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策略

2024-08-06

网络学习策略(精选8篇)

网络学习策略 篇1

策略研究

摘要:在进行教师培训时,通过论坛发帖交流,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了论坛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应用,以及论坛主题设计及互动发帖在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策略对论坛主题设计及互动发帖的支持,为网络学习论坛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网络学习论坛;支架式教学策略;教师培训 为提高四川、甘肃5.12地震受灾小学的教育质量,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资助下,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了基于交互式电视培训课程的“灾区教师培训”项目。此次培训的对象为四川省北川、青川、什邡、绵竹及甘肃西和5个县区的5000名小学教师,培训主要以小组讨论为主,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既有面对面的小组讨论汇报,又有网络平台中的交流讨论,充分发挥两种方式的优势,共同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交流,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中论坛的交流方式,为教师提供了一种长久交流的机会。

一、论坛及其教育功能

论坛也称bbs(bulletin boardsystem),即“电子公告

板”。它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公告发布平台。发布者将自己的见解或问题张贴于论坛,形成一个“讨论主题”,其他用户可以围绕该主题展开交流,也可以浏览、回复其他用户对此问题的意见或看法。用户每次撰写并发布的内容称为“帖子”。一个“帖子’’一般包括题目和内容两部分,题目是对讨论问题简明扼要的概括,内容是对问题的详细界定与表征。

论坛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在线同步或异步交流讨论,此外还有文件共享、站内e-mail、词典以及站内实时聊天等功能。目前,论坛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成为网络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论坛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功能主要有:①在线交流讨论。利用bbs搭建在线交流讨论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在线同步或异步交流讨论的场所。在社交讨论、远程培训与教育、课堂教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远程教育中,可利用bbs平台开展在线专题讨论、网上报告会、网上问答等教学活动。比较著名的教育论坛有人教论坛、k12教育论坛、e度教育社区、奥鹏学习论坛等。②教学资源发布与共享平台。利用bbs的资源发布与共享功能,建立教育教学资源(文件、ppt讲稿、视频、图片)的共建共享平台,用户可以将有价值的资源分类上传至论坛,其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

二、论坛在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传递多少知识,而是在一次培训中,通过培训者、培训材料以及培训环境、理念的创设,点燃教师学习和思考的激情,促使教师愿意积极地就某些问题展开对话和交流,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梳理和思考,在这样一个氛围和过程中实现教师的反思成长和专业化发展,而这恰恰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漫长过程。

网络平台中的论坛、wiki、博客等一些交互工具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同步/异步的学习和交流讨论活动,满足个性化和永久性学习的需求。在中国一unicef“灾区教师培训”项目中,借助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站上的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员进行学习。此平台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交流互动方式。交流互动的方式主要有博客和论坛两种,博客是用来撰写和分享学习反思和心得体会的,论坛(包括主题论坛和班级论坛)主要是让学习者进行交流讨论和问题解答的。

主题论坛(也称主题讨论)是围绕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的。学习者在学习某个主题的内容时,可以围绕给定的讨论主题参与到讨论中。学员参与的形式可以是发起主题帖让其他人参与讨论,也可以以回帖的方式参与

到别人帖子的讨论中。当然,作为发帖者也应该对其他学员的回帖给予反馈。在主题论坛中,学员可通过三种方式浏览、发布帖子。便于学员在不同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其中,“课帖”为选择同一门培训学科的所有学员在某个主题论坛中所发布的帖子,“班帖”为同属一个班的学员在某个主题论坛中所发布的帖子,“我发的帖”为学员自己所发布的帖子,通过这三种帖子的形式,学员就可以比较快捷地查找所需的帖子,并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其他学员进行互动交流。

班级论坛中讨论内容相对开放,组织形式比较自由,主要用于本班内部的教务管理和交流,以及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班级论坛中,学员参与的形式与主题论坛相似,既可以发起讨论话题或问题,也可以在教师或其他学员的发帖中进行回复,参与到自己或别人的问题讨论中。在班级论坛中,有“班帖”和“我发的帖”两种帖子的形式。

三、论坛互动交流在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7月、8月份,专家团队分别对甘肃西和,四川北川、青川、什邡和绵竹五个县市的502名小学教师进行了“灾区教师培训项目”第一轮资源教师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观察与评价”和“有效的课堂导入”两个模块。在此次的培训过程中,学员通过在论坛中进行发帖或回

帖交流,对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思考,能够比较有效地开展学员之间的网络交流活动,使他们在培训之外的时间里也能够通过平台进行交流,互相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学员在使用论坛进行学习交流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题讨论中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此次培训中,每个学习活动后几乎都有相应的讨论问题,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依据活动的学习内容,让学员在学习完一个活动之后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比如在学习“结构化课堂观察法”这个活动内容时,让学员就“你认为‘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化观察分析法’的特点是什么”来展开讨论。学员讨论的部分结果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学员回复的观点基本相同。这可能是由于这种问题的开放性不够好,讨论的空间不是很大,使学员在发帖的过程中就像回答问答题一样,只能单一地写上问题的“答案”,而并没有与其他学员展开交流,这样也激发不起学员讨论的兴趣。再比如:在问及“你认为导人在教学中重要吗、交流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课堂导人的”这样的问题时,有位学员回答:“导入很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嘛。”这样的回答并没有达到这个问题提问的目的。此问题的重点是让学员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课堂导入的,可能由于问题的表述不明确,使学员没有理解问题的意图。因此,需要提供一些开放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样才有利

