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2024-05-10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精选10篇)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1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偶得

“群众利益无小事”,“藏富于民”,“普惠金融”,这些词耳熟能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会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工作途径。老百姓,支持党取得政权,让党代表群众的利益,为广大群众谋幸福生活,这是群众的期盼。所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还有群众生活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需要拉一把,扶一扶,推一下。

社会安定来自于百姓安居乐业,“无农不稳”批的是农业产业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一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藏富于民”也是我所期望实现的,“水涨船高,民富国强”。浙江农信不自于群众,服务群众六十多载,自身的发展也是受惠于群众点点滴滴的汇聚。

普惠金融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金融行业,而我们浙江农信是普惠金融的真正“笃行者”。因为它有源,有根,有径。因而它的发展能像古人所说:“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我参加农信工作二十多年,我从小目睹农信人朴实无华的支农情结。我的舅公就是一位,群众有困难找他总是热情相助,而亲戚有事找他,他从不徇私情。到老一直受人尊重,这也是我到农信社工作的一种动力。

“立足三农,支持中小”,农信服务“广覆盖、深受惠、长相助”。这一实质恰恰吻合普惠金融的本质,“为中低收入阶层甚至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其理念,也与普惠金融一致,即“让每个人拥有并实际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有机会参与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农信社门槛低,百姓愿意到信用社,因为这是群众自己的银行。我们走村串户,披星戴月,东家出西家进,端个板凳拉起家常,群众与我们心近了,情更浓了,农商行的新名字让他们将六十年的农信社深深地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推行“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是三大目标,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是五大实际行动。这些都是我们农信社支农支小的历史传承,是浙江农信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浙江农信从做强做优向行大善大爱的转变之举。

普惠金融工程,让农商银行的称呼走进百姓心里,真心真意为百姓服务,也必换来群众的支持,推动农商银行跨向更美好的明天。

姚庄支行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2

关键词:手机银行,普惠金融,互联网农村金融

1 手机银行与普惠金融

1.1 手机银行的内涵

手机银行又称移动银行,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手机银行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和移动电话为客户提供诸多金融服务,如信息查询、跨行汇款、自助缴费、定活互转、网上购物账单支付、主动收付款、信用卡还款、农户贷款等。

1.2 普惠金融

“金融包容”这一概念由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CGAP对“金融包容”的定义是指没有享受到银行服务的人们能够获得金融服务。

在国内,有学者将“金融包容”翻译成普惠性金融,金融包容就是指金融服务能够辐射广大低收入群体,如农户、小微企业等。这里的金融服务不仅可以由传统银行来提供,也可以由移动运营商等非银行机构来提供,不仅实体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而且更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供。

1.3 手机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

为了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2014年,银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222号),着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金融形态的变革过程中,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由于手机银行服务覆盖率高,降低了交易成本,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向“低成本、广覆盖、可复制、易推广”发展,支持“三农”,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性业务,实现偏远地区金融全覆盖,提高农村地区资金使用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信息通信技术使穷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成为可能,进而提高了金融包容性水平,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2 手机银行主要典型代表模式

2.1 传统商业银行主导的手机银行

传统银行主导手机银行最开始诞生于捷克,20世纪90年代末,由该国银行Expandia Bank与移动通信运营商Radiomobile在首都布拉格联合推出手机银行业务。银行主导的菲律宾的SMAR Tmoney,到2010年年底,累计实现业务交易量560亿比索(折合13.6亿美元),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最初的手机银行大多都是传统银行主导,移动运营商只提供运营平台,比较典型如欧美发达国家,银行信息化水平最高,得以广泛普及。其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以及亚洲的新兴市场印度和中国等迅速跟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2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

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与穷人联系最为紧密,主要在肯尼亚为代表的非洲国家。2008年,肯尼亚仅有876个银行网点,平均每万人银行网点数仅为0.2,其金融覆盖严重不足,金融系统不发达,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金融服务,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匮乏更为严重。对基本金融服务的渴求致使,肯尼亚出现M-Pesa这种新兴手机银行模式。

2014年年底M-Pesa在全国拥有81025个代理点,平均每万人拥有代理点数达19.38个。肯尼亚M-Pesa已经成为全球接受度最高的手机支付系统,在肯尼亚,M-Pesa的汇款业务已超过其国内所有金融机构的总和。在农村地区,移动金融代理点(主要是M-Pesa代理点)分布的高密度让客户就近获得金融服务。

2.3 第三方支付公司/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手机银行

非洲国家赞比亚的Cel Pay,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主导的手机银行,也是属于非传统银行主导,旨在为农业部门中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简便、快捷、安全的交易服务。该模式侧重于B2C支付(如龙头企业对合同种植农户的支付)。由第三方提供交易平台并帮助客户建立移动货币转账交易系统,在客户的内部流程中加入移动货币操作。第三方提供的交易平台与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平台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第三方同移动网络运营商一样,注重发展自己的代理商网络以支持现金和移动货币的兑换,而现有农业基础设施如合作社、仓库、生产资料供应商等完全可以扮演代理商的角色。对金融业发展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3 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发展分析

3.1 我国农村部分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空白

农村金融在过去发展过程中,表面似乎建立起了相互协调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还有部分地区存在金融空白,包括手机银行业务的空白。

我国农村已有的金融机构都喜欢做大做强,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高风险和高交易成本。各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一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都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这些手机银行业务更多的是网上银行的手机化,难以满足农户的需要。与在国外农村手机银行蓬勃发展不同,更多地在城市推广,即使在农村零星推广的手机银行,也主要满足农户汇款和转账等方面的需求,手机银行创新程度还远远不够,局限了手机银行为农户服务,其运营模式跟传统银行差别不大,难以适应农村金融的需求。

3.2 银行对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意义

随着中国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据工信部数据,2013年我国手机普及率已达90%以上,截至2014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4.5%,移动电话在农村拥有巨大用户群体,表明农村移动支付具有良好推广基础。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人,较2014年年底增加1694万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人,较2014年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

