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原因及影响

2024-09-12

二孩政策原因及影响(共7篇)

二孩政策原因及影响 篇1

China lifted its decades-old one-child policy, allowing families to have two children.Whil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dn’t explain its reasons, analysts say the move comes at a time when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is worried about a drop in its working-age population and its growing ranks of elderly people.上个月底,中国政府宣布取消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中央政府并未解释政策为何转变,但分析师指出,此举正逢其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正在减少,越来越多国民步入老年,这引起政府担忧。

One of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change is how it will affect women in the workforce.Women comprise 64% of China’s workforce, according to World Bank data, and many analysts and sociologists have said China’s one-child policy, which was put in place in 1980, contributed to the large number of women climbing the corporate ladder.然而,这一人口政策变化产生了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对职业女性的影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64%的劳动者都是女性。不少分析师和社会学家认为,大批中国女性之所以能跻身企业管理层,也要归功于国内自1980年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

Indeed, a recent research report by Shanghai-based market research firm Hurun revealed that a majority of the top 10 self-made billionaire women came from China.Many of the nation’s high-profile companies, such as Baidu and SOHO China, have female executives and Alibaba CEO Jack Ma has gone as far as saying women are his company’s “secret sauce.”

此言不虚。设在上海的市场研究公司胡润研究院新近发布的报告披露,十大白手起家的女性亿万富豪多数来自中国。百度、SOHO中国等多家知名企业都有女高管的身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此前甚至公开表示,女性是阿里“成功的秘诀”。

Georgetown professor Arthur Dong, who teaches strategy and economics at the McDonough School of Business, said he doesn’t expect the new policy to deter women from pursuing high-powered careers.“Women in China have made great strides in the business world as a result of their ambition and expectation of what is attainable,” he said.“Women are enrolling in college and seeking advanced professional degrees in large numbers.”

不过,对于新政策的影响,美国乔治城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的战略与经济学教授亚瑟·董表示,人口新政并不会妨碍中国女性在职场上更上一层楼。他说:“凭借自身的积极进取和对个人成就的奋斗期望,中国女性在商界取得了巨大进步。众多女性进入大学深造,寻求获得专业领域的高学位。” China’s tradition of relying on family may help working women when it comes to caring for multiple children.“Often, couples will rely on extended family.Grandma or grandpa to step in and mind the child while the couple is working,” Dong said.“For many families this is a time-honored tradition and one that grandparents willingly accept.”

中国有依靠家人的传统,假如要抚养好几个孩子,职业女性倒可能得到家人帮助。亚瑟·董这样解释:“中国的小夫妻通常会依赖家中长辈,在夫妻二人忙于工作的时候,祖辈会伸出援手,照看孙辈。对许多家庭来说,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长辈也愿意接受。”

In addition, the new policy may spur forward-thinking companies to increase on-site childcare to make it more convenient for employees to return to work.另外,新政策可能促使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增加现场托儿设施,更便于育儿的女员工回到工作岗位。

But other China watchers say the shift may mak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he workplace more prevalent, as companies could become reluctant to hire women, knowing they may take more time off to have children.In a 2010 study of women’s equal employment rights in China, more than 70% of respondents said they thought they were not hired or promoted because of their gender.但另外一些中国观察者认为,这次的政策调整可能导致职场性别歧视更为普遍,企业可能觉得女性会花更多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变得不愿雇用女员工。2010年一项有关中国女性平等就业权利的研究显示,70%以上的女性受访者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就业或者提拔的机会是由于性别原因。

For many women, the impact of having a second child may be less about their career and more about their family’s finances.The CFO of an investment company in Shanghai told Fortune that he didn’t think the two-children policy would affect women in the office because “it’s not about the restriction, but more about the willingness to give birth, which is fairly restricted by the high burden of financial cost.”(The executive asked that his name be withheld over concerns about how the government would view his comments.)对很多女性而言,生养第二个孩子的影响,更多是关乎家庭收入而非个人事业。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告诉《财富》杂志,他认为二胎政策不会影响白领女性,因为“与其说是政策在限制,不如说是因为生育意愿。生了孩子之后,家庭开销负担加重,这种影响很大。”

Concern over growing costs of raising children in China has been rising in recent years.“Urban residents, who would be the biggest beneficiaries of any changes in the rules, do not generally appear to want more children,” researchers from London-based Capital Economics wrote in a recent note, citing a 2013 survey that showed nearly 50% of urban residents do not desire multiple children.近些年,养育孩子的成本增加成为中国人越来越担心的问题。伦敦经济研究顾问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研究人员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写道:“任何人口政策调整,城镇居民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他们普遍不想多生孩子。”报告提到,2013年一项调查显示,将近半数城镇居民不想多生养孩子。

“Chinese parents would choose the best baby-related products they could afford for their children, hence, baby-related products account for a big part of the family cost,” said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manager Joy Huang, referring to buying products such as imported milk formula and air purifiers to combat pollution.市场数据供应与分析机构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经理乔伊·黄说:“为了孩子,只要买得起,中国的父母就会挑选最好的婴儿产品。因此,儿童产品占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黄所说的儿童产品是指进口的配方牛奶、减少空气污染的空气净化器等商品。

In the short term, the policy probably won’t have an effect on the workforce.But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there could be unforeseen consequences, as more women have to choose between—or try to balance—moving into executive positions and having ample time to raise their children.短期来看,新的人口政策可能不会影响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但再过几十年也许就会出现难以预计的后果,因为更多的女性不得不面临抉择,是要晋升到管理层还是以家庭为重,保证养育孩子的时间充裕,或者她们得设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Shortly after the news broke, I asked a Chinese middle-class female friend who’s recently married and thinking about getting pregnant.She said she liked the new rules, but was concerned about women having less time to concentrate on work.“Many people will say women can’t do this,” she said, before pausing and adding, “but the fact is women have a lot of abilities.”

