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24-05-21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精选8篇)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1

1、教学目的

1、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2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二讲授新课

1/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1)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2)自然形(3)人工形 2/三者区别:

三/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二、导入新课

三、表现形式的分类 1/分类

分成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两种基本形式。

第一 2/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客观的现实形象,而后者中我们则不能看出任何客观的现实形象(结合教材范图讲解)。美术作品欣赏(1课时)课型:单一课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欣赏与思考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成就。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出最大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二/作者简介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历史背景

四/欣赏《清明上河图》

1、主题思想:

2、作品介绍:

3/《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五/结论

第六课基础图案(2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视传统风格的审美情操。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演示与图案制作相结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组成骨式及其设计制作步骤。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认真听课。(1分钟)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约1分钟)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 二/讲授新课

1、概念:(约2分钟)2意义:

3、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 4设计与绘制步骤: 三布置作业。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听课,检查学具。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授知识:

板书课题:二方连续纹样的色彩

1展示各种图案配色方法绘制的二方连续纹样彩图 2/配色方法:

爱心与祝愿------贺卡设计与制作(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贺卡欣赏:(2、剪贴贺卡的制作步骤:(1)构思、设计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3)选材、配色:。(4)剪贴;

(5)书写或剪贴赠言:(6)整理画面:

3、学生作业

三/课堂小结(约分钟)...课题 欣赏评述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 教学目标

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件生活用品的设计效果,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请学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为例导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2

1. 第6页《走一步, 再走一步》第一自然段第二行: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 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分析:这个句子中“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有歧义:一是包括我在内有五个小男孩, 二是除了我以外还有五个小男孩, 即共有六个小男孩。文中究竟有几个小男孩, 无法得知。

2. 第7页课下注释 (1) :[嶙峋]形容人瘦削。

分析:查《现代汉语词典》, “嶙峋”一词有三个义项: (1) 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嶙峋|嶙峋的山峦。 (2) 形容人消瘦露骨:瘦骨嶙峋。 (3) 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嶙峋|傲骨嶙峋。所以课下注释 (1) 应改为:[嶙峋]这里形容人瘦削。类似的还有第32页注释 (3) , 因为“低回”一词有三个义项, 所以应改为:[低回]这里是留恋的意思。

3. 第39页《我的信念》第二自然段第一行: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 这使我感兴趣。

分析:这个句子的后一个分句“这使我感兴趣”的主语“这”究竟指什么?按语法上来讲, “这”就是指代前一个分句, 即“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正在结茧”, 这样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要把后一分句作修改, 可在“这”后加上“些蚕”, 变成“这些蚕使我感兴趣”。或者删掉“这使”二字, 在“我”后加上“对这些蚕”, 变成“我对这些蚕感兴趣”。

4. 第54页研讨与练习二第一小题最后一个问题:“嫩嫩的, 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 为什么放在句末?

分析:这个问题本身设计得不科学。如果把“嫩嫩的, 绿绿的”用在“小草”前面, 原文就变成了:“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试问: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从土里使劲钻的过程中, 在破土而出之前“钻”的过程中, 人们怎可看见它是“绿绿的”?况且, 小草在钻出来之时, 也多是黄里带白的, 并不是“绿绿的”, 只是在钻出来之后, 经过春晖春雨的哺育才渐渐变得“绿绿的”。所以原文并无毛病, 问题中“本该”实质上是“本不该”, 这个问题应删掉。

5. 第93页《月亮上的足迹》第十四自然段最后两句话:“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是, 它被甩在太空。”

分析:众所周知, 太空垃圾已经引起人类严重关切。哪怕是一颗小小的螺栓, 在太空中也以每秒10公里的速度飞速运行, 可能撞坏航天器或飞船, 也可能对正在太空行走或作业的宇航员造成致命的危险。所以, 美国这一做法是很不应该的。这两句话应改为:“由于当时对太空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登月舱竟然被甩在了太空, 给人类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6. 第148页《女娲造人》最后一句:这样, 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 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分析:这个句子中“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的主语是“人类”, 而人类是人的总称, 与数量无关, 世界总人数为100万时称人类, 达到60亿也称人类。所以不能说“人类一天比一天加多了”。原句应在“并且”后加上“人口总数”或“人口数量”或“人数”。

7. 第156页《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倒数第二自然段:人们说, 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

分析:先看课下注释 (1) [孪 (luán) 生] (两人) 同一胎出生。《现代汉语词典》注释还有:“通称双生”。既然“孪生”已有“两个、两人”之意, 那前面就没有必要加上“一对”了。如果加上“一对”, 反而显得重复啰嗦了。

8. 第173页《泊秦淮》最后一句: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篇3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篇4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

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

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教学后记】

第6课

春秋争霸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晋楚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

简略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

体现什么智慧?

五、吴越争霸、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答案来,互相补充。

六、小结:学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问:你发现这些霸主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看法。

训练学生综合历史的能力学习历史,联系古今

七、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

【教学后记】

第7课 战国争雄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篇5

第1

有理数

第2

整式的加减

第3

一元一次方程

第4

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

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

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

℃用-

℃来表示,零上

℃用

℃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

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

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

”(读作正)号。

注意:

①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

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

℃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

+

”“-”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

P3

练习

1,2,3,4

2、课本

P4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

相反的意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5

习题

1.1

第1、2

题。

1.2.1

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

: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问题

:学习了负数之后,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

问题

: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

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二、讲授新课

1、有理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

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总结出

类数基础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分类:

1.2.2

数轴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重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重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一条数轴。

3、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4、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5、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即课本

P9的归纳。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10

练习1、2

四、总结

请学生作出总结:什么是数轴?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4

习题

1.2

第2

题。

1.2.3

相反数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

:求已知数的相反数

重点

: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像

和-

2,5

和-

这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试问要具备什么特点的两个数才是互为相反数?(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

归纳出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仍是

0。

2、理解概念

判断:

①-

2的相反数是

()

②-

是相反数()

③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

0

()

④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3、多重符号的化简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a的相反数是-

a,a

表示任意数

——

正数、负数、0,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就可以在这个数前加一个“-”号。

问题

:若把

a

分别换成+5,-

时,这些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

师生共同得出:-(+5)=-

5,-(-

7)=

问题

:在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

+

”号呢?如,+

(-

3),+(+6.2)

学生回答: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

+

”号仍表示这个数,因为“

+

”号可以省略。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11

练习1、2、3

四、总结

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5

习题

1.2

第3

题。

1.2.4

绝对值

教学目标

1、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通过从数形两个方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

3、掌握绝对值的有关性质。

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

:绝对值的概念

重点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问题

:请说出在数轴上,+3

和-

分别在原点的哪边?距离原点有几个单位长度?那对于-

5,+7,0

?

请两位同学起来回答。

教师归纳: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的绝对值

。为了方便,我们用一种符号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约定在一个数的两旁各画一条竖线来表示这个数的绝对值,记作

a

|,读作

a的绝对值。

填表: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对所得的规律

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归纳: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

0

问题

: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

a

0

时,|

a

=a;

a

0

时,|

a

=0;

a

0

时,|

a

=

a。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12

练习第1、2

题。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绝对值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几何意义,并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主要用到的思想是数形结合。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5

习题

1.2

第4

题。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应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重点

: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重点

: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比较:

0

0

注:在此练习中,对前三对数的比较学生基本都能解决,但对第四对数的比较会产生问题,由此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根据以上规定,重点探讨怎样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通过观察,分别让学生说出以上几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

(1)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问题

:课本

P13

“思考”,请学生回答。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13

例题、课本

P14

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则,两两比较

;

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

(或从右到左)

用“

(或“

”)

连接,这种方法在比较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5

习题

1.2

第5、6

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3、在教学中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重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

记作

5m,向左运动

5m

记作-

5m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右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8m

。写成算式就是

5+3

(m)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

。写成算式就是(-

5)

+

(-

3)=-

(m)

师生共同归纳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哪个方向运动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

。写成算式就是

5+

(-

3)=

(m)

师生借此结论引导学生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5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经过两次运动后,物体又回到了原点。也就是物体运动了

0m。

师生共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教师:你能用加法法则来解释这个法则吗?

学生回答:可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来解释。

一般地,还有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18

1,例

2、课本

P118

练习1、2

四、总结

运算的关键:先分类,再按法则运算;

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注意:要借用数轴来进一步验证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24

习题

1.3

第1、7

题。

1.3.1

有理数的加法(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

重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教师:你会用文字表述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吗

?

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这两条运算律吗

?

(学生回答省略)

师生共同归纳: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

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a+b)

+c=a+

(b+c)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20

练习1、2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其运用,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类比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与小学学习的运算律相同,运用加法运算律的目的为了简化运算。解题技巧是将正数分别相加,再把负数分别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相加。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24

习题

1.3

第2、8

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初步体验由减法法则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数学转化思想。

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应用

重点

: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课本

P22

“探究”

计算:

8,9+

(-

8);

7,15+

(-

7)

问题

:下列等式成立吗?

(1)

15+

(-

5)

(2)

-(-

5)=

15+5

(3)

8844

-(-

392)=

8844+392

问题

:上面的关系式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成了有理数的加法,由此我们得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你能用文字来描述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问题

:若用

a、b

表示两数,你能用数学式子描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吗?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22

5、课本

P23

练习1、2

四、总结

在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或等于被减数,在有理数的减法中仍是这样吗?有什么规律?

做有理数的减法一定要化成加法吗?怎样做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24

习题

1.3

第3、4

题。

1.3.2

有理数的减法(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

: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重点

: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讲解-

20+

(+3)-(-

5)-

7,看到这个题你会想怎么做?

