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2024-08-31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精选8篇)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1

一、走访概况及重点

走访所见群众基本生活状况良好,对社区管理工作评价较为满意。主要分析重点几户走访对象,情况如下:

XXX:孤寡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

XXX:辖区居民,XX学院退休教师。

XXX:低保户,环卫工人,因身体残疾导致家庭贫困。

XXX:老党员,患有脑梗塞。

XXX:地毯厂下岗职工。

二、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走访群众所见现实情况及以上重点对象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居民群众对新时期各项社会保障优惠政策了解不够深入,遇到问题不能够根据各项程序享受政策优惠。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很多居民生病后不能够顺利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医药费用报销。此处充分表现出居民对政策优惠的相关程序以及办理手续了解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居民看病治病的负担,优惠政策反而成了落不到实处的空架子。原因为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还不到位,没有落到实处,宣传面点散零星,不够全面;二是对办理程序手续过程讲解不够清楚。

(二)突发意外导致家庭困难拮据的相关原因情形增加。成员中有残疾的、年老体弱的,他们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困难拮据的原因之一。现下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保险的购臵也成了居民们关注问题的重中之重。很多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于养老保险的购臵也是一知半解,到底如何办理、需要何种手续、办理后会享受到什么待遇也是一片茫然。XXXX年是XX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改造的重要的一年。XX区是学院社区双创旱厕改水厕的示范点。这项工作开展至今马上一年了,从刚开展的开展困难到后来的顺利开展,再到后来的一系列后续工作都得到东区居民及租住户的大力支持。但是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XXXX年冬天,因为天冷,水流量小,再加上一些居民家的水厕电热丝使用不当烧坏了,部分居民对此比较不满意。高专东区普遍为租住户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或者较差,流动人口较多,据居民们反映,自从装上了监控盗抢现象相对来说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是环境卫生比较差,自从去年旱厕改水厕以来,小巷里到处是大小便。都是现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居民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三、今后工作中的重点解决问题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如何更好的向居民宣传介绍医疗保险及养老保险的办理情况;

4、旱厕改水厕工作的后续该如何保障,更好的做到令居民满意。

5、创建“平安XX”工作如何更好的开展。

四、政策落实情况

从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制度等,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部分困难家庭的住房、孤寡老人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购买等实际生活困难。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

为此提出如何做好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和多数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医疗保障制度的力量,争取民政部门的支持,给予居民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

2、日常生活中对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帮助。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帮扶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来。

3、不定时开展宣传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办理的活动,让广大居民随时了解政府的新政策。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2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开展机关干部基层锻炼的重要意义

选派机关干部去基层进行挂职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对于加快干部的成长, 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助于提高干部服务生产前线意识和服务水平。机关面对基层、服务生产前线。让机关干部到管理难度较大、条件相对艰苦的生产一线进行砺炼, 经受“摔打”, 多接触基层的干部员工, 有利于培养实干精神, 丰富基层工作经验, 增强为基层服务意识, 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使今后公司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更加贴近基层, 更加符合实际。同时能准确掌握前线生产动态和员工思想动态, 对前线各项诉求能给予快速的帮助和解决, 对于加强生产前线日常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助于提升干部素质和促进干部成长。现在, 许多机关干部是从家门到校门、大学毕业后经过短时间的基层实习后进入到机关, 多数都具有比较高的学历, 对于业务工作比较精通, 对政策的了解和把握比较深入准确, 综合协调能力较强。但往往缺乏基层实践和艰苦环境的锻炼, 在熟悉一线、了解最基层的实际, 抓具体问题、抓落实、抓执行的能力方面需要加强。把他们又放回到基层一线, 扎实补习基层工作这门必修课, 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层, 锤炼作风, 开阔视野, 积累经验, 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开展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助于加强基层干部力量和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机关干部眼界开阔, 熟悉政策, 思想活跃, 富有活力, 在基层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 机关干部也能够发挥和运用其长期在机关工作中所集累和培养出来的本领和才干, 为创新基层管理, 提升基层工作水平作出贡献。同时, 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本身也可以从机制上推动更广泛的联系员工群众, 更深入地了解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 更全面的掌握公司生产、科研、经营管理情况, 有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提高管理效率。

