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2024-06-09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精选7篇)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1

1 相关文献回顾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在推动企业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Uzzi[1]和Vanhaverbeke认为,在中小企业中,社会网络关系是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和交换的最重要工具,社会网络关系的存在使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和知识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企业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Powell[2]等提出,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为企业提供成长所必须的相关资源和能力,帮组企业获得必要的财政支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环境。

Avidsson和Wiklund、Delmar提出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就在于促进了企业成长,尤其是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利用机遇,推动企业成长。

Hoang、Hung和Lechner[3,4,5]等人通过对中小企业和企业家关系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获得创新和成长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要具有动员社会网络关系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这些能力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网络合作关系。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和企业成长进行了研究。韦影[6]指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正向作用于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概念模型,以我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吸收能力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杨隽萍、陈洋[7]认为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成长性有正向影响,非科技型创业者从社会资本中得到更大帮助,强联结的网络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长性。周小虎、陈传明[8]则较为全面分析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功能以及中国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造,从而得出企业家社会资本在摄取稀缺资源、节约交易成本、促进企业成长绩效的改善以及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并得出社会资本可以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对于社会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研究却不多,很少有学者对社会资本如何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对社会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社会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框架模型

社会资本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提出了构建社会资本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基本框架。在构建框架的过程中,本文主要应用了企业成长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的需要,本文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创意形成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商业化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它所具有的特点和在该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不是基于严格的生命周期理论,而是基于产品来进行划分的,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成长,但在这里本文不再做深入探讨。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

从基本框架模型中可以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第一个阶段是创意形成阶段。它是指从顾客、销售渠道以及竞争对手等若干角度来评价创意及其可能转化为商业化潜力的阶段。在本阶段中,对形成的创意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还需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必要的评估[9],以此来考察这些资源和能力能否保证创意最终转化为商业化。第二个阶段是产品开发阶段。创意形成之后,就需要对产品创意进行初步的商业化模式开发,并最终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获得必要的关系网络资源,并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挥其最大作用,确保企业前期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有效地运行,进而完成本阶段的任务[10]。第三个阶段是商业化阶段。这个阶段所要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建立产品品牌、对产品进行必要的营销宣传、在市场上建立分销机构以及建立必要的产品售后服务等。第四个阶段是达到快速成长的阶段。在本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要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必须要扩大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其次,要拓宽企业的营销渠道,增加企业的顾客群;再次,要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一方面可以为顾客提供有差别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最后,要加强企业的客服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该基本框架模型出发,本文主要研究社会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至于企业达到快速成长阶段之后的进一步发展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此外,在某一阶段中,如果企业不能获得快速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则企业有可能会停留在某一个阶段,甚至可能回到前一个阶段。

2.2 社会资本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

从以上分析可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完成特定的关键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企业需要获得一系列的资源和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将会推动企业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先天性的资源稀缺问题,再加上创新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就使得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获得必要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创新来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每一个阶段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企业只有完成了本阶段的任务才有可能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在两阶段之间的转化过程中,社会资本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使得企业能够动员其所拥有的各种关系网络,这些关系网络可以使企业获得成长所必须的资源和能力。由于在各个阶段企业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在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关系网络也是不同的。下面本文将对具体的转化过程逐一分析。

(1)社会资本推动企业从创意形成阶段发展到产品开发阶段。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早期阶段,企业家的社会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关系网络。企业家社会资本是由企业家个人的声誉、信任、关系资源、网络资源等组成的[12]。在本文的研究中,将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定义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最基本的商业合作关系网络。在创意形成阶段,企业家与商业协会、研究所以及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网络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企业家与研究所、大学等技术发展机构相关者的网络关系,形成了企业基本的知识、创意来源和新技术的关系网络。该网络的存在,使得企业在组织内部能够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形成创新意识,进而在技术上予以支持,以使创意最终能够转化为企业的产品创新。此外,中小企业自身的抗风险性较低,使得其融资能力天生较弱,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服务等业务,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也成为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社会资本的存在则可以帮助其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此问题,尤其是企业家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3],进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由创意形成阶段发展到产品开发阶段。

(2)社会资本推动企业从产品开发阶段发展到商业化阶段。

对于成长导向型的企业来说,要想从产品开发阶段进一步发展到商业化阶段,就必须建立市场关系网络、信任关系网络和营销关系网络,这些关系网络的建立可以提高企业在其所在行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进而推进企业向商业化阶段发展[14]。首先,一方面,市场关系网络的存在使得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分销商、研发机构等保持良好的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的商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建立顾客导向型的关系网络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很重要,这种关系网络使得企业能够及时获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使得企业能够在满足顾客差异化的需求的同时赢得更多的顾客。其次,中小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社会信任关系网络和专业技术关系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而专业技术使得企业可以获得该领域的尖端知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因此,这些网络关系对于企业组织创新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企业的经销商和代理商等也都很大的吸引力,信任、合作和信誉网络等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从产品开发阶段过渡到商业化阶段。最后,企业的经销和分销网络,比如市场代理、营销咨询和各种分销商等,可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占领现有市场份额同时,为企业开辟新的市场提供资源和能力支持。此外,这些关系网络的存在,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提供稀缺的市场信息和专门的技术支持。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营销网络、市场网络、顾客导向型关系网络和信誉网络共同推动了企业从产品研发阶段发展到商业化阶段。

