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2024-08-03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共8篇)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1

创新团队建设以学校科技创新条件平台、重点建设科研机构和重点学科为依托,以旗帜性人才、杰出人才、特聘教授等为核心,以科研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对从事国家、教育部、江苏省和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科技前沿热点问题研究的科研团队的重点资助,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创新团队建设纳入学校“211工程”建设范畴。

一、基本条件

第一条 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一般应为5~7人),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

第二条 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学校、江苏省、教育部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科技前沿热点问题。

第三条 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团队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学术带头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资助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学术带头人一般是我校旗帜性人才、杰出人才、特聘教授、国家重点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重点项目主持人等中青年专家。

第四条 团队必须正在承担有重大影响的科研任务(部省级重点项目及国家级项目或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项以上)。

第五条 团队应以学校重点建设科研机构、重点学科或承担的重大科技任务为依托,具备相对集中的科研用房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条件。

第六条 团队已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在国内或省内具有一定优势,或活跃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并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第七条 团队至少应承担本学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2~3门主干课程,已指导

过博士研究生且已毕业,目前在读研究生人数不少于10人。

第八条 团队由本校人员组成,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组建团队。

二、推荐、评审与批准

第九条 创新团队由学术带头人提出申请,学院或科研机构推荐。具体推荐条件、名额与推荐材料以发布的通知要求为准。

第十条 学校科技处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后,以函审或集中评审的方式组织校外专家进行评选。

第十一条 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团队进行评选,根据申报材料、外审专家意见和答辩情况进行差额评选,获准建设团队至少要获得到会专家三分之二以上的赞同票。

第十二条 由科技处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与团队成员交流、沟通,了解团队的建设思路及相关情况,并提出资助意见。

第十三条 科技处上报评选结果,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最终资助名单和资助额度。

三、实施与管理

第十四条 创新团队在获得批准的第一个月内,拟订研究工作计划,由学校科技处审查通过后,送学校计财处备案并分下拨经费,实行预算管理。下拨的建设经费由团队承担的科研任务配套经费、团队运行管理费和学术奖励经费组成。学校科技相关专项经费对创新团队建设予以倾斜。

第十五条 资助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创新团队所需科研条件的建设、研究经费和学术交流的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六条 创新团队每年应由学术带头人填写《创新团队进展报告》,并于每年12月31日前上报科技处审查备案。未上报进展报告或进展情况不佳的团队将暂停资助,限期整改。

第十七条 创新团队计划执行期为3年,采用“2+1”的模式进行考核,执行期第2年末由学校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创新团队的凝聚力和学术风气,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产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承担的国家级和部省级的重大和重点项目、成果转化的业绩,获得国家级和部省级奖励,人才培养业绩等。对考核合格的团队按计划拨付后续经费,计划执行不力的团队缓拨或停止拨款。

第十八条 创新团队执行期结束后3个月内,由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创新团队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学校将以适当方式对绩效突出的优秀团队给予持续、稳定的支持。

第十九条 列入部省级及以上建设体系的创新团队,带头人可统筹协调安排成员的教学、科研工作,并对团队实行集体考核的方法,其中教学、科研工作量可以相互补充。

第二十条 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因故不能继续履行职责,应及时上报科技处,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2

1.1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特征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当代科技活动中具有特定含义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从企业团队管理中借鉴来的,并被赋予了科研活动的某些特征。表现在:(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必须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高水准研究目标;(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应该是一个成员知识或技能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3)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应该是一个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研究群体;(4)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导应具有战略眼光和很强的协调能力,能够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5)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应该是一个持续产生新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的高效研究群体。

1.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趋势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为了满足现代科学的交叉综合趋势而产生的一种科研组织形式,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以及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多学科综合交融进一步加深。新兴学科不断出现,专业知识不断细化,不同学科交叉日益明显,高度综合性课题越来越多。(2)开放程度增强、规模不断扩大。承担各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杰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需要开放的创新团队;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科研方式就是大规模集团式合作。(3)国际化趋势明显。团队中吸引和凝聚高水平的海外科学家;团队的运行机制上与国际接轨———比如国际学术顾问团制;团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4)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更加重视基地平台建设,注重团队的动态组合、松散组合。(5)更加强化团队的文化建设。

2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关键要素分析

2.1 团队带头人

培养选择优秀的团队带头人是创新团队建设的前提。只有优秀的团队领导人才能带领成员完成共同的团队目标。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首先需要有能够洞察到原始创新思想的领导或学术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往往依照学术水平和科技任务等情况进行评价。学术水平主要依据标志性研究成果和在国内外同行中所处的学术地位等方面进行评价。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情况主要看承担和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973项目、863项目、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情况;承担省市重大科研项目情况;承担重大实际工程研究项目的能力;经费充足、科研任务饱满。受教育、工作背景情况主要评价是否有较为浓厚的学习经历,较为开阔的视野和国际学术合作经历,与国内外学术界核心人物群体的联系等。另外,也要求团队带头人学风严谨、修养好、有远见、有领导组织科学团队研究的能力。