二、加强领导和规范管理, 明确机关干部基层锻炼的主要内容

目标是一切行为的“灵魂”。锻炼什么内容, 达到什么目标, 是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必须明确的方向性问题。

要融入基层一线生活, 增强群众意识。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应当与基层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 零距离地接触一线员工, 学会融入一线, 了解一线, 亲近一线。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感受他们的困难与艰辛, 从而更深切地了解企情, 培养与基层一线员工的深厚感情, 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一线。

要砥砺意志净化心灵, 锤炼工作作风。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既是一段学习、调研并获取各种知识的充实经历, 也是一次磨砺意志、净化心灵、丰富阅历、历练人生的过程。应该到条件更艰苦, 工作更辛苦, 生活更清苦的基层一线去锻炼, 越是条件艰苦、越是困难较多, 越能砥砺人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 越能培养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优秀品格和坚定、坚强、坚韧的工作作风。

要身入心入“沉”在一线, 提升综合素质。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要潜下心思, 放下架子, 多听, 多看, 多接触, 多了解, 多观察, 多思考, 多实践, 学习一切未知的东西。应该亲自动手, 亲历亲为, 从中锻炼和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达到实习锻炼的目的。

三、珍惜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机关干部要努力做到“三多”

到基层锻炼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也是对大家的考验。要坚持虚心学习、认真学习、带着问题学习, 在基层的大熔炉中, 不断增强自身业务水平, 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在基层实习锻炼中努力做到“三多”。

多方面学习。主动“拜师学艺”, 坚持“跟班学习”, 时刻注重向基层的同志们学习, 把向书本学习与向基层员工学习结合起来, 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 确保学得好、记得住、用得上。

多渠道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静下心来, 沉下身子, 广闻博采, 积极关注和充分参与基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实践,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找方法, 出经验。

多层次沟通。注重和基层的同志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接。深入到基层员工中间, 全方位的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 了解基层员工的生活、倾听基层员工的意见、结交基层员工朋友。不断把自己在基层锻炼产生的想法和观点拿到有经验的同志那里去印证。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基层组织;干部;职务犯罪

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13-01

2013年至2016年期间,利州区检察院查办基层村、组、社干部犯罪人数、犯罪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接近本院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一半。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犯罪涉案金额巨大,而且基层干部人员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所以基层干部的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直接关系到老百姓最基本利益,直接关系到国家涉农惠农政策的具体落实。基层干部发生职务犯罪,产生的社会危害性严重,损害老百姓利益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在老百姓心中的廉洁形象严重,所以加大对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的处罚力度势在必行。

利州区检察院在查办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的职务犯罪办案情况,发现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的职务犯罪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涉案罪名以受贿罪为主,逐渐复杂化。

2013年至2015年两年期间,利州区院查办的犯罪嫌疑人仅涉嫌受贿罪这一个罪名,2015年以后查办的犯罪嫌疑人涉嫌受贿罪、行贿罪和贪污罪等多种罪名。其中,以贪污罪定罪的占42.9%,以受贿罪定罪的占42.9%,以行贿罪定罪的占14.2%。而今年,从已结案件来看,犯罪嫌疑人全部是涉嫌贪污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其他行政区的基层干部还实施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罪名。

其二,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犯罪人数急剧上升,不同部门之间窝案、串案严重。

从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犯罪人数占总查办人数的比例来看,从以前的10%左右上升到40%以上,上升速度快。在2013年到2015年这两年间,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作案手法简单,仅仅是同村、同组、同社区人员之间串通勾结。而2015年至今,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人数共10人,有9人的犯罪事实涉及到协调办、拆迁办等其他部门人员。

