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2024-07-02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精选13篇)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1

八十一团学校

发展前言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教育也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因为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也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做法初探。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过于竞技化,教学的方法过于呆板等因素,导致许多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能够坚持的则更少,更谈不上终身体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容易激发起来,如何保持他们的兴趣,使之能够保持稳定也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也做也不少尝试,积累了一点经验,但还不成熟希望以后我们再交流这个问题。

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进行有选项的教改实验,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提供的项目中选择几个项目进行锻炼。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对男生主要是选择篮。足。排三大球。对女生则主要选择跳绳。毽子。舞蹈。健美操等适合女生的项目。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到了初中二年级他们基本上有了自己稳定的爱好。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权威,是教学的中心这种观念的影响,而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怎么教,学生就得怎么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发展。

新课程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老师作为主导作用来确定。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力量不够,有的完不成。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也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脚的位置的俯卧撑,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动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的实际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中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不同,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教师给学生预定好这节课的指标。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在体育课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具有意义。还应侧重于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胜利的进取动机,使学生体验体育活动中愉快的心情,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又如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中,我先进行基本动作的教学,然后教会他们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设定四个不同高度,不同难度的器械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给他们一个挑战自我的空间,在一组器械中完成两次高标准的动作后可以升到高一级器械进行练习。教师的重点放在有困难学生的身上,困难生的学习途径也是多种渠道的,教师指导。同学帮助。向同学请教,观察做得好的同学的动作等等,这样不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全体学生受益,也有助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交流。

4、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以健康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让学生多练,例如:用启发诱导法教学,由教师提出任务,启发学生去探求完成任务的具体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再如学生练习跳高,除了教师教的方法之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学生创造性地尝试其它方法过杆。球类教学多用竞赛法。游戏法等多种形式组织练习,这样既可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又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的目的。

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学生是不太情愿的,这种一种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怎样让学生们接受呢?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与其强迫学生长时间进行枯燥无味的的耐久跑,不如让学生们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球类等运动。当然即便是进行耐久跑教学,也可能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

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智慧产生于行动。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设计徒手操或游戏内容,上课时分组做准备活动,可以发现学生们设计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大家练习的兴趣也很浓厚,有的组做游戏,有的组花样跑,有的组还带起街舞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上课的气氛热烈,教学效果也很好。再如在复习课的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象力,以及不甘落后勇于创新的精神都得到培养,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教师注意组织教法的改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以按合作分组。友情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的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形式。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6、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新

体育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以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那么,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 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2

关键词:初中学生,体育教学,个性发展,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社会对各种人才的不同需求也要求教育在教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最喜欢和最擅长的领域获得最好的发展。课程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况。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有比较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身心的综合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做好灵活应变,处置得当。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之中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化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

1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不同的年龄、生活经历还有所受教育的不同都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历史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固定的情况之下,通过社会实践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就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虽然学生的个性受到先天的影响比较大,但是总体来说后天的影响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社会和教育是后天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作用。

个性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广大教师不能够要求学生的个性在短时间之内就出现巨大的转变。急功近利只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在当前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需要不同个性的人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只有在人才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基础上,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个性发展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个性的发展是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同意,健康的个性发展可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2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意义

初中体育教学有其独特性。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初中体育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学生不会被局限于课桌之前,而是可以到操场上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学生对时间支配的自主性会更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自己的时间。这就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解放了出来, 获得了一定的放松的机会。此外在运动的过程之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比较激动的状态,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同时生理上面也会因为比较大的运动量处于亢奋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之中学生的身体感受和生理感受会融合在一起,学生的主观印象和感受会更加的深刻。如果在一段时间之内学生锻炼的次数比较多的时候学生就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感受,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稳定性。此外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很多体育运动都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这样一来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实现,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都会得到明显的增强。

