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2024-08-02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共10篇)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篇1

关键词:21世纪青州回族教育

来源:全国第十一次回族史讨论会暨全国回族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山东省青州市位于胶济铁路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全市88万人口,回族2万人;是山东省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青州回族的发展,始于元朝,据资料介绍,主要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青州的真教寺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为元朝伯颜后裔所建。青州回族,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教育,历史上名人辈出。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教育,一个民族的教育,也离不开这个民族的发展。经历元、明、清、民国等几个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600多年的历史中,青州回族教育经历了由经堂教育到学校教育的.沿革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青州回族教育将如何面对未来?

青州回族主要聚居在城区或城郊,相对集中。改革开放的政策与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青州回族的聪明才智,使青州回族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更重要的是,青州回族在改革开放中观念不断更新,特别是在发展教育上,他们意识到,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要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自己的民族自强自立,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一、构建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建设民族学校,是散杂居地区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方式。它使民族教育国散杂居面掩盖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差距明显化、集中化,它便于引起政府和社会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便于体现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自1984年开始,我们根据山东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回族学生达到40%的小学和30%的初中,先后建立了5处回民小学,3处回民初级中学。民族学校的建立,强化了对回族学龄儿童的教育。至1995年,全市回族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比例均达到100%,比全市提前一年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回族学生在校生多少,对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关键作用。1986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数占全市总人口的万分之三十,而回族学生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五。升人高中的回族学生因生活不便等原因,往往中途辍学。面对此种情况,市教委在城区中学举办民族高中班,打破划片招生计划,使远在农村的回族学生来城区就读,并降低2-3个分数段录取。高中招生政策的优惠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使青州市回族学生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逐步增加。至1995年,升人普通高中的回族学生85人,占回族总人口的万分之四十,大大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市场经济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南营村是一个回族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1997年全村经济总收人达2亿元,人均收入4 300元。1992年该村与新加坡合资兴建南山大酒店,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10 000平方米。但是通过广播电视招聘和劳动部门都没能解决高素质的宾馆服务人员。在市教委支持下,南营村与市第二职业中专联合举办礼仪眼务中专班,全市招生100名,第一批学生培训三个月后上岗;而后边工作边学习,现已连续招生五届。高素质的服务带来了高效益,南山大酒店连续五年每年实现利税100万元。南营村的于部和12处企业负责人,人人都参加职业培训,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百分之五十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和中级技术职称。最近,村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丁忠平同志,又亲自带领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到教育学院学习微机,提高企业的现代化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篇2

一、全程式教育策略

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即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与生活过程。它主要是针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策略, 实践证明, 这种策略对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 比如,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管是多少课时, 都集中在某一个学期上完, 上完后老师基本上不再与学生打交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去心理咨询室或自我调节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偏见或认识错误, 就不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另外, 短时间内把课集中上完, 不仅不便于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 也不便于学生的消化。采取全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端。按国家规定的32课时计算, 可以把课程分散在几个学期来完成。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把课分散在4个学期完成比较科学。

此外, 学校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以在二、三年级开设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选修课。比如, 针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可以开设《人际交往心理学》, 针对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可以开设《爱情心理学》, 针对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欠缺问题可以开设《社会心理学》,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疾患等问题可以开设《健康与发展心理学》。通过开设这些选修课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在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困惑。

二、主动干预策略

主动干预策略是指心理咨询老师采取访谈跟踪咨询的形式, 对存在问题的大学生进行积极的主动干预, 它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不积极、主动而采取的策略。

具体做法是, 每届的新生入学后, 首先使用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工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 把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大学生从中筛选出来, 然后老师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来确定主动干预的程度。对于健康水平一般的大学生, 即通常情况下的二类或三类学生, 教师与辅导员可以不直接干预, 但要对其关注;对于一类的大学生, 即总分在25分 (包括25分) 以上者或第25题做肯定选择者, 或者辅助题中至少有两题做肯定选择者, 或者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且属于心理问题者, 教师立即采取主动干预策略, 应尽快约请他们到咨询机构面谈, 了解问题性质与程度。通过每人30分钟左右面谈, 区分出A、B、C类。对于A类, 即各种神经症、心理矛盾冲突激烈, 明显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者, 要对他们要继续坚持面谈, 真正症状缓解或消除。

三、全方位教育策略

全方位教育策略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课, 而是从各个角度全面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渠道来看, 可以采取多条腿走路的策略, 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全方位教育策略主要是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与拓展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渠道与途径;建立心理咨询员、心理委员与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三员纵向立体沟通网络;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报;积极开展网络与电话咨询;学校全面推行心理指导教师制度, 心理指导教师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专兼职教师担任, 由学校党委定期聘任。

四、高危个体的绿色通道策略

在心理健康领域里, 高危个体主要是指具有自杀倾向或患有精神病的个体。针对大学生而言, 高危个体主要是指具有自杀倾向的个体。绿色是表示通行, 没有阻拦的意思。学校对具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是指大学生可以随时与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取得联系, 以便获得帮助。其中, 高危个体的绿色通道是学校绿色通道的组成, 它是指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与社会的医疗机构直接联系, 一旦发现大学生人群中的高危个体, 立即与社会的医疗机构联系, 由社会的医疗机构负责治疗高危个体。

目前, 由于受体制与经费的制约, 还没有形成高危个体的绿色通道机制, 但是, 笔者坚信, 在不久的将来, 高危个体的绿色通道机制一定会建立起来的。

五、综合评价策略

综合评价策略是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不是期末的一张试卷, 而是注重大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注重学习参与的程度。既要考核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理论知识的状况, 也要考核大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既要看大学生的期末成绩, 也要关注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状态。对大学生学习的评价尽可能的从多个方面与侧面进行。

