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

2024-06-12

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共8篇)

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 篇1

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张莹悦

语文是美丽的,教材中的语文则是文质兼美的典范。她汇聚了古今中外语言文字的精华,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符合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她肩负着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升母语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并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的重任。然而这些蕴涵种种审美因素的文字,并不都能为学生所理解识别,就像煤一样,需要教师悉心引导,促使学生去用心挖掘和体会,只有当煤和学生的心火相遇时,灿烂的艺术光泽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本中的语文美?朗读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这里的朗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声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的高峰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显然,这样的朗读过程是一个“美读”的过程,即“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充分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悟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朗读进行审美感受?下面我们从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感受音韵美

中国古来即为一个诗的国度。自先秦以后,代代都有诗歌杰作,其中唐代杰作最多,名家也最多,而构成唐诗的重要部分就是格律诗。最能代表唐诗的是绝句与律诗,可以说,没有五律就没有王维,没有七律就没有杜甫,没有绝句也不会有李白。

格律诗自唐朝逐渐定型之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传承不衰,受人青睐,这是因为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平仄交错、起伏有变,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几乎是感受诗歌音韵,走进诗歌意境的唯一途径。《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学了半天,找不到门径。那林黛玉就教导她了:“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再读一两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成了”,“不愁不是诗翁了”。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歌,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间的音韵

美,从而由音及情,由情及意,由意及人,充分感受语文的美丽,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首先我们可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平仄。在格律诗中,平仄的交错出现体现了诗词的音韵美。如五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其格律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观其格律,平仄交错结合。吟之诗文,音韵抑扬顿挫,高低跌宕起伏,产生了一种音韵回环美。如此,产生音韵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产生了音韵的旋律美,而这种旋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现,不足以感受。

除诗歌外,其他的体裁的优秀作品同样也有优美的音节、音律潜在其中,我们同样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以《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为例,这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道,其语言朗朗有声,如深山潺潺流水,似长空阵阵行云,抑扬顿挫有序,轻重缓急合节。文中长句平稳舒缓如千里月下之碧野,短句急促有力似西楚霸王舞刀枪。长短句交错,则缓中有急、急中有缓,真是倾海为墨难详其妙!请看:“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又如:“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我们读到这些句子,情不自禁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仿佛不是在读小说,而是在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这样,我们便在朗读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吮吸知识的甘露,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

二、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就没有叙述和描写,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感可谈了。高尔基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的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等,能浮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也能够各式各样地去‘想象’它们,而以读者自己的经验、印象及知识积蓄去补充和增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内心视象,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或者知道时间的发展、空间的移动、事物的运动等等,这就是形象感受。感受形象的过

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下面就以《国殇》为例说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⑴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体验

“战争”一词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如此,他们从电视影像、语言文字或者他人的讲述中,自己的思考想象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认识和积累,借助这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内心视象:

教师:透过这些描写战争的文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战鼓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的冲杀声、射箭的嗖嗖声、你死我活的拼杀声、受伤时的惨叫声„„

教师:你们嗅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尘土味、血腥味、烧焦味、浓烟味„„

教师:看到了什么颜色?

学生:敌军黑鸦鸦的、兵器白刃刃的、满面尘灰色、受伤的鲜血色„„

教师:这样的战斗场面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悲壮、惨烈。

教师:生活中或者书本中、影视里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场景?

学生1:有。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日军舰艇冲击而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沉没的情景。

学生2: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3:还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时,志愿军战士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场面。

教师: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好,让我们怀着对所有爱国烈士的崇敬把课文齐读一遍。

通过这样的引导,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了对战争的认识,战争成了具体的、立体的富有情感的形象,惊心动魄、惨烈无比,这时候,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内心形象,对这一形象产生无比的崇敬之情,朗读时语言自然会生动活泼,丰富有趣。

⑵注意呈现丰富的景别变化

《国殇》描述了一场战斗的全过程,用语凝练,总共才十句话,但其中景别 的变化却十分丰富。这里有近景的描绘“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有远景的展示“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有中景的刻画“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有全景的统揽:“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生动地展现出战士由威武出征到英勇杀敌再到壮烈牺牲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把握住诗人情感转换的脉络,对战士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操自然会有形象的感受、深刻的认识。

学生原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面对文字,教师不妨将学生的一切感官调动起来,让他们的眼睛去看,让他们的耳朵去听,让他们的鼻子去嗅,把他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让他们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让他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他们看到了、听到了、嗅到了、感受到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了,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了,这时,让学生去朗读课文,想无动于衷也很难了。

三、感受逻辑美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文字能否成为学生感受的对象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看看王尚文在《语感论》中的一段话:

人们一般总是怀着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去读这类文章的,而优秀的议论文字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甚至是惊奇感,特别是如果解答了读者长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其惊喜之情决不亚于文学作品的效应。此外,优秀的议论文字都并不只是简单地向读者告知某一道理,而表现为一个探索、论证的过程,通过破与立、开与合、正与反、擒与纵、进与退、藏与露、虚与实、疏与密、扬与抑之间的对立统一,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如同建筑艺术那样千姿百态,新奇迭出,但都显得匀称、均衡,体现了适用和美观的统一。这种探索、论证的过程自然而然形成一种特殊的“旋律”、特殊的“形象”,时时叩击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的感情。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逻辑美”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的逻辑美?

