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2024-07-11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通用8篇)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篇1

目学

院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做文理兼修的高素质人才——对文科专业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必要性的思考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类 工商1203班 杨欣 120790318 杨雪霞 2013年11月

做文理兼修的高素质人才

——对文科专业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必要性的思考

班级:工商1203班

姓名:杨欣

学号:120790318

指导老师:杨雪霞

摘要:由于文理分科制度和专才培养模式,导致一些文科专业的大学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化学与社会文明课程基于培养文理兼修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而产生,旨在真正意义贯彻落实素质教育,防止“畸形人才”的出现。文科生通过化学与社会文明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多方面能力。文章从当前文科专业学生的素质发展现状、化学与社会文明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作用三方面来论述文科专业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必要性。关键词:文科专业 化学 素养 学习必要性

一、文科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堪忧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和大学的专才培养方案,文科和理科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进入大学以后,文科专业学生很少有了解学习自然科学的机会。

外语、人文、经济管理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大多在高中时期就是选读的文科,也就是说他们在高考时不用考化学、物理和生物。由于应试教育,几乎没有哪所高中愿意放弃升学率而施行素质教育。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就没有机会了解学习化学基础知识。进入大学以后,专业更加细化,大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本专业以及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上,不会主动去学习化学。他们认为,化学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应该花时间学习的,他们是文科生,不需要学习。

很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对化学相关知识不了解。有调查显示,居然有超过三成的文科专业的学生解释不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的原理,对当今与化学相关的热点话题也不是很了解,比如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食物的营养与健康,化妆品的制造与使用等。

很多同学抱有这样的想法:我知道怎么使用太阳能、化妆品,怎么保护环境,怎么安排每日膳食营养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新能源的开发过程,环境治理的方法与原理,人体主要元素含量。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并且不利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为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中的原理之后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方法,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使其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反之,不了解这些化学知识,就无法更好地利用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资源,甚至不知道如何利用。大学的专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同时也使他们离化学越来越远,逐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依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化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科学素养低,并且思维模式单一。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大量高新技术,面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贫乏的科技知识、单一的思维模式已日益成为制约文科学生认识事物、适应社会、管理决策、胜任工作的主要障碍。

二、化学与社会文明课程的基本内容

化学与社会文明是指为非自然科学专业,比如哲学、历史、经济、法律、外语、艺术等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的一门普及化学知识的课程。这门课程以化学知识(能源、环境、材料、生命等)为主线,以社会广泛关注的有关问题为视点,讲述其中的化学道理,阐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内容包括化学的继往开来、化学键、元素周期律与原子结构、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化学与生命现象、营养与健康、材料科学,以及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哲学思想等【1,3】。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有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对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

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能系统地掌握大量的化学知识,也没有必要,化学与社会文明是一个适合这类学生学习的课程。通过对《化学与社会文明》的学习,文科专业学生可以把中学学到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学习新的知识点。并且透过化学这个窗口,学生可以对自然科学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有一概括了解,从而达到开拓视野、培养缜密的理性思维、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该课程也比较注重内容的趣味性,课堂上会介绍一些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比如生活中的能源、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日常用品的材质、食品中的添加剂、烟草的放射性、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原理等【4】。文科专业学生学习化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学习这些微观世界知识培养对世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精神,意识到自身的局限与渺小。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世间万物才能和谐统一。这才是文科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最终目的。

因此,化学与社会文明并不同于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较深层次的细分课程,或者说大不相同。化学与社会文明对学生的要求低,内容简单而全面。课堂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教授,而不过度拘泥于复杂的计算和深奥的原理【5】。老师用一些简单明了的图片使学生建立起对化学直观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原来化学并不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其实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

三、文科生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都与化学息息相关。首先从我们的衣、食、住、行来看,色泽鲜艳的衣服需要印染,丰富的合成纤维更是化学的一大贡献;化肥和农药的发展让我们装满了粮袋子和菜篮子。各种化学方法提取的食品添加剂帮助我们制造色香味俱全的食品;现代建筑所用的水泥、石灰、油漆、玻璃和功能塑料等材料都是化工产品;代步的各种交通工具不仅需要汽油、柴油做动力来源,还需要各种防冻剂、润滑剂,这些无一不是石油化工产品。再从社会发展来看,化学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增产靠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工业和国防需要各种性能迥异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1】。总之,化学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尖端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2】。它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能源节约等意识。化学课程使学生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掌握了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并最终体现在自觉保护环境的行动上。同学们通过对我国资源利用现状的了解,可以发现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节能的空间巨大,同学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通过对化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同学们还可以了解到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毒胶囊、毒馒头事件相继发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对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来说都非常有必要。

学习一些化学知识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加强文理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中心学科,与其它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渗透。分析诺贝尔奖得主的学术背景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不全是医生或者生物学家,还可能是化学家或者物理学家,当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此外,学习化学课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学们惊叹新型材料或者新型制剂的神奇功能时,会树立一种观念:创新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甚至是革命性的改变。

四、总结

通过对当前文科专业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分析和化学与社会文明课程基本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到化学与社会文明这类针对文科生的化学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想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兼备,而文科专业学生在理性逻辑思维方面普遍存在缺陷。化学课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提高了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正确、高效地处理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事务,进而成为文理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型人才。

参考文献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篇2

什么是社会文明?城市如何在社会转型期构建社会文明中发挥作用?社会文明, 广义上是指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精神状态。狭义上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从内涵来看, 社会文明是社会生活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意识文明、社会生活环境文明和社会管理文明的有机整体。”[2]无论哪种形式的社会文明, 其主体都是人,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更多地体现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文明意识的提高。而城市作为人的存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现代性聚合体, 除了有效地耦合了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外, 城市本身成为了一种媒介。“传播的各个面向—————信息传递、公共交往、意义生成等, 都在现代城市的情境中得到彰显”。[3]而作为传播媒介的现代城市成为构建社会文明形式的主要媒介和主体空间。

一、城市传播与社会文明建构的关系及问题

城市传播是从传播的角度研究城市形象、城市主体、城市活动、城市营销、城市文化、城市管理等的新型交叉学科。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识, 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主题。城市作为社会文明建构的重要空间, 其研究范围之广、涉及面之大, 几乎可以包容所有发生在城市的传播现象和以城市作为传播媒介的文本, 在此仅从城市的物质空间、城市精神文化与社会文明建构的关系进行论述。

(一) 城市物理空间与社会文明建构

1. 城市物理空间与社会文明建构的关系

城市的物理空间是指城市实体空间以及承载该城市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实体空间又包括公共实体空间和私人实体空间以及公私参半的实体空间, 如博物馆、广场、公园道路等属于公共实体空间;家庭、办公室则属于私人实体空间;住宅小区、学校则属于公私参半的实体空间。在此, 所有的空间形式均指作为媒介传通的空间, 有别于传统大众传播的泛空间化传播。

