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美丽中国

2024-08-19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共8篇)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 篇1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美丽中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几天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代表们各抒己见。大家认为,美丽中国,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图景,必须合力推进建设。

美丽中国是何模样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

“一听到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脑海中就浮现出我们海南椰风海韵的景象。未来,海南一定更加美丽!”谈及美丽中国的概念,海南大学教授罗素兰代表对家乡的美丽充满了骄傲。这个周末,北京海淀区居民厉江冒雨来到北京香山。“我们不是来游玩的,只是来这里静静心、呼吸新鲜空气,在大城市,这些东西太少了!”提起美丽中国,她说:“真希望我们的国家处处美丽。”

厉江的话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从我们的工作中,不难看出不科学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

1面影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代表告诉记者,在最近几年的天气预报工作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前几年是珠三角,这几年扩展到长三角、京津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何立富代表说。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代表说,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我眼中的美丽中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赵树丛代表说。

美丽中国为了什么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

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转变趋势。”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代表说,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在一些地方,涉及环境问题的上访、信访量居高不下,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

赵树丛代表认为,长期以来,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就是要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使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更加美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形势,建设美丽中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罗志虎代表说。

美丽中国何处着力

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

题,生态文明要融入各方面和全过程

愿景美好,任务艰巨。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从中央到地方,打造美丽中国,布局谋篇正在展开。

迈向美丽中国的路径,首先离不开环境保护。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蒋益民代表说,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目标需要坚持生态文明指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他深信,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执行将更加有力,投入将大幅增加,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山川秀美,对林业建设来说,必须把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作为总攻方向,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赵树丛代表说。

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

贵阳的实践取得可喜成效。李军代表说,5年来,通过全方位的生态建设,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6.8%,森林覆盖率从34.7%提高到42.3%,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5%以上。

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从目前的情况看,生态不文明做法普遍存在,生态文明的理念需要进一步树立。同时,自然的价值还没有完全被承认,从社会观念上讲,对财富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评判幸福的主要标志„„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 篇2

安吉, 地处浙西北, 其名取自《诗经》中“安且吉兮”之意, 由汉灵帝所赐, 至今已有1 8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 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 安吉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平安、吉祥、美丽、富饶”, 这里的人们享受着现代化、标准化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处处洋溢着和谐、自然的生态之美。

美丽源于标准

在安吉灵峰山脚下, 有一个依山而卧的小村落——横山坞, 风光秀美、景色怡人。走进横山坞, 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令人心旷神怡, 陶醉其中。

当你正惊诧于身处现实版的世外桃源之时, 不远处传来了悠扬的歌声, 阵阵欢歌笑语, 飘荡在如画的横山坞。跟随着这美妙的声音, 我们来到了横山坞村民健身广场, 原来是村民们正在开展娱乐健身活动, 开心地跳着广场舞, 唱着“小苹果”, 每个人的脸上无不流露着无以言表的幸福喜悦, 一幅现代化农村的蓬勃景象尽收眼底。

美丽的画卷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然横山坞的魅力并不仅仅如此, 这里有占地面积4 000多平方米的村级便民服务大厅, 可以代办户籍、计生手续, 提供自来水、用电安装维修以及就业咨询等全方位的一站式便民服务;标准化的灯光网球场、篮球场, 标准化幼儿教学点、养老中心、医疗卫生服务站一应俱全;同时建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茶叶专业合作社, 2万多平方米的村工业集中区, 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解决一切生活所需和就业问题, 横山坞真正走向了现代化美丽乡村“生活甜美、生态富美”之路, 横山坞人也快乐地享受着标准化、现代化农村带来的富足、惬意、和谐、幸福的生活。

大学生村官程敏告诉记者, 今天的横山坞, 这一切的成果都要归功于一项工作, 那就是——标准化建设。在横山坞美丽乡村的创建过程中, 标准化工作可谓功不可没。从2006年安吉主导制定的《生态村建设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伊始,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就在标准的指引下渐渐展开, 之后随着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系列地方标准及标准体系陆续出台, 横山坞和许许多多的乡村在标准的引领下努力建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美丽村庄。如今的横山坞, 依托标准建设, 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 美丽乡村建设的经典范本。

美丽乡村, 魅力横山坞。在安吉, 像横山坞村一样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不胜枚举。据悉, 通过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 截至目前, 安吉县已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 12个乡镇实现全覆盖, 创建总覆盖面达到95.7%, 呈现出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大格局。

