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2024-07-21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共10篇)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篇1

新一轮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

[1] [2]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篇2

一、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

为学生服务, 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 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 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 要把教学目标订得低些, 学生使劲便能够得着了。

为学生服务, 应该防止为参考资料服务。就拿语文教学来说, 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多, 一篇课文怎么教,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每册语文书, 除了人教版教参外, 还有全国各地配置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看, 但看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服务, 而不是为资料服务。记得在实习期间, 其中有一节课上得一塌糊涂, 后来查找原因, 重要的一条就是参考资料看得太多, 以本为本, 以至进行教学设计时,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的发展, 至关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要从以前的知识本位向“以学生为本”的方向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功能, 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过程中, 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三维”发展。知识与能力是基础, 过程与方法是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灵魂, 三位一体, 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 学会做人。

促进者, 促使学生发展者之谓也, 有三个层面的意思:推动→督促→促成, 表明学习层次的三重境界:当学生不想学习时, 教师要想办法,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推动学生学习;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 教师要督促学生学习、思考, 不断地给学生添加学习的动力, 直至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时候, 教师要促成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促进学生学习的三重境界, 也就是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知之→好之→乐之”, 知之而推动, 好之而督促, 乐之而促成。其间, 教师的主体性是十分明确的, 所以教师作为促进者是促使学生学习, 而绝不只是袖手旁观者, 看着学生疯逗打闹、脱离教学情境也不闻不问, 不理睬。相反, 教师必须认真备课, 确定教学目标, “教”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应设想如何促进学生学习, 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是教与学的合作者

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师生不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人”关系, 各自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与学的关系, 再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一方面, 教师帮助学生学;另一方面, 学生帮助教师教。

帮助学生学习不是不让学生学习, 更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特别是在辅导后进生时, 不要忘了给学生当助手, 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 强制、逼迫学生学习, 否则结果会和学生搞得很僵, 师生心里都不愉快。应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有好学上进的一面,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强迫命令, 才能避免师生对立。反过来, 也要坚信每位学生都不仅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 才能对各类学生都有感情。以前, 我曾有过只有好学生才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观点, 觉得那些学困生是阻碍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 这样, 对差生就缺乏耐心, 就不能建立互助的关系, 师生关系不协调, 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后来我在实践中强化了这一认识:每一位学生都有帮助我提高教学能力的潜能, 我应该到学生心里去找我的“助手”。从这样的认识出发, 不停顿地到学生心中去找, 这样, 我的“助手”越来越多, 连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学着帮助我留作业, 批改作业, 评试卷, 批改作文。我教语文, 越来越轻松, 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这些“助手”不仅帮助我完成教学任务, 也帮助我提高教学水平。因为我在和这些“助手”的“交往”中不断加深了对学生心灵世界的认识, 不断加深了对一届又一届不同性格特点、思维特点的学生的认识, 从而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 改进了我的教学方法。

因此, 可以说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 又是与学生进行合作教学的伙伴;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 又是教学沟通的伙伴。师生都是“双重角色”, 形成教学“互动”:教师主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对学生激励、期望、启发、鼓舞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认真思考、踊跃表现、勤于动手、大胆创新等。师生还可以实现教学“互惠”:师生共享知识和经验, 互赠理解和智慧, 互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交流各自的情感和体验。学生体验到学习进步的愉悦、自我成长的幸福;教师体验到自己专业的进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论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3

一、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

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有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要把教学目标订得低些,学生使劲便能够得着了。

