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4-09-05

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通用7篇)

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 篇1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需求量急剧上升,由于本国生产能力有限,目前市场缺口很大。韩日汽车后来居上,销售井喷式增长。欧美汽车借先入之利,步步为营。俄国产车欲振乏力,系统性危机业已显现。

20xx年俄国内汽车销量达160万辆,销售额180亿美元。在国产汽车生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韩国汽车为代表的廉价车进口的激增是推动俄汽车市场销售增长的主要因素。

20xx年俄总共进口了万辆小汽车,其中新车万辆。按金额计算,进口小汽车已占据了俄60%的市场份额。20xx年俄国外品牌汽车(包括俄境内生产的)销量较20xx年增长了80%。今年一季度汽车进口持续增长,国外品牌汽车的境内生产也在继续扩大,三种外国主要品牌汽车的销量合计超过万辆,而同期民族品牌汽车从20xx年的23万辆减少至万辆,从而使国外品牌汽车销量首次超过国产品牌,成为俄汽车市场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俄经贸部预测,至20xx年,俄汽车市场容量将达到310亿至400亿美元规模。

最新统计表明,在20xx年1-9月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排行榜上,韩日汽车独领风骚,成为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汽车。汽车经销中心卖出的汽车1/3是外国汽车,其消费需求增加了60%。

俄联邦统计署的数据表明,目前,俄罗斯人月平均工资仅为325美元,在汽车选择上,最看重仍然是价格,而不是质量和安全。在俄罗斯汽车市场上,对外国新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自20xx年以来,进口汽车销量增加了5倍,但市场仍远未饱和。外国汽车销量是随着国产汽车工业地位的恶化而不断增加的。自20xx年初以来,俄小汽车生产下降了%,主要是一些传统汽车生产厂,如伊日、嘎斯、瓦兹、谢阿兹、兹马等汽车,根本无法与质优价廉的韩日汽车竞争。

20xx年初俄罗斯汽车市场上的主要趋势仍将延续,对外国新品汽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国产汽车生产仍会下降。原因很简单,国产汽车竞争力下降,人民财富在不断增长。但是,俄罗斯国产汽车也不会轻易让位,竞争将更加激烈。

将来对俄汽车工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汇率得到巩固的卢布,俄罗斯货币升值意味着低端外国汽车售价将会越来越接近于俄国产汽车售价,竞争将极其残酷。现在,俄汽车工业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生产质量问题,仅靠价格因素才得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销量最大的汽车是瓦兹LADA-2105/07,售价仅4500美元。但是,近期俄国产汽车价格多次上涨,其售价逐渐接近外国汽车水平,如通用大宇、现代、起亚等。

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国产汽车仅占37%,远远低于外国进口汽车,其中亚洲汽车占32%,欧洲汽车占26%,美国汽车占5%。俄罗斯汽车新闻网进行的“您的汽车属哪国品牌?的专项调查(2126人参加)结果表明,日本居首,为%,德国%,韩国%,其他%,法国

%,美国%,英国%,意大利%,中国%。

在最新汽车销售排行榜上,近一年来,现代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增加了1倍,在俄罗斯塔甘罗格汽车厂组装生产的现代Accent汽车成为俄罗斯人的新宠,20xx年1-9月的销量高达28757辆。其后2-10名分别是大宇Nexia(27629辆)、日本三菱Lancer(27108辆)、美国福特Focus(23133辆)、日本丰田Corolla(16983辆)、日本日产Almera(14839辆)、大宇Matiz(12104辆)、现代Getz(11456辆)、现代Elantra(9915辆)、丰田Camry(9914辆)。

巨大的商机驱使众多的俄罗斯汽车经销商,把目光投向了刚刚起步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被采购的车型主要为:经济型轿车;皮卡;吉普等。以我们公司为例:寻盘的俄罗斯公司在半年内将近有40家。俄罗斯政府职能部门制造“壁垒”,目的是为了保护萎缩的本国汽车工业,抑制国外同行业抢滩。首先是技术“壁垒”:每款车型在当地市场销售必须取得俄罗斯的认证其次为关税“壁垒”,针对国外进口车辆,俄海关征收可选择关税,目的是防止低报关。除此之外,相对比较高的运输成本和漫长的输期,使本身在运输上没有优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这个市场增加了难度。综合起来,进入该市场的各方面附加成本约为51%。有需求就有供给,国外汽车企业都积极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寻求出路,来填充当前的市场的空间,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发展自我。

中国汽车同行在当地市场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 篇2

本次盛会由“2014年全国齿轮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与技术支持研讨会”组委会主办, 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齿有限公司承办,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北京北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成伟致开幕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代表兄弟协会致辞。

会议特别邀请了清华大学汽车工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做“迈入稳定增长期后的中国汽车产业及齿轮行业强化实力的策略”的报告。赵福全慷慨激昂又不乏幽默的演讲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喝彩和积极互动。他在报告中深度剖析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汽车产业遭遇的瓶颈问题, 对未来前景进行了预期。报告指出, 在新形势下, 尽管本土企业仍然有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但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所谓的“传统优势”已不足为侍, 微增长时代比拼的是企业的真本事和硬实力。与整车厂相比, 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挑战更大, 但其机遇也更大。整车厂转嫁的压力、外资供应商在中国不受50∶50产业政策限制、成本和技术难以两全成为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三大挑战;而相比整车厂, 更容易聚焦某一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 品牌依存度低, 速度、成本、文化的本土优势却是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三大机遇。为此, 齿轮行业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必须未雨绸缪、稳扎稳打, 坚持走正规化、国际化之路,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在保证成本控制能力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不断挖掘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潜力, 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在增长速度趋于稳定的新形势下, 把握机遇, 抢占新的制高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燕梅受邀做了“中国机械工业发展趋势及对齿轮行业的影响”的报告。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王金星、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王玉狮受邀向大会分别做了“中国工程机械发展趋势及预测”和“我国农机市场现状与趋势”的报告, 分别从工程机械和农机市场发展分析对齿轮行业的带动和影响。美国APA (汽车零部件企业联盟) 总裁、天海美国公司总经理谢希贤博士做“如何开拓美国市场与寻求技术合作”的报告, 为齿轮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齿轮材料专家常曙光同与会代表分享了“长寿命、低噪声、低成本齿轮制造工艺要点”研究心得。赛马特传动技术 (北京) 有限公司、北京巴付勒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汇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技术专家分别做了传动产品设计和技术报告。

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雄风不再 篇3

俄逐步提高进口门槛

7月1日俄罗斯政府正式施行新的认证标准。在这之前的1月1日确立了进口汽车达到欧Ⅲ排放标准,俄罗斯对于本国汽车进口门槛的提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据日内瓦协议俄罗斯管理机构负责人布加乔夫解释,俄罗斯对实行新的认证要求设定两个启动时间。第一个启动时间是从2008年7月1日起,对办理新的车辆认证实行新的要求;第二个启动时间是从2010年1月1日起,对过去已经取得认证的车辆实行新的认证要求,并且进口车环保标准不应低于欧Ⅳ排放水平。

