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活动记录

2024-07-25

初中德育活动记录(精选8篇)

初中德育活动记录 篇1

——清明节扫墓活动方案、程序及讲话稿

我是中学**。今天,我们全体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孙家湾惨案”纪念处,凭吊为我们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一、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树立远大的理想,磨练顽强的意志,练就过硬的本领,成人成才,报效祖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团结互助等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观念。

二、扫墓地点:“孙家湾惨案”纪念处

三、扫墓时间:4月5日下午12:20

四、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安排:

(1)12:10集合(内操场),12:20分从学校准时步行出发。

每个班班主任外加一个跟班老师。另外前后各加两名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2)祭扫烈士墓程序安排:

1、全体师生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默哀。

2、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3、学校领导讲话

4、呼喊口号

六、活动要求:

1.学生必须身着整齐、肃穆。

2.各班主任在活动前,需对“清明扫墓”的有关知识向同学们做好介绍。

3.各班主任要求对队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求有组织、有纪律地活动。

4.队员活动期间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意说笑,(尤其是在默哀时)。

5、学生自带饮用水(一瓶),不带任何食品和饮料。

新城初级中学

2012.3.20

祭扫活动程序

1、主持人: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新城初级中学全体师生,满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寄托我们的哀思,激扬我们的斗志。现在我宣布祭扫烈士活动现在开始:下面请学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圈

2、清明雨洗烈士墓,风吹松柏苍竹劲,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下面让我们向长眠在此的烈士们致默哀。(大约一分多钟)

3、礼毕

4、烈士精神永不朽,烈士光辉照长空,烈士墓前思英雄,无限悲痛无限情。下请学生代表讲话。

5、下面请*校长为我们讲话。

6、学生代表带领我们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7、主持人: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指向前,千言万语表决心,革命遗志我继承。烈士们,我们全体少先队员将牢记你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你们的遗志,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家乡更加繁荣,而奋发努力,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告慰你们的英灵。今天的祭扫活动到此结束。

学生代表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全体少先队员们:大家好!

我是中队的_______。今天,我们新城初级中学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凭吊为我们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小时候,妈妈常说,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虽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随时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要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一定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向前,为祖国的强大和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祭扫烈士墓的领导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又是一个春风洋溢的日子,又是一个勾起沉思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 念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伟大的祖国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热爱祖国,为祖国献身的英雄受到我们的尊敬和爱戴。在中国面临瓜分灭亡,危难深重的年代,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志士仁人,为了救国救难,振兴中华曾经历尽艰辛寻求真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就义,谱写了一页页爱国主义的历史篇章,雕塑了一座座高耸的丰碑。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忆往昔,诉不尽我们对先烈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我们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壮志豪情。

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我们应该十分珍惜现在的生活,加倍努力,强身健体,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内容,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小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品质。

初中德育活动记录 篇2

一、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笔者的调查, 农村初中德育只有16.67%的学校是由德育处负责, 而由教务处和政教处兼管的较多, 这无疑会给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初中实施德育活动课程的组织机构, 明确划分责任。通常, 农村初中德育课程的实施由校长总领导、一位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团支书记、班主任同时负责任务的下达, 针对实施中的问题、情况进行反馈。学校德育处是落实德育活动课程的行政机构, 在德育活动课程实施中起着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 它通过组织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健全制度,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确保德育活动课程的落实。而具体实施德育活动课程的教师, 既是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者, 又是组织者, 对德育活动课程实施成效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二) 转变观念, 富有创生性地实施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

课程实施是指“教师在实践中执行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等的过程”。[1]它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践中实际发生变革的程度及影响因素。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改变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 树立以农村学生、情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活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使他们成为德育活动课程课的主角和全面发展的主人, 教师则是幕后的策划人和导演。但是, 由于农村初中生受封建意识影响较城市学生大, 师道尊严思想根深蒂固, 多数学生养成了“听话”的习惯, 因此, “新三中心”的确立只能分步实施。在实施初期, 教师必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进行比较详细的设计;并亲自带领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只在某些环节上让学生自主进行, 而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独特之处, 在于其实施中结合农村德育环境的创生性取向。这是因为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在活动中联合创造的德育经验, 是在农村德育具体情景中创生新的德育经验的过程, 已有课程计划只是供德育活动课程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因此, 这种课程的性质是地道的经验课程。这种课程是情景化的、人格化的, 课程采用、课程实施的技术化、程序化的特性被大大削弱。即使完全按课程计划实施, 也会因个人参与方式、参与程度不同而形成特定的德育结果, 所以这种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真正的创造过程。

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创生性取向中, 课程是教师与学生体验到的农村教育经验。课程知识不是以教科书、教学指导书等为载体的外部的、静态的、物化的内容, 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农村学校情景中共同创生的内在的、动态的人格结构。其课程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农村初中生品德个性的成长、发展与变化, 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打上当地农村传统风俗、文化心态的烙印。因此,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不仅仅是改变外部的课程资料和课程组织形式, 更重要的是对农村初中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在这里, 教师与学生成了德育活动课程及其变革的唯一真正的主体。因此,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实施要求:德育活动课程与当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有机地整合于一体, 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在农村德育资源开发中独特的创生性。

