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2024-09-13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共8篇)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篇1

1.孙文昌,郭伟编著.现代旅游学(第2版).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2.章必功.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刘住著.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5.查尔斯·R·格德纳, J·R·布伦特·里奇著 李天元,徐虹, 黄晶译.旅游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李天元主编.旅游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9.克里斯·库珀等主译张俐俐, 蔡利平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1.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著.程尽能等译.旅游学通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2.王健民著.旅行社产品经营智慧.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宋子千著.旅行社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14.孙宗虎,肖书民编著.旅行社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5.杜江,戴斌著.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6.(美)马文·塞特龙, 佛瑞德·德米科, 欧文·戴维斯著.张凌云, 李天元译.饭店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7.(加)罗伯特·C.刘易斯, 理查德·E.钱伯斯著.徐虹主译.饭店业营销领导:原理与实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8.(加)刘易斯等著.谢彦君等译.饭店业营销案例(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9.戴斌等著.饭店品牌建设.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0.巫宁编著.旅游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经典案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1.(美)约翰·沃德,乔·佩帕德著.吴晓波,耿帅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2.肖江南.旅游信息管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3.陈志辉,陈小春.旅游信息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4.贾鸿雁.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5.黄娟琴.“3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及其展望.国土资源遥感,2004,(3)

26.波林·谢尔登著,武彬译.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学刊,1995,4.27.保继刚等著.旅游景区规划与策划案例.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28.李俊清,石金莲编著.生态旅游资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9.张超著.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30.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1.马耀峰,李天顺, 刘新平著.旅游者行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2.黄翔著.旅游节庆策划与营销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3.李志刚.旅游市场监管与品质保障.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4.(英)约翰·斯沃布鲁克(John Swarbrooke)著.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5.A.J.维尔著.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6.郭英之编著.旅游市场营销.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7.薛群慧编著.旅游心理学理论·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8.潘建民著.旅游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理论和方法创新及其对中国旅游城市应用分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39.北京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中国旅游研究·2005》编委会编.中国旅游研究.2006.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40..刘筱秋著.实践与思考:中国旅游业散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1.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主编.中国旅游投资报告 2007.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2.张文著.旅游影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汇编.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地方篇.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4.何光炜著.朝阳产业 走向辉煌 : 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45.柳振万著.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

46.沈祖祥著.旅游策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7.刘纯编著.旅游者行为与旅游业组织行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8.杨路明,巫宁等编著.现代旅游电子商务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9.崔凤军.旅游宣传促销绩效评估方法与案例.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50.杨富斌,王天星, 韩玉灵主编.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1.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主编.200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2.钟韵,彭华.旅游研究中的系统思维方法:概念与应用.旅游学刊.2001,(3):48-53

53.N.Leiper.The Framework of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390-407

54.A.J.Veal.Education for Tourism;The Challenge of a Multi-Disciplinaty Curriculu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Sciences.2002,(1):1-9

55.Lisli S.Mitchell.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in Ritchie and Goeldner(eds), Travel and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a handbook for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John Wiley &Sons, 1987:8

56.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人文地理.1998,(2):33-37

57.Robert Christie Mill, Alastair M.Morrison.The Tourism System:an introductory text.2nd ed.Prentice-Hall, Inc.1992:10-13

58.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Business Council.Public:Private Sector Cooperation: Enhancing Tourism Competitiveness.Madrid :WTOBC,2001

59.Mueller,Hansruedi.Long:Haultourism2005.Delphi.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1998,4(2)

60.Crouch,Geoffery I.The Market For Space Tourism: Early Indications.Journal of TravelResearch, 2001, 40(2)

61.Franklin, Adrain.Tourism: An Introduc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3

62.Lockwood,Andrew,AndS.Medlik.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 the 21st Centry.Oxford, Uk: Butter worth: Heinemann, 2001

63.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Progress And Priorities,.London:WTTC,2004

64.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Tourism And Air Transport.Madrid:WTO,2001

65.Alister.Athieson, Geoffrey.Wall, Tourism: How effective management makes the difference, David Gregson Associates,1997

66.Gooroochurn N,Sugiyarto G.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s in 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Tourism Economics,2005,11(1):25-46

67.Julie Jackson,PeterMurphy.Cluster in regional tourism an Australian cas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4):1018-1035

68.E.Jones, C.Haven-Tang(Eds.), Service Quality and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产业融合

目前, 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产业边界也被不断的突破, 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 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农业旅游正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融合的产物, 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正形成一种热潮, 基于此所形成的乡村旅游, 农业休闲旅游研究不断。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使得农业与旅游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农业旅游的范畴界定

祁黄雄 (1998) 、张永贵 (2001) 等认为: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仅仅是一种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概念是指:农业旅游有“观赏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不同概念的集合体。

刘杰 (2004) 等认为:农业旅游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把农业建设、农业示范、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广泛参与融为一体, 使旅游者充分领略农业艺术与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陈琳 (2006) 认为, 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的一种农业类型, 农业旅游使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和行为成为旅游活动的内容, 它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 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

张文建 (2011) 认为, 农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 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 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 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 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 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

从对农业旅游不同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较为一致的看法, 即认为农业旅游是由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它以农业为基础, 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 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体验、休闲、度假, 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意义