今年起,轿车检测项目从3项增加到10项,卡车从2项增加到9项。在满洲里口岸,近期曾有近百辆达不到俄罗斯欧Ⅲ标准的整车被退回。今年1季度,满洲里口岸查验向俄罗斯出口的整车1316辆,同比下降57%,贸易额2134万美元,同比下降43%。近日,俄罗斯又进一步将汽车检测项目增加到105项。最终,从7月1日开始,俄罗斯将实施新的进口汽车产品认证体系,认证项目至少有55项。以前,中国客车和载重汽车以小批量(在150辆以下)形式出口俄罗斯市场,俄方在质量检验证书发放上可给予手续简化的优惠。但今年新计划实施后,中国汽车需要通过全部的质量检测程序,这将导致本来就受俄欧Ⅲ进口标准影响的中国汽车,在俄罗斯更加艰难。

企业停产中国车 雪上加霜

中国在俄罗斯最大的组装伙伴阿夫塔托尔公司先是在4月停止组装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近日又开始停止与中国一家公司的轻卡组装业务。6月30日,已全面停止组装中国汽车。

对此,阿夫塔托尔公司表示,停止组装是因为俄罗斯实施了欧Ⅲ排放标准。

但业内人士分析,此次阿夫塔托尔全面停止组装中国汽车是为了缓解与相关部门的关系,为自己争取利益。原因在于,此前俄罗斯汽车制造商联合会要求取消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阿夫塔托尔公司享受的有关组装件进口零关税的优惠,以使其停止不正当竞争。2008年,阿夫塔托尔公司组装配额减少,更注重生产组装利润更大的宝马、悍马等豪华车。

市场份额下滑严重

据俄罗斯欧洲贸易协会汽车制造商委员会统计,今年前5个月俄罗斯市场外国品牌汽车的销售量继续突飞猛进,比上年同期增长48%,达到855472辆。

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市场考察报告 篇4

作者:旅行社管理处局办公室

为了能够直观的了解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市场的现状,增进与俄罗斯旅游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公民赴俄罗斯旅游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局领导指示精神,由局办公室和旅行社管理处派员参加国家旅游局赴俄罗斯考察团,于2005年8月21日至28日,对俄罗斯莫斯科等城市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俄罗斯概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和领土: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国土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公里。坐落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交界。

2、气候:俄罗斯的气候多种多样,从黑海沿岸的亚热带气候到西伯利亚南部的大陆性气候,从最北部的极地气候到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洋性气候,其远东南部地区则是温和的季风气候。对于中国人的主要旅游目的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最适宜旅游的气候大致出现在7至9月份,届时平均温度在25度左右。

3、人口、民族和宗教:俄罗斯人口总数约为1.45亿,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80%为俄罗斯族,其次为乌克兰人和鞑靼人。俄罗斯的信徒中多为东正教派基督教信徒,另有一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和佛教。

4、行政区划与主要城市:俄罗斯联邦包括21个共和国、7个边疆区、2个直辖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1个自治州和9个自治区。其首都为莫斯科,与中国时差为4小时。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下诺夫哥罗德、叶卡捷琳堡、萨马拉、鄂目斯克、车里亚宾斯克、喀山、彼尔姆、乌法、顿河罗斯托夫和伏尔加格勒。

5、国家体制: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现行宪法于1993年12月经全民公决通过。其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4年,由全民选举产生。现任总统普京于2004年3月当选。

俄罗斯的旅游管理部门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旅游局,该局辖有6个处,共有45名工作人员,该局的主要负责人都在旅游企业工作过,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俄罗斯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情况。

(二)俄罗斯的旅游资源

俄罗斯辽阔的国土、多样的气候、众多的民族以及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之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全俄有数千处名胜古迹、30多个国家级自然公园、近2000个博物馆、79个自然保护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俄罗斯接待游客的数量将会在欧洲各国中占第5位(前4位是法国、西班牙、英国和意大利)。

俄罗斯旅游资源丰富,靠近蒙古边境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清澈的湖泊,适合垂钓和野营。此外,俄罗斯在打猎、温泉、考古等项目上也有很大的吸引力;黑海度假区气候温暖、景色宜人,还有诱人的温泉;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温泉资源丰富;俄罗斯许多河流都适合漂流。对于中国人而言,俄罗斯还有众多诸如莫斯科、圣彼得堡这样的独具俄国风情和怀旧情节的经典城市。

俄罗斯的主要旅游品牌是:

1、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俄罗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从15世纪末成为首都开始,莫斯科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其剧院和博物馆闻名于世。作为一座著名旅游城市,莫斯科的旅游资源数不胜数:位于市中心的克里姆林宫保留着从15世纪到17世纪俄国最经典的建筑;高高耸立在红场上的圣瓦西里教堂里有俄罗斯16至17世纪最精美的文化遗迹;莫斯科近郊的新圣母修道院、特罗伊察东正教大修道院、西蒙诺夫修道院举世闻名;风景如画的莫斯科乡村庄园和宫殿引人入胜。

莫斯科绿化面积近50%,是世界上绿化程度最好的城市之一。

2、十月革命之城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著名的冬宫、夏宫、琥珀屋均位于此。由于著名景观太多,因此什么是圣彼得堡的象征,一直没有形成共识:有位于参政院广场的青铜彼得一世骑像;有位于冬客广场的为纪念战胜拿破仑而建的石柱;有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此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主角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圣彼得堡奇特的白夜以及玛丽亚剧团的芭蕾舞也都成为了圣彼得堡的旅游名片。

3、“金环”组合俄罗斯在1971年开通了一条名为“金环”的旅游线路,途经莫斯科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科斯特罗马州等5个州。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万计的俄罗斯和外国游客在此线路上旅游。这条线路融合了山水古迹,人文与自然美景,是了解俄罗斯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绝佳线路。

“金环”线路上有著名的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有保存着完整古建筑群的大罗斯托夫;有伏尔加河畔上的重镇雅罗斯拉尔夫,它是俄罗斯第一所剧院的诞生地;在苏兹达利这样一个只有5万人口的小镇,有33座教堂、5座修道院和17座钟楼;还有凝聚了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精髓的居民点,比如离莫斯科60公里的阿布拉姆采沃庄院就同果戈里、屠格涅夫等的创作有密切关系。

4、狩猎旅游

俄政府重视发展狩猎旅游,希望它能够成为国家收入的一个来源。目前俄罗斯有100万头野鹿,50万头麋鹿,10万头野猪,有370万公顷狩猎用地。

5、别具特色的教育旅游

俄罗斯是一个注重教育的国家,其旅游业也十分重视开发以教育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由于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俄罗斯专营国内外教育旅游的旅游公司近年来已从10多家猛增至100多家。

