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意境诗句

2024-07-15

古典意境诗句(通用7篇)

古典意境诗句 篇1

2、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3、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民国·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4、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归恨却休。云澹澹,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鹧鸪天离恨》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7、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8、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

9、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浣溪沙》

1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11、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3、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写情》

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5、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17、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乌夜啼》

18、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点绛唇》

19、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20、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21、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

2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2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4、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洞宾《梧桐影》

古典意境诗句 篇2

关键词:植物,植物景观,古典园林,意境

1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

1.1 释义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是一个偏向审美的概念, 观赏者经由匾额题咏等暗示, 对植物景观从单纯的外在美的欣赏升华到对其意蕴内涵的体味[1], 是“情”与“景”的融合, 也符合对“天人之际和谐”的宇宙观的追求。古人认为有景而无境是只有其表而没有灵魂, 只有体味到了意境传递的感情才能对“景”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1.2 特征

1.2.1 山中似有故人来———拟人化

在“以儒化民”的文化氛围中, 文人根据各自的素养, 水平, 对植物做不同的欣赏, 但总的都是寻找植物的某些内在特性, 赋予文化内涵[2]。在文人眼中, 很多植物都有特定的含义, 形成了有典可循的文化体系, 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例如“岁寒三友”的美誉, 夭夭春桃, 清馥香李, 菊的傲, 兰的雅等等不胜枚举。

1.2.2 芭蕉叶上无愁雨———多元化

“芭蕉叶上无愁雨, 只是听时人断肠”, 植物景观的意境不仅可以从视觉上获悉, 也能从听觉、嗅觉、联想层次上来体味。不仅如此, 四时更替、朝晖夕阴、雾晴雨雪皆可将园景装点一新。就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借莲的香气来抒发仕途坎坷, 渴望“闻达于诸侯”的理想。植物的季相变化也能描绘出不同的意境, 例如同是荷,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恬淡和意趣, “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一番红荷招展, 凌波盖翠的繁华, “留得枯荷听雨声”则是枯荷秋雨稍解寂寥的理性思辨。

1.2.3 月映竹成千个字———诗意化

园林与诗词书画密切相关, 许多园林景观意境的传达都依赖于诗词书画、匾额题咏的点缀和发挥与暗示。例如武陵春色取《桃花源》世外桃源之意, “暗香疏影楼”取自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景, “闻木樨香轩”取自黄庭坚问佛的典故。

2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分类

2.1 紫气东来顺———趋吉纳祥

古人极讲究吉祥如意, 就算是挠痒痒用的器具, 也要做的似仙芝比神器, 起名“如意”, 足可见古人对寓意吉祥的重视。园林中的建筑、植物配置也有寓意吉祥之举, 虽有世俗之嫌, 但是植物搭配相得益彰, 亦有沿用。例如“玉堂富贵”:玉兰, 海棠, 牡丹, 桂花的组合, 形成了花期交替, 高低层次搭配的模式, 在园林中多有应用, 例如颐和园的“乐寿堂”。

2.2 谁为表予心———文人意趣

自古以来, 文人一直徘徊在仕与隐的选择中, 往往以不得志而告终, 以放逐山林之间来“养浩然之气”。无奈这仅仅流放了他们的肉体, 而内心仍被庙堂捆扎, 于是在“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的心态下, 就有了“拙者之为政”的拙政园, 有了“香远益清”的远香堂, 有了“萧条梧竹月”的梧竹幽居等等。当然, 这其中也不乏看透官场, 但求林泉之乐的高士, 就如辋川别业的王维。辛夷坞, 鹿柴, 文杏馆等等, 透着的都是山野林间的逸趣, 举一杯清酒, 邀挚友成双, 赏三四株香梅翠竹, 乐五六麋鹿丹鹤, 七八点星天外, 数九斗太微垣, 自得十全人生。

2.3 晨兴理荒秽———躬耕之乐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 儒道两家也对农业十分重视, 在这些思想的浸润下, 就培养了造园者较为浓厚的重农事, 亲田园的感情, 士大夫在厌倦波诡云谲的官场之时, 农耕环境的特点恰好符合了他们回归自然山水的精神需求[3]。例如拙政园的“秫香馆”, 留园“又一村”, 园中多栽有果树。这类景观也常出现在皇家园林中, 例如圆明园中“北远山村”, 静明园“溪田课耕”等, 是统治者表达亲民, 体验归隐之乐的场所。

2.4 行到水穷处———禅意深深

园林之隐在陶, 谢的时代已经很明显了, 而禅宗思想的引入与渗透让“芥子纳于须弥”的禅观普遍应用于造园之中。据潘氏《豫园记》“园东面, 架楼数椽, 以隔尘世之嚣”, 这样就很巧妙的实现了屏俗。入门不远, 西北边的一座小坊“人境壶天”正表达了这种闹中取静、小中见大的空间内涵[4]。

