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2024-05-27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共8篇)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篇1

海南荔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综述了海南荔枝资源的研究历史与主要成就、野生与栽培资源的.分布、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概况,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作 者:王家保 杜中军 陈业渊 金志强 王向社 赖建勋 Wang Jiabao Du Zhongjun Chen Yeyuan Jin Zhiqiang Wang Xiangshe Lai Jianxun  作者单位:王家保,金志强,王向社,赖建勋,Wang Jiabao,Jin Zhiqiang,Wang Xiangshe,Lai Jianxun(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1101)

杜中军,陈业渊,Du Zhongjun,Chen Yeyuan(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刊 名:园艺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年,卷(期): 33(6) 分类号:S667.1 关键词:荔枝   海南   种质资源   综述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篇2

我国楸树种质资源丰富, “七五”、“八五”期间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楸树科研协作组对楸树基因资源的收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安徽省对其境内资源进行了调查, 发现安徽境内的楸树共有7个自然类型:长果楸、圆基长果楸、金丝楸、楸树、梓楸、三裂楸和密枝楸。河南省楸树研究组在全国范围内调查认为, 楸树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 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形态、材质、生长和适应性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对楸树组进行分析整理, 划分为21个变种和类型, 其中属于楸树的有楸树、金丝楸、槐皮楸、密枝楸、光叶楸、长叶楸、异叶楸 (三裂楸) 、长果楸、圆基长果楸、心叶楸、河南楸、南阳楸、梓楸13个种;属于灰楸的有灰楸、滇楸、紫脉灰楸、白花灰楸、线灰楸、窄叶灰楸、密毛灰楸、细皮灰楸8个变种和类型。

2 楸树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林业科研和生产部门在楸树资源调查、分类、良种选育、苗木繁殖、造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 楸树不仅是一种优质的木材资源, 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其树皮、叶、种子均可入药。楸树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改变了长期以来楸树良莠不分的状况, 这有利于生产上有选择地推广应用, 也为开展楸树良种选育打下了基础。从七五规划到十一五规划, 国家对楸树的研究一直持续。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 楸树在复杂多样的生境内产生了各种变异, 这些变异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构成了楸树和同种楸树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复杂多样性, 为开展楸树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基础。河南省林科院等单位在楸树良种选育、育苗技术、速生丰产林经营技术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选育的“豫楸1号”优良无性系兼有园林绿化、珍贵优质用材及速生丰产3大特性。

3 楸树的繁殖技术

楸树可用播种、扦插、嫁接、组培繁殖, 目前主要应用嫁接与组培繁殖。嫁接育苗是目前生产培育楸树优良无性系苗木最常用的方法, 楸树嫁接通常是以梓树播种苗做砧木, 嫁接时间以春季较好, 采用芽接、劈接和袋接等嫁接方法, 其中芽接一般以嵌芽接为主。梓树嫁接苗适应性强, 生长快, 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较好的遗传品质。组织培养是迅速扩大优良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4 楸树的造林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 楸树优良无性系的选育和快繁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楸树的繁育速度也提高了几十倍, 这为楸树的推广栽培创造了条件。研究报道表明, 在干旱瘠薄丘陵地区造林, 以无性系8607、8612、8615、8618生长较好, 其中8615生长最好。在楸树幼林施肥试验研究报道中发现, 施肥能改变楸树的速生特性, 提高叶片、土壤中的N、P、K及有机质含量。干旱地区梯田地堰采用保墒措施对楸树生长的影响报道显示, 发现盖石板、覆地膜, 使用高分子吸水剂、松土保墒等措施有利于促进树木的胸径、树高生长。有研究以楸树为主栽树种的5种地堰栽植模式, 发现前5年树木间的种内、种间竞争不强, 不论组合如何, 对其生长量或果品产量均无明显影响, 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 以多树种间植效益最好。

5 楸树的药用价值

楸树中含有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如梓醇、梓苷。长期以来对梓醇的药理研究比较少, 仅知道它有一定的利尿、降血糖及迟效性缓和泻下作用, 其相关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梓属植物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 该属植物的根、叶、果实、茎木和茎皮等各个部位均发现有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存在。梓树属中第一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梓醇 (catalpol) 的提取分离始于1923年, 采用梓实水提取液通过活性炭吸附后, 用甲醇热提获得。有学者对梓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作了总结, 发现梓树属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梓树、黄金树、楸树、紫薇楸4个树种上。

6 楸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篇3

关键词 油棕 ;资源评价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565.901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4.013

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Oil Palm Germplasm Resources

CAO Hongxing1,2) YANG Yaodong1,2) SHI Peng1,2) LEI Xintao1,2)

(1 Coconut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Wenchang, Hainan 571339, China;

2 Hainan Key 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Tropical Oil Crops, Wenchang, Hainan 571339, China)

Abstract High yield,cold resistance and drought resistance were the main goal for oil palm breeding. This paper wer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valuation of oil palm germplasm resource,especially on respect of the high yield, cold resistance and drought resistanc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and future direction were prospected,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dentific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 and breeding for new varieties with high yield and cold resistance.

