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庙会的来历和习俗

2024-06-29

上巳节庙会的来历和习俗(精选3篇)

上巳节庙会的来历和习俗 篇1

自20xx年以来,泌阳县大力弘扬盘古文化,将这一传统庙会打造成集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寻根拜祖、展示泌阳形象为一体的盘古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0届。

在中国“盘古圣地”不在少数,而在河南省,唯有泌阳县盘古山被称为“中国盘古圣地”,此盘古山不以山高而名,因为盘古山主峰海拔也才459米,在群山之中可谓“娇小”,但她却在中原诸多名山秀峰中夺得“盘古圣地”之美名,自是有其不凡之处。

而盘古山山巅之上立有盘古神庙。盘古庙始建于五代。传言当年盘古山上时有神光显现,更有蜃楼仙境为乡民官士亲见。每奇景临世不过半日即没,其中有仙楼宫阙,井然杼比;麒麟、彩凤、青鸾、仙鹤、白螭、神龙戏于其间;琼草玉树,遍地可见;灵果珍品,望而垂涎。仙人飞相来往于瑶宫紫阙,且有彩裳宫娥、童子相随而行。仙气氤氲,自在非凡。

其中有一大殿其势最伟,殿前正门上有一青玉大匾,上书“盘古神殿”四大錾金字迹,气势恢宏,庄严非常。殿外庭中有一高逾百丈的玉雕,周身不见半点瑕疵,通体莹光润透,更不显丝毫雕琢之工迹,纯朴自然,浑然天成。此玉雕所绘乃一神人,但见此人,虬髯浓眉,金刚怒目,方口大耳,上身赤膊,肌肉虬结,下身槲叶围裙,不失庄严。手执一利刃巨斧,挥天斥地,慑泣鬼神,正是有开天辟地之功的盘古大神。

此事传至京都,明告圣听。帝命钦天监卜占,告之乃神迹,瑞兆也。帝亲身移驾,周车而至,恰逢蜃现。甚喜,净身、斋戒、焚香,祷神祈天。望上达天听,永保社稷。后,遣能匠巧工于山顶造殿立社,树碑以传。命僧道代帝世相守司,以求国安。

世传盘古氏九月初九圣诞,三月初三升天。于是在每年阳春三月花开农闲时,行起庙会,以念盘古开天之功善。

值此之时,僧道凡夫,官宦平民,商贾小贩,鸿儒白丁,尽皆云集于此。或论道说法,或攀比奢华,或藉此营生,或寻墨梦笔,以生妙花。

三教九流,走卒艺人,不绝其间,山上山下,人烟阜盛。叫卖声,讨价声,欢笑声,吟哦声,祈祷声,诵经声,诸般声语不绝于耳。山下车马、云轿、简棚、华盖,赁地而卧,占地而居。山道侧径有林荫歇脚者,有烹茶煮茗者,有沽酒独酌者,有行令聚饮者,有沾汗而行者,有摇扇拄竹者,有踊跃跳行者,有裙带相帮者,有步履匆匆者,有驻足而望者,世间百态,不一而足。山顶之上,喷火、变脸、变戏法儿、吞剑、碎石、耍刀、舞枪、打鞭、履纤、舞狮、舞龙、斗鸡、戏猴等,更有灯谜、对联、赋诗、作词等文墨之巧,骚客鸿儒,尽来附足,一展才华。其中更是成全了不少才子佳人之良缘!

碧玉名媛,自是钟爱一些小巧精奇的物什,珠钗、发卡、玉佩、束发丝结、开光护符,必不会少。

各地之风味小吃、冷饮、布偶、纸鸢、木质刀剑、竹箫短哨,皆为垂髫小儿之最好。

又有外地客商携锦帛、雾茗、书画、美玉,藉此易物,换取黄白。不少善男信女携家中眷属,虔诚朝拜,以求多福。

总之,盘古庙会乃一年一度之盛会,不往则定当抱憾遗恨终生!

