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发现散文

2024-07-25

美的发现散文(共11篇)

美的发现散文 篇1

“牛小糕”这个男生,非常淘气。有一天,他感觉写作文太无聊了,他把这个苦恼告诉了语文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却告诉“牛小糕”一句名言: “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牛小糕”反驳道: “不对吧,美,也包括臭美一项,难道臭美也要发现吗?”

李老师说: “什么臭美,香美的?你这是抬杠。”

“牛小糕”低头不语。

李老师又说: “我考考你,写一写教过你的老师的名宁。”

“牛小糕”开始写: “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

“你发现了没有,如果有两个李老师,你怎么区分?”李老师耐心地开导道。

“牛小糕”挠着头,突然眼前一亮,高高举起手: “我知道,我把您叫‘超级女声’李老师,把教我们自然的李老师叫‘豆芽菜’老师。” ’

李老师笑了: “我叫李雨淳,不是李字春。都快教你两年了,你连名字都写不清楚,真好笑。”

“牛小糕”认真地说: “老师,您刚才教我们要学会发现——我发现你的名字和李宇春的名字,是一个音儿;我发现教我们自然的李老师的外形,特像‘豆芽菜’。”

同学们哄堂大笑。李老师也笑了,想了一会儿说: “‘牛小糕’你想的倒是不错。但你这样称呼,好像不太尊重老师。”

“牛小糕”又连连挠着头,眼里突然放着兴奋的光: “为了表示你们老师和我们学生的亲密关系,可不可以把你叫‘超级女声’,而我们学牛叫‘超级粉丝’?可不可以把教自然的李老师叫‘豆芽菜’,而我们学生叫‘绿豆宝宝’?”

“不错,你巧妙地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师生亲如一家的样子,你发现了美。”

美的发现散文 篇2

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诗歌意境的把握,把握意境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景是诗之境,情是诗之意。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我就以抓住诗歌描写景物的语言,运用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鉴赏方法来体会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要想把平日活泼好动的男生带入到这种诗歌的境界,我首先必须要投入进去,用我的情绪一点一点地感染学生,使他们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去。那么如何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考虑了再三,我决定来点耳目一新的导入,用声情并茂的诗样的语言为他们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课堂氛围,让大家不知不觉地走进美妙的诗歌国度中去。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刻不忘用一些优美、生动、形象的“诗歌语言”有意识的让他们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

二、引导寻美,让学生感受美

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那么到底康桥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会使诗人如此痴迷呢?诗人运用了哪些不同的意象和意境抒发对康桥的情怀呢?这两个问题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康桥的魅力,并初步掌握从诗歌的意象入手鉴赏诗歌。

一节课如果能从课文中找到几个独特的新鲜的语言支点,去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燃烧起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就是一堂有意义的语文课。这首诗歌中,为什么康桥的“金柳”,在诗人心中却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到底是什么?我在网上搜寻到一张剑桥的图片,看着那康河岸边夕阳照射下的柳树,我立刻顿悟了“金柳”“新娘”之间的相似点:康桥的柳树枝条细长,树形葱郁浓密,顺光的犹如女子秀美飘逸的长发;逆光的犹如女子披上了一块柔美的红盖头,这不就是中国传统中新娘出嫁的情景吗?而新娘是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刻。诗人对康桥的爱恋,绝不亚于一个中国新郎对新娘的爱恋,康桥的魅力不亚于新娘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我把着眼点立足于“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几处关键的意象,顺势引出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大千世界的客观景物我们称为“物象”,当物象出现在诗中,变成诗人笔下的形象,饱含了作者的情感,“物象”就变成了“意象”。(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这首诗是通过一组意象来表现作者情感的,那么它所烘托出的那种气氛,那种艺术境界,我们就称之为意境。最后,我尝试着让一个学生的领读和全体学生应合的伴读,来营造“宁静、美丽、自由、和谐”的意境,学生们通过朗读已经完全融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了。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再别康桥》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整节课中,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但是毕竟,只能在某个程度上启发学生去领悟一个道理:其实诗歌没有那么难以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诗人。现实中的很多场景,只要我们加以细心观察都可以发现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感受美,这是我本课教学希望达到的一个长远目标。

课后反思:

( 一 ) 过于注重课堂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引导

这堂课里,我太过于重视课堂设计的完整性,教学环节的完成不自觉的在个人意识的主宰下实现,因此也忽视了课堂上出现的细节。其一是在教师让学生想想《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母校怎样的情感时,学生的答案纷呈,有依舍、眷恋、热爱、别离的忧伤等,而我只抓住“依恋”和“喜爱”之情,细微之处见真功,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不容忽视,细节的处理得当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 二 ) 侧重教师主导发挥,忽略学生主体调动

课后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就是研读诗歌部分,原本的设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发挥:1. 哪些诗句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2. 诗人依恋康桥、喜爱康桥,尤其爱康桥这里的什么? 3. 它们美在哪里,能赢得作者如此的喜爱?可是课堂教学的结果却变成了问答式,而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却成了主体,学生只成了回答者和倾听者。其实,即使在学生的理解感悟有障碍时,教师也应多设台阶让学生逐步完成理解和感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课堂结构的完美。

教学工作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或许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高的追求。

摘要: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每每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股温馨浪漫的气息总是扑面而来。《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本文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它的美,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美呢。

发现美的生活,创造美的世界 篇3

美术区域是幼儿自主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场所,它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可往往因为材料设置上单一、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缺少经常性的变化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共鸣,阻碍了美术区活动的深入开展。这就需要我们将美术教育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源于幼儿的经验生活,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探寻幼儿的精神生活,让美术教育回归生活、透视本真。《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因此,在美术区域中投放一些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材料和工具来开展创作活动,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表现的形式。使美术区域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获得相应的发展。