2.2 明确的高水准发展目标

一个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必须要有一个瞄准国内、国际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高水准的战略目标,要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者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的热点问题,要属于基础性的、前沿性的、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这一目标同时也必须是本校确定的重大创新方向,是本校优先急需发展的、目前国际科学前沿的热点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迅速形成国内、国际公认的一流研究群体,大幅度提高本校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才能造就可能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才。

2.3 良好的支撑环境及适合团队发展的制度建设

创新团队的形成方式有多种,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自发形成、学校组建、外部引进形成。但任何一种形式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要依托高校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学校重点支持研究平台等。一个良好的支撑环境将对创新团队的组建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创新团队由于其跨学科领域、跨院系等特点,原有的管理模式及制度将不再适应创新团队的发展要求。对创新团队的管理应打破现有的管理模式,从团队成员的引进、遴选机制到薪酬、晋升、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突破,制定出一套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4 优秀的团队成员

优秀的创新团队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团队精神的海内外核心成员。人才是创新团队成败的关键。凡是成功的创新团队都有灵活、高效的崭新用人模式,都吸引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海内外核心成员。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应充满活力,对待工作具有高度的主动精神和热情。团队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良好,自愿共同分担高难度的工作和任何风险。

同时,优秀的创新团队必须允许交叉学科的成员参加。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趋势日渐明显,而各学科间的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又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学科的成员相组合,不但能形成知识、智力优势,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启智,能够形成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改革与创新。这也正是形成“1+1>2”集团优势的内在原因所在。

3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宜采取矩阵式组织模式(如图1所示),不应拘泥于单一学科或单一院系。可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甚至跨国界的组合。学校要直接参与团队的组建、管理与考核等工作,确保团队高效率地正常运行。

4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模式

创新团队按照科研编制进行管理,外聘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结合,一旦解聘,专业技术职务自行解除。有条件的团队成员薪酬实行总额包干制,学校确定包干费用,由团队负责人自主确定成员每月薪酬。团队内部管理实行首席负责制,团队带头人在团队人员的招聘、岗位确定、经费使用、成员考核、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自主决定权。

4.1 聘任机制

学校建立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支持创新团队采用灵活可行的聘任机制,实现长期聘用和短期聘用相结合,固定期限聘用和无固定期限聘用相结合,全时聘用和非全时聘用相结合。积极尝试人才租赁、短期聘用、协议工资、学术休假、访问学者等多种用人形式。所有聘任,严格按照“劳动法”平等制定聘任合同。对于团队带头人和部分骨干,在双方协商基础上,由学校与其签订聘任合同;对于团队其他成员,学校委托团队带头人与其签订聘任合同。聘任中,对创新团队更注重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实行目标任务责任制,重在发挥本人在学科领域的研究能力和作用。

4.2 职务晋升

在团队内部实行评聘结合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强化岗位,淡化身份,鼓励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建立竞争、开放和流动的管理机制。在评聘过程中,采用国内外专家评价为主、强调注重学术成果的质量,团队带头人对其所聘用人员的职称具有推荐权,同时评聘采用回避制度,对于同团队带头人有密切关系的人员(学生、亲属),原则上不能进入团队,对于确是表现杰出且岗位需要者,需上报学校进行审批,学校对评聘材料进行备案。对于团队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一旦解聘或所在创新团队被取消,其专业技术职务也被解除。

4.3 内部管理

团队内部管理实行首席负责制,即由团队的带头人进行全面负责。在团队成员方面,团队带头人确定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负责团队成员国内外招聘、负责团队成员的使用及考核;在科研发展经费使用方面,团队带头人具有计划、支配、审核的权利;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团队带头人具有制定制度、协调和决策的权利。所有管理规定需以文字的形式确定并在内部公开,同时报学校备案。有条件的团队成员薪酬实行总额包干制。即由学校,按照团队成员及学校宏观状况确定成员的薪酬总金额,并确定最低薪酬标准和薪酬标准协议模板,由团队带头人自主确定成员每月薪酬,团队成员的薪酬总额中不包括团队带头人薪酬。

4.4 创新团队的考核

高校对团队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和集体考核制(不对个人进行考核),团队负责人每年须向学校提交工作进展报告、经费使用报告和研究成果汇总,资助结束后学校对团队标志性成果进行评估。

(1)动态跟踪管理高校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对团队的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跟踪,设立管理数据库,对团队的各项工作过程进行记录,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

(2)集体考核考核管理环节引入校内外专家评议机制。集体考核采用中期评估和资助期结束考核两部分。中期评估,由校内外专家组对团队的工作和学校保障情况进行严格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给出考核结果,学校和团队根据考核建议进行整改和采取必要的措施。资助期结束考核,同样采用由校内外专家组对团队的工作和学校保障情况进行评议的方式。所有的考核结果,在校内进行公开发布,对于优秀的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大学中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创建创新团队、发挥创新团队作用,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高水平、创新性研究成果,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创新团队建设应当具有深厚的基础积累,绝不能一蹴而就。如果基础不到位、时机不成熟,仓促地简单组合,完全可能形成资源浪费、成员责任模糊、管理成本加重、研究效率低下的恶果。对于高校的管理者,创新团队建设需要统一协调、增加新的视角、调整相关管理配套政策,确保创新团队健康、稳定、高速地向前发展。

摘要:针对创新团队在高等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创新团队在大学中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深入分析,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建设创新团队提出了一些想法,以期能为创新团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管靖,胡澄字.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2-24.