(三) 实施中应坚持的原则

针对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创生性取向这一基本特征, 结合农村初中实施德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经验, 笔者提出如下四条实施德育活动课程的基本原则:以活动促发展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主性原则。

二、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

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是评价者对德育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状况及其效果——学生品德状况等所做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包括对德育活动课程目标、计划、实施的过程与结果等方面的诊断与分析。

(一)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评价的特点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课程诊断。通过评价揭示课程实施中具有的价值与效果, 发现其不足以及实施结果与应达成目标的偏离情况, 为下一轮德育课程开发提供有效的信息, 因而本质上是一种形成性评价。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评价在价值观上应倾向于主体与过程的取向。但由于农村初中升学压力大, 加上官本位封建意识的影响, 因此容易忽视主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而采用学科教学的通常做法——只进行终结性评价。这在农村初中经常可以看到的汇报表演、校风示范验收检查即是很好的明证。为了纠正终结性评价的片面性, 必须强调评价取向的主体性和过程性。

主体取向评价认为, “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 [2]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 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对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给予相当的尊重。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中, 必须强调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由师生自己主宰, 同时又对他人富有责任和义务;强调师生参与德育活动课程“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把师生参与德育活动课程的主动性与学生品德的完善程度, 尤其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度作为评价的基本目标。根据主体评价需要, 建立起学生个人德育成长档案袋, 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看到自身的进步, 并对学生主体在德育活动中的情况做出恰当评价。同理, 教师也应该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德育活动记录袋, 通过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价, 对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展情况分阶段做出主体性评价。

过程取向评价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活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范围, 强调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 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 不论其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 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这种评价把师生在德育活动课程设计、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追求在一种生动自然的活动情境中捕捉真实的德行信息, 是一种特别适合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

(二) 评价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1.组织工作的评价

德育活动课程组织工作评价的内容以学校管理者、教师对德育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为主要对象, 评价的主体是学校领导与教师[2], 其具体内容可设想为总体评价和德育活动课程专项评价。总体评价:德育活动课程的计划和规划评价、组织建设评价、保证与协调评价。德育活动课程专项评价:专题设计方案评价;德育活动课程指导评价;德育活动课程组织管理评价。在实际评价中, 应对每一环节及各环节的联系性做出评价, 找出产生偏差所在的环节, 及时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 不能仅仅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计划与主观努力方向, 而要结合其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 对学生的品德结构完整性的促进度进行评价。尤其要注意对意料之外的正面或负面效应做出恰当评价,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鼓励或防范。

2.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活动评价

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与影响, 农村初中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在性格上内敛, 甚至对自己品质中优秀的部分他们也容易忽略。因此, 在对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时, 适当的引导极为必要。在评价方式上, 采取写自我总结、开活动总结会、活动总结汇报会等, 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在汇报自己的行为、思想中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 提升其道德境界。

学生参与德育活动课程的总体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和非数量化评价的范畴。所谓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将学生群体的现状与他们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相比较, 判断他们有无变化以及变化程度的大小[2]。因为品德评价目标体系中诸多项目, 如态度、兴趣、价值观等, 无普遍的常模参照, 难以数量化。而德育活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德行向目标逼近, 对农村学生而言主要是在内化现代德行方面, 应更重视“进步”这个动态的概念。因此, 采取个体内差异评价和非数量化评价是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评价的最基本方法。

对于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的具体表现及其收获所作的评价是专题评价。评价要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原则, 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体验,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评价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作为整体的小组或班级, 在德育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等环节中的表现以及活动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 结合学生个体在德育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 对学生个体参加德育活动课程的自主程度和自主性发挥程度, 以及在活动中情感体验的强度进行考察与评价。并将与学生道德发展有关的资料放入学生品德成长的“美德袋”。

在具体评价中要注意讲究方法和策略。要根据当地农村文化特性, 将行为观察与动机监测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从评价方法上看, 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只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伴随德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全过程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评价活动的主体, 要充分尊重学生对评价的意见。因为归根到底, 评价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

尽管笔者列举出了上述一系列评价内容, 但仍不敢说已经建构起了完整的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评价体系。一是因为德育活动课程自身的复杂性和其评价的难以量化特性, 再加上农村初中生特有的文化与身心发展特征, 致使笔者无法完全列举其评价的应有方面。二是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要针对各农村初中实际, 因此自然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相应的其评价体系也应有所不同。三是各地农村初中学校的管理机制也不完全一致, 这必然导致其德育活动课程的评价机制有所不同。但笔者所提出的评价内容是带有共性的, 具有相对广普的适应性, 可资广大农村初中借鉴。

摘要:新课改后许多农村中学结合当地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 进行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为使其实施与评价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明确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方面: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强化学校德育处的职能和作用;结合农村德育环境的创生性取向, 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德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活动促发展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自主性原则等。在评价方面: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主体性评价的取向;对德育活动的组织工作评价应以学校管理者、教师为主要对象, 对学生的品德结构完整性的促进度进行评价;对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评价应坚持个体内差异评价和非数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331-393.

