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2024-09-12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共8篇)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1

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

▄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4784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0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文章来源】http:/ ▄ 报告目录

第一章、建筑涂料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建筑涂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建筑涂料行业发展历程 第三节、建筑涂料分类情况 第四节、建筑涂料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二、建筑涂料产业链模型分析 第二章、建筑涂料发展环境及政策分析 第一节、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15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二、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第二节、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第三章、中国建筑涂料生产现状分析 第一节、建筑涂料行业总体规模 第二节、建筑涂料产能概况

一、2011-2016年产能分析

二、2016-2020年产能预测 第三节、建筑涂料产量概况

一、2011-2016年产量分析

二、产能配置与产能利用率调查

三、2016-2020年产量预测

第四节、建筑涂料产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章、建筑涂料国内产品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国内产品2011-2016年价格回顾 第二节、国内产品当前市场价格及评述 第三节、国内产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节、2016-2020年国内产品未来价格走势预测 第五章、2010-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第一节、中国建筑涂料行业规模情况分析

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

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

五、行业敏感性分析

第二节、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一、行业生产情况分析

二、行业销售情况分析

三、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第三节、中国建筑涂料行业财务能力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

第六章、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二节、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节、2015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第七章、建筑涂料行业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建筑涂料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建筑涂料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建筑涂料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三、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建筑涂料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6-2020年我国建筑涂料市场竞争趋势

二、2016-2020年建筑涂料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6-2020年建筑涂料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八章、建筑涂料上游原材料供应状况分析 第一节、主要原材料

第二节、主要原材料202011—2015年价格及供应情况 第三节、2016-2020年主要原材料未来价格及供应情况预测 第九章、建筑涂料产业用户度分析 第一节、建筑涂料产业用户认知程度 第二节、建筑涂料产业用户关注因素

一、功能

二、质量

三、价格

四、外观

五、服务

第十章、2011-2016年建筑涂料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当前建筑涂料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建筑涂料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建筑涂料发展方向分析

二、2011-2016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规模

三、2011-2016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2011-2016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市场竞争风险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三、技术风险分析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第十一章、建筑涂料国内重点生产厂家分析 第一节、企业1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二节、企业2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三节、企业3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四节、企业4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五节、企业5

一、建筑涂料概况

二、建筑涂料竞争优势分析

三、建筑涂料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7-2022年企业投资前景分析 第十二章、建筑涂料产品竞争力优势分析 第一节、整体产品竞争力评价 第二节、体产品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节、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

第十三章、建筑涂料行业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第一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产量预测 第二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需求量预测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2017-2022年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价格走势 第十四章、业内专家观点与结论

第一节、建筑涂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把握客户对产品需求动向

二、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三、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第二节、建筑涂料企业营销策略

一、价格策略

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三、促销策略

四、服务策略

五、品牌策略

第三节、建筑涂料企业投资策略

一、子行业投资策略

二、区域投资策略

三、产业链投资策略

四、生产策略

▄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咨询、商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

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30类大行业,1000多类子行业,5000多细分产品),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4.0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017-2020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岗位需求,专业知识

一、引言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更多人实现了大学梦,但由于就业机制和高校扩招制度的错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莠不齐,同时也出现了某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年年爆满,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使得高校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模式。其实,除了高校,用人单位也是充满“烦恼”,新进人才和岗位需求之间的错位,使得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新培养毕业生,使其顺利适应岗位需求。其实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其“烦恼”殊途同归,就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错位。为了解建筑行业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错位程度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山东省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开展相关调研工作,并形成了相关的报告,以分析山东省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情况。

二、调查对象简介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公司总部在济南的几家建筑公司,其业务范围涵盖山东各市、安徽、河南、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具有施工总承包、设计与施工、专业承包施工能力,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

调查的内容主要为:用人单位各岗位职工专业背景情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尤其是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要求。

三、数据结果

此次调研工作,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主要围绕该公司3~5年内毕业参加工作的员工,回收有效问卷50份。所有的被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各为68%和32%,其中,25岁以下的人占40%,25~35岁之间的占60%。