二孩政策原因及影响 篇2

1 我国“单独二孩”政策开放的实施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一直以来人口问题就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影响我们国家公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1978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少生了4亿多人口,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但与此同时,随着原有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进,老年化的比例则不断显现,造成“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失独家庭养老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显现,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周长洪也指出:“在降低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经济、社会的不良后果,现行生育政策的得失正向着利小弊大的方向倾斜,其程度已到了必须尽快调整的地步。”[2]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执行了几十多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面临新的改革。

2“单独二孩”政策开放的影响

通过对遵义市绥阳县部分群众的访谈情况来分析,广大群众对“单独二孩”政策开放的观望度较高,在访谈中他们都提出了自己对“单独二孩”政策开放的影响认识。从地区上来看,比如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二孩”的生育意愿较为低下,但在一些中小城市里,一些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大多都希望此项新政策得以保障,以合法程序生育第二个孩子,而绥阳县正是符合这样条件的城市。对于“单独二孩”开放的影响,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独生子女家庭来看,可以很好地缓解独生子女家庭的思想负担,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缓解因“计划生育”政策带给家人的生活压力,让家人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工作,缓解突发事件带给家人的影响。

第二,调整人口结构,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单独二孩”政策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老年人口的比重,减轻独生子女的赡养负担,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而直接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第三,提高人口增长比率,增强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新的条件下,以“单独二孩”政策开放更好地弥补了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较好地促进我国人口增长的比例,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强经济活力。据有关数据估计分析,“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该地区总和生育率在最近3年里分别会提高10%~20%。[3]可以很好地缩小男女比例,较好地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制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第四,调整家庭成员结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前,特别是我国大中城市出现了许多“421”结构型家庭现象,对孩子的关爱过度,使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责任意识薄弱、怕吃苦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物质上的关爱多于思想上的引导,青少年的犯罪率也逐年攀升。“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 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开放的建议

第一,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来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结合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单独二孩”政策的依法实行。完善审批力度,方便快捷地为群众服务,真正地把生育政策落实到实处。

第二,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监督与管理,保障群众完善户籍的管理制度,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网络不健全,这就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增加了挑战。为防止他人出现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不利于计划生育的法律保障,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完善我国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一个方便职能部门的户籍管理平台,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保障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第三,积极宣传,把握工作程序。注意引导宣传教育少用空话、大话,多用一些让群众了解和熟悉的例子来进行宣传,注重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把握政策的宣传,做到让群众所熟知,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育环境。因为公众在解读政策的同时,其生育观念可能会受到影响。[4]健全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第四,以计划生育条例为基础,及时做好单独家庭生育二孩的指导工作。由于有些符合“单独二孩”再生育条件的育龄妇女彼此年龄差距较大,个别经济条件和思想承受力不强,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倡导合理生育间隔时间,防止出生堆积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单独二孩”政策的开放来说,后面的路还比较漫长,注意政策保障的同时,还需要我们群众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在推广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丰富生育政策的获知渠道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宣传对象的文化程度、婚育状况、职业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非计划生育政策因素对生育水平的影响。[5]不断在社会发展改革中完善,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将得以更好体现。

摘要: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该政策的出台备受群众的广泛关注,该政策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同时对于“421”结构型家庭来说,也将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2014年上半年,“单独二孩”政策在遵义地区正式施行。对于刚刚实施的这一项政策,遵义地区的群众对此政策有什么样的期待?此次政策调整又有什么影响?本文以绥阳县为例,对当地居民如何看待此次生育政策调整的意见进行访谈分析,并提出参考性建议,对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单独二孩,计划生育,人口

参考文献

[1]张哲.“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2).

[2]周长洪.关于完善现行生育政策的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1(17).

[3]乔晓春.“单独二孩”政策下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4(1):11.

[4]高丽红,陈宏光.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影响因素及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12(4):24-28.

“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原因分析 篇3

关键词: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原因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正式实施。截至2014年底,单独二孩政策已在全国各省市普及。然而,政策实施效果与政策预期相差较为悬殊,呼声较高的单独二孩政策申请并未实现井喷式增长,全国各省市申请情况都远低于预期。据事前测算,“单独二孩”适格夫妇有1100万对。截至2014年12月,全国92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并获得批复,相对于目前中国每年1600万左右的出生人口而言显得微不足道。显然,单独二孩政策“遇冷”了。

针对单独二孩政策遇冷原因,社会各界提出了多种解释,包括官方的“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实施与效果存在滞后期,政策预测不科学、统计方法失当、效果与预期存在偏差、生育观念与行为的差异等。本文则从客观的角度,从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入手,来分析适格夫妇不生育二孩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作为“单独二孩”政策落实主力军的“80”后、“90”后,都是在改革开放后见证中国经济发展和享受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代。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使得社会的大多数人不再担心忍饥挨饿,老无所依。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农村青年越来越多走入城市,享受城市的保障与服务,农村人口的高生育率也在逐渐降低,国内学者彭浩然利用中国27个省级行政单位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论证了农村与城镇人口出生率降低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二)生养成本高

养育一个孩子究竟要花多少钱,这是一个很难衡量的数字,网媒的一篇关于中国几大城市的生育成本排行,具有一定可借鉴性:北京以276万位居首位,其次为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育婴时期的奶粉费、保姆费、早教费、医疗费等高额的支出让年轻夫妇压力重重,考虑到以后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更健康的生活,将更是一笔较大支出。在优生优育的今天,青年夫妇更加理性地考虑生育孩子的成本来决定生育数量。

当今社会生育孩子已经不只是“多添一副碗筷”这样简单的问题,尤以城镇夫妇为例,住房条件就是客观限制因素。结合我国国情,父母普遍希望通过自身实力为子女未来提供一套住所,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父母的压力。同时,以一对双方皆为独生子女的夫妇来看,两人肩负着照看四位老人的重担,并有照顾自己孩子的使命,“上有老、下有小”,过多的孩子更加重了家庭的生活负担。

