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青凤》中人物形象浅析

2024-07-01

《聊斋志异·青凤》中人物形象浅析(精选2篇)

《聊斋志异·青凤》中人物形象浅析 篇1

【关键词】 青凤;耿去病;狐叟;孝儿;人物形象

《聊斋志异?青凤》中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其中青凤美丽聪慧、情理兼备、知恩图报,是一个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狐女形象;书生耿去病狂放不羁、执着痴情,富有狭义心肠;狐叟则是一个严苛的封建家长,但同时他又具有长者风范;而孝儿是一个恪守孝道、风流倜傥的谦谦君子。

一、青凤形象

1、美丽聪慧

青凤在文中正式出场较晚,但作者对她的描写却极为传神。耿去病夜闯旷废已久的宅第,与狐叟一家相遇,相谈甚欢。当谈到狐叟先祖的谱系时,狐叟遂命孝儿“请阿母及青凤来”,让她们也来听祖上的功德,于是青凤出场了。作者通过耿生的眼睛来描写青凤的美丽,“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以至于让耿生一见倾心,“瞻顾女郎,停睇不转”,不能忘情。从狐叟口中得知,青凤“颇惠,所闻见辄记不忘”,如此美丽聪慧的女子,难怪耿生会念念不忘。

2、情礼兼备

《聊斋志异》中青凤与其他狐女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封建礼教的遵从。青凤自小由叔父抚养长大,叔父对她十分严格,处处以封建礼教的标准要求她,为了恪守封建礼教,她在面对所爱时内心是矛盾而犹豫的,所以青凤与耿生的感情一波三折。两人初次见面时,耿去病对青凤一见钟情,目不转睛,青凤则“俯其首”,一副娇羞之态。后来耿生故意用脚轻压她的脚,“女急敛足,亦无愠怒”,说明青凤对耿生并无憎意,只是封建礼教的思想枷锁让她羞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在狐叟一家搬走前夕,青凤按捺不住相思之情,只身来见耿去病,她小心翼翼,迈着细碎的脚步。看到耿生后,她又“骇而却退,遽阖双扉”,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将青凤迫切希望见到耿生却又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刻画的真实可感。幽会中的青凤羞涩、半推半就,对待爱情的态度充满矛盾与纠结,这正是情礼之争在她身上的具体体现。青凤告诉耿生“过此一夕,即相思无用矣”,依依惜别之情可见一斑。后来二人在幽会中被叔父撞见,青凤“羞惧无以自容,俯首倚床,拈带不语”,在叔父的责骂声中“低头急去”。此时的青凤不像一个无拘无束的狐女,更像一个知书达理、恪守封建礼教却又无比痴情的大家闺秀。

3、知恩图报

青凤同时也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形象。青凤与耿去病幽会时被狐叟撞见,狐叟丝毫不姑息叔侄之情,认为两人私会伤风败俗,青凤回房中后,其叔父依然“诃诟万端”。但当狐叟有难时,青凤不计前嫌,全力以赴要救出叔父。孝儿前来耿去病处求援,耿去病故意不同意。后来耿生将这件事告诉青凤,青凤大惊失色,曰:“果救之否?”随后青凤为叔父开脱,说自己从小被叔父抚养长大,养育之恩不能忘怀;另外,之前叔父责骂自己也是家范使然,不是叔父的个人意志。当耿去病救下狐叟后,青凤不计前嫌,将黑狐抱在怀中三天三夜,狐叟方才苏醒。狐叟苏醒后,青凤恳求耿生将原来的宅第借给他们,以成全自己回报叔父养育之恩的心意,这些都表现了青凤知恩图报的善良本性。

二、耿去病形象

1、狂放不羁

《青凤》中的耿去病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书生。他的叔叔一家不堪诸多怪异惊扰搬离旧宅,耿去病却嘱咐看守老翁看到或听到怪异之事就奔来相告,这种不惧邪祟的勇气表现出他的狂放不羁。闯入旧宅后,狐叟一家正在饮酒,耿去病大胆闯入,并笑说自己是不速之客。结识狐叟一家并对青凤一见钟情时,耿去病更是动手动脚,当众调戏青凤。后来竟至“神志飞扬,不能自主”,口出诳语说:“得妇如此,南面王不易也”。

后来,耿去病见到偷偷与他私会的青凤狂喜不已,青凤把门关上时,耿生跪在门前恳求她,说只希望捏一下她的手。青凤开门后,耿生便抱住青凤并让她坐在自己膝盖上,这一系列描写都表现出耿去病狂放不羁的性格特征。

2、执着痴情

耿去病在对待爱情上又是一个执着痴情的人物形象。初次结识青凤,耿去病坠入情网不可自拔,老媪发现他喝醉后愈发狂傲就领着青凤离开,耿去病“而心萦萦,不能忘情于青凤也”。在爱情的驱使下,他甚至搬到旧宅中居住,只为再次遇到青凤。后来狐叟为了让耿生知难而退,幻化成厉鬼相吓,耿生却染指研磨自涂,将自己也涂黑与之对视,使厉鬼惭愧而去。之所以不避险恶,正是因为耿去病对爱情的执着痴情。