农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领域重要环节,业务单一、供给不足等问题还很突出,随着农村金融业整体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到不断完善,但仍远落后于城市。手机银行交易不需要设立网点,节省了设点费用;不需要重置设备与人员,节省了设备购置费和人工费用。如在菲律宾,通过传统银行办理一笔业务的成本大约是2.5美元,而手机银行仅需0.5美元。

在秘鲁,通过传统银行办理现金业务的成本大约是0.85美元,而手机银行仅需0.32美元。较之国外状况,中国还有很多村镇存在金融机构空白。开展手机银行业务,发挥低成本的优势,对中国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3 手机银行业务的农村普惠金融路径

需要农村移动金融创新、移动银行领先的战略思路,以广大农村客户需求为导向,领跑移动金融潮流,确保农村客户资金与信息安全,建立牢固的安全防控体系,将风险管理作为移动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石。

4 手机银行推进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降低收费标准

国家层面上,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倾斜,政府部门应采取加大财政补贴、政府统一采购等有效措施,推出适合农村群体具备金融服务定制内容的低价格手机,鼓励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业务。

银行层面上,立足长远,让农村的低收入者享受到低价格使用手机银行业务的资费,开展手机银行业务在减少在这些地区的开办和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吸引大批的农村地区客户资源,拓宽银行的服务群体。

移动运营商层面上,降低农村地区手机网络流量费,让更多的农村地区居民用得起手机,使其切实感受到手机银行带来的便捷性。为贫困农村地区及人口服务,在服务贫困人口与农村普惠金融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

各方加大农村手机银行宣传力度,以往发宣传单的方式效果不是很好。将手机银行办理流程、安全保障、操作事项等通过现场演示和用户体验等方式向群众讲解,消除用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和操作性的顾虑。

4.2 建立整体发展规划,开发农民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

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协调,共同商讨制定手机银行发展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对相关具体事项予以明确和规范。针对我国国情,明确银行主导的手机银行发展模式,也可以开辟一些业务由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发展模式。发挥银行体系在清算网络、支付安全及合规监管方面的优势,加强与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合作,推动手机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快速普及和应用。

在目前开发的查缴费业务、购物业务、理财手机银行的业务基础上,在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开发更多符合农民特色需求的手机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保险、结算和支付等业务。将惠农信息等增值服务加入手机银行业务中。

4.3 强化安全保障,从法律层面防范手机银行风险

提高手机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建立健全我国手机银行的法律法规,对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进行全程数据安全加密,配备防火墙、入侵窃密检测系统等必要的安全措施。在农村地区进行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保障措施,对手机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基础知识及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增强农民使用手机银行的安全防范意识。

4.4 借鉴国际经验,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广试点

非洲国家手机银行从最初主要解决穷人的基本金融服务问题,发展到后来通过手机银行为所有人提供不限于基本金融服务的业务。我国应该借鉴非洲国家手机银行创新模式这些经验,积极推动农村手机银行业务的开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手机银行业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舟.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89-90.

[2]刘海二,曾真.手机银行实现金融普惠的着力点——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功能视角[J].西南金融,2016(1):33-36.

[3]王立平,申建文.手机银行与农村普惠金融[J].中国金融,2016(2):50-51.

[4]牛瑞芳.中国农村手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J].新金融,2012(2):54-56.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6]刘海二.全球手机银行的现状、模式、监管与金融包容[J].上海金融,2013(9):39-44.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3

“惠农兴村”的“七表三库”

宜宾南溪农商银行从成立之初的乡镇单一法人社到区县一级股份合作制联社两级法人的统一,再到股份制农商银行的成立,六十二年的风雨历程,三代农信人的艰苦奋斗,成就了南溪农商银行如今占据着整个南溪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36.81%的存款规模和33.37%的贷款规模。

南溪农商银行的传奇离不开哺育她、滋养她的农村市场。面对银行业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利率市场化,网络金融的异军突起,筑牢农村阵地,把南溪农商行赖以生存的农村市场做实、做细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之下,南溪农商银行开始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农户的金融需求,抓实“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基础,扎实开展“惠农兴村”金融服务民生工程建设,实现“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持续、健康、稳健发展,最终制定实施了《宜宾南溪农商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民生工程“七表三库”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14年6月初先期在城郊支行、罗龙支行、裴石支行和白云分理处试点实施。“七表三库”的模式,可以说是南溪农商银行创新普惠金融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一次创举。

所谓“七表三库”是指农户信用等级评分表、种植业大户基础信息表、养殖业大户基础信息表、加工大户基础信息表、农户专合组织基础信息表、家庭农场经营主体信息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表这七表和农户抽样调查问卷库、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家庭信息库、产品体系库这三库。

早在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在繁荣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要规避涉农信贷风险,以确保金融安全。可以说,南溪农商银行制定“七表”中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分表就是为提高安全信贷而制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评分表包含了农户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资产情况、信用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这四个方面的情况来判定分数,未达到60分的农户不作为南溪农商银行的授信用户,在起点上规避信贷风险。而“七表”中,表表相联,各个表库单号对应,一目了然,方便银行对农户清楚、全面的了解。

相对于“七表”规避信贷安全风险而言,“三库”更是体现出南溪农商银行服务农户、服务小微的细心。产品体系库让“惠农兴村”金融服务民生工程的产品体系一目了然,通过对各个产品的对比,农户可以轻易选择出最适合于自己的金融产品。农户抽样调查问卷库更是直接反馈出农户对南溪农商银行的感知评价,有助于银行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这是一种直接而有效的反馈方式。

“七表三库”的制定得到了多方的充分肯定。人民银行宜宾中心支行行长王比一对创新设计的“七表三库”倍加赞赏,他认为“表库”已将人民银行的信用体系建设信息库中的内容基本覆盖,也要求南溪农商银行把农村市场的“七表三库”工作做实,切实服务好“三农”。

为扎实做好“七表三库”工作,南溪农商银行召开了专题工作会,安排部署调研工作实施步骤;召集各支行、分理处负责人、客户经理学习讨论“七表三库”填制规范;制定调研实施方案,成立督导组、工作小组,并根据各支行辖内村(社区)数量、农户数量等,设定调研工作时间进度表。要求各支行、分理处扎实开展好“七表三库”调研工作,及时、真实、全面了解农户信息,特别是掌握农户金融服务需求,要急农户之所急,量身制定“三农”金融服务产品,以此让广大农户享受方便快捷、安全的现代金融服务。

