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2024-07-30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共8篇)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篇1

亲爱的同学您好: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得知一些大学生对考研的看法,从而对将来同学的选择提供一些依据。答案无对错之分,只作为学术性课题使用。本次问卷大约需要占用您10分钟的时间填写,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认真填写,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一、基本信息栏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B 大二C大三 D大四

3、您所学的专业属于:()

A经管法类B文史哲类C艺术体育类 D应用技术类 E其他——

4、您的籍贯所在地:()

A 城市 B城镇 C农村

5、您对自己本科学习专业兴趣如何:()

A很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D入学时无兴趣,现在因有所了解而有兴趣 E入学时有兴趣,现在因了解本专业而失去兴趣

6、在大学中,您的成绩处于:()

A成绩优异 B中上水平C成绩不好

7、就目前来说,您打算:()

A考研 B不确定是否考研 C不考研(跳到最后一题)

8您确定考研学校和专业了吗:()

A学校和专业都非常确定 B有方向,但学校不确定 C确定学校,方向暂

不确定 D都还没有确定

9、您对考研的具体流程(报名,考试,录取,调剂等过程)了解多少()A不知道,只知道是一种考试 B了解一点,知道大概的流程 C一般了解,足够我用了 D对各个方面都非常了解

二、从您自身出发对下列考研动机的认可度为:

1、本科毕业就业前景不理想,迫于企业要求高学历的压力()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2、提高学历层次,有利于就业:()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3、深入专业领域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与自身素质()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4、可以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以便从事喜欢的工作()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5、有名校情结,向往名校()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6、家长的督促,期望,使自己萌生考研的想法()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7、躲避就业压力,想继续过校园生活()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8,目标模糊,看别人考自己也跟随大军考()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9、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考,自己为了与男(女)朋友长期相处,所以也考研()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10、找到理想伴侣,建立高质量家庭()

A很符合 B符合 C不清楚 D不符合 E很不符合三、多选

1、对考研的专业,您的态度是()

A只要能上,什么专业都无所谓

B受父母师长的影响决定

C选择冷门的专业,竞争者少

D社会需要,认为该专业好找工作

E个人兴趣,想深入学习该专业的知识

F专业学习的难易程度

2、若已经决定考研了,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您放弃()

A如果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将会放弃考研

B考研竞争大,精神压力大

C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还没有复习好

D不能坚持下去觉得很辛苦,不值

E自己的意志不坚定,受别人影响

3、如果您决定考研,请描述一下您的备考状态()

A有完备的计划并坚持的很好B大概的计划,每天能抽出一点时间复习C有计划,但不能坚持D还没有着手准备

4、您不选择考研的原因()

A选择了出国 B读了这么多年书,不想再读了 C选择了考公务员D觉得本科的知识已足够自己今后的发展E家庭因素,想尽早工作F学习不是太好,或者自认为不适合做学术研究,想在其他方面发展 G认为自己能力不错,能找到一份好工作H其他——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篇2

加之当前就业形式十分不乐观, 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导致考研报考人数日趋增多, 考研方面的问题也随之日渐显著。国内对当代大学生考研动机的研究越来越多, 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但是对城市大学生与农村大学生考研动机差异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 本文通过调查对农村与城市大学生考研动机方面存在的差异来进行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以纸质问卷为主, 兼以网上问卷以及对部分考研学生实地访谈的形式对安徽省的几所主要高校和国内其他省份的几所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一本院校4所, 二本院校6所, 三本院校3所。调查对象以大三学生为主, 还包括部分大二学生以及准备参加第二次考研的同学。

(二) 调查方法。

调查纸质问卷共发放150份, 收回131份, 其中有效份数为129份, 网上问卷达到285份, 其中有效问卷272份, 对这些有效问卷采用统计学方法得到基本概况表1。

(三) 统计与处理。

对数据均采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二、城市与农村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城市和农村大学生考研动机因素的差异 (见表2) 。

1. 主观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在主观因素中, 对于个人有兴趣, 有意愿更深入学习的这个影响因素, 城市和农村所占比例分别为66.22%和57.39%, 可以看出城市大学生较农村大学生有更高的兴趣偏好, 他们更偏向于选择自己喜好的专业;农村大学生中有65.33%的人认为考研是找到理想伴侣和建立高质量家庭的有效途径, 而城市大学生的比例为51.7%, 二者有较明显的差异, 说明农村大学生对以后家庭生活质量的欲望更强烈;然而名校情结、爱情的需要等因素对农村和城市大学生考研动机的影响差异不太明显, 而且爱情的需要因素在农村和城市大学生考研动机中所占比例都偏低, 说明其不是影响大学生考研动机的主要因素。

2. 客观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在客观因素当中, 家庭经济负担因素的影响差异最大, 其中城市所占比例为45.45%, 而农村所占比例为67.56%, 说明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更加重视读研费用问题, 加之“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将全部自费”这一政策开始实施, 使得农村大学生的考研动机受到更深一步的影响。此外, 本科生薪资的下降, 对农村大学生考研动机影响较大;分别有52.84%和55.11%的城市与农村大学生是受父母或师长的影响, 二者无明显差异, 这些学生考研并非出于个人自愿, 而是顺从于家庭或师长的压力和期望;还有部分因素, 如追求高学历与培养自身优势、能给家庭带来荣誉感等对城市和农村大学生考研动机的影响也有差异。

(二) 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选择的对比分析。

在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对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的选择这一问题上, 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 城市大学生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分别占71.67%和28.33%, 农村大学生选择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分别占58.43%和41.57%。学术型硕士保持原来的教学风格, 培养理论和实践有点脱节但认可度较高的学术型人才, 在校期间都从事学术和理论研究, 而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 学制两年, 第一年学习, 第二年到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在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 农村大学生更想尽早地参加工作, 正是由于专业型硕士的这种特点,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型硕士。而由于城市大学生多数愿意从事与自己兴趣有关的理论研究, 因而更倾向于选择学术型硕士。

(三) 考研学校所在地的选择。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对考研学校所在地的选择差异如图2、图3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 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对于考研所在地的选择普遍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其中所调查的城市和农村大学生中选择华东地区的分别占58.5%和49.07%, 说明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在选择考研学校所在地时都很看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和人文环境氛围好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江苏等较能吸引考研学子。选择其他地区的考生则可能是因为个人热衷于某所学校或某个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虽然地处西北, 却以其学校雄厚的综合实力和独特的专业优势吸引着各地考生。

三、对大学生考研的讨论与建议

(一)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建议。

目前, 我国研究生分为计划招生、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其中, 国家计划招生占主体, 也被称为“公费生”, 这部分学生由国家下拨培养费, 免收学费, 并且每月还有基本生活费。2013年, 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时决定,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 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研究生全面收费成为热点。这也意味着, 从2014年秋季起, 研究生再无“公费”一说, 全部实行自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现阶段原则上为硕士生每年不超过8, 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万元, 专业学位研究生暂时执行原收费政策。这一政策的颁布, 让不少本科生退出了考研大军。因为, 无论对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 自费读研必然会给家庭增添负担。经调查访谈得知, 该政策对农村大学生影响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条件优异且有考研意向的农村大学生因顾虑家庭经济负担而被迫选择就业。对此,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大学生的资助力度, 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的顾虑。