25岁以下毕业的年轻人,工作年限一般低于3年;35岁以下的人员基本都是2000年以后进入大学学习的,而我国大陆境内的大学扩招计划是从1999年开始的,该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所以此次所有调查对象都是在高校扩招政策之后进行的学习和就业,取得的数据对于研究“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的50名对象中,学历水平基本都在本科及以上,比例占到98%,其中本科比例最高,占到84%。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对于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人才需求并不大。

被调查者的毕业院校主要来自省内外的建筑类高校,如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其中山东建筑大学毕业人数最多,有16人。除此之外,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人数近年来也较多,整体来看,省内高校毕业生要远远高于省外高校毕业生。

从专业方向上来看,工学类最多,占到72%,其次是经济管理类,比例为20%。如专业分布图1所示。而从岗位分布图来看,管理岗位上的人数比例占到74%,技术岗位人员仅占22%。也就是说,理工类的毕业生在就业后,单纯从事技术岗位的人并不多,有很多需要去从事管理工作或者其他工作。

在调查过程中,无论是访谈还是问卷调查,很多人都反映自己的所学专业与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并不对口或者不完全对口,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完全对口的比例仅占32%,如图3。在专业知识的应用调查中,有44%的人认为工作中用到的专业知识达不到三成,认为专业知识非常实用、能达到八成的人仅占10%。由此,专业知识实用与否的调查结果就不言而喻了,认为专业知识非常实用的人也仅占16%。

四、问题及建议

(一)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要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更迈进一步。

从学历分布来看,企业用人单位对于硕士及以上的高学历人才需求并不大,大部分岗位都以本科为主。他们对人才的需求关键在于知识的应用和执行能力,而不在于知识的研究和掌握深度。很多高校却忽略了这一点,甚至把培养重点放在了研究生层面,最具应用性的本专科学生又恰恰没有具备“应用性”,在工作之初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培训。所以,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迈进是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也要适当开设一些经济管理类课程。

作为理工科学生,只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这种结构单一的学习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没有优势的,兼顾学习管理类方面的知识,比如市场营销、工程经济,是很必要的,也是很实用的。从调查中也得到明显的数据,被调查者中理工科类毕业生达到78%,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仅占20%,而从岗位分布图来看,管理岗位上的人数比例占到74%,技术岗位人员仅占22%。很多人在工作之初可能从事纯粹的技术,但越往上层,需要的管理技能就越多,可以说管理无处不在。因此,在当前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只懂技术是不行的,理工科类学生必须还要学习经济管理,这样才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课程上应该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模式,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对某门具体课程知识的运用情况调查的数据里,相当比例的人在参与工作后没有直接应用到理论知识,这并不是因为课程不够实用,而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当问及对课程设置或知识结构有什么样的建议时,调查者的回答有:“希望多联系实际案例进行教学,而不只是理论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多设置些样例”,“案例分析多一些,比较容易掌握”,“增加符合施工现场的案例分析”等。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要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多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把行业现状和特点如实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1]冯翊.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发体系简介[J].科教导刊,2014,12S:12~13

[2]张志勤.欧盟工业先进制造系统的研发现状及趋势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8:50~58

[3]张丽娟,石超英.韩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4,1:89~92

[4]张敏.2012年欧盟科技创新与研发进展[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3,1:19~25

[5]谢春.如何建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J].求索,2011,1:92~93

[6]孙殿义.政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德国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若干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191~194

[7]王翔.中的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6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3

当今国内外发展局势,对建筑装饰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提高从业者队伍素质、以发挥大型骨干企业的作用,推动行业的内部合作与创利能力的提高、要努力实现行业的技术升级、提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带动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行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同时要做好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建筑装饰专业人才时,必须契合行业需求,实现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合作构建以行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装饰行业人才需求与现状分析

1. 建筑装饰专业人才与其对应的职业岗位

从当前建筑装饰工程的行情分析,建筑装饰企业的经营范畴由设计与制作、工程装修和工程监理三部分构成,与其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工程设计岗位、装修技术岗位和施工监理岗位,并可进一步细分成:预算员、设计员、现场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质检员等岗位群职业人才。因此,从事建筑装饰专业的技术人才应定位于集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与服务等岗位于一体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 装饰行业对人才需求趋向应用型与复合型

