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2024-09-12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共8篇)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1

设事业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为全面、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上级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民总校始建于1958年,位于天山镇北17公里处,阿斯楞山南麓,欧沐沦河西岸,占地面积3682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这是一所小学、中学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学校,现拥有一座集教学、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楼,教学班中学12个,小学 19个,学生1242名,教职工137人,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强调现代化教育理念,宏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形成了“尊师、守纪、好学、上进”的学风。学校寓德育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了“全员有人”的德育体系。

学校重视优化育人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硬化、净化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展露才能,创造条件,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得到发展。

二、工作基础

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指南,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人心;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学校改革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发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学生“四自”管理活动,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师生员工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净化、美化工作,一个良好的校内育人环境已经形成。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作为首要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威力;只有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将各项工作和活动渗透到人才培养和学校改革发展中,渗透到教学和师生日常工作生活中,精神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靠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正面引导,以理服人,寓教于乐,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才能不断增强说服力;只有坚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

在充分看清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是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尽如人意,少数教职工的法纪观念还比较淡薄,学生违纪现象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主动与违纪现象作斗争的风气尚未形成;三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实施德育的工作体制尚不完善;四是思想政治工作在观点、内容、方法、手段等许多方面不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尤其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还缺乏系统的、较为完善的经验;五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三、指导思想

2006——2010年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学校内涵建设的中心和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培养四有新人为主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绳,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献为指南,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重点,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低重心地展开精神文

明创建工作。

四、奋斗目标

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太仆寺旗文明单位评估指标,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健全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努力实现党的建设、思想道德、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学风校风、校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校园文化、校容校貌、治安保卫、后勤保障等十个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形成我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和示范基地。经过努力,全校思想理论建设要有新的进展,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新的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有新的举措,教师的文化素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要有新的提高。

五、条件保障

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党政领导要始终坚持和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教育事业发展与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成立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定期专题讨论研究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措施的落实情况,不断提出完善和整改意见,组织和协调全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激发师生员工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保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设备和条件,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干部师生理论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经费,校报、广播室等宣传舆论阵地和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组织和参加校内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费等。要在现有基础上逐年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经费投入。

六、主要工作

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扎实推进邓小平理论武装工作。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成果,继续抓好对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制定和实施党员理论培训规划,争取建设学校自己的党校,并以此为阵地,对全校党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也要有新载体、新突破;学生的政治课教学要有新手段、新办法。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建设作为主线,着力加强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弘扬主旋律,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在师生员工中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开展评选表彰“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继续开展与师生员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深入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把阵地和载体建设作为基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宣传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对内舆论宣传,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外宣传报道,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严格宣传纪律,学校的广播以及对外宣传报道集会等,均应实行党委主管部门审查责任制;恢复校报并切实加强校报建设,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注意发挥广播室、报栏、橱窗、横幅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

把全面提高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作为出发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落实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要通过各种措施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逐步建立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要积极策划、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要继续美化校园环境,朝着“花园式校园”目标加紧进行建设,新建能体现学校特色、富有教育意义和艺术感染力的若干处文化景点,努力营造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和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2

(1)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 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 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这“三个重要”、“一个更加突出”, 概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 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和国家赋于每个基层党组织、每个基层单位的根本任务, 要求每个党员、每个公民都要积极地毫不含糊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来。

(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念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形态的文明社会, 不仅要求实现经济的繁荣, 而且要求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其中就包括思想文化即精神文明的进步。毛泽东同志首倡“五爱”为基本要求的“国民公德”, 邓小平同志提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公德要求, 江泽民同志主张“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这些都是我们党根据精神文明的具体实践, 为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所提出的价值导向, 发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与这些价值导向一脉相承,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新概括,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途径的新拓展, 是社会风尚形成的底线和价值基石。在目前社会深刻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某些领域某些人群当中, 还存在荣耻不明、善恶不分、美丑不辨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 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因此,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和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准, 会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文化根基。

(3) 学校从古至今就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传播、发展的基地, 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它既传播文化科学知识, 又传播先进思想道德。因此, 学校对于社会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是社会主义学校, 学校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决定和要求学校必须认真抓好、切实加强精神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校的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思想道德的基地作用。

(4) 学校是育人的基地, 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学校要出好“产品”、要出合格人才, 就必须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要抓好教学质量, 二要抓好教育质量, 即要围绕教学这一中心, 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 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向社会输出又红又专的人才, 进而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5) 学校教师是实施对学生培养教育的主体, 教师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教学教育质量和对学生的培养。因此, 必须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抓好师德教育, 使其能够充分正确地发挥示范、熏陶、表率、引导作用。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要搞好教师的精神文明建设, 也就是说, 要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来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鉴于以上, 使我们充认识到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 同时也为我们找准了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眼点和着力点, 即:充分重视, 加强领导, 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加强德育工作, 认真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师德教育, 全方位搞好教师队伍建设。

2 扎实有效全方位抓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2.1 领导重视, 形成合力

多年实践证明, 要抓好这项工作主要领导必须亲身抓, 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学校应长年设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身抓, 做到任务明确, 真抓实干, 持之以恒, 常抓常新。学校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中, 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重要内容, 并设有专人负责, 学校形成领导挂帅, 各部门有人抓有人管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2.2 有计划, 抓落实

学校党政工青组织, 要始终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各自的根本任务来抓, 学校要制定出长远规划, 各级组织部门要从各自的角度制定出年度工作计划, 并十分注重计划的落实。要有定期检查评估, 年终有总结。

学校评优评先进晋级, 都要把集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和个人思想政治道德表现情况, 列为首要条件。凡这方面表现不佳者, 绝不予评优评先进和晋级。

2.3 加强班子建设, 领导以身作则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与差, 关键在于领导班子, 在于班子成员自身的精神文明程度的表现, 要坚持以身作则, 起表率作用。要坚持发扬优良作风, 争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好公仆, 为师生树立榜样。

3 加强师德教育,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努力提高教工思想道德素质, 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点, 学校应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入手, 以加强对教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 积极认真地开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系列教育活动。

3.1 加强思想建设

学校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作为加强教工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 认真地组织教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理论学习, 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工的思想政治觉悟, 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2 强化师德教育

