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2024-08-18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共14篇)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篇1

——资丘小学经典诵读课题组活动总结

资丘小学经典诵读课题组田承东执笔

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将经典诵读进行课程化研究,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提升师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经典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利用少年儿童最佳记忆能力时期组织经典诵读,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增强师生文学功底,启迪心智和提升文学素养。

资丘小学经典诵读课题组于2006年开始尝试师生经典诵读活动,从未间断。自2011年11月接手湖北省小学语文“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之“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的课题后,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和学校的部署,积极地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 的主题研究活动。力争“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成为资丘小学的特色文化。

在一年多来的“经典诵读”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的享受到了经典诵读的好处,品尝到了经典诵读的快乐,师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了重大提升。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具体做法向各位专家和同仁们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活动之前明确目标,在本次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之前,确定各年级开展经典诵读的基本内容:一年级——《百家姓》、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弟子规》、四年级——《千字文》、五年级——《增广贤文》、六年级——《声律启蒙》,力争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陶冶师生的情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之中落实方案

1,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我组开展了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如:师生共读经典;推荐“班级经典诵读之星”;“美丽中国文明湖北”等主题读书演讲活动;推行经典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拓宽了经典诵读的道路。

2,与少先队的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我组开展了“人人诵读经典、个个争当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坚持天天诵读。学期结束,评选班级诵读小明星。

3,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每周抽出一节地方课、一节校本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周主题诵读内容或全面复习,开展了或在班级内举行诵读表演。或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等活动。

4,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多读多背多积累,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提倡“亲子读”、“家庭经典诵读会”等,相机进行“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三,多种举措行之有效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的积极性,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诵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学校大力支持。在小操场到大操场的必经之地,学校张贴了醒目的关于经典诵读的励志标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2,课题组联合少先队举行“经典诵读我在行动”主题国旗下讲话,让全校师生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3,教导处通过经典诵读课程的安排,让师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诵读经典,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人文素养。

5,每学期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编写手抄报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6,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四、扎实研究收获喜悦

1,沉静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习效率。

自从开展了“经典诵读”,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有组织地开始诵读古诗文,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中回归课堂,凝神聚气。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

一个良好的接受、参与、探究的学习心境。课堂中教师亦能注意将所学内容与“经典诵读”科学、有机地结合,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最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提升了教师的语文素养。

经典诵读活动,逼迫老师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不得不加满自己的“一桶水”,让老师在教学之余,努力的去接近经典,诵读经典,从而陶冶了自己的情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主动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达到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之,从小让孩子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相信,只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研究,多实践,让“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资丘小学的校园必定溢满浓浓的书香!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篇2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1)例举读书的好处。

告诉孩子许多名人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书,读书能开发智力,从书中我们可以懂得很多平时不懂的道理,平时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也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2)共同读。

和学生共同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读好后互相考。学生觉得自己可以考老师,兴趣特别高,为了把教师考住,他们往往看得也格外认真。

(3)开展活动。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不少精妙词句,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比如“小小朗诵家”、“词语接龙赛”、“美文欣赏会”等;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写读后感、设“采蜜集”,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创设阅读氛围

1. 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在我的班级中,墙壁上贴有与书有关的名言,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班级中还设立了一个图书角,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拿到书;要求学生平时书包里随时都有一本课外书;一周有一节读书课,教师对阅读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每天中午上课前让学生看半小时的书,教师在这个“午读”时间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当学生看到教师捧着书静静地阅读,他们也会被深深地吸引。

2. 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学生课外阅读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家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提议家里有一个房间布置成书房,而且要求家长即使不喜欢看书,每天也一定要抽时间装模作样地看一阵子书。把阅读课外书作为每天固定的作业,让学生养成每天睡觉前都看一会儿书的习惯。

三、推荐阅读材料

1. 课文拓展

每一册的课文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而选入课本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拓展课外读物。

(1)根据文体,推荐同类型文章。

根据学过的不同体裁文章,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例如学习了《丑小鸭》,引导学生读其他的童话;学习了《山雨》,引导学生读其他写雨的文章,等等。

(2)根据作者,推荐阅读系列作品。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的名篇。教学时,可补充有关作者的生平、作品,以供学生阅读。例如学习了魏巍的《再见了,亲人》,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习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向学生推荐李白写的其他送别诗篇。

(3)根据内容,推荐阅读相关文章。

①根据内容阅读相关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等资料。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之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有关周总理的文章——《大地的儿子》、《周总理,你在哪里》,感受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地工作,真真正正是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②课文是节选的,到课外查找、阅读原著。例如学习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要求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学习完《少年闰土》,要求学生阅读小说《故乡》,等等。

2. 根据“特殊”,推荐特定的读物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胆小,有的性格比较急躁,有的不自信,有的缺乏毅力……根据这些“特殊”,我给他们推荐特定的读物。例如:有关励志方面的书、一些名人的故事,等等,让他们从其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他们为榜样,克服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四年级我班转进来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喜欢打架、逃课,上课捣乱,学习不认真,常常不做作业,他的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来到我班后,除了和他谈心以外,每周一节的读书课,他看的书都是我特意挑选的,每堂课看了以后,我几乎都要请他讲讲自己的读后感,趁机引导他也要向书中的人物学习。一个学期以后,我发现他有进步了,于是我又坚持这样做,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越来越明显。到了六年级,他已是一个很懂事的男孩子,成绩也进步了。他还把自己看的《十万分之一和千分之一》、《我一定回来》、《另一种感动》这些文章推荐给我看,说这几篇文章特别令人感动,让我一定要马上看。在学校举行的课外阅读积累比赛中,他荣获了三等奖。我认为,阅读就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力量,它能完善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一个小孩思想健康了,态度端正了,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进步了。

让读书成为习惯 篇3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开展好大阅读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变得举足轻重了。

1.建立“三级图书网”。为了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书的气息,能随时随地在书海中遨游,我们提倡建立“三级图书网”,即家庭图书架,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

家庭图书架:学生每天放学后和休息日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的读书氛围也很重要。

班级图书角:班级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所以这个“家”里也要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班级图书角的建立为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阅读空间。

学校图书馆:我们学校购进了大量的图书,建起了学生阅览室,学校进行统一安排,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学生融入到书的海洋中去。