于学员深入地去思考和交流,提升学员进行网络交流的热情。学员之间缺乏交流互动

在主题论坛中,培训者给出了与学习活动内容相关的讨论主题,学员可以围绕这些主题发新帖或者回复别人的帖子。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员往往只是发新帖,通过发帖表达自己对此主题或问题的看法,而很少对别人的帖子进行回复,没有与其他学员进行互动交流,使讨论无法深入地进行。如图2所示,这些标题均为学员所发的新帖,但回复数却全为零。同样,如图3所示,在班级论坛中,学员也只是对辅导教师所添加的主题进行回复,而很少去自觉地发起新主题,与其他学员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学员只是针对一些主题或者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而并没有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这可能是由于成人的特点以及传统思想和环境的影响,使学员还没有形成积极地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讨论的意识,也没有养成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习惯。没有制定完善的发帖要求和管理机制

在此次培训的网络平台中,虽然设置了在平台上进行学习的计分系统,但对学员发帖的质量和数量却没有制定比较

完善的要求,使学员所发帖子的内容和形式比较混乱,难以进行管理和评价。这样,就使很多学员在发帖时不知道如何去写帖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没有去认真思考。发帖或回帖的内容常常很简单,甚至一问一答,寥寥数语,并没有深入到知识讨论的层面。有的学员直接从网上复制一段话粘贴进去,只是文字的堆砌,并没有达到通过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支架式教学策略对论坛中主题设计及互动的支持 1 支架式教学策略概述

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普利斯里(pressly,hogan,wharton—medonald,mistretta,ettenberger,1996)等人为“支架”所下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支架式教学策略被定义为: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fconcetua[frameworkl。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

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沿着概念框架去逐步攀升。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阶段,教师给予学生的引导和帮助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无论是哪种支持方式,都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图表支架和工具支架,运用这些支架的表现形式,可以指导具体的教学和学习实践,同样。也能够为论坛中的主题设计和互动交流提供支持。支架式教学策略对主题讨论中问题设计的支持 由于培训的学员是一线的小学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并且非常喜欢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学与用的融合。因此,让学员通过在论坛上以发帖、回帖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此次培训的网络课程是由学习主题构成的,每个学习主题下又有若干个学习活动。在主题或活动学习完之后,会给出相关的问题供学员讨论和交流。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更应该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使学员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培训能够更好地为他们的教学服务。

在主题讨论中,讨论的问题可以采用问题支架的形式进

行设计,使问题具有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学员的知识经验出发,逐步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知识水平。例如:在学习“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中,可以让学员去讨论“你认为有效教学的关键特征是什么?目前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哪些落实了,存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你如何运用有效教学的理念使你的教学更有效,”这样可以让学员从所学的理论知识人手,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分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然后再由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从而达到所学知识与自身教学经验之间的有效融合。支架式教学策略对论坛互动的支持(1)支架式教学策略对互动交流过程的支持

学员在参与主题讨论的初期,可能不知道如何参与到主题的讨论中,不能比较全面或深入地进行讨论交流,这时候就需要辅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反馈。教师可以在学员参与发帖讨论的初期,通过回帖的方式为学员的观点提出一些建议支架,或者对其观点中存在的疑惑或提出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可以引导学员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学员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提供范例支架,使他们知道从哪些角度去分析问题。在学员参与发帖的过程中,辅导教师也可以给予一定的 引导和支持,引导学员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或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评价和补充,不断地引导学员去发新帖和回帖,将讨论引向深入。同时,也能使学员养成一种积极思考的习惯,这样就可以达到无需教师的引导,学员也可以积极地展开讨论交流的目的。

班级论坛是为了帮助同班学员之间交流讨论教学以及自己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班级讨论的初期,辅导教师可以发起一些自我介绍、共享博客地址等有助于学员相互熟悉、相互了解的主题,帮助学员打破陌生感,为以后的交流讨论提供“脚手架”。在学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起学员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有疑惑的问题,吸引学员进行相关内容的讨论交流。

(2)支架式教学策略对互动交流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支持

只有建立发帖的管理要求和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员发一些高质量的帖子。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既要有辅导教师的支持,又要有学员的配合,这样才能有效地去管理帖子。为了使辅导教师能够更好地去管理帖子,也为了让学员所发的帖子能够引起别人的兴趣,使其他学员喜欢去浏览和回复,那么,就应为学员提供发帖时的建议,也就是为学员提供一些建议支架,这样可以直接地给予学员一

些帮助,使他们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发帖。学员在发帖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①学员所发的帖子应言简意赅。帖子的标题应简洁新颖,以4-14字为宜,因为新颖的标题能够吸引别人的眼球,更容易使其他学员去回帖。同样,内容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文字的堆砌,并且字数又非常多,别人就不愿耐心地读。所以就需要学员加强这方面的思考,不仅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问题,还要能够引起其他学员的兴趣,让这种学习方式成为集体智慧产生的通道。