心系“三农”的橘香园案例

位于宜宾市南溪区裴石乡中坝村的橘香园家庭农场就得益于南溪农商银行的“七表三库” “惠农兴村”金融服务民生工程。2014年3月初,橘香园家庭农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南溪农商银行董事长罗伟亲自带领三农部、小微企业部员工深入农场开展“七表三库”调查。

南溪区裴石乡中坝村3组,“支农再贷款示范点”的牌子就立在路旁,这个“点”就是包小飞的橘香园家庭农场。整个农场面积28亩,主要种植无核橙、无核血橙、鹅蛋柑、蔬菜和烟叶,还喂养了鸡、鸭、鱼、猪等家禽,开辟了鱼塘,在2014年又流转了8亩左右的土地进行草莓的栽培。“橘香园”家庭农场采用服务与经营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在积极寻求与南溪本地超市、农贸市场合作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同时利用中坝村的区位优势,打造生态休闲农场,吸引市区居民到农场游玩。

橘香园的主人包小飞说:“家庭农场从建农场、办证照,再到融资经营,都离不开南溪农商银行的鼎力帮助,开办以来,经营情况良好,2014年的净收入就约有40万元。”可以说,南溪农商行“七表三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的家庭农场贷款,包小飞是第一个受益者。

人民银行南溪支行行长聂霖充分肯定了南溪农商银行“七表三库”所做的工作,指出南溪首家家庭农场(即包小飞的橘香园家庭农场)的挂牌营业标志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加快了推进现代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人民银行也要求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现代新型农业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培育扶持更多像橘香园家庭农场一样的现代新型农业主体发展。

而当包小飞得知橘香园家庭农场作为支农再贷款的示范基地后,能得到支农再贷款的资金扶持和利率优惠,他非常激动。包小飞表示:“太感谢银行的领导了,真的没想到银行董事长会亲自到我这小小的农场,并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大的希望。我一定好好经营,把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带动附近农民致富,创富一方!”

对于南溪农商银行开展“七表三库”活动制定的家庭农场贷款和一些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贷款,人民银行宜宾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吴小北给予了肯定。他说,这是金融机构的服务创新突破,是普惠金融在农村支农支小、支持农村新生产主体的体现。

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是致力于将弱势群体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三农”和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历来备受重视,近两年来宜宾市也推出了很多普惠金融举措,建立了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惠农工程制度不断升级,但还存在金融服务和农村经济发展脱节、农户有效的信贷需求明显下降等现象。南溪农商银行开展的“七表三库”普惠金融活动,无疑是对农村金融创新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根据近年来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不断发展,如何推进普惠金融,吴小北还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尽快确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地位,构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政策扶持体系,为金融服务有效介入提供政策保障;创新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担保抵押和融资方式,对产业化程度高的生产主体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农业订单融资,对资信状况良好的生产主体发放信用贷款等。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4

发布日期:2013-09-26

“世界储协邮政银行论坛”在北京举办

9月26日,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邮政储蓄银行论坛”(简称:世界储协邮政银行论坛)在北京召开。

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等国际性组织以及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金融等机构代表,齐聚北京,围绕论坛主题“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展开探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中国银监会监管四部主任沈晓明等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行长吕家进向全球业界分享了本行探索普惠金融的历程和成功经验。

据介绍,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是指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鉴于大中型企业和富裕人群已经拥有了金融服务的机会,建立普惠型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让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广大低收入群体获得金融服务。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充分肯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选择、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表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建立完善了财务会计核算和信息报告体系,进一步促进了监管效率的提高;资本实力不断增强;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刘明康指出,世界邮政储蓄和零售银行要走好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道路,应做好以下三点:改革是根本;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历史是关键;要真正地做好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吸收新鲜血液是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中国政府一方面要致力于包容性的增长,一方面正在做持续不断的扶贫工作。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有关金融普惠发展的活动,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也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信贷政策的指导,促进金融机构的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二是在涉农的和小微企业信贷方面推动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三是创新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贷款、助学贷款等面向城乡居民的、包容性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大力进行推广,努力使金融在就业、扶贫、助学等民生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四是切实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红利,为这些地方的老百姓提供基础的金融服务;五是加强金融社会权利保护,致力于加强公民金融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

刘士余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6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并指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两个系统的重要性。一是金融稳定当中的系统重要性。从金融领域角度讲,在中国银行业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规模最大、资产规模位居第七位、居民个人账户数量庞大、县域地区的网点覆盖率已超过98%,因此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状况、资产质量、流动性管理,直接关系到中国金融稳定的大势,具备金融稳定当中的系统重要性。二是促进包容性增长方面的服务重要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直在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也是政府期盼的,立足于服务城乡居民,立足于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县域以下的网络在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具有促进包容增长方面的服务重要性,这也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银监会监管四部主任沈晓明指出,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有利于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金融体系要为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他希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继续探索,大胆创新,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积极探索解决各类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问题,同时加大普惠金融产品、市场、机构、流程、系统、制度等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商业可持续能力。他表示,中国银监会将积极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灵活利用监管政策工具,把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支农支小要求嵌入监管体系之中,实施战略导向监管和信贷投向监管,建立健全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发挥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深度调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银行类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政府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积极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必将激活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迫切需要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广大城乡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步伐明显加快,移动金融、网络金融等新的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对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科技成果,发挥实体网络优势,把握时代脉搏,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是亟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也是全球邮政储蓄银行共同面临的全新课题。“普惠金融”的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相关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回报率相对较低,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通过6年来的实践,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性金融业务和追求商业可持续之间平衡的特色发展之路。