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点, 对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庞云杉, 常少林 (2011) 等认为, 发展乡村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乡村农业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提高农业利益,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 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 (2011) 认为,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 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 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 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 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 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 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 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 (2011) 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 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 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 (2006) 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 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 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 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 (1998) 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 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 即都市农业型, 生态环保型, 绿色食品基地型, 民俗风情型, 新、奇、优、特产品型, 人文景观型, 地形地貌型, 科技先导型, 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 吴次芳, 曹新向 (2002) 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 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 (2003) 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 认为, 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 在发展过程上, 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 (2006) 认为, 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 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 李勇泉 (2004) 指出, 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 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 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 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灵活运用各种营销策略, 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构建农业旅游创新的体系。

张莹 (2006) 认为农旅互动在产品的开发上要进行突破, 通过整合资源, 挖掘内涵, 突出特色来培育品牌。同时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来完善旅游设施, 加强宣传促销, 实行规范化管理,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进而努力实现农旅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郑俊挺 (2011) 对福州市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包括提高对农业旅游的认识,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强农业旅游配套服务的建设, 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农业旅游协作组织建设, 提高农业旅游产品档次, 丰富淡季农业旅游产品, 营造农业旅游浓郁的乡土气息。

孙杰 (2012) 认为农业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前提是要对农业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统一布局。同时要加强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注意保护环境, 打造体验型椎体旅游产品, 重视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与实践[J].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8 (1) :48-50.

[2]张永贵.投资新领域:城郊休闲农业[J].中国投资与建设, 1998 (6) :48-49.

[3]刘杰.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 2001 (2) :214-217.

[4]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农业旅游的发展[J].黑河学刊, 2006 (2) :27-29.

[5]张文建.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J].旅游学刊, 2011, 10 (26) .

[6]张莹.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 .

[7]庞云杉, 常少林.浅议发展乡村农业旅游的积极意义[J].理论探讨, 2011 (8) .

工业遗产旅游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工业遗产;工业遗产旅游;保护;创意开发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后工业社会的迅速崛起,大量的城市旧区面临更新改造。工业时代的文明遗存——工业遗产地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新的对象,不仅使工业遗产得以存留,而且可以将其价值充分转化和利用。同时,伴随着我国目前城镇化结构调整战略的实施,城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工业重心从城市中心退出,转移到了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造成大量旧工业区闲置,厂房、机械设备等废置造成大量浪费。大批工业遗产需要人们通过再利用等方式来得到保护,这样为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契机。

一、国外文献综述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活动是国外工业遗产研究的起源。六七十年代后,专家们对工业遗产研究的重点从原来的“考古”转移到“保护”上来,如 Aldous.T(1999)分析了工业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但是当时的“保护”意识是很浅显的。随着研究的深入,遗产保护者意识到工业遗产保护并不意味着“完全冷藏”,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人们对工业遗产的关注开始从“保护”转变为“利用”,研究也逐渐涉及工业遗产的保护途径、方法、管理等。

如 Alfrey 和 Putnam(1992) 阐释了工业遗产的艺术和教育价值,探索工业景观再利用的方法。从西方的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轨迹来看,他们经历了工业兴盛时期——工业衰败——逆工业化时期——工业遗产保护意识——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留存——工业遗产的管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几个阶段。

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针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

针对工业遗产旅游的起因,赖斯·爱德华兹曾经提出是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战后缅怀,同时随着工业遗产旅游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大众素质的提升,工业遗产保护的思想开始兴起。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民生质量对于工业遗产开发的考虑;工业衰退不得不考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带动发展。

(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内容及模式研究

根据国外关于遗产旅游著作的相关记录,在针对英国的工业遗产发掘工作中,系统性的对其工业遗产进行了分门别类,并且对于典型的工业遗产给予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以英国第一个世界工业遗产——铁桥峡谷为例对其商业性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研究的结果对于推动世界工业遗产旅游具有重要意义。Edwards(1996)则将矿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归纳为四种,即生产场景吸引模式、生产过程吸引模式、交通工具吸引模式及社会文化吸引模式。

(三)工业遗产旅游的特征及价值研究

Philip(2006)提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特征包括具有保护性再利用、开发潜力、适当的经济收益、互相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原真性和感知,对托莱多修建吉普车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市场基础和资源基础进行了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他还认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能够促使遗产地从“生产中心”变成“消费中心”。

(四)工业遗产旅游对区域的影响

在国外研究者Peter的分析中,其关于传统工业区向第三产业过渡的分析中指出工业遗产对于振兴传统工业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同时,Yale P也对传统工业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這一部分资源是复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保证。而学者瑞安则将工业遗产作为反映城市变革、社会进步以及文化发展的标志来看。

与此同时,学者埃里森和简对于欧洲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遗产旅游及其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讨论。针对美国的实际情况,查尔斯和布鲁斯分别针对不同那个时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工业遗产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结上述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工业遗产在国外发到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开始了研究,其中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国家,这和上述国家丰富的工业遗产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工业遗产的发掘已经从最初的考古到目前的保护以及充分利用,更加注重对于工业遗产的意义、特征以及潜在的旅游价值的挖掘,这也充分标志着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工业遗产研究工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成熟阶段,对于进一步指导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与国外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起步较晚,同时,我国的工业遗产旅游缺乏理论研究和客观认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

在国内,学者朱芙蓉曾经提出了加强对于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并且着重强调了工业遗产资源对于提升城市形象的意义。周薇则提出需要工业遗产纳入到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格局,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要素,即城市风貌、工业地段以及工业建筑,将这三者分别对应纳入到古城格局、文化街区以及文物古迹三个层次,从而建立起全新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二)影响工业旅游的因素研究