感受文章的逻辑美,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作品的逻辑关系,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紧密地布满全身。朗读这类文章时,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

顺序,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都应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感受,而不应仅仅是清楚明白。

由此可见,优秀的议论文字的语言,往往富有气势情韵,这同样能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发强烈的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 篇2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 所以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 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 树立美的意识, 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 发美的情趣

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 指出一种导向, 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 为其接受机制营造美的氛围, 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 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揭示, 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开掘。

2.树立美的意识

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 潜移默化中逐步确立的。教师要分外珍惜, 精心呵护, 在阅读范文上下工夫, 花气力。阅读范文既要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 更要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 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 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 体味出作品的美感, 从而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 达到“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醉其音, 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 积极主动地发现美, 感受美。

3.增 强美的感受

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 更要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 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 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感情共鸣, 适时的情感宣泄, 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 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 产生爱心, 生发美感。比如课文《春》, 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 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 使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景。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 松树风格的崇高, 小桔灯的朴实, 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 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 引发学生想象, 另一方面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 住美的语言

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 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 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 交织着淡淡的哀愁, 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这段文字时, 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到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 引发了想象, 生发出了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 住美的形象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 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 她外貌温柔美丽, 心地慈爱, 爱孩子, 关心孩子的甘苦, 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 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 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 《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 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 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 并深刻体会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 细心揣摩, 反复品味, 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 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台阶。

3.抓 住美的意境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 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 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之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联想, 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对生活美的回忆, 从而加深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再如“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 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 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 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 学生不仅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 还看到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 进一步鉴赏词句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其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析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 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 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要加强对学生的表情朗读, 创造性复述, 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指导, 做到音质悦耳, 诵咏清晰, 韵律和谐, 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以说促写, 以读促写。在讲读课后, 安排同类体裁、题材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 进而达到独创的层次。如学完《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后, 随即布置同题作文, 要求学生按照范文仿写。同学们以饱蘸情感的笔触, 描述了全国劳模、特级教师李庚南严父慈母般的形象, 赞美了她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学生关怀备至的高尚情怀, 表达了对李老师的一片挚爱之情。

中学语文中的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 又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把美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 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 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 正确鉴赏美, 准确创造美, 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推动学校素质教育, 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范巍美.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课堂的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 2010 (34) .

[2]刘福柯.创建语文课堂的精彩[J].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 , 2010 (12) .

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美” 篇3

一、品读《紫藤萝瀑布》的生命美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它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含哲理。文章看似写景,却是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典型,借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浑然一体,让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紫藤萝之美。此外,作者还在景物描写中独具匠心地运用了移情手法,使行文渗透着生命之美,文章将作者自身的情感转接到紫藤萝上面,从而达到人与花相融合的效果。作者让我们看到了融入生命的紫藤萝,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点燃生命的激情,感受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真谛。

“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必定是一种情趣的象征”。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紫藤萝的花开花落和几度兴衰”,从行文中读出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感受作者本人的人生沉浮和作者所处时代的变迁。此外,应该透过紫藤萝看到作者生命的顽强,恍若看到作者走出黑暗的重生,感受真善美的生命之花又重新绽放。作者的情感会随着花、随着人、随着社会展现变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情感追随这种变化。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上,最终凋谢了”。这段文字借景暗示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宗璞的家人深受其害,这是宗璞内心深处的抑郁。花不幸,人不幸,但是生活仍会继续,希望总会到来。花可以被毁掉,但根却深深地扎在了泥土里,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和作者一样因为现实的不如意而倍感压抑,不过只要有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就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垮。文中在形容紫藤萝的时候反复用到了“流动”一词,我们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那片流动的紫藤萝,像一条富有生命的河水,带走了作者内心的沉闷与悲痛,这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紫藤萝的生命力,还看到了作者内心的顽强。

本文借助盛开的紫藤萝来讲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富有诗意的文笔,让人感受到宗璞亲近自然且多感善思的情怀。文中这样描写:“花儿一朵挨着一朵好不活泼热闹,又像是带着笑容……”对比十年前,现在看见紫藤萝花盛开了,还十分的繁密,这自然会使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宗璞的内心充满了惊喜,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不由得”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所吸引。这也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盛开的紫藤萝花带走了作者精神上的悲痛,也给读者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和喜悦。

从个体想到生命长河,从花想到人,宗璞最终也大彻大悟。眼前的花虽饱受摧残,但如今仍是如此地灿烂绽放,挫折也好,失败也罢,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之中,拥有生命就是一件幸事!“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芳香中,我不觉的加快了脚步”这样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从生命之痛中彻底地走出,获得了大彻大悟,我们也从中读懂了生命的真谛。

二、品析《次北固山下》的时空美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的《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它用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作者在归乡途中的所见之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强烈的情感,在生动描写美丽景物的同时还传达出了一切事物均可循环交替出现的深刻哲理。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与品读,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到行文中流露出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美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一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给诗文描写的场景设定了—个大的框架。品读第一联,“青山绿水”会浮现眼前,学生会看到一片宽阔浩然的景象存于天地之间。“客”、“行”两字将作者自身境况真实地呈现,我们透过诗句看到了“—个旅客乘船行驶于宽阔的青山绿水间”,这也为后文的思乡奠定了行文和情感基调。细读本诗,会发现前三句都是在描写景物,但是描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它们赋予事物人格化特点,同时让我们读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获得语言素养和情感的双重提升。

第二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由远及近地描写青山绿水。“潮平”描写绿水,“一帆悬”描写行舟,由于两句空间的场景描写,一副错落有致、极富美感的山水画浮于眼前,引人入胜。品读其间,有一种递进的美感和语言表达的层次逻辑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这样描写手法,体验这种写法带来的效果。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空间与事件这物体运动的两个维度将事物完整地呈现出来。其中“日”与“夜”是一对反义词,“春”与“旧年”又是一对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的词,但这两对词要想完美地承接在一起,就要用两个动词来连接。于是,作者用了“生”、“入”两个动词。仔细研究这两个字会发现,“生”与“入”是两个表示递进承接意思的字。太阳从黑暗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出生那样,所以,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至极。作者通过描写时空的交替的景物,来暗示岁月时光的渐渐流逝,蕴涵人生哲理。