在俄罗斯众多的教育旅游项目中,语言类教育旅游最受欢迎。随着俄罗斯的改革开放,学习英文、德文、法文等西方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出国进修。不少旅游公司就把外国的外语教师请到俄罗斯的一些著名旅游地,在那里开设专门的外语教育基地,让无力到国外参加外语旅游的人到这些地方边学外语边旅游,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也有一些旅游公司与俄罗斯的一些大学共同合作,开办语言教育旅游项目,专门吸引外国人到俄罗斯来旅游,同时进修俄罗斯语言文学。

旅游公司还与学校合作,根据国家教育大纲中规定的一些内容,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历史、文学、爱国主义等专门的教育旅游团,一般为期1至4周,所到之处均住在苏联时期建设的青少假基地或夏令营,交通、食宿、参观门票及保险费用总计为60至300美元。

三、中国公民赴俄罗斯旅游的现状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赴俄旅游刚刚开始,但是和欧洲游开放前夕一样,赴俄罗斯商务旅游在国内一些省市已经存在多年。据广东省旅游人士介绍:赴俄罗斯商务团的线路分为联游线和专线游,联游为俄罗斯连同北欧四国(挪威、丹麦、芬兰、瑞典),时间较长,时间一般超过10天;而专线游俄罗斯,时间基本为一周左右。俄罗斯游属于高价位线路,目前专线游为1万元左右,与北欧联游的线路约2万元。

与这种情况相对应,据莫斯科有关方面介绍,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莫斯科和俄罗斯旅游的重要客源地之一,每年都有近100万人次入俄旅游,其排位分别占莫斯科入境游的第4位和俄罗斯入境游的第10位。为此,莫斯科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中国市场,莫斯科城市旅游业10年发展规划中已将开发中国市场放到了重要位置。圣彼得堡与莫斯科的情况类似,只是接待中国旅游者人次略少于莫斯科。俄方相信,随着免签政策的正式实施,中国公民赴俄罗斯旅游人次将在2006超过100万人次。

另据俄方测算,目前每一名中国游客在俄罗斯的花费大约在800-1200美元。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俄罗斯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对中国市场是比较重视的,为了做好中国旅游者的接待工作,俄罗斯早于2003年就成立了“无国界世界”免签旅游协会。该协会由专门接待中国旅游者的旅游公司组成,成员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伊尔库斯克、哈巴罗夫斯克、赤塔等中国旅游者光顾最多的城市。该协会还与俄罗斯有关保险公司一起,于近期开通了中国旅游者在俄求助电话,向中国旅游者提供中文咨询服务。

四、俄罗斯旅游目的地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接待基础设施亟待更新与发展。

尽管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却缺乏接待大量游客来俄旅游的能力,突出表现在能满足旅游者要求的旅游住宿设施不足。据了解,目前俄国内共有各类接待住宿单位不到1万家,其中旅游饭店4000多家,其余为寄宿制旅馆和疗养院。在4000多家饭店中,符合国际通用的饭店星级标准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众多游客乐意选择的三星级酒店目前尤其缺乏。以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为例,全市目前仅有客房约2000间,而旅游旺季实际需要曾高达30000间左右,饭店紧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二)安全问题令人关注。

在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焦点的今天,车臣问题的久而不决以及声誉不佳的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影响了俄罗斯的整体形象,成为国外游客赴俄旅游的最大顾虑之一,特别是中国旅游者在俄罗斯旅游遇劫的种种传说,更加深了中国人对赴俄旅游的疑虑。就在考察团回国之际,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组织的实行免签后的赴俄罗斯旅游第一团,就发生了团员遭抢事件。这无疑给本欲借免签之举吸引更多中国旅游者的俄罗斯旅游业泼了一盆冷水。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国旅游者的安全,已经成为俄罗斯有关方面需要迅速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俄罗斯政府对旅游业的宣传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

囿于国内经济原因以及对旅游业的认识程度,目前俄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不高,旅游机构缺乏足够的资金在海外进行宣传促销,以至于在许多国外旅游展上,俄罗斯的展台因装修过于简单而缺乏吸引力。据介绍,2003年时俄旅游局每年从政府得到的宣传促销预算只有14万美元,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近两年,宣传费用逐年有所增加,但是对于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大国来说,宣传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

(四)俄罗斯的中文导游与中文环境存在欠缺。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缺少优秀的中文导游员。这一点我们有比较直观的体会:按理说接待考察团的导游员应是俄方选派的最优秀的导游员,但是该名导游员的专业素质与中文水平仍然难以令人满意,尤其是由于其缺乏经验,造成考察团未能按时赶赴飞机场,从而延误了航班;二是缺少中文标志,市政道路、购物设施及场所、商品说明、换汇机构等普遍没有中文说明,而中国旅游者又普遍不会讲俄语和英语,因而在俄罗斯往往感觉寸步难行,这也影响了中国旅游者在俄罗斯的消费行为。

五、对发展中国公民赴俄罗斯旅游的建议

(一)建议国家旅游局在安全问题上,要充分发挥国家旅游局驻莫斯科办事处的作用,并借助大使馆的力量,加强向俄罗斯方面施压,并及时与对方沟通信息,督促俄方切实采取措施,确保中国旅游者的安全。在目前俄罗斯安全形势未见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可由驻莫斯科办事处起草赴俄罗斯旅游安全注意事项及突发情况处理程序,传回国内由国家旅游局正式下发各省市出境游组团社。这样做,一来增加中国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安全自保意识,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对俄罗斯开发中国客源市场起到反制作用,从而进一步迫使俄方尽快解决中国旅游者面临的安全问题。

(二)中俄双方均应加强对俄罗斯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俄方应尽早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在中国树立俄罗斯的整体形象。中方的旅行社则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旅游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既要发展中老年人的怀旧旅游,也要适时推出新的军事旅游、狩猎旅游甚至太空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培养年轻人和高收入阶层对俄罗斯的兴趣。

(三)建议国家旅游局抓住两国正式实施免签的时机,与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中国旅游团入出俄境程序,从一开始就将其引入规范发展的轨道,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重蹈东南亚市场恶性循环的覆辙。

(四)俄罗斯方面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优惠措施,吸引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进行投资,从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更新和发展星级饭店等旅游设施,从根本上解决星级饭店数量与质量方面的不足。