②合理发帖,关注回馈。由于成人的特点,大多数学员喜欢被别人认可,期待自己的发帖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因此,应该建议学员发帖时要考虑内容与表达形式,发帖的内容要与学习主题相关,并且做到有理有据。交流讨论是多方你言我语而展开的,如果只是一方的观点,讨论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要想别人关注自己的帖子,发帖者对回复者也要有一定反馈。

③积极参与回帖。学员应该多以回帖的方式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了解别人发表的观点中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对其他学员的帖子进行评价。也可以谈谈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或提出的疑惑,从而加深学员之间的交流。

辅导教师应及时地浏览学员所发的帖子,对有问题的帖

子进行回复,参与到学员的讨论中,也可以根据学员的需求去发起一些学员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可以使大家有话可说。对比较好的帖子,可以置顶或设为精华,既可以以范例的形式提供给大家,又可以鼓励学员端正态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对无关帖、无内容帖、重复发帖等一些无效帖应及时进行封杀或删除,也可以在公告或同复中加以提示,鼓励学员多发一些高质量的帖子。

结束语

论坛发帖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通过支架式教学策略对讨论问题的设计以及对学员互动交流的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员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学习和交流。但学员在论坛中进行互动交流是一个比较复杂、较难控制的过程,对论坛交流中的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网络学习策略 篇2

所谓网络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网络情境下,针对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规则,主动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操作对策系统。也适用于网络学习活动规律的独特的、新颖的方式方法。

1.1 网络学习策略宏观模型

网络学习策略宏观模型,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个人为什么而学(即学习的目的策略问题)、通过什么途径来学(即学习的方法策略问题),以及应当养成哪些学习技能(即学习的技能策略问题)和学习的外在可变因素(即学习的情景策略问题)。目的、方法、技能和情景构成了分析网络学习策略问题的基本视角。如图1网络学习策略宏观模型。

1.1.1 网络学习的目的策略

网络学习目的指的是对学习根本目的的认识。强调怎么学习的问题。网络时代要求树立新的学习目的观,重新认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学习。在对待什么是知识这一问题上,要学会把知识与信息区分开来。网络时代的特征之一就在于信息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信息的无所不在和唾手可得。如果错误地把信息当作是知识,或者把学习简单地视作为获得信息的过程,那么就降低了网络学习的价值。即需要网络学习者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加工能力与评价能力。将信息转化为知识,通过“同化”或“顺应”过程将新知识重整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1.1.2 网络学习的方法策略

网络学习方法指的是对学习根本方法的认识。强调学会学习的问题。协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沟通方法尤为重要,因而网络学习的方法策略是分析和探索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教师和学习者、以及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1.1.3 网络学习的技能策略

网络学习技能指的是全方面的学习技能。强调学习效率的问题。方法的熟练运用形成技能,提高学习技能可以大大增进网络学习的效率。除了学习者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之外,网络学习的技能策略还包括:教师角色的转换、在线施教的技能、师生协作的技能、生生协作的技能、利用网络学习工具的技能、网络学习社区的建立和发展问题。

1.1.4 网络学习的情景策略

网络学习情景指的是与学习相关的各种外在因素。强调学习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作业的特征、内容、难度以及呈现评价作业的背景与有关作业教学的背景,这些因素的特点是具有可变性。网络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任务背景,巩固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同化”或“顺应”,亦为网络学习策略的掌握与提高提供了训练场所,策略的价值不在于其难易程度,而是其价值性和适当性。完成一个实际操作,更能有效地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1.2 网络学习策略微观模型

在研究学习策略微观模型时,本文采用了麦克卡(Mackeachie, 1990)等人的分类标准,将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策略、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1.2.1 网络环境下的元认知策略———信息加工的核心

运用元认知策略就是要求学习者在上网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在上网过程中自觉监控学习过程并调节学习进度,同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校正,以提高学习效能。

(1)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较之传统学习环境,网络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往往会导致学习者“信息迷航”,偏离原有的学习目标。对于网络学习熟练者,学习专家而言,可以依据已有策略如到专业网站上浏览信息等在“无目标”的学习状态中逐步产生“学习目标”;而对于网络初学者而言,为避免干扰信息的影响,明确学习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因素。

(2)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调节策略是指学习者根据预期的学习目标与反馈信息,对自己学习活动监察与调控的过程等,它取决于学习者对知识掌握或技能习得的自我评价。

和传统学习不一样的是,网络学习监控调节不仅仅是学习过程、方法等,还包括对网络环境下的特定学习策略的调节和评价,以及对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适应性的调节,技术工具使用恰当性的监控。

1.2.2 网络环境下认知策略———信息加工的重点

认知策略帮助学习者信息加工,将网络信息转变为知识,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优化信息加工效果、提高加工效率的一种方法技能。它是认知领域中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成分。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先行知识等内在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形成、发展和评价起着决定性因素。