本诗在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不只是在最后一句说出来,早在前面时空交错的景物描写中就已经体观出来。例如,颈联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就是基于一种物是人非、岁月如梭的感叹。春天已经到来了,可是作者还在异乡飘荡,无法回到家乡,只能在这初春的江上,独自感叹,愿借鸿雁的一双翅膀,传去对家人、故乡的祝福和思念,这种时空交错显现,给人平添几多伤感。

古诗的伟大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能有不同的感受,如品茶,每一口的味道都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景物,呈现出一种精致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对时间与空间双重的把握,呈现了一种立体的、全维度的场景,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在解读这首诗时,只有把握了这个时空交错的角度,才能真切看到:一个美丽的清晨,青山绿水间,一个游子站在船头,看两岸潮水平阔,桅杆上风帆高高悬浮,满脸的思乡愁容。

诗意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只有每个词、句都含义隽永深刻,诗文才能形成独特的美感,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作者意图。语文需要积累,更需要发现文学之美,感悟文学之美,只要能够体验到语言之美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美文中习得表现美的手法,并迁移到写作和语言表达中,实现有效的“输出”,这有助于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文学语言中感受美(罗合英) 篇4

巫溪县大同中心小学校 罗合英

内容摘要:文学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音乐美,结构美、画面美得完美结合。在阅读过程中,优秀文学作品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更给读者一个心灵和谐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音乐美 结构美 画面美

马克思曾指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方式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以形象为手段,对社会生活进行整体的审美把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对象.艺术作为一种物态化了的审美意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艺术形象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才能创造出来,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形式.同时,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比现实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有普遍意义,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以语言作为物质媒介,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社会生活传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文学即语言的艺术。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①韦勒克也说:“语言是文学的材料,就像石头和铜墙铁壁是雕刻的材料,颜色是绘画的材料或是声音是音乐的材料一样。”从这一个层面上,语言是文学的形式。语言的最外层是语音,文学语言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产生音乐美感。文学语言作为艺术,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文学语言由字、词、句、段到篇,文章的样式和内部结构一起,往往和和谐统一,构成了可惜读者直接感知的感性形式,引起记者欣赏其形式美。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用来传达感情和交流思想,文学语言是作者创作理想的形象化,其具有表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广泛的可能性,文学语言的形象十分生动,逼真、传神。同时,塑造形象时,还管住了作家的情感。并打上了性特征的洛印,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审美主体通过形式领悟到内容,感受到生动、感人的形象和深邃的情思美。

文学语言以其音、形、义三位一体。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欣赏文学作品时,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同时,还使主体向着美生成,提高人的感受力,影响人的思想。

一、音乐美

文学语言的最外层是语音,这里显露出文学语言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音乐美。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其音乐性指的 是它的音响、韵律以及节奏的和谐,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和感受力。

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夭伦认为,对文学来说:“声音表面„„构成了作品审美效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光潜描绘自己在读文学欣赏中感受时说:“我读音调坚偕、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的筋骨仿佛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 ④日本现代作家川端康成回忆说,他少年时代读《源氏物语》和《枕草子》时,“仅仅是念念读句的声调。”“读读文章的韵律,这样的朗读使少年的我沉浸于淡淡的多愁感之中。”“意思是读不懂的”。“我是在唱一支不大懂意思的歌曲„„不过现在看来它对我的文章产生的影响极大。少年时代唱的歌的韵律,直到今天,每当我提笔写作时,便心中摇荡。” ⑤这就是语音引起的感应。

文学与音乐有着密切关联。诗歌的节奏性、韵律性与音乐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譬如臧克家写的《有的人》。第一诗节﹝第一自然段﹞每一行两拍,四行共八拍,重音在各句末。每二诗节至第四诗节单行各一拍,双行基本各三拍,共25个节拍,重音多在各句句末。最后三个诗节,每节的前两行各八拍,后两行共六拍左右,重音在各句句末。全诗节奏(用斜线表示)和重音(用着重号表示)如下: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付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大多数人/更好的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以上各诗节分行均等,节拍匀称,轻重有致与回环、往复、对比、排比、重叠等手段一起,把全诗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体系。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刚劲中见婉转,节奏十分鲜明。同时,全诗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诗节为第一乐段,每二至四节为第二乐段,末三节为一段。第一段节奏划一,朗读要求深沉缓慢,第二段各节先仰后他杨,第三段各节前一句语调快有力,后一句要求读得深情缓慢,而最末一行要求力度饱满,音调高坑。朗读全诗时语速由缓到快,语调由深沉到高亢。读来撼人心魄,并满足其感官要求。此外,这首诗的音乐美还表现在押韵上,第一诗节用韵低沉,第二诗节开始,韵脚多用开口乎,音响键邹洪亮,又与反复、排比套用,情感并发,有一唱三叹之妙,至诗篇末句复用高平调叠音结束全诗。又如戴望舒的《雨巷》,则便是一曲回旋,悠扬,略显忧伤歌。它以舒畅柔顺,变化流畅的节奏,应和着低回婉转的诗绪,构成错综仰扬的音乐美。另外,它吸取了我国古典词中进究的双声叠韵的特点。如“丁香”,“仿徨芬芳”,“一样”,等词语,建立在轻快的语调上,也增加了雨巷的韵味悠长,自然悦耳的乐感。

汉语言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大部分与音乐有关。便于歌咏,便于流传,它特别讲究诗歌的音乐性,唐诗中的格律,要求押韵,对仗,要求平相间。宋词句式的长短参差,韵律的和谐,是诗歌语言的完美体现。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在诗歌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在其他体裁的文学式样中,文学语言也具有音乐性美感。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暝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在流畅的行文中形成了意义的对仗,声韵有规律起伏变化与重复,从而产生了不同于诗歌的另一种自然的音乐性,使作者的感受与情趣为有韵味的语言形式露出水。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采用了大量的叠词和一系列巧妙的乐音组合。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的水乳交融,形成了一种回肠荡气,出咽难宣的词境。