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 篇5

2018-2024年俄罗斯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18-2024年俄罗斯市场全景调查与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 第1章 :俄罗斯基本情况分析 1.1 俄罗斯的地理环境 1.1.1 地理位置 1.1.2 行政区划 1.1.3 自然资源 1.1.4 气候条件 1.1.5 人口分布 1.2 俄罗斯的政治环境 1.2.1 政治制度 1.2.2 主要党派 1.2.3 外交关系 1.2.4 政府机构 1.2.5 政局稳定性 1.3 俄罗斯的社会环境 1.3.1 民族 1.3.2 语言 1.3.3 宗教 1.3.4习俗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1.3.5 科教和医疗

1.3.6 工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 1.3.7 主要媒体 1.3.8 社会治安 1.3.9 节假日

第2章:俄罗斯外商投资吸引力分析 2.1 俄罗斯经济形势分析 2.1.1 宏观经济形势(1)GDP增长趋势(2)国内销售总额(3)居民消费水平(4)国内物价水平2.1.2 重点/特色产业 2.1.3 宏观经济政策 2.1.4 宏观经济规划 2.1.5 经济发展预测 2.2 俄罗斯基础设施水平2.2.1 公路 2.2.2 铁路 2.2.3 水运 2.2.4 空运 2.2.5 管道运输 2.2.6 通信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2.2.7 电力

2.2.8 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2.3 俄罗斯对外经贸关系 2.3.1 外贸形势 2.3.2 辐射市场 2.3.3 吸收外资情况 2.4 俄罗斯商务成本竞争力 2.4.1 水电汽油价格 2.4.2 劳动力供应及价格 2.4.3 外籍劳务需求 2.4.4 土地及房屋价格 2.4.5 建筑成本

2.5 俄罗斯金融环境特点 2.5.1 当地货币 2.5.2 外汇管理 2.5.3 银行机构 2.5.4 融资条件 2.5.5 信用卡使用

2.6 俄罗斯证券市场发展情况 2.7 俄罗斯投资吸引力评价

第3章:俄罗斯对外国投资的法规与政策 3.1 对外贸易法规与政策 3.1.1 贸易主管部门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3.1.2 贸易法规体系 3.1.3 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3.1.4 进出口贸易检验检疫 3.1.5 海关管理规章制度 3.2 对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 3.2.1 投资主管部门 3.2.2 投资行业的规定 3.2.3 投资方式的规定 3.2.4 BOT 3.3 对企业税收的有关规定 3.3.1 税收体系和制度 3.3.2 主要税赋和税率 3.4 对外国投资的优惠政策 3.4.1 优惠政策框架

3.4.2 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及政策 3.4.3 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及政策 3.4.4 地区鼓励政策 3.4.5 特殊经济区域的规定 3.5 关于劳动就业的规定 3.5.1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 3.5.2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规定 3.5.3 外国人在当地工作的风险 3.6 外资企业获得土地的规定 3.6.1 土地法的主要内容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3.6.2 外资企业获得土地的规定 3.7 外资企业参与当地证券交易的规定 3.8 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3.8.1 环保管理部门 3.8.2 主要环保法律法规 3.8.3 环保法律法规基本要点 3.8.4 环境保护重点领域 3.8.5 环境保护基本标准 3.8.6 环保评估相关规定 3.9 反对商业贿赂的规定

3.10 外国公司承包当地工程的规定 3.10.1 许可制度 3.10.2 禁止领域 3.10.3 招标方式

3.11 对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合作的保护政策 3.11.1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3.11.2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3.11.3 其他协定

3.12 对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 3.12.1 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3.12.2 知识产权侵权的处罚规定 3.13 与投资合作相关的法律

第4章: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及投资关系分析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4.1 中俄经贸投资合作进展 4.1.1 中俄经贸合作发展阶段 4.1.2 中俄经贸合作最新进展 4.1.3 中俄投资合作的制约因素 4.2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情况 4.2.1 中俄双边贸易总额 4.2.2 中对俄出口商品情况 4.2.3 中从俄进口商品情况 4.3 中对俄投资情况分析 4.3.1 中对俄直接投资规模 4.3.2 中对俄直接投资领域 4.3.3 中对俄直接投资方式 4.3.4 在俄中资企业发展状况 4.3.5 中对俄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4.3.6 中对俄直接投资的目标 4.4 中俄边境贸易发展情况 4.4.1 中俄边境贸易总额 4.4.2 中对俄边贸出口商品情况 4.4.3 中从俄边贸进口商品情况 4.5 中在俄劳务与工程承包情况 4.6 中自俄技术引进情况

第5章:俄罗斯重点地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1 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5.1.1 远东地区概况 5.1.2 远东地区经济产业现状 5.1.3 远东地区投资开发规划 5.1.4 政府对远东地区的重视程度 5.1.5 远东地区开发的政策与措施 5.1.6 远东地区利用外资情况 5.1.7 中国企业远东地区投资现状 5.1.8 远东地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1.9 远东地区投资机会剖析

5.2 西伯利亚地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2.1 西伯利亚地区概况 5.2.2 西伯利亚地区经济产业现状 5.2.3 西伯利亚地区投资开发规划 5.2.4 政府对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视程度 5.2.5 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的政策与措施 5.2.6 外资在西伯利亚地区投资情况 5.2.7 中国企业西伯利亚地区投资现状 5.2.8 西伯利亚地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2.9 西伯利亚地区投资机会剖析 5.3 中央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3.1 中央区概况 5.3.2 中央区经济产业现状 5.3.3 中央区经济产业政策 5.3.4 中央区未来发展规划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5.3.5 外资在中央区投资情况 5.3.6 中国企业中央区投资现状 5.3.7 中央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3.8 中央区投资机会剖析 5.4 西北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4.1 西北区概况 5.4.2 西北区经济产业现状 5.4.3 西北区经济产业政策 5.4.4 西北区未来发展规划 5.4.5 外资在西北区投资情况 5.4.6 西北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4.7 西北区投资机会剖析 5.5 南部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5.1 南部区概况 5.5.2 南部区经济产业现状 5.5.3 南部区经济产业政策 5.5.4 南部区未来发展规划 5.5.5 外资在南部区投资情况 5.5.6 南部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5.7 南部区投资机会剖析 5.6 乌拉尔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6.1 乌拉尔区概况 5.6.2 乌拉尔区经济产业现状 5.6.3 乌拉尔区经济产业政策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5.6.4 乌拉尔区未来发展规划 5.6.5 外资在乌拉尔区投资情况 5.6.6 乌拉尔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6.7 乌拉尔区投资机会剖析

5.7 伏尔加河沿岸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7.1 伏尔加河沿岸区概况 5.7.2 伏尔加河沿岸区经济产业现状 5.7.3 伏尔加河沿岸区经济产业政策 5.7.4 伏尔加河沿岸区未来发展规划 5.7.5 外资在伏尔加河沿岸区投资情况 5.7.6 伏尔加河沿岸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7.7 伏尔加河沿岸区投资机会剖析