开课前, 首先对大学生实施诊断性评价。它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 有授课老师运用SCL-90、大学生UPI、人际交往问卷、气质问卷、性格等问卷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量, 通过问卷来判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 大学生自己的评价, 主要是学生本人对自己能力、个性特点, 各种优点100~200个之间, 工程复杂时可达到数百个, 因而手工计算和缺点做出基本的判断。诊断性评价的内容也就是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 也是未来老师授课的方向与依据。

开课中, 要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简称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 具有导向性, 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 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 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 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 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 肯定成绩, 找出问题, 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程结束时, 要对大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 称之为终结性评价。它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 大学生自身的效果评价;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以及家长、朋友、邻居等的评价。

综上所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必须持久进行, 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 否则, 不会收到成效的。工程量极大, 甚至不得已而放弃, 所以网络计划技术的电算

摘要:目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 已经严重的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面向21世纪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问题谈几点看法, 供同仁参考。

面向21世纪的按摩职业教育 篇3

关键词按摩事业发展职业教育对策

21世纪将要到来,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我们应有超前的眼光,通过预测和展望21世纪按摩事业的发展趋势,对目前按摩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努力探索21世纪按摩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途径,这是大有益处的。

121世纪的按摩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按摩事业会继续向前发展;同时,对按摩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这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以下3点的认识:

1.1疾病谱的改变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卫生状况的改善,过去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如营养不良、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由于现代化社会讲究速度和效率,人们的精神和躯体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故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统计结果表明:生活水平较高的居民,其心身疾病的患病率比生活水平较低的居民高。另外,21世纪我国将步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各种老年病的患病率,也会随之上升。在这些心身疾病、老年病中,有不少属于按摩的适应症,如糖尿病、神经官能症、各种骨关节病等,这给按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随着按摩临床和科研的不断深入,过去被视为禁忌症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通过按摩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已成为按摩的适应症。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按摩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保健的需要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对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具体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按摩以其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将在21世纪的保健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1.3医疗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正在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如此,我们医疗服务工作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但这需要每个按摩师都能从"社会、家庭、心理、生理"等方面考查病人,都能宣传心身保健的重要意义。无疑,这对按摩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按摩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2目前按摩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摩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按摩职业教育却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主要表现有:

2.1按摩专业教师的流失由于按摩事业发展迅速,按摩师的收入相对较高,致使不少按摩专业教师离开教学岗位,从事按摩医疗保健工作,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人才的流失,给按摩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2.2对按摩事业的片面认识按摩事业迅速发展,按摩人才供不应求,使许多人"头脑发热"。对按摩学习,特别是理论学习不够重视,他们只看到了按摩事业发展的一面,却没有意识到社会对按摩师已经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另一面。这样的按摩师或许可以走俏一时,但却无法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无法面对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

2.3应试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按摩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还需要不断地与患者交谈(交际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只靠死记硬背,只靠考试是不够的,这对培养合格的按摩师是不利的。

3按摩职业教育将如何面对21世纪新的世纪给按摩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按摩事业能否向更高层次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我们要为未来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又如何面对21世纪呢?

3.1教会学生学会生存生存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类自身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学会生存是一个进入社会的个体自身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这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他们毕业后,多数都要离家去外地打工,我们应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不只是为了生存,同时也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题保证。

3.2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学是为了达到不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有限,而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知识信息剧增,并不断更新,只有教会他们学习,才能使他们参加工作后继续学习先进技术,以适应按摩事业的迅速发展;只有教会他们学习,才能使他们终身学习,终身受用。

3.3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现代医学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故在按摩职业教育的课程设制中,应增加相应的课程: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在按摩医疗或保健时,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可被利用进行心理治疗,如果我们的按摩师掌握了相应的医学心理知识,及会谈技巧,将会把过去按摩时无目的的谈话,转变为有针对性的医学会谈,这对提高各种心身疾病的疗效,将大有益处。

3.4适应性对外交流的需要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开放,按摩对外交流的机会,也会日益增加,在按摩职业教育中,我们应有超前的眼光,重视外语的学习,这是按摩事业的发展需要,更是按摩走向世界的需要。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了按摩事业的明天,我们按摩职业教育界应贯彻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为按摩事业迈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按摩手法速成与保健》邮购启事本书由南昌市按摩职业学校、南昌市第三按摩医院院长李方强主编,全书共13万字,是作者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按摩培训教材,是"南昌按摩"第一本理论专著。价格:每册定价11.50元,另加10%邮挂费;10册以上免邮挂费,20册以上,每册10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第三按摩医院电话:0791-6263605

投稿须知标题层次根据内容需要,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标明标题的不同层次,如1,1.1,1.1.1的格式。

表格使用三线表,表格中不应出现竖线,表身中不应出现横分隔线,并列出表序(≥2个表格)、表题。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篇4

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启示

作者:张晓琳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7期

[摘要]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以“3-3-3蓝图”为战略目标,在战略实施中保持三维伙伴关系,强调以21世纪的学生为工作核心,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使整个模式处于动态发展中,密切顺应时代要求,培养一流的教师。这些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教师教育 新加坡 面向21世纪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07-01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提出了一份“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的报告,指明了2007~2012年的教师教育战略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一整套面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模式。