在小说中也表现语言的音乐性。如巴金的《家》的结尾:“这水”这可祝福的水啊,它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如行云流水,天然混成,包含了着强烈的感情。

总之,好的文学作品,读起来总是流畅、顺口,使人觉得和谐动听,产生愉悦感。

二、结构美

诗不是一个建筑,可以是一个亭子或高台。四面来风,八方招摇,自由进入小说,则犹如有体块,有容积,也有线条。我想文学作品正如建筑一样具有建筑结构美。俄国18世纪美学家席勒把艺术的美分为两种,即“选择或素材的美”和“表现或形式的美。”他指出“形式或美表现的美仅是艺术所有的。” ⑥

和其他事物一样,文学语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为表现内容服务,但凡是没有美的形式表达的内容,就不能成其为美的内容。形式也具有美,形式一旦形式,就有其独特的审美因素。

作家在创造过程中,运用语言塑造形象,传达艺术情思时,对语言进行选择、组合、提炼后形式的由字、词、句、段到篇,其结构的安排、体裁的选用、表现手法的使用都经过作家的精心组织,对语言材料的高度、驾驭,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它既要求外貌风貌和特定内容的适宜 和谐,又要求其内部结构成各个部分之间平衡统一。其具有整体性和持续性,这样的形式就可以产生几分愉悦和快感。

文学作品的结构必须完整统一,像刘勰所说的那样,“首位周密,表现一体。”才能给人以美。作家运用语言为文时,不仅善于剪裁,还善于“缝纫”,“勿令一人无着落,勿令一折不照应”。⑦如《水浒传》在记写人物事件时,各部分自成体系,但又前后联系紧密,整个情节在安排上环环相扣,有张有弛,有冷有热,疏密相间,引起读者兴趣,紧紧被故事吸引住了,对于予情性文学则注重“意境”创造。“借景于情”、“情景交融‘就成为主要表现方式。在结构上,主要做到虚实结合即将有形的景同无形的心理情感结合起来,通过情感将景物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构成色彩、声音和动态画面,给人以联想、回味,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如马致远的《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将十一个意象无不关联的联合在一起,使普遍的字、句染上了悲凉的情调。此曲被原为“秋思之祖”。

又如《西游记》是神美,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使曲文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曲文的最高品位。神美往往只能会不能言传古往今来的词家甚少得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伟大的文学家都是“语言的巨匠”。其使用的文学语言是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具有主观性和私有性,实际上也就成了“一次性”使用的语言。美具有新音形。优美的文学语言总是不断的、地换规,字词的选择和置换,句段的拼接和组合的灵活性、生动性使得文学语言具有新奇和独特性,使之达到审美创造的境界。如杜铺诗中的“香稻啄余鹦鹉料,碧梧栖凤凰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诗的”红线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马雅克夫写下了”穿裤子的云“。这些都被称为运用语言的典范。”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⑨”谁都能懂,谁又都感到惊奇,拍案叫绝“。⑩这里的关键在于,平常的语言以不平常的方式组合往往获得异常新奇的效果。

文章的体裁作为文学的外形式,往往与内容密切相关,或诗歌、或散文、或小说、或戏剧。我国古典诗词历来读者所喜爱,就与其外形式,美的直感作用分不开的。其形象高度凝炼,在结构上的跳跃大,所遵循的是情感与想象与想象的逻辑,常常省略语言中的过渡、转折和联系交待,甚至打破语法规则,以满足情感和想象的的需要。由于诗的感情强烈,依次难以挥发净尽,往往采用重章、反复、叠韵的表现手法。

语言的选用和组合,形成的结构、体裁、以及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等等,构建一个有机体之时,它们就成了作品的形式。这些形式,一方面发挥着为内容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成为相对独立的成分存在着。《大卫•科波菲尔》的语言平实、谐趣、洋溢着童雅的天真和娓娓晤谈的亲切温厚的气氛。《穷人的专利权》,则适应着老工人约翰讲述的特定需要,通篇语言显得质朴、浅显,遭词造句,语气腔调充分口语化。这两篇作品语言的某些共同特征,即体现了狄更新的语言,更显示着成功的语言形式的巨大艺术表现力,这就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席勒说过:“只有通过美的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⑪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来自形式的感性魅力,具有美的感性形式的文学,使得读者展卷急读,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完后仍然手不释卷,浮想联翩,充满遐想„„

三、画面美

前面说过,文学具有音乐美,结构美。此外,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其特质在于形象性----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的的深广性和画面的广阔性。其形象要求具有生动、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同时,其形象蕴含着作家深厚的艺术情思,文学形象以形示人,以情喊人,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思想。

美具有形象性。美的形象,是一个因为表征和肯定了人的本质而显得生气灌注的感性世界,一个“以去性传神,形神兼备”的世界。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它是一切东西的媒介,可以与世界上的一切发生广阔的联系,一切人物、事件、事物,一切色彩、声音,一切知觉、感觉,一切情绪、心态„„无一不可以用语言表示出来。“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⑫文学语言的形象可以天生人间、地府仙境,现实历史都可以得到生动的体现。文学语言还可以绘声绘影、普彩设色。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典性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物和思维过程”。⑬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就是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来源于生活的形象,但又不是生活的翻版,是对现实生活的积累,经过概括,具有代表性。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的形象。即人们常说的“如历其境、方面,”车琌炩,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铺《兵车行》﹞使人仿佛看到了兵车隆隆、战马嘶鸣的出征场面。”大炫遭遭如急雨,小炫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新奇的比喻和语言的韵律把琵琶女的琴声写得可视可触。在表现色彩方面,”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则表现了一条飞动的彩虹的颜色,绚丽而又多姿,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把现实生活的平凡事、物描绘的有神有色。

文学形象必须是生动感人,情状生动的,才可能是审美的。才能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审美意象。《祝福》里惨死之前的祥林嫂的形象就很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转,还可以表示出她是一个活物。„„她分明已经纯料是一个乞丐了。

在这里,鲁迅抓住祥林嫂的面部精神情和眼睛来写,短短几句勾勒出了祥林嫂生活的艰辛,对生活已经完全绝望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其笔墨之经济、勾勒之形象,让人为之叹服!