2.每天开设“课堂五分钟”。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让孩子们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每天的这五分钟,孩子们将自己每天读书半小时的读书收获讲给大家听,可谈体会,可复述,可背诵,可朗诵……这既锻炼了孩子们在大家面前敢于说话的勇气,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每月开展“阅读考级场”。为了使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保持在兴奋状态,我们还特意安排了“阅读考级场”,由参加考级的孩子填报阅读级别,由老师和学生评委共同出十道题,检验孩子对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理解的程度,能答对六道以上者即过评委关,颁发“考级证书”。还可以由同学当场提问,共同探讨书中的有关问题。

4.学期举行“阅读大擂台”。这是我们为每个孩子提供的展示自己语文能力的大舞台。通过激励性评价对语文八个方面的成绩记录,评出单项小能手。对能获得五个以上小能手的学生进行综合考评,颁发“语文小博士”的荣誉证书。“阅读大擂台”就是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灵活运用激励性评价是开展好大阅读的保证

1.勤摘录。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此话虽有些“土”,但还是道出了“摘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在读完文章之后,能回过头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得好,就把它记在笔记本中,可以是词、句、段、篇,以备有时间进行巩固记忆,逐渐地转化成自己的积累储备。

2.能背诵。阅读过程中记录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如果能变成自己的知识蓄储就更好了。每一次的大阅读课最多十分钟是学生兴致最高的时候。比一比谁背下的好词好段最多,再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背这段话。对背得流利的学生,授予一颗“积累章”,对体会谈得好的学生授予“口语小明星”章。

3.巧运用。在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上,就强调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耍让知识变活,无论是在习作中,还是在口语交际课中或者日常交谈中,都可以运用阅读课中记录的好词好句。

4.会圈点。这是判断学生是否会读书的标准之一。我们提倡每个孩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会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观点……

5.写体会。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它的闪光处,都有可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因此除了在读的过程中动动笔,还要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

6.善提问。提问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强弱。在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要边读边想,看看自己读懂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对大家都读过的文章或书,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能引发最大范围的讨论。

三、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开展好大阅读的根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欲先是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的阅读方法会让孩子们在有限的读书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如何真正地授学生“渔”则变得尤为重要了。

1.精读。在充裕的时间内,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认真地读一篇文章,做到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并能对文章说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力比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达到“人文合一”的境地。

2.略读。这是用比较快的速度边读边想,读后粗知大意。如果在了解了大意之后,对这篇文章感兴趣,再采取精读的方法。

3.浏览。这种阅读的速度就更快了,学生可以先了解书报等文本都提供了哪些信息,再阅读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关键的信息。

4.选读。现在的出版社和作家多如羊毛,如何在众多的读物中选择优秀的、适合自己的作品,是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教师要加强引导。

a.长辈的经验要听取:长辈的经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大笔财富。因此学生选择读物时,我们倡导孩子们能认真地征求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读物。

b.同学的推介要细听:在学习生活中,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接触是最多的,交流往往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我们利用读书交流会由同学们推介几本好书,有比较详细的内容介绍。有自己读后的体会,让大家在听的过程中产生读的欲望。

c.网络的书讯要巧用:英特网是当代人求知的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但网络又是复杂的,对孩子们来讲,从众多的书讯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读物并非易事。因此我们利用网络教给孩子们如何健康上网,如何巧妙地选择读物,让他们不至于在网络中迷失方向。

让读书成为习惯 篇4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08小教张锁林

这是继《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书声琅琅的三年级》之后,读的第四本薛瑞萍的著作,并将继续读她的《我们二年级啦》,可是当当网已经缺货。

不知从何时起,薛瑞萍走进了我的视线,我知道原因之一是薛瑞萍在教育界的声名鹊起,让我这个即使闲暇不太阅读教育类书籍的人也不得不耳濡目染到她的存在。读她的前三本书时,我端详着封二的作者简介“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思付:这人真谦虚,自己是特级教师都不说,也许这就是她吸引人的地方吧。于是到网上一搜,果然看到网上说:“薛瑞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不久,我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的“邀请函”中看到:“薛瑞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可是刚刚掩卷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上面又明明写道“小学高级是我事业的顶锋”。读到此,我翻看前面的《序》,落款:2005年6月4日。哦,也许后来薛瑞萍才评上特级教师的吧?凭她出了这么多书,凭她获得的这么多奖项,她评不上还有谁能评上。写到此不觉羞愧,原来在我们普通小学教师眼里,巴望着的只有特级教师,这是何等的功利思想在作祟。薛瑞萍的成就岂止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这些头衔所能概括的。如果薛瑞萍不是“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那才是对教育界的最大讽刺,就像当年袁隆平被“中科院院士”拒之门外一样,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不光自己同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因为读薛瑞萍的文字不像读其他教育著作那样令人费解,相反是一种文字美、意韵美的享受。读着读着,你会感到自己不是在读,而是作者借助文字在向你吟唱,那种起伏跌宕的韵致,分明就是由一串串文字织成的美丽音符,由作者胸中吐出,一气贯注,一唱三叹。那样醒人耳目、沁人心田、悦人心扉、启人心智。一路阅读一路分享作者的万般情思、千种风情,让你享受美伦美奂的文字美的同时,嗅到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气息,触摸到作者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心跳,所谓心随文动,不知是人之声还是己之声,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烧灼你、浸润你、同化你”,“就这样被你征服”„„

不厌其烦地读薛瑞萍,是因为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拿了那么多奖项的薛瑞萍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摘取安徽省合肥市教学大赛一等奖之后,她便急流勇退,给自己的教学比赛生涯画上句号。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这样的退出需要多大的勇气,也只有追求真理追求活出自我的薛瑞萍才能做得到。也许薛瑞萍看惯了教学比赛的娇揉做作,离教师内心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越来越远,才毅然决定退出,也许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个中滋味只有亲自经历过的薛瑞萍知道得最清楚。薛瑞萍追求的是人生的大智慧和高远的境界。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描写的都是作者亲历的教育教学的故事和作者很有见地的读书心得,这让同是小学语文老师的我倍感亲切。教育理论书籍我也读了一些,有的让人晦涩难懂,有些所谓名师的作品故弄玄虚,写来写去总围绕着自己曾今上的一些公开课,理论的阐述又那么的高深莫测,令人费解。而薛瑞萍描写的是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读来绝无说教之感,让人触摸到的是作者真实的教