一、“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简介

(一)战略目标

“3-3-3蓝图”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2007年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三个“3”分别代表3个支柱:满足参与方(包括教育部、国立教育学院、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育决策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中的有关人员等)的需要,赢得国际认可,影响国际教育同仁;3个核心战略领域:教学、研究和法人支持;3个保证成功的因素:责任、卓越和关系,即参与方各有分工、各司其职,追求高质量,形成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

(二)战略实施

保持独特的三维(国立教育学院、教育部和学校)伙伴关系;国立教育学院在教育部政策的保障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支持配合下,采用“以课堂为基础的课程,以学校为基础的实践”的,以大学为依托的教师教育模式,通过师范生在课堂和学校中学习、实习、实践和体验,促进师范生从大学校园学习向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的转变。

强调以21世纪的学生为工作核心。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教育必须确保教师提供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数学、情感和勤奋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在早期发展良知;必须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行动和学术潜力,掌握必要的技能,学会独立;在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时,学生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合作;帮助学生实现学术、政府和社会的期望。

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过去的岗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系统模式,即“理论—实践课程系统”的基础上,要求规范教师学历、学位制度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构建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要求教师加强学科教学知识,加强对所教学科的本质的理解,加强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加强对课程设计、提问和反馈的基本原则的哲学理解,等等。

(三)反思调整

“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前景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调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具备三种价值观: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身份认同感、服务于专业和社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教师技能:专业实践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个人效力。

教师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反思、行动研究、学校合作式导师、体验式学习、以学校为基础的研究、短期调任、实习、见习,以及将课堂搬进大学中的咨询项目等等都是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的途径。

二、启示

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提出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计划,尽管该计划的实施还在进行中,各参与方还在试行、反思、调整,还存在许多需要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但它仍能给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新加坡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它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大政方针、宏观路线的制定,而是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其战略实施,实施有必须围绕的中心,也有各参与方的职权关系,更有具体方法的举例和论证,这就避免了政策空洞,让执行者不知所措,进而容易曲解原意的通病。

另外,在实施到中期时,主要责任方,即国立教育学院勇敢地提出应该及时暂停计划的实施,进行反思和调整,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保证计划能尽可能圆满地达到目标。

最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足也是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提出的相应途径,积极探索开发出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娴熟实践本领的专业型教师。

教师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随着新加坡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也将不断发展。新加坡是一个人口资源有限、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岛国。它要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

之地,就必须能向世界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提供这一切都必须靠一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依赖高素质的教师,所以教师教育的发展就是这一切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振兴国家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科教兴国”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新加坡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面向21世纪的领导科学 篇5

论文关键词 ,论文来源 领导科学,论文单位 郑州,点击次数 95,论文页数 28~29页1999年1999月论文免费下载 http://paper.dic123.com/paper_95846341/

中国领导科学从创立至今,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就。但是,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纪之交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对领导科学的要求来看,领导科学比起社会科学中的其它科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领导科学将以何种面貌迈向21世纪,在新世纪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目前已成为领导科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个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按照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和突破,一般主要集中在学科基本理论的深化与发展,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扩展,重要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完善这三个方面。按照这一规律,笔者认为,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门类,领导科学学科建设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其发展与突破也应该主要集中在这三个方面。

一、面向新世纪,深入开展领导科学基本理论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形成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学科特点的、相对成熟完善的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在这方面,当前应该扎实地进行如下研究:第一,联系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领导问题的论述,真正从

理论体系、基本立场和方法论的层次上把握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精髓,为构建面向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深入研究邓小平的领导理论,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领导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并以此作为面向新世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核心。第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七十多年的实践,特别是近二十年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认真地、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为面向新世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提供主要材料。第四,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指导下,对西方领导理论,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领导理论,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甄别,摈弃其不合理之处,吸收其合理因素,作为面向新世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材料。第五,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指导下,围绕领导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结合时代精神,对中国传统领导思想和领导文化进行贯通性的分析和研究,摈弃其糟粕,汲取其精华,使之成为面向新世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的有机内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当前,特别要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深刻变革中提出的实际领导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领导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力求获得重大突破。要把“知识领导理论”、“信息领导理论”、“数学领导理论”、“网络领导理论”、“虚拟领导理论”及“法治领导理论”等作为重点课题,集中专门力量进行攻关,为面向新世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基本理论体系不断提供新材料。

二、面向新世纪,大胆进行领导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在领导科学研究方法的哲学原则、分析角度和操作手段等层面上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予以反复检验,以建立适应新世纪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领导科学研究方法的单

一、呆板、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领导科学学科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对此,我们认为目前亟待开展以下研究:首先,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领导研究和领导分析的基本方法。其次,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总体原则的指导下,对现代领导科学研究,特别是西方领导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新兴研究方法的哲学背景、内在逻辑、分析对象、基本内容等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鉴别它们对于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适用程度。与此同时,应该广泛地运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领导现象和问题展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反复检验这些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提炼出科学的、适用的、有效的领导科学研究的系列方法。再次,充分关注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总体方法和各学科、各领域研究方法的发展,并尝试把这些研究方法引进领导科学研究领域。通过上述努力,创造和形成适应新世纪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目前,应大胆地引进政治学、经济学、信息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特别应提倡开展领导科学的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在对这些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验证的同时,运用这些方法开展对领导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拓宽我国领导科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加大领导科学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性研究的力度,促进领导科学之新兴学科、交