(3)社会资本推动企业从商业化阶段发展到快速成长阶段。

企业在进入商业化阶段以后,就会引起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对企业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加,这种增加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15],但是,企业要想抓住这个成长机会就需要接受新的挑战,社会资本中新的网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一挑战。一方面,企业在从商业化阶段过渡到快速成长阶段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单纯依靠一种或多种关系网络,而需要复合型的、多功能的关系网络予以支持。尤其是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在进入商业化阶段以后,企业需要掌握新的知识,获得相对稀缺的信息资源,不断更新现有专业技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继续培育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通过这些网络为中小企业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同时增强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顾客等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网络,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最终达到快速成长的阶段。可见,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复合型的、多功能的关系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社会资本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导致其在各个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也不同,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每一成长过程中所要求的关系网络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关系网络共同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最终达到快速成长阶段。但是,达到快速成长阶段并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成长,在这里本文不再做深入的探讨。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它所需要的新的网络关系并不会取代那些在早期阶段已经建立或正在使用的网络关系,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它所需要的关系网络在广度和深度上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企业要想更好培育和利用它所具有的关系网络,就必须与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必要的合作。

3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资本在以快速成长为目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了四个阶段,并深入探讨了在每一个阶段企业所需要完成的关键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资本如何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成长。本文所构建的基本模型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管理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技型中小企业要重视社会资本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增加对社会资本的培育。

企业家或管理者应当意识到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获得成长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关注和培育;同时,企业应该积极地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网络,增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网络,建立合理的网络构架,更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要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的阶段,积极培育对于本阶段来说至关重要的关系网络。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不断培育新的关系网络,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本文所构建的框架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企业当前所处的阶段。

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每一阶段所要解决的关键任务,这有利于管理者识别企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更好地分配企业有限的资源,将资源和能力用在所要解决的关键任务中,以提高管理效率。

(3)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相关机构的技术创新协作。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2

【关键词】 道德责任;企业;和谐社会

一、企业道德责任的内涵

要谈企业的道德责任,首先应该界定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弗里德曼最早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他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表述为: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他的资源和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从事公开的和自由的竞争,而没有欺骗或虚假之处。

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个涵盖各种企业责任的概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责任。以美国佐治亚大学的阿奇·B·卡罗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的义务,社会不仅要求企业实现其经济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够“遵法度,重伦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

由此可以看出,理论界是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来论述社会责任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利润之外所应承担的责任,它是以企业活动为圆心、以利益相关者为半径而形成的法律和道德的责任圈。相应地,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企业的道德责任。企业的道德责任的特征就在于与企业的法律责任的区别上:

(一)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要求层次不同

企业的法律责任是国家明文规定的,要求具体且为最低限度。企业的道德责任主要是社会成员及其一定的社会组织基于人道经济的价值理念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而对企业的一种道德期待,这种道德期待除了要满足不施害的最低的法律要求外,还包括自愿行善的较高道德要求。

(二)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赋予企业履行的意志自由空间不同

企业的法律责任,彰显的是法律的必行性,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义务,是不可逾越的行为边界,即企业没有不遵守的选择权;而企业的道德责任,是一种道义性的使命和义务,加之道德是以提倡、劝诫、建议为特征的价值导向,它赋予了行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即道德主体具有意志自由,可以依据自身意愿选择遵守或者是背离。因此,企业的道德责任是企业的一种自愿、自觉的道德追求,不具有强制性。

(三)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约束方式不同

企业法律责任的实施靠国家的强制,一旦企业的法律责任出现缺位,就会招致社会力量的强有力的打击和制裁;而企业道德责任的实施主要是靠社会舆论的规劝和褒贬。一旦企业的道德责任出现缺位,主要是来自于社会舆论的谴责,或一定的民间组织的抗议等一系列的软约束。

根据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法律责任的区别,我们可以得出企业道德责任的内涵,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在履行法律责任、遵纪守法之外,还应该承担和履行遵守道德规范,协调自身利益使之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统一、自觉维护和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责任。

二、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不仅仅只是一个富裕的社会,更是一个经济秩序与道德秩序和谐统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高度统一的社会。”由此可见,社会的和谐主要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有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企业是当今社会除政府外最有力量的组织,它掌握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财富,具有仅次于政府组织的影响力和作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提倡和引导企业承担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必要性就在于:

(一)企业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企业的社会性是决定企业能够自觉主动承担道德责任的理论基础。1.从企业的本质上讲,它是现代社会中从事生产、流通、服务和社会生活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任何企业的经济行为无不时时刻刻与社会、与其他企业、与消费者发生着重要的联系和互动,其活动并不是绝对独立的。2.从生产经营的客观因素上讲,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的生存是在社会中的生存,企业的发展是在社会中的发展。并且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现代企业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企业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任何企业都不能孤立存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条件。因此,企业的社会性为企业承担道德责任、自觉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权责一致原则要求企业必须承担道德责任,自觉维护社会利益

市场经济原则规定了企业具有自由参与市场竞争、自主实施经营行为、在社会中获利的权利,根据权利和责任相对应的原则,企业也必须利用一定的方式来回报社会。这种回报不仅是经济利益上的,同时还包括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促进社会的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这就要求企业保证自身经营行为的道德性,自觉地调整自身经济利益,使之与社会利益保持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与之相对应,企业在拥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且企业拥有受法律保护的经营自主权,并不代表企业在法律的范围内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合法并不一定合理,法律的正当性、时代性和适宜性都是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中,法律往往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有时是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很多情况的;而道德正是对法律这种缺陷的有益补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外,道德的约束和调节作用应该是重要的。鉴于此,企业履行道德责任是应该的。

