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2024-09-09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精选11篇)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依据《生物新课 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奠 定生物科学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八年级共有5个教学班,由于七年级是其他教师任教,因而只能从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来看学生的生物学习情况。在上次的期末考试中,生物学高分不高,且及格人数偏低,因而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基础并不好,且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不高,教学难度、教学压力都很大。

三、教材分析

本期八年级使用的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教学内 容包括生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以及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三个单元共18个章节的内容,本册教材是与学生生活联系最多,学生应该并不难掌握。

四、教学措施

严格按照学校新课堂改革模式的相关要求,以学生为主 体开展教学,其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学生的预习指导,预习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只 有切实抓好学生的预习,教师才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困难,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

2、多利用挂图和多媒体等直观教具,等对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印像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3、开展好实验教学,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方 法,有些问题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发现的 快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强化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当堂反馈有得于检验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的课后反思,有利于改进教学的 方法,提高课堂的效率。

五、教学进度

第14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2课时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2课时

第三节 神奇的微生物——2课时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1课时 第15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 生物的多样性——1课时

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1课时 第16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1课时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2课时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2课时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课时 第17章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1课时 第二节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1课时 第18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1课时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1课时 第19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1课时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课时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1课时

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_——1课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2

1.本册课文《致同学》第二段有这样的文字:

课本固然是你学习语文的一块园地,而你如果仅仅守住一册或一套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更广阔的园地在课外。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报刊视频信息、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及生活中的其他种种话题,无不是语文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可以说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指瑕》对上述文字提出了四处修改意见:①“而”应改为“但”;②“如果”冗余,应去掉;③“资源”前有必要加上“重要”一词;④“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如改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则更为顺畅,最后一句删去更好。

以上四点指瑕,只有②令人信服,①③④有些牵强。

“而”不一定要改为“但”。联系本段文字的上下文可以看出该句是一个转折句式,这里“而”作转折连词表示“但是”的意思,如果一定要将“而”改成“但”就显得过于吹毛求疵了。

“资源”前没有必要加上“重要”一词。《致同学》在后文中写道:“应当把课内和课外的语文学习结合起来”,“课内学习为起点,并以此辐射到课外”。可见作者要表述的是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都很“重要”,如果硬是在“资源”前面加上“重要”一词,就会容易让学生误解为课内学习没有课外学习重要,这有违于作者的初衷,也有悖于语文学习的规律。

“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也没有必要改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更不可以删去。理由有三:其一,这里的“有”就是“存在”的意思,表达没有什么不妥;其二,原句的表达显得多变多彩。而《指瑕》将“有”改为”在”,读起来显得单调而缺少变化;其三,最后一句不应删去。因为这句是对上文的总结,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对“语文学习资源”作了提升和拓展,并与后文的“生活的海洋”、“大语文环境”相互照应。

2.《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后“探究·练习”第二大题有这样的表述,课文“主要描写了树、竹、谷、水、庙等景物”,《指瑕》一文认为该句概括不准确,并提出将其中的“竹”改为“楼”,理由是因为第二段小标题是“竹楼映蓝天”。这种改法欠妥,我们一是从小标题看,突出的仍然是“竹”,如果不是竹的特有色彩又何来“映蓝天”呢?二是从文中内容来看,课文不仅写了竹楼还写了“翠竹丛林”、“竹篾桌”、“竹板”、“竹笋”等;三是从傣族人的民族风情来看,他们生活在“竹”中,在竹林、住竹楼、食竹笋、烤竹鼠、用竹桌、坐竹凳、戴竹帽等等,可以说“竹”是傣族人特有的生活资源。因此笔者认为用“竹”比用“楼”概括课文第二段的景物显得更具体、更全面、更富有个性色彩。

3.《蓝蓝的威尼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指瑕》一文认为该句中的“泛舟在……海滨”搭配不当,笔者亦有同感。但是《指瑕》一文要将“泛舟”改为“漫步”,我却难以苟同,改为“漫步在……海滨”与前文所写的“水”、“海”和后文的“像进了水晶宫一般”,语意不畅。如改为“泛舟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如何?

4.本册教材《老山界》有两个病句必须修改。一是“果然陡极了,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教材第11页),这句中的“90度”与“垂直”语意重复,既然“垂直”又何须“90度”?笔者认为将“90度”去掉,改为“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与地面垂直的石梯”更为妥贴些;二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饭吃、煮东西吃”,该句犯了逻辑错误,因为“煮饭吃”这一概念从属于“煮东西吃”,应将“煮饭吃”删掉。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3

此句直译应是:因为(“以”)这样(“然”)的原因(“所”指代性副词)(是)什么(何)(呢)?水土不同(异)(啊)。

然而,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这句译文中的“因为这样”和“原因”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此句意译为: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或: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水土不同啊。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此句直译应是:叶子只相互类似(相像),他们的果实的口味(是)不相同的。然而前半句的译句却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只有叶子相互类似(相像),他们的果实的口味(是)不相同的。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此句前半句中的“绝”意为“气息中止或死亡”。照前句字面意思讲,王子猷应该是早就死去多时了。可是为什么后半句又讲他一个多月后也去世了。难道说前面那个死了的王子猷又起死回生重新复活了?否则,岂不是前后矛盾?

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认定王子猷前回的死是昏死而非真死。于是此句可推译为: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教参原译: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笔者认为,此句翻译似乎不妥。因为此句主语“青树翠蔓”和谓语“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很难整体搭配。此句实际运用了并提的修辞格。所谓并提,又叫合叙,即文言文中出现的将两个词语或句子合并成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文言修辞现象。如郦道元《三峡》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就是由“自非亭午不见曦”和“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成的。此句真实含意为:

青树参差披拂,翠蔓蒙络摇缀。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原译: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如果将此句中的“见”解为“看见”,那么根据现代汉语语法,此句动宾搭配显然不当。因为“明”处“可见”,“灭”(隐藏)处怎能也是“可见”的呢?