初中德育活动记录 篇3

一、德育活动与语文情感教学相整合的必要性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知识和行为之间,道德和理智之间不应分裂开来。我国古代“有余力则学文”的教育也是把德育放在了首要地位。这些思想与我们现行的教育理念也是并行不悖的。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当前的部分学生,思想和行为偏离常规,单靠强化管理、严语责训,常常收效甚微,于是教师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解决诸多问题。这里的“理”即“德”的范畴,即用道理教化让学生辨是非,明曲直,行正道;以情动之,则是用充满感情的方式感化学生,通其心,正其道,善其行。这种工作,不能只是等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去想方案、找对策,而要将其渗透于平时的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的成效,对学生更深入、透彻地学习和理解语文课程意义重大。

二、德育活动与语文情感教学相整合的目标和内容

(一)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将认知之外的情感本身作为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念

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就“德”与“才”之间的关系曾有这样的表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当今社会德育教育的缺失,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将认知之外的情感本身作为目标之一是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兴趣及与人交往的能力。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陶冶情操、启迪心灵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情感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知情并进”,学生只有有情有理地处事、表里如一地修养自身,才能成为心智自由的人。

(二)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融知识、能力为一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是丰富的,语文素养也是综合性的,因而,除了工具性特点之外,语文教学应该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多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源头活水,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有用。

三、德育活动与语文情感教学相整合的方式和途径

(一)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热情

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可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或者兴趣小组活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每天课外活动时间的校园广播,有兴趣、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一篇篇经典美文、一个个名人故事、一则则幽默笑话都能给学生熏陶和滋养,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创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多维合作交流,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热情。

(二)开展诵读经典、品读美文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实施情感教育可使学生自觉、自发地学习。可以开展经典诵读、美文练笔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走进经典世界,与古今中外名人对话,与智者交谈,在感知、理解、交融中快乐地学习。另外,每天课外活动期间也可以开放图书角,让学生借书、读书,开阔学习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创办文学专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及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而且对他们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十分有益。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文化墙的建设、校园广播、儒雅教育宣传活动及各种刊物的创办,都可以营造和谐、优美、儒雅的校园氛围,给校园增添不少人文气息,给学生以良好的德育教育。将这些文化活动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及随时随地学语文、用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学才能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系平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德育活动与初中语文课程情感教学的整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编号为:[2014]PLG086)

德育活动记录 篇4

(一)中小学德育课落实情况

三年一班“我爱我班”德育工作活动记录

第1.2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一、学校礼仪教育

(一)、校园内礼仪

1、上学、放学时,学生注意交通。

2、课间休息不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校一律排队喝水。

3、随时保持校园内整洁,不在教室、操场乱扔纸屑、糖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学校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坐花坛,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4、执勤人员礼节:执勤时,老师或来宾来到,应立正,行规范队礼,并大声问好。

5、不围观来宾,不触摸来宾车辆。

二、教室内礼仪:

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1-

起立,等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

三、路遇时的礼节:

学生要主动靠道路右侧行走。与老师或来宾相向行走相遇时,要主动问好或点头示意,同向行走时不争道,不抢道,礼让老师或来宾先行。当老师或来宾问话时,要主动停下,徒手时应立正,热情认真地回答问题。

四、集会时的礼节:

学生集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井然有序,队列整齐,不交头接耳、随意乱说,要端坐听讲。

升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第3.4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重新学习《学校安全规定》,要求严格遵守,遵照执行;

2、加强班容工作,开展“教室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活动;

3、成立礼仪、安全、卫生等监督小组,加强监督、检查。

第5.6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进行《小学生学生守则》教育,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师生

1、爱家,爱学校;

2、语言文明,有礼貌,思想健康;

3、自行车排放有序;

4、仪表端庄;

5、衣着要整整齐;

6、见师长有礼貌;

7、上学不迟到、早退;

8、搞好校园、教室和个人卫生;

9、讲文明礼貌,有教养。

第7.8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九不准“教育。

1、不准到危险地方玩耍。

2、不准到有危险水库、泉里游泳。

3、不准在路上有违反交通规则行

4、不准玩耍明火,乱放鞭炮。

5、不准攀爬电杆,触摸有危险电线接头。

6、不准爬墙头,在校园追逐打骂。

7、不准食用不卫生食品。

8、不准打架斗殴。

9、不准到“三室一厅”去游玩

第9.10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做好“尊老敬老”工作:

在周一的班会上,布置了此项工作。明确要求全体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老爷爷、老奶奶,为烈军属、五保老人,为伤残老人、有困难的老年人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实事,献出自己的一片真情,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同时要求:活动过后,每个学生还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使自己能从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从而健康、茁壮成长。

第11.12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对学生进行家庭礼仪教育。

1、每日起床后,向父母问“平安”,上学前梳头、整装,离开家时向父母告别,放学回家向父母打招呼。

2、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家庭成员有病时,要探望问候。

3、在家接待客人,做到一起立,二请坐,三倒茶,四交谈,五送客,来客与父母交谈,主动回避,老师家访时,如果老师要自己听

情况,自己要坐在老师身旁,静听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内容。

4、向外打电话时做到:一不拨错电话号码二说“你好,三自报姓名,四请帮助叫XXX接电话,五通话时语调柔和,吐字清楚切忌罗嗦。六通话结束后应该说:“再见”。

5、自己接电话时做到:一说您好,二说请问您找谁,三对方是找别人时,应说:“请稍等,我去找他”,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说:“他不在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第13.14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对学生进行交通、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1、上课期间不准买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东西。