5.8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投资环境与机会分析 5.8.1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概况 5.8.2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经济产业现状 5.8.3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经济产业政策 5.8.4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未来发展规划 5.8.5 外资在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投资情况 5.8.6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投资环境优劣势总结 5.8.7 北高加索区河沿岸区投资机会剖析

第6章:俄罗斯经济特区开发建设及投资机会分析 6.1 俄罗斯经济特区建设现状与规划 6.1.1 经济特区主要类型及特点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6.1.2 经济特区投资开发现状分析 6.1.3 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情况 6.1.4 经济特区享有的优惠政策 6.1.5 经济特区未来建设规划

6.2 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分析 6.2.1 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建设情况 6.2.2 各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发展状况 6.2.3 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6.2.4 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6.2.5 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情况 6.2.6 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 6.3 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分析 6.3.1 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建设情况 6.3.2 各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发展状况 6.3.3 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6.3.4 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6.3.5 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情况 6.3.6 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 6.4 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分析 6.4.1 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建设情况 6.4.2 各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发展状况 6.4.3 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6.4.4 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6.4.5 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情况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6.4.6 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 6.5 港口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分析 6.5.1 港口型经济特区建设情况 6.5.2 各港口型经济特区发展状况 6.5.3 港口型经济特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6.5.4 港口型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6.5.5 港口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情况 6.5.6 港口型经济特区投资机会

第7章:附录:中国企业赴俄投资需注意的问题 7.1 在俄开展投资合作相关手续的办理 7.1.1 承揽工程项目的程序(1)获取信息(2)招标投标(3)许可手续

7.1.2 如何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1)申请专利(2)注册商标

7.1.3 企业在俄报税的手续(1)报税时间(2)报税渠道(3)报税手续(4)报税资料

7.1.4 赴俄工作准证的办理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1)主管部门(2)工作许可制度(3)申请程序(4)提供资料(5)特种劳务许可证(6)免除劳务配额限制的工种

7.1.5 能够给中国企业提供投资合作咨询的机构(1)中国驻俄罗斯使(领)馆经商参处(室)(2)俄罗斯中资企业协会(3)俄罗斯驻中国使(领)馆(4)俄罗斯投资促进机构

(5)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咨询中心 7.2 中国企业到俄开展投资合作需注意的事项 7.2.1 投资方面 7.2.2 贸易方面 7.2.3 承包工程方面 7.2.4 劳务合作方面 7.2.5 其他应注意事项 7.2.6 防范投资合作风险

7.3 中国企业如何在俄罗斯建立和谐关系 7.3.1 处理好与政府和议会的关系 7.3.2 妥善处理与工会的关系 7.3.3 密切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7.3.4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7.3.5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7.3.6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7.3.7 懂得与媒体打交道 7.3.8 学会和执法人员打交道 7.3.9 其他

7.4 中国企业在俄罗斯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7.4.1 寻求法律保护 7.4.2 寻求当地政府帮助

7.4.3 取得中国驻当地使(领)馆保护 7.4.4 建立并启动应急预案 7.4.5 其他应对措施

7.5 俄罗斯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一览表

7.6 俄罗斯华人商会、社团和主要中资企业一览表

第8章电商行业发展分析 8.1 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8.1.1 电子商务定义及发展模式分析 8.1.2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政策现状

8.1.3 2013-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8.2 “互联网 ”的相关概述 8.2.1 “互联网 ”的提出 8.2.2 “互联网 ”的内涵 8.2.3 “互联网 ”的发展 8.2.4 “互联网 ”的评价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8.2.5 “互联网 ”的趋势 8.3 电商市场现状及建设情况 8.3.1 电商总体开展情况 8.3.2 电商案例分析

8.3.3 电商平台分析(自建和第三方网购平台)8.4电商行业未来前景及趋势预测 8.4.1 电商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8.4.2 电商发展前景分析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1:俄罗斯的主要民族和宗教 图表2:2013年以来俄罗斯GDP增长情况 图表3:2013年以来俄罗斯国内销售总额 图表4:2013年以来俄罗斯居民消费水平图表5:2013年以来俄罗斯国内物价水平图表6:俄罗斯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单 图表7:2013年以来俄罗斯对外贸易统计 图表8:2013年以来俄罗斯引进外资规模 图表9:俄罗斯引进外资来源构成 图表10:俄罗斯引进外资主要投向 图表11:俄罗斯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图表12:俄罗斯关税结构 图表13:俄罗斯职工社会保险

图表14:2013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总额

访问网址:/ 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图表15:中对俄出口商品情况 图表16:中对俄进口商品情况

图表17:2013年以来中对俄直接投资规模 图表18:2013年以来中对俄直接投资行业分布 图表19:俄罗斯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一览表 图表20:俄罗斯华人商会、社团和主要中资企业一览 ……略

汽车后市场市场分析报告 篇6

3.1、汽修市场现状分析

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500万辆大关,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汽车保有量达到2800多万辆,我国正由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向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发展,如果按10-12%的速度增长,那么中国汽车的保有量着实令人鼓舞。

3.2、汽车维修保养行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明显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人才、技术、服务、经营方式等几个方面。

人才和技术:汽车高新技术的普及,要求维修业的技术水平必须提高。比如市场销售的轿车一旦电喷系统出现故障,没有解码器就根本无法判断故障所在,更谈不上正确的维修了。我国汽保养设备的技术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从总体来看,从国外现有的汽车维修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方面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生产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技术水平的主要差距有:产品可靠性差,寿命短,性能不够稳定,故障多;自动化水平低,有些设备至今还采用手工操作,操作费力;品种不全,更新慢,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率低。目前摆在国内各汽车维修企业眼前的问题就是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无疑会将许多没有能力完成技术升级的维修企业淘汰出局。

中国的汽保设备生产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人才和技术。在中国市场上,技术含量多、自动化水平高、性能稳定的大部分设备来自于国外厂商的产品,或者是外资合作的产品,而真正的国内产品技术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能力强的人员又缺乏,导致产品的含金量不够。对于维修保养企业而言,好的设备是他们求贤若渴的,但是,由于多为国外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让他们在资金上难以承受;选择国内产品,市场上又没有足够可以替代的产品,即价廉物美的设备。这也是该市场的一个现状。

经营方式:中国的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经营方式从路边店到独立专业维修店,到4S店,到连锁维修店,整个汽车维修保养企业的组织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国外,汽车维修企业已经形成了非常先进的连锁经营模式,美国经营规模最大的前8名连锁维修公司共有5938家维修站,这些维修站的收入占整个行业的一半,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管理规模,被誉为美国汽修业的“麦当劳”、“肯德基”。据调查,美国平均每家汽车维修企业有专职雇员(管理人员)4.5名,专职维修技工24人,维修工位6个;这些企业中有62.7%属个人所有,6.2%是合伙经营的,31.1%则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年营业额在5-10万美元(约合41-83万元人民币)之间的个人所有小型企业占85.8%,而年营业额超过40万元(约合33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则大多是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大型汽车维修企业缺少,而且,很多汽修企业旗下的快修店、维修站或维修中心,仍像散兵游勇。他们没有统一的服务流程,更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甚至就连工作服也没有一致的品牌标志,总之,没有给人留下正规、统一化一的形象。