育生活,感觉到作者对教育的深深迷恋,对教育现状的忧愁和思考,对语文教学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全书分为三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第一、二辑,作者以小故事的形式描写了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她的三句名言让我记忆犹新,第一句: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第二句: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第三句: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第三辑是作者的读书札记,文字是那样的隽永而又深刻,清新而又美丽,她深厚的古文功底绝不亚于专业学者,其思想的深刻也只有读了那么多书的她才能提得出来。如她在《感受〈诗经〉》中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渊深、朴茂、古老、清新,最平常的一声叹息,叩动古往今来多少善感的琴弦——不用争也不用抢,只要你静心谛听,真诚体会,就能获得至为销魂的回报。”像这样的优美的文字,在她的读书笔记中随处可见。“大道至简”,薛瑞萍的理论是简单而深刻的,是朴素而美丽的,是能让人读懂并接受的,因为作者是扎根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全书充斥着作者对读书和学生的爱,正如封二所介绍的“薛瑞萍网名‘看云’。1965年生,籍贯江苏省海安县。1984年毕业于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任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至今。人生信念: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职业观: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读完全书,你会深深认同,薛瑞萍确实是这样生活的,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薛瑞萍的人格魅力。真如她对学生所说:“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这就是追求精神至上的薛瑞萍;这就是爱生如子的薛瑞萍;这就是嗜书如命的薛瑞萍„„

读薛瑞萍的感觉是一言难尽的,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夫,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刻的教育见地„„高山仰止的同时,深深为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感到愧疚,看看人家的阅读量,人家的课堂教学,人家教出来的学生,唉,自己真是连半点都比不上。从教十几年,虽然成绩也有,论文也发表了不少,但比起薛瑞萍,我的那些搜肠刮肚拼凑而来的文字,真是羞愧万分。曾几何时,自己陷入对名师的崇拜,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等等,太多的论文,太多的语文教学案例也看了不少,曾一度折服于他们的精彩教学,迷恋于他们的精彩言论,着魔于他们的成长经历。但是阅读薛瑞萍,又让我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这一行,朴素迷离的言论无意识中渐渐远去,被薛瑞萍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所代替:读书,唯有读书才是教师成长的真正有效的途径。虽然周国平说:“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但我想教师就不同了,因为教学就是教师的生活。因为教学不是四十分钟的事情,台上的教师就是学生眼中的演员,透过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学生看到的不光是知识,也包括你全部的生活。生活中的你是怎样的,台上的你就是什么样的,教室是你的舞台,学生是你的一面镜子。只要当你接触到学生纯真渴求的眼神时内心还会泛起一丝波澜,你的教育良知就没有丧失殆尽,你就完全来得及拾掇起对生活的热切希望,慢慢充盈起来自“人”的内心的声音,让良知被唤醒的那一刻永驻,从而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包括自己的日常生活细节,这样的审视其实是在拯救你自己,因为你将改变的是自己在孩子们眼中的形象,由不那么讨厌到比较喜爱再到非常喜爱。到了那时,让你享受到的又何止是教育教学这一项。

读过薛瑞萍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她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上的零星文字,感觉有些异样,惊叹于她对文字的驾轻就熟的同时,而悟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篇5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当今社会已进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读书的地方,“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对于我们教师在人生历程中尤其重要。我们都知道,学习是我们增长知识、提升本领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基础。

“要想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教师,不学习,就没有资格从事神圣的教师职业;不学习,或者学习的速度小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能力素质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就要被社会淘汰,被历史淘汰。要“让学习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做到学习生活化、工作学习化。我个人认为,决定于两个词:一是态度,二是积累。

第一个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决定一切》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人生指南读物,能迅速提高你对生活的感知,并帮助你确立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定位。作者罗曼·W·皮尔是“积极成像”观点的主要倡导者。此书曾在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时间,从此“态度决定一切”成为表达积极思维力量的一句口头禅传遍了全世界。书中265条充满睿智、富于创意的格言能让你,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朋友、家人、工作和自己,并以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谦虚不是虚心

假意,而是要静下心来,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做个有心人。把学习是当作每天的必修课,当作最大的爱好。对学习的不同态度决定了我们工作的不同效果。学习是需要热情和行动的,读书是需要努力和勤奋的。把阅读当作是一种享受,是生活的乐园,只有通过学习阅读,在书香中浸润,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

第二个词“积累”:积累源于挤钻。书香,代表的是一种读书风气,读书的习尚。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并觉言语乏味,面目可憎”。雷锋同志说:“有人总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毛主席说:“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来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毛主席是这样要求共产党员和干部的,他自己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战争年代中,战斗紧张时,毛泽东同志就充分利用行军、休整的间隙读书。毛泽东同志的住所里,到处都放着书。睡床上、办公桌上、休息间里。甚至卫生间里都放着书。哈佛大学有名经典箴言:“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

上8点到10点之间”。我理解,这样说并不是晚上读书效率高、学习效果好,而是因为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是一个人一天最闲暇的时光,有的人在聊天、看电视,有的在应酬、玩乐,有的在读书、学习,长此以往,业余时间的运用便成了决定一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把握机遇获得发展的关键。其实,有没有时间读书、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关键在于自己有没有强烈的学习自觉性,有没有把读书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境界。

教学相长,读教相融;品味书香,书香人生。让学习成为我们工作、生活的习惯,让书香浸润我们人生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吧!学习和书香必将给我们的事业插上腾飞的双翅。否则,终有一日会发出“事业给了我飞翔的天空,可惜我没有坚硬双翅”的慨叹!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书心得 篇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我国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作者以自己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精深研究为背景,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女儿的经历,结合着我国的实际国情撰写了这本极具实践性的家庭教育书籍。同时这也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在读这本书之前也曾听个别家长和老师说起过这本书,作为一个在教学一线担当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妈妈”都要成为一位“胜过老师”的好妈妈,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的做一个能够胜过妈妈的“好老师”。我相信书中一定会有我曾经困惑的问题,能够解答很多我还未涉及到的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这些宝贵的知识一定能够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老师。果不其然读过之后书中很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使我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同时也提升着我的教育意识。让我更加的深刻感受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它立竿见影的效果。读一本好书,不仅让自己进步,如果能够与需要的人分享,那将是一件更加幸福的事,所以我要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家长朋友,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有收获。最重要的是,要将书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信很多职场中人都听说过《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关于职场励志的书籍。读过了这本书能够让我们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来自职场的种.种压力和困惑。100多年来这本书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遗憾的是现在我才读到这本书,但我相信“好菜不怕晚”,得到这本书要感谢一位好朋友,是她让我有了获得知识能量的机会。书中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感恩的思想观念正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欠缺的,也正是我努力追求的,所以我在读完了这本书后第一时间在网上买了四本,与我的老师们共同分享。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很多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在推诿、偷懒和取巧中应付自己的生活,却并不知道:想要成功就必须选择生活而不是让生活选择你。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需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篇7

怎样才能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呢?请你按照下面的小建议试一试吧!