3 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表达手法

3.1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三维空间

空间组织的形式有很多种, 限于篇幅, 仅就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3.1.1 立意在先, 主从明确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原则之一。在园林布局的植物选择时, 先定基调于全局, 然后依照各个区块的主题来选择相应的植物。西湖的植物配置颇具特色, 以时序为轴, 串起各个景点, 做到四时有景可赏。苏堤以垂柳和春花植物为主, 合“苏堤春晓”之境, 曲院风荷以荷花为主景, 搭配紫薇、鸢尾、石榴做夏景, 满陇桂雨以桂花为主景, “月中寻桂子”的秋景也颇有诗意。孤山以梅花做主景, 突出冬景等等。这样只要配置得当就可获得多种多样的表现出植物形态、生态与神态的植物空间美[5]。

3.1.2 虚实渗透

虚与实的对比在园林空间构建时应用频繁。而在植物景观意境营造时多表现为:眼前所见之景为实, 体味联系之境为虚;实物之景谓之实, 倒影之景谓之虚。“种蕉可以邀雨, 植柳可以邀蝉”, 古典园林中的匾额、题咏对虚实之景的营造至关重要。“雪香云蔚亭”以梅花数本绕亭栽植, 结合迎春等营造春天的景象。“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即是香雪, 以“云蒸霞蔚”之态缭绕在亭子周围, 在匾额的点景之下不单单是蜂舞蝶绕, 云霞浮动的生动春景, 也暗指亭子所在山之高。“暗香疏影楼”位于假山之上, 俯看园中水系, 楼前植一株梅花, 辅以玉兰等芳香植物, 月影浮疏之际, 意境自出。也可以蜀南“竹海”, “海”字不止言眼前所见竹林之广, 也暗示了观者、风过林梢时带起的“涛声”。

3.1.3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我国传统造园手段之一。意境营造的“动”一是指观赏主体的动, 也就是在园中游览之时, 通过树障、花篱的应用, 分割空间形成园中有园, 步移景异的观赏效果。二是指观赏客体的“动”, 也就是四季更迭, 朝夕交替, 气象万千带给园林植物景观的改变。所谓“静”就是于咫尺之间通过对比, 虚实, 明暗等来感受空间的层次。如避暑山庄“梨花伴月”。初春时节, 梨花盛开, 如入仙境。清风拂过, 花瓣飞扬, 看上去像满山飘起雪花;“明月来相照”时, 梨花与月相伴, 银辉与花齐芳, 有诗云“云窗倚石壁, 月宇伴梨花。四季风光丽, 千岩土气嘉。莹情如白日, 托志结丹霞。夜静无人语, 朝来对客夸。”

3.2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多维空间

古典园林不单是一门视觉艺术,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 往往需要从姿态, 色彩, 芳香, 声响, 触感等等多方面进行。造园者往往由借景、虚景, 全面调动听觉, 嗅觉, 触觉等多重感官。

3.2.1 竹露滴清响———听觉

将声音应用在园林中的做法古已有之, 风声, 雨声, 水声, 动物鸣声都可以借到园景之中。拙政园中的听雨轩, 院内一角植芭蕉, 借雨打芭蕉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万壑松风”因借助风掠过油松林而发出的涛声而得名。玉泉山十六景之一的“风篁清听”, 既有北方的豪迈也有文人儒士的雅韵。阳春三月, 西湖“柳浪闻莺”, 避暑山庄“莺啭乔木”都是营造黄莺或飞舞于乔木之中或穿梭在柳枝间, 竞相啼鸣, 生机勃勃, 好不热闹的生动景象[6]。

3.2.2 炎天映日开———视觉

植物的色彩能给园林带来极为明显的艺术效果, 例如避暑山庄的“金莲映日”周围遍植金莲, 与日光相辉映如黄金覆地, 光彩夺目, “梨花伴月”梨花洁白无瑕与月光皎洁相呼应, 天地间光华浮动, 营造了梦幻般的境地。

3.2.3 为有暗香来———嗅觉

传统造园善于发挥植物的芳香功能, 以其绵绵不绝的香气引发游人探寻, 暗示着不尽的意蕴内涵。常用的有梅花的冷香, 荷花的清香, 兰花的幽香, 桂花的浓香等等。圆明园中“映水兰香”以兰香比喻稻香, 拙政园“玉兰堂”中玉兰与桂花搭配, 色、香宜人。

4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沾染着中国文化的韵味, 博大精深。现代的植物景观营造有些不适于古典园林, 但是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营造的手法对当代新中式风格的营建以及小庭院扩大空间, 延续景深具有启示性的作用。亦希望以上观点可以为古典园林植物意境研究体系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25.

[2]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21.

[3]张庆新.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农耕文化探讨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23.

[4]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146-147.

[5]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76.