建筑装饰行业以服务大众为导向,是多工种相互协调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房地产市场日趋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装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多元化、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从业者进行技术、技能方面的职业培训,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广泛涉及设计、管理、营销类,掌握一定的研发能力、项目管理等多方面。行业所需的是多元化、一专多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校企合作建筑装饰专业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1. 行业需求的专业与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其一,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

根据装饰行业的具体的工作范畴,将企业、学校与学生三大主题有机结合,课程的开发与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共同商讨,以职业岗位与职业技能为导向,将课程学习与专业岗位证书的考核相结合,培养当前建筑装饰工程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例如,建筑八大员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为给学生留取充足的时间获取设计员资格证,建议将建筑装饰设计这门课调整到第四学期,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专业岗位证书的有机对接。

其二,专业实践课程的优化设计

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够用为原则,重点以装饰工程施工、生产管理等实践课程为主导进行创新精神和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分别以装饰设计、工程施工、管理能力为主线,构建专业实践课程的四个模块:装饰设计实习模块、装饰施工实训模块、装饰技能培训模块、综合能力训练模块。按照此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系列课程,来弥补理论课程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应用素质。

2. 推行全方位的校企紧密型合作模式

其一,明确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问题

建立有效、可持续的校企紧密型合作培养模式,应当先考虑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模式的构建应有助于校企双方的发展与互利,企业为院校的职业教育提供资源支持,院校要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二是模式的创建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当地经济发展、行业发展与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长效合作项目与合作层次;三是模式的建立应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及创新人格的塑造,寻求学校、企业、学生三大主体间的链合点,构建符合多向条件的紧密型培养模式。最终达到校企合作共育双赢,有效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供求关系。

其二,全方位校企紧密型合作模式的构建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弱化校企育人界限,推行由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的校企全方位紧密型合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大主体受益的有效模式。可采用以下几种合作方式:

1学校—企业股份制合作

学校与企业之间以股份制方式进行合作,两者都参与到企业中去,整个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转化成教育的动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材料等优势资源注入院校,完善教学与实践体制,强化企业直接参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与意识。学校通过优势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与科研水平。

2创建校办企业

学校可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创建产、学、研教育基地,按照行业规范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建开放性的、企业性质的校办设计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优势与专业技术优势,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导向推行专业技术服务,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术优势。

3构建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平台

当前,各行业信息化交流日益频繁,行业、企业、学校应充分利用行业协会交流的平台,发挥资源配置、教育与专业优势互补的作用,构筑由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与职业院校三方协调、互惠互利的培训服务、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在资源配置与社会服务的优势,引导与调节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持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为企业提供培训的师资与场所同时,也为院校师资队伍的锤炼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实践打下基础,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带动行业建设与企业效益的提高。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4

名称:关于建筑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查人员:王兆国

起止时间: 2010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

关于建筑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及人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已有很大提高,体现在各类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增长,说明建筑业人员的职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筑业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管理型发展。

尽管建筑业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在逐步增加,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但如果把大量的流动农民工计算在内,建筑业仍然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队伍。在管理人员中,既无学历又无职称的人员仍占较大比例,专门人才年龄断层、老化的现象也依然存在。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业队伍素质依然很低,科研规划、勘察设计及房地产行业队伍素质明显高于建筑业。

作为著名的建筑之乡,我们肥城市陆续提出了做大做强建筑业的发展思路,随着新业从业人员将出现重大结构调整。建筑业人才教育培训将担负着为整个行业发展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新情况,都意味着建筑提供人才保障的艰巨使命。2010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我们培训中心组织了专业教师先后对本市的五家建筑施工企业、租赁公司进行了建筑行业人才队伍工作调研,通过工作座谈,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了解具体情况并征询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调查时间: 2010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

调查地点:本市。

调查对象:单位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操作员。

调查方法:工作座谈,现场调研。

调 查 人:王兆国。

一、我市建筑业人才队伍现状

目前,肥城市共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96家,成建制劳务分包企业269家,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建筑业从业人员近12万人。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建筑企业负责人及高层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升。我市建筑企业大多是镇办或村办建筑队伍发展而来,虽然经过主管部门的鼓励与扶持,大多经过了改制,但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学历普遍不高,未经过专业教育培训,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能力不强,发展创新动力不足。2009年检查中发现,全市持证上岗的企业经理123人,持证上岗率仅为29%。