公共实体空间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主要是通过公共空间的内置物象, 典型的公共实体空间———博物馆。人们参观博物馆, 主要通过博物馆的内部设计、外部结构、馆藏物品的展览传递知识信息、传承文明。历史博物馆成为代际间传播文明的重要空间, 目前全国各大历史博物馆均免费开放,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历史文明的重视。历史文明是构成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历史文明的了解和认知, 对于有效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和文明意识功不可没。

其次, 广场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 与博物馆浓厚的的历史文化意蕴不同的是, 广场从最初作为阅兵场地的政治象征意义中解脱出来, 作为市民自发组织休闲活动的场所, 融入市民的生活, 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 整合了各个层次的民间话语, 成为一种现实空间的新的“公共领域”。广场作为文明形式传播的实体空间更多地依靠来自民间的力量和政治话语的植入。

道路是构成城市命脉的主要连接线, 构成道路生命的不仅仅是道路本身。道路的存在包括路牌、道路障碍物、道路隔离物、路旁植物及其构成道路这一存在体的其它相关物质等。所有这些物质构成的道路文化驱使城市主体必须遵循道路法规和道路设置的社会规劝, 多大程度上或如何遵循道路的文化规劝以及拥有道路归属感无疑取决于城市主体的文明程度, 其主体的文明程度又反过来影响道路文明的建设与规划, 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明的建构。

相对于私人和公私参半的实体空间, 公共实体空间是城市内的“大众传播”空间, 其对城市文明的建构功能主要在于公共实体空间便于意识形态的传递和社会文明公约的隐性传播, 其传播效果比小组织形态的家庭、办公室等传播效果更强, 所以在建构社会文明的过程中, 应着重强化公共实体空间的信息传播。

2. 城市物理空间与社会文明建构的问题

城市物理空间对城市居住者人格、文化的塑造首当其冲, 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公共实体空间仅仅作为居住环境的公共配置设施而存在, 公共实体空间物象成为便民的摆设, 而极少发挥沟通文化、传播文明的作用。

城市传播中的大众媒介倾向于吸引注意力的低俗报道, 私人空间和公私参半的实体空间成为大众媒体猎奇的倾向空间, 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震撼人心的血腥场面、毫无含金量的绯闻报道, 成为大众媒介的关照物, 这类报道牵连到报道中所涉及事件发生的城市, 城市无形中成为大众媒体拟态环境下建构的“不文明城市”, 所谓的“不文明城市”形象严重扩大, 影响一城市的文明建构甚至成为社会文明建构的障碍。

(二) 城市精神文化与社会文明建构

1. 城市精神文化与社会文明建构的关系

精神文化是相对于物理空间层面的精神领域, 城市文化是无形的在场, 除了物质实体能更好地体现文化要素之外,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住者便成为一城市精神文化的镌刻者和携带者。城市精神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建构一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体, 无论哪个阶层身份的人只要进入博物馆、或在广场、道路等的物理空间中交流活动, 都是基于寻求本场域共通的文化价值观和共有生活模式的意义建构。

除了城市物理空间对城市居住者文化价值观的模塑外, 城市自有历史文化, 如历史文化遗产, 成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象征,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期的智慧结晶, 文化申遗、文化遗产的开发等都在传承人类文明, 教化社会大众。另外, 在消费经济时代,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的功能受到重视。如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商品化等也影响着文化形式的开发和人们对文化的再认识。

精神文化是社会认同的根本, 城市在内塑自己的精神文化的同时, 也要向外传播, 结合大众媒介等传播形式, 在塑造城市精神文化的同时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增加了城市主体对该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认同感越强, 文明程度越高, 其城市的向心力越强, 越容易对城市外游客形成强大的感召力。

城市异质空间的文化传播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网络, 所谓异质空间是指一城市空间中存在其他城市空间的现象, 如在西安建上海生活体验馆。一城市空间在另一城市空间的延伸必然带来文化属性的衍生。社会文明不属于某个城市, 城市之间文化的互通, 不仅有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的传播和构建, 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

2. 城市精神文化与社会文明建构的问题

当下几乎大大小小的城市在城市发展的主题战略下都提出了文明城市的口号, 然而口号只是空泛的战略旗帜, 多数城市淹没在城市化发展的浪潮中, 拆迁和重建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 而城市精神文化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城市管理者的文化意识仅仅停留在城市建筑文化方面, 热衷于景观式的建筑群文化, 甚至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被打上了以文化的旗帜卖房子的烙印。文化“永恒价值”的理念没有在城市管理者和民众之间达成共识, 更谈不上官民文化互动共同建构文明城市与文明社会。

在城市越来越成为现代化主体的当今中国, 无论是城市物理空间还是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 在社会文明的建构方面, 城市传播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城市传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彰显、城市传播的路径没有得到重视。城市在社会文明建构方面的作用有待业内达成共识, 进一步认识、研究、开发和利用, 充分发挥城市物理空间和文化认同在社会文明建构层面的积极作用。

二、城市传播与社会文明建构的路径选择与对策

认识到城市传播对社会文明构建的关系意义及问题, 其构建路径也不可或缺。

(一) 城市文本的开发

罗兰·巴特认为:“城市是一幅染色体图:文本连绵不绝。”[4]“城市自然环境、城市居民、城市建筑等构成了特别丰富的文本样态, 城市中的一座公园、一道墙等都有可能成为城市文本化表达的一种载具”[5]。一方面, 充分利用已有的城市文本进行城市宣传, 对文本进行包装, 统一标示, 形成已有文本的认知。对于空间性文本则要遵循空间文本的地域属性, 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 举办不同规模的比赛、展销会, 联合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举行线上线下的活动联谊, 无论是公益活动还是商业活动, 在吸引城市居住者参与的同时建构本活动特有的形式, 塑造活动受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价值观。

对于记录性文本则指记录城市影像的文本, 为人们提供了解城市变化的信息, 同时大众通过对这类记录性文本的欣赏, 享有了社会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知情权, 对于提高社会大众的知识文化水平颇有用处。

另一方面, 有效开发城市潜在文本, 如对智能城市文本的开发等, 将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发展城市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越发达的城市, 其经济水平越高, 开放程度越强, 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越高。

(二) 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城市品牌塑造必须凸显城市的特色, 城市特色展现城市文化的独特之处, 除了有利于本城市居民形成文化共同体外, 更多的吸引其它城市的人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意义的共通。如北京、上海和广州在把自身塑造成国际大都市的同时, 也给人留下了经济发达、文明程度高的印象。吸引大批人才前往, 人才的聚集是文明城市构建中的软件力量和驱动力因素。由此可见, 品牌城市在社会文明建构中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名不见经传的其它城市。

在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中,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最常见的品牌塑造方式, 然而千城一面的形象宣传片并没有成为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最佳方式。对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需多方联动、共同努力, 挖掘城市特色资源、寻找多种媒介互动的最佳路径。品牌形象越突出、城市影响力越大, 影响力越大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反之,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则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认同、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 城市事件营销

