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范文

2024-09-12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范文(通用8篇)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范文 篇1

〔设计意图〕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学习规律,师重视语音教学,注重创设语境,融词汇教学于语言的交际运用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倾听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在语境中猜测、理解新词的含义,有助于实现词汇教学中音、形、意的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得运用所学词汇的能力。

〔设计意图〕巩固单词的过程采用活动途径,坚持边呈现、边学习、边巩固、边运用的原则,倡导学生体验和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歌曲与韵句的使用,不仅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提高单词和句型的教学效果。

〔设计意图〕课文教学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接着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再次听录音,并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选择与填空,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为课文的拓展练习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利用头脑风暴、猜谜游戏进一步巩固新知识,避免反复讲解的枯燥,把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活动之中,在学生的易疲劳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取得“学中乐”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及总结归纳的能力。课堂上重视课堂语言评价的激励作用,体现对学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使评价成为一种情感的互动。临结课,师注重课文的情感元素,学生在教师不断渗透的名句赏析中挖掘了课文的内涵升华了课文的主题。

二、教学策略

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就自己和他人的爱好展开话题,同时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的兴趣,我通过以下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1)从吟唱歌曲入手,从句型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渗透hobby 新词含义。(2)掌握学生心理,找准助学载体,用Sharp Eyes 作为复习动词ing词组的学习载体,用鲤鱼跳龙门游戏巩固句型what’s your hobby?在心理上符合学生的需求。

(3)了解学生认知特点,提高针对性,采用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共同认知和游戏的方式学习重点句型,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4)多种方法,学习和巩固单词,单词教学是本课的重点,面对词汇量多又难记,只有不断变换方法,才能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

(5)在Collecting show 环节上,把各种收藏品呈现给学生,并介绍一些新的知识,使课堂教学得以扩展。

(6)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效率,在教学中,我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英语情境教 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得以全面的增强。

〔设计意图〕多媒体技术巧妙地解决学生由直接感知到形象思维、由直觉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多媒体技术下的情境呈现单词this,that,these,those的比较,克服了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弊病,让学生的大脑充了电,让学生的思维亮了相。

1、Chess教学

T:Now,I’ll give you a riddle.This is a new word.There are five letters.T: The first two letters are in the words(前两个字母隐藏于下列单词里):catch, peach , chicken T:Can you find them? What are the letters? T:(第三个字母隐藏于下列单词里)The third letter is in the words: we, he, she T:The letter is e T : The last two letters are double “s” 最后两个字母是两个S T:Can you guess what’s it? Look!PPT 隐去一部分的chess让学生猜测新词,然后spell the word “chess”(师板书,贴词卡)。

Chess↗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范文 篇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七单元67--68页“认识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当问及学生“什么是角”, 学生会说“从一个点发出两条直直的线那样的图形就是角”;给学生呈现一些图形, 学生能辨认图形中的角。

2.当问及学生“如何表示角”, 学生会说“先在角的里面画上小弧线, 再在弧线右侧写上数字”;给学生一个角, 学生会用“标注数字法”表示角。

3.当问及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学生会说“没有关系”。

4.当问及学生“角的大小与张口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角的张口越大, 角就越大, 张口越小, 角越小”。

(二)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角的本质的探索过程, 体会“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的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2.让学生经历角的表示方法的探索过程, 体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3.让学生经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个命题的探究过程, 体会归纳、推理等数学方法。

4.让学生经历“角的张口越大, 角就越大, 张口越小, 角越小”这个命题的探索过程, 体会归纳的数学方法。

(三) 情感与态度

当学生探究出角的本质、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短无关”以及“角的张口越大, 角就越大, 张口越小, 角越小”等命题以后, 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设设计计意意图图】教学目标设计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 其表达的方式是“主谓式”, 即具体的表述的方式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做什么”, 按照这一理念设计上述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一、角的引入

让学生依次用四根小棒、三根小棒、摆已经学过的图形, 并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来 (学生画出的图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 最后让学生在三根小棒的基础上任意去掉一根小棒, 让学生想象:由这两根小棒摆成的图形的样子, 并在本子上画出来。 (学生在本子上画出的样子是:∠) 教师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设设计计意意图图】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长方形、三角形是学生已经认识过的图形, 复习它们是为了界定认知的起点, 为学生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小棒的根数从四根到三根, 最后变成两根, 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看到新知的由来, 消除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突然感, 夯实学生的认知基础, 增强学生对新知学习的动力。