(二) 对学校及家庭的建议。

随着本科生就业困难的逐步加大, 本科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学校在积极引导毕业生的同时也应该积极为学生考研创造条件, 根据考研需要合理安排课程, 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 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此外,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关怀大学生考研, 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 如了解各个大学生考研学校特色、招生信息、专业设置等各种因素并设立专门的公示牌, 及时为考研生提供和考研有关的信息。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 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 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 对他们的选择应给予鼓励和支持。也不要安排好他们的一切, 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 这样有利于他们自主地作出决定。

(三) 对考研大学生自身的建议。

在日前的考研热中, 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不同或所承受的压力不同, 农村和城市大学生可能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但是无论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都应该端正自己的考研动机,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正确对待考研。作为农村大学生, 不要因为自己出身农村就认为只有通过考研才能改变命运, 因此不要盲目地赶潮流、不切实际地一味加入考研, 成功不只有求学这一条路, 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合理作出规划。当然也不要有自卑心理, 因为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而放弃考研。作为城市大学生, 应该清醒地认识自身的个性和特长, 并结合自身特长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现如今, 学历并不能代表一切, 就像高学历不能代表高能力一样, 考研也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选择。因此, 无论是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都应该理性地对待考研。

参考文献

[1] .吕冬诗等.影响大学生考研动机的主要因素研究[J].出国与就业, 2011, 15

[2] .刘文峰等.对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与思考[J].魅力中国, 2010, 21

[3] .朱宁波等.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问题的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3 (6)

[4] .薛深, 周媛媛.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与考研的关系调查分析[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18 (3)

对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字:大学生;考研;动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33-0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愈加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考研作为追求人生发展的重要选择。那么,大学生的考研动机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考研动机进行调查,探究大学生考研抉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风貌、学习目标、人生追求,有利于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从而有的方矢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一、大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对象与方法

鉴于网络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次调查采取传统的文字版问卷调查和现代的网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把一般性的问卷调查和以个案性质的个人访谈相统一,通过以广受大学生和研究生青睐的“校内网”(www.xiaonei.com)为载体,以网上问卷调查为主要方式,在照顾到性别、年龄、学科等项目的平衡同时,提高调查的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的做到调查对象的全面性、针对性和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文字版问卷100份,发放对象为随机选取的河北农业大学本科生,收回问卷85份,有效率85%。网上填写的问卷为400份,其中主要是大三、大四学生,也有部分大一、大二学生和少许的研究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职业发展、更好更多的教育、去更好的学校、换换专业、家里的要求、朋友的影响、随大流、学术研究、为了能和爱人在一起、为实现自我价值等十一项。

二、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一)大学生具有很高的考研热情。

从文字版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倾向于考研的同学占绝对优势。85人中有53%明确表示考研,23.75%表明不会考研,而是选择就业、创业或者出国留学,23.25 %还在犹豫是否要选择考研。从年级看,大二学生基本上徘徊于考与不考之间,仅有16%左右的人坚决选择了不考研;大三的被调查者中有48%的人已经决定考研;大四选择考研的人数过半,表示曾经有过考研意向的人更高达89%。

(二)诸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考研的选择。

从网上问卷的调查来看,有48%是为了以后的就业考虑;22%为了受更好更多的教育;8%是因为职业发展的需要;12%的人想去更好的学校和2%想换换专业;家里的要求和朋友的影响仅各占1%;还有8%是因为随大流;17%是学术研究的渴望;2%是为了能和爱人在一起;18%为实现自我价值。影响大学生作出考研选择的因素很多,涉及到大学生生活、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大学生决定考研的主要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社会因素是大学生选择考研与否的重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富有生机、朝气蓬勃,思想积极向上,但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社会压力,如就业压力、对社会发展的认知与专业的“冷”、“热”变化等。各种社会因素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也成为衡量考研与否的重要砝码,“找到一个好工作”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成为确定考研的动力和诱因。在社会因素的激励下,部分大学生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长及其人生发展,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路而只是在压力的迫使下要盲从地赶潮流、不切个人实际地一味加入考研队大军。考研的前提未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上,考研的目的也不是为国家为人民谋福祉求发展的正确选择之中,造成考研过程中出现不能良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易形成为共同的学习营造和谐融洽、团结互助的氛围。

(四)大学生处理考研行动的理性化有待提高。

在个人访谈中发现,大学生跟从个人的考研动力、对现实情况的理性审视,投入考研大军中,从占座上自习、购买考研资料、通宵自习等综合情况来看,大多数能够比较合理地确定考研的经济和时间投入,能够较为理性制定经济与时间消耗,使得自己可以形成规律化地规划和执行经济开支、时间投入和综合实践,正确处理考研与专业学习、个人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协调关系,此种情况是良好的态势。但也应该看到,部分大学生过于专注,不惜经济与时间的投入,甚至荒废本专业学习而一心只为考研,使得个人放弃必要的社会实践和休闲娱乐,把自己局限于狭小的考研空间,这对高校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极具负面影响的,对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反思和行动。

三、积极关注,主动投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做出科学的价值选择

(一)积极关注,引导大学生做出科学的价值选择。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关注大学生的考研行为,通过班会、学生干部会议、深入学生宿舍和与学生谈心等途径,及时了解大学生考研动机与心态,掌握大学生考研行动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以全面介绍和综合分析考研的意义、考研对不同人的得与失、是否适合个人的长远发展等诸多大学生关心考研的热门话题为媒介,提高大学生对考研热的理性认识,帮助他们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个人的价值选择;通过抓主要矛盾,重点针对占主要因素的考研动机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扭转和更正大学生中“为了那一个高学历”而选择考研等各种不成熟、不科学的的动机和心态,引导大学生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实现其价值选择的科学化、长远化,推动大学生的健康成才与成才、个人的科学发展。

(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考研行动的科学化。

大学生既要准备考研,为考研付出自己的艰辛劳动,同时又要合理规划个人的经济、精力,做到综合与协调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把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个人情况的、较为合理的考研计划,既做到考研过程中经济、精力与情绪的健康运行,把考研的各种要素与行动控制在个人的承受能力之内,又能够正确地处理考研与专业学习、考研与个人生活、考研与个人综合发展等各个层次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并进,做到学业与事业的双丰收。同时还要关注备考研究生的同学的心理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与心理活动规律,从大学生的选择出发,分析不同大学生的需要层次及其产生原因,确立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及时满足其合理的心理与思想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入心、入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主动投入,为大学生考研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投入到对大学生考研的关怀行动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如广泛关注、了解各个大学生的学校特色、招生信息、专业设置等考研选择的各种因素,在团委及教学楼设立专门的公示牌,及时地向大学生宣传、推介和公布,拓展大学生的选择和关注视野,为大学生的考研选择提供选择参考;在教学楼开设专门的考研自习室,为备考研究生的同学提高固定、安全、良好的学习地域和学习环境,并以学生干部为抓手,加强考研自习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和大力提高考研自习室的综合功能;邀请已考研成功的师兄师姐为即将和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分享其考研路上的经验、教训与感悟,回答备考研究生的同学的疑问和咨询,使得备考研究生的同学对考研有更清楚的认识,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多走捷径,较少不必要的精力、经济和情绪的消耗,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清晰的头脑投入考研行动之中。