(三)再生育影响正常工作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背景下,在職人员的夫妻双方均不愿意以失业或影响正常工作为代价生育第二个孩子。企业也不愿意提供过多产假给员工影响企业工作进度。在职女性也会考虑到领导上司的态度和同事的态度等作是否生育二孩的决定。在就业歧视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单独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合法产假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女性的求职负担。

二、制度因素:计划生育的政策惯性

单独二孩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是我国民众的观念与文化并没有随之相应的改变。计划生育的政策惯性影响着适格夫妻的生育选择。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出台,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成就显著。几十年来严格的落实和广泛的政策宣传,“晚婚、晚育、优生、少生”的观念已经遍布到中国从城市到农村的各个角落,80、90作为多数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从小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影响,尽管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与子女繁衍的文化传承依然影响着当代年青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但与长辈所经历的社会氛围与思想状态相比,观念冲突已经不可避免。十八大新提出的“单独二孩”政策是对原有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民众的文化思维惯性也使得他们不会因为政策的放开而立即参与到“单独二孩”的申请中。

三、社会因素:医疗卫生保障事业逐步完善

(一)病有所医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死亡率高达20‰,婴儿死亡率更高达138.5‰。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由“高死亡率”的人口模式向“低死亡率”转变。改革开放后,死亡率降至较低水平,死亡率的改善速度在低水平上保持稳定。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新生婴儿的死亡率,儿童生长期间的各种疾病也能够通过一定的医疗手段得到有效治愈。这也降低了当代夫妇生育子女发生夭折和意外死亡的风险。

(二)老有所养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对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更加健全,80、90一代未来更能享受养老保险等社会提供的各项福利待遇,“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显得更加过时和不切实际。

四、文化因素

(一)欧美生育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等地,很多国家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死亡率,出现人口的负增长。随着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国外影视作品的传入,西方开放的生育观念,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生育文化。

(二)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中女性处于被动的角色,缺少人身自由,社会地位低下,然而随着近现代马克思主义及西方开明思想的传入,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法律也赋予女性在婚姻中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女性不再是生育的机器。她们有自己的工作,有开阔的思想,在婚姻生育方面有自主选择权。低生育水平是现代女性从传统生育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必然社会现象。在另一方面,如果第一胎为女孩,现代也不会因为重男轻女而决定生育第二个孩子。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当代对儿童性别的偏向逐渐削弱。

(三)生育观念影响生育行为

中国传统生育观的形成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传统生育观包括:(1)生育目的:养儿防老、传宗接代;(2)生育数量:多子多福;(3)性别取向:重男轻女、多子多男。虽然传统生育观念仍对当代中国生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随着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生育观已经发生改变。从生育目的上,现代生育观趋向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生育数量上看,趋向于一到两个;性别取向上,趋向于男女平等;生育期望上,趋向于提高子女的质量和子女的全面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现代生育观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影响。(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浩然、孟醒.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与经济发展[J].统计研究,2014(09).

[2] 陈友华、苗国.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单独二孩政策为何遇冷[J].时事观察,205(02).

[3] 马小红、顾宝昌.单独二孩申请遇冷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3).

二孩政策原因及影响 篇4

摘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广泛实施,标志着独生子女时代的终结。二孩时代的全面到来,势必会带来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数量的变动不可避免地会对不同阶段教育的发展、资源配置、规模等产生影响。

关键词:二孩政策;教师;教育规模;教育资源配置

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将对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也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和规划带来新的挑战。“百年人生,立于幼学”,幼儿教育担负着“人之初”教育的重大责任。作为人生的初始工程,它关系着亿万幼儿的成长发展,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关系着民族的命运与祖国的将来。

一、学前教育迎来新的机遇

“月4日,按照我国计划生育有关部门的预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后,未来几年新生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最高年份人口出生数量会超过万。”新生人口数将在20到迎来增长的高峰。西南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实施,从开始,学前教育资源将大幅度增长。2016年到20在园儿童人数将从4000万增长到5000万,约新增1000万个需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地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需求在不断增加,实际却依旧面临着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随着政策的落实,人口数目的增长,原本存在的问题将变得更为突出,但问题的加剧也带来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二孩的到来,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品牌较好的私立幼儿园收费标准可能会变得更高,公立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紧缺。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综合各种因素公办和普惠性的幼儿园将成为他们的首选。而公立及普惠性幼儿园却供应不足,造成了学前资源的相对紧张以及学位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增加公益性幼儿园,重点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促进学前教育服务公平化将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私立幼儿园也应更新理念提高质量,在与国际新的教育理念接轨的同时融合本土特色,为民众提供多种选择。与此同时,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早教行业、培训机构等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方式、观念产生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幼儿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重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许多家庭从原来的“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结构变成了“四二二”形式的家庭结构。很多家庭将转变为非独生子女结构,长久以来的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家庭结构。二孩的到来,亲子关系发生变化,家中的老大不再孤单,有了新的游戏伙伴。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家长不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由于二孩较小,家长很容易将较多的精力放在老二身上,使得家中的长子(女)出现心理落差感觉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他们害怕自己不再是家中的唯一,担心弟弟或妹妹夺走父母的爱,并将这种失落感归罪于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从而开始抗拒家里多了一个弟弟或妹妹,并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威胁抵触。因此做好沟通,协调好家长与两个孩子关系以及教导两个孩子和谐相处是每个二孩家庭必须面临的新课程。家庭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家庭教育方式作出适当地调整也是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公平理智施爱是必要的,关注长子(女)的心理变化是必须的。家长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的独生子女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适应新的亲子关系,做好二孩生育前的沟通和解释工作,让孩子早些适应自己即将成为哥哥或者姐姐的事实,缓解其心理压力。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为几代人的唯一寄托,家长把所有的爱和所有的期待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惜一切地对孩子进行各种培养。二孩的到来,这种唯一状态将会被打破,家中有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存在使得父母过于集中的注意力得到分散,原有的过度关注、过度期望的教育观念将会得到平衡和改善。