Keywords Oil palm ; Evaluation ; Research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1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的意义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鲜果粒含油率高达50%,平均年产油量高达4.27 t/hm2,享有“世界油王”之称[1]。我国食用油目前供给形势非常严峻,低于国际公认50%的安全警戒线[2],作为食用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棕榈油全部依赖进口[3]。油棕具有管理粗放、经济寿命长等特点,丘陵、山地均可种植,国办发[2010]45号文、[2014]68号文和琼府办[2015]89号都强调促进油棕等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发挥其在维护粮油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4-6]。

我国20世纪60年代从国外大量引进未经选育的杜拉厚壳种油棕种子,在海南岛各地大面积种植,由于品种低劣和对海南岛的气候适应性不强,产量极低。海南冬春气温较低、气候干旱,而油棕对温度要求高,需水量大,低温和干旱对油棕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油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我国油棕种质资源高产、抗寒性和抗旱性评价开展研究,筛选高产、抗寒性和抗旱性的资源类型,可为培育适合我国栽培的油棕新品种提供依据[7]。

2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2.1 油棕种质资源抗寒评价研究进展

油棕种质资源抗寒性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油棕对低温逆境应答的生理生化特性、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但油棕主产国都在热带地区,温度能够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对资源抗寒性评价的研究较少。

在油棕低温逆境应答的生理生化基础特性方面,研究了低温处理下细胞膜稳定性、抗氧化能力、渗透调节等密切相关的抗寒指标的生理生化变化,阐述其对低温的反应和适应机制;筛选了相对电导率、CAT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可作为油棕幼苗抗寒性鉴定的良好生理指标[8-9]。在此基础上,对油棕不同品种或资源的抗寒性进行鉴定评价,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抗寒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10]。

在油棕细胞生物学研究方面,Adam H研究了油棕从花序的分生组织到成熟的花,在开花和花形态建成过程中解剖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11];通过比较油棕、布迪椰子、沼地棕3种棕榈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发现,油棕栅栏组织的细胞较长,只有上栅栏组织,无下栅栏组织产生,抗寒性不如布迪椰子和沼地棕[12];Rajoo A研究了油棕叶片感染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后超微结构的变化[13];对低温处理下油棕解剖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叶片总厚度和组织疏松度(SR)2个叶片结构指标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变化明显,可作为油棕抗寒种质鉴定的结构指标[14]。

在油棕抗寒分子生物学方面,克隆了与油棕抗寒相关CBF3基因,开发与抗寒相关的SSR分子标记,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15-17]。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展示了一条不同于温带植物的CBF介导的低温应答机制,长期的热带环境适应使部分油棕的COR基因的启动子产生变异,并失去了相应的功能,丰富了低温应答的分子调控的理论基础[18]。Ebrahimi M研究了CBF基因对低温等逆境的调控反应及在果实成熟过程的作用[19]。上述研究为油棕抗寒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nlc202309091051

2.2 油棕高产特性评价研究进展

油棕高产性是一个复杂性状,主要和自身的遗传特性相关,也和栽培环境有密切关系[20];以产油量、果壳厚度、鲜果串数量、鲜果穗重量及生长发育特性等指标评价油棕的高产特性,筛选高产的资源类型,为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依据,尤其是果穗数量、果实重量及数量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影响油棕果穗产量的主要因子,为评价种质资源的高产潜力提供科学理论依据[21-26]。目前国内外对油棕脂肪酸调控相关基因和代谢的研究较少。通过油棕中果皮、胚和胚乳组织间含油量和脂肪酸组分差异,结合转录组分析找到WRI1和FatB等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差异较大[27];分析了马来西亚高产和低产两个油棕品种中果皮6个发育时期油脂等代谢产物差异,揭示了高产油棕中果皮不同发育时期代谢差异[28]。Ritter E开发了与果壳厚度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在资源高产特性的评价和筛选中起到重要作用[29]。

2.3 油棕抗旱评价研究进展

干旱对油棕的生长、开花、结实与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并在生理生化特性,如叶绿素含量、酶特性及气孔的大小和密度变化等方面的反应[30-32]。利用抗旱密切相关指标,对不同油棕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酶活性是反映油棕干旱胁迫的最重要的生理指标[33]。

2.4 油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

利用不同的分子标记对油棕种质资源或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油棕种质材料可按采集地进行分类,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通过评估油棕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为不同来源油棕资源的利用提供依据[34-37]。

3 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目前我国油棕种质资源评价研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油棕高产、抗寒和抗旱机理和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高产特性评价方面,加强果柄长短、果实着生位置、矮化等特异性状在油棕高产种质筛选方面的研究,这些性状直观,易利用,还需进一步研究与产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和基因,筛选高产的资源类型进行创新利用。在抗寒性评价方面,对筛选出与抗寒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构指标等评价指标,及时在种质资源评价时进行利用;深入油棕对低温适应的分子基础,包括油棕低温应答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和低温诱导蛋白的鉴定分析,为抗寒的种质资源的早期准确筛选鉴定、缩短其利用周期技术支撑;深入研究在干旱处理下植物激素等对油棕抗旱的调控机制,提高抗旱力。

通过对高产、抗寒和抗旱特性的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高产、抗寒和抗旱种质的早期鉴定和利用奠定基础。此外,加强对种质资源的其他方面的评价研究,如品质特性、抗病性等抗逆方面的研究,为油棕种质资源的综合创新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Corley R H V,Tinker P B. The Oil Palm,Fourth Edition[M].Blackwell Science Ltd,2003.

[2] 中国花生信息网. 我国食用油自给率36.8%,发展方向“适口营养健康和方便” [EB/OL]. (2015-04-10).http://www.62422.cn/look.asp?id=234894

[3] 刘艺卓,刘武兵,高 颖. 我国棕榈油进口及其对其他植物油的替代效应分析[J]. 农业经济,2014,6:108-110.

[4] 国办发〔2010〕4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 (2010-10-11).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010/t201

01015_56796.html.

[5] 国办发〔2014〕6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 (2014-12-2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0600

7.htm

[6] 海南省政府.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26).http://www.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Gid=17861842&

EncodingName=%E9%97.

[7] 雷新涛,曹红星. 油棕[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8] 杨华庚. 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 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9] 曹红星,孙程旭,冯美利,等. 低温胁迫对海南本地种油棕幼苗的生理生化响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4):1 282-1 285.