1.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每天都空出一小段时间来读书,这个时间最好能固定下来,雷打不动。如午餐后,或者晚睡前,抽出20分钟用来读书。

2.随身携带一本书:坐火车时,去餐馆吃饭时,旅行时,排队时,随身带一本书,会让等待的时间变得不那么漫长。

3.列一份读书清单:列一份清单,把你想读的、正在读的、已经读完的书都写在清单里,这样读书就变得有序而不盲目啦。

4.找个安静的地方:离开任何能诱惑你的事情(电脑、电视、游戏……),找一把舒适的椅子(不要躺到床上,除非你想睡觉),选一本好书,倚靠在椅子上,你的世界安静得仿佛只有书香。

5.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会促使你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收获。

6.去图书馆借书:“书非借不能读也”,这点你肯定有所体会。

7.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在家里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所有家庭成员一起读书,一起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一起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

8.分享你读过的书:读了一本书后,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份乐趣会变成好多份乐趣,一个人的思考会启迪好几个人的智慧。

9.阅读有趣的、耐读的书:找那些能够吸引自己并让自己持续阅读的书,即使不是文学名著,它们也能让你充满阅读欲望——这也是阅读的一个重要意义。好书并不一定是“经典名著”,只要能让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能震撼内心世界的,就是一本好书。

10.坚持: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心理学研究显示,一种行为,只要坚持重复21天,就会转化成个人习惯。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篇8

——在国旗下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很多同学都知道马克思、爱因斯坦吧,他们是犹太民族的杰出代表。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舔舔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告诉孩子:读书是甜蜜的,应该抱着欣喜和愉悦的心情来学习,来读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就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华夏文明悠久绵远,足以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民族。宋人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也足见我们向来就不缺乏爱读书之人。至于为什么要孜孜不倦于读书,我想,每一个同学都不难说出若干言之凿凿的理由。可以说,要想在激烈的现实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读书,也必然离不开读书。

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也爱读书,他们读名著,丰富了思想,开阔了眼界;他们读美文,感受着文字的生动音符……正是有了丰富的阅读经历,他们的谈吐才生动具体,回答问题才思维敏捷,看问题才深入透彻;他们不再为写一篇作文而苦思冥想,不再为阅读理解而紧锁双眉,读书为他们打开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当一句句名言经典从他们的口中流淌而出,是不是赢来了家长赞许的目光,是不是得到了老师的鼓励,是不是换来了同学的敬佩……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储备精神财富,这些现在他们还不太明白的经典之作,必将会成为引领自己成长的指明灯,在他们的人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要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篇9

山东成武第二中学马春彦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善思考、能实践、有较高素养的语文教师,我参加了“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研究确定以“教师的经典阅读”为突破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今有句名言说:“教师就是课程。”言下之意,教师不仅是课程,是实施者,也是开发者、建构者、评价者,教师也是课程的一个要素。但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教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首先是一个书生,首先是一本可供学生阅读的活生生的大书。陆游有句诗云:“数简隐书忘世味,半瓯春茗过花时。”书,不但能充盈我们的教学时空,更能拓宽我们的生命时空。“阅读经典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提出:“勤字当头,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读写结合,书写美丽的教育人生。”我希望通过阅读、实践,让自己成为知识丰富的教师。

期间我主要读了《李清照全集评注》,余映潮老师的《阅读教学50讲》。王荣生老师的《听王荣生评课》,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

读《李清照全集评注》,通过读她的词和诗来了解其心路历程,了解其不平凡的一生。千年的词韵,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哀愁,千年的惊叹——李清照不愧为中国第一女词人!在我的心目中,这个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书画,无所不精。其词作多发于腑肝之诚,始终充溢着坦率而又真挚的情感,她把感情的生命部份发扬光大,毫无扭捏之态。她集女性的柔情美、词人的理想美、性格的阳刚美为一体,委婉曲折,妙而含蓄,可谓“曲径通幽”。其艺术表现力之高超令诸多大家叹服。“多才多艺多情女,多苦多悲多难人”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读《听王荣生评课》,我明白了“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适宜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成功的基础、垫脚石,课堂的教学艺术则是“催化剂”,这就跟写作一样,合适的材料、典型的故事永远是好作文的基石,然后才是写作技巧的娴熟运用。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就至关重要了。

读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我知晓了语文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甚至于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进而于细微处发现美妙的风景。

我读的更细致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就是余映潮老师的《阅读艺术50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以教学艺术精湛、细腻而驰誉教坛,是教学创新的一面旗帜。我认为余先生的教学艺术有以下几点难得之处:

其一:注重积累。

积累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当被练习册、考试卷异化了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课堂上讲授、练习,课外积累。常常忽视了课文这个最重要的积累资源,对此,余先生谆谆教诲:要达到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积累是语言积累。他的每一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语言积累,大到做资料卡片,小到几个美词、雅句。静为一类一类知识的、语言的板块积累,动为用固定句式创作美句、续写美句等等,不一而足、异彩纷呈。更为令人赞叹的是余先生的经过“提炼组合”处理后的单元小结课,艺术的表达了单元内容的精华,体现了典型的积累之美。如他的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小结课教学内容: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学用一种句式、重温一个精段.这样的语言积累教学,如同一股汩汩流动不息的泉水,注入到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正如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再是课堂亏空课外补的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斗胆一句:这样的教学无异于平时不注重饮食、锻炼,而去买什么“大力补肾丸”之类的生活状态,舍本逐末)。

其二:注重教学设计之美。

课文是静态的,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老师最大的艺术就是如何将一篇静态的课文和学生丰富的、动态的心灵世界之间搭建桥梁,使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之间产生碰撞,支撑起学生自己在课文中创造的斑斓广阔的空间。用余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化静为动,尺水兴波”。

其三:具有诗意之美。

余先生认为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有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必须探求充满琅琅书声的实用的、新型的课型。而且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不是常见的“请同学们读这段话,看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指导,而是有一种分层递进的美。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环节:“用说话的方式来读”——“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分角色按提示的语气演读”。