20xx年12月4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河南省泌阳县为“中国盘古圣地”。

“三月三”庙会也是江都古镇仙女庙的传统“节目”。

农历三月初三,正值“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的时节,这一天,当街西斑带河上一弯纤细的月牙儿悄悄落下,镇东那株苍老的榆树梢上慢慢地透出一抹红晕,此时,小镇此起彼落地响起欢快的爆竹声,整个小镇开始沸腾地热闹起来。

太阳渐渐升起,居高临下观望:身着吉服的人群,像彩蝶游移,从四面八方向镇上汇拢,继而如春潮般地涌向庙场。大街小巷,爆竹纷飞,锣鼓喧闹,到处是节日的欢声……

据说,此会始于汉代。相传西汉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乱,三月初三,汉高祖第九代孙刘秀被王莽追逃到仙女庙(当时称蔡家庄)一带,为一渔夫所救。后来,庄民感念刘秀的福泽,特建一金龙王庙(乡民以为皇帝是金龙化身),以后每年三月三,都有四乡八镇的村民前来烧香朝拜,渐而演化成庙会。也有人说这“三月三”与农事有关。农忙开始,乡民总是祈求风调雨顺,所以,这一天先祭奠一下龙王,以求一年五谷丰登。此说,似更可信些。

传说总归是传说,对于身居乡间,辛苦的人们来说,这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庙会的来源并不重要,但这一自娱性的节日倒是令人向往。庙会那天,镇上的居民要事先邀请外地的亲友赴庙会。于是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云集镇上,甚至扬州、南京一带的人,也有乘车赶来的,那场面煞是壮观。

这一日,龙王庙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庙场四周,商贩云集,各种小吃遍布街中,诸种土产杂陈其间。耍猴的,舞刀枪玩棍棒的,打莲花落唱道情的……吆喝声、叫卖声、锣鼓声,还有孩子手里的小嗽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二三里外也听得见。庙前有一处平地,但见香客摩肩接踵,面容虔诚,烧香的、烧纸锭的,火光熊熊,浓烟升腾。庙堂内灯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馨聒耳,一片伽蓝香气。

行香开始,浩浩荡荡的队伍起程了。只听锣鼓喧天,鞭炮震响。“马匹”(充神马的人)赤着上身,穿红裤,脸涂花纹,口中横衔一枝长铁签(代马嚼口),手执四五尺长的铁棍,在神前跪拜踊跃,挥舞开道。其后是香火队,信徒们背着香袋,手执香火,排成4行,徐徐而行。只见烟雾缭绕,缥缈弥漫,如入仙境一般。紧随香火队之后是鼓乐队,乐师身穿青衫,腰束黄带,手执鼓、拔、笙、箫、弦子、二胡等乐器,演奏乐曲。接下来,是人数最多的化妆的歌舞队,各种歌舞争奇斗胜,美不胜收。

耍木头人戏的则靠一根扁担,扛着一个小台子,周围有布挡,上面挂有一排排尺把长的小木偶,台前挂有一个小布帘,艺人在布挡下面一手牵引线,一手敲大锣,嘴里唱着台词,台上的小木偶就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什么《猪八戒招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集生、旦、净、末、丑和文场、武场于一身,其景令人陶醉。

走在行香队伍最后的,是那些逢大难不死的劫后余生者,他们身穿大红囚衣,口里喃喃念语,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感谢神明恩宠,祈祷保佑平安。行香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行一程停一阵,停一阵行一程,缓缓地绕镇一周后再折回龙王庙,这时已是红日偏西……

“三月三”是庙会也是集场,十里方圆,处处是货摊,吃、穿、用、耍,琳琅满目,五彩缤纷。从正月起,外地商贾和手工业者,即分水陆两路,或肩挑驴驮,或推车乘船,从四乡八镇涌向仙女庙,其中有土特产品、农副产品、农具和一些小商品。

最多的是“窑货”和“水鲜”,窑货即宜兴一带的大缸、砂锅、绿瓮、锅碗瓢盆等,水鲜则是宝应一带的藕、荸荠,所以“三月三”的江都集又称为窑货集和水鲜集。而通州大布,本地的家机布,也倍受欢迎。赶集的人几乎个个都拿着购来的物件,尤其是农民,扛着买来的崭新农具,眉飞色舞,喜气洋洋。