三、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生育二孩的家长大部分是80后和部分的90后以及少数的70后,随着近些年媒体的介入与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广大家长的共识。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这种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无论从对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配套的硬件设施,还是对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首要的.问题是提高幼教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家长对幼儿教师期望的增高;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短缺却在进一步地加剧,尤其是高素质幼儿教师。各幼儿园渴望拥有热爱学前教育、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有新的学前教育理念、技能扎实全面、愿意在幼儿园长期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幼儿教师的入门资格较低,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不到合格的标准。放开二孩政策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新的需求。二孩的到来,家中幼儿的社会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家中的老大要接受弟弟或妹妹到来的现实,弟弟或妹妹也要学习如何和哥哥或姐姐相处。如何应对这种关系的变化,不但是家长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幼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不单要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应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的精神,相互分享的意识,使幼儿树立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四、对教育资源发展规划的影响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人口数量的增长,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应当未雨绸缪,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新的发展规划,确保学前教育的稳定发展。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公众以多种形式兴办面向大众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城区配套幼儿园,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与此同时更应注重广大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合理增配师资以及修建新的园舍,确保教育公平。其次,加强学前教师的培养和补充。幼儿教师的不足严重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师德高尚、技能全面、组织完善的学前教师队伍。针对各地区实际情况,全面合理地扩充幼教队伍,完善幼儿教师权益保障体系,提高学前教师的地位,特别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创新培训,以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最后,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将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给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建构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保证所有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Z],2010.

[2]李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8).

[3]张晓亮.幼儿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改革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4]张瑞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16,(8).

[5]张慧君.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J].智富时代,2016,(4).

[6]宋梅.生育第二胎对长子女的心理影响及对策分析[J].教育导刊,2015,(6).

[7]杨利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教育前沿,2016,(9).

[8]赵姗.全面放开二孩是教育深刻调整的契机[N].中国经济时报,2015-11-11.

[9]王晓卫,赵雯娟.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8).

完善二孩政策 篇5

(生育政策调整与完善 84)建议 3399.一、加强高龄夫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宣传国家新的生育政策,并且宣传高龄夫妇如何做到优生优育;二是由乡镇(街道)计生服务所或者乡镇(街道)卫生院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只是讲座,宣传普及营养饮食搭配、生活习惯培养、心理咨询辅导、污染防控等知识。

二、加大高龄夫妇健康检查力度。一是建议出台强制检查规定,对35岁以上的夫妇,有生二孩意愿的要实施强制性检查,检查费用由国家补贴。二是要免费对高龄孕产妇进行孕前、孕中、产前全方位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三是一旦发现有疑似先天愚、畸形儿可能性,应及时跟进筛查,确诊为出生缺陷婴儿的尽早落实流引产手术并做好高龄孕妇的解释工作,杜绝和减少出生缺陷婴儿。

三、改善高龄孕产妇的工作环境。一是各企事业单位主动应该关心本单位高龄孕产妇的身心健康,怀孕期、哺乳期的高龄妇女宜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二是高龄孕产妇妊娠期反应重、生产后身体恢复慢,建议制定政策适当延长高龄孕产妇的产假。4014.1、强化优生优育政府责任。一是简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增补叶酸等优生优育项目的申请程序,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定点服务机构的覆盖率。二是要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强化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

2、推进打造社会“多孩”生活文化圈工作。

3、扩大妇幼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4、严厉打击代孕、借腹行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当前,我国关于人体生殖细胞买卖的法律规定基本处于空白,要打击相关的不良行为,无疑有待于完善相关法制。4055.在祖辈照料方面,目前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其一,城里人生育年龄增大,二胎生产更是面临高龄化问题,不少祖辈年老体衰,照顾孙辈往往力不从心。其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易造成身心方面不良后果,甚至让孩子步入歧途。其三,祖辈和父辈存在养育观念差异,往往催生家庭矛盾。最后,祖辈陷于繁重的照料职责中,不能安度晚年。在雇请保姆方面,问题体现为:首先,市场管理混乱,保姆质量鱼龙混杂。其二,由于其他渠道的缺失,保姆价格高企,二胎政策将进一步推高行情,使不少家庭负担过重。主动辞职者也存在问题:首先,回家的多为妇女,她们因此失去经济上的独立性,影响其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其次,供养人口变多,但收入却减少,会加重一些家庭的经济负担。

总体而言,完善0-3岁儿童照料体系利国利民之举,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二胎政策的顺利推行。第二,有利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推行。

有就业意愿的妇女可免去后顾之忧,花费更多精力投入工作,提升社会经济地位,推动男女平等事业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目前单一的照料形式无法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要。

第四,有利于家庭和睦。照料体系的完善,使广大家庭可以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照料方式,避免因照料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危及家庭和谐与稳定。

第五,有利于就业率的提升。完善0-3岁儿童照料体系,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需求,为GDP增长做出一定贡献。这些渠道包括: 第一,市场化机构照料。第二,市场化个人照料。第三,单位照料。第四,社区照料。

第五,家庭照料。延长国家产假、育儿假期限,支持有条件的家庭选择一方家长在家照顾儿童。采取必要措施推动回家者的家务劳动获得社会承认。5804.建议一,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生育已成为女性遭遇职场隐性歧视的主要原因。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生育、抚养两个孩子,上述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要通过完善计划生育相关法规,保障二孩母亲的休息权,生育二孩的产假、看护假与一孩的政策相同,防止出现的对生育二孩妇女的隐形就业歧视和差别待遇。