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

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

20+3,+5,-

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原式=-

20+

(+3)

+

(+5)

+

(-

7)=-

20+3+5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

20+3+5

仍表示-

20,+3,+5,-

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

20,+3,+5,-

7的和,或者读作“负

从而可以得出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①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省略加号和括号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运算。

课本

P23

“归纳”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

c=a+b+(-

c)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24

练习

教师小结:有

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几个主要环节为:

①减法转化为加法

②省略加号、括号

③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④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四、总结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

2、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24

习题

1.3

第5

题。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的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重点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重点

: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问题:如图

1.4-1,一只蜗牛沿直线

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是

L

上的点

O,求:

(1)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50px的速度向右爬行,3

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2)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50px的速度向左爬行,3

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3)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50px的速度向右爬行,3

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4)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50px的速度向左爬行,3

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同样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学生回答:

(1)

分钟后蜗牛应在O

点的右边

150px

处。可以表示为:

(+

2)

×

(+

3)

=+

(2)

分钟后蜗牛应在O

点的左边

150px

处。可以表示为:

(-

2)

×

(+

3)

=-

(3)

分钟前蜗牛应在O

点的左边

150px

处。可以表示为:

(+

2)

×

(-

3)

=-

(4)

分钟前蜗牛应在O

点的右边

150px

处。可以表示为:

(-

2)

×

(-

3)

=+

请学生观察下列式子:

(1)(+2)×(+3)=

+6

(2)(-

2)×(+3)=-

(3)(+2)×(-

3)=-

(4)(-

2)×(-

3)=

+6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总结填空:

正数乘正数积为

__

_

负数乘正数积为

__

__

正数乘负数积为

__

__

负数乘负数积为

__

__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__

__

问题:当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

学生回答:积为

0

师生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注意:

1、上面的法则是对于只有两个因子相乘而言的。

2、做乘法的步骤是: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课本

P30

教师:像上题中提到的两个数-

与-

1/2

它们的乘积为

1,那么这两个数也可说互为倒数

倒数的定义:乘积为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

没有倒数,比如说,2

1/2,-

与-

1/3,-

0.3

与-

10/3……

例: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2,3/4,-

0.2,8/3,-

1.解:-

2的倒数为-

1/2;

¾的倒数为

4/3;

0.2的倒数为-

5;

8/3的倒数为

3/8;

1的倒数仍为-

1;

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两个数互为倒数有何特点?

总结:

1、求倒数的办法,把作任何一个非

0

有理数看成是分数,然后颠倒其分子分母即可

2、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两个数同号,且它们的绝对值(除

与-

之外)分布于

1的两侧。

课本

P30

三、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如何利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学习了有理数的倒数定义,求一个数的倒数。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30

练习1、2、3

1.4.1

有理数的乘法(二)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乘法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的能力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

3、能运用乘法法则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顺序,以及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关系

重点

: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归纳:几个不是

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二、讲授例题

课本

P31

问题:从例

中,多个不是

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可以得出: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各个绝对值的积。

课本

P32

“思考”,从思考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

0,积就等于

0。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32

练习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步骤以及顺序,并掌握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38

习题

1.4

第7

题中的(1)(2)

(3)

(6)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三)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的能力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3、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重点

:运用乘法法则和乘法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吗?

学生: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问题

:如果用

a、b、c

分别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那么,你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

(b+c)

=ab+ac

a

×

b

也可以写成a

·

b

ab

。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成“·

”或省略。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33

4、课本

P33

“思考”

比较例

中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

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

学生回答:解法

先算括号内的,再算乘法,解法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解法

2的运算量较小。

四、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33

练习

1.4.2

有理数的除法(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重点

:除法法则和除法运算

重点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归纳出除法法则及商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温故提新:

1、小学里学过有关倒数的概念是什么?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用

除以这个数)

+的倒数是多少?

0

有倒数吗?为什么没有?

2、小学里学过的除法与乘法有何关系?例如

÷

0.5=10

×

2;

0

÷

5=0

×(),你能总结总结出一句话吗?

归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3、5

÷

0=

?,0

÷

0=

?呢?(这些式子无意义)也就是说

0

是没有倒数的。

4、我们已知的求倒数的法则在有理数范围中同样适用吗?你能说说以下各数的倒数是多少吗?

4,2

5,-

9,-

37,-

1,a,a

1,3a,abc,-

xy

(各字母式不为

0)

说明:一个数的倒数与其是正数或负数无关。

二、讲授新课

1、讲述:我们知道除法是

乘法的逆运算,这套法则运用到有理数的范围内同样适用。

如果用字母表示,怎么表示?

a

÷

b=a

×

()

(b

不为

0)

.2、由(-

4)×(-

÷

4)

=1,4

×

()=1

等等式子,可知: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

1。

用字母表示为:

()

=1

(a

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

除以任何一个不为

0的数仍得

0

。注意:零不能作除数

思考:下列等式成立吗?

(-

8)÷(-

4)

=

(-

8)×(-);由此你得出什么规律?

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以下关系:

除以一个数(不等于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34

教师: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课本

P35

四、小结: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2)如何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35

练习、P38

习题

1.4

第4、5

1.4.2

有理数的除法(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解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初步经验。

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

重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回顾知识

1、计算:

(1)-

×(-

3)×

0.1

×

(2)

8+

(-

0.5)×(-

8)

(3)(-

3)×

×(-)×(-

0.25)

2、计算:

(1)(-

9)÷

3;

(2)(-

64)÷(-

8);

(3)

÷(-

7);

(4)

0

÷(-

5)

课本

P36

练习

三、巩固知识

四、总结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39

习题

1.4

第8、10、11

1.5.1

乘方(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

重点

: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重点

: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弄清(-

a)

n

与-

a

n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师归纳:

(1)

a

×

a

可记为

a2

(2)

a

×

a

×

a

可记为

a3

(3)

×

×

×

×

×

可记为

(4)

a

×

a

×

a

×

a

×…×

a

(n

a)可记为

an

乘方的概念

(1)乘方的意义

n

个相同的因数

a的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2)乘方的读法

a

n

读作

a的n

次方或者

a的n

次幂

其中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讲解课本

P41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5,()

5,(-)

4,()

一个学生区别()

和()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和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加括号。

二、巩固知识

课本

P42

练习

三、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乘方中的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掌握乘方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47

习题

1.5

第1

1.5.1

乘方(二)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弄清与乘方有关的排列规律,学会观察一些特殊的数字的排列规律。

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学会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计算(-

2)

+

(-

3)×

[

(-

4)

+2]

-(-

3)

÷(-

2)

解:原式=-

8+

(-

3)×

÷(-

2)=-

8+

(-

54)-(-

4.5)=-

8+

(-

54)

+4.5

=-

57.5

教师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就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二、讲解例题

课本

P43

3、例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例

中的三行数,其中先观察第1

行,我们可以从第1

行中看出这些数字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

学生:第1

行的数是按-

2,(-

2)

2,(-

2)

3,(-

2)

4,(-

2)

5,…的顺序排列的。

教师:那我们现在接着观察第2

行,它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第2

行的数是按-

2+2,(-

2)

+2,(-

2)

+2,(-

2)

+2,(-

2)

+2,…的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它是在第1

行的相应的数加上

2的。

教师:那我们往下看第3

行,它又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第3

行的数是按-

×

0.5,(-

2)

×

0.5,(-

2)

×

0.5,(-

2)

×

0.5,(-

2)

×

0.5,…的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第3

行的数是第1

行相应的数的0.5

倍。

教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那我们来看例

4的第3

小题,它要求的是,取每行数的第10

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那这三行的第10

个数分别是什么?

学生:第1

行的是(-

2)

10,第2

行的是(-

2)

+2,第3

行的是(-

2)

×

0.5。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44

练习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是比乘法更高级的一种运算。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47

习题

1.5

第3

1.5.2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

10的数

难点:

正确掌握

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

n

与数位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

xxxx年

xx月

xx日

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向月球。已经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

384

000

000

米。这样大的数,读写都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示大数的一种方法

——

科学记数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问题

:你知道

2,10

3,10

分别等于多少吗?

n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省略)

教师:

n

×

×

×

×…×

(n

10),10的n

次幂等于

后面有

n

0。

问题

:请你把

000

写成10的乘方的形式

教师:

000

5,1

后面有几个

0

就等于

10的几次方。

问题

:用

10的乘方来表示下列各数。

696

000,300

000

000,6

000

000,484

000

000

000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先写出,再与同桌之间讨论自己的结果。

696

000

6.96

×

300

000

000

×

000

000

6.1

×

484

000

000

000

4.84

×

问题

: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把大数表示成了什么形式?

教师:把一个大于

10的数表示成了

a

×

n的形式,其中

a

是整数位数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我们把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即对于大数

N,可以表示成为

N=a

×

n,其中

a

10,n

是正整数。

三、巩固知识

讲解课本

P45

问题

:请同学们看

P45的“思考”,上面的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

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

n

位整数,其中

10的指数是多少?

师生共同得出:

n

=整数位数-

1,整数位数=

n+1

问题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数是什么?

3.2

×

4;

6.5

×

5;

2.35

×

请同学做课本

P45

练习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方法,应该注意:任意一个大于

10的数表示成了

a

×

n的形式,其中

10的指数

n

应等于整数位数减

1,1

a

10,n

是正整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47

习题

1.5

第4、5

1.5.3

近似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的概念,并由给出一个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能确切的确定它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重点:

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概念。

难点:

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

教学过程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π取近似数,即完成教科书

P45的填空。

通过填空,引出有效数字的概念,强调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举例说明零“是”还是“不是”有效数字,让学生辩别。

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

让学生实践按要求取近似数

有效数字要概念重点是“

0

”辩别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三、巩固知识

师生共同完教科书

P46

学生思考:近似数

1.8

1.80

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1)精确度不同;

(2)有效数字不同。

课本

P46

练习

四、总结

李节主要学习习近平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但要注意:有效数字在确定时,要从左边第一个不为

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字止,大数按要求保留有效数字时,要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后再按要求保留。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47

习题

1.5

第6

本章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整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

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难点:

对有理数运算法则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正数与负数:(给出

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和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

℃是什么意思?

(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

米是什么意思?

(3)

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

-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

-7.3%

”是什么意思?

(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

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

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1)请说出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分数、正整数、负分数、非负数?(课本

P62

第一题)

3.5,-3.5,0,|

-2|,-2,-1,-,0.5;

(2)请将上面的各数按一定的标准分成两类,并说明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若要分成三类,又该怎样分?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

3、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说出

个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4、数轴:

(1)请你画一条数轴;并说一说画数轴时要注意什么?

(2)在你所画的数轴上表示出上面的8

个数。

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请你将上面的8

个数用“>”连接起来,并说明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说一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有哪些方法?

6、有理数的乘方:

(1)

a

n

(其中

n

是正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其中

a、n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当

a、n

满足什么条件时,a

n的值大于

0?

7、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通过

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

(1)将数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2)请你说出

1.6

1.60

这两个近似数有什么不同?