为学生服务,应该防止为参考资料服务。就拿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多,一篇课文怎么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册语文书,除了人教版教参外,还有全国各地配置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看,但看的目的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给学生服务,而不是为资料服务。记得在实习期间,其中有一节课上得一塌糊涂,后来查找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参考资料看得太多,以本为本,以至进行教学设计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要从以前的知识本位向“以学生为本”的方向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功能,强调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学过程中,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三维”发展。知识与能力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灵魂,三位一体,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促进者,促使学生发展者之谓也,有三个层面的意思:推动→督促→促成,表明学习层次的三重境界:当学生不想学习时,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学习、思考,不断地给学生添加学习的动力,直至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时候,教师要促成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促进学生学习的三重境界,也就是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知之→好之→乐之”,知之而推动,好之而督促,乐之而促成。其间,教师的主体性是十分明确的,所以教师作为促进者是促使学生学习,而绝不只是袖手旁观者,看着学生疯逗打闹、脱离教学情境也不闻不问,不理睬。相反,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教”是为了促进学生“学”。应设想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是教与学的合作者

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不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人—人”关系,各自都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与学的关系,再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

帮助学生学习不是不让学生学习,更不是强迫、命令学生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辅导后进生时,不要忘了给学生当助手,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强制、逼迫学生学习,否则结果会和学生搞得很僵,师生心里都不愉快。应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有好学上进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强迫命令,才能避免师生对立。反过来,也要坚信每位学生都不仅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各类学生都有感情。以前,我曾有过只有好学生才能帮助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观点,觉得那些学困生是阻碍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这样,对差生就缺乏耐心,就不能建立互助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后来我在实践中强化了这一认识:每一位学生都有帮助我提高教学能力的潜能,我应该到学生心里去找我的“助手”。从这样的认识出发,不停顿地到学生心中去找,这样,我的“助手”越来越多,连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学着帮助我留作业,批改作业,评试卷,批改作文。我教语文,越来越轻松,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这些“助手”不仅帮助我完成教学任务,也帮助我提高教学水平。因为我在和这些“助手”的“交往”中不断加深了对学生心灵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了对一届又一届不同性格特点、思维特点的学生的认识,从而根据学生的心理实际,改进了我的教学方法。

因此,可以说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与学生进行合作教学的伙伴;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人,又是教学沟通的伙伴。师生都是“双重角色”,形成教学“互动”:教师主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激励、期望、启发、鼓舞等;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踊跃表现、勤于动手、大胆创新等。师生还可以实现教学“互惠”:师生共享知识和经验,互赠理解和智慧,互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各自的情感和体验。学生体验到学习进步的愉悦、自我成长的幸福;教师体验到自己专业的进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教师的角色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一种“角色丛”的形态呈现。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只有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师角色新观念,给教师角色准确定位,广大教师才能从旧有的观念、经验、习惯和模式的窠臼中跳出来,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进而把本次课程改革推向进一步的发展。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篇4

摘 要: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课堂行为及教师角色的变化入手,阐述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旨在引导师范生走进新课程,为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新课堂;教学行为;教师角色

面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师范院校将实现对基础教育从宏观控制到全面服务的根本性变革,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师范教育自身科学性、先进性的需要。师范院校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师范生走进新课程,有责任使师范生了解目前中小学教育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要求,有责任让师范生为服务基础教育做好知识、能力的准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师,我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新课程”与“新课堂”的关系,不断地思考如何促使学生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合理地训练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新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使其顺利成长的场所,是教师在学生心中确立威信,获得认可,展示自我,提高职业技能的舞台。论文论文参考网目前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课程改革前相比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是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可以说,人海茫茫,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的讲解要起到启发、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是为了不教”,“无需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理想境界。

(四)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或省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他们得出结论或背前人提供的答案,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

(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我教你学” “我讲你听”,学生完全任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很少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从古至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孔子到陶行知,从凯洛夫到布鲁纳,中外古今教师角色理论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引路人,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学习伙伴。为此,师范生必须了解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 “推着学习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都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三)由“一桶水”向“长流水”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已经过时,这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 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去“挖泉”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四)由“蜡烛”向“阳光”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蜡烛”。蜡烛的光太弱,能照多久?教师应将灿烂的阳光散布到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孩子沐浴着爱的阳光,茁壮成长。这灿烂的阳光就是爱生之心,有了爱心,你才会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孩子的心理埋下“爱”之种,扎下“爱”之根。而不是“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论文论文参考网