城市事件营销有两个途径, 其一是指利用城市中发生的大事、要事, 结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战略导向和价值链的空间优化、恰当运用城市危机管理为城市塑造品牌形象、巧妙传播城市理念。其二是制造事件, 结合城市特点和城市传播的目的, 举办文化娱乐类活动。活动所在的城市具有隐性的媒介功能, 恰当整合空间要素, 形成城市内外空间要素的互动和城市文化价值链的整合, 将城市不同时空的文本信息进行聚合发散。

在城市作为传播主体的多媒介共存时代, 城市需营造事件来塑造自身形象, 同时通过事件的组织能力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居住者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程度。

(四) 城市主题文化扩散的多媒介组合

“城市主题文化就是根据城市特质资源形成的特质文化来构建城市主题空间形态, 并围绕这一主题空间来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的一种文化策略。”

每座城市都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独特资源, 城市主题文化的形成取决于城市特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区位优势等, 每座城市都应从某一特色资源中提炼出城市的主题文化, 城市主题文化统领城市建设和规划的各个方面, 如城市实体空间公共艺术的的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的规划、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城市营销活动的举办等, 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的大系统、推动城市大发展。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电影制片人居伊·德波称, 媒体以它特有的形式……成为主导的社会生活的现存模式”。[6]信息时代, 媒体的触角已经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 利用多媒介组合的隐形的社会控制功能实现城市主题文化的扩散和城市主题文化统领下的城市文明公约传播势在必行。

1. 实体媒介与大众媒介的常规组合

城市主题文化有部分以实物的形式作为承载, 如北京故宫。故宫地处北京的中心位置, 是中国古代建筑、古代文化的代表, 是构成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主题文化要素之一, 故宫开放参观使得故宫自身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媒介传播北京, 甚至中国的主题文化。同时通过大众媒介的广泛传播, 让北京成为世界的北京, 北京的主体建筑所承载的主体文化成为宣传北京的窗口, 也成为北京这座城市品牌的象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雕塑, 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布鲁塞尔“撒尿的小于连”、哥本哈根“海的女儿”等成为一城市的象征, 这些象征物都是故事化的, 大众媒介围绕这些象征物展开的历史文化知识、现实活动的媒介内容报道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常规方式之一。

2. 实体媒介与新媒介的能动组合

城市主题文化的实体媒介承载物部分已经定型并且形成品牌, 多数史诗性较强的物象已很少为年轻人熟知。在城市竞争激烈的当下, 青年人是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 城市主体要考虑与新媒体的能动组合, 主动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 减少与青年人的文化代沟, 吸引和培养下一代的年轻人成为城市主题文化传播的主力或中介。其次, 还未系统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的城市可以利用新媒体征集意见、设置主题文化问答比赛、主题文化作品参赛等邀请青年人参与主题文化的提炼, 不失为上策。

3. 大众媒介与新媒介的交叉组合

大众媒介在新媒介时代更加需要积极发挥其已有的权威性、可信性, 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需要寻求与新媒体的合作, 形成一种信息的全媒体化。城市主题文化的全媒体化, 需要专业的传播团队, 结合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微博、微信、易信等新旧媒体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信息形式的编排和交叉组合, 让城市主题文化的传播效果更加精确、直观。

大众媒介与新媒介的组合让不能到达城市现场参观体验的人们通过不同媒介形式所呈现的不同内容体验了解城市主题文化、了解城市历史和城市发展等。

(五) 文明社会建构的社会动员模式

文明社会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 更不是一种力量作用的结果, 需要动员社会各个阶层行动起来。

“所谓社会动员, 是指一定的国家、政党或社会团体, 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改变社会成员的态度、价值观和期望, 形成一定的思想共识, 引导、发动和组织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以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的活动”。[7]

社会动员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在社会动员的过程中的作用在于统筹信息的发布和成员的行为, 而媒体动员是社会动员的主力。社会动员中, 政府与城市内部实体媒介、城市媒介的合作成为社会动员的主要渠道。

1. 全社会动员模式

全社会动员是大型的社会动员模式, 亦即是城市危机事件发生, 触及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危机事件中, 城市政府的危机管理方式之一。城市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结合城市内物质媒介和大众媒介、新媒介对城市内和城市外民众进行的全社会动员, 如汶川地震发生后, 除了灾难发生市、乡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大众进行救灾、避害外, 其它城市内纷纷通过横幅、墙体字、社区广播、路牌广告、灯箱广告等形式进行地震知识普及和捐款、捐赠、献血等动员。大众传播媒介和新媒介也毫不逊色, 电视新闻、广播节目、报纸专栏、网络文本等进行不间断、连续的地震现场事实播报、防震知识普及、救灾力量动员。以期使全社会就某一危机的危害、预防和处理方式达成共识, 形成思想观念的统一, 也就是思想的动员, 思想是行动的支配, 思想的动员才能真正成为动员的力量。

实体媒介和大众传播媒介相结合的全社会动员模式大多数发生在突发重大事件等非常态化事件中。实体媒介发挥本城市动员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则在城际间跨文本动员中发挥主要作用。

全社会动员能力的强弱既体现了政府的组织能力, 也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文明程度越低的社会, 其成员被动员的可能性越小。因此, 全社会动员既是社会文明建构的一种途径, 又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

2. 组织化动员模式

“所谓组织化动员则是一种借助于体制内资源, 利用行政命令与组织推动的方式进行的资源动员”, [8]组织传播贯穿组织化动员的全过程。城市的行政单位以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独立体为组织形式, 在组织中, 传播信息的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式, 不强调信息的反馈, 更不注重受传者的主体性作用, 这种动员必然带有不情愿的情感因素, 限制了社会主体的自发性, 不易形成规模传播。在建构文明城市的动员中, 依附于政府统领的组织动员, 其象征作用大于实践作用。

相较全社会动员, 组织化动员虽是小范围的动员模式, 但同样反映了一组织的文明程度, 组织的文明程度与组织的管理能力、组织的影响力等相辅相成。

3. 自发式社会动员模式

城市大众容易在广场、公园等实体“公共领域”自发形成文化娱乐运动团体, 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 不受组织的约束, 也不易成为大众传播的“靶子”。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传播自由, 自发动员起来参与社会事务, 来自民间的力量与政府行动相互补充。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中, 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市民救援队自发组织前往汶川救灾。各大媒体纷纷就这一行为进行了报道, 进一步在鼓励了其他救灾人员的行为的同时诱发其他组织和人员的行动。

作为广场等实体空间的补充, 虚拟空间中微博的自发性、互动性、低门槛性、快捷性为自发式社会动员模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虚拟“公共领域”, 异质空间的人们可自发组织, 便于行动, 如驴友团, 即为喜欢旅游的人们利用网络形成动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团友参与的旅游活动。

自发式社会动员中, 参与者情况各异但大多主动寻求某一价值的认同。因此, 意见领袖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潜移默化地引导大众文明行动。