标准化圆梦安吉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这是中国美丽乡村的总目标, 亦是每个安吉人的美丽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安吉积极探索美丽乡村标准化之路, 以标准为统领,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安吉, 一支由30余位县内外新农村专家、标准化专家和7名“三农”专家、教授组成的队伍经常行走在各村之间, 他们是安吉中国美丽乡村专家库的成员和顾问, 经过多年努力, 共同研制了中国美丽乡村标准体系。

这个体系以“一个中心、四个面、三十六个点”为元素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中心”即:中国美丽乡村总目标, “四个面”即:“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三十六个点”就是36项考核指标。整个体系涵盖了各项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近280项。从功能上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提升、服务保障、产业经营、公共服务5个子体系, 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农村产业标准化经营、农村公共事业标准化推进、农村事务的标准化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美丽乡村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规范》、《美丽乡村村落文化展示馆建设与服务通用要求》等标准 (规范) 20余项, 确保了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有方向、评有标准、管有办法。

有了标准体系的支撑,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为了将美丽乡村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安吉县采取了4项保障举措, 即建立多方投入机制。安吉县 (乡) 财政、村集体、农民共同投入资金, 用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 推进社会工商资本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与经营管理中, 达到了共建、共赢、共享的效果。5年来县财政以奖代补资金达到5.1亿元, 乡财政投入2亿元, 带动村集体投入7.71亿元, 带动农户个人投入1.24亿元, 撬动各类金融、工商资本投入60亿元以上;建立考核机制。以村为单位, 坚持“一个标准、三个档次、捆绑考核、动态管理”的联动考核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根据考核评定结果, 县财政对评定为精品村、重点村、特色村的根据人口规模大小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不等的奖励, 并对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站、体育设施等建设项目给予10-30万元的专项补助;建立宣传培训机制。邀请标准化领域专家定期开展美丽乡村标准化培训班, 利用高速公路路口广告牌、美丽乡村村村看平台、数字电视点播界面等大力宣传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成果。

以标准体系为基础, 安吉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大农村来建设, 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管理, 作为一个大生态博物馆来布局展示。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呈现整体美, 保持真山真水, 因地制宜, 因村而异。“绿水逶迤去, 青山相向开”, 用标准引领, 以生态立县, 成就了安吉这一中国首个生态县。标准圆梦, 安吉人的美丽梦想终成现实。

与此同时, 更振奋人心的是, 以安吉县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已于6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 这意味着, 安吉人正努力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推向全国、推向国际。

国标促美丽升级

2014年, 安吉被国标委、财政部选作首个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县。借此契机, 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全面升级。

经过一年的努力, 安吉美丽乡村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完成了围绕45项新建设指标的升级版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安吉地方标准的梳理;发布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技术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等多项安吉地方标准, 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制定。

安吉作为第一起草单位, 积极联系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浙江省质监局, 共同商议标准起草制定方案, 明确标准制定9家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并赴四川、重庆、湖北等地调研, 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经起草组6次会议、全国意见征求和11次修订, 2015年2月, 在京召开评审会, 通过国标委专家组审查, 并于6月1日发布实施。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的发布是安吉探索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模式的成功缩影, 也是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参考依据。

“安吉模式”值得借鉴

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而且也为全国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标本。今天的安吉已然成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 甚至被一些学者誉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它的新农村标准化建设经验值得大力推广。

2014年8月, ISO秘书长罗博·斯蒂尔夫妇一行来安吉考察美丽乡村标准化工作, 罗博秘书长对安吉运用标准化工具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十分赞赏, 经实地考察, 对安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分类等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鼓励安吉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经验汇总成案例进行推广。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 “安吉模式”走在了前列, 其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安吉在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和国家农综改试点工作中, 努力把握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即始终充分尊重民意, 保护好美丽乡村本地文化风俗, 发展好各村特色产业, 体现个性特色;紧扣标准的精简实用, 严谨地对待标准体系建立、地方标准规范制修订过程, 避免“泛标准化”, 保障标准这个“和弦”能服务好美丽乡村建设的“主旋律”;明确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不仅要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更要以农民满意、幸福为最终目标, 避免“被标准化”。

通过发挥标准的规范提升和普惠共享作用, 全面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 使农村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经济活力显著加强, 乡村文化日渐繁荣, 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如公共服务方面, 县级职能部门19大类121项事项全部放到村便民服务中心, 村民存取款、办理各种证件、新农合参保等各种手续均可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文体广场、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还拥有免费的电视频道, 实现村内服务信息公开共享。