(四)培育高雅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考研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

校园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而且对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转化为环境中大学生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高校应当大力营造以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外来文化为补充的校园文化,不但要体现学校特色、注重促进学生发展,以良好的教风、学风为依托,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而且还要经常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融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精神、竞争意识,增强其个性发展,增强自我意识,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合作,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思维与判断能力,帮助他们作出更加符合自身科学发展的人生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希莲.大学生考研热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1,(6):173.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 篇4

15学年第二学期

王婉佳

一、摘要

و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了解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的先决因素,通过讨论得出“大学生的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所有人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大学生入党动机做一个初步探讨。

本研究通过资料查阅、网络搜索、百度提问等方式,全面整理我院入党学生的整体情况,还通过问卷调查、听课、等手段,采用比较法,对我院学生入党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入党动机 大学生 调查 分析 解决建议

二、引言

当前,大学生入党热情日益高涨,高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据教育部有关信息,仅2002~2008年间,全国每年新发展的大学生党员由16.8万人增加到106.7万人,2009年全国大学生党员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8%。然而根据笔者在工作中的初步了解,与学生党员数量激增相对应,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现状。加之大学生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功利化的入党动机变得越发明显。

动机是推动或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大学生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入党动机多样化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入党动机,从而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概念解释: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入党动机作为一种内在的思想动力支配着一个人要求入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支配下,才有可能推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自己逐步达到党员标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如果把那些存有不健康的和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入党动机的人吸收入党,必然给党的机体带来不良影响,会对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社会大学生不断增加。大学生入党热情日益高涨,所以我们这份调查报告的题目是《关于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调查了解目前佛职学生对于入党的态度、看法及原因。

调查对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的是网络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1、搜集资料,编制问卷,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设计问卷。

2、总结调查数据。

3、结合调查数据与学生入党动机现存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整理调查报告撰写成文。

四、团队研究进度安排

2015年5月10日确定社会调查报告的研究思路及方法,规划研究进程

2015年5月10日布局统筹,团队分配任务 2015年5月14日进行资料收集,设计调查问卷 2015年5月18日收集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2015年5月19日撰写报告摘要和引言 2015年5月22日整合汇总相关资料 2015年5月25日撰写总体相关分析报告 2015年5月25日完成调查报告工作

五、研究结果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公开征集答卷,最后回收100份答卷,以下为问卷结果。

1、你是属于哪个系别?

调查显示:属于财经系的学生占46.90%、工商系17.70%,汽车系占11.5%,机电系占17.7%,电子系占6.19%。

2、你的性别?

调查显示:女生占51.96%,男生占48.04%。

3、你大几的学生呢?

4、你现在的政治面貌是?

调查显示:共青团员占56.86%,入党积极分子占26.47%,预备党员3.92%,群众10.78%。其年级分布,大一占8.00%,大二33.50%,大三29.00%,大四29.50%,大一学生学生所占比例较小的原因是大一学生群体中党员数量较少,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平时感受学生党员的作风和行为,而且从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到一个党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5、您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任务、基本路线、党员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是否了解?

调查显示:很了解占19.61%,了解一点占62.75%,不了解占17.65%,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大了解有关党的知识,大学生对党的知识是有点欠缺,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任务、基本路线、党员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制度还是比较了解的。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等,已经深入人心了。解决措施:(1)学校可以开有关党的讲座。

(2)可以多举办有关于党的知识竞赛方面的内容。

(3)学生可以上网查阅学习有关党的知识

6、你觉得大学生入党难吗?

调查显示:67.6

2的学生觉得入党较为困难;只有少部分同学觉得入党不难。ه

(1)入党难:入党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且你也必须通过相应的考核,但中国在中国这个国家,很多人加入共产党的行为,与其说是对共产党的认同,不如说仅仅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政府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防止他们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是希望共产党党员占全国公民的比重提高的。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当今共产党党员数量空前巨大了

(2)入党不难:能够抓住老师的眼球,而且很自信我写的内容比别人的新颖得多,也很诚恳。拥有让别人主动找你的本领,只要写一份出色的入党申请书,一定要做到诚恳+新颖!保证成功!在网上找一些有关入党申请书的内容照抄是可以的,但主要复制一些定义类的内容,不要大段大段的复制粘贴,这是最没有水平的行为

7、若你现在还不是党员,你是否打算申请入党?

调查显示:大学生申请入党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中在这个调查报告中占最高比例,达到调查总人数的36.27%,这缘于他(她)们对共产党的事情有比较深的了解。另外,有19.61%的人正蠢蠢欲动,准备递交入党申请书,他(她)们可能受其他人的影响,又或者是注意到了入党的好处等等„„而有31.37%的人暂时没有入党的愿望,其中,我想是因为他(她)们一方面不关注社会时事,另一方面有可能是觉得共产党员跟普通群众没有任何区别。然而,12.75%的人根本没有打算入党。因为他(她)们觉得,入不入党也照常生活,国家大事与我无关,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足够了,入党是多此一举的。

8、在大学期间,你对入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

调查显示:积极态度占50.48%,不积极占17.14%。无所谓占32.38%。

(1)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对于入党热情高涨积极入党,目标明确,目的单纯,态度端正,有始有终。愿意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做贡献。

(2)少数同学对党毫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不去关心,不想入党或入不入都无所谓。觉得没有意义,不自由麻烦甚至对党有不良看法等。他们不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入党事情,只是浑浑噩噩地度过大学生活,甚至对别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包括学习等。大多由于教育因素: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在思想教育内容上不能够与时俱进,教育方法上依然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党课等内容枯燥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党建工作者的信息汲取渠道和质量有时还不如培养教育考察对象丰富多元,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教育联系人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由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主体是辅导员,出于工作需要有时也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使得某些学生对党员及党表示失望。还有认知因素。大学生往往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欠缺,加之年纪轻,社会阅历浅,缺乏政治鉴别能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理论疑惑区和一些深层次问题,这是造成入党动机不端正的重要原因。

9、你周围的同学关于入党的态度?