[10] 李 静,陈秀龙,李志阳,等. 低温胁迫对10个油棕新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1): 62-66.

[11] Adam H, Jouannic S, Escoute J, et al.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al complexity in the African oil palm(Elaeis guineensis, Arecaceae)[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5, 92: 1 836-1 852.

[12] 阮志平. 引种棕榈植物的耐寒适应性机制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8 .

[13] Rajoo A, Sasidharan S, Jothy SL, et al . Ultrastructural study of Elaeis guineensis (oil palm) leaf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its methanol extract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J]. Tropic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3, 12 (3): 419-423.

nlc202309091051

[14] 曹红星,黄汉驹,雷新涛,等. 不同低温处理对油棕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3):454-459.

[15] Eduardo J G , José A T , Lígia R R. 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CB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3 (CBF3) gene from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Elaeis guineensis ethylene responsive transcription factor (CBF3)gene, complete cds[EB/OL]. http://www.ncbi.nlm.nih.gov /nuccore/KC312892.1.

[16] Xiao Y, Zhou LX, Xia W, et al. Exploiting transcriptome data for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based SSR markers related to cold tolerance in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J]. BMC Plant Biology, 2014, 14: 384.

[17] 肖 勇,杨耀东,曹红星,等. 油棕CBF基因的克隆及与禾本科植物CBF基因的进化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8):127-131.

[18] Lei XT, Xiao Y, Xia W, et al . RNA-Seq of oil palm under cold stress reveals a different CBF-mediated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in Elaeis guineensis compared to other species[J]. PLOS ONE, 2014, 9: e114482.

[19] Ebrahimi M, Abdullah SNA, Aziz MA, et al. A novel CBF that regulates abiotic stress response and the ripening process in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fruits[J]. Tree Genetics and Genomes, 2015, 11(3): 1-16.

[20] 曹建华,林位夫,张以山,等. 油棕的产量潜力及其影响因子探析[J]. 中国热带农业,2009,(6):48-50.

[21] 曹建华,林位夫,谢贵水,等. 12个油棕新品种主要性状鉴定评价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8):1 359-1 365

[22] Krualee S, Sdoodee S, Eksomtramage T, et al .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of palm oil yield components in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Jacq.) [J]. Kasetsart Journal, Natural Science, 2013, 47(4): 528-533.

[23] Bunch COF. Estimates of repeatability and path coefficient of bunch and fruit traits in Bang Boet dura oil palm[J]. Journal of Oil Palm Research, 2013, 25(1): 108-115.

[24] Murugesan P, Shareef M. Yield, bunch quality and vegetative traits of american oil palm (Elaeis oleifera, HBK) population in India[J]. Indian Journal of Horticulture, 2014, 71(1): 23-27.

[25] 张希财,王 军,林位夫. 云南初选油棕优异植株定点观测结果[J]. 中国热带农业,2014,56(1):39-45.

[26] 石 鹏,冯美利,雷新涛,等. 油棕果穗产量性状主成分及通径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7):18-25.

[27] Dussert S, Guerin C, Andersson M, et al.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ree oil palm fruit and seed tissues that differ in oil content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J]. Plant physiology 2013, 162(3): 1 337-1 358.

[28] Teh H F, Neoh B K, Hong M P L, et al . Differential metabolite profiles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in high-yielding oil palm mesocarp[J]. PloS one, 2013, 8(4): e61 344.

[29] Ritter E, Armentia ELD, Erika P,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olecular marker system to distinguish shell thickness in oil palm genotypes[J]. Euphytica, 2016, 207(2): 1-10.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篇4

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文献查阅等不同的`研究方法,确认八角莲属共有十个种;并对八角莲属植物分种检索表进行补充修订,补充了新发表的种类.同时对八角莲属的生物特性和生态地理分布做了简要的描述.

作 者:张践 李劲涛 李先进 李天东 孙成仁 ZHANG Jian LI Jin-tao LI Xian-jin LI Tian-dong SUN Cheng-ren  作者单位:张践,李劲涛,李先进,孙成仁,ZHANG Jian,LI Jin-tao,LI Xian-jin,SUN Cheng-ren(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李天东,LI Tian-dong(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枇杷种质资源叶斑病抗性调查 篇5

枇杷种质资源叶斑病抗性调查

在自然发病情况下,调查了168份枇杷种质资源对叶斑病的.抗病情况.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质资源表现为中抗或感病,表现高抗的有4份,分别为卓南1号、塘头3号、木罗枇杷和栎叶枇杷;枇杷近缘种与普通枇杷之间、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的抗性也有很大差异.

作 者:张小艳 许奇志 李韬 许家辉 谢丽雪 郑少泉 ZHANG Xiao-yan XU Qi-zhi LI Tao XU Jia-hui XIE Li-xue ZHENG Shao-quan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创新团队,福建,福州,350013刊 名:福建果树英文刊名:FUJIAN FRUITS年,卷(期):2009“”(1)分类号:S4关键词:枇杷 种质资源 叶斑病 抗性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篇6

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话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

1、要明确小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制定学校小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目标的原则必须基于老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基于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基于学校资源优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2、要确立小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比如以校为本、走出一条创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之路,通过小课题研究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不断积累,优化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资源体系。

3、学校要为教师开发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资源提供支持与帮助。

4、还要建立开发网络,形成综合开发的合力——组成学校联动网络,共同开发,资源共享,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等。

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话从过程指导角度来看:

1、要发挥学校各学科人力资源的作用,指导他们发挥各自特色或风格选好小课题,确立研究问题,定方案与措施。

2、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让小课题实践有明确的理论作指导。

3、要引导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考虑本校实际,从本校人力、经费、信息等资源利用实际出发,让本校小课题研究有教师个人风格,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本校特色——走出一条创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之路。