(1)复述策略———是为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如抄写、背诵等都属于复述策略。

(2)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策略,如类比和记忆。

(3)组织策略———是对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策略,如概念图、层级图等等。

由于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是按照人类思维方式组织———超文本方式,各种媒体素材资源齐全,这些都能潜移默化网络学习者的感官感触和增强记忆,所以对于复述策略,本文研究涉及较少。网络环境下的组织策略主要是鉴别出学习材料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并组合相关信息建立框架,它强调的是不同材料之间的联系。精加工策略则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融合。

1.2.3 网络环境下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对学习环境和资源的调配以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以及寻求他人支持策略。成功地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适应环境,提高效率。

(1)时间管理策略以及学习环境管理策略。网络学习的优势在于为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提供同样优质的服务。但对于学习者来说,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段、合理控制网络资源仍然是必须注意的问题。

(2)努力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兴趣、态度、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约束和调整,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3)寻求他人支持策略。传统教学中寻求他人支持策略主要强调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同学之间交互的重要性。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同样必不可少,而且由于网络空间的增大,获取其他专家的指导对于学习者克服学习障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这种交互大多在平等、无功利的网络空间,没有了传统教育身份的约束,所以会更加有利于学习者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这也是网络学习的魅力之一。

1.3 网络学习宏观模型与微观模型的整合

网络教育是一种新的学习形态,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发展,学习与技术的结合使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按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所想进行的学习。因此,网上学习也应有其特定的学习策略。加强网络学习策略的学习和练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较高信息素养的信息时代新型人才。

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技术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使用什么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技术将会对学习的成效发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完整的网络学习策略,除了考虑到学习者本身的因素之外,还必须把学习所赖以发生的环境、所使用的技术条件与因素、以及师生之间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等考虑在内。

如图2网络学策略整合模型。

2 网络学习策略模型的初步研究结论

结论一: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出发,乃是把学习过程视为一个各种学习变量综合发生作用的系统变化过程。

传统的学习策略观基本上都是基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之中的,强调的是学习者个体的学习策略,主要关注的是发生在学习者内心的学习活动,没有触及技术与学习联姻条件下的学习策略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使用什么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技术对网络学习成效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完整的学习策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内因,及学习者本身,主要考察其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等方面的因素;二是学习外因,即把学习所赖以发生的环境、所使用的技术条件与因素、以及师生之间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等因素考虑在内。

结论二:网络学习不但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网络学习策略不仅包括对个体策略的研究,还应包括对人机交互策略、人际交往策略的研究。

当我们说到学习时,很容易产生的一种误解,即学习纯粹是学习者个体的行为,学习策略指的就是个体如何更好地自学。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学习不但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交往、交流、参与、分享和沟通的过程。真正意义的学习应当体现在个体积极主动地自学、从教师那里释疑解惑、与同伴交流沟通这三者有机的统一之中。对学习策略的探讨,必须基于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学习者—教师、学习者—学习者之间密切协作这一前提之下。

信息时代的学习观是“一种主动的学习,一种基于信息的学习,一种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学习,一种建立在网络上的学习”。

从学习观的视角探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包括基于网络的组织学习策略、支持求助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网络学习课程与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策略、网络的师生关系与人际交往策略、以及更具体的网络新手学习策略的方式、方法、技能与技巧培养等。每一种具体的策略各有其优势与局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是关键。

结论三:从研究的角度,我们应该注意到学习策略外显和内隐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技能和技巧,后者则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把握和修正。

外显的学习策略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转化、分析和评价等处理策略,以及借助网络工具浏览搜索信息、与他人交流协作等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交流平台。

内隐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元认知这一块,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网络学习的特点就是没有外在条件的限制,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运用元认知知识,学习者在上网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在上网过程中自觉监控学习过程并调节学习进度,同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校正,以提高学习效能。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既需要掌握对网络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技能,也需要调懂元认知知识对学习过程实时监控调整,确保学习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松涛.基于网络的成人学习及其策略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11S) .

[2]阎金铎, 金学方, 祁乃成.学习生理、心理和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胡江霞.谈谈学生素质发展中的学习策略问题[J].教育研究, 1998 (8) .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5]王松涛.信息时代的成人学习[N].教学时报, 1997-10-22.

[6]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 2000 (3) .

[7]王松涛.论网络学习[J].教育研究, 2000 (3) .