同样,余先生的教学评价语言也是精美又富有诗意的。这样就使学生一定能够在课堂学习这个特定的“场”中体验

到语文学习的清新之美、朦胧之美、春意盎然之美。其四:余先生在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令我感动。从这本书中摘抄这么几句话:

“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远的工作,已经设计到了2008年。”

“暑假中的每一天,我都要写作10个小时以上。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套打字。”

“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

“2003年,我56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减掉那被耽误的十余年。” “在一个不让人实现梦的地方,梦的火焰也不能熄灭。”

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篇10

阅读是一个人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身为师长,要努力营造读书氛围,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点亮学生的阅读之灯。

1.读书,从自己做起

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午休时间,我捧起一本《窗边的小豆豆》,而后,班上同学也让爸爸妈妈给自己买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中饭过后,学生捧起新书,一页一页地阅读。我真切地感到:语文教师,不仅要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也要喜欢阅读儿童文学。捧起儿童文学,内心中不仅升腾起愉悦、感动、思考,还获得了一颗童心。而老师捧起儿童文学,这本身就是一本书,供学生去阅读,去欣赏。这本“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种向往之情就会在学生心底涌动,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班上又有许多学生也捧起了儿童文学,和你一起去分享,去体验。

教师自己捧起喜爱的儿童文学去阅读,给学生推荐的必定都是自己喜爱的,如果说,这本书,自己都不会喜欢,学生怎么会喜欢阅读呢?

2.读书,从听书开始

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读书给学生听,正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开始。老师和全班同学围坐在一起,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一个一个地托着下巴,静静地倾听,你可知道,学生在聆听中享受快乐,激荡思维,拓展无限想象的空间;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情节的起伏跌宕。老师讲故事给学生听,就如同和学生说话聊天一般,不仅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还会激起学生独自读书的热情,一次次听书的历程,注定了学生会与美丽的书籍交上朋友。

3.读书,从环境谈起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班级环境对学生教育起着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启迪的作用。许多次,我走进教室,看见几个男孩、女孩捧着《窗边的小豆豆》如饥似渴地阅读。当全班同学都关注到他们的时候,清晨走进教室,开始阅读的同学也越来越多了。

在教室的一角,设立图书角,每人从家里带两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室里最感人的场面,就是同学们有秩序地到图书角借书,回到座位上,入静入迷地默默阅读,在书海之中徜徉,每一个人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为之一振。

教师营造读书的氛围,如同花香一般,熏陶带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4.读书,从意境出发

读书需要一种意境。安然的心绪以及宁谧的氛围,都可以将我们带入那种既恍惚空灵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在一种如诗的意境中读书,心灵会像热水里泡的新茶一般丝丝缕缕地舒展开来。

研习课上,全班同学站好队伍,我们来到了学校的扫云廊,东侧是操场,孩子们在快乐地上体育课。扫云廊的两侧栽满了花草,这里的空气清新、凉爽,还夹杂着一些淡淡的水气,将花草的清香和泥土的芳香扑送到人的鼻孔里,一瞬间你就只觉得神清气爽,耳边不时会传来两声悦耳的鸟叫。师生每人捧起一本书,体验到的不仅是文字的空灵,还有生活的情趣。试问,此情此景,有谁不愿意在此细细品味纸页间散发的油墨香呢?

曾经和一个男同学聊天,我知道了他把自己喜欢的书安放在枕下。月华似水,捻亮床边一盏灯,取一个舒适的姿势,或躺或坐,或半躺半坐,这样很容易沉浸于读书的意境中去,而自己竟还浑然不觉。给孩子创造一个幽静、文雅的环境,拉起孩子的小手,让他置身其中,与书为伴,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历程,渐渐地,这将成为孩子生活

中的一种习惯,甚至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5.读书,从封面读起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就是要引领学生“读整本的书”。“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

“学生并不读整本的书,除了作为国文教材的一些单篇短章,以及各科的教本之外,很少和书本接触。”“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从叶老的这些话可以看出,叶老重视读整本书是与他的语文教学目标一脉相承的,读整本的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培养语文能力。

我手捧一本本精美的儿童文学,和同学们一读封面,二读内折,三读目录,四读故事,五读插图,六读后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期待,也了解了书本体例,引领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深化阅读感悟。

和学生一起分享整本的书,学生领悟了方法,产生了理想,激发了阅读欲望,文本中优美的语言、新颖的形式,丰富的情节一定会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教师再适时给学生推荐第二本、第三本,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静心阅读,一本本书在学生心中留下记忆,留下了知识,留下了语言,留下了思想,而学生的读书习惯也在悄然无声地

养成。

6.读书,从分享中来

要想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书会尤为重要。因为每一次召开班级书会,是心灵的碰撞,也是智慧的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与讨论的能力,让知识产生智慧思考,引导学生踏上一条清晰的人生道路。班级书会,借助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分享热情,分享思考,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在读书与分享中,学生与书籍为伴,读书便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分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我们分享了:1.在巴学园里,你看到了哪些新奇的、有趣的、特别的?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情。2.翻开《窗边的小豆豆》,分享你最喜欢的歌谣。3.诵读、创作俳句。巴学园不在了,但心中的巴学园在一点一点地建起。我们可以用笔去描绘一个更加美丽的、温馨的,属于自己的巴学园。分享同学们自己书写的故事。

班级书会,同学们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更加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欲望,在读书中分享,在分享中享受阅读。分享,已经成为了学生阅读的内驱力;阅读,已经成为了学生内化后的习惯。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希望我们的学生热爱读书,高效读书,快乐读书,在读书中积淀,在读书中成长,不断创新自我。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让读书成为习惯 使书香充满校园 篇11

通讯员 高由国 报道:莺歌燕舞阳春月,浓浓书香满校园。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进全民阅读,4月3日上午,丹江口市太山庙小学举行仪式,正式启动主题为“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活动。

启动仪式上,该校教务主任王玲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走进书本,拥抱书本,热爱读书。要求师生们崇尚读书,品读经典,博览群书,读以致用,树立终身读书的理念。潜心阅读,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

副校长赵波宣读了读书月活动方案。本次读书节活动将持续一半月,分宣传发动、活动实施、总结评比三个阶段。读书节期间,将开展朗诵会、经典背诵竞赛、读书征文大赛、黑板报、手抄报报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并通过“书香少年”、“书香班级”的评比,激发师生的读书热情,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作文 篇12