学校要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为指导, 以《决议》提出的“三德” (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为根本内容, 以开展各项有益于教工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活动为载体, 认真扎实地开展师德教育工作。结合实际,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法》、《长春市市民守则》、《长春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依法从教, 以德执教的自觉性, 树立爱岗敬业的观念, 增强和发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 使之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市民, 讲求职业道德的好老师, 具有良好家庭美德好家庭成员。

3.3 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既注意抓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 又要注重抓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的提高, 以此来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4 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中央《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 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 培育优良品格”。遵照党中央这一要求, 学校应毫不含糊地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建立起由学校为龙头, 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体系。

4.1 健全机构, 切实加强领导

学校要设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由学校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定期研究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学校设政教处, 负责对学生日常管理和组织开展积各项教育活动。学校要设立家长委员会, 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这样, 就使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在组织上有了切实地保证。

4.2 把握重点, 突出思想教育

学校要认真组织师生贯彻落实党中央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爱国主义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并按照这些指导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要求, 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到德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决议》指出:“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鉴此, 学校思想教育就要紧紧抓住爱国主义这条主线来开展,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为振兴中华奋发学习的动力。

学校在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除适宜地开展教育活动以外, 要十分注重抓好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学校要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做到教书育人, 不能只当教书匠, 要有教有导, 会教会导, 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成为立志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3 找准难点, 抓好养成教育

要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篇3

物质环境,学校的一切设施无形之中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可以从多方面熏陶学生的心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使学校的墙壁都会说话,校园内悬挂名人字画、标语条幅、整齐的文化长廊、有鲜明个性的板报橱窗、具有激励功效的广播新闻等,无不透漏着文化的气息,都营造出一种芬芳的教育气息。在校园里,师生见面互相致意问候、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礼貌对待、无不显示出较高的精神风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塑造,素质得到提高,也就具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以来,他们无论在校内校外、现在将来都将懂得如何为人处世。

学校应把绿化美化环境,完善校园文化场所作为校园文化基础的功臣,让校园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让学生有充足的文化活动空间。除此之外,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必不可少。歌咏比赛、诗歌朗诵、运动会、书画比赛等活动适时举行,异彩纷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丰富自我,在活动中寻找、发现、创造、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不知不觉中接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高尚的人格等文化影响,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

学校管理也是精神文化的范畴。精神文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艺术以及支撑这座大厦的文化根基。管理育人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俗话说:和气生财。有首歌叫《家和万事兴》,把他们所包含的含义引申到学校,理解为“和谐出成绩”“和谐出质量”管理以育人为宗旨。管理思想直接来源于教育思想。基于此,我们应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作文章,这里打造奉献团队,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把学校构建成全体师生发展的沃土,建成大家愉快工作、学习的乐园,让他们工作舒心,学得开心。

任何好的育人目标都需要通过良好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管理手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应教育和引导相结合、制度化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等;在学生管理中把法治精神、严格要求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见微知著,见树木也见森林,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分析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如沐春风,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高超的管理理念是构成管理环境的主旨。形成高级的管理理念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女,要给以无私的关爱。其次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和有责任感的人。最后要有认真学习的精神。好的管理艺术来自对知识的积累、对生活的体验,管理者要不断更性观念,及时充电优化知识结构,改进工作方法,使管理工作切实可行,真正做到人文管理。

重视教师文化建设,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这是任何规章制度行政命令所达不到的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最大程度上受益。因此,管理者与教师之间需要人性化和谐的管理。管理者首先要以亲情、温情、真情激励激励教师创业,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工作中的伙伴、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从而增强广大教师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形成一个你追我赶、勇于创新、挑战自我、奋发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师思想上受到熏陶,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使自己的归属、尊严和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个人目标和学校的最高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全部的潜能,发挥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创造更加辉煌的教书育人的业绩。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计划 篇4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校要在去年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中心任务,以提高本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核心,深化创建工作,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我们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学校总体要求,狠抓落实,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我们始终以党的教育方针为行动指南,以各级主管部门的指示为依据,以“今日不留遗憾事,明朝定是辉煌日” 时时告诫自己,恪守“和谐、安康、求真、无撼”的校训,奉行“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和睦相处;以德治校,以规治校,以爱治校;让学校变成大家工作和学习的乐园,使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奇迹”的办学思路,发扬“开拓进取,拚搏奋进的敬业精神,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创新精神,团结合作,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要求管理人员真正做到静专思主管,教师真正做到静专思主教,学生真正做到静专思主学,努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为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供物质基础、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

一、大力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处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日常思想教育,通过日积月累,引导处内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校师生,在学习自觉性、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等方面有新的提高。通过学习,增强运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强化责任意识,在行业中深入开展满意服务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努力形成与现代化建设和先进生产力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增强大局观念和法制意识,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之间的关系。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深、做细,力求实效,引导大家自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信守诺言,平等竞争、以质取胜。认真开展“学生在我心中”的讨论,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己任、以学生满意为最高工作标准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使我校能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我校学风建设以促进学校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来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民族精神,积极倡导一切发生在师生实际生活中,有利于学校发展、鼓舞斗志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带动和推进全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对学生要重点开展诚信教育,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塑造新时期大学生的诚信良好形象。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以身作则”的良好作风,深入学生思想中,并体现在具体行动中,达到人人参与,自觉行动。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我校每年都坚持积极探索,寻找更为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我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今年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考风、学风建设的主动性。加大对学风、校风的监管力度,针对大学生存在的迟到、旷课现象及不文明现象开展工作,坚决抵制不利于学风建设的不良倾向及现象,大力弘扬学生中优秀和典型事迹,鼓励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有益活动,总结经验,协同教务处继续做好考风考级工作,将我校的学风、校风建设推上新的台阶。

四、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实绩,努力使我校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通过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利用墙报、板报等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实现我校学生干部队伍专业化。落实新学期辅导员配备,努力做到合理、科学配备。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倡自我教育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要把维护学校的权利和学生的权利结合起来,要把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完善交通安全信号标志加强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教育,增强师生自我加强防火安全宣传教育、义务消防队培训演练等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和处置初起火灾的能力;做好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更新工作,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创新业绩而努力。附:2008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安排:

2月纪律教育月,3月学雷锋月

4月文明礼貌月,5月诚信教育月,6月卫生安全月、8月——规范教育月,9月——法制安全教育月,10月——爱国主义教育月,12月——感恩教育活动,认真组织新郑二中体育节、艺术节。