“三月三”龙王庙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精心组织、规模盛大的“三月三”新庙会。其时,南京的、苏州的、上海的、扬州的、江都本县的商贾、群众云集江都镇十几条大街上,有来卖货的,有来买物的,有来看热闹的,有来采风的,还有来谈对象相亲的,真是万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前后延续三天。

集市上各种货物应有尽有,入口的粮油、糕点、水果、土产;穿着的裙衫、衣裤;农用的,抽水机,拖拉机、化肥、农药;家用的,家具、炊具、电器、化妆品……不怕买不到,只怕想不到,五花八门货,样样能买到。

入夜,节日的江都镇别是一番风景。所有的文化场所灯彩通明,锣鼓喧天,茶座、剧场、舞场、溜冰场、游乐场、公园到处是;扬剧、淮剧、黄梅戏,有名的剧团、红的角儿纷纷登台,联袂演出。

这些文化娱乐场所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洽谈生意、联系感情的好地方。可以说每次庙会都使江都人开拓了眼界,都使江都人结交了朋友,都使江都这个千年古镇名声远播。

上巳节庙会的来历和习俗 篇2

一、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现代符号学理论最早是由19世纪的哲学家皮尔斯发展起来的。其他理论家发展了这一思想,索绪尔把符号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而伯德惠斯泰尔和霍尔等理论家强调的是非语言的形式。在信息时代,非语言符号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伴生物,而且自身也能独立地表示一定的意义。所谓非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人类交流行为中以非语言方式呈现的交流符号的总称,是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在人们感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者记号。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赛通过研究发现:各种符号在传递信息内容时所产生的效能可以用“效能I=7%×语词+38%×声音+55%×面部表情”这样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可见,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实这些非语言符号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面部表情、手势、行为举止、空间的运用和时间取向等。

由于非语言符号的种类繁多,于是对于非语言符号的归纳就出现了很多版本。有按照受者感官的接受方式进行划分的,还有按照传播渠道来进行划分的。笔者在此根据非言语传播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1.人体非语言符号,指承载某种思想感情的人体的某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组合呈现的状态或动作。比如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2.时空非语言符号,即承载特定意义的时间或空间信息。比如在某个仪式活动中承担特殊意义的一个时刻和人际交流中,表明交流者之间的亲疏关系的交流双方的空间距离。3.实物非语言符号,即承载人们某种感情或愿望的具体实物。比如,表达爱情的玫瑰花。

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不仅仅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流中,而且出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之中。对非语言符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减少在文化交往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明确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其他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文化背景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减少对文化的误读和矛盾冲突。著名的民俗学家仲富兰在《民俗传播学》一书中提到:民俗语言学家将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现象称之为“副语言习俗”,副语言习俗是人类共有的传承文化现象,是和言语交际并存、并行的特殊语言习俗。这是堪与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相印合的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领衔的大量著作出版,从不同的专业出发,都看到了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二、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悉数我国大多数的民俗文化活动,各种非语言传播符号充斥其中,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据闻一多先生研究,这两项习俗其实都是由龙图腾崇拜转化来的。图腾作为一个氏族的标识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也是十分典型的非语言符号。人们通过对图腾的认同和崇拜,能够团结群体,维系社会组织。古代的吴越民族就以龙为图腾,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者树叶里面,一面往水里扔祭祀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粽子、龙舟就是承载文化的实物非语言符号,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我们利用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以今年陕西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和上巳节成人礼为例,分析民俗活动中非言语传播及主要的非语言符号的呈现形态。

(一)公祭轩辕黄帝大典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2014年清明节当天,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了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和台湾媒体进行了电视直播,全国六十余家网络媒体也对典礼的盛况进行了直播。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清明,政府都会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尤其是自2008年开始,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一年一度的公祭黄帝典礼,也成为了大众媒介重点报道和社会普遍议论的热点事件。