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此句中的“见”解为“知道”。据此,此句可译为: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一样流动,这才知道这条河道的有些地方是隐藏着的,有些地方是显露着的。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此句至少有两个语病问题值得人们思考:一是“寂寥”和“悄”前后重复,“凄神寒骨”和“悄怆”基本上也算是近义词;二是“无人”与后文的“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自相矛盾。

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的解释是这样的:“竹树环合”的环境特点使作者仿佛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这又使作者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当时被贬寡居的生活处境,于是悲从中来,感到这样的环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则强调了作者这种因为环境极端寂静而产生的悲伤之情的深重。“悄怆”,即作者由观看小石潭周围环境而产生的静极而悲的感情。

至于第二个问题,笔者想可能有两种解释:1.吴武陵、龚古等人虽与作者同游,但他们并没有随同作者一起“伐竹取道”并来到小石潭边。2.吴武陵、龚古等人虽在作者身边,但由于作者过于陶醉于小石潭优美动人的景致而完全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据此,本句不妨试译为:

我坐在小石潭的岸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这里既寂静又空旷,没有其他人,这样的环境不禁使我心神凄凉,骨节寒冷,如此静极而悲的感情真是深不可测啊!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126页对“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解释显然是不太准确的。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这里的错误有二:一是译文中“悄怆”被解成了“寂静”的意思,这和后面对“悄怆”一词的注解相矛盾。二是没有指明“幽深”指的是什么深。

(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重。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把此句中的“隶”和“从”分别解释为:隶,随从;从,跟随。众所周知,“随从(名词)”和“跟随(动词)”是近义词。如此一来,“隶而从者”(直译:随从而跟随的人)岂不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病句?

笔者认为,这里的“隶”不妨解释为:“以奴仆(或随从)身份”。这样既解决了上面的难题,又突出了作者当时孤苦无依的处境。

(8)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无论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还是苏教版八语教参都把此句中的“胼胝”解释为“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据此,“亲劳胼胝”一语便可直译为:亲自辛劳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或可直译为:亲自辛劳使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劳苦。(“劳”字使动化。)

显然,以上两个译句都是病句。

笔者认为此句中的“胼胝”似乎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1.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手脚生茧子”。这样,“亲劳胼胝”一语便可意译为:亲自辛劳(乃至)手脚会产生茧子。

2.此为借代修辞格,即以“因劳动而在手脚上磨成的茧子”代指“因劳动而磨出茧子的手脚”。这样,“亲劳胼胝”一语便可意译为:亲自劳苦使生了茧子的手脚觉得劳累。

两相比较第一个解释更合理一些。

(9)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将此句译为: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顶风冒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苏教版八语教材对“布袍缓带”一语给出的解释是: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把前面教参的译句紧缩一下,这个句子的主干就是:

海瑞轻装便服,顶风冒雨,来来往往。

这显然是一个病句。因为名词性短语“轻装便服”怎么能够和动词性短语“顶风冒雨”、“来来往往”同时作这个句子的谓语呢?

因此,从这个句子的实际情况看,原句中的“布袍”和“缓带”两词其实都是名词当作动词活用的。即:

布袍,穿着棉布长衣;缓带,系着宽松衣带。

这样原句就应翻译成: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棉布长衣,系着宽松衣带,顶风冒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1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对此句的翻译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据此,笔者可以断定,按此教参观点来看,句中的“荡”应为使动用法,意为“使……激荡”。“曾”则同“层”,层出不穷;决,裂开;眦,眼角,指眼睛。

此句是杜甫五律《望岳》中的颈联。按照律诗的写作要求,此联应对仗。既然“荡”是使动用法,那么为什么后半句中的“决”不是使动用法呢?再说,如果把“荡胸生曾云”译为“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即“曾云荡胸”,那么,原句中的“生”岂不是就没法解释了?后面的句子更不能按照对仗的要求翻译为“归鸟决眦”。另外,一般的主谓倒置的倒装句往往有强调谓语的作用。如果说前句倒置谓语是为了强调谓语“荡胸”,那么后句却无论如何也没必要强调谓语“决眦”。

所以,笔者认为,此联似乎可以这样来翻译:在我激荡的胸脯周围产生了一层又一层的云气,在我睁开的眼角周围飞来了一批又一批返回的鸟儿。

(1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即天涯。

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是词语的超常搭配,暗示诗人心中的离愁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深重。“浩荡离愁”是名词性短语,“白日斜”则是主谓短语。诗人将它们连用在一起也属词语的超常搭配。诗人如此造句自然是为了更充分地抒发自己心中浩荡的离愁。因此,翻译此句时就应该注意突出诗人的这一意旨。

据此,此句可试译为: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在斜挂夕阳的映衬下越倍增伤感, 离开京都,我把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像立即来到了天涯一般。

(1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句中“落红”借指落花,而这里的落花又比喻像自己一样已经辞官回家的爱国志士。

(13)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句中“南冠”本指古代楚国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í,拘禁)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详见教材231页注释3)

但此句中的“南冠”显然是一个动词。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的“南冠”实际上兼用了借代和词类活用两种修辞格,可理解为:本借指囚犯,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成为囚犯”。

(杨卫军 江苏盐城大丰市大桥第二初级中学 224131)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4

发育

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哦!一 教材分析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一主题中的重要部分,是学生今后学习生命的演化部分的知识基础。本节通过介绍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昆虫,启动了其对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了解。学好本节,尤其能为动物的繁殖与环境的关系及两栖动物的发育方式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昆虫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类群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一类动物,但要让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具体过程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描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教学注重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用他们所熟知的并及时进行有效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能力方面:(1)通过图片、列表、实物展示及视频资料等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比较完全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培养学生找出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能力;(3)通过对某些昆虫的防治问题,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问题情境的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通过家蚕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3)通过昆虫防治问题,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的重点:

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其特点;