(三)履行道德责任是企业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1.企业处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关系到企业员工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人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企业能否积极承担道德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企业在优秀人才的占有上是否具有竞争优势。2.企业履行道德责任是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必然要求。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仅包括专业技术层次上的认知,同时还包括对企业的认知,主要体现在该企业是不是因为违法或不道德行为被舆论曝光。所以,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必须积极履行道德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3.企业履行道德责任是企业增强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比较短命,企业的生命力不足困扰着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而解决这个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企业积极承担对于社会、消费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道德责任,调整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企业履行道德责任的原则

企业履行其道德责任,并不是要求企业要无限度地牺牲自身利益,一味地增加社会福利,在其承担道德责任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总原则

1. 肯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传统的道德观念往往存在一个缺陷,即片面地呼吁和要求行为主体承担义务和责任,但是却很少对主体的权利和自由加以认可和保护。新时期的企业在履行道德责任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肯定对自身合法利益的大胆追求,这是企业积极履行道德责任的前提。2. 企业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起来,并把社会效益作为企业的最高准则之一。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经济数量关系的组合过程,而且包含着价值取向,有一个合理追求的价值审视问题,企业利润最大化追求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企业要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企业既要对企业自身的微观经济利益负责,更要对社会的宏观利益负责;企业既要重视自身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整体效益。

(二)企业的道德责任是有边界的,不能把与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所有道德愿望和期待都加到企业身上

企业承担道德责任,应该首先消除一个误区,即企业承担道德责任就是回到“企业办社会”,企业的道德责任不同于“企业办社会”。企业的道德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调整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协调,在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危害并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

(三)守住道德底线:不危害社会利益,积极履行

企业承担道德责任,面临定性分析和定量衡量的两难境地。企业应该承担道德责任,作为基本的价值判断,得出结论是容易的。但是企业到底应该承担多少道德责任,却面临着定量分析的困难。企业在承担道德责任的过程中应该以不危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底线。企业在这个前提下的所有经营行为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四、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保障措施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承担道德责任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牺牲社会整体利益,这是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保证企业能自觉地履行道德责任,将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既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为之创造物质条件,同时也必须进行价值体系的建设为其提供价值支持和合理性证明。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单一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还体现在要生成自己的内在精神、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上。企业忽视承担道德责任、片面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人的行为以及由人组成的组织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实施的。企业的所有行为就是在企业进行价值判断之后而进行的。关键问题是这种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价值判断标准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时,企业行为就会以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选择行为的出发点;若这种标准缺失或与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相悖时,企业做出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就是有原因的了。这种价值判断的标准就孕育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

(二)建立与社会经济形式发展相适应的企业伦理体系是实现企业积极承担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

传统道德理论存在一个先天性的缺陷,即更多的是要求和期待主体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但是对于主体的权利和自由却很少关注和支持,这是传统的道德理论以及企业伦理体系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之间存在的最大矛盾。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层面的范畴,产生于生产实践,受生产实践的决定,其自身也必然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是实际上,道德的发展却往往落后于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由此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构与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适合生产现状的企业伦理体系的建构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新的企业伦理体系的建立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 必须保障企业对合理合法的自身利益的追求;2. 对于企业承担道德责任提出期待和要求。

(三)加强法律和制度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步骤

法律和制度因其强制性,是现行的社会管理工具中最具有效力的工具,重要的是这种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必须体现出伦理道德性。1.针对企业道德责任的底线进行立法。将企业最低限度的道德责任要求采用强行性规范加以规定,不尽义务,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和社会的惩罚。2.在制度上形成激励机制。对于积极的道德责任,并不能作为法律规范的内容,只能是企业根据自身能力进行的自主选择。显然,强化和落实企业道德责任要寄希望于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的道德要求和动机并不是来自道德的魅力,而是源于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当各种利益矛盾充分暴露、相互冲突时,个体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往往难以抵御和克制利益的诱惑。特别在经济转型时期,更需要社会以制度化的形式提供一种激励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6,128.

[2] 王淑芹.企业道德责任论. 伦理学研究,2006,(4).

[3] 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对利他行为的一个分析角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43.

[5] Archie B Carroll. Stakeholder Thinking in Three Models of Management Morality: A Perspective with Strategic Implications [A].The Corporation and Its Stakeholder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139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3

提要:据心理学分析,人的成长可从两部分分析,一部分是生理成长,即一系列生理机能的成熟和完善,另一部分是心理成长,即伴随着生理成熟的发展,人的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而事实上,只有一个人心理成熟才是人长大的真正标志。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成长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本研究成员将就访谈及观察法对其中两大因素展开研究。

关键词:人的成长、社会责任、个人管理、心理成熟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亦随之提高,于是乎,如何成长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了困惑新一代青年的重大问题,与之相应的,各种社会人才培养机构采取各种所谓“新技术新方法”来培训人才,于是乎,个人成长、社会责任等成为了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而事实上,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其影响的因素是相当多的,其中最为深刻也最为普遍的便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在本研究中,本小组成员采取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就社会责任及个人管理对人的影响展开研究。

社会责任之于人的成长

所谓“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我们的社会自诞生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我们人,自诞生初始,便是一个“社会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定义就是“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便被赋予了社会的意义,要求我们要对社会负责,共同为社会更加美好而努力。人之于社会如此,社会之于人亦是如此,正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所以我们从始至终都受着社会的影响和约束。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强弱更是对一个人的成长,事业等具重要影响。因此,本组成员就此问题对杭州某一市府官员进行了访谈,访谈记录如下:

【我】:周主任,您好!首先谢谢您肯给我们时间做这个采访。我是来自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学生,因课程需要,希望您谈谈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社会责任感重要性的一些看法。

【周主任】:好的。

【周主任】:其实关于社会责任感这个问题,也是现在社会上普遍比较重视的问题,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也是有现实原因的。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利益问题是一个牵扯到每一个人的现实问题。我们不能说某个人她(他)追求金钱、利益、权力等就是没有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她(他)获取这些利益的途径和方法。孔子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他们没有违反社会的基本规则,那我们是允许他们的存在的。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给予人们的是知识,是文化,是科学,却独独在思想上的教育是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想想近几年来出来的一起起发人深省的事件,药家鑫案件,刘海洋案件,还有那一件件小学生遇刺事件„„都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青年怎么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丢去哪儿了?这些啊,对于你们来说,也该好好思考了„„

【我】:是,主任说的是。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确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好好反省自身的。主任,您刚才谈到说要“取之有道”,那对于这“道”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说标准呢?