[2]张艳,彭颖红.试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0-34.

[3]吕伟斌.西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及面临困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1):90-93.

[4]阎婧炜.大学学术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6.

[5]陶应发,张锦高.加强科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联合[J].理论月刊,2002(8):57-58.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3

教育部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其中一个重点建设的项目就是“教学创新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该项目要求:“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创新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这表明,加强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将成为我国改革高等学校教学、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各高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经验来看,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的确起到了促进教学、培养人才和团结协作的作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协作、促进知识系统和学科之间的有机连接起到重要的作用。建设好一支教学创新团队,不仅要有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群体的热情,更要有教学管理者的支持和扶持,纵观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都是与教学管理者的协调和支持分不开的。本文从教学创新团队功能特征、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目标、教学创新团队质量标准入手做初步的探索。

一、教学创新团队功能特征

高校教学创新团队的建立首先应当明确教学创新团队的功能特征,根据不同的功能特征确立不同的管理模式。我们认为,教学创新团队的功能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同课程群教学创新团队

例如,政治思想教育类课程,公共外语课程,公共计算机课程,工科院校的大学物理课,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医学院校中的解剖学课程等等,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强、授课教师多、接受教育的学生多、开课学年低。如果设有同一的管理和协调,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体系讲授,非常容易造成授课计划的混乱,授课内容和授课水平的巨大差异。

2.相同专业相近课程群的教学创新团队

这类团队的特点是:课程具有共同的专业基础、知识点有交叉覆盖、相关课程联系紧密。例如光学专业中的课程,如光学、激光、纤维光学、光通信、傅里叶光学、非线性光学等等,电子专业中的数字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基础、高频电路等等。由相同的教学创新团队承担这一类课程群可以打破任课教师的课程独占,有利于教师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和系统讲授,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全面培养,有利于在突发情况下教学工作的替代。

3.交叉学科的关联课程群的教学创新团队

当今科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交叉渗透、协调发展。许多重要的发明和技术创新就是在学科交叉中获得了发展的灵感和前行的动力。但是,以往按传统专业培养的教师,对其他专业和学科了解甚少,按着以往的系统和思路进行讲解,不能适应交叉学科的要求,如动漫专业,既要有较深的计算机知识,又要有专业绘画知识,而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合并关系。类似这样的专业还有许多,如建筑艺术、园艺专业、文科物理等等。对于这样的交叉学科,最需要一个具有全面了解学科特点,能够初步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创新团队。

4.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思想的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创新团队

由于实践类课程的特点是教师指导的学生数较少,需要的教师数多。这就更需要加强协作和交流,由学术水平高、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带头人组成的教学创新团队,在这类教学中正好能发挥作用。通过组建偏科研型教学创新团队,扶植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带头人进行培养,或以团队为载体引进高层次的科研人才,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同时在实验课讲授中吸纳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既“打造”了学科带头人,也锻炼了科研队伍,并提升了实验(实践)教学的水平。

通过组建实验创新教学创新团队,整合科研方向,将教学资源整合,更有利于大课题、大项目的承接,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突破,从而能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营造群体协作的氛围,为教师学术研究合作精神的形成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建设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管理策略

教学创新团队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优秀教学工作群体,也可以是围绕某一重大建设项目有效整合的教学团体,或者是学校管理者基于发展目标确立的教学团队。无论是那一种形式,管理者都应该从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为教学创新团队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将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为教学创新团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或载体。

1.建设有利于创新教学团队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

完善教学团队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是保障教学团队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教学团队能否有机结合、有序运行,关键是能否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首先,学校要在整体教学改革规划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遴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团队带头人,同时,在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在学校层面,要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其次,与学术团队相比,必要的经费保障是教学团队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政策层面都要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对于遴选出来的优秀教学团队应给予专门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教学团队建设要与现有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并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这些项目建设成效的标准之一。从而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再者,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要有赖于教务、人事、财务等学校行政部门的协同配合,而且有赖于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教学团队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是教学团队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人才培养成效的显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总结和升华更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教学团队建设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探索,不可急功近利。学校要给予教学团队充分的授权,如教学改革的自主权、经费与教师资源的使用权等,在教学改革目标与模式确定之后,教学改革的进程不受外界干预,学校只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检测其成效,从而为教学改革营造相对自主的氛围。同时,教学团队建设还应坚持开放、动态发展的理念,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趋势,不断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际需要,吸收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团队中来。在教学团队内部,要通过目标激励和竞争激励等方法,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建立教学改革问题的定期研讨机制、民主协商机制,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劣,学生最具有发言权,因此,教学团队建设还要建立学生评教机制,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以及团队内部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