(五)由“辛勤的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辛勤的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辛勤的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园丁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给学生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

(六)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新课程中,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这就是国外多年来一直提倡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把就学于研究有机的融为一体,他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新课堂中师生课堂生活的变化

(一)新课堂中教师对学生有尊重、有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成绩哪怕是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二)新课堂学生在教师面前有轻松、有自信

新课堂中师生之间一改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和“容器”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墙”被推倒了,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大胆质疑。碰上不能肯定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大胆地说:“我也不大清楚,我们一起来研究”。师生关系的转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一句:“有不同的意见吗”?“想说的站起来说吧”!“你的想法比老师的好”。这些看似平常的话,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新课堂中教师有压力

由教学方式的转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已不适应课改的需要,所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为了上好一节课,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备课量大了。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思维、大胆地提问、多渠道获得信息的能力等都给教师带来了工作上的压力。

(四)新课堂中存在的新问题

新课程改革使基础教育硕果累累,可是也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课堂教学缺乏有效地指导和相应地评价;实验室等办学条件的缺乏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大班额与学生自主式教学的矛盾;语文老师很忌讳“讲”,怕讲多了有“填鸭式”、“越俎代庖”之嫌,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缜密的思维以及精彩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老师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感官上的活跃生动,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下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定位自己的角色,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2〕傅道春.新课程课堂行为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谈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角色;转变 代写论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迄今为止,教师具有的文化传递的基本职能没有变,但是教师的角色却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该同时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变换角色,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首先,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单向度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观念。我国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教育学/职业教育论文 http:///)。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积极开发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其次,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传统教育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的弊端而提出来的。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过于注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了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计划的制订、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对自己的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第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上世纪70~80年代,英国学者劳伦斯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并从课程实施的角度出发,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论。他认为,在以过程原则为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它促使教师在教学上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指导的方法。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而不是经验和技术型的专家。这样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并通过积极反思“教书匠”式的教师形象而对教师作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教师有必要进行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新角色有利于确立教师的研究地位,树立新的教师形象,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新时期的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时刻关注新课程的发展,积极实践,做一名能够启迪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师。

谈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对于这一次新课改,我通过学吸新课改的有关培训内容,我认为教师在新课改中必须转变角色和找到落实新课改的策略,本文就从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课程高考,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价值观、突破自身的素质局限,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步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最终在新环境下塑造自身新角色。

(一)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

教师角色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和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作为课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平、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从而起到指导作用,但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中丰富的科学与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积极影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者。

(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传统意义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老师和学生一样,有时是静态者(倾听、接受),有时是动态者(发言、活动)。角色也在不断变化,有时是导演,有时是观众,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主持,有时也是演员。但无论何种角色,无论何种变化,教师都应是学生学习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促进者”,都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自由的、合作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自己贴近学生,融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注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的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忆下来,然后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注重过程与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与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

(四)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活动为主体,在方法上以教师的“填鸭式”灌输为主,不少教师片面强调“讲透”、“听懂”,结果却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独霸了讲台。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能被动的接受。过去有一种比喻:“教师要装满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学生比作一个容器,教师的教就是往这个容器里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关注。而现代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中心地位,课堂主要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由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产生教、学协同与共振,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从而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课改,注重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把握新课改的精髓,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时的教学。对于新课程实施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的精神,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新课程理念得到落实。

(一)经常用新课程三维目标审视、反思教学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构建课堂教学结构时,应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科学

方法为指导,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开展有控互动的教学程序,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要突出定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简单的问题,历史上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有本质的突破。这期间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毅力,伽利略敢于向所谓的“真理”提出质疑的勇气,在理想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的研究方法,都是渗透科学观教学的好素材。用好这些素材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要重视教法研究,积极探索“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特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都要清醒的认识两点:一是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二是在教学设计“求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效果的“务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高效互动”的教学策略,即通过有效的互动达到教学的高效,让学生在有目的的认识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要用继承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课改