2、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难点为认识昆虫的繁衍与环境的关系。昆虫分布广泛,说明其生殖和发育方式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因此重点理解其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与特点,并通过讨论一系列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突破难点,便能很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五、教法学法

将本节课定位于“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课上引导他们讨论、交流、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游戏、提问、评价、实践等多种途径开展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六、教学过程(按本学科五步教学法的步骤设计)(一)创设情境

出示谜语以最简洁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昆虫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昆虫的外骨胳特点与本节知识相关)讲述《菜青虫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变态发育的概念。再通过大量蝴蝶及毛毛虫图片的对比展示加深学生对变态发育的感官认识。(学生欣赏图片,观察思考。)(二)自主合作探究

1、首先以蝴蝶的生殖发育为例了解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说明:教材中是以家蚕为例,但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对蝴蝶更为熟悉,所以教学中做以改动,更益于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发动学生自主参与性,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观看《蝴蝶》视频,谈谈从中获取哪些信息或提出质疑,然后教师出示信息要点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要点问题:

1、蝴蝶发育的起点是从哪开始的?

2、蝴蝶的整个发育过程经历几个阶段?

3、蝴蝶的幼虫以什么为食?

4、幼虫在取食长大过程中,常伴随有什么现象发生?并思考分析为什么?(设计意图:视频资料在生物课堂中常用,学生也极为关注,但发现学生更多的只是看看热闹,却没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课堂中要注重想办法渗透对学生分析视频资料的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对学生学法的一种指导和训练。)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完全变态的概念。

学生活动一:根据图片给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排序和填空。(设计意图:可有效利用教材资源并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以蝗虫的生殖发育为例了解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学生理解了蝴蝶的发育方式后,蝗虫的发育就容易理解了。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蝗虫的发育史,结合蝗虫的幼虫和成虫的图片,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括不完全变态的概念。(三)及时反馈

3、完全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

学完两种昆虫的发育方式后,自然转入本节的第二个重点内容“理解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学习。这部分内容重在“区别”,因此安排了两个以区分、辨认为主的活动。学生活动二: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列表比较完全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学生活动三:观看视频蜻蜓和蝉的发育史,辨别其发育方式各属于哪种?(设计意图:学生的活动能使他们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好地巩固和掌握知识。)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不难发现:完全变态的昆虫区别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主要是其发育过程有“蛹”,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异很大。(四)举一反三

4、昆虫与人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那么,了解这些东西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昆虫的繁殖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举例说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再列举一些例子让学生讨论,具体程序如下:(1)、提问:知道我国第一个养蚕人吗?然后展示蚕丝织品等照片结合我国的养蚕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2)、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蝗灾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的资料,课上展示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让学生针对“旱极而蝗”进行讨论和表述;(3)、引导学生讨论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以渗透“STS”教育理念,并通过家蚕、蝗虫、赤眼蜂这几种昆虫辩证认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4)、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随后在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价时结合“旱极而蝗”和“蚊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昆虫的繁殖与环境的关系,以突破本节难点;(5)最后安排一个轻松环节:辩证欣赏《无题》,从而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权威。综述:

这节课试图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入手,利用学生已有的信息资料,并提供生动的视频资料和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努力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避免对知识简单灌输,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5

1、理解文章揭露的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学习以美衬悲的写法,掌握阅读悲剧的一般方法

3、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教法设计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以及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2、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强烈的悲剧效果。

课时安排:两课时

思考问题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金秋时节,怀着无比自豪与兴奋之情的天之骄子从各地云集燕园。一位扛着行李的新生,看见一位穿旧式中山装的老头,就请他帮助看一会儿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头答应了,9月的北京天气还很热,旁边有人说:“您回去吧,我替他看着。”可老人说:“还是我等他吧,换了人他该找不着了。”那位学生回来后,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3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学生大吃一惊,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头,竟是主席台上就座的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大名鼎鼎的季羡林!

季羡林,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只要活着,脑筋就要天天不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幽径悲剧》。阅读这样的一位大师的作品,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感想和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悲剧的发生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正式开始的?请据此划分文章的段落,并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

第一部分(1-6),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藤萝悲剧。

三、细读课文,分析讨论

1、怎样写幽径的美景?

--第一层(1-2),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层(3-6),写幽径四季之美。

第二层写幽径四季之美。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2、怎样写藤萝之美?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写幽径,其实是为了托出幽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得特色”。幽径是美丽的,幽径是神奇的,而“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这样就烘云托月般地将这株古藤萝的地位突出了出来,为下文的急转直下作好了铺垫,为下面的悲剧蓄势。

文中既有侧面烘托,又有对藤萝的正面描写。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萝“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甚至还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真是有形有色,可观可闻可嗅,使藤萝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本文实际上写的是一株藤萝的悲剧,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从藤罗被毁写起,前面还要写那么多的文字呢?

--所谓“悲剧就是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前面写的藤萝越美,文章的悲剧性也就越强。

在作者眼里这棵古藤萝已不仅仅是一株植物,它已是美的化身和历史的见证。老师曾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真没想到,在罗马,最吸引人的地方竟然是废墟。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根根斑驳的石梁,一个个残破的雕像,一条条毁不成形的通道;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横亘在街边路旁,尤其令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的市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于是我不由地惊叹和钦佩起罗马人来,他们不愧是有远见卓识的一族。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废墟是历史的遗物和文明的见证,毁掉了废墟就毁掉了历史和文明。这无异于民族精神的自杀。”一堆废墟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株已有二三百年历史的文明的见证,一株劫后余生充满灵性的藤萝,一个从无害人之意只为人间增色添彩的美的化身。美之被毁,生命的凋零,对文明的戕害真是令人肝肠寸断,惨不忍睹。

4、谁能告诉老师,文中哪一段是写美之被毁那触目惊心的一幕的?