在关于工业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张立峰将目前的影响要素分为内动力、外动力以及助推剂三个方面,以便于结合实际工业遗产资源制定出合理的系统模型。在关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旅游资源研究中,韩福文指出需要建立起支持、推动以及催化三个层次的工业旅游推动机制,从而全面推动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

(三)工业遗产资源旅游的开发模式分析

nlc202309020812

目前,我国关于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大部分是从地区发展的角度开始,其中学者王琳提出目前我国的工业遗产资源旅游模式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博物馆展示,实际景观参观以及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与区域发展进行协调,将传统工业遗产打造成具有创意的产业园区。

在结合相关的实际调查研究以后,李小波等学者对于我国的三峡古盐遗址进行了充分地研究和价值分析,指出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娱乐、观赏以及文化价值,因此在该工业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主题展览、专题旅游、打造特色企业园区等一系列途径。在针对环渤海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以及利用研究中,何军(2011)在结合实际的遗产结构分析后提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合作模式,以充分带动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研究

邢怀滨等(2007)认为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一般包括“本征价值”和“功利价值”。韩福文(2010)在对东北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充分利用好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法,并且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不断建立健全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旅游遗产评价体系,并以大连工业遗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五)国外经验的借鉴

英国、德国是开始发展工业遗产旅游最早的且比较完善的国家,因此我国很多专家通过到英、德两国具体的工业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其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其中以李蕾蕾主要对德国的重要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同时发表了诸多代表性著作,不仅对鲁尔工业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工业资源情况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作了进一步的设想,对于推动我国工业遗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首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且以案例实证研究为主。同时,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国内学者对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主要聚焦点,并在国外经验的借鉴下对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进行探讨。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融入到城市整体发展中,是我国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丽兵.德国鲁尔区工业遗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J] .牡丹 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8 (04 ).

[2]朱芙蓉.加強宁夏工业遗产资源保护的建议[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1):90-92.

[3]韩福文,张丽,鹿磊.东北地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及实施方略[J]. 经济问题探索,2010,(6):155-159.

[4]何军.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模式[J].城市与区域经济,2011,18(3):99-104.

[5]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93-98.

会展旅游文献综述 篇4

摘要:会展旅游是旅游业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别。它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我国会展旅游由于起步比较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应加大对会展旅游的研究,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向国外学习,提高我国会展旅游业的水平。本综述从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会展旅游效应研究、会展旅游的管理、会展旅游的营销、会展服务和会展教育的方面入手,对会展旅游进行介绍,希望通过本综述为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会展旅游业走向成熟。关键字:会展旅游:概念、效应研究、管理、营销、服务和教育

一、引言

会展旅游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日益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其对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被誉为“旅游皇冠上的宝石”。从1980年到1996年亚太地区会展旅游市场以每年124% 的速度增长。香港地区,韩国的会展旅游发展也很快,而新加坡更是凭其政府对会展的投入而超过香港成为亚洲会展的龙头老大。中国的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达到20% 以上。特别是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各城市的会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环渤海会展经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华东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广州、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以及以武汉、郑州、成都、昆明等城市为龙头的中西部会展产业带的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但我国会展业的总体水平和国际会展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们要学习会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会展业的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二、对会展旅游概念的探讨

对会展旅游概念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是几种不同的见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会展旅游的概念作了诠释。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许峰博士(2002)认为,会展与旅游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二者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会展旅游的研究应集中于会议与展览两个层面,将节庆、体育等容纳进来会重蹈(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局面;并且会展旅游关心的是如何为与会展相关的人员提供服务,从会展本身拓展到住宿、餐饮、娱乐方面,继而争取在游览、购物、旅行等方面创造需求[1]。

云南大理学院旅游系的张建雄(2002)主张把会展看成是一种新的媒介和载体,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把会展旅游看成是产业边际化、交叉化的产物,而不是节庆旅游或商务旅行和观光旅游的简单叠加,更不能单纯的等于开博览会[2]。

周春发(2002)认为,会展旅游意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3]。

三、会展旅游效应的研究

会展旅游能够为举办城市带来经济效益,但并不是会展旅游带来的效应都是好的。学者在对会展旅游进行研究时,有的认为会展旅游有积极的作用,也有人认为,会展旅游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

赵军(2006)认为,会展旅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效益好,关联带动性强。2.能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知名度。3.能促进举办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4.促进举办地文明程度的提高[4]。

李佳莎(2006)认为应该十分注重会展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性,利用他们的放大效应以谋求会展旅游更快发展。会展旅游对于区域经济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1、有助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

2、有助于改善地区旅游吸引力。

3、有助于降低目的地季节性[5]。

Butler(1975)认为,影响游客和居民关系的因素主要是游客量,另外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平衡也是导致这些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6]。

King,Pizam and Milman(1993)指出了会展旅游存在的负面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城市示范效应、交通拥挤和犯罪率上升等[7]。

四、会展旅游的管理研究

美国会议观光局(CVB)在会展旅游中的主要作用是:目的地营销,建立并推广适于会展旅游的良好的城市形象(Gartrel,1994),为会议组织者提供目的地产品信息,代表目的地从事会议和展览促销,组织促销活动,以及提供会展方面的相关服务(Polivka,1996),但目前存在收费服务的利用率比较低,资金的来源逐渐减少等问题(Karin Weber,1999)。