2.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单位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它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心,创建优秀的基层教学管理创新团队,将有效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创新团队应当以科学规范、优质高效、开拓创新为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的院(系)教学工作制度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此外,作为学校教学基层组织的教研室也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组织保证,它是按课程或专业方向设置的教学组织,是直接承担计划、组织和检查教学以及师资培养、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基层教学单位,也是教学改革立项、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承载者。增强和发挥教研室的功能和作用,建设创新型的优秀教研室,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

3.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引导教学团队的特色建设

课程建设同样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是具有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课程建设正是培育教学创新团队的有效载体。学校应当根据教学团队的类别,突出骨干课程的中心地位,把它打造成一门或多门精品课。再以骨干课程为龙头引领其他课程的同步发展。

4.正确处理教学团队建设与学术团队建设的关系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4

理建设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技能教学,而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相对较低,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过程中对其团队管理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入手,对其管理建设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发展,提升其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04920.htm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产业教育;团队;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93-2

0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使用教育方式,其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能够针对性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开创型能力进行教育培养,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教育团队的管理和建设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分析,这样才能够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实践开创型人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意识不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意识是影响其团队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中人员教育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一种学习创新创业团队。该团队内的人员一般是在高考分数线统招成绩偏下的学生[1]。因此,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普遍偏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受到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影响,整体教师教育团队中均缺乏对整个团队教育质量的重视,严重的缺乏团队意识。教学团队的建立是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学校对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团队内部教职工缺乏团队意识。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意识。

1.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专业不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团队内教职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教师团队的建立,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员工主要是由学校内部的教师进行教育评价,从而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是,该部分教师员工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能力的培养,也并没有受到专业的教育课程的培训,在其专业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二,团队内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中教师员工的素质水平与国家本科院校内教师员工的素质相比较,受到环境因素、职称能力因素等影响,使其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足。

1.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体系缺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体制上存在管理体制缺少,缺少监督管理部门的问题。在其管理体制缺失上,我国高校内部并没有专

门针对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团队进行建立和管理的部门。因此,在其团队建设和管理上仅仅是利用校内现有的教务部门对其进行师资力量的分配,缺少专业的管理体制。此外,在其监督管理上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内教务系统中并没有针对学校教育团队建设监督管理的部门。因此,更是没有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样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管理的发展[2]。未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建设改进措施

2.1 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意识

在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意识中可以从培训和宣传两方面改进。第一,在其培训方面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内部的教师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从而为其在教育过程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做出贡献。例如,定期地组织校内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职工进行团队意识的培训,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或者组织团队型的比赛,从而在比赛过程中提高团队意识。第二,在宣传上主要是利用学校环境和教职工的工作环境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意识的宣传。例如,利用校内职工网站进行团队意识宣传,潜移默化地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团队意识。

2.2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专业建设

如何能够更好地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专业建设。首先,需要在其团队教师的专业水平上进行提升。在其专业水平提升中学校可以通过招揽新的师资力量,在招聘过程中筛选出具有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教师,从而改进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专业水平较低的现象,真正的提升提高教学团队的能力。其次,在其专业素质上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加教师职业教育素质培养的课程,推荐该教学团队教师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类师资培训班,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进行专业素质的

提升,从而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建立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

2.3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数量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一起完成学生的教学工作。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由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所组建起来的教学团队我们称之为“双师型”教学团队。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对理论课程能够较好地把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较好的人选。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可以引发学生们学习创新创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视

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可以做到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形成的基本规律去培养学生,有效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

2.4 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体系

在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从其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两方面对其进行完善。首先,在其管理制度的建立上高职院校必须建立针对性的管理体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具体流程和工作目标的确定,使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制可循。其次,在其监督管理上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内现有教育评价系统中建立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立的监督系统。从而针对团队内教师进行日常团队意识、教育水平、专业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型监督,从而加强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管理能

力,发挥团队在教学中的作用。

2.5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意见和管理办法,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教研室,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支持高职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项目获在大赛中获奖项目重点加以扶持。对大赛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加强培训。把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折算成工作量等办法,遴选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一项实践型课程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未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建设改进过程中可以从团队意识、团队专业和团

队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团队基础能力的提高来改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建设能力。

参 考 文 献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作用,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设立“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设立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以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领域发展为重点,以基础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主体的研发团队,围绕国家、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第三条 专项资金来源于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该项资金为无偿资助。

第四条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受理、评审、立项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 条件与范围

第五条 申请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资助的条件:

1、申请专项资金必须围绕贵州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材料产业、中药现代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能源与资源、环境、交通与建筑和城镇化、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等十一个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并能引领上述领域科技创新的研发团队。