2、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安全教育。

3、接送学生到校门外。

4、加强师生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

5、加强学生心理、生理教育。

第15.16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校园内礼仪教育

1、上学时,要排队进校。

2、随时保持校园内整洁,不在教室、操场乱扔纸屑、糖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学校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坐花坛,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3、课间休息不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4、不围观来宾,不触摸来宾车辆。

5、学生到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或敲门),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然后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时,面对老师;离开时礼貌地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告别。

6、接受师长批评时,态度诚恳,不得顶撞,如有不同见解,可等师长讲完话后,再做解释。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初中德育活动记录 篇5

如何让小班的孩子们大胆地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在思考的。在这些精彩的科技活动中的有趣现象可能是转瞬即逝的, 而小班的孩子受年龄特点限制, 小肌肉群发育尚未完善, 动手能力较弱;在感知、注意、思维时目的性差, 极易受外部力量的支配。为了让孩子们能清晰地观察, 有目的地操作并捕捉这些瞬间的精彩, 我们觉得小班的孩子也能在科技活动中进行记录。那么记录什么?怎么记录?拿什么记录呢?

一、用“记录”帮助幼儿留住科学探索的瞬间

记录一定要伴随着探索过程进行, 在幼儿充分探究的基础上, 记录最关键、最有意义的环节和现象。要避免为记录而记录, 不能事后追记, 或还没有展开充分探究就让幼儿记录, 更不能事事都记。因此, 小班的记录重点就放在帮助他们记录一些孩子难以表达的东西上;鼓励孩子将自己的记录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孩子在失败的记录中寻找原因, 在成功的记录中得到启示。

1.“记录”梳理探索的“过程”

小班的孩子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 过后很快就忘记。在活动中随着操作要求和材料的递进, 甚至受到同伴的影响, 对于自己的想法会一变再变。往往一个环节下来回头问问之前说了什么, 他们就一脸茫然。所以通过一些集体的记录形式, 可以帮助幼儿记录他们的思维过程, 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例如:科学活动《贪吃的大嘴兄弟》, 两次活动的差异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次活动教师请幼儿猜测哪些水果是哥哥“浮起来”爱吃的, 哪些水果是弟弟“沉下去”爱吃的, 实验后再回过头去回忆原来的猜测时, 孩子们已经完全忘记了。第二次活动时教师就利用集体记录的方式帮助孩子将这些猜想记录了下来。这样在最后的结果出来后, 就能通过比较这些“记录”知道孩子们认知上的变化了。

2.“记录”留住探索的“过程”

小班幼儿不够细致, 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 自主性不够, 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 就难以进行长久地观察和自觉地记录。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年龄特点, 要采用系统的、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 带动、启发、鼓励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科学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 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 还会将常规意义上的记录表画得乱七八糟。于是我就尝试利用美术手段来进行“趣味记录”。

例如:科学活动《掉下来了》, 孩子们观察物体自由落下时产生的运动轨迹。教师利用“身体学一学”到“手指画一画”, 最后用笔画下来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 让幼儿巧妙地将自己的操作材料贴在长形纸条的最上方, 然后在它的下面用一根直白的线条画下运动轨迹, 别具一格地记录下瞬间发生的事。

又如《小积木动起来》, 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移动积木从而呈现不同的痕迹。孩子们将积木沾上颜料, 然后从纸的一端移动到纸的另一端, 不同的移动会留下不同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可以很好地表示出幼儿探索的过程, 甚至可以成为孩子们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3.“记录”呈现探索的“结果”

小班孩子受表达能力的限制, 就算是操作完全成功, 也很难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所以就要借助巧妙的记录形式了。

例如在《水变红了》的学习中, 教师的记录重点是结果有没有褪色, 而孩子则每人只能选择一样材料进行操作。教师选择了集体记录的形式, 用实物和磁铁结合的形式。孩子们每人一块磁铁, 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当孩子操作完的时候就马上用手中的磁铁进行投票, 放在相应的材料下面的笑脸或哭脸上。这样不但教师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孩子的操作结果, 孩子们还能通过全体的投票结果, 观察到材料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异, 活动预设的目标较为圆满地达成了。

二、用“记录”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记录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 它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信息, 建构科学概念, 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科学态度

(1)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 使幼儿感知身边科学技术的存在, 初步形成科学技术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印象。例如:在活动中我们常常引导幼儿比较和观察, 在《咕噜咕噜滚》这一科学活动中, 幼儿就是通过观察圆柱、圆台、圆锥形态的不同, 然后尝试制作, 探索, 通过记录下的痕迹知道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是不同的。

(2)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对玩具和现代生活用品的摆弄, 萌发幼儿关心科学、好问、好奇、乐于尝试等的积极情感。例如:幼儿在《小积木动起来》《斜坡和小球》等这些借助美术手段进行记录的探索活动中, 感受到了物体的平面移动、不同高度的斜坡、自由落体等现象。活动中孩子们的脑海中就会泉涌出很多的“为什么”, 很多的“如果”, 在一次次的尝试、解答后, 又会有新的“为什么”、新的“如果”产生, 如同水中涟漪, 一个简单的玩具就能在孩子的心中荡漾出层层的问题。