二二、探究角的本质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角的事例 (略) , 教师在屏幕上呈现电脑显示器、红领巾、椅子等物体图。 (如下图)

让学生从中找出角的正例, 教师从这些物体中指出角的反例 (例如椅子的平行的两条腿) ,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角。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角?”。问题提出以后, 让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由一个点发出的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设设计计意意图图】角的本质学习实际是概念的学习。概念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概念的本质形成是对概念的外延的共性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的过程。电脑显示器、红领巾、椅子等物体图片上有角的正例, 也有角的反例, 学生要确定角的本质, 首先需要对角的正例提出他们暂时认识到的共性, 例如“有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然后把共性用在其它例子上, 例如用在“椅子平行的两条腿”, 此时学生发现:有两条边的图形并不都是角, 这时学生就要推翻自己刚刚提出的角的共性, 重新提出角的共性, 再用在其它例子上, 一直到自己提出的共性适合所有的事例为止, 最后确定角的本质。上面的过程给了学生探索角的本质的空间。

三三、教学角的要素

教师先问问学生:“角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两条线、一个交点) “能不能给两条线和交点起个名字? (角的边、角的顶点)

四四、探究角的表示方法

先在屏幕上呈现边的颜色不同、大小一样, 位置如下图排列的三个角。

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说说三个角的位置关系 (例如:红色角在蓝色角的上面) , 然后借助课件把三个角的颜色都变成黑色, 让学生在座位上说说他们的关系, 此时学生会因没有角的名称、角的大小一样大等原因暂时无法表述, 教师提出问题:“这种情况下怎样表述角的位置关系?”, 启发学生想出用“在角的内部标注数字”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设计计意意图图】角的边有颜色的情况下, 学生可以用“绿色角”、“黄色角”等这样的名称来说明角的位置关系, 角的边全变成黑色而且大小又一样大, 使学生处于无法交流的境地, 促使学生想新的方法对角进行命名。

五五、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方法

(课件出示两根毛线) 教师问学生:怎样比较这两个毛线的长短呢? (生:把一端重合, 哪根毛线的另一端落在另一根毛线另一端的外面, 这根毛线就长, 反之这根毛线就短。)

教师提出问题:“角也有大小。 (屏幕出示两个角) 怎样比较角的大小呢?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屏幕演示两个角的比较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即先把角的顶点和两个角的一条边重合 (重合后一个角的另一条边与另一个角的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同侧) 一个角的另一条边落在另一个角的内部, 这个角就小, 反之这个角就大。

2.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师依次出示下面的几组角:

先让学生判断每组中两个角的大小, 然后演示每组两个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设设计计意意图图】研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首先要解决什么是角的大小, 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因此此环节的第一个小环节就是为此目的而设的;要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事例, 让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的确与边的长短无关”, 因此依次为学生提供上面的五组例子 (包括角的边一样长和不一样长两种情况。角的边一样长中包括角的大小一样大和不一样大的情况;角的边不一样长中包括角的大小一样大和不一样大的情况) , 通过对这几组角的大小的比较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个规律。

六六、探究角的张口与角的大小的关系

先演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个角, 在角的内部画一条弧线, 教师告诉学生:这条弧线的长度叫做角的张口。教师继续演示:角变大, 同时弧线随着扩大, 问问学生:“角的张口有什么变化?角有什么变化? (角的张口变大, 角也变大) ”, 接着演示:角变小, 同时弧线随着缩小, 问问学生:“角的张口有什么变化?角有什么变化? (角的张口变小, 角也变小) 。演示过程如下图所示:

完成上面的学习以后, 问问学生:“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角的张口大, 角就大, 角的张口小, 角就小)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范文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宴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认识计数单位“十”)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呢?悄悄地告诉同桌。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多媒体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谁能用学过的数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展现数学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以到儿童乐园去游玩作为引子,会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之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谈话: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在认识10的时候,我们曾经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还记得吗?那是一次重要的操作,让我们再做一次。请同学们把小棒拿出来,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捆小棒)

3.谈话(出示图:10根小棒一捆):捆前是多少根?(10根)我们用1根代表一,捆前是几个一?(在10根下面板书:10个一)我们用1捆代表几?(十)1捆就是1个十。(在一捆下面板书:1个十)你们看,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个一就是1个十)闭上眼睛再想一想,一是什么样的?十是什么样的?10个一是什么样的?10个一与1个十是什么关系?想明白了吗?