2、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条件:应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发集体,具有公认的领衔人,有较强的团队建设平台和环境条件,有明确的研发方向和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团队核心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学历的人数应不少于5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并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研发工作。

3、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条件:院士、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个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原则上近五年来曾主持或正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且申报当年的年龄不超过55周岁。

第六条 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凡在贵州省地域范围内的科研机构(不含省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不分所有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

第七条 申请者所在单位应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基础,并能提供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工作环境和其它必备的科研条件,保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三章 申请与评审

第八条 申请者按照“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要求申报,并根据科技活动的性质条件,确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的研发方向、预期目标和任务。

第九条 省科技厅每年3月1日至31日受理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

第十条 专项资金的评审由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确定当年资助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资金额度。

第十一条 获得专项资金资助团队的所在单位要给予资金匹配,匹配额度不少于省资助额度的50%。对不给予匹配经费的承担单位,合同撤销,经费收回。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二条 省科技厅同受资助者所在单位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后即可下拨经费,受资助者所在单位收缴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经费的3%。

第十三条 由省科技厅和受资助者所在单位负责监督经费的使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工资、福利和奖金、购置交通工具等与本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无直接关系的开支。

第十五条 获得受资助的团队未能及时开展相关工作或擅自中止团队建设工作,将撤销合同,追还全部拨款,已支出部分由受资助者所在单位偿还。

第十六条 获得受资助团队的实施期限一般为2-3年;团队负责人每年十二月底填写《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与执行情况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省科技厅备案。

第十七条 受资助的团队按合同完成后,须填写《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专项资金验收书》,经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科技厅,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6

本网讯(文学院 钱芳)1月29日下午,校长王伦迎着霏霏的雨雪,来到文学院四楼会议室,全程参加指导文学院科研创新团队与沙龙2014年度建设汇报会。科研处、文学院负责同志,科研创新团队与学术沙龙负责人以及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储泰松主持。

会上,储泰松介绍了创办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和学术沙龙的背景。16个团队和6个沙龙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年度建设与活动开展情况。

听完汇报后,王伦对各个团队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设立科研创新团队与学术沙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的制度,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获得新的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就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与学术沙龙的建设,王伦强调,团队组建必须要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团队的工作机制必须是共同合作完成特定科研任务;发挥团队的合力作用,要以共同的课题与成果激发团体合作的热情,辨证地处理好团体通力合作与个体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个体要学会放弃与包容,团队合作才有深入的空间;各个团队要从历史溯源的角度反思各自学科研究的进展,要建立课题研究的年度进展报告制度,注重课题研究在相关领域的引领意义;要改变评价机制,回归到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上,评价团队不能囿于外在的量化标准,要看是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或推进了某一方向的研究;建议在科研创新团队与学术沙龙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研究档案与个人科研活动档案库。文学院党委书记余大芹在讲话中对王伦校长来学院指导工作表示感谢,认为王校长的指导既高屋建瓴,又鞭辟入里,对文学院以后的学科建设和内涵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必将更好地推动文学院科研事业健康科学的发展。

据悉,为推进科技创新,强化内涵建设,文学院结合实际情况,在2014年推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创办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和学术沙龙,出台了《文学院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计划建设办法》《文学院学术沙龙章程》,培育新的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学院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情感与凝聚力。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管理 篇7

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化和大型化。这种趋势不断衍生出一些新学科、新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动机,另一方面表现为多学科、跨学科合作[1]。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人、队伍以及群体。没有人,没有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要想实现科技创新是不可能的[2]。以此推论,没有一流的团队就不能建设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以及出一流的科研成果,科技创新就无法落到实处。譬如甘肃省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取得的成绩也是辉煌的,二者成正比。目前,他们初步形成了一只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外聘专家和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创新团队。其中创新团队科技人员141人,外聘专家21人(其中院士2名),博士10人,硕士42人,在读博士10人,在读硕士26人。已有的博士和硕士分别占创新团队成员的0.7%和29.8%,并与大学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5个,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正在实践中培养成长[3]。显然,科技创新团队不会天上掉馅饼,需要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卓有成效。本文就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内容进行探讨。

2 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随着全球性的科技革命进一步蓬勃发展,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日渐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更是产业结构高速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为加快创新型国家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步伐,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是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自主创新的根本是人才队伍建设,其核心是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4]。

同样,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江西省政府决定在2009-2012年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其中之一就是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我们知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团队的作用日益重要。团队是一群人为了长久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而工作,他们间的价值观不是相背的,在共同的目标面前个体利益是次要的。当一个团队产生了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理想时,这个团队会发挥无限的潜在能量,这些能量都是每个队员发自内心的。当团队中的每个队员都愿意发挥自己无限潜能时,这个团队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集聚在一起的。这就相当于著名企业管理顾问红智博老师认为的企业中的组织粘性。有了这样的组织粘性,团队中的高度一致的价值观是打不散、拖不垮的。