二是建造师考取人数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缺口。我市目前注册一级建造师159人,注册二级建造师2394人。已注册的建造师中,还有相当比例分布在房地产、勘察设计、监理、园林绿化、水利、公路等企业中。随着项目经理向建造师过渡期限的临近,与我们估算建筑企业共需4500名建造师的目标仍存在较大缺口。

三是关键岗位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绩。顾名思义,关键岗位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点,他们的从业素质及技术能力水平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至关重要。多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培训是基础、证书是手段、准入是目的、验证是保证”这四大环节,认真扎实地开展关键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全市目前关键岗位持证人员15854人,其中施工员4605人,质检员2586人,预算员1490人,安全员2270人,材料员2301人,机管员1423人,其他1179人,持证上岗率达81%。

四是技术工人的持证上岗率相对较低。肥城市地处内陆地区,本地人员中从事建筑业务工的人员较多,但目前各建筑业企业使用的务工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存在很多证书在,人员已经离岗多年的情况,导致建筑业企业进行技术工人培训和考试的积极性不高。经统计,在各类建筑业岗位人员中,我市技术工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人数13000人,比例仅为28%。

二、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在市场竞争中,人才是企业战略资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关系到我市建筑业的未来。同时,人才的培养,不仅包括“高学历、高技术”岗位,也包括一些基础性的岗位,在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尤其如此。建筑业的发展既需要会技术,懂经营,擅管理的高层次人才,也需要技术精练、业务突出的技工队伍。要逐步建立高层次管理人员为龙头,建造师、关键岗位人员为骨干,高素质技能工人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一)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应对专业技术人才分流问题。肥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大量工民建专业技术人才转投房地产开发公司,再加上一些建筑业企业经理经营思想陈旧,对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重视不够,且建筑业从业环境苦、脏、累,能提供的待遇也不高。导致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进入建筑业企业成为普遍问题,建筑企业发展存在人才断档现象。我们重点引导建筑业企业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业的观念,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在引进人才能够做到重金引才、重视育才、重在留才。要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宣传、发动,提高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贴近企业就近培训,降低企业的费用支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学员学以致用,作为开展岗位培训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培训对象为着眼点,选准培

训内容,强化培训考核,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

(二)以山东鲁泰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培训基地为依托,重点开展技能工人培训与鉴定。2006年,鲁泰建工集团投资兴建了安全培训教育基地。现已全部交付山东鲁泰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管理与使用。目前已经建成1300平方米的教学楼,有各种规格的教室10间。其中大讲堂可容纳200多人,普通教室50人。可满足8个工种的同时教学,同时还配备了多媒体室、图书室等教室供学员使用。设臵有砌筑工、木工、抹灰工、镶贴工、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管道工等多个工种的实训场地,每个工种能容纳40~50人的工位,同时能满足1000多人的技能训练和鉴定,设施、设备、材料齐全完备。已建成的标准化学员公寓可以同时容纳300人食宿,并配有洗浴中心、娱乐室、医务室等后勤保障设施。

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和职业培训的鉴定工作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提高建设劳动者的素质,科学合理配臵建设劳动力资源,是社会、企业、职工三者共同利益之所在,是企业、职工在市场竞争中的需要,是把建筑业做强做大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需要。不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肥城的建筑业在国内外的建设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立。基于此,我们要进一步岗位技能鉴定工作,成立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建筑职业技能岗位鉴定指导委员会,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环环相扣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保证职工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作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逐步提高教师和考评人员素质。教师是培训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其思想道德状况和技术水平对培训工作影响很大。要充分利用威建集团公司内部专业技术力量强的优势,从鲁泰建工集团内部及省内外各大院校聘用一大批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同时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能考评队伍,对业务素质、年