2. 科学知识、技能

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材料, 玩的、用的、吃的, 通过对这些日常物品的观察、摆弄和分类, 可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特征、区分、性质, 可以通过推、拉、滚等动作的描述和操作, 使幼儿意识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变化。例如:在本学期进行的《掉下来了》《车轮滚画》《玩球》等丰富的活动中, 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的形式感受到了物体丰富的动态, 活动借助美术材料让这些动态显现出来, 让小班的幼儿观察得更加直观, 有了颜色的帮衬, 物体在小班幼儿的手下生动了起来。

3. 科学方法、能力

在组织幼儿开展丰富的科艺活动之后, 我们最终欣喜地看到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 拥有了初步的科学能力。例如在我们班《咕噜噜》的科技区角中, 孩子们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流程图搭建三层不同高低的斜坡, 并且能主动地询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而询问的对象除了老师, 同伴则更为常见。

本学期我们在小班科技“两小”活动中“记录”的一些改变, 其实是一种教育观念的改变。趣味记录不但能有效地避免幼儿技法上的不足, 而且还能激励幼儿强烈的操作兴趣,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很多的科学现象并保持较高的兴趣。但是, 如果记录的方式脱离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 那么, 就会成为孩子学习科学过程中的负担。在本学期“移动”的主题中, 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的形式感受到了物体丰富的动态, 活动借助趣味记录让这些动态显现出来, 让小班的幼儿观察得更加直观, 有了记录的帮衬, 物体在小班幼儿的手下生动了起来。

摘要:尝试着让小班的孩子在科技小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活动中进行记录,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尝试了在活动的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手段, 采用不用的形式开展, 让小班的孩子也能在无意间记录下科学探索的痕迹。

关键词:“两小”活动,记录表,幼儿园小班

参考文献

初中德育活动记录 篇6

【关键词】 优化资源;创新教法;落实;思品活动;德育功能;策略

在2006年新课改进行时,初中思品课程增加了实践活动课,本课程结合思品课的某一教学任务和内容,以所学知识为工具,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趣味性、多样性、创造性的活动为载体,进行学生品德素养开发,全面提高学生生理、心理、品质、智能、技能等素质,对于学生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落实德育功能具有很强针对性。她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着蓬勃生机,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大家眼前,受到师生的欢迎。对于如何提高活动课实效性,落实好其德育功能,笔者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做法,与同行交流,以期指正。

一、优化课程资源落实德育功能

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能否最优化,直接决定活动课的效果和德育功能落实。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相关教材外,自然、社会、人文都能成为思品课程资源,要结合实际对资源进行整合,达到最优。

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资源

在实践活动材料和案例的选择上,要选取贴近学生年龄的人或故事主人公开展教学,做到迅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如:在陕教版七年级思品下册十课《我来当回观察家》,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现实社会,感受生活的变化,体验生活的复杂和美好。课本上提供了:公园、街道、农贸市场等,我进行了认真分析:觉得公园、街道、农贸市场都在城里,农村观察这些事物并不容易,而且学生也不感兴趣。那什么是学生感兴趣,切近学生生活的呢?在和学生交流中,我确定了观察手机的变化。通过学生收集不同型号手机、了解功能、思考手机对学生的利弊,学生很快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在活动中,形成了深刻的感悟、体验。选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开展思品实践活动教学。

2.整合其他学科资源

思品实践活动教学不少内容和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交叉,教学中一些发人深思的小故事、一些小工具巧妙地应用到带到思品实践活动课堂,让学生感觉亲切、新奇,可以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生成新的体验感受,实现课堂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我家的变迁》主要是为了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增强人文关怀。课程设计有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我觉得不如就用学生现学的数学统计初步,手机家庭电器数量变化数据,制成统计图,来反映家庭变化更好。虽然我对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但学生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跳一跳”就能顺利的摘到果实,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选用具有时代性的资源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流行事物。当今的中学生关注的流行事物比如:明星、网络、QQ、动漫等,只要他们一有时间就想接触这些事物,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师可以借助初中生喜欢流行事物作为教育的一个契机,以真实的典型材料进行活生生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隐私权受保护》中,引入一段QQ聊天记录,记录中涉及了同学的隐私。从而结合如何正确QQ聊天、如何保护隐私,展开实践活动,学生交流起来无障碍,各执一词,争论纷纷,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活动总结中有新知识的把握也有旧知识的回顾,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而且最可贵的是学生自己生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4.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

立足本地,从本地区的人文环境、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具体的问题出发,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是对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有效探索。笔者所在的学区谢村镇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资源有不少,但是“孝老敬亲”和“酒文化”最突出。在八年级学习孝敬父母的课程时,谢孙桥的故事探索就成为一个特色资源,参观谢孙桥-探访谢孙桥的故事-交流谢孙桥的心得,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在九年级学习弘扬传统文化时,探寻谢村黄酒的制作工艺也成为一个特色资源。当时开展这两个实践活动时,学生的激动和参与热情至今历历在目,地域特色的资源,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动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德育功能