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三、面向新世纪,积极参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在准确把握和选择这一进程中的重大课题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从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发挥重要作用。这是领导科学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不断获得和保持强大生命力及前进动力的根本所在。因此,领导科学的研究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方针。就目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要求来看,领导科学重大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应考虑以下一些原则:一是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宏伟战略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特别是必须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重点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选题。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观念、领导方式的转变和新的领导运行机制的建立等。二是应该特别关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跨世界发展的独特性,考虑在这些独特性方面,选择和确定领导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广泛的和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进程中的领导问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的领导问题等。三是研究课题的选择应该紧密结合领导工作实践。这种结合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应该与党和政府的各类决策(包括战略决策、制度决策、政策决策等)和各级决策(如中央、地方以及基层决策)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它应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

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 篇6

一、认准坐标:我们选择什么

从纵向上讲,我们正面对“传统与未来”的价值选择。建设新世纪的文艺理论需要我们把目光投向过去,开凿自己脚下的理论岩层,批判地继承古代文艺理论遗产,吸纳文论传统的丰富营养;同时,文艺理论的发展又不可为传统所累,背负沉重的包袱前行,或囿于旧有模式而驻足,而应该面向现实发展,关注时代进步,把目光投向未来,开辟文艺理论建设的新境界。

从横向上说,我们要面对“自律与他律”的价值选择。文艺理论建设应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秉承民族的文论血脉和人文精神,重新镀亮自己的理论个性,以理论的民族性来赢得理论价值的世界性;同时,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又需要广撷博采人类一切优秀的理论质素来滋补我们的文论肌体,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民族文论的“橄榄枝”作为我们理论建构的借鉴,任何封闭意识和“国粹”心态都将和信息时代的历史潮流格格不入。这种“中化”和“西学”或“中体”与“西用”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自律和他律的观念悖论。

从理论范式上看,我们正面对文艺理论的“经典形态”“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的价值选择。“经典形态”是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始人及其经典作家的理论思想,它们通常代表着文艺理论的主导思想、基本观点和权威话语模式,具有学理的典范性和观念的规范性。“传统形态”是指“五四”以后、特别是建国以来发展和积累起来的习见理论模式,它们是以文艺理论教材及专著式成果所形成的、被多数人认可的文论形态,具有理论范式的约定俗成性以及价值取向的惯性和思维定势的惰性。“当代形态”则是正在创造和发展中的文艺理论,这种文论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例如,全球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会给它带来异域文论、甚至是殖民文化的渗透与挤压,高科技的迅速兴起形成文艺存在方式和媒介形式的变异,还有大众审美文艺、特别是影视艺术、网络艺术和“快餐文化”形成的文艺本体变迁和观念革命的新选择等,它们使得文艺学的当代形态常常要在“适应”与“定位”的不断碰撞中,不得不作出无以选择的选择。

最后,还有理论特色的价值取向问题。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切合新世纪文艺发展实际的理论。

以上4个坐标的立体交叉与相互渗透,把当前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观念困境推到了学科建设的前沿,而对之作出怎样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文艺理论的未来。当然,认准这几个坐标并不难,从理论上找出自己的选择维度也容易做到,但要从实践上让理论选择的自我意识变成理论创造的有效成果,也许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二、构建学理: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是要回到基础理论本体,以“元问题”研究来启动文艺学当代形态构建。

文艺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取决于基础理论问题的局部突破带动学理的整体建构。因而,当前的文论研究应该倡导回归本体,而不是解决外围;回到问题,而不是制造概念或急于搭建体系;回到起点、找准支点以解决基础理论命题,而不是凌空蹈虚或避坑落井。

其次是面向未来,实现“一体两翼”的综合创新。

文艺理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它是在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不断拓展中,把对真理的无限追求变成无限的追求,最终使追求本身变成无限的过程。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建设就是这样的一个无限追求的历史过程,而“一体两翼”的综合创新,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途径。

“一体两翼”的“一体”,是指文艺理论研究要以新世纪的社会现实和文艺现状为“体”,就是让文论建设立足于中国现实文艺发展的实际,贴近实践,实事求是,回应现实的需求,瞩目变迁中的世界,让理论品格体现出鲜明的现实感和时代精神。“两翼”是指文艺理论的民族传统和外来精良。对于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主要是吸纳它的人文精神,并实现古代理论范式的现代转换。如古代文论在文艺家与现实关系上的“交感”说(心物交感、天人合一),在文艺家与文艺关系上的“言志”说(诗言志、诗缘情),在创作与作品关系上的“意境”论(意象、兴味、性灵、境界),在作品与现实关系上的“教化”说(诗教、讽喻美刺、有补于世、有为而作)等,都是富含人文内蕴和价值理性的文论传统,一旦将其转换为现代文论的有机成分与合理血脉,不仅会使新的理论建设底蕴充盈,而且还可以使古代文论在21世纪焕发新的活力。外国文艺理论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弃其蹄毛,留其精粹”,洋为中用。一方面要将外来文论的理论质素与中国的文艺现状和理论传统结合起来,实现对其营养素的消化式吸收;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同化”与“顺应”的辩证关系,实现文艺理论的跨文化对话和中外互补。