一、解读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内容更多元

1.源于经验生活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幼儿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尝试和体验,积累经验,建构新知。源于幼儿经验生活的美术区域活动,孩子们更为感兴趣,他们往往会调动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

2.关注现实生活

幼儿的现实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复杂变化的。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常常会遇到生活上的点滴体验,也会遇到许多社会上一些热点、焦点问题。这些元素也乐于被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表达。

3.追寻幼儿精神生活

在孩子的视野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诚如童话一般:花草、动物、石头与河水,身边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关注儿童的生活,更应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追寻幼儿的精神生活,选取与幼儿的生命律动合拍的对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灵感受,才能让美术回归幼儿的童真。

二、感受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资源更多样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家庭、自然、社会都是幼儿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千姿百态的自然材料、随处可见的瓶罐纸盒、画布毛线等废旧用品以及周围生活中的文化广场、博物院等,都是幼儿美术区域活动的有效资源。选择生活,整合优秀资源,使活动更具生活性、艺术性。

1.喜欢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实物

自然环境:走进大自然,其色彩、线条、形状、质料、声音等无处不是美。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叶子、种子、花卉等各种各样的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活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报纸、小木棍、易拉罐、砖瓦等等,用心发现,精心设计,也是美术创作的奇特资源。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传统地方文化:清新雅致的蓝印花布、桃花坞剪纸、精致的苏绣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现代城市文化:街景雕塑、现代建筑,蕴含我们的城市精神,把地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提炼出来,整合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使孩子们在了解地方文化的同时又提高了美术素养。

3.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优秀作品: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人类生命中某个经典时刻的写照,也是艺术化的生命感受,更是让幼儿感知具体美术语汇和表达感受的良好素材。选择合适的美术作品,(中、外名家、名画)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欣赏,充分感受不同媒介、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效果及不同的情感表现,让美在心中内化、升华,从而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表现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更多彩

尽可能集学、做、玩、启、用为一体,易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也为幼儿空间造型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幼儿大胆设想美、尽情表现美、精心照管美的主动性,使幼儿与美术活动融为一体。在美术教育中,多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表现技法,如点画、拓印画、印染画、合印画、喷洒画、吸附画、浆糊刮画…… 折叠、编织、剪贴…… 等趣味形式开展美术区域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感知、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鼓励幼儿到美术区域中自主选择的表现方式和形式,使他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我价值。

四、创造生活,让美术区域活动环境更丰富

“能用自己制作的美术作品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活动室需要利用环境布置来创造情境,创造的目的更多是希望孩子通过这些环境能够联想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最理想的环境是既有情境,同时又能够通过这些情境引发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布置产生的情境除了为整个活动室创造气氛外,还能够在区域里让孩子产生联想,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发展的方向。在区域中围绕孩子近期感兴趣的主题,不断制作、更新,最后打造成主 “动态环境布置”。

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生活化的美术区域活动内容的挖掘和使用使得幼儿的创作更具生活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篇4

以前小的时候,每到暑期会去乡下姥姥家住上一段日子,那时候并没有觉得什么像电视剧里写的那些乡下人的粗鄙无知,相反的,他们带给我的感觉是无比真诚而又朴实的,大概乡下的生活通常是平淡简单的,所以没必要去那么多勾心斗角,争争吵吵,也很和谐。

可是后来越长大,读的书变多,也对这世界的了解愈渐深入,我开始发现这个世界对于乡下人的目光并不总是友好的,甚至很多的,会带有鄙夷的目光。

为什么呢?就因为他们生活条件比较苛刻,不能够理解大城市里车水马龙的生活?还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比较低微,不能够与写字楼里光鲜亮丽的上班族相般配?

我想不是的,一个人真正的高度不在于他的物质水平,也不在于他开的车住的房子里,而是在于他真真切切的来自于内心的修养。只要内心里存着对这世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衣衫朴素,也依旧可以选择干净整洁,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发现美的眼睛作文 篇5

那个秋日的清晨,我发现了车窗玻璃上的秘密——

那天早上上班,不用急着赶时间,脚步悠闲,心情悠闲。必经之路是某小区的一条平常路。路两旁种满了树,树下停满了小汽车。我发现了车窗玻璃的秘密——它们都倒映着车旁树枝的影子。

1秋天了,有的树枝光秃着,删去了叶子的繁杂,余留下或曲或直或折的深色枝干,它的倒影在车窗玻璃上呈现出简洁静默的美感;

2有的树木残叶飘零,稀稀疏疏挂在高枝,它的倒影在车窗玻璃上呈现出萧瑟凄清的美感;

3有的树是棕榈,它蒲扇一样宽大的手掌形树叶是经冬也难凋敝的,倒影在车窗玻璃上呈现出剪影般难以言说的曲线与面块两相愉悦的美感;

4有的树木投影出两株枯树相对而立、相伴无言的相守之美,令人感动;

5有的树木粗枝线条极简,并不细腻繁密,投影宣示着孤高兀立、曲高和寡的孑孓之美……

每天都从这条路上经过!

树从来都在!

车从来都在!

树与窗玻璃合作、光与影交汇着的大美从来都在!