我最喜欢的书是《查理九世》里面讲了查理和大家的冒险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外星来客,里面讲了几个科学研究者为了制造一个轰动世界的大消息假装外星人入侵地球,里面的情节扣人心弦,常常让我手不释卷。读着读着,让我想到了语文书上的第四组课文,现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角落都是像咱们祖国一样到处都是太平盛世,有许多地方的孩子都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希望大家能制止战争,让和平之神永驻人间。

一本本的好书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笑猫日记——球球老老鼠》告诉我们积德不是一味地急功近利的做好事,而是要出于善心和爱心;《纪昌学射》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先打好基础,不能没学会走路,就开始想要跑步了;《扁鹊治病》让我们做事要防微杜渐,得听取善言,不能讳医忌医,固执己见;《触摸春天》生活就是用来创造的,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生命的真谛在于珍惜,生存的权利在于争取......

关于书的名言也有许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为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的最大理由是可以摆脱平庸,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篇13

关键词:习惯;实效性;课外阅读交流

目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近年来,我就培养学生的阅读经典美文的兴趣和习惯做了如下尝试。

一、抛砖引玉,融趣于教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1.巧借课文,以点带面

叶老曾说过,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中学生阅读的《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童年》等文学名著大多与教材有所链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挖掘兴趣点,适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名著。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不仅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品析了林黛玉小心多疑、寄人篱下的性格,了解了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的经典话语。

2.名著导读课,抛砖为引玉

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尤其现在网络的兴盛,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在读物选择上容易误入歧途,亟需老师的正确引导。我在教学实践中专门开设了名著导读课,形式上可以由教师介绍名著精彩片段,也可以请学生来谈读经典名著的心得,还可借用多媒体抛砖引玉。目的只有一个:向学生推荐名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在教学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后,在名著导读课上,我先播放了百家讲坛中《于丹〈论语〉心得》之《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学生们顿时被其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我抓住时机对同学说:《论语》这一经典博大而精深,富含生活的哲理,能给人智慧和启迪。同学不妨课外去读一读《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二.营造读书氛围,走近经典美文

学习应该与书香为伴,师生应该与经典为伍。学生在校园里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也都应该有文化的熏染。于是我校通过开展“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来提升读书氛围,在全体师生中掀起读书高潮。具体办法如下:

1.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诗词、名著

要求:一个月一本名著。(根据名著内容而定)

2.必读书目——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

坚持写读书笔记,学期末举行读书笔记评比。

3.充分利用好阅览室,全部图书实行开放管理,学生可以自行在阅览室选书,或到学校阅览室办理借书

4.认真上好阅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5.建立班级图书角

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50册,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6.每个学生都要拥有自己的读书剪贴本或读书笔记本

班级或学校开展相关的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7.学校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读好每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8.学校将对各班的阅读标兵,给以必要的表彰

三.形式多样促读书,兴趣浓厚成习惯

1.建立读书活动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

每周开展一次读书故事会或人物评论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每月开展“读书吉尼斯”评选。如,读名著之最、背诵古诗之最、背诵《三字经》之最、写阅读日记之最、即兴朗读最棒等项目。每月不同班级根据孩子“读书记录表”中的记录情况,评选出“阅读大王”“读书之星”等。每学年评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组建班级网络读书沙龙

班级网络读书沙龙是一个课外阅读发烧友的协会。鉴于现在的中学生都喜欢上QQ,我班在网络上建立一个阅读QQ群,推选出群主,负责日常事务。课余时间,班上热衷课外阅读的发烧友们都可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课外阅读交流:畅谈读书的收获与感受,提出读书的疑问与困惑,相互推荐好书。班级网络读书沙龙的组建,为班上学生提供了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精神动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生中打网络游戏者锐减,课外阅读之风盛行。

3.创建班级图书库

班级图书库分为纸质书库和电子书库两部分。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区重点中学,学生家中都有一定的藏书。因此,创建的纸质书库办法就是在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家中的适合阅读的藏书进行登记造册,作为班级图书馆的备借图书,并公诸于众。学生想借书时,向语文科代表申请,由课代表出面向该书所有者收取,然后借出,并做好登记。要求借书人按时归还,并保证书的完好无损。电子书库的创建是为了弥补纸质书库的不足。其具体作法是:班级注册一个公共邮箱,在网络上下载纸质书库中缺少的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书目,放入邮箱网盘中,供学生查阅。

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隔锅的饭香。”书非借不爱读,很多的学生往往对家中藏书束之高阁,而对在班级书库中所借之书看得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蔚然成风,学生的读书热情倍增。

以上是我对如何激发高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举措,也是我对改善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让经典浸润学生的人生的殷殷期盼。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美文的良好习惯,这要身体力行,勇于创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各种行之有效措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使之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文化品位,让经典美文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自觉行为!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篇14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的确,当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的同时,他们所感悟地是人生的真善美,知识的深奥美,以及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个性发展、放飞理想的不竭动力。办一个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是领创教育梦寐以求的教学理想。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本项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扩大阅读量、改善阅读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视野,培养观念,励志成才。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重点从以消遣娱乐为主转移到有益于培养宏观决策、危机处理和心理调适等能力上来,把阅读方式从网络一过式浏览、快餐式阅读转移到选择性精读上来,让学生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业余生活中抽出更多时间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成熟、健康的思想。从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先进文化发展。

二、活动主题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营造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

三、活动口号

好书伴我成长 青春作伴好读书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以经典为伴,与圣贤同行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与阅读同行 塑造美好心灵 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

阅读奠基生命、书籍引领成长,学习丰富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四、活动时间

四个学期,每学期为一个阶段

五、活动范围

领创教育全体师生

六、阶段目标:

本想活动共分四个学期完成,每学期都有各自的目标及要求。第一学期:走出迷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刚步入大学校门,学生总会有些迷茫、困惑,读书是心灵的慰藉,帮助学生走出迷茫,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关书目(非必读书目,只做参考):

领创教育的教学理念、各种相关资料——中心意思:领创教育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作者:覃彪喜——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 《你的误区》(美)韦恩·W·戴埃著——中心意思:走出心灵的误区,就是走出了世界的误区;