当耿去病与青凤幽会被狐叟撞见,狐叟对青凤严厉责骂时,耿去病心如刀割,大声曰:“罪在小生,与青凤何与?倘宥凤也,刀锯铁钺,小生愿身受之!”正是源于对青凤的痴情,耿去病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自己,生怕青凤受到一丝委屈。

3、富有侠义心肠

耿去病富有侠义心肠,清明节扫墓归途中,他见到两只狐狸被一犬逼逐,一只逃走,另外一只“依依哀啼”。耿去病“怜之,启裳襟,提抱以归”,这一细节足见耿去病极富同情心和侠义心肠,并没有因为狐狸是异类而放弃它们。同样,当得知所救狐狸就是青凤时,耿去病也没有因为青凤是狐女而憎恶她,反而“如获异宝”。

后来狐叟有难,孝儿请求耿去病救自己的父亲,耿生表面不同意,实际还是不计前嫌,救下了狐叟。

三、狐叟形象

1、严苛的封建家长

《青凤》中的狐叟是一个严苛的封建家长形象,他代替青凤的父亲行使家长的职权,对青凤管教甚严。青凤明知耿去病的??成钋椋?却不敢接受,原因在于“叔闺训严,不敢奉命”。当狐叟发现耿去病与青凤的深情厚谊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成全青凤的爱情而是怕青凤与耿去病的私情有辱门户,所以化作厉鬼恐吓耿生,好让他知难而退。不料耿生在爱情的驱使下却对这险恶处境无动于衷,后来狐叟不得不举家搬迁。在搬迁前夕,狐叟撞见青凤与耿去病幽会,便严厉苛责青凤,怒骂:“贱辈辱吾门户!不速去,鞭挞且从其后”!狐叟的所作所为正是封建家长的专横做派。

2、长者风范

值得注意的是,看似冥顽不化的狐叟在被耿去病救下性命之后,了解到耿去病对青凤的痴情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对耿去病“惭谢前愆”,冰释前嫌。后来就像一家父子一样,再也没有猜忌,和和美美地和谐共处。遵守封建伦理的狐叟也非蛮横无理之人,而是展现出了长者风范。

四、孝儿形象

作者对孝儿着墨不多,却将其形象塑造的真实鲜活。耿去病私闯旧宅,惊到狐叟一家,狐叟与耿去病谈话间招来孝儿,“孝儿亦倜傥”,与耿去病一见如故。后来,冰释前嫌后孝儿还经常到耿生书房谈笑喝酒,其乐融融。后来还当了耿去病儿子的老师,“循循善教,有师范焉”。可见孝儿在文中就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谦谦君子。

除此之外,孝儿又是一个恪守孝道的理想化人物。当自己的父亲遭遇横祸时,孝儿找到耿去病,伏地不起,悲怆欲绝,希望耿生能伸出援手拯救他的父亲。耿去病佯装不救时,孝儿“哭失声,掩面而去。”

《聊斋志异·青凤》中人物形象浅析 篇2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

《婴宁》中的婴宁长的"容华绝代, 笑容可掬", 可见其十分美丽。以至于上元佳节, 王子服初次见到拈花一笑、容华绝代的婴宁, 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住了, 继而有了后来的故事。

但婴宁的美貌也引来了事端, 从而使情节跌宕起伏, 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个叫做婴宁的女性。爱花成癖的婴宁, 临近西墙搭建了一个用来摆放木香的花架, 而且经常爬上去照看她的花。这使得西邻子看到并迷上婴宁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婴宁的恶作剧却是出乎意料之外。西邻子看到婴宁"凝注倾倒", 又以为她的"不避而笑"是因为婴宁"意已属", "指墙底笑"是在"示约处"。到了傍晚, 他到婴宁所指的墙角, 果然见到"婴宁"在那儿。但等待他的并不是他所想的好事。他不仅被巨蟹蛰了, 而且半夜就死了。西邻子之死使得之前那种欢快的氛围一下荡然无存。有人甚至会怀疑婴宁并不是天真烂漫, 而是心机颇深, 而她之前天真的表现只不过是故作姿态。但换一种眼光, 从作者的思想意识以及所处时代来看, 这看似不和谐的一笔, 却是发人深省, 意味深长, 从而更加深刻地刻画了婴宁这个人物。从"异史氏曰"中的"我婴宁", 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蒲松龄对于婴宁的喜爱, 这一笔又怎么会是来诋毁婴宁的呢?西邻子见到婴宁时, 婴宁已经嫁做人妇, 而肖想他人之妻是违背明清道德观念的。而且, 婴宁的丈夫--王子服又是一名秀才, 而调戏读书人的妻子在蒲松龄的观念里更是不可饶恕的。蒲松龄也在最后评价:"而墙下恶作剧, 其黠孰甚焉!"。可见, 婴宁的墙下恶作剧, 在作者眼中是智慧的表现。可以说, 无论是外貌, 还是心灵, 婴宁都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女性形象。

