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2024-08-29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精选13篇)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篇1

广播响起的时候,同学们都欢呼起来了:陈宗澎大声呼喊:“这下可以自由活动了。”

“别想得太美了,还有这么多作业,哪有时间玩,徐翌捷跳起来,把作业本甩在桌上应喝到。

“不管了先玩了再说。”教室里顿时吵翻了天。

这时,冯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同学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就像一台本来唱得正欢的录音机,突然被掐了电,嘎然而止。

“老师去开会,同学们要好好完成作业!”老师说完便绝尘而去。

大家匆匆忙忙地完成了作业,就热闹开来了。尽管老师让班长坐在讲台上,有的同学似乎都不在乎,有的同学转到后桌天南地北地聊着,有的三五成群地在看漫画书,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还有的特别顽皮的,还有个别特别活泼的男孩同学和女同学,干脆离开教室的座位里又追又打。

突然,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看漫画书的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第一时间把书换成了课本,假装在背书,转到后桌聊天的同学立刻闭上嘴转了回来,离开座位的同学,像简一般跑回来做作业,真是装的有模有样。

过了好长的时间,还是不见老师的踪影,同学们都虚惊一场教室里又炸开了锅。

“老师真的来了”!不知哪位女同学叫道:“老师来了!”,原本像菜市场一样吵的教室,瞬间静悄悄的好像被吸尘器一样吸走了吵闹声。

哎,世界末日到了,同学们面面相觑!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只询问了一部分的同学作业情况,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起承转合,剩余价值

语文课堂教学是艺术,作为完整的一个课时,也应如写诗作文般,讲究起、承、转、合。而起、承、转、合每个环节中都可以拓展延伸。笔者亲身经历了王家伦老师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借班执教托尔斯泰《七颗钻石》的示范课,其教学目标为“通过反复诵读,较为深刻地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通过反复诵读,深刻理解爱心的意义”。下文,笔者将结合王老师的这节示范课,谈谈课堂教学起承转合中的“剩余价值”利用。

一、导语引人入胜

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必须重视自己每次的开场白,这就是每堂课的导语。学生的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局限,那么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让学生的认知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学生才愿意真正融入到课堂中。这就是一堂课的“起”。

课前、屏幕显示苏轼的《水调歌头》,让学生跟着读。

(上课铃声响起)

……

师: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大家不久前学过,苏轼说“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有“宫阙”吗?

生:(齐摇头)没有。

师:那么,苏轼这么写采用的方法是———

生:(齐答)想象。

……

这堂《七颗钻石》的示范课由《水调歌头》展开,令人感到意外。王老师预先了解到,这个班的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水调歌头》,由于这个文本的教学价值颇多,一节语文课无法容纳,原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编排,从“民俗风情”的维度出发制订教学目标,而对其中的“想象”兼顾甚少,“想象”成了这篇课文的“剩余价值”。于是,王老师以这首词的“想象”为切入点,一方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课文,一方面导入到《七颗钻石》的教学,使《水调歌头》的“剩余价值”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过程顺其自然

“承”,指的是教学过程。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很语文”,但是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语文教师自己“走火入魔”了都没有察觉到。语文课偏向思想内涵的探索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甚至在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的时候就无形中将语文的“人文性”放在了“工具性”之上,着重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强调,以“思想”为中心向课外拓展,乃是误入歧途。

进行那种不得要领的拓展,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反作用:首先,冲淡了对原文的深入品味。一节课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就这节《七颗钻石》而言,教师占用大量时间从“爱心”进行拓展延伸,学生哪里还能够“深刻地”品味文本的“想象”呢?语文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影响了语文课的效率;其次,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拓展延伸的根本目的是对课文进行补充,尤其是对文本中的“文”的“点”进行强化,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相应的训练,达不到这样“锦上添花”的效果,就不能说是拓展延伸的成功。王老师前半节课的几个环节如下:

……

师:水罐总共经历了哪4次变化?