黄帝,作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领袖,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更是具有深厚内蕴的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据记载,最早祭祀黄帝的仪式是在公元前442年,汉武帝时期将祭祖大典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现如今,每年清明节的祭祀黄帝大典逐渐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祭祀和缅怀黄帝的场合。

1. 击鼓鸣钟

公祭典礼于5日上午9时50分开始,以取“九五之尊”的含义,代表着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现场击鼓34响,鸣钟9响。34象征着当年黄帝所划之州如今已发展成为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9则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这里的数字包含了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并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属于时空非语言符号。

2. 乐舞

告祭乐舞部分是在今年公祭典礼上最受瞩目的。这也是典型的非言语传播。乐舞由礼祭、云祭、龙祭和序礼四个部分组成。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以声音为表现手段,通过有序的组织、按照其特有的章法规律形成动听的旋律,乐舞告祭活动的乐曲是以鼓、磬、编钟等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为元素演奏而成。而舞蹈中的肢体动作,由特定的人体非语言符号构成。身着汉服的女子与身披金甲的武士配合音乐上演了刚柔并济的祭祀舞蹈,一条“巨龙”则在乐舞声中缓缓入场,并在舞动一周后腾空而起,跃入天际。祭祀中的歌舞形象地表达了后人对黄帝时期的伟大作为和丰功伟绩的歌颂。

3. 祭品

祭祀活动结束后,祭祀用的水果、花馍等祭品被分送给前来祭祀的群众。按照当地传统,祭品可以给全家带来吉祥好运,添福增寿。黄河流域的花馍艺术是民俗活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利用花馍这个实物非语言符号将人们的风俗习惯、美好希冀流传至今。人们通过制作花馍,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老祖先利用这种非言语传播的方式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并承载着自身的美好夙愿。

(二)成人礼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在2014年清明节祭祖大典之后的第二天,来自社会广泛征集的200多名青年男女齐聚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男青年行冠礼,女青年行笄礼,庄严宣誓自己成人,现场游客也共同见证了这场上巳节成人礼大典。青年们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成人礼的各种仪式,感悟着“成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赋予青年的责任意识。

现在,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对成年人的年龄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就是成年人,此时不仅能够享受成年人相应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虽然对于成年人的法律规定非常简单,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在儒家的思想中,“成人”也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榜样。在面对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压力时,人们便设计出各种仪式来帮助和提醒人们对成人身份的认同与适应。我国华夏族很早就有成人礼,男孩行冠礼,女孩行笄礼。通过这种仪式,使步入成人队伍的年轻人获得心理上的过渡以及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的使命感。

1. 冠礼和笄礼

此次在大唐芙蓉园举办的成人礼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冠礼和笄礼的过程。“冠”和“笄”属于服饰范畴,附着于人体,是一种特别的实物非语言符号,承载着一些特殊的社会意义。在古时不同的年龄身份有相应的服饰装扮,男孩在成人礼时加冠,即象征着自此之后便为成人,他人日后见到戴冠者,不必相问也知道男孩已经成年。笄是我国古代女性一种束发的簪子,女子在未成年时,将头发分在两侧作髻,成年之后,盘为发髻插上簪笄,笄礼的起源很早,由于受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女子通常行笄礼之后,便意味着应承担起一个成年女子对家庭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男女平等思想的认同,现代女子成人礼的举行更多的是昭示女子成年,并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 傩舞

在成人礼中另一个重要仪式就是“打傩”。仪式中,15人戴着鬼怪面具装鬼跳傩舞,从男女青年排成两行的队伍中穿过,成人青年手持木棍击打傩,寓意驱走病魔坎坷,祈福安康。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和面具服饰等相关器物,这其中涉及到了多种非语言符号,最主要的就是舞蹈。傩舞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汉族民间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舞蹈不能像言语那样清晰准确的传递信息,但是舞蹈却是表达感情最有效的方式。正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三、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方式的优势

民俗活动之所以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吸引了民众广泛参与,源于民俗活动中有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这些符号不仅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而且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易于被人们接受。在此,我们把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进行对比,分析民俗文化活动中,运用非语言符号进行非言语传播的优势。