二、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和为零。(用符号表述:)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③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数,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④几个有理数相乘,若其中有一个为零,积就为零。

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法则一: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法则二: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有理数的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6、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则先算括号内,再算括号外。

7、运算律:

①加法的交换律;

②加法的结合律;

③乘法的交换律;

④乘法的结合律;

⑤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注:除法没有分配律。

三、总结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理数的两种分类经常用到,应注意它们的区别;

(2)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利用数轴可直观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相反数指的是两个仅符号不同的数,数轴上表示一对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它们的和为

0

;而倒数指的是两个乘积为

1的数;

(4)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数

a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数

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5)要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在法则的指导下进行运算,做到有理有据;要时刻注意运算的顺序,在计算前,要认真观察式子,选择正确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中,要先确定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计算;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运算律可以正向用也可以逆向用。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51

复习题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

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难点:

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课本

P54

“思考”

问题

1:

以上几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都是表示数与字母的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的整式

——

单项式。

问题

2:

什么叫做单项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单项式的概念:表示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问题

3:

以上单项式有什么结构特点

?

学生回答,然后总结出单项式是由数字因数和字母因数两部分组成。

问题

4:

以这四个单项式为

a

b,a

c

5,2.5x,-n

例,说出它们的数字因数和各字母因数的指数和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

讲解例

课本

P56

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一起回答)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能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符号化思想。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

π

r

π是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的次数。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59

习题

2.1

第1

2.1

整式(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的概念,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重点:

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难点:

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多项式

多项式的定义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并指出,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多项式的次数

问题

1:

请学生任意举出几个单项式,让其他同学说出这些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问题

2:

观察多项式

3x+5y+2z,0.5

ab

-π

r

分别是哪些单项式的和,每个单项式的次数分别是多少?它们的项是什么?哪一项的次数最高?

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教师归纳: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巩固知识

讲解例

2、例

问题:什么是整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课本

P59

练习

四、总结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59

习题

1.5

第2、3、4

2.2

整式的加减(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2、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

3、掌握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难点:

多字母同类项的合并

教学过程

二、讲解新课

事实上,100t+252t

×

252

×

×

(-2)

252

×

(-2)

有相同的结构,都是两个数分别与同一个数相乘的和,这里

t

表示同一个因数,因此根据分配律也应该有:

100t+252t=(100+252)t=352t.1、填空

(1)100t-252t=()t

(2)3x

+2x

=()x

(3)3ab

-4ab

=()ab

小组讨论: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

?(鼓励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

对于上面的(1)、(2)、(3),都逆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100t-252t=(100-252)t=-152t

3x

+2x

=(3+2)x

=5x

3ab

-4ab

=(3-4)ab

=-ab

这就是说,上面的三个多项式都可以合并为一个单项式。

讨论:具备什么特点的多项式可以合并呢?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否是同类项:

(1)

-5ab

3a

b

()

(2)3xy

3x

()

(3)

-5m

n

2n

m

()

(4)5

()

(5)

x

()

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

4x

+2x+7+3x-8x

(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

-8x

+2x+3x+7-2

(交换律)

=(4x

-8x

2)+(2x+3x)+(7-2)

(结合律)

=(4-8)x

+(2+3)x+(7-2)

(分配律)

=-4x

+5x+5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问题: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与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

1、若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两项的和等于零,如:

-3ab2+3ab2=(-3+3)ab2=0

×

ab2=0。

2、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3、通常我们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照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降幂)或者从小到大(升幂)的顺序排列,如:

-4x

+5x+5

或写

5+5x-4x

2。

三、讲解例题,巩固知识

1、课本

P65

1、例

2、例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同类项?请举例说明

.2、什么叫做合并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3、对于求多项式的值,不要急于代入,应先观察多项式,看其中有没有同类项,若有,要先合并同类项使之变得简单,而后代入求值。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66

练习

2.2

整式的加减(二)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

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教学过程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课本

P67

4,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

(a2

2b),先把

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课本

P67

5,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

=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

水流速度,

船逆水航行速度

=

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

/

时,乙船速度为(50

a)千米

/

时,2

小时后,甲船行程为

(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

a)千米.



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

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

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

2

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课本

P68

练习1、2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

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

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

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学生作总结后教师强调要求大家应熟记法则,并能根据法则进行去括号运算。法则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

+

”号,不变号;是

“―”

号,全变号。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71

习题

第2、3、5

2.2

整式的加减(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

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重点:

整式的加减。

难点:

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做一做。

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

①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

②提问:以上答案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

2、练习:化简:

(1)

(x+y)—(2x

3y)

(2)2

(a

-2b

2)

-3(2a

+b

2)

提问

:

以上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

?

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

(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通过复习、练习,为学生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作必要的准备)

二、讲授新课,范例学习

课本

P68~P68

6、例

7、例

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到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讲解例

课堂练习:

课本

P70

练习1、2、3

题。

三、课堂小结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

2、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①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括号。

②如果有同类项,则合并同类项。

3、求多项式的值,一般先将多项式化简再代入求值,这样使计算简便。

4、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71~P72

习题

2.2

第6、7、9

本章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

(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重点:

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

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主要概念:

(1)

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

(2)

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

什么叫整式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

2、主要法则:

①提问: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

?

分别如何叙述

?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的加减

二、范例学习

: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4xy,,x

+x+,0,m,―

2.01

×

解:单项式有

4xy,0,m,―

2.01

×

;多项式有;

整式有

4xy,0,m,-2.01

×

5。

由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定义的理解。

: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ab,―

x

2,xy

5。

解:

ab

:系数是

1,次数是

2;

x

:系数是―

1,次数是

2;

xy

:系数是,次数是

6;

:系数是―,次数是

9。

此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强调

系数

次数

定义中应注意的问题:系数应包括前面的“

+

”号或

号,次数是

指数之和

”。

:指出多项式

a

a

b

ab

+b

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解:是三次五项式,最高次项有:

a

3、―

a

b、―

ab

2、b

3,常数项是―

1。

:化简,并将结果按

x的降幂排列:

(1)(2x

5x

4x+1)

(3x

5x

3x);

(2)

―[―

(―

x+)

]―

(x

1);

(3)

3(x

2xy+y

2)+

(2x

xy

2y

2)。

解:

(1)

原式

=2x

3x

x+1;

(2)

原式

=

2x+;

(3)

原式

=

x

+

xy

4y

2。

通过此题强调:

(1)

去括号

(包括去多重括号)的问题;

(2)

数字与多项式相乘时分配律的使用问题。

:化简、求值:

5ab

3ab

(4ab

+

ab)

]―

5ab

2,其中

a=,b=

―。

解:化简的结果是:

3ab

2,求值的结果是。

:一个多项式加上―

2x

+4x

y+5y

后,得

x

x

y+3y

3,求这个多项式,并求当

x=

―,y=

时,这个多项式的值。

解:此多项式为

3x

5x

y

2y

;值为―。

三、随堂练习

课本

P76

P77

复习题

第1、2、3

⑴⑶⑸、4

⑴⑶⑸⑺、5、7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76

P77

复习题

第3

⑵⑷⑹、4

⑵⑷⑹⑻、6、8、9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1

一元一次方程(1)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课本

P79的问题

问题

: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

: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

(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

: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讲解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

x

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

千米,王家庄距秀水

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

1:

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

2:

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

: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

=

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

=

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

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

x,y,z

等字母);

(2)

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渗透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程序。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6、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学生回答省略)

三、范例学习,巩固知识

课本

P80

问题:你能解释这些方程中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吗?体会列方程所依据的相等关系。

(学生回答省略)

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议程。像

4x,1700+150x

等这样的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利用方程可以解出未知数。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问题:

x

1000

x

2000

中哪一个是方程

0.52x

-(1

0.52)

x

80的解?

(学生回答省略)

课本

P82

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3、列方程的实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同一个量。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84

习题

3.1

第5、6、7、8

3.1.2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化归”的思想。

重点:

等式的性质

难点:

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我们用估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解吗?

(1)

3x-5=22;

(2)

0.28-0.13y=0.27y+1

学生得出规律:把平衡的天平的两边的重量,同时变为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天平还保持平衡。

(天平相当于等号)

归纳出: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

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如果

a=b,那么

ac=bc

;如果

a=b

(c

0),那么

=

三、巩固知识

讲解例

课本

P84

练习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等式的性质,并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主要用到的思想是类比思想与转化思想。注意等式性质

1,一定要注意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才能保证等式成立。等式性质

2,要注意等式的两边不能除以

0

。等式的性质是等式变形的依据。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84

习题

3.1

第1、2、3、4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2、掌握合并同类项解“

ax+bx=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议程(数字关系),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3、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重点:

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

ax+bx=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问题

1:

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前年购买计算机

x

(2)找相等关系:前年购买量

+

去年购买量

+

今年购买量=

140

(3)列方程:

x+2x+4x

140

问题

2:

怎么解这个方程?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

x=a的形式?

学生观察、思考

根据分配律,可以把含

x的项合并,即

x+2x+4x

=(1+2+4)

x

7x

教师演示解方程过程

问题

3:

以上解方程“合并”起了什么作用?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合并”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

x

a的形式。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89

课本

P89

练习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议程,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化归思想,要注意将同类项合并正确,才能保证解方程的正确。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93

习题

3.2

第1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

ax+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3、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

重点:

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移项,会解“

ax+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课本

P89

问题

2: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

本,则剩余

本;如果每人分

本,则还缺

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学生思考,然后讨论合作。

二、讲授新课

问题

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

x

名学生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

3、列方程:

3x+20=4x-25

问题

2:

怎么解这个方程?它与上节课遇到的议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发现:方程的两边都有含

x的项和常数项

问题

3:

怎样才能使它向

x=a的形式转化?

学生思考、探索:为使方程右边没有含

x的项,等号两边同减去

4x,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等号两边同减去

20,即

3x

4x

=-

问题

4:

以上变形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等式的性质

归纳: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师生共同完成这道题的解题过程。

问题

5:

以上解方程中的“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整理。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

x=a的形式。

三、巩固知识

讲解

P91

课本

P91

练习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主要用到思想方法是转化思想,注意移项时要变号。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93

习题

3.2

第2、3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2、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能正确地求一元一次方程并判断解的合理性,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捷明了,省时省力。

重点:

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知识

讲解课本

P91

课本

P93

习题

3.2

第4

四、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分类讨论思想,在学习时,要注意观察,然后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93

习题

3.2

第5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

去括号与去分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简洁明了,省时省力。

2、掌握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并判别解的合理性。

3、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并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重点:

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方法;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括号前面是“

”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括号前面是“

”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在小学根深蒂固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树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想。

教学过程:

二、探索新知

1、解决情境问题

问题

: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x

度,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________

度;上半年共用电

__________

度,下半年共用电

_________

度。

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根据全年用电

万度,列方程,得

6x+6(x-2000)=150000.问题

:怎样使这个方程向

x=a的形式转化呢?