新郑二中政教处

新郑二中2007—2008学第二学期 精神文明总结

本学期,政教处在校领导的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德育工作总体要求。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积极推进了学校校风和学风的建设。为发扬成绩,弥补不足,现对这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加强学生常规管理,重在养成教育。

1、开学初,要求各班利用主题班会时间组织学生继续学习贯彻《德育大纲》和《守则》《规范》以及我校规章制度,这样抓好了开端教育,这学期学生整体情况较好。

2、加大对学生会、团委会等学生干部的管理与指导,更好的发挥了学生自主化管理,学生教室秩序、餐厅就餐秩序非常好,校园基本杜绝了不文明行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3、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每次重大活动和学生返里,各班都会要强调安全工作,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4、集中时间对学生寝室进行整理和整顿,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公布、整改,学生寝室面貌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休息质量得到了保证,寝室卫生有了很大提高。

5、强调好学生的健康教育。结合春季多发病季节,我们组织人员出了几次健康教育板报,各班印发了一些健康教育小知识,如如何预防疾病,如何保护眼睛等。

6、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疾苦,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排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本学期隔板轮流进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对假期布置的《学生家情调查表》及《学会感恩,爱心在行动》主题教育进行总结表彰,并对学生的感恩论文进行了打分评比,结果一十班和二八班获得了一等奖。

3、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月活动,全校学生掀起了学雷锋高潮,各班都出了板报,政教处组织人员对各班活动情况进行了督促和验收,最后各班有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4月18日下午第四节,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迎大典,促和谐,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会上,李少意主任结合整体形势对学生进行了全面教育,主要强调“仁、义、忠、孝”。5、2008年4月,我校被授予“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6、4月份在全校开展向郑帅学习,各班学生写出了学习心得,并进行了评比,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7、五月份结合教体局整体工作部署,我校对学生布置了两篇征文《知荣名耻树新风》和《和谐家园》,结果学生踊跃参加,经过组织评选,一七班、二七班获得了一等奖。

8、向汶川大地震进行献爱心捐款活动。

三、加强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实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提升。本学期先后组织班主任学习了德育报和班主任之友上的若干文章,指导班主任召开好每次主题班会,从理论上帮助班主任提高工作的水平和德育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2、本学期举行两次班主任经验总结交流会,会上有经验的班主任交流了他们的制班之道,毛书记和王校长有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3、定期召开了班主任会,班干部培训会议。不断给学生干部鼓励加压,使他们配合班主任班级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把班主任和班级工作重心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增强了学生们的管理主体,教育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意识。让学生带领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里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形成了在班主任原则指导下学生干部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逐步提高我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4、规范对班主任的考评工作,保证公开、公正、公平。本学期一七班、一十二班、二八班、二六班工作成绩突出,一七班班主任赵振宇被推荐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二六班班主任姬超、一十二班班主任朱战山被推荐为“郑州市师德标兵”。

四、加强学校的综合治理工作。

1、对全体师生加强了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全校上下十分重视法制、法规教育,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

2、狠抓校园卫生检查。经常检查,及时公布,使校园真正干净起来。

3、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花园式”学校建设中,继续要以美化校园,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为师生营造温馨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

4、经常召集门卫、寝管员,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强调,保证各个环节都紧张有序。

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使校园周边环境相对较好。

五、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填写《教师访谈录》,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还有不细致的地方

2、学生思想工作方法还需改进,需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更加富有成效。

3、在全员做好学生的教育方面,教师的重视程度还需提高,对教师的德育工作抓的不够。

4、政教处自身建设不够,力量较为薄弱。

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薄弱。

七、今后工作思路

1、加强学生的思想工作,建立思想工作材料库,力争做到务实创新,认真填写《学生德育评价手册》。

2、加强班主任的思想学习和培训,及时召开班主任经验工作交流会,转变观念,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5、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总之,虽然我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力争使各项工作都在上一个新台阶。

2009年,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县十三届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教师和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一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教书育人良好形象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辅导讲座、讨论交流、主题班队会、知识竞赛等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同谋划学校发展。

2、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党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指导和推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理论和执政水平。增强领导干部的终身学习意识,自主读书和研究。

3、认真开展学习实践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和“爱岗、爱生、爱自己”主题实践活动,把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广大教师的实际行动。

4、引导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开展切合学校实际的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和教师基本功训练。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教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5、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论文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研究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二加强行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校园安定和谐

1、加强学校管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政务、事务、财务公开,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实行人本管理,在工作中理解教师、尊重教师、支持教师、激励教师,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继续以学生问卷、征求家长意见、师德调查、评价教师、教师评聘为载体,自觉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增强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年内不发生上访问题。

2、不断强化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健全学校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3、深入推进警务进校园工作,逐步推行校园安全责任险制度。努力构建平安、文明、健康、和谐校园,确保教育稳定平安。

三 认真开展“人文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教育活动,提升校园文明水平

1、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或校外法制辅导员的作用。今年至少召开2次法制教育报告或讲座;

2、搞好6.26禁毒日宣传活动和世界艾滋病预防宣传日教育活动;

3、组织学生开展“拒绝诱惑、远离网吧”、“远离赌博、远离不良嗜好”等主题教育;开展崇高科学、反对迷信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反邪教斗争。

4、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科技、环保、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科技、环保、国防意识;

6、参加第25个教师节教职工体育运动大会和文艺演出活动及全县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大会;

7、认真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搞好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表彰工作。

四 坚持德育为首,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继续深化以“知荣辱、讲诚信、树新风”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认知标准。

2、通过重大节日、纪念日,继续深化“民族精神代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将其转化为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为;以迎接“建县百行”为契机,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关注家乡发展。

3、通过家长学校建设、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使德育工作形成合力,建立家长、社会、学校“三结合”的德育网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突出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4、加强学生基础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讲理想、讲奉献、讲责任、讲道德、讲文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健康成才的良好风气。

5、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好各种文体活动,活跃校园课余生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施展才能,培养爱好,增强体质、建立信心,培养团队意识。

6、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竞争意识。

7、综合运用教育、管理、舆论等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把耐心细致的工作同纪律约束结合起来,严格校纪校规,依法治校,使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和现象在学校校园无立足之地。

五加大学校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教育发展氛围

1、充分发挥校内外宣传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本,以迎接国庆六十周年和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及“建县百年”为契机,广泛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