“诗中有画”。有时文学形象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星垂平野阔,月圆大江流”。“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解药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色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为之痴心,为之着迷,甚而归隐山林,与清风、日月为伴。

文学语言的形象还在于传神,能化无形为有形。运用“比兴”手法,把各愁绪描摹得万般韵致可视可触,同是写愁的:

“忧端如上来,硕洞不可攒“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低闲愁一半多”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学形象时社会生活形象的概括。写“一个人”,即可以在这一个人身上找到影子,又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痕迹,但又不全属于某一个人。文学形象是典型的,是特殊的个别,但又表现一般。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其塑造的形象具有间接性,必须通过思维、想象、联想等中介,文学语言的形象有时具有主体的色彩,文学语言的有些东西属于“心领神会”的。⑭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奈,“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失望。“七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等等,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白,无法用色彩线条表示出来。读者可以进行再创造。

文学语言的形象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具有形象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可使读者“窥一般而见全貌”。读书而晓天下“。用刘禹锡的话说就是”平言明白意,坐驰可以役万景“

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形象思维也含着深刻的理性认识,艺术创作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果实”。⒂

语言是人人伞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和其他艺术相比,文学形象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就更为强烈。文学形象是充满着作家情感和思想力度的形象。这些形象充满着作家的同情或反感,赞美或鞭挞,充满着艺术情思。能动人之情,曾人感。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在《艺术论》中强调了文学的这种美感作用,他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语词所表达的形象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⑯

文学形象充满艺术情思,成为了审美客体。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同人物命运一道在人生道路上跋涉,体味着生活的甘苦,共同认识理性人生。产生“感情共鸣”、“理性共鸣”。作家的情思作用于读者,相应的引起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

如读杜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秋风怒号、秋雨林莉、屋漏床湿、辗转难眠的情景,诗人苦楚焦虑,忧思渴盼的心情,都通过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在想象中去感受,去体味。对诗人那“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超越个人苦难的博大胸襟,也有了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了敬仰之情。

再如李白的《静夜思》,其之所以流传千古,会就人口,就在于诗人以朴实的语言,巧妙的构思,写出了清寒的月光中默默思乡的情怀。这种情景,触动了无数读者思乡的情怀。因而杜诗的“月是故乡明”就不能难理解了。

有些作品概括了一些人生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它以艺术方式式展现出来,引起不同读者的欣赏和思考。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为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运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广泛传俑的哲理诗,借观庐山的感受,深刻而生动的掸示了人生哲学上的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凭着自己特定的“观点”观察世界特别是当自己置身其中时,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好、周围发生的一切。这一人生哲理,历来都深深地打动着各式各样的读者。

屈原作品中那竭智尽忠、付清白以死直虽九死尤未悔的爱国精神,文天祥的铮铮铁骨、鲁迅作品中“狂人”形象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号„„五步一起真善美的统一,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总结语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创造的艺术作品。作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是借助于语言而定形,清晰化并最终通过语言的物理形式﹝字音与字形﹞完成传达的。文学语言塑造的形象具有情思美。文学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学语言是美的。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可以使主体引起相应的情感,使人逸兴飞扬,兴味无穷。同时,欣赏主体可以发展感受力,提高审美趣味,培养道德。即文学可“兴感愉悦”,又可以“涵人之神思”。伟大的作家正是通过对语言的高度驾驭,使得文学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感人至深,化人也速,完成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①、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294页 ②、韦勒克等《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③、韦勒克•夭伦《文学理论》第221页

④、朱光潜《朱光潜美学论文集》⑵第303页 ⑤、见《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谈创作》第366页 ⑥、《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77页 ⑦、转自《文学原理》,电子科技大学1993年8月出版,第87页 ⑧、范温《潜溪诗眼》

花开心中,感受语文教学的语言美 篇5

一直很欣赏一句诗:“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一直很羡慕那种有一身书卷之气的文人,他们言谈举止之间散发的读书人高雅的气质,或脱俗,或大方,或洒脱,仿若从唐诗宋词的诗境中走出,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去靠近,去触摸,去仰望和膜拜。今日有幸再次倾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毫无意外地,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如水墨大师般的大家风范,点墨挥笔间行云流水,一幅一幅渲染开来。于是,我沉沦在了这一抹夕阳的温暖和感动里,仿佛置身房间的一隅,我聆听着《长亭送别》的轻音乐,任凭思绪游荡于六合之际,品味和咀嚼着不知是我自己还是主人公英子的,淡淡忧愁和悲伤······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因为我习惯于将自我放逐在一个空白安静的环境中,在如此复杂的社会,我更安于放空自我,清空思维,而疲于参与他人的生活与世界。而在王老师的课堂海洋里,他用朴实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让我豁地真切感受到王国维先生为何发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慨了,也头一次,让我产生了迫不及待想去触摸语言,深入文本,解读作者的强烈欲望,我俨然成了一个追星族,迫切想要去了解作者,了解她所有的作品,了解她的一切一切。我想,这也就是王崧舟老师课堂的魅力吧,真正地“走入课堂,又走出课堂”。而语文教学的真谛也在此,能让阅读者的心灵旅程走得很远很远······