日本国家旅游机构-国际观光振兴会(JNTO)为官方指定负责商务旅游和奖励旅游的机构并下设日本会议局设在东京。会议局还在纽约、伦敦和汉城设有办事处,这些办事处除了在当地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外,还为即将在本国举行的会议或奖励旅游项目提供帮助。各办事处的所有人员都是市场调研和网上工作的专家,他们为国际会议主办者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何建英(2004)认为,中国来说政府在会展旅游中应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市场化运作,政府的工作是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法制,提高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改革政府部门对会展活动的“资格认定制度和分级制度”。并建立一个以旅游部门为主体,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门会展管理机构。这个机构主要负责目的地营销和目的地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推广等会展服务项目。同时也要加强会展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会展旅游主管机构和会展旅游企业献计献策,制定会展旅游行业公约,规范和约束行业内的主体行为,负责对展会的资质进行评估和认证,面向会展单位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信息、咨询、培训等,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8]。

王晶(2003)认为,会展旅游行业机构应具有国家性、全国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还应具有支配使用政府的展览预算,组织国家展,规划、投资和管理展览基础设施等功能[9]。

五、会展旅游营销的研究

法国国际专业展促进会(Promo Salons)是商会和政府牵头组织,法国专业展览公司志愿加入的民间团体。促进会为了向这些展会提供国际促进业务,在近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办事处。这些办事处的任务是在各自负责的国家和地区为加入该组织的展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业务。这种联合促销使单个企业的全球促销成为可能,而单个展览公司,哪怕是财力强大的展览集团,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世界上50个国家建立属于自己的办事机构网络,但是从属于不同展览公司的展会把销售经费集中到一起,就能组成一个有效的展会国际促销网络。

A ndrew Bradley等(2002)指出正面的城市形象对吸引会展旅游者的作用很大,而负面的城市形象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会展旅游者的到来,因此树立或改变城市形象意义重大, 特别是在那些原来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业城市。并指出将目的地形象与目的地营销相结合用于促进城市对会展组织者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0]。

刘德艳(2004)指出要进行会展胜地形象设计来推销会展目的地,提高该目的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会展形象涉及到的系列原理[11]。

王春雷(2004)认为开展整体营销能促进和推广地区会展业的整体形象,并可有效组织分散的资金、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宣传本地区优越的办展环境和品牌展会[12]。

程红,陆红艳(2003)提出依托城市产业培育会展品牌。打造一个城市的会展品牌,将其与该城市的产业特点相联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3]。

林越英(2002)提出建立展览等级认证制度,对品牌展会的名称、标识等知识产权实行登记注册予以保护[14]。

六、结语

中国旅游业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第三产业中极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拉动内需、增加创汇、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作为旅游业重要一部分的会展旅游业在蓬勃发展。会展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未来将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我们应加快对会展旅游的研究工作,通过对会展旅游的研究,指导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使我国的会展旅游业能够尽快的赶上发达国家.本综述对会展旅游的发展情况作了基本的介绍,希望对会展旅游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篇5

第一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对象及理论体系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二章 区域旅游规划的趋势、类型及程序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陈福义.区域旅游开发若干问题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6)

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6、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7、陈南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1997(11)

8、陈伟.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9、陈兆坤.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师,2001(11)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邓子基.财政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

13、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

1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15、《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区域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8、马勇.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马勇总主持.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30、彭华.旅游规划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1(2)

31、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

第三章 区域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0]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4]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6]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2]斯蒂芬· L·J·史密斯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3]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4]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5]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26]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27]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M].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8]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9]杨桂华.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德堡: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

[30]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31]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32]刘振礼,王兵.新编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33]周维权.中国名山风景名胜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M].导游基础知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35]李志伟,彭淑清,陈祥军.中国风物特产与饮食[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36]黄泽全.历史文化名城[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

[37]陈传康,刘振礼.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38]傅文伟.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9]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第四章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经济目标预测

1、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旅游学刊,2001(5)

3、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4、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

5、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6、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经济地理,2000(3)

7、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汇刊,2000(5)

8、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O(1)

9、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0(2)

10、吴人韦.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汇刊,1999(9)

11、武友德.区域经济发展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12、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4、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旅游学刊,2001(6)

15、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16、杨森林.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旅游学刊,1996(1)

17、杨新军,刘家明.论旅游功能系统——市场导向下旅游规划目标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1)

18、姚作为.中国旅游业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南方经济,2001(5)

19、余书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综论.旅游学刊,1997(1)20、俞万源.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作为预测工具的思考.嘉应大学学报,2001(6)

第五章 区域旅游市场定位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六章 区域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

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26.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

27.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

29.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

30.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

第七章 旅游区划分与旅游线路设计

1.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6.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27.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29.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

30.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

第八章 旅游环境容量的测定及规划

[1]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6]罗兹柏,张述林.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7]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8]高曾伟.中国民俗地理[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9]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0]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12]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3]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4]庄志民.旅游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5]钱今昔.中国旅游景观欣赏[M].黄山:黄山出版社,1993. [16]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吴必虎.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8]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0]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2]斯蒂芬· L·J·史密斯著,吴必虎等译.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3]岳怀仁.风景旅游区经营与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第九章 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第十章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4、陈福义.区域旅游开发若干问题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6)

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3)

6、陈建新.对“旅游产品生命周期论质疑”的辨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7、陈南江.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中国投资与建设,1997(11)