生:由没有水变成有水。

师:同学们知道,没水变为有水是不可能的,作者这里用了想象。请同学们找出本学期学过的《繁星》,看看冰心怎样使用想象的手法。

生:《繁星》将星星想象成在跑的巨人。

……

师:那么第二次变化是什么?这位同学非常有胆量,请你回答一下。

生:由木头的变成银的。

师:水罐的第三次变化应该是更加地显而易见了,边上的这位同学请你回答。

生: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生:因为爱。

师:再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将要学的《天上的街市》,能不能开动脑筋,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可以相互讨论。

……

众所周知,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或45分钟,不可能达成多个目标,能达成“文”“道”各一个目标,即“一课(一个课时)一得(文道各一得)”,就已是成功。教师不能在教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时候“过”了反而“犹不及”。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井然有序”,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方法简单实际化。

王老师在本节示范课中,教学目标甚为清晰:想象手法的运用以及对爱心的理解感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想象”这个较为抽象的手法,借机联系了前面学过的《繁星》和即将要学的《天上的街市》的想象手法。对《繁星》的拓展延伸就是用了“剩余价值”。当时任课教师教授《繁星》,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拟人”手法上,于是,“想象”就成了“剩余价值”。在《七颗钻石》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引出《繁星》,既是对以前所学的查漏补缺,又是对新课的巩固,实乃一举两得。

综上可知,我们如不能在新授课中充分利用某一个文本所有知识点的价值,则可以在后面教学的拓展延伸中“榨出”它们———“剩余价值”不仅仅是“剩余”,实际上是线索,将不同的文本串联起来。

三、突破白话文言的界限,进入高潮

论诗者常将律诗的颈联称为“转”,这个“转”就是高潮。一首诗的高潮,常常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往往出现在先荡开一笔之后。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常常伴随着若即若离的状况展开,也是说,高潮很可能在别人认为“偏”了的情况下达到。

课堂教学的高潮包括高潮出现前的预备和高潮出现时最为精彩的“一刹那”。有时候,当时机成熟时,教师也可以顺势“离”一下,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请看这堂《七颗钻石》的后半节课。

……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1页,将我们学过的《幼时记趣》齐读一遍,然后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中有没有想象?

学生齐答:有。

师:把什么想象成什么?

学生齐答:把“蚊子”想象成“群鹤舞空”。

师:还有吗?

学生齐答:把“丛草”想象成“林”……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

生:体现作者无尽的童心童趣。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想象手法在文章中是常用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再把这篇文章一起读一遍。

……

一般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以古汉语教学为主。实际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文学作品,在古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是否应该想到进行文学作品教学呢?再想得深入些,作为用文言写成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否有着与现代文学作品共通的表达方式呢?

语文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将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与现代文割裂开来,即便是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也很少有教师考虑将两者相结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行文技巧和精神世界与现代人有太多的“所见略同”之处。现代文文本教学中留下的“剩余价值”,完全可以作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拓展延伸的材料。同理,文言文留下的“剩余价值”,也可以用到现代文教学中。也就是说,现代文与文言文可以互为拓展延伸的文本。由白话跨越到文言,似乎是一种“离”,然而正是这种似乎是“离”的“转”,将一堂课引向了高潮。

《幼时记趣》被安排在“金色年华”单元。由于是文言文,任课教师通常会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在古汉语教学上,能按照单元要求,从“童年之趣”入手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文本的“想象”,即使能兼顾,也落实不够———“想象”,成了《幼时记趣》教学活动中的“剩余价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节课在此处巧妙地“离”了一下,指向《幼时记趣》这篇文言文,达到了高潮。也就是说,一方面查漏补缺复习了旧课,一方面巩固了新课;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文言文除了几个古汉语词语和句式外,和现代文没有本质区别,根本不必害怕。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一味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热闹非凡但是却没有主旨,文章的重点得不到展示。引入课堂的资源要有所选择,做到少而精,四两拨千斤。不能仅仅是材料的堆砌,知识的重复叠加,要注意与文本的关联,生成新的知识点,与文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要有目的性,应该有的放矢。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明确课堂拓展延伸的目的、意义之所在,勿盲目、随意拓展,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当然,课堂高潮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不必刻意追求。但是,无论是哪个环节的拓展延伸,都应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拓展延伸的指向,可尽量考虑教材文本,尤其是它们的“剩余价值”。

四、结尾余音绕梁

所谓的课堂教学的“合”,可从这几个维度考虑:

首先体现为通过“板书”而“合”。下课铃响前一刹那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过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因故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

语文课堂教学的“合”,还体现为通过“作业”而“合”。学生完成作业是对已初步掌握的目标的巩固;所以,教师布置作业也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王老师在课堂结语中布置的作业如下:

同学们,《七颗钻石》后面还有一篇没有学过的文章———《皇帝的新装》。今天的作业:文章中有没有想象?另外,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如何?与《七颗钻石》有何相同之处?