所谓“综合创新”,即运用辩证思维的研究方法,对以往的文艺理论形态进行辩证地分析和综合,让它们根据现实的需要融合为一,铸就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的文艺理论体系框架。它要求我们通过对文艺理论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经典形态与新创形态的重新审视、辨识、转化和吸收,找到同历史走向和时代精神相符合的思想线索,形成对当代学理本位的思想支撑、对学术立场的重新定位和研究方法的重新选择。在这里,“综合”是创新的手段,“创新”是综合的目标。研究者应该以传统为鉴,以创新为本,光大中国既有的卓越的文艺思想品格,同时采纳外来文论有价值的丰厚资源,发扬中国文论注重整体性、蕴藉性、颖悟性的辩证思维传统和西方文论重逻辑思辨和求新求异的原创意识,而克服中国传统文论“圆而神”的和谐有余、“方以智”的锋角不足的治学缺陷,以及西方文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思想承继与观念变异“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从而创造出既把握宏观又剖析微观,既跨学科融通又中外互补,既有学派对话又回应现实问题,既总结过去又指向未来……这样一种由范畴、观念、命题和思想体系一以贯之的、具有原创性又具有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论支撑的文艺基础理论体系。

另外,在理论视野上,要关注全球化、高科技和大众审美文化对文艺基础理论建设的生态滋养。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化浪潮,使我国的文艺理论建设一方面受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挤压,另一方面也为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从中所得到的应该是更广阔的思维视野、更丰赡的学术资源和更具价值的理论参照。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篇7

关键词: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是测控过程中反映被测对象、保证控制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自动化、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及电子等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那么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也飞速发展,而传统的传感器教学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创新。为此,针对我校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及特性的理解并进而达到设计和应用的目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传感器的发展现状及实验教学的需求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一直作为自动化、测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及电子等专业的专业课程,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国际上出现了“传感器热”,日本把传感器技术列为80年代10大技术之首,其工商界人士声称“支配了传感器技术就能够支配新时代”。美国则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到了90年代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关键技术。而我国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八五”“九五”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并且2003年3月国家教育部紧跟国际科技发展步伐,已将传感器的教学纳入到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体系中。正是由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投入开发,传感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近十几年来,其产量及市场需求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目前世界上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单位已增到5000余家。美国、欧洲、俄罗斯各自从事传感器研究和生产厂家有1000余家,日本有800多家。由此可见,传感器在当今科技发展及国民教育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传感器本身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传感器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加强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已迫在眉捷。

二、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的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了传感器教学的效果。更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传统的传感器教学尤其是实践性环节迫切需要改革创新。传统的传感器实验教学的主要存在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实验的倾向

实验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但是,从传感器实验教学现状来看,目前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课程安排上,没有专门的实验课及相应的学分评价体系,实验内容含在理论课程中,实验学时与内容的开设随意性强,实验课时同理论课时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传感器特性的理解及在传感器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实验项目验证性多于设计性和综合性

目前,我院使用的传感器实验装置是由南宁启动教育设备提供的XO-155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它所提供的实验项目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虽然各传感器透明式封装比较直观,但不满足设计性、综合性的要求,与工程实践脱节严重。所以经常有学生问我“我们将来出去工作时有没有这样的装置操作呢?”

3. 教学方式单调枯燥

传统的传感器实验教学是注入式的,从实验原理、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甚至连实验结果都面面俱到地由老师讲解,然后由学生“按方抓药”地操作。这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甚至有的学生做完后还不知道做这个实验有什么用,严重影响了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4. 实验经费投入不足

实验室建设对各高职学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但是由于我校刚建校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经费问题,加上传感器又是精密测量仪器,一般单个售价都在50元以上,我院于2006年购置的6台X O-155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试验台就高达9万元。因此,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使得我校扩招后由原来的1名学生1台设备,改为3至4名学生1台,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往往1个学生做,同组人旁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改革与探讨

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和拓展应用,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传感器实验教学必须从理论教学中解脱出来,实验教学应与本课程特点紧密结合,做一次全面的改革。

1. 深化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为推进我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对目前的传感器实验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从高职学生特点的约束到实际实验教学的实施;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到学生的实验的目的等各方面都要充分认识到传感器实验在传感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实验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的操作动手能力。总体上说,注重引导,加强实验考核,使学生普遍对实验重视程度提高,能主动预习准备实验,甚至带着问题进实验室,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2. 切实加强传感器实验室基础建设和科学管理制度

实验器材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平台,虽然传感器实验器材价格相对较贵,但也应逐渐增加传感器实验室经费的投入,除了确保正常的教学实验所需各项经费外,还要投入一定经费改进和完善现有仪器设备。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现在我校的实验室管理专职人员紧缺,一般由理论课老师来担任实验的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其间存在管理漏洞,仪器损坏无法及时维修,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因此,传感器实验室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建立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程,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实验教学管理和保证体系。

3. 加快传感器实验教材的编写

实验教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据调查现阶段各校采用的传感器实验教材大都是厂家提供的仪器使用说明,缺乏规范性、普适性。因此根据实验教学改革和本学科发展的现状,更新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编写配套的、高水平的传感器实验教材是刻不容缓的。

4. 改革传感器实验教学的内容及方法(1)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消化理论、发展能力”,我们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方面保留了一些基础验证性实验,如电阻应变、电涡流位移特性、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实验,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消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如我们利用电阻应变片设计了数字电子秤,用光敏电阻设计了用于楼梯路灯控制的声光控延时开关,以及结合单片机知识设计出自动避障小车和全自动洗衣机控制器等,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出一些小产品模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课堂中学过的传感器在实际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外还要求撰写设计论文,这样更能够将设计思想、方案论证、技术路线等一系列创造性工作反映出来,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为将来撰写科技论文奠定基础。