相较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刻板和乏味,王老师的课堂打破了这一模式,他用他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磁性的声音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了主人公英子的世界。他自己更像一位水墨画师,只是寥寥数笔,只言片语,向我们展示作者英子世界的一角,层层渲染之后,我们就在英子的画里沉沦探寻,感同身受,却又无法自拔。小说主要讲述作者幼时参加毕业典礼的事情,在教学开头王老师点明小说要素以传统教学为主,而后王崧舟老师话锋一转,开始抽丝剥茧,先将父亲与“我”的三两事层层剥离开来,分段解读,看似脱离文本,却也是设计精妙之处。而在这三次回忆父亲的事件里,王老师用变化有序的声调,柔和温暖的声音,精妙的语言感染着学生,将孩子们变成了一个个小英子,身临其境去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不由自主说出自己的心声,他不断地重复对孩子的评价,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作为自己的课堂环节的过渡,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王老师不露山水,并未直接呈现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而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独立探索并反复品味诵读一句又一句的细节、语言和动作描写,一次一次的“煮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一位集慈爱和严厉于一身的伟大父亲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来自文本中父亲满满的,深深的爱。三次的叮嘱和告白,看似简单简短,实则精悍有力,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主人公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恰如其分地可以在每个片段教学的末尾画龙点睛,点明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而后引人深思:爸爸的花儿真的落了吗?最令人惊奇的是,最后王老师将这些事件添入文本,揭示了小说创作的最大秘密——插叙,回归知识能力的传授:插叙叙事自由,精神独立,有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正在这时,老师乘胜追击,分享了许多同学独立自主完成的小说插叙的创作。一堂课就在《送别》的音乐中结束,继而留下的是爸爸那句有力的话:“英子,不要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硬着头皮,就闯过去了······”勇气、严格。爸爸的花儿开在英子的心中,也开在我们的心中,王老师温柔有力的语言魅力,更开在所有老师的心中······

感受美 欣赏美 创造美 篇6

欣赏美

创造美

摘 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勇于创新、敢于批判,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美育;美术;艺术;创造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57-0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如何充分发挥美术学科优势,更好地促进美育也已成为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为使学生能深入美的世界,能感受、欣赏、创造艺术之美,以及感受、欣赏、创造社会、人生之美,教师要做好美的导游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勇于实践,从而达到美术教学和美育目的。

一、善于发现――充分感受美的能力

1.感受艺术文化之美

感受美的能力是指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实践经验从主体感官出发感受到艺术客观作品的直观形式美感。艺术作品总是以其特殊的物质形态呈现于现实中,需要教师借助审美能力对其进行解读,并在教学、学习、训练、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美,把美传递给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感受艺术之美,更要从从艺术作品中品读出感情积累、感情流向和情感共鸣。

如:为了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沙漠的英雄树――胡杨》的刚强不阿、遒劲坚韧之美,教师不仅要从美术角度让学生去感受,引导学生解读、剖析艺术的表现语言,更要从胡杨的特性、生长环境等让学生作深刻认识。在人们的印象里,沙漠往往是风沙漫天、荒原漫漫、不见草木的生命绝境。可是在我国西部沙漠边缘,人们却能看到这样的奇景:一种高大乔木常常聚集成林,每到秋天,树上树下的金色叶子连成一片,金光闪闪,把沙漠变成一个梦幻般的金色童话世界。这就是胡杨,维吾尔族人叫它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在沙漠的严酷环境中,胡杨作为唯一的成林树种,就像守护神一样守卫着沙漠外的绿洲,用它们不屈不挠的身躯阻挡着风沙对绿洲的侵袭,用它们永生永世的孤寂注满了戈壁滩的宏阔与画意。所以人们又热情地赞美它是沙漠的英雄树,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只有胡杨能在这种地下水中盐离子浓度类似海洋的沙漠中生存下来的原因。通过以上介绍,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做作品的理解能力,引起对广袤沙漠、对英雄树更多美丽画面的更多想象,同时还增加了科普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美育过程。

2.感受自然人文之美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让学生了解社会、亲近自然、热爱家乡,也是美术教育和美育的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当地古民居,游览层层叠叠的梯田,走访隐藏在深山中的村落等活动,将学生带入乡土美术的氛围中,让他们亲身去感受、去发现身边美的存在,而且引发和提高了他们欣赏美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参观教学、室外写生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清晰、综合、整体地认识家乡的民间美术,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思想,体验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启发学生学会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真正感受“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的深刻内涵和底蕴。

二、学会欣赏――深刻鉴赏美的能力

我们知道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而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就是一种主要的途径。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不仅可以让他们了解到美术的一般类别,还可以加深美术作品多样性与艺术语言的理解。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就是点、线、面、色,但是这些语言的表达运用手段又是灵活多变的。在西方绘画中是明暗、空间、透视等,在中国绘画中就是笔墨、章法、皴法等。随着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把握好后,当他们要对某作品进行更深入分析欣赏时,就会了解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等,这就在无形中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也使美术与其它科目有了一定的联系。就以罗贯中的《父亲》这幅油画作品为例子,为什么它一经展出,就能够引起轰动,这就要我们知道,作者所生长的时代和生活经历是怎样的,1964年罗贯中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在四川大巴山生活了10年,直到1978年才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在这段时间他经受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混乱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因而他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创作了这幅作品,作者根据多年来在四川山区劳动、生活的感受,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及巨幅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困的老农形象,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从而作品一经公开展出就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这对于刚刚经过“文革”的人们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学生要想理解这幅作品,就要了解到作者所属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因而把美术学科与历史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学科相互渗透和联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各方面对美术学科的重视,消除偏见。所以说对“美术鉴赏”的学习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

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人民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美术作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美术鉴赏”的教育,开展好美育活动,为素质教育的推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迈好关键一步。

三、勇于创造――真实表达美的能力

云和地处浙西南边远山区,这里没有美术馆,没有画展,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那些经典之作,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唯有立足当地广袤的自然空间,绿色的生态环境,淳朴的人文风情和木玩特色产业,让学生懂得去观察,去发现,去欣赏,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真实的情感尽情地去描绘,去创造,去表达。

1.多方式描绘“家乡美”