4、学校要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特色,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有“我的研究我作主”的精神。

5、学校更要立足本校、根据本校实际,小课题研究以课例研究为主,变课堂为问题研究的活水源头(主阵地),即发挥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智慧——共同去研究。

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话从成果推广角度来看:

1、学校应该设立成果分类收集平台,积累各类师生的成果优质资源。

2、设立成果评优和奖励机制,定时定期对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优评奖活动;上行下效,促进优质成果的积累与实践中推广。

3、学校组织者要有公正心,对共享的有使用、影响价值的成果资源,应提供平台向学校范围或更广阔的空间推广,有机会就应该负责向相关评奖机构或刊物推荐。

魔芋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篇7

魔芋球茎富含多糖、蛋白质、纤维以及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生物碱, 同时性味归经, 寒、辛, 能入药。因此, 魔芋既是重要的保健蔬菜之一, 也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工业上。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需求魔芋精粉超过10万t[1]。但截至目前, 我国魔芋栽培大多采用传统的地方品种及栽培技术, 使得魔芋产出量远达不到要求。近年来, 随着魔芋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及加工业、制品业的发展, 对高产优质魔芋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加快魔芋新品种选育尤其是适于不同加工产品的专用品种选育至关重要。我国魔芋栽培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丰富, 各地地方品种较多, 通过对国内外魔芋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和鉴定利用, 可为魔芋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有力的保证。本文综述国内外魔芋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的现状, 并对今后魔芋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出建议。

1 魔芋种质资源研究

魔芋喜温暖湿润, 不适酷暑干燥。现广泛分布在亚洲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 尤以中国及中南半岛栽培较为普遍。关于魔芋的起源尚无定论, 据日本学者星川清新记载, 魔芋原产于印度、锡金等地。细胞学研究表明, 魔芋亚洲种较为原始, 非洲种更为进化[2,3,4]。Hetterscheid. W等整理分类表明, 魔芋主要分布在亚洲印度、中南半岛和云南为主的中国南部及东南亚, 非洲占少数[5]。国内学者李恒 (1986) 认为天南星科植物的起源时期不晚于白垩纪, 起源地是欧亚古陆亚洲南缘地带, 而不是非洲、大洋洲或亚洲古南大陆, 更不是新大陆。刘佩瑛认为魔芋的起源中心在当时为热带气候的亚洲中南半岛北部和云南南部北纬16°~24°地带, 其始祖种为热带森林下层的草本植物。综合魔芋的种质资源分布和生物学特性来看, 一般多倾向于魔芋起源于亚洲较温暖的山区[6]。

我国魔芋种质资源比较丰富, 迄今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有20余种, 约占世界魔芋种数的22.6%, 其中10余种为我国特有, 如白魔芋、田阳魔芋等。

我国魔芋各地均有栽培, 地方品种混杂, 如清江花魔芋、井冈山魔芋、万源花魔芋、德宏花魔芋、昭通珠芽魔芋、西双版纳红魔芋、金佛山魔芋等, 它们都是在当地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和培育选择而来的。据统计, 魔芋地方品种之间的特性差异较大, 其植株大小、叶柄颜色、裂片颜色、球茎含水量、葡甘聚糖含量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等差异显著, 球茎质量从几克到数十千克不等;叶柄颜色有灰白、浅绿、暗绿、棕褐色等;裂片颜色有嫩绿、深绿、暗绿等;葡甘聚糖含量20%~60%不等;球茎剖面颜色有白色、浅黄、黄色、粉红色等。宣慢首次将国内外收集的79份魔芋材料资源采用形态鉴定法分为6类[7]。蒋学宽通过连续2年对魔芋品种形态学性状的观测和统计, 筛选了55个实效形态性状指标, 采用Q型聚类分析, 表明在等级结合线L=15时可将96份魔芋品种材料分为8大类, 聚类结果与《中国植物志》魔芋属植物的经典分类基本相同[8]。张风洁对96份魔芋种质资源的30个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30个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8.1%, 魔芋种质资源性状差异明显, 变异范围大, 遗传多样性丰富[9]。除裂片颜色一致性较强外, 芽形状、叶柄分叉处有无珠芽、叶柄底色、叶柄斑纹颜色、叶柄斑纹大小和球茎剖面颜色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近年来, 分子标记技术发展迅猛, 已成为检测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和鉴定种质亲缘关系的重要工具。张玉进等利用RAPD标记对22份魔芋资源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标记, 将其分为5大类[10], 为魔芋种质资源的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滕彩珠等利用AFLP技术对13份魔芋资源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标记研究系统进化, 结果表明白魔芋、珠芽魔芋分别和花魔芋、西盟魔芋亲缘关系较近[11]。张盛林和孙远航对白魔芋种内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RAPD分析, 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明确了白魔芋种内亲缘关系[12]。滕彩珠等对30份魔芋种质资源基因组DNA进行ISSR多态性标记分析, 研究表明甜魔芋和花魔芋、西盟魔芋和珠芽魔芋关系比较近, 白魔芋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它与花魔芋的进化关系较近[13]。蒋学宽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6份魔芋品种进行标记, 遗传聚类结果表明, 在相似系数D=0.753时可将96份魔芋品种分为9大类, 与数量分类学Q型聚类结果基本吻合[8], 验证了数量分类学方法和性状选取的合理性。

2 魔芋育种技术研究

魔芋育种技术相对于其他蔬菜作物发展较缓慢, 主要是其独特的生长发育特性决定的, 特殊性在于魔芋属于胚乳正常发育、而胚发育异常的胚胎单极发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 由于对魔芋繁育缺乏认识, 一度认为魔芋只有无性繁殖, 而无有性生殖, 因此, 其品种改良技术也局限于自然群体选择。随着胚胎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魔芋育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结果表明, 魔芋的种子是异株杂交的产物, 仍然为有性器官, 这为魔芋进行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2.1 自然选择