[8]施良方.学生认知与优化教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9]王焕景, 张海燕.对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1) .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与网络自主学习 篇3

一、相关理论研究

1.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

(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者们对学习策略有多种定义。虽然至目前对学习策略还没有一个让学术界及教学同行们一致认可的经典定义,但学习策略应包括以下特征是毋庸置疑的: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技巧或措施,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学习策略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可以是内部活动,也可以是外部活动;学习策略构成学习者总体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可以培训和学习的。

(2)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Rubin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在心理特征、认知策略、交际策略、社交策略等方面非常相似。文秋芳认为,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方法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使用管理策略来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听力、交际、词汇策略训练对学习者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帮助,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显著影响,对低水平学生的帮助大于对高水平生的帮助。Rod Ellis曾说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对语言的形式和功能操练活动都很重视,能根据学习活动的要求灵活调整自己关注的重点。这就是说他们能够根据自己语言发展阶段、具体的语言任务和语言使用环境而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3)学习策略训练。学习策略是可教的。虽然很多学习者在没有经过任何策略培训的情况下有意或无意地使用着学习策略,但多数人对外语学习策略培训持赞成态度。Andrew D.Conhen介绍了三种学习策略训练方法:Pearson和Dole的方法、Oxford等人的方法和Chamot和O′Malley的方法。研究表明,初级学习者、学习较差者和自主学习者更需要策略唤醒和策略培训。南京大学曾于2003年8月举办了我国外语教学界第一次“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国际研修班。研修班对学员进行了系统的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并传授如何开展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外语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文秋芳认为,学习策略不但是可以培训的,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应成为外语教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自主学习

Dickson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他解释说,态度就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策的责任;能力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决策和反思。网络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行利用网络,主动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独立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学习策略和网络自主学习的相关行为:(1)具备和有效运用元认知策略是实现网上自主学习的关键。网络学习本身转向个体化和自主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即能根据学习要求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任务选择学习策略、监控自我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以及评价自我学习效果的能力,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是实现这一能力的关键。(2)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元认知、认知和社会、情感等学习策略的结合。网络英语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学习策略意识,能结合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3)网络学习的交互性和灵活性有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互动。社会、情感策略正可以帮助学习伙伴培养合作学习技能,使用情感控制来完成学习任务。(4)网络技术和网络学习的开放性给学习者提供了运用学习策略,实现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供应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以及网络学习的管理者。

二、网络自主学习调查

1.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态度

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校园网或互联网自主地学习和巩固课程内容,参与或完成相应的训练与活动。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学生对参与网络英语学习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在调查的6个方面(包括改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兴趣、巩固已学知识、增加自己的学习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等)很赞成,赞成这种学习模式的百分比大都接近或在90%以上,这是网络英语教学能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学生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间

有近30%的学生每周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或从不上网学习,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不能运用元认知策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监控和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平时课业繁杂、校内外各种课余活动较多以及由于上网所需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任何需要上网学习的时候实施学习行为也是原因之一。

3.学生网络学习行为

学生的网上学习行为反映他们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在网上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做与教材相关的巩固性练习(做习题、看课文辅导),而他们的真正具有网络自主学习特点的学习行为(浏览课件、进相关网站和参加学习讨论)则要少得多,特别是只有6%左右的学生能经常参加网络讨论,能经常浏览课件的学生也只有20%多点。另外通过调查还了解到有相当多的学生不知道有英语学习网站,甚至连校园网上的英语站点都没有进去过,这说明我们对网络学习的宣传力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参与度。

4.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

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和网络应用技术,但很多学生比较欠缺的技能是对软件工具的运用,相当多的学生不会使用网络下载工具,对搜索引擎的认知度也比较低,因而表现为信息检索能力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从整体上对网络学习的认知水平和适应性还较低,动机感不强;另一方面,网络学习资源本身的吸引力还有待加强。

5.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交互活动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部分还是选择传统方法和老师、同学面谈,或是自己想办法(如看书思考、查阅资料等)来解决。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运用邮件、留言板等工具求助同学或老师。这说明在网络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不能有效运用社会、情感策略来培养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

根据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状况不太理想,突出地反映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没能重视有关网络自主学习的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没能重视学习策略的培训。三是网络课程的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增加其吸引力。四是网络学习的硬件设施亟待改善。五是学校需建立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监控机制。

据此,我们建议:第一,在当前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策略培训。首先是元认知策略的培训。教师必须协助学生制定网络学习计划和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并提供检测手段,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识。第二,教师要加强认知策略的辅导。在布置网络学习任务的同时,教师要向学生示范运用什么网络工具,登陆什么网站有什么样的学习材料以及在学习中会用到的学习策略等。第三,要鼓励学生运用社会、情感策略,加强合作学习。教师应努力建立一个活跃的网上社区并参与其中,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各种创造性和合作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建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第四,加强网络课程的设计,网页制作要图文声像并茂,视听说相结合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重视对网络学习中学生的人文关怀。第五,学校要及时更新教学设施,改善校园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源和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第六,加强对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监控。要设定严格的教学实施流程,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交互活动、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监控和反馈。开发并完善在线学习评价系统,以评价作为主要手段进行学习监控,以此逐步引导学生向真正的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自主学习转变。

参考文献

[1] Cohen 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

[2]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mon Press,1981.

[4] 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5] Rubin J.What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1975(9):41-51.

[6] 江晓红.成就动机和归因对英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7]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 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9]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在中国.外语界,2003(6).

[10] 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外国语言文学,2004(1).