2、加强与教育局文秘科和党办的沟通和联系,在《延边日报》、《延边晨报》、《汪清晨报》等刊物及汪清电视台的《教育在线》栏目上,推广、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展现汪清一小良好的形象。

六、加强硬软件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加强硬软件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特别是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作,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水平、上新台阶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学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做好2006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创“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巩固文明单位标兵为重点,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促进教职工、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显著提高,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与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1、立足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健全理论学校制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教育

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党支部学习为重点,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带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要完善和改进政治理论与业务学习与考核制度,精心安排学习内容,加强学习指导与检查考核,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要不断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以青年学生为重点,加强行为养成与思想道德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学习许振超等技术楷模,宣传“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思想。大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进一步搞好“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师生员工法律素质。

2、立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各项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结合学校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认真贯彻省厅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要以岗位技能比武等为载体,争创文明职工、文明学生、岗位标兵,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向更高水平迈进。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力度,为文明创建提供坚强的物质保证。要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栏、简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及时准确报道学校发展动态,发挥宣传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3、立足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要充分发挥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委员的作用,积极开展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要继续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深“人人都是软环境,公仆先是好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培养爱岗敬业精神和为人师表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树立公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重点,加强党中层以上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力争优质服务、满足顾客愿望为重点,加强后勤管理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培育优良学风、提高文明素养为重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运用课堂教学、校园网络、宣传阵地,大力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情感熏陶,继续倡导学生“规范行为、从我做起”。积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

4、立足整洁、优美、有序、文化,进一步加快校园环境建设

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度。继续抓好环境净化工作,定期检查评比。要抓好校园主要区域文化环境氛围的构思与营造,加大室内外环境的美化工作力度。在校园主要学习工作和生活区域,设置具有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的宣传标语、标牌。做好办公室、教室、实训室、餐厅、学生宿舍等室内美化。使校园环境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化方面达到一流水平。

10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篇5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1-12-27 12:26 共803人浏览

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全面办学水平,根据上级文明单位的条件,在创建活动中,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进行了认真的争创自查工作。我校在争创文明单位过程中,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创建文明单位的规划。为了更好地把创建工作落实到实处,近年来,我校形成了学校创建文明单位、工会创建文明组室、科室创建“青年文明岗”,班级创建“文明班级”的良好氛围。现将文明单位的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扎实德育展实效

1、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党员素质

我校认真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先进性教育文件精神,扎扎实实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新近性教育学习。

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近年来,我们以“新民总校师风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学校制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夯实检评,规范学生行为。学校把创“红旗班级”和《中心小学在校一日常规》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重点和标准,认真开展“创三无学校,评红旗班级”活动,做好纪律卫生、路队、出勤、两操每天的检评和每周的公布,狠抓“五个一”阵容建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劳动习惯。

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建设与活动。继续拓宽“雏鹰争章活动”的渠道,广泛开展“争章达标”、“读书读报”、“建设荆门我能行”社会实践及主题中队活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晨夕会、班队会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世界环境日、消防日“节能周”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少先队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革命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月份,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各中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六月份,举办以“欢庆儿童节”文娱活动,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局面。在今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我第十二届小星星摄影、书画、征文大赛中,我校周越等9名同学获奖,由市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我心目中好孩子”征文活动中,我校又有三名同学获一等奖。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合力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一是在二至三月份组织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二是于4月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十多位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三是到基地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增强了教育的效益。我校今年被区教育局评为“家长示范学校”。

5、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安全学校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行安全工作责任制,狠抓校园综治、普法、创安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我校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制定了我校“四五”普法规划和工作计划;二是把普法教育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我们聘请了乡派出所所长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6月份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中,我们特意邀请他到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还通过红领巾广播台,国旗下讲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了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努力做好教育系统的评议行风和校务公开工作,学校在校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工作中得到有关人员的一致好评;四是学校与各班主任、学生家长重新签订游泳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责任状,并在暑假将至时,分发《告家长一封信》,强调家长要紧密配合学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形成家校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五是认真开展“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围绕“饮食安全”的主题进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六是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聘请专职门卫,加强了学校封闭式管理。学校一年来没有出现任何重大伤亡事故。五是学校无一人违法犯罪。近年来,我们多次邀请司法所和派出所有关同志到我校举行法律知识讲座,聘请退休老教师为我们学校的法律顾问,有效地扼制了违法违纪的事情发生。

二、优化队伍强素质

学校以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引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抓好教师基本功的再训练。本学期组织了教师参加以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并选派部分教师到外地参加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研学习,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函授和自考等提高学历的学习,而且还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研室的论文评选、案例评选、教学设计等活动。通过以上途径,强化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素质,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截止目前为止,我校有18名教师获大专毕业证书,20多名教师获计算机中级证书,本学期教师论文、案例、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有55人次。

1、强化以德育人的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党政齐抓共建师资队伍。抓好师德建设,在学习上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分层次、多形式、讲实效的方法,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名师讲坛》中“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等名师的讲话,努力帮助教师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观念,抓好行政班子中心组的学习,党员、团员、教职员工的政治学习,教师每月一篇的随笔和摘记,并在学校交流,同时在学生中开展“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评选活动,并张榜公布。现已评出9位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学生家长频频向学校写表扬信,表扬老师“敬业、爱生”的道德风尚,推动了我校的师德建设。

2、积极开展“诚信在教育,教师做楷模”主题活动

深入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全校教职工以实际行动投入这次活动,学校教师在《我心目的好孩子》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学校坚持“传帮带”活动,聘用有经验的老教师带教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压担子早日成才。现35岁以下担任教研组长占80%以上。积极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目前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

3、加强人事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形成良好的竞争上岗的机制:

人事制度改革中关键一项工作是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竞争上岗的机制。我校连续几年实施以考核为依据的竞争上岗的机制,鼓励能者多劳,多劳多酬。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使一部分考核较后的教师自行转岗、待岗、调岗等,从而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

三、扎实教学提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也是文明单位创建的重中之重。一学期来,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长抓不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常规教学抓落实。第一是做好“三查”,为确保教学的正常运行,开齐上好课程,防止重大科轻小科意识和行为的重抬头,学校做好管理人员随时抽查、教导处组织定期检查和教研组自行评查三项工作,并做到检、记、评、三结合,保证省颁课程计划的得到全面落实,学生在学校能系统而全面地学习各科知识,从而得到全面发展。第二是夯实每一节课。教导处和教科室以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为切入点,做好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关,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第三、坚持管理人员听课制,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出教学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本学期,有两位老师优质课获区级一等奖。有52人次科研成果获奖。