但,匆忙赶路的脚步带走了发现美好的眼睛,蒙蔽了发现美好的敏感心灵,于是,你所经历的,只是时间、道路、简单的诸如“走路”之类的事件,而远不是“生活”。“生活”应当是“生”——有“生”命;应当是“活”——鲜“活”着,去感知、体验、捕捉、品味与沉湎……

发现美的足迹周记 篇6

璀璨的月光普照着大地。星星依旧演绎着恒古的神话。夜晚就是如此别致,好似上帝赠予我们的礼物。在这时,我听不清一点呼吸的声音,但是它能让我冷静下来,思考过去一年里自己的过错。新的一年又到了……

无聊的我独自一人趴在窗台上发呆。遥望天空,总是那么缤纷多彩,月亮是一个害羞的家伙,总喜欢躲在云朵背后悄悄的注视你。生怕它那碧玉般的脸庞被你瞧见分毫。相反。星光总是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光芒。它们可大方了。无论何时,总能发现它们的身影。光芒?对,一颗星星的光芒微不足道,不值得我们去观赏。好比一颗火心,什么也点不燃,但,你想过没有?漫天的.星星会怎么样呢?

想着想着我突然闭上眼睛,呼吸缓了下来,我才我是睡着了吧。

“呼~呼”好冷,我好像钻进被子里啊……至少哪里的我不会感到冷啊。

“叮咚”是谁?发出这么清脆的声音,你是谁?

“叮咚”是你,哦,我明白了,春天到了你也应该来了。

我睁开眼睛,天空更暗了。你看,你以来就泯灭了我的星光,你是坏人吗?不是?那你想干嘛?我急忙起来,走到阳台外,把头伸出去望瞭望。啊。好冷好凉啊。几颗晶莹的雨滴落在我的头上。XX年的第一场雨。终于来了。

大地渐渐暗了。天与地的分界线消失了。世界更静了。唯有那沙沙的雨声与我作伴。轰隆的一声,震耳欲聋,一条白色的闪电打破了黑夜的寂静。一黑一白。我有些适应不过来。轰隆轰隆,一声又一声,好吵,你来了,就必须有乐队伴奏吗?

季羡林散文对淡美的追求 篇7

一.朴厚的个性气质

季羡林散文在创作中之所以自然地以“淡”为美, 自觉形成对“淡雅”的审美追求, 这与他个人的性格、为人密切相关。季羡林朴厚的性格和质朴的为人影响了他对散文“淡”美的追求。“老北大, 在外国得博士学位的胡适之也不穿西服, 可是长袍的料子, 样式以及颜色总是讲究的, 能与人以潇洒, 高逸的印象。季先生不然, 是朴实之外, 什么也没有。”[1]可见季老的朴实是与生俱来的, 不会随时光与地位的改变而变化的, 即使西方文化与西方生活的熏陶也不能改变。朴实成了季老品行的魅力, 谢冕说:“季先生的魅力来自于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朴素。”“他只是极普通的说话, 做事, 写文章, 用他的平常心, 平常态, 平淡至极的语言, 却让人从中照出了自己的渺小, 浅薄和虚华, 从而生发出深深的敬畏之情。”[2]这种质朴的个性在他的散文写作中则表现为用平淡的语言表达浓情, 用直白的方式表达深情。

二.为文的质朴

“淡雅”的审美趣味和朴厚的性格, 以及为人的质朴, 影响着季羡林的散文创作。为人与为文的一致性, 使他的散文以“质朴纯真的情感和真诚朴实的语”诠释了平淡美的审美本质。童庆炳说:“自然、真实是平淡风格的显著特点。”[3]张海明在《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一文中也指出, 古代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的朴素美具有“本色纯真”的特征, 朴素既然要求呈现事物的本然状态, 则本色纯真必然成为朴素的重要特征。[4]从古代作品和文论也可以明显看出, 古代文学朴素艺术风格的“本色纯真”至少包含了创作主体质朴纯真的情感和真诚朴实的语言这两方面的内涵。如钟嵘和元好问都称赞陶渊明诗作情感和语言的朴真本色。钟嵘推崇陶诗:“文体省净, 殆无长语;笃意真古, 辞兴婉惬。每观其文, 想其人德, 世叹其质直。”[5]元好问则赞誉说:“此翁岂作诗, 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 真赝殊相悬。”[6]由于个性朴厚, 季羡林不用华丽的辞藻来表达浓烈的感情, 而是喜欢用淡笔写浓情。