由于魔芋栽培品种有性开花结实费时, 天然混杂群体、自然形态变异丰富多样等特点, 长期以来魔芋良种繁育主要以无性系选育为主, 其中通过对大田群体自然变异的选择已成为较为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地方种和农家种是重要的品种改良资源。日本早在1921年就开始了花魔芋品种培育的研究, 通过本地种和外来种不同种间不断地杂交改良, 相继培育成功综合性状优良的农林1~4号[14]。

国内审定的第一个魔芋品种是由刘佩瑛等从15个农家魔芋品种中选育出的, 命名为万源花魔芋[15]。范梅和余显荣收集了大量白魔芋, 发现并选育出了综合性状好、经济效益高的金阳紫红杆和明枝山青麻杆2个优良的地方品系[16]。张发春和寸湘琴通过对云南各地区特有白魔芋品种资源的比较分析, 筛选出2个可直接推广应用优良的地方品系[17]。刘金龙等从武陵山区魔芋资源中系统选育并审定了清江花魔芋[18]。牛义等从云南花魔芋栽培群体种中, 经过多年复选、组培快繁、品种比较、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渝魔1号”, 是国内审定的第三个花魔芋品种[19]。李勇军等从丽江花魔芋群体中选育出对软腐病和白绢病抗性较好的花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20]。

2.2 诱变育种

早在1935年, 美国学者Miller首次用x-射线辐照甘薯得到一些叶形、薯皮色、肉色和食味等突变体以来, 各种物理、化学试剂诱变植物突变就成为世界各国学者争先采用的育种方法之一。张盛林等发现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会使魔芋植株性状发生变异, 0.258C/kg的照射量会增加小叶变异率[21]。魔芋的主芽受损率非常高, 不能正常萌芽。黄训瑞等研究表明, 对球茎成活率有明显改善效应的60Co-γ射线适宜量为7~10 Gy[22]。吴金平以块茎鳞片愈伤为材料, 用甲基磺酸乙酯和软腐病菌滤液处理筛选到抗性不同的变异株[23]。刘好霞等利用秋水仙素处理魔芋植株, 成功得到多倍体, 为后续多倍体种质改良奠定了基础[24]。钟伏付等研究表明, 化学试剂诱导成功的四倍体清江花魔芋光合效率大大提高[1]。

2.3 生物技术育种

1986年, 张征兰等和Shimoyama首次成功进行了魔芋外植体的组织离体培养, 开启了魔芋生物技术育种的新篇章。目前国内外学者在魔芋组培良种快繁、微型试管芋诱导、器官发生、原生质体培养和转基因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2.3.1 脱毒或良种快繁

魔芋为无性繁殖作物, 传统种繁周期长, 加之长期无性繁殖, 使魔芋种芋带毒, 种性退化, 品质下降, 抗逆性降低。魔芋外植体组织培养技术是良种快繁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认为, 魔芋花药、叶片和根作为外植体组培很难获得成功[25]。庄承纪和周建葵认为将魔芋叶柄作为外植体, 生长速度快, 再生植株数量较多[26]。吴毅歆和谢庆华对球茎作为外植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皮上芽苞是魔芋最适合的外植体材料[27]。黄远新等以不同种魔芋块茎为外植体材料, 研究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程度与魔芋种类无关, NAA浓度在0.5 mg/L时, 寄栽苗成活率达80%以上[28]。此外, 采用浅层液体培养基进行魔芋组培可以有效避免褐化, 提高生长速度[29]。胡悦等以万源花魔芋腋芽或不定芽为材料, 探讨了魔芋组培快繁的影响因素, 筛选出腋芽试管微型芋诱导形成最适培养条件, 诱导率达90.9%[30]。孙继华等成功进行了魔芋高效遗传再生体系试验, 认为诱导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分别为“MS+6-BA 0.5 mg/L+NAA 0.5mg/L”“MS+6-BA 1.5 mg/L+NAA 0.5 mg/L”“MS+NAA 0.5 mg/L+6-BA 1.0 mg/L”, 繁殖系数较高[31]。

2.3.2 细胞融合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 (protoplast fusion) 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 使遗传性状不同的2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实现远缘植株的基因重组过程, 此种方法为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32]。

随着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的突破, 魔芋原生质体融合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张兴国等以白魔芋和花魔芋的愈伤再生植株幼叶为材料, 采用酶法制备得到魔芋原生质体, 但由于其在组培过程中褐化严重, 后续培养几乎很难形成细胞壁并再生成植株[33], 因此, 这一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3.3 转基因育种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 转基因技术为蔬菜作物的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张兴国等先后从魔芋球茎中克隆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大亚基和小亚基的c DNA片段[34]。通过构建大亚基反义表达载体, 杨正安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了2块具抗性的愈伤组织[35]。同样, 李贞霞通过构建小亚基反义表达载体, 以葡甘聚糖含量高、品质好的白魔芋愈伤为遗传转化材料, 采用农杆菌和基因枪介导法成功获得了白魔芋基因反义表达植株[36,37]。由于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是葡萄糖合成供体的催化物, 因此, 这一研究成果可能会促进葡甘露聚糖的合成, 进一步改善白魔芋品质。St PRp27属于马铃薯晚疫病病程相关抗病基因, 严华兵经农杆菌介导方式将其转化白魔芋[38], 之后陈伟达以花魔芋叶柄外植体为转化该基因的材料, 二者均获得抗病性高于正常株的阳性转化株, 为魔芋品种创造了新的抗病种质资源[39]。