3在初中体育教学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建议

3.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学习主人翁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才能够有比较高的保证。但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孩子中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并没有给予积极的重视。不少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不少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竞技性都比较强,这样一来学生训练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都比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受到消极的影响。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要求教学的过程之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就必然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所以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深入了解学生,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真正制定教学计划。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减轻竞技性的教学内容,增强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内容。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互动,教师要积极听取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看法,吸取其中有益的部分。此外,在进行场地选择和训练方式的时候教师也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真正地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3.2学生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

给学生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是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完全占据了学生的空间,那么学生即便想要发展自身的个性但是却没有空间去发展,长此以往个性发展只能沦为空谈。 因此教师要适当的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初中生因为年龄和生活经历等各方面的原因,其对于很多事情还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加以引导、用合适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话,那么教师不仅能够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3.3针对学生的具体条件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反之也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自己最喜欢的领域得到最好的发展。比如说在进行技能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技能掌握情况,对于掌握情况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选择性地降低教学的难度,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水平。

3.4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在考核的时候教师应该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统筹兼顾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核。

4结语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3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依据

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这是因为体育是人独立行为的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中。在体育课中,青少年是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中尽情游戏、运动、竞赛,展示他们的个性,并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和方法

1.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

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第一步要发现、识别他们的个性。青少年的个性常常隐藏在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背后。体育教师应该善于从那些优点和缺点背后识别出学生的不同个性。只有识别出不同个性,才能加以引导和教育。有位教育家说:当一个人走入失败者人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进足以兴奋、鼓励人前进的环境。在体育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及发展,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应创设足以让他们兴奋的情境;在准备性练习时,所给的内容不仅仅有统一指定的练习,也有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的练习。这样,既能弥补了在集体练习中的不足,同时也能体现出区别对待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满足其运动的欲望,最主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发展个性的环境。

2.尊重个性

在教学中,强求是一律不可取的。对于个性特征鲜明的孩子不应用同一模式去强求他们,而应允许他们保留那些显得不合群、不合拍、不合时宜、不合常规的情感特点,不能用“狂妄自大”、“性格古怪”等话来刺激、挖苦他们。对那些爱动不服输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教师可让他们当小组长,并给其规定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满足其争胜的欲望;对那些不爱动的学生,教师要了解这些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那些得不到家庭温暖的或单亲家庭的孩子,老师要给予更多的爱,多与他们沟通,多帮助、多鼓励他们。

3.采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和培养

体育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不同个性后,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个性能向更加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由于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目标设定等都不能一刀切,可以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均不同,设定的目标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在练习时学生通过努力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心,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和形成。如:短跑课上可以设置不同的起跑线,速度素质差的可以在离终点近的起跑线,而速度素质好、争胜心强的学生可以在最后的起跑线起跑。这种练习就是平时短跑没有得过第一名的学生,也同样有机会尝试得到第一名的感觉,而那些平时很容易得到第一名的学生需要更努力才会得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斗志,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学习更有动力。

4.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应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多选择少竞技多趣味性的活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中,我每节课除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外还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也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4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国民素质的基础,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才能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学生体质下降,学生的形态目前已经落后于日本,对于伟大的中华民族来说,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扭转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改变学生体质落后的局面,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乃至全中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包括身体即生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身体素质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发展体能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的发展,达到“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研究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探索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寻求解决的策略和措施,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促进学校体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体育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研究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就形成了爱好。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性,就成为一种特殊的动机。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所以浓厚的兴趣爱好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体能教学正是建立在满足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基础上,而改革教育行为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与锻炼,并加以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我要学”的崭新局面。掌握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能。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在激发学生初始兴趣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和训练,再经过比赛、实践的锻炼,才能使学生逐渐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形成永久的兴趣,最后达到体质增强。为此我们提出的“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这一课题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却愈来愈令人担忧。有的学生肺活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对于这些状况大家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多方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原因很多,其中学校方面主要是政策执行不到位、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以及体育活动缺乏科学性与实效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也及时改进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对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对于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研究大部分处在研究阶段,真正有高质量可行性研究成果的还不多。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结合目前体育课现状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归纳梳理,寻找体育课课导致学生体能不能有效增强的一些问题。