【周主任】:对于这,其实应该说他也没有特定的标准,就像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一样都是约定俗成的成分,我也只是谈谈个人的理解。所谓的“道”其实也就是“符合道义”,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当我们遇到牵涉社会道德的问题时要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二是在我们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坚持实践正义的原则,三是在必要的时候要愿意为他人作出牺牲和奉献。只有奉行这三大原则了,那么我们就说她是取之有道了。

【我】:正如我们知道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能不能请您就社会责任对人的成长得影响谈谈您的看法呢?

【周主任】:当今的中国青年一代,是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是否真正适应社会,一个青年是否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力,也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既从社会中获取,又要为社会奉献。要以诚实守信为做人的根本,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也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只有真正具备社会责任感,一个人才

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上的人”。也只有这样,现今的青年一代才能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你们要知道,我们祖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就全靠你们接下来的这一代了。

【我】:周主任的话如当头棒喝,给予我们新一代青年以警醒,今天,叨扰您这么长时间真不好意思,在这最后,不知您是否还有什么要为我们补充的呢?

【周主任】:今天讲了这么多,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你们这些新一代即将接替我们的接班人们能够培养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长成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

【我】:周主任,谢谢您!我们会努力的!

在此次采访中,周主任提到了的我们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一些要求和希望,引发了我们一些思考:

首先是关于教育问题。无论是常规的学校教育,还是一些社会培训机构,都关注着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技能技术,虽然也时时警惕着说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却仍是出了一起起事故,诸如周主任提的刘海洋事件,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思想道德素质却是与其科学文化素质却是大相庭径,虽然这只是个例,但它却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现今的所谓思想道德教育,小学教的是共产主义思想,慢慢的大了反而是要教细节美德,这是不是颠倒了呢?就教育体制结构的改革是须得好好进行了。道德教育从小做起,需从小处着手,而不是用那所谓的理论知识“灌溉”那小小心灵。

其次是关于“取之有道”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有目共睹的,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些社会诚信问题。一系列的商品安全质量事件,从梨子园到三鹿,从皮革酸奶到皮革药丸,这些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见惯不怪,可是,对于商人的这种投机取巧行为,他们以危害别人的利益而获取自己的利益,一方面他们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这也是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社会的进步固然值得喜贺,然而这出现的一系列“取之无道”行为确也着实堪忧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也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做什么,无论想要得到什么我们都不能以危害别人和社会利益为代价的。

最后是关于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成长问题。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不仅仅关系着个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4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如今已经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可见,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等各方面现状,分析了我国生态建设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重点。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保意识;科学技术

一、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然而,伴随着我国的逐步繁荣,相关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例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资源越来越稀少,森林大面积减少,矿产资源越来越少,石油等资源日渐枯竭;居民生活环境受到威胁,据有关数据表示,全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达到400多亿吨。其中70%——80%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中国目前有近2000种各类水中污染物,据监测,其中有190种是对人体有害的,甚至有20种有致癌的可能。再如近期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我国居民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成增大了我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一步发展的阻力,成为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道理上的一大障碍。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我国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2012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我国又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去,形成了“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可见,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也间接体现出处理生态问题的紧迫性。

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都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导致了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破坏了生存环境。而生态文明又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以及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等。[1]因此可见,我国在许多方面是不能完全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针对这一方面,党中央站在一个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内国际形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为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资源紧缺及环境恶化的相关问题。同时,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过程中的一定规律,这对进一步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及又快又好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我国目前而言,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虽然我国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越剧世界第二,但是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立足于自身的资源环境条件,学会使用创新的思维,争取能加快促进消费模式的转变。所以,我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理论要点为:坚持和谐的原则,人类身体、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等素质的不断丰富与提升时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具体基本面。秉持人文原则,用人类特有的人文关怀温暖自然生态,是自然物得到滋养与滋润。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蕴含了和谐、循环、协同、适度、有限、人文等方面在内的规则。[2]

三、我国面临问题应采用的相应解决方案

然而,仅仅靠制度来约束人民行为时远远不够的,若想真正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民的环保价值观。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史的角度上讲,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大力鼓励人民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经济。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大家来发展经济。甚至直至现在,仍有很多人怀抱着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发展经济的想法。这一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很难转变。甚至,在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之前,我国多数本着“先污染,再治理”的原则。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将环境问题放在末位,不给于其重视。因此,突然提出“生态文明”这一词对其来说无疑是很难得到接受的。其次,在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人与人,甚至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是经济的较量。所以,经济发展将始终作为首要任务不能动摇。然而,就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科技能力是无法达到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同时,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又拒绝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相应的技术支持,最终导致环境问题继续恶化。因此,若想真正的实现“生态文明”,首要任务还是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增强科学技术。3.1加强教育