调查显示:经调查发现,我们对周围的人想不想入党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中,所有人都想入党的占了9.52%。这也证明了他(她)们具有比较强烈的政治意识,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大多数想入党的占了53.33%。这反映了大多数人相信党,认为共产党是可以给人们带来便利的。相反,持无所谓态度的占了37.14%,这恰恰是“心中无党”,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不关心天下事。

10、你认为大学生入党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可多选)

调查显示:随波逐流的同学占18.10%;认为入党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占52.38;注重考虑现实利益,有利于以后找工作和升迁占67.62%;视入党是一种荣誉占51.43%;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希望,为了给家人争光占35.24%;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占26.67%。根据以上的调查,大致可以把这些同学分为以下类型:

(1)联系实际型

入党确实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像方便找工作等。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身份或资格,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也无可厚非。反而,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入党、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因为政治不是游离于个人发展的异已力量,它与个人成长是密切相关的。政治素质本身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入党又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有些过份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这种倾向再多就会演变成下一种功利型。所以这类型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倾向。在入党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这类和投机功利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就业因素。因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现状严重供大于求。在这种买方市场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具备各种能力和成绩外,许多用人单位也十分看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素质,党员无形中成为某些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条件。这些就业现状使不少大学生把获取一张党票作为自己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以便于毕业时增加择业竞争的砝码。

(2)投机功利型

不少人认为入党可以加学分,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定等。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了在就业竞争中取胜,分到好单位,有个好前途,以“捞党票作为护身符”。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受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党员→从政→谋利的成长思维路径,或轻或重地在其脑中根植。因此,他们往往掩盖自己真实的入党动机,在表面上积极要求进步,以争取入党。但一旦当个人利益与党员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就可能会讨价还价,坚持个人利益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除去去社会就业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期盼,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过分溺爱。在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往往是“重智轻德”,忽视子女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子女价值观念功利化的问题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往往会造成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反差,使学生陷于入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大学生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

(3)盲目从众型

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部分学生因为大家都想入党于是他也想入,别人加入党申请书他也交。但只是直接下载或抄袭别人的,对党与入党的真正目的并 不了解。而且不少是受到家庭或是朋友的影响,并非自身期望。只是觉得入党可以增长面子,跟随潮流。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虚荣性,他们虽然也希望入党,期望对祖国对人民能做出一些贡献,但因认识上未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往往会半途而废。而且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对党并不能做出实际的贡献。原因——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不成熟,对党的认识、党建理论了解不够,入党动机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学生处于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非常活跃,充满矛盾;而且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与申请入党学生规模的比例较为悬殊,党建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大多只注重初期的教育考察,对入党后的再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量化培养倾向;存在突击准备材料、轻过程教育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入党动机和党员质量。

(4)纯洁端正型。

这部分同学自称信仰共产主义,入党的目的是为了祖国、民族的利益。他们的学习目的比较明确,比较刻苦努力,对自己要求严格,积极靠拢党组织,时时起带头作用,较好地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11、在一些关键时刻,您身边的共产党员的表现如何?

调查显示:表现突出占26.67%;表现平平58.10%;表现不佳占15.24%。主要有以下表现

(1)表现突出:坚持艰苦奋斗,在持续优良传统中践行群众路线。艰苦奋斗与群众路线紧密相关。咱们的工作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不可分。因此,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和具体要求,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做到标准不降、本色不变、作风不浮。

(2)表现平平: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贯彻落实“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礼貌服务”的要求还不够自觉,个别时候还做不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有时还做不到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

(3)表现不佳:做事半途而废,没有积极性

12、你认为当前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哪些不足?

调查显示:从以上图表中得出:当前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很多。其中,以“追逐个人名利,注重个人发展”的思想最为严重,“政治素养不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较差”、“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缺乏奉献意识”等也是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不足之处。综上所述,当前学生党员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政治素养,增强奉献意识,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

13、您认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哪些重要的条件?(多选题)

调查显示:و

و根据调查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包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良好的人际关系、杰出的综合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其中持这些态度的学生占了百分之六十多,体现了学生们对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体现在综合能力和品德方面,可见学生们认为党员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很高,同时也是对党的一种敬仰。而少部分学生则认为大学生党员需要有优秀的成绩或是其他方面的素养,可见这些学生认为大学生党员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知识有素养是一个党员应具备的条件。

六、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建议

1、加强思想教育。共产主义,是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精神支柱,是革命热情、革命毅力、革命斗志的内在动力。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解决好从思想、灵魂上入党的问题。当前尤其要重视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用思想武装头脑,注意理论学习的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和时代性,着重把握理论的实质,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不断克服和纠正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

2、弘扬先进典型。进行榜样激励引导。党员形象是党员个人世界观的外在表现,是党的优良传统与新的时代精神在党员身上的体现。入党积极分子,是未来的党员,同样也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刻苦学习,自觉奉献,坚决反对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生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同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先人后己,先公后私,乐于助人,时时处处做群众的表率。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先进典型的作用,让先进旗帜高高地飘扬。挖掘身边的“闪光点”,对大多数大一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身边的先进事迹学习教育起来更直接和有效。要十分注意发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闪光点”,通过有效的宣传,让其产生激励、推动和扩散的效应,发挥作用。

3、培养服务奉献意识。对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列宁曾说过,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学习,是从星期六义务劳动开始的。一是进行社会参观考察,学习献身精神。如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展览会,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考察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学习新时期共产党员为建设社会主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二是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体验奉献意识。如参加各种帮困扶贫、知识咨询、爱心资助等活动让学员们感受社会需要、人间真情和国家建设的成就,了解肩上的责任,增强奉献意识。

附件二调查问卷

1、你的性别? 选项1:男生 选项2:女生

2、你是属于哪个系? 选项1 : 汽车系 选项2:机电系 选项3:电子系 选项4:工商系 选项5:财经系

3、你是大几的学生呢? 选项1:大一 选项2:大二 选项3:大三

4、你现在的政治面貌是 ? 选项1 :共青团员

选项2 :入党积极分子 选项3:预备党员 选项4 :群众 选项5 :其他

5、您对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任务、基本路线、党员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是否了解? 选项1:很了解 选项2:了解一点 选项3:不了解

6、您觉得大学生入党困难吗? 选项1 :难 选项2 :不难

7、若您现在还不是党员,您是否打算申请入党?

选项1 :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

选项2 :准备递交入党申请书 选项3 :暂时没有入党的愿望

选项4 :根本没打算入党

8、在大学期间,你对入党抱着什么态度? 选项1:积极 选项2 :不积极 选项3 :无所谓

9、您周围的同学对于入党的态度? 选项1 :所有人都想入党 选项2 :大多数想入党

选项3 : 少部分人想入党,其他人持无所谓态度

10、您认为大学生入党(包括自己在内)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可多选)

选项1 :因为大家都申请,自己不申请就太落后了 选项2 :入党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而且会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

选项3 :注重考虑现实利益,有利于以后找工作和升迁

选项4 :视入党是一种荣誉 选项5 :为了不辜负长辈的希望,为了给家人争光 选项6: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选项7 :其他

11、在一些关键时刻,您身边的共产党员的表现如何? 选项1 :表现突出,令人敬佩 选项2 :表现平平,等同一般群众 选项3 :表现不佳,令人失望

12、您认为当前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哪些不足?(可多选)选项1 :缺乏大局和全局意识 选项2 :政治素养不高

选项3 :追逐个人名利,注重个人发展

选项4: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政策水平较差

选项5 :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缺乏奉献意识

选项6 :没有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 选项7 :其他

13、您认为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哪些重要的条件?(可多选)选项1 :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选项2 :优秀的学习成绩 选项3 :良好的人际关系

选项4 :杰出的综合能力

选项5:无私的奉献精神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篇5

调查时间:2013年5月30号

调查地点:学校钟楼广场

调查对象:100位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研讨

调查人:

调查分工:

调查内容及目的:

是否有考研的打算、对研究生自费政策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对研究生自费政策的看法及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考研计划

调查背景:随着新政策的出台,关乎14年考研的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以及对未来职业和人生的选择规划有很大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

摘要:

此次针对大学生对明年即将实行的研究生自费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对自费政策的看法及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考研计划等问题对三十位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考研、自费

引言:

研究生收费制度进入人们的视线由来已久。从1999年起,每年新学期开始都会有关于“读研全面收费”的消息传出。2006年,3所高校开始研究生培养机制试点改革,此举曾一度令有意报考这些学校的考生打算避开试点学校而投考其他高校。2007年,试点学校扩大到17所。2008年,全国56所设置研究生院的普通高校都进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范围,这些院校将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所有学生都要缴纳学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必由之路2013年2月6号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从免费读研到像本科生一样缴费上学,“读研收费”这一话题影响着许多考研学子的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甚至会改变相当部分考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人生道路。那么对于广大学子而言,今天的考研意味着什么?如今的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面对即将实行的新政策,我们该做出何种抉择呢?是继续深造还是面对现实?