2、针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制定与此相对应的一些实用有效的实践策略方法。更科学地设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3、实践策略实施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学生体能测试数据的对比,进行讨论研究,再去发现问题并重新制定或完善解决问题的实践策略方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

体育课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能的实践研究。

五、课题预计突破的难点:

1、探讨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形式如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的目的。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造就一支既具有较高现代学科教学论修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又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高质量的学者型教师队伍。

六、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校七年级学生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人数共30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课教学文献资料来支撑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2)访谈法 通过与一些体育老师及体育教研员专家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来了解情况,搜集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

3)实验法 沁园中学七年级24个教学班,分成两组进行实施前与实施后自身对照实验。测试项目: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 1分钟跳短绳 800米

4)经验总结法 实验的各个阶段对所列问题的解决或者未能解决进行分析阐述概括总结,为实验的螺旋上升提供理论支撑。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9月

研究课题资料,开展论证与申报,拟定研究方案,填报《申报评审书》,组织研究力量,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制定课题管理办法。

(2)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 开题论证:2013年11月,举行开题论证会,制定研究计划,进入实质性研究。

中期论证:2014年2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进行中期论证,交流研究论文。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5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十分明确,有的则十分模糊;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则沉默寡言;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则活动能力较弱。结合体育教学活动的实例,讲述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及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 个性发展

当前,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所谓个性是指个体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体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个体倾向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而产生一种学习动机,通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增强了学习的信念,继而形成一种价值观。而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学生所具备的气质、能力、性格等本质特征。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个性如下特征: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个人的需要不尽相同,所产生的学习动机也不同。同时,个人的性格、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从而决定学生个性具有独特性,它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的差异,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明白这一点,在我们体育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学生在选择某种需要确立目标时,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能自主地选择努力方向,这就是个体的能动性,它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与客体之间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现的一种能动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动机与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密切相对应,同时,也受家庭、社会影响,所以个性也具有社会倾向性,它反映了社会的一种需要。一个经过长期努力奋斗所形成的最后的价值观能长期不变,但随社会的发展,新观念的产生,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的个体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有时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个体同时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总的来讲,个性发展是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从教育经验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既然了解了关于个性的种种特征及其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呢?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十分明确,有的则十分模糊;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则沉默寡言;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则活动能力较弱。对于那些目的、动机尚不十分明确的应加强启发和诱导,使之树立正确的目标,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运动的学生则应多加以鼓励和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加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运动素质,增强他们完成技术动作的信心。比如,我们班以前有一个学生个子很高,身体素质也较好,但是,他就是不喜欢篮球运动。可能是他很少打篮球的缘故,所以技术不好,一旦有比赛时,其他同学又不让他上场,故而自己缺乏自信心。于是,我平时就给他讲解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只要一有机会就带他一起打,并且多给他投篮的机会,久而久之,他逐渐喜欢上了篮球运动,而且打得相当出色,并成为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对于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确立不同的奋斗目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起点,达到目标以后,再制定新的目标,再去努力,继而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新教材或教学内容的出现,我们不应该过多、过早地讲解该如何去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而是应该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学习去体会,如何做是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学生跨越式跳高之前,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怎么跳,而是将两支标枪一根皮筋直接朝沙坑一插,并将皮筋设置一定高度,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去越过这一高度,要求身体不能碰到皮筋。自然,各组学生唧唧喳喳地跑开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开始练习。有的是从正面蹦过去;有的是从侧面蹦过去;有的是跨过去;有的胆大的学生是用类似俯卧式的方法越过。总之,他们的方法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练习一段时间后,让他们各自表演,由于起始高度较低,绝大部分都跳过去了。于是,我就问哪一种方法更轻松、优雅、安全一点,学生都说“跨”的那一种,我表扬了他们,他们显然很高兴。于是,我提高了皮筋高度,然后,限定他们用“跨”的方法再试一试,当然,正如我们想象的一样,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就不能再跳过去了,不是手,就是脚,或者臀部碰到皮筋。于是,我又把他们召集起来,分别问他们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所在,有的说,起跳的时候,脚距离皮筋远了或者近了;有的说,起跳时腿伸的不够直;有的说,跳过去后,身体太朝外,所以臀部碰到皮筋;有的说,起跳时脚蹬地力量不够,跳的不高。当然,他们的这些概括还不够准确,但已经有了那么一点意思……就这样,再加上我适时的指点,他们渐渐地了解了跨越式跳高的一些基本技术和要领,渐渐地学会了跨越式跳高。然而,学习的整个过程几乎是他们自己完成的,我只是引导了一下,我想,对于这个教材的学习,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要重视学生间的活动和交往,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学生都有一种求异心理,这本身就是一种朦胧的创新,我们并不指望他们能够创造出什么,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这种创新意识,我曾经做过一次试验:我带了若干皮筋、跳绳、篮球,垫子、凳子、桌子,然后分派到各组,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怎样利用这些材料组织活动,在各组自行组织时,他们也会看其他组练习,但是,在最后的总结展示时,每一组却各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一种求异心理。他们认为,这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最好的机会,为什么我要和别人一样呢?所以,我们不妨在平时的游戏、球类活动中,只要安全性不受影响,我们大可不必强调过多的规则和要求,尽量让他们自己去组织,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四,要注重体育教师良好的个性影响力。体育教师自身的个性影响力,也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试想一个体育教师上课时,懒懒散散,有气无力,心不在焉,这样怎么可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呢?作为教师,应有一个表率和榜样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是教师的良好个性之一,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精神饱满、声音宏亮、讲解通俗易懂、完成示范简洁流畅,那样就能够充分体现体育美则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学中,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不应该有过多的责罚而应该更多地看到他们的长处,多加以引导和鼓励,使他自己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所在,加以改之。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6