首先是用平白的语言表达浓情。季羡林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自然真挚地表达自我的许多真情, 其中既有对昔日的老师和好友的怀念敬仰之情, 如《忆章用》、《哭冯至先生》、《西谛先生》等;也有对旧时代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悲惨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 如《Wala》、《老人》等;还有一些散文表达了对异国他乡人民的热情、善良的赞美之情, 如《难忘的一家人》、《表的戏剧》等;有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也有对花草树木及小动物的怜爱之情, 如《登庐山》、《幽径悲剧》、《老猫》等;而这些感情的表达都没有用华丽的辞藻, 而是用平淡无奇的语言款款写出自己的每一份真挚感人之情。作者表达这些感情时, 不是用浓墨重彩的言辞, 而是以一种清新的、略带伤感的、融抒情与叙事为一体的体验性笔调, 给读者展示了自我充溢人性温情的心灵世界。同样是写怀念胡适的散文, 张中行写来则满纸诙谐, 看不到感人的浓情;而季羡林则在通篇的回忆中表达了无限的心酸悲痛;这种情感, 在他写陈寅恪、吴宓、傅斯年、沈从文、胡乔木中俯首皆是。同为“淡”美, 季羡林的“淡”与周作人的“淡”是不一样的, 季羡林的散文是“平淡”, 周作人的散文是“冲淡”;周作人的散文感情上是平淡的、安然的、超脱的, 而季羡林的散文感情上是自然的、浓烈的、感伤的、真挚的、难以释怀的。例如, 同样是写恋人, 周作人在《初恋》中回忆他的初恋, 开篇说“自己的情绪大约淡淡的一种恋慕”, 而那女孩的容貌并非美艳绝伦, “仿佛是一个尖面庞, 乌眼睛, 瘦小的身材, 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 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结尾听说那姑娘死于霍乱的噩耗时, 他是这样写的:“我那时也觉得不快, 想象她的悲惨死相, 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 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始相识, 经放下了。”由此可见, 周作人在平淡的语言中所透出的感情是冷的。季羡林在《留德十年》里的《迈耶 (Meyer) 一家》中, 回忆了当年在德国因帮其打论文而相识后结下深情的德国女友伊姆加德 (Imgard) , 他说“因为屡次反复修改, 打字量是非常大的。适逢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能打字, 又自己有打字机, 而且她还愿意帮我打。于是,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我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 “她家里有什么喜庆日子, 招待客人吃点心, 吃茶, 我必被邀请参加。特别是在她生日的那一天, 我一定去祝贺。她母亲安排座位时, 总让我坐在她旁边。”, “也乐得到迈耶家去享受一点友情之乐, 在战争喧闹声中, 寻得一点清静。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至今记忆犹新, 恍如昨日。”他回国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与她联系时, 作者在结尾写到:“说我不想她, 那不是真话。1983年, 我回到哥廷根时, 曾打听过她, 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 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 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 恐怕就没有了。”在朴实如话的语言中, 透出一种相思不能相见的遗憾, 以及相知情深永难忘的悲伤。

其次是用直白的方式表达深情。他的感情表达不是深藏不露、蕴藉含蓄的, 而是直白的, 热烈的。《赋得永久的悔》这样结尾:“我后悔, 我真后悔, 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 什么地位, 什么幸福, 什么尊荣, 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 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作者非常显露地表达自己为了求学离开母亲, 不能让母亲享受天伦之乐的遗憾与愧悔之情。他往往用直白的句式来表达对师友的怀念。这也是他惯用的表达感情的方式。如“我将永远怀念广田, 永远爱这座春城” (《春城忆广田》) 。季羡林的文风, 就像他的为人, 不善也不想雕琢, 也不追求外表的华丽光鲜, 自是朴素真挚本色, 独具个人风格。

三.“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

虽然个性的朴厚使他为人与为文都倾向“淡”美, 但季羡林散文的“淡”美却并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他有意为之的。“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是他追求“淡”美的直接动力。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 季羡林始终如一地贯彻着自己“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他曾经说过“我追求的风格是: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 外表平易, 秀色内涵, 形式似散, 经营惨淡, 有节奏性, 有韵律感, 似谱乐曲, 往复回环, 万勿率意, 切忌颟顸”。[7]可见, 在散文创作中, 他推崇的是表现真实自然的自然之美与艺术技巧的自然天成之美。这种一意贯之的创作理念使他的散文越老越突出, 其散文也越是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淡雅”之美。清代吴德旋曾说过:“作文岂可废雕琢?但须是清雕琢尔。功夫成就之后, 信笔写出, 无一字一句吃力, 却无一字一句率易, 清气澄澈中, 自然古雅有风神, 乃是一家数也。”[8]这里所说的“清雕琢”, 事实上强调的就是一种自然之美, 清新之气, 与季羡林的“淳朴自然”是“异曲同工”。季羡林对什么是好的文学作品, 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散文, 自己应该写作什么样的散文, 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说:“仅就我个人而论, 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 流利而不油滑, 庄重而不板滞, 典雅而不雕琢。”[9]可见, 自然淳朴有味道的散文是他所喜欢的, 也是他所追求的。纵观季羡林创作的全部散文, 他的作品还是较好地体现了自己对这种平淡美的追求。

“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的形成得益于作者“平淡”的审美心境。季羡林在《朗润集·自序》中说:“我虽然已经有了一把子年纪, 但在老人中还算是年轻的, 我既不伤春, 也不悲秋, 既无老之可叹, 也无贫之可嗟。生当盛世, 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活许多年, 多做许多事情。”这种“不伤春, 不悲秋, 不叹老, 不嗟贫”的平淡心境是他迭遭变故、屡经磨难、历尽悲欢离合、遍尝甜酸苦辣诸般人生滋味之后, 对人生似乎解悟的心迹的自然流露。对于追求“淡泊”意境与平淡的审美心胸之间的关系, 宗白华先生更有着入木三分的见解:“精神的淡泊, 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萧条淡泊, 闲和严静, 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 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 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10]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正是季羡林心境上的平淡静谧, 所以带来了他的散文意境的空灵淡泊。

这种平淡静谧的心境在他的散文中往往化为“平淡”的情思。读他的散文常常可从中感受到悲欢迭起, 透过字里行间扑面而来, 使人心潮起伏, 难以平静。如《清塘荷韵》中, 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冀和怜爱跃入了洪湖, 经过了整整两年的期待后, 在第三年, 奇迹终于出现了, 水面上露出五六片圆圆的绿叶。第四年, 荷花完成了生命的涅槃。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叶竟跃出了水面, 亭亭田田“铺满了半个池塘”。随着天气变寒, 翠妆褪尽, 满池残荷, 继而消逝得了无影踪。荷的命运也是他自我人生的写照:荷有花开花落, 人有逆境、有顺境。面对五彩缤纷又风云多变的人生, 一方面深知宇宙无限, 自然永恒, 另一方面又深感万物皆化、个体生命短促, 但是只要将个体生命与宇宙融为一体, 一切任其自然, 就能感受到宇宙无限生命的人生乐趣。这是他对宇宙大化、人生大义若有所悟所生成的“平淡”情思。