调查结果:见附图

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人员分布及考研动向

7%是大一同学,43%为大二同学,只有50%是大三同学。其中30%的人确定考研,33.33%的同学还在摇摆,其余则坚定不考。本项只是对被调查人的背景和基本考研意向进行判断。

2.对自费政策的了解程度及是否影响考研计划

10%学生对此政策不了解,80%同学知道一些,10%同学了解。其中有40%同学不认为政策会影响自己的考研计划,47%同学认为有一些影响,很少同学会认为有很大影响。基于大部分人的不了解却得出很少人认为会有大影响的结果,认真讨论后认为原因有以下:

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学费不值一提;二家境一般,但有独立精神,认为凭借自己能应付学费。也许包括国家对教育大力扶持,给了这些人信心。但缺乏了解之后的判断,不得不说是有些轻率,尤其是关乎未来选择的。

3.对研究生自费政策的基本看法

53.33%同学认为自费政策是大势所趋,26.67%同学考虑这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漠不关心。从这里也能看到大部分人是支持自费政策,至少不反对。但是接近40%同学对新制度对人才培养作用不清楚,33.33%同学认为对人才培养弊大于利,只有26.67%的同学认为是利大于弊。我们在问卷最后设计一个简答题——研究生自费的利与弊,收集观点如下:利大于弊者认为能提高研究生素质和竞争力,因为考研人数减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弊大于利者主要考虑的是贫困家庭学生无法完成理想,经济压力太大;还有部分说不清楚因为自己了解太少。在大部分人对自费政策不了解,对人才培养作用不清楚的情况下,依然坚定认为自费为大势所趋,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国家相当拥护,有很大信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待问题不够理性。国家需要拥护者,但更需要有独立精神的年轻一代开拓创新。

4、自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4%同学认为新政策会使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增加学生学习动力。改革后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一考定终身在研究培养方面,有公费和自费之分,公费与自费的评判标准是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如果复试后按照排名被定为公费,那么研究生3年都是公费,如果复试后按照排名被定为自费,那么研究生3年都是自费。研究生收费政策以后,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如果你第一年被评为二等奖学金或者没有被评上奖学金,你可以通过一年的努力,在研二的时候争取评上一等奖学金。

在新的研究生收费制度下会给本科生带来挑战,45%人认为新政策会使学费负担加重和家里贫困的有志之才因学费问题不能接受更高的教育。70%的人认为考研人数会下降,研究生自费政策出台应谨防“伤及无辜”,这就对奖助政策提出更高要求。学校对于学生的家庭条件要有详细了解,对于不同情况学生的奖助金额要有客观标准,对于奖学金及助学贷款的发放更应公开透明„„更为复杂细致的工作需要不断落实和完善。

小结与建议

有些同学面对这项政策盲目恐慌,即使了解的那些人也是一知半解,连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都搞不清。在此次新政策当中,对全国高校研究生的一大影响在于,对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一万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这项政策影响更多的是专业型硕士,而对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影响不大。事实上一些同学的确听到这个政策放弃考研,他不认为自己能够获得奖学金用以支付学费生活费。但是这仅限于贫穷需要考虑钱的学生,对富裕家庭影响少。一个真正想读书的人是不会因为这个政策而退后的。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已经成年,拥有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找到一份合适的兼职或

通过帮助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做事得到相应的补贴,加之国家也对研究生的奖助政策进行了改革。因而研究生自费政策并不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在面对新政策的时候,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去详细地了解它,学会全面看待问题,客观评价政策,之后再采取行动。

对于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关于研究生自费政策的各种信息,其中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广大同学对即将实行的自费政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即将实行的自费政策很多学生有一定的误解,在自费的同时国家也完善研究生奖 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从一些报道中了解到研究生要完全自费了是对于“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误读,新政策对于未来的考生甚至是好事。高校专家指出,既然国家增加了拨款总额,研究生的平均收入肯定有所增加,总体上来说,改革之后硕士生的补助学金总体上远远超过以往;而在大部分高校,学费也将被研究生补助和奖学金抵消。此次政策出台的最大意义在于,“研究生公费制度”这个名词从此成为历史。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篇6

--------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看法的社会调查报告

08020711 统计08020719 金亚

调查背景

漫漫求学路,如果说高考是一道槛儿,那么考研就是一条难跨的梁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们“天之骄子”的光环已经失去了往昔那灿烂夺目的光彩,于是追求更高的知识层次,考研成为新的学习主流。招生人数一扩再扩,莘莘学子废寝忘食,在校园里,“君考研否”的流行就像中国人问“吃了没”一样的普通平常。

在度过无忧无虑的大

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

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据此,作为一个也即将走向大四,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我在暑假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进行了实践调查。

调查目的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真实地了解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学习条件。

调查对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贸学院学生。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在这次的调研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读研还要读三年,只是为了把就业往后推迟三年而已,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况且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业情况谁也无从知晓。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出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还在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会的时候还可以以其他途径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

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

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30%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由考研人数的显示,21.3%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63.8%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一种观点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考研女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求得一个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另一种观点是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现在不想参加工作。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0%学文科的同学,认为考研没有必要,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

区别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确要比本科生高很多,所以认为理工科学生考研还是有必要的。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65.3%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4.7%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07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要看到考研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太高的学费负担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放弃。”在我们被调查者中有45%的同学来自农村,33%的来自县城,22%的来自于城市。而他们的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8.9%,300---500元的占48%,500—800元的占34%。在考研的同学当中45.1%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40.4%了解一些,仅有4.5%同学非常了解,还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对此,希望广大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更充分地准备考研。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当然还有13.6%的同学没有想好。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

结束语大学生要对自身和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要立足于客观实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不要盲目从众,必须认清自己,清楚的认识、设定目标的可行性,有长久的积极性和热情,有认识的前瞻性。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时,不要以为的追求当前的热门学科,要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为之奋斗的事业。其次,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在这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牢记自己心中的奋斗目标,从紧张的学习中寻找乐趣。——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注意张弛有度,在紧张中放松自己,切不可搞疲劳战术,以身体为代价。此外,在准备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各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附录: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的调查问卷

1.您所在的年级?

2.您所学专业是什么?

3.您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考虑过考研?

A刚上大一就这样打算B大三毕业才匆忙决定

C 完全没有想过D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大二时候开始计划

4.您了解考研吗?

A了解B一知半解C完全不懂

5.您对跨专业考研有什么看法?