做科技创新就是要建设一支目标性高度一致,有高瞻远瞩眼光的团队。现代科技创新管理过程中,掌握一定规模的队员或者队员的思想比队员的行为更重要。通过管理队员思想统一价值观形成团队认可的价值理念,这样会使团队产生共同的力量。

团队价值建设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为源泉,以充分满足科技创新需求为基础;以挖掘科技创新需求为标准;以满足、挖掘和创造科技创新价值为导向进行团队价值建设,使团队不仅通过文化管理更通过机制管理形成完整的超强凝聚力的团队。另外,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个人能力不等于团队价值,但一定是团队的关键价值。团队价值除了能力的塑造,还有思想的塑造,领导能力的塑造,制度执行与掌握原则的塑造,管理模式与执行机制的塑造,文化环境的塑造等。凝聚力是将团队各种能力完美而有效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使团队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利用合作力量有效的解决。这绝对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团队的核心价值。它不仅需要团队精神,更需要机制解决团队合作所创造的价值最大化问题。

目前我国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具体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法规政策;缺乏顶层设计,部分科技创新团队是自发形成或临时搭建;缺乏有效管理等[4]。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技创新团队中有个管理原则,下文将具体分析。

3 科技创新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与其说是一门科学,不如说是一门艺术,甚至最有经验和最成功的管理者对这门艺术也可能迷惑不清。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至关重要,主要就是在于管理得当。为了能拥有最佳的科技创新团队,我认为下面是应该遵循的步骤。

3.1 适当沟通

通常,沟通不当会引起团队间缺失信任以及存在裂痕。领导者与队员,队员与队员都应该分享信息,进行坦诚的讨论。因为,信息的传递与科技创新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沟通也有利于领导和队员以及队员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与交流技能同样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双向的沟通渠道,许多领导只善于向员工传递信息,而不善于倾听。他们也没有培养起一种科技创新文化,使队员愿意分享想法和思路或对问题给予关注。领导者应该倾听队员的声音,必须创造出一种宽松的团队氛围,让队员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不要误认为召开会议就意味着建立了开放的沟通渠道。与队员一起开会并不代表之间有很好的沟通。另外,要处理好团队内外部关系,力促团队和谐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3.2 适当支持

通常,当队员没有出色完成工作时,领导者会自然而然地告知队员,但当他们工作很出色时,领导者却不会告知。作为一个科技创新团队的领导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在工作繁忙时,也许你会只专注自己的工作,但请一定不能忘记队员的存在和他们的需求。要让队员感觉备受重视,给予他们一定的关注。

另外,提供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持方式。必须向队员解释为什么他们做的事情有效或无效,这可以加深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认识。缺乏反馈可能对队员业绩评估产生负面的影响。队员需要不断收到反馈,如果领导为队员设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并持续对队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年终评估时就不会出现意外的结果。另外必须记住,队员每年要获得的反馈不只一次。只要领导者能给予持续而合理的反馈,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提供支持也意味着要让队员参与他们喜欢的项目,了解他们的缺陷,并避免过于严厉的指责。只要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和队员们待在一起,就能得到更出色的队员。因为有时要经过一段时间队员才能发挥和展现潜力。

另外,为使科技创新团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各单位也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投入的重点放在各团队建设中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创新项目的开展。同时也要改善工作的条件和设备的购置。对整合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在申报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各单位也应该鼓励竞争,以贡献促发展,对优秀创新团队给予源源不断的项目支持和经费保障。

3.3 团队人才问题

如果用人不当,团队的队员缺乏相关岗位要求的技能,科技团队将付出昂贵的代价。组建的队员必须兼具以下几点要求:(1)智力:具有领会能力和迅速处理信息的能力;(2)解决问题的技巧:具有分析利弊得失并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可以从往日经验中认识问题并且能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分析框架;(3)创造力:能够积极思考,而且能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意见;(4)坚忍不拔的意志:原则性很强,能在压力下保持坚强,而且敢于坚持有事实依据的观点主张;(5)综合能力:具有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综合能力;(6)适应能力:能应对变化的外界情况,并能针对复杂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7)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验证各种判断的能力,能够从一系列的实际情况中,分析得出可信的结论;(8)沟通能力:能和其他人进行条理清楚而又沉着的学术辩论探讨。

我们知道,人才问题,特别是尖子人才是极端重要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任何学科和研究工作仅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发展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技团队建设中要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为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给以公平的对待,形成由学科总带头人、学术方向带头人、骨干后备队组成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在该群体中,必须注重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另外,还要注重大力引进外面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5]。

3.4 要意识队员的不满情绪

很多队员都会直接表露他们对工作的不满。问题在于,他们往往只是对相邻的同事和同一团队的成员如此坦白,而不是对领导者。通常,只有在队员提出离开团队时,领导者才知道队员的不满。