(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概念。在人类的成长阶段,由于外界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会对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造就了人类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即个性。每个个体的后天教育与先天遗传均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学生个性指的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生所体现的带有个人意识倾向的差异性特征。由于语文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因此,较为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

(二)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另外,还能够使学生学会发散性思考方式,促进学生智力的二次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

(一)目标定位错误。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思想感悟,因此,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增强对文意的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他知识。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能力。培养过程中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提高文学素养。

(二)功能理解错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不同环境、不同目的下应如何进行交流与作文都是语文教学中应当涉及的问题[2]。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将语文当作科学性学科进行教学,使教学缺少了语言特有的灵活,从而成为了学习负担。

(三)角色设定错误。学习的根本在于兴趣,老师应正视自身角色,将学生放置在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需得到改善。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位置,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避免僵硬、机械的教学模式,保护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特征。

三、怎样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

(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要想发展学生个性的首要任务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不能单纯通过学生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估,而要善于发展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其发展。本校学生由于成绩较差,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如果教师单单以成绩评价学生,容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教师不能对学生冷言冷语,应保护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扬长避短,教师因材施教。

(二)鼓励学生表达观点。本校属于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在现实中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语文教育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而且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因此,对某些观点的理解可能有所偏差,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所谓的标注答案判断学生观点正确与否,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让全班学生共同判断分析思路是否正确,若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3]。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三)给予学生选择机会。中考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也许学生是由于中考失利被迫选择我校,但是我校却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项目,鼓励学生发现自己,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为之努力,消除学生由于失败造成的自卑心理,积极主动的面对人生,接受人生挑战,完善自我人格。在语文教育中同样需要给予学生选择机会,减少课堂教育中的强制性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广阔的空间。

(四)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模式多样化,开展讲故事、办板报以及朗诵、书法等活动,甚至可以举办话剧表演,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投入进语文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重树自信。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阅读素材,天文地理、唐诗宋词、百科全书以及小说散文,全都可以成为阅读素材。多读书,不仅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而且可以从中体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读书的重要性。丰富了人生,进而为今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阅读量的增大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校方应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可以举办有奖征文活动,或者创办校刊,鼓励学生自主写作并向杂志社、报社进行投稿。在2013年,有一篇小学生作文着实火了一把,文章题目叫做《历史乱套了》,该文章对历史进行大幅改动,将历史、神话、小说中的人物交织在一起,并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使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是却又保持着清晰的叙事条理。老师称,布置写作任务时,只是要求学生认真写,对文章的文体、主题等均无具体要求。

