇幻小说,被数学老师叫起来,数学老师一时生气,说了句:“你神游到哪个世界了?”底下同学哄堂大笑,班主任老师也批评了他。鹏鹏认为老师的批评伤害了自己的自尊,……

讨论:

(1)故事续编:鹏鹏受批评后可能有哪些思想行为?他该怎么做?

(2)羞耻之心给人哪些积极作用?哪些消极作用?

从教学情境的设置来看,有的课堂设问没有情境,简单直白,缺少表达的有效铺垫;有的教学情境设问的切入口过于“大而空”,学生表达缺少突破口;有的设问没有思维的宽度,表达缺少思维的空间;……此类课堂情境的设置极大地影响了课堂学习效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学生表达需要有思维品质的锻炼与学科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开展,由大处展开,小处深入,层层拓展,仿佛生活重现,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教师可以将典型的学生实际案例进行综合整编,设计开放性思考题,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指导表达技巧和学科思维方法。

四、创设直面现实、立足践行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善于表达的情感磐石

教学片段四:视频播放《千姿百态过马路》

设计意图:明确善恶、荣辱、是非的标准,感悟知耻之心对社会的作用,体悟“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自在行动”。领悟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但不等于犯了错误不知羞耻不知悔改,学会正确地对待错误的方法。

提问:1.视频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他们的行为会给社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2.我们应怎样培养知耻之心?

3.有人说:“犯错误是青少年的权利。”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

思考:“犯错误是青少年的权利”,因此青少年不必感到羞耻。请评价这一观点。

本环节通过典型视频影像,直观反映知耻之心对社会的影响,就此开展小组讨论,全面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充分表达创设条件,学生在感悟中理解知耻之心的重要性和培养知耻之心的方法,教师水到渠成地提出“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教师进而结合学生思想的误区进行探讨设疑,了解原因,澄清认识,为学生思维和表达提供了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直面现实、立足践行的教学情境是让思品“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的重要契机。教学时要进行充分预设,将学科特点深入课堂情境设计,体现教学的实践性与延伸性。学生会在教师层层深入的引领下得到情感升华、道德提升,并上升为行动宣言,这也是教师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

五、创设立意长远、评价多元的情境是促进学生善于表达的长效机制

教学片段五:新闻播报《日本“购岛”自食恶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知耻之心对国家的作用,把个人的荣辱与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理想。

探究:日本购岛后,激发了我国人民的哪些情感?日本“购岛”事件将会给自己国家来什么影响?

学生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新闻探究将自我的知耻之心上升为民族知耻之心,激发了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教师此时进行思想的引领和价值评价,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创造一些立意长远的表达机会能为学生培养表达的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多元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促进课堂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持续开展。

如何“激活”思品课堂 篇9

绵阳市安县泸州老窖永盛学校 龙俊

联系电话:***

邮编:622650 关键词:有效性 精选素材 注重参与 多媒体辅助 精彩生成 关注时事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而散、课时少、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如何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是任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思品老师,教材不熟,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觉得思品课确实很难驾驭好。为上好这门课,笔者在实践中对思品教学有效性方面做了一定的反思与研究,现简要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精选素材,认真备课

一节课能否被学生认可,受到学生欢迎,关键在教师。而教师要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一节高质量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课前的精心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新教材有许多优点:理念新,话题新,选材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图文并茂,活动形式多样。然而无论教材有多么好,也只是专家的预设,不会完全适合每一个班级、学生或教师。教师备课时要善于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蓝本又“超越教材”,对编排顺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恰当地调整,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备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材、学生、课堂环境、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设备等相关因素,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因需所取。思品课备课时,我们经常会从网上收集各种资源,来作为教学素材。对于从网络上搜集的大量有用的素材和图片、动画、1