1.角色互换,学生当老师

每个人都从经验中学习事物,而经验主要来源于“参与”,来源于“体验”。我在上八年级《防患于未然》加强自我防范这一内容时,发现书本上有不少案例,如果都让老师讲解,时间不够,也不科学,我又考虑到很多孩子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于是我大胆想到角色互换,学生当老师。由同学自主组队,选择案例,推荐小老师上台讲解。让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任务一布置,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同学离开座位找自己的搭档;有的同学跑到教室后面认真排练。一幕幕险情,一步步化解困境,通过表演来体验孩子内心的思想斗争,展示自我保护技巧的掌握。这个活动开展后,每班都有好几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给大家展示成果,展示风采。借助自主活动,学生袒露了自己的心声,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通过双方的唇枪舌战,生生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参与中落实了德育功能。

2.课堂大翻转,立足思品超越思品

思品课堂是否就是固定的模式呢?我尝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开展各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动嘴、动脑,达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思品课堂变成了与音乐课、美术课……。如感悟青春-歌唱比赛、可贵的生命——图片展示、消费者的权利-小品编演、改革开放新变化-办主题小报、隐私的权利——开展模拟小法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活跃气氛,还可以让生生之间的情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和沟通,以学生之情激发学生之情,产生感情上达到共鸣。

3.活动系列化,增强扩张力

思品课重在情感体验、道德认识和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言行。这些德育目标的实现不是一两个问题,一两个活动能解决的,为此必须尽可能采用系列化的活动,让活动载体更富有扩张力。如《我国的国策》——保护环境。结合夏秋季的农村秸秆禁烧,我在班级开展了《禁烧我来说几句》这一主题活动。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①你说我说大家说:身边的环境污染破坏有哪些表现?②想想并记录一天中发现的环境污染破坏的人和事。③看看这些环境污染破坏的人和事,谈谈感受。④说说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⑤秋季、夏季送给大自然的一份礼物——参与禁烧做力所能及的事。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并把课堂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既指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又提升发展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篇7

辛集镇齐庄小学 2016年9月 辛集镇齐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6年5月30日 活动地点:操场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活动主题:将德育摆在教育首位做到心里 发言人:路宗涛

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而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更是局限了德育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们应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应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德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显得尤为必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商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德育的最基本的目的,必须使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有鲜明的辨别能力。在各种行为中能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去选择正确的行为。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发展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小学生一直是耳濡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在不断的生活中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小学生进入道德误区。我们的做法是:摒弃以往的“说教式”、“填鸭式”、“挤压式”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学校的晨会课、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

辛集镇齐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6年6月27日 活动地点:操场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主题: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发言人:贠汝华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战场。对某个课题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课题中应有的德育道理,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在一定的实践活动或生活中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其他教育因素。小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是在生活中,学习中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题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辛集镇齐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16日 活动地点:操场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活动主题: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发言人:樊振文

小学生天真的性格使得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最害怕的就是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单纯的心灵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这样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教师应当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观察军人的起居饮食,让他们通过与军人交流,从中理解德育道理。也可带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

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第一周德育活动记录 篇8

第一、二周德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9月1日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都能模范遵守学校和班级纪律。活动主题:开学安全教育

活动内容: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园安全纪律教育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活动小结:通过本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一开学就养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班级班规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三、四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9月15日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主题:日常行为规范及礼仪教育 教育活动内容:学校礼仪教育

一、校园内礼仪

1、上学时,学生到校门口自觉有秩序的进校门。

2、课间休息不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3、随时保持校园内整洁,不在教室、操场乱扔纸屑、糖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学校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坐花坛,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4、不围观来宾,不触摸来宾车辆。

二、教室内礼仪:

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起立,等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

三、路遇时的礼节:

学生要主动靠道路右侧行走。与老师或来宾相向行走相遇时,要主动问好或点头示意,同向行走时不争道,不抢道,礼让老师或来宾先行。当老师或来宾问话时,要主动停下,徒手时应立正,热情认真地回答问题。

四、集会时的礼节:

学生集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井然有序,队列整齐,不交头接耳、随意乱说,要端坐听讲。

1、升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立在台上时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奖状、奖品时,先行鞠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用双手接,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后贴放胸前。下台时脚步稳重。

3、领导到场或是退场,由主持人统一指挥全体学生起立,鼓掌欢迎或欢送。

五、进见时的礼节:

学生到老师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敲门),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然后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时,面对老师;离开时礼貌地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告别。

六、接受师长批评时:

态度诚恳,不得顶撞,如有不同见解,可等师长讲完话后,再做解释。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七、穿戴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不穿拖鞋、不染发,不戴饰物,不敞怀。

活动总结:通过教育,学生行为礼仪认识得到提高,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第七、八周德育教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13日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园纪律、校外安全纪律和交通安全纪律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活动主题:校园纪律和校外安全纪律教育

活动内容:学校对学生进行校园和校外安全纪律教育

一、校外安全纪律教育(上学、放学、放学后及周六周日的安全纪律要求)

1、上学:按时到校,上午八点十五分、下午两点到校。提前十分钟左右到校,不允许到校过早。到校后,严禁在校门口追逐撵打,严禁在大队游乐场攀爬器械,严禁在大队庙西边活动或经过。

