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

2024-09-08

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精选6篇)

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 篇1

耗用材料进项税抵扣问题的批复

皖国税函[2009]316号

亳州市国家税务局:

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 篇2

钢铁企业在生产钢铁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大量的副产煤气,煤气是钢铁企业中最重要的二次能源,占企业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科学地研究钢铁企业的煤气产出和消耗,充分回收和利用煤气,探讨钢铁企业的煤气平衡,减少煤气放散,是钢铁企业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企业煤气产量的高低以及煤气供应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平衡程度,对企业的产品成本和能源消耗有很大影响。煤气的供需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煤气用户,而且还取决于产气设备和煤气储配、输送及其相关因素所组成的整个煤气系统。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统计时间越短,动态性越强。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实际生产中煤气供应与需求之间时刻发生着动态变化。对于钢铁企业煤气的产出、使用、传输、存储及排放之间的瞬时不平衡,很难用静态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因此需要建立动态模型,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手段。

1 煤气系统的组成和特点[1]

煤气系统是由煤气发生系统、输配系统和用户组成。钢铁企业的副产煤气主要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有些钢铁企业还有铁合金电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输配系统主要由管网、煤气柜、煤气混合站、煤气加压站组成;煤气用户主要有焦炉、烧结机、竖炉、高炉热风炉、高炉喷煤、炼钢、热轧加热炉、冷轧热处理、耐火材料制备,以及发电厂、锅炉等缓冲用户。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的发生量与消耗量经常随着工艺生产状态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波动的幅度与企业的工序组成、煤气的调配和管理工作水平有关。煤气动态不平衡将给钢铁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煤气不足时,必然要限制一部分煤气用户的生产;煤气盈余时,又将有大量煤气被放散,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发生量与消耗量带来的煤气管网的波动将使工艺生产的热工制度得不到保证,既影响产品质量,又增加产品单位热耗,因此,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的发生量与消耗量是影响煤气动态平衡状况的主要因素。本论文主要对这两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动态模型。

2 动态模型建立

衡量钢铁企业煤气量的指标有煤气总量和单位产品煤气量。煤气总量针对性较强,当特指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车间时,应用较广,但灵活性差,一旦企业的生产规模、产量发生变化,其统计数字就失去现实意义。而单位产品煤气量与钢铁企业的钢产量无关,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此,本文模型以“单位产品”作为统计单位。

整个钢铁制造流程是一个既包含连续运行过程、又包含间歇运行过程的准连续运行流程。如高炉炼铁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运行的子系统,而转炉则是一个典型的间歇运行子系统,其产品输出为分批方式,因此,其煤气的消耗和产出也是分阶段的。

对于钢铁制造流程中的一个工序i,其涉及的煤气流量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消耗的煤气流量gα,i(t);产出的煤气流量gout,i(t);回收的煤气流量gβ,i(t);损失的煤气流量gγ,i(t),其中t表示时间。

2.1 主要产出模型

产出模型主要对钢铁企业最为常用的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进行动态建模。

2.1.1 高炉煤气

高炉开炉后为连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因检修、处理事故或其它原因需要中断生产时,进行减风或休风。因此,高炉生产分为正常生产、减风和休风3个阶段。高炉正常生产时,煤气的产量是稳定的,仅在高炉装料开启料钟时有瞬时的波动。当检修、维护高炉设备(如更换风口、渣口、高炉中小修)、高炉冶炼过程中发生故障(如悬料、铁口渣口堵不上)、以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待焦、待料、停电、停水)时,高炉将被迫减风操作或休风处理,这将引起高炉煤气产量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至停止产出煤气。

在正常生产阶段,高炉煤气产出流量基本稳定,其回收量也基本稳定;在减风阶段,煤气的发生量会减少;在休风阶段,煤气的发生量很少甚至停止,此时,往往停止回收煤气,该阶段产出的煤气均被放散。则高炉单位产品煤气的产出模型如下

undefined

式中,Qβ,高为正常生产阶段高炉单位产品煤气产出流量,为常数;k为比例系数(k<1)。

单位产品煤气的回收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η为煤气回收率。

单位产品煤气的损失模型为

undefined

2.1.2 焦炉煤气

焦炉在非检修时间内,只要炼焦配煤比及加热制度固定,焦炉煤气产量就比较稳定。在焦炉集中检修时,焦炉煤气产量波动幅度较大。焦炉集中检修一般每日3次,每次持续时间约2 h。在检修初期和中期,煤气产量增高,检修末期下降。煤气产量的波动系数一般为7%~10%或-6%~-10%。