古典意境 现代情怀 篇3

关键词: 《错误》;古典意境;现代情怀;回归;家园

中图分类号: I227文献标识: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8-0107-03

读诗就是探索,旨在发现诗人蕴含于字里行间的丰富意味,甚至是诗人写时所没有意识到的意味。一般说来,一首能够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诗就是好诗,但要成为不朽的经典还不够。一首经典的诗具有哪些特征?首先是内容与形式能够完美统一,其次读者能够享受到理解的不断攀登所带来的阅读快感,最后它必须表达出一种“大情怀”,也就是一种普遍的或崇高的情怀。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便是这样一首伟大的诗。它自1953年发表以来,评论汗牛充栋。这也充分说明好诗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因为它有着不断生发的阐释空间。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错误》妙处究竟何在?在我看来,第一妙就在于反衬法的运用。它以充满希望的春天为背景来衬写失望,同时以柔婉的语言极写环境静寂来铺写心灵的情感波动。前者是《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愁的再现,后者是古诗常用的以动写静手法的反其道而用之,诸如“蝉噪林语境,鸟鸣山更幽”。我想,诗中的失落之感为什么那般感人至深,其中的奥妙之一就在此。第二妙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五个“不”字表达的就是一种“错误”的感觉,无疑也暗示了纠错的向往。首末两段只有两句,而中间一段五句。首末两句短,而中间长句为主、长短句相间。这些就很好地表达出一个匆匆而来的人又匆匆而过,空留下一个盼归之人周而复始的等待。而等待的过程中又往往心潮起伏不定,希望与失望、甜蜜与惆怅交错。末句的省略号更让人感慨万千,意味着盼归之人新一轮焦急渴望的开始。可以说,此诗的节奏不仅仅是通过字面的押韵体现出来,它更是一种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所带来的生命节奏。第三妙在于它的言简意丰,韵味无穷。短短九行,浸透现实感慨;不足百字,席卷历史风云。

那么,《错误》到底有哪些内涵?目前人们仍然围绕游子思妇来解读这首诗,要么看作游子羁旅诗,要么视为思妇闺怨诗。其实郑愁予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在这首诗的“后记”中他写道:“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因之有闺怨诗的产生并成为传统诗中的重要内容。但传统闺怨诗多由男子拟女性心态摹写。现代诗人则应以男性位置处理。诗不是小说,不能背弃艺术的真诚。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探索”。作者意图与读者意图发生冲突是文坛常事,并不奇怪。一首诗一经产生,就是一个独立的自律的整体,它已经不专属于作者了。对于一首诗,我们既不能全信作者的解释,也不能偏听一些文人的随意曲解。最好的办法,只能是让读诗的人自己沉浸到诗的世界中,与诗融为一体,然后让诗自行道出字里行间的秘密。

理解这首诗,至少有三个依次升高的台阶让我们的思维攀登。第一个台基便是游子思归与思妇盼归。“我打江南走过”、“我达达的马蹄”、“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些无不显示“我”的身份——漂泊的游子。“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等等,这些常用来描摹女人的柔性字词无不暗示“你”是一位盼望游子回归的妇人。游子可以是丈夫,也可以是儿子。同样,思妇可以是妻子也可以是母亲。历来“美丽的错误”都被理解成对思妇盼归不得而言的,殊不知它也揭示出“我”的心痛:漂泊无所的“我”也多么希望留下来啊,留在这春天的江南。更有甚者,“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也暗示“我”诸如柳永词中所云“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掩留”的无奈与后悔之情。

这首诗的第二个台阶是对两岸团聚统一的企盼。有了第一层对盼望亲人归来以及游子渴望回归的理解,我们有理由进一步认为,此诗也是对台湾与大陆之关系的一种隐喻。曲折地表达了台湾人民焦急地期盼回归的情怀。众所周知,郑愁予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了台湾,从此天各一方。“江南”曾经是作者的家,但今天诗人却作为游子在自己的诗歌中将它无限地怀念。以此来分析,“美丽的错误”从而也成了对当初离开大陆去台湾这一历史往事的反思。《错误》中向往回归祖国的情感,如果用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句诗来表达最贴切不过的了——“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首诗的第三个台阶是什么呢?同样是对“回归”的一种解读。除了台湾回归祖国,还有一种更加深刻而普遍的“回归”,那便是“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对“精神家园”的回归。《错误》的现代性意味即在于此。何谓现代性?法国哲学家巴朗蒂耶说:“现代性就是运动加上不确定性。”这其实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的。现代性的最大表现我觉得应该是海德格尔所说的那句话:“无家可归是现代世界的命运。”文学中的现代性就是作家对现代人的这种“运动加上不确定性”以及“无家可归”的生存状态的直观表现。一种没有“根”的感觉往往弥漫在作品中,深入读者的骨髓。这样看来,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学寻根不过是现代性在新时期文学的一个具体表现而已。那么《错误》是如何表达现代性的呢?首先来看首句中的“江南”二字。我觉得此诗中“江南”二字的重量就如同戴望舒《雨巷》中的“丁香”。正如“丁香”给人一种古典的韵味,“江南”也让人联想到无数的唐诗宋词,那种如诗如画的感觉随即扑面而来。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数白居易《忆江南》。某种意义上,“江南”就是美好的家园的象征。而末句中的“过客”就是现代人的代码。一方面,现代人为了生存为了追求不得不四处漂泊身心疲惫不堪;另一方面,曾经的美好家园因为得不到呵护而变得苍凉,毫无生机活力。如此观之,诗中“美丽的错误”就暗示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以及对留驻家园的渴望。最后一句其实是用否定的句子在暗示一种肯定的向往:“我应是归人,而不是过客。”