在本节课的最后,王老师再度利用了“剩余价值”,布置学生对《皇帝的新装》进行预习。此举颇有深意:表面上看是对“想象”的巩固,深入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这显然是对《七颗钻石》“剩余价值”的利用。由于这堂课专注于“想象”,而未曾顾及“按时间顺序叙述”这个“点”,它显然就成了“剩余价值”。将“按时间顺序叙述”作为新课的预习作业,如果新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掌握《皇帝的新装》一文按时间顺序叙事的手法”,那么,《七颗钻石》就成了拓展延伸的文本———这就是另一重含义的“剩余价值”的利用了。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讲究效益,一节课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高潮,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特点,但都要有起承转合,才是教师上课最终应该达到的目标。充分利用教学中的“边角料”资源,贯穿于每天的课堂,形成滚动式融合,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诗涵,王家伦.肥水岂流外人田?——论文言篇目教学的拓展延伸与“剩余价值”的多元开发[J].中学语文,2016,(04).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 篇3

听了石宇豪的话,同学们有的拿出自己的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的聚在一起玩起“陀螺大战”,还有的在和同桌说悄悄话……此时,教室里热闹非凡,真像一个菜市场。

“老师来了!”大家正玩得高兴,不知谁大喊一声,同学们一个个吓得惊慌失措。

只见有人“哧溜”一声从桌子上滑了下来;有人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也顾不上擦掉凳子上的脚印;还有人赶紧将陀螺放进了抽屉,拿出一本书,假装在看书,再一细看,书都拿反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静悄悄地等待老师的“光临”。一分钟过去了,老师仍没有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怎么回事。“骗你们的!”孙昊捧着肚子大笑起来。叫声、抱怨声充彻整个教室,教室里又恢复了刚才的热闹。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是老师。”一个同学小声说道。同学们正在怀疑是不是哪个同学又在骗人时,老师真的捧着试卷走进了教室。此时,同学们都愣住了,这下想伪装都来不及了。

(指导老师:刘红华)

老师的一堂课作文 篇4

还记得第一堂历史课,刚刚打过铃,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满面笑容地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她的头发是披在肩上的,高高的鼻子,瘦削的面孔,樱桃小口,很是漂亮。她迈上讲台后,一边把手里的书放在讲台上,一边用不大的声音喊了一声“上课”。我们起立问好后,她点头示意我们坐下。我们坐好以后,他便满面笑容的开始讲话了:

“哎呀!在此我先向在座的同学们表示祝贺,祝贺你们以优异的成绩坐在了130班,认识了将要与你们一起走过三年初中生活的同学们。而且,你们都很幸运,你们是新宿舍建成后的第一批学生,看这新宿舍多好,我在这所学校教书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学校建起了新宿舍我也挺高兴的。”

说到这里,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她不可能是三十来岁而是四十来岁左右了。看来她是个乐观的人,不然怎么显得这么年轻呢?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后,都笑了起来。

老师开始讲课了,她的脸上依旧带着那抹微笑。当讲到乾隆后期国事开始衰落时,她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小燕子搞的吗?(当时正在热播“还珠格格”)当然不是,当时怎么会有那样的女孩子呢?真要是有死十次也不够!过去讲三纲五常……”

同学们又笑了起来。

老师不在的一节课作文600字 篇5

课代表坐不住了,去外面转了一圈后,回来通知大家这节课老师要开会,改成自习课。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我们这帮调皮的“孙悟空”没有了“唐僧”的管教,便开始了“大闹天宫”。

小杨最爱看漫画书,不知已被老师没收了多少本,却又不知从哪变出来一本,与周围几个漫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看,那里一群,他们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小棋手”,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但也有板有眼地开起了“棋友会”。我们班的“废话大王”老毛病又犯了,又开始滔滔不绝:“这得从人与宇宙的关系说起了……”听得大家晕头转向,可他自己却依然兴致勃勃。小张和小殷虽然“相隔遥远”,足足有两组距离,但是克服“障碍”,打起了“长途电话”,聊得火热……

蹬蹬蹬……楼梯上传来了似有似无的脚步声,几个耳尖的`同学听到了,心里纳闷:“老师不是出去听课了吗?怎么又回来了?”还是班长“英明”,早早就派了一个“密探”,时时刻刻“监视”着走廊里值周老师的一举一动{Www.PuxueWang.}。这时,“密探”冲进了教室,脸红彤彤的,仿佛收到了很大的惊吓:“大事不好,‘敌军’派了一支强大的‘特种部队’——值周老师前来‘剿灭’我军!”我们一听,吓得魂都快没了,赶紧坐在位子上装模作样地看起了书或写起了作业。