则焦炉单位产品煤气的产出动态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β,焦为非检修时间内单位产品煤气产出流量;a为在检修初期和中期煤气产量线性提高百分比;b为检修末期煤气产量线性下降百分比; T为检修时间;T1为检修前期和中期总时间;T2为检修末期时间;t检0为焦炉开始检修时刻。

焦炉单位产品煤气的回收动态模型为

gβ,焦(t)=ηgout,焦(t) (5)

焦炉单位产品煤气的损失动态模型为

gγ,焦(t)=(1-η)gout,焦(t) (6)

2.1.3 转炉煤气

转炉的生产是间歇的,其生产过程分为装料、吹氧、静置、出钢和溅渣护炉5个生产阶段。转炉在吹炼初期、后期均不回收煤气。只在吹炼初、后期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回收煤气。在吹炼过程中,煤气产量是波动的,吹炼初期和后期产量小,最大煤气产量一般产出于吹炼期的1/2~2/3区间内[2]。

影响煤气产出量的因素很多,如铁水装入量、最大降碳速度等,而建立煤气产出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瞬时能源平衡情况,用热力学或化学反应计算其产出量比较困难,因此,采用统计实绩数据进行计算。转炉吹炼阶段炉气量与吹炼时间的关系曲线,形状类似于一个梯形。因此将煤气产出量作为一个梯形进行处理,建立图1分段函数。

T吹—转炉的吹炼时间;T吹1,T吹2和T吹3—吹炼前期,吹炼中期和吹炼末期时间,T吹=T吹1+T吹2+T吹3;Qβ,转max为煤气吨铁最大流量;φre(CO)—煤气回收条件中CO体积分数下限;t吹0—开始吹氧时刻;φmax(CO)—CO最大体 积分数

则煤气产出量为

undefined

煤气回收量为

undefined

式中,φ(CO)为CO的体积分数;φ(O2)为O2的体积分数;φre(O2)为煤气回收条件中O2体积分数上限。

煤气的放散量为

gγ,转(t)=gout,转(t)-gβ,转(t) (9)

2.2 消耗模型

对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序和辅助工序的煤气消耗进行建模。其中,烧结机、竖炉、高炉热风炉、焦炉、热轧加热炉煤气消耗量较大,且与生产状态相关较密切,将重点介绍。高炉喷煤、石灰窑、炼钢烘烤、炼钢混铁炉和冷轧罩式炉等为辅助工序,仅作简单介绍。

2.2.1 烧结机

烧结机煤气消耗在点火炉,其工作阶段分为长期停炉、烘炉或短期停炉和点火3个阶段。长期停炉需停止使用煤气,短期停炉和烘炉时,需要保留2~3个烧嘴或减少煤气来控制炉内的温度。点火炉煤气消耗与其工作阶段有关,每个工作阶段煤气消耗维持在某个水平。煤气的波动在±(10%~20%)之间。

烧结机煤气消耗动态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烧结,点火为点火炉正常点火生产阶段单位产量煤气消耗平均流量;Qα,烧结,烘为点火炉短期停炉生产阶段单位产量煤气消耗平均流量。

2.2.2 竖炉

竖炉用户煤气消耗比较平稳,流量波动不大,因此其煤气消耗动态模型以一段时间的平均数据为基准进行处理。竖炉煤气消耗动态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竖炉为单位产量球团矿煤气流量。

2.2.3 热风炉

热风炉主要的工作状态分为燃烧状态、送风状态和闷炉状态,一般状态的变化为“燃烧→闷炉→送风→燃烧”,其中只有燃烧状态使用煤气,在闷炉和送风期间停止使用煤气。热风炉在燃烧状态时间内,煤气消耗量的波动不大,波动幅度一般为5%。一般一座高炉有3~4座热风炉,几个热风炉轮流为高炉送风,具体的热风炉每日换炉的次数和每次换炉的时间由热风炉的炉座数及燃烧制度而定。因此,由于热风炉换炉,其煤气消耗量产生周期性有规律的大幅度波动。

热风炉的吨铁煤气消耗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热为热风炉正常生产时吨铁煤气消耗流量。

2.2.4 焦炉

焦炉投产后,在一代寿命期间内,除极特殊情况外是不允许停产的。所以,焦炉加热煤气的供应必须稳定可靠。焦炉加热用的煤气消耗量的波动比较小,波动幅度为2%左右。由于焦炉加热需定期换向,换向时停止使用煤气,因此煤气消耗量随焦炉加热换向出现周期性波动。焦炉加热换向次数为每小时2~3次,每次换向延续时间约40 s。