网络学习策略 篇4

——以上海静安学习网网络课程的学习为例

宋其辉

1(上海

200062)

摘要:在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老年群体通过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自主学习的不同定义,对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进行了界定,并通过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案例分析,提出了引导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引导策略

在学习型社会中,强调“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在二十一世纪,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去理解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带来的新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界定

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一致公认的观点。以下是关于自主学习的几种典型定义。

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由个体主动发起的对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多方面发生作用从而实现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过程。

维果斯基心理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言语的自我指导过程,是个体利用内部言语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操作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行为,它是个体基于外部强化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过程。

社会认知学派则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都进行自主控制和调节的学习。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从狭义上讲,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从广义上讲是基于计算机网、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网多网合一的综合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要素由原来基于课堂教学的学习者、内容、技术、教师而重组为学习者、资源、网络学习环境、教师。

宋其辉,(1976——)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生,成人教育方向。

22曾庆玲.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22卷第2期. 基于以上分析,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利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建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围绕自我学习目标,自主性地进行信息获取,同时对自我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激励和强化,完善自我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

二、引导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一)引导老年群体自主学习网络课程是适应社会老龄化趋势,保障老年人学习权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寿命在不断延长,社会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深,老年人口的迅速攀升。根据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统计局联合发布《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年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2008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6%,达到300.57万人,比2007年增长4.8个百分点,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53.44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7.8%,比2007年增长了6.4%。

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老年教育,加强老年学习显得尤其重要,提供老年人积极面对老化、适应变化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从社会层面来将,它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证。从个人层面来讲,它是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保障老年人学习权的迫切需要。早在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四次世界成人教育大会提出:学习权是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学习机会均等不仅仅针对同一年龄层次,老龄人口的学习权同样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应该得到各方面的学习保障。

(二)网络课程学习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网络学习是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资源和内容为导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媒介输送和表达内容的学习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网络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成为符合终身教育思想和要求的、适合于人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

老年人虽然已年届退休,但由于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知识,关注社会的变化,希望从各方面了解有关信息,仍然保持较旺盛的学习需求,但由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或者交通不便利等原因而阻碍了老年人学习。网上的学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在形式上弥补了参加社区学校课程班学习所受的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的限制,真正为“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创造了条件。网络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提供重要载体和手段。

(三)开展网络课程学习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 要求

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要求: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硬件、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化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教委在2005年出台的《上海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2005年1号)中决定:构建社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建设面向全体市民的“上海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网上培训课程是社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正是国家及上海重大政策及决策的重要体现及有效落实。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被广泛运用,电脑就像电视一样已经走进普通家庭当中,网络的普及率也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为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便捷的、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营造现代氛围的学习支撑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产方式都步入到被改造、被引领和被变革的新时期。通过网络来学习的条件已经具备。

(四)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适合老年人自身特点

从老年人自身特点看,他们学习电脑、上网冲浪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具体包括:老年人退休在家,时间比较充裕,学习上网有足够的时间;老年人精神生活相对单调,上网学习可以大大丰富晚年生活;老年人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和与人沟通表达,网络提供了获取信息的窗口和在线交流的平台;老年人的知识素质和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有基础学习电脑,上网的人群基数很大;老年人意志坚定,一旦产生浓厚兴趣,能比较执著、投入地学习,热情很高。此外,上网享受冲浪乐趣,如网上购物、聊天、收发邮件等,有利于身心健康,保持年轻心态。

三、静安区老年群体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现状

(一)静安学习网建设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学习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环境和氛围。2008年,静安学习网正式开通(网址是:

另附作者简介一份:

网络学习策略 篇5

论文关键词:有效学习网络环境 条件 策略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有别于传统环境下发生的有效学习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进行学习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令学习者深感困惑的是:学习的成效并不是很高。故如何提高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和所应采用的策略两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以期对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宽了学习途径,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即时的、获取便捷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它所具有的优势是传统课堂环境下所不及的,很多的学校和教师也更愿意将一些教学放于网络环境之中,而学习者也习惯于漫游其中,享受网络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也就是说,相比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其成效很微,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课堂环境下所取得的成效。因此,如何提高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迫在眉睫的。

一、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

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相互作用,笔者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对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内部条件――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条件,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信息素养,等等;外部条件――从一些外部因素出发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资源是否合理、目标是否明确、实时监控是否有效,等等。

1.内部条件

(1)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动力,[1]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是否有较强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是否成功发生的关键。根据arcs理论,attention(注意),relevance(联系),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满足),是学习者获得较强学习动机的四个因素。所学习的内容首先要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要与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建立有意义的连接,且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满足。而数字化网络环境(资源多媒化,情景多元化,交互多维化)恰恰能够就此更好地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2]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活动时的情绪,等等。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着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是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原动力。即使一个人很想去尝试完成一些任务,但因缺乏一定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将很难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7]只有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行为的发生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3)一定的信息素养。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与传统课堂环境下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其行为的发生要较强地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所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指一个人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必须的,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学习者如果不具备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能力,例如,如何对信息进行检索,内容导航工具的使用,网络交流工具的运用,等等,他们将很难从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网络不但不会给学习带来便捷,反而会成为负担,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产生焦虑,计算机焦虑感油然而生,这将阻碍有效学习的发生。所以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也是克服计算机焦虑感的关键。