脚步声越来越近,大家屏气凝神,注视着前门。门开了,果然是值周老师。她环顾四周,看到我们正乖乖地坐在位子上,满意地点了点头就走了。

评何老师的一堂英语练武课 篇6

评何敏老师的一堂英语练武课

我听了何老师4月28日在初一(4)班上的一节英语练武课后感受很深,我作为一个外行对上课内容不那么在行,但是我觉得何老师在这节课上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堂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效果,就一点来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何老师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听说读写,这个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实现了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由低级到高级的目标最终由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何老师在引入一些著名的人物来让同学们猜测,从而锻炼学生在运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单词,在通过展示和新单词有关的又是学生经历过的校园艺术节的一些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回答问题,从而理解新单词。有了前面的这些铺垫,学生在更高级的语境练习完形填空中,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篇7

一直思考着如何在两座大山之间解救自我,思考着如何让我的学生能够慎重地牢记自己作文中的弊病,然后欣然改之。曾经也让学生互批过作文,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毕竟是学生,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判能力,所以这种行之无效的方法被我果断地打入冷宫。近来,工作繁忙,看着桌上两座巍峨挺立的大山,只能逼着自己再寻良策,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堂作文批改课。

本次作文的题目是“快乐一家人”,要求仿照《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结构,用小片段的形式成文,要感情真挚,语言有特色,字数不少于600。上课前我大致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他们的座位重新作了调整,然后要求他们前后桌交换作文进行批改,这样学生手里拿到的作文与自己写的作文水平大致相当。接下来我把此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下发给学生。

1.字不少于600,按照要求用小片段的形式构架全文。

2.写三个片段,每个片段的字数大致相当;除三个片段外,有开头和结尾。

3.三个小标题形成系列,字数相等或者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4.全文能紧扣“快乐”,选择的材料基于生活,有一定典型性。

5.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有恰当的议论提升主题。

6.语言有特色,能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7.无错别字,无病句,无明显涂改痕迹,卷面整洁。

下发批改要求后,再指导学生一条一条地批下去,并给出具体的分值,如错字一个扣1分,扣完5分为止;病句每句扣2分,扣完5分为止,并把病句改正;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句加2分,最多加5分等等。最后得出一个具体的分数。学生还必须在作文下面写清楚被扣分或加分的具体原因。

批改结束,挑选学生批出的高分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欣赏。下课后,收齐全班作文,我再逐篇浏览,一则了解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二则检查学生相互批阅的质量。对批阅有明显偏颇的地方予以纠正。

此次作文批改结束后,我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觉得这节课的作用绝对不仅仅是为我铲平了两座大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此次作文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缺陷有了深刻的印象。得意之余,我对这种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方式作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写作评改提出的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既能体现民主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学生互批作文的优势如下: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意识,由于作文要给同班同学甚至异性同学评改,写得太差太马虎自己会觉得没有面子;相反,写好了如果能被同学推荐为优秀作文就会赢得赞叹,经常被推荐出来就会赢得同龄人的尊敬,所以写作态度都比较端正。这就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评改,变原来的被动听取为主动参与,避免了过去那种只看分数和评语后就了事的现象。

第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

第四,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如果创新方法经常调换批阅对象,批阅的人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五,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六,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同时,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为保作文批改持之以恒,确有成效,作文批改中还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

1.评改形式多样。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或学生多人“接力”改,或集体评改、小组评改、或自我评改,或班级互评、好差作文比较评、同档作文对照评,以此调动学生的评改兴趣,使他们一直处于亢奋、跃跃欲试的最佳状态。

2.评改内容突出重点。每篇作文评改应各有侧重,要与该作文的指导要求同步。同样是记叙文,可侧重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侧重审题能力的养成等等,从而达到序列训练的目的。

3.评改内容不拘一格。对一些与众不同的、有见解的文题、内容和闪光段落,均要破格打高分;对于一些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情感倾斜,多给予鼓励。

4.评改过程一丝不苟。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评改态度,从字词句到标点的运用都要认真对待。

5.评改结束及时交流。每一次作文评改后,要尽量选出一些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还可以贴在教室内,或给予奖励。以此让习作者本人和全班同学看到作文互评的成效,让优秀习作者获得成就感。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认真写好作文的欲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有极大地提高。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篇8