焦炉加热吨焦煤气动态消耗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焦为焦炉加热正常生产时吨焦煤气消耗流量。

2.2.5 热轧加热炉

轧钢车间是钢铁企业耗热量较大的用户之一。轧钢车间使用煤气的设施为均热炉和各类型材轧机加热炉、热处理炉。

轧钢车间的均热炉、加热炉等工业炉的单位热耗指标波动幅度较大,与轧机的生产率、钢坯断面大小、加热钢料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各种型材、板材、管材轧机用加热炉,当轧制的品种、坯料一定,轧机正常生产时,煤气消耗量的波动不大。造成煤气消耗量波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轧制品种、坯料断面尺寸与轧钢产量的改变;轧机的临时检修、换辊与生产中的临时待料、待轧等。实际上的消耗是根据工艺要求和实际温度进行控制,由于实际温度在仿真系统中很难获得,且其煤气消耗一般在数量级上不发生变化,因此依据统计数据建立动态模型。

定义加热炉4种生产阶段:非工作、强加热、弱加热和保温阶段,而弱加热比保温需要更多热量消耗。加热炉煤气消耗动态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热轧,强,Qα,热轧,中和Qα,热轧,弱分别为加热炉在加热、弱加热和保温时单位产品煤气消耗流量。

2.2.6 其它工序消耗模型

喷煤工序干燥气体的制备过程基本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喷煤的煤气单位产量消耗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喷煤为煤粉制备过程中单位产品煤气消耗流量。

炼钢厂烘烤用户煤气消耗量与其相关因素(生产产品重量)的线性关系并不明显,产量与煤气消耗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规律。因此模型采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来确定。炼钢车间烘烤用户煤气消耗动态模型为:

gα,烘烤(t)=Qα,烘烤 (16)

式中,Qα,烘烤为炼钢车间烘烤用户煤气消耗量,为一常量。

混铁炉煤气消耗主要用于混铁炉的保温,使用制度为连续,其动态模型为:

gα,混(t)=Qα,混 (17)

式中,Qα,混为混铁炉单位产量煤气消耗流量,为常量。

冷轧热处理完成的是钢材退火工艺,该过程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再缓慢冷却,从而改善钢材的性能。根据所生产钢材品种最终性能的不同要求,一般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制度。但退火工艺过程一般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升温、保温和退火。以罩式炉为例,煤气消耗模型为:

undefined

式中,Qα,罩式炉,加热和Qα,罩式炉,保温分别为加热和保温阶段单位产品煤气的消耗流量。

石灰窑煤气消耗模型采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来确定。石灰窑煤气消耗动态模型为:

gα,石灰(t)=Qα,石灰 (19)

式中,Qα,石灰为石灰窑单位产量煤气消耗流量,为常量。

2.2.7 缓冲用户

电厂和锅炉为煤气的缓冲用户,煤气消耗量取决于煤气的平衡情况。当煤气产出量不足时,其使用量会受到限制。这一点与其它为满足生产而必须对煤气的压力、流量有要求,主动消耗煤气的工序不同。作者暂没有对其进行讨论。

3 仿真及结论

某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该企业铁钢材配套生产能力180万t。副产煤气产出包括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煤气消耗用户包括焦化厂(含石灰作业区)、烧结厂、炼铁厂、炼钢厂、一轧钢厂、二轧钢厂、冷轧厂、焊管厂、电厂和锅炉。

利用建立的煤气产出消耗动态模型,建立该钢铁企业煤气的产出与消耗仿真系统,对副产煤气的产出与煤气消耗进行了动态仿真。其中,仿真的粒度为1 min,周期为1 d,各设备单位产品煤气产出和消耗流量参考企业工序能耗定额指标和实际生产数据,并综合理论计算进行设置,仿真结果与实际采集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按炉折算后的误差。

通过仿真实例计算,可得到以下结论:

(1)仿真实例计算出的煤气产出和消耗量与实际统计的煤气产出和消耗量误差小于10%,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煤气产出与消耗动态模型反映了煤气产出与消耗的时变规律。

(2)由于高炉煤气没有设置煤气柜,高炉煤气用户由于检修或事故等原因,不能使用高炉煤气,将导致高炉煤气的大量放散。建议增设高炉煤气柜,或考虑将高炉煤气引入转炉煤气柜,以解决高炉煤气大量放散的问题。