(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对比

1. 表意性与直观性

语言符号是一种表意性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它是一种人类特殊的发明物,具有约定俗成或者强制的表意性,以词汇为例,某个词与所指代的事物本身并没有天然的联系,只是被人们赋予某个特定的含义。比如说成人礼中的“冠礼”,用语言符号可以下个定义: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在仪式中由长者为成年的男子戴上冠帽,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定义中,一系列的词汇通过固定的语法组成一个句子,然后通过固定的书写方式进行书面语的表述,或者通过固定的语音进行口头表述,传达一个特定的事物含义。但是,仅凭语言符号本身,我们只能根据一定的想象来获得事物的具体细节。

而非语言符号则呈现出鲜明的直观性特点。在大唐芙蓉园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冠礼”的真实演示过程。首先,我们对古代的冠有了具体的形态认识,冠并不像现在的帽子把头顶都罩住,而是利用冠圈上的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把头发束缚住。冠属于服饰的一种,是一种实物非语言符号,我国古代,不同年龄、身份的人有相应的服饰装扮,男孩在成人礼时加冠,即象征着自此之后便为成人,他人见到戴如此冠帽的年轻男子,不必相问就知道男孩已经成年。戴冠的过程中有很多礼仪,都是典型的人体非语言符号,由若干长者为青年男子戴冠,长者授冠前,要用净水洗手,青年男子要向授冠的长者鞠躬90度行礼,长者予以还礼,反复数次。在此,洗手、鞠躬都召唤着人们内心的神圣感和庄严感。

传统民俗活动距离当今社会年代久远,其中很多的服饰、器物等事物与现代社会语境不同,现在已难觅踪迹了,仅凭语言符号,尤其是文字的表意,我们很难去想象更多的场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多地采用非言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演示和还原,这样有利于直观地去感受传统文化,面向大众去传播民俗文化。

2. 单一性与多样性

语言符号只是通过书写形态和语音形态来进行意义的传播,在某个特定的语言中,书写形态和语音形态具有固定形式,而且具有约定俗成性,所以,语言符号的传播形态相对单一;而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态却具有多样性特点。如前文所述,我们根据非言语传播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把非语言符号分为人体非语言符号、时空非语言符号和实物非语言符号。如果按受者的感官接受方式、按传播渠道等多种划分方法还可以将非语言符号划分为更多种类。很多民俗活动中会出现和使用多种非语言符号。例如,在黄帝陵的祭祀大典中,公祭时间(上午9点50分)就是一个时空非语言符号;祭祀舞蹈和全体人员的鞠躬仪式则是人体非语言符号;而祭祀水果、花馍则是实物非语言符号。这些不同形态的非语言符号共同来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追思之情,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强烈,更加增进炎黄子孙的凝聚力。

3. 理性与感性

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多是通过言语传播的方式来了解民俗文化的,比如阅读关于民俗传统文化的典籍文献,听相关研究者的报告、讲座等。这是一个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通过解读语言符号,实现对信息的记忆和辨析。而非言语传播,是一个感性认识过程,它通过各种非语言符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从而引起人内在情感和情绪的呼应,达到对事物的体验和感悟。传播民俗文化,除了通过言语传播方式使人们形成信息的理性积累,更多地需要通过各种非语言符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达到感悟和体验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民俗活动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融入一个人的内心,形成对文化的深入认同并影响自身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很多民俗文化仪式已不仅是一些专业演员的演示,而是广泛征集普通百姓进行参与和体验,使人们得到了充分的感悟和体验。

中国家庭教养观念中强调“言传身教”,“言传”即为通过言语方式传播道理,而“身教”则是长辈通过身体力行的非言语传播方式为孩子们做出示范。

这两种方式并用,教育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养成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于幼儿,感性的非语言符号更容易被孩子记住,往往身教甚于言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就采用了舞蹈、情景剧等感性的非言语传播方式,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