(2)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验课是验证理论、应用理论、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指导的方法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示学生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方法等等。比如在电阻应变实验中,对电子秤标定时要反复调节差动放大器增益电位器R w3及零位电位器R w4,直至托盘空时电压表显示为0V、200g砝码时显示为0.2V。反复调节最终是可以达到要求,但是当学生反复调节几次没达到预期要求时可能不耐烦了,这时提示学生分析电路中Rw3、Rw4的作用,经过比较对应后,很快可以得出这样的快速调节方法:当托盘空时,调节R 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然后将10个砝码全放入托盘,调节R w3使电压表显示为0.2V;然后去掉全部砝码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0(如0.002V);再将砝码全放入托盘调节R w4使电压表显示为0.2~V0(如0.198V);最后再调节Rw3使电压表显示为0.2V即可。通过像这个实验一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我们认识到如果在每次实验指导中都能够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启迪学生,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那么一定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5. 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方案

成绩评定方式对于实验教学十分重要,也是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实施的总体指挥棒。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成绩,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法宝设计较为合理的考核方案,既能达到考察的目的,同时使学生通过试验不仅能很好理解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为此,将成绩评价定位在是否理解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以及鼓励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正确与否。在总结多年实验课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两种结果验收相结合的形式,一种形式是当面验收,通过演示和口头介绍展示实验过程及实验效果,并完成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包括利用SEC-2005传感器实验系统软件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仿真),这种方式是学生实践活动结果的直观体现;另一种形式是提交撰写设计论文,相对与前者,这种形式更能够将设计思想、方案论证、技术路线等一些列创造性工作反映出来,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学生的最终实验成绩是这两部分成绩的综合。

四、结束语

由于传感器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仅仅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我们改革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每一个实验都是一次挑战,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严谨的态度、细致的操作和灵活的思维。每一次实验的完成,不仅要让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煜东.传感器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罗萍.关于传感器实验与提高学生能力的思考[J].中国科学教育,2006,13:73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 篇8

关键词:发展要求;社会条件;先进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17-02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之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创立的一个全新理论命题。如何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规定、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要求,既是我国落实先进生产力战略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术界的重大任务。

一、多角度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规定

从当前学术界看,关于先进生产力的定义规定不太一致。基本观点是:(一)发展论的先进生产力。其大意是,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先进生产力必定是已发展了的生产力,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尺度。但其意义的“发展”却不同于自然界中在运动方向基本上是过去支配现在、现在制约未来、由先在决定后在的单向流程式的变化。而是在其本性上:第一,是目标性的运动。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凝含了小康社会这个预设目标;第二,是创造性的运动,即属于对原有的改变,进到更高的存在,创造出更新的存在形态;第三,是内源性的运动。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维,表征着生产力自为存在的超越性。(二)“四化”论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指在一定时代下反映生产力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生产的智能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生态化程度上有比较优势,并在总体上能比较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力相对应,先进生产力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规定性内容:决定因素的规定;先进生产因素的规定;先进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规定;先进生产成果的规定。当代先进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社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生产力,人们常说的智能经济、网络经济、全球经济、生态经济就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不同概括。(三)综合要素论的先进生产力。当代生产力具有多维性,有多种要素、多种结构、多种功能,并非只有某一个要素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判断生产力先进与否,应遵循“后来居上”法则,即后产生的比以前的先进。在当代,科学技术要素、智力型劳动、知识经济与和谐型功能标志着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应有利环境保护,有利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四)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不少学者仍然坚持认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以先进生產工具为标志,以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素质的劳动为主导,超过一般的改造自然和进行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生产力。有的认为,先进生产力就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最新的劳动资料和精确的劳动对象一致的最佳结合,以及由此所创造出的竞争力强的产品与高效率的服务。人们认为,生产力具有特定的含义,先进生产力的内容也应是具体的,对它们不能做泛化理解和扩大使用。

二、全面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属性和特征

关于先进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先进生产力是一个诸种先进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系统,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组织决策、信息等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现代的先进生产力就是这些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系统。第二,先进生产力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载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变革和创新劳动工具从而驱动先进生产力飞跃性发展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主导着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由原生物日益向人化自然物深化拓展;信息技术也已经渗透到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营销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信息技术革命本身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先进生产力具有量态和质态两种属性。量态的先进生产力是指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积累,表现为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种类、数量、规模、速度、方向上的扩充。质态的先进生产力是指量态的先进生产力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积累,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先进生产力的各种构成要素扩充的加速度减慢,渐渐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扩充变化前的状态具有根本的区别。

谈到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属性,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生产力具有绝对和相对的二重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所谓先进生产力的绝对性,是指无论任何历史形态下、任何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它们都有共同的本质特征,都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这就是指那些能够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生产力,可以概括为高技术性、先导性、高效性和革命性。先进的生产力又是相对的,说明生产力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从历史性来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先进生产力不断地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原来先进的生产力会转化为落后的生产力,而落后的生产力会陆续被淘汰。从共性来看,生产力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平衡的。界定一种生产力先进与否,还要参照它所处的区域环境。一定历史方位下的先进生产力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关于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性。先进生产力是否具有阶级性,是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如果从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和主导来看,生产工具是由人来制造和使用的,先进生产力应该是有阶级性的;如果从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来看,先进生产力是没有阶级性的。

三、从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从我国生产力的实际出发,而把握生产力的基本状况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一,传统意义的机械化生产力正在淡出先进生产力的行列;第二,高科技生产力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导力量;第三,以高科技改造和提升了的机械化的生产力是当前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发展知识经济,同样在强调知识经济意义时也不能跨越工业经济阶段。