(3)实际生产中,由于转炉煤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过高,该日2个转炉共冶炼84炉,转炉煤气回收48炉,放散36炉。为使转炉煤气能够被充分回收利用,应提高转炉操作水平,减少转炉煤气放散率。

(4)生产的稳定是动态仿真能够正确应用于预测或平衡的前提,按生产计划转炉冶炼周期为30 min,2个转炉一天冶炼93炉,而实际一炉冶炼周期为27~40 min,一天冶炼84炉,因此仿真结果与实际有一定的出入。

(5)仿真需要大量基本的、可反映一个企业能源使用情况的参数,如产量、吨钢消耗、各工序煤气消耗等,因此,全面准确的煤气计量以及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是煤气管理和仿真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钢铁企业燃气设计参考资料(煤气部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8.

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 篇3

关键词:煤炭;材料管理;节约

煤炭企业高投入、低效益的生产模式极大的限制着企业的发展,加之近年来高新技术的不断投入,煤炭生产总量过大,总库存居高不下,煤炭价格连续下降,加大了煤炭企业经营压力。在这一背景下,煤炭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将企业经济效益由市场拓展逐渐转向依靠自身经营水平的提升。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若不对其进行严格管控,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最终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本文将对煤炭企业材料管理和节约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

一、煤炭企业实施材料管理的原因

(一)材料管理现状分析

煤炭企业生产部门、基层部门普遍缺乏材料管理的意识,没有建立有效的材料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部门在粗放式管理思想的影响下,仅关注产量与安全生产的问题,对材料管理问题重视力度不够;材料管理工作主要由煤矿材料管理部门管理,生产部门人员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材料管理和材料节约中的责任,导致材料浪费现象严重。其次,煤炭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意识到了材料管理的重要意义,但基层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对材料的领取和使用情况进行预测,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再次,材料管理制度的缺失。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与其他行业的生产成本不同,多为辅助性生产产品,可回收利用;但企业在材料回收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失,对材料管理和节约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没有将材料管理与成本控制相联系。最后,材料使用技术需进一步提高。材料消耗不仅与采煤工艺、采煤方法联系较为紧密外,还与工作面的布置、采掘的连续性、支护形式等相关,要有效控制材料消耗,需要从技术方面提升,减少或消除现在照搬设计、考虑不全面、材料浪费严重状况。

(二)煤炭企业材料具有较高的再回收价值

不同行业生产的产品不同,其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煤炭企业是对地下资源进行开采的行业,材料耗费量大,是企业生产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材料为机械设备及其配件、运输、防尘、通风、排水设施、炸药雷管等。在以上材料中,除炸药雷管属于一次性消耗材料外,其余均可重复使用,即多数材料可再回收利用,这也是加强材料管控的另一主要原因。

二、煤炭企业加强材料管理和节约材料的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材料管控体系

材料管控需要一套成熟的体系,这是企业节约材料成本,扩大经济效益的基础:

1、材料审批管控

煤矿生产使用的材料品种多,按功能分可分为生产用具、辅助材料以及公私两用材料。生产材料包括钢材、管路、锚网支护、水泥等;辅助材料包括钻头、润滑剂、螺丝、钻杆等;公私两用材料有电锤、电钻、照明设备等。要加强材料的审批环节,按照“两定一限”的原则,对材料审批进行严格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达到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还能杜绝浪费的目的。首先,做好材料的验收。材料在入库之前,应对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和数量进行认真核实,只有通过检测的材料才能入库;在检测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应停止入库,并立即反应,解决问题;对材料的相关证件进行檢查验收,查看各类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其次,材料保养方面,对各类设备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并对材料的名称、型号进行明显标示,便于查找;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养护,避免设备或材料密封性降低或油脂干脱降低性能。再次,材料出库。材料出库时,应对材料单进行审核,严格按照材料单发放材料物资,确保材料出库走向明确,有据可查;最后,做好材料定期盘点工作。定期对库存进行清点,看材料入库、发放及剩余是否准确,清查库存中客用品、半废品和废品的数量,为后期的材料采购奠定基础。

2、材料消耗过程的管控

材料消耗过程是煤矿材料管理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可通过材料的审批-领用-发放-考核环节予以控制。消耗过程中的管理,要以技术进步促进材料管理,严把材料预算关、领用关和使用关,全盘调控,确保新增材料的配置合理。应当注意,材料管控和材料节约并非是要减少生产,而是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减少不必要材料的消耗。材料使用方应按照生产需求填写材料申请表,待管理部分审核通过后领用所需材料;材料管控部门对领用材料进行核实,登记后如实发放;施工方和材料管理方做好后期的监督工作,对材料使用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对能保障生产又能节约材料的部分和人员给予奖励,造成材料浪费的给予处罚。