6x+6(x-2000)=150000

去括号

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

x=13500

问题

: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应怎样解?

设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

x

度,则

6x+6(x+2000)=150000.(学生自己进行解题)

归纳结论: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化简。(括号前面是“

+

”号,把“

+

”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

”号,把“

”号和括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改变符号。)

去括号时要注意:

(1)不要漏乘括号内的任何一项;

(2)若括号前面是“

”号,记住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2、一元一次方程

——

去括号

例题:解方程

3x-7(x-1)=3-2(x+3)

解:去括号,得

3x-7x+7=3-2x-6

移项,得

3x-7x+2x=3-6-7

合并同类项,得

-2x=-10

系数化为

1,得

x=5

三、巩固知识

课本

P97

练习

四、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由学生自主归纳,最后老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02

习题

3.3

第1、4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

去括号与去分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

3、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初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的使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地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

弄清题意,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

:解下列方程

(1)

10x-4(3-x)-5(2+7x)=15x-9(x-2)

(2)

3(2-3x)-3[3

(2x-3)

+3]=5

问题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

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2.5

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

千米

/

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二、探索新知

2、典型例题

某车间

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

1200

个或螺母

2000

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解决问题的关键:

如果设

x

名工人生产螺钉,则

_______

名工人生产螺母;

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使生产的螺母恰好是螺钉数量的________.解:设分配

x

名工人生产螺钉,其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螺母数量与螺钉数量的关系,列方程,得

×

1200x=2000(22-x)

去括号,得

2400x=44000-2000x

移项及合并同类项,得

4400x=44000

系数化为

1,得

x=10

生产螺母的人数为

22-x=12.答:应分配

名工人生产螺钉,12

名工人生产螺母。

三、巩固知识

讲解

P100~P101

4、例

课本

P101

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02

习题

3.3

第5、7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销售中的盈亏(探究

1)

教学目标

1、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等概念;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经历运用方程解决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3、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重点: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何解方程,可以看出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本节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讲授新课

探究

:销售中的盈亏.

某商店的某一时间以每件

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

25%,

另一件亏损

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理解并熟记下列式子:

(1)商品利润

=

商品售价

商品进价

(2)

=

商品利润率

(3)打

x

折的售价

=

原售价×

对探究

提出的问题,你先大体估算盈亏,再通过准确计算检验你的判断.

分析: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这两件衣服售价多少,

进价多少,若售价大于进价,就盈利,反之就亏损.现已知这两件衣服总售价为

×

2=120

(元),现在要求出这两件衣服的进价.

这里盈利

25%=,亏损

25%

就是盈利

-25%

本问题中,设盈利

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

x

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

0.25x

元,根据进价

+

利润

=

售价,列方程得:

x+0.25x=60

解得

x=48

以下由学生自己填写.

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

y

元,它的利润是

0.25y

元;根据相等关系可列方程是

y-0.25y=60

解得

y=80

两件衣服共进价

128

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和为

120

元,进价大于售价,

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盈亏情况是亏损

元.

解方程后得出的结论与你先前的估算一致吗?

点拨:不要认为一件盈利

25%,一件亏损

25%,结果不盈不亏,因为盈亏要看这两件的进价.例如盈利

25%的一件进价为

元,那么这一件盈利

40%

×

25%=10

(

元)

,

亏损

25%的一件进价为

元,那么这一件亏损了

×

25%=20

(元),总的还是亏损

元,这就是说,亏损

25%的一件进价如果比盈利

25%的一件进价高,那么总的是亏损,

反之才盈利.

你知道这两件衣服哪一件进价高吗?

一件是盈利

25%

后,才卖

元,那么这件衣服进价一定比

元低.

另一件亏损

25%

后,还卖

元,说明这件衣服进价一定比

60

元高,

由此可知亏损

25%的这件进价高,所以卖这两件衣服总的还是亏损.

三、巩固练习

课本

P107

习题

第2

题.

分析:

(1)观察时间和温度的数据表,

你能发现温度的变化与相对的时间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不难发现:时间每增加

分,温度相应也增加

℃,因为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

所以可得时间每增加

分,温度就增加

℃.

从表中知当时时间为

元,温度为

℃,因此,21

分时温度为

℃.

(2)设

x

分时温度为

℃,时间每过

分钟温度增加

℃,那么

x

分,温度增加

3x

℃,

原来的温度(时间为

0)为

℃,相等关系是:原来温度

+

增加的温度

=34。

列方程为:

10+3x=34,解得

x=8,所以

分时的温度为

℃。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商品销售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要解决商品销售的利润率问题类型的应用题,首先要弄清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售价、标价,打折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表示题目全部意义的相等关系,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后,一定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08

习题

第3、4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油菜种植的计算(探究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

”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3、发展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地参与讨论,合作交流意识,在“建模”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探究了“销售中的盈亏”问题,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本节课我们再探究一个农业生产中的一个较复杂的问题。

二、共同探究

某村去年种植的油菜籽亩产量达

160

千克,含油率为

40%,今年改种新选育的油菜籽后,亩产量提高了

千克,含油率提高了

个百分点.

(1)今年与去年相比,这个村的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了

亩,

而村榨油厂用本村所产油菜籽的产油量提高

20%,今年油菜植种面积是多少亩?

(2)油菜种植成本为

210

/

亩,菜油收购价为

/

千克,请比较这个村去、

今两年油菜种植成本与将菜油全部售出所获收入.

教师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探究.

首先让学生明确“含油率”、“

个百分点”、“产油量”等词的含义,分析问题中的基本等量关系.在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小组派代表介绍小组的解题方法.

分析:问题中有基本等量关系.

产油量=油菜籽亩产量×含油率×种植面积

解:(1)设今年种植油菜

x

亩,则去年种植油菜(x+44)亩.

由上面基本等量关系,得,去年产油量=

160

×

40%

×(x+44);

今年产油量=(160+20)×(40%+10%)

x;

根据今年比去年产油量提高

20%,列方程:

(160+20)×(40%+10%)

x=

(1+20%)×

160

×

40%

×(x+44)

90x=76.8

(x+44)

13.2x=3379.2

x=256

因此今年油菜种植面积是

256

亩.

(2)去年油菜种植成本为

210

(x+44)

=210

×

300=63000

(元)

售油收入为

×

160

×

40%

×

300=115200

(元).

售油收入与油菜种植成本差为

115200-63000=52200

(元)

今年油菜种植成本为

210x=210

×

256=53760

(元)

售油收入为

×

180%

×

50%x=6

×

180

×

50%

×

256=138240

(元)

138240-53760=9240

(元)

今年比去年售油收入增加了

138240-115200=23040

(元)

今年比去年种植油菜纯收入增加了

32280

元.

三、巩固练习

课本

P108

第5

由学生独立思考,求出解,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加以引导分析.

解:设每箱有

x

个产品,则

箱可装

8x

个产品,5

A

型机器,一天生产

8x+4

个产品,

每台

A

型机器一天生产

个产品。

同样,可知每台

B

型机器一天生产

个产品。

相等关系是每台

A

型机器比

B

型机器一天多生产

个产品。

由此可列方程:

=1

去分母,得

(8x+4)

(11x+1)

=35

去括号,得

56x+28-55x-5=35

移项,合并,得

x=12

答:每箱有

个产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08

习题

第6、7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球赛积分表问题(探究

3)

教学目标

1、掌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球赛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且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

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

P106

中“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

学生观察积分榜,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2)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

在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要解决问题(1)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

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几分吗?你选择其中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通过观察积分榜,从最下面一行数据可以发现,负一场积

分,

那么胜一场积几分呢?

学生可能会用算术方法,从积分榜中任意一行(除最后一行外),例如,从第一行

2,即胜一场积

分.

你会用方程解吗?

设胜一场积

x

分,从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出

x的值,例如从第三行得方程.

9x+5

×

1=23

解方程,得

x=2

用表中其他行可以验证,得出结论,负一场积

分,胜一场积

分.

(1)如果一个队胜

m

场,则负(14-m)场,胜场积分

2m,负场积分为

14-m,总积分为

2m+

(14-m)

=m+14

(2)问题(2),学生可能通过计算积分榜中各队的胜场总积分和负场总积分,说明某队的胜场总积分不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

你能用方程,说明上述结论吗?

如果设一个队胜了

x

场,则负了(14-x)场,

如果这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那么列方程为

2x=14-x

由此,得

x=

想一想,x

表示什么量?它可以是分数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里

x

表示一个队所胜的场数,它是一个整数,所以

x=

不符合实际意义.



由此可以判定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这个问题说明:利用方程不仅能求出具体数值,而且还可以进行推理判断,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另外,上面问题还说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拓展延伸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我们可以从积分榜中积分不相同的两行数据列方程求得胜、负一场各得几分,例如,从第一、三行.

设胜一场积

x

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为

10x,负场积分为(24-10x)分,

他负了

场,所以负一场积分为,同理从第三行得到负一场积分为,从而列方程为

去分母,得

(24-10x)

=4

(23-9x)

去括号,得

120-50x=92-36x

移项,得

-50x+36x=92-120

合并同类项,得

-14x=-28

x=2

x=2

时,=

仍然可得出结论:负一场积

分,胜一场积

分.

二、巩固练习

有一些分别标有

5,10,15,20,25,…的卡片,后一张卡片上的数比前一张卡片上的数大

5,小明拿到了相邻的3

张卡片,且这些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

240。

(1)小明拿到了哪

张卡片?

(2)你能拿到相邻的3

张卡片,使得这些卡片上的数之和是

吗?

解:(1)设中间一个数为

x,则前面一个数为

x-5,后面一个数为

x+5,根据这三个数之和为

240,列方程(x-5)

+x+

(x+5)

=240,解方程得

x=80

所以小明拿到卡片上的数分别是

75,80,85

(2)设中间一个数为

x,则(x-5)

+x+

(x+5)

=63,解方程得

x=21。



因为卡片上的数都是

5的倍数,所以

x=21

不符合题意,也就是说,卡片上的数之和是

63的3

张卡片不存在,所以不能拿到这样的3

张卡片。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使我们更加明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可以利用方程对一些问题进行推理判断。

四、作业布置

课本

P108

习题

第8、9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1

几何图形

教学目标: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

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

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

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本

P116

中的图

4.1-1,提出问题:在同学们所观看的图中,有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在回顾刚才所看的图片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通过小组交流,补充自己的意见,积累小组活动经验.