8、陈伟.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9、陈兆坤.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及发展战略研究.经济师,2001(11)

10、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1、邓子基.财政学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业正,陶伟,刘锋.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1998(3)

13、郭剑英.电子商务与旅游饭店竞争力.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1)

14、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规划原理.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15、《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区域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16、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7、李玺,王春雷.武汉市假日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与营销对策.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18、刘峰.旅游系统规划——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

19、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2)20、吕先声.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与市场,1995(1)

21、马钧,毛瑛.投资项目决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3、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4、马勇,王春雷.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25、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6、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27、马勇.旅游经济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8、马勇.旅游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9、马勇总主持.福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 30、彭华.旅游规划研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1(2)

31、谢宝剑,何苏华.对文化营销模式的探讨[1].经济师,2003,(2):6

32、曹书杰.文化营销的基本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77~78.33、朱捍华.试论中国企业的文化营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430~432.34、刘宁.论营销策略中的文化营销[J].北方经贸,2004,(5):48~49.35、梁云.文化营销探析[J].俞州大学学报,2000,(3):12

36、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旅游出版社,2004

37、李春来,营销深处是文化[J].管理与财富,2002(10)

38、苏勇、陈小平.文化营销的实施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1999(9)

39、毛勤勇.论文化营销的功能和类型[J].江苏商论,2003(4)

第十一章 旅游区效益分析

1、《现代旅游经济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罗明义;副主编:吕宛青、杜靖川

2、《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田里

3、《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与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主编:罗明义;副主编:杜靖川、吕宛青

4、《旅游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吕宛青;副主编:杜靖川、赵书虹

5、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王大悟.关于旅游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旅游学刊,2001(5)

7、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8、王莹.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3)

9、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0、吴人韦.旅游规划的发展.经济地理,2000(3)

11、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汇刊,2000(5)

12、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O(1)

13、吴人韦.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0(2)

14、吴人韦.旅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汇刊,1999(9)

15、武友德.区域经济发展导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16、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8、阎友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辨析.旅游学刊,2001(6)

第十二章 旅游规划管理策略

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邹统钎.旅游开发与规划[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吴承照.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M].青鸟出版社,1998 4.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5.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01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陈传康,保继刚.北京旅游地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8.保继刚.旅游规划案例[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9.翟辅东.区域旅游开发与规[M].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10.哈里森.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1.刘沛林.区域旅游规划个案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2.刘沛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M].华龄出版社,2006 13.杨载田,刘沛林.湖南旅游研究[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4 14.因斯克普 等.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模式[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15.李蕾蕾 等.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6.保罗,伊格尔斯 等.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17.明庆忠.旅游地规划[M].科学出版社,2003 18.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19.辛建容.旅游区规划与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0.国家旅游局人事与劳动教育局.旅游规划管理[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21.陈传康.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 [J].地理学报,1997,52(6)22.楚义芳,钱小芙.关于旅游地几个问题[J].经济地理.1986,8(1)2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8(6)24.吴人韦.旅游规划的作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00,11(1)25.唐代剑,池静.旅游规划方法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26.王春雷.关于区域旅游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27.申秀英.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7(7)28.廖建华,廖志豪.区域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29.吴必虎.区域旅游RMP开发的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1)30.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31.林振华.旅游规划项目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22(4)

第十三章 区域旅游规划个案——以珠海市为例

旅游市场调研参考题目 篇6

1、关于大学生情侣游市场潜力的调查

2、西南民族大学新生父母旅游行为调查

3、大学生虚拟旅游认知调查

4、成都市民虚拟旅游认知调查

5、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

6、成都农家乐旅游产品现状调查

7、成都旅游土特产现状调查

8、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周边餐饮市场问卷调查

9、西南民族大学新生旅游意向调查

10、成都农家乐旅游体验满意度调查

11、成都市民旅游信息来源调查

12、成都市一品天下美食街市场现状调查

13、成都市星级宾馆与社会餐馆餐饮市场特征调查

14、成都市民旅游安全意识调查

15、成都博物馆旅游市场现状调查

16、关于旅游广告对市民旅游决策影响的调查 17、2010年上半年成都市民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18、2010年上半年成都市民旅游购物调查

19、关于旅游购买行为影响要素的问卷调查

20、关于现实版“开心农场”市场需求的问卷调查

21、成都婚庆旅游市场现状调查

22、成都老年旅游市场行为特征调查

23、关于成都市民近郊游目的地的问卷调查

24、成都饭店业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25、成都市民旅游品牌忠诚度调查

26、武侯祠游客消费行为调查

27、关于成都熊猫卡旅游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

旅游产业链整合研究文献综述 篇7

一、产业链及旅游产业链的定义内涵

对产业链的研究, 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 以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为代表, 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他在阐述分工理论时以“制针业”为例, 形象地描绘了产业链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马歇尔解释了分工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他把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 强调了企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随后大多数国外学者对价值链、供应链、生产链等微观层面进行了研究。我国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傅国华学者, 他在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问题时, 于1994年提出了:“运转热带农产品产业链, 提高农业系统效益”的观点, 此后, “产业链”的研究逐渐被学者们所重视。