我们再来回头看看标题,实在是意味深长。如果说,让心爱的人容颜老去枯守家园是个错误,让曾经的家园失去了生命力是个错误,那么忙忙碌碌四处漂泊的现代生活是否也是一个错误?也许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最大的错误。也许此诗真正的现代性就在于对这一现代文明所造成的“美丽的错误”的积极反思。

好像到此为止,我们把这首诗的韵味已经发掘完了,其实还没有。众所周知,郑愁予是一位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的现代诗人,他的诗往往古典意蕴与现代情感融为一体,《错误》也不例外。比较此诗中古典与现代的不同表达方式,对于我们充分认识郑愁予诗歌的魅力应该大有裨益。上述解读主要侧重现代意味,那么这首诗的古典意蕴究竟何在呢?单从作者的姓名来看,“郑愁予”三个字可谓一语道破此诗主题,它让我们联想到辛弃疾的词“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一种空廖愁怨的意境旋即产生。而这正是作者在诗中所要表现的情感。

《错误》的古典意境主要还是因为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和表达方式:莲花、柳絮、向晚、跫音、春帷、窗扉、马蹄等等。首段中的“江南”与“莲”的字眼让人很容易想起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此处,莲叶与鱼之间的自由舞动隐喻着亲人间的和谐与欢乐。而在《错误》中莲花是孤独地开了又落,表明时间的更替、等待的漫长,为下文作了很好的铺垫。次段“柳絮”也是深得古诗滋润。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折柳送别成为风尚。古诗词用柳絮飞舞来写离愁数不胜数。但《错误》却反其道而用之,“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样写曲折地表达出盼归不归所造成的寂寥,一种忧郁慵懒无助无力的感觉就出来了。末段的“马蹄”更是古诗中表现羁旅情怀的常见意象。兹举三例:“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雁足不来,马蹄难驻,门掩一庭芳景。空伫立,尽日阑干,倚遍昼长人静。”(徐伸《二郎神》)“飞散后、风流人阻。兰桥约、怅恨路隔。马蹄过、犹嘶旧巷陌。叹往事、一一堪伤,旷望极。凝思又把阑干拍。”(周邦彦《浪淘沙慢》)很显然《错误》末段将“马蹄”与现代社会常用词“过客”( 而非古诗中的“客”)并用,既表现了一种古典韵味,又体现了一种现代意味。试想,将“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改成“我隆隆的马达是美丽的错误”是否可行?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诗歌的古典意境就大打折扣。

古典诗词意境的分类鉴赏 篇4

古诗词的教与学之于语文学科,可谓房阙之柱、楼塔之基。对于古代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水平,因此,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与考查的重点。然而,很多同学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中并没有能够把握住一个系统思路和综合技巧,没有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个整体框架结构,这对于同学在语文知识的夯实以至应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鉴于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此总结一些学习经验以供参考。

诗词本以言情,情不能直达,寄予景物,情景交融,境界全出,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这正是唐诗冠历代、宋词集大成之所在。古代诗人词人格外重视文学意象创造中的“意”与“象”的有机融合,重视创造出“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的审美意象,而追求的最高标准就是从意象中升华出境界,即意境。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这样论境界: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由此来看,对于境界,也就是意境的把握是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重中之重。在此,我们便对古诗词中意境进行一个整体分析。

一、雄壮阳刚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观沧海》可谓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②旷达开朗的意境

典型代表——苏轼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脱俗飘逸,虚实相生;抒情则自然开朗,舒缓绵长;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

③苍凉悲壮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言。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④深邃沉郁的意境

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举其第四首为例: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其特点在于思想上厚积薄发,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二、内敛阴柔类意境

这类意境所展现的意象,或瑰丽香艳,或清净静谧,或清新素雅,或凄婉忧伤。

①浓艳瑰丽的意境

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浓艳绝人”。

②淡泊静谧的意境

其特点在于题材多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一种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号称“诗佛”的王维晚年的田园山水诗便是杰出的代表,例如他这首著名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③清新素雅的意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可以说是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

④凄冷寒凉的意境

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篇5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1,也就是说,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感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

和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共同构建的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能够进入到作品中,受到感染。二是把意境看做是人在接触审美对象时所形成的一种“心像”。比如清代的文学家梁启超,当代的美学家朱立元就持这种观点。《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从唐朝开始,最初把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提出来的是王昌龄,在他的《诗格》中说道: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王昌龄所说的“物境”是指形似;“情境”是指传情;“意境”实际上是指表意。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观点加以综合的话,意境的概念就应该这样界定:作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赋予一定的艺术形象,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体

验,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种特有的“境象”。

二、意境的构成(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古诗词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然而,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具有艾略持所说的:“如画性”是一种生动的直观;另一方面这种形象又是一种情感的载体。这种如画性与情感的载体的有机结合,就是所谓的情景交融。南宋文论家范唏交在《对床夜语》中首先提出这个概念。他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对此论述更为精要,他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这是强调情对景的依赖关系。又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是描述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意境中的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的状态。