(五)增加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要想将知识真正学会,必需对知识进行实践。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应只是简单的布置书面作业,还应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实践活动,在动手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和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7

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 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为了实现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 采取一些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分组讨论教学就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 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教师就不能推行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 而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学生的个性学习提供空间。农村初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分组讨论教学形式, 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愿望。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加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坚持在课堂上、辅导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组织学生学习目的教育, 解决为什么学习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 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运用指导。在这些教育和指导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实践、自己认识, 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常用又必须群体合作才能完成的实例, 使学生形成“我要学习, 我要探究”的观念和体验“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受,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读一读,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 还应通过先预习后交流、先练习后讨论、先做合作练习后阅读教材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愿望。

三、教学案例

(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注意精心设计问题, 给学生提供在小组中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机会。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 老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等腰三角形硬纸片 (如图1所示) , 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供学生们思考:

(1)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2) 沿着AD对折能互相重合吗? (3) BD=DC说明了AD是什么? (4) AD垂直于BC吗? (5) 若∠B=60度, 则∠BAC=_度, ∠C=_度?

显然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实验和讨论中, 学生互相交流、比较, 就能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新课程要求的学习过程是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在教学中展示新知的产生过程比记取结论更重要。学生单个的“冥思苦想”很难奏效, 若是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吸取, 就容易很快解决问题。我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时, 首先把一个三角形纸片的两个角剪下并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 让学生观察演示, 然后思考、讨论发现定理, 并对定理进行证明。

(3) 培养学生形成在集体中才更能探求新知、创新实践的意识。学习注重知识, 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 更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 教师应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 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式和途径。小组讨论就是给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 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教学时, 可安排学生用纸剪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并把这两个三角形摆放成某种图形。学生能摆放出许多种图形 (如图2所示) :

如果由学生单个尝试, 就得不到这么丰富的效果。这种气氛活跃的课堂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和获取尽可能多的新知。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75-1

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自身内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认识观念、气度、气质与习惯等。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素质教育不能与知识技能的传授分离开来,而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与其良好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很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一、建立多样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被高度重视起来,体育教育也在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需要为中心转变,应该高度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就要因材施教,建立一套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因为多样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体育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这样的模式首先要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设计时要遵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区别对待、分层要求、分层教学、分层推进,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因为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练习布置上就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定,不要让学生来适应教师的教学,要让教学去努力适应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让学生们对于“学什么、学多少和怎么学”享有发言权,让学生更多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使学习这一活动变得多元化、自主化。

二、按趣分组因材施教

兴趣和爱好本来就是个性化的东西,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由于学生兴趣不同,往往对同一教材、同一内容产生不同兴趣,其教学结果也截然不同。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个性,教师可按学生兴趣选择分组教学。由于小群体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运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学习动机肯定积极。这样的组织安排,不仅使学生全力配合,易于完成教学任务,也能使学生尽情运动、享受,心境会格外开朗。当然,学生的性格类型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外向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内向性格的学生,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而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让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身心都能得以充分培养。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活动中的情节千变万化,学生充当的角色也经常变化,因而能够为他们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合,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很好手段。体育每个项目都能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可以从体育项目的练习形式、内在的含义、方法等方面去培养。比如:篮球、足球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灵活多变的个性;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艰难的个性……几乎每个体育项目都能培养出一种个性。学生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达到自身锻炼、获得体育技能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从而可以培养学生不畏惧障碍、坚忍不拔的个性。

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力量不够,完不成。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得到发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身体活动就是实践活动,以健康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应让学生努力满足身体的实践活动,提倡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9

摘 要:现在的教师越来越提倡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而不是千篇 一律地追求“高分”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人的不相同,从而导致每个人的个性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现学生个性的不同,从而维护学生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个性发展;教学质量