通过发挥标准的引领示范和支撑助推作用, 在全省作出了示范, 打响了美丽乡村安吉品牌, 有力提升了安吉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2011年, 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安吉经验为样板, 出台《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纲要》, 上升为全省战略。2014年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浙江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浙江省委第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 首次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纳入其中, 安吉已成为浙江省两美建设的生动实践区。截至目前, 全国所有的省份均有政府团队到安吉汲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篇3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它不仅是“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且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并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制度体系等因素紧密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绿色变革。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永续性的战略工程,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福祉的德政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等主要目标,并从国土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健全等方面提出了战略要求。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树立和落实六个理念,坚持五个方向,搭建好基础性框架,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5年11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文件精神,根据“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的原则,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明确指出,通过设立若干试验区,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国家级综合试验平台,并选择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福建省、江西省和贵州省作为首批试验区。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构建和改革创新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是重合力。即整合资源,统一规范,统筹推进试点试验。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部署开展的各类专项试点,优先放在试验区进行;对试验区内已开展的生态文明试点示范进行整合,做好协调衔接,避免交叉重复;严格规范其他各类试点示范,结束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是高标准。试验区是承担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试验的综合性平台,主要是鼓励发挥地方首创精神,就一些难度较大、确需先行探索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开展先行先试。试验区不搞评比授牌、政策洼地,将从严控制数量,务求改革实效。

三是新期待。通过试验探索,力争到2017年形成若干可操作、有效管用的生态文明制度成果;到2020年,试验区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一批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国家期望福建、江西和贵州三省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能够引领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及体制改革。

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长期以来,江西省围绕“生态立省、绿色崛起”战略进行了不懈探索。1982年,提出写好“田园诗”,画好“山水画”。1983年,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2001年以来,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绿色生态江西”。2007年,提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战略。2008年,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于2009年获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提出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加快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发展格局。2013年,提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方针。2014年11月,国家六部委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江西省成为全国首批全境纳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

“十二五”时期,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战略先行、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大胆探索、措施得力、绩效显著”等特色。

例如,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民生幸福、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协调共进”的指导思想。再如,全省制定了208项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了覆盖省市县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将水资源管理纳入市县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启动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工作;二是出台了《江西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境流域生态补偿。首期筹集补偿资金20.91亿元,重点补偿江西“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江西成为全国生态补偿金筹集力度最大的省份;三是创新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全省境内河流湖泊全部建立了县级以上三级“河长制”;四是对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予以完善。增加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用水总量控制等5个考核指标,提高了生态文明考核指标的权重;五是启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等。

2015年,全省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1%;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2.4%;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2位;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5%左右,主要污染物减排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要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完善定位。即把江西建设成为全国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引领区、全国绿色崛起先行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示范区。为此,要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为导向,以空间格局优化、产业体系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环保质量领先、生态文化培育为路径,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制定绿色规划、实施绿色工程、完善绿色制度、建设绿色国土、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消费、培育绿色文化;要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美丽中国”行动的先行者,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开创经济与生态“一色”、发展与保护“齐飞”、绿富美有机统一的美好未来,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发展新路子。

其次,系统思维。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要统筹全省各地改革发展、各项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南西北互动合作,努力实现产业发展“一条龙”,规划布局“一张图”,区域统筹“一盘棋”,监管保护“一张网”,制度配套“一揽子”。

第三,重点突破。要着力构建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节约集约的资源能源利用、安全可靠的生态环保、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科学长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六大体系”。其中,要突出江西特色优势,健全山水林田湖系统的保护与治理制度;突出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强化红线管控制度;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探索绿色产业推进制度;积极促进各方参与,完善利益分配与压力传导制度。

第四,特色再造。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物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导向,切实巩固好、发挥好生态环境优势,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生态治理科学化,打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区;二是节约利用资源,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示范区;三是经济形态绿色化,打造生态经济发展试验区;四是城乡建设生态化,打造秀美人居环境先行区;五是生态建设长效化,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区,力求在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上有新的更大突破,为美丽中国建设创造新经验。

建设美丽中国打造旅游生态文明村 篇4

——以张家界市袁家界村为例

□巅峰智业申杰玲王哲

十八大首次提出围绕美丽中国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并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新成绩。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动力,如何建设生态型旅游目的地特别是生态景区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命题。

生态文明,景区建设新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景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景区内常住居民的数量迅速增长,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据统计,66%的风景名胜区人口密度达到50-100人/平方公里,17%的风景名胜区人口密度超过100人/平方公里。一方面,人口增长的同时,原住民居住点规模越来越大,新的集镇街区不断形成,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环境污染日渐突出。一些原住民居住点“乱”、“脏”、“杂”的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景区的价值。另一方面,原住民的合理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景区的管理者与原住民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利用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较多矛盾。