平淡的心境还使他的散文创作具有超然性与无功利性。他的散文创作是他在学术研究之余的爱好, 不是为了挣钱糊口养家, 也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而是出自兴趣, 以及一份社会责任。《牛棚杂忆》是他在繁重的学术研究中写成的, 体现了先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他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写散文。因此他关注的目光常常投向普通的人、事、物, 而不是以大、奇、特的人、事、物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不仅对自己的亲人、老师、同学、朋友充满深情, 而且对许多普通人十分关注。他早年的散文《母与子》、《红》、《老人》、《夜来香开花的时候》等写的都是普通劳苦大众。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熟悉的小动物、小植物, 对花草树木小猫小兔充满关爱、怜悯同情之心。对于花木畜禽这些与生计或名利无关的东西, 季羡林不仅去关注、抒写, 而且用情极深。它们通常是不为普通人所关注的, 是被坊间世俗淡忘甚或遗弃的角落, 他去珍视了, 这是对常规观念的一种背离。不为名、不为利、不猎奇, 这种创作的超然性与无功利性使他的“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创作理念化为作品“淡”美的特质。

通过以上对季羡林追求“淡”美的考察, 不难看出, 他散文的平淡美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首先是将自己修养成一个平淡的人, 然后他认识到散文“平淡美”的重要性, 最终形成平淡美的风格。平淡是一种老成之美, 宋代的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之尚平淡都在晚年, 季老也是如此。他前期的散文文彩富丽, 到了后期, 历经建国后的荣辱生死, 创作心态渐趋平缓, 逐渐把目光投向身边的琐事, 描写草木花鸟, 散文回归一种淳朴恬澹的本色之美, 形成季羡林平淡朴实、不重文辞的独特文风。

摘要:清贫的家世, 严格的家教, 朴厚的性格, 对文学的喜爱, 使季羡林这位博学广识的学者型知识分子得以有博而雅, 有雅而淡, 不仅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氛围里, 体味淡雅的意境,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 也自觉地追求淡雅的趣味。因此, 他在散文创作中自觉形成了“淡雅”的审美追求, 在创作中自然地以“淡”为美, 并树立了“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 由此使得他的散文表现出“平淡美”的特质。

关键词:季羡林,散文,质朴,淡雅,平淡美

参考文献

[1]《人格的魅力——名人学者谈季羡林》[M],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第4页。

[2]《人格的魅力——名人学者谈季羡林》[M],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6年, 第82页。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第260页。

[4]张海明:《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J], 《文艺研究》, 2004年, 第5期。

[5]钟嵘:《诗品》周振甫:《诗品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98年, 第66页。

[6]张海明:《经与纬的交结——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论要》[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第66页。

[7]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自序1》[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6年, 第2页。

[8]王景科:《中国散文创作艺术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第23页。

[9]季羡林:《季羡林散文》[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年, 第315页。

美的重新发现 篇8

1913年12月在北京出生的王洛宾,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有50多首广为流传,真正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他创作的歌曲。特别是《在那遥远的地方》风靡全球,被多个国家作为经典收藏,法国、德国还把这首歌作为音乐教材。

王洛宾是一个执著的音乐朝圣者。他曾经当过国民党军官,被任命为部队的高级音乐教官,授上校军衔,后来被“解放”,经王震批准,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军区文工团从事音乐专业创作工作。他一生中屡遭打击,受尽磨难,生活一度穷困潦倒,几近绝境。是音乐让他坚强乐观,他是音乐的布道者、信奉者,他为音乐而活着。

王洛宾是一位音乐的游牧人,从他在甘肃六盘山下马客店听了老板娘“三朵梅”的花儿之后,他就放弃了去法国巴黎留学的念头,留在青海,留在新疆,至死也没有离开西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他过着游牧式的生活,足迹遍布西部的每个角落,就像一只辛勤的蜜蜂,从五光十色的花儿中采集、酿造香甜的蜜糖。他的歌曲散发着西部诱人的生活气息和情调,给人以淳朴优美轻松快乐的享受。他创作的歌曲就是他的灵魂,将畅游整个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音乐艺术的生命为五百年”正是这位音乐游牧人的理想和愿望。

《达坂城的姑娘》诞生记

达坂城,坐落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南部,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镇,却因一曲《达坂城的姑娘》而驰名中外。

1938年4月,为了抗战事业,王洛宾同作家萧军、戏曲家塞克等五位进步人士,从北京辗转来到兰州。

王洛宾住在当时的碳市街(现在的中山路)49号,作为“西部抗战剧团”的一员,从事唤起民众的抗日宣传活动。

王洛宾生性好动,开朗,脾气也随和,经常深入民众下层,与劳动者广交益友,注意从群众中吸取音乐创作的灵感和养分。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几位“葡萄客”,即从新疆来兰州经营葡萄干、哈密瓜的维吾尔族小商贩。这些“葡萄客”维族语说得地道,汉话说得也不错,还能唱不少的新疆民歌。王洛宾在同他们交往过程中耳闻目睹,对新疆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学会了一些维族语,这为他后来从事新疆民歌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达坂城的姑娘》的诞生过程,说来也很有趣。1939年的一天,新疆一支车队运送苏联援助我国抗战的物资路过兰州,王洛宾所在的“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两次慰劳车队工友的联谊会,一次为欢迎,一次为欢送。在欢迎会上,车队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为表达感谢,即兴唱了几句新疆民歌。因为他是用维语唱的,歌词也不是那么连贯,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但是那特殊的曲调和旋律一下子把王洛宾给镇住了。