建议二,发展和规范婴幼儿托管行业,提前布局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建议政府重视发展和规范婴幼儿托管行业,将学前教育之前的婴幼儿托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可试点由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办公共的婴幼儿托管服务,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婴幼儿托管行业,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引导和监管,缓解和解决有人带孩子、孩子能上学的问题。

建议三,采取适度经济支持措施,降低养育成本。养育成本高,是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妻不愿意生育的重要原因。建议,国家规定生育保险为强制性购买保险,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根据企业生育保险申领情况,给予企业税费减免,填补产假员工替代人手的工资,以补偿企业付出的成本。政府对养育小孩的家庭进行财政支持,方式可以是直接补贴,或按孩子人头抵税。采取综合措施,让家庭养育成本部分外部化、社会化,降低家庭养育成本。6103.三、增加教育资源的配套。优秀的学校资源一直是家长们争夺的焦点。如何保证每个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要上得好学。建议政府进一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公办学位的供给,促进民办学校内涵和优质特色发展,形成管理规范、办学模式多样、国际化水平较高、优质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良好格局,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四、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哺乳给用人单位带来人员紧缺、工作开展不畅,甚至因寻找替代劳动力而增加经营成本等实际困难,是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政策实施之后,如果把所有义务都加在用人单位方面,就会加重用人单位负担,从而不愿招用女性。为此,政府可以考虑通过立法、制定政策等手段,对招录女性的用人单位给予奖励和政策优惠等,平衡保护女性权利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6172.根据1980年以来的两百多次生育意愿调查,中国人整体的生育意愿已经非常低下,目前生育意愿大致在1.6—1.8之间。由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存在落差,实际的总和生育率更低。

加上难以解决的学位紧张,日益飙高的学前教育收费,婚育的机会成本和生养的抚养成本过高,以及男、女产假问题,女性就业问题,等等都成了想要生二胎的父母面前的一道道“大坎”。原先预计“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每年新增200万人。但实际上到2014年底累计新增申请生育“单独二胎”的不到100万。到2015年8月为止,也只有169万对夫妇提出生育二孩申请。

一、建议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等优惠政策,借此可以减少生育的成本负担,减轻生二孩的家庭经济负担,增加民众生育意愿。

二、建议将产假延长,女方产假时间要比第一胎长一个月。保障各种福利,延长男方产假。

三、建议政府需要做好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营造一个愿意生二孩的社会氛围。比如,提高教育的投入,降低养育成本。

四、建议教育部在中小学、幼儿园多宣传二孩家庭的好处,校方主导,开展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通过学校教育层面为家庭营造更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8431

二、对生育二孩的育龄女性要给予贴心的关怀和照顾,延长带薪产假,政府提供免费产检,特别要督促企业真正落实好带薪产假,不搞“变通”,不能“截留”。

四、解决好育龄女性生二孩丢失工作或找不到工作的问题,生二孩女性应给予就业优惠政策,国企、民企要保证育龄女性就业岗位。提案 2987.一是在完善立法上,营造公平的女性就业法制环境。对于众多打算生育二胎的职业女性来说,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是她们最关注的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眼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执行。如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修改完善晚育假条例,完善《就业促进法》,并对女职工生育率或缴纳生育保险费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以减少企业对生育女性的歧视。同时,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开门立法,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意见,修改完善好去年11月卫计委起草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

二是在公共服务上,增加妇幼医疗、教育服务供给。妇幼保健需求是生育二胎最直接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当前妇幼医疗服务设施比较紧张的问题,以及二胎生育女性的年龄问题、身体状况问题,全面两孩政策更需要系统的综合医疗服务保障,如妇女生育产前服务、生育保健服务、生育临床服务、幼儿保健等。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强化孕产妇与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切实解决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和服务能力短缺问题,确保母婴安全。合理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人口需求。三是在福利保障上,保留完善相关惠民政策。继续保留对独生子女入托、入园、就学、就医补助,对农村贫困家庭独生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减免杂费等原有政策。高度关注并切实关心“失独”家庭,“失独”家庭是独生子女政策下形成的特定弱势家庭群体,政府应在生活、就业、养老保障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帮助和扶持,特别是在养老方面,要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同时,有必要结合二胎的特殊情况,修改完善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完善与生育相关的医疗保险内容,适当提高二胎生育时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完善生育保险,在女性因二胎怀孕和分娩暂时中断劳动的过程中,适当提高生育津贴,延长产假,改善医疗待遇。四是在经济扶助上,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少生快富制度,实行奖励扶助标准动态调整。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加大帮扶力度,妥善解决他们的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和精神慰藉等问题。针对未来独生子女家庭和两孩家庭的实际负担将发生较大改变,原有的“个人制”个税制度造成对两孩家庭税负负担的不平等的问题,可在全国性税收体制暂时无法变更时,在地方税收权限内探索针对二孩家庭实行“家庭制”税收的管理制度,对按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减免部分所得税,一定程度上缓解二孩家庭经济压力。2988.无 3657.1、产科相关配备不足。2013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后,2014年全国有107万对夫妻申请生育二孩,全年净增加人口数710万,产妇增多一度导致各地医院产科病床紧张。以浙江为例,人口出生高峰将在2017年出现。2015年,全省产科床位10068张,按照2016年总分娩总数73万人估算,1张床位需要接生73名新生儿,国家标准每年每张床位可接生56名新生儿。据预测,未来5年产科床位尚缺近1万张,产科护理人员缺口4000多名,执业(助理)医生和注册护士分别缺口3.4万余名和3.6万余名,现有配置难以承担高峰期来临时的群众生育保健就医需求。

2、儿科医生配比严重不足。据《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医患配比严重不足,比照欧美发达国家医生患者1∶1000的配备标准,我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有20万,而在过去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建议如下:

1、盘活资源,适度增加基础设施配套。建议盘活区域的产科床位管理,适度增加产床等基层设施配套,重点要以孕情动态监测和人口出生预报为抓手,鼓励并落实就近孕检生产,分散“热门医院”压力。加强产科服务能力摸底,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开设产科,聘请退休医护专家以应对2017年的第一个生育高潮。适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妇产科医院建设,重点满足高收入人群的特需服务,实行与公立妇产医院的错位竞争。

2、加强合作,提升基层妇幼服务能力。加强妇科和儿科医联体建设,以优质资源双下沉或医联体等形式提升基层妇幼服务能力。尤其要针对产科、儿科配比严重短缺地区,通过医联体形式提升服务服务。调整扩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重点对内科、全科等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儿科方面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让更多儿童、产妇常见病在社区解决。

3、激增活力,营造儿科医生成长环境。借鉴台湾经验,吸引流失的儿科医生回流。建议儿科按门诊人次和住院床日进行补助;建立儿科医生专项岗位津贴制度;提高财政对儿科建设的投入比例,要求占比数不能低于其他科室。完善儿科的医疗收费体系,使服务性收费更加合理;在业务上,提供更多学习培训机会;在职称晋升上,高职聘任不受编制限制。加大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定向培养力度,增加推免研究生名额,鼓励医学生选择儿科临床。打好组合拳,切实为儿科医生成长提供较为丰厚的薪酬待遇,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4246.一、为年轻父母开辟“接送孩子时间通道”。充分考虑生育二孩所需的时间成本,为年轻的父母提供更宽裕的“生、育”时间。除了国家已经明确的孕期、产期、哺乳期法定假之外,无论一孩还是二孩,建议为在小孩上幼儿园到小学毕业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父母开辟“接送孩子时间通道”,让他们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有需要的年轻父母可以主动申报接送孩子的时间,提出自己的工作时间调整方案,申报的接送孩子的时间量应在合理区间(如:每天1-2个小时)内,并应保证自己工作日的平均工作时间不少于所在单位统一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经所在单位人事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即可开启通道。

二、降低生育二孩的经济成本。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提供以下一些服务,如:一是孕期检查、临产生育、14岁以前疫苗接种等费用全免,孩子参加工作以前均享受社区居民医保;二是以社区为单位,由社区志愿者提供的平价或免费保育、托儿所等服务;三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为本单位职工服好务,职工家里有年幼子女,放学后在职工下班前无人照管的,工会要提供托管场所(可以是单位自建场所,也可向社会购买服务),费用由工会或单位承担。

三、加大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建设投入。全面推行小型化办学和小班教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幼儿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应超过30人,小学和初中每个班的学生人数不应超过40人。加强幼儿园、中小学校的治安保卫工作,加强对幼儿教育、中小教育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资格准入管理。引导社区志愿者组织关注和帮助解决年轻父母工作时间有子女需要托管的需求。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托老、托儿服务作为社区和志愿者服务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74.一是积极开展高龄女性生育力评估指导与宣传教育。加强优生优育方面的宣传,让广大育龄妇女在最佳生育期生育。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尽可能准确地为准孕夫妇提供生殖指导。上级计生部门应加大对基层计生部门的相关知识培训。正规辅助生殖中心可专门设置再生育咨询门诊,为希望再生育的夫妇排疑解难。对高龄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孕前及孕期检查、诊断及保健给予特殊关注,实施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基本服务项目,积极预防出生缺陷发生。110.一是干预支持政策尚不完善。在我国三级干预措施体系中,只有原卫生部于2009年出台《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这三项检查为强制性项目,其它一、二级干预措施中的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以及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目前尚无相应法律法规要求强制进行,仅以行业规范的形式出台相关管理规范。以至于我国目前婚检、孕前检查率以及产前筛查和诊断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婚检2011年41%,产前筛查22.7%)。即使强制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目前也比较低(2011年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为69.6%;2010年全国听力筛查率为39.9%)。

二是监测与干预时段窄项目少。目前我国采用的多是医院监测模式,就是在医疗机构内孕28周到新生儿出生后7天内发现的出生缺陷为监测目标。这种监测模式虽然数据采集方便,但是医疗机构外发生的和生后7天后才发现的出生缺陷并未纳入统计范畴,导致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实际数值相差巨大(监测数据为15‰左右,而实际发生率为5.6%),不能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依据。已经开展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也较少,如在我国高居儿童死亡前列的先天性心脏病尚未纳入筛查项目进行普及。在一些地方病高发地区(如地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相关疾病也未进行筛查管理。三是专业机构资源和服务能力不足。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对设备、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目前筛查点和诊断中心正在布点中,总体来看都集中在大城市,业务覆盖面小,很难服务到中小城市和农村。以四川省为例,全省仅4个诊断中心(羊水培养和影像学诊断),都集中在成都市,尚不能完全满足各产前筛查点转诊的需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听力筛查要求有专门的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普及推广速度较慢。

四是无专项经费支持项目开展。目前一、二、三级出生缺陷干预开展的各项工作均采取由需方付费的形式开展。出生缺陷患儿的治疗和康复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畴。以产前诊断为例,羊水培训所需费用约为2600元/例,在实际工作中确有部分妇女因经济原因放弃进一步确诊。

一、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支持政策

二、完善出生缺陷监测模式与干预项目

三、开展出生缺陷诊断机构建设工程

四、落实出生缺陷干预专项经费保障 837

3、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密度和质量。一是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地铁的换乘站、公园、商场、医院等场所新建或改建一定数量的母婴室。二是增加公立幼儿园、学校数量,鼓励社会资本办园办学,政府加强监管,确保质量。要将相关设施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落实。

4、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做好儿童保育工作。由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培育示范性社会组织,招聘专业医护人员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可以招聘一些40-50岁有护理经验的护士。