其三,案发方式以外部举报为主,自行发现为辅。

我院从2014年起,在所有的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的职务犯罪中,发现案件的方式全部都是外部发现,纪委移送案件多达83.3%,群众举报案件 达到17.7%。严重依靠外部监督、群众社会监督来对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进行事后追责。

其四,不同地区的基层干部因同一涉农惠农资金、项目而触犯法律。

我院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同一时间段、同一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兄弟检察院也查办有基层村、组、社干部实施的职务犯罪。比如,2015年,在“地震灾区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院和相邻兄弟院在同一时间段,经过初查发现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的职务犯罪的事实。

其五,实刑判决率低,自首率高,对行贿方打击力度偏弱。

2015年,我院查办的7名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的职务犯罪中,仅有1人判处实刑,判决缓刑率达到85.7%;有3人被认定自首,自首率为42.9%,2013年,自首率50%。被查处后自首、立功的认定不规范,导致犯罪分子认为可以先贪先受,东窗事发后上缴,这样反而鼓励基层村、组、社干部人员实施犯罪。2013年以来,12名罪犯中,只处罚1名行贿人,而至少有3个行贿案件。

要解决问题需要重点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完善监督体系,丰富监督内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发现案源。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部门,应该充分利用侦查权力,主动贴近群众,主动走街串巷,深入研究老百姓疾苦,从细枝末节自行发现案源,同时国家财政需要重点投资职务犯罪技术侦查手段,使技侦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形成常态,将科学手段使用到初查、侦查等阶段,科技与法律相辅相成。同时,群众举报、纪委发现等方式是案件发现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二,严厉打击行贿人,遏制行贿犯罪源头。

根据《《刑法》第389条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说明严厉打击行贿人是当务之急。对于符合刑法构成要件的行贿人要坚决立案,坚决打击。

其三,检、法两家多进行职务犯罪证据标准的沟通,严格坦白、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情节的认定。

在实务中,侦查机关为了尽快破案,和犯罪嫌疑人进行“辩诉交易”,允诺不翻供就认定自首的行为应该坚决禁止。纪检部门提供自首资料检察机关应该严格审查,法院对纪检部门提供,检察机关认定的自首资料更要严格证据标准,必须要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检、法两家对自首等标准的应该严格按照司法解释来认定,对于疑难案件应该开检委会、审委会来认定、决定,不能为了从快处理案件,单独追求破案率而认定自首。

其四,定期对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养。

基层村、组、社人员犯罪手段日益复杂,涉嫌罪名日益增多,案件难度增加,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类型案件。实务中需要检察人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需要主动专研司法解释出台的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等新增罪名,积极学习终身监禁等刑罚的适用条件。在以后,基层检察机关面对的案件肯定越来越复杂,罪名也来越多,这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才能驾驭。

其五,连同所有相关部门建立预防长效机制,对于重点项目重点预防。

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调研报告 篇4

----**区**局下访***乡**村调研报告

5月27日至6月2日,根据局党组安排,由副局长***带队,??、???、???组成4人小组,深入村组,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走访了***村、**村和**庄村三个自然村。这次“万名机关党员下基层”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主要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村干部座谈会、走访、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情况。真实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着“察民情、办实事、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的工作目标,理清了宋继鲁村下一步发展计划。

一、***村概况

***村:位于***区西南部,有3个自然村,分别是***、**庄、**庄,*个村民组,总耕地***0亩,人口***人,其中党员**名,**名村干部。2011年种植果树***亩,辣椒种植***亩,反季节蔬菜**亩,占总耕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走访基本情况

走访了农户31户,召集村民会议1次,村委会干部会议2次,党员会议1次,发放问卷50张,送温暖帮助贫穷户2户,我们自带费用、资料、工具,坚持吃在农户、住在农户,下基层时间在6天以上,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宋继鲁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

三、***村发展思路

一是大力发展集贸市场,构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集贸市场在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和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该村集贸市场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及较强的辐射能力,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