服务:中国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服务状况令人很不满意,中国消协关于汽车维修质量投诉比例不断上升就是维修行业现状的一个写照。在各种汽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维修技术不高和维修价格混乱是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还有某些汽车维修保养企业缺乏诚信、弄虚作假的行为也人无法忍受,尽管这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行为,但是对于整个维修保养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维修保养企业的技术和操守问题应该更值得关注。

中国的汽保设备生产企业的服务也令购买设备的消费者不满,根据慧聪的相关研究显示:90%以上的用户都看重厂家的售后服务,但是服务的满意度却不高,50%以上的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都集中于一般。

3.3、汽修发展趋势

交通部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连锁经营由于其独具的经营特点,越来越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所看重,成为机动车维修行业经营方式的发展方向。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一项政策。

发展连锁经营具有很多优势。发展连锁经营有利于发展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有利于优化流通业结构,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向用户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服务;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经营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净化市场环境;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3.1、“快修连锁”有经营模式上的先天优势

由于投资少、市场占有份额多,配件和维修技术可以由总部统一供应和指导,资金周转快,昂贵的检测诊断设备可以共享等原因,快修连锁店经营成本必然降低,这就保证可以从客户的立场出发,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吸引更多客户,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必将增强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3.2、我国快速连锁经营发展的模式主要有

上海市——以一个一类汽车维修企业为核心,辐射至少六个快修企业的快修连锁模式

浙江省和青岛市——以省或市为组织者,整合原有的二类企业,以五个统一的模式所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北京市——中车汽修—建立自己的子公司而形成的快修连锁模式

德国博世——现有企业加盟的模式

国外汽车连锁经营成功的如美国NAPA “蓝霸”、美国AC Delco、德国博世、日本的黄帽子等

3.4、汽修人才发展情况

3.4.1、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

2002年我们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831家企业的40834名从业人员的调查情况看,从事汽车维修的技术工人(主要是机修、电工、钣金和漆工)有25874人,占63.4%。这些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1.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

2007年北京市对从业人员的情况做了调研,汽车维修工人文化程度为 :初中及以下占44.7%、高中占27.0%、中职占19.88.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5%

北京市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文化程度调查数据为:初中及以下占30.6%、高中及中职占49.3%、大专占14.1%、本科以上占6.0%。就北京市的维修工人队伍中无任何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约占9.7%、初级工约占12%、中级工约占48%、高级工约占23%、技师和高级技师占7%。

北京市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具有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员占76.6%、助理工程师占11.5%、工程师占9.4%、高级工程师占2.2%。

3.4.2、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

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造成了其素质和技术水平都较低,特别是经过专业学习的比例很低,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低。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缺高多初的特征很明显,三类企业尤为突出。

因为汽车维修行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因此在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于2003年启动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和培养工程中将汽车运用与维修纳入了四项之中。

开办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多,到2007年中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1400所,其中以汽车维修命名的有155所,高职设汽车维修专业的学校有378所

招生人数逐年增加:2006年中职交通运输类招生增至19.8万人,同比增长16.96%,高职交通运输类招生8.4万人,同比16.66%。

3.4.3、专业设置逐步趋向合理

交通部和我们协会参与制定教学指导方案,在专业和专门化方面按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设置为了检验职业教育的成果,教育部从2006开始联合各有关部、委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教育部部长提出了,学历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从而更加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交通职业院校将会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大量的掌握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促进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3.5、车用户汽修消费情况调查

据0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网公布关于浙江汽车维修状况调查报告。

(一)消费者选择汽车维修店考虑的因素

1、调查显示,有840名被调查者选择去4S店修车或保养,占总数的35.2%;选择专营维修店有862人,占总数的38.6%;选择个体路边店有116人,占总数的6.3%;另有88位消费者认为选择哪里修车无所谓,占总数的4.8%。

2、在选择维修店的多个因素中,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技术质量要过硬,排在第二位的是价格高低,第三则是服务态度。选择“技术维修和配件质量”的有1462份,占79.1%;选择“价格高低”的有1068份,占57.2%;选择“维修速度”的有602份,占32.6%;选择“服务态度”有676份,占36.6%;选择“交通便利”的有408份,占22.1%。

3、调查问卷中还发现,有70.9%的被调查者愿意在固定的汽修店维修保养,认为这样比较可靠。而喜欢无固定修车地点的被调查者只占29.1%。在各个城市中,“喜旧不喜新”的被调查者都比较多,除了舟山占50%之外,杭州、金华都有六成多比例,绍兴则更多,占87.7%。

4、对于“喜旧不喜新”的消费者来说,一家新的汽车维修店如果要吸引顾客,并不是仅凭广告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广告吸引的消费者只有7.8%,朋友推荐占到30.4%,店面醒目、规模较大的因素也只占32.1%,而选择最多的则是离住处或单位较近,占总数的50.6%。

(二)消费者接受维修服务时不满意情况

1、调查显示,“服务人员技术不够专业”让消费者最不满意,其次是“工时费太贵”,第三则是“收费标准不够透明”。认为“供选择的配件种类太少”有410份,占总数的22.2%;认为“服务人员不够专业”有989份,占53.5%;认为“服务态度差”有352份,占19%;认为“工时费太贵”的有759份,占41.1%;认为“维修数度慢”有498份,占26.9%;认为“收费标准不够透明”有693份,占37.5%。

2、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的车子在维修店所花费时间(修车效率)快捷的被调查者有242位,占总数的13.1%;觉得一般的1269位,占总数的68.7%;认为时间太久的有321人,占总数的17.4%。调查中,在均可以使用的前提下,有1397名(占总数75.2%)被调查者喜欢用原厂配件,而241名(占总数13%)被调查者喜欢用副厂配件,另外有210 名(占总数11.4%)被调查者觉得用哪种配件都无所谓。

3、对于最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收费问题,很多被调查者对维修市场的收费不满意。在消费调查中,有1186人认为价格偏高,占到总数的64.2%,只有377人认为价格合适,占到总数的20.4%。