晚唐花间词派代表作家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堪称是情深景真的优秀作品。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种神韵之美。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然而从早晨到日暮。千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蘋洲。“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千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此言极是。文学作品创造的意象总是有限的,我们要通过这有限的意象激发出读者更多更丰富的想象,这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它不像西洋画那样细致地去描绘事物,而是通过简单几笔的勾勒给欣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留白——一种非常高超的绘画技巧。具体到古代文学作品中意象的构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柳宗元的《江雪》具体分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开头两句虽不见“雪”字,可句句见雪。雪覆盖了大大小小的山川,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道路都静默在雪下,也看不到人行走的踪迹。由此营造出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背景,白雪苍茫的大片布白幻化出的是酷寒冰冷的情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这样的情调里,凸显出寒江之上孤舟之中一个披蓑戴笠垂钓的老翁形象。于是老翁的超然,老翁的孤傲,老翁的凛然而不可犯,立时跃然纸上。冰天雪地,老翁在钓什么?是在钓一种孤独、一种寂寞,还是孤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钓一种理想、一种愿望?抑或是在钓雪寒过后的整个春天?其意境绮丽而空灵,韵味含蓄而隽永,意蕴深邃而悠远,堪称千古绝“钓”。

三、意境的美学特征

(一)含蓄的美

中国人一直以来崇尚委婉含蓄,忌浅露直白,认为作品必须含蓄委婉,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文心雕龙》提出:“隐义以藏用”;“精义曲隐,无伤其证言,微辞婉晦,不害其

体要。”

司空图就曾设专节论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弱不堪优。是有真宰,3这段话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重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至于“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这一连串四个比喻性形象,都是在描绘“含蓄”在作品意境中的状态。此处“风流”指文采,风采。“一字”指语言。“不著一字”乃夸饰之辞,并非说“不用一个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不靠语言文字就可以获得文采。这正是强调作品要含蓄,要委婉,要言之不尽。最后的结句:“浅深聚散,万取一收”,意谓“含蓄”得淡薄或深厚,产生或消失,都服从于作品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以一驱万,用中心思想统帅其他。

这一古典美学传统在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杜甫《绝句六首》其六:“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鸟栖只故道,帆过宿谁家。”这首诗虽然描写得简明扼要,但是抒写“不尽”,留有余味,营造出了含蓄委婉的意境美。“鸟栖只故道,帆过宿谁家”,看似单纯的写景,其实是在含蓄的描写中,寄予了微妙深远的联想。把怀念故乡之情和人生的漂泊感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元稹的《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平实的语句,却有丰富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古行宫”、“宫花”、“白头宫女”、“闲坐”这些意象含蓄地表现出了宫女青春已去,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往事,此情此景,无一不表达了宫女的哀怨之情,但却非常含蓄委婉。

苏轼的《蝶恋花》更是充分体现了委婉含蓄的诗意境界: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花褪,杏小,燕飞,水绿,柳絮飘飞,芳草遍地,墙篱,秋千,佳人,行人,笑语”,全词貌似一幅游春图,但却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暮春的自然界,花败飘落,柳絮轻飞四散,芳草滋生,表现出诗人的彷徨迷惑。而“佳人”与“行人”,一个年轻,一个年老,一个墙内,一个墙外,一个天真无邪,没有烦恼,快乐的享受生命,一个胸怀天下,却踌躇满志,满腹的苦衷,就在词的深远境界中,纯粹偶然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情与情、情与理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诗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在种种矛盾的思索中产生一种漂泊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客观现实中美的眷恋和内心世界的矛盾苦闷,以及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从而创设了诗歌委婉含蓄的高远境界,让读者久久回味,思味不止。

(二)动态的美

意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后创设出的丰富的有生命的艺术空间。中国古代文论既重视动态美又讲究传神美。皎然说“诗有七德”(《诗式》),其五是“精神”,是说诗文要表现出事物的精神。现实生活是生生不息,始终处在变化之中的,所以,意境也要体现出这种精神来,让读者真正入境,感受到一种动态的美。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描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随意挥写,语出自然。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像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从“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听到了诗人希望远离俗尘、回归乡村质朴生活的心语。清新、明净的暮秋意境,令人有心胸荡涤之感。整首诗意境优美,展现出一幅流动的画面,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再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寒秋时节,山色变得越来越苍翠,溪水却日复一日潺潺流淌;日近黄昏,诗人拄杖立于柴门之外,聆听暮蝉的鸣叫;渡头上夕阳

正要落入水中,村庄里一股炊烟徐徐升起;这时醉酒的朋友来了,在我面前狂歌。寒山、秋水,一动一静;落日、孤烟,一上一下;倚仗听蝉的老人、醉酒的朋友,一个悠闲、一个不羁;再配上山涧溪流 的水声,暮蝉的鸣叫声,醉酒人的狂歌声„„这不光是一幅静谧优美的山水田园图,更是一部有声有色的电影。意境闲适、率性、有趣,浑然一体。这些都是意境展现出来的动态的美。