学术界对于景区原住民问题的研究尚未有明确定论,国外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的管理方式,因国情不同,包括人口和体制的差异亦不能完全运用于我们国家的景区管理。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涉及原住民问题的比较少。传统规划往往忽视了居民因素,规划与管理常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而在景区生态保护、居民社会问题方面的关注有所欠缺。张家界景区内的袁家界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袁家界

村位于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北部,是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核心。全村总面积8.16平方公里,有三个村民小组,现有163户、483人,其中劳动力260人,村民房屋建筑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全村125户开设了家庭旅游、参观和商店,床位2510张。2011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3.9万元,其中旅游纯收入3.5万元,占人均年收入的90%。但是,由于利益驱动和无序竞争,违章建筑屡禁不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影响景区形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010年,张家界被列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1年,张家界成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袁家界村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张家界市委的决定,袁家界生态文明村建设要作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一个突破口。2012年5月,巅峰智业旗下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应张家界市的委托,与张家界相关部门、袁家界村民共同探索通过“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通过生态移民“软搬迁”,促进袁家界村与风景名胜区和谐共生的新路径。形成“现居住村民迁出景区,压缩提质村民现有房屋及设施,实现村民山下居住、生活,山上山下就业,景村和谐发展的思路”。

旅游主导,提质发展建精品

以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为发展战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形成旅游主导,多元融合的景区原住民村落创新发展新路径。同时,推进部门统筹、村民参与,以景区化的标准,提升改善袁家界村容村貌,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服务的发展模式,实现一体规划、景村协同,形成具有活力的产业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和谐全域景区化的全新格局。

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总体定位为依托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风光,结合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加快世界级旅游精品建设,通过环境提质、文化铸魂、创意激活,使袁家界村整体提质,成为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主题鲜明、品质高端、服务优质的与遗产地品牌相匹配的旅游生态文明村。传承创新“仙境张家界、时尚潘多拉、土家民族风”三个特色文化,将目前上、中、下坪三个小组村重生再造,更名为狮子寨、天桥寨、天界寨。恢复一个空中田园景观,升级袁家寨子旅游产品,完善袁家界景区管理服务配套,创意策划梦幻蓝岛、仙隐山居、云海茶园、三寨书屋,形成生态修复、就业安置、村民文化生活、管理服务四类项目。其中梦幻蓝岛将打造成为以阿凡达为主题的精品民宿,仙隐山居将打造成为以仙境张家界为文化内涵的避世修身绝佳处。

多方参与,全民共铸新辉煌

自2011年3月28日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就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提出“先行先试、形成合力、科学规划、建设精品”的总体要求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袁家界村支两委先后召开了12次党员大会、14次村委扩大会议及组长会议、多次村民代表大会,就建设旅游生态文明村的重大意义和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等方方面面进行宣传和发动,经过民意测验和入户调查,95%的老百姓同意村里提出的《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99%的户主同意村支两委形成的《关于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决议》,并进行签字盖章,就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坚持原则、建设方案以及公司运作模式、利益分配方案、安置就业方案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为了使旅游生态文明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村委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对武隆仙女山景区、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农庄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其他景区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永续利用的思维和高效的经营模式。

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张家界市及武陵源区两级四大班子领导

均多次到村里调研,指导工作;市里各相关职能部门就安置选址、政策对接与咨询等许多具体工作对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给予极大帮助;张家界森林公园管委会组织专门工作组,全面负责各项事宜的推进;同时,项目也得到了巅峰智业等多个专家团队的指导。

探索实践,美丽中国添亮点

如何打造美丽中国 篇5

2013年04月16日09:4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总书记在全国“两会”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进一步阐释和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的梦想就是通过实干让所服务的村更加美丽。