3、加强现场管控

材料使用者和管理者是依靠人实现的,在材料的使用现场,若使用人员素质不高,也可能导致材料浪费问题的出现。为减少浪费问题,应加强对基层人员和材料管理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各部门主动参与材料管理的积极性,消除过去只注重生产,忽略成本消耗的状况。具体来说,应注意材料在装卸、运输期间的质量保护,防止野蛮装卸造成的材料或设备损坏;施工期间组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通过及时有效的维护,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材料的消耗;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配套设备的消耗。

(二)材料使用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材料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1、生产和节约并重原则

煤炭企业应在制定生产计划的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材料节约计划;在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下达材料节约任务;在检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同时,检查材料节约任务完成的情况;将材料节约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考核系统,并与工作业绩相结合,激发各岗位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企业还可通过生产承包制的实施降低生产成本,大体原则如下:企业将各部分门的生产任务以一定的组织单位进行分包,其生产任务、生产效益、生产成本、材料消耗等均有该单位自行计划并实施,超出企业预定成本部分,由该部门负责支出;而未超出企业预定成本,则结余部分由各部门自行分配。

2、质量原则

使用材料时要确保生产质量不受影响,节约材料不是偷工减料,更不是消极使用,而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多数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材料管理的认识不足,认为要生产就必定要消耗,节约材料定会影响生产。这一认识是传统且片面的,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材料消耗和提高生产总量的目的。

3、效益原则

效益是企业经营生产的最根本目的。企业在开展材料管理和节约材料工作的同时,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这部分成本应尽量减少,若投入成本超出节约材料成本,则整个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材料管理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煤炭企业生产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企业创新管理方法提供了技术基础。企业可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材料信息管理系统,使各部门及时了解材料的耗费情况,通过对耗费情况的分析,制定有效措施,将材料使用控制在预算之内。

三、结语

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材料管理,严格控制材料的各项审批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为企业控制成本,扩大其经济效益提供有效的措施,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振红.浅析煤炭企业如何做好材料成本管控[J].现代商业,2013,23.

[2]王锋军,王海涛,贾瑞华.浅谈加强材料管理和节约材料消耗[J].科技展望,2014,20.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篇4

公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现代煤炭企业为目标,以安全质量标准化、数字化矿井建设为抓手,构建安全预防管理机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细化岗位考评体系,强势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五精”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创新的工作方法、崭新的精神面貌,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突出两项重点,完成六大任务,做好九项工作。

一个目标是:实现“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现代煤炭企业。

两项重点是:安全高效、科学管理。

六大任务是:

1、商品煤产销1300万吨,其中块煤380万吨。

2、掘进进尺35000米,其中:开拓进尺7500米。

3、完全成本控制在135元/吨以内,实现销售收入53.3亿元,利润总额34.6亿元。

4、安全生产无重伤以上事故,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建成集团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标准。

5、企业文化建设、“五精”管理完成年度阶段性目标,保持集团公司文明单位。

6、员工收入稳步提高。

九项工作:

(一)围绕发展目标,建立指标体系,引领企业发展,努力实现“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的现代煤炭企业建设目标

1、实现“世界领先、中国一流”建设目标。建设“世界领先、中国一流”现代煤炭企业,不仅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员工的共同心愿,红柳林公司要成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形象窗口和典型标杆,必需超越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煤炭企业,才能成为一流、成为第一。因此,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勇于探索,按照陕北矿区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矿井综合技术研究成果,依据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认真落实,逐项达标,在原煤产量、制造成本、经济效益、安全环保、回采率等方面达到一流矿井要求,并始终保持其先进性。

2、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本质安全型矿井,是对我们现有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和升华,要结合公司实际,超前做好安全预防管理,实现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的优化匹配,建立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达到人员、设备设施、环境和管理的本质安全,使安全管理由控制事故向职业安全转变,引领和推动公司安全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上半年,要尽快研究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指标体系,下半年制定创建规划,全面组织实施,下硬茬、高标准、严要求,高点起步,全面推进,为企业跨越式安全发展打好基础。