二是打造蔬果基地。该村有种植优质苹果、辣椒的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规模,但还需要提高栽培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实行规模连片种植,我们下访组建议成立合作社,打破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观念,分享选种、种植、采摘等方面的好经验,聘请专家加强种植培训,实行抱团发展。市场需要什么,菜农果农种什么,蔬果基地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调整种植品种和每个品种的种植量,成为区内种植品种最齐全的蔬果基地之一。

三是帮助介绍外出打工。通过对留村尚未外出的农民工的调查,基本掌握了他们的特长和能力,下一步通过引带和培训,帮助他们外出务工,通过外出务工,开阔视野了,接触面宽了,社会常识学了,经验丰富了,经济收入高了,回来再带动村经济发展。

四、几点思考

1.要切实转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工作作风直接体现着

我们基层机关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

俗话说“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因此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干事就是要服务,服务就要讲效能,能否高效服务,也是对干部是否下决心真抓实干的一种检验。我们是基层的工作者,直接面对的是群众老百姓,因此更应该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尽职尽责解难题,让老百姓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党政部门不是“衙门”,能从我们机关和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是带“问”去访。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走访中,我认为除了要介绍本职工作外,还要注意针对基础设施、农村惠民政策等方面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收集群众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特别是要针对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要多问多想。

二是带“情”去访。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非常欢迎干部能多听听百姓呼声,多下基层走走。虽然个别群众对少数个别干部有些看法,甚至有些不满,但我们只要带着最真实的感情,用平和的心态,讲朴素的语言,和他们促膝谈心,群众定会抛开某些偏见,真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议。如在此次下访中,我们对各项政策的落实进行宣传,多次上门与村民谈心,讲政策,讲法律,解除

其心中疙瘩,因此开启了群众的心门,纷纷提出希望。通过走访,笔者感受到,人民群众是善良的、朴实的,只要我们是真心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就完全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且干群关系比以前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的干部要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把走访群众作为一种责任,腿跑得更勤一些,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三是带“实”去访。在活动中,我们切忌不“实”,不能作风漂浮,只玩于形式,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做起,通过一件件小事办理,一件件难事的解决,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增进人民群众与干部的感情,对群众提出最为反感的干部办事不公开和群众最为关心的切身利益等意见,我们要当工作重点,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切实解决,而对一些小事也要用心去办,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个个去落实、反馈,才能使走访真正取得实效。

2.促进农民增收,还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效益农业,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宋继鲁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是以提高农产品

优质品率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二是以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产值中的比重。三是以集贸市场为重点,构建农村经济发展平台,四是以培植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把我们已有的优势与有效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做好特色产业。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5

------米脂县种子管理站姬伟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在全县实施“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为期半个月深入村组调研,深刻感受到农村这几年变化之大,处处洋溢着和谐气氛,处处绽放着幸福喜悦。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与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发展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本调研报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刻阐述,认真分析印斗镇后印斗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民增收困难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措施。

一、基本情况 后印斗村位于米脂县城东15公里处,是米脂县贫困村之一。全村共五个村民小组,277户,855人。总耕地面积3500亩,其中梯田1000亩、坮坝地300亩,退耕还林403亩,荒山荒坡治理500亩。现外出人口615人,在家人口240人。全村每年劳务输出250人,年收入300多万。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二、农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基本普及,都是用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基本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2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

三是电话、手机基本普及。在调查的农户中,70%的安装了电话,75%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实现了道路畅通,建起了村民学习、娱乐活动室。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

2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三、存在问题

通过为期半个月深入村组入户走访,与群众同吃同住,了解民情,解决困难,帮定计划,走访105户群众,征求意见或建议发现: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十分缓慢,现在基本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造成农村基层运转困难,公益事业长期投入不足,生产和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改善;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生产道路不通,西沟200亩坝地周边都是树,严重影响着坝地的种植,土地灌溉面积少,都要靠天下雨,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

(二)资源枯竭,村收入贫乏

属村集体所有的林地很少,基本上没有能砍伐的林木和种植的耕地,村财十分贫乏,除出租地收入外,村财几乎没有收入。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当前,部分农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由于农民科