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各有所长。有过程感受和体验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课堂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好的接受式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和理解是有效的和经济的,但从长远来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探究所需要的多种智能,接受式学习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原因。但这并不是要否定接受式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较多的时间和较多的空间,间接获得知识仍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当认识到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应该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学习方式,将探究的方式和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探究教学不能搞形式主义

探究式学习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过程中的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要使探究学习不流于形式,在设计探究教学时,就要衡量探究的意义和价值,看是否能把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在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时,不要让实验变成形式,要出于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注重理性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选好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适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五)新课程教学的评价机制要跟进

新课程实施关键当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外部环境(各种评价)也很重要,如何让教师无后顾之优地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新课程实施,要下大力气制定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如果需要用期中、期末考试作为评价依据之一,则期中、期末考试的命题必须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5

摘要:该文从新课程理念角度,阐明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要重新认识和确立

自己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适应与发展

新课程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这种回应,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传统的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理解。

1.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1.1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课程曾经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教学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学习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的是相同的内容,而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学习的很少。在学生管理上同样追求统一。学生从小就被教导,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不要有“越轨”的行为。

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个性化的教育。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了非人性化学校教育的发展轨迹。关注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养成,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新课程要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必然要求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1.2 倡导课程综合化

分科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以及学习期限。它注重知识的分类和逻辑体系,关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的选择安排,具有全面深刻、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综合课程是以整合或统整的方式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组织在一起。它所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综合化的理念,以打破分科主义对具有整体性的知识

和经验的肢解,为学生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认知途径。它充分体现出关注学生主体性和学生整体性发展的理念,能够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对于弥补分科课程的弊端、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有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与分课程各有利弊,二者的关系只能是互补而不是完全对立。在设置学校课程时,要整体考虑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势与缺陷,使二者形成互补,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1.3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

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是课程权力再分配的必然结果。我国在课程政策上倡导“三级课程管理”,从而出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行存在的局面。特别是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课程权力方面,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在课程开发主体方面,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开发场所方面,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国家课程开发只能照顾到学校教育共性的一面,而不能满足地方教育的需要并体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则能反映学校的具体教育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发展风貌。虽然校本课程往往不是一些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课程,但其所涵盖的综合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能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充满情趣。这样的课程更受学生欢迎,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教师是社会生活中从事教育专业化活动的角色。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要求“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1教师应由一个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

传统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表现在:① 信息交流的单向传输方式(教师讲、学生听);② 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 ③ 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教师关注不够;④ 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

传统知识传授者角色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 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③习惯传承;④工作方式简单化;⑤教学条件限制;⑥应试教育。

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应当是:① 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② 由统一的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③ 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④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⑤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⑥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⑦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2.2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并在课程形态上提供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载体,如研究性学习等。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教师要做到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必须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养,否则是不能很好地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

2.3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而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利,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教师有必要进行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树立教师的新形象。

2.4对教师角色隐喻的反思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它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它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其实,教师更像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已都受益无穷。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但它却显示出一种固定、统一的教育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

一、批量生产是一种工业模式。其实,教育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灵魂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发”和“升华”。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它反映了一种田园式的宽松环境,重视了学生的成长历程,注意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强调了教师作用的发挥。但它过分强化了教育阶段顺序的固定性和教育缺欠的不可修复性,有人为的强制性。其实,教师更应当像太阳,是一个充盈的、热情的、开朗的、充满了光和热的载体,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播下光和热,使学生变得强健有力、自强自立,完成自身生命的追求。

有人说教师要有“一桶水”,它强调的是教师要有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实现学科知识的有效的传递。但它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成了知识的的容器,被教师注入知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原样倒出来。其实,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无所不知。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发展出一镐之力。

3.教师新角色的适应和发展

3.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思想,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教育创新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要着眼学生的一生,着眼学生的未来;树立信息教育思想。