以上三类动员模式并非孤立地存在, 每种动员模式中都有其它模式的因素, 只有三种动员模式适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才能在社会文明建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构建文明社会的漫长路途中, 需要以城市为单位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竞争中, 结合城市特色、城市实力塑造城市良好形象, 打造名牌城市;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合力动员探索更加适合城市定位、城市主题文化传播的路径, 为构建文明城市、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添砖添瓦。

三、城市传播与社会文明建构的动向

(一) 沟通城乡传播, 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

城市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 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 成为城市主体的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不能忽视农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城市作为传播媒介和城市中的传播媒介在进行信息宣传的过程中, 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的知识沟依然存在, 传播者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积极打破城乡二元对立的信息模式。

生活在城市的农民, 是城市化接受的主体之一, 也是城市文明传播的主体之一, 他们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往往成为沟通城乡文明传播的重要节点, 因此提高城市农民工的信息素养, 沟通城乡群体, 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传播模式, 需要政府政策管控和城市主体积极配合、需要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市民和农民群体提高自我文明意识, 从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 城市传播渠道的超文本化与文明传播

新媒体时代, 媒介网络化和集群化促成了多种多样的媒介文本形式, 城市传播渠道文本也不例外, 基于媒介的城市在信息传播中将有主文本和诸多副文本交叉互动, 文本之间在基于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实现了超文本互动, 也就是文本的空间性发生变异与延展, 文本的交换和错置产生新意义和价值, 文本的空间交换超越了一种文本传播的局限, 信息流动的跨文本化, 城市在超文本网络的建构之下将成为“流城市”。“所谓‘流城市’, 是在实体城市内部要素、虚拟城市内部要素以及由实体城市和虚拟城市两者复合同构而成的要素之间的流动性增强到一定程度……实体城市和虚拟城市内部要素高度复合同构的文本形式。”[9]“流城市”将在未来的城市传播中发挥实体城市和智能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在“流城市”模式下, 不同的空间层次的交叉互动, 构建出不同的城市媒介景观, 媒介在社会文明的建构中, 将在图景式的地理意义与历史意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城市也要致力于拓宽现有渠道文本、开发新渠道文本, 如手机媒体的城市传播文本化拓展等。

四、结语

城市传播与社会文明的建构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 在当下城市化加剧的进程中, 城市的空间特殊性和媒介的普遍性相结合的传播样态将成为构建文明城市、文明市民、文明社会的主流。本文对二者之间关系、路径与对策的论述还不完善, 还需在今后城市化与媒体形态的演变过程中探求更加合理的互动方式, 让作为城市的媒介和城市中的媒介成为社会文明建构的主心轴和策动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城市成为多数人生活的空间, 城市构成主体多样化。与此同时, 在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提高社会文明, 以城市和城市中的媒介作为传播主体样态的城市传播将作为考察社会文明建构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城市传播,城市文本,流城市,社会文明,社会动员

注释

1[1][5][9]王安中,夏一波.c时代:城市传播方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2[2]于建荣.简论社会文明叶科学社会主义,2008 (3) .

3[3]孙玮.上海再造:传播视野中的中国城市研究田.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 ;罗兰·巴特.符号帝国[M	].孙乃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

4[6]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名牌城市战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7]甘泉.社会动员的本质探析叶学术探索,2011 (12) .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57-03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

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选修课《化学与人类文明》 篇4

题目: 现代生活化学的论文 院系: 医药商学院 专业班级:医药营销学生学号:指导老师:

刘环宇 1 现代生活化学

在高中学习化学时,我们不仅要像初中学习化学那样,注重化学实验的作用,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你如何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 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化学作为一种实。

1、中国化肥市场的营销渠道模式

(1)化肥市场营销渠道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初至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对化肥生产、流通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供销社农资流通系统专营、“一主两辅”即以供销社农资公司为化肥流通的“主渠道”,农业“三站”—农业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和生产企业为辅渠道、“三足鼎立”即三条渠道共同经营,及“百花齐放”即多种渠道并存等主要阶段。化肥是一种典型的全年生产、季节销售产品,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所属农资企业按照政府委托,承担了国家化肥统购统销、粮肥挂钩等支农扶农政策的落实工作。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有着完整的网络和稳定的模式,即按省市县乡设臵经营机构,层层计划分配货源。199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此次通知使得化肥流通由“专营”制度变为“主渠道”经营制度。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资经营单位是农资经营的主渠道,农业“三站”和生产企业为辅渠道。

1998年n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8‟39号文件)出台,国家开始对化肥流通的管理由直接计划管理为主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化肥生产企业可以将自产化肥销售给各级农资公司和农技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及以化肥为原料的企业,也可以设点直接销售给农民。化肥流通体制的改革使化肥从农资部门垄断中解脱出来。国内化肥市场放开后,供销合作社的农资经营经历了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竞争和撞击。农资经营企业通过深化改革,积极转换体制,激活机制,大力整合、改造传统农资经营网络,培养、锻炼现代经营管理人才,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农资流主渠道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农资流通主 渠道的重大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加快步伐,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划地为牢将成为历史,农资系统的一、二、三级批发体制己被摧毁,重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销网络己迫在眉捷。2001年12月n日,我国政府在多哈会议上郑重承诺:我国对外商逐步开放分销领域,化肥的零售、批发和佣金代理市场,在入世后5年内对外商开放,并取消限制。2006年的12月11日后,我国将向外商全面放开化肥的批发零售业务以及有关服务。

(2)中国化肥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特点

与绝大多数工业产品市场一样,我国化肥市场也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原有的化肥流通体制和经营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1998年以后,部分大型企业尝试采取了化肥特许经营和自建阵地的方式。但总体来看,仍无法摆脱旧的分销模式,销售渠道单

一、层次偏多、细而长,化肥真正到农民手中时价格和企业出厂价相比仍偏高。据统计,目前各农资公司和供销社系统仍占化肥企业全年销量的60%,批发商约占35%,各企业直销部分不足5%。长远来看,化肥产品批量大,市场范围广,企业间竞争激烈,因而企业营销体系的共同特征是密闭性较好,营销渠道MBA学位论文作者:高朝辉建峰化工营销渠道策略研究既要短而宽,又要多元化,市场覆盖面足够大,渠道稳固而通畅,便于开展服务性促销活动,达到较高的营销效率。但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财力大小、市场经验、品牌知名度、地理位臵、目标市场定位等状况,企业应因企制宜探寻自我模式。①“代理商”为主要形式的销售体系企业在目标市场寻找并培养自己的代理商,使自己的产品完全通过代理商和经销商下放。这种体系由总分销商、地区分销商和零售商组成。各层之间产权和管理权限清晰,便于按现代企业制度操作。在市场划分上采取市场责任区制度,各地区分销商和当地代理商可以形成良好关系,便于采用商业特许连锁经营的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较,销售体系的投资成本相对较少,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其难点是由于化肥经营困境,合适的代理商较难寻找。另外,由于化肥企业普遍缺乏零售经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企业难以给代理商足够的经营管理技术支持,对代理商的控制难度较大。独立的经销商(批发商)是目前化肥销售的主力军,是企业在市场中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 3 伴,培养、挖掘及与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当前化肥企业的重要工作。这种体系的缺点是:企业自身压力较小,营销人员积极性不高;在目标市场的营销活动较难开展,容易引起市场短期行为;对经销商基本不存在控制,经销商在化肥淡季和困难时期易抛弃企业。③以“自建渠道”和“联营型直销”为主的销售体系这种体系的优势在于:减少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增强企业对营销渠道的控制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使市场最终需求信息的清晰度加大;便于开展营销和促销活动,如农化服务、测土配方等,改变过去化肥生产企业和农民严重脱节的问题;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资料来源,有助于改变目前国产化肥品种单