李国华说,“作为世界储协的会员机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对发展普惠金融进行了长期探索与实践。在2007年成立之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对中国的经济结构、金融环境及自身的问题和优势进行了认真、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普惠金融的战略定位。”他表示,自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秉承“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精神,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依托独特的网络关系、地缘优势和品牌效应,紧密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积极创新信贷品种和服务模式,充当起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建设者、小额信贷的主要提供者、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和实现国家战略使命的坚定推动者,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普惠金融模式下的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介绍了该行探索普惠金融的具体做法。一是做好小额贷款,支持农户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坚持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本行实际,探索小额贷款技术,成功破解农户融资服务难题。六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600多亿元,解决了600多万农户家庭的融资问题。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广大中小企业联系紧密,将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科学设计产品、建立专营机构、推动产品创新、注重商业模式升级、将“融资”和“融智”相结合,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行特点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之路。截至2013年8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400多万笔、金额达1.7万亿元,成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做好社区金融,改善社区居民金融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致力于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金融服务。截至2013年8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近3700亿元,其中在城镇地区累计发放消费贷款1200多亿元,占全部消费贷款的33%,对培育县域地区消费意识、改善消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做好普惠金融,还得益于两点:一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自 2009 年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就将选拔、培养对普惠金融有经验、有热情、有能力的扎根农村的大学生群体作为本行的人才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这些人才熟悉农村情况、了解农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状况的优势,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二是建立控制风险的IT系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发的信贷系统实行全国大集中,实现了贷款业务交易、资金调拨、会计核算和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贷款运作流程标准统一,贷款利率参数灵活设置,系统具备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功能,总行可以实时地监控每笔业务的具体情况,了解各地业务的发展数据和风险状况,能很好地满足贷款产品风险控制的需要,大大提升了贷款业务的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结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的实践和经验,吕家进就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倡议:一是深化普惠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普惠金融为方向,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构建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健全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宜农期货、期权衍生品创新,为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加大对普惠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金融体系。三是探索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要借鉴国际电信、邮政行业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的经验,设立普惠金融服务基金,通过一定比例补贴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到贫困地区开展服务。四是制定差别化监管政策。提供普惠金融的机构具有种类多、差异大、风险高、盈利能力弱等特点,可以通过“宽严相济”的差异化监管,如适度降低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要求,适当放宽服务对象的担保要求和担保品范围,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主动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五是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区域信用评价体系,努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环境。

据悉,世界储蓄银行协会是一个重要的非官方、非赢利性国际金融组织。目前,世界储协在90个国家拥有112家会员机构。自1998年开始,世界储协每年下半年举办邮政银行论坛,围绕相关议题,为邮政银行类会员机构提供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分享改革与发展经验。本届论坛围绕“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这一主题,由与会各方共同讨论邮政银行发展大计,不仅传承和体现了协会一贯的服务宗旨和理念,也是新形势下破解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有益尝试,对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维护世界经济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普惠金融的贵州实践与思考 篇5

普惠金融不是慈善金融,应该具有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提供机会。作为西部省份的贵州,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城乡金融统筹发展任重道远,必须依靠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普惠金融从本质上讲,是要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所有人都能以可承担的成本获得金融服务,有效参加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普惠金融首先体现了一种公平的理念;其次,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小微企业和贫困人口提供机会;第三,普惠金融不应该是慈善金融,应该具有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普惠金融区别于财政转移支付及公益资助等的重要属性。

突破难点和瓶颈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人均GDP全国垫底,是全国的扶贫攻坚重点省份,也是全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瓶颈。

贵州省农信社目前是贵州最大的地方金融法人机构,全省有84家行社、2400个网点、2.5万名员工。贵州省农信社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大突破,与勇当发展普惠金融主力军是分不开的。2013年末,全省农信社近2000亿元贷款余额中,涉农贷款余额1720亿元,占比87%;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0亿元,占比65%以上。全省95%以上的农户贷款、90%以上的涉农贷款、70%以上的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和46%以上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都由贵州农信发放。

一是启动农村信用工程,助推“诚信贵州”建设。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广泛开展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并主动把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融入诚信农民建设中,既破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瓶颈,又推动了农村诚信建设,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

省联社从建设“诚信贵州”出发,于2011年率先在遵义市凤冈县创建全国第一个农村金融信用县,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信用工程创建的层次。截至2013年底,在全省780万农户中,建档农户747万户,建档面95.8%,评定信用等级农户数672万户,评定信用户641万户,累计贷款支持农户687万户,全省创建信用组51095个、信用村7557个、信用乡镇524个,创建农村金融信用县10个。

自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以来,贵州农信采取利率优惠政策,少收农户贷款利息21亿元,并采取方便灵活的贷款方式,为农户节省贷款手续费3亿元,有效降低了农民融资成本。同时,贵州农信在全省开展以诚信社区、诚信商圈、诚信小微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城区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在打造城乡信用工程的基础上大力营造“信用是金、信用生金”的良好金融生态氛围,助推“诚信贵州”建设。

二是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13年底,贵州农信成立95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性贷款余额1279.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5.17%,共支持150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500余万人实现就业。同时,全省妇女创业贷款余额111.21亿元,支持大学生创业贷款余额7960万元,带动了近74万人就近就业。

三是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让农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贵州农信通过设立固定网点、便民服务点,布设ATM、POS机、农信银自助服务终端等,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架设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让城乡广大农民、社区居民、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金融服务。

截至2013年底,贵州农信已在全省267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设立机构网点,覆盖2955个行政村218万农户,实现乡乡有信用社、村村有便民服务点,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了100%,其中有185个乡镇便民服务点升格为固定网点。设立机构网点和便民服务点后,广大农民能够方便就近办理存取款、贷款、领取低保和涉农补贴等金融业务,每年节省往返车船费达到2.3亿元;全省农信社通存通兑免费,累计为农民节省手续费达5.2亿元。同时,在城郊商贸流通区、农村边远地区行政村或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安装农信银自助服务终端3556台、POS机8312台、ATM1290台,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捷、便利、安全的金融服务。