3.2注重专业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的意识与能力,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职业道德的提升来促进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教师应从课程整体的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的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去编排审视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材;教师应能根据教育评价的尺度,评价新教材在促进学生方面的科学性、适应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3教师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

作为一种专业活动,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专门训练。课程改

革应该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尤其在校本课程的层面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总之,我们要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增强课程改革的信心,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浪潮之中。

参考文献: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9.靳玉乐,宋乃庆,徐仲林.《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晋源区五府营小学

030025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篇6

一、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作为促进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积极地旁听

俗话说,旁观者清。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或讨论,从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2. 给学生心理的支持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做到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学生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教师以一个促进者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的给学生放任自由,同时也要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合作精神。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强调:“只有对自己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因此,教会学生自律会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学习,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位教育家对这种教育状况描述的很逼真,他说:“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立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者的先生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都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也受到严重的束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应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交流协作,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共同成长。

三、教师是新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

首先,课程改革就是改变过去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做法,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程内容的弹性加大,教材、教参留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课程由统一变位多元。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自己的经验、探索和思考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其次,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加大了课程中不确定因素。新课程知识是由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三个方面。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个人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加大,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过程。第三,新课程改革妥善处理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把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上日程,逐步将一部分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下放给地方和学校,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更多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机会,强化了课程意识。教师既是课程的设计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将在地方课程设置,尤其是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现代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意识、实施意识、开发意识、创新意识。

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

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教师要探索教学方式的新途径,以使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有机整合。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审思、研究;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批判改进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创造性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学知识”。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篇7

始于2001年秋季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学生的发展目标中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 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观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的革新。长期以来, 教师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新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 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育观念也要随之更新。教师在积极参与这场课程改革的同时, 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 加强师德修养, 调整素质结构,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新课程改革所引发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1. 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做课程结构的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学校的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 新课程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位,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构上强调均衡协调的发展, 评价上更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认识到新课程的显著特点及其发展性, 它必须随着时代、随着学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学校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建构的, 新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地对话、积极地互动, 这样才能构建对教师与学生都有意义的课程。课程又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载体, 新课程是从原来的教材、知识发展到统整的、建构的课程, 它既是联结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也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是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的桥梁。根据新课程的需要,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重新规划, 将旧课程中“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清理出局, 使教学内容简化, 贴近学生生活且易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相应会变得容易实施和比较亲切, 这种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愉快, 使学校的学习生活变得轻松, 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

2. 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心灵使者和引路人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对学生传统的看法, 不再把学生看成是幼稚、无知、听任教师摆布的、被动接纳知识的容器。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自主的人, 他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的、控制的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它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知识;学生有自己的个性和尊严,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有无限的创造潜能,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要相信只要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学生是完整的人和有个性差异的人, 不是学习的机器, 而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师要还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 要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解放他们的时间、空间、双手和大脑, 让他们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 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路人, 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扮演好示范者、朋友、心理医生等多重角色。

3. 教师要变革教学方式, 掌握教学技能技巧, 做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者、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教会学生学习, 远比教给学生大量的、现成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指导学生直接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角色主要是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 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 体现在教学上以死记硬背为主, 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导致“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法, 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既给学生增加了负担, 也给师生双方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运用, 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 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准确地了解学情, 及时发现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学习计划, 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是权威, 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 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 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启发学生, 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最终由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答案。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教师的素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而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影响到教师素质结构的变化。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由纯粹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综合型教师。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适应自己角色的转变, 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结构。那么,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在培养目标上要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 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观念转变, 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和创新观念, 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和敢于创造的能力;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要有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树立教育网络化的观念, 对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有清晰的认识, 既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积极影响促进教育的最优化, 又要防止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 要大力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教育理论。首先, 教育理论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 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 它对教育研究与改革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次, 教师掌握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是保证教育研究与改革的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涉及内容比较多,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它是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核心知识, 是教育研究与改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3. 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是研究型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 包括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 (1) 发现、分析并确定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并把它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2) 信息搜集与整理的能力。教师应学会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综合, 并用口头或文字、图形或表格等形式对信息进行整理。作为从事现代教育的教师, 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将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实现教学创新, 并为科研积累有益的数据。 (3) 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改革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活动, 所要研究的课题通常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 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 (4) 反思的能力。教师必须经常反省自己, 从经验中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 (5) 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想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或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 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研究成果的作用, 若没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是不行的。