《荒漠甘泉》(美)考门夫人著——中心意思:以自己的信心战胜世界; 第二学期:沿着名人的足迹,励志成才 确立了人生目标之后,如何付诸实施呢?阅读名人传记和励志书籍,懂得成功并非侥幸,成功可以复制,沿着名人的足迹,励志成才。

相关书目(非必读书目,只做参考):

《比尔盖茨》走出常规的“象牙塔”模式同样能够取得成功,《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著——中心意思:人若无恒,万事不成;

《拿破仑》(德)艾密尔·鲁特维克著——梦想的高度,就是人生的高度;

《渴望生活——梵高传》(美)欧文·斯通著——中心意思:人,可以没有青春,但不能没有热血和激情;

《富兰克林自传》(美)本杰明·富兰克林著——中心意思:卓越就是一种习惯 励志的魔法书:《苦难是金》《枕草纸》

“他们,曾赤手空拳,一文不名。最终,却凭借自己的远见和胆识,登上了财富的巅峰。他们,是一群勇于向艰难困苦宣战的斗士,以竞争的心态参与市场的角逐。他们,靠主动进取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最终,成就了自己,造就了未来。”

第三学期:掌握成功的法则,成就未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活出自己所要的成功!不能掌握一天生活的方向,带来的困扰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掌握一生生活的方向,很可能毁掉许多人的一生。为了要活出自己,我们要成为自己命运的舵手,掌握成功法则并马上行动,必能早日登上成功巅峰。

相关书目(非必读书目,只做参考):

《常胜策略》——中心意思:在整个人生中,最浪费时间部分就发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中,需要在此时间内集中精力创造高效率。

《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作者杰克·坎菲尔,也是畅销书《心灵鸡汤》的作者,这类书本是适合于企业管理人士阅读的范畴,但这本书的内容所包含的意义又超出了它们的范畴,尤其是有志于进入企业界的大学生。

第四学期:处世的艺术,实现自身价值

处世是为了把世道打通,把事理勘破,不通世道、不懂事理的人是不会做成大事的,也不会成就完美人生的。学会做人必先学会处世,处世老到的人,做人亦必老成,做事亦必老练。

相关书目(非必读书目,只做参考):

《方与圆》作者是宋小威-阐释了经典的处世哲理

《人性的弱点》(美)戴尔·卡耐基著——中心意思:社交就是那么简单;

七、活动内容介绍

根据时间安排并结合具体活动的特点,大致分为名师导读、多彩学习、知识共享、读书三味、书香情缘五大板块。以下为各个板块的活动介绍:

1、名师导读(1)名师名讲

着力保证“每月一讲,每月一学”的形式,名师名讲让同学们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更好的汲取知识。每天一讲的形式提供给同学们一套丰富的知识大餐,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平日学习的专业局限,学习到专业以外的知识。(大学生讲堂改版)

(2)名师好书推荐

一个有花香的地方会令人眷恋流连,一个飘着书香的校园必定和乐而文明,书香经典,让经典图书世代留香。在这一板块中的精品图书分别为老师推荐,同学意见征集汇集而成,最终将以展板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好书更接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生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

(3)名师座谈

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当今热点学术问题,举行一场高档次的学术交流。

2、多彩学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增加学习的乐趣,安排了“多彩学习”这一板块,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同在。

(1)经典电影展播

每部电影都是书籍在视觉,听觉上的展示,通过国内外优秀电影展播,既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又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每部电影都设主讲人一名,在轻松的音乐,愉悦的谈话中与大家一起欣赏影片,剖析影片情节,共同探讨影片中人物的心路历程。从而能够使我校学生深刻的理解电影的内涵。届时,将展播奥斯卡经典影片或者有启发意义的影视作品。

开展此次经典电影展播的目的在于拓宽广大学子的视野。使我们明显的感受影视与书籍的异同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广大学子的多面性思维。

(2)图书推荐

这里的图书推荐不同于“名师导读”,将推荐一批离专业性较远,人文气息浓厚的书籍,包括市场畅销书,同学推荐的各类优秀的文学作品。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提高读书的兴趣,养成以读书为休闲方式的习惯。图书推荐仍以展板的形式,每本书籍配有相关介绍,增加同学们对推荐书目的了解。

(3)“书籍价值人生”与“我的大学生活”征文比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最好的人生伴侣,不同的书中蕴含着不同的人生哲学。征文比赛可以是对来到领创教育的感想和收获的抒情性文章。本次比赛以班级形式组织参加,选出的优秀作品将集结成册,还会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发布到校园网上。

3、知识共享(1)学子论坛

邀请我校杰出校友或优秀在校大学生为我们作报告,以知识共享为主旨,分享成功的学习生活经验。

(2)书香班级

各班进行“书香班级”主题文化建设。通过张贴标语,开展主题班会,建设班级图书馆,实现好书共享。

(3)晨读倡议

鼓励同学们自发地到学校中心广场进行集体晨读,诵读国内外名家经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读书三味

推荐图书展板旁边都将出现便利贴,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读书心语,书籍推荐,或者感动过自己的一些句子写在便利贴上,所有大家的留言都将展示在“读书三味”的展板上,增进同学们的专业交流,方便全校师生更直接参与到本活动中来。

(1)图书漂流社

鼓励各学院同学们把自己读过的图书捐出来,在指定活动地点举行换书活动,全校师生都可以拿他们的书刊到活动地点交换自己满意的图书,也可以低价出售。

(2)美文朗诵专场

通过对古今中外名篇名作的诵读,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和文学创作的动力。此项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和扩大中国诗词朗诵的艺术形式,扩大国学的影响力,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丰富我校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鉴赏力。

(3)“我的大学,我的梦”演讲比赛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但要有技能,而且善表达;不但要自信,而且敢担当,为此领创教育每学期期末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我的大学,我的梦”系列演讲比赛,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利用所学技能将自己的作品和感受,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

5、书香情缘

(1)“方寸世界蕴书情”书签设计大赛 书签设计比赛作为本届读书节新增参与性较高活动之一,我们倡导积极参加,本次书签设计大赛将对征集作品展开评审,评选出优秀设计,通过展板等并制成作品展示,优秀作品将参考同学们投票和评委意见确定。最终优秀作品将统一印发,相互传阅。

(2)“方寸世界蕴书情”海报创意大赛

与书签设计同为一个板块,两个活动具有相似性,都为读书的外延,也为本届读书节的亮点之一。相对于书签大赛,海报创意大赛更能体现同学们的创作才华,获奖作品同样也会展示在我校师生面前。