2、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技能。

教师学了理论要用来指导实践,课堂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从培养“科研型”的角度讲,“说——上——评——记”的课例研究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的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特点等的基础上,用教育理论作指导,设计课堂教学。要不仅能上好课,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这样上,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上”课则是进行实践和检验。“评”是教师用学到的理论分析评价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记”就是写好教学后记,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反思,提出改进,完善和创新的意见、建议。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使每位教师不仅能备善讲,而且会听善评,大大提高了“备、上、说、听、评”等业务技能。

3、专题研究,打造“科研型”教师。

教师在科研中学会研究,由传统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必须通过课程实验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带动教师角色的转变,来促使教师亲自参与,成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自觉的实践者。在《农村小学新教材适应性研究》这个大课题下,我校又分学段、学科确立了《愉快作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初探》等六个子课题,围绕子课题,我校教师人人确定了教科研专题,并拟好专题计划,围绕计划开展活动,做好活动记载、撰写实验小结。为保证实验的有序、有效性,我们还将此纳入对教师的评价、记录于“教师发展记录袋”中。今年我校又积极申报了《小学数学新课程评价研究》和《小学语文综合阅读实验研究》两项课题,目前,这两项课题正在实验的初期阶段。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可以说是成绩斐然,被评为“区校本课程开先进学校”,教师多篇校本课程案例、论文获奖或发表,成果被选编入案例丛书等……

四、扎实服务为动力

后勤工作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保障,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抓好后勤工作能有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1、严格遵守财经制度,实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坚持实行了收费公开制,增强了财务公开透明度。

2、进一步开展了节支创收活动,实行了民主理财和阳光采购。

3、卫生保健工作。本学期,学校主要以上好卫生课为主,扎实两操两课一活动的工作,并结合做好学生体检,各种疾病的免疫和防治,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4、食堂改建工作。本学期,学校食堂和厕所已经完成了全面改建、配套工作,并投入使用,通过了区教育局验收,被评为合格工程。

文明单位创建是一项长期工程,我校将立足学校实际,着眼于未来意识及办学总体规划,开拓进取,大胆实践,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继续探讨新形势下学校办学的新特点,新经验,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扎扎实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心一意谋求学校的发展,为振兴XX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河南省直文明办、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上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探索构建体现时代要求和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着力推进和谐校园创建,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推动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1.完善强化领导机制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四个文明”一起抓。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教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年初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原则,调动全校师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掀起文明单位创建热潮。

2.注重加强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工作队伍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充分调动政工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工作氛围。同时,学校注重青年学生中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今年以来,学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各两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丰富的特色活动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

3.文明创建成绩优异

学校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列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按照省直文明办部署和年初制定的精神文明工作要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促进协调发展。为构建健康和谐校园、培育文明风尚、促进学校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2011年,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复查成绩为“优秀”。

4.开展“文明处室”评比

学校于今年6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2009-2010年“文明处室”、“文明处室标兵”的申报和评选工作,重申了学校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各党总支。党支部在评比工作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学校文明单位的条件,认真进行评比和申报。学校党委对各部门申报的“文明处室”、“文明处室标兵”进行了审议,党委办公室等30个部门被命名为“文明处室”,学校办公室等5个部门被命名为“文明处室标兵”。

5.维稳工作卓有成效

学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重视学校稳定工作,建立了学校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稳定工作,积极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了网络安全监测,完善报警求助机构和设施,努力确保校园安全,保障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以“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为载体,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预案,妥善处理了各类事件,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同心协力,努力优化育人环境搞好创建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学校以“做推动科学发展先锋队,当电力教育培训排头兵”为主题,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启动了创先争优活动。学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持把创新载体、突出特色作为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抓手,先后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党内关怀”走访慰问等,营造了比学赶超、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效果。

2.启动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

2011年3月,学校党委下发文件,启动以“忆党史、铭党恩、促党建、跟党走”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本次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分别为: “铭记历史跟党走”党史教育系列活动,“学党章 读党史 强党性”知识答题、竞赛活动,“唱响中国”建党90周年文化系列活动,“党在我心中”书画摄影大赛等十项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励师生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培育一流作风,争创一流业绩。

3.启动“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年”主题活动

学校按照公司部署,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在落实十大系列专项行动过程中,围绕重点工作,提出创新手段、保障措施、评价机制;学校还大力开展知识讲座培训、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群众性创新活动等创新实践,增强全员解放思想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突出主题性、教育性、群众性,突出创新特色、突出实践特色。

4.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活动

为迎接建党90周年的到来,营造学习先进、弘扬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学校开展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活动,本次活动受到广大教工的积极关注和参与,比赛中也发现了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典型,展现了学校各党总支、党支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调动了学校教师立足本职、勤学苦专、服务学校、献身教育的积极性。

5.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

为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学校安全稳定。学校在今年2011届毕业生离校之际,组织开展了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在此过程中,组织开展了“毕业杯”篮球赛、毕业生文明离校“党员先锋行”、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等活动,广泛宣传动员,深入细致开展,圆满完成了2011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各项任务。

6.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学校重视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不断通过诚信教育,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诚信教育也为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以来,学校陆续开展了学生诚信教育月活动,围绕“做诚信学生,建和谐校园”主题,开展了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校园行”主题教育签名仪式、“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政策及相关知识大赛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质。

7.开展“和谐文明宿舍”创建

为了给学校广大学生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树立“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气,学校于2011年春季和秋季开展了以整顿纪律、革除陋习、规范内务、营建文化氛围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在本次创建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绝大部分宿舍都达到学校要求。同时各系部以“宿舍文化节”为依托,积极营造和谐美好、团结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宿舍文化生活,努力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三、内外兼修,强化学校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1.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评比活动,以申报河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为标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增强合力为重点,探索既具有本校特色,又行之有效的新制度、新措施。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育人规律、学校品牌与媒体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专兼职队伍的建设,增强凝聚力,努力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形成“大宣教”格局。