3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目前,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问题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暂时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党员、干部严重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党员平均年龄达到57岁。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少,导致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六、合理化建议措施

(一)紧抓政策机遇

中央从2004年以来将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解决“三农”难题,始终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

4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好中央政策,寻求各方支持和援助,从财政支出、企业扶助、农业生产补贴等各方面给予农民帮助和实惠。

(二)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一至二门实用科学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加强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投入,争取资金支持

要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一是重点支持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条件,促进生产集约化、专业化,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从而带动村的经济效益。二是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开通生产道路、复垦西沟大坝、培育主导产业。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五)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只有从组织上加强村班子建设,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才能真正做到支部所在、民心所向。认真抓好发展年轻党员工作,使党员、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真正帮助广大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农村的情况会更好。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6

自三月上旬,“千名干部下基层”的动员会以来,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驻村工作组非常严格地依照县委的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近两个月来,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生、解民忧、帮民困;为村级经济发展摸情况、查问题、作指导,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现总结归纳如下:

1、农村党建工作是发展村级经济的核心动力。×××村现有四个石料加工场。每天的炮声、震动、灰尘、噪音等问题,矛盾纠纷时刻发生,可没有一类去镇、县上访的案例;原因是什么?他们有一个坚强有战斗力的党支部。他们工作是很注重细节,出现矛盾纠纷总是从人性、事理、法律角度分门别类地公正解决问题。每天8:00前村办公楼开门接待并协调相关矛盾纠纷和实际问题,工作总是善始善终。

村级发展有了一个正常和谐的环境,才有老板的生存空间,村民才有收入,村集体才有受益,国家才有税收。因此,解决好农村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好村级党组织的工作是否有战斗力的问题。“政治路线确认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2、想做事,思发展,做成事是村级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几年来的努力工作,×××村十个小组,现已彻底地解决好了行路难的问题,南坳、付家冲路道现已全线贯通;河道、水系、当家塘建设现已基本完善;全村十个小组现已硬化了

六个小组的水泥稻场;今年植树湿地松苗二万株、意杨树苗一万株,真正做到了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他们还献爱心用真情帮助畅通了去孟冲村大塘角的道路,彻底解决了两村村民来往不便利的历史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民间经济交往的正常发展。

3、民心问题“人心齐,泰山移”。×××村原负债达60余万元,据走访调查,接二连三地更换书记达七人次。村务、财务、事务是极度混乱。自2005年11月份,大家公选出×××同志出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以来,他很认真地做好细节工作,务实地搞好村级经济发展工作,村民的民心由原来的离心离德到现在的同心同德,这是一个很大的“攻心”改变过程;先前村级山林起火后灭火是叫不动人,公益劳动是请不动人,到现在大家是涌跃参加。这一点,在现实的今天是难得的。据摸底,×××村经过六年来的努力,现已还清历史债务三十余万元,从根本上树立了村务、财务、党务、事务的工作正气,有效地争取了民心,获得了村级经济发展的无价之宝。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已投资40余万元建成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改变了原村务工作是借屋躲雨的环境,同时配置了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等,丰富了村民的娱乐生活。综观农村工作,每个自然村的发展,靠几个村干部是绝对不行的,必须凝聚人心、整体合一、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达到经济发展的可观效果。由于×××党支部的辛勤

努力,2008年2月被省委表彰为“五好村级党组织”;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真是大变样了。因此,做好任何工作,首先必须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4、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土地是百姓生存的前提,又是村级经济发展必备的生产要素。现实的状况有许多村民出外打工,农田被荒芜,但村、组又无权干扰,国家对农民种粮补贴还是归各田主,我们眼看着村级经济发展中,做工作,说事理,村民无集体主义的思想严重。对于这一问题,上级组织完全应对二轮承包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明确其责、权、利,应出台政策;如:不种的,荒芜了的,村有权收回相应土地,国家不予种植补贴。让这些荒芜的土地由村民委员会来掌管,使其真正发挥社会效益。此类问题,目前是农村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人各分流,土尽其用。