放学:放学整队按时回家,不在校园逗留玩耍,不在村队街道逗留玩耍,严禁在家交通要道追逐打闹玩耍。按时回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上学放学遵守交通规则,不在交通要道或马路上玩耍追逐。过马路左右看,车在很远的地方在通过。

2、放学后及周六周日,不私自外出,若要外出必须家长陪同。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左右看,无车辆时方可通过。不在公路上或交通要道逗留玩耍,不骑自行车,更不能骑车带人。

3、周六周日和放学以后在家认真作业,严禁到危险的地方去,严禁到鱼池、河道、沙壕、山崖洼地、水库、井边井沿、危漏房舍围墙等处或周围玩耍嬉戏,刮风下雨天不外出,不在大树下避雨。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室内通风,常晾晒被褥。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其扔进垃圾桶;

5、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去水库、鱼池、沙壕、山崖洼地、池边井沿、危漏房舍、变电设施等周围玩耍、追逐。不下河,不上山,不上树。不打架,不赌博,不偷盗。不玩火,不乱摸电器设备,刮风下雨天不外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火、防水、防电等。

6、远离网吧,游戏厅、台球案,不和社会上思想不健康的人来往,培养识别坏人的能力,遇到紧急情况可拨打紧急电话110求救。

7、讲究个人卫生,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在家里边不追逐打闹,不爬上攀高,不做危险性的活动。

二、《小学生校园纪律》教育

1、学生必须仪表得体,按时上学。进校门后,禁止大声喧哗,严禁追赶奔跑。

2、不准在校园内捉迷藏,不得玩不健康的游戏,或其它违纪活动。

3、按时上学与回家。放学钟声响后,学生必须排好队,有秩序地回家,不准借故在校园内和街道上逗留玩耍,在队伍中,不得攀肩、推搡,争先恐后。

4、坚持每天三小扫。扫地先洒水,垃圾倒在校外垃圾台内。

5、不准带小吃在校内吃。

6、不准把果皮、纸屑扔在校园内的地板上,违者罚卫生劳动。

7、不准在墙壁上,门窗上乱涂乱写,违者给予批评并要洗刷恢复原状。

8、爱护学校花木与公物。不准爬树、爬窗门等。损坏公物照价赔偿。保证学校校园内,室内净化、美化、香化。

9、小学生不许骑车上学。

10、轻步登楼靠右行。

11、上下楼梯要有秩序,要礼让,做到靠右边成单排走。

12、不准在楼梯、走廊玩耍。禁止骑栏杆和顺着栏杆爬行或滑行等活动。

活动小结:通过对学生进行校外及校园安全纪律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第五、六次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9月29日 地点:集会场地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国庆假期安全纪律教育

一、放假时间

2014年10月1日——10月7日 10月8日按时到校上课

二、假期安全纪律教育要求(各班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室内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其扔进垃圾桶;

2、不私自外出,若要外出必须家长陪同。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左右看,无车辆时方可通过。不在公路上或交通要道逗留玩耍,不骑自行车,更不能骑车带人。

3、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去水库、鱼池、沙壕、山崖洼地、池边井沿、危漏房舍、变电设施等周围玩耍、追逐。不下河,不上山,不上树。不打架,不赌博,不偷盗。

4、远离网吧,游戏厅、台球案,不和社会上思想不健康的人来往,培养识别坏人的能力,遇到紧急情况可拨打紧急电话110求救。

5、不玩火,不乱摸电器设备,刮风下雨天不外出,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火、防水、防电等。

6、讲究个人卫生,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在家里边不追逐打闹,不爬上攀高,不做危险性的活动。

7、每天认真测量体温,做好记录,要求家长签字。如发现不适状况,如发热、咳嗽、流涕、皮疹、疼痛等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预防。

8、假期中,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多看课外书籍。

三、学校的监控措施

1、值班教师随时在村队巡查,发现违纪者严肃批评并处理。

2、要求家长每天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并记录孩子的表现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

四、各班班主任老师对全班学生进行假期安全纪律教育与要求,学生写安全保证,各班定安全监控措施。

五、假期值班护校 要求职责:

(1)值班人全面负责学校一切财产安全,日夜护校,不许他人代替。

(2)坚持日夜巡查,保证通讯24小时畅通,学校财产如有丢损值班人员将全额赔偿外另追究相关责任。

(3)交接班时间为上午8:00,未按时交接班者承担一切责任。

(4)收接报纸,传达上级有关指令,及时向领导汇报有关情况。(5)领导假期不定期检查值班情况,若发现脱离工作岗位或晚间不住校者,每次罚款50元。第九、十周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10月27日 地点:集会场地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要求

一、校园安全纪律教育

1、课间、课前及放学后,不在校园内做危险性游戏,不追逐打闹,不奔跑。

2、上下楼梯有秩序,靠右行,不推搡,不拥挤,不奔跑。

3、不在在走廊、楼梯玩耍游戏,不攀爬靠护栏。

4、不在教室追逐打闹,进出教室有秩序。

5、放学集会有秩序。

6、蛋奶食用一看二尝三食用。在老师的监护下进行。

二、校外安全纪律要求

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左右看,车在很远的地方在通过。不在公路上或交通要道逗留玩耍。