2.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学校借助网络宣传新阵地,不断发掘新的网络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每逢学校有重大活动或有社会效应的背景事件,相关新闻都能够第一时间被媒体发表。截止12月1日,学校《校园快讯》共发布新闻稿件617篇,对外发稿总计220篇,其中国家级26篇,省级180篇(河南省电力公司52篇),市级和其他媒体14篇。

3.树立先进学习典型

积极深入教学一线,挖掘发生在教职工身边的感人事件,大力选树宣传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先后成功策划宣传了河南省电力公司先进培训工作者杨义波、默默耕耘、不断追求的学校“金牌教师”倪桂杰,精心育人满桃李的学校优秀教师杨晓敏,“我身边的潘国富式人物”卢吉平等。

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学校提出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模式,积极完善“一体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即学校、系部与个人协同运作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决策、管理与实施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内容、方法、途径、渠道的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基地建设的一体化。

2.创新思政教育途径

继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身防范能力。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精神风貌的宣传工作,树立大学生先进典型,凝练和培育反映当代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大学生精神。

3.推进思政理论研究

学校党委一直重视思想政治研究工作,两年举办一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2011年学校举办了第八届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研讨会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时代性、学术性、探索性和群众性原则,确定了研讨内容,提供了参考题目。共收到论文44篇,论文或深入阐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或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对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培养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荐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改进不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改革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建设办学条件更加优良、办学效益更加明显、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师生生活更加安康的和谐校园而努力奋斗。

成就学生 发展教师 提升学校——2010年绥滨农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2011-1-13 14:47:00 来源:绥滨农场中学 评论:0条

绥滨农场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开展四型校园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生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以抓文明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学校根据《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建设条例实施细则》,依法开展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遵循依法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顺利通过总局级文明单位标兵验收。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

明确文明创建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让大家文明创建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文明单位创建,就是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提升师生员工素质。

学校建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制订了创建文明单位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和计划,安排活动内容,突出师德师风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内容。开展少先队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参加社区道德实践活动,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唱校园法制歌曲歌、创作并背诵绥滨农场学生行为规范“三字经”,开展“讲文明重礼仪宣传年”活动,召开家长会、发出告家长的一封信,挂校园文化宣传板,下发《学校文明用语》、《十大文明行为》《教师用语二十条》《教师忌语二十条》,利用黑板、手抄报、广播等,形成“知荣辱、重礼仪、讲文明”的良好风尚,营造了浓烈的文明创建氛围。

(二)以文明创建为先导,大力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学校的文明单位创建,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常规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动了学校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1、活化形式,多方位、多渠道用北大荒精神教育青少年

一是以国庆为契机,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开展“知荣明耻从我做起”、“祖国在我心中”等主题读书活动。学校成立了读书小组52个,班主任任辅导员,把主题读书活动与教学和活动课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自我提高。

二是以“老少手拉手,争做文明人”活动为载体,将邻居节引入校园。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和老年公寓开展“树新风、改陋习、做文明人活动”。同学们踊跃地参加清理白色垃圾、擦玻璃,为老年人剪指甲、洗发等活动,受到社会好评。

三是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少先队开展了“缅怀先烈,继承传统”主题班队会活动,各团支部开展了“缅先烈、寄哀思”朗诵会活动。

四是老干部到学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北大荒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

2、以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社会课、团队活动课为主阵地,其他学科为辅阵地,强化课堂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渗透功能,大力开展国情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使德育更形象、更直观、更科学。在教学楼、食堂、宿舍走廊悬挂文化图版,张贴学生作品,使校园环境更具有激励作用。设立宣传橱窗,开辟法制教育专栏。

4、今年青海玉树地震,学校开展了“玉树——绥滨农场学校全体师生永远和你在一起”捐款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 22,504.2 0 元。西南五省区市遭遇大旱学校团委组织学生向灾区献爱心捐资1476元。

(三)建设师德师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地位。一是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参加各种师德培训学习,增强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观念。通过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等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弘扬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二是通过师生结对,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教师形象。三是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 “两外两内”为着眼点来做好学习培训和研修工作。“两外”:向外派出干部和教师学习和岗位培训;外请领导、专家来校讲座指导。“两内”:工作之中自学与实践;同行之间研修与交流。读书沙龙和教师读书会,读书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口才,使教师们非常受益,青年教师参加省网络教研和教师“说讲评”活动,均获得一等奖。教师们积极参加农场各类活动,并在活动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弘扬者,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四是组织教师开展业余文化活动。每天利用课间时间组织教师跑操、踢键子、跳绳等。目前,一支作风正、师德高、业务强,结构合理,团结稳定的教师队伍正在学校形成。

二、以创建党建示范单位为契机,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学校党支部把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以及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牢牢把握“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以“党员明岗定责”为载体,设立了管理工作党员示范岗、教学工作党员示范岗、班主任工作党员示范岗、服务保障工作党员示范岗。建立了“12344”党建工作机制,即突出“一个中心”、建设“两支队伍”、加强“三个建设”、创建“四型校园”、强化“四个抓手”。一个中心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两支队伍即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三个建设即硬件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四型校园即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四个抓手即抓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抓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抓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和谐;抓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党员和师生的潜能,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旗帜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综合治理,着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农场党委十分重视教育,按照“科教兴场”的理念,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改善农场教学环境、提高办学水平,纳入农场党委的工作重点,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资格培训、深入挖掘教师潜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教学实践效果。为学校的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学校在创建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 “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建设的“软实力”。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一是加强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使学校环境更具有艺术性;二是在教学楼、食堂、宿舍走廊悬挂文化图版;三是设立黑板报、开辟法制教育专栏。

2、一是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农场高科养殖场、苗圃进行观摩和学习,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青少年为建设美好家乡而奋发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等,给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3、积极指导家庭教育。一是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请心理咨询师鹤岗师范大学李志强教授就“家庭教育现状、误区、理念”对家长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解决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提高了科学教子的能力。二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沟通信息;三是建立家长开放日,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四是积极推行家访制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达到100%;五是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及时推广先进的教子经验。

4、努力优化社区教育环境。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加强校门的安全保卫工作,通过值勤制度、安全制度、卫生制度,群策群力,确保了学校秩序井然有序。学校还通过不定期的自查自纠,及时做好要害部门的安全防范工作,杜绝了隐患,学校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

5、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被分局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并为农场承办分局关工委现场会做出了积极努力,受到了分局关工委和与会领导的肯定。