加强卫生环境治理,让乡村更宜居。美丽乡村首先应该是干净乡村、宜居乡村,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凝聚治理共识。充分利用村“两委”会议,通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要求、借鉴先进村的成功经验、讨论交流具体治理办法,形成村干部治理本村卫生环境的共识。二是注重宣传引导。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向群众算好居住环境对比帐、生活质量长远帐,使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三是完善配套设施。通过村级经费挤一点、街道财政补一点、社会资金帮一点,合理布局垃圾箱设置、配备专业保洁人员、设立规范的垃圾处理场地,使所服务的村和城市一样干净靓丽。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让乡村更多彩。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后,要让村民的精神食粮也有保障。一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带领党员群众多读书、多学习、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完善教育阵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阅报栏等教育阵地建设,让村民在茶余饭后有地方读书看报,有地方学习掌握致富实用技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是开展喜闻乐见活动。注重结合时代特点,通过编排快板、顺口溜、二人转等,形成一批深受村民喜爱的文化作品,使所服务村的村民和城里人一样生活丰富多彩。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让乡村更和谐。美丽乡村的基石是村民的幸福指数,而村民的幸福指数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一是完善公共医疗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帮助村民办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二是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利用农闲时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种植、科学运营。三是创新便民为民服务。充分利用本村便民服务站点,提供贷款担保、水电服务、法律咨询等村民急需的系列化服务,努力提高广大村民的幸福指数,使所服务的村更加和谐稳定。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篇6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是近期以来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今日得闲我也谈点看法。关于“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已经为我们圈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可是,如何参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个人的理想?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四项任务: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虽是国家和政府层面的事,但是也事关我们每个人。其实针对这四项任务,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发展的商机和个人素质提升的要求。

首先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入推进城镇化,发展小城镇,为内需拉动增加动力。无论是企业家还是个人,我相信从中一定可以找到各自的发展空间。企业家可以参与镇域经济发展,拓展自己的新领域或升华你的产业。个人可以发挥优势找到你的生存新天地,再不济你们家所处的位置正好的建设范畴,土地流转或拆迁也可以为你带来发展事业的第一桶金,为你铺平新的发展道路。

其次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你是企业家近来一定在为疯涨的原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发愁,其实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资本家,也一样曾经面对这样的状况。接受现实,尽快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走向产业集约化、高端化才是明智之举,别妄想在退回到改革发展初期的暴利时代。抓住国家的扶持激励政策,尽快转型是关键。具体到个人,放弃那虚伪的面子,告别那高消耗的生活是关键,一辆QQ足可以代步,别再去追求什么4.2,6.0的高排量豪华车,少消耗些资源能源,给我们的生活留下更多清新空气、蓝天和白云,你生活的也才自在。

再说说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些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环保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天是蓝了不少,眼中绿色也不少。回想我们童年时代,身边的任何一条小河可以任意游泳嬉戏,随手抓到的小鱼、小虾,味道总是那么鲜美。可是,如今,有钱人只能带着孩子去游泳馆游那经过处理的水,但是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穷人则只能是望河心叹。市场中销售的鱼虾,吃了不仅肃然无味,而且还要忍受各类激素的困扰。谈及总总,环保无不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而给大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也与你的日常行为更有关系。原本乘公交足可办理的事,你却开私车为风光多添了尾气;原本不必开灯,你却多耗一度电,又多烧掉些煤;原本一张打印纸可以多放些字,或者可以正反面使用,而你却还是沿用旧的思维,打着为了看清的幌子,必须是三号字、行距固定在单倍行距或更宽,页边距留着足可以开过玩具汽车等等。这些方面在个人身上也许只是点点滴滴、不足挂齿,可是,你不要忘记我们有13亿人口之众,充分考虑这一基数的(可以除去6亿农民不经常涉及,但是他也在用电啊),你就会知道破坏力之伟大。所以,做好生态文明的担当,做好环境维护者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素质。

最后说说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这个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国度的必然举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许是我们的祖祖辈辈受禁锢太久了,改革开放却让我们更多人以崇尚自由为目标,放任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还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传统优秀文化和礼教的传承,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丢掉的,不要简单的认为让孩子背会了三字经就可以实现传承,其实我们许多父母自己连三字经中的含义都讲不明白,又何谈传承呢?为此,我认为,制定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是“德育”。党中央新一届领导人已从自身做起,各级官员和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效仿,而我们每一个人也该从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小习惯做起,提升自己的品德和素质。

打造生态乡镇建设美丽乡村 篇7

海浪乡位于抚顺县西南部, 地处沈阳、本溪、抚顺三市交界处, 具有重要的交通枢纽要道。全乡总人口12903人, 其中农业人口11861人。全乡占地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有31626亩, 约占总面积的26%, 林业用地面积106303亩, 约占全乡总面积的72%, 是个“七山一水半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的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 土壤种类以棕壤土为主。海浪乡属暖温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 季节特征显著, 年均气温10.1℃, 1月份平均-7.8℃, 7月份平均25℃。年日照时数2705.9小时, 日照率60%, ≥10℃活动积温天数为196天, 无霜期183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65%, 年平均风速2.1米/秒。境域内有南沙河、北沙河、古城河3条主要河流, 有康大水库、豆子沟水库、房申水库、花红沟水库4座, 地上水资源较为丰富。2012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18000万元, 其中林业11000万元, 占60%。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生活纯收入为8500元。