广东单独二孩政策 篇6

抢怀者须6月30日前补办手续

时间: 2014-03-28来源: 广州日报(A1版)作者: 何雪华

“单独二孩”需申请并加具单位意见 昨日零时后出生的为合法

文/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粤卫信

昨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自公告之日起施行。这标志着广东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陈义平通报,自2014年3月27日起实施的广东“单独二孩”政策,规定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这就意味着,昨日零时以后出生的“单独二孩”,都属于合法生育。

而独生子女的界定,是指夫妻生育或者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者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亡。

昨日,广东、湖北、辽宁三省同日都宣布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至此,全国已经有14个省份符合条件的民众可以生“二孩”。

实施 审批限时办结 公示缩短为15日

陈义平介绍,政策实施后,“单独”夫妇一方为广东省户籍的,可自愿选择适用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省份的生育政策的规定执行。户籍从外省迁入广东并在广东提出按“单独”申请再生育的,应以广东省规定的标准予以确认。

与一孩生育只是在计划生育服务证上登记的做法不同,“单独二孩”生育要经过申请、审批、公示等手续。陈义平表示,“单独二孩”属于再生育,因此与其他再生育情况一样,都需要申请、审批,并证明“单独”情况属实,也就需要工作单位加具意见了。

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在办理“单独”夫妇再生育审批过程中,对核查独生子女身份确有困难的,可依据当事人的承诺办理。此外,再生育审批执行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便民制度,而“单独二孩”审批后的公示时间也由30日缩短为15日。

衔接 抢怀未补办手续征2%社会抚养费

对于在政策正式实施前就已“抢生”、“抢怀”的家庭,省卫计委表示,落地政策只适用于公告实施后的生育行为,因此,在3月27日前“抢生”的,不算合法的再生育;而“抢怀”未生的,须于6月30日前补办再生育审批手续。

在政策正式实施前已经怀孕,但尚未生育的单独夫妇,可在2014年6月30日前依法申请补办再生育审批手续;逾期未补办审批手续的,按当地违法生育社会抚养费计算基数,征收2%的社会抚养费。

陈义平表示,昨日已印发通知,对全省卫生计生机构作部署要求,在基层为“抢怀”者设立补办再生育审批的绿色通道,快接、快审、快批。

省卫计委强调,实施“单独二孩”,是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

预测 “单独二孩”5年为广东增32万人

广东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会否新造生育高峰?

对此,省卫计委表示,预计“单独二孩”实施5年会为广东多增32万人口,明后年可能会 1

迎来多生8万~9万人的生育小高峰,不过与广东常年100多万人口出生的总数相比,对人口总规模的影响微乎其微。

2010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独生子女的总数为732.25万人,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的家庭有24.35万户,其中单独家庭还未生的有5.1万户,单独生育一孩的有14.59万户,生育二孩的有3.41万户,生育三孩的有1.25万户,符合政策的“库存”不超过15万个家庭。今年政策新增人口有个慢慢增加的过程,明后年会有个小的生育高峰,以后新增量会慢慢降下来,到2018年后,将降到年新增5万人以内。

陈义平称,根据调研,广东“单独”父母中约有七成表示想生第二个孩子,不过由于不孕不育等原因,估计六成人可达成愿意。

申请流程

“单独二孩”要先申请 符合政策马上办

今后,广东“单独二孩”生育都应先申请,经审批再怀孕。审批时符合政策并手续齐全的,马上办;手续不齐全的,接办单位要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办理流程如下:

1.“单独”夫妇双方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原件、复印件,以及独生子女一方父母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出具的属于独生子女的证明材料,持《计划生育服务证》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领取并填写《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

2.将填写好的《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分别交男、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审核并加具意见;有工作单位的,应先交其所在单位加具意见后,再交双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审核并加具意见。

3.村(居)民委员会接到申请人的《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后加具意见,并将加具意见的《再生育一胎子女申请表》连同申请人其他证明材料送交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

4.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查批准后,报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细问必答

1.全省政策统一 各地市不能差别化实施

问:有报道称某地市对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目前已生育的夫妇,暂不征收社会抚养费及暂缓行政处理,政策是否允许?各地市可自行制定更多细则吗?

答:这不符合政策,政策是全省城乡一体、一步到位实施,因此贯彻依法生育原则,全省范围统一依法实施政策,各地市没有差别。

2.境外超生或再婚家庭有二孩都不能再生

问:有家庭在内地生一孩,到境外又生育一孩,能算“单独二孩”再生吗?

答:不能。社会关注的所谓“境外超生”,还有再婚家庭共有二孩或以上的,都不能算独生子女。其实,兄弟姐妹夭亡了也算独生子女,已经是政策的最新放宽,因为之前“见过一面”才夭亡的,都不算。

3.获批后停发独生子女费 已发费用不需退

问:领了独生子女证,还能再生吗?

答:可以。批准再生育时应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停止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已发放的不要求退还)。

问:农村“单独”夫妇结扎了,想再生二胎,怎么办?