环境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我国大部分居民的重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没有得到一个系统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例如我国已经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很多年,但是若仔细观察,街边的垃圾桶中的垃圾很难真正按照其要求得到分类,里边的垃圾还是杂乱无章。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大多数人民无法真正的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拿着垃圾不知道放到哪个垃圾箱中的问题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因此,最后还是随便将垃圾放入方便的垃圾箱内。再者,许多人不懂得垃圾为什么要分类处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对环境保护会起到一个多么大的作用。所以,对我国居民实行一个环保知识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3.2奖惩有序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更多人重视经济问题这一现象是无法忽视的,因此,实行一个有效的奖惩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德国在此方面做的就比较先进,其采用相应的方案使其居民在环境问题上付诸行动。在提高国民队环境问题重视的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环境污染的现象。因此,此方面问题应得到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合理的在我国得到有效运行。3.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长久不变的话题。我们不能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环境问题,但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因此,若想找到二者的一个平衡点,努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才能在实现生态文明得到重视的同时又不影响经济水平的进步。例如许多国家开发出新型环保能源,这样既能解决资源的供给问题,又能有效的减少环境的破坏程度。当然,不同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为实现全球的合理发展,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很重要的。只有互相分享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有效方法,才能实现共同进步,保护全球环境的目的。

四、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我国以及全世界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并且,其得到的重视度也势必逐年提高。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就相关文献介绍可知,目前,许多国家在此方面的努力已经得到相应回报。包括我国,我国预计将在2013年达到有效碳排放量减少的目标。可见,只要在此付出努力,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其自律意识。同时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科学合理的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进而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其从粗狂式发展转变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鸣谢

此论文的顺利完成要感谢陈宪章老师的耐心教导。此外,还应感谢众多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探索的学者。通过阅读他们的论文,我了解到了许多之前不曾思考过的问题,并进一步认识到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引用了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予以注明。此篇论文也是通过对众多学者提出的问题的总结与进一步思考讨论而得出的。参考文献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5

谭晓辉

 2012-09-21 15:05:08

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

【内容提要】 我国社会福利的转型为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福利新体系提供了契机。社会福利新体系除了提供物质帮助外,还包括向社会成员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精神慰藉和支持等。社会工作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社会工作可以运用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促进普遍社会福利状态的实现。

【关 键 词】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 普惠型 福利制度

一、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目标是建立普惠型福利制度

当前我国社会福利正在转型,转向政府部门、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家庭和社区来共同负担社会福利。政府将由传统的集社会福利制度的制定者、福利组织和提供者、福利服务履行者为一身的角色,逐渐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者、购买者与仲裁者。同时,以社会成员与社会机构的积极参与,来填补政府部门从福利领域撤出后所遗留下的空间,并通过社会服务机构来整合福利服务资源,促进社会福利的供给效率,满足社会福利需求的变化。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困惑和矛盾,除了需要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有社会的帮助。随着社会需求内涵和特点的变化,社会福利需求的内容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即要求社会福利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物质层面,还要体现在精神和社会关系层面。因此,社会需要有一种高层次专业化的福利服务,来缓解压力、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和家庭矛盾。

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普惠型福利模式。普惠型福利模式的实现是以不断改善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弥合社会断裂、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强调由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层次化、法制化、标准化的福利发展道路。表现在福利范围上,就是以全体公民为基本,重点覆盖困难群体、特殊问题群体、社会边缘群体;在福利程度上和保障基本生活基础上,满足住房、健康、精神等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的同时,朝着矫正社会问题方面延伸;在发展机制上,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在社会合作基础上推进社会福利普及化和多元化;在社会福利政策上,构建一个包括既有政府责任政策,又有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的支撑体系。

第一,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将福利对象由传统救助对象扩展至所有社会成员。随着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人们权益要求的提高和就业难度的加大,我国传统福利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社会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要让全体人民共享。要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目标,必须重点借助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福利制度。当前,社会福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拓展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在传统的“三无”老人福利、孤残儿童福利和残疾人福利的基础上,将社会福利服务的对象延伸到所有社会成员,优先考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及问题家庭等社会困难群体和边缘群体,并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制度统一,扩大社会福利普惠面。

第二,提升社会福利质量,注重救助、服务、扶持,通过向社会传递公正价值、解决社会风险来促进社会进步。在我国生活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生活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安全预期构成了城乡居民的最基本的需求。现实中存在的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劳资纠纷急剧上升、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失衡乃至局部范围的社会对抗等现象,均与缺乏社会福利制度的调节或者调节力度不够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加强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提高福利保障水平和质量来逐渐缩小差距、缓解矛盾与冲突,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而普惠型社会福利具有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功能,又能满足社会成员较高层次的发展性需求。就我国社会目前阶段而言,社会福利应该由单纯收入转移模式向提供多样化的福利服务转变,建立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的、完善的福利制度,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

第三,明确国家、市场、社区、家庭在社会福利发展中的地位。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在多元架构中推进社会福利发展,即将政府、市场、家庭、社区联结成为功能互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既满足社会成员的福利需求,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福利观念的福利格局。通过改变传统的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做法,将政府的责任限定于行政主导、财政供款、规则制定、市场监管等宏观领域,政府之外的市场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来承担微观运营和组织生产的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充分动员的多元发展的福利体系。

第四,强化社会机构服务社会福利的作用,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福利机构和福利设施的建设既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载体,又是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确保福利机构和设施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各类老年和儿童福利机构,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与提高儿童福利服务水平,使各类特殊福利机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福利服务需求的提高相适应,各类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普遍呈现合理增长态势。坚持以社会福利社会化为基本途径,探索政府财政补贴、资助以及优惠政策等有效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福利服务机构,促进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形成,最终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二、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工作及其介入方式

(一)社会工作促进社会福利发展

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公民,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社会工作服务等项目。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的,以受助者为本,讲求服务精神,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它追求“助人自助”,给予受助者希望和信心,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受助者自助并在自助中得以发展的境界。