5、原历史债务问题。村级经济的正常的发展,离不开无债务压力的适度空间。自2002年党和政府对农村各村级债务锁定以来,原历欠债务有的村根本无法偿还,×××村是在边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节省想办法还了原历史部分债务,工作现在又不能向社会征收,像这样下去,村有点经济活力,造了一点血,又被取走去弥补先前的不足,村级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实力不强,国家对原债务锁定到何时才能分

期分段解锁,真正帮助各自然村补血,增加造血功能,从而有效地让农村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我们深入到×××村了解,这几年尽管他们努力工作,经济是有发展,但还是后劲不足,实力不强,有点收入就被还历史债务了。因此,锁债务只能是暂时的,这个锁一定不能长时间锁下去,应依实际情况,针对农村的债务问题,相应地出台化债、还债、付息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活村级经济。

6、计划生育难于统管的问题。计划生育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大的基本国策,但就农村工作实际,在管理上难度很大。第一,育龄夫妇只要是经济状况好一点,就出外务工,管理上是没有办法的;第二,村级行政宣传与管理与县执法罚款没有统一,出现了计划外生育得到了孩子,有钱的,按规定补上罚款就行了,县执法大队收了款得了收入,可村里的工作是一票否决,像这样长时间下去,总有点不妥,久而久之,必须会引起恶性循环。建议:对于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要政府要有硬措施,村级要有硬环境,执法部门必须要有硬态度。只有上、下、村内、外联动,建立有效人性化管理机制,此项工作才会从源头上治理好的。

以上点滴是我们工组在入户×××村近两个月来,收集的部分有针对性的问题,结合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工作,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对待“三农”工作一定要搞真的,搞务实的,搞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切不可劳命伤财。只要有心、用心、真心去做农村工作,我们认为是没有做不好的。×××村几年来的发展工作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例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深信,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获取了发展中的一手资料,将这些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作为我们今后农村工作的指南,发展好“三农”经济也将会是一步步地有效推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有成效的。

浅析如何做称职的基层干部 篇7

一、讲政治, 多学习, 做清醒官

“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是江总书记对广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读书不仅能使人明辨是非、提高修养, 而且也是领导干部增长知识和才干, 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的重要手段, 更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一名领导干部, 如果没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就会出现精神和行动上的迷惘;如果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决策能力, 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就会使工作不得要领。就当今而言, 人们的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使我们的工作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 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带好队伍、干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加强学习, 掌握新知识, 适应新形势, 保持清醒的头脑, 为干好本职工作积蓄能量。

二、讲团结, 多理解, 做明白官

团结就是力量。纵观目前大大小小、众多的领导班子, 绝大多数是团结的, 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但是不团结的现象仍然存在。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貌和神离型;二是暗中拆台型;三是公开对抗型。凡此种种, 究其原因, 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 这就是“私”字。有了“私”字, 就会心胸狭窄, 容不得人、容不得事、容不得不同意见;有了“私”字, 就会不思进取, 争名夺利, 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追求个人享乐。

作为领导班子的“一把手”必须心胸开阔, 要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量。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求大同存小异。对班子成员要明确授权, 防止班子成员出现气不顺、心不齐的现象;班子成员则要本着对集体负责的原则, 有事摆在桌面上, 一旦集体做出决定, 对外只能一个声音, 齐心协力抓落实。另外, 班子成员之间要学习“换位思考”的方法, 能够站在对方的位置和立场考虑事情和问题, 切忌你吹你的号, 我唱我的调,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既不利于内部团结, 也使下属无所适从。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班子的凝聚力, 做到政令畅通, 从而使工作事半功倍。