3、建设生态矿区。以“产清洁煤炭、建生态矿区”为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加以统筹规范。要改进采煤工艺,加大筛选量,提高块煤率;加强矿井污水、生活污水循环利用工作,实现零排放;加大排矸场、工业场区卫生治理力度,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要以“矿在林中、路在景中、房在园中、人在花中”的标准,加大环保投入, 制定生态建设规划,通过绿化美化矿区、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项目的实施,建设红柳林生态矿区。

(二)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预防管理水平,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标准

1、加强安全预防管理。牢固树立预防管理就是科学管理的理念,通过实施预防管理,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预防管理机制,制定预防措施,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要对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和论证,在设计、施工、管理上,超前预想预知,超前处置;要以完善安全应急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安全分析评估和安全责任考核体系,深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从隐患的超前分析评估和超前预控入手,做到安全管理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达到员工无违章、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隐患、系统无缺陷、质量高标准、安全无事故的目标。同时,要提足用好安全基金,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使安全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2、强化安全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领导下井带班举报制度。一是调度信息中心要落实专人负责,对领导带班下井认真安排,保证井下24小时有领导带班。二是煤矿各生产区队、专业化服务队伍,每班必须有干部跟班进行安全管理,坚持与当班员工同上同下,严格执行对手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管理部要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杜绝空班、漏班、迟下、早上现象发生。三是按照《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突出抓好班组现场安全管理,严把第一道关口,确保安全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现场。同时,借鉴先进单位班组建设经验,着力解决班组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年内将原煤生产单位40%的班组建成明星班组,60%的班组建成优秀班组,

3、完善安全生产奖惩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将公司所有在册员工全部纳入安全风险抵押范围,实行安全责任保险和安全绩效工资制度,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突出安全生产责任在员工绩效工资、晋级、评先评优考核中的权重。严格落实安全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台账,重大安全责任事项实行“一票否决”,真正使承担安全责任、对安全工作做出贡献的人员得到奖励,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继续执行安全监督、管理相对分离的模式,成立动态安全检查小分队,采取不打招呼、突击检查的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检查,危险区域班班检查,薄弱环节盯住不放,切实解决现场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在2小时内下发到隐患单位,督促整改,做到检查、整改、复查确认、备案销号“四到位”。重大安全隐患,落实专人负责,挂牌督办。进一步加大安全基础考核工作力度,做好危险源的评估、建档、辨识和预知预控工作,搞好“一通三防”、防治水和顶板管理,完善安全保障设施,组织开展机电设备、运输达标会战。进一步规范专业化服务队伍管理,必须按照公司要求配齐安检员和瓦检员,推动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5、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按照集团公司和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安排,结合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以“五精”管理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亮点”硐室、机房,“精品”采掘工作面,“样板”运输系统。今年,要把地面生产系统全部纳入质量标准化考核体系,由点到面,全面开展,使矿井的安全制度更健全,安全基础更牢固,安全设施更可靠,生产接续更科学,经济效益更明显,逐步实现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

6、深入开展“五精”管理。以精确和精益管理为重点,全面开展精优作业法精炼行动、卓越管理法历练行动、创新成果锤炼行动、精英品牌提炼行动、首席员工修炼行动、素质金字塔磨炼行动、创纪录合练行动。开展评比明星员工、岗位能手活动,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精心打造“三基九力团队”,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努力培育一批“五精”管理的行家,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向心力和能动力。

(三)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安排采掘接续,努力实现安全高效、均衡生产

1、积极组织原煤生产工作。根据全年的产量安排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利用10个月的有效生产时间,完成全年1300万吨生产任务。要抓住一季度煤炭市场活跃的有利时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制订会战和保障措施,开展原煤生产会战,力争一季度每月生产原煤130万吨以上,实现首季开门红。

2、科学安排好采面布置和接续工作,特别在综采面接续期间,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生产、回撤、安装等各项工作,按期、同步、协调、顺利进行。要利用四月份一个月时间,完成15203工作面安装调试和生产工作,五月份正式投入生产。要提前着手进行25202工作面安装,保证25201工作面完成回撤后,立即投入生产。同时,要进一步优化生产系统装备升级改造方案,利用7月份搬家倒面时机,完成主提升皮带延伸和101皮带改造工程,满足生产需求,实现全年平稳生产、有序生产、科学生产。

3、进一步优化采掘部署,合理调配生产人员,建立快速掘进作业生产线,开展连采掘进会战,进一步加大对外委专业化掘进队伍的管理、考核力度,确保全年35000米掘进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创建安全高效矿井”和“创建千万吨综采队”活动,抓好设备检修、维护工作,降低事故影响,提高开机率,年底建成集团公司第一个千万吨综采队。