(三)虚实结合的美

意境必须虚实结合,因为无论作者有怎样的生花妙笔,毕竟只能绘景于万一,更多的需要读者去想象。再说,即使真能把所有的景物、情感都流露于笔端,那么就会显得死板单调,读者就没有了自己想象的空间。另外并非所有意境的创设都要用写实的手法来写,而且为了内容的曲折,表意的含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所写之景如在目前,真实情感见于言外。那么在目前的是实景,见与言外的则是虚境。虚实结合就会创设出一种意味隽永的意境美。比如如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冬十月,唐王朝官军破贼于洛阳。次年春,杜甫正寓居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忽听官兵捷报,诗人欣喜若狂,写下这首生平唯一的一首欢快的诗。它前两联写实。诗人初闻蜀中大地“收蓟北”,意味着盘踞八年的“安史之乱”老巢被摧毁,杜甫禁不住“涕泪满衣裳”!这是悲极而喜而又喜极而悲!他回头看看与自己一同饱受战乱苦难的妻子儿女,她们哪里还有愁云?遂卷起诗书,与家人同喜同乐!“收蓟北、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

后两联写虚。我们“放歌”、“纵酒”欢庆胜利,共庆失土的收复;我们焕发青春,返老还童,与年少的儿女作伴还乡,告别流离失所的生活。诗人虽然此时身在异域,思绪早已鼓翼而飞,沿着涪江入嘉陵江,穿巴峡入长江,再出巫峡至襄阳,转向洛阳还故乡。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和谐,地点转换让人目不暇接!此时杜甫的感情,如洪峰迭起,向前奔涌,一泻千里啊!

假如没有这两句虚笔,一路实写到底,就难以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愿望!此诗之所以被誉为“杜甫生平快诗”,关键之一在于虚实妙合!虚写尤不可缺,恰如王世贞《艺苑卮言》所云:“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一必虚。”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

(四)绘画美

意境能带给人美感,还在于它通过意象或者意象的组合给读者呈现出一幅优美的图画。“诗中有画”,这是古人评诗论诗的一个标准。画是艺术品,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美的,画反映的生活更集中更典型也更美,用它来作标准,虽不具体,倒也概括、形象。司空图《独望》:“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全诗从“望”字着眼。先望见的是“绿树连村暗”,一片高大茂密的树,把整个村庄全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再“望”村外,“黄花入麦稀”,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茂,延伸向麦田远处,渐渐稀疏。这前两句诗,颜色相对,明暗相间,且写出了渐远渐小的视觉,真可谓“诗中有画”。三四句则写“远望”,放眼望去,远方的水池边上青草绿油油的,空中还有几只 水鸟,如白色的鹭鸶,在空中上下盘飞。作者虽未写蓝天,但背景是蓝天自不待言。这就构成了一幅以蓝天为背景的地面清水、碧草,空中白色水鸟盘飞,有动有静,一片生机。一首二十个字的小诗,不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四、结语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词中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美学范畴,古典诗词中深邃高雅的诗人意境让诗歌从民间走进艺术殿堂,提高了诗歌的文化品位,增强诗歌含蓄隽永的思,更能诱发人们去开掘诗歌蕴藏的美学意蕴。它通过有限表示无限,有形表示无形,实境表示虚境,使得作品更加曲折优美,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丰富的空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意境美的特征。

注释:

1、○《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

2、王昌龄《诗格》○,中国历代诗话选<一>,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38——39页

3、司空图:○《与极浦书》见《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201页。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12.[2] 禹克坤。中国诗歌的审美意境[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3] 李泽厚。意境杂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4] 蓝华增。说意境[j].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5] 叶 燮。原诗[m].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6]

[7](1)。

[8] 1984.6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篇6

1.1 突出自然山水

在我国古代, 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基本原则, 追求自然与建筑和和谐, 追求“天人合一”, 这种意境的追求但并不是简单模仿, 以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原则, 把人工和自然巧妙结合。体现了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思想理念,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虚实相间, 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 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有名园而无佳卉, 犹金屋之鲜丽人。” (《花镜》) 康熙和乾隆对承德避暑山庄72景的命名中, 以树木花卉为风景主题的, 就有万壑松风、松鹤清趣、梨花伴月、曲水荷香、清渚临境、莆田丛樾、松鹤斋、冷函亭、采菱渡、观莲所、万树园、嘉树轩和临芳墅等18处之多。这些题景, 使有色、有香、有形的景色画面增添了有声、有名、有时的意义, 能催人联想起更丰富的“情”和“意”。

1.2 突出山石、池水之美

在古代山石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通常还将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利用山石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 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 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 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 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

2 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构景方式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中国园林奇妙就在于其自然恬淡的环境以及丰富含蓄的一首表达效果上面, 求得的是一种渐入佳境的境界效果, 因此和亲协调需要建立在园林构景的各个表达手法上面, 小中有大, 空间转换则景物不同是求得效果。而在园林的建设中, 构景的手段多种多样, 微观手法、制造的目的、立意、名字、布局等等, 而常用的构景手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这里进行简要的叙述。

