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庄地道战心得

2024-07-11

冉庄地道战心得(共4篇)

冉庄地道战心得 篇1

随着日本对华北的大规模侵略,在一马平川的冀中大平原上,抗日军民创造了抵抗日寇的“奇迹”。保定冉庄地道战就是这样一个抗战经典。当地群众挖掘了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通过以少胜多的地道防御战,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抗日前线……

无畏冉庄 铮铮傲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将侵略的铁蹄踏入河北,也拉开了华北抗日烽火的帷幕。日军企图将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分成为2670块,对我分割剿除。正如电影《地道战》中所形容:在敌人的大扫荡后,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竟成了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恐怖世界。

作为保定地方政治办公集中区,经济较为富裕的冉庄素有“唐村宋镇”之称,进而成为日军的眼中钉,妄想将其占领。因为当地居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得响亮的地道战,使它成为今天的抗日圣地。

走进冉庄,千年古槐仍然屹立在十字街口诉说着冉庄人民勇敢无畏的精神,挂在上面的铮铮铁钟也让地道战的记忆深刻清晰。

斗智勇“筑地下长城”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一部爱国主义教科书,翻开每一页都记载着当地群众挖地道顽强抵抗,与敌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过去每条大街下都有一个主干道,鬼子来了村民就藏,可是光藏不打就干挨打,后来村里的人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启发下,决定挖一个能打也能躲的地道。

当时没有那么多先进器械,村民们就想出了在街上分段挖,可是在地下谁也看不着谁,常常就挖过了。之后村民想了个办法,让一部分人在上面敲地面,一部分人在下面顺着声音挖……

当地村民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相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

地道战让鬼子不得安生

今天的冉庄看起来平和宁静,但当年这片宁静土地上的人民群众,创造出过神出鬼没、举世震惊的地道战,打得日本侵略者如无头苍蝇般胆战心惊,狼狈不堪。

冉庄在最初只是家家都有藏身洞,后来将藏身洞演变为地道再变为攻防相结合的作战屏障。当时家家都有地道,有的建在鸡窝、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等处,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敌人很难发现。冉庄村450户,几乎户户都有地道口,其中用于作战的30个,通往村外的3个。在地道战中采取隐蔽战术,声东击西,迷惑敌人,引诱敌人。采取过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让敌人无处可藏,无处可打。为了让敌人不敢进入洞里,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为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里设了翻板,翻板也就起到防毒和防水的作用。通常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还能直接通到别的村。这样,地道藏了好打,打了好藏,让敌人在这一带一天也不能安生!

战争史上永恒的奇迹

八年抗战期间,冉庄群众开展地道战72次,配合部队作战85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100多人,以以少胜多的地道防御战,将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誉满中华、闻名中外,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去冉庄玩地道战 篇2

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灵活巧妙地打击敌人的一种战术,是平原地区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杰出创造,它使无险可守的平原变为坚不可摧的要塞,成为打击日寇、保存自己的地下堡垒。

地道是抗日的有力工具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大血案,在华北大地上形成了“抬头见岗楼,到处见狼烟,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惨景象。

1938年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一边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一边组织人民进行抗日斗争。1938年冬,冉庄建立起党支部,并号召群众联起手来,自发保卫自己的家。冉庄当地的青年都非常积极地参与战斗。老百姓和八路军团结一致,那些原本是战士们才能做的事情,比如站岗放哨啦、传递情报啦、毁坏敌人的铁路啦、破坏敌人的电线啦……老百姓都参与了进来。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长期的战斗中,冉庄的老百姓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战斗方案,那就是在偏僻、低洼的野外和村里挖地洞。利用地洞来抗日,既能巧妙地保护自己,又能有效地打击敌人,真是一举两得!

刚开始的时候,挖的地洞都只是单口洞,后来慢慢地改成了双口洞、多口洞,再后来又加宽加长,隐蔽的地洞慢慢地被连通,便成了地道。最后,挨家挨户的地道都被打通了,形成了“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的地道网!