4、在维修店经营时间方面,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希望维修店能够在周末节假日照常营业。其中,希望维修店24小时营业有515人,占总数的27.9%;希望周末节假日照常营业有838人,占总数的45.3%;另外,希望能够提供随时预约服务的有712人,占到总数的38.5%。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汽修行业的一个通病,主要表现在有些汽修经营者为牟取暴利,在维修中常出现以旧充新、以次充好、虚报维修项目、擅自抬高零部件价格和拿回扣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1、近半数被调查者表示对汽车维修行业信不过。调查发现,认为汽车维修行业“完全信得过”的只有136位,仅占总数的7.4%;选择“基本信得过”的有861位,占46.6%;选择“有些信不过”的有821位,占到44.4%;选择“完全信不过”的也有47份,占2.5%。从总体上分析,对于汽车维修行业很多被调查者都觉得不是很可靠。

最常见的问题是虚报维修项目,有933位消费者如此认为,占50.5%;其次是擅自抬高配件价格较为常见,有827位,占44.8%;第三是以旧充新、以次充好问题,有791位,占42.8%;第四为偷换零件、留下隐患问题,有539位,占29.2%;随后是拿回扣问题,有278位,占15%;其他的有87位,占4.7%。

2、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汽车维修店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维修技术水平(1182份,占64%);其次需要改进的是配件质量(998份,占54%);其它如服务质量(767份,占41.5%)、维修保证(723份,占39.1%)、价格优惠(832份,占45%)、明码标价(753份,占40.7%)等软件硬件都应该随之跟上;另外,还要考虑到方便快捷性(350份,占18.9%)。

3、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汽修服务?这是每一个汽车维修店所需要了解和研究的课题。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认为,汽车维修最应该有的附加服务是要“店家能提供跟踪服务”,39%的消费者希望车子在维修保养后,在一定期限内,店家能够提供跟踪服务支持;另外,“维修后有详细的维修清单”和“明确指出汽车故障”也得到了消费者的有力支持,30.5%的消费者希望能在维修后拿到详细的维修清单,从而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爱车的问题及解决情况; 33.2%的消费者希望维修厂家能够准确、客观地向他们指出汽车故障出在什么地方;另外,还有14.4%的消费者认为,汽车维修还应该添加“注意事项”的附加服务。

3.6、汽配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对汽车市场来说,整车销售无疑是前沿阵地,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美容养护和汽车改装等服务则被称为“汽车后市场”,则是后方补给。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使人们的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而对汽车后市场重视不够。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贸易(进出口、新车销售、二手交易、租赁、拍卖等)和售后服务(配件和用品供应、汽车改装多样化、美容养护、检测维修、金融信贷、保险、俱乐部等),涉及面极广。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一位车主都免不了又要成为汽车后市场的消费者,汽车后市场因此随着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崭露头角的“后市场”向国内外厂商们展示了中国汽车行业又一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以迅猛的速度朝着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平均每年以24.5%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00

万辆,与之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也将成为一个庞大的“黄金”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估计,到2005年,汽车用品的行业产值可达420亿元,汽车维修行业的产值可达400亿元。与汽车用品、汽车维修相关的汽车美容、汽车装饰、汽车养护项目在未来几年内,更是蕴藏着高达千亿元的市场需求。因此,汽车售后市场被经济学家称为汽车产业链上最大的利润“奶酪”。国外相关分析显示,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的汽车市场,汽车的销售和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40%,而其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领域的利润将占到50%至60%。根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我国汽车服务业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照此速度,到2010年,预测将形成1万亿至1.5万亿元的超大规模市场。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诱惑几乎令所有的著名外资汽车售后巨头垂涎。美国著名的快修品牌AC德科2003年就曾表示,计划在华东地区发展200家以上的汽车快修连锁店;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博世贸易(上海)公司也宣布,计划5年后形成1000家的维修网络;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经销商黄帽子(Yellow Hat)表示,计划于2004年秋季在中国开设专卖店,并以规模化发展;日本最大的汽车服务用品连锁企业澳德巴克斯与上海派安集团合资,在华成立了澳德巴克斯派安公司;上汽集团与壳牌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壳牌中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的安吉-杰菲汽车快修连锁店计划也已启动。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日趋成熟,中国的汽车市场将由现在的价格竞争,转向售后服务的竞争。专家介绍,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而中国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专业性强、分工细致的售后服务将与整车销售呈现彼消此长的明显变化。

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对策分析 篇7

一、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SWOT分析

对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进行SWOT分析, 可以找出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 从而构建出有效的中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危机管理攻防策略体系。

1.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优势分析

首先, 完备的汽车工业体系。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体系完备, 基本建立起了包括轿车、载货车、客车、专用车和零部件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 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廉是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突出的成本优势, 也是国外跨国公司争先在中国投资办厂的动因之一。再次, 价格上有比较优势。中国生产的某些国产车型与进口车相比价格上有比较优势, 如3吨左右的轻型货车的价格水平还不及国外同车型价格的三分之一。最后, 熟悉市场。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比国际跨国汽车公司更熟悉中国的国情, 更清楚市场和用户的要求, 开发的产品更有针对性。

2.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劣势分析

首先, 汽车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低, 整车出口能力较弱。按照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统计, 若将零部件行业也计算在内, 则中国汽车工业大致是每年人均生产一辆汽车, 而日本是4 0辆~60辆, 欧美是20辆~40辆。其次, 技术开发投入和投融资来源不足。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 200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研发费用仅为86.2亿元, 占汽车工业销售总额的1.45%。而国外主要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费投入比例一般为5%, 有的甚至高达10%。最后, 产业链条短, 企业规模偏小, 生产成本偏高。

3. 改善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机会分析

第一, 到2020年中国国民经济要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须达7.2%, 这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二, 经济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加上庞大的人口, 使中国成为当代最有吸引力和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巨大的国内市场给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提供了较好的机会。第三, 居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将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从而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目前, 中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 未来10多年, 中国汽车市场维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最后,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和国际汽车产业制造基地不断转移, 中国已成为跨国汽车公司投资热点, 从而可能成为世界新的汽车制造基地。

4.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的威胁分析

(1) 经济环境因素带来的威胁。根据需求理论, 汽车消费需求是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需求而产生的次生需求。在经济危机时, 由于员工对未来预期充满不确定, 就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由于主要需求大幅度地降低, 作为次生需求的汽车消费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减少, 汽车工业企业收入也随之急剧减少, 出现亏损和财务危机。

(2) 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威胁。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因素多种多样, 其它们引发危机的作用方式、范围及后果不一样, 对它们的预防和控制手段也不一样。首先, 汽车使用量的增加, 加重了自然环境的负担,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引发汽车工业危机的首要因素。其次, 中国目前各大城市的道路交通严重不足, 成为限制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又一危机因素。最后, 随着汽车数量的与日俱增, 对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石油的短缺, 已经构成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瓶颈。以中国5%的人均GDP增长率计算, 到2015年交通的能源消耗将是现在的3倍, 国内的原油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3) 政策环境因素带来的威胁。第一, 不合理的税费延缓了中国私人汽车消费热潮的到来, 成为制约汽车消费扩大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二, 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汽车消费的增长、汽车市场的扩大。第三, 交通管理政策。长期以来, 城市交通管理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道路交通的变化, 城市交通拥挤程度日益加剧。由于中国存在混合交通、城市道路占用严重、停车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交叉路口秩序混乱、道路的不合理占用等方面的问题, 而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很低、管理手段落后、设施缺乏、交通法规教育及执法力度不够等等弊病, 导致了通行能力的下降, 也加剧了交通供需失衡的矛盾, 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以上分析说明:入世后中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的危机是多方面, 多数危机是汽车工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而成的, 入世环境的变化使这些新老危机进一步加剧, 如果不加以消除, 将直接危及中国汽车工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汽车工业企业危机管理对策