音乐等要进行精心筛选,举例力求恰当,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所用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应该与其内容相对应,以便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个好的恰当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事例应该能够让所讲内容变深奥为浅显、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并能在学生心目申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学会和谐相处》时,我采用了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互换角色扮演、“悄悄话”信箱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则和一些技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交友能力的提高。加上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使整堂课学生主动探索,兴趣盎然。当然,思品教学的教学选材应避免随意性,要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展开,为教学目标服务。切忌不加筛选的信手拈来,否则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参与,关注教学全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树立起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总是受到同一种刺激,其反映的程度就会愈来愈迟缓。因此我们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如:动手做一做、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学生间的合作讨论、学生之间的辩论等。通过这些活动形式,不断给予学生新的刺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去感受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克服下列做法:一是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自导自演,把学生纯粹当“观众”;二是无视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习惯于关注听讲认真,发言积极的学生,忽视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那这样的课堂从何谈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的设置合理的问题,而且给学生留适当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还应关注所有学生听课,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是聚精会神还是浑浑噩噩,是积极参与还是事不关己等,教师都应予以重视,并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课堂节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枯燥为生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的特点,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思品课很多课文特别结合学生实际,说教感较强,个别学生心理上对其有所抵触。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功能,将多姿多彩的图片和颜色各异的文字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并辅以动画,视频,漫画,歌曲和小品等多种形式,就能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使得课堂的学习内容变得活泼有序,生动深刻,耐人寻味,感悟颇多。例如,在教学《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时,我导入时先在低沉悲壮的《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背景音乐中,播放“汶川5.12”大地震灾情发生时的短片,让学生感受灾情发生时的大破坏和大家的淬不及防和惊恐。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那件事情时的心情和表现。随后,学生模拟灾难降临时的逃生办法„„这些活动意在提高学生灾难降临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体验那时大家互相帮助的可贵精神,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演示充满童趣的动画,通过诙谐幽默的形式,使学生地球的可爱,地球太容易破碎,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当然在多媒体教学中也应注意这些问题:1.课件设计应注重实效性。课件制作中,不能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俏、动感等效果,教师充分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挖掘了教材中所能应用的一切知识点,使课堂上热热闹闹,值教学实效却适得其反。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选材适当,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把握好课件的信息容量与课堂容量的正比关系,宁精勿滥。2.多媒体应用应恰到好处。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一味追求激发学生兴趣而忽视正确引导学生,使思品课变成“放像课”,而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时空的容量度。在课件设计过程中,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不能为了追求课件的优美而忽视课件的使 3

用价值,也不能从开头的导入一直到最后的结束语都包含在课件中,使整堂课的时间部由多媒体课件控制起来。

四、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设计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教,“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形成的交流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积极性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从学生实际出发,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精心设计导入。导入部分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承上启下,流畅自然,环环相扣。比如采取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谜语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成功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内容。

2.完善知识结构。这就需要教师熟练地把握各个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适当设计环节间的过渡,抓住课文内在的中心线索,顺着这个思路讲授知识内容,突出重点知识。在重点的部分着力更多,应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材料为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服务,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在“生成”中整合教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开发教学资源,在生成中即时对其进行调整、调控和整合,并根据课堂实际及时、合理和准确地调整预设的内容。例如:在教学《通信连万家》时,笔者设计一个“你和家人沟通的方式”目的是通过谈论,熟练掌握多种通信方式的用法。笔者给予了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刚从教材中了解到的,也有现代生活新生的微博、微信、传真等。讨论后学生发言十分踊跃,也很到位。于是,笔者临时决定取消原先安排的教材环节,而要求学生将最想表达的话写下来,课后用你觉得最新颖,还没有使用过的通信方式传递给对方。这种调整,实质上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开发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过程,4

使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的精彩,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趣味,让师生生命的活力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来。

4.课堂小结把握整体。在课堂小结的部分,尽可能呈现结构图或层次性较强的知识提纲等形式,这样比较直观、明确,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

五、关注时事,拉近思品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的时代性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最大特色,需要“将社会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社会”。因此,教学应紧紧与社会发展同步,紧跟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上课时教师适时将相关课题的最新信息融入课堂内容,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新颖性,避免事例远离生活现实,陈旧俗套。同时通过对时事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并且有助于养成留心生活、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小学作文:爱国演讲稿下一篇:风车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