度工作实绩等任职条件进行定期考核,要求教师不断进修加强学习,及时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综合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与考评员队伍。为今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四)转变培训及鉴定形式,使培训鉴定更适应行业特点。建筑业是一支外向型队伍,职工流动性大,难以集中培训,针对这一特点,教育培训工作在发挥各类建筑学校培训基地作用的同时,更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过去大家对函授培训、业余学习持怀疑态度,拘泥于按照常规办学,要通过不断实践,经验积累,摸索适合我市建筑业特点的培训形式。重点实现“三个灵活”,一是培训方式上灵活。采用函授与面授、脱产与业余、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种培训形式,在函授培训、业余学习中,注重加强检查,要求学员自觉地、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在鉴定工作中,针对具体情况使用分别采取“专设工位鉴定”和“现场工位鉴定”两种方式。二是培训时间上灵活。利用冬训、下雨天或晚上的时间,或者利用工程的档期培训,努力解决工学矛盾。主要利用春节前后近两个月的时间较为系统的进行理论培训,然后根据各地的工程进度,分期开展鉴定。三是办班地点上灵活。采取“后方学校培训和前方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灵活机动地举办各类培训班。

(五)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及鉴定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要明确约束机制。要通过资质年检、持证上岗检查等有效手段,对建安企业参加培训的各个工种提出明确培训计划和培训规划。与各市区主管部门签订职业技能培训责任书,将培训计划纳入企业考核内容,完不成培训计划的单位不得评为先进集体,分管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企业资质年检不予通过,更不能晋升资质等级。二是建立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实行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建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的市场

机制,合理配臵生产力要素,改变过去“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传统做法,打破工种的限制,针对企业的需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倡一专多能。一方面解决企业的需求,同时不少工人持有双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力,达到建筑业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每对培训鉴定工作进行评比,对在办、教、学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育培训工作者予以奖励,以此来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此外要通过举办技能比武来激发广大青工的积极性,推动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

以人为本,重视人才是建筑业发展的重点,重视与加强建筑业教育培训工作应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建筑业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教育培训与技能鉴定,才能为做大做强肥城建筑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山东鲁泰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王兆国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5

园林行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壮大的新兴朝阳产业。面对园林行业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同行竞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园林专业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使人才市场需求和竞争机遇变成办好园林专业的活力。

调查目的: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一直都是各个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了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逐步清晰和具体起来,为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使我系园林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所学专业的人才职业需求,毕业后尽量进入职业角色,胜任岗位职责,更好的实现“零距离”就业。

调查内容:

园林行业岗位人群应具备的能力、现阶段从业人员的现状、湖南及周边省市园林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等。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资源搜集等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2012年8月

调查整理:王xx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走访了湖南xx生态科技园、xx三雄园林公司、xx中青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世纪枫园林公司,发放了20份调查问卷,收回20份;与广东巨杨园艺公司、广东维生种苗公司、广东怡华园艺公司、上海棕榈园林公司、广东广和园艺公司、广东旺林园艺公司、广东鸿瑞园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电话访问;结合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得出了以下结果:

1、园林行业技术人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园林科研、生产技术推广、苗木养护、绿化工程、工程管理、预算和规划的技术人才更为急需。

2、现阶段园林行业从业者特别是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占40%;本专业(中专或普通大专、本科毕业)真正接受过高职专业训练的人员占30%;而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仅占10%。

3、年轻的从业者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

4、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5、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但是不稳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

结果分析:

(一)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步伐,在众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因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甚至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由于园林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和管理逐渐规范化,园林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园林公司要想拿到工程,企业在具备资质的情况下,拥有多名复合型的园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园林工程的竞争背后,实际上是园林人才的竞争。

园林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面极其广泛,几乎包括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学、林学、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大部分内容,从业者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因人而异。由于工程管理、预决算、规划设计等内容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更高,这几个方面的人才必然相对紧缺。

(二)我国园林行业历史悠久,但真正以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确是1951年,他又是年轻的。在这之前,早一辈的园林工作者多是通过相关经验积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出现了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众多的现象。园林专业起步不久,社会影响不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园林还被“农学”二字掩盖,在人人都想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的现实下,选择本专业的人并不多,现在还有不少的人这么认为。

一个合格的园林人才要同时具备植物环境生态,建筑规划设计、艺术美学欣赏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侧重于以上三种能力的其中之一或之二,缺乏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工科院校的园林专业往往是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向园林方向的适当偏移;毕业生对植物知识了解不够;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的毕业生侧重于园林绿化,缺乏建筑设计能力;综合性大学的园林专业则偏重于区域规划或是对景观地理学的深化和延伸;艺术院校毕业生更偏重于视觉的感受,对园林的工程技术知识了解甚少,所以目前许多园林专业人才相关知识欠缺,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造成了我国园林工程实践上的很多混乱。而且,大多数学校都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那么,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缺乏也就是很容易理解的了。