--从“今年春天”到“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是写美之被毁的惨状的。

(指名朗读课文,并点评)

要充分表达出作者的那种悲哀之情,对古藤萝的同情,语调要低沉一点。(齐读课文)

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藤萝的悲剧的呢?

--作者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写。首先描写了“今年春天”所见的吓人景象“成了吊死鬼”,“吊死鬼”这个词用的既让人感到害怕,又让人感到无比的痛心。

而尚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种景象令人无比震惊、害怕和痛心。从此以后,“我真有点怕走”这条幽径。文章具体描写了“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的景象,渲染了“我简直是悲哀至极”的心情,又具体摹状了“我隐约听到”的“古藤的哭泣声”,又以议论之笔,指出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等,这一切笔墨,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四、讨论探究,揭示主旨

1、我们在校园里如果损坏花木都会受到批评,在北大的校园里怎么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谁有自己的见解?--北大里也有愚氓!

2、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氓灭美”的事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的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1992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作者在描写完古藤萝被毁的惨状后有这么一段话“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这几句话除了表现了作者对没有爱心的所谓“伟人”的轻视,还让人隐约地感觉到,这些制造悲剧的“愚氓”的社会地位好象还不很低。也许这也正是作者感到悲哀至极的原因所在。古藤萝被毁可说是整个燕园的悲剧,也许在作者眼里这也是了个时代的悲剧。

3、最后,作者从自身的角度论述“我”为古藤伤心的原因。“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是说将永不放弃揭露美之被毁的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表现了一个倔强的老人矢志不移的决心。

五、语言特色

1、本文的语言非常的精练

--“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就十分简洁、亲切。

2、本文的语言非常的优美

--课文中用了很多并列性的句子,比如“一面傍山,一面靠湖;林中小鸟,枝头鸣蝉;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使懦者立怯者强;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等都整齐优美富有韵味。

3、本文的语言非常的雅致

--本文中使用了不少文言词汇,如“足征、漠然、潋滟、诛伐、疾趋、焉知、愚氓、奈何”等。

4、有好几处让人想起了许多诗句。比如:在读到“绿叶接天,红荷映日”时想起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读到“潋滟”时想起了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读到“实有曲径通幽之趣”时想起了常建的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读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时想起了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读到“不足为外人道也”时想起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在写作上叫作“化用”,作者真不愧为学者,作家,大学教授。他的古文素养是相当深厚的,什么时候你写文章也能不自觉引用或化用古诗文名句时,说明距离学者、作家、教授的水平也就不远了

5、课文中使用了不少四个字的成语和短语--如“司空见惯、等闲视之、相映成趣、盘曲而上、鲁殿灵光、闲情逸致、月白风清”等,既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又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总结:本文的语言精练,优美而又雅致。从用词上说它使用了很多文言词汇如“潋滟、焉知、奈何”等,还用了不少四个的成语和短语如“司空见惯、等闲视之、盘曲而上、鲁殿灵光、闲情逸致、月白风清”等;从句子方面说,它多用对称性句子,如“一面傍山,一面靠湖;林中小鸟,枝头鸣蝉;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等,显得句式整齐,诗句的化用又显得文章底蕴十足。这都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语言素养和丰厚的中外文化底蕴。

六、拓展延伸

课文表面写的是一株古藤萝的悲剧,而实际上还是整个生命的悲剧,我们再来读读两位作家的文字,以帮助大家理解全文,请大家集体朗诵: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他为我,也为你。”--弥尔顿

(这个谁,包括一棵小草,一只不知道名字的小鸟,一片绿叶)

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刘亮程《一个人村庄》

教师寄语: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贻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智慧的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世界;愚昧的人们制造着一幕幕悲剧;珍爱环境,善待自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让悲剧不要在我们手中重现!

教学反思:

陈群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学习通过曲折的情节来展示人物个性、表现主题的写法。

2.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

3.体会至爱亲情,并珍视亲情。

教学重点:

领会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有句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父母又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板书:父母的心

读读课题

二、了解内容,进行总述式概括

1.走进故事,阅读课文。要求:用自己的方式速读课文,了解内容。

2.讲述故事,简练概括。简单的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一颗崇高的爱心。

学生说,教师随机作点拨。

3.课文围绕送与不送,写了这对夫妇作出的几种决定?每次做出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呢?

时间 决定 表情 理由

当天傍晚 送走大儿子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可以过好日子、继承家业、

一百元酬金

第二天早上 二儿换大儿 无精打采 长子是接班人

第二天傍晚 女儿换二儿 失魂落魄 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第三天上午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太小冷酷无情

三、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

1.你认为他们换孩子、要孩子的理由充分吗?

明确:三次理由前后之间很矛盾,基本上是借口。但是这些理由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2.你能体会课文中父母的心吗?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用笔为这颗心涂上颜色,你会涂上哪种色彩,为什么?

3.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如果一开始就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爱子之情。

这样写的好处:(1)符合生活的真实;

(2)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使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3)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

四、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达

1.小组讨论:你认为是把孩子送出去好还是不送好?说出你的理由。

明确:送与不送都是爱。最后,“爱子女之心”战胜了“优越的条件”,主题得到了表现。

2.文章结尾写到“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我们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大家设想这一家六口的生活。

明确:比如担心主人公的命运;他们能否度过艰难的岁月;他们会不会真的“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等等。

过渡:其实大家的担心也正是作者的担心,我们读这篇小说时,似乎能嗅到一丝淡淡的感伤,这是为什么呢?

3.介绍作者: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有人说,正是这种经历催生了这篇文章的诞生。(出示投影)

小结:相信每一位读者会祝愿这对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劈风斩浪,克服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的活着。

五、拓展留余,结束下课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

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

变的是情节,不变的是爱心

《父母的心》教学实录

李蓉

一、导入新课

师:日本有句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父母又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板书:父母的心作者:川端康成学生读一读课题)

二、了解内容,进行总述式概括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要求:用自己的方式速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读课文)

师:大家读完文章了,现在来讲一讲故事,简练概括内容。简单的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课文讲了有一对穷父母,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给了别人,最后又要了回来。

师:给了,要回来,那么给人的孩子是一个人吗?有没有要补充的同学?