4,谈话: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例如,10枝铅笔捆成1捆,这1捆就是1个十,有人要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再如,10个羽毛球装成一筒,这一筒就是1个十,有人要买10个羽毛球,只要怎么办?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计数单位“十”的认识过程,对于这样重要的数学概念,花费足够的气力形成清晰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安排学生操作、看图并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十”的表象,列举成捆的铅笔和成筒的羽毛球,不仅丰富“十”的表象,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学生会自觉地把1个十看成10个一,在接下去数小棒时就会自觉地先取出1捆,而不是一根一根地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认识11~20各数)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

预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另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

提问:你来数一数这是不是12根。(从10数起,11、12)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

小结:让我们摆12根小棒,就先摆1捆,再摆2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有效激活学生数数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数数活动。]

2.提问(出示三幅图:1捆另1根,1捆另3根,1捆另8根):你能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指生数后教师分别板书:11,13,18)谁愿意来说一说是怎样数出中间一幅图有13根小棒的?

3v谈话:小朋友们都学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我说数,你们摆小棒,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14根、16根、19根小棒,让学生摆一摆)

4.提问:如果在19根后面再添1根是多少根?20R怎么摆?

提问(待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捆成1捆后再提问):这里是把几根小棒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根?(2捆是2个十,是20根)

5.让学生看书第78页。在两个()里填上数。

完成后再说一说身边的数哪些是11~20。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物体个数11~20的表示方法和运用这种方法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并通过活动体会到数学学习不但要观察,还要动脑想、动手做。在教学的关键处,教师要作细致的教学处理:充分发挥单位“十”的表象作用,在认识单位“十”的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认识20时,先利用数数经验,19添上1是20,再讨论“20根怎么摆”。引导学生再一次建构“十”,进而以“十”为单位认识20。]

三、实践应用,质疑深化(巩固11~20各数)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如果超过10根,要想办法使人看得清楚;如果不够10根,放下重新抓。

(学生活动后指名说出抓的根数和自己的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反馈,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尽量让学生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拿出尺子,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手指着数读给同桌听。

(出示尺子图,再指认11、15、17等数)

提问: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边越怎么样?

3.“想想做做”第3题。

数数给同桌听,一人从7数到17,另一人从11数到20。

4.“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图中画了一些草莓和雨伞。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数出来,看一看自己估得怎么样。要注意一定先估再数,不能数好了把数出的数作为估的数。

(指定几人说出估计的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数,数后评议学生的估计)

谈话:估计物品的数量是一种能力,今后还要多练习。为了清楚地看出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你还可以在书上怎么办?(引导学生数出10个并圈起来)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谈话: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数?(如果学生不认识,就告诉学生这几幅图分别为公共汽车上标明的几路车、指挥车辆或行人通行的红绿灯标志、一袋大米的千克数、电梯里面楼层的牌子)

你会读出这些数吗?读给同桌听。

提问:读了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6.“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请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然后重新数,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20与10相比怎么样?

7.“找朋友”游戏。

一名学生报数,对号学生说到。

[设计意图:有层次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数方法,会表示11~20各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抓小棒,用手捏10张、20张书页,凭触觉感知数的大小;读米尺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估计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的多少的体验;启发学生捆小棒,自主建构“十”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找朋友”游戏,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应用11~20各数)

1.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最感兴趣?