四、依法治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把“法律进学校”作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的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促进了教育教学健康协调发展,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促进学校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切实做到法制课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二是组织法制教育专题报告,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通过学习讲座、案例分析、观看录像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和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今年我们请交通局、公安分局领导进行交通安全和消防知识教育,举办了“学习消防知识,掌握消防技能,提高自救能力”和“珍爱生命,平安出行,从遵守交通规则做起”为主要内容的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三是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手抄报、开展法制征文、班级墙报法制角等。四是组织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今年开展了以“迷恋网络和导致网络引发的犯罪”为内容的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这种以例说法,达到更直观更有效的教育目的。开展消防安全自救紧急疏散演习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打破了法制教育方式单一陈旧、抽象空泛,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做法。开展了消防防火墙活动,制作图板、材料收集整理归档,为农场承办分局消防现场会做出了积极努力。

通过人人参与的文明创建活动,学校师生的文明意识、行为、情感、能力都有了更加明显的进步,校风、学风、教风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体现了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要求。多年来无一师生违法犯罪。学生行为规范好,文明素质高,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会议总结 篇6

10月21日,我校20xx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馥明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总抓手,要做到思想重视、任务落实、特色鲜明;党委宣传部部长吴秋耘部署了在线创建工作。各处室、学院负责人和文明创建工作联系人参加了会议。

根据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及《20xx版上海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校文明办调整了领导组织体系,制定了工作计划,完成指标分解、明确并落实责任。吴秋耘指出,下阶段要抓紧梳理“在线创建”的内容,重点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大核心主题,提炼做法和成效;其次,各处室、学院根据分解指标,认真总结今年以来的创建成果;同时,要充分展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特色品牌。

会上,王馥明强调,聚焦核心任务和长线工作,坚持落细、落小、落实,务求久久为功;坚持以评促建,加强过程管理,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和公开化;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师生员工的核心关切,把教育与管理、德治与法治、自律与他律统一起来,把文明养成与改进设施、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全校师生振奋精神,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使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篇7

一、铁军精神的精髓

“铁军”一词最早来源于叶挺将军的独立团。 叶挺独立团及其隶属的第四军作为北伐军的先头部队, 他们作战勇猛, 纪律严明, 战功显赫, 因而被称为“铁军”。 这支诞生在血雨腥风中的特殊队伍, 继承着北伐第四军、红军第四军和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红色游击队的光荣传统, 汇聚了南方八省健儿, 身肩抗日和反顽的重任, 在日、伪、顽三方的夹缝中求生存,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求发展。 队伍由少到多, 由弱到强, 历经磨难和战火的洗礼, 终于成长为勇猛、顽强、既有铁的纪律, 又文武兼备的威武之师、智慧之师。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凝聚而成“铁军精神”。 铁军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中, 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是其精髓。

铁的信念是指牢固树立必胜的信念, 发扬救国救民、抗敌御侮的光荣传统;铁的意志是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屈不挠、奋勇杀敌的牺牲精神;铁的纪律是指一切行动听指挥, 坚决执行命令;铁的作风是指敢于与困难作斗争, 敢于承认失误。 铁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二、学校内涵建设的必要性

学校内涵建设是学校强身健体之根本, 是学校事业长久不衰之保证。 它既是一项系统工程, 又是一门涉及高校方方面面的管理艺术, 同时还是校际间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学校内涵建设内容十分丰富, 它主要包括学科建设、 师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内容。 受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制约, 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因素是全方位的、多层面、多方面的, 如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学校发展战略定位、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政策等。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也是高等教育当前要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然而,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抓内涵建设, 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 我们应将铁军精神与内涵建设结合起来, 并且贯穿于内涵建设的全过程。

三、以铁军精神推动学校内涵建设

(一) 以铁的信念坚持理念更新和层次定位

首先, 转变观念, 实施学科强校战略。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 只有搞好学科建设, 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因此, 应该通过树立学科建设的主导意识、学科建设的全局意识、学科建设的“领先意识”和“特色意识”, 确保学科建设成效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 合理定位, 科学规划。 大学要根据自己业已形成的学科特色、专业类型、办学规格和服务对象, 以及学校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 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并对学科发展和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第二次党代会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我校的发展目标是:综合实力进位50到80位,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可以说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站在新起点, 用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 科学地规划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蓝图。

(二) 以铁的意志推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1.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取决于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学科建设水平就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加强学科内涵建设、苦练内功尤其重要。 学科内涵建设包括学科特色和优势、“学科群”建设、建设学科基地、加强学位点建设, 等等。 在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 科学研究占了相当的权重, 这表明一个学科能否成为重点学科, 主要看该学科从事科研人员的结构和研究成果是否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性措施即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不仅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且是促进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力。 因此, 进行学科建设应做到以下两点: (1)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如实验室、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等学科基地。 良好的学科基地不仅是获取申报项目和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 是吸引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础。 (2) 强化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促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因此, 高校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专著及发明专利的申请。

2.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可以少一点高楼, 但必须有大师。 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 是学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高校首先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加快建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及开拓性较强的管理干部队伍体系。 其次, 强化学科队伍, 构建科研团队, 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梯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建立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

(三) 以铁的纪律维护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思维方式、 行为习惯和工作态度的集中体现, 是一所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 受国内外各种文化力量相互碰撞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的侵蚀, 近年来, 大学校园内部分师生弱化了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因此, 校风、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必须以铁的纪律和完整的激励、考评机制保证和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1.校风营造。 校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 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 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革命精神, 优良的校风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 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 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 ”优良的校风使高校能够造就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者, 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 将使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生深刻的变化。

2.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 一种精神。 它体现着学校的文化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 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谋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学风。 在学风建设中, 治学风气是主导, 学术风气是基础, 不良的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直接影响和腐蚀着学习风气。

高校要大力加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各种制度的导向、校训精神的弘扬、校园建设成果的展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景点的建设等多种形式, 努力造就具有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校风; 倡导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健康的价值追求、诚实友爱的道德感情、诚信负责的行为方式;努力形成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富有人格力量的教风;勤奋、踏实、勇于创新的学风。

(四) 以铁的作风贯彻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教学和一流的科研, 同时更要有一流的管理制度, 后者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前,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才刚刚起步, 任重而道远。 在新形势下, 只有不断创新管理体制, 不断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高校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管理体制才能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才能真正引导、促进高校迈向高效率、高效益的办学道路。 在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没有铁的作风保证, 没有铁的作风贯彻和执行, 管理体制改革必然寸步难行。

摘要:以铁军精神推动学校内涵建设, 不仅是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 而且是“以铁军精神办学、以铁军精神育人”的办学宗旨的具体体现。文章探讨了铁军精神精髓和内涵, 对影响学校内涵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认为铁军精神与内涵建设相结合, 主要是以铁的信念坚持理念更新和层次定位;以铁的意志推动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铁的纪律维护校园文化建设;以铁的作风贯彻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铁军精神,影响因素,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董跃进.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盐城工学院彰显铁军精神纪实[J].铁军, 2008.9.