老师不在的时候,没有人盯着你写作业,也许你就不会在这么努力了,学习又退步了。这是那一类不是太自觉的学生。老师不的时候,教室里肯定又是乱哄哄的,而对于那些自觉又好学习的一类学生来说这可是个不好的消息。教室这么吵不利于思考,静不下心来,就会很烦燥。

老师不在的时候,受害的肯定不仅仅是想认真学习的学生了,也许哪个调皮的学生你追追我打打就把哪个桌子给撞倒了,严重点还会损坏。老师不在的时候,教室里肯定像一锅沸腾的汤一样,难以来。老师不在的时候,似乎突然有了一种力量瞬间长出了几个胆子,撕撕书,打打盹,传传小纸条那都不是事。老师不在的时候呢,当然,有那么几个同学嘴巴馋了,撕几句辣条来解解馋。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篇9

今天上午,张老师迟迟不来上课。唉,肯定是我们惹怒了张老师。有的同学竟然还在张老师不在的时候大谈特谈,真是不应该呀。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我们都不能在教室大吵大闹,更何况那时已经上课了。老师不在的时候,我们一样要自觉!下面我就来说说老师不在时,我们该怎么做吧。

首先,上课就要有上课的纪律,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们应该想起从一年级就要熟记的一句话,那就是“静等老师来上课”。也就是说,老师没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安静,不能用嘴巴交流,当然也不能用眼神交流。其次,我们还要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能走来走去,那可是严重对老师不尊敬,也是严重对学校不尊敬。我们应该自觉地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地看看书,预习一下即将教的课文。而且,我们已经步入六年级了,并且还是六年级的下半学期,更重要的是,我们离毕业考试已经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么宝贵的时间里,我们更要认认真真学习,不浪费一分一秒。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说的就是现在。我们不能浪费现在的时间,而到考前一分钟着急。虽然“临时抱佛脚”可能有一点点用,但长时间慢慢积累知识不是更好吗。老师不在时,我们不能吵闹,不能乱跑,要做到静等老师来上课,这样不仅是对老师们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自己的学习负责。

老师们常说,老师不在的时候就是反映一个学生品德的最好时机。所以,就算老师不在,我们一样要自觉!

老师不在的一堂课作文 篇10

咦?都过去两分钟了,老师怎么还没来?渐渐地,教室里吵闹起来了。同学们有的你追我赶,有的扔纸飞机,有的随意跳舞,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吵闹声就快把教室屋顶给掀翻了。又过了两分钟,整个校园都只听到我们班的声音了。这时,姜超冉把手指头放在嘴前,鬼鬼祟祟地说道:“嘘!小点声儿,别把老师给吵来了。”但是别人都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仍然在大声讲话。

突然,顾瑜欢发现王博文正在批他的数学默写,就慢慢地走了过去,拍了几下王博文的肩膀,大大咧咧地说:“好了喂,王博文,稍微批批么好了,批这么仔细干嘛呀?”但是王博文却不为所动,继续认真地批他的作业。突然顾磊方悄悄的喊道:“黄老师来了!”我机警地看了看门外,哪有黄老师的人影啊?不会是躲起来了吧?又等了大约两分钟,还是迟迟不见踪影。噢!原来顾磊方是在骗人呢!我心想:哼!你个顾磊方,原来这么坏呀!但是顾瑜欢却似乎被吓坏了,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跑回了座位。等他坐定再看门外时,黄老师还是迟迟没来,这时他才知道被骗了。真是后知后觉啊!

最活跃的要数张智俊了。只见他头戴帽子,左手拿尺,右手握笔,飞也似的跑向门外,那神气的样子惹得我们哈哈大笑。他站着还没几分钟,就准备回座位了。就在这时,裴宇轩偷偷摸摸地跑到墙后,对准张智俊就是一拳。只听张智俊大喊一声:“啊!”于是他们就扭打在了一起。就这样,你打我一下,我挥你一拳,好不热闹!还不时传来“你不是先打我的吗?”“你又打我了呀”“你也打我了呀”“你打的比我疼……”之类的话语。

老师不在的课堂作文 篇11

到了下午,天放晴了,人也舒服多了。我们马上就上了电脑课。电脑课开始了。我们刚开机,老师便说:“现在我有急事要马上处理一下,你们在这练‘Logo’吧。”说着便走了,班级里顿时欢呼起来,跳起来,有着等好事。