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与赋权取向将受助者视为积极的能动个体,强调增强受助者能力,挖掘或激发他们的潜能,有助于个人、团体、家庭,以及社区的能力建设,实现积极的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者通过独特的工作方法来提升受助者自身能力,唤醒受助者权利与社会参与意识:一是社会工作者直接为受助者提供服务的方式,通常分为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二是间接服务的方法,即通过以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来影响对受助者提供的服务,包括为直接服务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协助与支持过程。可以说间接服务是社会工作者对受助者进行服务的服务,通常分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研究等方法。这些独特的工作方法既可针对单独的个体,又可面向广泛的社区,由于社会工作善于调动协调各相关力量,达到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这些专业特征使得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领域发挥着其他社会机构不能比拟的优势作用。

社会福利是从政策层面上规定了服务对象、标准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但如何实施这一制度和确定具体的服务对象,如何从精神上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困难或生理、心理障碍,如何提供福利设施并且帮助人们特别是有困难者享用这些设施,需要社会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工作是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的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其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受助者社会福利的提升。从社会福利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工作的方法可以说是从社会福利提供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并始终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福利系统内。事实上社会工作就是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在19世纪末初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在农业社会不曾有过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面对农民大量涌向城市,以及贫穷、犯罪等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等,仅靠以前民间和宗教慈善组织来解决已无济于事,要求政府出面承担社会救助的责任。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济贫法》的颁布和实施,到1788年德国汉堡的救助制度,从1869年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开展的民间志愿救助活动,到1884年睦邻组织运动在社区中发挥助贫救困的作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一起成为了西方社会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受助对象正常功能的重要调节机制。二战前后,由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西方国家相继通过了社会政策或立法,确立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制度,并将其作为政府实施社会管理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社会福利服务的手段的社会工作,由此成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重要的制度设计。

在现代社会,从事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社会工作者又称“助人者”或“社会福利专家”,“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处境是社会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者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者。从西方福利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社会福利部门拥有大量的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正是由于有在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场所和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参与,使得社会福利机构所做的事被视为专业性工作。他们通常接受处理比较困难的工作,而且许多人被委以管理和督导的职位,帮助指导那些只受过少量培训的社会福利助理人员和辅助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制度及服务是社会性问题,需要运用社会化手段来满足,因此,社会工作切实促进了社会福利及其服务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其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同政府、个人和家庭、社区、非营利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社会工作则成为社会福利制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传递体系,既是一项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又是一个社会职能合理分解、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运行系统。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社会福利的主要载体。

1.非正式的社会福利服务。非正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参与到社区内非正式的福利服务的方式,包括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增进社会福利。如个人帮助和照料家庭成员的活动、帮助其他社会成员的活动,参与社区活动等。它是由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社区内志愿者等组成的非正式网络提供非正式的自我服务,是对社区内有需要的人提供福利服务。社会工作者在这种非正式的福利服务中主要是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即向参与自我服务的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或提供部分资金或物质帮助,鼓励社区内的居民参与福利服务。

2.正式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者介入正式的社会福利服务是通过“社区内照顾”的方式进行的。“社区内照顾”就是指为了避免大型照顾机构冷漠、没有人情味和与世隔绝的、程式化的、机构化的专业照顾带来的负面效应,由政府及非政府的服务机构在社区里建立小型的、专业的服务机构,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设施、技术和计划,使所提供的福利服务更贴近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真实需求。如通过社区工作坊、社区活动中心、社区老人服务中心、青少年服务组织、日间照顾中心等,为老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与精神病患者、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及父母无法照顾的儿童提供照顾、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3.参与国家社会福利服务。参与国家社会福利服务是指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通过与政府机构的合作来共同为社会提供福利服务。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服务制度主要包括:一是社会保障或收入保障方面的服务,主要是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服务;医疗福利服务;二是教育福利服务;三是住房福利服务;四是就业服务;五是社会工作服务。此外,还有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影响和调节社会福利的状态,以提供税收减免等方式来促进有关群体的福利。而社会工作介入国家社会福利服务,主要是通过承担与履行政府提供的福利服务合同,或者向有需要成员有偿服务来取代政府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较之政府部门而言,社会工作机构拥有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对服务需求反应灵敏,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加专业化和人性化等优势。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福利的外部条件

(一)政府财政与立法支持

在开展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服务设施和财政支出,政府是发展社会工作、建立服务设施和提供财政支持的基础。我国目前社会工作投资主体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地方政府是社会工作的投资主体,其财政压力不小。因此,在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服务问题要纳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政改革议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在社会工作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根据我国的实际,中央政府要在大的政策框架上对社会工作给予规定,并针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设立专门的项目和专项资金,来支持社会工作。同时,中央政府还要针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对社会工作机构建设以及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组织的关系给予明确的规定。还可以根据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给予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政策和财政等方面优惠和倾斜。此外,政府除了对社会工作加强宏观规划、制定政策和监督评估措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有关社会工作的立法工作。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充分的论证,适时制定有关社会工作与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顺利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

(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开展福利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隶属于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的专业服务机构,一类是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首先,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的专业服务。这类服务的提供主体是政府机构,政府是服务的完全出资人,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确保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这类服务可以不由政府机构直接提供,而是由政府出资委托或承包给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来完成。开展综合性的便民利民服务,着眼于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功能和水平。