他如获珍宝,专门向那位司机求教,还请“葡萄客”帮忙翻译;匆忙地记下了乐谱和唱词。那天晚上,他兴奋得不能入睡,连夜加工整理,一遍又一遍地填词、改曲,几易其稿。一夜功夫,他收集整理改编的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在一间斗室里诞生了。

他先让恋人洛珊试唱,感觉不错。于是,第二天,在欢送新疆车队的联欢会上,王洛宾登台演唱了自己再创作的这首歌曲,并配以刚刚学会的维吾尔族舞蹈。观众被清新悦耳的曲调和生动幽默的歌词打动,报以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和口哨声,歌曲立即不胫而走,传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听到年轻人哼唱几句:“达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呀,西瓜大又甜……”

王洛宾的北师大同学赵启海,在王洛宾那里获得词曲后,从兰州带到重庆,一唱就轰动山城。随后又有人传到昆明,甚至缅甸、马来西亚和南洋各国。至今这首歌曲依然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用音乐为西北争得荣誉

1937年秋,王洛宾随“西北抗战剧团”来到青海,为这里的民众进行义务演出,宣传抗日。他们不仅在西宁、互助、大通等地表演各种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还利用演出间隙为学校教唱具有时代气息的进步歌曲,以鼓舞民众的抗日斗志,激励人们的抗日热情。这次短暂的青海之行,不仅使他对青海的文化和教育状况有所了解,也被这里的民歌深深地感染和陶醉。

对于西北民间音乐,王洛宾有着一往情深的迷恋。他的“西北情缘”,也正源于这年一次似乎偶然的机缘。在一次巡回演出途经六盘山时,他从一位村妇口中听到了当地的“花儿”。那是他第一次听到西北民歌。“花儿”那高亢嘹亮、婉转独特的韵味,使他久久不能释怀。从那时起,他就被大西北的民族音乐深深吸引了。也正因如此,他将一生的心血和生命都毫不吝惜地交给了大西北。

由于哈萨克族是他最早结交的少数民族之一,哈萨克民间音乐就成了王洛宾最先接受和喜爱的少数民族音乐。伴随同哈萨克人的交往增多,他和哈萨克人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哈萨克民族民歌的优美音调,极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和语言的巧妙结合,更使他的民族音乐创作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所有这些,都是其音乐作品中哈萨克族民歌居多的具体原因。

随着与西部少数民族接触的增多,也使他的外形有了很大的改变。蓄着山羊胡,头戴礼帽,身背吉他,俨然一个流浪的少数民族艺人,让人很难相信他竟是一个道地的北京汉子。他喜欢这种打扮,因为这种外形与他的音乐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与统一。这样的外形,也是他与西部少数民族之间浓厚情感的真实体现。

对民族音乐的钟爱确立了王洛宾的人生坐标,找到了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通过他的不懈努力,西部少数民族和他们的音乐为世界上更多的人钟爱。

《流浪的哈萨克》具有欢快热烈的特点,16分音符的大量使用,使得旋律具有载歌载舞、活泼跳跃的舞曲风格。歌曲看似长达四个乐句十八小节,而旋律只有两句,歌曲前后两个部分均为严格的乐句重复。乐句重复的创作手法,既加强和巩固了音乐主题的地位,又使得音乐形象朴实无华,对刻画剧中人物诚实朴素的性格特征和民族个性具有突出的作用。

《欢迎曲》是一首典型的五声宫调式民歌,具有明显的中国民族调式的特点,让人听后倍感亲切,仿佛剧中人物就在我们身边翩翩起舞,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它的旋律自然平稳而情真意切,体现了哈族人民朴实的民族性格和对尊贵客人由衷的敬意。

nlc202309040436

歌剧《沙漠之歌》可以说是哈萨克民歌的大集粹。在这部剧中,王洛宾运用了13支歌曲,其中就有如今脍炙人口的《草原情歌》和《青春舞曲》。哈萨克民歌的语言朴实生动,朗朗上口,易学易记;音乐简洁优美,明快流畅,使人回味无穷,是西部民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

《青春舞曲》原始曲调为新疆达瓦孜艺人表演的伴奏曲。1939年秋天,王洛宾从一个卖葡萄干的维族商人处寻得此调。但是王洛宾正经历着与前妻分手的痛苦,于是这位25岁的青年在极欢快的原曲下面信手用歌词抹上了夕阳的色彩:“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而副歌部分,则在流传中变成了奇怪的衬词——“别的那呦呦”。这让《青春舞曲》有了一种狂欢的迷人气质,赢得了不错的人缘,罗大佑、蔡琴都将其改编或翻唱,且各有各的精彩。

《一江水》是人气很高的一首作品,改编自苏联歌曲《咫尺天涯》。王洛宾的编创最初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不久“反右运动”开始,这首情歌无法发表。上世纪80年代,王洛宾对其进行了整理加工。1993年,歌词和乐谱发表于歌本《纯情的梦——王洛宾自选作品集》。如果不是因为许巍,这首歌为人所知恐怕还要更长的时间。199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演唱会上,许巍一把吉他唱了这歌。那时候许巍的声音还很年轻,唱得犟,“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我和你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许巍的声音特质,在这首歌里发挥到极致。其后,韩红、纪如璟、潘晓峰、周云蓬都相继翻唱了这首歌。