1. 产业链定义。

郁义鸿 (2005) 认为, 产业链是指一种产品从最初的自然资源经过生产加工到成为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所有环节构成的整个生产链条。杜义飞 (2005) 提出产业链是以企业事业为单位的集合, 是针对一系列相关联的产品或服务, 前后顺序相关, 纵横交错的系统[24]。周路明 (2001) 从分工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了解释, 他认为, 产业链是以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为基础的一种产业生态图谱[7]。吴金明 (2006) 提出产业链的形成机制是“4+4+4”模型, 将产业链的形成看成是由四维度“对接机制”、四维调控机制和四种具体模式共同作用所致[23]。

2. 旅游产业链定义。

在产业链的基础上, 对旅游产业链进行研究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在供需方面, 邓小海、曾亮等 (2014) 认为旅游产业链应是包括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所有企业的集合, 在一定的区域内, 以竞争力强的旅游企业为核心, 围绕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而形成的相关企业间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22]。李万立 (2005) 提出旅游产业链就是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通过生产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各种需求形成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动态链接[16]。在区别方面, 鲁霞 (2008) 从与传统产业链的区别入手, 她认为与传统产业链相比。旅游产业链更注重横向联系, 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直接面对消费者, 这就要求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 否则将直接影响到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类型方面, 张功让、王伟伟 (2010) 认为旅游产业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旅游产业链是指相关产业中的企业, 以旅游产品或服务为对象, 以游客流动为纽带, 以满足游客需求或创造顾客价值为目标, 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动态链式组织。广义的旅游产业链除了包括狭义产业链涵盖的内容, 还包括为旅游者提供间接服务的关联企业[13]。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链定义为为了获得经济、社会等效益, 旅游产业内部的各企业之间通过生产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各项需求的一种动态链接[8]。

二、旅游产业链整合的原因

传统的旅游产业链短而窄, 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合理的旅游产业链整合能最大化的发挥旅游产业链的作用。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是对产业链上处于同一环节的企业进行重组, 以提高产品市场集中度, 获得市场垄断力。

关于整合旅游产业链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 部分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企业合作不够。

许韶立 (2005) 提出我国旅游产业链存在着过度依赖门票收入, 旅游购物与娱乐消费不足, 旅游企业各自为战、产品整合不够、旅游产业运行机制不灵活等问题, 为了拉长我国的旅游产业链, 提升产业化水平, 应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李万立 (2005) 提出与国外旅游企业产业链对比, 我国旅游企业有“散、小、弱、差”等问题, 因此如何整合构建中国的旅游产业链就成为中国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和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2. 部分学者认为旅游产业链上的各要素联系不紧密。

鲁霞 (2008) 在分析广西旅游产业链上各饭店、旅行社和景区的现状后得出目前广西的旅游产业链还处于初期阶段, 虽然具备了构成旅游产业链的要素, 但这些旅游要素就像一个个点, 散落在旅游产业中, 并没有紧密联系成一根链条, 因此要对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调节, 整合, 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和持续更新能力。张功让, 王伟伟 (2010) 提出旅游产业链存在资源要素缺乏合理流动与共享、链条有孤环, 断环、核心企业整合能力弱、企业间运行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 因此对产业链进行整合势在必行。陈丽如 (2014) 认为四川省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机交流与协作, 核心企业作用发挥不充分, 企业间运行机制尚未建立与完善, 旅游产品过于单一, 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应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侯秀芳 (2015) 在分析京津冀旅游产业链时, 指出当前旅游产业链存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一体化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 阻碍了共同发展, 因此应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整合。

三、如何整合旅游产业链

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旅游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主张实施区域旅游合作策略。

鲁霞 (2008) 认为, 旅游产业链整合就是以旅游作为生产力, 按照效率第一的原则, 把构成旅游产业的各种要素进行结构优化, 从而实现生产力最大化的过程。为了进行旅游产业链整合, 可以实施区域旅游合作策略, 即通过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重组来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区域合作可以是跨县、跨市甚至是跨国的合作, 旅游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可以实施战略联盟, 以此来加强旅游企业的横向经济联系, 巩固旅游产业链[8]。有同样想法的如许韶立 (2005) 认为捆绑是做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即把各旅游经营者连接在一起, 成为一体化的链条。还可以考虑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这样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产业组织体系, 同时做好与其他产业链的对接有利于做宽产业链, 也使旅游产业链条更加牢固[6]。乔银 (2014) 认为整合旅游产业链可以培育核心企业, 构造旅游产业聚集区, 包括要素聚集、功能聚集和品牌需求聚集, 以旅游产业聚集区为核心, 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20]。贺瑞珍 (2012) 认为整合旅游产业链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即优化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培育旅游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 形成集成优势, 化解地区间的行政壁垒,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9]。李万立 (2005) 提出整合旅游产业链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打破行政地区界限, 建立区域性旅游协作板块, 统筹旅游规划。二是整合精品旅游线路, 旅游产业链内的各企业可建立战略联盟, 互通信息, 互利双赢。三是组建大型旅游集团, 通过行业竞争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建设[16]。

2. 主张围绕产品对产业链进行整合。

赫坚 (2014) 在研究吉林省旅游文化产业链时提出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 围绕产品对产业链进行整合, 同时为了优化企业间的协作, 可以同当地的旅行社和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实现互利双赢的目的, 从而使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联系更加紧密[10]。陈景翊 (2015) 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认为可以围绕产品对产业链进行整合, 整合分为横向产品链整合和纵向产品链整合这两个角度。前者是指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精品线路等进行整合, 后者是指旅游产业链内的关联企业以旅游产品的供需关系为纽带来实现合作, 在整合后, 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共同为游客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11]。