在学生充分了解云和家乡美景后,如何让学生用美术形式在笔下、在手中呈现呢?笔者就通过让学生学习用绘画――线描、国画、水粉画、实用美术――雕塑、民间工艺――剪纸、综合材料――粘贴等多种艺术手法去表现,具体的艺术手法如下:

(1)用线条勾勒云和风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各景观特征,用各种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勾勒云和的山山水水、层层叠叠的梯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2)用国画描绘云和山水

仙宫湖,全湖碧波荡漾,晶莹似镜,周围千姿百态的奇岩异峰、浩如烟海松涛,点缀湖边的村庄、田野和山林,本身就好似一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学生也就能用焦、浓、重、淡、清的墨色简约、概括、生动地画出仙宫湖。此教学让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体验传统绘画――国画的淋漓笔墨和构图、取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点。

(3)用环保材质粘贴云和景观

利用植物叶子、蛋壳、麻绳、火柴等材料粘贴各自然景观。粘贴画是一种受材料制约,必须因材施艺的一种艺术样式。由于制作材料简易方便,又能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此我以云和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在课堂中引入粘贴画。

2.多形式拓展创意空间

充分利用当地木玩特色产业,多形式为学生搭建木玩创意产品创作平台,拓展创意空间,创作的系列木玩创意作品融入了创造者对美学的思考,极具欣赏性。

(1)组织“快乐木玩大比拼”活动

“把课堂搬到操场,让创意长上翅膀”,“快乐木玩大比拼”活动中,学生用成百上千块积木拼搭而成的巍峨延伸的古城墙,高耸入云的摩天楼,气势恢宏的坦克阵,场景栩栩如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刷新了人们对木制玩具的既有认识。

(2)木玩产品设计研发

学校设立的木玩产品设计工作室,进行益智型木玩产品研发和积木玩具造型创意设计。为提高云和木玩的益智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工作室团体将木玩与旅游、幼教、动漫、娱乐等元素进行有效结合,开发了系列产品。例如,研发团队结合云和梯田的地理特点,研发了“立体式梯田DIY组合”“十二级四季梯田”“立体式水滴状绚彩梯田”等木玩作品,并成功申报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融入立体思维和全局概念,研发了“新型立体式五子棋”,提高了趣味性,这款作品获得了省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3)木制工艺品DIY制作

成立木制工艺品DIY制作工作室,师生在课余时间从企业搜集玩具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如榉木块、木屑粉,加上五彩砂砾,一起设计“接地气”和“跨时代”创意作品。在师生们的妙笔生花下,创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DIY装饰画,既减少了木料浪费,又收获了美与创意。如创作的《足球》《田园风光》《彩色木糠画》等系列作品在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3.多途径参与创意服务

学校成立“艺都设计组”,参加了美丽县城和美丽乡村文化墙制作,以及主题摄影、运动会宣传牌制作项目;与城建局开展美丽县城玩具元素的设计和展示活动,在云和江滨公园与县城建局共同设计并制作了《巢-城市》主题积木玩具造型雕塑群,形成旅游景观;配合旅游局开展如“鲁浙百名学子乐游云和”等玩具文化创意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艺术创意服务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

总之,学校既要在教育教学中强化传统艺术经典教育,让经受过时间检验的艺术经典素材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而不是一味求新逐异,也要把民族、民间、地域的艺术素材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让美育就地取材。“在学校美育工作中,应发扬‘大美育’观念,把美育素材扩大开来,”真正培养具有综合高雅文化艺术素养的文明人、文化人。

(作者单位: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 篇7

一.活动中教师亲近学生, 示范美

课堂是激发学生了解语文、亲近文学的首要阵地,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块资源, 挖掘出语文课自身吸引学生的内涵, 再去论及其辐射、拓展作用。

在活动中起主导、引领作用的语文教师就要用自己的审美素养唤起学生尚美的渴望。教师高尚的人品、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精湛的教学艺术都是极具魅力的美育资源。设想一下, 教师爱憎分明的情感、饱满的生活激情、渊博的知识修养怎能不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浸染?同样, 教师端庄亲切的教态、游刃有余的教学机智和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 怎能不令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再者教师优美准确的阐释、独具一格的见解、酣畅淋漓的情感和“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言辞又怎能不使学生“如沐春风”而浮想联翩?因此教师在活动中亲近学生, 用自己的审美素养唤起学生内心对美的渴望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首要。

二.活动中学生阅读文本, 感受美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活动要围绕文本展开,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选文充溢着人文关怀, 凝聚着智慧豪情, 折射出审美的想象力。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悠悠古韵, 体会先人们流淌在血脉里的绵绵情怀, 感受泱泱中华的博大精深。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会引起学生丰富而独特的联想, 从而激发起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的审美感受;曹操的“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的豪情壮志;王湾的“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鹤飞冲天的美妙意境, 定能燃起学生的理想之炬激发起他们的志趣。在阅读活动中用这些美文美诗引导学生探究语文文字美, 点拨学生心灵深处感受美的顿悟。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第一节时, 首先启发学生:为什么作者开篇之初就叠用“盼望着”?要求学生紧扣课文体会, 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盼春”的心情。其次要求学生抓住“东风来了”, 让他们分析比较前后表达感情的变化。从分析比较中突出“东风”报信的作用, 宣告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再次通过学生自我分析比较引出拟人的修辞手法, 并讨论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最后指导本段朗读要点, 通过教师范读, 学生个人读、小组齐读、全班朗读, 反复体会。这样, 强烈的节奏和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就会深深地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学生美感的共鸣。从而在朱自清的美文中读出了对自然、时令季节的心灵感受,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沈从文的《端午日》、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等篇章里感受对家园对故乡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和血浓于水的灵魂。在教材中还有许多文章涵概着充盈的人文养分, 只要我们在学生活动中善于引导、点拨, 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将会成为美育的光源, 辐射出令人瞩目的光辉。