2、指定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图形的名称。

学生回答: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教师活动:纠正学生所说几何图形名称中的错误,并出示相应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3、立体图形的概念。

(1)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等都是立体图形。

(2)学生活动:看课本图

1-3

后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给我们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的形象?(棱柱和棱锥)

(3)请同学们看课本

P118

4.1-4

(4)提出问题:在这幅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5)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对各小组进行指导,通过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

②学生回答:包含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圆、正方形、多边形和三角形等。

4、平面图形的概念。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平面图形。

注: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不要求给出完整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5、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转化。

(1)从不同方向看:出示课本图

1-7

(1)中所示工件模型,

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

(2)提出问题。

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你们会得出什么样的平面图形?能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吗?

(3)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工件模型,独立画出得到的各种平面图形。

②进行小组交流,评价各自获得的结论,得出正确结论。

③指定三名学生,板书画出的图形。

6、思考并动手操作。

(1)学生活动:在小组中独立完成课本

P119的探究课题,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评价。

(2)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完成的探究课题给出适当、正确的评价,

并对学生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7、操作试验。

(1)学生活动: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墨水瓶包装盒裁剪并展开,

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得出一个长方体它的平面展开图具有的一个特征:多样性.许多立体图形都能展开成平面图形.

(2)学生活动:观察展开图,看看它的展开图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



再把展开的纸板复原为包装,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可以是一个平面图形;



可以把立体图形进行适当的裁剪,把它展开成平面图形,或者把一个平面图形复原成立体图形,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以互相转换.

注:小结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由学生归纳,教师进行评价、补充.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123~P124

习题

第1

4.1.2

点、线、面、体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的意义,

能正确判定围成几何体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了解几何图形构成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体及其关系,

能正确判定由点、线、面、体经过运动变化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

2、经历探索点、线、面、体的关系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运动变化的观念。

3、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

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难点:

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面和面相交成了几条线?



线和线相交成几个点?

二、讲授新课

1、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

评价并修正自己的结论。

2、各小组学生公布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论。

教师活动: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和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3、几何体的概念。

(1)长方体是一个几何体,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棱锥等都是几何体。

(2)提出问题:观察长方体和圆柱体,说出围成这两个几何体的面有哪些?



这些面有什么区别?

4、给出面的分类。

通过对上面问题的解决,给出面的分类:平面和曲面。

教师活动:板书:平面和曲面。

提出问题: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

P121

P122

内容,

得出观察图片能发现的结论。

师生互动:请学生给出观察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正面评价,并把学生观察结论板书.

注:在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思考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给以必要的指导,然后得出合理的解释。

5、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22

内容,总结出点、线、面、体与几何图形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几何体的形成:由平面和曲成围成一个几何体。

2、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体验了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125

P126

习题

第7

~12、13、14

4.2

直线、射线、线段(1)

教学目标

1、能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直线的性质,

能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性质;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线段,会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2、能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提高抽象概括能力,经历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

3、体验通过实验获得数学猜想,得到直线性质的过程。

重点:

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

会用字母表示图形和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难点:

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墨盒,请一个同学演示使用墨盒弹出一条直线的过程。

2、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拉出线是直的?其关键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经过小组交流后,总结出结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其关键在于先固定墨盒中墨线上两个点。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请学生思考:这个现象符合数学上的什么原理?

1、探究直线性质。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

P128

探究课题,学生动手按要求画图,

并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出课题结论。

教师活动:巡视小组活动情况,并给出课题:板书直线、射线、线段,直线的性质。

2、寻找生活中直线性质应用的例子。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应用的直线的性质?

学生回答(只要答案合理,教师都给以肯定的评价)。

3、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P129

有关内容。

教师活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提出问题:下图中,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说出它们的名称。

注:此题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再行讲评,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作出适当、肯定的评价。

2、根据语句画出图形。

例:读下列语句,并按照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

L

经过

A、B

两点,点

B

在点

A的左边。

(2)直线

AB、CD

都经过点

O,点

E

不在直线

AB

上,但在直线

CD

上。

注:此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交流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3、完成课本

P129

练习。

注:此练习请四个同学进行板书,教师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

并请学生作出自我评价。

四、课堂小结

1、提问:直线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2、本节课还学习了根据语句画图,

知道了每一个语句都对应着一个几何图形。

五、布置作业

课本

P132~P134

习题

第1、2、3、4、10

4.2

直线、射线、线段(2)

教学目标

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借助现实的情境,

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学会数学的建模方法。

3、积极参与实验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难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

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

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教师活动: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注: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解决方法,应进行可操作性评价,对好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数学问题:

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数学问题:已知线段

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a。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

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

2、用尺规截取.(按课本

P130

所讲方法)板书: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思考课本

P130的问题,从中得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4、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总结出比较方法。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总结出的比较方法,并用教具请一个学生进行演示,板书:比较线段的长短。

(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

(2)用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端点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

5、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

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

教师活动: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

板书:(1)

ABCD

(3)

AB=CD

6、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

AB

上一点

M,移动线段

AM

到线段

MB

上,当

AM

MB

完全重合时,线段

AM=MB,此时点

M

就叫做线段

AB的中点。

板书:

AM=MB=

AB

(2)线段的等分点:

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板书:

AM=MN=NB=

AB

AM=MN=NP=PB=

AB

7、探索线段的性质

(1)完成课本

P132

思考题

(2)提出问题:由这个思考题,你能得出线段的性质?

学生活动:联想以前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直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师活动:

板书:线段的性质,并用几何语言完整归纳出线段性质。

(3)举例说明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4)在直线

L

上顺次取三点

A、B、C,使得

AB=100px,BC=75px,如果

O

是线段

AC的中点,求线段

OB的长度。

注:这两个问题先请学生在小组中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教师再作评价.

8、两点的距离。

教师活动:讲解两点的距离定义。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会了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会了比较线段的长短。

2、本节课学习了线段的性质和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3、懂得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133~P114

习题

第5、6、7、8、9、11

4.3.1

角的度量(1)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角的概念,

学会角的表示方法;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角度计算。

2、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3、经历在现实情境中认识角的数学活动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增强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

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一个角,会进行角度的换算是重点

难点:

角的表示、角度的换算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时钟、四棱锥.

2、提出问题: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棱锥相交的两条棱,都给我们什么样的平面图形的形象?请把它画出来。

学生活动:进行独立思考、画图,然后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

教师活动: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一条射线

OA

绕端点

O

旋转到

OB的位置,得到的平面图形──角.

板书:角.

二、讲授新课

1、角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从上面活动过程中,你能知道角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学生回答:两条射线.

(2)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下图)

2、角的表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P137

有关内容,了解角的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讲解角的不同表示方法,着重讲解一个顶点有多个角的表示方法.

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图中的每个角.

学生活动:请一个学生板书练习,其余学生独立练习.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给予评价,对多数同学作出肯定评价.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P138

思考题,进行小组交流,获得问题结论.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交流,并用多媒体演示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并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答案:分别形成平角、周角.

3、角的度量.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38

内容,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及度、分、秒的换算.

板书:

周角

=_____

°,1

平角

=_____

°,1

°

=____

′,1

=____

″.

学生活动:思考并完成上面的填空.

例:把一个周角

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教师讲解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课本

P139

练习

2、计算:

(1)

°

+67

°

′;

(2)

°

-78

°

″;

(3)

°

′×

8;

(4)

176

°

′÷

此:此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地进行小组交流以解决练习过程中的疑难,教师巡视过程中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以答疑解惑,并请学生板书后再讲评.

3、想一想:时钟在5

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师生互动:观察时钟在5

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处位置,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先从时针在分针转动到

分时,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的关系,并请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

76.5

°。

四、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完成本节课的小结:

.什么是角?组成角的图形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角?

.本节课还复习了平面、周角?怎样得到这两种角?

.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它们是如何换算的?

五、作业布置

课本

P144

习题

第1、2、3、4

4.3.1

角的度量(2)

教学目标

:

1、会用量角器测一个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画出

°,45

°,60

°,90

°等特殊角及用量角器画出一个给定度数的角,会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熟悉并理解画法语言.

2、经历本节课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测量角的大小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不同方法间的差异,能够在测量画图等操作活动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

重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会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难点:

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画出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请学生观察图形.(如右图)

2、提出问题:你知道五角星的五个角是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交流测量角的大小方法,可借助三角板估计角的度数,或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教师活动:巡视收集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何不同,对学生的活动过程给予积极评价.

结论:每个角均为

°.

.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提出问题:

你能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

°吗?能画一个角等于

°吗?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板书演示画图过程,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画图.

(2)提出问题:

你能用三角板画出

°,45

°,60

°,90

°等特殊角吗?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

教师活动:指导个别学生画图,评价学生的画图结果.

.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探究:已知∠

AOB,画一个角等于这个角.

学生活动:先进行独立思考,阅读课本

P139

探究内容,动手画图,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画图,并巡视指导学生画图,然后板书演示画图过程(画图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画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用量角器量∠

A

O

B

′与∠

AOB,看一看度数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任意画一个钝角∠

AOB,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

AOB

师生互动:教师在黑板上画钝角∠

AOB,

请一个学生板书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其余学生画图.

请同学们用三角板画出

(1)

°;

(2)

°;

(3)

°;

(4)

120

°;

(5)

135

°的角.

教师活动: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如

°看成45

°~

°,用两块三角板画出

°的角.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复习了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了用不同的工具画角.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测量角的大小的仪器.(同学互相补充)

教师活动:打开多媒体播放有关用仪器测量角的活动片子,让学生认识测量角的仪器.

五、作业布置

课本

P145~P146

习题

第6、11、14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教学目标

:

1、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类比的方法,学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丰富对角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会分析图中角的和差关系.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借助三角板拼出不同度数的角,

认识角的平分线及角的等分线,会画角的平分线.

3、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认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4、能在动手操作画图、拼图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

比较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大小关系,分析角的和差关系,

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

难点:

认识复杂图形中角的和差关系,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所示)

1、提出问题:比较图中线段

AB、BC、CD的长短.