[设计意图:其实放手也是美丽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归纳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融会贯通,比由教师小结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谈话:我们这节课认识了10个新的数,课后留心观察在哪里能见到这些数。

穷人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第9课。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抱怨、倾听、魁梧、撕破、严肃、忧虑、汹涌澎湃、湿淋淋、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是教学重点。揣摩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 1.板书课题。

2.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激起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这一世界级大作家的景仰之情,从而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学生练习朗读,达到通顺、流利、有感情。(教师适时检查学生朗读情况。)3.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把着力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让学生在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考虑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家。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是否归来,顺便去看望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作者的叙述脉络,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读文本做好了铺垫。]

四、研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心地太善良了。)

渔夫和桑娜心地善良,他们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仅仅了解故事的梗概是不够的,大作家托尔斯泰用他的生花妙笔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品味,去欣赏。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本,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主人公精神的高尚,同时领略大作家托尔斯泰高超的文学才华。

(一)研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看看除了知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来这件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渔夫和桑娜十分勤劳。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A.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B.这段文字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先写了屋外,再写了屋内。)C.室内的描写是围绕哪个词语写的?(课件将“温暖而舒适”加上着重号。)D.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什么样子的? E.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 F.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靠什么取得的?

G.这段文字中渔夫和桑娜的勤劳,作者是直接写出来的吗?(不是。)是怎样写出来的?(是通过室内外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

教师告诉学生:这种不直接描述人物特点,而是通过环境来烘托的方法又叫侧面描写。

(2)桑娜家境非常贫穷。

桑娜的家境贫穷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边读边提问:

A.“沉思”是什么意思?桑娜家境贫寒是通过对桑娜的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心理。)

B.“勉强填饱肚子”是什么意思?

C.这“勉强度日”的生活是靠什么来维持的?

小结:这段文字以桑娜的心理描写的方式表现了桑娜家境贫穷,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桑娜的家庭生活只能说是勉强度日,而这种勉强度日的生活也是靠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才得以维持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发现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渔夫的勤劳和他们家境的贫寒,有利于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二)研读第二部分

1.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来的夜晚,去看望西蒙,发现西蒙已死,她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人物美好形象的塑造。请同学们仔细默读3—11自然段,看看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桑娜这一人物的?

生默读后回答。(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3—11自然段,画出描写桑娜心理的句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写一写,留下你思考的痕迹。3.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以下两处。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A.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B.对这句话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教师引导理解。

为什么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桑娜抱回孩子的那一刻她经过了深思熟虑吗?她考虑到自己这样做是舍己为人的善举吗?那么是什么驱使她这样做了?(善良的本性。)

“非这样做不可”什么意思?(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为什么在桑娜看来“非这样做不可”?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让学生说一下对这段话的理解。B.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忐忑不安”什么意思?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说明了桑娜怎样的心情?

你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从这里你认为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桑娜是一个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C.你对这段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探讨省略号的作用:心情紧张,心理活动时断时续,不是很连贯,很有条理。)

D.谁能有感情朗读一下这段话,注意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E.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让学生在品味人物心理描写的过程中领悟到桑娜心地的善良。让学生通过感悟、质疑、相互启发,训练思维,增强品评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三)研读第三部分

桑娜未经丈夫同意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内心忐忑不安,自家的生活已是朝不保夕,再加上两个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渔夫回来后是如何表示的呢? 1.请同学们自由默读12—27自然段,思考(课件出示): A.作者在这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刻画人物? B.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对桑娜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C.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是如何表示的?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2.交流。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刻画人物?(主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2)你对桑娜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谈一下对21至23段的看法。)

(3)当渔夫得知西蒙已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他是如何表示的?

一生读后出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自由朗读,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人?

让我们来仔细地品读一下这段文字。A.“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从渔夫的表情变化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B.“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C.渔夫同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意识没意识到这样要加重负担?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字说明了什么?这里可以看出渔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善良、坚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D.下面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这段文字,体会渔夫的美好心灵。

[设计意图:仍然关注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加深对桑娜的认识,体会到渔夫善良、坚强的美好品质。]

五、回归整体,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

通过认真阅读,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善良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在课文前部分通过室内外环境的描写表现了渔夫和桑娜的勤劳,通过桑娜的心理活动,交待了渔夫一家贫穷的家境,通过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的善良,最后通过人物的对话进一步刻画了渔夫的美好形象。1.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交待桑娜贫穷的家境?(凸显人物品质。)2.如果没有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真实感人,合情合理。)

3.阅读这篇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受到什么启示? 4.通过学习课文,你对托尔斯泰有何认识?