汽车工业企业应充分认识所处的环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通过卓有成效的危机管理活动, 制定有效、合理的危机管理对策, 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获取危机中的商机, 激发汽车工业企业更大的活力。

1. 战略创新策略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辅以必要的政府政策引导的前提下, 以国内大的汽车集团为基础进行重组, 在此基础上推进与国外大型汽车集团的合作与重组, 向国际大型汽车集团的实力靠近, 缩小与外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差距, 更好地迎接汽车工业全球化的挑战和竞争。目前, 中国仍要继续扩大和加强与世界领先汽车集团的合资与合作, 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和政府管理的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做到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 尽快地缩小与国际发达水平的差距, 共同面对加入WTO的压力, 更有利于免受国际汽车龙头企业产品的直接冲击。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实力。

2. 自主发展策略

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要在国际上立足, 就必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 拥有自主研发的能力, 应当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使中国市场对高质量、高档次的产品需求不断上升, 中国企业必须作好迎接市场升级的准备,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迎接市场升级的挑战。首先,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官、产、学、研大联合, 集成各方面的技术创新资源和能力, 构建起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具有雄厚的创新实力、运作机制良好的创新平台, 从而与产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 在关键的产品和技术上形成持续创新力, 实现新一代汽车技术的重点突破, 从而促进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加大技术研发与科技投入的力度, 形成自我设计开发能力, 带动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再次, 构建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国际国内合作。鼓励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 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不断研制、开发、生产新车型。

3. 人才策略

汽车工业企业在实施人才战略时, 要突出四个重点:

首先, 培育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家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优势资源之一, 企业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因素, 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稀缺资源。特别是经济转型中汽车工业企业的改革与成长, 急需大批企业管理帅才的支撑。其次, 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知识、信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 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既要留住人才, 更要吸引外来人才充实自己的队伍。再次, 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建立良好人才开发运行机制。最后, 实行人才资源提升和人才国际化双战略。在人才资源提升战略方面:一是提升汽车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层次, 专业教育中心高移, 以本科教育为主,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加强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 提升现有人才尤其是具有中专以下学历人才的文化技术素质, 争取到“十五”末期, 现有人才中50%以上达到大专以上水平。三是吸引高层次学历的海外人才, 回国投身中国的汽车现代化建设。四是进一步提高汽车系统的人才管理水平、布局水平、效益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使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进而进入到国际先进行列。在人才国际化战略方面:一是培养中国自己的, 在人才管理和培养方法上与国际接轨, 并能够进入国际科技前沿、与国际同行交流密切、有较大影响的汽车科技大师和高技术创新人才, 以及培养一大批精通国际惯例、善经营会管理的国际技术人才和国际商务人才。二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来中国工作, 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献计献策, 同时把大量优秀的汽车人才送到海外工作、学习、进修和交流, 逐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并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三是把握住引进海外人才的关键点, 投入足够的资金, 引进急需的优秀拔尖人才, 并积极扩大人才劳务出口, 寻求合作发展, 开创广阔的人才空间, 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4. 加快汽车服务业发展策略

加快并提升汽车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 既可以应对开放汽车服务贸易所带来的直接冲击, 提高中国汽车服务业的竞争力, 更为重要的是, 还可以减弱服务贸易开放对汽车产品市场的全面影响, 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1) 从宏观经济政策上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要允许汽车工业企业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 鼓励和推动汽车工业企业与金融、保险、租赁行业的合作, 以促进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服务、汽车租赁服务的较快发展。尤其是要尽快对非国有经济开放汽车服务业, 打破国有企业对汽车服务贸易的垄断地位, 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 通过加强市场竞争程度推动汽车服务业的资源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 提高各类汽车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2) 依赖体制改革加快汽车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解决汽车制造业与汽车服务业, 尤其是汽车金融业和汽车保险业的体制分割和体制障碍, 沟通、加强这两个产业的内在联系;二是改革与汽车服务贸易相关的贸易、财税、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体制, 形成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三是要加快国有汽车服务企业的体制变革, 大力发展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汽车服务公司, 尽快加强汽车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促进汽车服务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5. 提升核心竞争力策略

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有了雄厚资金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企业也就能更好地抵御危机, 降低危机对企业的威胁程度, 追求核心竞争力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首先, 汽车工业企业从高层管理者到每一个员工, 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汽车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汽车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重视和关心汽车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其次, 要集中资源从事汽车专业化经营, 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第三、加强技术创新, 这是打造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个汽车工业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对汽车工业企业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 弄清一般技术、通用技术、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 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第四, 在汽车工业企业管理方面, 应加快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进一步深化改革, 理顺企业领导体制、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等, 为汽车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第五, 塑造独特的汽车工业企业文化。竞争对手可以模仿技术、品牌, 惟独不能模仿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 这个价值观无形中能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 使他们为此而奋斗, 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6. 发展电动汽车策略

从治理环境污染和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出发, 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以创新精神来精心组织电动汽车的研发。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 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 由国家统一部署, 组织计委、经贸委、科技部、各有关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做好这项工作。还可按照市场机制原则, 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以大型汽车集团为依托, 组建电动车辆股份公司, 主要从事关键 (核心) 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在保证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还应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 (学术团体) 的交流, 及时掌握国外研究开发动态, 为我所用, 与国外有关研究开发机构 (公司) 进行一定程度的和多种形式的合作, 甚至引进某项关键技术或联合开发、成果共享, 以便在世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2) 全社会支持, 尽快实现电动汽车产业化。国家对发展电动汽车应进行全面规划, 统盘考虑, 既着眼于当前, 又放眼未来。从整个项目工程看, 应采取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车多项并举的方针。由于中国在纯电动车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已有相当基础, 技术较成熟, 重点是突破电池技术“瓶颈”, 提高电池的性能、寿命, 降低使用成本。建议在一些城市和风景旅游区开设实施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 试验或强制使用纯电动汽车。同时大力开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 加快产业化的步伐。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相对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近期更具产业化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5》

[2]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年鉴》

[3]数据来源《:中国软科学》

上一篇:体会那一份纯粹的快乐作文下一篇:毕业典礼上学生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