3 展望

3.1 加强魔芋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创新和应用

虽然我国魔芋种质资源较多, 但由于地域限制, 遗传背景相对狭窄, 远不能满足育种需要。为此, 今后应在广泛整理国内魔芋种质资源的同时, 加大国外魔芋种质的引进, 开展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 包括对产量品质性状、抗逆抗病虫能力等主要性状的改良, 为魔芋育种提供特征明确的优良种质[40]。

3.2 加强生物技术在魔芋育种上的应用

魔芋栽培种繁种周期长达4~5 a, 雌、雄花期不遇, 开花的环境条件严格, 花粉发芽率低, 自交不亲和等导致难以对魔芋进行大规模生产上的有性杂交育种。因此, 加强生物技术育种在魔芋上的应用研究尤为必要, 包括进一步完善魔芋离体器官及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高频再生技术体系,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品种间体细胞杂交, 以及重要性状关键基因克隆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 以加强品种间的基因交流, 创造魔芋新品质;同时, 通过对魔芋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与优选, 定向培育不同用途的专用魔芋品种。

3.3 健全魔芋良种繁育与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种质资源课题研究报告 篇8

关键词:沙塘鳢;种质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 S93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230-03

收稿日期:2014-04-14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56-6);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33BBF60029)。

作者简介:张燕萍(197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育种、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环境监测等研究。E-mail:zhangyanpingxie@163.com。

通信作者:陈文静,研究员,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和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E-mail:418215117@qq.com。沙塘鳢属(Odontobutis)鱼类属鲈形目塘鳢科,别称沙乌鳢、蒲鱼、草婆鱼、土布鱼、沙鳢、虎头鱼等[1-2]。沙塘鳢属鱼类是一类小型底栖肉食性鱼类,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域中较为常见,因其含肉量高、肌间刺少、肉质细嫩、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鱼、味道鲜美而受到人们青睐,是江浙沪地区的传统名贵鱼类。据记载,我国至少有4种沙塘鳢属鱼类,即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中华沙塘鳢(Odontobutis sinensis )、海丰沙塘鳢(Odontobutis haifengensis)、鸭绿江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

由于沙塘鳢个体较小且天然产量不高,一直没有引起养殖者的重视。近年来,沙塘鳢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是近年来我国天然水域的环境日益恶化,加上滥捕滥捞,原本到处可见的塘鳢变少了,野生的塘鳢资源也日趋枯竭,其捕捞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展沙塘鳢属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科学选育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对沙塘鳢种质资源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沙塘鳢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以及科学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1沙塘鳢属鱼类的地理分布

沙塘鳢属鱼类为东亚特有的小型淡水底栖肉食性鱼类,其分布颇有规律。河川沙塘鳢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及闽江各水系,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未见其分布;在长江水系的分布西限可上溯至湖北省荆州市(沙市),江西省九江市、鹰潭市、宜春市等地。中华沙塘鳢的分布区域较广,主要见于珠江流域、海南岛及长江中上游的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闽江、钱塘江及长江下游各地未见分布,而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省荆州市,江西省九江市、鹰潭市、宜春市等地水域则是中华沙塘鳢的分布东限,可以认为这些地区也是这2种鱼类相互渗透和交汇的混栖区[3-4]。鸭绿江沙塘鳢仅分布于辽河东部山区支流太子河、鸭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大洋河和辽东半岛碧流河。海丰沙塘鳢仅零星分布于粤东几条独流入海的溪流中。

2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2.1沙塘鳢的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

2.1.1形态特征研究沙塘鳢属鱼类的形态学特征不仅是遗传物质的外部体现,还与生活环境、生理特性等差异相关。不同水系的沙塘鳢在其生物学特征上稍有不同。学者们分析了沙塘鳢属鱼类的外部形态特征和现代框架特征,为沙塘鳢属鱼类形态种质标准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了参考。刘良国等将洞庭湖水系中华沙塘鳢属鱼类的形态特征与其他水域沙塘鳢属鱼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既具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征[5],洞庭湖水系中华沙塘鳢的第1背鳍棘数(全为Ⅶ)与伍汉霖等记述的中华沙塘鳢的第1背鳍棘数(多为Ⅵ,少数为Ⅶ)[2]明显不同,而又与淮河水系的沙塘鳢属鱼类相同。在头部感觉乳突线端部乳突排列形式上,洞庭湖水系中华沙塘鳢与淮河水系沙塘鳢不同,前者排列呈团状,后者排列呈线状[6]。

2.1.2生长研究朱邦科等报道,保安湖沙塘鳢的生长属均匀生长型,沙塘鳢的体质量(W,g)与体长(L,cm)呈幂函數关系,其关系式W♀=0.023 21L3.008 5(n=314,r=0.938 6),W♂=0.019 92L3.086 2(n=418,r=0.974 1);合并后W=0021 29L3.058 5(n=732,r=0.971 6),雄鱼略快于雌鱼,肥满度在冬春季较高,最高在3月[7]。乔德亮研究表明,淮河水系沙塘鳢体长与体质量关系为:W♂=0.066 0L2.611 8(n=17,r=0962 1),W♀=0.044 0L2.821 3(n=23,r=0.986 5);合并后W=0.045 4L2.798 9(n=40,r=0.979 0)[8]。沈蓓杰等研究也表明,安徽省南漪湖沙塘鳢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呈幂函数关系,属均匀生长型,其方程为W=0.065 3L2.449 7[9]。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沙塘鳢选育过程中,应对比不同地理群体沙塘鳢生长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以便选取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的沙塘鳢群体作为育种材料,并做好沙塘鳢保种选育等工作。