5.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和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设计意图:回归整体,品评作者组织材料的别具匠心,进一步领略作者高超的文学才能。]

六、作业

教学设计意图 篇5

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三(1)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

[设计意图: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对称的物体,对对称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课的开头,用剪纸的形式导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操作实践,探索新知

谈话:请大家继续看下面的几个图形。(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等图片,见教科书附页)

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正方形不仅上下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左右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折痕的两边也能完全重合。不论怎样对折,只要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折一折天安门、奖杯、飞机图形,初步认识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试一试”的教学,通过观察、实践、思考、辩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完全重合”含义的理解,同时体会到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

三、及时巩固,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个有趣的活动,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及时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做一做”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动手“做”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被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加强,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并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全课总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

五、欣赏图片,情感体验

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篇6

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

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

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

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

论。)

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

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在读好周瑜的长叹一声之后,教师对研读的策略做如下概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1.以“识人心”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l)“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②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

刺的笑、轻蔑的笑;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胜利的笑。)

(2)“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例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

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

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以“懂地利”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导学生找出:(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讨论:诸葛亮是怎

样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

【评点】本案设计的最大特色是寓学生的主动研究于阅读活动之中。在初读到位的基础上,直入研读专题:“神机妙算”最具研究价值,以此突出重点,集中了“研究”主题,并以此辐射全文,收以一当十之效,摆脱了“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僵化的章法讲解”的传统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又充分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充满了人文情怀。

(周一贯 评点)

[作者简介] 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全国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绍兴市优秀教师,其事迹先后被收人《当代中国人才库》《中国专家人才库》。

王崧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先后师从朱作仁、周一贯等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研修语文教育心理和语文教学艺术,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坚实功底,逐步形成了一种灵巧而扎实、雅致而简洁的教学风格。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个体生命的高度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先后主持《电化教学与语感培养的研究》《语文习题导练模式的研究》《中国当代小学作文教学流派的研究》《计算机促进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探索》等省部级立项课题的研究究,并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理论先行、注重实证、模式创新、服务课堂”的科研特色。出版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一书,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中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的课题研究成果《计算机促进语文教学模式变革的探索》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继续教育与名师培养的实践和研究》获浙江省1999基础教育优秀教科研居果二等奖。有关的实验课便、课题论文及CAI课件还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平比一等奖。

《景阳冈》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

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

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

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

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

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

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

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

松的勇敢。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

吗?

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福建省厦门市吕岭小学 杨志杰)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1.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

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

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一(1~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主要内容。

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

物形象。)

五、读第6~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

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

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不调六千名弓弩手,使

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

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

第二课时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讨论交流。

知天文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

样的心情?(吃惊)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

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

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

练。行吗?好吗?为什么?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

(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

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1)识曹操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

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师生对话,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重点: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为什么要立军令状?在军队下的状书,不能做到就要受到军法处置。一是诸葛亮是为了顾全大局,二是诸葛知天天文、懂地理,已知道三天后必有大雾,可利用这一机会向曹操“借箭”,已“胸有成竹”。)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周瑜为什么高兴?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暗藏杀机,下了军令状完不成那就要受到军法制裁。)

四、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范文 篇7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4-6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 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 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时,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能否正确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注每个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索口算方法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 能否提出自己的想法, 是否乐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夏天外出游玩了吗?喜欢去海边游泳吗?

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海边去旅游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 (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那我们就先来解决同学们最关心的“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吧!其余的问题暂时存入“问题银行”, 看谁能最先解决!