A完全是痴人说梦B跨专业应该是考研的主要目的C跨专业考研太困难、但未尝不可

6.如果您选择专业的话会选择哪个专业?

7.您会选择普通学校的重点专业,还是重点学校的一般专业?

A前者B后者

8.您觉得考研最难的是什么地方?

A坚持B专业课

C英语D数学

9.如果您决定考研的话,您会找专门的考前辅导机构给您做考前培训吗? A是B否

10.如果您已经是硕士研究生,您还会考更高的学位吗?

A会考虑B不会

11.无止境的学下去考下去,或者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您会选择哪一个?

A前者B后者C看别人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篇7

关键词:警察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党员素质

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如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更是党建工作者培养、考察、发展党员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从2011年底开始,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随机面谈、典型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在中央直属院校及地方警察院校3所院校的部分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中开展了“警察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调查”, 对学生进行入党动机等相关因素调查分析。问卷调查以不署名的形式, 类型分为单选、多选、主观题共3类11道题, 共发放问卷1 250份, 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 076份, 有效回收率为86.08%。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入党的内在因素

从调查中得知, 多数学生入党动机正确, 能把共产主义的信仰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希望通过入党提高自身素质。51.95%的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 希望通过加入党组织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在调查中也发现, 少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入党态度消极的占调查人数的3.34%。 (详见表1)

单位:人, %

(二) 对当前学生党员综合表现的满意度

针对这三所警校开展抽样调查, 对学生党员的平时表现, 54%的党员 (含预备党员) 、57%的入党积极分子认为学生党员发展后表现一般, 只有34.73%的普通学生满意, 学生党员定位不准确, 这显示出发展的学生党员距离党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详见表2)

单位:人, %

(三) 对共产党组织的认识程度

对共产党组织有一个较全面正确的认识, 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确保一个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在当代警察大学生中, 多数同学对党组织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对党的章程、党的基本理论非常了解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36.89%, 在部分学生心中, 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缺乏全面的认识, 只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缺乏更多的认识。 (详见表3)

单位:人, %

(四) 影响个体入党动机的外在因素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内在动力, 但在动机的形成过程中也会受到外在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时会激发或者改变一个人的入党动机。表4表明的是影响学生入党动机的重要因素;表5表明新时代的优秀党员代表如任长霞、周国知、孙炎明等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国共产党未来的希望, 也坚定了青年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单位:人, %

单位:人, %

以上四个方面表明当代警察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总体上是正确的, 但同时也体现了警察院校的大学生在入党动机方面存在多样性, 复杂性。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对党认识的偏差性所产生的不良入党动机, 提出解决方案, 一定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党员。

二、不良的入党动机成因分析

(一)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主义建设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情况发生了快速而复杂的变化, 实用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陆续出现。这些社会失范性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案例:在访谈中, 张同学讲述, “自己曾无照驾驶摩托车, 途中被交警抓了, 最后私下掏了500元就解决了。”类似这样在生活中权钱交易的现象, 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难免带来负面的影响, 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冲击。

在问卷中有28.25%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入党动机是为了将来的工作, 在个别访谈调查中还反映出这样的情况。

案例:李同学讲述“个别学生为了达到目的经常拉拢同学, 以争得更高的选票, 目的是解决入党难题”。在这种特殊环境呈现复杂多变的状况下, 一部分大学生接受着正确的思想教育, 沿袭着党的革命精神。而另一些大学生在这种转型中把握不了正确的方向, 把入党作为谋取私利的资本, 产生了扭曲的人党动机。加之, 社会舆论, 人民群众对党员身份的过分关注, 这些大众社会里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 无论对个体或是一般小群体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

当前许多家长只重视子女的智育发展, 而轻视对子女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案例:秦同学告知“从小父母就注重自己学校课程科目的学习, 很少让看新闻, 缺乏对时事政治的了解, 缺乏对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习”。

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金钱至上观点的笼罩, 渐渐让部分家长忽略了对党的认识,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子女价值的观念。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部分学生陷于人党动机的激情与理性困境中, 从而影响大学生入党的进程。

(三)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不足

学校在开展政治理论和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中时间紧、任务重, 对大学生实际思想问题的解决还不够完善, 思想上入党的要求不够充足, 往往对学生入党, 在入党前教育较多, 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不足。

案例:在面谈中, 通过刘同学了解到, “入党前提出了许多条件, 以严格的测评方式进行考核;而入党后, 缺乏有的地监督体制及奖惩措施, 导致部分学生开始放松自己。”

针对学生本身, 他们还总想通过各种途径在其他同学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 证实自己的能力, 通过问卷, 9.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入党动机是“证实自己有能力”, 而学校往往对学生这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四) 个人心质的原因

1. 从众心理。

少数大学生申请入党是受校园环境的影响, 具有从众心理。有些同学看见别人提出入党申请, 也就“随大流”地向党组织盲目递交了人党申请书自己也跟着申请, 自己没有成熟的思考, 面谈中, 当问及“你为什么入党”等问题时, 了解到少数同学缺乏对党的认识, 不明白真正入党的意义, 这是一种盲目性的入党, 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

2. 放任心理。

访谈中, 张同学讲述, “自递交入党申请书后, 做事认真, 积极表现, 争取早日入党, 结果一天与某同学打架, 被老师批评教育后, 认为没希望入党了开始沉沦。”有些学生因发生一次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就开始放松自己, 不重视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而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因一点挫折如:课程补考、受到纪律处分等不是吸取教训而是自暴自弃、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三、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几点建议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需要有一个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不断培养与磨炼的过程。而国内大环境的净化, 以及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的改变都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人党动机。

(一) 社会环境方面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都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 社会大环境的纯洁良好, 对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起到积极作用。国家要加大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监管力度,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各地政府要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如组织警察大学生系统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到各地公安局、监狱、劳教所等符合专业的地方实习。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在基层中锻炼自己, 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

(二) 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子女从思想上真正入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 涌现出了许多无私无畏、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 他们中有些甚至为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父母应该以革命先烈和现实的英雄模范的事迹教育子女。在家庭中, 父母可通过讲述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来感化自己的子女, 通过感情与党情的衔接, 青年一代一定会在父母的感化下努力奋进。

(三) 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 要对社会环境中不良信息进行有效过滤, 大力宣传和弘扬社会中积极、温暖、阳光的一面。其次, 要有组织地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的一些活动, 树立党的观念, 如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有关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活动、听党课、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大会、有关先进人物的报告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入党的学生去体验党内生活, 接受党内生活的熏陶, 让他们从这些生活中汲取政治营养, 提高认识, 端正态度, 明确努力方向。最后, 关于加强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要求:

1. 认真审查材料, 把好第一道关。

认真确认学生党员的入党材料是否真实齐全、入党程序是否完备和符合规定, 确保党员的质量。对于那些年龄不满18周岁、入党材料作假等不符合党员条件的, 不予承认并一律退回原籍,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的人进入党内。