2.1 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 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取抑景的办法, 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 这种处理叫做山抑。古典园林种植花木, 常置于人们视线集中的地方, 以创造多种环境气氛。如故宫御花园的轩前海棠, 乾隆花园的丛篁棵松, 颐和园乐寿堂前后的玉兰, 谐趣园的一池荷花等。在具体种植布局, 则“栽梅绕屋”、“移竹当窗”、“榆柳荫后圃, 桃李罗堂前”。玉兰, 紫薇常对植, “内斋有嘉树, 双株分庭隅”。许多花木讲究“亭台花木, 不为行列”, 如梅林、桃林、竹丛、梨园、橘园、柿园、月季园、牡丹园等群体美。

2.2 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 或自然的山, 或人文的塔, 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 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 景色显得有层次美, 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 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 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古人造园植木, 善寓意造景, 选用花木常与比拟, 寓意联系在一起, 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蜡梅的傲雪、芍药的尊贵、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特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 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形容某一意境, 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 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 表示宁静的气氛。海棠, 为棠棣之华, 象征兄弟和睦之意。

2.3 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 或自然的山, 或人文的建筑 (如塔、桥等) , 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 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 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 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 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 远方的苏州桥主景, 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诗情画意与造园的直接结合, 正反映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 大大提高了景色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园林风景布局方面, 有的突出枫树, 温彩流丹;有的突出梨树, 轻纱素裹;有的突出古松, 峰峦滴翠;湖岸边植垂柳, 婀娜多姿。利用花色、叶色的变化、花型、叶状各异, 四时有景。

2.4 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 或走廊 (单廊或复廊) 一侧或两侧的墙上, 常常设以漏窗, 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 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 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 透过漏窗的窗隙, 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 这叫做漏景。大至皇家园林, 小至私家园林, 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 才可以小见大, 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变化丰富的游园路线, 体现传统江南园林“步移景异”的特色, 创造中式的空间形态。由林荫小道, 锈石汀步串联而成的小区景观游步道, 层次分明, 曲径通幽, 重点突出园林景观效果, 采用不同的路面铺装图案, 整齐而又自然。水边木廊桥盘旋, 一步一景, 变化多端, 水边植被丰富, 疏林密林草坪相结合, 环境优美, 风景秀丽, 增加了居民亲水性。水旁的曲桥、亭台、跌水、景墙古朴自然, 充分的塑造了中式风格中江南庭院的风韵。在植物景观设计上本着“适地适树”“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的原则, 模拟自然的生态群落进行设计。我们在日益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今日世界中努力塑造宁静秀美的居住环境。现如今, 在长源假日港湾景观“西风东渐”的浪潮中, 一股久别的清风迎面袭来, 注重运用中国符号与传统文化来装扮园林, 营造一种诗意栖居的环境和氛围, 使这种阔别已久的含蓄之美又重新焕发新颜。

3 我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我国古典园林通过园林的形象反映情感, 使游赏者触景生情, 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 对外足以感人。园林意境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 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古人所追求的生活意境往往是通过园林的景致来表现, 而这种历史的文脉与传统在现代楼盘的景观营造中也往往运用得得心应手。宁静以致远, 在时光的积淀中,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在中式园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吸取中国传统园林之精髓, 与现代之韵致相糅合,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 比如分利用植物、小品、健身器材营造一个自然环境景观与传统园林相融合的全民健身体系园林小区, 创造丰富的园林景观, 达成人和自然以及现代建筑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和景观中中蕴涵一种熟悉的乡土气息, 一种敦厚的人文关怀, 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水源, 李静.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4) .[1]水源, 李静.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4) .

[2]马源, 邹志荣.谈古典园林动·静观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2]马源, 邹志荣.谈古典园林动·静观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

[3]龙渡江, 金晓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之异同[J].北京规划建设, 2006 (4) .[3]龙渡江, 金晓玲.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之异同[J].北京规划建设, 2006 (4) .

[4]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 2003.[4]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 2003.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意境 篇7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意境;《爱莲说》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146-02

中国古典舞主要是以戏曲舞蹈为主要基础,融合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吸收武术、芭蕾等原形成分,经过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成为了中国特色的传统舞蹈[1]。它凝聚了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精髓与民族审美风范,蕴含着千百年来传统戏曲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因素,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着独特的艺术语言:意境。

一、舞蹈《爱莲说》

以周敦颐的《爱莲说》为题,古典舞《爱莲说》表现的是一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莲花,它如词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舞蹈伊始,舞者身穿紫色衣服在一片翠绿中的静态造型点题鲜明,如一支出水莲在一片幽静的湖面上。整个舞蹈在婉转优美的音乐的配合下体现了似莲花一样典雅、淡远的美,舞者以拟人化的方式展现一个女子在绿色的莲叶上翩翩起舞,转身、平躺、站立,亦动亦静,完美体现了莲的美丽与东方女子的气质相互的融合。

整个舞蹈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在技巧的变换、翻转中,舞者时而静止,时而流动,圆润自如,婉转灵动;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意象的视觉动态图画,充满着一种流畅,婉约的韵律感,宛如一幅淡彩的水墨画。