二孩政策原因及影响 篇7

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数次变化, 计划生育政策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然而, 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用工荒”、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不断凸显,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开始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如今,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 这对我国发展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先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嬗变, 接着分析我国人口生育的现状, 再基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理论基础, 研究该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2 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嬗变

2.1 建国初期的人口增长与节制生育政策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社会经济初步发展, 1949年~1953年, 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高水平, 而人口死亡率则从20‰降至14‰,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由16‰上升至23‰, 至此, 我国迎来了建国后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期,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人口政策的中心工作就是控制人口数量。1953年, 我国卫生部采取了帮助人民群众节育的做法。1956年出台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也指出, 我国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呼唤优生优育。

2.2 “大跃进”式的人口生育政策

1958年, 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提出“地有多大产, 心有多大胆”的口号, 一味宣传人多是好事的观念, 导致节育宣传活动被迫中止。1959年~1961年, 我国出现了非常严峻的经济困难, 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 死亡率开始上升, 使得人民群众的生育行为完全处于自发状态。从1962年开始, 我国再次出现人口生育高峰, 1957年的人口自然生长率是23.3‰, 到了1963年, 上升至33.33‰。这个时候, 国家开始正视人口膨胀问题, 并于1962年颁发《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再次重申计划生育的重要性。然而, 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落实这项指令, 迎来了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

2.3 计划生育政策

1978年之后, 党中央正式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 旨在对人口增长进行严格控制。1978年3月, 党中央发布《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主张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1982年, 计划生育正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000年, 国家颁发的《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我国的基本问题依旧是人口过多, 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将核心放在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方面。

2.4 “单独二孩”政策

2013年11月15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提到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积极修正与完善。

2.5 “全面二孩”政策

继“单独二孩”政策启动之后,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又审议了“全面二孩”政策, 允许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这项政策于2016年1月1日在我国全面开展。

3 我国人口生育的现状

我国人口政策几经变迁, 都是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形势制定的。目前之所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是基于我国当前的人口生育现状做出的决定。

3.1 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

国际上通常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的社会称作老龄化社会。20世纪90年代末, 我国有1.74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 比重占据总人口的12.8%。专家预测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8亿, 占总人口18.5左右。可见我国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且老龄化显现将进一步凸显, 这会导致严重的养老问题, 社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源为老人服务, 这会对社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增加人口生育, 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老龄化现象。

3.2 劳动人口逐渐减少

据有关数据统计, 我国目前的年生育人口只有1600万, 高等院校招生600万, 每年的普通劳动力几乎不足1000万。从当前形势来看, 高校在校生人数有2800多万, 到2020年可能增至3500万, 即年大学招生人数至少达到800万, 届时, 我国年大学毕业人数基本等同于普通劳动力人数, 减去农村劳动力, 我国每年能转移的普通劳动力可能只有几百万人, 随着普通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少, 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会面临严峻挑战。

3.3 失独现象日益严峻

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这种做法直接增加了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数量。由于疾病、意外等各种因素造成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的现象目前已日益明显。截至2015年底, 我国失独家庭已经超过100万个, 且每年以7.7万的速度增加。很明显, 失独现象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不仅使失独家庭的心理受到重创, 失独父母的医疗、保障和养老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全面放开二孩, 每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可以降低失独风险。

4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国际上爆发了经济危机, 在此背景下, 凯恩斯提出了人口社会学理论, 他将经济危机与人口数量联系在一起, 认为人口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经济停滞。在人口社会学理论视域下, 人口数量增长、生活质量提升、购买力提高, 资本系数才会增长。所以凯恩斯提出用增长人口的方法来提高社会需求, 进而解决经济发展停滞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指出人口数量增加会直接催发新技术的诞生, 以此推进投资与开发, 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也提出劳动人口增长率是决定经济自然增长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这种种理论可发现, 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4.1 应对“用工荒”问题

刘易斯基于经济学视角提出了经典的“刘易斯拐点”, 他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领域转移, 总会有枯竭的时候, 这就是劳动力从过剩变为短缺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出现就是关闭人口红利窗口的预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 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劳动力紧缺问题。据官方统计, 目前我国已经转出2.4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剩下的基本是难以转出的老弱病残, 数量达2400万人左右。2009年之后, 我国各地相继出现“用工荒”问题, 人口红利期之后, 劳动力的薪资水平成倍提高, 我国吸引外资的优势将逐步减弱, 这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我国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是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劳动力生产水平, 实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4.2 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

如今,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老年人的反应速度明显比年轻人慢, 他们难以快速接受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这就无法提升劳动生产率, 也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 鉴于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一直比较低, 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要, 我国的老年产品不断增多, 年轻化产品相应减少, 对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整体角度来说是降低了GDP增长和国内消费需求提升。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 对我国婴幼儿产品行业会产生直接影响。每个婴儿的诞生和成长, 会涉及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每个家庭在新生婴儿身上的消费不断增多, 会直接增强市场活力,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人口学家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形成显著效应, 但是到了2030年之后, 我国的经济潜在增长率可以提升至11.7%左右, 到2050年增至22.1%。这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在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方面大有可为。

4.3 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由于受到数千年来封建思想的影响, 我国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不良倾向, 怀孕后如果发现不是男孩, 可能会做流产手术, 这样就导致我国的新生儿男女比例逐渐失衡。也许个别家庭对这种现象不以为然, 但选择性生育会导致诸多社会问题, 比如婴儿贩卖、劳动力用工歧视、买卖婚姻等, 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可能会导致行业招工失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等“怪相”, 这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放开二孩,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妇女的生育选择权, 缓解性别歧视问题, 使人口性别逐渐回归正常状态。很明显, 正常、合理的人口性别结构会有效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 全面放开二孩是当务之急, 这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 我国要在法定范围内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 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嬗变, 接着分析了我国人口生育的现状, 再基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理论基础, 研究该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经济影响

参考文献

[1]翟振武, 李龙.“单独二孩”与生育政策的继续调整完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

[2]庄亚儿, 姜玉, 王志理, 李成福, 齐嘉楠, 王晖, 刘鸿雁, 李伯华, 覃民.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J].人口研究, 2014 (03) .

[3]翟振武, 张现苓, 靳永爱.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J].人口研究, 2014 (02) .

[4]翟振武, 赵梦晗.“单独二孩”政策的前因与后果[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4 (03) .

[5]乔晓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会带来什么?——2013年生育意愿调查数据中的一些发现[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4 (03) .

[6]7·11世界人口日[J].数据, 2013 (07) .

上一篇:优秀幼儿园老师自荐信下一篇:建筑机械租赁合同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