当然很兴奋。看,戴翼飞在网上找到了“太空步”,踩着节拍跳了起来,有模有样,帅呆了。瞧他那样,旁观者可不少,有的居然也跟着跳了起来。秦辛辰在那儿查恐怖图片,查着查着,自己都闭着眼睛,捂着胸口,直喘粗气。缓过神,又查了搞笑图片,把他和他的旁边的人都笑得不行了。鲁鑫诚在玩“洛克王国”,看着他玩得得意洋洋的样子,等级应该很高吧。陈志恒在玩“三国杀”,每打死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站起来喊:“耶!颇有大将风范。”一些女生在玩化妆。还有一些女生再看大型电视剧《宫锁珠帘》。

一会儿被乐得哈哈大笑,一会儿又被感动得眼眶里眼泪闪烁。我、陈栋、蔡逸辰在玩“三维弹球”,每人控制一个键,玩得可开心啦。真当我们齐声喊出:“快升级啦!”一位同学说:“老……老师!”电脑室里一片安静,我们以迅雷不极掩耳之势把网页关掉,看着门口。“哈哈,上当啦!”那位同学打着“ok”的手势,扭着屁股。“切!骗子,超级大骗子。”一切恢复原位……“老……老师真……真的来啦!”“结巴别吵啦!”蔡逸辰说。突然,电脑室里安静了,只有我们三个的笑声。“老师……”我感觉天快塌下来了,老师会怎么处置我们呢?“小家伙,贪玩了吧。不听话……”老师说着摸着我的脑袋。我羞得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同学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才是好学生不过,那自由的课堂永远停留在我甜蜜的回忆里。

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 篇12

有些时间,上课铃已经打响,而老师还没有来得时候, 我们应该的不是喋喋不休的说话声,更不是随便的走动。而是赶紧找到自己的座位,并坐下来,坐下来之后要保持安静了,如果是开茶馆一样的喧闹,那么给老师接下来的上课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一是影响了老师的情绪,二还有就是打破了本来应有的上课的严肃性了。在等待时间是不等课间,虽然没有人来约制,但要自己约制自己,首先一点就是不能发出噪音,而且不能喝水啊,走都啊,什么的,反正要把张老师不在的时间也要当成上课。

当然不是说坐下来之后就无所事事,干等在座位上什么事都不干,而是应该先看一看有没有做本课的课前准备、如果没有,那么就应该赶快补救。如果已经做好了课前准备,那么大可以开始课前的自习了,预习即将要开始学习的课文,看看一些跟本科有关的内容,也都是可以的。如果老师长时间都没有下来上课的话,那么这时候课代表就要及时的去寻找老师,有可能老师弄错了上课的时间,而课代表们也不闻不问,那么一节课就白白过去变成自习课。而且当老师不在的时候课代表和值日班长也应该尽到职责,去讲台维持秩序和安静,等待老师来上课。

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 篇13

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

・・・・ 老师不在的时候今天下午,科学课。老师没有来,刚打上课铃,班里就沸腾起来了。 我和同桌一起在专心致志地玩游戏,只听见“轰隆”一声,第一排的一张桌子到了,我和同桌也没当回事儿,结果,随之而来的是一片吵骂声,我稍微抬了抬头,看了一眼,看见两个人在吵架,“这边是我的!”“这边是我的!”“不许摔我的`东西!”我刚准备去劝架,就被一个高尔夫球砸倒了,同桌见了,连忙把我扶到座位上,我说:“快让他们别吵了,别把主课老师‘引’过来。”同桌轻轻地说:“好!”说完,便去劝架,很快那两个人不吵了,还把桌子扶了起来,我刚放下心准备写作业,又听见一声“下面,由我来为大家表演”原来,是“小丑”开始表演了,他边跳边唱,引得我们阵阵欢笑。我把作业本收起来,想找同桌玩游戏,结果,他已经睡着了,我再看看教室里,女生大都在聊天,还有几个人不受外界影响,在写作业,还有几个人在开心地看着“表演”,不时还发出阵阵喝彩声。突然,一个人喊:“老师来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过了一分钟,老师还没有来,我们才知道上当了,教室里迎来了一片欢笑声,过了一会儿,老师真的来了,海老师大声地说:“不要再吵了,快拿作业出来写!” 老师不在的时候真好!

上一篇:2020学校教研室工作计划下一篇:应届大学生要善于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