生2:他们先给了一个,接着要回来,又换了一个,又要回来,又换一个,最后把送的孩子要回来的故事。

生3:有一对贫穷的父母,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给一位财主夫人的一个孩子,接着用二儿换回大儿子,第二天傍晚又用三女儿换回二儿子,最后,一个也没有送,把女儿要了回来。

师:那么课文围绕送与不送,写了这对夫妇作出的几种决定?每次做出决定的理由是什么呢?

(教师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完成空白处。)

时间 决定 表情 理由

当天傍晚 送走大儿子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可以过好日子、继承家业、

一百元酬金

第二天早上 二儿换大儿 无精打采 长子是接班人

第二天傍晚 女儿换二儿 失魂落魄 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第三天上午 要回女儿 痛哭失声 太小冷酷无情

生1:做了三种决定,理由都不一样。

生2:应该是四种决定,第一次的决定是因为他们太穷了,第二次是因为舍不得大儿子,第三次是因为女儿长得和婆婆一样,第四次是因为孩子太小。

师:第一次的决定对于全家来说个是个可以改变家庭情况的决定,并且孩子还可以继承家业,接着父母舍不得大儿子,要用二儿子来换大儿子,现在得找一个理由,是什么呢?

生3:大儿子是接班人。

师:最后要回女儿是因为她太小,“这样做显得我们太冷酷无情了”。看来,每次送和换的理由还不一样。

师:他们送和换的时间长吗?

生4:不长,都没有超过一天。

师:送和换加起来时间有多长?

生5:两天。

生6:从当天傍晚到第三天上午。

三、妙点揣摩,进行多角度评析

师:你认为他们换孩子、要孩子的理由充分吗?

生1:他们的理由不够充分。

师:都有哪些理由呢?

生2:比如舍不得孩子、孩子太小。

师:你能找一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读句子)

师:你觉得读的怎么样?

生2:一般。

师:是不是不满意呢?(提示)你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此刻他们的心情。

(生再读一次)

生3:还有就是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

(生读句子)

师:还有没有同学读一读?

(另一个学生再读)

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短短的几句话,关键是说话时父亲或母亲的表情,每一次的表情不一样,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折射。大家把这几句话再试着读一读,注意揣摩他们的表情。

(生自由诵读)

师:看来,他们送人的理由都不够充分,而且三次理由前后之间很矛盾,基本上是借口。但是这些理由只有一个出发点,那就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尽管家境贫穷,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因此无论失去哪一个孩子,父母的心都会很痛苦,但正是如此才更能表现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

师:你能体会课文中父母的心吗?请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用笔为这颗心涂上颜色,你会涂上哪种色彩,为什么?(学生埋头思考)

生1:我填红色,因为我觉得这对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他们一个也舍不得送。

生2:我填蓝色,因为父母的心就像大海一样广阔。

生3:我填粉红色,因为我喜欢粉红色,我觉得这对父母不容易,送孩子是迫不得已,不送也是有理由的。

生4:我填彩色,表示他们的内心五味杂陈,他们很矛盾。

师:哦,颜色真丰富。那么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不是更能体现父母的爱子之心吗?文章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1:他们一开始还是想送人的,只是后来舍不得了。

生2:这样就显得曲折生动。

生3:让我们觉得这对父母是非常爱他们的孩子。

师:如果课文一开始就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就不能充分表达这对穷父母爱子之情。这样写的好处:(1)符合生活的真实;(2)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使情节曲折、跌宕起伏;(3)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

(书写板书):

变的是情节,不变的是爱心

四、评说人物,进行分层次表达

师:现在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认为是把孩子送出去好还是不送好?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

生1:送吧,毕竟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而且还可以继承财主夫人他们的家产。

生2:还是不要送,孩子始终是父母的孩子,他们有血缘关系。

生3:不送,他们虽然穷,但是他们可以快乐生活在一起,如果把孩子送人,他们就面临分别。

师:送与不送都是爱。最后,“爱子女之心”战胜了“优越的条件”。文章结尾写到“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我们为他们的团聚感到高兴,大家设想这一家六口的生活。

生1:他们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生2:他们跟着父母去打工,后来他们的父母赚了钱,他们摆脱了贫穷。

师:同学们的设想很像童话的结尾,后来一切都好。有没有同学会为他们担心呢?比如担心主人公的命运;他们能否度过艰难的岁月;他们会不会真的“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等等。

师:(过渡)其实大家的担心也正是作者的担心,我们读这篇小说时,似乎能嗅到一丝淡淡的感伤,这是为什么呢?

(介绍作者):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师:如果让我来填一个颜色,我会为这颗心填上紫色。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有人说,正是这种经历催生了这篇文章的诞生。

(出示投影)

小结:相信每一位读者会祝愿这对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劈风斩浪,克服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的活着。

五、拓展留余,结束下课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

布置作业:为自己的父母做一点事情或对他们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下课!