冉庄地产的特色

先说入口。冉庄地道的入口灵活多变,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有的入口设在室内墙角。有的则是利用一些能够起到隐蔽作用的物件,比如牲口槽、风箱、锅台、井口作为入口,经过伪装,敌人很难发现。

再说战斗方式。整个冉庄的主要街道和路口都建有塔楼等,既可以当做地道口,也能隐蔽地观察敌情。在这些塔楼等周围设有地雷孔,埋上地雷后,把引线拉到地道里。要是有敌人靠近,肯定来一个杀一个。这就是典型的地雷加地道联合作战。在沿街和路口的墙角下还设有与地道连通的射击孔,不但能隐蔽枪眼,一旦被敌人发现,撤离也非常方便。射击孔遍布全村的每个角落,一旦有敌人攻入,明枪暗箭齐开,地面地下火力交叉,难怪在抗战的时候让日本鬼子胆战心惊!

再说地道。现在我们到冉庄去,地道是一定要爬的。从用途来说,冉庄地道可以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构造复杂,设计巧妙,里面有休息室、厨房、储粮室、指挥部、兵工厂等各类设施,还设有路标和照明灯,地道交叉处有翻板陷阱,敌人万一进入地道,一踏上“翻板”,就会落井毙命。地道与水井相通,既可通风又便于排水、取水。所以,在地道里生活、生产都不是问题。

现在的冉庄地道有一部分是当年修建的,也有一部分是后来重修的,重修的大都高大宽敞,方便游人参观。旧的则低矮很多。由于当年条件的限制,旧的地道大约只有一米多高,不到一米宽,人走在里面直不起身子。

十字街口的古槐

冉庄最著名的标志是十字街口的两棵古槐。古槐上挂了一口钟,是用来传递信号的。据说,当年一个老乡冒着生命危险敲响古钟,告诉大家鬼子来了,结果被残忍地杀害了。如今的古槐已不再枝繁叶茂,只留下干枯的枝干,仿佛战争遗留下的标本。这两棵有1300多年历史的老槐树,据说在拍电影《地道战》之前本来已经死了,但在电影拍摄时却奇迹般地复活了,拍完电影后,它们又突然死去。总之,人们心中的这两棵古槐是有灵性的,它的生死都含有寓意。其实,古槐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当年挖地道时破坏了它们的根系。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篇3

《地道战》是当时看得最多的一部电影,因而戏中每一幕场景及那些鲜活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还小,但总想到地道中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那种“埋伏下神兵千千万”的氛围。

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百世开利杯”乒乓球赛在河北保定举行,赛事之余,我自费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实现了我当年的青春梦想。

走进长长的地道里,一股热血在胸中奔腾。这不仅因为在这长长的地道里拍摄过鼓舞一代人成长的《地道战》、《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等战斗影片,而是因为这一段历史,是在日军侵入华北之后,我军运用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坚持敌后抗战所谱写的不朽 篇章。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的清苑县冉庄。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国家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冉庄纪念馆馆名,有杨成武将军为展厅题写的牌匾。1995年1月26日,江泽民同志为基地题写了牌匾。6月,这里被中宣部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1950年至今,这里每年都要接待数以万计国内参观者。

地道战遗址,至今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村前那棵老槐树上仍挂着当年老忠叔敲响的大钟;水井地道口、地道内陷井、马槽地道口和碾子、高房工事等,都如当年与日本鬼子斗争时的情形一模一样。整个旧址保护区面积为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万平方米。冉庄地道网除单口洞、双口洞、多口洞之外,还有一条双向地道,这条通道内,有两扇可以活动的门,能将地道关闭。通道两端,有翻板陷井,敌人到了这里,就如同进了囚笼。地道内的防御设施____翻眼、卡口,是冉庄人聪明才智的又一体现。翻眼,不但可以用来防毒气,而且还可以居高临下攻击敌人,来一个打一个。卡口,除用来防御敌人放毒气或放水,民兵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口堵上,迅速地将地道隔开。