四是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为解决农民工金融服务缺失问题,贵州农信树立“服务跟着农民走”的理念,在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率先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推出为农民工量身打造的“外出创业贷款”“返乡创业贷款”“困难帮扶贷款”等信贷品种,逐步创建了“服务点+党支部+联络员+农民工”的服务模式,为农民工提供贴身服务,走出了一条金融支农的新路子。在贵州籍农民工较多的广东、福建等省(市)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有序引导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贵州农信已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27亿元,涉及农户8万余户,带动近2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五是推出农民工银行卡,拓宽农民工支付结算渠道。贵州农信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开通“农民工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率先在全国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持卡人可在贵州省内县及县以下农信社柜台取款和查询有关情况。贵州农信为全省580万农民工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六是实现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保障补贴资金安全。贵州省联社与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等部门协作,从2009年起对中央和省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采取省级通过农信社直接发放的方式,改变以往通过省、地、县三级财政逐级下拨资金,最后发放到涉农补贴农户的做法。全省农信社以“信合惠农一折通”为载体,代理兑付涉农补贴资金,减少了涉农补贴资金兑付的中间环节,有效防止了补贴资金的“跑冒滴漏”,保证了涉农补贴资金安全。目前,贵州农信已通过“信合惠农一折通”累计无偿代理发放中央和省级涉农补贴资金300亿元,让全省1497个乡镇740万农户及时、安全、方便地领取涉农补贴资金。

七是成立信合公益基金会,承担社会责任。2013年,贵州农信组建贵州省首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基金会,计划未来十年从利润中捐出45亿元用于贵州的教育和生态移民扶贫事业。目前,启动“信合情?同心梦――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和“诚者信合?梦圆金秋助学行动”,支持全省扶贫开发、教育“9+3”计划等。在“信合情?同心梦――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中,无偿资助2400万元。另外,贵州信合积极与团省委共同发起“春晖行动”,开展了“春晖感恩教育”“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春晖映晚晴”“温暖贫困母亲”“春晖助学”等系列主题活动。近年来,省联社共向社会捐助资金近3000万元。

纵深推进形势严峻

通过结合业务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发展,贵州信合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发展,但纵深推进普惠金融、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部分经营网点尤其是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经营网点亏损比较严重。贵州农信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多数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少、经济总量较低,农信社业务拓展受到严重制约,加之设立网点的固定资产、人员、运维成本高,保本点难以达到,每年亏损近亿元,亏损情况比较严重。

其次,自身盈利模式单一。贵州农信目前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利差收入,收入来源结构极为单一。随着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必将加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随时可能推出,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等随之兴起,贵州农信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市场竞争,依靠传统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贵州农信整体以盈补亏的能力将受到一定程度制约,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也将随之受限。

第三,业务发展风险较高。贵州农信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为使命,由于涉农及小企业贷款小额分散,缺乏有效抵押、担保,加之我国目前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缺乏,贵州农信承担了较高的业务发展风险,发展普惠金融的能力也随之受限。

第四,国家扶持政策不完善。例如受到人民银行贷款规模限制,头寸无法投放,大量信用评级较好的农民无法得到贷款等。

需形成多方合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这更加坚定了贵州农信继续将普惠金融事业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但是,作为西部省份的贵州,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城乡金融统筹发展任重道远,仅靠贵州农信一家之力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政府要“给力”。各级政府应落实有关对农信社的扶持政策,并通过政府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吸引保险、证券、担保公司等机构参与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以及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供和增强农业生产和涉农贷款风险保障。

二是同业要合作。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是银行业共同的目标与责任,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信社等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农信社遍布城乡的服务渠道,将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丰富的产品与服务、政策性银行实惠的政策和资金等整合服务于“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发展普惠金融注入强大“正能量”。

普惠金融知识发展规划作用与方向 篇6

普惠金融知识发展规划作用与方向

近几年来,我国受到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互联网+”的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普惠金融知识发展规划作用与方向,更吸引了很多年轻学子励志进入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并已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一直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移动互联网支付使用率较高的特点,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中上游水平,全盛金融超市

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普惠金融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商业可持续性有待提升。

普惠金融知识与发展规划从哪些方面进行呢:

一、机会平等、惠及民生。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让所有阶层和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金融服务。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使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均衡布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二、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和区域平衡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优先解决欠发达地区、薄弱环节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问题,鼓励各部门、各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做到服水土、接地气、益大众。

三、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

要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乡镇一级基本实现银行物理网点和保险服务全覆盖,巩固助农取款服务村级覆盖网络,提高利用效率,推动行政村一级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拓展城市社区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显著改善城镇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四、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

大幅改善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的金融支持,完善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金融服务。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的金融支持。提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覆盖率。提高小微企业信用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覆盖率,力争使农业保险参保农户覆盖率提升至95%以上。

充分调动、发挥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业态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引导各类型机构和组织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市场定位,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各自优势,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全盛金融超市

发挥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有益作用。积极鼓励网络支付机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支付服务,提升支付效率。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难问题。发挥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作用。发挥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门槛低、变现快的特点,满足各消 费群体多层次的投资理财需求。

普惠金融从建立健全的信用信息体系,加快建立多层级的小微企业和农民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个人、农户家庭等多维度信用数据可应用。扩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降低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征信成本。积极培育从事小微企业和农民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构建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通过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及地方各级信用信息 共享平台,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

普惠金融从建立统计体系,在整合、甄选目前有关部门涉及普惠金融管理数据基础上,设计形成包括普惠金融可得情况、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用于统计、分析和反映各地区、各机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建立跨部门工作组,开展普惠金融专项调查和统计,全面掌握普惠金融服务基础数据和信息。建立评估考核体 系,形成动态评估机制。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以及农村贫困人口、创业农民、创业大中专学生、残疾劳动者等初始创业者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使其掌握符合其需求的金融知识。注重培养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建立金融知识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推动部分大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金融基础知识相关公共课。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7

1.即期汇率是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

A.两天 B.三天 c.一周 D.一月

2.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下列()交易在未发现交易可疑的情况下,仍不可免于大额交易报告。

A.同一金融机构开立的同一户名下的定期存款续存、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互转 B.客户与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金融交易,通过银行账户划转款项

c.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的债券交易

D.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发起的税收、错账冲正、利息支付

3.依据《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会议的职权不包括()o A.核查债权 B.宣告债务人破产 c.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 D.通过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

4.下列关于商业银行依法冻结单位存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冻结的款项如需解冻,应由被冻结单位提出申请,并说明被冻结原因,银行视。情况决定是否解冻

B.冻结期满前,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冻结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办理继续冻结手续,每次续冻期限最长为1年