2. 采取多种方式, 帮助学生党员树立党员意识, 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首先, 通过老党员的经验来教育新生党员戒骄戒躁、汲取精华、传承精神。其次, 将学生党员的基本情况公布于众, 采取挂党员光荣牌等方式, 让广大同学对学生党员进行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监督;同时, 要给新生党员适当地压担子、交任务, 让他们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最后, 加强对学生党员考评机制、奖惩机制相结合的完善。在调查中, 有37.4%的同学希望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党员的奖惩, 21%的同学希望学校给予精神奖励, 31.5%的同学希望给予物质奖励。因此, 各高校还须进一步创新考评与奖惩机制, 在及时批评、教育考评不合格的党员同学的同时, 表彰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涌现的先进典型, 形成争优创先, 不断进步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学生入党宣誓仪式对学生的激励教育作用, 跟踪教育培养体制, 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 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使他们明确奋斗目标, 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还要强化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 督促预备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我们还要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 全方位考察入党积极分子。

(四) 个人主体方面

1.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从思想上真正入党。

解决思想问题, 提高思想上的觉悟, 培养正确的入党动机, 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需要经过不断地认识和提高来实现。因此, 对党员的发展程序化, 系统化有待加强, 入党后巩固教育不足, 应该从自身出发, 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其次, 加强对自身“三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可以自发组织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学习, 进行红色旅游或观看红色电影, 从中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上述原则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防止大学生在思想上入党动机出现偏差, 增强学生对党忠诚性与使命感, 从而提升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作用。

2. 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 人们的正确认识, 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并不断循环往复, 才能获得。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践, 要求入党的同志不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 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 让学生们认识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凸显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不强调宽泛、空洞, 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如:积极打扫宿舍、教室卫生, 提前站队集合,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以实际行动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高尚情操, 增强学生对党执行力与行为文化的教育, 最终达到修齐治平的境界。

3. 在党员模范人员的带领下, 以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加强实践锻炼, 提高党性修养, 提高思想理论素质,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身作则, 长期接受组织的考验, 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学生党员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 学校应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和管理。学校可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 加强对学生党员理论知识的教育, 提高学生党员的文化品位和素养。同时,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党员发展、考核机制, 不断提高党员素质。警察院校的党员发展工作有其特殊性, 因此, 在发展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严格把关的关系。对于已预备的党员, 要有目的、有针对的进行跟踪考察、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能力和修养。

总之, 当代警察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分析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十分深刻的课题。作为当代的警察大学生, 思想上始终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在党的模范人物的感召下, 认真思考为什么入党、入党后应该做什么, 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目标、思想的坚定, 认清共产主义, 确立自己未来肩负的社会责任, 自觉地将自己置身国家命运、社会规律及人生意义高度结合的精神境界。党建工作者要深入扎实地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并明确要以增强党性、发挥学生党员作用为目标, 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要不断总结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经验, 探索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思路。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要把握“质”和“量”的统一, 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培养学生党员和锻炼成为一个有坚强党性和时代觉晤的、清醒的、有作为的优秀共产党员, 将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不断发扬光大, 共同向着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奕林.入党培训材料[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2]马新发, 雷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钱芳莉, 胡钦太.信仰之路——新时期高等学校党课教程[M].北京: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姚恒苗, 佳瑛.世界人生观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5]张建国.党的建设和党性修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6]高峰, 等.人民警察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7]马建刚.人民警察意识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关于大学生考研动机的问卷调查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阅读动机;信效度

分类号 B841.7

阅读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是个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阅读水平高低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已将阅读素养作为重要评估内容(王晞,黄慧娟,许明,2003)。阅读也是提升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2014)。阅读还是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重要方法(王鑫强,2009),实证研究表明阅读疗法能有效降低压力和抑郁(Ramona,Oana, & Daniel,2013)。一个国家人民的阅读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發展潜力,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郝振省,陈威,2010)。《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形成书香社会”。除了要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外,公民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是形成书香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阅读动机是激发阅读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激起和引导个体行为朝向阅读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它对阅读具有指向、激发和维持作用(柳长友,2007)。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阅读动机对阅读技能、阅读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并且阅读动机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条件,阅读动机与阅读成绩、阅读素养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Sarah,Lynne,Yvonne, & Sue,2015;宋凤宁, 宋歌, 佘贤君, 张必隐, 2000; Mucherah & Yoder, 2008; 高军, 邓辉, 2013; Wigfield & McCann, 1995)。研究阅读动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现状,针对不同的动机类型提出相对应的增进方法,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提供阅读服务,并为高校开展阅读教育和指导提供参考。

问卷法是当前对阅读动机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国际上主要以儿童为对象研究阅读动机,因此开发出许多青少年及儿童问卷,例如阅读动机问卷(Motivation for Reading Questionnaire,简称MRQ)、阅读动机剖面图(Motivation to Read Profiles,简称MRP)以及早期阅读动机和态度量表(Emergent Reading Motivation and Attitudes Scale,简称ERMA)。国内则有柳长友编制的中学生阅读动机问卷(Gambrell,Palmer,Codling,Marie, & Mazzoni , 1996;Sperling,Sherwood, & Hood,2013;柳长友,2007)。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方式、人生目标的变化,个人的阅读方式、阅读动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与儿童的阅读动机有所不同,成人的阅读动机更多受到内部动机和自我调节的影响。随着阅读社会经验的增长,个体将阅读纳入到内在价值和自我系统当中,有学者据此编制了成人阅读动机量表(Schutte & Malouff,2007)。但是目前面对成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研究进展还是相当缓慢,有研究还指出不同文化中阅读动机存在差异(Mucherah & Ambrose-Stahl,2014),那么根据我国国情开发大学生阅读动机测量工具就显得较为重要。另外有效的测评工具应当经过信效度检验,以保证问卷的质量,但是国内目前可查到的只有陈晓莉(2010)编制的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但该问卷有两个维度含义不清,结构效度有待验证。研究者结合国内大学生阅读动机的特点,以心理测量学理论为基础编制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以期能够提供一个有效评定大学生阅读动机特点的问卷。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工具

阅读动机问卷的初步形成:采用开放式问卷,参考他人研究结合个别访谈,并经过专家审定程序,初步形成阅读动机问卷。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28名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现状,开放式问卷问题包括:你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你觉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什么因素会促使你主动去阅读?对开放式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

参考陈晓莉(2010)、柳长友(2007)、Schutte和Malouff(2007)等的研究,结合个别大学生的访谈以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确定阅读动机的维度,形成阅读动机初始问卷,包含题项45个。

请图书馆领域专家2名、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者各2名对问卷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删除不适合的题项,修改有歧义的题项,最后确定33个原始问卷题项,形成阅读动机问卷理论构想,阅读动机一般涉及情感抒发、阅读体验、社会认同、社会交往、学业发展、职业发展。采用Likert 5点计分,“非常不符合”记1分,“比较不符合”记2分,中间状态记3分,“比较符合”记4分,“非常符合”记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测者在这一方面的符合程度越高。

nlc202309021617

1.2 对象

样本1:从某高校抽取28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用于编制初始问卷。

样本2: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某高校抽取大一至大三500名学生,施测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获取有效问卷466份,问卷有效率93.20%。其中,男生183人,女生283人;文科192人,理科274人;大一171人,大二197人,大三98人;城镇234人,农村232人。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井贤严 王鑫强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1.3 数据采集

本问卷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上课时间或者课余施测,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对收回的问卷进行有效性判断,剔除无效的问卷。