封志莉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7

忽然, 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来不及多想, 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 往操场跑去。

在危急时刻, 老师对学生的爱, 都浓缩在了“大家快跑”里。课后, 有学生小声问我:“如果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 您也会这么做吗?”我想了想, 认真地对他说:“会的。而且不但我会这样做, 我敢保证绝大多数老师都会这么做。”“为什么呢?”学生问。“因为, 你们还是孩子。还有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 老师和你们朝夕相处, 早已建立了师生情。这种感情是很牢固的。”

《最后的姿势》一课里的最强音是生死抉择之际的“大家快跑”, 那么,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最让人难忘的声音是这样的:

我有病, 写字困难, 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 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 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 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 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 我终于拿起了笔。……

没有一个“爱”字, 却处处流露出对家乡孩子浓浓的爱。开始时学生不解:“为什么不请别人代写?”我回答道:“巴金爷爷的心里装着孩子。”我给学生讲青年巴金, 讲文革中的巴金, 讲“说真话”的巴金。我说:“要让孩子说真话, 首先自己要说真话;要让孩子学会爱, 首先自己要爱孩子。巴金爷爷尝尽了缺乏爱的痛楚, 不能让下一代缺乏爱的营养。所以, ‘不能让家乡的孩子失望’。”没有豪言壮语, 但爱不是豪言壮语, 也无须豪言壮语。

感受谁爱普通人、自己的亲人。学生身边的人都是普通人和亲人, 长大后, 绝大多数也是普通劳动者, 即使是杰出人才, 其人格与普通人也是平等的。对学生来说, 普通人、亲人, 最熟悉, 心灵的距离也最近, 他们的现在正是孩子的未来———怎么对待他们也就是怎样对待孩子。

对普通人的爱, 首先是对他们生命的敬畏。如《船长》中的船长在危急时刻是怎样救助那些普通人的呢?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 大声吼道:“大家安静, 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 其他乘客跟上, 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在生死关头, 谁先离开快要沉没的轮船?哈尔威船长的顺序是这样的:妇女、其他乘客、船员, 唯独忘了他自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 船长为什么作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是学生讨论中最集中的一个问题。有的说:“妇女是弱者, 在紧急关头, 让妇女先走, 是高尚和文明的标志。”有的说:“如果有孩子, 哈尔威船长一定会说妇女儿童先走。”有的说:“我们男同学, 长大后就是男人, 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我们还讨论:什么是英雄?我们发现, 英雄的本质是无私的爱。哈尔威是英雄, 他爱轮船上的乘客, 他爱自己的岗位, 他爱船员, 他也爱自己。在他的眼里, 乘客都是一样的, 只有男女之分、强弱之别。对生命的敬畏产生的爱是最有力量的, 是忘我的。学生喜欢《船长》的重要原因是船长拥有像海洋一样宽广的爱:爱弱者, 爱叫不出名字的乘客, 爱所有的人。

不少老师教学《鞋匠的儿子》往往紧扣“宽容”展开, 没有错, 宽容是文本的重要主题。林肯宽容的源头在哪里?我请学生寻找课文的“文眼”。仔细寻觅、反复讨论后, 学生认为“伟大”是《鞋匠的儿子》一文的文眼:

……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 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 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在林肯的眼中, 父亲是“伟大”的;不过, 我们相信, 林肯父亲的伟大不仅仅是手艺无人能比, 一定还在于他有一颗伟大的心。在林肯的眼里, 鞋匠不但不卑微, 相反还可以成为“伟大”。在林肯的心中, 无论父亲从事什么职业、处于哪一个社会阶层, 都有机会伟大;不管是鞋匠还是议员甚至总统, 都有机会变得“伟大”, 只要你肯努力。在教学中, 我请学生说说你的父亲的“伟大”之处, 结果一发不可收, 学生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有这么多的“伟大”之处。这种“伟大”可亲可敬, 并不是高不可攀;就在你的身边, 并不遥远。在不远的将来, 我们都可能变得“伟大”。

林肯的宽容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个以鞋匠父亲为荣的总统一定会成为伟大的总统。看上去如此平凡、普通的爱, 却是最炽热的爱。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 你还会想到爱吗?在教学《爱之链》时, 我请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一个词:这个词, 表示在困难的时候想到了爱。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个词:笑。

……看见脸上带着微笑的乔伊, 她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

(此前, “乔伊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 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乔伊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 可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 爱, 会温暖有困难的人。爱, 不是空话, 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失去工作、心情沮丧的乔伊相信爱, 带着笑无私地帮助遇到困难的老妇人;他以前困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 因此, 他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他相信, 他的困难是暂时的, 爱一定会温暖他。他笑, 因为他觉得帮助别人是幸福的事。尽管至少怀孕8个月, 尽管为了生存极度疲劳, 但乔伊的妻子依然带着“甜甜的微笑”, 因为她觉得, 服务别人、给别人带去热情、让人感到温暖是快乐的事。

笑, 感动了老妇人。老妇人留下包着一些钱的纸包还有纸条, 纸条上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 有人帮助了我, 现在我也想帮帮你。”老妇人的善意, 让乔伊夫妇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教学中, 我请学生谈谈:你或你的家人帮助过有困难的人吗?在你或你的家人遇到困难的时候, 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在日常的生活中, 帮助过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帮助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虽然可能还没有形成“爱之链”, 但大家只要努力, 相互爱护, 一定能够形成一条温暖的爱之链。因为, 这样的爱, 我们可以做到、也是有用的, 这是和所有的人有关联的爱。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8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  蓝花

2、4、6、8…双数  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  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5个环节认识周期规律,即“五探”。“一探”通过男女生“比比谁记得住”的游戏,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找规律兴趣。“二探”通过情景图,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体验周期规律。“三探”你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吗?学生通过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四探”通过第38盏、第39盏是什么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方法,得到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五探”通过一组实践操作“摆棋子”再次探究并形成清晰完整的周期概念,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通过“五探”学生对周期问题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 篇9

1、注音写字(4分)

我本来打算chèn 那一阵xuān 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可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gē 膊底下xié 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2、标点修改(3分)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三处使用不正确,请找出来并改正。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不过我很痛心,把这鱼给杀了,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要来了。可我连鱼叉也没有。

3、忆海拾贝(13分)

把相应的诗文填在横线上

(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 , 。

(2)爱国主义是我国古代诗篇表现的不衰主题,

它是《雁门太守行》中提剑效死的决心, , ;

是文天祥书写青史的一颗丹心, , ;

是陆游僵卧孤村时的梦境 , , ;

是夏完淳面对沦陷山河的极度悲愤 , 。

(3)《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 , 。

4、名著阅读(4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 ,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 用原文语句在画线部分填空(1分)

(2)节选的名言出自《 》,作者是 。(1分)

(3)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的?(2分)

5、美句仿写(2分)

模仿给出的句子,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例句: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

仿句:(1)

(2)

6、成语运用(4分)

请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① ② ③ ④

7、语病诊室(3分)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8、口语交际(4分)

中八滩渠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你校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参加此项调查的一名学生,要采访下列人员,你将如何向他们明白得体地提出问题?