2.外部条件

(1)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行为发生之前,必须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即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网络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变数的环境,学习者很容易迷失其中,很难完成既定的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在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其设置应该要比传统课堂中目标的设置更加明确。[3]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学习,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是基本前提之一,也是重中之重,是教师和学习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个设计良好的、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设定关乎整个有效学习发生的过程。

(2)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学习资源全部来自于网络,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各色资源,什么样的资源才是学习者学习时所必须的,哪些是干扰因素,如何选择、完成与既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有关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需要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优秀教学资源库,便于教师和学习者获取资源;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够对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加工、合理整合,用于自己的学习,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基本保障。

(3)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实时监控。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高度自主化的学习,师生时空分离,没有了教师对学习者面对面的实时监控,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这对学习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4]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监控就是针对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6]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大多缺乏自主学习所需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控制的学习能力,因此,引入和强化监控机制相当必要。[5]通过加强对学习者外在学习行为的监控,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控制,同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及时的学习反馈,以激发、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保证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

内外条件的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在分析了影响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发生的条件后,从这些影响条件出发,可以为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二、网络环境下促进有效学习发生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学习者在网络中的学习,必须在一定的、适合学习的环境中进行,构建和谐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有学习者学习所需要的一些网络资源,如各种教学网站,电子期刊等。也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工具,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进行学习。同时需要一些智能系统,如智能导师系统、专家系统等,在学习者学习遇到挫折而停滞、自己不能解决时,求救于一些专家学者(模拟)。还需要一些交流通讯工具,便于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

2.培养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调控学习包括调控学习情绪、调整学习方法和调节学习行为。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等情况有自我认识和调控的能力,能主动发现学习中即将出现或已开始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需要学习者更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学习者将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一些工具例如思维导图工具等,对学习过程和高水平思维活动进行监控,也可通过电子学档等工具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更多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自我调控的工具,还亟待去发现,去创造。

3.注重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更多体现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更需要学习者自己更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加工知识。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逐渐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交流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也为学习者之间协同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许多可能,这也是网络环境下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正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学习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具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而网络环境所具有的特点,更加有助于学习者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

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发生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也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深入人心,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大家所关心的重点。只有在网络环境进行的学习更加有效,才能激发人们借助网络进行学习的信心和热情,进而才能更有效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鲍银霞.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其对教师教学的要求[j].教育导刊,2005,(09).

[2]余旋.基于中学课堂下的有效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3]梁继概.运用有效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学习[j].吉林教育,2008,(15).

[4]拉尔夫w.泰勒.有效学习的条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1).

[5]童金皓,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03).

网络病毒与网络防护策略 篇6

【关键词】网络病毒;加密;入侵检测;防火墙

一、互联网安全现状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并复杂化,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互联网和网络应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网络学习策略 篇7

关键词:语言焦虑,学习策略,网络环境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这使人们在各个领域以更快捷而且方便的方式获得几乎所有的知识和信息,相比以往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能以更高频率的接触,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校园。虽然应该继承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合理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基于计算机或网络发展英语课程。我们应该大量应用先进信息技术这样才能方便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具有领先的个性化和自主性。中国教育部门第一次将互联网教学置于如此高的位置,英语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在网络环境中已经成为英语创新的重点。

一、语言学习焦虑简述

杨丽红(2005)提出语言焦虑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现象。张莉(2001)强调紧张和忧虑的感觉与第二语言的语境特别相关,包括说话、倾听和学习。作者将根据调查结果推断出另一个定义,因为这项研究是在计算机环境中进行与以往的传统环境不同。语言焦虑可分为两种类型:促进焦虑和衰弱焦虑。

促进焦虑被认为是一种资产性能,这与学生的意愿成正相关性,而这种意愿会使学生愿意尝试学习困难的英语语言结构。陈坚林(2010)采访了语言学习专家里德和哈德利,具体内容是关于他们对语言焦虑的看法。里德回应说,焦虑的积极方面会一直存在,但是我们只会在发生消极的不平衡时才注意到。哈德利认为一定的紧张感可能会有助于语言学习,但她拒绝这种紧张焦虑。

衰弱焦虑,这是一个更常见的解释焦虑的方式,然而它在许多方面被认为是不利于表现,一种间接担心和怀疑,还有一种是直接通过减少语言的参与和创造明显的回避。有害的焦虑可以与暴跌动机,消极的态度和信念,语言表达困难相关。语言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本身对于妨碍语言学习焦虑的可能性一直感兴趣。霍威兹(1986)总结四十四张时间表,其中包括语言教学专业发展的里程碑在应对外语学习焦虑反应的理解和使用。毫无疑问语言焦虑和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关系。然而,基于网络环境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策略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这些问题将在本研究中有所解释。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计算机环境中外语学习焦虑和使用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专注于识别学生的焦虑状况和分析语言焦虑的来源。因此,这可以给教师提供在线构建自主策略,以便学生可以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来减少焦虑,成为有效和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232名非英语专业新生的选择某某大学,现代信息素养浓重因为他们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电脑和手机都很普遍的时代。所有的研究对象中,63名女生和169名男生。他们的年龄从19~22,平均20。在目前的研究中,他们已经学了至少8年英语并且都参加了期末考试。