4. 要强化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道德素质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道德素质主要是对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与改革活动的特殊道德要求和应具有的行为规范。 (1) 坚持真理, 勇于探索。新课程改革过程是一个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 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 教师必须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 经常要突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 而且这种劳动和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偿是难以对等的。只有不怕辛苦、不计得失、坚持真理, 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 才能投身于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 (2) 实事求是, 严谨治学。科学研究与改革是严肃的事情, 来不得半点虚假, 要坚持科学的治学态度, 一丝不苟, 严肃认真。 (3) 虚心好学, 团结协作, 勇于创新。教育改革过程往往需要教师之间的彼此支持与协作, 只有虚心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 补己之短, 通力协作, 互相配合, 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

浅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8

一、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核心特征中的主要特征。

比如大学生马加嚼,由于心理的畸形发展,杀死了本宿舍的四位同学,从一个曾经是优秀的学生、孝敬的孩子变成了杀人恶魔。例子说明,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做好工作,也许可以避免一些灾难的降临,也说明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怎样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呢?

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2.教师是人生的引路人。

具体的说,要做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做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就要求教师应做好如下七点:

(1)教师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3)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4)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5)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7)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教师要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与研究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专家的“专利”,少数教师尽管从事课题研究,也是立身于辅导的地位,哪怕有点成果,但是不能转化为实践的创新;教师不提高理论研究教学,就容易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与教学和研究不能衔接,对教师的教学和发展都没有好处,更不能适宜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是研究者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要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要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倡导在行动中研究,把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定格为行动本身的“行动研究”方法,同时还确定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由“教书匠”转向“研究家”;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三、从教学与课程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设计者。新课程倡导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政策,明确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性,给予教师课程设计的自主权。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能只是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并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综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和社区之间存在多种内在的联系:学校的教育资源要向社区开放,参与社区的社会教育活动,社区也向学校开放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将为“一体化”,学校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随之变革,教师不仅是学校型教师、专业型的教师,而是“社区型”、“开放型”的教师,成为整个社区科学文化的建设者。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篇9

【摘要】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但全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却需要行为角色的转换。因此,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迅速转换角色、适应新课程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平等首席”、参与者、组织者及教学过程的分享者上。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教师定位教师角色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转向扮演教学中的对话者、合作者和激励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向是为了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下,能力得以提高,经验得以积累,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

一由知识的灌溉者转向教育的对话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角色。为了完成这个转变,语文教师要确立两种意识。一是确立民主意识。二是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的主体性,即确立人本意识。学生不是被动地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其能力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堂目标,即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由“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论”的转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到“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去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的转变,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不应总是居高临下,而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独特个体。作为教师,践行“人本意识”的重要举措就是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势利导。

这样,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得到可靠的保证,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语文教育才会成为真正的生命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于是,有了各抒己见,讨论辨析,有了发现质疑……从而带着更多的疑问迈向新的台阶。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向教学的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些都表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代替师生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由于受教育者个体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因此,老师应对学生报以朋友般的热情,而不应以教授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要去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创造能力,放下绝对权威走进学生之中,你才会发现学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帮助学生去抓住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向一个合作者转变。

三由成绩的裁判者转向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首先,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超然于对象的情感之外,应与之共同介入,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不成熟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尤其重视其中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努力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和情意能量。其次,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内隐性特征,从对优质言语作品鉴赏和玩味到对语感素质的积淀和过程,其细微的进步需语文教师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和呵护,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对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赞美,并以饱满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再次,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地去关注学生,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估每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个体的差异,承认并尊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篇10