(1)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2)访问县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

9、探究王国(8分)

班级组织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条街道,检查商店的招牌、商品名有那些错别字。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1)你们小组调查得出来的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2分)

①讲信誊商店( )②老李蛋羔( )③尿素令肥( )④三爱旷泉水( )

(2)请你用分类说明的方法,对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作一个简要分析。(2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C3知己难寻,光阴易逝.4. ①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二)

1.(1)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2. 治水必躬亲。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实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

3. 好逸恶劳 见利忘义

4. 海瑞 明朝 吴晗 《海瑞罢官》

(三)

1. 问之有目者日之状

2.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3. A4. 有直接观察,道听途说,所以对事物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5. 他为了了解太阳,不惜多次向人请教,他肯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强烈的求知欲。

6. (四)

1.D2.(1)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2)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3.A(五)1.(1)离开、抛弃(2)讨厌

2.(1)位已高而意益下。(2)官益大而心益小。(3)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 刘邦善纳张良良言,战胜了项羽,一统天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李斯谏逐客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习题五

1. 朱自清当衣买书

2.为了买新版的《韦伯斯特大字典》

3.(1)是朱自清的父亲在他结婚时为他做的

(2)可当时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又想到将来准能将大氅赎出5.(1)(2)6.(1)(2)(3)

二(一)东林书院,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

(2)钱钟书故居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炯筹建于1923年,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二亩四分八厘八毫(1600平方米),为七开间三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筑之特点。祖父钱福题名为“绳武堂”,匾为当时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钱福集经史语撰联悬于厅堂之上,勉励钱氏子孙勤奋读书,安份守业,和睦相处,继承家风。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绳武堂敦厚质朴竞志奋进的门风,都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习题六

(一)

1. 苏州园林 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性,也极具艺术性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3.略

4.(1)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 (2)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 (3)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4)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5)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5.(1)横云山庄(2) 惠公园(3) 老蠡园(4)寄畅园

(二)

1. 金字塔式结构的建筑物,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因此有像冰箱和抽湿机一样的作用.

2. 研究员纳里曼诺夫在洛德金字塔式建筑物内做实验。

3. 使动物遗体成为木乃伊而不腐烂。其他金属物品,也由于水汽迅速散失,而不变质或锈蚀。

苏教版八(上)第二单元拓展阅读 篇11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嗨,小伙伴们,我是初初。爱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其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萧乾的散文《枣核》用以小见大、托物抒怀的手法,表现了海外华人眷恋祖国、依恋故土的赤子之心;法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刘敬智的人物通讯《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中国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海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报效祖国的艰辛历程,赞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爱国魂;古诗《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诗人们忠贞不二、忧国忧民的爱国心;而春秋时代的晏子,则通过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辩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最终不辱使命……

篇篇爱国文,拳拳爱国情。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哪一个人不跳动着一颗虔诚而火热的中国心呢?为了配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初初为大家精心筛选了多篇经典的爱国诗文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饕餮盛宴吧!

【延伸文本】

——《枣核》延伸文本

故乡的水土

林清玄

第一次出国,妈妈帮我整行李,在行李整得差不多的时候,她突然拿出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着黑色的东西。

“把这个带在行李箱里,保佑旅行平安。”妈妈说。

“这是什么密件?”

妈妈说:“这是我们门口庭抓的泥土和家里的水。你没听说旅行如果会生病,就是因为水士不服,带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就不会水土不服了。”

妈妈还告诉我,这是我们闽南人的传统,祖先从唐山过台湾时,人人都带着一些故乡的泥土,一点随身携带、一点放在祖厅、一点撒在田里,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蛮荒之地开垦出富庶之乡。

此后,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

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

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

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林清玄著,中国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

[鉴赏空间]

萧乾的《枣核》采用以小见大、托物抒怀的手法,借助一枚小小的枣核,表达了海外华人眷恋祖国、依恋故土的赤子之心。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故乡的水土》采用类似的手法,将浓浓乡愁寄托于一瓶故乡的水土。剜一捧家乡的泥土,掬一汪家里的清泉,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本文文笔流畅清新,情感醇厚深沉,在平易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

[读有所思]

1.文中母亲“拿出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着黑色的东西”,这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寄托了什么情感?这里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意写出两句寄托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古诗句,并分析一下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课》延伸文本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他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选自《四世同堂》,老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版)

[鉴赏空间]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借助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告诉我们:“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类似的情境出现我国的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最后一课》和《四世同堂》,虽然两篇小说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在课堂气氛、人物的描写手法却又有类似之处,正是因为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是相同的:两篇文章都反映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读有所思]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他告诉学生“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而本文中的祁瑞宣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人截然不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

【本文】:

他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四世同堂》节选

【链接文】: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节选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说说人物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终眷恋着祖国》延伸文本

中国文脉之屈原

余秋雨

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第一个大诗人,他以《离骚》和其他作品,为中国文脉输入了强健的诗魂。对于这种输入,连李白、杜甫也顶礼膜拜。因此,戴在他头上的,已不应该仅仅是先秦的桂冠。

前面说到,中国文脉是从《诗经》开始的,所以对诗已不陌生。然而,对诗人还深感陌生,何况是这么伟岸的诗人。

《诗经》中也署了一些作者的名字,但那些诗大多是朝野礼仪风俗中的集体创作,那些名字很可能只是采集者、整理者。从内容看,《诗经》还不具备强烈而孤独的主体性。按照我给北京大学学生讲述中国文化史时的说法,《诗经》是“平原小合唱”,《离骚》是“悬崖独吟曲”。