关于实施先进生产力发展战略的社会条件和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优化配置机制。就是继续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保证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和资源得到真正优化配置,使其潜在的优势得以充分实现。第二,明晰产权界限。第三,理顺主体关系。就是理顺中国先进生产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平等人格、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平等的竞争。第四,调整分配方式。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在分配方式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先进生产力主体的积极性要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要得到保障。第五,完善上层建筑。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摒弃一切严重阻碍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和意识,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代表当代中国多层次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多层次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地区和领域内的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使多层次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这就从方向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有学者认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键是要社会提供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和条件。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先进生产力自身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条件。有的论者讲到,生产力的实践本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技术要求、自然生态要求、社会世态要求在内的系统性要求。主体只有完整地把握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多方面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充当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还有的学者认为,判断主体是否能够充当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不仅要看是否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从根本上说是要看其在客观上能否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以及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观上是否具备合格主体的相应认识能力。阶级及其政党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把握生产力发展“三位一体”客观要求的科学认识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完全具备充当先进生产力代表者的客观条件和科学思想武器,当前关键是下大力气培养能够运用这一思想武器自觉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合格主体。

参考文献:

[1] 唐元虎.论先进生产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2] 张雄.学习与解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J].教学与研究,2004,(4).

[3] 李世嘉.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发展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

[4] 陈尚伟.如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J].邓小平理论,2004,(10).

[5] 王霁.先进生产力与党的先进性[J].中共党史研究,2005,(5).

[6] 陈志尚.树立科学的先进生产力观[J].中华读书报,2005,(2).

[7] 王新喜.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再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06,(1).

[8] 蒋伏虎.知识型劳动者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J].社会主义研究,2006,(2).

面向21世纪的管理和管理科学 篇9

信息革命将在强化管理功能、改变管理组织、完善管理方法、革新管理思想等方面发生根本变化。21世纪的管理和管理科学,其发展趋势是创新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的兴起、信息管理的普及、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出现,并由硬管理为主转向软管理为主,同时知识管理日趋重要。

一、信息革命对管理变革的影响 半个世纪前兴起的信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随着电脑进入家庭、因特网的普及和电话、电视、电脑三合一的临近,信息革命在21世纪仍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信息革命既是技术革命,又是产业革命,它还将引发管理革命,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一)增强管理功能计算机最早在管理中是作为辅助手段被应用的。但现代信息网络即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发展,正在使信息网络成为管理的战略资源而成为管理本身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网络已不单是一般地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还将通过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增强管理功能,不是被动地适应原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而是积极促进管理业务流程的合理重组,综合集成各种互有联系的管理职能,使管理工作的面目根本改观。被誉为结构性商业革命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把商务活动中票证和单据流转的相关环节,如纵向的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出入库、销售和发送,以及横向的金融、保险、运输、税务等业务活动通过标准化商业文件的联网传输和自动处理整合在一起,即为一例。朝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方向发展的,把供货、生产、销售、客户、银行等各个环节形成供销链“一条龙”联网服务的电子商务(EC),将提供另一个新的实例。

(二)改变管理组织信息革命通过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使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信的管理组织结构也就从尖顶的“金字塔”型变成扁平的矩型网络,原来起上传下达重要作用的中层组织被削弱或走向消亡,领导单位之间、执行单位之间,以及领导单位与执行单位之间,均可相互联系,不仅领导单位可以决策,而且执行单位也可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快速决策。在客观环境变化频繁和剧烈的条件下,那种分工过细、相互割裂的管理组织,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相反,把相互关联的管理组织加以整合成了大势所趋,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应运而生。虚拟组织突破了组织结构的有形界限,有利于借用外力和整合外部资源,将成为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形式。

(三)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是管理主体根据管理目标作用于管理客体以实现管理职能的原则、方式、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革新了传统信息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使70年代出现的管理信息系统(MIS)面目一新;而且创造了全新的管理方法,如人工智能方法、虚拟技术等。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在革新管理方法。例如,政府管理将越来越把重点放在跨部门、跨地区的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作上;企业管理会更注重于员工的培训和学习,甚至强调自学和集体学习,以确立员工的共同目标和协调员工的整体行动。

(四)革新管理思想几个世纪以来,尽管管理学派林立,管理理念纷呈,但是新兴的信息革命的巨大影响,十分清晰地使管理思想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演

变,从科学理性管理为主向人文价值管理为主提升,从内部管理为主往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相结合而以外部管理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思想强调利用团队的知识、经验、技巧、能力、才干和抱负,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首创性,在协同与合作中共同创造未来。新修订出版的《第5代管理》①是体现上述管理思想的代表作。该书作者把管理分为五代,从第二代到第五代都是按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来区分的,强调用新的“工作观”和“时间观”来否定工业文明的管理理念,废弃过时的等级制管理,通过建立虚拟组织、动态团队协作和知识联网来共同创造财富。

二、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管理的发展创新 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一是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管理要创新,三是创新型管理。这里指的是最后一种含义。创新型管理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贯串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创新管理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二)风险管理的兴起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市场、金融、经济的全球化扩张,导致不确定因素增长,由于信息不完备与非对称分布,又促进风险加大。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不能不考虑风险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在捕捉机遇的同时努力防范风险。在风险管理中,不能满足于亡羊补牢,而应加强监督测和预测,以预防为主,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分析风险形成的因素,预测风险到来的时机,积极采取防范风险的对策,以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减轻风险和作好承受风险的准备。风险管理是未来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搞好风险管理,就需要重视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发展市场经济,应讲究信用和信誉。信誉乃是否有信用和信用度高低的保证是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管理中要了解和掌握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信用,甚至对他们的信用和自己的信用进行评估、分级。象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就有专门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信息服务企业,如已有120多年历史的邓白氏公司。