一、质效低下的通病。这种体系适合资金充裕、有一定市场经验和人力的大型化肥企业,是企业克服目前市场低迷和分销渠道失控的较好办法。缺点是所需资金成本较大,且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冲击。

2、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积极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及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空前的主动地位,人类的生产、经济、军事等实践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越来越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脑科学、神经病理学、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揭开大脑秘密积累了许多新的实验材料,也提出了种种脑工作模型。生命科学、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生物工程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的产业化,在不断地揭示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创造着新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起,社会的科学化技术化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技术。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生与普及,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货物、技术、服务等各种信息都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政府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推动政府机构的改革,使政府依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能为公众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并开启了一扇公众参政议政的窗口。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将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正在走向普及,教育方式个 4 性化、远程化。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人们广泛地利用信息网络,自觉或不自觉地使日常生活便捷化,居家上班、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网上交友等。总之,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是人类在科学上取得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人类文明将越来越多地通过信息技术被创造和发展。

3、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有另一面,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科技异化的问题。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异化为一种破坏人类生活,违背人的本意,制约人压迫人的“异己”力量。目前人类掌握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克隆人”会不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异己力量也很难断言。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突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掌握科学技术者会不会逐步集中,形成其自身特定的利益范畴,上升为一个阶级?若果如其然,那么社会又一次趋向于阶级的简单化——技术阶级与非技术阶级,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科技的进步带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因特网的建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安全、高技术犯罪成为不可不防的问题。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然严峻。宇航技术的发展,移民月球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对月球甚至太空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许多太空生态灾难亦未可知。

生物工程技术也向人的传统形象、传统价值和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基因工程会不会对人类带来危险,遗传重组的生物杂种会不会引起生物公害、破坏生态平衡;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孕育也提出了夫妇双方生育权问题、血缘关系问题、父母亲的确定问题、“代理母亲”的社会合理性问题、对待胚胎的道德问题、无性繁殖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问题等。

信息商品化也有负面影响。第一,它可以削弱社会的凝聚力。由于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专业化,因此它使得社会成员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个的“经济人”,变成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私自利者,从而大大削 5 弱了社会的凝聚力。信息的多样化或分散化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也不利于社会内部的整合和团结。第二,使社会的许多犯罪和腐败现象更加隐蔽。当信息成为商品,成为社会财富后,有人就可能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或采用非法手段非常容易地攫取他人或社会信息,并用来进行交换,而把所得占为己有。还有人可能通过炮制假信息来非法谋利。由于信息的非物质性和非有形性,因而利用信息进行犯罪和非法占有属于他人或社会的信息就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不易被察觉,惩治起来也较困难。

4、全面认识科技的影响,正确认识微技术

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许多事实表明,同一种科学技术的同一种用法在一些条件下起着正面的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则起着负面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科学技术专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出现了诸如唯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和反科学主义、悲观论等不同观点。人们特别严肃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人类应该以什么态度和价值目标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科学家在“求真”的过程中应不应该承担道德义务和责任。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既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也会受到社会力量、社会条件的制约。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关键看它为谁所用和怎么用。

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给科技一点人文关怀,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现代科技生活理想。同时,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去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从而能够估量它们对于人类有什么利害。原因很简单,今天科技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不能否认,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并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就拿微技术来说吧。现在,有些人在谈论“培育人类”,有些人在设计机器人的“进化”步骤,使它们能与人脑相当,甚至超过人脑。在这一潮流中,人们把微技术当做革命先锋。美国科学家雷恩在给美国国会的一封信里说,与信息和生物技术相比,微技术将对21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正式向我们宣告“微技术时代”已经到来。美国科学家麦克尔是推动微技术 6 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说再过十几年我们就能生产出微型电脑,生产出比细胞还要小的微机器人用于医疗,这些小机器人能穿过人的身体,为我们清理血液,清除影响我们长寿的不利因子。他还说,非常便宜的微太阳能设备将代替煤炭、石油和核能。他介绍说,不久将制造出一种材料,糖块大的面积就可以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信息存进去,饥饿、营养缺乏这些问题将成为过去。这是一个梦想,但按科学家们的说法,这种梦想有可能在今后十几年内变为现实。我国的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这件事不仅涉及微技术,也涉及电脑学、遗传技术、人脑和人工智能研究,还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与技术。它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一现象,从整体上看待这一过程,在更大的范围内讨论这一问题。这种讨论还不够多,人们对技术的了解和技术的发展之间还不成比例。为此,德国总统也不得不呼吁,要加大这一工作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微技术也可能带来害处。而估量微技术的害处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它还与人文学科密切相关,至少要考虑到“生活世界”这个问题。微技术可以生产出微武器,这种武器具有前所未有的杀伤力。谁拥有这种武器就等于拥有一种不寻常的优势。防备这种武器是否意味着另一种军备竞赛呢?更大的问题恐怕是在于这种武器被哪种国家和组织所掌握。谁也不能担保这种国家不会出现。根据销毁核武器的经验,即使要销毁这种武器,也可能会遇到难以想象的麻烦。在预防种种可能爆发的瘟疫时,要防止因此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细菌与病毒,引出新的危险。要有未雨绸缪的思想准备,而且要坚持不懈。其实,微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一样,即使防护和免疫系统也可能是利害双全。这是一个怪圈,仿佛是新科技的天生特性似的。微技术最大的危险不是它本身,而是人用这种技术来反对人。从历史经验看,不能把新技术简单地看作新福音。20世纪人类在这方面已有了惨痛的经验,我们无权说新技术带来的未来总是美好的。何况新科技理论家中的确有一些让人不放心的东西,有些东西现在就不能接受。今天,我们首先需要学习,比如学习分辨利害,因为一般说来,人在盲目地追求幸福与成功时而犯了重大的错误,但很少清醒地估量它带来的艰险与痛苦。《易经》中提倡明辨好坏,要有忧患意识。它不仅仅给我们设计好,而是同时也提示坏。如果要说什么是智慧的话,这就是一种智慧。这也关系到直接参与 7 研究、试验和生产的人。他们也是人,也处在这个由他们设计的为“自己复制自己”的系统之内。他们不可能逃脱这一系统。诚然,我们必须避免731细菌部队的暴行再发生,避免德国科学家在纳粹时期所犯的那种难以想象的罪行重演。但也不能接受像冰岛德考得生物技术公司这样的研究所这几年来的行为,事先不加说明和不经国际社会同意,就把几乎人类的遗传体与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试验,还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专有财产,在国外上市,在全球进行交易。如果对这类做法听之任之,无异于把我们的命运交给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基因上没有一个人是单单的个人,我们都要重视并正确把握科技发展的方向,使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