《草原情歌》的歌词创作非常成功,无论是读还是唱,都会感到它那浓浓的诗意、轻快的韵律感,以及那如梦如幻的朦胧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的打在我的身上”一句,单从歌词看,就只能理解为出于对牧羊女的爱恋而愿意跟在她身旁,甚至愿意做一只小羊,忍受她轻轻的鞭打。其实歌词有着真实的生活背景。哈萨克人的体育、娱乐活动“姑娘追”,是哈萨克年轻人反抗宗法封建礼教、摆脱父母包办婚姻、自由恋爱的·种方式。许多人就是通过这种传统的游戏活动互相认识、互相了解,最终结成伴侣。由此可见,当时的王洛宾可能已经对哈族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王洛宾的一生,是为整个大西北争得荣誉的一生。透过他的音乐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了他内心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无尽的音乐梦想,以及对自身坎坷命运的些许无奈和感叹。

又好听又好唱又好学的“秘密”

王洛宾的歌曲作品中,不太习惯用复杂的结构方式,大多是两段式和单三段式,还有相当一部分只是一个单一段式。如《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由两个乐旬的单一段,形成一个单二段。又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全曲仅仅是两个不对称的上下旬,但所表现的内容非常充分。

结构精炼、短小是民歌广泛流传的一个重要条件,王洛宾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王洛宾的歌之所以又好听又好唱又好学,就是因为他是按照汉字本身的旋律来谱曲的,按曲子相适应的汉字来填词的。他在译词配歌上敢于下功夫,深入地研究汉语的音律学,这是一般作曲家做不到的。

王洛宾的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的歌词是自己编写的。他的歌词通俗易懂,面向大众,很少用华丽的词藻,朴实自然,艺术形象准确,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再创作目的就是把绚丽多彩的西部民歌传唱给内地的广大民众。在这一过程中,王洛宾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这座音乐桥梁,西部民歌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的四面八方。王洛宾的歌词写作原则是,既不以原民歌曲调来损害汉语词义的表达,也不以汉语的声音、节奏来破坏原曲的风韵。他让少数民族民歌曲调与汉语词语巧妙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同时,在谱曲配词上,王洛宾精益求精,他抓住民歌的本质、色彩和特点,精心地进行润色和加工。经过他修改加工过的民歌和山歌,既保留了原有的音乐气质,又升华到一种专业的高度,达到新的艺术境界。他的歌曲主题鲜明。既突出了少数民族音乐基调底蕴,又强化了西部民歌的可接受性。

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期间,王洛宾受到德国及俄国教师的影响,少年时还参加过基督教唱诗班,所以他的歌曲旋律有一定的欧洲音乐色彩,曲子流畅顺口,与歌词的结合贴切。王洛宾歌曲的旋律,都是直接记录少数民族民歌或以少数民族民歌的曲调素材进行创作,节奏直接套用,所以他的歌曲带着浓郁的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

在王洛宾先生的歌曲作品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他所创作的各类歌曲也都比较准确地展现了少数民族的特点,充分地揭示了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及节奏的美。他的创作,是对民歌的升华,是新的层次上美的发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洛宾的歌曲艺术,正是从人民中来,从生活中来,又反哺给了人民和生活。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发现美的瞬间作文 篇9

周末,我回了老家。发现爷爷家的旁边,有一座大房子,却只住了一个老奶奶!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经过了详细的调查……

原来,这是因为房子里的老奶奶的儿女,都事业有成,在外发展。因此很少回家看望奶奶,只有过了节才回来一次。老奶奶门前有一片菜园子,她每天都从菜园子里挑去卖,以此来维持她的生活。在她住的房子旁边有一个憨头憨脑的买报纸的青年,他从小父母就双亡,整天又只会傻笑,所以大家都叫他傻子。沙子每天喜欢跟奶奶一起去买报。久而久之,傻子就如同奶奶的亲生儿子一般,整天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奶奶,和奶奶是形影不离。

可有一天,奶奶没有同傻子一起去卖菜,又过了些天数,还是没有去?傻子很疑惑,敲了敲奶奶家的门,屋里也没有人!――经过一番打听,得知奶奶生病了,在住院。傻子二话没说,穿着破旧的衣裳就往医院里跑,在病房外,听见了奶奶儿女的谈话:“妈,听大夫说您这要动手术啊!”“是啊,是啊。”“呦!那得花多少钱哪!”“算了,我们一人掏一千,给妈动手术吧!”结果――“还差两千啊,大哥,要不你给掏上吧!我这几天手头紧!”“唉,谁不是呢,我手头也紧哪!”大家互相推辞,谁也不愿掏那两千块。傻子听完后,轻轻地离开。回到家,把自个儿几年来攒的两千块拿了出来。包上一层层报纸,朝医院里跑去。这时,奶奶的儿女已经散去了,病房里就奶奶一个人,傻子轻轻推开门,走到奶奶的病床前,把报纸摊开,露出一张张旧巴巴的五角,放在奶奶的床头。这时,他笑了,那笑,是发自内心的笑!慢慢地,奶奶也醒来了,她看到了床头放的一张张零钱,不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培养孩子发现美的能力 篇10

如何让孩子具有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校长石庆萍表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庭中可以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陶冶等途径,培养和发展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全健康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长丁先生:孩子现在已经上中学了,我希望她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作为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北京第九十六中学校长石庆萍:美是什么?美就是生活。高山流水、日月星辰、鸟语花香、明月清风,这是自然美;多彩的画卷、生动的舞蹈、悠扬的乐曲、精彩的故事,这是艺术美。爱国爱民、谦虚有礼、助人为乐、积极进取,这是心灵美。

从古到今,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追求美的脚步。因此,我们有了鳞次栉比的都市建筑,有了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有了缤纷绚丽的时装,有了百花齐放的文艺盛世,有了文明礼仪……马克思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从而也推进了人类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我想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成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人。