(三)信息管理的普及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信息化正在往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进入了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综合信息化的新阶段。管理信息化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信息管理的普及和提高,导致信息管理在整个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信息管理渗透于和体现在各种管理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企业管理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可以说,若无信息管理,也就谈不上任何管理了。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出现了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演进的发展趋势。

(四)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强调由于资源稀缺、环境有限,为求发展而对资源、环境进行消耗、利用时,必须保障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以避免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的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贯彻于整个管理活动。社会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的经营管理,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美化环境为己任。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中,和谐理论即研究各种组织内外和活动过程亲睦、协同、配合关系的理论及其应用,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五)由硬管理为主向软管理为主的转化管理是人的管理。首先,管理主体是人,其次管理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归根到底还是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的问题。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近代外国管理思想则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本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所谓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的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明显地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要洋为中用。“软”管理中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我国古代管理思想,要古为今用。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软”、“硬”兼有和融合而以“软”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提出的历史任务。

三、知识管理日趋重要

迄今为止,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仍未统一。最宽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为对知识的管理,另一为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因而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一)从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进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

(二)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从土地、劳动、资本到知识,这几种生产要素中知识与其他要素不同,还可以调动别的要素。知识可渗透到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力以及科技、教育等各种因素,其作用越来越强化。知识作为无形资产日益变得重要起来,声望、商誉、商标、专利、注册设计、联系网

络,以及员工的经验与技能等等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都需要评估和管理。知识密集型的产品、企业、产业和经济,不仅在增加,而且不断显露出它们的相对优势。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将决定于它发展“头脑型”产业以否取得成功。知识的增加来源于不断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尤为重要。靠权力来组织、实施活动的权力型组织将由通过学习来实施活动的学习型组织所补充,并且部分地被取代。知识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它的作用在于培育和提高组织内部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

(三)知识管理的目标是要推动创新创新是技术行为与经济行为有效结合。它表现在技术上有改进,经济上有效益。创新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动力,管理创新是保证。企业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有市场的商品生产出来,能获得高的回报,有了回报可进一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更多更好的商品,赚取更多的钱。这一过程就是企业的知识创新。现在,强调要建立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这很重要,但创新体系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有真正的活力。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之间的联系,加强知识联网,加快知识流动,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创新。知识管理应创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四)企业的知识主管(CIO)与信息主管现代企业有首席执行官(CEO)。80年代初,在首席执行官之下增设了信息主管(CIO)。进入90年代后,在信息主管之前又增设了知识主管(CKO)。知识主管与信息主管有明确的分工,其工作重点不在于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和推动创新

四、管理科学正在变革中 管理与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轮子。在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情况下,改进管理就比发展技术显得尤为紧迫。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中客观规律的,它源于管理但又用于管理。讨论21世纪的管理问题,不涉及管理科学的变革,就难以把问题搞透彻。

(一)管理科学乃是兴国之道管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部,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的突破口。管理科学的重要性既与科学的重要性紧紧相依,又与管理的重要性密切关联。朱基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供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个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了管理科学。现在,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②

(二)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新进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管理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管理科学可分为基础理论性学科、技术方法性学科、实际应用性学科。近十多年来,这三类管理学科在我国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设立管理学院的高等院校就已达200多个。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看,近几年来融会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研究成果有突出的进展。例如,关于东西方管理的比较研究,有人提出中、日、美三国管理模式的差别,中国以“情”为特质,日本以“理”为中心,美国以“法”为重心;关于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有人认为东方管理文化的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关于集成管理问题,有人强调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运用集成的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其实施应做到战略柔性化、市场内部化、技术群集化、组织网络化、信息高效化、文化整合化。

(三)由于21世纪管理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管理科学的发展为培养和训练一个新型的管理阶层服务,并通过这一阶层进而为改进和完善管理实践服务,这将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面向21世纪物理教学研究的思考 篇10

李岚清副总理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明确指出:“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亿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李岚清副总理再次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紧迫任务,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4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提交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学习:内在财富》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教育的4个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南照认为,其4个支柱中的“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olivetogether)”,意在培养人们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发展(learningtobe)”,意在使人们能够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报告》还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是要赋予人们为发挥才能、把握命运所需要的思维、判断、想象、创造能力.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7月19日向日本文部大臣提出了《关于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孩子们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的咨询报告.《报告》就“生存能力”谈到:日本把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称之为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里的“生存能力”,并认为全面而协调地培养这种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4个支柱和日本提出的“生存能力”,其涵义和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是类同的.时代呼唤素质教育,面对21世纪的高科技时代,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物理教学研究是指,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析物理教学现象、探索物理教学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活动是在面临无现成对策的前提下,探索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或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成就中探索尚未被认识的规律;或探索某些新理论、新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开展教学研究的目的,一是为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形成良好的教风;二是为了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为了用新的教学理论体系来促进教学工作.

传统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对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命题考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研究并不断完善.这种传统的教学研究,显然不适应面向21世纪的教学要求.本文就如何更新物理教学研究的内容,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新的面貌迎接21世纪的挑战,谈几点思考.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研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研究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我国有多种大同小异的阐述,我赞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的观点: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使学生的智

上一篇:半个月写的论文为何能过关下一篇:九年级开学典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