冉庄地道战心得 篇4

————侯泽胤

这次我矿纪检办组织“四管人员”赴革命老区学习,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体验革命老区的生活气息。

在西柏坡先后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瞻仰了五大书记雕像、西柏坡纪念碑,并在这里着重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重温了入党誓词。当我看到党员们举起右拳口喊入党誓词,心不由的生提起一种庄严、神圣的神情。我是一名团员,但我一定要积极向党看起,时刻为入党做好准备。人不轻狂往少年,我以然过了轻狂的时代,现在要认真工作不能向以前一样为所欲为,做一名合格的团员、优秀的团员、新时代的煤矿工人。

西柏坡纪念馆十几个展厅存列着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展厅里那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记录的文字、一架缝纫机、一辆纺车、一支支步枪、一箱箱弹药、一门门大炮„„,以珍贵的史料,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了那段历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再现了三大战役、群众踊跃支前、军民团结、共渡难关及当时一些重要会议的情景。

在中共中央旧址,先后参观了任弼时、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五大书记的故居。主席那补丁摞补丁的睡衣、总理那洗的泛白的被褥、手摇的纺车、朱老总那破旧的藤椅,无一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最令人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作战室,据介绍这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军事指挥所,就在这小小的房间里,五大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以其雄才大略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当时是西柏坡中共中央机关的食堂,至今上面还保留着当时做饭时的天窗,十几条简易的木凳排放在里面,山墙上挂着两面鲜艳的党旗,正是在这简易的食堂中召开决定了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一西柏坡铸就的不朽精神,永久感召着一代代后人,伴随中国历史的车轮永久载入史册。

西柏坡是神圣的,如今的西柏坡已经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堪于日月争辉的,在领略了西柏坡的迷人风采的同时,我们被它经过历史沉淀的精神所折服。走进西柏坡,从陌生到熟悉,继而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对圣地的无限神往,那是为它在中国历史上立下的赫赫功勋,也为西柏坡的那种精神。西柏坡点燃燎原的革命之火,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象征。离开西柏坡,心久久难平,用心回首,遥望心中的圣地,它还将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遥望的目光。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仅仅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所在。高山仰止的西柏坡,永远丰碑的西柏坡!

离开西柏坡,我们第二站来到了位于保定市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聆听了冉庄人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身临其境体验了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它是华北抗日战争中留下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37年,日军队对华北平原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侵略,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血案。为了防备敌人的袭击,冉庄的群众开始挖筑藏身洞,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以十字街口为中心,由4条主干线和24条支线,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形成了能打能藏,可攻可守的地下长城,开展了震惊中外的地道战。在这长长的地道里,我们真是很难想象伟大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并要以实实在在地行动,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强大和进步添砖加瓦。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白洋淀,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白洋淀由9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36个岛村组成。江泽民主席曾亲笔为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白洋淀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活跃着一只闻名中外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他们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全民抗日的凯歌,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与不愿做亡国奴的英雄气概。

我们乘船渡水穿行在连绵不绝的芦苇丛中,在欣赏美丽湖景的同时,不由地追忆起当年雁翎队驾小舟神出鬼没于芦苇荡中的那段革命岁月。在“白洋淀文化苑”著名的“雁翎队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反映雁翎队员作战和生活情况的珍贵历史图片、文献、图表,以及雁翎队曾经使用的抬杆、土炮、枪排子等实物,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英雄的雁翎队在抗日战争中诞生,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成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壮大,在人民群众支持与掩护下坚持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人民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说,直到今天仍然是激励白洋淀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走出“雁翎队纪念馆”,又在岛上参观了以电影“小兵张嘎”为原形而建造的“嘎子村”。村中“小兵张嘎”的塑像和“嘎子屋”让人不禁又回忆起那个机灵勇敢的小战士,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革命老区水乡人别有风味的文化气息。

上一篇:倘若岁月寒凉,你便是暖时光作文1000字下一篇:《中国梦教育梦》培训心得体会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