3. 主张从纵向与横向对产业链进行整合。

陈丽如 (2014) 认为旅游产业链整合可以从纵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产业链整合入手, 纵向产业链延伸可以借助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横向产业链整合应通过水平合并与建立横向联盟的方式来进行, 政府方面应增强自身的宏观作用, 规范完善运行机制[19]。程宏伟等 (2008) 提出基于资本与知识的产业链整合模型, 分析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的三维整合路径[21]。张功让、王伟伟 (2010) 提出构建旅游产业链体系应包括横向和纵向两种产业链体系, 横向产业链构建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链的六要素的连接及链上企业间的兼并和重组, 从而实现旅游产业链条的横向延伸。纵向产业链延伸主要是核心节点企业间的纵向扩张和节点企业延伸, 纵向扩张包括纵向一体化 (企业向上下游产业的扩张) 和纵向约束 (主要是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的价格限制) [13]。

4. 主张从整合的路径入手进行整合。

李丽丽 (2013) 针对山西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山西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三种整合路径, 分别是产品整合、知识整合和价值整合。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产品整合的层次停留在表面, 不能很好的为山西旅游业服务, 而知识整合要面临知识垄断、共享成本收益不对称等问题, 价值整合在完成旅游资源开发到成为完整的旅游产品的这一过程中, 在构建完整旅游产业链的同时, 也完成了产品整合过程, 因此价值链更适合山西[18]。芮明杰、刘明宇 (2006) 提出网络状产业链整合与其他产业链整合相比有很大不同, 网络状产业链整合主要表现为知识的整合, 而传统产业链大都是对产业链上的各个企业和资源进行整合[4]。

四、评价及建议

目前, 我国学者对旅游产业链整合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也为后来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是仍旧存在些许不足。

第一, 大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得出了要打破区域行政壁垒, 实施区域合作这一建议, 但是并没有具体展开描述应怎样实施区域合作, 对于区域合作应遵循怎样的政策规则也没有涉及。

第二, 运用定量方法对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的研究不足, 现有文献对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构建研究大多数是用文字来描述, 缺乏对旅游产业链的构建指标进行量化, 应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这样能清楚的得出整合旅游产业链的各要素的作用大小。

第三, 对旅游产业链整合的政策研究缺乏整体性, 系统性。学者们没有给出制度、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摘要:我国旅游产业链不断壮大, 旅游产业链也不断进行整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旅游产业链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旅游产业链的整合现状进行了梳理, 从产业链与旅游产业链的定义、旅游产业链整合的原因、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旅游产业链的模式与构建等方面进行综述, 并提出了旅游产业链整合的合理建议, 对我国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国旅游企业 股权融资 信息质量披露

一、引言

旅游上市公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实现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中国旅游业在WTO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也是我国旅游产业资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上市形式,可以有效的组织旅游业生产资源,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体现名牌优势。就现状来讲,我国旅游业外源融资需求十分迫切,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将成为旅游产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动因所在(汝百乐)。因此研究旅游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及结构变得很有必要。下面我们对于旅游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影响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所有权性质对旅游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

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融资成本优序融资理论(Myers,1984)认为企业的融资决策是在综合各种因素如控制权的分散与财务成本根据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依次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该理论放到中国演变成了优序融资悖论,高晓红(2000)、黄少安等(2001)、阎达五等(2001)、陆正飞等(2004)专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及配股融资行为进行了研究。从国内外文献来看许多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制度因素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Fama和French,1992;Gebhardt、Lee和Swaminathan(GLS),2001;叶康涛、陆正飞,2005;蒋海燕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制度因素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环境和法律环境方面(Bososan,1997;Luzi和Lenz,2006沈艺峰等,2005;曾颖、陆正飞,2006)。孙铮(2005)和毛道维(2006)进一步实证检验得出重要结论:政府信用对增强企业的证券融资能力具有显著作用。蒋海燕分析了证券市场上112家民营上市公司,636家国有上市公司后指出相对于受到更多政府干预的国有公司,民营公司有更低的融资成本;而魏卉 杨兴全 吴昊旻(2011)在研究了2004—2006年1621家我国A 股上市公司后得出结论: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较低。冯茜颖(2010)在研究A股上市公司后得出结论:在中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结构差异会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具体而言:越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广义融资成本越高;政府机制矩越强,知识融资成本越低,要素融资成本越高。

而对于旅游企业,所有权性质的不同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三、公司治理机制对旅游企業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

樊纲和王小鲁(2010)提到我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市场和行政力量同时作用于上市公司,两种力量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程度亦有区别,进而使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很不平衡。这样就使不同地区的上市公司面临着明显的治理环境差异。魏卉,杨兴全和吴昊旻(2011)指出治理环境差异会显著影响不同地区上市公司的质量及其终极控制人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博弈。不同的产权主体作为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其行为特征与利益动机势必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不同影响。在旅游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然而,作为旅游行业“领头羊”的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目前与美国运通等国际著名集团相比,在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陈秀顺 中国旅游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2011.4)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供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到旅游业的兴盛与繁荣。然而,理论推导和人们的期望往往与现实有差距。一方面,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旅游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旅游业发展很不匹配,旅游企业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乏善可陈,严重影响到旅游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刘晓明(2010)指出,入世以来,我国中小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现象,传统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都对其有着明显欠缺,必须进行融资方式创新。