[2]霍晓玲.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源头[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8.3.

[3]沈培新.铁军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J].学术界, 2003.102.

[4]刘以顺.论新四军的铁军精神[J].理论建设, 2006.5.

[5]王磊.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构筑核心竞争力[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4.

[6]谢振山.坚持内涵建设主题推进学校科学发展[J].河南教育, 2008.5.

[7]田伟.试论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自身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2.

[8]伍百洲, 秦大同.论学科建设的内涵、策略与措施[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9]张辉.试析影响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外部因素[J].上海高教研究, 1998.10.

[10]刘宏林, 刘华, 赵胜岩.学科建设内涵与体制创新浅议[J].辽宁教育研究, 2004.6.

[11]蒋元平.学科建设的内涵诊释和实现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 2007.1.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篇8

关键词:文化:精神文化;学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35-02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本义和主旨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生活与生存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就是“教书育人”的育人取向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议的主要论点。

一、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心理、学校个性和生存、生活方式。其內核是办学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等,具体体现在学校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和行为之中。制约着学校文化的趋向和特质。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航标、旗帜和行动的纲领。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学生成才发展服务。那么。追寻其终极意义是什么?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给予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下终生受益的基础和财富。那就是让学生健康、幸福和具有魅力。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校要把“健康就是金子一样的东西”给予学生。

“幸福”是学生内心体验和感受到快乐和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对学校和将来生存和生活方式满意。让学生生活得幸福快乐,应该是“自信”

(对学习对人生具有成功的把握,活得有尊严);“自在”(把学校当成乐园、家园、学园的自然自在。自律自为);“自由”(即在学校生活中,以精神为神圣。学习中敢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不受到压抑和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魅力”是让人欣赏,吸引人的力量。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其核心魅力则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突破自我。

让学生产生对智慧的欣赏,对艺术和自然的珍爱,对精神价值和境界的关怀,对自我完美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应该是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教育实践的追求。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首先“精神生活哲学”强调精神文化建设是人的生命的“心灵化”。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极力主张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心灵沟通”。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怀是最为重要的。因此。精神文化从学生心灵活动开始,学生从中获得文化体验,感受人生价值的快乐和意义。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人学校生活,才能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文化陶冶论”认为教育的本质与传统教育“文化传递论”有本质区别。德国教育家李特认为“陶冶犹如人们从天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之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乳交融,天人合一的关系。”

笔者认为“文化陶冶论”和“文化传递论”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强调其文化建设的本质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两者只有协调与融合,共同发挥其功能,才能彰显精神文化的魅力。

三是制度文化理性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制度文化上保证学生生命本体的价值观,保证办学理念的实施。学生素质发展的价值观念的确立,首先需要依赖于作为制度资源的“政治”力量的约束,然后才有可能影响到教师个人的教育行为。如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的形成,必须有全体师生的共识、认同和参与,同时还需要制度文化的建立与保障。因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制度意志”的延伸和教师职业的自觉的结果。在教师个人情感与制度需要冲突时,个人的教育热情必然让位于制度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和升学的需要,必然成为支配教师个人行为的根本动力。如当前的升学、高考制度以及择校热等等。都体现着精神传统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制约着学校的文化气质和教育风格。所以,制度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同步。为精神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学校一切活动、一切生活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活动是师生展示个人能量和才华的舞台,活动是师生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活动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

(一)学校文化活动注入精神文化的内涵

在开展学校文化活动时。力求贯穿一条主线,为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和成熟。为未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和准备。

我们学校活动主要有如下形式:(1)文化学术类:有科技小组、小记者团、书法、知识竞赛、文化沙龙、绘画展览等;(2)文体娱乐类:运动会、节日联欢、艺术节等;(3)社会实践类:走进社区、参观实验基地、家长接待日、各种授奖仪式等;(4)在活动中体现一个理念:自我教育或自主教育。在教师指导下尽量让学生参与、组织,有时让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主、自律:自强的个性品质和未来立身的本领。

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只要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或成绩突出,及时进行赏识和鼓励,进步者与突出者同样重要,形成典型带动进步,进步带动同伴的氛围。

(二)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人自身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积极创设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认识上的统一。情感上融合的和谐氛围。我们提倡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宽容、互动、热情;师生之间要民主、平等、激励、指导;教师与教师应合作、互助、包容、尊重;领导与师生之间应平等、民主、坦诚、开放。使学校人际关系处于其乐融融、和谐共处、共享进步的心理状态和积极取之中。

(三)课堂教学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抓四个方面: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启迪智慧。引导学生勤学好问,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探究精神。

二是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三是因材施教,多把尺子评价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多元教学目标,在保证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兼顾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要求,发掘潜能,发挥个性特长,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多出一批人才。落实“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挖掘潜能、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是落实新课程改革,课程多维目标整体提升。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结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三维目标的和谐互动、相互促进,整体提升。使每个学生在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掌握学习过程的方法和策略,最终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品德高尚、具有获得新知识能力的人。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一是为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充分的鼓励,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教师有能力维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培育教师的人文精神。

二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有效开展校本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高教师追求事业的精神和能力,使其自觉研究教学行为规范等。

三是倡导教师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积淀,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也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引导教师针对事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研读先进的教育理论及专业类书籍。做学习型、专家型教师;读教育经典著作,与智者对话,做智慧型教师等等,教师在读书时积累了大量的读书心得体会。并定期在校园内交流。“生命因读书而精彩,事业因读书而成功”,在读书活动中,教师不断追求新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

四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遇。让其才能得以展示。

上一篇:一品红冬季的养殖方法介绍下一篇:药械采购与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