一、体育课的教学对学生个性形成的影响

1.由于高考的压力,所以使得学生在上很多课的时候都是局限于教室和课桌之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释放。然而,体育课是在户外进行教学的,这就使得学生摆脱了教室和课桌的束缚,可以很好地释放自我的个性,能够让个性在这个时候得到最大的展现。

2.学生上体育课必然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够磨炼学生的意志,这样周而复始能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稳定的心态。

3.体育教师在教学体育项目的比赛等,不仅仅使得学生之间存在较强烈的竞争压力,有些项目还使得学生有合作关系,所以,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多和他人进行交流,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形成,并且在无形中丰富了学生的个性色彩。

二、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如何发展培育学生的`个性

1.教师在授课时要想发展培育学生的个性,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有的学生安静,喜欢体育课时安静地坐在墙边看书,有的学生好动,喜欢积极地参加体育项目的锻炼等,教师要在课上注重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因材施教。

2.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自我意识。无论学生的个性有多鲜明,学生都要有自我意识,这样才能够不再步入社会后随波逐流,也才能够始终保持自我个性的鲜明特点。

3.教师在上课时注重多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无拘无束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也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总之,学生拥有良好的个性,不管是在学生与人交往中,还是在学生步入社会后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影响,拥有好的个性也会为人生之路提供一些帮助。个性的形成除了先天性的个性外,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会重要,尤其是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在校园里,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与体育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10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是国际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人们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对提高心理素质成了人类对自身最大的挑战,只有在保持身体的健康的基础上,才能使心理素质的发展朝向积极进取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 农村 初中体育 心理健康

在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于未来面向社会时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具有同样以健康作为主要目标的体育科目,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心理健康的教育,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同步发展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不仅要关注城区学生的教育,更要关心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一、农村初中体育发展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农村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没有完全达到小康的水平。由于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体育教育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人认为“干农活就是体育锻炼”,在绝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是用于闲聊、看电视等活动,很少会专门从事体育锻炼。而由于现在的农村初中生,除了要面对学习压力之外,还要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影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1.当地学校各级领导、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于实际教学中的课程改革重视程度还不够,再加上体育终究只是中考中的副科,不作为毕业的参考标准,几乎是可有可无的科目,这就引起了学生对体育的不重视。

2.开发资源、器材利用的态度消极,虽然在体育经费的投入上有了很大的增加,但老师和学校领导并不会积极利用这笔经费开发场地和器材。

3.对老师的培训机会不多,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不高也制约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不仅如此,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不仅担任体育课,还会兼有政教职员、保卫人员等职责,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造性,但在调查的体育老师中,他们一致认为自己所教的体育学科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初中,是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黄金阶段。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健康的心理则为健康的身体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谐统一发展,追求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状态,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提升生命价值,就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新途径。体育活动在充满活力的初中生的学科中,是充分发挥青少年生命力量,激发生命内在活力的科目,这是除了增强体质之外的又一重要收获。在体育教学中,安排各种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娱乐性的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忘却烦恼、体验快乐,提高自信。

三、初中体育教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设定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工作效果的重要依据。“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只简单地定位于知识、技能的传承和体质的增强,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而这也正是它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因此,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纳入和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目标之中,是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体育学科渗透心理质量的需要,还是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条件。

2.增强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对于农村更加需要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格、德行修养,只有增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教育能力和咨询辅导水平,才能更好地将自身的思想影响到学生的意识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体育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修养和技能

教书育人,要想育人就必须先育心,体育老师必须明白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不要简单地作出思想、道德、能力方面的评价,而应更多地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考察,着力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并完成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

(二)体育教师本身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感染性,学生有近乎本能的向师性,教师作为心理保健者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去影响孩子,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一步[4]。

四、总结

农村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更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化枯燥的教学为有趣的游戏,发挥初中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心理健康的教育先渗透入自己观点,再影响到学生身上。通过有效途径,改单调为丰富,变呆板为灵动,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身心,使体育的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11