其次,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由社会中介组织或非营利机构提供,也有由私人机构提供的。服务资金绝大部分来自政府拨款,部分来自服务收费。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服务是在政府提供的服务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社会成员的多层次需求。政府对非政府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持也主要是以资金的形式,即政府购买服务。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则主要由非营利组织向政府设定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申请部分资金,并通过进一步向社会筹集资金和人力上的帮助,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来提供福利服务。

(三)志愿者队伍建设

志愿者队伍在社会工作服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义务社会工作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可为社区、家庭及个人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社会工作机构可以有效地将民众团结起来,致力于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通过邻里之间来提供充满爱心和乐趣的人性化服务项目,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体验助人乐趣、满足精神领域的深层次需求创造了机会。

志愿者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善心、爱心、热情和同情心,而是应当有深厚的文化和庞大的社会体系来支持,因此社会各界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通过专门建立“义工”登记制度,使愿意从事义务社会服务工作公民的都可以到社会工作机构登记成为“义务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机构协调安排他们从事各类社会服务,如社区老人和残疾人照顾、青少年学习和心理辅导、各类活动中心的服务工作、大型福利活动的现场服务和后勤工作、从事社会福利募捐和开展福利事业宣传等。作为企业来讲,为了培养员工的团队和奉献精神,也可以专门拨出一定的工作时间,让员工去从事义务社会服务。同时,我国的大中小学的学生也可以抽出一定时间来做“义工”,其“义工”服务记录可以作为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升学的依据之一。通过“义工”服务与政府、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工作相结合,使社会福利服务有更广泛的社会和群众基础,不但可以有效地扩大社会服务的覆盖面,提高社会服务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培养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公德意识、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净化社会风气。

(四)拓展社会工作经费来源渠道

根据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政府的投入相对有限。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看,社会工作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条件支撑。在各级政府将社会工作经费作为必要开支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为社会工作提供社会公共产品,通过硬件设施和信息网络方面加大投入以外,还应当积极探索合法有效的社会工作服务资金募集方式,采取贴息补助、配套投入、慈善捐赠等手段,拓宽社会工作服务的资金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工作服务收入为辅、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资助为补充的社会工作服务经费来源,真正实现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筹措机制与格局。

【参考文献】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6

杜邦安全管理的模式是以创造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切实有力地加强企业生产安全的安全管理效果。目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员工的安全意识相对于国际同行来说都是较低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缺乏一个公平的激励机制, 调动不了员工学习安全知识, 落实安全制度的积极性。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尽管已改制为股份公司, 但仍沿袭一些限制企业发展的老体制, 用工制度较为落后。因此, 石油化工企业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只有真正实行同岗同薪, 按劳分配的制度, 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才能留住人才, 才能有效控制事故发生率保证生产安全, 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实现改制杜邦安全管理模式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所有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2) 从业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因素。

(3) 生产安全是被雇佣的条件。

(4) 所有的安全生产操作隐患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5) 各级安全主管部门必须进行定期地安全检查工作。

(6) 从业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

(7) 良好的安全生产保证就是一门好的生意。

(8) 工作环境内、外的安全同样重要。

(9) 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消除。

2 杜邦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装置检修过程中的应用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多由于在长周期运行中, 受到外部负荷、内部应力、磨损、腐蚀、疲劳以及自然侵蚀等因素影响, 使个别部件或整件改变原有尺寸, 形状机械性能下降, 强度降低, 造成隐患和缺陷, 威胁着安全生产。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检修如消除装置、设备的缺陷和隐患、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能耗、保护产品质量等, 是为了能够实现保证安全生产的目的。而杜邦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装置检修过程中得以应用也是为了使得安全生产进一步得到保障。

按照杜邦安全管理总结的经验, 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均是由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 (包括管理行为) , 而不是环境和设备直接导致。杜邦安全管理模式针对石油化工工厂的安全审核 (检查) 分三个层面。一是每年四个季度制定的安全计划实施 (一季度内部审核, 隐患排查与事故调查;二季度操作程序正确性的现场监督审核;三季度培训审核承包商安全性;四季度按审核表对照审核分析工艺操作信息, 以上这些工作都是厂内部进行) 。二是由杜邦内部其他工厂来进行第二方审核。一般派六名审核员用一周时间, 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趋势及可能性进行描述、分析, 预警可能出现的事故;两周后出一个安全审核报告草案;四周出具正式报告。三是两至三年请第三方或政府权威机构进行安全状况评估, 预警不安全事态进行改进。

石油化工企业装置的检修施工中, 根据杜邦安全管理的理念来看, 石化生产装置大修的实施与管理最为复杂也最重要, 而且质量和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很高。年度大检修不仅涉及厂内水、电、汽、原料等供应部门, 同时涉及厂外供电、供水、供汽、供原料的单位, 影响本厂与外厂各工艺车间之间的生产衔接和厂内外产、销计划的完成。因此应严格控制全厂停车检修时间, 平衡厂内外供电、供水、供汽、供原料, 保证产品持续供应不脱节, 合理使用投入的资源, 节约检修费用。年度生产装置大检修的施工管理应以施工调度为中心, 对施工进行全面管理, 主要抓好三个环节:检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搞好检修后的验收交工及总结的工作。

2.1 年度大检修施工的准备工作

生产装置的检修施工应做到“三分检修、七分准备”。施工准备工作要有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后勤资源准备三方面内容, 基本可概括为“三定”、“八落实”, 即:定项目, 定时间, 定人员;施工项目落实, 施工图纸落实, 安全技术措施落实, 劳动力落实, 备品配件落实, 各种材料落实, 施工机具落实, 施工、停、开车方案落实。