早在2012年, 海浪乡政府就提出着力“打造生态海浪, 建设沈阳后花园”的口号, 全面推进本乡退耕、退坡还林, 建设原生态发展的主体方向。2013年初为进一步推进“两退一围”青山工程, 首先超前制定工程实施方案, 并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明确工作目标。乡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 层层落实责任, 实行责任追究制, 力图彻底消灭“小开荒退不下”的顽症。其次是深入农户家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乡里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会议、进户走访等方式, 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支持清退“小开荒”和退坡地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并向农户详细讲解有关法律法规, 耐心解答群众疑惑, 让老百姓认识到“毁林可耻, 植树光荣”及政府坚决清理小开荒的决心和措施;第三是细致摸查, 不留死角。乡林业站针对域内的小开荒进行拉网式G P S定位调查测量, 明确地类和权属, 登记造册, 并对重点难点地块进行分类研讨, 力求2013年内在海浪乡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消灭一切小开荒。为保证造林质量, 由主管林业的乡长同林业站站长亲自负责选调符合造林标准的优质苗木, 并先后3次组织专业人员到沈阳、凤城、桓仁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确保进购苗木全部达到I级标准。同时, 为确保造林成活率, 乡林业站还专门聘请上级林业部门林业技术人员下乡入村,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指导农户因地适宜的选择树种, 栽植苗木, 做到统一打点画线, 统一树坑标准, 统一栽植浇水。

随着“两退一围”工程造林的不断深入, 海浪乡林业有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全乡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1.主导林业经济稳步发展大果榛子栽植及其种苗的繁育在该乡范围内早已初具规模, 2012年工程实施后, 乡里不断鼓励和扩大大果榛子的栽植和繁育, 林农们在一起不断交流栽植经验和繁育技术、果树管护方法等, 并形成了大果榛子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 该乡共有大果榛子合作社6个, 大果榛子栽植主要分布在杨木村、松树村、佟家要村、康大村、果木村共56户, 总占地面积2200亩, 共计约24万株。仅2013年春, 乡里栽植大果榛子苗木15万株, 栽植面积1369.7亩, 清退小开荒463亩。

2.打造亮点工程, 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促进“两退一围”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也为促进百姓经济增收, 乡里奋力打造了亮点工程——“杏条之乡”。杏条学名胡枝子, 属豆科小灌木, 其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 萌发力强, 生长快, 栽培容易, 能在林下生长, 是一种较广泛的保土、改土树种, 是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种植杏条是个“一朝投入, 万年得利”的复利率增值好产业, 乡党委、政府免费为所有种山地的村民购买杏条种子, 掀起了退耕还林, 绿化造林的新浪潮。种植杏条的农户越来越多, 仅在南沟村共有17户种植, 占全村的16%, 全乡种植面积320亩, 年产杏条80多万公斤, 清退小开荒320亩。

3.发展小流域果业海浪乡小流域多分布在各村的大沟堂内, 面积占林地1/3。为保证工程全面完成, 乡里不断鼓励林农发展果业, 做好以“尖把、苹果、南果梨”为主导的三大梨果业。2013年初, 乡林业站积极沟通上级林业部门调运了上等的优质果树苗, 将小开荒地块逐一落实、栽种, 以不断扩大小流域的规模和产业链。其树种多为二年生果树, 二年见果, 三年丰产, 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指导, 近两年果实不断销售外市, 效益斐然, 清退小开荒300亩。

如何打造中国白酒奢侈品牌 篇8

2011年元旦,贵州茅台宣布上调部分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虽然提价后茅台将继续实施“限价令”:经销商销售普通茅台酒价格不得超过每瓶959元。但由于产品总体上供不应求,53度飞天茅台的终端价格仍然被炒到1800元左右。

近年,一线白酒不断推出高端品牌、不断涨价。如泸州老窖推出了“国窖1573”的升级版“中国品味”,今世缘酒业推出了“国缘”。虽说中国高端白酒品牌在价格上已经与世界主流酒水奢侈品的价格接近。但高价并不等于奢侈品,尽管高端白酒的涨价已经成为长期趋势。

塑造中国白酒奢侈品牌,一方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具有可行性。但问题在于,仅依靠推高价格是本末倒置。对中国白酒品牌而言,只有从消费文化、精神、价值、包装等方面同时发力,四位一体开展品牌建设才是根本出路。