《阿绣》中的狐女阿绣也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女性形象。杂货铺少女阿绣"姣丽无双"。到舅舅家省亲的刘子固见到了阿绣后, 念念不忘。但是后来当他舅舅托人向阿绣家求婚时, 却得知阿绣已经订了亲。就在刘子固沮丧时, 阿绣又出现了。刘子固的仆人发现这个少女不是阿绣--"所遇当是鬼魅;焉有数年之衣尚未易者?且其面色过白, 两颊少瘦, 笑处无微涡, 不如阿绣美"。刘子固"大惧", 并让家人准备兵器伏击狐女阿绣。面对这样的刘子固, 狐女阿绣并没有报复他, 反而是救出了落入虎口的真正的阿绣, 并把她送到了刘子固的身边。刘子固和真正的阿绣完婚后, 狐女便经常在阿绣不在的时候, 扮成阿绣的样子来到刘子固的面前, 看看刘子固是否能分辨出来。

在《阿绣》里, "美"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狐女因上一世的遗憾, 在这一世里不断追求杂货铺少女阿绣的美, 以至于帮助刘子固得以与阿绣结婚, 并帮他们守护着这个家。狐女在追求外貌美的同时, 也获得了心灵美。

然而, 在《聊斋志异》中, 并不是所有外貌美丽的女性形象, 都能符合男人们的美好幻想。如《江城》里虐待丈夫的悍妇--樊江城。江城"艳美绝俗……明眸秀齿, 居然娟好", 她的美貌使得高蕃迷恋, 高母欢喜, 得以嫁入高家。然而江城的美貌却与其性格形成了极大地反差。

美丑是相对而言的。有外貌美丽的女子, 当然也就有外貌不美的女子。这类女子, 以乔女、吕无病为典型。

乔女很丑--"黑丑, 跛一脚, 壑一鼻, 面如锅底", 以至于二十五六岁了还是没能嫁得出去。后来她嫁给了丧偶的穆生, 可她为穆生生了一个儿子后, 穆生却去世了。乔女只好靠纺织艰难度日。然而外貌丑陋的乔女却是个心灵美丽的女子。同县的孟生在妻子去世后想要续弦, 可却因为他苛刻的要求而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一天, 孟生偶然间见到了乔女, 孟生"大悦"。他派人去说媒。但乔女坚决拒绝:"然残丑不如人, 所可自信者, 德耳, 又事二夫, 官人何取焉?"孟生听了, 对乔女更加欣赏, 再次让媒人求亲, 还说服了乔女的母亲。可乔女仍旧不同意。不久, 孟生得病去世了, 和孟生非亲非故的乔女到他坟前哀悼。孟生一死, 无赖便觊觎孟生的家产, 乔女挺身而出, 替孟生的遗孤保住了财产。然后, 乔女便为孟生抚养遗孤数年。这些对于一个寡妇来讲, 实属不易, 就算是女性地位有所提高的现在, 也是不易之事。所以, 乔女即是封建思想的守护者, 也是封建思想的叛逆者。她在精神上打破了"一女不事二夫"的封建桎梏, 在精神上与孟生恋爱, 用终生的辛劳回报孟生的知己之感。蒲松龄也在文章最后感叹:"知己之感, 许之以身, 此烈男子之所为也, 彼女子何知, 而奇伟如是?"

再如《吕无病》中的无病, 虽"衣服朴洁, 而微黑多麻, 类贫家女", 却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女子。她因"慕公子世家名士, 愿为康成文婢", 在一个阴雨天来到孙麒休养的庄园, 并凭借自己的诚心与智慧让孙麒动了心, 并收她为妾。之后孙麒又娶了许氏为妻, 一年后生下儿子阿坚。吕无病对待阿坚如同亲生, 阿坚也对吕无病比亲生母亲还亲。在阿坚三岁时, 许小姐得重病, 临终前她叮嘱孙麒把吕无病立为妻。无奈无病拒绝, 家族不许, 孙麒便又娶了王天宫的女儿王氏为妻。王氏性格暴燥, 经常打骂无病和阿坚, 吵得全家不得安定。孙麒最后受不了, 选择了远离家乡。可是, 王氏依然不知悔改, 竟将阿坚打至休克, 无病就带上阿坚逃跑了。她请熟人帮忙照顾阿坚, 自己则去寻找孙麒。寻到孙麒后, 告诉阿坚住的地方, 又哭诉家中之事, 最后昏倒在地, 只剩下衣物。孙麒这才明白, 吕无病是鬼非人。为缅怀无病, 孙麒为她立了一块石碑, 上刻:鬼妻吕无病之墓。

刘熙载曾说:"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乔女和吕无病虽不是《聊斋志异》中的外貌美丽的女子, 却凭其美好的内在赢得了众多读者的称赞。其不美的外貌与其美丽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更加凸显了她们的心灵之美。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于禁毒日主题征文800字下一篇:产品客户调研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