(三)网络调查的数据显示:“据悉,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国内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左右。据预测,年收入应在8万元至10万元。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景观设计人员,他们的核心技能是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等。刚毕业的初级设计师月薪2000-3000元,工作3年以上的设计师,月薪可升至6000元,而8-10年以上工作经验,又有大型设计项目负责经验的,年薪则能轻松突破30万元。”

网络数据仅仅只能作为参考,根据从事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年限及能力的不同,薪资水平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不可否认,很多的毕业生都是十分优秀而且具有活力的,但很多的毕业生却以网络数据作为标准,一味的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谋到一份工作却随时想着跳槽;或者吃不了苦,觉得工作太累又乏味……这些都是造成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的原因。

我校园林专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存在的问题

①在教学体系中,重视理论知识,而对工程技术课程的实践重视不够,园林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的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

②我校园林专业虽重视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开发的研究不够深人,停留于表面形式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许多教师把园林简单地看成是城市规划、建筑学的一种附庸,是两者的一种补充或延续。事实上,现代意义的园林学是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相辅相成并列为三姐妹的,它们既紧密相联又彼此独立,不可取代。

③教学规模的扩大和随之而来的办学条件相对不足。最近20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为满足社会需求,我校也扩大了招生规模,从而导致了师资的严重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要办好我校园林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具创新精神的高级园林规划设计人才,需要优先解决如下问题;

1明确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我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风景园林方面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及其相关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方面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初步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各院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对此,有些人认为是不同院校的各自“特色”。但笔者以为,无论哪类性质的院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只有这样,毕业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至于特色应是在达到园林专业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具有的,当然,园林专业由于是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科学的一门极其综合的边缘学科,完全一致没有必要,也是十分困难的,可设置核心课程体系,根据我校自身特点扩大高年级自选课题的范围,并提高此类课程的学分数。这不仅能保证“标准”的统一实施,突出我校的特色,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设计类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学生的技能(绘图,模型制作)的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我校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改变现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必须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时数,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应坚持产学研结合,并将生产和科研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早已被国内外同行所公认的。我们必须将进行实践教学基本训练的重点放在校内,花大力气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证明,搞好校内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一些项目的基本操作等必须在校内完成,为满足这些要求,可开办校内模拟公司,加强校内实验、实习设备及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目前我院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园林专业实验室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6

随着动漫产业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动漫设计的基本知识,具有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能从事电脑美术教学、影视动画创意及广告制作、动画特技制作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已经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步伐远远滞后于人才需求,而且缺口比例较大。

1.从总量来看,动漫人才奇缺。我国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达15万人,游戏动漫制作人才总需求量要10万人,而目前国内的动漫产业人才总数尚不足1万人,只相当于韩国的1/3。

2.从业人员质量不高。动漫制作公司需要的动漫人才,不仅要懂得网页式的平面设计和Flash动画制作,而且还要懂得构思创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这种复合型的动 漫人才凤毛麟角,十分紧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动漫人才需求还处于一种”深度饥渴”状态。目前动漫行业的从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的,对一些高难度的动漫设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现有的动漫从业人员人才结构不合理。动漫产业的人才需求应当呈现为“金字塔形”,其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创作师、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策划总监等人才,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中段”人才。而我国动漫业目前的从业队伍中,多为低端运营、服务人员和少量的高端纯研究人员,中段的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奇缺,人才结构很不合理。

4.具有较深人文底蕴的创造性人才匮乏。目前,大部分动漫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领域转过来的,是从动漫“发烧友”成长起来的。他们大部分是操作型、技术型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对文学、艺术和影视创作缺乏研究与修养,其人文底蕴和素质不太适应事业的要求。

由于没有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和独具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动漫产业目前还只能是粗放型的产业,在这样的人才层面上即使出现产业繁荣,也只是暂时的现象,而难有可持续发展。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桎梏和瓶颈。