本末倒置的奢侈品之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人们更加追求时尚与形象,个性展示与发展自我正逐渐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愿望与需求。可以说,消费环境的大势为国内白酒行业产生奢侈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名牌不是品牌,高价不等于奢侈品。价格昂贵和产品稀缺只是奢侈品的一些特点,而不是其最重要的特征。奢侈品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高品质、高品位、高价值、高精神享受。与洋酒奢侈品牌相比,国内白酒企业在打造中国白酒奢侈品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这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从外部来看,中国人一直崇尚量入为出的节俭消费观念,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在今天,国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在经济意义上,奢侈品的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在社会意义上,奢侈品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标签。

为了更好地了解奢侈品,我们不妨来看看它的定义: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它并不追求高市场占有率,相反,正是因其稀缺性才更显其奢华。

奢侈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这需要时间的积累,素养的熏陶,消费观念的培育。更多的时候,奢侈品是和贵族、成功人士、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标签,是一种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当然,奢侈品通常价格不菲,绝非普通大众所能消费得起。

中国白酒奢侈品之路陷误区

一个令中国企业尴尬的现实是,尽管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但截至目前,中国却鲜有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尽管白酒历史悠久,消费基础深厚,但即使是茅台等高端白酒也只是停留在售卖文化的阶段,远远没有达到打造白酒文化的高度,更谈不上打造奢侈品和民族文化的层次。

放眼全球,欧洲的一些顶级洋酒品牌,早已成了顶级生活的显性符号,向消费者传递着一种鲜明的高尚生活态度。

相比之下,中国高端白酒在迈向奢侈品的进程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奢侈品应当是限量生产的,但中国高档白酒却陷入了产能不断扩大,品质没有提升的恶性循环。

虽然价格提升后,一些高端品牌成为特定人群的消费品,增加了品牌溢价能力,但市场的短线热炒和不规范操作,只能是暂时的,随着市场与消费者的日益成熟,所谓的“白酒奢侈品”终会原形毕露。

另外,在品质与价格的关系上,中国的白酒陷入了一个误区,那便是先涨价后奢侈,而国外的奢侈品牌则是先奢侈后涨价。品牌建设的路径的不同,昭示了中国的白酒奢侈品之路的特殊性,也反映了中国白酒在品牌建设上的急功近利。对中国白酒而言,如何才能在涨价的同时,真正抓住奢侈品高品质、高品位、高价值、高精神等本质内涵呢?

奢侈品的“四个支点”

对中国白酒企业而言,打造奢侈品应从以下四个支点同时发力,缺一不可:

支点一:打通品牌文化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奢侈品的本质之一在于,持续不断地与消费者沟通,倡导一种品牌文化。缺少这层文化,奢侈品就与普通的优质商品差别不大。不可否认,中国白酒文化绵延了数千年,品牌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虽然中国企业很重视品牌文化,在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历史文化资源被不经思考地挖掘,与消费者关联度低,品牌形象同质化等现象较为普遍。

高附加值支持高价格,而品牌文化则是品牌附加值的内核。强烈的品牌个性、差异化的品牌文化,正是成为奢侈品品牌的先决条件。一些品牌,比如茅台具有原产地优势,但主打历史酿酒工艺、传统文化的国内白酒品牌,却鲜有在此基础上的品牌、技术创新,与大家所公认的奢侈品标准相差甚远。

无论是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第一代高端白酒也好,还是水井坊、国窖1573等第二代高端白酒也罢,无不简单地将历史、文化与品牌画上等号。国窖1573、水井坊、五粮液等品牌不遗余力地宣传自明代甚至元代就一直使用的活窖池,剑南春锲而不舍地宣称自己是唐时宫廷贡酒。这些品牌忽略了一个问题:那便是这些历史渊源过于久远,无法使品牌历久弥新,与消费者心智实现深度共鸣。

真正的酒文化,不应该仅仅是凝固某段历史的“点”,而应该是从历史延续到现在和未来的“线”。轩尼诗、马爹利、皇家礼炮等奢侈品牌都有着无限光辉的历史,但它们没有局限在历史之中,而是打通了历史与现在与未来,这也正是其能够成为奢侈品的重要基础。

如果中国白酒在品牌上无法竖立一种文化高度,没有触及民族文化中最灿烂、最高雅的部分,没有融入华夏民族具有普世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就无法将中国白酒的品牌建立在高尚而高雅的血统之上,在世界范围内就无法找到中国白酒的价值定位,这对于中国白酒的品牌建设之路极为不利。