(3)课外阅读调查

针对我校同学组织的大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将涉及同学们所关心的有关读书的各个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面更广,方便了解我校学生读书情况。

(4)图书与版权法制宣传

版权不容侵犯,我们要争当版权法制的宣传者,制作图书与版权的法制宣传板报,并组织签名活动。

八、具体措施

(一)准备阶段: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在墙壁上张贴宣传读书的标语,如:“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等。每个班级的黑板报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各个班级开辟富有特色、富有童趣的读书心得交流栏,学校宣传栏也定期更换读书方法指导及读书博览之星的图片、文字。

2、利用班会向全班学生发出读书的倡议,宣讲读书的意义,并提出读书要求: 第一、要多读书,即博览群书,手不释卷; 第二、要读好书,读名家名人,读名作名篇;

第三、要善读书,读书要讲究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3、建立班级图书角,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4、学校准备不低于300本的书籍,学生也可以自己从家里带书。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讨阅读教学新思路。

6、学校成立评选小组,督促、检查、评定学生的读书情况

7、利用网络平台,推进读书活动。“校园网”开设专栏,相关书籍,并附电子版书籍。

(二)活动阶段

1、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组织学生学习《“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实施方案》使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和任务。(2)开学初,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各班级确定目标,采取相应的评价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阅读不得少于半小时,并做好阅读记录(每天检查)。

(3)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2、实施行动

(1)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2)教师必须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工具书使用方法指导 ④读书笔记记录方法指导 ⑤阅读方法指导等)(3)学校各班已成立了图书角,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当天指导老师到位巡视。

(4)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允许学生自带课外书)。学生每天晚上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5)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书介绍给大家。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之间和班级间学生互相交换看书等。比较优秀的作文、读书笔记发表在学校网站上。

(6)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学生要读书、爱读书的同时,教师也应率先垂范。每学期,选择一至两本教育名著。在充分阅读后将以读书笔记、交流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个人素养,更为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7)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8)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和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9)分班级开展特色互动读书汇报会。

(10)利用黑板报、古诗背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11)开展创建书香班级的活动。

(12)大力号召学生写日记,写微博,要持之以恒。

(三)总结评比

1、开展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读后感写作比赛。

2、定期进行班级评比,每月评选出“阅读明星”、“背诵明星”、“写作明星”。

九、活动分工

1.***负责全部活动内容;

2.***负责对活动的宣传(前期宣传,中期筹备,以及在活动期间的宣传稿与照片的拍摄);

3.***负责活动期间活动用品的调配; 4.各班班主任负责各班各项活动。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活动倡议书

全体同学:

大家好!开卷有益,益己、益人、益民族、益国家、益未来。中国人历来就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为“礼仪之邦 ”,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民族。

我们爱读书,因为书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素养。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我们爱读书,书为我们展现一个精彩缤纷的世界;我们爱读书,书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书让我们成长成熟。

进入新世纪,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我们有太多不熟悉的东西,有太多需要追赶的方面,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练就更多的新本领,读书学习、创新发展就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读书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从 1995 年起把 4 月 23 日定为“世界阅读日 ”,籍此来推动阅读和写作。

办一个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是领创教育梦寐以求的教学理想。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特举办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活动。本项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扩大阅读量、改善阅读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拓视野,培养观念,励志成才。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的重点从以消遣娱乐为主转移到有益于培养宏观决策、危机处理和心理调适等能力上来,把阅读方式从网络一过式浏览、快餐式阅读转移到选择性精读上来,让学生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业余生活中抽出更多时间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成熟、健康的思想。从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先进文化发展。在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到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活动中来,共享读书的美好时光,分享读书的浓浓乐趣。

同学们,读书吧!让我们把读书活动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发展的每个脚步,让我们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领创教育 2010年4月

日常活动基本要求

一、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每天8:00——8:10演讲评论,可以是读书的感受,富有哲理性的故事,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对自己的影响等,演讲时间为3-5分钟,至少两位学生参与评论。

2、每位学生每周提交至少一份读书报告,独立成册。

3、每周参与一次读书活动的大讨论活动。

4、每位学生每周提交一份“名师名讲”的收获和启发。

5、每月至少读一本书。

二、对各小组负责人的要求

1、分工:文化创意班由李晓杰负责,中专班由牛梅花负责,ASEO班人数较多,分为三组,分别由吕振磊、禄帆、刘倩负责,各小组负责人讲分组名单及演讲顺序表与5月4日晨会是交给韩老师。

2、安排每天的演讲评论活动,也可参与评论。安排不当或无故不安排者处以5元/次的罚款,表现优异者可获得该月的全部罚款。

3、每周批改学生的读书报告,要求有评语,无评语或不批改者处以10元/次的罚款,表现优异者可获得该月的全部罚款。

4、每周安排一次读书活动的大讨论,积极有效的组织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式及地点自行确定,也可以几个组在一起讨论。安排不当或无故不安排者处以20元/次的罚款,表现优异者可获得该月的全部罚款。

5、组织好学生的借阅书的活动。

6、周四晚上组织经典电影展播,要求写影评或观后感。

7、未出现罚款现象可由学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对教师的要求:

1、范围:吕振磊、禄帆、王传福、李晓杰、牛梅花、李冰,也可邀请其他校内外人员。

2、每月月初每位教师向韩老师提交至少一份“名师名讲”的授课内容,由韩老师安排授课地点,时间为每周周三上午,人员为全校学生。

3、授课内容按学校规定格式填写,特别要强调出处及拓展意义。

4、“名师名讲”的授课费为100元/次。无故不准备或准备不充分者罚款100元/次。

5、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和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6、每月至少向相关班级推荐一本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无实体书必须下载电子版提交给韩老师。否则处以10元/次的罚款,表现优异者可获得该月的全部罚款。

四、对督导领导的要求

1、组成:韩新凤负责全部活动、李秋林负责摄像及宣传

2、每周周三至周六至少抽查5份上周的学生读书笔记

3、每天8:00——8:10分到某班级听取演讲评论,可参与评论,并对活动进行详细记录。

4、每周参加一次读书活动的大讨论,可参与讨论,并对活动进行详细记录。

5、安排教师的“名师名讲”活动。

6、检查教师的推荐书籍。

上一篇:时间的晚安语句下一篇:掩耳盗铃寓言故事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