姓名:左太平学号:200841340180指导老师:张栋栋

摘要:当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主导性角色受到挑战,非主导性角色开始增强,新角色内容不断产生和丰富;二是传统的落后认识开始遭到摒弃,新的科学的角色概括开始出现,对教师的角色开始科学规正。对于教师角色, 当下人们谈论颇多的是“转变”,它似乎意味着中小学教师正由“旧教师”转为 “新教师”,去旧迎新。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和认识不够全面,有失偏颇,容易误导对今天教师角色的构建。故此,这里就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1、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的原因

1.1在传统教学中,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羁绊

教材和教参、统一考试和检查。学生的统一考试严重束缚了教师们的手脚,注重应试教育,因为当代现实社会中社会对学校做出的评价主要是依据一个学校的升学率。大部分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然而升学率低的学校就是“ 差” 学校。学生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通过各种路径,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们送去那些升学率高的学校读书,而“ 差”学校则面临着学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社会大众低头,沿着传统教育的轨迹,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厚待遇。学校评价教师也“ 依葫芦画瓢”,无奈,教师只能被动地且必须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课程计划,机械地“ 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地向学生传授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课本知识,教师最终成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载体,其所承担的只是“ 传声筒” 式的角色。而学生也只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苦苦挣扎。这种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知识传递,会泯灭学生鲜活的个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原有的“ 园丁”、“ 蜡烛”、“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提升,这些美名不但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要不断补充新的角色,教师将不再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1.2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马可波罗曾经说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抑或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更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变教师角色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将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旧课程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这一转变必然对教师的角色提出全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 教学大纲” 走向“ 课程标准”,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2.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从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之久,在推进教育进步、教育革新方面取得了不可泯灭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经济力量薄弱相对偏远的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好地证明了广大人民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器,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课程教学实施中,一部分教师受困于角色的转变,在教学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总是徘徊不前。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内在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作如下的转变:

2.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就成了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只重视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可是新课程改革则是要求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只会接受知识,不懂学以致用。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学习和掌握知识,又可以陶冶

情操,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比仅仅是一纸空文凭,又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要贯穿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人生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情感, 而不是知识甚至智力。体质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代教学应超越唯一的认知,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本位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原来所担任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了。因此,教师角色必须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可能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只有让学生拥有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讲,更要注重学生学,真正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实现了这一转变,学生将会成为教学活动真正的主人,教和学将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景象。可以很好地促进对学生智商与情商的综合培养,可以使素质教育得以实实在在的实施。

2.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式结果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提问知识、评判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目前,人们意识到教学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切

身体验,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等,正是这种体验决定着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为了实现结果目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并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四点:其一,强调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其二,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和技能、技巧的习得形成;其三,强调“知—情”对话,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寓于知识经验中的情感的充分觉察和体验;其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以及多种方式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为学生设计出合乎年龄特点的活动,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了这一转变,可以让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所有学生都能够愿学、能学、会学、苦学、乐学;在这个乐园里,学生的理性思维、自由意志与人格特点会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会成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和教师、同学的交往与对话中,个体的智慧潜能得到挖掘,道德性格得到了陶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佳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幸福乐园。

2.4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高临下。他们已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对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这种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同时,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并不是知识拥有的唯一者,而学生完全可以不依赖教师,在课堂之外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他们获取知识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渠道之便利,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为了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和教师都处于愉快状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其他媒体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张扬个性、提高能力,教师就必须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2.5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相当一部分传统型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模式化和公式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必须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2.5.1精心处理教材。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个性化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倡导用教材教,反对教教材。

2.5.2编制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2.5.3倡导教师教学风格富有个性化。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

2.6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教学过程存在四种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一是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教,学生受;二是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三是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信息交流方式,师生、生生之间互相问答;四是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较好,尤其是最后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将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

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黄济. 现代教育论[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6]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曾素林.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 单一型” 走向“ 综合型” [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1).

[8]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 黄济. 现代教育论[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11]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经营目标责任书模板下一篇:安环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