要确保队员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对工作感到满意,归根到底需要领导者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提供反馈。领导者有责任帮助队员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指引他们努力达成目标。此外,领导者应定期与队员进行交流,并对引起队员不满、工作积极性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一定会大有收获。

通常,领导者最终会成为帮手、可依赖的同事、导师和教练。无论与队员之间是何种关系,领导者都需要主动在队员的工作上花费时间,并提供指导。管理工作是与人相关的工作,领导者通常需要掌握一些全新的管理技能。记住:沟通、鼓励、合理的指正,以及友善对待下属是团队管理的成功关键。

3.5 领导才能的内在超越

在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中,领导才能的内在超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断内在超越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人不断进步、个人成功的不竭动力[6],这是一个不断扬弃和不断创造的过程。卓越领导才能的内在超越的外在化、具体化和感性化就是自身诚实正直的人品,主动积极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的作风,善于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还有善于学习、勤于总结的进取心。这种内在超越不是静止的,而是要不断螺旋上升的。领导才能的内在超越是内修,但内修并不是最终目的,它一定要通过外在表象表现出来,做到“内外合一”、“知行合一”,这才是一个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的领军人才的完整体现[7]。

3.6 健全机制

创新团队建设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院校之间甚至系所之间的自我封闭,在高层次上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各单位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重要的是要创新管理模式,在开放的条件下加强能力建设,在流动的前提下加强资源配置在公平的环境下鼓励参与,在竞争的基础上择优选拔与支持,在有效评价的前提下实行激励[8]。如甘肃省首批建设10个左右科技创新团队,对每个科技创新团队连续支持3年,每个团队每年获得的资助额不低于50万元[9]。安徽省教育厅首次设立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共有l0个科技创新团队获得立项,创新团队将连续三年获得每年20万元的经费资助[10]。

另外,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分配激励制度,是科技创新本质特性的真实反映。科技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有付出当然就应该有回报。关键是要有制度保障,在整个发展中,应该对那些在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项目中有创新的团队或个人都应该有相对应的奖励机制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不仅获得合理合法的利益,而且能够保持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活力。要实行科技创新绩效与待遇挂钩的绩效奖励津贴,使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得到尊重和肯定,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激情与团结协作、共攀科学高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我们知道,科研人员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动机,都希望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建树,对于他们来说,提升专业领域的成就、名声和荣誉以及相应的学术地位是物质利益以外的强烈需求。因此,创新激励机制,注重对科技人员的精神奖励,在分配制度改革时,探索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创新价值[8]。总之,应该健全机制,这样可以确保团队具有持久、旺盛的创新活力。

4 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总结和思考

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里也提出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建设人才强国的方针政策。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以及从各单位科技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和从以上分析中,我们都深切体会到,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有其自然形成的成分,但作为各单位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支持和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搭建,要搭建自身发挥与外界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经验交流活动,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氛围和机制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同时,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在团队建设中也至关重要。因此,根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要合理设计科技创新团队的宏观布局;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团队;构建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一致的运行机制,实施科技创新团队的分类管理和用人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和约束机制。另外,还认为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应对团体或个人知识产权重点保护;科技成果也应该及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使这个成果传递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有更高的层次和升华。

摘要:科技创新是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的根本动力,对未来国家的发展起着战略支撑作用,但是,对于科技创新的载体—团队的关注程度、支持程度和建设程度都远远不够,因此,如何改变现状,打造出更多具有一流创新水平的创新团队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就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一些见解,并借此反思当前一些做法。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周济.以人为本人才强校[J].高教领导参考,2004,(5):l-l7.

[2]张淑兰,肖玉平,何钦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团队[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5,l8(3).

[3]甘肃科技.甘肃省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J].甘肃科技,2008,24(2).

[4]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2).

[5]何钦成,肖玉平,谢红,等.强化科技管理实现科技工作跨跃式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1,(14):197-199.

[6]徐建生,张志,吴保群,等.团队凝聚力的构成要素及形成过程[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4):52-55.

[7]桂乐政.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J].武汉下程大学学报,2010,32(4).

[8]卢绍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2).

[9]甘肃科技.甘肃省科研方式实施重大转型[J],2006,22(10).

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篇8

【关键词】机器人 创新教育 团队建设

【Abstract】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goal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reform. Robotics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platform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because of its broad range of knowledge and diversity of practical innovation. Focus on the team building of robot innovative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eam build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m. The practice result ha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robot; innovative education; tea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47-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工程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引导,许多高校都在着手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提出了大量的改革方案,积累了许多经验知识[1,2]。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建立一个有效的创新实践平台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关键。机器人学是自动化、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最高体现,成为了各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教育和研究时的重要选题之一。机器人教育是指以机器人为主要教学内容或教学工具而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3]。以机器人教育为平台建立工程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了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4-6]。笔者所在苏州科技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以机器人教育为驱动的创新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重点围绕机器人创新教育团队建设,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1.机器人教育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综合,其交叉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日益突出,过去“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大型工程,必须要有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组织行为学权威、美国圣迭戈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于1994年首次提出“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教育创新团队是指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及科研目标而相互协作进行创新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群体组织。通过团队协作,成员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包容,且能够学会尊重其他成员的个体差异性。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够使整个团队产生较强的凝聚力,团队成员各行其职,然后进行有机地统一,能够促使团队发挥强大的力量,易于成员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易于取得成功。