学生活动:回顾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小组交流,得出适当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教师活动: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并演示用圆规比较

AB、BC、CD

三条线段长短的过程,并写出结论:

AB>AC>BC

2、提出问题:怎样比较图中∠

A、∠

B、∠

C的大小?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比较方法,得出结论:可用量角器先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师活动:

(1)肯定评价学生提出的方法,并动手测量度数,

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结论:∠

C>

B>

A。

(2)启发引导学生,类比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也可以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比较大小。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如何用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然后剪下这个角,并与小组中其它同学所画的角进行比较后归纳出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然后观看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角的比较活动过程,打开多媒体演示角的比较过程:把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顶点与一条边重合;两个角的另一边都在重合边的同侧.观察这两边的位置关系,就能得出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注:讲解过程应强调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角的比较的操作过程。

完成课本

P142

练习。

注:教师在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时,应对较好的方法给予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探索。

2、认识角的和差。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

P140

观察中的问题,小组交流思考的结论。

教师活动:讲解观察中的问题,给出图中各角之间的和差关系。(如右图)

AOC=

AOB+

BOC,∠

AOB=

AOC-

BOC。

提出问题:∠

AOC-

AOB=________。

3、动手操作:用三角板拼出特殊角,完成课本

P140

探究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都用三角板进行尝试拼出

°、75

°的角,并讲出其中的理由。

提出问题:利用一副三角板还能拼出多少度的角?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说出这些角的度数,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结论,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补充。

4、认识角的平分线。

教师活动:在透明纸上画一个角,沿着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

学生活动:观察老师演示过程,并思考下面问题。(如右图)

提出问题:∠

AOC

被折痕

OB

分成的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在图中,射线

OB

把∠

AOC

分成相等的两个角,即∠

AOB=

BOC,∠

AOC

与∠

AOC

和∠

BOC

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射线

OB

叫做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P140

有关内容,回答上面问题。

教师活动:讲解角平分线定义,板书:角的平分线。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课本

P141

4.3-5,讲解角的三等分线。

请学生动手完成课本

P138

探究,加深对角的平分线的认识。

在纸上画一个角,设法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学生活动:思考并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出角平分线的画法并画图。

教师活动:对学生总结出的画法进行评价,并演示画图过程。

(1)借助量角器画图:以已知角顶点为顶点,已知角的一边为边,在已知线的内部画一个度数等于已知角度数一半的角,则这个角的另一边就是已知角的平分线。

(2)用折叠方法:把角沿顶点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沿折痕在角的内部画一条射线即为已知角的平分线。

三、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和角的大小关系有哪些?认识了角的哪些运算。

2、本节课学习了用三角板拼出哪些角?

3、角平分线的定义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本

P145

习题

第5、10、15

4.3.3

余角和补角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了解方位角,能确定具体物体的方位。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知识运用能力,学会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能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合理的猜想。

3、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重点:

认识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确定方位

难点:

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

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1)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

°,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

(2)已知∠

1=36

°,∠

2=54

°,那么∠

1+

2=?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

°。

.提出问题.

(1)观察方格如下图中的两个角,你能猜想∠

1+

等于多少度?

(2)如果∠

1=144

°,∠

2=36

°,那么∠

1+

2=?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得出结论:都是

180

°。

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移动∠

2,使∠

1、∠

顶点和一边重合,

引导学生观察∠

1,∠

2的另一条边,观察到两角的另一条边成一条直线,验证学生的结论。

二、讲授新课

1、余角与补角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P142

有关内容,并讲解余角与补角的定义。

注:讲解余角和补角时,必须向学生说明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即∠

1+

2=90

°或∠

1+

2=180

°,同时强调∠

是∠

2的余角(或补角),那么∠

也是∠

1的余角(或补角)。

2、巩固反思

(1)填空:

°

′的余角是

______,补角是

_______。

②∠α(0

°

∠α

<90

°)的余角是

______,∠β(0

°

β

<180

°)的补角是

_______。

(2)已知一个角是它补角的3

倍,求这个角。

注:这两个例题讲解时,应通过师生互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学生思考后再讲解。

(3)课本

P143

练习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并由三个学生进行板书,

其余同学进行小组交流并进行小组评价。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1)提出问题:

观察方格图,下图中∠

与∠

有什么关系?∠

与∠

2,∠

与∠

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图形,小组交流观察的结果:∠

1=

3,∠

1+

2=180

°,∠

3+

4=180

°。

教师活动:移动图中各角,对学生观察的结果进行验证,进一步提出问题:∠

2

与∠

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后得出∠

2=

4。

(2)说明理由:

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以上从观察图形得出的结论,还应从理论上说明其理由,并讲解课本例

1。

.如上图,∠

与∠

互补,∠

与∠

互补,如果∠

1=

3,那么∠

与∠

相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写出说理过程,归纳性质。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分析中的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余角、补角的性质。

板书:等角的补角相等.

师生互动:类比补角的性质,得出余角的性质。

板书:等角的余角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如右图,∠

EDC=

CDF=90

°,∠

1=

2。

(1)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

(2)∠

ADC

与∠

BDC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ADF

与∠

BDE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并进行小组交流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完成练习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进行讲评。

2、认识方位角.

提出问题:课本

P143

如下图,货轮

O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

A

在它南偏东

°的方向上,同时,

在它北偏东

°,南偏西

°,西北(即北偏西

°)方向上分别发现了客轮

B、货轮

C

和海岛

D

.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客轮

B、货轮

C

和海岛

D

方向的射线。

注:讲解时应讲清楚方位角是以正北或正南方向的射线为一个角的始边,而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的射线是角的另一边.

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画出问题中的每一条射线.

3、知识拓展

提出问题:、小宁从

A

地向东北方向走

米到

B

地,再从

B

地向西走

米到

C

地,这时她离

A

地多少米?在A

地的北偏西多少度?画出图形(用

25px

表示

10m),然后用刻度尺和量角器进行测量.(精确到

1m、1

°)

学生活动: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交流和评价。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画图和测量,并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余角和补角,并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出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2、了解方位角,学会确定物体运动的方向

五、作业布置

课本

P145

习题

第8、9、12、13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制作包装纸盒.

2、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和相应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

3、通过包装纸盒的制作,使学生掌握制作长方体纸盒的一般方法,能够独立制作出相关的包装盒.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提高对合作意识的认识,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

如何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制作包装纸盒.

难点:

如何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制作立体图形――先转化为平面图形(平面展开图),再转化为立体图形(折叠)。

作业:

(1)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正六棱柱形状(底面是

条边相等、6

个角都相等的六边形,6

个侧面都是长方形)的包装盒;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蓓蕾之歌》《飞来的花瓣》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在反复的对比欣赏以及讨论分析中理 解歌曲内涵。

3、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歌曲表达的情绪、意境。并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2、难点:实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蓓蕾长成为鲜花,从幼苗成长为大树,幼苗成长为大树,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动。老师就像园丁,精心培育着我们,使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倾听一首唱给老师的歌!

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蓓蕾之歌》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讨论)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 1999 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 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

生:速度:中速;节拍:4/4 拍(强 弱 次强 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二)欣赏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1、课件播放《跨世纪的新一代》

2、分析歌曲: 音乐结构:(AB)

演唱情绪:(充满活力的)

演唱形式:(齐唱)

3、复习学过的相关音乐知识。

(三)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师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什么?把歌曲中的力度记号找出来?

2、复听歌曲,体会力度记号对歌曲情感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3、老师指挥学生唱一下歌出的片段,体验力度记号的作用。

三、拓展探究

师:你还知道哪里赞美老师的歌曲呢?

生:《飞来的花瓣》、《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我爱米兰》、《教师圆舞曲》。

师:根据时间安排,让学生有选择性的欣赏。

四、课堂总结(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一定深深感受到教师对你们的辛勤栽培,你的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会让每一位老师感到幸福。为你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吧!为你们的梦想扬帆起航吧!每一位老师会真心的为你们保驾护航,让你们在摇篮中茁壮成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 【学习目标】

1、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

2、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竖立为社会服务的理想。

【学习重难点】

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学习内容】

1、歌曲《中学时代》

2、歌曲常见的音乐结构一段体 A;二段体 AB;三段体 ABA 或 ABC。

【教学预设】

1、很多同学可能对中学抱有很多的想象,也会有些迷惑。

2、配乐诗的形式拿来演唱,可能学生对音高上只能听老师范唱来衡量了。

【教学措施】

老师通过讲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黄金时代、人生的转折点等来启发学生珍憯学习光阴,竖立长大为社会服务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语

人生道路上最迅丽多彩的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三)视唱练习:《蓓蕾之歌》主旋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学时代》歌曲。

(四)学习过程:

1.作品分析:

(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

(2)讲一讲: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

学生讨论(略——)

(3)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4)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学生讨论:(略——)

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快快乐乐的成长,认认真真的学习。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

a 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b 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B大调、2/

4、附点、减时线、增时线、连音线、小节线等。

c 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6)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跃

a 师范唱,学生模唱

b 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

(7)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要把握好

(8)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9)学生跟着老师的手风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0)分小组练习歌曲《中学时代》要求尽量背唱歌曲

(老师巡堂指导学生练习唱歌)

(11)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师再反复教几遍。

(12)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13)师:今天我们在速度的变化中体会一下歌曲。(学生排练中——老师指导——)

(五)扩展

欣赏水木年华的《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不同。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不但学习了歌曲《中学时代》,而且还懂得了珍惜中学时代这个黄金学习时代,把握好每一寸学习光阴,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情感。

2、掌握反复跳跃记号等乐理知识。

3、能认真聆听乐曲《校园的早晨》,体验乐曲中活泼可爱、亲切自然的情感,并能随乐舞动,自编自演。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切分音和强位出现休止符,增强了歌唱难度;

2、根据歌曲自编自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

二、歌曲简析、乐理、节奏

1、三段式 A+B+A

2、反复跳跃记号

3、弱位起音、切分音

4、︱0ⅹ ⅹⅹ ⅹ ⅹⅹ∣

三、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校园的早晨》,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里的场景,表达 怎样的情绪?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师:哪位学生用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情感来读第一段歌词。

3、重点学唱第一段。逐句教唱,讲授重点、难点乐句,并加强练习。

师:因为我们这首歌是以校园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出现很多强位上的休止,使音乐显得活泼可爱。∣ⅹ 0 ⅹ ⅹ ⅹⅹ ∣

学生齐唱第一段,老师伴奏。打节奏要清晰,打的声音不要太大。

4、学唱第二段。

(1)分句指导歌唱(同上)。

(2)重点练唱:有强位休止符的乐句;有切分音的乐句。

(3)学生齐唱第二段,老师伴奏。

5、学唱第三段,重点学唱最后一句,齐唱第三段。

6、齐唱《校园的早晨》。

(1)按怎样的顺序唱?