(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媒介适应性对比

在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手段更加全面,可以综合传播文字符号和各种视听信息。尤其是年轻一代,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习惯了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直接诉诸感官的非语言符号传播信息。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人们传播的语言信息篇幅越来越短,呈现碎片化特征。而在印刷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更多是将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意义等凝练成文字语言符号,载入典籍,进行传播,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的意义已经消亡或发生演变,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仅依靠典籍文字的传播会带来一定的传播障碍。

在新的媒体语境下,通过微篇幅的文字,显然难以完整地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面貌和文化内涵,因此,诉诸人的多种感官,表现形态多样的非语言符号就成了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现场直播民俗活动、情景剧演绎等方式,运用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还原或演示民俗文化活动,上述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上巳节成人礼大典就是这种典型的媒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再带动人们阅读相关活动的文字典籍的兴趣。央视的系列公益广告,以动画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礼仪,有的媒体还采用沙画等方式表现传统民俗活动。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非语言符号比语言符号更具有媒介适应性。

四、结语

可以说,只有充分解读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才能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非语言符号具有的直观性、多样性、感性等特点,使得非语言符号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和体验,加之非语言符号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环境,要想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充分利用非言语传播方式展现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让人们感受和体验非语言符号,并将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摘要: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注重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和传播,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大量利用不同种类的非语言符号进行的非言语传播,表达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情感、信仰及道德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和上巳节成人礼大典为例,通过对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和媒介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民俗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及非言语传播的重要性。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言语传播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非语言符号,非言语传播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69.

[2] .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3] .何林香.试述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J].神州,2013(5):22.

[4] .孙华.解读中华大祭祖作为媒介事件赋予民族凝聚力的心意[J].新闻知识,2004(6):5-6.

[5] .陈文敏,董天策.电视“成人礼”仪式及其文化表意分析[J].新闻大学,2013(2):25-34.

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 篇3

简介

《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目前倾向于将“浴乎沂”中的“浴”理解为古代的一种祭祀,而不是通常的“洗澡”。《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意思是说:女巫职掌每年的祓除仪式,并为人们衅浴除灾。郑玄《周礼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这被称为祓祭或禊。到了春秋时代,这种活动已经流传到民间。

《宋书》引《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后汉书》: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M,为大洁。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每年的三月三日。而且已不在进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宴引游玩踏青活动。

所谓水边饮宴,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此风在唐尤甚,至宋则渐无闻,今更无人有此雅兴了。

宋时又以这天为北极佑圣真君的诞辰。各地于这天举行迎神赛会。《梦梁录》云:“土庶烧香,分集殿庭。诸宫道宇,俱设醮事,上祈国泰,下保民安。诸军寨及殿司卫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纷纷。”

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又各地妇女有于这天带荠菜花的,据宋赞宁《物类相感志》云:“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颈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上巳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佩兰或是杜若。相传周昭王登基二十年的时候,东瓯越族献来两位女子,一个叫延娟,一个叫延娱,皆美丽纤巧,能言善辩,而且会唱会笑。她们走路不留脚印,太阳下没有影子。一次,她们陪昭王游览长江和汉水,不幸全都随昭王落水而死。因此,江汉一带,至今人们还怀念她们,并修祠堂立于江边。十年之后,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二位女子伴昭王泛舟江上,嬉戏于水边。到晚春上巳节这天,人们都集中到祠堂前祭祀:有的拿来又甜又新鲜的水果,采来杜兰叶将其包好,沉入水中;有的用五彩线包,还把金属系在上面。这样一来,蛟龙就不会侵害她们的仙体了。由此,这个祠堂被称为“招祗之祠”。(出自《太平广记》)

人日和西王母生日

人日

上巳节还是人日。人日也是传统节日,相传女娲七天之内造出七种动物,按日排列为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为羊日、初四为猪日、初五为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为人日。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排序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地支排序法,初七为地支巳日,所以巳日即人日,因此上巳节,也就是人日的节日。纪念人日要吃“七宝羹”和“薰天”。“七宝羹”就是用七种菜做的菜肴,而“薰天”是露天作的煎饼。另外还要用五彩丝织品剪成人形或金箔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帐子上,以求吉利。

西王母生日

上一篇:牛仔裤生产流程服装工程下一篇:反应人生哲理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