机器人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不仅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知识而且种类繁多,个人或单一专业的学生无法胜任其研发工作,只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组成团队,分工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机器人教育涉及到教和学两个层面,一方面,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必须对机器人技术有全面的知识储备,然而我国现有的学科体系决定了我们的师资往往有专业的偏向,虽然都从事机器人的教学研究,但有人偏重机械结构设计,有人偏重智能控制,也有人偏重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等,这些现状决定了机器人教育教学时必须从师资上进行整合,形成团队集体;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不可能对机器人涉及的所有知识进行学习,也是没有必要的,但为了总体目标的实现又不能使某一技术的人员缺乏,所以对学生进行团队组合也是非常必要的,将不同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知识互补和技能合作。

2.机器人教育的学生团队建设

2.1团队组建模式

高校学生按专业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团队建设的层次性,一个机器人教育的学生团队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团队系统呈金字塔形,由基层团队、中层团队和组合团队三部分组成。基层团队主要是按学科专业班级组建,团队成员一般来自一个专业或班级,有利于沟通交流,主要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机器人相关功能部件的设计,每个团队的人数应该控制在4-5人,人员结构最好是高低年级组合。团队以自我学习训练为主,学习内容也以基础技能训练为主,借助学校的基础实验设施训练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基层团队是储备力量,所以团队个数可以设置最多,这也是普及机器人教育的需要。中层团队由基层团队选拔组合而成,根据设计内容不同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类团队。每类团队的个数应根据学校资源的配置情况设置。中层团队人员涉及到跨学科专业的组合,需有老师的介入指导,且必须制定实际的训练项目。组合团队是在中层团队的基础上选拔组成,主要围绕某一机器人方向组建成一个集体,团队直接受团队指导老师管理,由团队老师安排任务并考核。

2.2 团队人员选拔机制

由于受教育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机器人创新团队教学中来。为了更好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需对学生进行择优选拔。基础团队成员的选拔主要以兴趣组合为主,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自由组合团队。中层团队成员的选拔则需要采用考核或推荐的方式,如举行班级或专业内部的设计大赛,将基础团队中表现突出的团队或个人择优录用进入中层团队训练,另外,也可以接受基础团队之外的社团或协会的人员推荐,如电子爱好者协会、机械创新社团、机器人社团等,这些人员虽然不在学校机器人学生团队建设的框架内,但都有着对本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团队的建设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组合团队人员的选拔则需要更严格的选拔条件,一般队员都必须具有具体项目设计的实战经验,比如参加过校级或市级的学科竞赛,能迅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项目中来。组合团队是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学科竞赛的主力军,也是教师科研活动的得力助手,团队成员直接受指导教师的培养,同时也肩负着指导和帮助低级团队的任务。

3.机器人教育团队建设实践

笔者所在苏州科技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机器人创新教育团队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依托本校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目前已形成了四个机器人团队方向和一个机器人研究所,如图2所示,四个机器人团队方向主要由学生组成,老师负责指导,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对外参与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数字化智能研究所主要是老师团队的科研基地,并负责管理下设的四个团队方向。

学校除建设有一般基础训练的实验室以外还建立了专门的机器人训练实验室,如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慧鱼机器人实验室等。学校通过开设机器人选修课和开展机器人科普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相关专业开设有机器人导论等课程,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对于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学校不仅在评先评优中重点考虑,而且可以计入学生的课外学分,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指导学生获得竞赛名次的老师,在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时候都将获得学校的认可,给予优先考虑,从而也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

近年来,通过机器人团队建设,我校学生在各级别机器人学科竞赛中获得奖杯7座,一、二、三等奖104项,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的老师2人次。成绩的取得为学校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也指明方向。

结语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高级人才培养的关键,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机器人作为集机、电、光、液、控制等于一体的智能自动化装置,是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平台,在机器人平台上实施团队建设是保障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之一。科学合理的团队建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集体协作的团队观念,同时也能促进老师学术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改革观念的更新。

参考文献:

[1]戴敏,张志胜,史金飞.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2008,10(9):258-260

[2]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80

[3]夏庆霖,姚书振.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7(1):102-105

[4]陈巍.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297-300

[5]张小花,曾涛,叶丽萍.机器人技术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浅析[J].科技信息,2011(29):607-608

[6]于金霞,张英琦.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0(29:58-60)

作者简介:

张毅(1964-),男,汉族,教授,主要从事动力学与控制、力学中的数学方法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上一篇:一位优秀教师必读书目下一篇:5月思想汇报:服务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