1.4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7.0和Lisrel 8.7进行统计处理。首先,对所有466份有效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以考察项目的区分度。其次,将样本2的被试数据随机分成两部分,其中236份数据结果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另外230份数据结果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再次,将最终形成的阅读动机问卷用于测量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和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两阅读行为指标的相关关系, 考察效标效度。

2 结果分析

2.1 项目分析

本研究使用两种方法来考察项目的区分度。(1)临界比值法。把数据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分别取被试总数的前、后27%作为高、低分组。对两组被试在各个题项上得分的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如果某题项高低分组间的平均数差异不显著或者t值小于3.00说明区分度不好,则需要剔除该题项。结果表明所有题目临界比值在4.59~ 17.71(p< 0.001)之间。(2)题目得分与总分相关法。如果相关系数不显著或者相关系数小于0.4,则说明区分度较低。结果表明,有两题题总相关为0.37和0.27,其他题目均符合要求。删除这两题后,最终剩余31道题目,其题总相关为0.41~ 0.66。

2.2 结构效度

2.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首先,对样本是否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判断。初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时KMO值为0.92,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达到显著(χ 2=2828.49,df=465,p=0.000),取样均符合因素分析所要求的标准(吴明隆,2010),说明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抽取,采用最大变异法进行旋转。在因子数确定上,采取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结合碎石图和已有的理论构想、题目语义,最终确定因子数量。删除题项综合考虑:(1)在任何一个因子上的载荷量都小于0.40;(2)在多个因子上的载荷量相近,差值小于2;(3)与维度的含义不符。采用删除一题就重新探索一次的方式,逐步探索出稳定的因子结构。共删除17道题目,剩余16道题目,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3个,共同度在0.42~ 0.64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87%,说明三个公因子可以解释16道题目变异的50.87%。因子负荷如表1所示。因子1(6道题目)涉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是为了与人交流、提高团体中的地位、获得他人认同等,命名为社会动机;因子2(5道题目)涉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是为了提高专业素质、就业技能等,命名为学业与职业发展动机;因子3(5道题目)涉及大学生的阅读动机是为了排解孤独、空虚,命名为情感抒发。表1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2.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三因素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整体模型适配度的评价指标结果

dfχ 2χ 2/dfRFICFIIFIGFINNFIRMSEA

三因素模型101176.071.740.900.960.960.910.960.06(0.04~ 0.07)

从表2可知,χ 2/df< 5,RFI、CFI、IFI、GFI、NNFI> 0.9,RMSEA< 0.8,表明问卷的三因素模型各项适配度指标均表现良好,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各题目的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在0.53~ 0.68之间。

2.3 效标效度

本研究使用图书阅读时间及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两行为指标作为效标,考察阅读动机问卷调查的效标效度。结果显示,量表总分与每周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情感抒发、学业与职业发展、社会动机三个因子与每周阅读时间、每周图书馆查阅资料频率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表3 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图书馆借书频率的相关关系

注:

2.4 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问卷及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6、0.77、0.76和0.75,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以上,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3 讨论

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3个,分别命名为社会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情感抒发。各项目的因子载荷量均在0.5以上,而跨因素负荷在0.4以下,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0.87%,共16个题目。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均符合拟合标准(黄芳铭,2005),且各题目的标准化因子负荷量在0.5以上,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阅读动机的结构包含情感抒发、社会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三个维度,这与大学生的现状较为符合。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的整合阶段,亲密与孤独是成年早期面临的主要问题,阅读动机中的情感抒发和社会动机与自我联系紧密,阅读是获得心理安慰、排除孤独寂寞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获得自我同一性(瓦尔·西蒙诺维兹, 彼得·皮尔斯,2006)。在大学阶段,人际适应是大学生新环境适应的核心内容(梁红,黄希庭,2010),通过阅读进行社会交往、获得群体认同,因此阅读是发展人际关系、获得亲密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处于个体通往成年的过渡期,完成学业和为职业做准备是大学生面临的两大任务(黛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茨著, 露丝·费尔德曼,2013)。大学生学习不仅仅为了好奇求知,而是利用所学为以后职业发展而准备(Laul & John,2008),并且在中国儒家文化强调成就、社会环境强调竞争的影响下,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提高专业素养,获得潜在的职业发展能力,是大学生必然存在的阅读动机之一。Lau(2009)认为阅读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阅读效能感和社会性动机。Schutte和Malouff(2007)的成人阅读动机问卷划分为自我成分、认同、阅读效能和其他成就四個维度。本研究中的情感抒发属于自我、内部动机,学业与职业发展属于成就、外部动机,社会动机则是与认同、社会性动机相符。本研究中未有阅读效能这个维度,这是因为对大学生来说阅读效能并不是决定其阅读行为的主要心理变量,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学生均有良好的学业成就表现,阅读水平、阅读能力并不会有太大差异,当然,这一观点还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nlc202309021617

效标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问卷及各维度与每周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频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宋凤宁等(2007)的研究结果相似,并且情感抒发与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频率的相关系数大于其他两个因子与阅读时间、图书馆查阅频率的相关系数,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生的情感抒发阅读动机对阅读行为的影响要强于其他两个阅读动机的影响。通过信度检验表明,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3个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7、0.76和0.75,符合信度良好的问卷标准(吴明隆,2010)。

4 结语

阅读是人类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更多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阅读是大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过程。掌握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现状,既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利于高校做学情分析,又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图书馆针对不同的阅读动机的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服务,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良好的阅读动机问卷是有效测量大学生阅读动机的基础,但是从目前已有研究来看,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较少进行信效度检验,测评工具质量的好坏将影响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编制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形成的阅读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测评大学生阅读动机的有效工具。

阅读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结构在已有的实证研究当中也存在差异,本阅读动机问卷的结构是否具有普遍性还需在后续的研究当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

陈晓莉. (2010). 大学生阅读动机问卷编制及其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暨南大学.

黛安娜·帕帕拉, 萨莉·奥尔茨著, 露丝·费尔德曼(2013). 发展心理学:从成年早期到老年期下册(申继亮 李西营 冀巧玲 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高军, 邓辉. (2013). 关于青少年课外阅读动机和阅读素养关系的调研分析.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1), 116-119.

郝振省, 陈威(主编). (2010). 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2卷).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黄芳铭. (2005). 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 北京: 中国税务出版社.

梁红, 黄希庭. (2010). 大学生人际适应“二年级现象”的辩证解读. 高等教育研究, 31(05), 76-80.

柳长友. (2007). 中学生阅读动机发展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宋凤宁, 宋歌, 佘贤君, 张必隐. (2000). 中学生阅读动机与阅读时间、阅读成绩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23(01), 84-87+127.

瓦尔·西蒙诺维兹, 彼得·皮尔斯. (2006). 人格的发展(唐蕴玉 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吴明隆. (2010). 问卷统计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王晞, 黄慧娟, 许明. (2003). PISA: 阅读素养的界定与测评. 上海教育科研, (9), 37-41.

王鑫强. (2009). 阅读疗法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贛南师范学院学报, (1), 95-97.

朱永新. (2014). 阅读的力量: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图书馆杂志, (4), 9-17.

上一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二年级上_分物游戏教案Njue.doc下一篇:化工生产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