2.1.3沙塘鳢属鱼类繁殖特性研究朱邦科等报道,沙塘鳢属鱼类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产卵于石缝隙、洞穴、蚌壳,甚至瓦砾之中,卵具黏性,常黏附在贝壳、岩缝石或隐蔽物上发育,雌鱼产完卵后即离去,雄鱼护卵[7,9]。沙塘鳢多在1冬龄成熟,繁殖季节为4月初至6月中旬,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繁殖盛期。雌鱼成熟系数在3月底4月初急剧增大,4月上旬达最大值,之后急剧下降,7月底最低,随后缓慢回升,一般来说Ⅱ龄雌鱼成熟系数和个体性腺质量均大于Ⅰ龄雌鱼。雄鱼成熟系数低于雌鱼,个体差异和年变化均较小,4月达最大值,5—6月最低,7月后逐渐回升,但Ⅱ龄雄鱼成熟系数较Ⅰ龄雄鱼低。乔德亮研究表明,淮河水系沙塘鳢的绝对繁殖力(F)与体长(L)呈幂指数关系,与体质量(M)呈直线关系,关系式为:F=0.009 7L2.510 6(n=23,r=0.961 6);F=0.095 3M+0.246 6(n=23,r=0.958 7)[8]。李跃华等测量巢湖沙塘鳢结果显示,沙塘鳢的个体绝对怀卵量在822~5 430粒之间,相对怀卵量为 66~219 粒/g[10]。可以看出,沙塘鳢属鱼类的怀卵量与体长、体质量关系密切,且怀卵量与体长、体质量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随体长、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nlc202309031149

2.2沙塘鳢生化组成的研究进展

沙塘鳢历来被归在高档水产品行列,清明前后,菜花金黄,沙塘鳢体肥子满,成为长三角地区餐桌上独特的佳肴。沙塘鳢肉多刺少,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肉含蛋白质183.9 g/kg、脂肪9.8 g/kg、钙4.2 g/kg,此外还含有磷、铁、维生素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一般鱼类。胡亚丽等对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为64.45%,肌肉(鲜质量)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6.70%、0.70%、165%、80.0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80.94%(干质量),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 3267%,占氨基酸总量的40.36%;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1. 16%[11],其鲜味氨基酸总量高于泰国笋壳鱼[12],稍低于鳜鱼[13],因此河川沙塘鳢肌肉鲜美度较高[11]。杨严鸥等研究了体质量增加时不同性别沙塘鳢鱼体生化组成和能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体质量增加,雌性沙塘鳢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能值及雄性沙塘鳢的蛋白质含量、能值都与各自鱼体的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雄性沙塘鳢的脂肪含量与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14]。

2.3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关于沙塘鳢属鱼类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组成等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水域不同的沙塘鳢属鱼类染色体数目完全相同,均为44对;染色体配组和臂数也相似,但核型组成存在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本身多态性所致,或者与地理分布的差异,以及取材时间、制片方法、测量标准不同等有关。

2.4生化遗传学研究进展

沙塘鳢属鱼类生化遗传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工酶的研究领域。殷文莉等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沙塘鳢的消化道、心脏、肌肉、脾脏、肾脏、脑、肝脏、生殖腺、晶体9种组织的4 种同工酶(EST、LDH、ADH、MDH)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组织的酶谱是不相同的,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EST有5个基因位点,除脾脏和肾脏单体酶具有相同的位点表达模式外,其他组织中各位点的表达互不相同;LDH只有1个基因位点,为四聚体酶;MDH为由3个基因位点控制的二聚体酶;ADH也是二聚体酶,但仅在肝脏中得到表达[20]。

2.5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沙塘鳢属鱼类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运用分子遗传学方法进行更好的诠释。近年来,沙塘鳢属鱼类分子遗传学研究逐步展开,已经运用多种分子标记研究了不同群体沙塘鳢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李妍等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常熟河川沙塘鳢个体大小不一的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江苏常熟河川沙塘鳢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大沙塘鳢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小沙塘鳢,2个群体的遺传分化已经达到种群分化水平[21]。任岗等利用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比较中华沙塘鳢、海丰沙塘鳢、鸭绿江沙塘鳢、河川沙塘鳢、暗色沙塘鳢、Odontobutis hikimius结果显示,海丰沙塘鳢是河川沙塘鳢的姐妹群,暗色沙塘鳢与O.hikimius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6 种沙塘鳢属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大部分在0.098~0133 之间,其种间的分化程度较为相近,它们可能是由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22]。郁建锋等比较了太湖流域河川沙塘鳢和其他沙塘鳢属鱼类的线粒体 12S和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发现太湖流域河川沙塘鳢有别于其他类别的沙塘鳢,且与已知的河川沙塘鳢存在分子遗传进化方面的差异[23]。谢楠等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河川沙塘鳢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塘鳢科其余22种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塘鳢属与黄属构成1支,沙塘鳢属与鲈塘鳢属构成1支,乌塘鳢属、嵴塘鳢属、尖塘鳢属、蛇塘鳢属构成1支,尾斑鳍塘鳢单独构成1支[24]。由上述研究可知,沙塘鳢属鱼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非常薄弱,需要用更多、更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例如 SSR、AFLP等标记全面分析沙塘鳢属鱼类的种质资源。

3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3.1沙塘鳢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沙塘鳢属鱼类的天然生活环境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例如酷渔滥捕、堑秋湖、水域环境恶化、违法采杀、疯狂吸螺、涉水工程建设等,以及不注重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动态检测,这些都时刻威胁并破坏着它们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导致沙塘鳢野生栖息地缩小,生活环境恶化,野生资源量锐减,群体结构遭到破坏,种质特性和纯洁性丧失,野生群体的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早熟等现象。