三、讲正气, 多奉献, 做正直官

身不正, 虽有令也不能行:身正, 无令也从之。正气是领导着靠优良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它主要反应在政治觉悟、思想品德、才智学识、专业技能上。领导干部也要起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也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作用。而以身作则带动人的作用, 基本上是靠两条:一是靠领导者的权威;二是靠领导者多作奉献的人格力量。因此, 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真理, 敢于直言, 敢于说真话, 摒弃那种因怕得罪领导或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必避重就轻、阴俸阳违、满天过海等所谓的政治成熟。充分发挥真理征服人、启迪人、感召人的伟大力量, 同时真正做到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为什么有的领导讲的话叫人心服口服, 并且能迅速地付诸行动, 而有的领导讲的叫人半信半疑, 甚至产生反感?这里虽有种种原因, 但是重要的一条, 在于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不同。几年前我们都听过李国安讲理想、徐虎讲奉献、吴金印讲事业的专题报告, 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我们民族的希望, 令多少人赞叹, 他们之所以讲得感人, 除了他们的道理之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高尚的情操, 乐于奉献的人格魅力。

四、讲廉洁, 多自查, 做无私官

为官一时, 做人一世, 要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干部的言行举止,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工作状况和精神风貌。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汇报中指出:“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模范遵守纪律, 自觉接受监督, 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表率, 带领群众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基层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大事不糊涂, 小节要过硬;要耐得住清苦, 顶得住歪理, 抗得住诱惑,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时刻解剖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始终保持公仆的本色, 做一个心胸坦荡的干部。

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篇8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委书记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事业的带头人,作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李源潮部长曾经不止一次地要求和勉励县委书记们要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书记。在地方党委换届后的新任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学院座谈会上,李源潮部长再次要求县委书记要做到“身在基层、心入基层”,既是对新任县委书记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严格要求。那么,干部如何才能做到“身在基层、心入基层”呢?

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执政的先行。无论是县委书记,还是其他基层干部,要想真正扎根基层、身在基层、心入基层、情牵百姓,首先必须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追求科学发展的政绩,追求造福百姓的政绩,追求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绩。要坚持秉公用权、民主用权、阳光用权,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团结干事的表率、民主决策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要始终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对党忠诚,为国尽责,把群众的安居乐业、平安健康、幸福和困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好公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县委书记,个别基层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其责。而是心存杂念、心有私欲,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扭曲,成天盘算着个人利益与个人升迁,导致虽然身在基层,但心却不入基层。这样的干部也不可能赢得百姓的心。

坚持务实的作风。干部“身在基层、心入基层”看似一种沉下去的工作状态,其实是一种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试想一个工作不扎实的干部,怎么能够真正做到“身在基层、心入基层”,以基层为主阵地,把群众当亲人,恪尽职守、干事创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辜负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呢?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不是今天才提。但是,如何联系,却很有講究。李源潮部长的勉励中,一个关键词是“直接联系”,也就是说要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要“接地气”,而不是浮在表面、漂在上面。其实,个别领导干部,包括一些县委书记,也经常下基层调研考察,但是他们到下面去,是提前打招呼、事先做安排,记者不到不出发,而且还要三陪四从,甚至警车开道、鼓乐迎接,即便到了基层,也有群众代表,但都是精心挑选、刻意准备,名曰“下基层”,倒不如说是表演、显摆。看似考虑很周全、过程很紧凑,但依然摆脱不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阴影和翻版。离开了“务实”、“求实”,也就背离了宗旨原则。

打造过硬的本领。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都在基层。而领导干部下基层是为解决问题去的,是为了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造福一方来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全面的能力、超强的素质,不可能把工作落实好、把问题解决好、把困难破解好。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等,要不断提升执政的能力和水平,要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能力,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基层中,锤炼和培养综合素质。要建立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经常到下面去,到群众中去,做到身在基层、心入基层;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要有高尚的品德追求,加强道德修养,以德修身、以德服众;要为民、务实、清廉,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严格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唯有如此,才能在基层的主战场、主阵地站稳脚跟,不被困难和问题难倒,不被诱惑和私欲打倒,从而做到“身在基层、心入基层”,在基层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先进性。

上一篇:彩色中国教案下一篇:期末市场营销课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