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从2000年开始动漫产业的良好前景才被各个机构看好,我国的动漫人才培养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是院校在动漫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定位不明,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大致相同,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最新技术使用能力不强,毕业生进入动漫企业后一般都要经过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胜任工作;二是传统学科型模式仍然没有改变,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引进、利用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不强,与企业结合紧密度不高,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等,影响着地区乃至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由此,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水平专业动漫人才已迫在眉睫。目前,位于华中师范大学附近的一所武汉清美动漫学院,就是抓住了这种产业发展的迅速,他们采用真实案例应用环境中,将学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依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了很多高级技能型人才。

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7

——编者

伴随中国物流服务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物流服务观念必须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设备不断完善。与此同时, 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引发了对多种物流人才的需求。据相关资料显示, 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40万人, 预测2005年~2010年平均每年要新增加的物流从业人员总量为104万人。物流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 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物流人才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 如外语、海关、国际贸易等,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管理层等岗位对物流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

供需矛盾

首先, 从第三者专家的角度来看, 在今后一段时期, 物流企业除仓存、运输、配送、搬运加工、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以外, 熟知电子商务物流人才、连锁经营、国际物流、物流成本控制分析与预测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人才将更加缺乏,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

其次,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此类需求, 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企业物流人才;二是物流企业人才;三是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物流研究人才。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 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这些人员必须熟悉物流行业, 同时掌握了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 并能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物流企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 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至于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 主要是指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 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 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最后, 从供给的角度看, 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院校培养和社会培训。有关资料显示, 2005年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218家, 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179所, 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达到39所;物流从业人员在职教育, 业已全面铺开;上岗资格培训人数日益增多, 但是尽管近年来各高校及培训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人才, 然而从数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加之当前学校教育和行业培训都较偏重于理论教学, 缺乏实践经验, 毕业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视角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导致了物流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需求人才类型

战略型物流人才。根据市场调查, 中国物流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方面为:企业物流应用人才, 物流项目开发人才, 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教学科研人才等战略型物流人才。需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 企业管理体制研究, 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 高层次物流人才的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 具有前瞻性思维, 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 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管理型物流人才。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 不仅需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 企业管理体制研究, 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和研究人才, 更需要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 电子商务物流人才, 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物流人才。其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 同时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 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方案。

技术性、技能性物流人才。物流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 也需要在物流企业中从事设备的操作、维护, 物流信息搜集、加工、整理, 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和经济核算, 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报关等从事具体工作的中初级实用型人才。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物流理论和技能, 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非常紧缺。

需求地区差异

东部沿海地带如华东、华南地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同时也是中国物流发展最快的区域, 公路、水路运输发达, 港口货物吞吐量大, 高新技术企业集中, 物流运作效益最好;其次是华北、西南地区, 铁路、公路发达, 企业集中度居中, 物流运作效益居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发展物流产业最早的地区, 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 也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汇聚7万多家制造企业, 拥有密集的交通设施, 还集中了五大机场和五大港口, 是我国空中航线最为密集和繁忙的地区。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物流迅速发展, 逐渐成为继珠三角之后又一重要的物流基地, 现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前景最好、最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地区。长三角地区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 因此在东南沿海区域对海运、报关、港口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要更多。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从业证书, 熟悉现代国际贸易、海运知识, 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 西部的现代物流有了一些发展, 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程度比东部地区落后, 物流企业的数量少得多, 因此, 物流人才招聘的岗位数量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与东部不同, 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这些地区的物流企业以从事运输和仓储类的居多, 国际物流和港口物流企业很少。西部地区是中国的煤炭、木材等资源的储备地, 物流网络不发达, 主要依赖铁路运输, 企业集中度低, 物流运作效益低, 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整体物流发展水平落后于东南部沿海地带。从事物流职业的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事着低技能、劳动强度大的工作。而且由于这些工作不需要专门的技能培训, 入行的门槛低, 所以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 企业对物流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可归纳为:良好的沟通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实操技术技能、规划未来蓝图和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和其它商业知识、专业英语、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等。

高校大学毕业生是物流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 加强高等院校的物流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提高物流人才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 此外不断开拓新的渠道, 拓宽物流人才的培养也是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8