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除了学校、社会,我觉得家庭尤为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家庭中可以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言传身教和环境陶冶等途径,培养和发展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进而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全健康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和谐的家庭,家庭成员中融洽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孩子可以在充满了亲情、关怀、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心情愉快舒畅,不仅会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对其智力开发也是大有好处的。一个整洁的家庭,环境收拾得整齐、清洁、美观、富有情趣,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而又安静的环境里,将对孩子审美观点的形成和性格的陶冶大有好处。一个充实的家庭,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听音乐,参观博物馆、美术展览,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孩子的生活,向孩子揭示自然的美,这都是让孩子发现美、鉴赏美、感受美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慧眼 篇11

中学生作文常犯题材陈旧、雷同之病。写做好事,就是拾钱包,从小学拾到初中拾到高中,还没有拾尽;写老师,不是带病上课,就是累倒在讲台上,千人一面,辗转抄袭;写到议论文,更是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作文内容陈旧,缺乏新意的根本原因是同学们忽视了活生生的生活。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德国诗人歌德也说:“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见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所以,要解决中学生作文题材陈旧、雷同的问题,就必须给他们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美”,就是具有审美的眼光,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从纷繁的琐事中捕捉到“最光亮的火,最圣洁的光”(刘白羽语)。这是一种创新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细观察、深思考、厚积累、巧取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一、要研究怎样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包括观察景物、人事、社会。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二是培养精细观察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景物,应要求他们把握景物的特点,无论是山川房屋,还是春花秋月,都要能看出其独特之处。比如观雨:春雨缠绵轻柔,“润物细无声”;夏雨雷电交加,倾盆而注,倏来忽去;秋雨架子很大,久旱才能逢甘霖;冬雨敲窗则给人带来凄冷的感觉,教人巴不得太阳快点出来。观察时注意了景物的特点,长期坚持,就会胸藏千山万壑的不同壮景,心有万紫千红的不同丰姿,从而建立起写景状物的素材库。观察人物则要求他们留心“这一个”的特点。从肖像特点到个性特征,注意与其他人的区别。比如班级的任课老师,各有什么外貌特征、习惯动作,他们的讲课各自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人们的个性特征最容易在对待同一事物时显现。所以在班级、学校举行集体活动或发生某些重要事件时,更要引导学生观察各人的反映,看他们“做什么”“怎么做”,进而再探索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由此把握人物的性格内核,在脑海中形成丰富的人物形象画廊。观察事物,则不仅要求他们注意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而且要求注意事件的本质及与他事物的联系。

写作需要汲取生活的清泉,只有学会观察,才能真正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撷取大量素材,为提炼新颖的题材奠定基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何愁笔下无物,哪用再去拣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呢!

二、要研究怎样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投向生活,而且要引导他们去广泛地阅读。文学源于生活,兴于阅读。阅读是一种间接观察,它是直接观察的必要补充。它可以“使人们知道他眼睛和耳朵达不到的境界、颜色和声音,知道山南海北的人类的生活,知道过去,提高对生活的历史和生活的意义的认识。”(孙犁语)阅读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许多借鉴。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应该怎样写”不仅指作家怎样表现生活,而且还包括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我们要指导学生细心地去揣摩那些名家名作,看看他们是怎样观察人物、观察环境,怎样透过生活现象揭示其本质意义的。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作文《我最崇敬的一位老师》,作文前,我不但指导他们去观察任课老师的特点,还介绍了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丰子恺的《怀李叔同先生》两篇文章让他们阅读。作家对他们的不同性格的刻画及表现手法,给了学生很大的启发。因此学生作文都能抓住所描述老师的性格核心,调动起刻画人物的多种方法,使老师形象栩栩如在眼前。应该注意的是,指导阅读还应注意要求学生博览群书。鲁迅先生就曾经告诫文学青年:“你们不要专门看文学,关于科学的书以及游记之类,也应该看的。”博览群书可以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库存,写作时就可以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观察是扩大生活积累的有效途径。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相结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生活、文化视野,丰富写作的素材。

三、要研究怎样指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会学生观察,是培养题材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再进一步就是要教会他们深入地思考。写作不是机械地再现生活的表象,无论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目的都在于反映生活的本质。思考是由表象向本质的深入,是观察的发展。观察是种子,思考是土壤,离开了思考,就无法发现题材的意义和价值,观察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要使学生作文的题材富有新意,就要带领他们在思考的土壤上播种。

上文对学生提出的观察要求,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第一步,它有助于提高观察的敏锐力和深刻性。但面对观察所得,还要让思维深入下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以探求事物的本质和内蕴;更要让思维发散开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丰富的内涵。中学生作文题材容易流于一般、陈旧、肤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善思考,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有一种心理定势,思维的走向单一,所以一个题目之下,写出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要克服这种毛病就要让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从一点向四面八方伸张开去,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或设想。然后择新择深而取。例如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如果问一问:“洪水使我们看到了什么?”一般的学生所想到的往往是抗洪英雄的感人事迹。那教师就应启发他们:洪水也使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自然对人类的残酷惩罚;洪水还使我们看到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洪水更启示人类,我们必须关心自然,与自然交朋友,自然才会与人类友好相处等等。经过这种发散思维的指导,再去写同类题材的作文,学生就不至于盲目地去呼喊“人定胜天”之类的不符合现代人思维规律的口号了。

作文是观察的种子在思考的土壤上结出的果实。观察得精细,思考得深刻,想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思考的面越来越广,落笔自然不俗。相反,观察与感受平平淡淡,无论怎样加工润色,也不能使题材新颖生动。

上一篇:《百善孝为先》主题升旗仪式主持词下一篇:浙江省教师培训学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