3.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为两个调查问卷,用来调查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焦虑和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基于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使用Horwitz的FLCAS和Oxford的SILL,它们分别是大学生语言学习互联网焦虑问卷(LLIAQ)和互联网语言学习策略问卷(LLISQ)。

目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最后焦虑得分介于108.30和81.65之间,平均分数是96。绝大多数的学生属于中度焦虑,占整个人口的45.7%,然而,小数量的受试者,27.6%处在高度焦虑的感觉。26.7%的少量人数感到焦虑。这个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经历中度焦虑,这将有益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学习者的综合焦虑,包括在语言学习中的听、说、阅读和写作,平均评分显著高于阅读理解的是互联网技术焦虑,基于害怕负面评价和测试焦虑。然而,其他四个焦虑的平均得分差异相对较小。类似于高焦虑组,综合焦虑成为最严重的焦虑情绪和来源。有轻微差异的这五个组是语言焦虑低焦虑组。这也意味着不管具体情况是什么高度焦虑的学生一般都处于高焦虑状态。

三、结语

本文在揭示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和语言焦虑关系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所提建议旨在知情并重,以情优教,学生可以以新的视角看待外语学习并使他们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策略积极化。受现有条件的制约,本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不够,有待于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教学法、质性研究法),对多样本进行系统研究。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相关理论提供更实际的证据,这有可能有助于更多的中国英语研究人员和英语教师意识到消极的焦虑在英语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26-128.

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7-01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性决定了其学习策略的先进性和局限性,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克服局限性。

一、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与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在网络学习中一切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资源环境及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它是对传统学习环境的发展和继承,但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能自我组织成相互支持与协作的集体,摆脱了教师的控制和管理,教师则成了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协作者、促进者等。网络学习环境以自身的优势完成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标,使教学手段更趋于现代化,这是传统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1.网络学习环境的内涵。   网络时代的学习环境不再是物质化、工具化的给予,而是一种自主性、参与性的活动过程,它包括学习心理、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学习策略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1)去“工具化”趋势。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软科学于一体的虚拟校园环境意味着一种情景化的人性呵护,网络在学习者的心目中也逐步由一种“工具”演变成一种人性化的伙伴。(2)过程化趋势。网络学习是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心理活动与意义建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认知的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3)人性化趋势。网络时代,人自身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心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做信息的文明人是人的内在要求。

2.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有根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开放性。网络把学校与整个社会连在一起,能随时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时间及各种学习空间的限制。(2)资源丰富性与共享性。网络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宝库,任何一位学习者都可在同一时间利用搜索工具方便快速地查找所需资料,进而对其进行筛选、重组、加工和整合,最后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3)自主性。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成为主要学习手段,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策略,并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协作学习。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基本能适合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实际,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1、技术和人际服务仍是制约学习策略的两大瓶颈。网络教育的硬件建设、管理方式还不够完善,面授教学仍然占很大的比例。网络师生处于分离状态,网络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因此,突破技术支持和人际服务两大瓶颈是关键。

2、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学校学习策略的思维定势。有很多学习者甚至包括教师都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仅仅是传统学习策略的一个补充,学习者仍然用传统学校教育的思维来衡量网络学习,其结果是使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产生不信任感,制约了新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理念的形成。

3、仍然只是“教师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延续。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策略,它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绝大多数还只是传统课堂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简单延伸,网上的教学内容也只是教师在課堂上的讲义,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优势根本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计原则

1.符合成人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网络学习者的主体是成人,成人的成熟度高、责任感强,具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学习策略的设计原则应该符合成人的心理特点。但是,成人的心理、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角色等差异较大,学习需求、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认知水平、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环境等也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成人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变的、多层次化的适合成人个体本身的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策略。

2.呈现方式符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首先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相互联系,其次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因而要根据学习内容采用相应的呈现策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刺激学习者的感官和兴趣。

3.坚持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建立在其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之上的,对学习策略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如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钻研、独立学习能力。(2)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能力。(3)独立操作、网上学习能力。(4)远程交互、协作学习能力。(5)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四、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策略的设想

受客观条件限制,现实与理想中的学习策略总有一段距离,即使是较完美的策略也会因人而异,呈现出各自的优缺点,理论探讨总是永无止境。

1.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交互学习策略。远程学习使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了物质实体形式的相互分离,导致了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互分离,交互的行为和目的以及交互各方的相互依赖和结合的程度,都出现新的变化。教育者和学生都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各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而是一种独立的个人学习策略。

2.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指借助Internet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小组,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网络交互平台,分工协作,互帮互助,发挥集体协同效应,共同完成任务。如何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会话”的手段,在“协作”中完成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协作学习策略实践的方向。

3.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合作学习强调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探索,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传播。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的探索对于促进我国网络环境下学习策略的改变和提高有着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既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学习策略本身,也能使他们提高策略意识,通过学习策略的运用,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创造出新的学习策略,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黄荣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中国电化教育[J].2000(1).

[2]张孔义.开展网络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J].教学月刊,2001(4).

上一篇: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一篇:物业保洁主管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