C.逾期未办理继续冻结手续的,视为自动撤销冻结

D.如果冻结单位存款发生失误,只能在6个月冻结期后解除冻结

5.银监会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要其就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做出说明。这是银监会监管措施中的()。

A.现场检查 B.监管谈话 c.非现场监管 D.信息披露监管

【参考答案】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C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8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并于2007年3月依法成立。2012年2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此间,邮储银行经历了“蛹化蝴蝶”的华丽转身。

“邮储银行第一个5年实现了从储蓄到零售银行角色的转变,下一个5年,它将从零售银行向全能型商业银行转型,做好中国的普惠金融,走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能银行”饱受诟病,大而不强的金融机构不堪一击——“全能”不再是实力的象征。对此,吕家进特别解释说,邮储银行要发展的“全能”绝不是简单的大而全,而是在突出零售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业务支持核心业务发展的框架。而对于未来邮储银行的上市进程,吕家进直言,“我们要认真准备,择机上市”。银行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要继续扩大资产规模都需要资本金的支撑,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募集资金是必然选择。

在业内人士看来,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甩开膀子”进行改革,并用明确的发展步骤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普惠金融之路

从2007 年组建至今,邮储银行传承了百年前“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16 字精神,找准了邮储银行在市场的定位: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走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道路。吕家进认为,邮政储蓄的历史沉淀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思路。

虽然2007年才成立,但邮政储蓄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18 年。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由冯农等留学生起草的、经法制局审核修改的《邮政储金条例》。次年7 月,邮政储金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等11 个城市开办邮政储金业务。

那时候,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邮政储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储户多为平民百姓。当时,中华邮政提出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满1元即可开户。

近百年之后,吕家进对此经营方针的理解更为深刻,“那时去银行存钱的都是富人,而从银行汇钱也需要有账户,穷人没有银行账户,寄钱不方便,所以邮政就来帮穷人寄钱,后来发现,老百姓手里有点零钱也想要存款,银行不为他们服务,那么邮政就来做这个事。世界各国的邮政储蓄基本上都是针对平民的。”

吕家进说:“这就是一种对市场的细分。”邮政储蓄基于网点遍布全国的优势和在百姓心中的良好信誉,有针对性地细分出了适合自己特色的市场。

截至2013年9月底,邮储银行3.9万个营业网点覆盖全国,城乡客户4.2亿人;资产总额为5.42万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七位;个人本外币存款余额达4.46万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四位;邮政金融业务收入1200多亿元,上年底的净利润是284亿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认为,当前邮储银行有大量可用

资金,在资金批发市场和同业业务上大有可为。中国有很多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随着邮储银行不断发展,将有更多新机遇。

邮储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9月26日,在邮储银行承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论坛”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对邮储银行成立6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表示高度肯定,并指出,在中国银行业中,邮储银行具有两个系统的重要性,即金融稳定当中的系统重要性以及促进包容性增长方面的服务重要性。

绿色信贷正当时

邮储银行成立6年来,适逢国家抑制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我们密切跟进国家政策导向,始终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原则,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准入标准和授信条件,实行行业授信限额管理,从源头上防控产能过剩信贷风险。”吕家进说。

邮储银行在找准定位的同时,也在积极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信贷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在战略层面,邮储银行高度重视推行绿色信贷。“邮储银行建立了绿色信贷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董事会统一领导、高管层积极支持、前中后台分工协作的绿色信贷合力。在零售信贷方面,重点支持符合绿色信贷理念的‘三农’、消费和小微企业领域,零售信贷占比不断扩大;在批发信贷方面,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吕家进介绍。

邮储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仅2013年三季度,邮储银行就授信审批绿色信贷项目18个,金额达到228亿元。邮储银行投放资金1300多亿元,支持国家电网公司、中广核集团及华能集团等五大发电企业集团,用于国家智能电网改造和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审批授信100多亿元,支持比亚迪股份、宇通客车集团等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邮储银行还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在广东、浙江和安徽等10多家分行创新推广了小水电专项贷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邮储银行还不断强化信贷管理机制,提升信贷管理能力。近年来,邮储银行加强全流程管理,严格贷款“三查”;严禁准入被列入环保“黑名单”的客户与产能过剩项目;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环保不过关的企业与项目实行“零容忍”政策;建立从支行到总行的“四级联动”的行业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区域与客户的风险监测,做到早发展、早预警、早处置。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发展绿色信贷和化解产能过剩信贷风险,战略定位是关键,组织管理是核心,转型升级是方向,授信政策是抓手,流程管理是保障,只要坚定信心、统一认识、加强管理、措施得当,就一定能够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绿色信贷发展。”吕家进说。

吕家进还对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改善开展绿色信贷的社会环境;二是完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注重以市场化手段化解产能过剩;三是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建立绿色信贷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借鉴推广

国内外绿色信贷发展的成功经验。

布局互联网金融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崭新的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给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传统银行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一场从桌面到掌上的金融业务模式变革已拉开序幕。

“这个机遇必须抓住。”吕家进坦言,“在整个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们从总行到省市分行,自上而下加快研究,提前布局。而那些领先的银行同业,既是我们学习和追赶的榜样,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吕家进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今天,邮储银行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快自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加快推广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视银行、网上银行,拓宽智能化、便捷化、立体化渠道服务;二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银行业,必须要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做好银行的互联网化。

“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化和银行互联网化是相向而行的列车,有的银行在实现银行互联网化的同时,也试水互联网金融,但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基本已经形成,没有更多的客户流量。我觉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形成资本和业务上的长期战略合作,互联网企业在金融人才、产品创新、专业管理上毕竟不如商业银行。”吕家进说。

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的管理层目前也在考虑与互联网协会、电子商务公司等进行合作,扩大客户的范围,以及和一些移动支付公司一起共同做好客户端的优化,从而真正为客户带来便利。”

业务流程再造 加速银行转型

当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对此,邮储银行加强流程再造,力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银行转型。

在“第十六届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邮政储蓄银行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表示,“业务流程再造是对原有的已经固化的流程、制度、模式进行改造,推进银行转型首先必须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流程再造。”