三.活动中媒体帮助学生, 欣赏美

学生的阅历有限, 对学生们未知的世界,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学生不懂、不易理解的知识把它呈现出来。通过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 通过声光电的交互功能, 形象化、动态化地呈现教学内容, 丰富课堂信息容量, 营造审美的情境, 让学生受到情感体验、美文欣赏、语言积累等多种效果。如教学诗歌、散文时可以配以相应的音画背景, 引导学生在特设的情境氛围中诵读欣赏、拓展想象的空间;教学科普小品文时可以通过相关的科技音像资料与文章内容相互补充, 启发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领略科学的无穷魅力;对于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 可选配有关影视片断让学生观看、评论,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水平。

四.活动展示提供机会, 创造美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理斯说:“语文学习之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话启示我们生活既是人生的舞台, 又是语文学习的生动教材。我们的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注意了这一点, 将生活纳入语文学习的范畴。

1、引领学生走进自然, 丰富生活积累。

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 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才能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浮想联翩, 创造出新的形象。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自然, 俯首大地, 看平原广阔, 草木葱茏;仰望长天看风云变幻, 朝晖暮瞑。引导学生在观察每一朵花, 嗅吸其香味时, 说出它的花姿、花色、花形、花味, 细看路边每株野草时, 说出它的生长季节、生长势头以及相关的生物知识。启发学生在观看草木荣枯、花开花落时, 触景生情, 触景移情, 顿悟生活的道理、人生的沧桑。

2、引导学生针对对象, 把握创美的特征。

想象是自由自在的, 是浮想联翩的。但是想象不管怎样的天马行空, 神奇玄妙, 它总是要受到生活中创造美的对象的制约。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总不能把哈姆雷特想象成同风车作战的唐吉诃德吧!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方式、政治、经济背景不同, 在活动中老师要告诫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阅历去想象。无论是家乡的一草一木, 竹篱茅舍, 还是它处的一喜一悲, 民俗风情, 乃至浩瀚的宇宙长河, 都会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个性气质的不同, 染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而这些总还是要受到客观事物的制约。因此在活动中学生必须正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才能通过想象进入美的境界。

3、教给学生创造美的技能和技巧。

在审美创造过程中, 学生头脑中积累的一些材料还属于认知的东西, 还必须运用技能和技巧进行实际创造, 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倘若我们把美的创造比作是过河, 那么, 方法、技巧就是船和桥, 有了它才能顺利到达彼岸。著名文学大师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是创造船和桥的一种方法, 创造是模仿的目的, 模仿是深化美感的途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结合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进行某一形象的仿写, 比如原作的体裁、景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模写。学过了《春》, 可以让学生仿写一篇《秋》;学过了《幼时记趣》, 也可让学生写一篇《少年记趣》, 使学生能顺利地从仿写到半仿写, 从一半创造过渡到全创造的水平,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推荐写得最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学生在写、读、赏、评的过程中创造美、欣赏美的技能就得到了提高。

在活动中,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阅读文本、深入生活、展示成果, 充分地感受到了“美”, 陶冶了审美情趣, 激发起创造美的渴望, 提高了人文素养!

摘要:语文课堂不但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感受美, 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这才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 篇8

一、直观导入,感受自然美

人的审美情趣发自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这种感知的初级阶段往往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完成的。直观教学法就是利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在教学新课时,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如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或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易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事物的自然美。如吴功正的《阿里山纪行》,文章形象地描绘了阿里山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对阿里山风光美如画的赞美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让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愿望。学生没有到过阿里山,很难激起情感的共鸣。为此可以先播放《高山青》的音像资料,再通过多媒体展示阿里山的风景,并配以适当的音乐及有感情的范读(或录音),创造易于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阿里山清澈的潭水、寂静的山林、幽深的曲径。直观教学使美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眼前,更易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二、斟词酌句,体味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精品,语言或质朴平实,或精当含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推敲字词,咬文嚼字,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没有明说出来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欣赏作品的语言美。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第二部分时,让学生抓住“辉煌”“推”“挤”三个凝练精彩的词,分析它们如何充分表现花的浓和密,突出花的活泼热闹,写出花旺盛的生命力;在教学《春》时,既有“园子里,田野里”“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等对称或排比的短语、短句,又有“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的散句、骈散的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文章的语言美,可以使学生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三、疏经通脉,欣赏结构美

在学习课文时,通过由总体到局部的分析理解,学生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认识到安排材料的严谨,欣赏到文章的结构美。如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时,作者按照先总后分的写作顺序,首先让你飞翔于九天之上,从高空鸟瞰黄山。接着分别介绍了黄山的奇峰(着重写天都峰)、怪石、古松(以迎客松为主体)、云雾、日出(以色示形:暗红色—橘黄色—灿烂夺目,五光十色)、温泉(从山上写到山下)。从而描写出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让人们认识到大自然伟大的创造力。文章的结构美还体现在线索清晰。比如教学《月迹》一文时,全文按照“盼望月亮—寻找月亮—议论月亮”的顺序展开,作为全文重点部分的“寻月亮”又按照“中堂里寻月—院中望月—院外葡萄叶儿、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月亮”的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中又按照孩童“失望—嫉妒争执—越发觉得奇了—都觉得满足”心理情绪变化的顺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文还贯穿了童心、想象力发展的线索,似乎月亮因“我”而生,随着我的意愿而存在了!两篇文章的中心表达得一清二楚。至此,学生不但学到了如何围绕中心安排材料,而且从文章的脉络、结构方面欣赏到了文章的精美所在。

四、真情朗读,再现意境美

朗读,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味文章丰富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把文章中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同时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脑海中再现作品的意境,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如学习古诗《登岳》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联想到泰山没有尽头的青翠的山色,泰山的高峻绵长、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薄暮时的归鸟等,加深对古诗中心思想的理解,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涵将有较好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美、创造美。

上一篇:关于成立营销部的通知下一篇:工艺提升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