【关键词】水利行业 需求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 改革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在防洪、引调水工程、水源工程、节水改造方面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以全面提高防洪能力,全面消除县级以上重度缺水城市,有效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缺水问题。由此对水利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水利职工队伍整体文化和专业素质不高,水利系统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紧缺,高层次、高技能、有充分实践经验的人才较少,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与水利跨越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作为基础学科的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满足不断发展的水利行业人才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专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行业对语文能力的需求

(一)行业岗位招聘对人才知识与能力构建的需求

1. 行业岗位招聘对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

以我校开设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毕业生可就业的岗位有: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预算员、材料员、资料员;施工现场监督员等。下面是水利英才网近期提供的与语文能力相关的招聘信息。

2. 从专业技能需求中挖掘语文知识需求点

对以上六个岗位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对资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是必需的。除此之外,个别岗位需要具备资料整合写作能力。

(二)行业对中、高职学生语文能力的满意度

1. 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需求。

近5年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77.70万,就业人数为558.54万,就业率为96.68%。其中土木水利类就业率在平均就业率之上。从2006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非“211”本科院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差距百分比分别为7.2%、6.3%、3.8%和2.2%;2009年,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 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的87.4%。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上面数据集中反映了社会对中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强劲需求和认可度。

2. 水利行业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满意度。

据调查,行业对可塑性强、岗位上手快、能吃苦的毕业生较为满意,但认为他们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毕业生的素质提出的要求是:能够工作在水利行业第一线,能够完成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工程技术应用,组织协调及现代机械设备和智能操作等工作。与语文技能有关的表述为: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和修养,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强,能够用得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3. 综合上述两点,从行业需求中,我们可以得出语文能力需求点: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面、自学能力、得体的语言表达。

二、职业教育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达不到高中录取分数,转而选择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尚可,但所占人数比例极小。二是学习成绩差,不能考取高中。这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薄弱,所占人数比重较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其语文学习现状主要体现在:常见汉字的认知及书写错误,文学常识欠缺,常用语言修辞、语法、语用掌握薄弱,语言表达和写作用语匮乏,思想浅薄或偏激。

三、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强调的是语言在历史传承和社会发展中通过音形义的结合体传达的信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语言在人类愉悦情感、陶冶情操、抒发心灵的积极作用。语文的工具性通过语言训练得以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体现为语识、语义、语用和语感四个层面的内容。语识即语文知识,作为背景知识而存在的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包括词义和句义。语用则是语言的运用,意指在特定语境义中运用语言而生成的意义。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性,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要求。在背景知识的作用下,通过语义和语用分析来培养和积淀学生的语言敏感性,以形成良好的语言修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一)找准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点,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目前,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基本无关或关系不密切,学生在思想上存在重视专业课而忽视文化课的倾向。笔者基于对本学科和专业学科的了解,认为两者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存在交叉点。

表2 语文与专业学科教学

序号交叉点

1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熟练和巩固,通过语文说写训练来实现,即以专业课程内容为语识,提高学生说写能力

2以水利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相关材料为语识,提高学生专业阅读理解能力

由此提出大胆的设想,以水工专业水工建筑物重力坝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例:在专业课教师讲授完新课后,在语文说写训练课中,教师适当插入重力坝内容,学生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技巧、表达方法和体裁来说一说,而后形成书面材料,写一写对重力坝的认识等,课后专业教师参与书面材料的评价。此课型的特点是:实现了专业课与语文课的接触和融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实现教师的沟通和合作,以弥补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和强化专业教师教学内容。

(二)致力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感悟文学,在文学体验中成长

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谓我笔写我心。著名作家史铁生中学毕业,他是在沉痛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中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这样评价他:“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三)改革评价考核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实际参加工作后往往面临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和工具来完成再次学习和不断学习。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是满足水利行业人才需求,必然将带动评价考核方式的变革。将评价内容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重视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提高读的评价比重,阅读理解可以借助工具书完成题目的回答,听和说的能力以实际测试水平记分;写作偏向于应用性强的文体。评价有附加内容,在完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附加内容,以实现优秀學生的选拔。这样的评价体系体现了既考查学生语文实用技能,又打通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的通道。

四、结束语

上一篇: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体会下一篇:大学生村官任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