法制文明与社会文明报告心得体会 篇5

今天听了系里举办的法制讲座,我深有体会。身为年轻有活力的一代,我们拥有理想、渴望激情。我们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太阳,露水,花朵,清风……;我们有着出身牛犊不怕死的冲劲,为的是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我们懂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并能够勇敢的去承担,是因为那多于常人的自信。我们可以很普通,普通到走在人群中而不被别人注目,我们也可以很闪亮,周身散发的光辉让人羡慕。其实,我们可以一直这样快乐而不失激情地生活下去,我们可以让家人自豪,让朋友骄傲,让自己拥有自信的微笑……其实,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也有一些特殊的人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以特殊的心境和我们一起畅想,只是,最大的区别却是:愿望和奢望。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全都归于一个字:法。因为对法制知识的欠缺和忽略,因为一瞬间的心绪混乱,因为头脑失去了理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挡住了命运前进的道路,导致原本平直的轨道变得弯曲甚至歪斜,而他们也不得不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深。法制一词,中外古今用法不一,涵义也不尽相同,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①泛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法律既包括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成文法,如宪法、法律和各种法规,也包括经国家机关认可的不成文法,如习惯法和判例法等。制度指依法建立起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制度。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也属于这一类。②特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意义上的法制与民主政治联系密切,即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证,只有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严格依法办事,以确立一种正常的法律秩序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法制国家。

中国古书上所说的“命有司,修法制”(《礼记·月令篇》),其中的“法制”是指设范立制,使人们有所遵循的意思。古代法家著作中,也有“法制”一词。《管子·法禁》上写道:“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商君书·君臣》上写道:“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韩非也有“明法制,去私恩”的说法。所有这些,虽然都把“法制”与依法治理联系在一起,但还不是与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法制。中国古时的“法制”,说到底只是一种“王制”。

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第二种意义上的法制,与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如英国哲学家J.洛克认为,政府“应该以正式公布的既定的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政府论两篇》)。美国政论家T.潘恩(1737~1809)也说:“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常识》)。其核心思想是要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这种主张对于反对封建专制特权,确立和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起了很大作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在我国,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是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而逐渐明晰、逐渐完善的。回顾我国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可以知道:(1)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3)文明城市已成为引导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理想范式;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文明和谐城区、文明和谐城市做起,文明城市是和谐社会的现实根基,城市越“文明”,社会和谐的根基越牢靠。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路径

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选择,其实践路径各城市应结合实际情况,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以弘扬实践“城市精神”为主线,努力打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城市精神是支配市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导向的精神力量,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品位与魅力不仅仅表现在摩天大厦和繁华的街面,更在于它的文化、历史和亲和力;弘扬和实践城市精神要有营造城市空间的人文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用人文精神塑造社区,使之成为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既保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至上性;既尊重个人的自由空间,又培育人际关系的亲和氛围。在弘扬实践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营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2、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全面规划市民素质建设,培育市民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诚实守信、博采众长的风范,培养市民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知难而进的敬业精神,扶贫帮困的关爱精神,崇尚节俭的奋斗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规划城市市民素质建设中,必须明确市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切实有效的市民素质教育体系,逐步推进市民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要把市民素质教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制定详尽合理的实施步骤;二是市民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构建一个既有政府部门引导,又有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的网状结构;三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以不同的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四是开展市民素质教育活动要与为市民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五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要开设市民素质教育专题、专栏,刊播有关市民素质教育的文章和评论,做好对活动的动态报道。通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活动中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3、以社会公正公平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为重点,促进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城市利益分配的公正公平机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第一、从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以“公正公平”作为我国城市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重要旗帜,为促进城市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第二、建立有助于社会公正公平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推进城市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人生只有一次,光阴如若度过就一去不复返,而我们在一个错误的不经意间便将太多回忆埋藏在过去的时光中,剩下的岁月只是将那些回忆一遍遍地、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反复咀嚼,反复感受,但是令人揪心的是,回忆只是回忆,生活在回忆之后的我们,除了那些日渐模糊的影像,便已不再拥有什么。当一个人的生活重心聚焦于不切实际的回忆中时,他或她的余下时光也会笼罩在那段岁月,现实是什么,奋斗是什么,坚持是什么……都已毫无意义,因为现实令他们惧怕,也令他们逃避。就像拍一张照片,在某些人的青春肆意飞扬的时候,快门的轻响会将这一刻定格下来,时光也就在此停驻。但在某些情况,人们将按下快门的这双手称为“法制”,因为它的介入,你的人生可能真的会就此停住:没有飞得更高的可能,落下时也可能是虚无飘渺,它只是那么刻板又严肃地将你定格在那里,因为法律无情,更因为你的过错。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篇6

2012化学工程与工艺二班

尊敬的领导:

我们是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的全体学生。我们班成立于2012年9月,在过去的一年里,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在团支部、班委会的领导下,在全班46名同学的积极努力下,在文明之风的吹拂中茁壮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的探索;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进取。现在2012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学生已不是懵懂的小孩,而是英姿勃发的少年。他们更加团结、更加友爱、更加文明;他们壮志满怀,放眼未来,振翅翱翔于九天之上;他们也相信自己有信心,有能力高举“学风标兵班级”的旗帜,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我们班共46名学生,2名学生预备党员,44名学生为共青团员。过去的一年中,班级同学中有18人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我们班的同学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学年内全班同学思想品德考核成绩合格。在两学年中,我班2名同学荣获优秀团干部两次,10名优秀团员。

二、专业学习方面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我们孜孜不倦,努力学习,班级成绩优秀,大家积极参加知识竞赛,学校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我们班有8名同学积极参加,为提高自己的知识而拼搏。在李海燕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在一步步完善;一步步成长;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三、注重纪律、严格德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成才的保证,也是一切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开展的奠基石。我们班在过去二年中,制定了属于我们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的班级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大家对自己要负责和对班级要负责的,责任包干原则。在大一整个学年班级考核中都在名列前茅,且在整个学年无任何的违纪现象,纪律保持优良。在班主任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将各种考核直接作为推优、非学位因素等各类个人评奖评优的依据.与此同时,我们班的同学都能按照院、系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按规定出席,坚持不迟到、不早退、坚持课后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认真完成老师课后和课堂的作业,使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课堂出勤率达到满勤,各科老师也经常表扬我们班级。

四、第二课堂方面

我们班在过去的时间里,积极开展了班级内部和班级之间的各种活动,如班级自行进行登山、篮球赛、秋游、班级聚会、知识竞赛。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这些活动让我们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另外我们又参加了素质拓展的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懂得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与2012环境科学(1)班进行篮球赛增进班级间的友谊,也更丰富了大家的大学的课余生活。