一、改变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目前体育教学却呈现出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活力。此外,大多教师始终依照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育教学工作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改进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娱乐性、健身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进而让学生的个性在体育学习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二、创建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主体性的原则。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在学习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而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弘扬。所以,高中体育教学一定要适合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满足和服务广大学生在身心全面发展上的需要。

2.娱乐性的原则。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娱乐性。从某方面来讲,体育是一种活动性的游戏,因此没有活动的体育教学是不完整的,尤其是对高中体育教学而言。此外,众多高中学生喜爱体育也是由于体育自身的娱乐特性。

3.健身性的原则。健身性是体育教学的本质性特征,同时也是区别智育、德育、美育与体育学科的有效性标志,具有强大的学科魅力和优势。

4.选择性的原则。素质教育始终要适应和服务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所以学校教学就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从而为他们的体育学习提供不同的内容、目标、方法及难度上的要求,因材施教。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

1.教师需要选择具有特色并能充分展示自我的教材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参、教材等教学资料,但这种对教材的使用不能是被动的,而要真正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有效结合自身的教学思想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特色,并且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自我展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例如,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选择学生喜欢但教材中没有的舞蹈,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自由和空间;在武术教学中可以选择当地开发的运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而熟悉当地优秀的体育文化,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他们的健康、个性发展。

2.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选择并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例如,耐久跑是项难以进行教学的体育活动,所以教师就可以对组织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丰富跑练形式,并利用意境创设或故事串联等间歇性的联系形式,既要锻炼学生自身的能力,又要到达体育活动的目的,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

3.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学实质上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加的互动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位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勇于挑战传统的教学理论,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有精彩的课堂讲解,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有恰当的点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初探 篇12

一、要视学生为体育教学中的主要角色

在一个教学的期间, 要以学生为主要角色, 但是从发展的情况而言, 学校没有把学生当成主要角色, 而是视教师为主要对象, 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主要角色地位。所以, 学生受到了教学的束缚, 而不是作为主角的角色出现, 从而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对体育教学渐渐失去了兴趣。所以, 遍布整个体育教学期间, 如何使学生作为主要角色出现, 让学生带着学习兴趣去学习, 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 要投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上面, 通过合理引导的方式, 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个性。第二, 结合培养以及发挥学生的个性, 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并且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期间, 充分认识到自己主要角色的位置, 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其个性。

二、提供学生一个好的教学环境

尊重学生属于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关键部分。大学生已经有能力去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而且还带上了属于自己的色彩。课堂不单单只为了教学, 更是能够用来方便师生间进行互动, 达成一致意见的地方。整个教学期间, 学生不但要以老师为榜样和领路人, 老师同样也得尊重学生, 从而让他们使自己的长处得到更大化发挥。所以, 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优雅而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生和发展。目前的大职校学生由于有着开放的思想, 对好多新生事物产生出浓烈的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更能感到老师的温暖, 从而让他们在整个教学期间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 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终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得到提升。如此的教学模式既关注到了学生的重要性, 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 又能够使他们呢最大化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 与此同时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 使其人际关系得到一定增强。

三、给予更多空间给学生, 充分展现其个性

体育运动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学科, 它不仅仅以乏味的课本知识为主, 它的教学更加的灵活, 是在结合发明以及创新的努力后提出来的一个学科。所以, 应该以一种灵活的心态看待体育教学,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主要任务, 这样方可充分地发挥出其灵活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视学生为主要角色地位, 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 让其好奇心得到充分满足, 最大化发挥出他们的求索精神。

四、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

从发展的情况而言, 教师全部是以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并以其对学生进行终极评价。分析这样的评估方案, 虽可以使绝大部分学生的相关利益得到保障并得到该有的公平, 但针对于那些有着不好身体素质的学生而言充满了不公平的对待, 从而削弱了他们的积极性, 对他们的个性培养与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为了让全部的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要制定出一套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 从而兼顾到那些少部分的身体素质差的学生。