【设计意图】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场景, 巧妙地设计了海边购物的情境, 不落痕迹的出示本课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在兴趣被极大地激发的同时, 积极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二、探索合作, 交流学习

1. 解决问题: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 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然后汇报。

生1:12×3就是3个12相加, 12+12+12=36 (元) 。

生2:我把12分成10和2, 先用10×3等于30元, 再用2×3等于6元。加到一起就是36元。

生3: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 3个泳圈是10×3=30 (元) 。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 3个泳圈共少算2×3=6 (元) , 一共要30+6=36 (元)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不同生活环境和个体的差异, 他们在面对同一道题地时候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从而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 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了各种算法的不同之处, 体验了算法的多样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升, 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大大增强了。

2.师:刚才还有同学提到了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 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再汇报。

生1:15×3就是3个15相加, 15+15+15=45 (元) 。

生2: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 10×3=30, 5×3=15, 3个10再加上3个5, 30+15=45 (元) 。

3. 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 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的习题进行巩固。

(2) 学生探索进位口算方法, 独立列出算式, 尝试解决。

(3)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实践应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2.笑笑和淘气在沙滩上发现了一个出售纪念品的商店, 他们在征得了家长同意后, 想给小伙伴们准备一些礼物。

(多媒体显示图片) :贝壳灯21元、海螺小号6元、沙漏15元、玩具熊1 1 元、遮阳帽8元。教师说明:每个同学只能选购一种东西, 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礼物?要送多少个?需要多少钱? (小组活动)

【设设计计意意图图】学生在开放的小组中, 自由交谈, 投入讨论, 他们在独立思考, 相互学习的过程中, 见解碰撞, 思维活跃。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内容, 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能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初步形成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情景模拟 (练一练3题)

笑笑和淘气在海边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他们希望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住。笑笑想购买胶卷照一些相片。

桌子上摆放两种胶卷, 教师和一名同学买胶卷, 在买的过程中出现争议。

谁买的胶卷合算, 谁买的胶卷拍的照片多的问题?学生小组内解决。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篇8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和大家一起先看一段动画片——《小马过河》。(播放动画)像小马想的那样过河真的不会有危险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设置“小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马像它想的那样过河一定不会有危险吗”的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

师: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了。瞧,三(1)班各小组的男、女生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套得准的获胜。这是第一小组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略),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生1:张强套中5个,徐同套中9个,周宇套中6个,吴鹏套中4个。

生2:徐同套得最多。

生3:张强比周宇少套中1个。

……

师:现在请你们来当回小裁判,这4个男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

师:从第一小组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略)看,4个女生分别套中几个?谁套得准一些呢?

师:如果第一小组的男生和女生比,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师:当男、女生人数相同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比总数来判断谁套得准一些。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分析平均数的需要,本环节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了整合,创设了男、女生各4人套圈谁套得准一些的情境,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经验通过比较总数得出结论。】

三、合作探索

1.教学例题。

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小组的比赛情况):从这幅图(略)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男生4人,女生5人)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男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6+9+7+6=28)女生呢?(10+4+7+5+4=30)因为女生的总数比男生多,所以我觉得是女生投得准一些,你们同意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当男、女生人数不同时,通过比总数来判断比赛结果不公平,那怎么才能更合理、更公平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算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可以把几个人套中的个数“匀一匀”,让每个人看上去一样多,然后再来比较谁套得准一些。

师(引导学生观察“匀一匀”的方法):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多的匀一些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同样多,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移多补少”。

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回答:(1)从9个里移走了几个?(2)给李钢补了几个?(3)给陈杰补了几个?(4)他们两人一共补了几个?(5)移走的个数和补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等)(6)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总数变了吗?(不变)

师:通过移多补少我们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这个“7”就是原来这四个数的平均数,也就是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我们来比一比这些数据,它们有的比平均数7大,有的比平均数7小,还有的与平均数7相等。平均数7比最大的数9小,比最小的数6大,它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9与最小数6之间。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现在你能估一估女生套圈的平均数会在哪两个数之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学具摆一摆,并移一移,看看女生套圈的平均数是多少。(学生小组合作)

师:女生平均每人套了多少个?(6个)这个平均数反映了女生套圈的平均水平,它在最大数10与最小数4之间。

师:通过移多补少,我们得出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是7个,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是6个,现在你知道是谁套得准一些了吧?

师(小结):当男、女生人数不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比平均数来判断比赛结果。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它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除了用移多补少法得出平均数,你能通过计算求出男、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吗?【28÷4=7(个),30÷5=6(个)】这个28求的是什么?这里的30呢?它们都是先把每组的数合起来求出什么?(总数)然后再把总数怎样?(板书:再分)这种方法就叫做“先合再分”。

师:为什么求男生的平均数时除以4,而求女生的平均数时却除以5呢?