对于邮储银行如此庞大的规模,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会非常可观。比如,邮储银行依托全国统一开发的、数据集中处理的会计稽核系统,进行了流程优化改革,使得后督条线的人员大幅精减,同时风控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IT系统建设必须跟上。”吕家进表示,“我们面对的是4亿多的客户,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不断地适应客户要求。改造流程必然需要IT系统随之调整,这是业务流程再造的重要前提。”

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规模化流水线作业模式,提升营运效率,并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专业化的业务流程加强风险控制;三是减少和剥离网点操作性事务,促进网点转型,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此背景下,邮储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以及流程再造,正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满足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网络优势,立足服

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篇9

随着百度、腾讯、阿里三大集团强势介入我国的传统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正逐渐改变着大众的传统思维,各种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将互联网思维与金融行业进行充分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的金融模式。同时,互联网具有低成本性、开放性和草根性等独特优势,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以提高普惠金融的发展效率。

一、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普及

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助于普惠金融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而不受居民身份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既体现了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也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宗旨。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是保障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因素,将广大社会成员作为服务对象,有效解决了传统金融的差异化服务问题。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其开放属性满足广大居民的利益诉求,这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因此,互联网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普及,互联网视阈下普惠金融的发展将更具开放性。

(二)有助于普惠金融拓展有效客户

其次,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使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也使普惠金融的服务更加便利。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能有效平衡金融供给。例如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接入端口,这也使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得到了普及,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在传统金融物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实现了拓展有效客户群体的目的。

(三)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共享性

互联网的低成本性和草根性提高了互联网金融共享服务的可行性,这与普惠金融的共享性理念达成共识,普惠金融可以借助互联网推进和达成共享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金融交易的成本逐渐减小,而金融服务的范围则逐渐扩大。互联网以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依托,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普惠金融通过运用互联网及其大数据,有效控制了交易成本,为更多的客户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这种技术也降低了客户的准入门槛,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草根性。例如余额宝的推出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具有草根性,100 元也可以享受理财服务。由此可见,以互联网的草根性和低成本性为依托,为所有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形态下的重要服务模式。

二、“互联网+”视阈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路径

现如今,国家正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服务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拓展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政府不断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从业规范和行业准入制度,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金融的视角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路径主要概括为政府的扶持、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以及征信体系的建设三个方面。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国家应根据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共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普惠金融实现其价值理念和目标,就目前来说,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分别受到政府的支持和肯定,但还没有针对二者协同发展的相关政策。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也推动着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将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同时进行金融领域的深化,有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增加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除了相关政策的扶持,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增加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并对互联网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互联网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功能可以有效激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潜力,云计算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技术支持,而大数据则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大量客户信息,对数据中的隐藏价值进行挖掘,有助于提高互联网金融控制风险的能力和金融产品的营销精确度。增加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到强大的技术支持,不仅有助于互联网金融持久的技术保障生命力,还能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的物理支撑条件无法满足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导致普惠金融在互联网金融上的优势难以体现。

(三)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

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普惠金融的有效发展。普惠金融旨在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由于受众群体广泛,因此,更加重视对客户的信用审核。但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征信体系,而现行的征信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了解不足,无法为普惠金融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客户的信用状况对于普惠金融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征信体系的建设是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国家应提高对建设征信体系的重视程度,将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向普惠金融机构进行合理开放,同时,借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大数据功能,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评定,以确认客户的具体信用情况,补充征信体系中的漏洞,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征信审核系统才能促进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和核心价值是一项长期工程,若要在政策时要注意自律协会作用的发挥,要最大化的发挥自律协会的作用,政府要对自律协会进行有效管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明确自律协会的监管范围,明确自律协会的职责,促进自律协会自身的完善,让自律协会帮助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政府要做到与自律协会进行有效的合作,使监管机构更加完善,并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保障,以免出现监管范围不明确,监管职责不清晰,形成交叉监管的局面。同时为了确保我国法律机构颁布的《企业破产法》中的金融衍生品终止净额规定可以在我国金融市场上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并做到有效实行,政府就要通过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金融衍生品终止净额规定的可实行性,让其拥有法律效率。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金融衍生品制定相符合的法律法规,总体遵循市场总的法律规定,同时兼顾金融衍生品的差异化,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适应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一)促进监管机构间的合作

要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监管机构进行合作,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涉及的市场范围比较广泛,进行交易的产品也是多种多样,所以非常有必要加强监管机构间的合作。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对各个监管机构进行协调,针对各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责,做到有效利用监管资源,避免出现监管资源浪费的现象,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可以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个监管机构上,如果出现问题就比较容易明确责任对象,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提高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效益,建立金融协调机构有利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加强交易者的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商业银行,由于场外金融衍生产品是在表外科目进行核算,监管更加容易出现滞后。那么商业银行更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内控系统,对金融衍生产品能够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实时对风险进行监测,对极端的风险状况事前也应当有应对措施。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当建立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预警,防范偶然性事件引发的违约风险。

(三)增强市场透明度

通过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交易的透明度,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适当公开金融衍生工具的相关信息,包括性质、信用风险等信息,同时,还应该建立与市场交易相适应的交易报告制度,深入研究会计处理方法和规范财务报告信息,使投资者和监管者都能充分了解衍生产品的风险程度和相应价值,这样做可以让交易市场得到有效管理。

四、结语

问道十堰农商银行跨越发展之路 篇10

如何在跨越发展中实现竞进提质?如何在高位谋划赢得先手中决战决胜2018年“春天行动”?如何推进从严治党在基层生动实践开花结果?如何在推进“三大银行”建设中实现华丽转身?12月1日,荆门农商银行组织30余人考察团在梅素益董事长、刘志传行长的带领下远赴十堰求取真经,探寻转型发展之道。

感受十堰特质:

一行一专,小支行也有大魅力

考察团一行在十堰农商银行纪委书记、监事长余祥林,副行长陈达清的陪同下,首先观摩了三家基层支行网点。

现场参观北京路支行营业室

社区银行网点如何深度融入社区居民生活?考察团在北京路支行找到了答案。作为李克强总理曾亲临考察过的网点,北京路支行确有过人之处。围绕提升社区居民金融服务体验,支行规范划一的进行了社区银行八大功能分区,诸如社区银行办公区、小贷中心非现金服务区、电银产品与自助银行服务区、贵宾服务区等一应俱全,客户来行均可享受尊崇服务,同时该行积极延伸社区银行的服务外延和内涵,推出了创意居民生活出行服务体验,生动诠释了在社区生活对银行诉求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社区银行如何精准客户分析、转变服务方式,实现华丽转身的北京路支行解决方案。

听取十堰桥支行负责人介绍经验

深耕四区对资源匮乏的网点意义几何?在观摩“三无“十堰桥支行后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该支行周边无财政单位、无大企业、无大项目,8名员工把深耕四区作为发展唯一出路抓实抓牢,按照精心绘制的深耕四区网格化金融服务作战图,全行客户经理统一亮牌上阵,在作战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注身份,做到责任划分到街、任务明确到户、包联服务到人,坚持常态化、亲情化、特色化的“情耕”四区,取得了业务大发展、客户数量大增长、支行形象大提升,实现了改革发展的全面突围。

现场参观红卫支行党建活动室

如何实现从严治党、从严治行向基层延伸,红卫支行给考察团上了生动一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规整美观的党建活动制度牌、丰富齐全的党建活动资料、全省首创基层支行合规誓词,无不诉说着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示范网点的应有魅力。小小支行,五脏俱全,浓厚的党建氛围与业务快速发展相互助力,相得益彰。

感触十堰品质:

大机关里有大乾坤

在十堰农商银行朱思爽董事长、周源行长等行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团走进总行机关,实地观摩了三个标杆部室、党员活动中心和荣誉室,感受了合规文化在机关的生动实践,感触从严治党与从严治行的威严庄重之势,品味十堰农商银行60余年发展的厚重历史。

十堰农商银行机关标杆部室的办公区

十堰农商银行机关党建展台

创建机关标杆化部室如何做到神形兼备?十堰农商银行机关每面墙上都悬挂着不同的合规标语,时时处处诉说着合规银行建设的重大意义,特别是财务会计部、信贷管理部、风险合规部三个标杆部室都制定了合规标杆创建方案,均结合自身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岗位合规制度、合规誓言,合规文化建设的用心随处可见,真正实现了合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在金融市场部,该部开展资金互助联盟,加强同业资金交流合作的创新经验,更获益匪浅。

参观十堰农商银行机关党员活动中心

加强党建工作是改革发展的最大保障。十堰农商银行开辟了专门的党员活动中心,将其打造成为政治学习阵地,系列规章制度制版上墙,各类学习书籍应有尽有,党建活动资料规范统一,基本电教设备一应俱全,活动中心整体庄严美观,真正将党员活动中心建成党组织建设活动的坚强阵地和温馨的党员之家。

参观十堰农商银行机关荣誉室

在荣誉室,一块块展台一字排开,每一块展台都流传着一段历史,诉说着感人故事。触摸历史的厚重,方知一辈辈十堰农商银行人的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

感知十堰气质:

揭秘名副其实大行背后的积淀和裂变

在会议室,考察团与十堰农商银行班子成员及相关部室负责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座谈。

朱思爽董事长从“十堰之变、农商银行之变、管理之变”,详细介绍了十堰市情、十堰农商银行改革发展成果及转型发展经验。十堰农商银行实现了从“小姑娘”变成了“大媳妇”、从“羊尾巴”变成“领头羊”、从“一位难寻”到“一岗难求”、从“典型发言”到“模式复制”、从“名不经传的小社”到“名副其实的大行”。十堰农商银行“经营管理之变”主要体现在“五领五略”,即坚持目标引领,推进三步走战略;坚持党建统领,推进行、法、监方略;坚持创兴引领,推进三四五谋略;坚持考核牵领,推进放、管、服策略;坚持文化带领,推进“五个一”攻略,从而形成了干事创业的强大氛围,实现了业绩与形象的强势上升。

召开业务交流座谈会

听完介绍,梅素益董事长表示,对十堰农商银行的精心安排、毫无保留的交流经验表示感谢,对十堰农商银行所取得的煌辉成绩表示由衷的钦佩,并畅谈了十堰之行的感悟和体会。一是十堰农商银行实现的规模和实力既是单位的资本,更是业务持续发展的资源。二是十堰农商银行不断创新是单位不断进步,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三是十堰农商银行经验表明只有文化沉淀才能凝聚人心。四是十堰农商银行党建工作是主旋律、核心和关键。

会后,考察团成员分别深入对口部室进行了进一步交流探讨。

感悟十堰之行:

“十堰样本”的荆门践行

一天紧凑的行程下来,十堰农商银行超一流的硬件设施令人赞叹、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令人钦佩、底蕴深厚的企业文化令人深省、转型发展的勃勃生机令人瞩目、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令人感动,特别是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网点提能增效改造升级、厅堂营销服务一体化建设、党的各级组织标准化建设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高度融合,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巨大的思想触动和深刻的心灵启迪,“质感力”十足是十堰印象最真切的形容。这些成绩得益于该行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前提、始终把深耕四区作为重要举措、始终把防控风险作为关键环节、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重要保障、始终把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动力。

梅素益董事长畅谈十堰之行体会

十堰之行获益良多,十堰经验弥足珍贵,发人深省。这是一次拓展眼界、解放思想的学习之旅,是一次对标先进,审视自我的醒脑之旅,是一次高标定位、砥砺前行的奋进之旅,必将激励荆门农商银行学先进、赶先进、赛先进的时不我待的急迫感和坚定转型跨越发展的决心信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下荆门农商银行换挡提速和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在解决全员日益增长对改革发展期盼与发展不足、质量不高的主要矛盾的关键时期,寻求一种成功模式和路径尤显重要。发展,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转变,需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形象建设作为第一前提、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第一动力、把三大银行建设作为第一追求、把夯实基础作为第一遵循,全力以赴实现缩差领跑,在“三大银行”建设的征程中,全方位体现荆门速度,重塑荆门气质,展现荆门风采。

上一篇:见习生评价下一篇:食品安全期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