(2)边打拍子边跟录音机唱,纠错。

(3)边唱边打拍子,老师伴奏;左一下右一下;表现出活泼可爱的样子。

四、歌表演。一至四名学生用自编舞蹈表演再现第一乐段所表现出来的场景。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显现出来的活泼可爱、亲切自然情趣。快乐的校园是我们成长的又一个摇篮,我们要热爱校园,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要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我们更要爱家爱国爱人民!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简谱,使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唱音准的方法。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教学方法】

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手风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音高。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

二、教授新课:

1、学习唱音准。

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

(1)、以词带谱法。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通过小节54

32 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手风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 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 阶的梯子。176543来帮助练习。

2、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注意主体。

3、作者简介: 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及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4、简介作品: 《歌唱祖国》由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又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由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在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5、学唱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

B:生跟琴视唱歌曲

6、视唱旋律: A.视唱 B 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

(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

B.整体视唱

7、完整演唱歌曲。

8、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四、小结: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 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学情景。

(三)、讲授新课:

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讨论:★ 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臵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听赏再现部。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

5、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布臵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臶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臶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臶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臶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臶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神圣的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

1、欣赏《神圣战争》、《伏尔塔瓦河》、《在灿烂阳光下》,体验出每一首乐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2、掌握《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听辨西洋乐器;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沃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2、难点: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 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 3 首颂祖国的歌曲,复习歌曲《歌唱祖国》。“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在这一课,我们能欣赏到不同的歌颂祖国的歌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请听《神圣的战争》和《在灿烂阳光下》。

三、提问:(1)这两首歌曲在音乐形象上与《红旗颂》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用恰当的音乐表 情术语描绘各段音乐。

(2)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各分为几段?

(3)这两首歌曲 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

(4)在乐曲中是怎样歌颂祖国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这两首歌曲制作小插图。

四、欣赏了三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乐曲,接下来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1、介绍捷克和沃尔塔瓦河。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沃尔塔瓦河”。(出示地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沃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她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她的歌颂和赞美。

2、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看着乐谱哼唱。

3、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什么乐器表现的?如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 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

(1)沃尔塔瓦河的源头

1、源头 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2)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6)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地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8)沃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乐队全奏。

4、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五、小结:我们已经学唱和欣赏了 4 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风格、形式,各具不同的艺术感染力。《红旗颂》气势恢宏,是一首歌颂祖国的颂歌;《神圣的战争》是一首苏联歌曲,表现出一种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伏尔塔瓦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课后反思:

通过欣赏,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学生比较喜欢这些歌,有的还跟唱。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时间,热爱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风琴等。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启发式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引入秋天美景图片。

2、如果用绿色、红色、金色、白色来形容四季,哪种颜色最适合秋天?请同学们说说关于秋天的主题词: “秋收”“秋高气爽”“收获”“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丽的秋天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当夏天南风飘然离我们而去,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西风对我们说……。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西风的话》。

三、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初听歌曲。听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平缓级进,较慢)。

2、这么好听的歌曲,作曲家是谁呢?

黄自(1904—1938)作曲家、音乐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曾赴美国学习,先后在欧伯林大学音乐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钢琴。1929年归国后,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任教并兼任音乐教务主任,作品有: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爱国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著作有《和声乐》《西洋音乐史》等。其中,《思乡》《长恨歌》《抗敌歌》被评为 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3、朗读歌词,仔细领会歌词,西风到底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美 好时光的憧憬)。这也是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

4、听师范唱。同学讨论,这首歌曲节拍是多少拍?运用了什么节奏型?

5、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 4/4 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X X XX XX ︱ X-0︱,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我”“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

6、学唱歌曲: 1)跟琴视唱歌谱。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2)用“啊”随琴唱旋律,并试着打节拍演唱。3)填词唱歌曲,手风琴伴奏。4)接龙唱练习。5)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我们应该怎样去演唱,来体现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圆,演唱“袄”“高”“蓬”“红”等字要使声音饱满,吐字清晰。)6)边听边唱,认真体会在演唱时,哪些地方可作渐强或渐弱的处理?分组讨论,将歌曲的旋律线画在课本上,说说注意歌曲的强弱变化有哪些好处?(使歌曲更好听、更富有感情)7)尝试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将歌曲的强弱对比表现出来,轻柔、舒展的声音演唱,找一位同学指挥集体演唱。

四、教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教材分析】

1、本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围绕《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本节课主要涉及到感受与鉴赏和表现两方面。

2、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由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作曲,约作于1725年。《四季》是他写作的12首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巧妙地运用全奏与独奏的交替,一呼一应,饶有情趣。每个乐章都附有短诗,表现乐曲的意境。

《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音乐形式,在表达同一主题时的异同,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受音乐欣赏教学,能力不够好,也缺乏信心,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引导。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性和自信心。【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西风的话》。

2、介绍维瓦尔第与《四季—秋》。

维瓦尔第(约1675—1741)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作有大量独奏小提琴与乐队演奏的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海上风暴》、《悦意》,大协奏曲《四季》等是他的代表作,他还创作了十几部歌剧及众多的声乐、器乐作品。《四季---秋》是他写作的《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曲集开始的四首作品,由“春夏秋冬”四首乐曲组成,《秋》是其中的一首。《秋》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F大调,四四拍,表现农民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的场面。

第二乐章:小提琴在乐队的衬托下独奏出歌唱性的舒展旋律,描述秋天的美景。第三乐章:描写秋日狩猎的过程。

3、分乐章播放乐曲,请同学们伴随音乐朗读每个乐章前的附诗。启发学生讨论乐曲表现了哪些生活场景(如村民的舞蹈、酒宴、狩猎、枪声、犬吠、野兽的恐惧、奔逃、死亡等)。

4、欣赏全曲。

5、小结。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辨别笛子、唢呐、二胡、堂鼓、云锣这几件乐器的音色。

2、通过欣赏《丰收锣鼓》,让学生感受、了解音乐如何表现人们的生活。

3、依托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喜爱中国的民族乐器和民族乐曲。

【教学重点】

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特征;辨听各类民族打击乐器的音色,了解其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下面请大家欣赏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

师:录像看完了,你知道缶在民族乐器里面属于哪一类乐器吗?生:打击。

师:对,缶是鼓的一种,属于中国的民族打击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民族打击乐器呢?

生:铜锣、木鱼、梆子、钹……

二、讲授新课

(一)初识音乐《丰收锣鼓》

师:看来咱们同学们课外音乐知识涉猎真丰富,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打击乐器。当然在我国除了打击类乐器以外还有很多种其它乐器。

师:大家一起来看本节课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以打击乐器为主的民族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

师:在观看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

1、观察管弦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2、该乐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学生欣赏乐曲,教师介绍: 《丰收锣鼓》的作者。

师:给大家二分钟的讨论时间,请前后位小组间讨论交流演奏中出现的乐器有哪些,小组最后确定一名代表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介绍:中华民族管弦乐队。

教师介绍:中华民族乐器。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认识了中华民族乐器,每种乐器在演奏中都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你知道这几种乐器的发音吗?

(二)分段学习音乐《丰收锣鼓》。

师:有谁知道乐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主题?(多提问几个学生)生:丰收的喜悦之情。

师:丰收锣鼓通过情绪热烈的旋律展示了一幅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描绘了金秋田野的美景,抒发了劳动者喜获丰收的欢快心情。

师:下面咱们来分乐段欣赏《丰收锣鼓》。乐曲分四个部分:(放第一部音乐)

师:这段音乐能让人联想到哪些情景?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

①展现了一幅热烈,欢腾,你追我赶热情欢欣的劳动场面。(锣鼓部分)节奏明快,速度较快,情绪更为高涨,尤其是最后的锣鼓部分,情绪更为高涨,这首乐曲就叫《丰收锣鼓》。

(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同学们说地真不错,这欢庆的锣鼓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欢庆现场,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来分享丰收的喜悦吧。听,什么乐器吹起了嘹亮的号角。(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生:唢呐。

师:唢呐声把我们引到了金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飘香的茶山,这段优美、轻快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人们在劳动时的怎样心情?

生:高兴、喜悦。

②这一部分优美、抒情。开始以吹管乐器奏出富有号召性的音调,继而转入由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

(放第三部分音乐)

师:欣赏第三部分,重点感受笛子、云锣的音色以及他们所表达的散板旋律情绪。

师:

1、前半段的旋律有何特点?

2、后半段旋律的主奏乐器是哪两件?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③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采用散板的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 园景色,云锣的柔和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水库的碧波粼粼。

(放第四段音乐)

师: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音乐是如何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的?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适当小组讨论)④这是全曲的高潮,表现了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奏出气势磅 礴的音响。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又运用锣鼓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构成第三段的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的全奏中结束。

(三)整体感知乐《丰收锣鼓》谈本节课收获。学生听音乐后谈感受,要让学生尽情的说,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民乐合奏曲《丰收锣鼓》,了解了民族乐器的表演功能,又感受到农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辛苦,有一首诗叫《锄禾》你们还记得吗?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你们能做到吗?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教学重点】

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学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

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 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

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 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1、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 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

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 船。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

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

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

1)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2)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3)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强 弱 次强 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5、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1)分析方言特点。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2)分析衬词特点。

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

师: 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

6、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

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

7、小组对唱,参与律动。

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 段、一问一答)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

三、小结与延伸

1、小结

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 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2、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

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

2、了解、学习“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2、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创编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包楞调》 《沂蒙山小调》 《孟姜女》等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3、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境界,并掌握民歌的流动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地图)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份吗?