总之, 体育教学不仅仅属于职校教育的关键构成环节, 而且也是一种培养以及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方式。首先, 使学生不再仅仅受到枯燥的课堂教学的束缚, 通过自己体验新颖的教学方式, 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出其个性;第二, 体育教学还可以提供学生更加充裕的互动以及交际平台, 从而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培养, 更能增强他们对于社会的适应力。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老师也要完成更高要求的任务, 不但要有新颖的教学方案而且还要发展出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 这就要求教师不单单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充足, 更应该使自己拥有高尚的素质, 从而才能实现学生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育教学在学生的个性培养中发挥着愈加关键的作用, 尤其对于目前非常流行个性发展的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对学生进行所谓的个性培养, 也符合当下职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成为其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综合而言, 体育教学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互相补充互相帮助。本文围绕着体育教学的特征, 对职校体育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展开了具体的论述, 希望给大家以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职校,体育,学生,个性培养

参考文献

[1]贾辉, 赵淑华.运用体育教学发展学生个性[J].山东体育科技, 2001 (3) .

[2]张国梅.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J].潍坊学院学报, 2010 (6) .

体育教学如何张扬学生个性 篇13

一、创造性学习,张扬个性

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加强教学的开放性,注重学生心灵的开放。可采用各种趣味浓厚的小游戏(如找朋友、钻山洞等)或各种新颖别致的模仿练习(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或把学习内容串起来,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而且教学效果也好,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他们的心态,采取一定的言语方法唤起学生的自然性,才能符合学生个性张扬,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抓住注意力。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所谓十个手指不一样长。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及反映也是不一样的。个性化教学并不是盲目地顺从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任其自流。如果那样,势必影响整个班的教学秩序和效果。但如果看见学生稍微有一点点分心,就用斥责与惩罚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则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区别对待课上有异常举动的学生,比如发现他在完成课的练习后,玩起了与课不相关的器材,应该寻求比批评更好的方法去教育他。抓住他的注意力,多让他有一些表现的机会,表扬他的特长,鼓励他主动积极地练习,这将使他与这个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学会使用创新专利,通过唤醒学生的人格,克服身体和外界的障碍,锻炼意志,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进而化解焦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的情绪,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身心状态中。通过体育教育让学生认识自身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建立自信、发掘潜能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一旦他们在运动锻炼中,对自我有了新的认识,所获得的价值认知,将会改善他的观念、生活方式和情感,进而体现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创造个性发展空间,张扬个性

技能学习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掌握技能的快慢与程度上应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接受空间。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这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复习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多种练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基础自由选择;在垫上做团身滚动练习;由高处向低处滚翻;在帮助下做前滚翻成蹲撑的完整练习;无帮助下的完整练习;持球前滚翻的练习;前滚翻接创想动作练习等。借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基本技能的学习,又可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个体差异性,并不决定学生体育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不决定体育运动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决定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心状态。比如:会当“小老师”。每个学生都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取得好成绩,得到别人的赞扬,这就是学习的成就动机,也是他们学习成功的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当一回“小老师”,进行队列操练,自编准备操、放松操,辅导同学练习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教学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尽情地“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显示和发展。这样既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又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挥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就会使学生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更高的学习目标。

三、创造合作性学习,张扬个性

由于体育活动大多是以集体协同方式进行的,学生在互相配合、协同的集体活动中,以身体活动为媒介,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可依赖性、信任感以及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对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互动拓展学习,张扬个性。一切双人的对抗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在其对练习中都在保持一种相对的空间平衡,在竞赛中则在争夺空间的优势。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给人提供了勇猛与雄健、灵活与技能、体能与意志、协作与战术的展示空间。

自由活动,张扬个性。课上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可使学生在自由活动中选择自己需要的合作学习内容,补偿集体练习没有充分达到自己的运动量,体能较好的学生通过分组比赛,来满足自己负荷的需要,而对于体能差的学生,则可在自由活动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多项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较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到合适的位置,并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使潜能得到挖掘。这种活动方式上的差异也可以加深个性上的差别。

上一篇:美国留学签证办理如何避免失败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素材:报刊搜集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