五、班委机制方面

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制,先后制定了班级选举制度、班级决策制度、班级财务制度、班级会议制度、班级值日制度,在班级工作中力求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将整个12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班委会争取每个同学能了解班级的工作,一方面能够协助班委会搞好工作,另一方面又能培养大家为班集体服务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精神,同时提高我们班级的凝聚力,使班级始终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发展姿态。

六、班级成绩荣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大二这一学年里获:文明班级;安全稳定先进班级;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3名;院一等奖学金2名,二等奖学金4名,三等奖学金7名,;优秀团员10名;优秀团干2名;优秀学生干部2名;三好学生5名;优秀寝室长1名;优秀寝室2个;参加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4人,院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名;文明宿舍1个;我班同学还荣获蚌埠学院第二届“聚力杯”乒乓球比赛一等奖,安徽省大学生活力运动季乒乓球比赛团体优秀奖;期末考试一次性通过率90%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困难,我们从不畏缩,勇往直前。我们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对过去的战果,我们不是骄傲,我们将是辉煌凝众志,众任激奋我们前进。对于我们2012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永远是一个大家庭,永远充满着温暖、感动、温馨、可爱、亲情、友情„„ 希望上级领导考虑我们的申请,给予我们批评帮助!此致

敬礼!

2012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 2014.10.14

禹王宫秋游

化学与社会文明论文 篇7

事实上, 早在20世纪中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顾长远利益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们就已经开始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生态危机。一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 已经造成了一些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 也把重污染产业带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 面对这些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一些西方的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绿色运动”是促成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直接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 反对破坏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的运动一直都存在着。“绿色运动”的兴起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反抗资本主义制度, 防止生态危机, 保护生活环境不受污染的群众运动。它把矛头直指反自然、反人道的资本主义制度, 并认为生态危机的源头是资本主义制度, 从而为彻底解决生态危机, 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构想——生态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当代的西方生态学、系统论以及未来学理论;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

首先,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主张在面对生态危机的同时, 要认识到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改造自然, 而且其自身也是处于这个自然界之中的。因此, 可以说,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就是要辩证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的学科, 为人与自然环境的改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系统论和未来学理论也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以及推广发展提供了理论助力。

同时,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异化理论”的探究以及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为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深化起到了很大的理论助推作用。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人的解放、自然的解放, 同时还要使人与自然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检讨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问题的内在联系, 以求从中寻找如何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和方案, 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人们在检讨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危机时要认识到, 人与自然都具有共同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本质。同时, 人与自然是趋于统一的, 生态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自然问题, 更是社会的问题, 生态是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存在。因此, 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相处, 坚持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第二, 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社会主义者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并恶化的源头。同时, 生态危机也成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因此, 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同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斗争结合起来, 以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

第三,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绿色社会, 是生态现代化的社会, 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 生态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就是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的, 绿色的, 并且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发展同时又合乎生态规则的和谐的社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早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 我们就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 要以致力于建成资源, 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不再过度浪费、生态环境不再过度被破坏的产业模式和结构为目标;要以致力于形成兼顾生态环境与正常消费模式的增长方式为目标;要以致力于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

这些都说明, 党和国家都充分地认识到了生态文明问题的严峻性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在党的十八大上, 胡锦涛同志再一次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同时指出,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一项复杂、系统又长远的工程。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全面进步的文明社会, 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塑、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和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 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思想内涵。因此, 认真研究和整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别是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 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读、梳理并且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们的生态理论思想, 不仅能在理论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还能为我们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上提供丰富的知识指导、储备以及方法论启示, 这都对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被灵活恰当地运用到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诱因和各种阻碍, 还能帮助我们提出更加可行的相关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这样我们就能更加科学地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践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努力做到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从而使这三者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同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非常明确——为我国能够长久永续的发展, 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首先, 让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和谐的社会一定是有生机、有活力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态活力。转变当前较差的生态环境, 创建一个良性和谐的生态系统, 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初衷。归根到底, 自然生态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 是生命之源。保护并建设好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 就能得到巨大的生态再生能力, 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 乃至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长久可持续的源泉。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就是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良性互动。同时, 更要将人对环境的责任视为实现个体价值和道德的内在要求。

其次, 让环境质量更加优良。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又要确保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而使人们在未遭到破坏的良好环境中生活。空气清新、水源纯净、食品放心是我们共同追求向往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为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 让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因为社会事业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提供服务和工具的主要来源,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事业是以半强制性、半志愿性的方式为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提供公共物品 (服务) 的社会活动。”因此, 社会事业越发达, 人们的教育、医疗、科技、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完备程度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从而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优秀的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摆在一起, 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从而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不仅反映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而且进一步彰显了我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部署, 也是当今世界的总趋势, 新的时期、新的现状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以“较高的环保价值理念、节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趋于合理完善的社会制度、更加广泛的公众参与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它丰富并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使生产和消费模式更加合理。同时, 能够大力促进污染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 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进而实现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 使我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简单地说就是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社会。而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社会要想真正达到和谐, 其必然要求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础保障。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这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都在威胁着我们, 阻碍了我国未来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了, 实际上就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科学技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 但我们的生活终究离不开自然。没有了良好的自然界, 人类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 更无从谈及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了。

第三,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解决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允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次新的尝试, 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同时也是对日益恶化的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重允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大大地超过了生态所能提供的承载力, 工业化和城镇化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当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 他们采用的都是扩张的方式予以缓解。然而我国坚决不能步他们的后尘。我国在经过不断探索之后, 终于找到并踏上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生态文明之路。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 要想兼顾生态文明, 就得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变革过去的发展模式, 使用新能源, 尤其是绿色能源和循环技术, 并在实践中慢慢寻找出适合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我国断然不能再延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老旧发展模式, 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着力发展“生态文明”, 然而生态文明也离不开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 这五大文明要共同全面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说法, 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达到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发展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4) .

[3]钟远平, 倪洪章.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实践[J].理论前沿, 2010 (4) .

[4]叶海涛.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 2011 (2) .

[5]曾正德.生态文明概念、内涵、本质的确认及其阐释[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4) .

[6]王晓政.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J].湖南社院学报, 2012 (4) .

[7]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 2013 (1) .