3.2种质资源保护对策

对沙塘鳢属鱼类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是防止其种质资源退化,维持沙塘鳢属鱼类天然的种质特性和纯洁性。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加强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科学研究是保护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重要基础条件。沙塘鳢属鱼类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但长期缺乏系统全面的种质资源研究。因此进行我国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全面调查和监测,掌握我国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状况,是制定种质保护策略的基础。而从分子水平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如线粒体DNA Cyt b基因、COI基因全序、AFLP、SSR、 SNP等对沙塘鳢属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群体间遗传距离、群体分化时间、群体间基因流动以及群体起源等进行全面评估,可更好地指导种质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

3.2.2加强沙塘鳢属鱼类种质保护应该加强对现有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保护或恢复沙塘鳢属鱼类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来保护其种质资源,尽可能地保存沙塘鳢属鱼类在其栖息地的遗传多样性。建立沙塘鳢属鱼类人工种质资源库或原种保护基地,并将野生遗传资源异地活体保存于其中,是种质资源保护的最为可行的有效方法。

nlc202309031149

3.2.3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满足人们对沙塘鳢消费的需要,在保护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并寻求开发利用途径,以达到保护和利用的目的。在捕捞生产中,应严格禁止有害渔具的使用,制定合理捕捞制度,合理规划禁渔制度,加强渔业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在养殖生产中,应运用多种育种方法加强对沙塘鳢鱼遗传育种攻关,采用传统选育技术(杂交选育、家系选育等)与现代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QTL定位、鱼种估算等),对沙塘鳢属鱼类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选育提高,筛选出生长速度较快、耐粗饲、抗逆性强的沙塘鳢良种或品种,以满足养殖生产的迫切需要。

3.2.4推进沙塘鳢属鱼类养殖业发展大力发展沙塘鳢属鱼类养殖业可以缓解对野生沙塘鳢属鱼类资源的依赖,也是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因沙塘鳢全人工饵料养殖技术未全面解决,多釆用与其他水产品种混养模式,年终主养水产品种出塘,沙塘鳢养殖周期仅为6个月左右,大部分当年投苗当年收获,其商品率较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制约了沙塘鳢属鱼类产业化发展。因此培育优质沙塘鳢属鱼类苗种、研发出可全人工饵料喂养的沙塘鳢属鱼类苗种、完成沙塘鳢池塘精养技术及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是推动沙塘鳢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大幅度提高沙塘鳢商品率、增加养殖收益的极为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成庆泰,郑葆珊. 中国鱼类系统检索[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伍汉霖,钟俊生. 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鲈形目(五):虾虎鱼亚目[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伍汉霖,吴小清,解玉浩. 中国沙塘鳢属鱼类的整理和一新种的叙述[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3,2(1):52-61.

[4]伍汉霖,陈义雄,庄棣华. 中国沙塘鳢属(Odontobutis)鱼类之一新种(鲈形目:沙塘鳢科)[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1):6-13.

[5]刘良国,杨春英,杨品红,等. 洞庭湖水系中华沙塘鳢的形态和核型研究[J]. 四川动物,2013,32(2):176-179.

[6]乔德亮,洪磊. 淮河水系沙塘鳢形态生物学和繁殖力[J]. 生态学杂志,2007,26(2):228-232.

[7]朱邦科,谢从新,王明学,等. 保安湖沙塘鳢的食性、繁殖、年龄及生长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99,23(4):316-323.

[8]乔德亮. 淮河水系沙塘鳢形态生物学研究[J]. 水利渔业,2007,27(2):66-68.

[9]沈蓓杰,周洵,朱园贞,等. 南漪湖沙塘鳢生物学特性及个体生殖力的研究[J]. 中国水产,2011(7):59-61.

[10]李跃华,万全,邹传伟,等.巢湖沙塘鳢的生物学测定[J].水产养殖,2007,28(6):6-9.

[11]胡亚丽,朱晓平,尹绍武,等. 河川沙塘鳢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价值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290-293.

[12]张宪中,戈贤平. 泰国笋壳鱼肌肉营养品质的评价[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1):23-27,49.

[13]严安生,熊传喜,钱健旺,等. 鳜鱼含肉率及鱼肉营养价值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1):80-84.

[14]杨严鸥,姚峰,余文斌,等. 不同性别沙塘鳢体重与生化组成和能值的关系[J]. 淡水渔业,2006,36(4):26-28.

[15]桂建芳,李渝成,李康,等. 虎鱼亚目三种鱼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J]. 动物学研究,1984(增刊):67-69.

[16]费志清,陶荣庆. 虎鱼亚目四种鱼的染色体组型的初步研究[J].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1987,6(2):127-131.

[17]张克俭. 长体鳜、黑鳍鳈及塘鳢的染色体组型研究[J]. 水产学报,1989,13(1):52-57.

[18]张君,汤俊,沈颂东,等. 河川沙塘鳢染色体核型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0(2):253-256.

[19]张丽娟,祝斐,尹绍武,等. 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双亲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分析[J]. 海洋渔业,2013,35(2):183-188.

[20]殷文莉,戴建华. 沙塘鳢不同组织同工酶生化表现型及遗传基础[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4):10-13.

[21]李妍,荣楠,徐建荣,等. 河川沙塘鳢的ISSR分析[J]. 安徽農业科学,2010,38(2):606-608.

[22]任岗,章群. 中国沙塘鳢属鱼类线粒体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2007,31(4):473-478.

[23]郁建锋,韩晓磊,郭倩林,等. 太湖流域河川沙塘鳢线粒体12S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48-51.

[24]谢楠,冯晓宇,郭水荣,等.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线粒体细胞色素 b(Cyt b)基因序列分析[J]. 杭州农业与科技,2010(2):22-26.苏彦平,武秀国,陈修报,等. 背角无齿蚌养殖池塘中发生的假鱼腥藻隐形水华[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233-234.

上一篇:作好销售预估之经验总结下一篇:生命奉献精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