学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代属齐鲁燕赵。

2、教师:今天,就由老师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的音乐世界。由地图或老师讲解导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包楞调》

(1)教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中给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它们使歌曲情绪既开朗又活泼。

教师: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愣愣”而得名。

(2)教师:请同学们跟随钢琴演唱音程,学生演唱。

(3)教师:下面,我们一同来欣赏《包楞调》(出示谱例),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

(4)教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包楞调》进行对比,找出两首音乐作品中相同的地方。

学生:两首歌曲中都使用了衬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采用先请大家跟录音模唱或选唱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点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其对歌曲表现欢乐情绪所起的作用。用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了解民歌中根据地方方言的不同,加衬词和衬句也有所不同。

2、欣赏《沂蒙山小调》

(1)教师: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句。学生思考并划分乐句

(2)教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学生听音乐并回答

(3)教师(出示图例):这条旋律的发展规律我们称之为“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乐句的 结束与下一句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或连锁传递,是中国传统中发展旋律的一 种常用方法。

(4)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创编旋律。

3、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教师播放江苏和河北两个地区的民歌《孟姜女》。

教师:不同地区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河北民歌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欣赏、观察与思考中,认识民歌的流变性,而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地方语言、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2、通过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曲谱分析,验证、巩固“鱼咬尾”这种音乐发展手法。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学 生自评主要体现在是否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能否运用这种方法创作简单 旋律,是否理解民歌的流变性等方面。

(二)评价量规。

1、学生能在欣赏、演唱《沂蒙山小调》中发现、认识“鱼咬尾”这种民族音乐的发展手法,在欣赏江苏民歌《孟姜女》中巩固对“鱼咬尾”这种知识的认同,并能运用这一手法创编简单旋律。

2、在欣赏不同地区民歌《孟姜女》中感受到民歌的地域和流变性。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月牙五更》《乌苏里船歌》《走绛州》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民歌改编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2、通过对关东支脉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关东支脉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月牙五更》等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东支脉地区音乐的特点。

2、通过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作品。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了解《月牙五更》等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自信的演唱《乌苏船歌》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引导学生感受东支脉地区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有表情的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东北平原为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得大部分地区、去欣赏这些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关东支脉音乐的体裁形式和风格特点与齐鲁燕赵支脉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找出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2、教师播放《月牙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音乐民歌中的哪一种。学生回答回忆上节的知识。

3、教师:大家能不能说出这首《月牙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板胡是我国国弓弦乐器。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盖上薄的木板或椰壳,形似碗状,琴干琴弓比二胡粗;音色高亢嘹亮。下面我们来听两段音乐,请大家分辨一下是二胡的音色还是 板胡的音色。学生回答。

4: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郭颂演唱了很多优秀的民歌,我们来欣赏一首由他演唱的《月牙五更》。学生欣赏乐曲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源于创作的源泉。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教师: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称谓。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三部分。

教师:开头、结尾部分与中间段落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第一部分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衬词;第二部分是歌曲主题 部分,也是歌曲的主要唱词部分,它包括了三段歌词;第三部分是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衬词,与第一段相呼应。我们来学一下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学生学唱,老师纠正。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歌曲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生欣赏合唱《乌苏里船歌》。学唱引子部分,加深其对歌曲的印象。

6、教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音乐,那么关东支脉音乐到底具有什么样特点,又与齐鲁燕赵音 乐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教师:由于关东一带的居民多从河北和山东一带迁入,所以在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音调、音节旋律特点方面都与齐鲁燕赵音乐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关东一带的民间音乐又别具特点,但从 总的音乐风格上看,更显得乐观开朗。

7、教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刚才我们总结的关东支脉音乐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请大家欣赏一首流传于山西和陕西的由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合奏作品《走绛州》,大家思考这首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学生:(欣赏音频)欢快活泼的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既然是管弦乐合奏,里面出现了很多的乐器,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乐器音色听辨。

学生:木鱼、小号、单簧管、板胡、钢琴。

教师: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这首《走绛州》也是根据汉族民歌《一根扁担》改编的,下面我们就欣赏由歌唱家演唱的民歌《走绛州》。学生可以从音乐要素、情感等方面较全面深入理解作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我们了解了它的风格特点,也了解了很多的音乐创作都来源于民歌。希望在课下,同学们能够多去了解欣赏民歌,让民歌的灿烂文化一直发扬光大。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这个唱段是穆桂英在听得金鼓响起时所唱,表现了她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这一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有板无眼。【知识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和方法: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

3、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

感受京剧(约5分钟)

师:同学们,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了,今天这节音乐课呀,我们不学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要……我先不告诉你……

师:以前上课学习的时候,都是听教学范唱,今天呢,老师要亲自为大家演唱,如果大家能说出我唱的是什么,那我就再唱一首,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是我会唱的多,还是你们知道的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较高下呀?

(生:敢)好,那我们开始啦……

(一)播放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教师演唱

生: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答对了,那我再唱一个,你们来说一说是什么。

(二)播放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伴奏

生:这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唱段。

师:又答对了,同学们还真厉害啊,那我就再来一首,听好了。

(三)播放京剧《猛听得金鼓响》伴奏,教师继续演唱。

生:这个没听过……不知道……

师:不知道了吧,我还以为得再唱几首呢。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是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不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一起来唱京剧!

二、知识拓展

了解京剧(约10分钟)

(一)了解京剧起源、行当,基本功

师: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京剧文化,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播放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

生:认真观看视频,小声讨论并自由回答观后感受。

师:说说你对京剧的了解,或者说一说你想了解京剧的哪些知识?

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想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脸谱等。

教师小结:中国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有200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通过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又分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人物有忠奸,美丑、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在京剧中,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就用丰富细腻的手法,夸张的颜色在人物的面部按照一定的谱式绘成了美妙多变的图案,这就是脸谱。

(二)京剧脸谱欣赏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的含义。让我们边欣赏脸谱图片,边来了解吧。(课件播放各种颜色的脸谱图片供学生欣赏,教师简单介绍脸谱颜色的意义)

师:从色彩上说,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等色。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敌,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性格,如包拯、张飞。

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猛烈、暴躁;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等。

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如宇文成、典韦等。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三、体验尝试

学唱京剧(约25分钟)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7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篇8

在对修订后教材的学习以及新旧教材的对比中,笔者明显地感觉到教材修订者在修订过程中除了要体现修订后的课标的精神之外,还饱含着他们对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些思想,于是据此提出几点教学的建议.

1. 去繁就简,化虚为实,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从“有理数”定义的回归,到“足球赛”系列题以及“量桌子”的题的删去,再认真研究这次增加的那些例题和练习题,我感觉到教材修订者内心在追寻着“去繁就简、化虚为实,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相对于有理数的词源性定义来说,其描述性定义更简单,学生更容易懂,进而,学生更容易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关于“足球赛”的系列题,实践证明,学生确实难弄懂,甚至不少老师也难弄懂.笔者曾经仔细研究过旧教材中的4道题,感觉要给学生讲明白确实不容易,而这些题从本质上看,无非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此次删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量桌子”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动手操作,是“生活数学论”的体现.然而,学生该选用多长的尺子?如何才能使测量尽量精确?精确到哪级单位更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练习时不愿意做的根源,所以这道题很少有教师布置给学生做,也很少有学生自主做,结果便成一道“虚”题.然而,这道题本质只是“正数和负数”的应用,这次教材修订者更换的另一道题,相对来说,更接近数学本质一些.

再比如这次修订教材《习题3.2》增加的第4题(附题目如下),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且解方程,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方程思想)的理解.

4. 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x的5倍与2的和等于x的3倍与4的差,求x;

(2)y与—5的积等于y与5的和,求y.

因此,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理解教材的修订意图,教材已经删去的绝对不要再“捡”回来,教材中如果还有学生学起来感觉困难的,也可以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只要保证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数学内容的本质.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实践证明,对于数学教学,只要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本质内容,他们往往就能解决相关问题.

2. 重视经验,促进思考,落实“四基”教学

从贯彻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新思想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教材修订者已经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新课标理念融入其中.那么,如何把握“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事实上,我们通过教材的修订来加深理解.以《2.1整式》这一节的修订为例,原教材编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单项式,第二课时学习多项式;修订后的新教材重新编排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2道例题和4道练习,让学生充分获得字母表示数的经验,第二课时学习单项式,第三课时学习多项式.由此看出,重视经验就是要充分设计恰当的数学活动,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通过丰富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经历建立相关的经验.

就“四基”而言,名词是新的,但教学并不陌生,我国多年来的数学教学都在实践“四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被誉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优秀传统,无需赘言.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七年级数学上册为例,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重视对“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内容的教学.至于“基本活动经验”,因为10年前新课改之初“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已经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是在“四基”提出之后,我们要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更加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质优的数学活动,要保证学生自主地、高效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促进思考.

3. 对各章教学关键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基于对修订教材的学习与感悟,笔者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对各章教学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1)教学《第一章 有理数》的关键点是“正数和负数”的充分理解,要让学生视“负数”与“正数”一样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创设让学生获得“负数”经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重点是“有理数”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在适量的计算活动中去积累经验,要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题目,选择合理的运算律并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尽量避免“蛮干”与“死算”.难点是关于分数的计算,分数的计算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计算难点,学习有理数时,依然是难点.

(2)教学《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的关键点是获得“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要让学生视“字母”与“数字”一样容易理解.因此,在本章第1课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并积累丰富的字母表示数的经验.重点是“单项式”与“多项式”概念的理解,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与次数的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明晰概念教学以便让学生充分地理解.难点是代数式运算时的去括号步骤,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去括号法则并在适量去括号的练习中获取经验.

(3)教学《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点是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它是正确解方程的基础,在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的理论依据都是“等式的性质”.因此,在本章《等式的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经历等式的变形,并积累丰富的等式变形的经验.重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既是前面所学“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的综合运用,也是后面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足够丰富,教学中要让学生适量训练,积累丰富的解方程的经验.难点是解应用题时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学生解应用题有几重困难,首先是“选择”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在他们心里,做应用题会选择小学所学的列算式法和初中所学的列方程法,而不太适应列方程解应用题;其次的困难是设未知数,在他们看来,题中的未知量不止一个,不知该设谁为未知数;而最为困难的就是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哪怕在教师看来存在很明显的等量关系,但因为学生缺乏方程思想,所以难以找出等量关系.本次教材修订,我注意到修订者有意识地重新编排了应用题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顺序,而且增加了一些难度更适宜的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让他们通过问题的解决不断地建立“方程思想”并获得丰富的经验.

(4)相对来说,《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修订的内容比较少,关键点是通过《几何图形》来认识图形并建立“空间观念”.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看图”和“说图”,看图是为了建立空间观念,而说图更有利于建立空间观念.重点是“几何符号语言掌握和运用”,要始终如一地加强几何符号语言的学习和准确运用.难点是线段和角的知识中涉及“分类讨论”的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刚刚接触这种数学思想,比较难适应.

4. 在教学中严格落实“减负”

这次教材修订我个人觉得较满意的地方就是增加了部分例题和练习题,以及重新编排了部分例题和练习题的顺序.新教材中的现有例题和练习题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和“精心打磨”过的,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只要能够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本上的内容,完全能够保证“四基”的教学与落实,没有必要再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教师们不但要认真落实“减负”措施,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上一篇:纸版画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计划下一篇:课例研修心得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