化学与社会神奇的声化学 篇8

进器在水中会引起剧烈振动,航速下降,噪声增加,并发现原本光滑的螺旋桨表

面出现了大面积被腐蚀的凹点,工程师们不得其解。其后,英国海军虽几次改进

设计,但始终未能摆脱振动和腐蚀问题的困扰,于是邀请著名力学专家瑞利勋爵

来研究这个问题。瑞利经过10多年的研究发现,螺旋桨表面被腐蚀的原因不是

海水的化学腐蚀作用,而是物理机制,水力空化效应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这种振动是由于螺旋桨的旋转产生了大气泡(空穴),而这些大气泡又在水的压

力下随即发生内爆而产生的。这是第一次对空化现象物理本质的描述。1917年,

瑞利发表了题为“液体中球形空腔崩溃时产生的压力”的著名研究论文,对空化

现象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突破,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切有关空化理论研究奠

定了基础。

以上现象是声波与物质(媒质)发生物理作用,那么,声波又是如何与物质

发生化学作用呢?在固体和气体中,声波不会与媒质发生化学作用,而在液体中

(可以是常见的水,也可以是有机液体如烃类、醇类、羧酸类等),由于声音传

播的非线性效应,可以和媒质发生化学作用。这其中的科学机制就是被广泛研究

的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效应”。

一、什么是声化学

所谓声化学,主要是指利用超声波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化学产率的一门新兴

的交叉学科。声化学反应不是来自声波与物质分子的直接相互作用,因为在液体

中常用的声波波长为10 cm~0.015 cm(对应15 kHz~10 MHz),远大于分子尺

度。声化学反应主要源于声空化——液体中空腔的形成、振荡、生长、收缩至崩

溃,及其引发的物理、化学变化。液体声空化的过程是集中声场能量并迅速释放

的过程。空化泡崩溃时,极短时间(纳秒和微秒之间)在空化泡周围的极小空间

内,产生5000 K以上的高温(如此高温足以导致液体媒质和空化泡内的物质发

生高温裂解,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自由基反应。)和大约5×107Pa的高压,温度变

化率高达109K/s,并伴生强烈的冲击波和(或)时速达400 km的射流,这就为

在一般条件下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非常特殊的物

理环境,开启了新的化学通道。所以,空化效应可以直接在液体媒质中引起化学

反应。与这些化学反应相关的一门学科便被称之为声化学,有的文献上也称声化

学为超声波化学或高能化学,是化学学科目录里的最后一门独立的化学学科。

声化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超声空化能量开启或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化学产

额。声化学中主要使用20 kHz~50 kHz的功率超声波,通常的声化学反应器尺

度在量级上接近声波波长,这样低频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衰减很小,在容器壁上

几乎发生全反射,且足够的声强会使液体媒质表面受到激烈扰动,因此,在反应器内极易建立起混响场。

超声空化提供了能量形式,在作用时间、压力及每个分子可获取的能量等方

面完全不同于一些传统的能源,如光能、热能及离子辐射能等。

声化学反应有四种类型,它们是:常见的化学反应,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

应,聚合物的降解和有机溶剂的分解反应。若从讨论声化学反应的机理出发,则

常将所有的声化学反应分成超声波可加速反应的化学反应,和只有施加超声波才

会发生的化学反应两大类型。

属于前一种类型的声化学反应例子很多,如:酯的水解、乙炔加氢和乙醛还

原,碳酸钙与酸的反应、重氮化合物的分解和使用固体催化剂的反应等。

属于后一种类型的声化学反应例子有:聚合物的降解和聚合反应,在四氯化

碳条件下从碘化物中释放碘,在以空气饱和的水中形成H2O2、HNO2和HNO3,在芳烃的水溶液中形成羟基芳烃化合物等。

二、声化学的应用

声化学已是目前化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它的发展正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化学学术界的重视。声化学技术在生产上可望首先为农药、合成药物、塑料和微电子器件等工业带来重大变革,因此正受到化工生产行业的极大关注。当前国际化学界认为,化学研究应予优先注意的尖端项目之一就是物质在高温和超高压的极端条件下的化学行为,因其有助于了解化学反应,开辟新途径,寻求新材料。可以肯定,声化学科学的发展必将有新的贡献。

实验化学家可以在一系列应用领域中发挥功率超声的作用,并可望从中获得一种或数种益处,这些益处大体上表现为:

1.加速化学反应或软化所需要的反应条件。

2.声化学反应与一般技术相比,对试剂规格的要求常常会降低。

3.反应常常由超声引发,而勿需添加试剂。

4.合成程序中通常所要求的步骤会减少。

5.在某些情况下,反应可能完全遵循另外途径进行。

以下列出功率超声在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1.电镀。在电镀槽中施以超声辐照可以增加电镀速率和防止电镀电流下降,

而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极化这种电流下降现象总是要发生的。功率超声用于电化学

过程带来的益处有如下几点:

(1)超声辐照可以随时除去电极表面出现的气泡,保证电流畅通无阻。

(2)超声空化产生的射流可以不断地净化电极表面,以保持其化学活性。

nlc202309061549

(3)超声空化作用可连续扰动扩散层,以防止离子耗尽。

(4)超声扰动使得在整个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更多的离子穿过电极双层传输。

2.沉淀、结晶与雾化。沉淀、结晶与雾化这三种过程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是

功率超声作用于液态媒质以产生特殊形态物质的表现形式。在若干工业生产中,

常常需要加工出特别微小而均匀的物质颗粒。大量事实证明,超声是加工这类微

粒十分有效的工具。如在制药厂,为生产口服或皮下注射悬浮液药剂,就要求加

工很细小而均匀的物质颗粒,一则可以得到稳定的悬浮液,二则又易于人体吸收。

3.分离与过滤。传统的过滤方法会常常出现过滤阻塞,因此不得不定期更换过滤膜。不言而喻,如使之避免过滤阻塞和保持连续工作,将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事实表明,应用功率超声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理想途径。超声辐照用于改善过滤过程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是,超声辐照会使过细的颗粒发生凝聚,从而使过滤加快;其次是,超声辐照向系统提供足够的振动能量,使部分粒子保持悬浮,为溶剂的分离提供了较多的自由通道。

三、声化学的未来

上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实验室,首次发现了超声波有加

速二甲基硫酸酯的水解和亚硫酸还原碘酸钾反应的作用,但未引起化学家的重

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声化学已与热化学、光化学、电化学一样,成为了一个

新的化学分支,并在国际上异军突起,迅速发展。

1986年4月8~11日,第一届国际声化学学术讨论会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召

开,标志着声化学在经历了一段很短的复兴期后就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有一

席之地。同年4月14日,英国《泰晤士报》写道:“一场新工业革命就在眼前,

它将使塑料、洗涤剂、制药和农业化学的传统生产技术焕然一新,它无与伦比的

优点就是安全(不要求现行生产中的高温高压条件)和价廉(只消耗最少量的能

量)。……这就是称作为声化学的新的科学分支”。

声化学的崛起不仅引起了化学界的极大关注,也激发了化工企业界的深厚兴

趣。1986年,在阿纳海姆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ACS)全国会议上,“有机金属

化学中的高能技术”论题的主要内容就是声化学;1987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

专门成立了声化学学科组;同年在法国的萨瓦大学,关于“有机化学中新的合成

方法”的EUCHEM专题研究小组,则把声化学作为它的重要部分;1988年英

国有20家公司签约成立“声化学俱乐部”,从经济上支持声化学研究。

声化学在2l世纪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化学家的关注,这门新兴的化学学科正

值年少,并已经向工业应用领域拓展,神奇的声化学一定会圆我们更多的梦想。

(收稿日期:2015-01-26)

上一篇:集中收付下一篇:2024年元旦联欢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