这个悬崖独吟者,出身贵族,但在文化姿态上,比庄子还要“傻”。诸子百家都在大声地宣讲各种问题,连庄子也用寓言在启迪世人,屈原却不。他不回答,不宣讲,也不启迪他人, 只是提问,没完没了地提问,而且似乎永远无解。

从宣讲到提问,从解答到无解,这就是诸子与屈原的区别。说大了,也是学者和诗人的区别、教师和诗人的区别、谋士与诗人的区别。划出了这么多区别,也就有了诗人。

从此,中国文脉出现了重大变化。不再合唱,不再聚众,不再宣讲。在主脉的地位,出现了行吟在江风草泽边那个衣饰奇特的身影,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贵,离群而悯人。他不太像执掌文脉的人,但他执掌了;他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他似乎无处可去,却终于无处不在。

屈原自己没有想到,他给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玩笑的项目有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大家都习惯于称他“爱国诗人”,但他明明把“离”国作为他的主题。他曾经为楚抗秦,但正是这个秦国,在他身后统一了中国,成了后世“爱国主义”概念中真正的“国”。

第二,他写的楚辞,艰深而华赡,民众几乎都不能读懂,但他却具备了最高的普及性,每年端午节出现的全民欢庆,不分秦楚,不分雅俗。

这两大玩笑也可以说是两大误会,却对文脉意义重大。第一个误会说明,中国官场的政治权脉试图拉拢文脉,为自己加持;第二个误会说明,世俗的神祇崇拜也试图借文脉,来自我提升。总之,到了屈原,文脉已经健壮,被“政脉”和“世脉”深深觊觎,并频频拉扯。说“绑架”太重,就说“强邀”吧。

雅静的文脉,从此经常会被“政脉”、“世脉”频频强邀,衍生出一个个庞大的政治仪式和世俗仪式。这种“静脉扩张”,对文脉而言有利有弊,弊大利小;但在屈原身上发生的事,对文脉尚无大害,因为再扩大、再热闹,屈原的作品并无损伤。在围绕着他的繁多“政脉”、“世脉”中间,文脉仍然能够清晰找到,并保持着主干地位。

记得几年前有台湾大学学生问我,大陆民众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游戏,是否肢解了屈原?我回答:没有。屈原本人就重视民俗巫风中的祭祀仪式,后来,民众也把他当做了祭祀对象。屈原已经不仅仅是你们书房里的那个屈原。但是如果你们要找书房里的屈原也不难,《离骚》、《九章》、《九歌》、《招魂》、《天问》自可细细去读。一动一静,一祭一读,都是屈原。

如此文脉,出入于文字内外,游弋于山河之间,已经很成气象。

(选自《余秋雨散文》,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

[鉴赏空间]

钱学森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海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报效祖国的艰辛历程。而屈原,大家都习惯于称他为“爱国诗人”的典范,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之屈原》一文则提出了:屈原“明明把‘离’国作为他的主题。他曾经为楚抗秦,但正是这个秦国,在他身后统一了中国,成了后世‘爱国主义’概念中真正的‘国’”,“中国官场的政治权脉试图拉拢文脉,为自己加持”而推崇屈原的爱国主义。观点一出,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读有所思]

1.大家都习惯于称屈原为“爱国诗人”的典范,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之屈原》一文,则对屈原的爱国者形象提出了怎样的质疑?对此你有什么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屈原写的楚辞,艰深而华赡,民众几乎都不能读懂,但他却具备了最高的普及性”,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四首》延伸文本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②金甲③,不破楼兰④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穿:磨破。 ③金甲:铠甲的美称。 ④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鉴赏空间]

本诗是一首气魄恢弘的边塞诗。前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苍茫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既表现将士们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激烈,又抒发戍边戍边将士驻守边关、舍生忘死、立志报国的豪迈气概。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①,死亦为鬼雄②。

至今思③项羽④,不肯过江东⑤。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③思:怀念。④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⑤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

[鉴赏空间]

本诗是李清照的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凛然正气,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震撼人心。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岳②上摩天。

遗民③泪尽胡尘④里,南望王师⑤又一年。

[注释]①三万里河:形容黄河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②五千仞岳:形容山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岳:指西岳华山。③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④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⑤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鉴赏空间]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熬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念祖国大好河山,尽遭胡人的铁蹄践踏,“遗民”年年岁岁盼望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岁岁年年心愿落空。诗人的感慨由虚景生发,明明是诗人北望而有感,却出以遗民“泪尽”“南望”来表达,悲慨之情便更深一层了。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①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②,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③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④。

[注释] ①凭:倚靠。②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③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④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鉴赏空间]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本词的上片抒发作者舍生忘死、以死报国的忠义豪气,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着爱国激情。

(以上四首古诗均选自《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读有所思]

1.这四首爱国诗歌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诗人们忠贞不二、忧国忧民、以死报国的爱国情怀。通过比较,试着说说唐朝的爱国诗和南宋的爱国诗所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以下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踏破贺兰山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子使楚》延伸文本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④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⑤,请数⑥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⑦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⑧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西汉刘向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注释] ①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②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 ③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④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 ⑤罪三:三条罪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⑥数(shǔ):历数;列举。 ⑦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指读书人。 ⑧寡人:古代君主自称。

[鉴赏空间]

晏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晏子使楚》中,晏子面对楚王的挑衅,通过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辩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最终不辱使命。《晏子谏杀烛邹》中,齐景公因烛邹没有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向齐景公委婉地列举了烛邹的三条罪状,本意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改变了主意,没有杀烛邹。文章体现了晏子的说服技巧和高超的语言才能,展现出他机智镇定、能言善辩的高超语言才能。

[读有所思]

1.结合本文和《晏子使楚》的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晏子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本文中晏子劝谏时的语言高明之处,并说说学了此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上一篇:院外教育指导下一篇:办公室主任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