二、意境的体现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有着自身的规律,它是一个包含多组因素、多变量、多参数的复杂问题。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这些也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语言,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

(一)舞蹈象征化的动作

舞蹈《爱莲说》中有大量动作运势上的起承转合,如舞者通过静态与动态的模拟,以双手绕动或以身体画圆来展现水面上莲花的灵动与柔美,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动作运势的起承转合使得舞蹈在动作的编排上纵横连贯,表现上淋漓尽致。加上音乐和舞美的多种手段配合,成功塑造出一支亭亭玉立的莲花。舞蹈中对动作末梢之美的展现更是游刃有余。将中国古典舞的“如推若引且留行”般的优美飘渺,委婉绵绵的体态特征,完美地如诗所述“仙仙徐动何盈盈,玉腕俱凝若云行。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那么迷人。

(二)舞蹈诗意化的意象

诗的语言要饱含思想和情感,是深厚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而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才是最理想的诗。舞蹈可以说是人体的诗,“神用象通,情交所孕”[2],舞蹈亦然。美学家苏珊·朗格曾经说过:“舞蹈家创造的是舞蹈”而“舞蹈家并没有创造出构成舞蹈的物质材料”,舞蹈演员创造的舞蹈应该是充满幻象,充满“动态的形象”,充满“情感的自然流露”[3]。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从中国戏曲舞蹈中提炼出来的训练身体韵律的重要元素,也是古典舞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意蕴,成为彰显中国传统艺术典型的意象。它具体体现为“形、神、劲、律”,强调形,神,意象的统一,要求表演者用体形传情达意,做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

从舞者的表演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支莲花亭亭玉立、清新脱俗的美,这就体现了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舞者通过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表现了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意象,就是某一设定的舞蹈主题通过舞者独特的肢体动作而创作出的一种艺术形象。舞蹈的意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舞蹈《爱莲说》的意象体现在整个舞蹈中,特别是首尾两处画面的静态造型和定格使人联想到莲花在湖面上那种高贵典雅,超世脱俗的美。主题鲜明,作品既有着本身独特的舞蹈语言功能,也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意蕴。

(三)舞蹈中的意境

意境是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和意象讲的都是艺术作品应该是心灵的物化,同时又都是物的情化,也就是心物合一,情景交融。从这点讲,意境和意象差别并不大,它们都是讲艺术作品应该是心灵的物化,同时又都是物的情化,也就是心物合一,情景交融[4]。

在舞蹈中,就是舞者主观思想与客观物象互相融合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其中,意象是意境的基础部分,而意境则是舞蹈整体的中心体现。

当艺术中的情境交融之后,情就变成了最深的情,景变成了最深的景;情具象化为景,景中全是情。融汇过程中,崭新的意象诞生了——那就是情景交融。所谓“形神兼备”,就是指舞蹈的意境美,《爱莲说》舞蹈本身的抒情方式就表现了舞蹈动作本体的审美情怀和意象情境。

王國维先生在谈意境的时候曾这样说过:“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皆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5]”这中“有我”“无我”即是我们说讲的舞蹈的意境,《爱莲说》就是在动作抒情的象征化与舞蹈审美的诗意化上体现了这种“化而为一”的无我境界。

米盖尔·杜夫海纳曾这样谈过舞蹈“艺术世界是一个精神焕发的人的本性的特殊世界。人在自我创造的同时进行创造”;“尤其是艺术家,他被世界的美所激动,从而去生产自然能在其中得到表现的美”[6]。在舞蹈中所体现的那清新脱俗的莲即是人与自然的交融,情境交融、虚实相生。

舞蹈中体现了意境的美学本质,即不局限与孤立的物象,而是以无限的情无尽的思,来象征真实自然,虚实相生的境,从而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造化图景,是在舞蹈中所体验的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结语:“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艺术作品中,“言”指舞蹈语汇,“意”则是由“言”引发的联想,即所谓的“境生象外,意发其中”。《爱莲说》舞蹈情节淡化,重在写意,在舞者行云流水的动作中,体现了古典舞的诗意美,即诗情画意的特性。

宗白华先生曾这样说过:“‘舞’是最高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在这里,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深化”[7]。

用“舞”来概括中国艺术意境之美,指表达意境的审美内涵,空寂之中生气流动,这种解释为意境原本宁静深沉的审美内涵增添了飞动之美。在飞动之美中,又带有绵延不绝的生命气息,原来意境中的闲逸之气,现在被活动的生气所代替。一切都活动起来,显示着无穷的生命,这种飞动的舞,是充沛的,超脱自在的自我。舞的本意如此,这样概括的本身已经体现了意象与意境的美学精神。

《爱莲说》不仅通过轻盈曼妙的神态美和“若俯若仰,若来若往”的动态美,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赏心悦目的感官体验,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不同的意境世界。在这种“似与不似”的对比中呈现出的审美态势,不仅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形态——意境,还承载了对中国传统文艺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宁丹.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4).

[2]刘勰.文心雕龙[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3](美)苏珊·朗格,李泽厚译.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王国维.人间词话[Z].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孙非译.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孩子们的造句下一篇:乞丐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