李康等(2003)认为由于国有股的控股地位,大股东可以从股权融资中获利而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一股独大”造成内部人控制,经营管理者会从自身期望收益的角度决定公司策略,选择融资方式和安排融资结构,债权融资有硬约束,经营者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表现出厌恶债务融资的倾向,而股权融资能够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管理者的期望收益,所以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经营者的最优选择。杨鉴淞、邓茹(2010)通过分析,验证了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并认为这是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症结所在。

四、信息质量披露对旅游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

我国旅游企业的信息披露是指其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投资者。根据Healy和Palepu(2001)的总结,关于信息披露研究中的经济结果普遍表明信息披露降低了股权融资成本。Bloomfield,R. 和Wilks, T.(2000) 认为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投资者愿意给出的价格就越高,从而股票流动性越好,降低了股权融资成本。Barry和Brown(1985)认为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时,会基于已有的信息(高、低)来估计市场风险,但是传统CAPM模型中的β系数并没有反映出这种风险,从而导致了对于那些“低信息”股票的β估计值比实际值偏低。Leuz和Verrecchia(2005)认为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提高了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之间对于资产投资决策的协同一致性,直接导致了公司预期现金流的上升,从而使得股权融资成本下降,理论证明了信息披露质量是可以直接作用于股权融资成本的,而不只是通过其他因素产生间接影响。雷东辉、王宏(2005)采用经济观察研究院2004年发布的上市公司信任度指数,结合沪深交易所的信息披露纪录,对2003年流通A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的结论。曾颖、陆正飞(2006)以深圳股票市场28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2—2003年混合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β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等因素的条件下,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有积极影响。黄娟娟(2006)以1993至2001年间实施股权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财务不透明度为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其它影响因素之后,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但这些研究多是从横截面角度论证的,而没有验证其前提条件是否成立。同样有学者通过研究的出了不同的结论,如:http://d.wanfangdata.com.cn/ExternalResource—ahdxxb—zxsh201106022%5e9.aspx吴文锋;吴冲锋;芮萌(2007)以2002至2004年深圳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对象,得出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并无法降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

五、结论

中国旅游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选取所有权性质,公司治理,信息质量披露三个因素进行归纳整理,以期更多学者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Amihud Y, Mendelson H, Asset Pricing and the Bid—ask Sprea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6(17):223—249

[2]Barry C, Brown S. Differential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85, 20(4):407—422

[3]Bloomfield R, Wilks T. Disclosure Effects in the Laboratory: Liquidity, Depth ,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0,75(1):13—41

[4]Christian Leuz, Robert E Verrecchia. Firms’ Capital Allocation Choice,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Whart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 Working Paper, 2005

[5]Diamond D, Verrecchia R. Disclosure, Liquidity, and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Journal of Finance, 1991,46(4):1325—1359

[6]Healy P M, Hutton A, Palepu K. Stock Performance and Intermediation Changes Surrounding Sustained Increases in Disclosure.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9(16):485—520

[7]Healy P.M, Palepu K G.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1(31):405—440

[8]Kim O, Verrecchia R. Market Liquidity and Volume around Earnings Announcemen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4(17):41—67

[9]Luzi Hail and Christian Lenz.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Cost of Equity :Do Legal Intitution and Security Regulations Matt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view,2006

[10]Welker M. Disclosure Policy,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Liquidity in Equity Market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5(11):801—827

[11]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2006,(2)

[12]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13]樊纲和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 年报告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

[14]冯茜颖:政府干预、公司声誉与融资成本

[15]管征 范从来.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16]管征.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非理性成因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2005.(6)

[17]黄娟娟.信息披露、收益透明度与权益资本成本[R].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工作稿,2005

[18]姜付秀、陆正飞:《多元化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会计研究》2006年第6期。

[19]姜付秀、支晓强、张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融资成本———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20)姜莹 2007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特征的文献综述 《生产力研究》

[21]蒋琰 陆正飞 2009 公司治理与股权融资成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年第2 期

[22]雷东辉,王宏.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J].会计之友,2005,(7)

[23]马卓然 汤发喜.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研究—基于监管制度变迁的视角[J].河北金融.2008.(11)heb.

[24]沈艺峰:《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25]孙亮、刘春:《什么决定了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公司治理还是经营绩效?》,《中国会计评论》2008年第1期。

[26]田 宝 高 翔 夏 勇 2007 公司治理與权益资本成本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 11

[27]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

[28]王乔 章卫东.股权结构、股权再融资行为与绩效[J].会计研究.2005.(9)

[29]魏卉 杨兴全 吴昊旻 2011 治理环境,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南方经济》12

[30]魏卉 杨兴全 吴昊旻:《治理环境、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南方经济2011

[31]徐浩萍、吕长江:《政府角色、所有权性质与权益资本成本》,《会计研究》2007年第6期

[32]杨锦霞.上市公司股权再融 资偏好与原因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4)

[33]叶康涛、陆正飞 2004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管理世界》第5期

[34]叶康涛、陆正飞:《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会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35]张坤令 孟钟剑. 相关利益主体非理性行为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J].商业时代.2009(7)

[36]张秋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浙江金融.2009.(12)zhe.8

[37]张祥建 徐晋.股权再融资与大股东控制的“隧道效应”—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再解释[J].管理世界.2005.(11)

[38]章卫东 王乔 2003 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会计研究

[39]章卫东 王 乔 2003 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问题 会计研究

上一篇:令人深思的女孩作文下一篇:妇联六一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