师(小结):求几个数的平均数就要除以几。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演示等活动,揭示平均数的概念,并利用方块图的移动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比较平均数和相关数据组中的各个数,自主地感受平均数的范围,发现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突出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量的属性。】

2.统计图变化。

师:如果男生中李钢套中的个数从6个增加到10个时,其余同学的不变,男生套圈的平均数会有变化吗?(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师:我们发现当其中一个数变大,其余数不变时,平均数会随着变大。

师:如果陈杰套中的个数从6个减少到2个时,男生套圈的平均数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来算一算,验证一下。

生4:2+9+7+6=24(个),24÷4=6(个)。

生5:4÷4=1(个),7-1=6(个)。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陈杰套中的个数从6个减少到2个,减少了几个?平均每人少了几个,我们就从刚才的平均数里减去几个?

师:一个数变小,其余数不变时,平均数是怎样变化的?

师(小结):看来,平均数和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变化数据组中的某一个数据,引导学生在算一算、比一比、猜一猜中发现平均数和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平均数的敏感性。】

四、巩固练习

1.生活中的平均数。

(1)光明小学三(6)班50个学生举行30秒跳绳比赛,平均每人跳65下。

师: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出他们跳绳成绩的平均数吗?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

(2)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师: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不是每个篮球队员的实际身高都是160厘米呢?

(3)小红、小明和小花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

师:要求小红、小明和小花的平均体重,如果让你来做统计员,你需要搜集哪些信息?

师(小结):看来,平均数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定要学好它。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摆小棒的游戏。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中的平均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2.摆小棒(5根、6根、10根)。

(1)请同学们动手移一移,看看平均每堆有多少根小棒。说一说:从10里面移走了几个?给5补了几个?给6补了几个?这两堆一共补了几个?移走的个数和补的个数怎么样?

(2)这个平均数一定会比( )大,一定会比( )小。

师:你会用计算的方法算出平均每堆有多少根小棒吗?

3.“想想做做”第2题。

(1)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个小礼物(出示),这里有三条长短不同的丝带(没有数字),请你来估一估它们的平均长度一定比哪一条长,一定比哪一条短?下面,我们通过计算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学生列式汇报)

验证: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是18厘米,它确实是在最短的14厘米和最长的24厘米之间。

(2) 师(将第一条彩带延长2厘米,第二条彩带缩短2厘米):你能猜想一下现在彩带的平均长度会是几厘米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移一移、估一估、算一算等活动,求出每堆小棒的平均数和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帮助学生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平均数的范围及数的变化对平均数带来的影响等。】

4.解决实际问题。

师:下面是华江果品店上星期5天卖出苹果和橘子的数量。

(1)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你是根据哪一幅图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2)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

(3)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

(4)哪几天卖出苹果的数量低于(高于)平均数?哪几天卖出橘子的数量低于(高于)平均数?

师(拓展):你还能像这样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要求学生依据不同问题搜集相关信息,并从不同角度分析、描述和比较数据,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5.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马要过的那条小河吗?这条河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马过河真的一定不会有危险吗?

生6:平均水深110厘米表示有的地方比11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10厘米浅,还有的地方可能正好是110厘米,所以小马过河还是可能有危险的。

生7:老师,不一定,小马走的可能正好是比110厘米浅的地方。

师:同学们,如果小马真的非常幸运地都是从比110厘米浅的地方过河,它确实没有危险,但河水平均水深是110厘米,是说这条小河的每一处水深都比110厘米浅吗?它肯定有比110厘米深的地方,而且会深很多,所以小马过河可能有危险吗?

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的理解非常深刻。那么,你认为小河中有的地方水深是70厘米,可能吗?有的地方水深150厘米,可能吗?

【设计意图:呼应课始,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平均数知识解决课前的疑难,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平均水深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代表小河中每一处的水深都一定是110厘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10厘米深,而且深很多,所以小马过河还是可能有危险的。】

五、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平均数就在我们身边,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完善知识结构。】

上一篇:水浒传读书心得500字下一篇:小王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