2.2 检修施工的现场管理

石化装置检修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围绕整个施工管理的核心, 为保证检修质量和安全施工, 并且能够按时或提前完成检修任务, 检修施工指挥部必须运用图表和数据来指导检修, 实行作业岗位责任制, 搞好施工调度, 严格控制检修质量, 落实施工的安全措施, 实行科学文明检修。凡在运行中的、带有压力或卸料后未经安全处理的石油化工设备, 都不能随便检修。在专业的操作工解除其危险因素并将设备恢复常态后才能检修施工。检修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管控措施, 必需给予充分的重视。各级安全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在各自所辖范围内进行巡回检查和监督, 每次检查还应有所侧重, 重点监查现场的规章制度、安全措施、组织纪律及违章情况等。检修施工还要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对一些主要设备的检修, 还必须执行专门的检修规程。压力容器的检修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某些关键部位进行技术检查, 做好记录。在检修进入紧张施工阶段, 往往会产生只抓进度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尤其是返工较困难的检修项目, 中间进行质量检查可大大减少大修的扫尾工作。另外, 检修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设备及管道的防腐层保温层。对检修施工中发现的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备件、紧固件、各种阀门、材料等, 以及没有审批手续的变更, 检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使用。

2.3 生产装置检修施工的总结

检修施工竣工完毕后要特别对在检修施工中工作努力、杰出的工作员工给予经济奖励或待遇晋升, 进一步体现杜邦管理在施工中的激励体制。在对检修施工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综合分析, 通过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和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水平。同时, 必要地对检修过程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为下一次检修施工做准备。

3 结语

石化企业装置检修施工管理借鉴杜邦安全管理模式, 是以严格的管理工作体制创造一个能够保障施工生产安全的环境。同时, 加以激励体制更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效果。鉴于杜邦公司在这一方面的成功典例, 相信在我国石化企业中的应用也会取得成功。

摘要:杜邦企业是全球安全管理方面做得最好的企业之一, 其自身实践总结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十分值得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中借鉴和应用。本文将主要就杜邦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的装置检修过程中的应用作以下分析。

关键词:杜邦管理,石油化工企业,装置检修

参考文献

[1]张国辉, 张鸿斌.石油化工企业装置检修改造安全管理措施;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8) .

[2]董昌生.浅谈石油化工企业装置检修改造安全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19) .

论成长过程中的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 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财务管理 措施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指的是运用高新技术,研发与生产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兴企业。相较于传统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对于资源的需求程度不高,其对于投资与知识方面的需求非常高,所以说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的特点。而在当前残酷的市场竞争当中,高新技术企业奈以生存的条件在于研发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有效吸引风险投资的砝码,然而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都没有实施较为系统、全面的计划,导致财务安排工作简单,并且处在被动的位置上[1]。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环节之一,倘若财务管理发生问题,其对于企业的打击基本上都是毁灭性的,所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进程当中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进程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因为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仍处在初始阶段,仍旧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安排混乱,职责与分工不够清晰,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进行约束,企业财务控制的功能根本没有发挥出来[2]。此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仍旧停留在会计层面,没有起到对企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与预测的作用。

(二)財务人员整体实力不高

高新技术企业因为自身结构、企业规模等多方面的情况的约束,其在聘用财务工作人员的时候,通常考虑到忠诚度、诚信度等基本条件,尤其体现在中小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基本很少重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整体能力的培养,导致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当中许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失,无法参与到参谋与决策工作中。

(三)资金匮乏,融资困难

因为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基本上都是自主创业的形式,并且其仍处在发展的初期,融资方面的问题则成为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工作的关键内容。导致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匮乏、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因为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信用危机,比如,信用意识淡薄、财务信息不真实、透明度不高等,正是因为财务方面的因素导致投资者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信任度不足,致使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匮乏、融资困难问题不断加剧。

▲▲二、改善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具体途径

(一)引进职业财务总监

为了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行为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可以采取从市场当中引进职业财务总监的方法,从而有效加强对于财务部门的监管,推动财务部门规范、正常运作。财务总监应当掌握各项工作的大局,重视协调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积极为企业发展好参谋与决策的工作,站在企业的层面上来推行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

一个完整、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必须要包含清晰的职责划分与授权管控两个方面,根据这个制度来实施企业财务部门的配置、财务工作人员的设置,并且要构建清晰明确的会计核算流程,从而有效保障内部财务管控制度对于企业内部关系到财务工作的相关员工都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

(三)增加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取将企业内部审计、咨询等专业的服务内容外包给市场中的中介型会计师事务所,其一能够让高新技术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其而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提升企业的诚信度,从而为扩展融资渠道、吸引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吸引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采用展现自身核心技术优势的方式来吸引风险方面的投资,从而不断扩展自身的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因为投资方面的介入,其能够辅助企业进行融资,使得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获取低成本或者更多的投资。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投资方的公信力,积极争取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贷款或者补贴,从而持续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五)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发展的重要基础。鉴于此,高新企业应对敢于借鉴世界上一些先进企业在人力资本管理方面的措施,针对企业内部的工资制度实施改革创新,让企业当中所有员工的经济收益与企业的利润、个人资产的提升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进行挂钩,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够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3]。具体来说,企业应当注重以下两个方面来强化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一方面,人力资本应当直接参与到企业利润的分配当中,实施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共享企业利润,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创新人员能够通过自身的知识与能力谋取工资之外的利益。另一方面,注重对人才的激励。针对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应当给予对应的奖励,采用“股票期权”、“绩效股”等激励模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进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就必须要意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重要性,从而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同时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才能够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弓锋伟.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选择探析——以陕西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4)

[2] 刘涛,胡妞.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3] 弓锋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J].财务与金融.2010(04)

上一篇:神奇的魔法师秋姑娘作文下一篇:将相和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