2、上学放学结伴而行,按时到校,不要到校过早,严禁在校门口追逐打闹。

3、放学后先回家。放学后及周六周日,严禁私自外出,外出必须家长陪同。严禁到鱼池、水库、河道、沙壕、山崖洼地、井边井沿、危漏房舍围墙等危险的地方玩耍嬉戏游泳等。

4、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第十一、十二周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11月10日 地点:集会场地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活动过程与效果:

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为平台,做到了月月有德育主题,周周有德育安排。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演讲内容中感悟到民族精神。

二是以体验教育为途径,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演习、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双学”活动等,把深刻的德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之中,使德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

三是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送上文艺表演,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新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与和体验这些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使得该校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第十三、十四周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地点:集会场地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活动过程与效果:

我校在周一的升旗集会上,布置此项工作。大队部要求我校全体学生,特别是少先队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老爷爷、老奶奶,为烈军属、五保老人,为伤残老人、有困难的老年人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实事,献出自己的一片真情,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同时要求:活动过后,每个少先队员还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使自己能从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从而健康、茁壮成长。

效果:

通过活动,学生能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孝心。

第十五、十六周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12月8日 地点:集会场地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安全纪律卫生教育

活动过程与效果: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和要求

1、严格门卫值班和值周制度

2、各班打扫并保持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普法宣传,做好饮食卫生和预防疾病和严禁传染病的危害;

3、要上好“安全教育课”,做好安全检查;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手、脸,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5、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食用蛋奶的监管。

6、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校园安全的管理。教育学生不在校园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进出教室有秩序,不拥挤不推搡,要礼让。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下河,不上树,不上山。

第十七、十八周德育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4年12月22日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

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内容:校园生活安全教育及蛋奶食用安全

一、校内课间活动安全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活动要注意安全。

二、校内劳动安全

(1)室内打扫,不得嬉闹,谨防开玩笑引起碰伤、扎伤。

(2)室外打扫,清理场地,搬动重物,要防止因使用工具不当造成的伤害。

(3)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4)擦拭灯管、开关,应事先切断电源,不能随意拨弄开关电钮。

(5)严禁在二楼窗台上擦玻璃,并要当心玻璃划伤。

三、蛋奶工程

(1)学生食用前先要洗手。

(2)学生食用蛋奶时教师要进行监督。

(3)食用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停止食用。

(4)使用后的包装袋勿乱扔,放入指定地方。

活动小结: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十九、二十周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1月5日 地点:教学楼前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加强安全工作和校容、校貌工作

1、安全工作

(1)校园安全。课前课间不追逐撵打;上下楼梯轻步缓行,不搭肩,不推搡;进出教室有序,不拥挤,不在教室追逐大喊;课间活动有秩序,不玩危险游戏,不在楼道、阳台及交通要到处玩耍;不攀爬毁坏树木;严禁携带刀具棍棒及危险玩具进校园;放学站队整齐有序,歌声嘹亮。

(2)校外安全。上学放学遵守交通规则,结伴而行,不在中途逗留玩耍;不随便外出,不去危险的地方,严禁到水库、鱼池、河道等危险的地方玩耍戏水;按时上学与放学,严格遵守时间,不提早,不迟到,严禁在村游乐场玩耍。

(3)各班要做好安全检查,严格管理好学生。

2、校容校貌工作

(1)讲卫生、勤洗手、脸,勤通风,保持环境卫生。(2)坚持一日两扫,不随手乱扔垃圾,不乱抹乱画,保持校园随时干净整洁。

3、加强普法宣传,做好饮食卫生和预防传染疾病危害;不要在大街小巷不卫生的摊点上吃饭。第二十一周安全活动记录

时间:2010年1月19日 地点:教学楼前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学校加强对师生的安全纪律教育

1、各班坚持晨午检,发现发热者及时让学生回家治疗。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纪律教育(1)注意防寒宣传教育;

(2)防自然灾害教育,下雪时注意防滑护;(3)校园安全纪律教育;(4)严查刀具等危险器具;(5)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6)放学后要求学生立即回家,不能在学校及村队街道逗留玩耍,不和陌生人来往,提高识别坏人的能力,严防上当受骗。(7)按时上学与回家,上学放学结伴而行。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积极融洽师生关系。

4、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第二十二周安全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1月26日 地点:教学楼前 人员:全体师生

内容:加强法制观念,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防止学生意外伤害。

1、加强安全防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2、制订并修订学校安全制度,规范行为;

3、制定学校教师值班制度,加强值班检查;

4、协调村两委、公安成立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领导小组;

5、定期检查学校周边环境状况;

6、聘请法制校长上好法治课,做好防范;

7、积极创建文明校园;

8、定期检查校园的安全,按时报告。

第二十三周德育活动记录

时间:2014年2月2日 地点:集会场地 人员:全体教师 内容:

1、学习镇中心校寒假安全工作要求和寒假学校安全规定;

2、放假前,各班要开好班会,集中对学生进行以“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上网吧;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为内容的安全教育;

3、组织学生学习我校《寒假安全规定》;

4、学校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

5、学生写出安全保证书,并有家长签字;

6、各班要建立安全防护小组,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与学生的联系。

上一篇:洗衣房管理制度下一篇:新课程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