4、切实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按照机电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台帐,落实管理责任,结合生产任务、接续安排、设备使用状况等因素,及时安排维护和保养,合理安排生产检修和设备大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开机率,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四)加大煤炭销售力度,搞好煤质管理,确保产销平衡

1、充分发挥销售的龙头作用,采取多种手段,积极组织煤炭销售,进一步加大公路销售,提高铁运销售量,确保原煤正常生产。要加大地销煤工作力度,合理调度车辆,提高装车能力,消除运力制约,确保全年公路销售800万吨以上;要积极与销售分公司协调,争取铁路运量,提高合同兑现率,保证全年铁路销售500万吨以上。

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 篇5

一、政策集中学习

最近国家针对煤炭行业去产能问题,出台一系列宏观性意见和配套措施,其中与人员安置和生产劳动组织有关的政策要点如下:

(一)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

要点:提出了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其中专门对职工安置工作提了具体要求,指出要把职工安置作为重中之重。

1.保障职工利益,安置方案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采取协商薪酬、灵活工时、转岗培训等方式稳定现有工作岗位,由失业保险支付稳岗补贴。

3.实行内部退养,发放生活费,不再缴纳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

4.依法依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发改运行【2016】593号)

要点:自2016年开始,全国所有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即按照现有合规产能的0.84核减。同时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保证职工正常节假日休假休息。

(三)人社部《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32号

要点:强调在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框架内,用市场办法,解决人员安置问题。

1.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一是开展转岗培训,政府给予培训补贴;二是企业开展双创和多种经营,采取灵活工时稳定现有岗位,不裁员或少裁员,政府给予稳岗补贴。目前,公司权属单位中,2016年的稳岗补贴,大部分单位已申领到位。

2.对不能安置离开企业的职工由政府进行再就业帮扶,提供就业培训和创业政策支持,组织跨地区劳务输出,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

3.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可以实行内部退养,发放生活费,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内退人员所在单位破产的,可以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或预留社会保险费和生活费。内退人员在企业职工安置方案通过时一次性确定。

4.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托底,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

5.强调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企业合并分立的,职工工龄连续计算,实行内部退养和转岗安置的,变更劳动合同,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6.对企业拖欠的工资、社会保险费、退养费用、经济补偿金等,应由企业或所属集团公司等筹集资金解决。中央财政设专项奖补资金。专项奖补资金结合地方和中央企业任务完成情况(与产能挂钩)、需安置人数、困难程度等因素,进行梯级奖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安置工作。

(四)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2016】118号)

【略】

(五)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土资规【2016】3号)

【略】

(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安监管四【2016】38号)

要点:1.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即按照现有合规产能的0.84(276除以330)取整数核减。

2.做好节假日停产和恢复生产的安全工作。煤炭企业要建立停产企业和复工的管理制度,制定恢复生产的方案和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好应急值守、安全调度和恢复生产前的检查工作。停产期间保证正常的通风、排水,保证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安排瓦检员正常巡查。恢复生产前,必须安排人员对通风等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地点、机电硐室和关键岗位进行检查,消除隐患。

(七)国家煤监局《关于全国煤矿生产能力重新确定工作部署会议精神》

要点:

1.解读了276天工作日的由来:全年365天-11个法定节假日-78个休息日(全年52周,每周运行1天半休息);

2.按照矿井生产能力核减而不是按照企业或者集团的产量核减;

3.即将开展两个专项行动,一是督查276天确定产能和按照备案工作日制度组织生产的情况,二是6月份开始各省煤监系统超能力生产专项检查;

4.2016年生产天数前4个月按照原生产能力和330个工作日考核,从5月1日起开始按照重新确认的产能和276个工作日考核。

二、工作措施

(一)跟踪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加强研读,借鉴同行好的做法,出台《瘦身减负工作实施意见》,对内部退养、创新创业、人员分流问题进行规范。

(二)完善内部两级劳动力市场办法,建立人力资源配置平台,在权属企业间灵活调配人员。

(三)化解产能矿井输出人员统一按借用关系管理,出台《集团公司借用人员管理办法》,规范原劳务输入输出单位的用工机制。

钢铁企业煤炭消耗计划 篇6

发改运行〔2016〕25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煤炭厅(局、办)、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级煤矿安监局,有关中央企业:

今年以来,各地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和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但近一时期,个别地区出现了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扰乱正常建设生产秩序等几问题。为落实国务院第155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钢铁煤炭行业建设生产秩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禁新增产能。钢铁方面,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京津翼、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城,严格实施减量置换,按不低于1:1.25的比例减量置换。各地产能置换方案必须按规定在各地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煤炭方面,从2016年起, 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要严格落实国发〔2016〕7号文件关于“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要求,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减量置换严控煤炭新增产能等文件和工作安排,对2016年2月1日前开工的未批先建煤矿项目,要认真履行减量置换措施并补办相关手续;2016年2月1日前已开工的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等在建项目,要承担一定的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对2016年2月1日后新出现的违规新建煤矿项目,要一律停产整顿并无条件接受优势企业的整合重组。

二、迅速开展违规新建项目核查。各地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分别牵头组织对本辖区内钢铁、煤炭新建、在建项目违规情况开展详细梳理排查。内容主要包括:国发6号、7号文件印发以来,是否存在违规建设钢铁煤炭新增产能项目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在检查范围上,各省区市要做到对本辖区内钢铁、煤炭企业的全覆盖,不得留有死角;在检查方式上,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全面检查、交叉检查和重点抽查等形式。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查。煤炭方面,相关部门将对首批8个产煤省区进行重点督查,随后对其他产煤省区市督查。

三、产防已关闭退出产能死灰复燃。各地要产格钢铁煤炭产能退出标准,认真做好验收和公告,确保产能真去真退。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社会对产能退出情况进行监督,严防已退出产能死灰复燃。地方相关部门要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暗查暗访等方式进行督查,发现本地区已退出产能出现复产的,要对有关企业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各地要持续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钢铁方面,对于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等有关规定的落后产能,要立即关停并拆除相关生产设备。产厉打击“地条钢”非法生产行为,对“地条钢”生产企,坚决实施断电措施;坚决拆除并销毁工频炉、中频炉设备。全面关停并拆除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符合《铸造生铁用企业认定规范条件》的铸造高炉除外)、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高合金电炉除外)等落后生产设备。加大摸排工作力度,将不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作为重点,对发现的“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坚决予以取缔和关停。

煤炭方面,对于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资源枯竭、灾害严重(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强冲击地压、开采容易自燃煤层、水害威胁产重、开采深度超过《煤矿安会规程》要求等)、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落后小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能保证、安全设施设备和主要生产系统不完善的煤矿,资源整合主体不具备相关技术管理能力和安全业绩的煤矿,生产高硫高灰等劣质煤的煤矿以及产能在30万吨/年及以下的“僵尸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退出。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擅自从事生产的,要依法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对违法违规生产建设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不得“以罚代刑”。对其他30万吨/年及以下的小煤矿,要综合考虑区城能源保障、产业布局等因素,按照“关闭退出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少量保留一批”的思路进行分类处置。

五、加强动态监管和联合惩戒。各地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深入开展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专项行动,有效遏制违规新增产能和已退出产能的死灰复燃。加快钢铁煤炭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第三方征信机构作用,建立健全钢铁煤炭行业违规建设生产行为信用记录,开展信用评价,扩大成果运用,实施联合惩戒,促进钢铁煤炭建设生产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好转。

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做好相关核查工作,对出现得违规新增产能、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和复产的已退出产能要做出严肃处理,并于2017年1月20日前报告核查结果及处理意见。钢铁方面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质检总局;煤炭方面,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6年12月5日

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 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

产经营秩序的补充通知

2017年01月19日10:25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摘要:为确保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各省区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本地区相关钢铁煤炭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梳理核查。在梳理核查的全部对象中,对存在“违规新增产能、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已退出产能复产”的三类情形企业,要提供详细的名单,并对存在问题企业的处置方式、整改时间等处理意见,于2017年1月20日前一并以正式文件分别报送有关部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煤炭厅(局、办)、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级煤矿安监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坚决遏制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打击“地条钢”规范建设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发改运行[2016]2547号),对近期开展钢铁煤炭违规新增产能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确保有关要求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各省区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本地区相关钢铁煤炭企业进行拉网式的梳理核查。在梳理核查的全部对象中,对存在“违规新增产能、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已退出产能复产”的三类情形企业,要提供详细的名单,并对存在问题企业的处置方式、整改时间等处理意见,于2017年1月20日前一并以正式文件分别报送有关部门。钢铁方面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质检总局;煤炭方面,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各地要对核查情况和上报结果严格负责,凡未认真核查或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经群众举报或媒体反映属实的,将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上一篇:演讲结尾范文下一篇:大客户总监岗位的工作职责