支点二:塑造触及心灵的精神内核

奢侈品早已经超越了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更多的从精神层面去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与洋酒相比,中国高端白酒过于强调产品功能,忽视了品牌精神的塑造。简而言之,中国高端白酒更重视“物”,高端洋酒更重视“人”。

中国白酒言必称历史如何悠久,品质如何优越,工艺如何考究,将品牌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产品本身,忽略了消费者的精神诉求,没有与消费者形成基于品牌精神的互动与共鸣。

相比之下,世界范围内的奢侈品更倡导自身所承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更注重与消费者实现互动、交流。

从消费层次上看,物质层面的沟通是有限的,而精神层面的沟通是无限的;在很多情况下,奢侈品的品质缺乏终极的、约定俗成的标准,而奢侈品所承载信仰感召力和生活态度就成为其身份标签。

中国白酒品牌要想向奢侈品演进,就要学习洋酒“以人为本”精髓,摒弃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在诉求物质的“我有多好”的前提下,多一点描绘精神的“你有多好”,与消费者进行高层次的精神对话。

支点三:提供独特的价值感

中国的白酒品牌普遍缺少内在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既是酒产品精神的表达,更是消费者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比如芝华士表达了骑士人生的洒脱境界,尊尼获倡导一种勇往直前的气质,绝对伏特加是“燃烧着的生命之水”的内心把握,人头马散发的是“将高贵演绎到极致”的尊贵气息。而中国白酒,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独有价值呢?

在产品层面,概念、噱头满天飞,从窖藏典藏到珍酿珍品,从年份酒到新概念。白酒的视觉推广无论怎样美轮美奂,消费者只能看到冷冰冰的产品,而没有更多附加价值。即使领袖级的茅台、五粮液也不能免俗。与此同时,中国白酒品牌总是不断地延伸品牌,不断地涨价,却在不经意间稀释了弥足珍贵的品牌资源。

正因为如此,水井坊的高尚生活元素才显得难能可贵。试想,如果茅台没有做永福酱酒而是向伏特加学习推出“绝对茅台”,如果五粮液推出“绝对五粮”,深入社会精英阶层的内心世界,将品牌资源聚焦,中国白酒行业的格局或许又会是另一番天地。

奢侈品不仅具有产品、精神属性,还有社会属性。成功的奢侈品品牌通常宣扬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例如高端洋酒品牌的酒瓶上,几乎都有劝告消费者适量饮酒的文字,传递出一种超越商业利益之外的尊重消费者、关爱消费者的人文情怀。

在这方面,中国白酒企业却鲜有作为,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中国白酒品牌应当反思,怎样将对目标人群的关爱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彰显出来,向消费者传递品牌责任感和使命感。

支点四:包装精美而不奢侈

按理说,奢侈品的包装应当是奢华的,因为产品包装本身就是最好的传播。将精美、奢华、艺术、文化、时尚、个性等元素融为一体才是完美的包装,而拥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强烈的视觉符号化识别系统,承载独特品牌文化是高端酒产品包装的努力方向。

茅台、五粮液等白酒领军品牌沿用传统的产品包装,已经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形成了差异化的视觉识别,这无疑是成功的。但不容否认的是,其包装的奢华度远远不足。虽然水井坊、国窖1573产品包装风格有所突破,但仍与奢侈品牌差距明显。

奢华和多样化已经成为奢侈品包装的发展趋势。我们发现,像蓝色经典、五粮液、口子窖等白酒品牌的包装,无论是造型、用料,还是色彩、工艺,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元素与氛围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体现中国酒文化并融入西方酒文化元素的包装风格已经形成。只要在包装档次、工艺、规格上进一步提升,中国白酒奢侈品牌的包装、规格将形成独特的风格。

当然,奢华不等于奢侈,只有将二者划清界限,白酒奢侈品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除包装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白酒也需要全新的理念,以顺应消费者的需求。以粮食为原料的产品,在提倡低碳、节能的消费背景之下,在消费者心理上并不占有优势,而这是白酒企业需要克服的先天不足。

总之,中国白酒企业需要在生产工艺上、技术上下工夫,打造节约、环保的品牌,迎合现代消费者的诉求,倘若中国高档白酒不能在上述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在与洋酒的实际竞争中必会处于劣势,遑论奢侈品化抑或成为中华民族的名片。反之,则完全有能力成为奢侈品牌,在品牌之路上走得更远。

(编辑:赵晓萌myhouse02@sina.com)

上一篇:公司行政助理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挥洒青春展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